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万书网,千万量级范文库任你选!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三号文库

2024年1-3月长三角核心区经济运行分析

说明:文章内容所见即所得,本站下载的DOCX文档与页面上展示的相同。如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客服QQ:4084380 发送本文地址给客服即可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本文地址:https://www.wanshu.net/fanwen/a3/368837.html

第一篇:2024年1-3月长三角核心区经济运行分析

2024年1-3月份长三角核心区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进入2024年以来,在宏观环境依旧偏紧,全国全省经济增速进一步趋缓的形势下,长江三角洲地区核心区16城市继续以提质增量为中心,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努力确保经济稳步增长。现将一季度运行情况分析如下:

一、总体经济增速趋缓

2024年一季度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131.45亿元,增速均值为

8.7%,较去年同期下降1.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差距较以往有所减小。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一季度占国家经济总量比重17.3%,较去年同期降低0.3个百分点。从城市经济总量来看,全地区16个城市中有7个城市一季度的GDP超过了1000亿元,这七个城市是:上海(5313.07亿元)、苏州(2911.34亿元)、杭州(1832.89亿元)、无锡(1777.24亿元)、南京(1727.29亿元)、宁波(1457.71亿元)和南通(1156.16亿元)。总量位次有四个城市较去年同期发生了变化,其中:无锡和泰州各后移一位,杭州和嘉兴各前移一位。从增长速度看,16个城市中只有5个城市增幅超过了两位数,这5个城市是:扬州(11.0%)、镇江(10.9%)、泰州和南通(都为10.6%)、常州(10.0%)。与去年同期相比,仅有舟山增速提高1.2个百分点,其余15个城市均较去年同期有所降低,其中降幅最大的是嘉兴和湖州(各降2.5个百分点)、宁波(降2.3个百分点)。

无锡位次情况:2024年一季度无锡GDP总量列长三角地区第4位,较去年同期后退1位,被杭州超越;增速列全地区第9位,较去年同期前移1位。

二、工业生产增速回落

2024年一季度长三角地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4405.22亿元,同比增长4.6%,比去年同期降低3.9个百分点。从城市总量来看:长三角16个城市中有11个城市总产值超过了2024亿元。而超过3000亿元的有5个城市,其中更是有2个城市超过了6000亿元:上海(7719.26亿元)、苏州(6949.55亿元)、无锡(3252.85亿元)、南京(3104.19亿元)、南通(3034.87亿元)。可以看出,其他城市与上海和苏州在总量上有较大的差距。从增长速度来看:有6个城市的增速达到了2位数,较去年同期减少2个城市。这6个城市是泰州(15.7%)、舟山(15.4%)、扬州(13.8%)、南通(12.9%)、镇江(11.0%)和常州(10.3%)。与去年同期相比,16个城市中仅有2个城市增速有所提高,分别是舟山提高5.7个百分点和扬州提高0.2个百分点,其他14个城市增速都低于去年同期,其中降低最多的是湖州(降低10.9个百分点)、南京(降低9.2个百分点)和台州(降低7.2个百分点)。

无锡位次情况:无锡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在长三角16个城市中列第3位,但与前两名上海和苏州差距甚大,还未达到苏州的50%。从增速位次上看,更值得无锡警惕的是,无锡增速与去年同期一样连续两年在长三角位次处于垫底的位置。

三、第三产业比重提升

2024年一季度长三角地区服务业增加值总量达到10953.35亿元,增速均值为9.3%,较去年同期降低0.9个百分点,高于同期GDP增速0.6个百分点。从城市总量看: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中有6个城市一季度的服务业增加值超过了500亿元,分别是:上海(3261.13亿元)、苏州(1336.95亿元)、杭州(945.94亿元)、南京(942.45亿元)、无锡(824.72亿元)和宁波(640.33亿元)。从增长速度看,有7个城市增幅达到2位数,其中增幅最大的5个城市是:苏州(12.1%)、扬州(11.2%)、泰州(11.0%)、南京和南通(都为10.7%)。但与去年同期相比,16个城市中仅有4个城市增幅高于去年同期,其余城市增速均有所降低,湖州降低幅度最大。从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来看,2024年一季度整个长三角地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9.5%,较去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16个城市中仅有上海超过了60%,达到61.4%,这是缘于上海发达的服务业和较强的总部经济。另有3个城市占比超过了50%:舟山(54.7%)、南京(54.6%)和杭州(51.6%)。还有2个城市占比低于40%:扬州(39.8%)

和泰州(37.9%)。

无锡位次情况:无锡2024年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总量列长三角地区第5位,与去年同期位次持平;增速位次列长三角第8位,较去年同期前移2位;第三产业占比列长三角地区第6位,较去年同期后退3位。

四、固定资产投资破万亿

2024年一季度长三角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突破1万亿元,达到10871.36亿元,同比增长27.9%,较去年同期提高9.8个百分点。从城市总量来看,投资总额前5位的是:苏州(1319.74亿元)、南京(1093.17亿元)、上海(1065.00亿元)、南通(936.88亿元)和无锡(918.02亿元)。从增长速度来看,长三角地区有5个城市增速超过了20%。增速排名前5的是:镇江(25.3%)、泰州(23.3%)、南通(21.0%)、舟山(20.3%)和扬州(20.0%)。与去年同期相比,16个城市中只有扬州增幅高于去年同期,提高了2.0个百分点,其余城市增速均低于去年同期,其中跌幅最大的是南京(降低15.8个百分点)和湖州(降低9.8个百分点)。从房地产投资情况看,长三角地区房地产投资总额突破3000亿元,达到3081.52亿元,同比增长15.4%,与去年同期持平,但低于全国1.4个百分点。长三角地区房地产投资增速前5位是:泰州(47.7%)、镇江(42.7%)、湖州(31.4%)、南通(29.8%)和杭州(26.9%)。无锡位次情况:2024年一季度无锡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列长三角地区第5位,被南通超越,较去年同期后退1位;增速列第13位,较去年同期前移2位;无锡房地产投资总量列长三角地区第5位,与去年同期持平;房地产投资增速列第12位,较去年同期后退2位。

五、消费市场发展平稳

2024年一季度长三角地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19.15亿元,同比增长12.1%,较去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从城市总量看:16个城市中有7个城市一季度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了500亿元,分别是:上海(2024.59亿元)、苏州(1043.17亿元)、南京(962.06亿元)、杭州(935.30亿元)、无锡(753.44亿元)、宁波(661.75亿元)、南通(536.95亿元)。从增长速度来看,大部分城市增速集中在11%至15%之间,仅有上海增长7.2%和杭州增长20.7%。与去年同期相比,有8个城市增速回落、7个城市增速提升。回落最明显的是泰州(降低0.9个百分点),提升最明显的是杭州(提高10.7个百分点)。

无锡位次情况:无锡2024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量在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中排名第5位,与去年同期相同;增长速度在长三角地区排名第13位,较去年同期后退1位。

六、外贸出口增长乏力

2024年一季度长三角地区实现进出口总额2927.37亿美元,接近3000亿大关,同比增长6.2%,较去年同期提高7.4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7.2个百分点。其中:实现进口总额1465.14亿美元,同比增长24.6%,较去年同期提高30.9个百分点;出口总额1594.71亿美元,同比增长0.9%,较去年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从城市总量来看:16个城市中仅有4个城市出口总额超过了10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个:上海(475.91亿美元)、苏州(389.32亿美元)、宁波(138.56亿美元)和杭州(101.66亿美元)。从增长速度看,16个城市中有8个城市正增长和8个城市负增长。其中,正增长较多的是:绍兴(11.2%)、嘉兴(9.8%)、杭州(7.4%)、湖州(6.1%)和南通(5.3%);负增长较大的是:舟山(-33.7%)和泰州(-16.4%)。与去年同期相比,仅有6个城市的增速高于去年同期,其他10个城市增速均低于去年同期,其中扬州降低37.8个百分点、泰州降低30.8个百分点。

无锡位次情况:2024年一季度无锡进出口总额在长三角地区中列第4位,位次与去年同期相同;增速列第5位,较去年同期前移8位;出口总额在长三角地区中排名第5位,较去年同期后退1位;增速排名第6位,较去年同期前移6位。

七、利用外资增长两位数

2024年一季度长三角地区到位注册外资突破150亿,达到154.44亿美元,同比增长10.0%,较去年同期提高12.3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从城市总量看,超过10亿美元的仅有4个城市,较去年同期增加1个城市:上海(40.39亿美元)、苏州(33.11亿美元)、杭州(19.68亿美元)和宁波(12.07亿美元)。从增长速度看,增速较快前5位的是:扬州(51.0%)、湖州(47.0%)、嘉兴(37.3%)、杭州(37.0%)和宁波(28.4%);另有5个城市增速为负:台州(-76.6%)、镇江(-60.7%)、泰州(-47.2%)、无锡(-23.5%)和舟山(-9.4%)。与去年同期相比,有4个城市的增速低于去年同期:镇江降低332.6个百分点、泰州降低144.9个百分点、台州降低80.8个百分点和南通降低4.8个百分点。

无锡位次情况:无锡2024年一季度到位注册外资总额5.17亿美元,在长三角地区排在第9位,位次与去年同期相同;同比增长-23.5%,排在长三角地区第13位,较去年同期前移1位。

八、财政收入增速提升

2024年一季度长三角地区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553.62亿元,同比增长13.1 %,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5个百分点。从城市总量来看:16个城市中有5个城市一季度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超过了200亿元,与去年同期数量相同,这5个城市是:上海(1424.44亿元)、苏州(378.50亿元)、杭州(297.27亿元)、宁波(272.52亿元)和南京(225.58亿元)。从增长速度来看:16个城市中有7个城市的增速超过了两位数,与去年同期持平,增速前5位的是:上海(18.9%)、南通和扬州(都为16.8%)、泰州(13.2%)、南京(11.9%)。从占比情况看:长三角地区一季度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6.1%,比去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16个城市中仅上海超过了20%,达26.8%,共有12个城市超过了10%,数量与去年同期持平。

无锡位次情况:2024年一季度无锡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在长三角排名第6位,与去年同期相同;增速排名第12名,较去年同期前移2位。

九、物价指数小幅上扬

2024年一季度长三角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均值为102.4,物价上涨2.4%,较去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从城市总量来看:16个城市中只有4个城市物价增幅控制在2.0%以内,分别是:泰州(101.7)、苏州(101.8)、无锡和南通(都为101.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最大的前五名为:台州(103.4)、南京(103.1)、绍兴(103.0)、嘉兴(102.9)、杭州(102.8)。与去年同期相比,16个城市中仅有苏州和泰州2个城市物价涨幅低于去年同期,其中苏州低0.1个百分点、泰州低0.7个百分点。

无锡位次情况:2024年一季度无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列长三角地区第3位(从低到高排),与去年同期持平。

总的看来,2024年一季度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速虽有滑落,经济各方面涨跌不一,但总体经济结构趋优。展望下一阶段,长三角地区依旧要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和国内形势,经济增长的压力依旧存在。为保证经济稳速增长,应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以提质增量为核心,加大科技投入,以技术进步增大产业竞争力,以科技创新驱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

第二篇:1-5月经济运行分析

阜康市2024年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2024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更是落实张春贤书记对昌吉州提出“三个率先”要求的关键之年。上半年以来,我市工业经济工作在州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四届六次党代会、四届五次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层层抓落实,先后召开党政联席会议、政府常务会议和办公会议多次听取重点项目进展情况汇报,就项目建设中存在的资金短缺、立项审批和用地规划等突出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解决。面对“项目多、时间紧、任务重”的实际,经济社会依然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强化运行协调指导,工业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1-5月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34.6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9亿元,占全州工业增加值的20.5%,工业增速达32.77%。规模以上企业由去年同期43家增为今年的57家,净增1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2.9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8.34亿元,占市属工业增加值的93%。新增规模以上企业成为拉动阜康市工业增长的新动力。

主要产品产量增多降少:原煤完成115万吨,同比增长47.1%;发电量164231万千瓦时,增长87.7%;焦炭56.9万吨,增长5.8%;洗煤70万吨,增长38.2%;原铝1.58万吨,增长7.4%,小麦粉1.23万吨,增长9.8%;碳化钙14.5万吨,增长121.8%;水泥14.34万吨,增长32.6%;商品混凝土20.85万立方米,增长145.3%。电解镍0.19万吨,下降14.6%,精炼铜0.086万吨,下降50.7%。

1-5月份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84亿元,增长20.48%,其中完成-1-

一般预算收入2.79亿元,增长43.08%。金融运行继续稳中有升,各项贷款余额47.59亿元,增长22.05%;存款余额61.13亿元,增长36.73%。

(二)突出项目带动,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显现

一是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对确定的88个重点项目、23大类99个民生项目实行领导领办和部门承办制度,由人大、政协和党政两办、督查考核和纪检监察等“六位一体”督查部门对全市确定的重点项目、民生项目和援疆项目进行了全方位督查。改变过去被动服务模式,政务中心、国土资源等部门通过实行“服务清单制”和下发催办单,切实增强服务的主动性。截至目前,88个重点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已开工项目66个,完成投资23.97亿元。其中续建项目24个,完成投资11.1亿元,新建项目42个,完成投资12.87亿元。88个重点项目中有23个被列为昌吉州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363.15亿元。截至目前,已开工建设22个,完成投资18.44忆元。其中续建项目9个,完成投资8.62亿元,新建项目13个,完成投资9.82亿元。

二是大力实施超百亿产业集群培育工程。近几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及项目扶持工作力度,截至目前,引进总投资500亿元以上的企业1家,总投资100亿元以上的企业4家,总投资50亿元以上的企业5家,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企业11家。为实现工业经济在一批超大规模企业的直接带动下实现跨越式发展,我市提出全力打造三个超百亿“产业集群”,使之成为引领我市新型工业化快速推进的产业旗舰。即:依托新疆有色集团、天龙矿业等企业集团,打造产值超百亿元的有色金属冶炼精深加工产业集群;依托中泰化学160万吨PVC、130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打造产值超百亿元的氯碱精细化工产业

集群;依托新疆焦煤、中德伟业、优派能源、晋泰实业、鸿基焦化、中泰矿冶、鸿基焦化、河南宝舜等企业集团打造产值超百亿元的煤电煤化工产业集群。

三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显现。新疆华能阜康热电有限责任公司2×13.5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预计全年实现工业产值2.8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56亿元;阜康市宏盛源铸造有限责任公司20万吨/年铸造项目预计8月投产,实现工业产值2.7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5400万元;阜康市泰华煤焦花有限公司120万吨/年水泥粉磨站项目的投产,预计实现工业产值1.5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5500万元;新疆晶达玻璃有限公司350万重箱/年浮法玻璃项目预计7月投产,实现工业产值6600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400万元;阜康市西部建设有限责任公司60万方/年商品混凝土项目预计实现工业产值1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700万元;新疆强联实业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20万方/年商品混凝土项目预计实现工业产值3500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200万元。

(三)推进工业发展方式转变,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为积极响应张春贤书记提出的“立足环保优先、坚持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大力推进我市工业园区产业转型升级,2024年3月“新疆阜康重化工业园区”正式更名为“新疆阜康产业园”,力图实现我市工业发展由黑色转向绿色、从粗放转向集约,依托资源优势,推行产业配套延伸项目招商,摸索实现“依托能源、延伸能源、超越能源”的特色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随着新疆山威集团煤、焦、电、铬铁阜康循环经济产业链项目,新疆浩丰源新科技公司100万吨高分子云母合成工程材料,甘肃紫鑫

矿业煤化工有限公司原创短流程年产45万吨铝硅合金及2×350MW热电联产循环项目,迎新工贸煤、焦、电、铬铁阜康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项目,河南鑫磊煤化集团15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项目,阜康市成城交大工贸有限公司10万吨混凝土外加剂项目,阜康市圣鑫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粉煤灰加气混凝土、双T板项目,新疆神火炭素制品有限公司100万吨炭素等一大批产业链延伸的循环经济项目落地,我市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向产业链延伸、节能清洁化生产、高新技术产业提升成效初显,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为产业园区进入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行列、我市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高起点、高标准加快园区发展,产业园整体形象有效提升 我市始终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科学定位、合理布局、功能明晰、市场运作”的原则,把产业园区放在国家级园区的层面上来规划,委托亚洲一流的规划设计单位——新加坡邦城规划顾问有限公司,不断健全完善产业园各项规划。创新园区开发建设模式,成立产业园投资实体公司和借鉴内地BT(建设-移交)、BOT(建设-经营-转让)模式的成功经验,启动多种融资模式多渠道争取社会资金来建设园区、发展园区,高水平、大力度地抓好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升园区承载发展能力。同时,我市确定2024年为工业企业环境综合整治年,制定了《阜康市工业企业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集中整治企业没有绿化、没有节能减排长效措施、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以生活区、生产区、主干道”为重点,聘请通艺市政规划设计院对各企业外观风貌进行统一规划,产业园区整体形象和环境卫生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下半年工作措施

为确保实现2024年市属工业增加值31.8亿元(同比增长45%)的预期目标,下半年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集中各种优势资源、在财政、项目用地、税收等方面制定有吸引力的相关支持政策和措施,支持产业集群示范工程的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对列入产业集群示范工程的企业和项目,市经贸委优先支持申报国家、自治区各类专项资金;在阜康市新型工业化专项资金中设立产业集群发展专项,2024年安排200万元,以后每年按照市财政发展情况逐年递增,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阜康市示范产业集群企业和项目,采取贷款贴息、专项补助等方式,重点支持产业集群龙头企业、配套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共性关键技术和产业链的延伸,不断增强工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二是培育和扶持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抓好工业经济新增长点协调服务工作,对新增长点运行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全面调查,分门别类地采取有针对性的服务,促使工业经济新增长点尽快投产达效,发挥作用。继续加大对续建项目和今年新开工建设项目的服务与督察力度,及时有效地协调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续建项目按计划推进,新开工项目能够尽早开工,确保年内投产的项目按时投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加强经济运行调研分析,提高经济运行分析质量。加强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研究分析,密切关注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坚持每两周到企业调研一次,及时掌握多方面情况,及时对我市工业经济运行进行调研和分析。今年工业经济有利一面是工业经济发展强劲,有色、焦炭、钢铁及建材价格全面上涨,增加值率进一步提升;重大

建设项目较多,带动了以商品混凝土为代表的建材业大力发展,对工业经济提升有一定拉动。除此之外,根据各行业所占增加值比重,加大煤炭及洗选、煤焦化和有色金属三大块的支持力度,同时加大对建材业的挖潜力度,做到应统尽统。

四是继续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在大力引进资金、技术、项目与本地企业对接的同时,避免引进高耗能、污染大、效益低的项目,进一步加大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工业技改项目实行环境监管力度,严格落实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对不符合要求的建设项目,及时进行整改,达到“三废” 排放达标,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五是认真做好项目储备。紧紧抓住国家扶持和振兴十大产业规划,组织业务部门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充分利用中央赋予新疆差别化政策机遇,加大项目打造和培育,完善已储备的608个项目,形成论证一批、储备一批、争取一批、实施一批、竣工一批的良性循环。

第三篇:经济运行分析

今年以来, 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国家各项政策机遇,按照年初确定的工作思路和目标,奋力拼搏,扎实工作,全县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

一、经济运行基本特征

前三季度,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形势较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经济稳步回升,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商贸旅游繁荣活跃,财政收入较快增长,人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较上年同期增长12.6%,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亿元,增长9%;第二产业增加值6亿元,增长13.6%;第三产业增加值9.4亿元,增长12.8%。

(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前三季度,全县共完成农作物播面99.5万亩,较上年增长4.9%,其中:粮食作物播面60万亩,同比增长0.9%;蔬菜播面30万亩,增长16.6%。全年粮食总产量达12.6万吨,较上年增长3.8%。共推广种植全膜玉米10.7万亩、优质洋芋26.2万亩、优质豆类和中药材5.4万亩,新建果园2万亩、养殖小区6个、规模养殖场9个。输转劳务

9.3万人(次),创收8.5亿元。交通道路、节水改造、梯田建设、安全饮水、农村沼气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推进。扶贫开发、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进展良好。

(二)工业经济增速稳步回升。受天水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生产、销售好转的带动,全县工业经济增速继续回升。1-3季度全县7家规模企业预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89亿元,同比增长17.8%,较1-8月份提升1.2个百分点。实现工业总产值6.1亿元,增长24.5%,实现销售产值6亿元,增长21.6%,利税总额4836万元,下降26.3%。工业主要产品水泥产量70万吨,下降25.5%。规模企业生产用电量累计达到8689万度,同比下降9.1%。

(三)项目工作成效显著。前三季度,全县共组织实施各类在建项目137项,总投资23亿元。争取到国家投资项目69项,总投资6.9亿元,其中国家投资4.7亿元。在项目建设的强力带动下,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全县预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3亿元,同比增长43.7%,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3%。其中500万元以上城镇投资26.6亿元,增长1.2倍;房地产投资3亿元,增长23.1%;500万元以上农村非农户投资2.8亿元,增长21.7%;农户投资2亿元,增长16.9%。

(四)消费市场活跃旺盛。前三季度,共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亿元,增长26.6%,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0%。其中限额以上批发业商品销售额2280万元,同比增长43%;限额以上零售业商品销售额4007万元,增长47.9%;限上住宿业实现营业额923万元,增长46.5%;限上餐饮业实现营业额509万元,增长54.2%。

(五)财政金融运行平稳。前三季度,全县实现大口径财政收入1.47亿元,同比增长30.5%,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5.5%。财政支出达9.2亿元,同比增长39.9%。1-8月份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7亿元, 同比增长24.7%,其中个人储蓄存款余额24.2亿元,同比增长18%。贷款余额为19.6亿元, 同比增长57.6%,存贷比首次达到53.2%,较1-7月份提升1.2个百分点,金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六)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前三季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完成9154元,同比增长24%,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完成2940元,增长21.4%,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1%。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前三季度,全县经济在面临诸多困难的形势下,仍然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受内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的压力仍然很大,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农村发展基础脆弱,自然灾害对农业发展造成较大影响,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难度仍然较大。二是工业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对重点企业的依赖程度较高,前三季度工业增加值仅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2%,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50%。三是保持固

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困难较大。因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只统计500万元以上城镇、农村非农户项目和农户投资,将500万元以下城镇、农村非农户投资项目不再纳入统计范围,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存在较多困难。四是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支撑不够。另外,在财源培植、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民生问题改善等方面还有不少欠账。

三、做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建议

(一)认真学习贯彻县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县第十六届人代会第一次会议精神。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贯彻落实县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县第十六届人代会第一次会议精神,正视当前及今后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充分认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优势和机遇,明确今后全县工作的目标任务和重点,以及县委、县政府对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安排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二)全面完成今年重点工作重点项目任务。县委、县政府年初确定的65项重点工作重点项目,是今年全县的中心工作。要充分利用剩余时间,查漏补缺,加快进度,严格按照要求,保证按期完成任务。一要抓好农业和农村工作。抓好蔬菜主导产业发展,集中力量搞好国家级渭河川道10万亩设施蔬菜生产示范区渠路配套、科技示范园土地流转和洛门蔬菜批发市场改扩建三项工作。抓好秋季造林,完成1.5万亩果园建设。抓好全膜玉米地块预留,力争完成3万亩秋季覆膜任务。加快农村安全饮水、农村沼气和梯田建设进度,确保全面完成当年建设任务。继续搞好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和城乡一体化试点等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二要抓好城镇经济发展。继续支持重点企业加快发展,保证企业生产经营顺利开展。加强联系与洽谈,全力争取祁连山水泥异地迁建项目早日启动。加快县工业园区建设进度,力争10月底前园内道路和部分项目开工建设。加快发展商贸旅游经济,搞好商贸市场建设,积极落实各项刺激消费政策,进一步扩大全县消费规模。打好“五色旅游”品牌,加快发展旅游经济,重点抓好景区景点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宣传推介。抓好财政金融工作,力争全面完成今年财政收入任务,保持全县金融平稳运行。三要全力抓好项目工作。要抓好已上报项目的争取工作,加强与省、市的沟通衔接,力争项目尽快下达投资计划。要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力争项目尽快建成并发挥效益。对已下达投资计划还未开工建设的项目,要加快前期项目工作进度,抓紧办理各项手续,积极落实各项开工条件,力争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并形成较多的实物工程量。四要抓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完成大城区总体规划修编,做好区域建设详细规划。加快武山大道、红峪河桥改造、污水处理厂等重点工程进度,启动建设火车站新区和渭河人行桥。加快公安、司法、人社等15个单位业务用房建设步伐。抓好供热点延伸、配套设施建设和设备检修,确保今冬按期高质量供热。认真搞好小城镇二轮开发改造。五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全面完成教育、卫生、计生、社保、就业、文化文物和广播电视等各项建设任务。

(三)抓好省市目标管理责任书任务和民生实事落实。全面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依法行政、节能工作、计划生育、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生产安全、产品药品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构编制等市上与我县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精心准备好年底省市的验收,确保验收取得较好名次。同时,要全面完成城乡就业、扶贫贴息贷款、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性住房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城区供热增容改造、交通道路建设、教育项目、堤防建设、整村推进和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群众文化活动中心设施配套、社会福利、提高干部职工住房公积金比例等今年县政府承诺的十二件实事办理,向人民群众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四)做好今年工作总结和明年工作的谋划准备。全面总结今年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分析研究全县经济运行规律,针对薄弱环节,采取应对措施,提前做好明年工作计划。特别是要按照国家投资政策和县上需要急缓程度,提前做好2024年项目的谋划工作,做好与省、市的联系,多方掌握和了解投资信息,提前做好项目可研编制等前期工作,积极主动做好项目申报工作,力争有更多项目能够列入到省市2024年计划盘子,为明年项目争取打好基础。

第四篇:经济运行分析

2024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分析

发布时间:2024-10-19 13:00:5

5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转型升级、谋求新跨越”工作主题,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步伐调结构促转型。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0亿元(预计数),同比增长16%。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136.16亿元,一般预算收入50.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3%和29%,增幅均列苏州五县市之首。

一、前三季度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1.工业经济高开稳走。前三季度实现工业总产值1376.26亿元,同比增长26.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088.73亿元,同比增长30.0%。规上工业一季度以36.8%的增速高开之后,上半年和三季度的增速均维持30%以上的高位增长。规上工业占比提高,达到79.1%,比上年末提高1.9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高新产业贡献加大,实现产值203.25亿元,同比增长36.9%,较规上工业增速高出6.9个百分点,高新占比18.7%,较上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主导行业加快增长,石油制品、机械、金属加工行业同比增幅均超50%,高于规上工业平均增幅20多个百分点。工业效益快速提升,前八月全市规上工业实现利税、利润分别为82.42亿元和62.0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8%和68.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22.8%,较上年同期提高19.3个百分点。

2.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获得“中国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十佳区县”称号。预计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14亿元,同比增长24.2%,占GDP比重达39.6%,较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税收贡献提高,共实现地方税收15.27亿元,同比增长36.8%,占地方税收的比重达56.6%,同比上升了3.6个百分点。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集装箱三期、万方件杂货码头投入运行,玖龙纸业件杂货泊位开工建设;新辟南美西远洋等航线7条;太仓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59.15万标箱,同比增长47%,超去年全年集装箱吞吐量总和,完成货物吞

吐量5771.51万吨,同比增长62%,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973.61万吨,同比增长131%;新增四家国家3A级物流企业,隆兴物流跻身中国最具竞争力50强物流企业前20强,主营业务收入超15亿元。服务外包强势发展,105家服务外包企业实现接包合同额1.37亿美元,离岸执行额0.46亿美元,同比增长66.4%和16.8%;4家企业获得国际资质认证。地方金融稳健发展,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太仓支行开业投运,9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存额805.89亿元,比年初增长26.3%,贷款余额678.78亿元,比年初增长20.6%。消费市场持续繁荣。全市实现消费品零售额98.09亿元,同比增长17.6%。市场建设大力推进,粮油批发市场规模扩大,成交额达5.59亿元,同比增长27%,森茂汽车城创新经营模式引领汽车消费产业化;月星家得乐居家生活连锁太仓店盛大开业。旅游业大力拓展,沙溪古镇河南街促织馆开馆,依托金仓湖、郑和公园等旅游景点成功举办太仓国际旅游文化节等各类系列活动,吸引各地游客144万人次,同比增长78.8%,星级酒店客房入住率高于去年同期30多个百分点,多家经济型连锁酒店入驻。房地产市场保持活跃,商品房销售84.78万平方米,销售额46.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和30.5%,实现地税收入7.81亿元,同比增长83.4%,占地税总量的28%。

3.新兴产业规模壮大。126家新兴产业企业实现产值278.42亿元,同比增长48.3%,增速高出规上工业18.3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25.6%。其中25家重大装备制造企业完成产值45.48亿元,同比增长176.7%,9家新能源企业完成产值41.12亿元,同比增长67.2%。产业招商力度加强,前8月引进外资新兴产业项目18个,注册资金3亿美元,到账外资1.2亿美元,占全市23.5%和21.1%;前三季度引进内资新兴产业项目18个,注册资金13.7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高速增长,完成投资30.89亿元,同比增长186.3%,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22.9%,其中电子通讯设备投资21.25亿元,同比增长521.3%,医药制造投资

5.51亿元,同比增长218.5%。

4.自主创新不断突破。新区入选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为苏州五县市首家;

市政府与南通大学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健雄学院联合8所国内知名高校成功组建联合研究院。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增强。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26家,高新技术产品66个,省民营科技企业36家,全市累计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1家,软件企业6家,高新技术产品222只,省民营科技企业226家;前8月共申请专利2517件,同比增长7.1%,专利授权2024件。名品名标工作着力推进,新增申报中国驰名商标2件、省著名商标5件、苏州知名商标7件、省名牌21个。人才结构不断优化。全市人才总量达86618人,每万人拥有人才1858人,高于苏州全市平均水平;拥有各类高层次创新人才8250名,其中博士以上48名、硕士以上1171名、海外归国人员208名。

5.固定资产投资持续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6.25亿元,同比增长19.1%。工业投资动力增强,完成工业投资134.79亿元,同比增长39.7%,增速列五县市之首,较上年同期提高43.4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达57.1%,较上年同期提高了8.5个百分点。开发区引领增长,完成工业投资82.76亿元,同比增长45.9%,占全部工业投资的61.4%,其中港区完成投资57.02亿元,同比增长114.6%。房地产投资放量增长,完成投资40.19亿元,同比增长66.7%,占服务业投资的39.6%,占比高于上年同期15.8个百分点,其中新区完成22.37亿元,同比增长106.8%。新批项目快速增长,共批项目438个,计划总投资538.86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民营工业项目占据主导,209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19.85亿元,占工业项目的78.7%。重点项目着力推进。66个重点项目,开工57个,完成投资75.78亿元,占全社会投资的32.1%。省重点项目太仓港三期通过通航安全验收,为长江流域最高等级的集装箱码头。耐克物流、奥特斯维太阳能一期等项目顺利竣工。

6.招商引资量质并举。利用外资强劲回升。1~8月,全市累计批准外资项目98只,累计完成注册外资12.56亿美元,同比增长41%,超序时进度11.3个百分点;实际到帐外资5.65亿美元,同比增长32.1%,超序时进度3.6个百分点。两项指标增幅均列五县市之首。外资项目质提量升。单个项目的平均注册外资为1281.81万美元,超千万美元项目46

个(含增资1000万美元项目6个),其中超三千万美元的8个,包括注册资金3000万美元艺康化工和注册资金1亿美元的宝洁日用品等500强项目。引进了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项目18家,注册外资3亿美元,占总量的24%;到帐外资1.2亿美元,占总量的21%。欧美和台资表现凸出。引进美国项目7个,注册外资12752万美元;引进德国直接投资项目12个,注册外资3327万美元;引进加拿大项目3个,注册外资9727万美元;引进台湾直接投资项目22个,注册外资17554万美元。服务业利用外资发展较快。1~8月,服务业批准外资项目31只,注册外资和到帐外资累计分别完成2.93亿美元和1.99亿美元,分别增长107.5%和222.4%。引进内资成效显著。1~9月份共引进内资项目807个,新增注册资本71.06亿元,同比增长55.1%,完成年计划的142.1%。内资项目规模扩大。5000万元以上项目18只,注册资金41.75亿元,占比58.8%,比去年同期提高了3.2百分点。成功引进奥特斯维能源(太仓)有限公司、太仓四方友信制桶有限公司、华东环球商贸物流域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绿地集团(太仓)置业有限公司等大型项目。两区效应突出。两区共引进内资项目401只,注册资本41.04亿元,占全市总量比重57.8%。粤闵项目占比提高。广东、福建地区引进内资占比达35.1%,较上年同期提高了15.1百分点。

7.对外贸易恢复增长。实现进出口总额61.96亿美元,同比增长57%,其中进口和出口额分别为32.75亿美元和29.21亿美元,增幅分别为70%和45%,增幅均居苏州各县市前列。加工贸易增长快于一般贸易,实现进出口22.8亿美元,同比增长54.8%,增幅高于一般贸易12.9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保持较高增速,分别实现出口额13.89亿美元和1.2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2.3%和61.2%。主要出口市场整体回暖,对欧盟和日本的贸易保持高增长,增幅达72.8%和34.2%,对东盟和台湾的贸易总量实现快速突破,分别实现进出口额6亿美元和4.3亿美元,同比增长69.9%和140%。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对照全年工作目标,工业产值、服务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一些主要经济指标还稍有脱幅。

二、下阶段工作重点建议

1.确保完成及“十一五”目标任务。各级各部门要全面总结盘点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完成和“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对主要指标任务要逐项对照,找短板、寻难点、破难题,下功夫弥补薄弱环节,确保今年和“十一五”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特别要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的协调,在确保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充分挖掘企业的增长潜力,释放优势特色产业产能,下大力促进工业稳定增长。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年内力争多开工、早开工一批重点项目,并认真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做实做细前期工作,为明年扩大投资和新上项目打好基础。切实抓好重点项目和实行工程项目建设,按计划完成工作量。坚持招选并重的原则,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在引进“污染少、消耗低、科技含量高”与我市产业关联性强、带动作用大的国内外知名企业上下功夫见成效。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抓基地、育集群,扶龙头、建体系,抓技改、促转化,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抓好产业集聚区建设,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全力抓好节能减排工作,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3.抓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和重大项目谋划工作。要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按时间进度高质量完成“十二五”规划编制任务,同步推进区、镇的发展规划及16个专项规划。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提高认识,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根据本地区、本行业领域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深入思考、科学论证,梳理和提炼一批符合“十二五”规划的重大项目。要立足本地特色和国家产业政策,集思广益,力求“十二五”规划的重大项目更具针对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切实做到国家政策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有机对接,确保我市经济社会在今后一个时期持续较快发展。

第五篇: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县2024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24年,**县紧紧围绕财政收入增长、城乡居民增收、就业岗位增加、发展后劲增强的目标,齐心协力,真抓实干,认真落实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全力推进“三化”进程,全县经济持续稳步健康发展。1—5月,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149万元,同比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97万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11156万元,增长21.2,第三产业增加值12896万元,增长13.8。在全面免征农业税的情况下,预计全县1—6月完成财政总收入30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9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2。

一、上半年经济发展基本形势

(一)农业产业建设稳步推进

继续推进以竹、药、菜、菌、茶、畜六大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农业产业化建设。悉心培育、用心打造**特色的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品牌。到目前为此,全县已落实无公害蔬菜10000亩,发展食用菌大棚755个,新增中药村7900亩,其中草本药材5200亩、木本药材2700亩,新种有机茶400亩,转换改造有机茶园1100亩。大力推广“公司 基地 协会 农户”等产业化模式,重点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扩大基地,提高产能,畅通销售,增强示范和带动功能。东莞世腾公司租赁大塘乡全溪村、沙田镇江湾村、周江村等地土地1000亩,种植青瓜、红茄等反季节蔬菜;深圳鹏大公司在寒口乡上东村租地种植白磨菇120棚;老桂岽食品有限公司在三洞乡高龙村租地150亩创办高山茶基地;寒口秋里草食动物开发公司投入资金20多万元,养殖良种牛600头、羊1000余只,播种黑麦草、三叶草等良种牧草5000多亩。与此同时,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稳步增收强基固本。整合利用农业综合开发、扶贫、以工代赈等专项资金,加快以农田水利、饮水安全、通信通电、广播电视、乡村道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环境。到目前为此,共新修和整修农田水利设施200处,改造中低产田1200亩,改造7个村41.3公里通村公路。与此同时,大力实施“以气代薪”工程,抓好以沼气为重点的农村生态能源建设,减少森林资源的消耗。全县已建成沼气池100余个,另有700多农户提交了建池申请。

(二)工业经济发展步伐加快

进一步挖掘水电潜能,使小水电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产业、第一财富,实现山水资源向山水经济转变。目前全县在建电站项目43个,总装机3.15万千瓦,新建成投产电站5座,装机3480千瓦。同时继续做好化工冶炼业、劳动密集型工业发展文章。小水电、化工冶炼、农副产品加工几大支柱工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工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张。目前,清泉、昌桂等硅厂完成了技术改造,达到了装炉3600千伏安的要求,全县新增硅厂装炉5600千伏安,预计全年新增装炉可达1.2万千伏安。大塘电子厂、振兴织衣厂、兴业针织厂、兴旺毛织厂等企业进展顺利。1—5月,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8324万元,同比增长25.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3522万元,增长26.7。在加快工业发展的同时,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通过逐步淘汰能源消耗高、就业水平低、投入产出比不相称的项目,整合土地、电力等资源,优化结构,腾出发展空间。不再出口原竹、原木和未经人工栽培驯化的花卉、苗木,分批关闭小型的圆条、板材粗加工企业,重点扶持竹胶板厂、青天木业等优势企业做大做强,优势扩张。大力加强矿业秩序专项整治,禁止引进破坏污染环境的挖采项目,坚决关闭非法矿山,扶持引进精加工、深加工等能形成产业链、附加值高的项目。分步关停装炉3600千伏安以下的金属硅厂和其他小冶炼企业,重点扶持高氯酸钾厂、湘肇化工厂加快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千方百计引进一批安全、环保、有规模、回报率高的能耗项目,适当引进能创造就业岗位、繁荣市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三)城镇建设不断加强

在县城大力实施交通畅达、亮点提升、旧城改造、南延西进战略。打通车站路、北街、解放路和罗霄广场东扩以及三台寺建设工程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正有序进行;湘桂大市场、罗霄大厦、检察大楼工程建设步伐加快,年内可竣工投入使用;106国道新线路面硬化进展顺利,沿线土地开发已立项,正准备实施;大塘工业小区“三通一平”已基本完成,正着手配套工程建设;沙田镇农贸市场、政府办公楼、周江至水泥厂道路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正紧锣密鼓进行。在加快城镇建设同时,把加快发展以红色旅游为主导和特色的城镇第三产业作为工作重点,着力打好“红色”和“绿色”两张特色牌。抢抓国家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事业机遇,大力加强对红色老区的宣传推介,积极实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让**这块红土地热起来,富起来。1—5月全县共接待游客1.54万人次,同比增长21,实现旅

2024年1-3月长三角核心区经济运行分析.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本类热门推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