- 镇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主持词三号文库
- 镇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主持词三号文库
- XX县工业经济工作汇报三号文库
- 清浦区中小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汇报(2024年11月)三号文库
- 老干部迎春座谈会讲话三号文库
- 路遥《人生》中高加林人格分析三号文库
- 退休干部理论学习班开班典礼致词(合集五篇)三号文库
- 人本主义哲学视角下的高等教育三号文库
- 老干部迎春茶话会上的讲话三号文库
- 市政协主席在区政协进行调研工作时的讲话三号文库
- 铜冶炼企业经济工作汇报三号文库
- 人际关系与沟通的意义三号文库
- 2024年1-5月辽宁省营口市经济运行情况三号文库
- 中国工商银行股票分析三号文库
- 市人防办开展群众路线工作汇报三号文库
- 仁爱实施方案三号文库
- 人才测评工具的作用五篇范文三号文库
- 2024年工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三号文库
- 乡镇党委换届试点工作方案三号文库
- 广西省的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简介三号文库
- 人生的四种选择三号文库
- 大学生人际交往问卷调查三号文库
- 2024年黄山市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73名人员公告三号文库
- 2024年云南政法干警招聘笔试基础强化题三号文库
- 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经验汇报材料三号文库
- 我在平安演讲稿三号文库
- 人际关系与应对方式三号文库
- 2024年高考作文素材:残缺的价值(附)三号文库
- 陕西省物价局财政厅关于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收费标准的补充通知三号文库
第一篇:“十二五”产业发展目标2024
本文主要集“十二五”规划纲要、各产业及行业规划以及相关的市场预测而成。行业划分按申万一级分类标准。本文将各行业分成三类;第一类为有行业或所属产业规划及其发展具体目标或相关市场预测,可很粗略计算“十二五”期间产业增加值(或其子行业的产业增加值);第二类为有相关规划,但规划目标较为模糊;第三类为几乎没有相关规划。
一、第一类(按子行业最大年增长率降序排序):
1、801170 交通运输(1310亿元,邮政行业15%)
预计到“十二五”末,公路客货运量分别达到400亿人、300亿吨。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78亿吨。内河货运量达到38.5亿吨。民航客货运量分别达到4.5亿人、900万吨。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在2024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2620亿元。
民航:“十二五”规划提出完善以国际枢纽机场和干线机场为骨干、支线机场为补充的航空网络,积极推动通用航空发展,改革空域管理体制,提高空域资源配置使用效率。“十二五”期间的发展优势是民航关联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包括旅游、制造业、快递等等,劣势是全球经济放缓,国际竞争加剧,国际碳排放限制,油价波动、高铁等。“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目标是运输机场数量达到 230 个以上,保障起降架次达到1040万架次,运输总周转量达到 990 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4.5亿人,货邮运输量900万吨,年均分别增长13%、11%和10%。
物流:2024年国务院发文指出,要切实减轻物流企业税收负担;在仓储设施、配送中心、转运中心以及物流园区等物流基础设施占地面积大、资金投入多、投资回收期长的环节上要加大土地政策支持力度;要进一步降低过路过桥收费,按照规定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减少普通公路收费站点数量,控制收费公路规模,优化收费公路结构, 促进物流车辆便利通行;要加快推进物流管理体制改革,打破物流管理的条块分割;鼓励物流设施资源的整合;推进物流技术创新和应用;加大对物流业的投入;优先发展农产品物流业。
2、801220 信息服务(1万亿,文化产业14.9%)
“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电子信息行业要提高研发水平,增强基础电子自主发展能力,引导向产业链高端延伸。这也是“十二五”规划推动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的重点行业之一。
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将在今年上半年四五月份前出台,规划设定的产值目标是“五年倍增”,年均增速14.9%。2024年我国文化产业总产值占GDP的2.6%,为1.035万亿。
其中,新闻出版产业未来几年增速将达19.2%,到“十二五”期末,实现全行业总产出29400亿元,实现增加值8440亿元。国家将加强新闻出版业的整合力度。具体目标是在“十二五”期间,全国报刊出版单位数量降至5000家以下;全国印刷复制行业小容量低端产能将淘汰40%-50%。就大量龙头企业,其中包括造就3—4家中央国有大型出版集团。到2024年,实现出版物出口金额4200万美元,数字出版产品和服务出口金额超过10亿美元,实现印刷服务出口收入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
3、801070 机械设备(10.67万亿元,年增长率12%)
“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装备制造行业要提高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加强重大技术成套装备研发和产业化,推动装备产品智能化。机械制造业是“十二五”规划推动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的重点行业。《“十二五”机械工业发展总体规划》对机械行业“十二五”发展的目标定位是: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2%左右,出口创汇年均增长15%左右。经济效益逐步提高,利润增长争取略高于产销增速,总资产贡献率达到15%左右、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达到7.5%左右,工业增加值率达到28%左右。由于2024年,机械行
业工业总产值为14万亿,按年均增长12%计算,“十二五”期间新增工业总产值为10.67万亿元。
此外,机械设备行业也是未来发展的重点产业,相关的具体规划还包括:塑料机械,未来5年,目标平均年增长12%以上,全行业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总额均达到500亿元以上;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行业,《科技部规划》提出国产高档数控系统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10%,研制40种重大、精密、成套装备,数控机床主机可靠性提高60%以上,基本满足航天、船舶、汽车、发电设备制造等四个领域的重大需求;农机工业,相关规划提出到2024年,年农机工业总产值达到4000亿元以上,出口贸易额达120亿美元,占全行业销售额的20%。形成5家年销售收入在150亿元以上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机床行业,“十二五”发展目标已经明确,高档数控机床将成为今后的发展重点。
4、801030 化工(71688.51亿元,石化产业10%和氯碱产业烧碱7%聚氯乙烯8%)
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化工行业的重点之一是石化行业。“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积极探索原料多元化发展新途径,重点发展高端石化产品,加快化肥原料调整,推动油品质量升级。该行业规划提出的“十二五”目标为,行业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到2024年,行业总产值达到16万亿元。其中包括:争取到2024年,原油加工能力控制在6.5亿吨/年以内,成品油产量达到3亿吨左右。乙烯产能达到2600万吨/年左右,当量乙烯自给率达到70%左右。丙烯产能2200万吨/年,自给率75%左右。对二甲苯(PX)力争自给率达到85%左右。有序推进城市化工企业环保搬迁。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赵俊贵透露,2024年中国石化行业总产值8.88万亿。据此计算,中国“十二五”期间,石化行业新增产值为7.12万亿。
此外,根据氯碱行业“十二五”规划,其目标是到“十二五”末,烧碱产量达到2800万吨(2024年2024万吨),年均增长7%,聚氯乙烯产量达到1500万吨(2024年1130万吨),年均增长8%。并且力争在企业规模、集中度、竞争力水平上有较大提高。参照中国化工产品网,2024-8-12烧碱价格大概在2700元/吨左右;聚氯乙烯价格在今年上半年也基本稳定在8000元/吨以上,那么按当前价格简单计算,氯碱行业光烧碱和聚氯乙烯产值增量至少在192.51亿+296亿=488.51亿元。
5、801160 公用事业(3.5亿元,节能环保10%)
节能环保:要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十二五期间会推行节能改造工程,城镇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配套工程等。
《科技部规划》指出未来五年节能的重点将是发展LED制备、光源系统集成、器件等自主关键技术,实现大型MOCVD设备及关键配套材料的国产化。该《规划》对LED发展目标的表述为:2024年半导体照明占据国内通用照明市场30%以上份额,产值预期达到5000亿元,推动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进入世界前三强。由于当前半导体照明产业产值在1000亿元左右,新增产值4000亿元左右。
此外,在“十二五”环保科技的投资额度中,水污染防治领域占比最高,估值达50亿元。水污染治理领域的技术龙头,将获得国家重点扶持,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曾指出,未来5年,中国的环保投资需求将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倍以上。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王金南则预测,“十一五”期间环保投资约为1.4万亿元,“十二五”期间这一投资规模将达到3.1万亿元。如果把投资简单的看成产业资产增量,那么环保行业在“十二五”期间的新增增产在3.1亿元左右。也有有关行业协会和专家测算,截至2024年底,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1.71万亿元,到2024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预计将超过3万亿元,占 gdp的8%左右。如果按这个数据保守计算,“十二五”期间,环保行业年增长率在10%左右。
新能源:根据《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预计到2024年,中国新能源发电装机2.9
亿千瓦,约占总装机的17%。其中,核电装机将达到7000万千瓦,风电装机接近1.5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将达到2024万千瓦(即20GW),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将达到3000万千瓦。
6、801190 金融服务(7000亿元,部分保险业10%)
保险业:解放军301医院课题负责人曹均凯在健康险发展课题中预测:“十二五”期间,健康保险保费收入约为1350亿元,年均增速15%。南开大学通过对“十二五”期间我国人身保险市场发展与监管市场研究,预测“十二五”中国寿险业保费年均增长率较为可能的浮动区间为8.30%~14.68%,其中更为可能的浮动区间为9.45%~13.38%。2024年中国人寿保险保费105008832.08万元,如果增速按10%计算,2024年保费为,169117774万元,新增6400亿元。两者相加应该在7000亿元左右。
7、801050 有色金属(1594亿元10%)
“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冶金行业要立足国内需求,严格控制总量扩张,优化品种结构,在产品研发、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新进展。电解铝行业、稀土行业是“十二五”规划推动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的重点行业。推进城市有色企业有序环保搬迁。
原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长康义认为“十二五”时期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可比价格)年均增长10%,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幅控制在8%左右。2024年,20万吨以上企业的铜、铝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分别达到90%、95%,3至5家有色金属企业进入世界500强,销售额超过1000亿元的企业达到10家以上。如果简单的按上市有色金属企业净资产以年均10%增长,则“十二五”期间有色金属行业新增净资产为1594亿元。
8、801050 黑色金属(1552亿元,钢铁6%)
“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冶金行业要立足国内需求,严格控制总量扩张,优化品种结构,在产品研发、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钢铁行业是“十二五”规划推动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的重点行业,要有序推进城市钢铁企业环保搬迁。中钢协预测,“十二五”期间,钢铁需求增速将从4.6%下降至2.6%。“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较“十一五”期间将减一半左右,从12%左右降低到6%左右。当前流通的钢铁股共46只,平均总股本245725.39,平均每股净资产4.06元,因此上市钢企净资产4589亿元。如果简单的按此计算,“十二五”将新增净资产1552亿元。
9、801010 农林牧渔(1000亿元,部分农业4%)
这个行业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占有很大的篇幅,但是具体的指标不多。主要是农业方面,“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4亿吨以上,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加强粮食物流、储备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按当前小麦价格1元左右/斤计算,新增粮食产值1000亿元左右。“十二五”规划也指出,加快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新品种,做大做强现代种业。《科技部规划》提出种业总产值提高30%。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全产业链型的龙头企业10个以上。根据去年种业总产值5320万元,“十二五”期间种业总产值增量将为2460万元。因而,根据已经出台的产业规划,这个农业的产业增加值在1000亿元左右。
此外,“十二五”规划及相关纲要还提出,鼓励和支持优势产区集中发展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等大宗农产品,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推进蔬菜、水果、茶叶、花卉等园艺作物标准化生产,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提高畜牧业产值比重,促进水产健康养殖,发展远洋捕捞,积极发展林业产业,并且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等等。
10、801100 交运设备(3500亿元,火车?+新能源汽车?)
火车:“十二五”高速列车产业总产值预期超过3000亿元。国产高速列车2024年才开始上线,属于新兴产业,所以“十二五”总产值中大部分属于新增产值(在此简单的假设为2500亿元)。
船舶:要适应国际造船新标准,建立现代造船模式,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和配套设备。
汽车:“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强化整车研发能力,实现关键零部件技术自主化,提高节能、环保和安全技术水平。是“十二五”规划推动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的重点行业。
新能源汽车:《科技部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24年,突破23个重点技术方向,在30个以上城市进行规模化示范推广,5个以上城市进行新型商业化模式试点应用,电动汽车保有量达100万辆,产值预期超过1000亿元。未来十年,中央财政将投入上千亿元,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从发展规划、消费补贴、税收政策、科研投入、政府采购、标准制定等方面,构建了一整套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的政策体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4年)日前已内部下发,预计将于8月底、9月初正式公布。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明晰首先利好整车生产厂商,5年50万辆的高速成长将带来近千亿的市场规模;电机、动力电池等核心部件毛利率将接近50%,且市场空间巨大。以电池为例,按每辆新能源混合动力汽车电池成本6万元计算,电池厂商将迎来300亿元的市场份额,从目前的十几亿元到2024年的约325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超50%。由于当前电动汽车产业总产值很低,因此1000亿元都可看成新增产值。
11、801150 医药生物(500亿元,?,仅科技突破新增)
该行业是“十二五”期间重点行业,也是“十二五”规划推动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的重点行业,“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很多相关的发展要求,但由于没有具体的目标,产业总产值的增量很难估计。《科技部规划》提出一系列技术突破,要求实现新增工业产值100亿元/年,5年总计500亿元。药品流通行业规划认为未来5年,全球药品市场将维持快速扩张态势,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4年的7730亿美元,增加到2024年的1.2万亿美元以上,中国将是潜力最大的市场。“十二五”期间的目标是形成1-3家年销售额过千亿的全国性大型医药商业集团,20家年销售额过百亿的区域性药品流通企业;药品批发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批发总额85%以上,药品零售连锁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零售企业销售总额60%以上;连锁药店占全部零售门店的比重提高到2/3以上。
12、801140 轻工制造(40亿元,海水淡化反渗透膜?)
“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包装行业要加快发展先进包装装备、包装新材料和高端包装制品。
海水淡化反渗透膜:《科技部“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推动重点膜材料国内市场占有率提高30%以上。目前我国反渗透膜国内企业的市场份额仅为10%左右。前亚洲盐协会秘书长郭有智认为未来五年我国在海水淡化投资规模将达200亿元左右。以此计算,该行业将新增40亿元左右收入。
二、第二类:
1、801130 纺织服装
“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轻纺行业要强化环保和质量安全,加强企业品牌建设,提升
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同时该行业也受利于扩内需的政策和规划。
2、801020 采掘
“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发展安全高效煤矿,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发展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有序开展煤制天然气、煤制液体燃料和煤基多联产研发示范,稳步推进产业化发展。加大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稳定国内石油产量,促进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推进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
3、801060 建筑建材
“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建材行业要立足国内需求,严格控制总量扩张,优化品种结构,在产品研发、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建筑业要推广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着力用先进建造、材料、信息技术优化结构和服务模式。水泥行业是十二五规划推动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的重点行业。
4、270000 电子元器件
科技部规划指出,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要进一步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装备和材料占国内市场的份额分别达到10%和20%,开拓国际市场。
5、340000 食品饮料
酒类:大消费概念,预计,2024年一、二线白酒增速均在30-50%以上。啤酒行业旺销有望提前,收入增长率可超越上年。预计产品的提价和节日效应会提升公司盈利。此外,高端红葡萄酒也是佳选之一。
6、450000 商业贸易
优化城市综合超市、购物中心、批发市场等商业网点结构和布局,支持便利店、中小超市、社区菜店等社区商业发展。鼓励和支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向农村延伸,完善农村服务网点,支持大型超市与农村合作组织对接,改造升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引导住宿和餐饮业健康规范发展。支持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
7、460000 餐饮旅游
“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全面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坚持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并重,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重点旅游区、旅游线路建设。推动旅游业特色化发展和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全面推动生态旅游,深度开发文化旅游,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加强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三、第三类:
1、801110 信息设备
没有找到相关的产业规划。
2、801110 家用电器
没有找到具体的相关产业规划,但是可能会受到扩大内需和大消费概念的推动。
3、801180 房地产
保障房建设进入了“十二五”规划纲要,但是商品房方面没有得到政策面的助力。
4、801230 综合不知道该把哪些产业归到这个行业下。
PS:“十二五”规划提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左右,要实现这个目标,战略性新兴产业在2024—2024年间要实现24.1%的年均增长速度。这七大为:新能源,重点发展新一代核能、太阳能热利用和光伏光热发电、风电技术装备、智能电网、生物质能;新能源汽车,重点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技术;节能环保,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和信息服务;生物,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生物农业、生物制造。高端装备制造,重点发展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装备;新材料,重点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共性基础材料。
第二篇:县“十二五”发展目标情况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现在,我将xx县XX年重点工作和“十二五”发展目标情况做以汇报。
近年来,xx工业发展从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步形成了新型材料、中药制药、化工建材、煤焦化、金属镁、农副产品加工六大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党建为龙头,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招商引资为主题,以工程项目为载体,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全县经济运行平稳健康,回升向好势头明显,总体表现好于预期,为加快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上半年,全县gdp完成xx亿元,同比增长xx。1—8月份,财政总收入完成xx万元,同比增长xx;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xx亿元,同比增长xx;固定资产投资完成xx亿元,同比增长xx。
一、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XX年,我们共规划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xx个,总投资xx亿元。其中,生产经营性项目xx,投资xx亿元;非生产经营性项目xx个,投资xx亿元。
生产经营性项目以工业为主,目前建成投产xx个,正在建设xx个,即将开工xx个,正在进行前期准备xx个。
已建成投产的项目xx个,分别是:投资xx亿元的xx扩建项目,与tcl集团合作,建设镁合金压铸件生产线,目前,xx万吨生产线已建成投产,年产值可增加xx亿元,增加税收xx万元.正在建设的项目xx个,分别是:投资xx亿元的汇源xx工厂建设项目,目前土建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设备安装,预计10月份可陆续投产。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可达到xx亿元,年实现税收xx万元.即将开工的项目xx个,分别是:投资xx亿元的xx目,投资xx亿元的xx扩建项目,投资xx万元的xx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准备的项目xx个,分别是:投资xx亿元的xx公司上市项目,投资xx亿元的xx项目,投资xx万元的xx生产线项目.非生产性项目以基础设施项目为主,目前建成投产xx个,正在建设xx个,即将开工xx个,正在进行前期准备xx个。
已建成投产的项目xx个,分别是:投资xx亿元的xx项目,投资xx万元的污水处理厂xx建设项目。
正在建设的项目xx个,分别是:投资xx万元的xx项目,投资xx万元的xx项目。
即将开工的项目xx个,分别是:投资xx万元的xx项目,投资xx万元的xx项目,投资xx元的xx项目。
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的项目xx个,分别是:xx
同时,市委、市政府下达的“两个规划”任务也全部完成。标志性产业规划,投资xx亿元的xx项目即将完工;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市定任务为xx个,目前我们已完成xx个,新增xx个化工建材企业。
二、“十二五”发展目标
“十二五”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也是贯彻xx书记讲话精神、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结合xx实际,我们提出“十二五”末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九个翻番”的目标。即:gdp总量力争达到xx亿元,年均增长xx;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xx;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xx;财政总收入完xx;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x;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x;农民人均纯收入xx。全部实现翻一番。同时,旅游收入和人数翻一番,旅游收入实现xx亿元,旅游人数达到xx万人次;城镇人口翻一番,达到xx人的目标。
为了实现以上规划目标,我们将着力构筑两大载体。
一是以工程项目为载体。紧紧围绕大景区、大片大剧、大企业、大工程和大品牌建设,严格筛选、分类汇总,入选全县“十二五”项目储备库的工程项目共xx个,总投资达xx亿元。
从分行业角度看,工业建设项目xx个,总投资xx亿元;能源电力项目xx个,总投资xx亿元;交通项目xx个,总投资xx亿元;社会事业项目xx个,总投资xx亿元;现代物流项目xx个,总投资xx亿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xx个,总投资xx亿元;农、林、牧、水利项目xx,总投资2xx亿元;旅游项目xx个,总投资xx亿元。
从投资规模看,亿元以下项目xx个,总投资xx亿元,占比xx;亿元以上项目xx个,总投资xx亿元,占比xx。其中:投资百亿元以上的项目xx个,一是国电集团投资100亿元,建设 2×1000兆瓦火力发电厂xx。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xx个,一是xx
二是以园区扩张为载体。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这一主线,着力扩张五大园区,做到企业向园区集合、资源向园区集中、项目向园区集聚。一是xx工业园区扩张,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达到2平方公里,形成以xx公司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实现年产值xx亿元;二是xx工业园区扩张,“十二五”末达到3平方公里,打造金属镁工业的航母,实现年产值xx亿元;三是xx化工园区扩张,用五年时间,再造一个xx工园,面积达到2平方公里,形成以xx为龙头的化工建材综合园区,实现年产值xx亿元;四是xx园区扩张,以xx集团为龙头,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园区,打造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集群舰队,实现年产值xx亿元;五是构筑文化产业创意园,以xxxx为依托、xx为载体,成立文化产业创意园,实现文化产业换市场、换资本、换项目。五大园区的扩张,必将形成加快发展的集群效应,成为推动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
综上所述,“十二五”期间,xx亿的工程项目建设,五大园区xx亿的年产值,再加上“两个规划”的实施,完全可以支撑“九个翻番”目标的实现。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第三篇:汉寿县蔬菜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汉寿县蔬菜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蔬菜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必需食品,为了丰富人们生活,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菜农增收,依据《汉寿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
1、自然环境优越;
我县气候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气候特征独具。降水量丰沛,年均降水量1342.2mm,年平均气压1012.1pa,年均气温16.7℃,月平均气温有9个月在10℃以上,≥10℃的活动积温5286.4℃,全年无霜期274d,年均日照1696.4h,年均太阳辐射总量106.87kcal/cm2,年平均风速2.4m/s。年平均相对湿度82%。以上地理环境和气候因子为各种蔬菜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2、种植品种齐全。
汉寿县有无公害蔬菜产地认证10.69万亩,是湖南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所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条件优越,所生产的蔬菜既有传统特点,又具有湖乡特色,品种繁多,蔬菜种植历史悠久,所种植的藕、藕尖、鸡荷梗、菱角、西葫芦很受市场欢迎。2024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17万亩,总产量90万吨,蔬菜产业产值达4.5亿元。主要品种有:辣椒、萝卜、丝瓜、苦瓜、白菜、空心菜、西葫芦、生菜、冬瓜、西红柿、南瓜、包菜、四季豆、黄瓜、茄子、莴笋、冬寒菜、藕尖、菱角、鸡荷梗(芡实茎)、藕、西瓜、菜瓜、香瓜、西兰花、香芋、甜玉米、土豆等。经过二十年生产实践,我县蔬菜产业分区明显,种植区域连片,种植技术成熟,产业地位突出。
3、产业体系完善。
我县种植蔬菜历史悠久,初步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体系,我县现有蔬菜专业合作社8加,每家合作社都有农户几十到几百家不等,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农资供应、统一品种搭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品牌营运、统一产品销售的经营模式。其中4家专业合作社建有冷冻冷藏库,全县库容量达3000吨,文利专业合作社兴建了净菜生产线;汉美合作社和华诚合作社的南瓜、冬瓜淀粉加工厂正处在调研论证阶段.各个合作社都有完整的鲜菜销售体系。江门蔬菜批发市场、虎门果利来批发市场、广州江南市场、厦门农产品批发市场、深圳布吉市场、深圳民润农产品配送连锁商业有限公司、深圳志健实业有限公司、深圳佳佳鲜食品有限公司、重庆盘七市场、桂林平乐和利兴农产品有限公司、长沙新一佳连锁超市等61家大型农贸市场和超市都有我县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常驻代表,现在全国除新疆和西藏外,各地都有我县蔬菜销售。
4、区位优势明显。
我县古为“西楚唇齿,云贵门户”,地处水陆要冲,境内沅水、澧水通江达海,东临益阳市,西靠常德城,南衔桃花源,北濒洞庭湖,距省会长沙仅百余公里,石长铁路、长常高速公路穿境而过,319国道横贯东西,省道S205线纵穿南北,常德机场近在咫尺。我县已形成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为我县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
二、蔬菜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生产经营粗放,产品价格优势不大。我县蔬菜的生产、流通仍处于粗放的发展阶段,虽然全县品种多,但大路菜、低档菜品种面积大,而特优新品种、高档精细菜面积小,没有形成价格优势和规模优势,特别是没有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外销品种优势。包装、保鲜、冷藏和加工数量小,延伸增值能力低,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名优拳头产品少,缺乏市场竞争力。蔬菜生产科技含量较低,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推广较差,大部分以传统耕作为主,管理粗放,产量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同时菜农素质差、劳动生产率低下,严重影响蔬菜产品质量,降低商品价值。
2、生产经营主体多而分散,产业化程度不高,抗风险能力不强。目前我县蔬菜生产主要以单家独户生产经营为主,缺乏必要的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检查,各家各户的蔬菜产品直接进入市场,难以保证市场蔬菜商品的一致性,也难以创名牌产品;另外我县蔬菜加工企业较少,没有形成完整的“产——加——销”一体化的蔬菜产业链,抗风险能力较差。齐前年白菜走俏,每亩卖到3000多元,去年流通企业、经纪人和外地客商大炒白菜期货,由于对市场的判断不够,出现大面积亏损,每亩1800元买进,到现在还有几千亩白菜长在地里无人问津。
3、基地建设落后,“九五”、“十五”期间虽然建设了一批蔬菜生产基地,且初具规模。但因年久失修,沟港渠道道路不配套,给排水设施不够,抗自然灾害能力较差,由于道路路况差,硬化率不高,导致运输成本加重。
4、政策扶持不够。我县是财政穷县,县委、县政府对蔬菜产业爱莫能助,一是经费投入不大,这些年来,除了给县蔬菜办一点工作经费外,对蔬菜产业的投入基本上没有。其次是政策执行力度不大。2024年我县出台了《汉寿县城镇蔬菜基地管理实施办法》(汉政办发〔2024〕20号),由于缺乏部门配合,一直没有真正实施,在新菜地开发基金上没有收到一分钱,制约了新菜地的开发。特别是现在产业经济让位于地产经济,近几年我县城镇老的主干蔬菜基地有很大部分就被拿去开发房产,龙阳镇的宝塔河村、新街村等领近城区的基地有近50%的面积兴建了住宅小区。出现老基地消失,新基地无钱开发或简单开发的境况,多数菜地基础设施不配套,日光温室、大棚等设施简陋,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蔬菜生产基本处于粗放经营状态。与此同时,蔬菜的科研推广加工流通、农用工业等发展缺乏物质支撑,优惠政策、资金扶持到位举步维艰,直接影响了蔬菜产业发展后劲。
三、蔬菜产业发展的前景分析
近十来,由于政府重视、市场的作用和蔬菜产业自身的优势,推动了我县蔬菜产业的高速发展,蔬菜产业已成为我县农村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农业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是生产稳步发展。现在全县有8家蔬菜专业合作组织,合作组织内部按照“种放心蔬菜、阔海外市场、创新型机制、增成员效益”的经营理论;统一农资供应、统一品种搭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品牌营运、统一产品销售的经营模式运作,舞活了蔬菜产业龙头,带动蔬菜产业发展。据县统计局统计,播种面积由10年前的8.39万亩增长到16.67万亩,总产量由30万吨增长到90万吨,年均增长超过10%;
二是质量稳步提高。近年来,我县蔬菜农残检测体系不断完善,农残检测范围不断扩大,检测到基地、到超市、到市场,检测频度不断增加,连续几年,我县的蔬菜农残超标率都控制在1%以内,远低于国家规定的6%以内的控制要求;各蔬菜专业合作社不断加大投入,基地建设上台阶,三品认证数量不断增加,截止2024年我县已有12个基地或品种获得无公害或绿色食品认证,月明潭桃花岛的有机蔬菜就因为质量好,在长沙的超市售价是同品种的普通蔬菜的2倍。
三是出口稳步增长。我县已申领了8个《出境蔬菜基地注册登记证》,基地面积8500亩,2024年出口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或地区蔬菜5000多吨,除新疆、西藏外,我县的蔬菜畅销全国各地;
四是效益稳步提升。一是农民经济效益提升,2024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中,蔬菜产业的贡献由705元增长到1163元;二是我县蔬菜产业社会效益提升,2024年我县文利蔬菜专业合作社承建的1000亩基地就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蔬菜标准园建设项目,我省仅有15个。
四、今后五年蔬菜产业的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24〕18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国发〔2024〕26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蔬菜产业发展保障市场供应的意见》(湘政发〔2024〕31号)精神,切实落实好国务院和省市政府的工作要求,促进全市“菜篮子”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保障“菜篮子”产品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二)发展目标。
到2024年全县蔬菜的产业化经营取得重大突破,农民收入和产品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国际国内市场开拓进度明显。建成湖南乃至全国著名的蔬菜基地,着力打造“北有寿光,南有龙阳”的蔬菜产业格局。到2024年用五年左右时间,在培管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强化政府宏观调控方面取得重大发展,力争培植一个过亿元的蔬菜龙头企业,确保培建1—2个产值过5000万元的龙头企业或集团,积极培育本地各具特色的产业大户和中介服务组织,90%的蔬菜板块基地和农户进入产业化经营体系。
(三)发展布局
1、龙阳镇围堤湖片区8万亩平原旱作蔬菜基地、2、以罐头嘴、文蔚、酉港、坡头为核心的西湖片区3万亩平原旱作蔬菜基地。
3、以周文庙(3000亩)、岩汪湖(3000亩)、大南湖(8000亩)、罐头嘴(3000亩)、沧港(3000亩)、文蔚(3000亩)、坡头(3000亩)、酉港(12000亩)、新兴(4000亩)为中心的4万亩湖区水生蔬菜产区。
五、发展蔬菜产业的主要措施
1、摆正工作位子。要把“菜篮子”工作作为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摆到议事日程来抓,首先要建班子,县里要成立蔬菜产业领导小组,要明确一位县级领导牵头抓。其次是要有“位子”,政府要把蔬菜产业纳入绩效考核和为民办实事的工作层面,专题研究部署。第三是要给“票子”。要加大新菜地开发基金的征收力度,把征收的钱用于扶持蔬菜产业的发展。
2、向上争项目。要紧紧抓住新一轮加大“菜篮子”工程建设和拉动内需的契机,向争取项目投资,逐步改善我县蔬菜基地发展的条件。
3、加强招商引资。充分利用我县土壤、气候利于蔬菜生产的优势,以及蔬菜产业发展初具规模的优势,吸引外资投入我县蔬菜产业,以优惠政策,优良的投资环境,优质的服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新技术、新品种,重点加大蔬菜加工企业的招商引资,完善我县蔬菜产业体系,为我县蔬菜产业良性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强化质量监管。实现蔬菜“从田间到餐桌”无公害。产前重点开展环境质量监测,推行专业化生产,制定蔬菜操作规程标准;产中重点搞好宏观监控、技术服务、产地自检和宣传培训,加强化肥、农药双控制;产后重点建立抽测和定期公布制度,加强市场标识化管理;把好市场准入关,蔬菜产区实行产地编码、档案化管理,实现质量安全全程追溯。
5、完善服务体系。首先构建完善的销售网络。现在全县已有蔬菜协会(专业合作社)8家,各合作社在全国各地都有业务代表,要通过整合资源,把重复设置的业务代表派往市场开拓空白的地方,增大业务覆盖范围。或者加强蔬菜经纪人培训,把一些头脑灵活,有文化知识的农民培训成专业的蔬菜经纪人,让他们活跃在蔬菜营销第一线,沟通产地与销地蔬菜信息,构建完善的营销网络。其次是搭建信息平台。充分利用蔬菜专业合作社强大的营销大军,信息反馈灵活迅速的特点,创建汉寿蔬菜网和汉寿蔬菜工作群,做好蔬菜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预测、信息发布工作,及时反馈国内主要产地的生产状况和主要蔬菜批发市场的品种、数量、价格,以及国外市场的需求信息,逐步实现与全国各大蔬菜批发市场联网。引导我县蔬菜产业良性发展。
6、加快生产标准化建设。一是要加强科技队伍建设,要建立科技人员培训、轮训制度,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和企业领头人。要通过电视、报刊等宣传媒体报道,组织宣传车、召开培训会,印发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无公害蔬菜有关政策、法规、标准、技术的宣传和培训力度,进一步增强广大生产者、经营者、销费者的质量安全意识,提高无公害生产技术水平。二是大力开展蔬菜板块的无公害生产,积极探索合理的土地流转形式,从示范基地入手,按照《常德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范》推行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实现集约化经营。大力推广应用防虫灯、防电网、生物农药等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控制性技术,严格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其它有害的生产投入品的使用。三是加强蔬菜检测网络建设,建好检测室,配备检测仪器设备,完善检测手段,提高检测能力,加强监管执法,在全县范围内建立蔬菜生产销售全过程的多层次质量检测网络。四是要全面完成无公害蔬菜产地(品)认定(证)工作。全力支持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申领无公害蔬菜标识,实现无公害蔬菜向有机蔬菜迈进。
第四篇:禹州市旅游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禹州市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为加快“十二五”时期我市旅游产业发展,不断增强旅游综合竞争力,充分发挥旅游业在现代服务业中的龙头带动作用,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根据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禹州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特提出禹州市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如下:
一、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把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主导产业进行培育,不断加强组织领导,理清工作思路,出台优惠政策,增加资金投入,使我市旅游产业有了长足发展。目前,全市对外开放的旅游景区7处,其中:国家4A级旅游区1处(钧官窑址博物馆),国家3A 级景区2处(森林植物园、大鸿寨);共有旅行社12家,其中:国际社1家,国内社11家;有星级饭店4家,其中:四星级1家(禹州宾馆)、三星级1家(梅园酒店),二星级2家(锦阳宾馆、良友大酒店),正在进行评定的星级饭店2家(开元国际饭店、梨园大酒店);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3家,旅游车队1家,旅游车辆
台;旅游企业经理
人、获得导游资格证
人、旅游从业人员
人。发展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1个(神垕镇),全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1个(鸠山镇),建成各类农家乐
家。全市己初步形成了以“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六大要素为主体,其它关联产业为支撑,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旅游产业体系。“十一五”期间,全市年平均游客接待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连续保持20%以上的增速,共接待游客1291万人次,比“十五”增长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68亿元,比“十五”增长
%,占全市GDP 的 %,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凸显。
——旅游资源开发成效显著。先后编制完成了《禹州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和部分景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通过加快项目建设
有利地促进了钧官窑址博物馆、神垕古镇、大鸿寨、森林植物园、逍遥观、周定王陵、吴道子故里等景区的开发。
——旅游服务功能大力提升。通过加快公路网络和城市道路、公用场馆建设,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旅游配套及城市功能设施日趋完备,旅游交通(标识、标牌、标线)、旅游厕所、通讯、供水、供电等设施供需矛盾基本解决。
——旅游品牌形象逐步叫响。通过创新运用多种宣传促销手段,大力实施旅游品牌营销策略,有针对性地开展旅游品牌和精品线路的宣传推介。来禹观光人数和旅游咨询逐渐增多,禹州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提高。通过景区创A、宾馆、旅行社创星、旅游名镇(村)创建等活动,大力推行旅游服务质量标准化建设。旅游行业管理进一步强化,旅游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实现了“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的目标。
——旅游发展环境不断优化。逐步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旅游发展工作机制,极大地改善了我市旅游业发展环境。“大旅游”的产业格局已经初步行成,“处处都是旅游环境、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的氛围日益浓厚。
“十一五”期间,我市旅游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总体上说处于起步爬坡阶段,投入不足、发展不够、实力不强仍然是我市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一是旅游业的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水平低,旅游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产业优势。二是宣传促销力度较为薄弱,宣传促销的手段和办法还比较单一,旅游产品缺乏包装策划。三是旅游服务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缺乏一批高素质的研究、规划、策划、管理人才和大量的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服务人员。四是旅游企业行业竞争力不强,“小、散、弱、”的现象依然存在。五是管理体制不顺,保障体系欠缺,还不适应现代旅游产业发展的要求。另外,周边市县都在加快旅游业发展步伐,区域竞争日益加剧,一些旅游资源富集地区旅游开发较早,旅游产品成熟,设施完
善,形象较好,在旅游资源类型、客源市场构成等方面都与我市有着较大共性,不可避免地会分流客源,对我市旅游业发展造成一定压力。
二、旅游产业发展总体战略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旅游业放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促进和带动作用,充分发挥旅游业在服务业中的引擎和龙头作用,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旅游企业为抓手,以政策扶持为保障,强力打造“钧瓷古镇文化游、历史文化古迹游、生态休闲度假游、中医药文化游”四大旅游品牌,提高旅游产品综合竞争力,提升旅游产业的规模化水平和市场化水平,实现旅游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发展目标:力争到2024年,把旅游业逐步培育为我市的重要产业,一批在全省和全国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核心旅游品牌进一步彰显,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使我市成为特色鲜明、品质优良、便捷舒适、管理上乘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旅游市场主体不断壮大,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产业素质不断提升,旅游业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促进生态环境、经济结构、社会关系、城市建设、农村面貌和精神文明的新变化。全市年接待国内外游客600万人次,年均增长20%;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亿元,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翻两番的目标,相当于全市同期GDP的2%以上;提供直接就业
人,带动城乡间接就业
人。培育1-2家旅游龙头骨干企业,A级旅游景区达到6家以上,星级旅游饭店达到15家,旅游名镇(村)达到5个以上,“农家乐”和“农家宾馆”达到
家。
三、旅游产业发展措施
(一)修订完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通过科学合理规划,有效整合旅游资源,优化产品结构,提升
产业竞争力。修订完善《禹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禹州旅游宣传营销方案。在总体规划的框架下,修订完善区域性旅游规划和专项旅游规划,引领全市旅游产业协调发展。建立严格的执行、监督、检查制度,维护旅游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规划一经批准,未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更改和变更。所有旅游开发建设项目都必须按照先规划、再评审、后建设的原则,未经市旅游主管部门审核,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滥开乱挖旅游资源,坚决杜绝私自开发、无规划或不按规划建设等现象。
(二)打造我市特色旅游产品
1、打造国际性钧瓷古镇文化旅游产品。围绕钧瓷文化,依托钧瓷文化旅游试验区建设,以神垕古镇为核心载体,以钧官窑址博物馆为前沿阵地,以钧瓷生产企业为产业支撑,以古街道、古民居、古玩市场、钧瓷的体验制作等为独特卖点,构建完整的钧瓷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把钧瓷古镇文化旅游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产品。
2、打造特色历史文化古迹旅游产品。围绕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名人文化,以画圣故里、逍遥观、定王陵等旅游景区开发为重点,以具茨山岩画、瓦店遗址、古钧台、禹王锁蛟井、张良洞等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性开发为延伸,把历史文化古迹旅游打造成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旅游产品。
3、打造区域性生态休闲旅游产品。围绕生态文化,以大鸿寨、森林植物园、白沙水库等景区为核心载体,以颍河景观带、南水北调景观带等城市休闲旅游区为重要组成部分,以生态休闲、户外运动、农家旅游、城市旅游、水上运动为特色要素和核心吸引力,开发生态休闲旅游产品体系,打造周边区域性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4、打造具有国内影响力的中医药文化旅游产品。围绕中医药文化,以提升现代养生、健身、心理疗养等功能为目标,以十三帮会馆、怀帮会馆的修缮保护为基础,以规划建设中医药文化博物馆为
核心,以药用植物园和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旅游服务功能完善为重点,以中草药种植示范基地和中医药炮制加工企业培育为产业支撑,开发中医药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打造具有国内影响力的中医药文化旅游产品。
(三)加快推进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建设
1、钧瓷文化旅游
(1)神垕古镇保护开发。完成两街(神垕老街、钧瓷文化街)、两园(钧瓷文化创意产业园、陶瓷工业园)、一河(驺虞河)的规划建设,把神垕古镇建成以钧瓷文化旅游为主的特色古镇和世界文化遗产地,力争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钧官窑址博物馆游览区。在完成钧官窑址博物馆建设后,对市区钧官窑路钧瓷销售一条街进行仿宋风格改造,增加钧瓷文化符号和景观小品,打造钧瓷文化特色街区,把钧官窑址博物馆游览区建成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地和集研发、展示、游览、体验、购物为一体的钧瓷文化旅游的主导产品,积极争创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休闲旅游
(1)大鸿寨闯王峡生态休闲度假区。总投资1.48亿元,未来五年要完成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开发温泉旅游资源,建设理疗中心、单体别墅、游乐场所和标志性建筑,修筑景观水系,把大鸿寨景区建成集观光休闲、拓展训练、登山健体、温泉养生为一体的区域性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积极争创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白沙湖。景区内白沙水库是省级重点水利枢纽工程,总库容2.98亿立方米。主要景点有水库大坝、泄洪闸、森林公园、黑龙潭、东岭关遗址、鬼谷子洞、姜子牙钓鱼台、古栈道遗迹、湖心岛等。东岭关是三国时期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第一关。未来五年要完善旅游基础和服务设施,把白沙湖建成集观光、会务、度假、娱乐、拓展训练于一体的自然风景区,积极争创国家AAAA级旅游
景区。
(3)大禹赛车场。总投资1.25亿元,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是全国第一个跨界拉力赛车场。该项目主要包括赛车场、机动车监测中心、驾驶员考务中心和赛车学校。2024年底前建成投入使用,建成后将组织承办每年一次的亚太地区冠军赛、每季度的全国锦标赛、每月的全国或地区比赛,成为集汽车运动、汽车文化与汽车娱乐为一体的大型运动场所,届时将对提升禹州的知名度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4)森林植物园。对景区重新定位,提升景区服务水平,加快部分景点的改造和旅游基础设施完善,增加建设中医药文化旅游项目,把景区建成药用植物园,充分发挥旅游功能。
(5)颍河景观带和南水北调景观带。修建亲水、滨水休闲娱乐设施,设立各类功能性商业服务设施,设置与夏禹文化、钧瓷文化、中医药文化有关的文化墙、雕塑、景观小品等文化符号,成为提升我市形象的亮点。
3、历史文化体验旅游
(1)画圣故里景区。按照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整修画圣故里、画圣纪念馆,建设艺术广场、国画产业园区,恢复300亩桑林苑,重修汤王庙及门阁,按唐朝建筑风格重修法融寺,建成集游览观光、修学、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游览区。
(2)吕不韦故里文化旅游开发项目。投资26亿元,占地4000亩,主要建设吕不韦故居、吕氏庄园、嵩阳书院、吕不韦文化研究院、大秦西市、“一字千金”城门及富甲天下等景观及景观水系建设,综合开发利用吕梁江,发展生态农业,把吕不韦故里建成集商圣文化体验、温泉休闲度假和生态农业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3)定王陵、逍遥观。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按照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旅游景观,创建国家AA级景区。
(4)具茨山史前文化旅游景区开发项目。具茨山自然风光秀丽,史前神秘符号和巨石阵分布广泛,十二五时期,要对该资源进行深
度挖掘,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建设旅游景观,对神秘符号进行保护,制作各种标识标牌,初步具备旅游接待能力。
4、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
(1)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对怀帮会馆区域进行升级改造,建设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力争2024年年底前建成并对外开放,形成中医药文化的集中展示基地。
(2)中华药城、药膳馆、养生馆和中草药种植基地。拉长中医药文化旅游产业链条,按照旅游标准完善中华药城服务设施,开设药膳管、养生馆,增加中药种植面积,形成中药炮制展示、中药养生和中草药观光为一体的中医药文化旅游产品。
5、特色工业旅游
(1)钧瓷生产厂家。对这些重点钧瓷厂家进行包装提升,建成钧瓷文化游景点。
(2)神龙发制品公司和银梅饮料公司。按照工业游示范点标准,完善接待功能,展示我市特色旅游商品生产过程。
6、乡村旅游
(1)农家体验。指导这些四季采摘园增加服务品种和游客参与项目,在不同季节进行重点推介,把生态采摘开发成为市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2)特色旅游村镇。顺应周末度假需求及节假日调整的新形势,利用好镇村特色景观资源,2024—2024年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培育2个旅游名镇(神垕镇和鸠山镇),7个旅游村(鸠山后地村、魏井村,浅井马沟村,无梁王家村,鸿畅山底吴村,磨街乡大涧村和小吕乡大吕村)
(四)完善城市旅游服务功能
1、完善旅游交通。加强旅游交通建设,提升主要交通干线和通往主要景区道路档次,建设旅游景观道路。规划并开通通往各主要旅游景区的旅游专线。支持成立专业旅游汽车运输公司,鼓励旅行社成立旅游车队,提高旅游团队接待能力和水平。鼓励成立旅游汽
车租赁公司,适应散客自助驾车旅游消费需求。
2、提升旅游接待能力。以满足游客“食、宿”需求为目标,大力提升旅游接待服务水平。力争在三年内,在城区或重点旅游景区规划建设五星级饭店1家,建设或改造四星级饭店3家、三星级饭店4家、二星级饭店5家;在乡村旅游景区规划建成“农家宾馆”300家。同时,城区要规划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餐饮中心区和美食街区,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积极引进全国知名餐饮连锁集团落户禹州,形成高中低档相结合的旅游餐饮服务体系。
3、开发特色旅游商品。要积极扶持和引导钧瓷、发制品、红薯“三粉”、中药材等具有禹州地方特色和代表性的旅游产品开发,加强对旅游商品开发、生产、销售的指导,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各种社会经济实体从事旅游商品开发、生产、销售。建设一批有特色、上规模的旅游商品定点企业和旅游推荐商品,加强旅游景区购物网点、市区旅游购物商店及旅游商品市场建设,构建旅游商品销售网络体系。
4、发展文化娱乐业。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兴建、改造各类娱乐场所,大力支持积极、健康、丰富多彩的大众娱乐项目和经营活动的开展,重点推出富有文化特色、游客喜闻乐见的娱乐节目,满足游客娱乐需求。加快大禹赛车场、体育中心和广电文化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图书馆等文化设施,各景区也要结合自身人文资源,编排文娱节目,提高文化旅游档次。
5、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在市区规划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全面推动综合旅游服务功能的完善。交通、公路、建设等部门要在干线公路、城市出入口、车站和通往景区公路完善各类标识标牌。各旅游景区要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重点旅游景区要逐步完善停车场、公厕、供电、供水、通讯、环保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导游服务系统,各旅游景区要加强导游服务人员配备,逐步实现主要旅游景区无线导游和多语种自动导游机服务。
6、不断改善旅游环境。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大对城
区卫生环境、交通经营秩序和城乡结合部的环境整治力度,进一步完善市政设施,努力创造整洁优美、规范有序的城市环境。着力搞好景观道路,按照净化、绿化、硬化、美化、亮化的标准,扎实推进我市7条景观道路建设,确保重点道路形成景观。切实抓好景区生态建设,各旅游景区要强化旅游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绿化投入,提高森林覆盖率,着力打造风景秀丽、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旅游景区。
(五)强化旅游宣传营销
1、拓展旅游宣传营销渠道。按照旅游营销策划,在全社会广泛征集,确定旅游品牌形象口号。启动钧瓷和钧瓷文化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以申遗带动钧瓷文化品牌的塑造和提升。策划拍摄禹州旅游风光宣传片、开拍30集电视连续剧《钧瓷》,利用多种宣传形式,在国家级、省级等强势媒体媒介大力弘扬钧瓷文化,提高禹州知名度。举办“禹州国际钧瓷产业文化高峰论坛”,组织开展钧瓷文化神州行、宝岛行、海外行等活动,积极在海内外广泛宣传钧瓷旅游品牌。
2、推出精品旅游线路。围绕四大特色旅游品牌,推出“一日游”、“两日游”旅游线路,努力将钧瓷文化游纳入河南省精品旅游线路。加强与郑州、洛阳、开封、平顶山、南阳等周边地区的合作,把我市旅游线路纳入周边的旅游线路或旅游网中,共同发展跨区县的旅游线路,联手打造旅游精品,形成产品互补、客源互流的多赢发展格局。
3、办好旅游节庆活动。充分发挥节会活动的宣传促销作用,坚持办好“钧瓷文化旅游节”和“孙思邈医药文化节”,实现节会活动与文化、旅游业的有机结合。通过举办推介会等方式,大力宣传我市四大特色旅游品牌。各旅游景区要结合景区特点,策划举办各具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以节会促进旅游,以旅游带动节会,形成节会旅游品牌。
(六)创新旅游产业发展体制
1、深化景区体制改革。按照“统一管理、行业指导、企业运作”的原则,积极探索符合政策法规,适应现代旅游产业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以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为突破口,大力推进旅游景区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催生一批符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经营实体和市场主体。
2、组建大型旅游集团。加大对现有旅游企业的改造和整合力度,促进企业规模集团化。以神垕古镇、钧官窑址博物馆和钧瓷生产销售企业为依托,组建钧瓷文化旅游集团;以森林植物园、纸坊水库、白沙水库等景点为依托,以北京天地吉祥文化传媒公司为投资主体,组建三国文化旅游集团;以大鸿寨生态休闲自然风景区为依托,组合颍河景观带、逍遥观、定王陵等景区,吸纳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车队、旅游餐饮、购物、演艺等组建生态休闲旅游集团。
3、创新旅游产业发展投融资机制。根据国家和省关于放宽准入、降低门槛、激发市场活力等有关政策,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投入。充分利用资本市场,通过企业上市、项目融资、投资合作等方式,壮大旅游产业发展资本。积极探索景区所有权、经营权或门票收入作为抵押进行融资的新方式。
(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1、加大政府投入。市财政要建立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重点用于旅游宣传推广、旅游规划编制、旅游人才培训、旅游公共服务、旅游发展奖励和旅游重点项目引导性投入。中央和省、市安排的促进服务业发展、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小城镇建设、移民后扶、节能减排等专项资金,以及其它与旅游业相关的资金,要对旅游项目予以支持。各乡镇(办)应根据财力状况,安排相应的旅游专项资金,支持旅游业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扶持和引导作用,推动多渠道资金投向旅游业。
2、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旅游企业用地可享受省、市政府出台的支持相关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对列入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旅游产业集聚区、旅游重点项目用地纳入全市用地计划。
3、落实税费价格政策。对涉及A级景区、星级饭店、旅行社、旅游车船公司和旅游商品产销等旅游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凡是收费标准有上下限幅度规定的,一律按下限额度收费。完善价格政策,对旅游企业用水、用电、用气与普通工业企业实行同等价格。旅游商品生产企业为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符合税法规定条件的研究开发费用,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予以优惠。旅游企业污水排放达到国家或地方标准并已进入城市污水处理管网的,缴纳污水处理费后,免征排污费。允许旅游运输企业实行淡季报停制,停业期间免收运输管理费。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经审批获准的公务活动推向市场,将通过公开招标委托旅行社代理有关会议、交通、食宿、考察等事项。
4、完善旅游发展激励政策。对旅游包机、专列、新评或升级四星级以上(含四星级)的宾馆饭店、4A级以上(含4A级)的旅游景区、四星级以上(含四星级)的旅行社以及在旅游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分别给予奖励,具体奖励办法和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八)强化保障体系
1、强化组织领导。充分发挥禹州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组的领导协调职能,全市统一领导,部门加强协作,不断强化旅游发展的合力。建立定期议事协调制度、目标管理制度、绩效考勤制度、督办问责制度,及时协调解决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成立相应组织,单位一把手要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旅游产业发展工作。
2、部门配合推动。各有关部门要强化大局意识,把支持旅游业发展摆上重要位置,为旅游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各涉旅乡镇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切实加强对本辖区内旅游资源开发的整合力度和宏观指导;发展改革部门要把旅游基础设施、旅游重点项目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建设部门要把旅游重点项目建设纳入城镇总体规划;国土部门要在用地计划指标中对
重点旅游项目用地给予优先安排;财政、税务等部门要制定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公安、交通部门要加强旅游运输;卫生、安监、质监等部门要加强对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发改、工商等部门要加强对物价、市场秩序等方面的管理;宣传部门要大力宣传推介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
3、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大力推进依法治旅,贯彻国家有关旅游法律法规,健全我市旅游法规体系。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健全旅游行政执法体系和质量监督网络。建立覆盖全行业的标准体系,用旅游行业标准来规范旅游市场。引导企业创建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鼓励专业旅游管理公司推进品牌连锁,促进旅游服务创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发挥旅游行业社团组织作用,促进行业自律,开展行业文明创建和诚信建设,推进旅游行风建设。逐步建立以游客评价为主的旅游目的地评价机制,不断提高游客满意度。完善旅游统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统计手段的信息化水平。建立旅游餐饮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体系,出台并实施具有旅游行业特点的旅游餐饮标准和服务规范。
4、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根据我市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加强和完善旅游管理部门的公共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充实旅游规划、人才培训、商品开发等方面的力量。优化旅游人才队伍结构,有效整合和利用全市教育资源,鼓励支持旅游人才院校和培训机构建设,建立完善各类旅游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旅游队伍的整体素质。注重旅游高端人才的引进,优化旅游人才结构。
5、加强考核监督。把旅游业发展目标、品牌培育、项目建设、宣传促销、行业管理等纳入市目标考核体系,统一进行评分和考核,严格奖惩,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联动”的旅游发展长效机制,营造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发展旅游的浓厚氛围。
第五篇:武汉市“十二五”产业发展体系研究
武汉市“十二五”产业发展体系研究
当前产业结构演变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产业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化,特别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间界限模糊;产业结构的演进内容更加丰富,特别是与高新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生态化紧密相连;新兴的工业化国家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这些国家的经济中心在相当长时间内仍将作为制造中心存在。
一、武汉市产业发展现状
三次产业比重由1978年的11.7:63.3:25转变为3.7:46.1:50.2,以先进制造与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现代产业体系初具雏形。
1、优势产业作用进一步增强,初步形成四大支柱产业、五大产业板块、六大优势产业、六大成长型产业集群和有比较优势的15个工业产业链。
2、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武汉-光谷”为龙头,以“两区多园”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园区,成为推动武汉市经济增长的生力军。
3、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2024年武汉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了1987亿元,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50%。
4、循环经济产业快速发展,东西湖区和青山区先后成为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初步形成了企业、企业间或园区、废物回收及社会四个层面的循环经济体系。
二、武汉产业体系存在的问题
1、以传统产业为主体、传统增长方式为主的产业体系模式没有根本改变,离新型工业化还有相当的距离。
2、产业竞争力不强,产业效率较低。
3、产业高度化不够,新兴产业发展不足。高新技术产业和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产业等新兴产业发展不足。
4、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教优势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
5、制造业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空间布局有待进一步调整。高加工度制造业不发达,主要集中在原材料工业,缺少高加工度制造业,缺少名牌终端消费产品。
6、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缓慢,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交通运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技术研究与开发、信息服务和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多数落后于广州、宁波、南京、大连、杭州、青岛等全国同类城市。
三、武汉市产业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为动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相配套、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现代都市农业和城市基础产业为基础、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把武汉市建成中部地区最大、现代化水平最高、辐射力最强的产业基地。
四、武汉市产业体系发展重点
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优先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发展第二产业,稳步发展第一产业。
(一)大力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中心的现代服务业
1、现代物流业。大力培育物流市场主体,调整优化物流区域布局,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五大园区和六大中心并重,服务体系完善、服务功能健全的现代物流发展格局。
2、金融服务业。加快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提高金融业的聚集力。试点设立中小企业投资公司、证券融资公司、货币经济公司、大型产业投资基金等新型机构。建设区域性外包服务中心和产权交易中心、专利技术交易中心,大力支持汉口银行向区域性银行发展。
3、专业服务业。积极引进国际知名的咨询、会计、律师、审计等中介机构;大力发展为制造业配套的设计、市场研究等专业中介服务业,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共同发展。
4、服务外包业。加快建设东湖高新区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做好服务外包业总体规划编制、政策制定,推动服务外包业重点项目的落实。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外包企业,培育本地骨干企业,促进外包企业由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的方向发展。
(二)重点发展以大型现代化产业为主的三大支柱产业集群
1、钢铁产业。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建设冷轧硅钢、汽车板和高性能工程结构钢等精品钢材生产基地。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提高钢材加工能力和冶金成套设备制造规模。加强钢铁产业与武汉市汽车、造船、家电业等其他下游企业之间的产业关联。进一步提高钢铁产业的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
2、汽车及机械产业。积极支持东风汽车公司做大做强,依托东风汽车公司努力提高乘用车生产规模和综合实力。积极发展节能环保的新能源汽车,大力支持自主创新,培育自主品牌。加快零部件和工业服务体系的发展,使整车与零部件、工业服务体系形成比较协调的比例关系。加快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建设。将武汉市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汽车产业集群基地。
3、石油化工产业。积极配合中石化建成80万吨乙烯工程,做好乙烯下游产品的规划布局和建设,大力发展石化高端产品;推进武汉化工新城建设,加快推进三环线以内的化工企业搬迁改造,调整优化石化产业布局。
(三)积极培育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四大新兴制造业产业
1、光电子信息产业。强化光电子、移动通信两个优势产业的行业领先地位。推动新型显示器件、计算机和视听产品两个重点产业规模化发展。突破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瓶颈。加快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业。
2、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发展诊断试剂和疫苗、现代化中药等产业,积极发展动植物基因工程,以及生物农药、生物能源、生物肥料等绿色生物制品,着力建设国内重要的医药产业基地。
3、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复合化、功能化、精细化的冶金材料、新型建材、精细化工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纳米材料、节能环保材料等,加快新型材料及其先进技术装备技术产业化,努力建设国内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4、环保和新能源产业。依托凯迪集团、都市环保、安环院、武锅等企业,发展以水污染防治、废固物处理、大气污染控制为重点的环保产业和太阳能利用、再生能源、新型燃料电池、节能清洁生产关键技术为重点的新能源和节能产业,加强环保产业核心区建设。
(四)积极发展以优势产业为主的烟草及食品、家电、纺织服装、造纸及包装印刷等五大传统优势产业
(五)鼓励发展商业、房地产业、城市交通业、建筑业等都市型基础产业
(六)大力发展都市型农业
五、武汉市产业体系的空间布局
与特大中心城市功能和 “8+1”城市圈发展战略相结合,从更长远和更大的空间实现产业布局的优化、立体化、园区化、集群化,实施“四圈层”战略。
1、以7个中心城区的三环线以内的中心市区为主体都市产业圈。以武汉大都市独特的信息流、人才流、物流等资源为依托,要加快发展金融、商务、信息、物流、文化、社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推进都市工业园建设,形成以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工业为主的都市产业圈。
2、以三环线和外环线之间的地区(包括部分外环线附近地区)核心产业圈。以高科技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为重点,强化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核心支撑作用,推进产业组群式集聚和区域团组式发展。
3、以6个远城区为主体的产业发展圈。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努力成为武汉市和沿海地区制造业转移和发展的集聚地、现代都市农业的生产经营地。重点发展机械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钢材深加工、桥梁钢结构、船舶制造及配套、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日用化工、电力能源等优势产业,积极培育电子信息、环保设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临空制造、精细化工及物流等增长潜力大的战略性产业。
4、以“8+1”城市圈为主体的产业对接圈。武汉市主要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体现和发挥特大城市功能;周边8市积极承接武汉市产业转移,按照产业发展功能优化产业布局。形成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产业的对接和立体分工。这种立体分工大致分为五种模式:总部在武汉、基地在周边的“总部模式”; 研发在武汉、产业基地在周边的“孵化模式”; 营销在武汉、产品在周边的“店厂模式”; 注册在武汉、生产在周边的“分家模式”;生产主体在武汉、辅助产品在周边的“产业链模式”。
六、武汉市产业发展保障体系
1、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为武汉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制定加快制造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在依法行政、产业规划、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创建社会信用体系、提高政策透明度、信息服务和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大力发展和培育行业协会、商会、学会等社会中介组织,积极发挥其在行业指导和服务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2、加强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通过研究开发、资源共享、成果转化三大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对科技资源进行整体规划、战略重组,构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开放高效、体系完备的创新活动的物质和信息保障系统,形成以共享机制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服务体系。
3、以技术创新为主要手段,主力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用信息化创新企业的营销管理方式。形成以科技孵化企业、大学等科研机构为主体,专业孵化器为特色,多种所有制和创新模式并存的科技孵化体系。
4、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按照“壮大龙头,发展配套”的原则,有效拉长产业链,实现企业价值链的延伸和增值。以钢铁、汽车、光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及新医药、环保产业五大产业为重点做好产业链延伸,切实放大产业的边际效益。
5、实施精品名牌战略,从大项目强投入入手,打造“武汉制造”的“航空母舰”。以技术创新为动力,推进新产品开发和名优产品发展;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提高名牌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以名牌产品为龙头,加快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