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学校工作中,让师德“落地生根”二号文库
- 在学校工作中,让师德“落地生根”二号文库
- 龙岗区青年教师优质课教学大赛总结二号文库
- 物业客服2024年个人工作总结二号文库
- 课题阶段总结[精选合集]二号文库
- 2024至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总结(优秀范文五篇)二号文库
- 中小学校依法治校工作总结精选(五篇范文)二号文库
- 经济学院岗位职责(★)二号文库
- 发挥人大代表监督作用之我见二号文库
- 建筑工程个人工作总结二号文库
- 在县直党委下属单位党组织书记培训班上的讲话二号文库
- 屌丝逆袭总结二号文库
- 教学工作会上的讲话二号文库
- 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办法二号文库
- 2024年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总结二号文库
- 关于加强中小学教科研工作机构建设的意见二号文库
- ××小学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计划(5篇)二号文库
-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二号文库
- 长清三中初中部2024上半年教导处工作计划(大全五篇)二号文库
- 小班上学期个人总结(共5篇)二号文库
- 学生会评优申请书二号文库
- 陈玉华县学科带头人 培训小结二号文库
- 2024五年级下册 品社教学计划二号文库
- 关工委开展“三项活动”汇报(简短)二号文库
- 2024年秋季学期少先队工作计划专题二号文库
- 兴泰中专学校简介二号文库
- 二年级下学期安全教育工作总结[范文]二号文库
- 春风化雨润心田 德育之花香满园 (5000字)二号文库
- 新教师参加师德演讲比赛演讲稿二号文库
- 森林消防安全心得体会6篇二号文库
第一篇:对中国农村教育的思考
对中国农村教育的思考
中国农村教育的现状究竟如何?在城镇化的浪潮下应如何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这在当今中国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
“一片大好”还是“令人担忧”
一些人认为,中国当前农村教育的形势是“一片大好”的:至20世纪末在农村已完成全面“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任务,自2024年12月24日《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下发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全部免除,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教科书和寄宿生活费补助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得以建立,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得到巩固和完善,农村地区“真正意义上的免费义务教育”自2024年起得以全面实施,至今已有10年之久,农村学龄儿童净入学率和“小升初”率长期稳定在九成以上。
然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农村教育的现状是令人担忧的。
首先,自2024年至2024年期间过快过急地推行撤并农村中小学校(2024年21世纪教育研究院《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资料称,2024-2024年间中国农村小学减少22.94万所,减幅52.1%,教学点减少11.1万个,减幅约60%,农村初中减少1.06万所,减负逾25%。10年间中国农村平均每天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每小时消失4所农村学校),导致一些农村地区学龄儿童上学困难;其次,农村学生辍学率依然居高不下,且辍学主体由高年级学生转为刚入学的一、二年级学生,复读后再辍学的比例也有升高之虞;第三,农村学校师资、校舍和教学资源质、量均得不到保证,城乡教学质量差距进一步拉大;第四,“进城民工子弟”和“留守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势成痼疾。
好的初衷何以得不到预期效果
正如许多分析家所指出的,一些引发广泛争议的农村教育政策、举措,其出台的初衷是好的。
当初调整农村教育布局、撤并边远、分散农村学校和教学点,其目的是通过教育资源的适当集中和规模化,提高有限教育成本投入的使用效率,提升教学质量,改善农村学生学习条件;淘汰农村代课教师的目的,则是规范教师职业标准,提升农村教学品质。
然而这些良好的初衷却并未能全部换来预期效果,以至于2024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不得不下发《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提出“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从而在事实上修正了持续10年的农村中小学校撤并趋势,在一些农村边远地区,“不规范师资”在事实上的继续被使用,也大有“触底反弹”之势。
好的初衷何以得不到预期效果?
尽管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迈出了第一步,但毋庸讳言的是,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城市替代农村成为改革的主体和最大受益者,相对于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农村发展速度大为滞后,单从相对差距论,城乡落差在许多地方甚至还不如改革开放之前,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从绝对数量上看固然大幅度增加,但和城市相比较,“相对增幅”则极为有限,在中国经济结构迅速升级换代的21世纪,这种状况持续10年以上的结果,就是令农村生源在升学、就业等领域的竞争力每况愈下。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形势的发展,中国经济已由改革开放之初的自给、半自给和“准城乡分离型”,迅速演进为如今的外向型、工商业主导型和“城市依附型”,和城市经济结合愈紧密的农村,经济越发达,社会进步程度和收入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而城镇化的提速又让越来越多的农村变成城镇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新城里人”。然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观念等方方面面并非都能跟得上、都能适应这样迅速而令人眼花缭乱的剧变,许多地方出现了不适应、不配套的情况,农村教育在这方面尤为突出。
不适应、不配套的具体表现
这种不适应、不配套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首先,条块分割的义务教育模式和“大流动”的农村学龄儿童状况不相匹配。随着大量民工进城和跨省流动,越来越多农村青壮年在远离故土乡村的城市和城郊结合部定居,安家立业,生儿育女,他们的下一代或随父母离乡、进城,或本就出生在城镇,“农村老家”对他们而言和城里小伙伴一样陌生和不适应。但于此同时,中国义务教育却经历了一个从“全国一盘棋”到各省各自为政的发展阶段,这虽然是教育发展的结果,却在有意无意中忽略了“新城里人”子弟的义务教育问题,结果导致部分“新城里人”子弟因寄读困难而不得不栖身教学质量、条件不规范和参差不齐的“民工学校”(对“民工学校”的整治又成为新的两难),即便顺利寄读,“条块分割”所造成的“同校同班,不同教学大纲和高考考卷”也让“新城里人”无时无刻不被强制性忆起自己的“农村身份”,并不得不忍受从日常学习到升学考试的一系列不便。为摆脱这些不便,许多“新城里人”只能将学龄子女送回农村老家,从而造成“留守儿童”问题,这些“农村户口、城里思维”的“留守儿童”远离熟悉的生长环境,远离父母,又造成新的问题。
其次,教学条件、内容的改变不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
过去的十多年是整个中国、整个世界面貌剧变的十多年,社会在变,经济结构在变,知识更新的提速和就业门槛的提升,对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农村教育显得越来越不适应、不配套,导致农村子弟竞争力的相对下降和新时代“读书无用论”的抬头。
正如一些常年从事贫困农村助学工作的朋友所言,“穷”、“付不起学费”仅仅是农村辍学率、尤其低年级辍学率上升的一部分原因,而另一部分(有时甚至是更重要的)原因,则是这些孩子的家长、家庭认为“读书无用”甚至“越读越浪费”——一个农村子弟读到初中、高中,并不能从中获得现实的收益,而“少读了几年书”的同伴则可能去城里打工“多赚了几年钱”,即便留在乡下也能帮家里干活减轻负担,如果考上大学,还要贴上至少三四年的不菲开销(在有些边远、贫困地区,供养一个大学生的费用相当于其家庭全部年收入的几倍),而由于“扩招”和“不包分配”,“高价供出来的”农村大学生在毕业后很可能长期“收不回本”,这无形中影响了许多农村家庭“送孩子上学”的积极性。长期以来,有关部门和许多助学团体、个人,都侧重于前一部分原因的帮扶,却缺乏对后部分原因所导致农村辍学、厌学的充分、深刻认识和适当政策调整,并严重影响到帮扶效果。
同样令部分农村教育帮扶者困惑的,是那些“帮扶幸运儿”们普遍不愿留在或回到贫困的家乡,而是利用一切可能远离那里。笔者一位在云南鹤庆山区帮教多年的朋友就曾苦恼地说“我们帮服务的结果,是让那里最聪明的孩子都永远离开家乡,这不是越帮越‘失血’么”?
改变思路:“有进有退” 值得思索的是,中国曾经是全球范围内农村“读书意愿”最强烈的地区。
早在帝王时代,“耕读世家”就成为社会称赞的典范,不仅富裕、小康的农村家庭子弟热衷读书,贫寒子弟只要有条件也乐此不疲;步入近代,先有梁漱溟、晏阳初、陶行知等普及乡村教育,后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张旗鼓的农村扫盲、中小学教育普及;改革开放之初,许多省、市农村中小学掀起读书热,一些沿海省份的部分农村“县中”,高考录取率甚至压倒大多数同省大城市重点中学,以至于部分城市家长将正读高中或落榜复读的子女送到“县中”去“进补”。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当时的农村,读书不仅“有用”,而且“有大用”:中国的帝王时代有千年科举历史,“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终南捷径就是读书-科举-做官,尽管这条路是不折不扣的高淘汰率“窄路”,但毕竟赋予农村子弟靠自身努力改变自己和家庭命运的可能性和机遇,这足以激励众多农村学子勤学不辍;近代和建国后虽然科举停办,但读书依然是改善生活、改变命运的“敲门砖”,大专院校“包分配”时代,农村学生一旦考上大学、大专甚至中专,就可以“农转非”并成为“国家干部”,吃上农村人人羡慕的“皇粮”,笔者在80年代曾参观某苏北高升学率“县中”,见高三毕业班课桌上都刻着“别忘了你还是农村户口”的字样,“有用才读书”的“原动力”昭然若揭——对此可以不认同,但不能不承认这是事实。
在20世纪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大多数地方社会发展程度不高,有限但有针对性的一些文化知识可以方便地转化为生产力和财富,如在改革开放之初,笔者老家(安徽著名贫困县泗县)就有亲戚凭借初中生物课本上的知识搞“分层鱼塘”成了“万元户”,即便在“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文革时期,也有远亲因“识文断字”被推举为生产队会计,过上了稍好于乡亲的生活。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乡村文化程度普遍极为低下,相对文化稍高的部分“读书人”可以借自己的“相对知识落差”和“稀缺资源垄断”成功“变现”,这虽然是时代的悲剧,却在客观上维系了许多农村子弟及其家庭对上学、读书的热情。
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食物链”,从总体上讲这是进步,是大势所趋,就教育环节而言也是“进步为主”,但在某种程度上却造成了农村新的“读书无用论”抬头:基础教育的普及和产业门槛的提升让“识文断字”不再能“变现”,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和高校统招统分体制的改变,又让“学而优则仕”这一曾经最有效的“农村学子激励原动力”变得成本沉重、代价高昂且风险大增。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彻底改变农村教育帮扶的思路,即不再将帮扶的重点放在“让农村孩子上得起学”,而是放在“让农村上学的孩子未来过得更好”上。要做到这一点,在义务教育阶段,需要改变长期以来“不断推进”的农村义务教育改革思路,转而采取“因地制宜、有进有退”的方略。
所谓“有进”,即在主要层面继续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改善教学条件,提高师资素质,减轻农村家庭教育负担。必须指出,“撤并农村学校”和“淘汰代课教师”等争议性措施并非一无可取,其提高教学质量和师资水平的初衷仍然不应否定,过去的“一刀切”需要纠正,但因噎废食同样不可取,简陋、粗放、聊胜于无的教育,只能培养出越来越不符合社会需要、越来越缺乏现代生存力和竞争力的农村青年,而要解决上述两难矛盾,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基数。
“有进”的另一个重要层面,是理顺体制,让“新城里人”在城镇长大甚至出生的“农村子弟”不仅能接受和周围“城里孩子”同等的学校教育,也能获得和后者同等的考试、升学机会,这样做,不仅能彻底解决“城市农村子弟”和“留守儿童”等一系列“老大难”问题,也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社会稳定,改善合格劳动力资源供需平衡,减少社会资源不必要的浪费。
所谓“有退”,即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国有自己的国情和现实情况,不能照搬工业化国家“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的模式,在一些发展相对滞后的乡村,基础教学应更加有的放矢,毕竟在那些地方,绝大多数适龄儿童现阶段的学习目的是“让自己生活得更好”而非升学,取法梁、晏、陶等先贤和新中国几十年农村教育普及经验,在这部分乡村的义务教育阶段适当增加农村实用知识、技能的教育并注重适时更新,不仅会极大提高农村家庭“送孩子上学”的积极性,也能潜移默化地改变当地社会面貌和风气。
日前中国部分高等学府推出了包括“规定农村招生比例”和增加农村生源助学贷款等对农村子弟倾斜的新政策,其初衷固然很好,但在“扩招”背景下不足以解决农村贫困家庭子弟“读大学不够本”的困惑,未必能实现初衷,弄不好反倒会成为部分“特殊家庭”权力寻租的新“空子”。通过调整大专院校和学科设置,设立一些更“接地气”的专业,同时在政策上加大对性价比更适合农村子弟、更受农村家庭欢迎的专科学校、职业高中等扶持、投入,当可取得更好的效果。
第二篇:(社会实践报告)对农村教育的思考
对农村教育的思考
(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解析)
摘要:我们的社会在向前发展、农村在向前发展,但是发展是有差距的。目前农村教育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是资金问题、师资问题、生源问题和教育质量问题等。这些问题也许只发生在西部的偏僻农村,也许是全国农村地区都存在的普遍现象,解决这些问题,不让农村学校关门大吉,也就是要解决农村与城市教育的公平问题。关键词:农村教育
师资
教学质量
农村教育发展到今天,培育出了大批的农村子弟,有的从此走出了农村,走向了远方,这是农村教育取得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有资金问题、师资问题、生源问题、教育质量问题等,归根结底或许就只有一个问题,即农村与城市教育的公平问题。
一、资金问题
2006年1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其中一个重大的历史性转变就是,“义务教育人民办”转变为“义务教育政府办”。义务教育体制由“地方负责、以县为主‘改为’经费省级政府统筹”、“管理以县为主”。收费义务教育也将逐步向免费义务教育转变。首先从农村做起、从中西部地区做起,在原来免除学费的基础上,现在再免除杂费,使义务教育逐步成为名副其实的免费义务教育。对贫困家庭的学生,还给予住宿津贴、困难补贴并形成制度。
这一则材料是中国免费义务九年教育的起点,从那一年起,农村的学校没有再收学费和杂费,说起来给家长减轻了负担省了钱,但是农村的家长对学校没有信心、对自己的孩子没有信心,不愿意在孩子义务教育阶段投资过多的钱,而是把省下的那些用于衣食住行用上,也许是思想观念的问题,对孩子的教育不够重视、不肯投入。当城市的小孩子坐在培训班里学习少儿英语或是培训钢琴等业余爱好时,农村的孩子在家里嬉戏玩耍——这些归总起来我认为这就是教育投入的资金问题。
二、师资问题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句话相信大家都听过,摆在每个人面前也许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当然从事教师职业的工程师们也不例外。在农村的学校中,由于收入、住房、家庭等各方面的因素,很难留住优秀的教职员工,有些教师只是在这里锻炼或是等待时机或是混上几年教龄,当他们进城的条件一旦成熟,则会远离条件比较艰苦的农村,追寻他们自身的物质精神财富而去。因此现在的农村学校剩下的不是一流二流教师,而是三流四流五流的教师,一流二流的教师早已远走高飞,扑向城市的暖窝里了。
另外一点则是国家或当地政府对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投入不够,应有的没有,该有的没有。比如小学初中的英语视听说教室,偏僻的乡村一间也没有,更别说学生业余的爱好设施了。
三、生源问题
——乡村教育现状:没有了学生的乡村学校
2024年前后,陕西农村展开新一轮旨在提升办学条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
几年过去了,从某个角度看,农村教育出现一种颇为奇特的衰败景象:乡村小学越来越“小”、老师越来越老、学生越来越少,甚至在一些学校里老师比学生多,最终不得不“关门大吉”„„
这是前几年陕西农村发出的一则消息(或是叹息)。
中国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现在已颇有成效,几乎每家只有一个孩子,最多的也就两个孩子—生育的孩子减少是学校生源锐减的根源。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农村的富裕家庭嫌弃教育质量低下的农村学校,将孩子送到了城市完成他们的学业,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提高他们的成才机会。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乡村教育?陶行知先生在《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一文就提出:“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他教富的变穷,穷的变得格外穷;他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格外弱。”这番话说的是80多年前的情况,但仔细想想,我们现在的农村教育,其实也有脱离农村实际的倾向。我在农村小学从教十余年,接触很多农村孩子,尽管在农村长大,在农村生活,但是他们在对城市充满向往的同时,并不十分了解农村、热爱农村。如果不培养孩子们对农村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我们的新农村建设依靠谁呢?
现在我们的农村教育不正是陶老先生说的那个样子吗?
四、教育的质量问题
与城市的教学质量相比,农村的教育质量在地下、城市的在天上。农村的小学(一个班按五十人计算)将来考上好大学的也许就一两个,也许有一大部分还上不了高中;而城市呢,同样的班级人数,也许上高中上大学的就是大多数。就其原因:城市有好的教师、好的教学设备、相比农村几倍十几倍的资金投入,而且城市里小孩的父母具有较高的让孩子受教育观念,他们不惜重金培养他们的下一代。农村的三流学校、三流教师能教出一流的学生么,不能(这当然要排除极其具有学习天赋的那些)。这种现象也许就是城市对农村教育质量的无形剥夺,对优势资源的无形占有。
综上所述,我们面临的是教育的公平问题,农村在教育这个问题上是难以与城市达到公平的,我们的社会在向前发展、农村在向前发展,但是发展是有差距的。面临日益减少的学生人数、不见提高的教学质量,农村学校真的要关门大吉吗?
第三篇:试析中国农村教育现状
试析中国农村教育现状
郑桂斯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广东 佛山,528000)摘要:科教兴国是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但是教育投入现状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却难以满足农村教育发展需要。许多贫困地区财力相对薄弱,这种矛盾更加突出,教育水平也相对落后。通过对贫困农村中小学教育投入存在的问题以及形成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解决农村教育经费和教育投入不足问题,促进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关键词:农村教育,现状,原因,对策。
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它既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也是农村发展状况的重要表征。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在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农村教育获得了长足的进展,而9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财政体制与农村经济状况的变化,农村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严重的困难,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面临经费短缺的困难,继续提高教育水准更是举步维艰,城乡教育与知识差距明显加大。这种状况如不及时改变,不仅影响教育的普及与提高,更将影响社会的公正与稳定乃至现代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把农村教育作为一个战略性问题进行全局性的思考与筹划,实在是当务之急。本文只是就农村普及教育角度展示当今现状、点明原因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引起重视与讨论。
一、农村教育的现状令人堪忧
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中国(内地)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5%,人口素质低,文盲和半文盲人口2.19亿,在农村就业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占35.9%,小学文化程度者占37.2%,每万人口大学生数为4名,平均文化程度为4年,这种状况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沉重包袱。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的优势,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影响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战略性任务。
农村普及教育正在全面展开,并且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自从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公布后,全国分三片地区推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2024年,全国有2410多个县通过了九年义务教育的验收,人口覆盖率达到85%,扣除城市人口,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地区的覆盖人口也达到54%左右。普及教育对农村社会起了动员作用,重教兴教蔚然成风,办学条件明显改善,许多地方农村学校的校舍确实是当地最好的建筑之一,为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但是,农村已经实现的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还只是初步的,是低水平、不平衡、不巩固的,其中还存在一些“水分”,而城乡的差距扩大正在加剧,是一个严峻的现实。据90年代中期的统计,全国只有40%左右的小学和50%左右的初中达到了原国家教委规定的实验仪器和图书配备的标准,由此推断农村中小学绝大多数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在有些城市投入上亿、甚至数亿元建设所谓“标志性学校”或“示范性学校”的同时,乡村不少学校却在危房里上课;城市有的学校建设超标准的健身房、温水游泳池等高于当地居民生活水准的豪华设施,而不少乡村学校的学生买不起必需的书本,教师得不到必要的教学材料。当然,这些现实是现阶段城乡差距的反映,但是教育体制和政策在缓和还是加剧这种差距上是有重要作用的。
二、农村教育滞后不前的原因
(一)农村教育基础设施本身薄弱,未能建立有效的农村教育体系。
目前,农村基础教育勉强成体系,但是这个体系的质量令人担忧;而农村职业教育只有一些零星教育,根本未能形成体系。农民受教育程度受制于这样的农村教育体系,不但传统意义上的文盲、半文盲率难以降低,而且现代意义上的文盲无法扫除,至今仍然在增加。其结果,贫困农村农民的素质低下就是铁定的事实。在这种现状下,构建农村终身教育体系就成为一种空想。
(二)农村财力不足是根本原因,也由于这一原因导致农村教育投入不足。
以广西这一特殊地区为例。广西近年来每年在教育方面的支出占整个广西财政总支出的1/6,即每6元钱中就有1元办教育,如2024~2024年广西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分别是18.9、19.1、18.9。虽然表面上看广西教育支出在财政总支出比重上没有低于其他省区,但是广西年财政收入绝对数额低,财政支出的绝对数额也相应地较低,因此广西教育支出的绝对数额是远远低于经济发达省区的。由于广西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人均财政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中国财政年鉴2024》公布的统计数据,2024年全国人均财政收入为665元,广西为387元,在全国31个省份中排第23名。虽然中央决定实行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但发达县份与欠发达县份仍相差很大,如凌云县2024年一般预算收入2 196万元,人口18.4万人,人均财政收入仅为119元,连基本的支出都无法保证,难以承载“九年义务教育”之重。从广西地区看来,也就可折射出其它贫困农村地区的相似处境。
财力不足,必然导致教育投入不足,进而使得农村教育的投资体系难以运转。按现行的教育经费负担体系来看,当地较为贫困的乡镇财政负担着农村绝大多数的教育经费。贫困的乡镇财政一般是“吃饭”财政,根本无力独自进行公共产品投入。国家近几年来,加大对城市教育的关注,将主要教育投资用于城市,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相对极少,而且附加条件多,加上程序复杂,层层盘剥,真正能投入到农村教育中,得到实际使用的资金不多,不能满足农村教育的最基本的需要。从教育经费和教育投资规模来看,农村教育的质量是难以有保障的。
(三)教育支出结构不合理也是重要原因。
教育经费拨款应当首先保证人员工资及基本的公用经费,而不是搞基本建设、设备采购及其他形象工程。现在有些地方热衷于赶时髦,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去搞信息化达标、远程教育、示范工程等等,耗资大、成效少。
(四)师资力量的大量流失也是农村教育滞后的又一重大原因。
城乡经济和收入水平的差距持续拉大,农村教师主要是骨干教师大量流失,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仍在扩大。大城市、中心城市、县城、乡镇之间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和工作、生活条件悬殊,一般县城的教师比乡镇教师的收入高出
三分之一或一半,造成教师逐级向上流动,中西部城市的教师向东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流动,县城的向中心城市、乡镇的向县城流动,而流出的都是骨干教师,如四川省德阳市2024年已流出高中高级教师61人,有的国家级骨干教师在参加国家级培训时,就给沿海大城市挖走。与此相对应,农村又大量增加了代课教师,因为一名公办教师的工资相当于五六名代课教师的报酬,由于教育经费短缺,地方政府和农村中小学宁愿用代课教师,而不用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农村教育仍将不断滑坡,将会失去持续发展的条件。
三、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几点对策
(一)建立优质的九年义务教育体系。
提高教育质量,建立优质九年义务教育体系是重中之重。这是基础教育在农村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所决定的。我们搞九年义务教育不要“挂羊头卖狗肉”,要脚踏实地,把九年义务教育真正送到农村,就应该把九年义务教育的费用减下来,不要让全体适龄农村孩子因各种原因而失学。
九年义务教育体系应该是优质的,与城市教育比较,农村基础教育的含金量极为逊色。配合农村人口的转移,城市化建设的加速,我们应该采取各种措施来确保这个体系的质量,其中包括大力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去。
(二)调整并逐步完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与投资体制。
农村义务教育应实行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明确新体制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框架,对于改变基础教育管理权限和经费分担责任层层下放,农村学校经费难以保证的状况,提供制度的保障。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出发,形成体制实现的制度模式,从全国范围而言,最终应该制定包括农村基础教育在内的教育投资法规。作为过渡性措施,首先建立教师工资由中央、省、地、县几级政府分担的机制,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农村教师的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然后按照不同地区义务教育生均成本的额度,确定不同地区中央、省、地、县几级政府的分担比例,并以法律形式保证实施。为此,需要从现在就开始着手进行调查研究,确定不同地区义
务教育的生均成本,并按不同地区财政收支状况,确定各级政府分担比例,作为制定投资法规的依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村教育经常性经费的按时足额拨付,农村教育才能持续健康地发展。
(三)明确规定每年增加的财政性教育经费的用途。
每年增加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应主要用于解决乡村中小学教师工资问题、公用经费偏低问题、危房改造问题。县乡财政每年的超收部分主要用于教育,一是保证教学基本用房的建设,二是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缺口,三是增加必要的教学设备。
(四)加强示范教育,激发农民的求知欲望。
极为残酷的就业现实,已使农村农民从正面或反面,吸收打工生涯中的教训。我们应该加强示范教育,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农民内心的求知欲望,使他们从心底有个学习的企求,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
在全国加强职业教育的大环境转好的前提下,各贫困地区农村农民将有一个参与职业教育,掌握实用生产技能,提高自身素质,改变劳动者受教育水平低、职业技能低、个人文明程度低的要求和奋发学习的过程。
通过基础教育,他们将提高自身的核心素质;通过较为正规的职业教育,他们将掌握劳动力市场所必须的劳动力应具有的一些基本要素。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改变自己的弱质地位,他们就会以新的面孔出现在省内外的劳动力市场上,将站在较高的平台上,拓宽就业门路,受到雇主的欢迎、尊重和信任,享有较为平等的社会地位,提高收入。从而可提高下一代的受教育可能,提高下一代的受教育质量。
四、余论
重视农村教育不仅仅是因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比重最大,农业发展事关国脉民生,更为关键的是目前农村教育和农村社会转型正处在一个“潜力大压力更大”的爬坡阶段。
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就业竞争力差是造成“就业低层次化,收入长期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彻底解决农民受教育的问题,农民的素质就永远不会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会继续受阻,而“三农”问题的解决也就会遥遥无期。要大面积地提高农民的素质,除了让他们受到足够的教育外,没有别的路可走。
第四篇:农村教育“师训”的几点思考
农村教育“师训”的几点思考
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腻脚中学校 普利辉 663203 【摘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中国农村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农村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有赖于教师的职后培训。教育职能部门要建立相关制度,为教师提供有利的“师训”平台。农村教师要提高认识、改变观念,积极参与“师训”,提升自我教学技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为我国教育事业做贡献。
【关键词】农村 “师训” 重要性 问题 建议
二十余年的边疆农村一线教学生涯,“吃农村、住农村”,和农村师生形影不离!从一个人一个班的“全包班”教学走向了一个人两个班的专业性语文教学;从头顶瓦片脚踏泥土的简陋环境走向了房屋整洁、设备先进的现代化教育;从好似只有两本教材的教学内容走向了开足开齐课程„„
二十年来,不断迎接着教学改革;二十年来真切的亲身体验„„农村教师,面对社会发展的需求,面对教育改革的新形式,“师训”势在必行!
一、农村教师培训的重要性
社会在不断发展,教育也不断革新,因而教师的理念也就不能永恒不变。教师良好的素质并非学校教育,继续教育才是最好的、可持续的途径。所以,新的教育观念提出“终身学习”是当代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国乡村中小学教师近280多万名,这样一个宠大的农村教师群体,其水平如何将直接决定着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和农村经济未来的发展。因此,加强农村中小学在职教师知识更新、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己成为十分重要和迫切的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加快发展农村在职教师的培训,以此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农村教师培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一)教师自身因素问题
1、工学矛盾
我们偏远农村地区,尽管学校规模小,但教师教学负担仍很重,全天包班的现象很普遍,正常教学全在课堂,基本没有时间参加培训,即便是校本培训组织交流研讨,也必须在放学后开展。面对这样的教学环境和压力,教师们很难或不愿再抽出时间投入培训。
2、教师老年化
农村地区新进教师较少,中小学教师中老年化(45岁以上)现象较为普遍,这部分老师因 视力、记忆力减退和精力不济,参加学习,尤其是理论性较强或操作上有特殊要求(如远程培训)的培训,他们感觉困难较大。而往往,这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更新,教学手段不改进,将大大制约农村教育的发展。
(二)观念问题
落后的培训观念制约着培训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大部分教师在众多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下没有继续再教育的培训意识。
很多参训教师都是“被迫”式,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固有的观念难以受到触动和改造,培训效果自然不会理想。
加之,我们还常常把培训当做是应急措施或权宜之计,而不是把培训当做教师的基本权利。应该根据本身的情况有目的、有步骤地制订培训计划和步骤,因为理论的实施将是一项长期的事情。
(三)培训方式问题
师资培训多采取的是教育专家授课的形式,课堂上专家理论指导性强,专家的讲课远离受训者的教学实际,这样的培训使来自一线的教师们听得一头雾水,瞠目结舌。有的甚至自称“保护知识产权”而不将资料存给学员。
他们的教学手段更是单一,许多在课堂教学上淘汰的教学方式,在培训中还大量使用:如灌输式教学。很多新的教学方式如情景讨论式、角色扮演、辩论在培训中鲜见。
再说,一般情况下,培训结束后,培训教师与参训教师之间往往缺乏有效的长期的联系机制,理论永远联系不到实际中。
(四)培训内容问题
1、培训内容过分强调理论
在实际培训过程中,许多培训专家按照理论设想告诉教师应该如何做和应该如何说,即所谓“理论化”的在职培训。这种培训不能使教师生成基于情景的理解力和创造力,无法使参训教师体会专业的内涵。
从理论上讲,理论虽说是充满活力和蓬勃的朝气,但如果教师培训不能把理论的这种活力或朝气与现实有机地结合,如果教师培训没有使广大教师真诚、热情地投入到理论改革当中,那么,教师培训的结果很难说是成功的。大部分教师认为理论说起来有道理,但在实践中很难切实推行。
2、培训内容脱离学校实际
目前,轰轰烈烈掀起了教师培训、继续再教育的高潮。但受物力、人力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导致培训机构下派、培训内容分级等容易因为培训者个人因素而“变味”的不良现象发生。有时很好的一个主题,级级培训,待下级受训者接收培训进行“二级”培训时,再也找不到受训的“好处”。
甚至出现有的培训者对中小学的教学和管理情况不甚了解或了解不多,再说理论对许多 老师来说也是新的,并且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所以,一些授课教师往往把培训的重点放在宏观的理论上,甚至有的教师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压缩饼干”的方式传授给参训教师,内容注重理论性、系统性、基础性,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忽视经验学习和实践学习。有的培训教师不顾参训教师的需要和不同地区的具体状况,培训内容的“虚”、“空”以及脱离实际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培训的效果。
(五)培训对象选择问题
在现实当中,培训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强行要求教师参加培训。这样的培训往往不能根据培训对象的实际需要制订相应的培训方案,不能选择优秀、对口的授课教师,从而使培训流于形式。在教师培训中,许多参训教师只是报个名(有的甚至连名也不报),根本就不去听课,最后照样“圆满”地通过培训。这种培训,其实是在“走过场”,当然也就难有成果。
三、农村教师“师训”的几点建议
1、转变教师观念,形成终身学习氛围。
新的观念产生新的动力,使人产生创新意识和培训学习的激情,虽然不少教师对培训学习的观念发生巨大的变化,促进了教师培训工作迈上新台阶,但也有部分教师在培训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与培训工作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的一些思想和行为。
通过建立和完善制度的方式,使全体农村中小学教师充分认识到:培训学习,是工作的需要,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是造就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需要。从而形成人人参与培训学习,逐步达到在教师系统内形成终生学习的理念和氛围。
2、建立培训制度,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巩固培训成果。
现实中,大部分的培训都是由于职务晋升所需,其他基本没有制约的因素,导致培训支持度及参与度均较低,建立培训制度迫在眉睫。
首先,用制度规范教师培训,既要落实约束机制,又要建立激励机制,要通过制度的完善落实来提高教师参训的积极性、主动性。
其次,鼓励培训教师回本校后要举办讲座谈会议精神,举行公开课进行观摩研讨,既让参加培训的教师巩固了学习效果,又让全体教师共享了会议成果。
3、立足农村教学实际,选择培训的内容。
组织单位要重视收集农村教师培训需求信息,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开展培训。
只有符合教师的需要且能与教师的知识经验相联系的学习内容,才能真正激发教师的内在学习需求。培训部门要经常深入农村教师群体,开展调查研究。通过听课与交流,以及观察了解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等活动深入细致地分析教师实施课改中存在问题,对症下药安排培训内容,指导教师步入课改正常轨道。
在教师培训中,应安排多种多样的符合农村教学条件的教学观摩活动。比如,让在新课 改中做出较大成绩的骨干教师上公开课,展示自己在课堂教学组织方面的经验和技巧,供培训教师学习和借鉴;又如,请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开展说课活动,结合具体案例,谈自己对教材的处理,分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开拓培训教师的思路;再如,选取课改过程中的优秀、经典教案,请专家进行点评,并结合实际的教学过程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使培训教师扬长避短,提高自身素质。
4、建立一支既懂理论又有教学实践经验的培训队伍。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培训内容的要求也更加具体、实际。新阶段的培训要求既要精通理念和技术,又要熟悉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现状,具有一定的学科教学能力,即“理论+实践”型的。只有这样,培训教师才能够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参训教师进行有效地指导,才可能缩小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鸿沟,提高参训教师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培训的效度。要以专兼结合的方式,从一线优秀教师中选拔部分骨干充实培训者队伍,组建名师讲学团。
近年来,全国各地虽然纷纷掀起各类名师工作室,也为教育教学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是,其波动面有限,受益并不普遍,众多优秀思想、成果不能得以全面推广。
5、加强校本培训
要加强校本培训的管理,通过行动研究使教师将自己学到的理论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形成既符合教育理念又符合本校实际的课程思想和实践,使教师从简单的接收者转变为理论的积极参与者,从“要我改”变为“我要改”。
当前的校本培训主要是把外面的专家学者或有关的领导请到学校中来做报告。他们的报告往往缺乏针对性,缺乏详细的校本培训方案,其中不乏临时拼凑起来的培训方案。随着理论改革的不断深入,应该加强学校各教研室在教师培训中的作用。教研室由本校教师组成,立足于本校的发展,以课堂为阵地,共同研讨理论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问题,通过大家的理解、反思和交流,在实践中推进理论改革的进行。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农村发展在教育”,“教育发展在教师”。深信,在教育革新的趋势下,教师们能改变观念、提高认识,积极参与“师训”,提升自我教育技能,更好地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 我们身边的故事——中国教育问题访谈》,程平源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24年5月出版;
2、《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中的六大焦点问题》湖北教育出版社,2024年8月;
3、《我的教育思想》(于光远)苏州大学出版社,2024年6月;
4、《无限制的学习:下一代远程教育》,[美]莱斯利·莫勒、杰森·B·休特著,王为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3月出版。
第五篇:关于完善农村教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完善农村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是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近年来,中央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明显增加。但是政府的投入与农村教育欠帐之间的矛盾仍比较突出。要树立城乡整体教育观念,在教育政策上向农村倾斜,加快农村教育发展速度,规范农村教育体制。同时,还要通过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将所筹得的资金用于农村教育的发展。此外,要建立农村教育经费的监督保障机制,实行农村教育经费财务公开制度。在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同时,各级政府也要增加对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经费投入,使其能够健康发展。认真解决中小学危房改造问题,各级领导要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设立专项资金,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所有危房都能及时得到改造。
二是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逐步提高教育队伍整体素质。农村教师是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力量。建设好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直接关系到农村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高。要使农村教师队伍稳定,整体素质提高,必须解放思想,加大力度增加农村教师的补贴额。只有这样才能激励农村教师扎根农村,解决农村教师队伍流失严重的问题。
三是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面对当前城乡教育情况,要积极制定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基本办学标准,改变农村教育被城市教育边缘化的厄运!在公共教育资源上要统一协调分配,增强区域内城乡教育资源的共享。增强城乡教育者之间的流动性,让城市教师有义务在农村教学,这样能够保证各校之间师资和教育水平的相对均衡。促进硬件资源的共享,实现图书资源、教学设备等的协调分配。
农村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农村的教育决定了中国的未来。我们相信通过政府的努力,农村教育的前景将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