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万书网,千万量级范文库任你选!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二号文库

教育禹城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说明:文章内容所见即所得,本站下载的DOCX文档与页面上展示的相同。如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客服QQ:4084380 发送本文地址给客服即可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本文地址:https://www.wanshu.net/fanwen/a2/362203.html

第一篇:教育禹城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教育禹城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根据市委、市政府编制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有关要求,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4-2024年)》和我市教育发展实际,为促进全市教育事业全面、持续、协调发展,确保2024年我市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在充分调研测算的基础上,特制定禹城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教育发展成果总结

截止2024年底,全市共有中小学(含特校、民办)111所,其中:高中2所,初中14所,小学93所(市直小学3所,乡镇小学88所,民办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九年一贯制民办公助学校1所;共有在校学生58337名,其中,高中生9967名,初中生16642名,小学生31728名,特校生89名。有省级规范化学校5所,德州市级规范化学校25所。

全市中小学中,城镇学校(含市中办5所城区小学)占中小学总数的30%,在校生占全市中小学生总数的77.92%,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幼儿园216所,其中:市直实验幼儿园1所分园4所,乡镇中心幼儿园12所,学校附设幼儿园69所,民办幼儿园131所;共有注册幼儿园89所;在园幼儿18362

人,其中:公办幼儿园8300人,民办幼儿园10069人;共有公职幼儿教师208人,民办幼儿教师1251人,取得教师资格证的教师317人。

现将“十二五”期间全市教育发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继续深化教育改革,确立了一系列现代教育理念 十二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实施了《禹城市教育振兴五年计划》,大力实施教育振兴,推动全市教育工作快速发展,建立了涵盖从学前到高职的完整教育链条。明确了各学段的办学思路。学前教育抓保教结合;小学教育抓习惯养成;初中教育抓方法探究;高中教育抓培优增量;职业教育抓技能创新。力求通过不同学段不同侧重,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使教育链条环环相扣,步步提升。

同时,教育工作进一步突出每年的工作重点,要求各学校每年重点开展一项工作,确保教育改革能够落实到位,取得实效。2024年推行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2024年推进家长学校委员会建设,2024年创新开展深化师德工作,师德建设模式被德州市教育局推广;2024年多渠道构建教师成长平台;2024年聚焦课堂课程,创新课程改革,建设高效课堂。

根据我市教育发展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立足实际,实施了一系列大胆而卓有成效的教学改革。将“填鸭式”的课堂模式逐步过渡为“分组、合作、探究式”的高效课堂模式;教 2

研室由坐机关到进学校,每年组织优秀教师送课下乡;教科研由论文课题转变为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小课题”;教师评课、赛课在初中、高中已形成制度;各学校成立名师成长俱乐部,青蓝结对加快了年轻教师的成长步伐;开展“一月一专题” 督学责任区督导活动,确立了29名责任督学,对全市所有学校挂牌督导。

(二)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办学水平明显提高

1、编制了学校布局调整方案。本着“以学校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以学校布局的科学调整提升全市的文化品质,以办学效益的整体提高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的原则,聘请山东建筑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就我市中小学、幼儿园实地进行了规划论证,制定了《禹城市教育设施专项规划(2024—2024)》,为我市中长期学校建设提供了依据。

2、学校建设成绩斐然。新建、启用了近20万平方的楼房校舍。主要包括:职教中心、实验中学、步云小学、解放路小学、房寺中学、莒镇中学、安仁中学、李屯中学、十里望中学、夏季明德小学、高新区明德小学、房寺明德小学扩建等12处重点工程。目前,全市15所初中学校中,有教学楼的学校达到13处(另有一处在建);12处乡镇中心小学中,有教学楼的学校达到8处(另有4处在建)。2024年,我市启动了一中教学楼、大禹实验学校、房寺邢店中心小学和9个乡镇中学餐厅及教学楼、学生宿舍楼标准化建设等13工程,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2.3 3

亿元,计划2024年全部完工。

3、学前教育发展成果显著。2024年,我市出台实施了《禹城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建成了12处乡镇中心幼儿园,新增园舍面积近4万平方米;通过回购三处社区幼儿园,使实验幼儿园的园舍面积扩大了近1万平方米。三年行动计划以来,累计新建、扩建幼儿园125所,公办幼儿园由2024年的69处增加到现在的91处,学前一年入园率由96%提高到99%;学前三年入园率由72%提高到87%。

4、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投资1700多万元为全市农村初中学校装备多媒体教室,基本实现了市直学校、乡镇中学班班多媒体,校校建有微机室,教师办公微机人手一台配套完善功能室、实验室,配齐器材、图书,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学校的标准化、信息化、现代化。

(三)加强教育干部教师队伍建设,激发内部活力

1、妥善解决了教师职称工资和民师政策落实问题。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报了教师职称工资解决方案,使广大教师关注了10多年的遗留问题在稳定中得到解决,从2024年开始,我市的教师职称评聘将步入政策轨道。按照上级要求,认真做好原民办、代课、幼儿教师的认证工作,目前已基本结束。全市共登记审核确定原民办代课教师6127人。为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为9个边远乡镇教师发放了生活补贴,提高了班主任津贴,增加 4

了班主任岗位的吸引力。

2、探索建立了校长竞聘、教师补充机制。坚持每学年对校长队伍进行民主评议,对校长后备人才进行民主推荐,据此建立了校长队伍后备人才库。2024年以来,对所有空缺的市直学校校长、乡镇中学校长,全部通过竞聘产生,优化了校长队伍结构。出台《禹城市校长千分制考核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校长考核任用机制、按照“退一补一”的原则,建立了教师补充长效机制,自2024年至今,共补充教师707名,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形成梯次,知识结构得到改善。

3、实施了教育“三名”工程,培育了一批学科带头人。自2024年开始,我市实施了“三名”工程,着力打造一支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队伍,并通过师徒结对、名师工作室等形式,实现对青年教师一对一指导帮扶,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市委、市政府每年拿出重奖,在教师节期间对名教师、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进行表彰,营造了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4、创新教师研训机制,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将新聘任教师岗前培训、班主任培训、校长培训和教师远程研修活动有序衔接;创办了教师论坛,编辑出版了《教坛星火》《禹城教科研》等教师交流内部刊物,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广泛开展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基本功比赛、赛课等活动,吸收一批优秀骨干教师成为兼职教研员,进入学科教研团队。

“十二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社会各界和广大教育工作着的共同努力,基本完成了设定的各项目标,但是教育投入需进一步扩大,师资队伍需进一步加强,教育干部的观念需进一步更新,教育改革需进一步深化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育发展,需要继续探索破解之道。

二、“十三五”教育发展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指导思想:把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摆在优先战略地位,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教育振兴”战略,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为方向,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从我市实际出发,做优做强基础教育、发展壮大职业教育、鼓励支持民办教育。以重大建设项目为载体,进一步整合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发展关键点和难点的有效突破,有效扩大教育资源;以农村义务教育改薄工作为重点,加强教育薄弱环节,促进教育公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管理,促进教育整体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实现禹城教育事业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工作方针:

1、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将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实现教育振兴作为“让庄严党旗更鲜艳,让禹城人民更幸福”的重大战略部署,切实加大领导管理和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完善体制和政策保障机制,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教育的积极性,实现教育事业优先发展、跨越发展、科学发展。

2、落实教育以人为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推进教育改革创新。立足于提升教育质量,进一步深化课程、教法、考核评价、招生考试制度和干部教师管理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创新,着力解决制约教育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问题。

4、促进教育均衡公平。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以改善义务教育发展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为基点,进一步缩小城乡、校际教育发展差距,保障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和教师待遇,强化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加大对困难学生帮扶力度,努力建设优质公平的教育资源。

5、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牢固树立质量为本的事业观,紧抓教育发展有利契机,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确保高中教学质量稳居德州各县市先进行列,力争向全省先进行列迈进;打造优质特色基础教育,切实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三、“十三五”教育发展目标

(一)学前教育:实施《禹城市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到2024年,学年一年入园率城区达到99%,农村达到97%,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以上;建立政府主导、公办为主、民办补充的办园体制,公办性质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 7

儿数达到在园幼儿总数的80%,全面普及学前教育。所有乡镇中心幼儿园达到山东省示范幼儿园水平。学前教育教职员工中,学前教育专业达到70%以上,具有教师资格证达到60%以上,幼儿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达到70%以上。

(二)义务教育: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和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100%,残疾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以上。到2024年,实现所有乡镇初中、中心小学楼房化,城区中小学满足入学需求,班额标准化;力争省级规范化学校达到8所(市直初高中、实验小学、解放路小学、房寺中学、特殊学校),德州市规范化学校54所(市直学校、乡镇初中、中心小学,每乡镇两所以上学区小学)以上,创建全省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到2024年,力争省级规范化学校达到20所(市直初高中、实验小学、步云小学、解放路小学、特殊学校、各乡镇中学),全部学校达到德州市规范化学校标准,确保2024年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评估。

(三)高中教育:到2024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初中生升学率达到95%以上,到2024年,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初中升入高中(中职)比例达到98%以上。进一步加大优质高中教育建设力度,力争2024年高考重点本科上线率达到15%,2024年达到20%,实现我市高中教学质量进入山东省先进行列。

(四)职业教育:确保2024年职教中心完成全部基础建设工 8

作;认真落实初三学生分流工作,实现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比例基本持平;进一步提升职教中心整体办学水平,社会各种培训每年3000人以上,毕业生就业率每年达到98%以上,毕业生“双证书”率达到95%以上,创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五)高等教育:2024年,实现德州科技职业学院升本工作,建立以本专科层次职业教育为主,协调发展成人教育和远程教育,以汽车、机械、电子、信息等工科类专业为重点,形成应用性强、适应面广的高职教育专业体系。到2024年,把学院建成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现代化高职本科院校和示范高职院校。

(六)民办教育:健全激励引导机制,推进民办教育健康、和谐发展,加强对民办学校,特别是民办学前教育的规范化管理,增加对其业务指导,严把办学规范和教学质量,使其成为公立教育的有益补充。

(七)特殊教育:提高教学及培训设施配备水平,提升教师业务能力,以培养学生自理、自立、自强为目标,努力把学生培育成社会有用之才。

(八)民族教育:开全民族教育课程,突出民族教育办学特色,推动十里望回族乡民族教育再上新台阶。

(九)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教师长效补充机制,坚持“退一补一”,加大对偏远学区小学教师补充力度,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教师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加强骨干教师、优秀教 9

师培养,继续深入实施“三名”工程,大力深化师德建设工作,通过开展“禹城教育大讲堂”、“名师俱乐部”等一系列活动,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力争到2024年,校级骨干教师占任课教师总数30%;德州市教学能手占任课教师的15%;培养省级教学能手、优秀教师60人。提高教师队伍学历水平,到2024年,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100%,70%以上的小学教师达到本科学历;初中专任教师全部达到大专以上水平,其中75%以上达到本科学历;高中教师全部达到本科学历,5%以上的教师达到研究生学历。

(十)学校布局调整:通过调整,到2024年,全市高等学校1处,普通高中2处,职业教育中心1处,初中12处(市区2处,乡镇10处),小学58处(市区3处,乡镇55处),教学点25处,民办学校4处,特殊教育学校1处,共计104处。

五、主要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教育工作领导,确保教育优先发展

要进一步健全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和决策机制。市委、市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都要坚持把教育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来抓,牢牢把握深化教育改革的机遇,密切关注教育改革动向,超前谋划,积极作为,始终坚持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地位,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发展规划,针对当前教育薄弱环节,加大投入,狠抓落实,把禹城打造成教育强市。

全市各部门要积极主动配合教育部门,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净化学校发展空间。通过开展教育联合执法检查,依法维护学校、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确保学校校园安全;通过进一步开展教育法法规的普及工作,提高教育行政依法治教的观念和能力,切实推动依法从教、依法治校进程。

(二)进一步增加教育经费投入,促进教育健康发展

一要优先增加政府投入。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立足实际,依法优先保障和加大教育投入,不断完善教育投入的增长机制和义务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保障机制。努力做到我市财政教育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高于德州市平均水平。

二要完善教育投入机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学前教育实行政府投入、社会举办者投入、家庭合理负担的投入机制。普通高中实行以财政投入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投入机制。

三要加大教育惠民力度。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零收费,进一步健全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逐步提高城乡低保家庭学生补助标准,保证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公平接受教育。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资教育,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及企业捐资助学。

(三)进一步整合优化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化

一要抓学前示范教育。进一步确立学前教育的基础地位和公 11

益性质,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形成公办幼儿园为骨干示范、民办幼儿园健康发展的学前教育发展模式;确立乡镇党委政府在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切实提升公办幼儿园数量;坚持转岗聘任两手并举,着力破解“师资来源”难题;强化幼儿园房屋、活动场所、设施设备、饮食卫生、交通工具等日常安全工作的管理和检查,杜绝幼儿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要抓义务均衡教育。围绕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深入落实“三抓三化”措施。抓投入,推进校舍建设标准化。重点实施学校“改薄”工程。大力推进农村小学校舍改造工程,拆除2024年前缺陷校舍,完善中小学功能室,配齐配全教学设施,完成4.9万平方米农村小学校舍建设,实现农村小学校舍标准化;完成校舍标准化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城乡教育综合发展PPP项目,到2024年完成所有乡镇中学和禹城一中、综合高中、齐鲁中学、山师附小禹城合作学校扩建项目,新建校舍17.1万平方米;加快解决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到2024年完成大禹实验学校、山师附小禹城合作学校、新湖小学、十里望龙泽实验学校迎、宾路小学、人民路小学等6所学校建设任务,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抓队伍,推进城乡师资均衡化。在教师补充上,坚持向农村倾斜,进一步完善城乡学校联盟,加强校际、城乡交流,促进名校名师下乡,提升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抓政策,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严格落实招生政策,合理控制农村生源进城,12

全面消除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逐步消除区域、校际之间的办学差距,实现教育统筹协调发展,构建均等化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三要抓高中优质教育。通过加强教学研究,深化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进一步提高高中教育质量。深化中考招生政策改革,合理划分生源,建立两所高中良性竞争机制,进一步提升高中教学活力。

四要抓职业提升教育。认真落实初三学生分流工作,在坚持自愿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提高职业教育补助、实行与高中“学分互认”等措施,吸引初中毕业生参加职业教育。千方百计加强与企业和地方支柱产业结合,努力打造好一批优势品牌专业和具有我市传统特色的专业;实行定单招生,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切实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五要抓教育资源布局调整。通过扩建禹城一中、综合高中、齐鲁中学等市直学校,新建6所解决“大班额”项目学校,缓解城区教育资源紧张局面。对农村学校进行整合,将农村小学(含市中办、高新区)由原来94处,调整为80处(含25处教学点);农村初中由原来12处,调整为10处(撤并来风中学,袁营中学),并依托新农村社区建设及时对学校布局进行调整,根据社区建设情况计划在3-5年时间将13个教学点逐步撤并,实现教育设施用地的精简化、集约化、园区化。

(四)进一步优化教育队伍,提升师资整体水平

一是改革教育干部用人体制。教育干部用人,必须按照“公开选拔、平等竞争、择优聘任”原则选拔,坚持重用敢于创新教育新思路,勇于探索办学新道路的专家型教育干部;要继续完善校长考核机制,坚持实施校长“千分制”考核,推进学校领导班子民主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用科学的选拔机制任用校长,用公平的监督机制管理校长,努力建设一支优秀的校长队伍。

二是完善教师培养体制。要把教师培养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进一步完善教师招考、培训机制,加强师德建设,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要进一步健全教师内部管理机制,完善“三名”工程实施办法,立足提素质、助成长、创业绩,打造更多的发展平台,让更多的名班主任、名教师脱颖而出;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教师扎根农村,奉献基层,使优秀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三是构建教师成长平台。坚持完善“禹城教育大讲堂”,实现每月都开新讲堂,每月都有新课题,拓宽干部教师的教育视野,学习更加先进的教育理念知道我市的教育管理和教学工作;广泛开展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基本功比赛、赛课等活动,通过举办学科教学研讨会,征集学科教学论文、教学案例,组织教师交流教学心得和成功经验等方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四是扎实科研兴教战略。指导广大教师深入开展教科研工作,14

大力实施“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战略,深化教育科研工作的“四个一工程”,即抓好一批重大科研课题研究,建立一批重点科研实验基地和示范学校,培养一批教育科研骨干人员,推广一批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对有优秀科研成果的教师,要在职称评定、评优树先等方面考虑。

(五)进一步推行学校精细化管理,提升学校科学发展水平。一要加强教育教学管理。落实国家课程设置方案和教学常规,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各项教学常规,不断提高教师执教能力和课堂课堂效果;建立完善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评估机制,形成促进学生全面进步、教师综合提高、学校健康发展的评价体系,每年逐级开展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评估。

二要推行政务、校务公开,加强各级班子建设,积极探索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健全以教代会制度为主体的学校民主管理机制,推进学校科学管理进程,切实实现依法治校。

三要贯彻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进一步完善学校家长委员会建设,主动协调家庭、社区和有关部门,把德育渗透贯穿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深化法制、环保、禁毒、反邪教等专题教育,推进学生公民道德意识培养,提高综合文明素养;严格落实素质教育有关各项要求,开齐开全各类课程,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广泛开展“两节四赛”(体育节、文化节、书画大赛、体育大赛、读书大赛、科技大赛活动)、15

晨说午写、社团活动等各项特色活动。

(六)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切实保障好师生安全 一要强化师生安全教育。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每周要安排一节安全课,每月要开展一次安全逃生演练;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学校领导、教师、保安三位一体的责任机制。持续开展消防、交通、饮食卫生、危险化学品、用水用电等隐患的排查整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二要落实校园安全责任体制。抓牢“一岗双责”机制、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机制、安全督查机制和安全事故防范预警机制四项机制,完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学校一把手在学校安全工作中的责任,坚持“日查、周结、月报”,进一步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专项工作,确保全年不发生一起校园安全责任事故。

三加强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推动建立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联动机制。健全定期研究、分析评估、预警报告工作制度,开展校园及周边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净化校园周边治安、交通、商业、文化娱乐环境。加强校园及周边巡查,防止不法分子和社会闲散人员滋扰校园、侵害师生。

禹城市教育局

2024年1月10日

第二篇:某县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总结和十三五规划

**县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为促进****县教育事业科学、均衡、协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省纲要》)的战略部署,努力打造“教育强县”,特制订本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十二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教育系统按照“凝心聚力、务实重干、稳中求进、富民强县”的总体要求,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夯实教育发展基础,切实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全县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大发展。

学前教育蓬勃发展。制订并实施第1期学前教育3年(2024-2024)行动计划,改扩建公民办幼儿园101所,在农村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和利用闲置校舍改扩建幼儿园130余所。2024年起开始实施****县学前教育第2期3年(2024-2024)行动计划,计划用3年时间新建、改扩建177所公民办幼儿园,目前2024年新建改扩建55所的任务已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2024年新建、改扩建51所的任务正在全面实施当中,年底以前可望全部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 计划的实施,大大缓解了我县适龄幼儿入园难的问题。目前我县有各类已审批幼儿园298所,全县在园幼儿31868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84.3%,学前一年毛入园率94.6%,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更新了办公桌椅和课桌凳,所有布点学校体、音、美器材均按一类标准配发到位;教学仪器除130所布点小学外都按一类配齐;小学、初中图书生均分别达到了15册和25册;中学都配备了理、化、生3个标准实验室,布点小学配备了小学科学实验室;所有初中、乡小、县直中小学每个班级都配备了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所有布点中小学都配发了2台办公用电脑;寄宿制初中都配发了双人床、餐桌椅;乡中、乡小、中心学校配发了一体机、复印机、打印机等办公设备;18个乡镇的乡中、乡小均配发了健身器材、图书消毒柜。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校办学条件得到大幅改善。5年间,创建市级规范化学校40余所,县级规范化学校120所,县级校园文化示范校120所。

高中教育成绩显著。大力推进课堂教育改革,鼓励并探索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狠抓教育质量管理,认真做好高

一、高二月考、联考、期末统考和高三复习迎考工作。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五年间,在市局组织的两次高中办学水平评估中,****高中均被评为优秀学校,****一 高也跨入了同类学校的先进行列。

职业教育活力增强。制定出台了《****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的决定》,成立了职业教育攻坚领导小组,把职业教育作为对各部门主要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2024年,把县职教中心新校区建设列为政府三十件实事之一,总投资1亿多元,占地320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坚持把城市教育附加费的35%、扶贫资金的13%、农业科学技术开发技术推广费的24%用于职业教育。职业学校积极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开展订单式培训、储备式培训、企业委托培训、在职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培训等形式,使全体有就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劳动者都能得到不同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达到“就业一人、培训一人”、“培训一人、就业一人”。五年来共培训3.2万多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稳定在了98%以上。2024年12月被****省人民政府授予****省职业教育攻坚先进单位,2024年荣获****省首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示范基地,2024年7月学校被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成功吸纳为会员单位,成为****省区域内唯一一个隶属于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的制冷专业培训基地。2024年5月份,县政府又与****机电职业学院开展联合办学,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层次。

教育公平有序推进。全县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贫困生资助体系初步建立,投资1.68亿在农村中小学实行了营 养改善计划,全县农村中小学生22万余人次享受了免费营养午餐;拨付中小学校公用经费40368.88万元;免除中小学生教科书费7804.88万元;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初中寄宿生发放生活补助2502.5万元;高中贫困学生生活补助2387.48万元;发放中职在校生免学费及贫困助学金额353.5万元;启动了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为618名普通高校应届生贷款37.25万元,为695名往届在校大学生办理了生源地信用贷款600.42万元。

办学条件日益改善。我县结合学校布局调整、寄宿制学校建设、校安工程、全面改薄计划的实施,全方位改善办学条件。至2024年底,我县共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省级财政专项资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资金、省校安工程资金、食堂专项资金、省幼儿园建设资金等各类资金3.15亿元,改造校舍面积达13.9万平方米,建设食堂195所,教学用房及生活用房139个,建设中心幼儿园9所,为5所学校建设了教师周转宿舍,改造普通高中2所学校,18个乡镇均建成了1所标准化寄宿制学校。2024—2024年,中央、省、市、县共投入教育装备资金1.54亿元,为中小学配发图书138.57万册;安装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1463套,增设微机室34个;装备中、小学实验室329个;采购中、小学体、音、美器材、课桌凳等26000套;配备了852.4万元的中、小学教学仪器、869.7万元的仪器柜、图书架、易燃品柜、毒品柜、药品柜、标本柜和图书消毒柜等;县财政投入资金1507.7万元装备了校园标准化考场,为全县中小学安装了空调、锅炉、安防投入资金总量在全市位列第一位,在全省也位于前列,彻底改变了各中小学校的面貌,县教体局连续6年被评为“省教育装备先进单位”。

教研教改逐渐深入。每学期定期开展新课程调研和教学视导活动。2024年以来,累计听课5984节,召开座谈1325场次,专题讲座675次。新课程观摩活动每期一次,涉及中小学所有学科,参加听课教师达15000余人次。开展送课下乡活动496场次,现场做课265节次,使全县中小学各学科教师直接受益于课堂教学。五年来,我县共有17项教研课题在****省基础教研室立项,61项教研课题在****市基础教研室立项。同时,另有16项教研课题在****省基础教研室顺利结题,58项教研课题在****市基础教研室顺利结题,并获省、市级优秀教研成果一、二等奖。2024年,我县启动县级课题研究,共有326项教研课题在****县教研室立项。县教研室先后被评为省优秀基础教研室、市优秀基础教研室。2024年,我县被****市教育局表彰为课改先进县。2024年我县被全国尝试教育研究会命名为全国尝试教育示范县。

教师队伍全面提升。“十二五”期间,新招录中小学特岗教师500余人,全部充实到农村薄弱学校任教,有效解决了我县农村中小学教师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农村教师年龄及 学科结构得到优化。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工程”,通过国培、省培、网络培训,着力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实施“师德建设工程”,对师德进行量化考评;实施“城区教师支教计划”,共选派436名城区优秀教师到偏远乡镇支教,加强了城乡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五年内,1100名教师被评为县级优质课教师,497名教师被评为市级优质课教师;945篇论文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学论文一、二等奖,480篇论文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学论文一、二等奖;5名教师在****省中小学优质课教学评比中获一等奖。2名教师在全国优质课教学大赛中获二等奖。1名教师荣获****省“音乐名师”称号。56名教师荣获****县首届“名师、教学新秀”称号;2名教师在****省农村中小学青年教师技能竞赛中获一等奖。

教育质量稳步提高。狠抓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质量监控、教学水平评价,中高考成绩稳中有升。中考综合成绩稳中有升,录取分数线与兄弟县市逐渐缩小差距。2024年我县普通中招质量稳中有升,与*****等先进县的差距明显缩小,以重点高中高一新生录取分数线的变化为例:睢县2024-2024-2024年分别为570分、528分、537分,同期夏邑分别为557分、515分、530分;而****则为515分、479分、499分;****与睢县的差距为2024年55分,2024年49分,2024年38分,与夏邑的差距为2024年42分,2024年 36分,2024年31分。普通高招本科、一本、二本上线率逐年提升:2024年三项指标分别为29.3%、2.6%、8.32%,2024年为32.31%、3.1%、9.56%,2024年历史性地达到33.9%、3.96%、11.6%。

体育工作成绩显著。我县全面贯彻落实《体育法》和《全民健身条例》,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大对体育事业的投入,2024年,一期投资4000余万元,建成占地面积240亩的新体育中心内设体育场主体、标准足球场、排场场、乒乓球馆、游泳馆。二期投资5000万元建成奥林匹克公园,主要包括下沉式篮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大沙河美化、场内景观道路等。充分发挥****县新体育场的功能,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提高竞技体育水平。2024年10月成功举行****县第四届全民运动会,2024年11月成功举办****县第五届全民运动会。共争取资金100余万元篮球、乒乓球配套器材,涉及10个乡镇20个自然村,按照全国国民体质检测群众娱乐人员率标准发放,用于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组织开展了篮球赛、职工运动会、老年门球、象棋、棋牌、健身操、腰鼓、羽毛球等体育比赛和健身活动,提高了群众的身体素质。抓好学生体育活动。认真抓好学生课间操、阳光体育活动等,深入开展体育“三下乡”活动,送体育器材、送技术指导,切实提高了学校体育教学水平。

二、“十三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我县是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范围内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正处在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和“弯道超越”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国家关注民生政策的不断出台,教育投入不断加大,我县教育正迎来前所未有、千载难逢的重要战略机遇。

我县教育在“十二五”得到较大发展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县级财力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根本落实,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及教育教学设备设施尚未达到国家及省定标准;二是教师年龄结构老化,学科结构不均衡,开展素质教育所需要的教师(尤其是体、音、美、劳技等学科的专业教师)短缺,导致相关的素质教育活动不能正常开展,师资队伍素质需进一步加强,教师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三是义务教育发展不够均衡,城区学校办学条件较好,生源爆满,造成大班额、超大班额情况相当普遍,而农村学校办学规模越来越小,不足百人的学校已达148所,农村教育薄弱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四是学前教育薄弱,公办幼儿园正处于发展初期,办学主体仍以民办幼儿园为主,幼儿园办学条件及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五是职业教育发展规模、质量、效益还不完全适应我县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需要;六是城区教育资源不足,大班额普通存在,城区教育发展落后于城镇化发展进程,不能满足城区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三、“十三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以完成“撤县建市”教育配套为总体目标,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以提升教育综合实力为核心,以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为重点,以教育质量改革提升为抓手,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更加优化,教育资源更加优质,教育结构更加协调,布局调整更加科学,队伍建设更加强大,教育质量更加突出,基本满足全县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和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二)具体目标

到2024年,构建规模适当、结构合理、质量优良、效益显著、人民满意的教育体系。

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到2024年,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到90%,学前一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0%以上,学前二年毛入园率达95%以上,其中城区学前一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100%,三年毛入园率达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5年以上,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5年。

更为丰富的优质教育。提高完善基本功能教室装备标准,小学六室(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计算机教室、图书室、体育器材室),初中九室(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计算机教室、图书室、阅览室、多功能教室、心理咨询室、体育器材室),达到省颁一类装备标准。加快数字化功能教室(数字化天文、地理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三D打印技术实验室等)建设,力争“十三五”期间城区及乡镇中心中小学装备齐全数字化功能教室。到2024年,市级示范性幼儿园超过全县幼儿园总数的10%,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重点建设1所省级示范高中、1所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基础设施、教育技术装备,特别是信息化程度达到全市先进水平。

更为满意的公平教育。到2024年,建成覆盖城乡的现代教育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以政府为主导的家庭学生资助体系进一步完善,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经济,特殊教育体系进一步健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益得到保障。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温暖每一个家庭,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十三五期间,一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个性得到发展。二要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三要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学校倾斜;进一步扩充城区教育资源,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四 要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实现高位均衡;五要落实资助政策,实施帮扶行动,扶持困难群体,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和就学困难等原因而失学。

更具活力的教育体制。到2024年,全面建立适应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和优秀教师的教育体制;完善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投入机制;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健全政府依法管理和学校自主办学的协调机制。

四、“十三五”时期的建设思路

1、加快普及学前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规范学前教育管理。坚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普惠性原则,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幼儿接受较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坚持因地制宜,为幼儿和家长提供方便就近、灵活多样、多种层次的学前教育服务,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到2024年,全县乡镇中心幼儿园达到县级示范性幼儿园标准,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2、优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持续推进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合理规划布局,2024年前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完善教师、校长交流制度。扩大城区教育资源,重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提高义务教育质量,进一步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积极推进小班教学,逐步达到小学班额不超过45人、初中班额不超过50人,小学辍学率控制在0.6%以下,初中辍学率控制在 1.8%以下的省定标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规范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

3、优化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提高高中阶段教育质量,科学制定高中阶段学校发展规划,总体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提高普通高中办学水平,扩大优质高中的资源总量,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发展,一本、二本、三本上线率在现有基础上稳步提升,力争走到全市前列。

4、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教育统筹,统筹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加强****省机电学院制冷技术学院(原****县职业教育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保障体系,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5、高度重视特殊教育。扩大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规模,加强资源教室建设和无障碍设施改造。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切实优化师资,继续开展特殊教育改革工作。逐步解决特殊教育学校基本的场地建设和器材设备、使用分配状况不合理等问题;扩大特殊教育经费投入,逐步改善物质条 件,拓展创新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

五、“十三五”期间重点任务

(一)优化幼儿园、中小学布局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方针,优化城区及乡镇公、民办幼儿园布局。合理配置学前教育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学前教育监查力度,逐步淘汰、取缔非法幼儿园和不达标幼儿园。按照“一个乡镇建一所中心幼儿园”、“大村独立,小村联办”等要求,到2024年全县农村公、民办幼儿园达到办学条件整体优化,保教人员配置合理,幼儿园管理规范,保育水平整体提高的目的,努力创建条件均衡、质量优异、特色鲜明的学前教育体系。严格幼儿园准入及年审制度,通过改扩建或资源整合,淘汰不达标幼儿园。

坚持就近入学、规范程序、先建后撤、统筹兼顾、提高质量的原则,优化全县优化中小学布局,达到每乡镇1所标准化寄宿制初中和1所标准化寄宿制小学、城区教育资源适当扩大,到2024年,实现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全部就近入学,享受优质教育,城区学校消除大班额。

(二)城区教育资源扩容改造

满足城镇化发展需求,扩大城区教育资源,新建1所幼儿园(****县幼儿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言爱思源实验学校)。完成县第一初级中学、县和平路学校、县实 验小学、县外国语学校、县民族学校、县实验中学、县第三小学等城区学校的扩容改造任务,切实缓解城区学校招生压力,消除大班额现象。

(三)学前教育推进提升工程

落实学前教育第二期“三年行动”计划,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建立公办园教师补充机制,采用转岗、招聘、培养等办法及时补充幼儿教师;充分利用中小学调整布局的富余校舍和教师,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按照《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开展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保教活动,全面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对照《****省幼儿园保教设备配备标准(试行)》逐步配齐园内各项保教设施和教玩具,结合自身特点自制富有本土特色的教(玩)具,积极开展户外体育活动,为幼儿创设具富有儿童情趣的育人环境,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幼儿园教师实行学历达标和专业培训。按编制标准配置幼儿园教师,到2024年幼儿教师、保育员持证率达95%以上,严格核定幼儿班额,消除大班额现象,加强幼儿园等级评估和示范幼儿园创建。

(四)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按照全县“全面改薄”五年规划,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补齐发展“短板”,保障教室、桌椅、图书、实验仪器、运动场地等基本教学条件满足学校基本需 要,消除D级危房。改善学校宿舍、床位、厕所、食堂(伙房)、饮水、洗浴等生活设施,消除大通铺现象。计划投入资金3.56亿元,改造薄弱学校312所,计划建筑面积18.3万平方米,现全面改薄部分项目已做好前期筹备工作即将开工建设。

妥善解决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计划投入资金1.12亿元,计划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增加学位9060个,进一步缓解了城区大班额问题,逐步做到小学班额不超过45人、初中不超过50人。同时,教师配置趋于合理,数量、素质和结构基本适应教育教学需要。

(五)中小学校园足球普及和运动场改造提升 把青少年足球普及提升作为“十三五”重点工作。中小学体育课中将足球课列入重点课程,改扩建学校操场,满足中小学体育教学需求,达到省定标准,配齐足球相关器材,以乡镇(县直学校)为单位组建校园足球队,引进专业足球教练开展足球训练,举办经常性县、乡、校三级校园足球联赛,扩大足球参与面,营造全民热爱足球的发展氛围。

(六)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

加大投资力度,进一步改善****高中及****第一高级中学办学条件,改扩建2所高中学生宿舍、艺术楼、图书馆、体育馆、运动场,实施校园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等;完善普通高中功能室建设,购置教学仪器设备、音体美器材、图书等,满足国家高中新课标的要求。严格民办高中管理,督促民办学校董事会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到2024年,努力使3所高中平均班额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办学条件达到省定标准。

(七)推进教育教学信息化

实施优质资源“校校通”、“班班通”工程,师生信息化终端设备全覆盖;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和多媒体教学方式,促进城乡和区域校际间的教育教学互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到2024年,做到优质资源全覆盖,形成全县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突出教师网络研修、名师工作室建设,初步实现信息化条件下教学模式创新普遍开展;实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健全和完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作体系,积极推动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以研训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用结合,促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推动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常态化;持续开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员提升培训,重点加强中小学校长、专兼职培训人员和教研员等骨干队伍及农村教师的培训,建设一支理念先进、信息化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

(八)提升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按照初中狠抓“合格率”、高中“从入口看出口”的质量评价要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积极投身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及课堂改革,三个学 段一起抓,“四率”指标一起擂,三个能力一起练,为学生成长奠定基础,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到2024年,中考学籍参考率、初中巩固率、小学初中合格率、小学初中优秀率、高中高考上线率比十二五稳步提升;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加强学科教师理论学习培训;严格执行《****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加强常规教学过程管理;加强质量监测,实行全县统一质量监测、随机抽样质量监测、师生同步质量监测,积极构建教研网络,加强课题研究,突出教学教研改革;加强教学质量的检查及评价,纳入综合考评,实行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禁止平均发放;实施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构建以校为本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和保障体系,改进评价方式方法,发挥质量评价的积极功能,将全面的教育质量观贯穿教育教学始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学校科学发展。

(九)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完善教师补充机制优化人员结构。着力做好教师招录工作,按“缺一补一原则”招录教师;优化职称评聘,提升农村学校教师中、高级职称通过率;促进城乡教师轮岗交流,搭建中小学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平台;加强教师电子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大力抓好教师培训;按政策及时、足额兑现教师的各项工资福利,提高教师待遇。改善农村教师生活条件,继续建设农村教师周转房,解决教师 吃住洗难题,使教师引进来、留得住、安居乐业。

继续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校人事管理制度,全面推行人员聘用制度,改进和完善教师考核考评办法,强化奖惩措施,加强教师岗位管理,通过竞聘上岗,实现岗位能升能降、待遇能高能低;落实岗位绩效工资,逐步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加强学校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推行校级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进一步实施年轻干部成长工程。

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着力解决教师队伍中“思想觉悟不高、敬业精神不强、学风不浓、职业倦怠”等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按照“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标准,全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纪律严明、素质全面、业务精湛、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的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

实施教师队伍能力提升工程。在全面抓好教师继续教育的基础上,着力实施教师队伍能力提升工程。即:校长治校能力提升工程、名师教研能力提升工程、班主任育人能力提升工程、普通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全体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认真组织实施好“国培计划”、“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县级培训和校本培训”和“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活动,提升教师学科教学能力、专业自主发展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十)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

按照“党政主导、教育主体、部门支持、社会帮助”的原则,在全县范围内逐步建立起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留守儿童关爱网络,使留守儿童能接受到基本的教育,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成长环境有较大改善。实现“两覆盖”,即监管覆盖,帮扶覆盖。切实履行“就近入学到位、生活保障到位、教育管理到位、安全管理到位、家校联动到位”的“五个”主体责任。努力实现留守儿童“监护有人、学业有教、生活有助、健康有保、权益有护、活动有地”的“六有”工作目标。

(十一)实施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国发办〔2024〕54号)等文件精神,按照安全、营养、卫生的标准,因地制宜的确定食堂供餐内容,提升营养餐供餐质量,逐年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餐补助标准,让学生从吃得饱向吃得营养转变。学校食堂大宗食品及原辅材料实行“统一招标、统一采购、统一分配、统一配送、统一结算”;规范食堂供餐运营模式,强化监管措施,严控采购源头,确保食品安全和资金安全,扩大食堂供餐比率,力争全县所有符合条件的学校实行食堂供餐,让城区义务教育学生也能享受营养改善计划。

(十二)发展振兴中等职业教育 积极面向往届初中毕业生、未升学普通高中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退役士兵等城乡劳动者开展学历教育或短期培训;提高农民职业培训能力。完善主管部门培训、企业顶岗培训、校本培训三大体系。硕士研究生教师比例达30%以上,“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50%以上,培养市级专业带头人10名、省级专业带头人5名。全日制在校生稳定在2500人以上,非全日制学生1500人以上,年职业培训10000人次以上,五年内向社会输送30000名以上较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实现引厂入校、合作办企、独立建厂等形式,实现与高新区100多家用工企业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学院与市场、专业与产业、课程与岗位无缝对接。努力办成一所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的省级乃至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

六、保障措施

(一)加大教育投入

落实教育经费法定增长要求,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年初安排公共财政支出预算时。积极采取措施,调整支出结构,努力增加教育经费预算,保证财政教育支出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费用逐步增强,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对预算执行中超收部分,也要按照上述原则优先安排教育拨款,确保全年预算执行结果达到法定增长的要求;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 育附加,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按比例计提教育资金,专项用于教育事业。确保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要求。

(二)推进依法治教

1、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切实转变对学校的行政管理方式,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按照法律规定的职责、权限与程序对学校进行管理,规范行政权力的行使。切实转变管理学校的方式、手段,从具体的行政管理转向依法监管、提供服务。切实落实和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减少过多、过细的直接管理活动。主动协调其他有关部门为学校解决法律问题,保障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和合法权益。通过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的治理工作,依法维护校园安全。健全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制,提高行政执法能力,实现依法对学校办学与管理行为的监督和管理,依法纠正学校的违法、违规行为。

2、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按照《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要求,完善依法治校工作机制,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加快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提升学校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全面落实法制统一原则,加强学校章程和制度建设,健全学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的体现自身办学特色的管理体系。通过健全科学决策、民主管理、有效监督的机制,完善 学校治理结构,保证管理与决策执行的规范、廉洁、高效。努力推进依法办学,落实师生主体地位,形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育人环境。通过健全学校权利救济和纠纷解决机制,有效化解管理中的矛盾纠纷。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形成浓厚的学校法治文化氛围,提高全体师生尊法守法的意识与能力。深入开展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创建活动,积极推广典型经验,推动各级各类学校依法治校水平的整体提高。

(三)加强教育督导

全面落实《教育督导条例》的规定,发挥教育督导监督指导作用。健全教育督导机构,加强督学队伍建设,完善督学队伍,提升责任督学履行职责的能力;保障教育督导经费,保障教育督导活动的全面有效开展;开展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就一些普遍性问题和教育重点工作开展专项检查;开展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督导,建立督学工作长效机制。深化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促进全县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的有效实施。加强学校视导队伍建设,探索强化学校内部督导新机制;对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督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全面提升督导工作效能;建立教育督导和评估监测问责机制;强化教育督导和评估监测结果的使用。

(四)完善专项规划

围绕本规划的发展目标、重点建设任务、保障措施等,提出实施规划的专项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努力纳入国家、省、市“十三五”规划项目库,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本规划实施。

第三篇:小学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

小学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

小学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奠基工程,我们必须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我校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4——2024年)》和省、市、县有关精神和教育法律法规,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立足校本,科学规划,强化管理,开发资源,努力创建特色学校。XX小学在“十二五”规划发展基础上,特制定本校十三五(2024年——2024年)发展规划:

一、规划背景和现状分析

我校地处XX县XX路南段,位于XX社区六组,是一所农村完全小学。学校占地面积8亩,建筑面积XXXXm²,教室24间,办公室6间,实验室1间,仪器室1间,图书室阅览室1间,音乐、美术教室各一间,会议室、卫生室一间,实现了校园网络化和教学班班通。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6人,教学班10个,幼儿班2个,在校学生XXX人,幼儿XXX人。多年来,在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XX庙和XX社区以及村民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师生的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学校办学条件不断得到改善,普及程度得到巩固和提高,教育质量和依法治校管理能力逐年提升,学校已初具规模。XX小学服务半径大约5公里左右,包括XX庙社区、XX社区、盛世中华城小区总人口6624人,总户数1792户。其中XX庙社区XXXX人(含流动人口),XXX户;XX社区2164人,XXX户。随着城市的发展,XX庙社区、XX社区和XX国际中小型企业迅速增多,XX中华城小区入住率不断攀升,学校生源越来越充足,学校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

1、指导思想:我们办学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八大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扬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两面旗帜,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学校自身的优势,做优“书香校园”、“平安校园”品牌,全面提升学校的综合办学质量与水平,打造县城区又一所优质小学。

我们的校训:求实、进取、乐学、多思; 我们的教风:敬业、爱生、善学、创新; 我们的学风:立志、勤学、诚信、奋进; 我们的精神:民主、团结、业精、争先。

2、办学理念:我校的办学理念是“全心全意为师生的发展和幸福服务”。就是三句话:以学生为本,培养品德高尚、充满活力、具有创造力的“四有”新人;以教师为本,造就素质优秀、善于探究、和谐进取的教师队伍;以学校发展为本,建设内涵发展、均衡发展、持续发展的优质小学。

三、总体目标和发展思路:

1、总体目标:打造城区优质小学,XX县示范学校。用五年的时间把肖营小学发展成为1000多名学生、18个教学班的办学规模,打造成为城区优质、现代化的小学,让每个学生快乐成长,让每位教师幸福工作,让每个家庭充满希望。

2、发展思路:

突出一个主题——改革与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学校在高速发展的基础上,高扬改革这面旗帜,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充分发挥教育改革中的政策优势,做优、做强学校品牌,使学校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确立“四种意识”——(1)生本意识。即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学校要发展,关键在于培养的学生是否有质量、有特色。学生发展水平高,学校的竞争力就强,学校的发展环境也就好。(2)师本意识。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要牢固树立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本的理念,让不同层次的教师获得不同程度的成长和发展。(3)校本意识。校本研究、校本培训、校本管理是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需要。积极提倡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教育云资源优势,加强教师与教师、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的内在机制。(4)社会意识。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人才。作为教育者,必须要有为社会服务的意识,把学校和社会融入一体,经常与社区、单位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

四、具体目标和工作重点

1、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十三五”期间,学校借助国家实施学校“薄改工程”建设的快车道,加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投入115万新建一栋767平方米的教学楼和阶梯教室。二是投入30万扩建、改造运动场地。三是投入12.34万元,建好供水管网、配齐安保设备、购置饮用水设备。四是投入24.42万元,建成45台计算机室,15台多媒体教学设备、XXXX册图书、500套标准课桌凳、科学实验器材、体音美器材按标准配齐,实现校园网络全覆盖,优质资源班班通。五是投入10万元,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形成独特的“书香校园”气息,实现校园环境净化、亮化、美化、生态化,达到标准化小学建设标准。

2、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到2024年达到18个教学班XXXX多名在校生的规模。

3、教师素质进一步提升。(1)通过校本教研、小课题研究、青蓝工程和各级教师培训、教研活动等平台,培养3至5名省、市、县优质课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2)通过省考县聘招录教师新机制,学校新进年轻教师8-10名,改善教师结构不合理、学科不配套的现状。(3)通过师德教育月活动、学校管理激励机制,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教师敬岗爱业、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等师德表现,在学生、家长和社会上满意度达到98%以上。

4、精细化管理逐步做到精致化。积极探索精细化管理,增强管理实效。坚持依法治校,修改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实施“118”工程,即一个学校五年规划和8项学校考评机制(绩效工资考核、职称晋升考核、教育质量考核、岗位设置考核、班主任考核、教学成果考核、出勤考核、教学常规考核),学校从精细化管理开始,逐步实现精致化管理,创建成为省级“健康学校”“无烟学校”,市级家长学校示范学校、平安校园,县级示范学校、书香校园、文明单位。

5、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积极开展“四声一影”活动,让校园有朗朗的读书声、动听的歌声、悠扬的琴声和运动的呐喊声,有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身影。培养一批有爱好有特长的学生,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合格率达99%。积极推进“357”高效课堂建设和素质教育。小学低、中、高段各科统考成绩综合指数分别达到0.9、0.85、0.8.毕业年级全镇统考和非毕业年级全镇抽考成绩名列前茅。

6、后勤服务意思进一步增强。以服务教育教学为中心,建立高效的后勤服务运行体系,强化财务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建设绿色生态校园,争创“文明小商店”和“美丽乡村校园”,为师生创造一个温馨的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

五、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学校成立十三五规划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领导小组负责征求广大教师意见,制定实施规划,并不具体目标分配到各科室、各年级组。每学年结束,开展一次自查自纠,及时总结实施的成效,对没有落实好的项目,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

2、制度保障。坚持依法治校,积极实施“118”工程,建立完善一系列教师、学生考评机制和管理制度,强化过程管理,落实每一项规章制度和考评办法,从精细化管理到精致化管理,让“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体现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实现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更符合法律规范、学校的各项考评机制更能激励教师专业成长。

3、师资保障。落实县委县政府、教育局《关于教师队伍管理的办法》,实施教师聘任制改革,严明纪律约束机制,清理整顿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工资待遇。抓好校本培训和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开展“一课一师、一师一课”课例研究活动,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抓好教师出勤考核和师德教育月活动,每年评出10名“学生最喜爱的教师”和优秀教师,提高教师道德修养水平。

4、教学保障。认真落实襄阳市常规教学管理意见,加大常规教学检查力度。积极推进“357”高效课堂建设,开展小课题研究,每学期举办一次优质课大赛,形成浓厚的教学研讨氛围。落实“两个办法”,即教育质量奖惩办法和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抓好少先队工作,坚持开展文明班级评选活动,开展“六一”、“元旦“文艺汇演、体育运动会、拔河跳绳比赛、书法绘画小制作展示、寒暑假作业评比、读书演讲等一系列活动,不断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5、后勤服务保障。层层签订校园安全常规管理责任制,落实门卫管理,配齐安保器材,聘请专业的安保人员,坚持校领导值班制度,校园安全一天一检查一记载,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及时处理,实现学校安全“零事故“目标。规范财务管理,勤俭节约,实行财务预决算制度,民主理财,为实现十三五规划提供经费保障。完成自来水管网建设,购置开水供应设备。加大食品安全、传染病预防工作,强化教导处为教师教学的服务意思,开展“四好一放心一满意”和“四个创建”活动,努力打造“规范后勤”、“满意后勤”、“健康后勤”和“平安后勤”。

以今天的改变走向明天,以明天的梦想激励今天。新的五年规划即将开始,美丽的画面已经展开。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为了我们心中美丽的梦想,让我们团结一心,锐意进取,用我们勤劳的汗水和聪明的才智,去开创肖营小学崭新的未来!

XX镇XX小学 2024年1月

第四篇:“孝心教育”特色发展十三五规划

阜宁县三灶中心小学

“孝心教育”特色发展十三五规划

一.“孝心教育”特色发展的提出及背景

(一)基于弘扬传统美德,是教育工作的强烈需求。

古云:“孝乃天之精,地之义,德之本也。”孝是“立人之本”、“人伦之本”,是一切德行之源,中华伦理持续发展的内在基因,是中华文化之特色,是形成个人品德之根源。不管社会发展到怎样的文明程度,这种美德都不能丢弃,否则,就无异于大道废弃,纯朴破产,人心堕落,道德倒退。

教育到底从哪里抓起?我们觉得中国人的教育离不开自己民族的文化积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是一个巨大的精神宝藏。它是产生于中华民族长期的道德生活的实践,经过五千年的文明发展,逐步形成的道德人格的精髓和精魂。现代德育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滋养的沃土,从中吸取养分,必将发挥它强大的育人功能。“百善孝为先。”孝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根,形成个人品德之源,是中国人最基础的道德。它是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第一起点,弥漫于家庭和亲情之中,孩子无时无刻不在其中生活、体验、践行。学校在学生中开展德孝教育,着手之处虽小,但根扎在实处,意立在高处。

(二)基于对当前学生存在问题的深刻反思。

我校地处农村,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生活在经济、文化落后以及家教滞后的家庭环境中,这部分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大多数学生身上存在着以下现象:(1)不知道父母生日,每天缺少与父母的问候语和道别语;(2)不会主动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3)不会体谅父母、尊重长辈,认为享受父母、家人的关爱是应该的;(4)乘车时不能主动为老、弱、病、残、孕者让座;(5)责任感不强,不会为父母长辈分忧解难,不会体谅父母的难处。(6)对学习的兴趣不高,认为学习是为父母、老师学的,更有学生出现厌学逃学现象。

分析其原因,我们觉得所有这些不良现象中最有共性、也最具代表性、最有待于通过学校教育改变的问题就是学生缺乏“孝心”意识。这些孩子从小在父母和长辈的溺爱下长大,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只想着自己,不替别人着想,养成了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根本体会不到父母养育他们的艰辛,也不知孝心为何物。尽管有的家长知道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教育孩子时又往往忽略了,要求也十分低,把孝心降低到一般文明礼貌来看待。有孝心的人固然要讲文明礼貌,但更重要的是要懂得真正关心父母长辈,在需要为父母长辈付出辛劳时能自觉自愿。

(三)基于深化课程改革和学校发展的不懈追求。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知识素质,同时更要有高尚的品格、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提倡德孝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初步具有知、情、意、行统一的孝态、孝行,逐步形成自爱、爱他的品质,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从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来看,倡导德孝教育完全符合新课程的教育理念。

从学校的发展来看,2024年12月,我校就被评为“盐城市(德育—孝心教育)特色学校”,有充分的经验可借鉴。当前,学校根据时代的要求和自身的发展要求,把孝文化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将孝心教育打造成为学校的亮点工作和教育特色性品牌,从而促使学生修身养性,追求正气,快乐学习。

二、“孝心教育”的界定

新时期的德孝教育我们认为应包括三个层次的意思:一是孝敬父母。具体来说,孝敬父母及长辈,就是在家庭、在社会各种场合对待父母及长辈的精神状态;二是关心和尊重他人。在学校具体做到尊敬师长,关心同学,互帮互助,尊重和扶助弱势群体,即要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三是关注社会。在尊敬孝敬自己的亲人和关心他人的基础上,学生能主动走入社会、关注社会。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爱的人,怎么能爱祖国呢?”对学生进行德孝教育也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希望从我国传统美德“孝”字入手,打造“德孝教育”,塑造学生健全的道德品格。通过“百善孝为先”这个中华民族古训的教育,使学生体验父母对工作的劳心,对自己的关心,对生活的艰辛,让孩子知道家长们为孩子付出的点点滴滴,从而激发学生由心灵深处产生的对父母的体贴、孝敬,自觉为父母、长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进而教育学生把对家庭的孝和对同学的关爱、对社会的关爱结合起来,让学生首先能爱父母、爱同学,然后知道爱家乡、爱祖国。

在当今社会,德孝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工程,它赋予“孝”字更深刻的内涵,不仅要求对父母尽儿女之孝——孝敬和孝顺,还提倡尊老爱幼、扶弱济贫,要求对祖国尽忠心和对社会有责任心。我们认为开展德孝教育,就是要让孩子回到最基础、最真实的生活,从孝顺父母的身边小事做起,整合多方面的道德教育,以孝心培养爱心、责任心,由孝亲到孝他,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落实到孩子生活中的孝行和习惯养成,提高他们的首先实践力,从而使学校德育找到可握的抓手,落到实处、细处。

三.孝心教育的内涵和目标

(一)内涵:

孝心教育的内涵是:德孝先行,快乐至上。孝心教育的理念是培养师生的德孝品行,老师乐教,学生乐学。

新时期德孝文化的内涵为“三孝”“四情”“五个一”。“三孝”即“大孝”、“中孝”、“小孝”。“大孝”就是要做到总书记所提倡的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中孝”就是尊敬长辈,以诚待人;“小孝”就是孝敬父母,赡养老人。

“四情”是从“三孝”中延伸出的四种情感,即“赤子之情”、“仁爱之情”、“感恩之情”、“诚信之情”。“赤子之情”就是时刻牢记自己是炎黄子孙,对民族对国家忠贞不二;“仁爱之情”就是要有社会责任感,对他人有爱心;“感恩之情”就是对父母、对师长、对他

人、对社会的关爱要心存感激之情;“诚信之情”就是对自己要以诚进德,对他人信守诺言,言行一致。“四情”也就是把孝心献给父母,把爱心献给社会,把忠心献给祖国,把诚心留给自己。

“五个一”:每天为父母做一次家务、捶一次背、洗一次脚、说一句问候语,过节为父母制做一张贺卡。

通过落实“三孝”和“四情”“五个一”总体设想,把“孝”与“爱国”相联系,以“孝”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出发点,使孝这种调节亲子关系的道德规范扩展为具有社会普遍意义的行为准则,成为社会教化的基本内容。

(二)目标:

坚持“德孝先行,快乐至上”的教育理念,让师生通过参与各种形式的德孝教育活动,在家行孝道,在校尽爱心,在外传美德,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博大无私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实践者,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快乐成长快乐工作。

四、孝心教育的实施途径及办法

良好思想道德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在生活体验中点滴积累逐步养成。从体验中获得的情感是最朴素、最真挚也是最难忘的。因此,我们以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让师生进行生活体验。

(一)在家庭生活中体验。

1、给家长发放“孝心教育”宣传资料,把孝心教育的内容提供给家长,向家长提出对自己子女教育的具本要求。

2、设“孝敬”日:星期日、父母生日、母亲节、老人节为师生“孝敬日”,学生要用一小时左右的时间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或开展敬老助老活动,教师也利用“孝敬日”回家看望父母,帮助父母干活,跟父母聊天解闷,带父母做体检等,让父母真正感受到子女的关怀。

3、老师给学生布置一些和家长参与的作业,如剪纸、手工制作等,丰富学生的假期生活,也能增进学生与家长的感情。

(二)在学校生活中体验。

1、营造孝心教育环境,开辟孝心教育宣传长廊,让校园的每一堵墙成为孝心教育的阵地。

2、设“孝敬”周。把每年的“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所在周定为学校“孝敬”周。进行师生“孝敬父母”征文比赛,为父母送自制的“孝敬”卡片,讲孝敬故事,开展为父母捶一次背,洗一次脚,洗一次碗,梳一次头,洗一次衣服等活动,师生共同参加各项活动,老师带动学生,学生影响老师,真正使孝文化融入人心。

3、各学科渗透孝心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的宝贵经验是“文以载道”、“渗透熏陶”,追求的是“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我们依据课堂教学实施传统美德教育,遵循“思想品德”,“班会活动”等课程主题教育,其他学科有机渗透的原则,把“孝亲敬长”传统美德教育内容纳入学科教学之中。

4、开设“德孝”教育课。知与行的统一是唯物主义的教育观,开设《孝心教育》校本课程,利用活动课每周进行一次“德孝”教育,使学生增强对“孝”的认识和体会。

5、开展“班级十佳孝星”、“学生十佳孝星”、“教师十佳孝星”、“月孝星”、“十佳好媳妇”等的评比,树立我们学校自己的榜样,使师生从身边的榜样开始学习。

6、开展学生喜欢的剪纸、书法、围棋、象棋、篮球、乒乓球、田径等兴趣小组,丰富学生的学校生活,使校园生活不枯燥乏味。

7、开展丰富的师生文体活动,让师生在活动中放松心情,体验快乐,增进师生情感。

8、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提供适当的培训和发展平台,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9、建立科学的教师、学生评价机制,不只是注重学习结果的评价,而是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

(三)在社会中的体验。

1、利用“老人节”等传统节日,组织师生到敬老院等场所进行

义务劳动,爱心奉献等活动。

2、组织师生进行“慈善一日捐”等募捐活动,把爱心奉献给社会,回报给社会。

3、组织学生参观名校、图书馆、艺术馆,开阔学生的视野,给学生以积极向上,乐于进取的动力。

五、孝心教育实施步骤

(一)准备和动员阶段

1、学校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确定“德孝教育”为我校今后德育教育的主要载体,是学校今后的办学特色,也是今后学校发展的基石。让全体教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2、学校孝心教育领导小组根据我校实际制定出孝心教育的近期目标和远景规划。

3、各班围绕学校的总体规划、方案,根据本班学生年龄的结构特点制订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方案。

4、举行“全体师生签名活动即孝心教育启动仪式”让这项活动深入人心。

(二)宣传阶段

1、宣传专栏、班级黑板报和墙报、走廊等宣传渠道,以“孝心教育”为主题,宣传德孝教育的目的、意义和典型事迹。

(1)学校利用文化墙围绕德孝教育主题办“德孝文化”的德育专栏。

(2)充分利用走廊文化树典型,展出每学期评选出的“十佳孝星”“体育明星”“小歌星”“舞蹈之星”“科技之星”“环保之星”等。

(3)围绕孝心教育每班定期出“孝心”主题的班级黑板报形成班级文化。

2、德孝知识的普及教育班会。

(1)根据本班的德孝教育计划,定期召开班会总结活动,部署下一步活动内容。

(2)课外收集古今中外的德孝故事,利用班会时间交流。

(3)全体学生结合自己“践行孝道”与学习的德孝知识相结合谈体会。

(三)实践和体验阶段(1)布置德孝家庭作业。

学生帮父母洗碗、拖地、扫地等;经常问候父母,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能主动为父母分担生活、工作上烦恼,主动与父母沟通等。并在家访活动中了解学生实践活动情况。

教师也利用休息日回家看望父母,帮助父母干活,跟父母聊天解闷,带父母做体检等。

(2)在学校里,学生能主动向老师问好,对老师有礼貌;能认真听讲,认真做作业,上课不开小差,课堂上不打闹;能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 正确对待老师的要求,真诚接受老师的批评;能体会老师的辛苦,主动分担班级工作等。

教师能热爱自己的职业,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爱生如子,能用最真切、最热情的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凭着自身的个性、知识、才能、情感、人格和意志,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管理者。

每学期开展教师基本功大比武、教师卡拉OK大赛、个人才艺展示等活动。学期末,学生的兴趣小组可组织各自的小组才艺展等活动。

(3)在社会上,师生能尊老爱幼,遵守社会道德;能经常开展养老敬老调查活动,了解老年人群体的所思所想;经常开展以“孝父母、敬长辈、扬公德、做孝星”为目标的孝心教育,把爱心献给社会。

总之,通过我们的努力,我校每处都能吹出和谐、文明校园之风,学校彻底消除许多不文明的言行,促使学生德孝意识的养成,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准,同时促进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从而全面推动我校精神文明建设,促进良好教风、学风和校风的形成,并影响带动社会新风尚。

第五篇:十三五规划发展报告

全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前期工作情况

安龙县发展和改革委(2024年1月7日)

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全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前期工作情况及下步工作打算作如下汇报。

一、工作筹备情况

根据《国务院关于做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024‟33号)、全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省发改委关于做好“十三五”规划前期工作的通知(黔发改规划„2024‟781号),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黔西南州“十三五”规划前期重大课题研究工作的通知要求(州府办函„2024‟98号)等文件精神。经全县常务会议审定同意后,我县于2024年8月20日下发了《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安龙县“十三五”规划前期重大课题研究工作的通知》(安府办{2024}155号)。县人民政府组织各县直单位于2024年8月21召开全县“十三五”规划前期重大课题研究工作动员会,起草形成了《关于开展安龙县“十三五”规划前期重大课题研究工作方案》确定了涉及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及发展战略、扩大投资和优化结构问题、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内的20项重大课题,并对全县“十三五”规划各阶段的工作进行了意向性安排,全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前期工作正式启动。

二、目前进展情况 前期重大课题研究方面:20个前期重大研究课题研究工作尚在开展,目前,除我局承担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发展战略研究课题、扩大投资和优化结构问题、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发展战略、重点服务业集聚与融合发展课题”、县林业局承担的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课题”、“县金融办承担的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课题”、“县国土资源局承担的优化和提升能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课题”、“县住建局承担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课题”基本成稿外,其余12个课题研究成果均尚未正式报送我局。“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起草衔接方面:根据“十三五”规划编制的工作要求,我县于2024年8月起,即组织开展了全县“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的起草工作,目前,已基本形成全县“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的总体框架,2024年11月10日下发了《安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安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安府办发„2024‟203号)。工作领导小组由县人民政府县长蔡平亲任组长,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冉隆斌任常务副组长,县人民政府其他副县长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机构。期间,多次赴州发改委规划处进行沟通汇报我县规划前期工作情况:经我县调度,目前研究工作均在开展中。

三、现阶段对全县“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的主要考虑

一是基本明确了全县“十三五’’时期发展的主导思想。即:积极抢抓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内陆开放、构建“一路一带”战略框架的重大历史性机遇,以创新发展为主题,以赶超跨越为主线,以推进服务业高端化、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农业精品化为主攻方向,以强化科技创新、夯实人才保障、促进特色资源开发为主要支撑,以优化环境、改善民生、加快社会建设为立足点,以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扩大开放、强化区域协作为根本动力,以生态为载体、文化旅游为引领,走喀斯特区域特色经济发展之路,全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在新常态化下实现追赶、转型、跨越,完成发展方式上特色化发展的战略性调整,确保到2024年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二是拟调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定位。随着世界和中国经济新常态化的到来,要求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在战略上需要有一个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新定位。为突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和引导性,我们结合最近几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探索和实践,初步研究,拟将我县发展的战略定位调整为:围绕“同步小康”目标和“四化四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结合“5个100工程”构建国家内陆现代服务业创新开放试验区和西南“两园、三区、一江、一红线”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具有较强区域竞争力的能源及载能工业集聚区,加快形成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综合交通运输、商贸流通和区域电力枢纽,着力建设国家“一带一路”通道的战略节点和贵州面向东盟、南亚对外开放合作的前沿。

三是基本明晰了“十三五”时期的总体发展目标。2024年实现生产总值比2024年翻两番,确保与全州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24年国民生产总比2024年年均增长12%以上;人均生产总值比2024年年均增长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2024年年均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2024年年均增长12%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比2024年年均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24年年均增长12%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完成现代化,全面建成经济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生态环境良好、社会民主和谐的荷香安龙。

二、下步工作打算

全面贯彻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四次、五次全会,州委六届四次、五次、六次全会精神,中央、省、州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国发2号文件,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四化同步”为抓手,坚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主动适应新常态,继续保持经济较快增长。根据国家发改委、省、州发改委对“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阶段性安排和贵州省“十三五”规划毕水兴片区调研座谈会的主要精神,我县打算按四个阶段做好下步工作。

第一阶段:开展规划编制工作,并完成初稿。2024年1月初至5月,根据省、州“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的指引,结合安龙县实际,在基本思路研究成果基础上,开展《安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并完成初稿。由发改局及专项规划责任部门负责,组建规划编制工作小组,根据调研成果,结合实际编制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文本(含重点项目库建设、相关规划建议与编制说明)。

第二阶段:2024年是“十三五”规划编制年,中央将召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编制“十三五”规划的建议》,省委、州委也将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中共贵州省委关于编制贵州省“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中共黔西南州委关于编制黔西南州“十三五”规划的建议))。这一阶段,我们将根据“三个建议”的要求和部署,广泛征求意见。2024年6月-8月中旬,将初稿 “十三五”规划纲要文本提交征求县四大家领导,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形成中期成果。反复调整和修编规划纲要草案,使最终形成的纲要草案符合中央的大政方针,符合省委、州委的总体部署,符合县委的切实要求。

第三阶段:2024年9月,组织省内外有关专家对 “十三五”规划纲要进行咨询,根据专家意见,2024年10月进一步充实完善“十三五”规划纲要修改稿。

第四阶段:提交规划最终成果。2024年12月中旬,向安龙县四大班子提交“十三五”规划纲要文本,进一步征求意见。根据县领导意见进一步对规划文本修改完善,形成最终稿。完成全县“十三五”重点专项规划的编制、衔接、论证、报批和成果汇编工作。

教育禹城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本类热门推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