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万书网,千万量级范文库任你选!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二号文库

运用新课程理念探索地理教学中师生合作1

说明:文章内容所见即所得,本站下载的DOCX文档与页面上展示的相同。如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客服QQ:4084380 发送本文地址给客服即可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本文地址:https://www.wanshu.net/fanwen/a2/110629.html

第一篇:运用新课程理念探索地理教学中师生合作1

运用新课程理念探索地理教学中师生合作

陕西省洛川县延安市第一中学(727400)王东学

摘要:新课程教育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不断挖掘学生的地理学习潜能,让学生在主动中观察、思考、探究、求索、表达,教师充当“编导+设计师+主持人”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引导者、合作者和探究者;而且使学生间学会团结合作,和谐相处,懂得感恩,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使师生间彼此容纳、彼此尊重,真正建立起平等的关系。

关键词:新课程;地理教学;师生合作

新课程教育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那么,它并不是让我们教师放任学生自流,成为学习的“无政府”,作为地理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改变以前地理教学大纲的规定:只注重教师怎么“教”,不够重视学生怎么“学”;只重视“双基”的教学和评价,忽视教师、学生内在的自我评价,“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新课程教育理念倡导要以学生为本,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不断挖掘学生的地理学习潜能,让学生在主动中观察、思考、探究、求索、表达,教师充当“编导+设计师+主持人”的角色。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激发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立足能力培养;教师主要是点拨、指导、帮助和合作,成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引导者、合作者和探究者,是一位“穿针引线”的联系人,一位灵活机动的“主持人”。在地理教学中如何贯穿这一思想,师生如何合作,下面从新课程教育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方面来加以简要阐述。

自主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阅读地理教材、地图册、观察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培养学生独立获得地理知识的过程和重要方法。自主学习不是放任自流,阅读教材和地图时要求学生提前预习,编写提纲、概要、查阅和检索地图;对地理事物及地理现象的观察,教师指导学生学会查阅资料、做摘记、做观察记录,学会联系实际,验证教材知识和理解教材知识。课堂上,教师要讲明自学的目的任务、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及步骤、学习要求;在学生自主学习期间,教师要巡回检查辅导、个别指导,要让学生独立学会知识,教师要避免先把结论告诉学生而代替学生学习。

合作学习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全班或分小组围绕地理教材重点知识或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它可以是师生间的,也可以是生生间的多向交流;最常用的方法是提前给学生提供要讨论的地理问题、具体的要求、可以参考的资料等,其次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这样能较普遍地让学生思考、交流地理知识;俗语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小组学习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启发,促进交流,增长才智;最后各小组推荐出代表列出提纲发言,同时其他小组根据自己的不同见解来与其进行辩论,既让学生增长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教师随时引导,加强课堂宏观管理,对于讨论有争议的焦点问题在学生小组回答完毕后要给予明确的结论,并对讨论活动予以评价。

探究学习是在教师的诱导下,围绕地理教材难点知识,通过师生的互相交谈、提问答问等形式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老师设计的地理问题独立思考,从而获得新知。地理教师拟定的地理问题要明确具体、质量高,并带有思考性,能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教师循循善诱,学生一步步在教师的诱导下,独立探究知识并解答,最后豁然顿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从中获得的知识不是由教师直接给予的,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获得的,并归入到自己的知识网络中。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不仅学会了学习,开发学生潜力,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而且使学生之间学会了团结合作,和谐相处,懂得感恩,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使师生之间彼此容纳、彼此尊重,真正建立起平等的关系。

第二篇:地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及其解读

地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及其解读

一、教育理念的概念与内容

二、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反思

三、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地理课程教学应遵循的主导理念

四、体现新教学理念的地理教与学

五、地理探究学习的几个基本问题

六、对地理教学价值追求的几点认识

一、教育理念的概念与内容 什么是理念 什么是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理念例举 什么是理念

《辞海》对理念的解释是:理念是哲学名词,柏拉图哲学中的“观念”通常译为理念,康德、黑格尔等人的哲学中的观念指理性领域内的概念,有时也译作理念。《新现代汉语词典》把“理念”注释为“观念”;《汉语大词典》则把“理念” 直解为“理性概念”。教育理念的界定

定义一:教育理念是人们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教育发展的指向性的理性认识。定义二:教育理念是人们追求的教育理想,它是建立在教育规律基础之上的一种“远见卓识”,它能正确反映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的特征,科学地指明教育前进的方向。

定义之三:教育理念是关于教育发展的一种理想的、永恒的、精神性的范型。

现代教育理念列举

科学、人文、创新融合的理念: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的统一,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因此必须坚持科学、人文、创新的统一。要善于营造一种精神氛围,一种追求真理、崇尚学问的精神氛围,让学生在这样一种氛围中,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不仅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而且要体现在学生对教育的选择上,要给学生提供最大的选择机会,包括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等等,要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最大的张扬。简单地说,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要使学生对教育享有“参与性”和 “选择性”。

演绎与归纳相结合的教学理念:美国的教学注重归纳,中国的教育注重演绎。前者不受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局限,鼓励突破和创新,但所获知识不够系统;后者能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但不利于学生独立发现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的发展。两者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因此应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终身教育的理念:其基本内涵是:教育的终身连续性;教育与生活密切结合;给予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终身教育建立在四个支柱的基础上: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培养和平处世的人;培养具有人权意识的人;培养认识自己国家和具有国民自觉意识的人;理解并增进其他国家、其他民族及其他文化;认识国际相互依存关系与全国共同存在的问题,形成全世界的连带意识;养成具有国际协调、国际合作的态度并能实践。(地理学科在体现这一理念上,有独特而重要的价值)素质教育理念: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其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促使学生个性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和谐的、主动的发展。

创新教育理念:培养创新能力理应成为所有教育活动的一种基本指向。在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由于原创性是发展成败的关键,所以它将成为评价教育成败的最高标准。(创新更重要的在于营造一种适宜的环境)现代知识教育的理念:不把获得知识本身作为目的,而是把知识作为工具和手段以掌握科学方法为目的。因此,现代教育更关心的是怎样使传授知识的过程成为掌握科学方法、开发学生智慧的过程。

二、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反思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杨振宁:中国的教学太注重演绎,这种教育哲学是要你“在你的脑子里分清什么东西是你懂得的,什么东西是你所不懂得的;不懂的东西不要去沾它,你要沾的东西是懂的;然后来了一个老师,拉着你的手,走到一个你还不懂的领域里,一直到你完全懂了为止。”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胆子小,老师没讲过的不敢想,老师没教过的不敢做”。中国学者对杨振宁意见的引申:

“逻辑——演绎” 具有单向的、线性延伸的特性,易导致学生过多地关注局部推理的细枝末节,将逻辑推理看成是本质的东西而无暇顾及知识的本质特征和把握整体的思想,同时也造成思维环节的不协调——将认知活动局限于现有概念系统的逻辑框架内,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

过分强调“逻辑——演绎”线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逻辑——演绎”线索强调推理的严谨和步步有据,妨碍了学生深入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必然造成认识方法的局限和思维的僵化。

单一的“逻辑——演绎”线索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和动机的激发,降低了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和创造性学习的动机。

中国教育报: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多年来,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学生虽不大规范、但却完全正确、甚至是有创造的见地,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教育理论工作者:

被动接受知识,靠记忆和机械模仿获得与巩固知识;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是灌输——接受,学生学习方式基本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

讲授规律、原理通常是直接指向结论,很少让学生经历当初科学发现的思维过程;重标准答案甚于重智慧开发;让学生解决的问题过于模型化和公式化,不易使学生形成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意识。教师经常布置的作业多是书面习题与阅读教科书,而很少布置诸如观察、制作、实验、读课外书、社会调查这一类的实践性作业。

3.中国的教育企图用‘灌输最多的知识’的办法来使学生赶上时代发展的要求,但事实表明这种方法很愚蠢。因为不可能用被动灌输和被动学习的方法来使学生现在和将来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另外,更糟糕的是,这种灌输削弱了学生们的自主创造性。

吴传钧院士:过去,中学地理教育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学生不知道学习地理有什么用。教科书编得也不理想,知识零敲碎打,没有用地理学的观点和学说把有关知识串起来,学生为应付考试死记硬背,考完试全忘掉了。其他科学家:

我国的科学教育是有很大的缺憾的,造成这一缺憾的最大原因恐怕是我们鼓励人们的自由思考、独立探索精神还很不够,忽视了理性精神,特别是批判精神和怀疑精神的培养,忽视了对受教育者哲学气质的熏陶。

2.不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而是让学生遵循常规,以免考试时丢分。很少做实验或根本不做实验,使有关结论的得出缺乏事实依据。有的在黑板上“讲实验”,让学生“背实验”,来应付考试中的实验题。

4.较少向学生全面介绍科学的社会影响,特别是较少注意引导学生把科学的应用与道德伦理等因素结合起来思考问题;

5.科学教育一直沿袭着重实用轻人文的传统,甚至出现了“只见物不见人”的极端倾向。科学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染上了明显的趋利性、工具性色彩。

李远哲:我们谈教改,不必从什么教育的大道理谈起;光是看「上学使得这么多人不快乐」这一件事,已经给了我们足够的理由,非要教改不可。

三、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地理课程教学应遵循的主导理念 促进学生发展,要注意地理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两者的融合 促进学生发展,要注重发展学生的地理信息能力

促进学生发展,要处理好存量知识与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关系 促进学生发展,要处理好共同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科学与人文:学生发展的双翼

科学求真,注重逻辑,给人以严谨,给人以科学判断的缜密精神。

人文求善,关注人的精神世界,给人以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精神,让人有社会责任感和良知。

发展学生的地理信息加工能力

 获取地理信息的技能:用多种方式搜集信息,包括:阅读地图、各种图表、访谈、实地调查与观测、去图书馆查阅等等。特别要注重信息的原始来源。

 整理地理信息的技能:把搜集的信息资料写成短文、制成表格、绘制图表和简单地图等等。

 分析地理信息的技能:分析和解释信息时,探索地理事物的模型和地理事物间的关系。处理好存量知识与创新精神 和创造能力的关系

知识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统带全局的核心意义 把存量知识作为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的基础 发挥高效学习与研究性学习两种学习思路的优势

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个性发展是指个性品质的不断完善,包括积极个性品质的形成、发展和不良个性品质的矫正、克服。

我们的任务就在于,在学校里不要使任何一个学生成为毫无个性,没有任何兴趣的人。每一个学生都应当从事一件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每一个学生都应当有一个进行心爱的劳动的“角落”,每一个学生都有一门特别喜爱的学科,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最爱阅读的书籍。总之,使每一个学生在某一个领域、在某一个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充分显示其个性。

四、体现新教学理念的地理教与学

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 对地理学习方式的基本要求 地理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

改变地理学习方式:

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对地理学习方式的基本要求 地理课程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应强调理解的质而不是信息的量,改变过分注重记忆、被动模仿的学习倾向,把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

具体要求:

——改变“师讲生授”的传统方法,倡导交互式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之间为促进学习而进行的各种讨论

鼓励学生向教师质疑,与教师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

——改变单一接受式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学习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以及认知发展水平,向学生呈现探究性问题,将学生置于探索者的位置。

鼓励学生利用信息传播、思辨、实践等技能去探究现实世界的地理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测和想象,通过直觉领悟与逻辑方法的并用,养成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相结合的思维习惯。地理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地理课程的教学,应该注重演绎与归纳的结合、知识传授与获得知识过程的统一;尽量从实际出发,提出问题,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并得出结论,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地理知识,同时获得广泛的地理活动经验。

具体建议:

——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教师角色意识

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观念,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指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上,而不是仅仅向学生灌输结论。

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习惯。组织学生搜集、获取案例进行研讨与交流,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信息的习惯和能力。

——重视开发和应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既要重视发挥现有各种教学手段的优势,更要注意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给教育带来的潜在影响。

应用多媒体教学辅助系统呈现教学内容和问题,进行师生的对话、讨论与释疑。发展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收集、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

——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将导致不同学生表现出不同的学习倾向,积极探索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方式。

鼓励尝试个体教学模式部分替代班级授课的途径。加强对学生野外观察、观测、调查等实践活动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有参加旨在锻炼地理技能的机会。给学生创造更多机会体验主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和“经历”,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培养学生的个性与创造能力。

鼓励和尊重学生不同的经验、见解、想法和说法,因材而施教。——地理教学要注重渗透现代地理科学观念,讲清知识的应用。

地理教学应把渗透现代地理科学观念、形成学生的地理意识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注意围绕地理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提高精选与组织教学内容。

密切联系实际讲清地理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范围与应用实例,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地理教师的角色定位和要求

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观念,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指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上,而不是仅仅向学生灌输结论。一句话:要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具体要求: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五、地理探究学习的几个基本问题

(一)基

(二)科学探究与探究学习

(三)科学研究的五大要素与探究教学

(四)探究学习的特征

(五)探究学习的运用

(六)地理探究学习的基本步骤

(一)基

科学的本质是探究,而作为探究的科学只有通过探究活动过程才能真正理解。

科学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也应是一种探究过程。因为探究过程蕴含着教育的本质:学生惟有藉此才能真正了解科学知识的本质,掌握科学方法,形成科学态度与精神。尽管强调探究是学习,但不能误以为地理教学只采用探究的方式,教师要运用其他不同的策略,来促进学生掌握必须的知识和能力。

(二)科学探究与探究学习科学探究与学习探究内涵的比较 科学探究与学习探究任务的比较 科学研究的五大要素与探究教学 内涵的比较:

科学探究(科学研究):是人类探究自然现象和规律,并按照自己的目的来进行生产、改造和保护自然的一种创造性的智力劳动。

学习探究:指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任务的比较

科学探究:揭示自然现象的奥秘及其规律;提高利用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能力;推动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促进精神文明的进步。学习探究: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获得有关自然界的知识,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三)科学研究的五大要素与探究教学

科学研究的五大要素:主题、材料、工作方法、思想方法和哲学观点。

1.主题:即打算解决什么问题。这是科研的先决要素。它影响着其他要素的确定。

2.材料:科学研究的材料(有时也称资料)。就是研究者对于研究对象从各个不同角度所见到的片段事实、个别部分和表面现象,也就是人类认识客观的初级阶段所得的感性材料。

3.工作方法:即通过什么途径、运用什么手段、采用什么方式,以及使用什么工具、仪器设备等去获得材料,都需要适当的工作方法。

4.思想方法:在科研过程中.尤其是在理论分析阶段,思想方法是一个重要的要素。因为它决定了研究者如何去处理材料.使感性认识变成理性认识。思想正确与否,将会直接影响科研成果的水平。

5.哲学观点:指研究者采用什么哲学观点指导科研。这一问题贯串于科研工作的全过程,特别是在收集材料、整理材料、理论分析等环节中,其作用尤为明显。在这些科研阶段,其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都直接受哲学观点的支配。

(四)探究学习的特征

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获得新知和能力 探究教学注重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 重视证据在探究中的作用

探究教学重视形成性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 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获得新知和能力 探究教学不是先将结论直接告诉学生,再通过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加以验证,而是让学生通过各式各样的探究活动诸如观察、调查、制作、收集资料等,亲自得出结论,使他们参与并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建构起新的对自然的认识,并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探究教学注重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

探究教学重视从学生生活经验入手安排教学内容。探究教学重视让学生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获得知识。重视证据在探究中的作用

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要根据实证资料作出对地理现象的解释。获得实证资料的途径: 一是观察,描述被观察地理事物的特征;

二是测量,测量温度、距离和时间,认真地做记录;

三是实验、观察和测量,将实验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情况记录在报告和表格中;

四是从教师、教学材料、网络或其他途径获得实证资料,探究性学习中收集实证资料的过程能够更多地获得和利用他人的帮助。探究教学重视合作式学习

在探究教学中,常常需要分组制订工作计划、分组观测和调查,需要讨论、争论和意见综合等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或批判,从而建构起新的和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探究教学重视形成性评价和 学生的自我评价

每个学生理解了哪些概念,哪些还模糊不清或不知道,是否能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是否能提出问题,是否能设计并实施探究计划,是否能分析处理所收集的证据,是否能判断证据是支持还是反对自己提出的假设等,都要通过形成性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来检测。学生每天的笔记、撰写的报告、绘制的图表、制作的模型等,以及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针对某个问题所作出的解释,是常用的评价方式。

(五)探究学习的运用 地理探究的能力目标 地理探究课的情感目标 地理探究学习的适应范围 地理探究学习的基本步骤 地理探究的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独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主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自主活动能力、合作交往能力。体会地理研究的过程、学会地理方法。地理探究课的情感目标

探求知识的欲望、研究地理问题的兴趣、热情; 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知难而进、刻苦勤奋的意志和献身科学的精神; 利用科学促进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地理探究学习的适应范围

确定、评价空间位置:着眼解决地理事物分布在哪里的问题;对地理位置做出评价。揭示空间有序性:包括对有关地理事物的空间排列状态、空间格局等的探究。揭示地理因果联系:分析解释地理事物空间上的成因联系;分析地理特征 解释空间效应: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是怎样导致其他要素发生变化的?地是怎样影响人的?人是怎样影响地的?

分析、归纳地理过程规律以及预测地理过程

(六)地理探究学习的基本步骤 提出地理问题 提出假设或猜想 收集证据 整理分析资料 得出结论(解释)表达与交流 提出地理问题

学习要求:在观察、调查、阅读等情境中发现问题,尝试提出可以通过科学探究来解决的问题。

达成目标:能对地理事物和现象产生好奇心,提出可能通过探究解决的问题;领会提出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理解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引导探究的策略:教师必须提供某种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提出问题的兴趣;问题可以是学生自己提出的,也可以是教师通过特殊的问题情境诱导学生提出的,甚至可以是教师或教材提出的。提出假设或猜想 学习要求: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或者收集相关信息,将以有的地理知识与问题相联系,提出对问题解答的猜测和假设。

达成目标:能针对所提出的问题,依据已有的科学知识、经验,通过思考作出猜想假设。引导探究的策略:让学生广泛开展讨论、合理猜想。引导学生考虑我们能作什么样的预测和假设?应以什么为中心展开探究?鼓励学生提出尽可能多的、能够解决思想中暴露出来的不一致或不足之处的假设。收

学习要求:为验证猜想和假设,通过各种途径、形式搜集数据资料,决定收集资料的范围和要求,并制订相应的计划。

达成目标:能针对探究的目的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考虑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理解制订计划和设计实验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引导探究策略:指导制订探究计划,明确要收集哪些方面的证据以及收集证据的方法;让学生初步学会收集一手和二手资料的方法,具有初步的从一手或二手资料中提取有价值的科学信息的能力。

整 理 分 析 资 料

学习要求:使用有关设备和材料进行实验、调查、观察、检索;安全地操作、记录观察和测量的结果。达成目标:

1.整理资料:能够选取资料绘制成地图;制成图表、表格、模式图等;能够运用其他媒介手段进行统计、归纳。

2.分析资料:学会运用统计等方法分析地理信息、资料;

学会运用地图等手段进行推理和得出结论;学会从各种信息源中选择地理信息进行分析、综合、评价、预测等思维活动。

引导探究策略:指导学生绘制图表的方法;教给学生一定的统计分析方法;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源。指导学生运用其他媒介手段进行统计、归纳。

学习要求:分析观察和实验的结果,与猜想和假设进行比较,做出解释;收集更多的证据支持解释,检查解释及过程、方法上是否存在问题,必要时提出改进措施。

达成目标:将证据与科学知识建立联系,得出基本符合证据的解释;能注意与预想的结果不一致的现象,并做出简单的解释;能提出改进工作方法的具体建议。

引导探究策略:指导学生正确地描述、解释观察、实验所见到的现象;在学生提出证据说明和验证猜想和假设时,引导学生复习相关知识,使之与已有科学知识建立联系。启发学生注意与预想的结果不一致的现象,并让学生做出简单的解释。

表 达 与 交 流

学习要求:表达自己在探究过程中形成的见解,并且和别人进行交流。

达成目标:能用语言、文字、图表等方式表示探究的过程和结果;能倾听和尊重他人提出的不同见解,并交换意见;认识表达与交流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引导探究策略:培养学生能够从各种探究结果中得出有用的概念,作出明确表述;对问题的答案进行检验与评价;采用恰当方式(如运用绘画、图表、文字等)总结和表达结论。

六、对地理教学价值追求的几点认识

对地理学的认识 地理思维的发展 运用地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情感态度的发展 地球道德意识的发展 对地理学的认识

体会地理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认识地理对于未来进一步学习的作用;

初步理解地理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能感受地理学的美。地理思维的发展

对空间格局有敏锐的觉察力;

能够以空间关系分析、区域综合分析等方法进行正确的思考与推理;

能够利用地图、图表、图片、图解以及进行实地观察、观测,调查访问等形式去获得信息、整理与分析资料并得出结论;

能进行合理的推测、大胆地猜测,并加以检验。运用地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运用地理知识、方法和技能解释研究不同尺度地理区域的一些地理现象。初步学会借助地图、图表、模型以及实际观察、调查的资料探究地理问题和作出表达、判断、评价与决策。

初步学会从不同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并初步学会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某些实际问题。地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学习地理的兴趣、自信心,对周围环境乃至地球上各种不同自然与人文特征的兴趣与审美能力。

具有热爱祖国的情感、全球意识及正确的地理观念(人地观、环境观、资源观、因地制宜观念、区位意识等)。

认识地球上的不同人种与社会,能鉴赏人类丰富的文化。地球道德意识的发展

“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

“尊重自然、人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人口道德”意识。“环境道德”意识。“资源道德”意识。“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

使学生知道每一个公民都承担着建设“一个宽敞的地球、一个干净的地球、一个富裕的地球、一个安全的地球”的崇高道德责任,任何与此相悖的行为都是地球道德规范所不允许的。

“尊重自然、人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要使学生懂得,人属于自然的一部分,人必须尊重自然,不损害自然必须的进程;人既不能屈从于自然,受自然支配,做自然的奴隶,同时也不要凌驾于自然之上,无休止地掠夺和破坏自然;人只有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持续生存下去,否则会遭到自然的严厉惩罚。

“人口道德”意识

使学生意识到人口剧增对环境所产生的巨大压力,认识节制人类自身繁衍的必要性;明确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的意义,了解和承担个人应担负的责任。

“环境道德”意识 保证学生“注意到个人和社会行为所产生的影响,以及获得准确的信息和技能使他们能就环境问题作出正确的决定和建立一套环境道德规范,作为行动的指南” “资源道德”意识

要使学生懂得:①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一定的空间、一定时间、一定地域、一定周期内,资源几乎都是有限的。②应当限制非可再生资源的过度消费,注意节约和开展综合利用;可再生资源虽然可以不断更新生长或循环再现,也应该加强抚育,保护和合理利用,这是当代公民对后代幸福应当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③人类对资源的无节制的开发利用甚至挥霍浪费,必然导致自然对人类的反抗,并威胁人类的持续生存,每个公民都负有阻止滥采滥用自然资源错误行为的道德责任。

第三篇: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往

摘要在教学中师生交往是老师与学生间的一种互动关系,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特殊的作用。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 发展 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往,使学生在有效课堂交往中得到全面发展。本文从分析我国教学中师生交往现状和师生交往的重要性入手,阐述了 现代 教育 背景下师生交往的特点,探索构建和谐师生交往的对策,以促进教育效果的不断提高。关键词师生交往生生交往课堂教学 新课标指出教学关系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课堂教学活动实际上是一种多极主体间的交往活动,在这种交往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发生着频繁而密切的联系,这种师生间、学生间的广泛交往与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得以发挥的前提,是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现代教学理念下,师生是交互主体性的伙伴关系,两者各具独立人格且完全平等,这种新型师生关系得以建立和表现的最好形式便是课堂教学交往。通过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新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面临新的挑战,教师应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加强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让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体验快乐。

一、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涵义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交往的社会,人类社会生活离不开交往,20世纪50年代开始,交往理论开始从 自然 科学 和技术科学领域迅速扩大到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这引起西方 哲学 家对交往理论的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结果使交往理论获得重要的进展,交往理论也因此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影响的哲学理论。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全球化社会的到来,社会交往的日益扩大使交往实践观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使交往这个哲学主题迅速转变为社会主题,并引起人们思维方式的变化。这种思维方式的变化渗透到教育领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来认识教育教学活动:学校的课堂教学活动不应再是单纯的接受被动活动,而应是师生之间相互关系、相互交往的互动活动。著名的哲学家哈贝马斯对交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认为交往是建立在主体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的,“只有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称得上相互关系,因为主体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双向的,而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则是被动的、单向的关系,是不能称为相互关系的”。[2]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和学生是相对独立和相互平等的主体,课程教学的有效进行离不开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而课堂教学最终要实现的目的就是期望理解(教师所期望学生获得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实际理解(学生自己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的统一,从而在师生之间形成共识。因此,我们应该把课堂教学看成是一种交往形式。

二、新课程理念下师生交往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形成的以“传道、授业、解惑”为目的而建立的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人际关系,这种特殊关系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发展,在教学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现代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没有师生关系的和谐,就谈不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育教学过程的优化,更谈不上教育教学管理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师生交往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主要通过其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交往论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彰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的转换,由教学中的权威变成合作者,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可以说,创设基于教学。教学不再是教学生学,而是师生的交往。所谓交往,即共在的主体(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会话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基于这一理念,课堂上的“师道尊严”就非要摒弃不可了。教师心目中的学生,首先是与教师具有同样价值的人。师生关系应是平等的,教与学应是民主的,教学氛围应是愉快、和谐的。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教师由传统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所言所行,既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也促进自身的发展。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的凸现,心灵的开放,个性的张扬,潜能的释放。

三、新课程理念下教学中师生交往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前曾有这样的观点,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做,有这样的共同活动就是师生互动。显然,这种所谓的师生互动是仅仅流于形式的。课堂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师生互动是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维,不仅要让学生“跟着思维”,更要让他们“学会思维”这种形式在交往上较普遍存在于课堂教学中,这种交往无实质性的内容。其表现样式很多。如,在课堂提问中,教师问一些并不能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学生齐答,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问“1加3是不是等于4”,学生齐答“等于”,教师问“一百万是不是很大的数”,学生齐答“是很大的数”,教师问“这节课的知识都会了吗?”,学生齐答“会了”。又如,教师向学生提出某一个数学问题,某一学生站起来作出了正确的回答,其他学生明明已经知道是正确的,教师仍然要问“他的回答对不对啊”,学生齐答“对”,教师继续追问“他的回答好不好”,学生齐答“好”。诸如此类的形式上的师生交往在数学课堂教学提问中还可以举出许多。所以,教师必须建立一种能进一步启迪学生的思考的交往方式。有的教育教学研究者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中有80%的问题只需要运用死记硬背的知识就能解决”。[3]由此可见,课堂教学中形式上的交往已经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了。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状态的标志是什么呢?首先是看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学生是否全神贯注地在听课味课。其次是看学生的意志力如何,学生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学习有阻力时是否能继续认真地去思考,去尽力而为,虽然有时会犯错误,但有克服困难,克服阻力这样的意志就能够说明学生已经处于较为旺盛的思维状态了。

四、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交往的教学形式 交往的主要形式是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及教学互动形成学习的共同体。教师、学生、课程、环境相互作用,在交往互动中建构文本信息的意义,建构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在交往活动中主要存在着教师与学生间的交往和学生与学生间的交往两种基本形式。

(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 教师不再是传授知识,而应该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师生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比如在授课《宋金南北对峙》这一节时,向学生提问了一个问题:岳飞既然是一名抗金名将,可以帮助宋高宗消灭金国、甚至可以统一南北、扩大疆土、实现 政治 家的梦想,为何宋高宗最终杀害岳飞呢?经过全班小组积极讨论后,其中只有一个学生回答是这样的:宋高宗害怕皇位受到威胁。这个答案超乎意料。而普遍的答案却是说:受到奸臣秦桧的谄害等等。然后再设问:如果那个朝代没有秦桧,宋高宗会不会杀害岳飞呢?通过与学生的层层交流与讨论,发现学生对于研究或探讨 历史 人物、历史事件兴趣甚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一堂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孩子们在一种和谐、宽和、放松的精神状态下学习,通过他们敢于表现、敢于质疑、敢于争论的情境,使学生的思维、情趣、爱好、特点有了张扬的空间并得以实现。在这个短短的过程中,师生、生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之间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从而得到体现,丰富了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实现了教学相长。这种交往形式,允许学生发问和相互讨论,师生间能进行相互对话,开拓了更多的交流渠道,不仅加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使教与学相互作用,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达到师生关系优化的目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的过程。师生的交往是人与人的交流,它贯穿教学的方方面面。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他们间的交往应该是平等的、民主的、合作的关系。教师在学生面前应尽量淡化自身作为教育者的角色的痕迹,取而代之的应是长辈般的严肃和慈祥,朋友般的亲密和关爱。

(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往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替代的组织形式。生生间的交往是学生个体间或个体与群体间为达成共同的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展开的相互协作的学习交往形式。生生间的交往是通过学生间的不同见解、观点的碰撞,引发认知冲突,能够更加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提高交往语言,培养竞争合作意识和人际关系交往的技能。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创设真实的交往学习情景,并以“任务型”的活动安排发动学生对文本、话题等进行讨论。在这活动中,每个学生都要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运用听、说、讨论,并以问答、对话、辩论,表演、竞赛等形式将交往结果呈现在全班面前。学生的交往实践形式可以分为同桌交往、小组交往、组际交往、个人与集体交往等,以此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创造意识和责任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中,小组内的交往应作为主要形式。在生生间交往的过程中,教师并非无所作为,而应及时转换角色,由交往的直接参与者变为交往环境的营造者,学生的顾问和帮助者,而不只是讲述真理的人。学生间的交往是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可或缺,且行之有效的学习形式。影响交往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如课堂教学环境、学习条件等。但就交往活动本身而言,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策略。首先,小组内成员应合理搭配,以保证在性别、兴趣、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学生所拥有的信息不同,“信息差”的存在使学生为获得彼此的信息而积极地交往。第二,教师要把握好“最近发展区”,既保证学习内容富有挑战性,又符合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第三,正面引导,及时肯定。每当学员积极参与交往活动,或在活动中有进步,教师都由衷地给予鼓励和肯定,增加学生对交往的自信心。第四,鼓励创造性,即在交往过程中对超出了主题深度和偏离了主题广度的深入性的探讨,教师应及时鼓励,以赞赏性的姿态加以积极地评价,为学生进一步进行探究性、研究性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五新课程理念下怎样让教师学生更好的交往 实施师生交往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师动生不动”。这里面的原因很多,但是直接原因是没有能够生动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注意积极地鼓励学生的参与行动,没有给足学生发言的机会和行动的空间,还有就是教学内容与教学行为脱离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发展 规律。如何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在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做到“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而进行情境创设”,创设情境,以情境促动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产生极大兴趣。教师要以自己的激情来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精心设计的板演来促动学生主动地探究。教学方法也是吸引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交往的好方法。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讨论法、发现法等。教学方法具有互补的特点,各种教育方法在实现教育目标方面都有着自己的特殊的作用。课堂教学中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所谓最好的方法,随着当代课堂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当前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努力建构多样化、最优化的体系,教学中要坚持以启发式作为指导思想,坚持各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综合地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做到“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以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因此,师生互动是否成功就要看学生是否在进行积极地思维,科学地思维。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状态的标志是什么呢?首先是看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学生是否全神贯注地在听课味课。其次是看学生的意志力如何,学生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学习有阻力时是否能继续认真地去思考,去尽力而为,虽然有时会犯错误,但有克服困难,克服阻力这样的意志就能够说明学生已经处于较为旺盛的思维状态了。所以说,凡是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并为完成学生认识飞跃的各种教学活动和措施都是师生交往互动的策略。

第四篇:新课程教学理念

新课程教学理念及实践

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活动过程,成为科学知识内化为学生精神财富的过程。知识的获得与内化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对知识进行自主性地构建。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打开知识之窗,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体验知识,感受知识的存在;指导学生应用知识,增强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帮助学生回归知识,促使教材知识活化。

一、要注重课程意识

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有大纲意识、教材意识、教参意识,而课程意识十分淡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课程意识提到了重要位置,强调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教师准备的材料、教学环境等因素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这就意味着教师的传统课程观要发生重大变革。

所谓课程应理解为由教师、学生、教材、教师准备的材料、教学环境等因素的组合,这就决定了课程是独特的且永远变化的,有多少个班级就应有多少种课程,有多少所学校就有多少种课程。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通过教学应使每个学生都能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都

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使学生能从同学身上、教师身上学到的东西远比从教科书中学到的多。因此,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都要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不只是忠实地实施计划、教案的过程,更应是课程创新和开发的过程,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和转化的过程,这需要教师和学生创造性的劳动。

二、要注重以活动为主线

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构建以活动为主线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领悟数学、理解数学。为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需要强调的是,教学中应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欢乐、宽松的学习环境中主动学习。这里提出以“四无”为衡量、判断是否营造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教育环境标准,即童言无忌—让学生在课堂上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意见;童心无畏-—良好的氛围给学生一种安全感;童真无邪学生发表自己真情实感,不必人云亦云;童爱无限一一课堂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生活的美好,分享着学习成功的喜悦。

三、重视发展思维能力为核心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思考的学问。思维是有效教学的核心。

1、借助表象,实现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 所谓表象,是指过去知觉的对象和现象在头脑中产生的印象,它既能以直观的形象来反映现实,又有一定的概转自括性。教学时,教师应把抽象知识“物化”成学生摸得着、看得见、可操作的具体材料。通过眼、口、脑、手多种感官参与,建立丰富的表象,促进思维的内化。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因为分数是一个抽象概念,教学时可以先用具体事物让学生操作,把一张圆纸片平均分成2份,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份,再把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与其他各份一一比较,通过操作,形成感性认识。再要求学生观察一条绳子,不动手,想象把其平均分为3份,用手比一比,每段多长,学生想象平均分绳子的过程,实际上是以原来动手操作、感性认识在脑中留下分数概念的表象为支柱,通过想象,实现了思维内化,促进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

2、借助“说理”,由思维无序性向思维逻辑性转化 小学生独立性较差,他们不善于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往往抓住某个字句作为思维的依据,如看到“多”字,就想到加,因而导致错误百出。我们把学生这种思维称为“思维的无序

性”。为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需要加强了数学语言的“说理”训练,有计划、有目的地让学生用语言叙述、概括出需要解答问题的数量关系,对部分问题,学生列出算式后,还要求学生)用语言叙述出为什么这样列式,其依据是什么分析、比较、综合的思维的逻辑性。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数量进行概括、推理,从而发展学生

四、让学生经历再创造是有效教学的目的

学习不是纯粹的模仿和纯粹的记忆,学习是一个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是有效教学目的之一。为达到这个目的,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为学生提供探索、发现的素材

我们应大力提倡创造性使用教材,将书上静止的知识转化为学生主动探索、发现的对象,使学生的观察、思考、猜想、探索有一定的凭借。例如,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时,教师有意识地将陈述性知识(是什么)转化为探究性知识(为什么),改变先用例题讲解,让学生明白计算法则后再指导学生巩固练习,而采用先让学生自学例题,再要求学生讨论,为什么两位数乘一位数列竖式笔算时从低位算起,而不从高位算起,学生通过两种算法优缺点的比较,领悟了计算方法。

2、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以学论教

改变教学程序,教师不教,让学生通过自己努力,寻求解决问题途径,并在不断“尝试一纠偏再尝试一再纠偏”的过程中发现新知。当然,让学生先学,并不是教师不教,为了让学生尝试、探究能成功,教师一要预设学生的“未知”,为学生选准探究内容、探究重点;二要关注生成,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说出相应变动,或激起学生认知冲突,或调整教学进度,或将差就错,变学生错误为新的学习资源。三要适时点拨、引导,“该出手时要出手”,把握时机,疏通探究途径,拓展探究成果。

总之,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应有数学魂、数学味,这个“魂”和“味”指的是数学课是否让学生思考,是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核心是在思考过程中,学生是否由不知到知,由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是否通过思考,掌握数学知识、领悟数学方法、理解数学思想。

第五篇:音乐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索

音乐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索

林贤如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人类的情感和意图用音乐的形式表达的一种方法。语言有国界,而音乐没有国界,是人类共同的语言。

音乐作为美育的一部分,历来是中小学校的一门必修课程。近年来将音乐作为一种元素,甚至是一种手段运用到其他课程中,已有不少有益尝试。特别是在人文学科的教学中,音乐在促进学生理解、领悟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随着多媒体教学技术普及,相应教学设备的更新和配备也为音乐走入课堂提供了硬件保障。

地理作为一门跨越文理的综合性学科,从培养学生全面的素质角度出发,将音乐适度地引入地理课堂,不但可以帮助在学生理解地理事象,增加学生对自然、人文的感性认识,更可以陶冶情操。因此,我们若能在课堂上把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在传授地理知识的同时以恰当的音乐作衬,二者定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作为一名地理老师,也是一名音乐爱好者,在把音乐引进地理课堂方面,做过一些尝试。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大致归纳如下。

一、音乐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运用的理论依据

1、音乐的教育功能

音乐作为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地理学科中所强调的地域差异,除了自然的,更多的是人文的差异,而音乐浓厚的民族性、地域性正体现了这种差异。将合适的音乐引入课堂,可以多方位展现文化地理景观,为辅助地理教学提供广阔空间。

地理课堂是进行爱国情怀、人文情结、文化认同教育的重要阵地,音乐可以促进教学目的的达成,正如贝多芬所说:“音乐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出火花。”

2、音乐审美的心理效应

对于某一确定的音乐,听众往往在感受上产生共鸣。和其他艺术相比,音乐虽不具有形象直观性,但可以再现某些自然、人文现象以及启发一种主观性的内心情感。这对地理课堂中自然过程的揭示,人文现象的展现和情感的激发都有直接意义。音乐审美的心理效应为音乐辅助实体内容教学提供了依据。

二、音乐在地里课堂教学中运用的类型

地里教学在涉及国家、民族、地区、文化、景观等教学内容以及各教学环节中,都可以选取适当的音乐作为辅助教学内容或背景配乐。鉴于不同音乐在地理教学中运用的理论基础差异,因此可以将音乐分为以下两种运用类型。

1、作为与地域文化关联的音乐。音乐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当地理课学习相关的国家、民族、文化等区域地理内容时,音乐更可以有发挥的空间。例如学习国家地理,我就试着做过这些尝试。

譬如在学习东亚国家日本时,放上一段《樱花》乐曲,和着音乐轻声旁白:“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每年春季开放,有的雪白、有的粉红,如霞似锦,惹人喜爱……”。在音乐声中把学生带进日本国度,这样开头既自然,又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此外可作为新课引入、制造气氛的地方还有:如讲南亚开头,可放一段颇有地方风韵的印度舞曲,把学生带进南亚那片古老而神秘的国度;讲俄罗斯时,先放一段俄罗斯民歌如《三套车》,歌词写道:“冰雪覆盖着伏尔加河,冰河上跑着三套车……”。乘着歌声的翅膀学生的心早就飞到了冰雪覆盖的俄罗斯大地,和那条母亲河之称的伏尔加河畔……

讲拉丁美洲国家巴西时,可以引用一段桑巴舞曲,并介绍说:“足球是巴西恩最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桑巴舞是巴西人最喜爱的一种舞蹈。有人说,巴西人踢足球就象跳桑巴舞一样好看而富有节奏……,足球、桑巴舞、迅速发展的国民经济构成巴西的特色。”接着,带领学生进一步学习、了解巴西经济及其他内容。南美洲重要国家阿根廷,可以播放一段热情奔放的探戈和潘帕斯大草原牧牛的视频,通过声音和图像生动表现阿根廷的特色。

此外,在讲课过程中插入一些音乐片段,即可以缓解课堂紧张气氛,调节情绪,又可以引导学生转入下一个内容的学习。如学习北非国家埃及一课,讲到尼罗河与埃及的关系时,不妨来一段埃及民歌《尼罗河畔的歌声》:“太阳刚刚爬上山岗,尼罗河水闪金光,家乡美丽的土地上,劳动的人们在歌唱……”,歌声落下,老师评述:“歌曲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美丽富饶、祥和安宁的尼罗河沿岸田园风光,这一切连同埃及六千年灿烂悠久的历史,都离不开尼罗河的无私奉献……”。

再如讲到欧洲西部发达的旅游业时,以斯特劳斯优美动听的《蓝色多瑙河》为背景音乐,从多瑙河上的航行,维也纳的音乐会讲开去,让学生沉浸在西欧浪漫旅游的遐想之中。至于中国地理部分,可涉及的音乐就更多、更熟悉。比如在全文开头,书中就首页刊出歌曲《歌唱祖国》拉开中国地理的序幕,在嘹亮的歌声中唤起学生对祖国壮丽河山、富饶资源的热爱之情,进而激发其报效祖国,为祖国学好知识,掌握本领的爱国情感。在此高昂的状态下进入章节学习,学生求知主动性增强,精力集中,易进入角色。

在讲中华民族时,可采取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爱我中华!”在歌词中了解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这个大家庭里,有五十六个民族,各族之间无论大小,一律平等,共同携手创建祖国明天。

《长江之歌》是一首气势磅礴、而又脍炙人口的好歌曲。“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肩膀,挽起高山大海,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短短几句,唱出了中国儿女对母亲河的依恋,也包含了很多地理常识,假若以此曲作为《长江》一课的“引言”,相信学生会在这饱含深情的歌声中胸潮澎湃,心驰神往,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与此有类似效果的还有《黄河》、《京杭运河之歌》等。

在学习中国分区地理香港和澳门时,有两首好歌值得推荐,一是《东方之珠》,一是《澳门》,两首歌都唱出了香港、澳门这两个在外已逾百年的游子历经沧桑、磨难,日思夜想盼望着早日回归祖**亲怀抱的强烈愿望,有助于我们了解港、澳历史及地理位置等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坚定捍卫祖国统一的决心和信心。

此外,我们在学习中国各分区地理时,还可采用一些富有浓郁地方情调的民歌片段,这样可为学生创造出一个既轻松愉悦而又紧扣课文内容的学习环境,学习效果显而易见。如反映西北风情的《兰兰花》(陕西),《达坂城的姑娘》(新疆);反映南方江浙一带情调的《紫竹调》,广东乐曲《步步高》;反映青藏地区特色的《献上最洁白的哈达》《青藏高原》等相关曲目,在此不一一列举。

2、作为调节课堂氛围的背景音乐

由于人类所共同的生理基础和感受方式,聆听同样的音乐,能够产生相同的情感反应。因此,背景音乐虽然与课堂的教学内容没有直接联系,但是可以营造不同的课堂气氛,通过学生对音乐审美的心理效应和音乐的认识功能,促进学生的学习。

根据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对音乐中传递的喜、怒、哀、乐等基本情感要素能很好把握。因此,在不同课堂环节中,针对特定需要,可以选取一些适当的音乐作为烘托。例如,为了帮助学生思考,可以播放一段马斯内的《黛依斯》中的沉思曲,以烘托课堂气氛。在讨论后,为了让处于兴奋状态的学生平静下来,可以选择巴赫《哥德堡变奏曲》。为了缓解课堂授课过程中学生过度的紧张,可以放一段抒情的轻松音乐,如海顿的《小夜曲》,以便放松心情。

三、音乐在地理课堂教学运用的要求

将音乐搬上地理课堂之前,一定要仔细筛选考量,在这当中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所选取的音乐要注意典型性和进步性

音乐在地理课堂中的运用主要是为地理学习服务的,因此选取的音乐应该具有代表性和可接受性,尽量选用特色鲜明、学生熟悉的乐曲,不要将生僻艰涩、难以理解的音乐搬进课堂。

2、要选取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音乐

使用恰如其分的音乐可以帮助地理学习,反之生硬运用音乐,则会适得其反,不但浪费了地理课的时间,而且不免有哗众取宠之感。如学习北欧、南亚、非洲地理时,若一时找不到对应音乐,应抱着宁缺毋滥的态度。同时,播放音乐的时间宜短不宜长,时间最好控制在二~三分钟之内,不应该喧宾夺主,将地理课变成一堂音乐欣赏课。

综上所述,将音乐元素融合到地理课堂中,不但可以体现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活化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理解,也凸显了地理学科的“博大”,增加了地理学科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可以促使学生参与到人类文化的探索中,在地里课堂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当然,要做到教学内容和音乐的相得益彰,提高地理教师的音乐和人文素养是不可或缺的。

运用新课程理念探索地理教学中师生合作1.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本类热门推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