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万书网,千万量级范文库任你选!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二号文库

以人为本,以研代训,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说明:文章内容所见即所得,本站下载的DOCX文档与页面上展示的相同。如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客服QQ:4084380 发送本文地址给客服即可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本文地址:https://www.wanshu.net/fanwen/a2/362370.html

第一篇:以人为本,以研代训,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以人为本,以研代训,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江苏省泰兴市鼓楼小学城西校区 王燕

【内容提要】以人为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研代训,培养教师的素养和能力,坚持特色办学理念,促进学校建设健康发展。【关键词】以人为本

以研代训

特色学校

我们学校门口的牌子上有这样一句话“今天我以学校为骄傲,明天学校以我为自豪”。这句话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能有自己的人生价值,只要努力,就能获得成功。在一所学校里,教师是最重要的资源,他们一旦有了高度敬业、积极进取的精神,学校的工作就顺利多了,这所学校就会办好,就会赢得社会的信任。也就是说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不断进行课题研究,挖掘教师的潜能,是办好学校的关键。下面简单谈谈我们学校的一些做法。

一、以人为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制定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划。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理,没有哪个教师不想当校长。只有确定了一定的目标,教师做起事情来才更有劲头。开始,学期开始,学校就要求每个教师确立了三年的个人规划,具体分为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建立了个人成功档案,激发了教师积极向上的斗志,引领教师朝着既定目标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培养教师良好的读书习惯。

我们认为:一种行为养成一种习惯,一种习惯养成一种能力。当今社会,“学习”已经成为工作生活的通行证,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参与社会激烈的竞争,实现自我发展、自我超越。

我们学校有专门的图书馆,藏书丰富。我校把教师的读书列入教师发展的常规要求之中,并积极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与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每个学期教导处都为教师推荐两本以上的教育理论。学校每学期都要举办一次“教师读书节”,在活动期间,每位教师都要进行读书笔记的摘抄,并记进行评比,还会给给优胜者一些物质奖励;另外,学校红领巾广播电视台有专门的“经典导读栏目”,节目让老师们自己报名,他们把自己认为好的书推荐给孩子们。如上周是陈娟老师推荐的《弟子规》,在她那动听的嗓音中,孩子们知道了:《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此书以浅近通俗的文字、三字韵的形式阐述了学习的重要、做人的道理以及待人接物的礼貌常识等等。书中以《论语·学而》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总纲要。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这本书是做人的根本指导,浅显易懂,琅琅上口,是小朋友们值得一看的书。听了陈娟老师的详细介绍,其他老师爱看书,挑选好书介绍给学生的热情更高了。学校每周都要进行开展一些经验交流会,让本校的老教师在会议上发表一下他们的阅读心得,让年轻教师有所借鉴,摒弃在书海中盲目阅读的习惯,做到精读、细读。学校已经营造出浓烈的读书氛围,上至校长下至老师,喜爱读书已蔚然成风。每个老师都很自觉主动地读书学习,把读书学习当作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缺少的乐趣,把读书学习与自我价值的实现紧密地联系起来。在读书中,老师接触了更多新事物、新理念,触发了更多的思考,教师在读书活动中,感受到精神的充实,品味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不断地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促进了专业化素养的更高提升。

3.引领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激发其积极性。

学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比较强的工作,只有每个老师都参加,才能把学校建设得更好。每天老师到校,我们校门口都会有两位老师在门口值日,和我们打招呼。学生上操了,每个楼道口都有专门的楼道值日老师在楼道口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每天散学,值日老师都会在学生回家的接送点等待,直到送走每个班的学生。教师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家长们的称赞,为学校减少了安全隐患,人性化的管理也激发了参与管理老师的积极性,增强了责任感。

4.健全评价机制,科学和谐发展。

学期初,学校公布评价标准。学期结束,学校会要求学生、家长客观公正地对教师进行评价和提出建议,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引领,从而选出最受学生喜爱欢迎的老师。主要是 “学生评教问卷调查”、“家长问卷调查”制度。学校从问卷中,摘录成功的秘诀和学生建议老师改进的教学行为,汇编成册,供全校教师学习。通过“学生、家长评教问卷调查”活动,我们发现:通过这次活动,促进了教师的自我认识,对不足之初能够自觉改正。

二、以研代训,培养教师的能力和提高教师的素养。1.专业引领,提高教师的理论能力。

如果说校本教研是教师、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那么专业引领就是一面旗帜、一盏航灯。教师与专家的互动中,一次次平等的对话,一次次心灵的交流,一次次思想的碰撞,一次次理念的升华,必能让教师感受理性与智慧的碰撞,必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必能带动学校的整体发展。我们鼓楼小学本部于今年成立了“小学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班”,先后邀请了市教育局李建主任、全国特级教师吴立宏前来指导学校科研工作;同时派所有提高班成员参加省级学科课题培训,另外还走出去,参观扬州育才小学,聆听育才小学王校长的精彩发言,参加了市级以上各学科的教学观摩或新课程通识培训活动,扩大眼界,增长见识,每次学习后深刻反思,内化教学,提升自己的素养。

2.上好教研课,加强年级组集体备课的力量。

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的立校之本。我们学校每学期开始一周,都要请每个年级组的年级组长定好两个老师上校内教研课。哪位老师要上课了,在他上课之前一周,这位老师所在年级组的所有老师都会围坐在一起,帮他疏通教材,进行教案的设计,修改。上课时,本校所有该学科的老师都要去听课,听好了以后,还要分年级进行评课,大家一齐总结,帮助授课老师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促使经验从无意识上升到意识,促使经验上升到理论去帮助更多的人,发挥示范教师的示范作用。示范课科组要上交总结,并且将好的总结印发推广。示范教师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听课教师通过对照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3.深化教科研活动,增强教师的行动意识。

一是完善校本教研机制,坚持每周一次常规教研,利用二楼会议室,构建集中研讨,年级学科互动,教师自主研究的全方面立体化教研新格局。学校今年有七个省级的课题,每个学科都有,在每次学习以后,都会对选中的本学科的课题内容进行一些分析和讨论,教研气氛比较浓厚。

二是每个年级都要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分阶作业”,要求各个年级针对各自学生的特点,集中讨论了,布置好作业,以实现减负增效为目的。

三是加强《科学认读,走高效之路》、《分层教学----减负增效》、《诵读经典诗文,品味优美生活》、《让英语生活化》等省级课题的研究。

4.创办刊物:为让老师们更好地进行学术上的交流,我们创办了报纸《钟晓春韵 》和《鼓楼小报》等刊物,专门采编教师在平时教学中随笔,反思和一些书画、摄影作品,是老师们投稿的最佳选择。多年来,我校教师撰写的论文、随笔还频频在省级、市级刊物发表。

三、造就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1.指导经典朗读,赢得阵阵赞誉。

经典是一种文化,是中国几千年历史的传承。前年,我们学校向省教育学会申报了《诵读经典诗文,品味优美生活》的课题。为此,学校在开展活动中制定了严密的流程表,每天的早读课,一、三、五老师要用来教学生背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古诗新唱》等。整个校园被经典浸润了,两千多名师生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品味得到提升。每天早操后,在国旗下由各班轮流进行诵读展示活动。每周中、高年级各安排一节诵读课,让经典陪伴同学们,说文解字,声情并茂,带领学生领会经典意思,明白做人的道理。让经典通过孩子飞入平常百姓家,带动家庭,感动社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无不蕴含在经典诗文之中。为了让诵读活动真正成为学生的最爱,始终使孩子们保持着诵读热情。每周一下午第三节课定期在班中开展一些生动活泼的诵读活动,如举行“我会背古诗”、“诵读小小擂台赛”、“诵古诗,夺红旗”、“诗画长廊” 等活动层出不穷,学生意趣盎然。2024年泰兴市“六一”儿童庆祝晚会上,经典诗文的表演,孩子们演得非常逼真,使人身临其境,仿佛他们都是从历史深处走来。学生们声情并茂的诵读和表演,让现场的领导和观众受到了一次传统文化的洗礼。动人场景把小学生经典诵读汇报演出推向了高潮,深得领导和观众的赞誉。老师们在看到孩子们表演的那一刹那,留下了开心的微笑。

2.多元化的学科教学,让学校百花齐放。

我们学校一直坚持特色办校的理念,即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特性。我们强调“”智慧数学”,“主题阅读语文”,“地道英语”,“快乐体育”,“多元美术”,“热闹大课间活动”,“情感音乐”,使学科教学多元化,我校的学生参加各种比赛,都是名列前茅。特别是京剧活动是我校的镇校之宝。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我们泰州是著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故乡,我校邀请了梅兰芳大师的儿子梅葆玖先生做我校的名誉校长,指导小朋友们唱京剧。我校的音乐老师,每到双休日,一天也没有休息,无私地陪着孩子们训练。我校小朋友唱的京剧,不但走进了人民大会堂,还走出了国门,唱到了维也纳金色大厅。我们相信,只有多元化的教学,才能让校园百花齐放,让学校充满生机,当也只有高素质的老师,因为他们的用于承担,默默奉献,才能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

3.开通“红领巾广播电台”和“红领巾电视台”,“一级”宣扬真善美。

每周五,我校的“红领巾广播电台”和“红领巾电视台”交替播出。每次,孩子们看到节目播出时,都是异常的兴奋。他们会在看完以后,讨论节目的内容,随后写观后感,特别是广播台,是朗读他们自己的佳作。他们听得特别的认真。每次被选中佳作的孩子,都要利用时间,找老师一遍又一遍地朗读,尽量让自己读出最好的水平。三月,是“学雷锋月”,节目中记录了雷锋同志的生平,同学们看了眼泪都流下来了,家长们纷纷说,孩子们回家以后知道了要节约,知道了要做好人好事,收益颇多。四月是清明节,在去烈士陵园扫墓时,孩子们敬献小白花时是那么的肃穆,他们知道要让烈士园保持安静,不能打扰烈士休息。两台开播以后,最忙的是我校的一些参与电台录制节目的老师,他们既要摄像,又要进行剪裁,还要写好过渡语,特别是广播台的老师,每次只能利用散学以后的时间录制节目,但是他们一点怨言也没有,让我们很感动。

总之,教师是一个学校的生命线,正因为学校抓住了以人为本,加强了教师的队伍建设,在学校扣紧了以研带训,造就了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性教师,才能让学校的各项工作开展得井井有条,让学校在特色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第二篇:以教学特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以教学特色推进学校发展

——胶南市珠海路小学教学特色工作汇报

近年来,学校以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己任,以“一切为了人的发展”为办学宗旨,以“培养身心健康,品学优良,适应未来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为办学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教学研究与课程改革工作,实现了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引领学校教学工作,促进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打造了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又一个亮点,形成了学校教学工作的鲜明特色。

教学研究——创新研究方式,实现研究常态化

教学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办学水平提升的有效途径。但是,不少教师往往认为,研究只是业务干部与骨干教师等少数人的事情,常常是被动参与。学校创新研究的方式,通过开展问题研究、叙事研究等有效的研究,吸引每一位教师参与到研究中来,享受到研究带来的成功与快乐,使研究成为教师职业生涯的一种需要。

1、研究内容化整为零——开展问题研究,让教师人人能够研究。教师缺少的不是研究的欲望与热情,而是缺少研究的知识与技能,不懂得从何处入手进行研究。于是,学校在加强教师教育科研理论与方法培训的同时,将学校承担的科研课题进行细化,化整为零,开展基于学科教学的问题研究,让教师感到自己也可以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进行这样的研究。结合学校承担的市级以上研究课题,学校面向全体教师征集教育教学中的疑难与困惑的问题,由教导处、学生处进行汇总,教科室组织骨干教师对问题进行归类、筛选,汇集了一些教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小问题”,形成了学校教育教学研究的“问题库”。“大课题”转化为教师工作中亟待解决的“小问题”,就使教师们产生了“这样的问题我也能研究”的欲望。在此基础上,依托教研组、年级组成立了以骨干教师为组长的问题研究小组,将“问题库”中的问题分解落实到不同的教师团队,以“小问题”为切入点进行攻关研究。这样,学校课题组就下设了以“小问题”为研究内容的若干个子课题组。问题研究小组与教研组、年级组有机融合,基于基层的教研组、年级组活动有了研讨的主题,实现了教育教学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的统一,使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研究,在研究的状态下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成为现实。

2、研究形式化繁为简——开展叙事研究,让教师人人爱上研究。叙事研究是一种朴实的研究方式,尤其是在研究成果的呈现方面,由课题研究所需要的研究报告、论文变为书写教育教学感悟的叙事短文,行文的格式变得自由,行文的内容不一定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字数上更是可长可短,只要是教育教学实践感悟即可。在叙事研究中,各问题研究小组的教师加强集体备课研究,针对要解决的问题,结合教学内容,精心预设教育教学行为。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们留心各种教育教学事件,尤其是留心一些突发事件及其处理的方式与效果,养成了反思的习惯,并以教育叙事的方式呈现出来,为问题研究积累材料。为让教师走进叙事研究,学校组织了教育叙事专题培训,既有理论学习,也有具体案例分析,让教师产生“我也要进行叙事研究”的冲动。研究从典型引领发展到人人参与,既有时间与数量的规定,又有质量与评价的要求。学校利用教师例会时间,开设教育叙事论坛;利用学校《简报》与网站,专题刊载教育叙事;向网站、报刊推荐发表优秀叙事文章;分类择优汇总,出版《用故事传播教育思想》专著。这些措施既加强了教师间的成果交流与共享,又使教师体验到了叙事研究的成功与快乐,使教师们爱上了叙事研究。

3、研究成果集腋成裘——开展专题研讨,让教师人人体验研究的快乐。为把每位教师、各个问题研究小组的实践感悟、问题解决策略等转化为课题研究的成果,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学科专题研讨活动和校级专题研讨活动,总结推广研究的成果。业务干部指导各问题研究小组对教师积累的教育叙事进行归类、分析、总结,形成阶段性研究报告,总结研究的收获。分管学科干部汇总本学科“问题研究小组”成果,提炼出学科研究成果,选取成功做法作为学科专题研讨与交流展示的内容。学校按承担的课题对各学科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整理,形成各课题阶段研究成果与工作报告,并在全校进行展示、推广。这样,各个攻关小组“小问题”的解决达成了课题研究的总目标,全体教师的参与提高了课题研究的效益。专题研讨的形式多种多样,有课堂教学观摩,有叙事、案例、论文评选交流,有师生现场作品展示,也有对困惑的解答与问题的争鸣。研讨中,老师们掌握了教育教学的规律与解决问题的策略,在集体成果中看到了自己努力研究的影子。

伴随着教育教学研究的深入,教师们享受着教育工作的快乐,体验着成功的喜悦,感悟着教育的真谛。教育教学工作出现了“五多”现象:老师们对教育教学工作观察的多了,思考的多了,交流的多了,主动阅读教育书籍的多了,动手写作的多了。研究成为了学校与教师教学实践中的常态化行为,研究成为教师们职业生涯的一种需要。仅近三年,教师撰写的学术论文在各级各类报刊发表30余篇、全国省市获奖192篇;执教市级以上公开课40节、研究课32节,67人次在省、市、县优质课、基本功比武中获奖,学校结集出版了《用故事传播教育思想》一书,《基础教育》《当代教育科学》杂志报道推介了学校教学研究工作。

课堂教学——突出“自主、互动、和谐”,打造高效课堂

学校立足学生发展,聚焦课堂,开展教学研究,构建了“自主、互动、和谐”的课堂教学模式。

1.课堂基本操作流程。通过研究,我们将“自主、互动、和谐”课堂教学模式定位为:明确目标,激发兴趣→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引发讨论,合作交流→巩固深化,反思总结。

第一环节,明确目标,激发兴趣。学习目标是一切学习活动的起始和归宿。因此,教师在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就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知道自己需要学什么,学习应达到什么标准,以及如何达到这些标准。当学习目标呈现之后,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一最佳时机,进一步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兴趣,萌发动机,激起思维波澜,产生探究情趣。

第二环节,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在第一个环节的基础上,适时地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让他们学自己想学的东西,让他们学自己能学的东西,并要求他们多维度去思考问题,多途径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把自己通过自主探究后仍不懂的或无法解决的问题在书上进行圈划点批,把这些个体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带到师生合作学习时再加以解决。

第三环节,引发讨论,合作交流。这一环节是在学生独立学习、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开展的。通过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来澄清问题、加深对某个问题的理解;通过彼此间充分合作交流,不但加深了对问题理解,而且使大家都能分享到每一位同学智慧和见解。

第四环节,巩固深化,反思总结。课堂上要精心设计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新知。这个环节是课堂教学中最后的一个环节,在形成解决问题的共识或深化对某一问题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评价激励,并把所学的知识拓展延伸到课堂之外。因此,反思总结的主角仍是学生,教师只予以适当的点拨、归纳和引导。

2.夯实模式打造过程。为了实现每一位教师都能掌握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校开展了多形式的研究、总结、推介、打磨研究活动。整个模式打磨过程共分为三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是学习研讨阶段。一是理论学习。引导教师通过集中和分散两种形式学习有关“自主、互动、和谐” 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及相关理论。二是结合“自主、互动、和谐” 课堂教学模式对全体教师进行听课摸底,按一定比例划分为优秀、达标、待达标三个等次,为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提供依据。三是认真学习研读各学科课堂教学基本操作模式,掌握其操作要领,领悟其变通方法,把握不同层次教师课堂教学的不同要求。四是加强对各学科基本操作模式的研讨。首先,突出业务干部引领作用,设计教案,上研讨课,进一步修改、完善基本模式,并提炼出学校课堂教学研究的主题,对全体教师进行教学模式的专题培训,明确各学科教学模式指导思想、操作要领,学会应用模式进行备课、上课;然后,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带动作用,提供应用教学模式的课例,通过对教学模式的合理运用,细化教学流程,为教师提供一些可供选择和参考的教学方案,尽快地把握教学模式的本质。

第二阶段:实践总结阶段。一是各教研组利用集备观摩和每天说课等形式,加强对课堂教学基本模式的研究力度,在认真学习运用基本模式的同时,加强各种教学方法的研究,丰富、提升基本模式,提炼出基本模式的变式。二是教师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利用单元观摩实现对教学模式的个性化打磨,并在实践中内化为自己的教学特色。三是组织不同学科、不同学段、不同层次教师的观摩课、研讨课、公开课等活动,加强相互间的交流与学习,使每位教师掌握基本模式,上出高水平高效益的课。

第三阶段:推广深化阶段。一是组织校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成果展示会,借助课堂教学、各学学科教学模式与教学案例评选,多形式展示推广研究成果。二是搭建平台,分层次组织教师开展学用基本模式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进一步掌握其教学流程,提高授课水平。三是培植各学科课堂教学骨干,把一批业务能力强、教学水平高、有发展潜力的教师选拔出来,打造学科带头人,壮大学校名师队伍群体。四是做好常态课跟踪督查与指导,真正使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落实于每一位教师,落实于每一节课。四是与课堂教学技能练兵有机结合,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的“每人一课反复上”逐人打磨活动,实现了集体智慧下所有教师共同提高。“多人一课同课异构暨课堂教学考核活动”,为彰显教师个性化教学特色搭建了平台。

课堂教学模式系列研究活动扎实而富有成效。各学科课堂教学精彩纷呈:语文的“六环节”自主探究阅读教学模式、数学的“激趣 思考 互动”教学模式、音乐的“双主”活板块唱歌课教学模式、科学的“自主学习,愉悦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学科特点,发展和丰富了“自主、互动、和谐”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在模式打造过程中还产生了很多优秀教学法,如语文的“六板块预习法”、英语的“生活化情境创设”教学法。“自主、互动、和谐”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实现了各学科课堂的“愉悦高效”,促进每一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形成了“质量在课堂,素质在课堂,特色在课堂”的教学工作亮点,被胶南教研室作为优秀课堂教学模式推荐到青岛市教研室参评。学校先后承办了青岛市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讨会、青岛市城乡课堂教学交流活动暨“探究体验式”阅读教学法——诗歌教学策略研讨会、胶南市小学体育教学珠海路小学现场会、胶南市“双主活版块”音乐教学模式现场会等教学会议,推广我校课堂教学研究成果。

作业改革——实施“分层自选作业”,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发展

近年来,学校进行了“教师分层设置作业,学生自主选择完成”的作业改革,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山东教育报》先后以《在“作业超市”里自主选择》、《“分层自选作业”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提高作业的“含金量”》为题三次予以报道推广,胶南市教体局在我校召开专题研讨会在全市予以推广。

教师分层设置作业,指教师设置课内外作业时依据教学内容等因素,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作业的差异性、层次性、递进性。学生自主选择完成,指的是学生依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内在的发展需求,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层次的作业并完成。

1、“分层自选作业”的设置:课内综合练习部分设置A、B两个层次。A层次为基础类,也是必做类,重在巩固基本知识,培养基本技能,达到课标规定的基本要求;B层次为拓展类,是选做类,适当地增加难度,拓宽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课标的较高要求。课外作业依据内容与时间等情况,设置A、B两个层次或A、B、C三个层次(A、B层次同课内;C层次为探究类,主要是面向学有余力的优生设置的实践性、探究性、活动性作业)。

2、学生对分层作业的选择:教师全面了解分析学生情况,增强对各层次学生指导的针对性;同时,坚持以正面激励为主,表扬赏识与批评教育并重,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师指导和家长的督促下,学生自主确定层次,自主选择作业,以发展性的目标鼓励各层次学生“跳一跳摘果子”,实现主动发展,全员发展。

由于不对学生进行主观人为分层,学生真正成为选择作业的主体。教师定期以班会形式指导学生学会自主确定发展目标,自主选择合适的作业。针对实际操作中不同类型学生表现出的定位不当(偏高或偏低)和少数学生存在惰性的问题,各学科教师及时进行分类指导、个别谈话,并辅以家长的督促,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以调动,潜能得到激发。

3、加强集体研究。各教研组围绕“集备中的分层作业研究、本学科作业的分层、学生的指导与评价、家长的沟通与合作”等方面进行研讨,掌握了“分层自选作业”操作的基本程序与要求。学校把“分层自选作业”的设置作为集体备课的内容之一,实行分工负责集体研讨制:根据分工,主讲人设计好分层作业,组内教师研讨修改,确定每章节的分层作业内容。同时,“分层自选作业”中的问题、困惑,也成为集备研究的内容。各组集体研究的分层作业以书面形式上报分管学科主任进行审批。对于分层、难度、容量存在问题的即时指导,提出调整建议,使分层作业的设置逐步科学、规范。

4、重视评价激励。教师及时检查批阅学生作业,坚持以正面激励为主,表扬赏识与批评教育并重,通过等级、评语、红星榜、分类谈话、个别指导、“我的作业我做主”征文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评价与指导。案例分析、经验介绍、简报发表、网站刊载、研讨会等为“分层自选作业”的研究、交流搭建了平台,实现了资源与成果共享,有效地推进了研究的实施。

经过持之以恒的探索与实践,这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初步探索出了适应不同年级的不同内容与同一内容的作业分层设置的做法、教师评价与激励的形式及讲评的要求,学生学习面貌、状态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分层自选作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沉浸在被尊重接纳的快乐中,逐步学会了设定并实现合适的发展目标,学会了正确地评价自我。这项改革还促进了家校合作,推进了家庭教育。为使孩子更好地完成“分层自选作业”,家长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加强了对孩子的教育、指导,家庭教育更加务实有效。

课程建设——科学开发与整合,优化三级课程

依法开齐开足国家、地方课程,积极开发建设学校课程,向高水平实施迈进。科学优化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通过课程开发与整合使学校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三级课程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发展需求。学校先后在省素质教育论坛、青岛市小学教学工作会议、胶南市教学工作会议上介绍推广该经验。

1、立足实际,开发学校课程

一是学科课程延伸为学校课程。开发了《趣味识字》和《趣味数学》学校课程,将学科教学有效延伸,把教学的特色发展为学校课程,实现了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有机统一。

二是传统特色培植为学校课程。在中高年级研究开发了适合小学生的《国防教育》学校课程,依托少年军校这一载体,培养具有小军人气质的高素质的学生群体,普及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增强民族意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是科研成果转化为学校课程。在中高年级以研究性学习中的《小课题研究》作为学校课程开发的内容,采用开放式、滚动式管理模式开发学校课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深化推广了研究性学习研究的成果。

2、科学整合,优化三级课程

一是课程内容的整合。整合资源:为更好地发挥课程资源的功能,合理调整课程资源的教学目标,进行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如:把学校课程《国防教育》中的军事技能——军体拳、旗语融入到体育课中,丰富体育学科的课程资源,实现了学校课程与国家课程资源的有机整合。整合专题:将三级课程中同一专题的内容进行整合,开展小课题研究,让学生对该专题理解得更全面、具体、深入;把学校各类活动进行整合,设立校园文化节:民俗节、礼仪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实践节、感恩节、读书节,分散在不同的月份里实施,从不同的侧面为学生张扬个性、发现自我、成就自我提供平台,构建起了我校校园文化立体网络。

二是课时安排的整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时间,采用了“1+X”模式的弹性课时制(“1”即从三年级开始每周拿出一课时用来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X”即将每周另外一节至两节综合实践活动根据学段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集中指导、实践与分散探究相结合,既保证了课时,又保证了活动效果。另外,配合“专题整合”,不同学科也相应统一调整课时次序,以“课时整合”落实了“专题整合”。

三是教学人员的整合。团队协同指导:统筹安排所有教师,进行优化组合形成不同的教育团队,将多元智能融为一体,增强了教育的力量;家长义工参与:为弥补学校师资某类专业知识与技能不足的问题,我们还积极聘请有一技之长的家长义工协助教育。

四是评价方式的整合。积极推行“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多元化课程评价,以此来推进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课程开发与整合使学校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三级课程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学习与实践中得到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在研究与探索中得到提升,学校的办学特色也在实施与完善中得到彰显。

小课题研究:课内外融合,实现学习自主化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够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自能学习、终身学习。多年来,学校将《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研究与实践》实验课题滚动发展,持续研究:“自主、互动、和谐”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让学生初步掌握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课题研究活动的开展,则是这一学习方式实践、内化的过程,学生潜能得到激发,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指导学生进行小课题研究,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健全组织。学校建立了“学校课题管理组——年级协作指导组——班级研究合作组——学生个体” 的学生课题研究四级组织体系:教科室、教导处联合组建了课题管理小组,负责学生课题研究工作的全面管理;各年级组教师成立协作指导组,重点加强对班内学生的指导和班级间研究工作的协作与交流;各班依据学生选题内容的相同性或相近性,成立了5-6人合作小组,并自己聘请导师;最后是学生个体的自主研究。

在此基础上,学校成立了课题研究的学生自主管理机构——胶南市珠海路小学少年科学研究院。它共设选题部、新闻部、评审部、出版部、档案部和顾问委员会六个部门,院长、部长及各部成员均由学生自愿申请,竞争上岗。少年科学院依据《少年科学研究院章程》,在顾问委员会的指导下自主决策,实现了该项工作的学生自主管理。

2、加强指导。小课题研究对学生来说是新生事物,他们往往把“研究”与收集资料混为一谈。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研究的每一环节进行了具体指导。

开设指导课:根据学生研究进度定期开设指导课,结合学生研究个案,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研究的方法、窍门。

专家讲座。每学期一次邀请教科研专家,或是学校负责教学与科研的干部,就小课题研究的某一专题向全校学生做专题报告,并现场指导。

导师辅导。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跟踪指导,随时指导学生解决各种问题。

佳作展评。每两月组织一次学生课题研究优秀作品展评会,使孩子们在品味赏析他人成果的同时,明白了自己研究的不足。

研究征文。每学期一次的《我与课题研究》征文,班内宣读、学校广播、宣传栏张贴、校报校刊发表,加强了同学间、年级间的交流。

经验交流。定期举行研究性学习经验交流会,加强学习交流,使全校师生形成一个研究协作体。

课题答辩。完成研究报告后,组织小组、班级、学校三级课题研究成果答辩,学生在参与答辩中发现自己研究中的问题,在观摩中学会了取长补短。

3、提供保障。学校出台了《珠海路小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小课题研究的意见》,为学生课题研究搭建起了学习、实践、展示的舞台。

给予时间。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课内指导的基础上,课外结合课题研究布置实践性、活动性作业,把课余时间还给学生。

开发资源。对学生全天候开放各种场馆设施,建设活动基地,拓宽了学生自主实践的空间,丰富了学生的研究资源。

家庭支持。家长学校向全体家长发倡仪、参加指导与展示活动等方式,取得了家长对该项工作的支持。

社会实践。每个学期我们都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孩子们探究的兴趣,丰富了研究的素材。

学校研究性学习实验成果先后获青岛市教育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山东省教育厅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山东教育》、《当代教育科学》、《山东教育报》、《心理科学进展》等报刊多次予以报道、介绍,学校先后10余次在全国、省、地、市各类研讨会上交流研究经验,展示研究成果。学校被授予全国、省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省研究性学习实验基地。学生完成小课题研究报告累计2万余份,《家乡的特产》和《家乡的名胜古迹》两个小课题顺利通过中国少年科学院的现场答辩,1名学生获得预备小院士、3人获小研究员称号;小课题研究《鱼儿的命运》在青岛头脑奥林匹克活动和谐海洋中获二等奖。在青岛中小学生“飞向北京,飞向太空”航模比赛中,“雷鸟橡筋模型飞机”留空时间竞赛获市郊团体第二名。“猛虎纸飞机”直线距离比赛获市郊团体第三名,7人获市郊个人一等奖。

学校立足实际求创新,打造了诸多教学亮点,并逐步形成学校教学工作的特色,带动了整体工作的发展,推进了学校办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今后的工作中,学校将进一步深化教学研究与改革,实现学校的特色发展、内涵发展、科学发展。

第三篇:以特色教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推荐]

以特色教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各位领导、各位校长、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以特色教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使我认识到,校长已经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一个专业化的岗位。和社会上的其他岗位不一样,校长是一个需要专业技能的岗位。俗话说“一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带头人,担负着引领学校和教师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重任。我校地处农村,和所有的农村学校一样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学校规模小,学生少,办学条件不足,二是师资老化、紧缺且不稳定;三是家长对教育的要求高,使得优秀学生不断外流。面对这些困难和矛盾,怎样把学校办出品味办出特色,是我一直以来所思考的问题。

众所周知赵固乡是中央提名的民间书画艺术之乡,有浓厚的书画艺术氛围。而我校就位于赵固乡小罗召村,两对这样好的乡土资源不利用起来真是可惜。而且我也发现我们学校的老教师毛笔字都写的很漂亮。同时我们中心校又在去年成为辉县市书法协会的教学基地,并有书法协会的著名书法家进校园进行书法教学活动,这为我校书法艺术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和平台。同时,再加上我校一直坚持经典通读活动,培养学生背诵和阅读的能力。因此我校决定了确立自己的办学特色——那就是建立书香校园。

“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艺术的熏陶,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最充分发展”,这是我们学校培养学生的一个基本目标。一年来,我们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正是以这样一个目标为动力,以书法艺术教育、经典诵读和阅读为突破口,在生存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品位,打造出我校书香校园的特色,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今天我就从书法教学和经典诵读两个方面来介绍一下我们学校对于特色教育的一些做法。具体如下:

一、书法教学活动

我校虽然一直开展硬笔书法教学活动,但是没有形成规模和特色,从去年开始我校也把书法教学纳入学校特色建设的日程。具体分为三个阶段。

(一)、宣传阶段

随着去年赵固中心校成为辉县市书法协会的教学基地,并且借着去年赵固中心校书法家进校园活动的东风,以及中心校提出的一轴两翼的办学方针。我校也积极响应,打造书香校园创建书法艺术特色学校。为此我们积极宣传,并投入一定的资金,为创建特色学校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学校的书法艺术活动逐渐出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发动和普及阶段。

为了让创建“书法艺术特色学校”成为全校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的共同目标。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1、加强认识,明确目的。首先通过校会、班会、板报、班级文化来进行宣传。灌输给学生“工工整整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理念,号召大家积极投身到创建工作中来,每人都为创建工作出份力。

2、加强领导,健全机制。我们成立了 “书法艺术特色”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各年级班主任为书法艺术领导小组成员。

3、加强投入,做好普及。虽然我校有部分学生写字的确很棒,尤其是陈培海老师所教的班级,学生的书写很棒。但我们明白,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争艳春满园。学校特色是建立在全面、全员普及的基础上,因此创特色学校的第一步就是在全体学生中普及书法艺术活动。去年,学校在三、四、五年级开展了毛笔书法教学,在一、二年级开展了铅笔字教学。刚开始的时候看着学生什么也不会,毛笔都不会拿,写字也是用笔在抹,没有一定的章法,我们很是担心,学生还小,书法教学活动会不会取得成功。可是一个月过去了,我看到了学生明显的进步,由原来不会执笔,到能够有有模有样的书写毛笔字。这一进步令我看到了书法教学的希望。

(三)、具体深入实施阶段

1、课程设置

一直以来,我们每个班级每周一节书法课,一二年级进行间架结构和笔画教学,三四五年级进行毛笔字教学,以颜体字为主进行楷书教学。由各班语文老师进行书法教学活动。学生的书写水平并不是很好。从去年开始,我校响应中心校的号召,加大书法教学的力度,真正做到书法进课堂。为此我们调整了教学计划,每天都安排30分钟的练字时间,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专门辅导。以班主任的教学为主,真正做到手把手的教,先教学生基本笔画,再练习带有这些笔画的简单的字。

2、字帖的选择

由于学生处于初学阶段,所以在选择字帖上我下了一番工夫,在网上找了一些很简单的适合学生书写的字体,为学生每人印发一份,并投入资金购买了书夹,把印的字帖一个个装进去,既可以避免学生不小心弄脏字帖,又可以做为校本教材循环使用。

3、日常教学管理

万事开头难,的确如此,一二年级虽然小,对于铅笔的握笔方法还好掌握,难就难在字体的间架结构、书写姿势和书写习惯上。对于三四五年级的毛笔字我也担心有些学生不认真,写不好,也不好好写,没有效果。为此我要求每位教师都来重视学生的日常写字,随时关注学生的书写姿势并及时指导纠正。各科作业也都要求学生把字写工整,写清楚,作业要干净,尽量不写错或者少写错字不乱涂乱画。真正做到提笔就是练字。同时教师、学生之间经常讨论把字写的又好又快的方法,对书写潦草的学生,老师要采取措施,及时纠正,把写字指导渗透到每一学科的教学和每一项活动中,使学生的把工整书写形成习惯。

4、通过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彰显书法教学特色

学生练了就得有效果,同时学生的练习也要有动力,为此我们每个班级都有书法展览墙,每天练习的字,都会展览在教室的墙壁上,每学一个新字,练习两到三天后,由班主任挑出最优秀的作品再粘贴到教室外面的墙壁上,每周至少更新两次。从去年开展这一书法教学活动以来,教室内外的书法作品展览成了我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也彰显出了我校的书法艺术教学特色。

5、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开展了书法进课堂的活动,学生是进步了,老师要是不练习会跟不上步伐的,为此我校教师也都坚持不懈每周写一张硬笔字和一张毛笔字,展出在办公室里。努力提高教师的书写技能和书写水平。

(四)、取得的成就

在五一前,我们每个年级挑选两名学生参加了由中心校组织的书法比赛。在比赛中我校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总评第三。虽然在这次比赛中,我校没有取得第一的好成绩,但是就我个人认为,我校的书法教学还是很扎实的,因为直到比赛前我们还没有把每个笔画的教学给学生讲完,相信如果学生把所有的笔画都学会以后,学生的书写会有更大的进步。

每年六一我们学校都要举行文艺汇演,今年我们又为这一活动加上了一笔,要求各个班级准备学生写的好的书法作品,在六一演出时在校园里进行展览,让来观看演出的家长看到我校的特色,看到孩子的进步。同时也把我们学校的特色推出去,把学校的品牌打出去。让家长,让社会看到我们学校的进步与发展。在演出开始前,我看到许多家长都在看学生写的书法,并且是赞不绝口,让我觉得我们的付出是有成效的。同时也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支持。

二、经典诵读

经典诵读活动在我校已开展多年了,我们秉承使每一名学生的终身发展积淀厚重的国学底蕴,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的理念,开展了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一)经典诵读活动宗旨

1、传承中华文化 通过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与书为友,感受民族文化渊源流长,从经典中汲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获得古圣先贤的智慧之光,让学生接受实实在在的“中国人”的教育。

2、陶冶性情品德

与圣贤相伴,与经典同行。在诵读经典中潜移默化,培养学生仁义敦厚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感恩图报的品质,勇于担当的胸襟。

3、提升语文素养

在诵读熟背中,扩大阅读量,增强语感,感受精华,增加经典储备,扎下语文学习的厚实功底,促进《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记诵任务的落实,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和语感。

4、推进素质教育

诵读经典,培养心灵,汲取营养,启迪智慧,使学生在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进一步推进我校素质教育,构建儒雅校园、精神家园、和谐乐园。

(二)经典诵读具体实施

我校开展晨诵经典的活动。利用早晨晨读十分钟进行经典诵读活动。为此,我校大量投入资金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墙以历史人物为主,以名家名篇,名言名句为主,对学生进行熏陶,潜移默化的来景响学生的品质和人格。

每学期我校都会进行经典诵读比赛,经过评比选出诵读优秀的学生,进行颁奖,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

练字就是练心,诵读就是修心。不过我们的工作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多不足和不完善的地方,我将带领我们的教师继续努力,再接再厉。相信我们一定能让书香墨香飘满校园,飘向社会。

第四篇:以人为本,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以人为本,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体会 中央音乐学院鼓浪屿钢琴学校 高瑞山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在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体现了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两个月来,本人通过系统的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使我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教育和谐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构建和谐校园,有效促进学校和谐发展,是我们广大教育系统干部、教师都应该深刻思考、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构建领导与教职工之间的和谐关系是学校和谐发展的前提

首先领导要身体力行。要认识到学校领导是团队的核心人物,是员工心目中的榜样。因此,领导要身先士卒,严以律己,在教学、科研乃至出勤等方面都要走在教师的前头,为群众做出好样子,充分发挥良好人格的激励作用。古人语:“民非畏吾能而畏吾公。”一个廉洁奉公、先公后私,甚至公而忘私的管理者,他的人格上表现出来的自然影响力远远超过权力影响力。他的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自然能在学校管理中发挥很大的效能,甚至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其次要完善管理制度。一个优秀的团队需要有严格的管理,严格的管理必定有着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因此要综合考虑学校各方面的情况,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制定便于实际操作,人人能够遵守,对学校的良性运转切实起到保障作用的管理制度,实施依法治校,做到校内事事可循。因此,我们必须建立起一整套内部管理制度,如:岗位责任制度、学生管理制度、请假制度、考核制度、奖教奖学制度、结构工资制度、民主管理和监督制度等等。这些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要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是科学管理的具体表现。而且让每一个教职工通过学习、讨论,在理解、赞同的基础上执行制度,这样既方便于管理者的检查督促,又能够减少领导与教职工的摩擦。

第三要关心教师发展。要经常利用课间和业余时间,经常到各办公室“串门”,与同事谈心,同时通过召开定期的民主会、各种形式经验交流会、座谈会等,为教师提供发表意见和建议的场所,广泛听取教师的看法、想法、意见、要求,以求掌握教师思想状况。学校领导要到教师家里“家访”,做到有困难给予帮助、有生病给予慰问、有成绩给予祝贺、有纠纷给予排解。学校要了解职工的需要,尊重他们的人格、个性,并引导其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要知人善用,发挥他们的特长和创造力,为教职工营造个人发展的良好空间。对年轻教师进行培训提高的同时更要注重对他们创造性潜能的开发,为他们积极营造尽情释放创造才能的工作空间,以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让她们学以致用,个人才能得到肯定,人生价值得以实现。对有经验的中年教师要知人善用,充分发挥他们在各个层面上传、帮、带作用,使他们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和优秀传统得以传递,发扬光大。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校和谐发展的保证

首先教师要有爱心。爱学生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首要条件。爱学生就是要爱所有的学生,在我们的心目中学生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亲疏之分。爱学生就是要乐于奉献,把教育学生,照顾学生当作头等大事,要把学生的安危冷暖挂在心里,时刻提醒指导学生学习服务自己、保护自己;爱学生就要钻研业务,把每一个教育活动变成学生开心时刻,引导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培养情感,获取知识,开发智力,提高能力。

其次要有耐心。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我们要注意留心观察每个学生的脾气性格、生活习惯、爱好兴趣。这样和学生相处时教育孩子就会有的放矢。特别是对于个别学习后进生和行为问题学生,教师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帮助孩子慢慢克服缺点,急于求成往往事与愿违,适得其反。要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予以表扬鼓励,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纠正他们的不良学习、生活行为习惯。

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保证学生的身心和谐健康成长。

三、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是促进学校和谐发展的后盾

家长是学校潜在的巨大社会资源,只有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让这个特殊的社会资源成为学校工作的强大后盾,学校才能顺利地向前发展。

我们要认识到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才有助于社会稳定,家庭和谐才能促进社会和谐。学生往往是每一个家庭的核心,是每一个家庭的重点保护对象。学校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们要面对着一个较为庞大的社会群体——家长。这些家长们在社会上承担着不同的工作,这些家长无论职位高低,赚钱多少,学生在学校是否安然无恙快乐健康无不例外无时无刻不在牵动着他们的心,孩子安全了、健康快乐了自然能有效地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安全教育,全力构建安全的校园环境,让所有的孩子在安全健康成长是教师和家长的共同职责。

我们要认真仔细地做好家长工作,要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委员会会议,广泛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要通过家长访校日活动等的开展,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各班主任要与家长建立家校联系卡,通过家访或电话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相互反馈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相互沟通教育方法,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要通过举办家长学校,聘请专家讲座,让家长讨论交流,使家长进一步了解课程改革的内涵,向家长介绍良好的家教经验,统一家校教育的步伐。

二○○九年五月九日

第五篇:以人为本,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

以人为本,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

踩踩 0作者:gy51000001894 发表日期:2024-01-11 复制链接 收藏

教育的科学发展应是内涵与外延的协调发展,其中,最关键的又是内涵发展。在重建后,学校“硬件”条件基本达到的前提下,学校之间的差距已从生存性差距转变为发展性差距,主要体现在办学理念、内部管理、队伍素质、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文化等“软件”上。学校管理的根本是通过科学管理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不断提升办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的素质的提高,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近几年来,我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队伍立校,创新活校,质量兴校”的办学策略,走学校内涵式发展之路。学校内部管理规范、科学,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攀升。

通过本次学习,现结合我校实际,谈谈我校在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方面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精心打造两支队伍,开发人力资源。

在学校内涵式发展涵盖的“理念”、“队伍”、“管理”、“质量”、“文化”等诸要素中,队伍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为此,学校在提出“以人为本,敢于争先,建示范十特色的和谐名校”的办学目标时,将干部队伍、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重点,抓好班子,带好队伍。

在干部队伍建设中,重点是加强领导作风建设,塑造良好公仆形象。具体做到:(1)每周星期一行政会,组织扩大行政人员学习相关政策法规、文件、传达县行政会会议精神,提高领导者的政治思想觉悟。(2)定期对他们进行管理方法、艺术的专题培训,提高其管理水平。(3)坚持学校领导战斗在教育教学第一线,担任统测科目教学,与老师互相切磋,当好教育教学、教研教改领路人,当好教师教育教学参谋。(4)从做人为官的品行、做事的态度、人生价值观等方面引领、提升管理人员的人格魅力,使他们悟出:一个管理者常常需要把自己摆低一点,看轻一点,只有对自己的“举重若轻”,才有对学校工作的“举重若轻”,也才能达到“用心”管理的最佳境界。更要清楚意识到:坚持原则是底线,方式方法是艺术。严格要求中层干部当好廉洁自律的排头兵,了解、关心教师疾苦,倾听教师呼声,广开言路,以心换心,以情感人,充分给教职工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5)充分尊重、信任助手,对行政一班人放心、放手、放权,最大限度挖掘其潜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创造性,让他们大胆去干、去闯。干出成绩,校长予以充分肯定,出现错误,给予指导和鼓励,使他们乐意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心尽力工作。(6)进一步细化并落实各岗位人员职责,把各项工作、各个范围、各个细节的管理落实到人头,实行量化考核。同时,更加强调分工不分家,讲团结,讲合作,遇事要研究、要商量,层层服从管理和安排,打好总体战。(7)重视并做好领导班子传帮带工作。由于人事变动,我校班子成员之间正处在磨合期。为了使新手尽快成长起来,我们在班子内实行了导师制。(8)每月要求行政人员总结、反思自己的工作,谈做了哪些事,取得了哪些成效,获得了哪些经验或教训,并形成书面材料,纳入每月岗位考核。

学校管理是否科学、有效,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看教师的积极性是否被调动起来,看教师的创造性是否发挥出来。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我们更注重人本管理,激活教师工作热情。(1)用爱心去关注教师,尊重教师,充分体现人文怀。生活中,从身体、心理、工作、生活、家庭等多方面关心教师。学校临聘人员充分考虑教师家属,为教师子女就读幼儿园或小学减免费用,为村小教师补贴交通费,发慰问津贴。“

六、一”儿童节为教师子女赠送节日礼品,写感谢信,答谢教师家属的理解、支持。随时倾听教师心声,为他们缓减工作压力,为他们排忧解难。关注青年教师的人生大事,让教师感受到家的温暖。工作中,热情关心、帮助青年教师政治、思想不断进步,关注他们所想、所需,为青年教师提供学习、锻炼的机会,为他们搭建交流、展示的平台。(2)完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榜样的辐射作用。2024年以来,我们通过评选“界牌小学感动校园人物”、“德、能”双星教师这一师德师风建设新举措大力宣传教师身边的活教材,正面引领,树立典型,宏扬正气。此活动的开展在全校师生及社会各届引起了中较大反响,效果非常好。此外,我们还构建了“目标管理”机制,增强激励倾斜功能、绩效激励功能,充分体现师德师风好、有能力、敢创新、教学效果好的教师享受到优质优酬优先待遇。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和激情,激励全体教师自我教育、不断进步。(3)完善校本研修制度,落实活动,走科研、教研强师之路,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我校的科研课题《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实践与研究》被列为市级重点课题。几年来,我们加强课题的指导和运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并在校县推广,数学活动课汇报展示多次受到县教研室、进修校教师高度评价。同时,也引领大部分老年教师大胆实践,与课题一同成长。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本研修活动,(如:听、评远程教育标解读、专题报告、经验文章交流、优秀案例,集体研读教材、教参,集体备课,开展教学竞赛、教学观摩活动,举办教师教学故事交流、教学问题积累与探讨等,深入课堂听课,开展网上听课,实施导师制,开展“教学一帮一”活动等。)给教师搭台子,压担子,以研促学,以学促教,加速教师业务成长。

二、提升办学理念、确立办学目标。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和新时代对人才与教育的要求,我们究竟如何在课堂教育中体现新课改要求,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如何把学生培养成心理健康、品德高尚、胸怀博大、善于创造、敢于竞争、乐于合作的新型人才?为此,我们依据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不断更新观念,进一步充实、完善和提升办学理念,明确了办学目标。我们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师立校,创新活校,质量兴校,特色强校”;办学目标是“示范十特色”的和谐农村名校。

三、努力实施学校精细化管理。

“常规为本,落实取胜”。在学校管理中,落实就是能力,落实就是水平。我们努力探索并实施学校精细化管理,在“精、细、实、恒”四个字上下功夫。“精”主要体现的是精英意识和求精意识。即学校领导、名师应该是精英,任何一所名校都是以其求精的意识始终坚定地打造着自己的品牌,构建足以产生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的校园文化。“细节决定成败”。如果说“精”是一种标准、一种境界,那么“细”则是一种思路,一种手段,一种文化,更是“做”的学问。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品德基础的建立并不是靠长篇大论的说教;而是因榜样、身教的砖块一天天地铺砌起来的。”这就是在强调管理中的“实”。“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始终不渝地贯彻落实就不那么轻松了。”这就是指管理中的 “恒”,也是强调了“恒”的重复性。

我们知道麦当劳是著名的世界性企业,它的“M”金字招牌挂遍全球。其公司的管理是相当精细的,生产和管理过程中至纤至细的专门技术要求就有2500条之多。管理的艺术是相通的。学校的精细化管理主要体现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细枝末节上,呈现两种状态:一种是要细在纸面上,即各种规章制度、规矩、要求要应有尽有;另一种要细在行动上。为此,我们从不同方面的工作、不同层次、不同范围、不同岗位人员考虑,建立、完善各种常规,让其明白职责、任务要求。如:我们进一步明确了行政值周、值周教师、班主任教师、科任教师、住校生管理员等一日常规及考核细则,对教师实行“全天候无逢隙”管理。同时,细化教学“六认真”工作常规及考核细则,严格教师工作纪律制度等。在学生中落实学习常规、生活常规、班规、校规等。充实管理人员,把对各方面工作的检查、考核落实到人头,实行管理人员责任追究制,实行专人专项工作管理与考核,每月按公式“落实=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来考核管理人员,督促他们持之以恒地按常规斗硬检查和量化考核,确保考核公平、公正,充分用事实、数据、效果说话,使管理达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件件有回音的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凡事怕“认真”。我们坚信:只要认真做了,就不怕没效果。

四、规范办学,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在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十七大”报告和《教育规划纲要》均提出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这不得不让我们更加清楚地意识到:规范办学,落实“双八条”,有效经营课堂,通过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师生从时间加汉水的困境中振救出来势在必行。因此,除了抓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外,我们更注重:

(1)完善机制,强化教学管理。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中心环节,它必须以相应的制度和激励机制作为支撑和保障。教学管理应该有科学性、规范性的要求,同时,还要有合理、平等、自主等道德情感的要求。我们在充分考虑诸多因素的前提下,修改、完善了学校行政、教研组长、主任教员“一帮一”教师的《教学管理制度与奖惩办法》、《教学过程考核与奖惩办法》、《教学质量奖惩办法》、《抽考年级教学质量奖惩办法》、《毕业班教学质量奖惩办法》、《督促、指导教学常规的措施》、《教学“六认真”常规及考核细则》等,即讲规则,又重激励。校长对抓教学管理的领导从自己上课、听课、检查督促、抓教学质量成效、落实考核等方面的情况每月实行量化考核。对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考核、辅导、反思均作了具体要求。特别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展网上听课、集体观摩、评析课例,收看课标解读、专题讲座、经验交流等,开展积累和探讨教学问题活动、交流教育教学故事活动。对备课作了灵活要求,可修改原来的教案,可下载远程教育资料通过剪、贴作补充,或下载优秀课例。如在远程教育资源或网上听课,也可持听课笔记上课等。上课方面,主要规范了上课行为,把教师执行候课制、按课表上课、按时上下课,因公、因事、因病调课、私自调课、上远程教育课方面的情况制成考核量化表,落实专人管理,纳入每月教师岗位考核。组织考核方面,每月或期中,我们将尝试在1——5年级中实行每月按学科或年级进行抽考,集中分析、总结并纳入考核,加大奖惩力度,强化对教学过程的监控。

(2)经营有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课堂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为了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锤炼教学艺术,我们以上示范课、公开课、评析课堂实录为主,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和提高。①从改进教学策略入手,注重有效准备,合理创设教学情境,优化教学环节,强调课堂上师生交流多样化,让学生人人都参与交流。通过有效提问,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营造和保持高度互动的课堂气氛。教师能随机应变,灵活处理教学中发生的偶发事件,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课堂生存,重视利用互动中生存新资源,有效利用学生的错误,从预设走向生存,演绎生存的精彩。②改善沟通策略,注重师生学会善于倾听,尊重别人的发言,满足学生被接纳、受重视以及安全感需求。善于运用肢体语言对学生表示赞许,适时予以适度、具体、可信的鼓励,恰如其分地评价和适度的期望。③狠抓小组活动的落实。在精心设计问题,选择活动内容、方式及活动的安排组织、汇报及成果展示上下功夫,活动前引导学生大胆猜想,要求具体明确,分工、职责、任务落实,活动结束汇报注重引导学生倾听、发表不同的意见,展示不同的结果,学会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和总结,修正错误,让课堂成为每个孩子得到发展的广阔天地。

(3)、以校本科研为引领,凸现课堂教学特色。校本科研应以课程教学为载体,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指向新课程改革。我校市级重点课题《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实践研究》紧扣时代脉搏。几年来,我们按照“优化学科课程,规范活动课程”的思路,把数学活动课作为校本课程,纳入计划,列入课表,每周一节,并在相关学科渗透,开设了语文交际课和英语游戏课。数学活动课中,把玩游戏、摆小棒、玩扑克牌、剪纸、折纸拼图、测量等有趣的活动带进课堂,大大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兴趣,活跃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因为数学活动课,孩子喜欢上了数学。同时,也激活了教师创新潜能,承担新课程的教师,大多喜欢把新教材中活动性大的内容设计成活动课,让学生在做做玩玩中学习知识,拓展、延伸知识。数学活动课成了我校数学教学的一大亮点。语文活动课主要以展示课外学习成果和开展丰富有趣的活动为主。如:介绍喜欢的广告词,召开新闻发布会,成语接龙、对对联、讲述身边有趣的事等,既培养了学生善观察、勤思考,处处留心皆学问的良好学习习惯,开拓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储备,又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丰富素材。总之,活动课以开放、灵活的教学目标,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交往、对话的教学方式,积极、主动的教学方式,丰富、自然的学习内容给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把学生的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课外回归到课内,达到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堂,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最佳效果,有效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升。

(4)还给孩子天性,寻回孩子灵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生是内因,起决定性的作用。好玩是孩子的天性,学生的身心健康更是不容忽视。我们严格执行实施素质教育的“八项规定”,把休息、锻炼、自主学习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融入社会,让孩子去锻炼,去学习,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保证他们睡眠充足,体魄强健,视野开阔,还给孩子天性,寻回孩子灵气,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掘他们的潜能,为构建生命课堂打下基础。我们开足开齐艺体课,坚持好“两操”,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艺体活动和文化教育活动。如:节日庆祝活动、校园艺术庆祝活动、1小时课余集体体育活动和大课间体育活动,大力推进阳光体育动。我们组织全体学生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录像比赛活动,创编了人人参与的全校性集体舞、武术操,分段集体舞以突出艺术特色为主创编了球操、绳操、圈操,分班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生喜闻乐见,参与的积极性高。大力倡导“我运动,我健康”,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热潮,召开了群众性体育运动会,学生健康快乐,家长满意放心,社会评价高。组织开展安全演练和知识竞赛活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系列活动、“园丁杯”演讲比赛、校园“十佳”歌手大赛活动、乡村少年宫活动,收看形势教育影片,开展禁毒宣誓签名活动,坚持每周以班为单位,轮流承担主题不同的班队活动,分年级段组织观摩主题班队活动等。丰富多彩的课外艺体活动和教育文化活动,给学生带来快乐和感动,引导学生从新的视角感受知识,认识世界,追寻自我,让学生在活动中健体益智,陶冶情操,彰显个性,为课堂教学服务。

五、凝练升华校园文化主题,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管理特色的外显形式,必须从“明确主题,营造氛围”入手,使之成为学校管理的有力支持和内涵的充分呈现。我校根据学校实际和教育教学的现实需要,把生命生命教育作为校园文化的灵魂,努力营造体现教育观念的、中心集中的、具有导向作用的校园理念文化,围绕“生命·阳光”主题确立了生命教育目标(即生命宣言):“学校—让教育成为放飞生命的绿洲,让学校成为成长生命的乐园。教师—构建生命课堂,启迪生命智慧,让每个孩子都有拥抱成功的机会。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奉献,快乐成长,奠定美好人生基石。”以“我进步,我快乐,我成长,我幸福”为师生成长格言,深情寄语师生:“昨天的你已经进步,今天的你正在努力,明天的你更加优秀。”充分体现对生命的热情关爱和尊重。同时着力围绕主题开展“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美好生命”四个专题系列教育活动。理念文化提炼深刻,语言精美,内涵丰富,与办学思想和育人目标和谐统一。同时,适时举办安全、师培、教研、德育等宣传栏,以养成教育为重点,在校园张帖、悬挂警示语警示牌等,让学校的环境时时处处都在默默地对师生发表演说,让师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其熏陶。校园文化内涵丰富,融科学性、教育性、趣味性、艺术性于一体,旨在引导和熏陶师生对至真、至善、至美的一种感悟。

总之,管理是一门学问,是一种艺术。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是教育的要求。我们将不断地总结、探索、追求管理的最高境界,通过学校精神和文化来实现人本管理,把管理的要素、细节渗透到师生的肌肤中,流淌在师生的血液里,使学校上下表现为一种良性循环,而且成为一种优良的传统积淀下来,并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让师生在相互的关爱中感受人性的高贵,看到教育的人文精神和终极关系,看到教育的最高境界——校园里处处奏响和谐的创造之音,时时闪烁着人性奋发的灵光。

以人为本,以研代训,促进学校特色发展.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本类热门推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