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才工作调研报告(2024-10-31)三号文库
- ●人才工作调研报告(2024-10-31)三号文库
- 湖南生命人寿开展“保险公众宣传日”系列活动三号文库
- 2024年钢材市场分析及后市展望三号文库
- 人才工作le三号文库
- 人事处处长三号文库
- 申 诉 书三号文库
- 6.17庆祝建党90周年晚会致辞三号文库
- 2024年1季度浙江省湖州市经济总体运行情况三号文库
-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三号文库
- 内蒙古自治区苏木、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三号文库
- 教师思想政治考核标准三号文库
- 杭州市人民防空工程管理规定(共5篇)三号文库
- 完善人大制度回应时代关切三号文库
- 贵港市工业的发展历程三号文库
-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推荐阅读]三号文库
- 下大力培植县市特色产业(★)三号文库
- 人际交往艺术结课总结三号文库
- 市金融办工作情况总结及明年工作计划汇报材料(样例5)三号文库
- 十二五之人力资源管理三号文库
- 三、关于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实验教学实施情况的总结三号文库
- 镇党委述职报告大全三号文库
- 隰县国土资源局人才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三号文库
- 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三号文库
-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法律常识积累三号文库
- 关于加强人民法庭建设的若干意见三号文库
- 公关礼仪考试卷B三号文库
- 政协报告三号文库
- 人月神话观后感(精选5篇)三号文库
第一篇:长垣县产业集聚区建设情况观摩会1
长垣县2024年上半年招商引资和产业集聚区
建设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长垣县深入贯彻《2024年河南省加快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专项工作方案》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土地要素保障、重大项目推进、新兴产业培育”三个重点,围绕做强装备制造业、培育新兴产业这一中心,大力实施“七个十工程”,积极推进产业集聚、产城融合、招商引资工作快速发展。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招商引资情况
长垣县坚持实施“项目招商双带动”战略,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2024年元至6月份,新签约3000万元以上项目24个,总投资113.2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4个,总投资108.75亿元;新开工3000万元以上项目35个,总投资57.4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6个,总投资47.64亿元;在谈项目66个。上半年实际利用境外资金897万美元,占市定年度目标的31%;实际利用县外资金15.5亿元,占市定年度目标的65.5%;1-5月份实现外贸出口391万美元,占市定目标的39.1%。
(二)产业集聚区建设情况
长垣县现辖一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一个市级专业园区:即长垣县产业集聚区和长垣蒲城特色装备产业园。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对产业集聚区坚持高强度投入,已累计投入近200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截至今年6月底,集聚区已入 1
驻起重装备生产性企业346家,专业经营户1000多家,成为全国特色装备制造基地;入驻超亿元汽车及零部件企业项目7个。2024年,长垣县产业集聚区全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10亿元,实现利税超40亿元。
1、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2024年,长垣县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全年计划投资9.8亿
元,建设标准化厂房30万平方米,铺设道路28.6公里、供水管网31公里、污水管网24公里、电网10公里,新建职工公寓及公共租赁住房5万平方米;截至6月底,已累计完成投资4.6亿元,建成标准化厂房11万平方米,铺设道路13公里、供水管网11公里、污水管网10公里、电网5公里,建成职工公寓及公共租赁住房3.5万平方米。
长垣蒲城特色装备产业园基础设施全年计划投资5.2亿
元,建设标准化厂房面积30万平方米,铺设道路19公里、供水管网41公里、污水管网19公里、电网2公里,新建职工公寓及公共租赁住房5.8万平方米;截至6月底,已累计完成投资2.8亿元,建成标准厂房3万平方米,铺设道路8公里、供水管网19公里、污水管网8公里、电网1公里,建成职工公寓及公共租赁住房2.5万平方米。
2、重大工业项目建设情况
我们以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战略重组,调整优
化布局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为目标,按照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大力开展“项目落地年”活动,全力抓好项目建设。
2024年,长垣县产业集聚区计划实施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
44个,年内计划完成投资46.6亿元,目前已开工建设37个,完成投资23.7亿元,其中,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7个,总投资75.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0.4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17亿元。蒲城特色装备产业园计划实施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4个,年内计划完成19.6亿元,已开工建设15个,完成投资6.7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个,总投资22.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2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4.4 亿元。
二、存在问题
一是投资额度大、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还比较少,招商引资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二是上级分配土地指标满足不了项目建设需求,部分重大项目无法落地。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产业集聚区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产业集聚的程度决定招商引资规模和项目质量。下一步我们将采取多项措施,推动产业集聚区健康稳步发展,促进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更大成果。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超前意识,统筹规划,优先配套建设有明确项目入驻的地段;拓宽融资渠道,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引进民间资本和外来资金,按照满足今后三年入驻项目的需求,下半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少于5.2亿元,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区的对外形象和产业集聚效应。
(二)着力破解土地制约。首先是大力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获取补充耕地指标,满足项目用地报批需要。下半年,力争组织申报7个占补平衡项目,实现净增耕地面积4000亩以上。其次是加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和“三项整治”挂钩规划的报批力度。充分利用土地增减挂钩和“三项整治”(空心村、砖瓦窑厂和工矿废弃地)政策解决用地指标问题。第三
是大力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和新农村拆旧复垦,健全节余用地指标有偿置换使用机制,力争年内置换用地指标2024亩以上。
(三)推进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强力实施“项目落地年”活动,继续实行领导分包重大项目建设责任制,强化责任追究,加大项目建设协调服务力度,重点抓好全县336个千万元以上项目建设,抓紧推进产业集聚区驼人集团驼人科技产业园、闽商光电电子产业基地等13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年内开工建设,力争伊利萨尔汽车项目实现整体搬迁。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围绕台湾两岸生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美国泰坦贸易公司、上海振华公司、德国德马科公司、美国威廷公司、台湾优阳材料公司等,加大招商对接力度,力争年内完成项目签约及项目落地的前期工作。加强重点项目储备,按照“规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理念,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中规划项目,从对接国家产业政策中包装项目,从产业转移中寻找合作项目,建立接替有序、滚动发展的项目库确保重点项目的高效率推进、高质量运行。
第二篇:全省产业集聚区观摩会专题片脚本
依托产业集聚区 培育千亿级产业 着力构建大都市战略支撑产业体系
近年来,××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产业集聚区为依托,以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为抓手,持续推进“一个载体四个体系”建设,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等集聚区建设进入了企业集中布局、项目集中落地、产业集群发展的快车道。
——产业集群布局基本形成。初步构建起了以××、××产业集聚区为依托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产业集聚区为依托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和以××、××装备产业集聚区为依托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3个主导产业集群销售收入由2024年的××亿元、××亿元、××亿元,发展壮大至2024年的××亿元、××亿元、××亿元。预计2024年集聚区内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规模将超过××亿元,汽车及零部件和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均达到千亿级。
——特色产业链日趋完善。依托××、××、××等龙头企业,形成了“研发设计-配件生产-电子终端-物流配送-销售服务”的完整电子信息产业链,成为全球重要的智能终端制造基地和国家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依托××、××、××等整车企业,带动形成了“技术研发-发动机生产-零部件生产-整车
— 1 — 组装-汽车贸易-后市场”产业链条,今年汽车产量有望突破××万辆;依托××、××、××等龙头企业,形成了“研制开发-毛坯制造-产品配套-质量检测-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较为完整的装备制造产业链。
——优势产业发展态势强劲。今年1-8月份,电子信息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汽车及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分别高于全市工业××%平均增速××和××个百分点。以××家××、××、××等项目的落地建设为标志,产业业态得到不断提升。
在工作上我们着力从六个方面下功夫、求提升:
一是在科学规划上下功夫,着力优化产业布局。依据国家、省产业政策和我市产业禀赋,确定了电子信息、汽车与装备制造等工业七大主导产业,按照“四集一转”、“一区一主业”的原则,依托产业集聚区,科学谋划主导产业功能分区和规划布局,制定了“××、××、××”产业集群发展五年规划,即到2024年,形成××亿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1个××亿级的汽车与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和××、××、××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明确了发展方向、战略路径和工作举措。
二是在培育龙头上下功夫,带动产业集聚发展。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和产业链条图谱,着力引龙头、抓延链、建基地、育集群,全面实施战略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带动形成了国内外配套企业和生产要素集聚入驻的“雁阵效应”。××、××、×
— 2 — ×的落地达产,带动30多家上下游配套企业集群进驻,形成了年销售收入××的电子电器产业园;××、××、××项目的落地建设,提升了整车企业扩能信心,促进了本土企业转型升级,带动集聚了××余家零部件配套企业,就地配套率达到××%。
三是在集群招商上下功夫,促进延链补链强链。坚持把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外资源整合力、国内产业带动力的“三力”型项目作为招商重点,围绕主导产业供应链、生产链谋划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大力实施“龙头+配套+协作”的集群化招商。1-8月份,谋划的××、××、××项目取得明显进展,其中电子智能终端新签约项目××个总投资××亿元,新能源电池和汽车及零配件新签约项目××个总投资××亿元。
四是在创新驱动上下功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要素配套政策扶持的“两基金一扶持”为支撑,以集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园“两器一园”为一体的创新创业综合体为依托,以培育百亿级科技型企业(集团)为载体,构建“产学研政资介”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建成省级及以上公共服务平台××家,××%的高新企业与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等15个科技型重点培育企业步入发展快车道。
五是在平台建设上下功夫,发挥开放引领作用。以××、××、××为支撑,引导行业龙头企业在××、××、××向
— 3 — ××转移。机场二期、城际轨道等重大交通设施建设顺利推进,××、××、××持续突破,××、××、××海关监管创新制度逐步落实,为扩大开放和产业集聚奠定了基础。
六是在深化改革上下功夫,强化要素配套保障。在破解资金瓶颈上,探索建立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级联动”的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和股权投资资金运管模式,撬动社会资本向主导产业集聚流动。今年投入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支持资金××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投资××亿元,推动了××、××、××等重大项目建设。在破解土地瓶颈上,以闲置用地清理处置和建立土地支撑保障体系为抓手,持续提升集约集约高效用地水平,目前全市已盘活闲置用地××万亩以上,优先保障产业集聚区土地需求。在拓展发展空间上,全面推进产业集聚区规划区及周边棚户区和村庄改造,同步实施农村“双改”,有序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目前××、××、××规划范围内的合村并城已经基本完成。在推动劳动力转移上,以就业为核心、以“五险一金”为基础、以住房和教育保障为重点的制度创新,统筹解决企业用工和劳动力有序转移问题,今年新增转移劳动力××万人。在理顺管理体制上,全面落实××、××、××与省直部门“直通车”制度,分别向××、××、××下放6个领域15项市级审批事项,构建形成了“小政府、大服务”的运营机制。在项目推进上,实行“两级三层一统筹”机制,健全首席服务官制度,为××、××、××等107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等58个主导产业项目
— 4 — 竣工投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以全省产业集聚区观摩现场会为契机,加快构建起以电子信息、汽车与装备制造为重点的大都市战略支撑产业体系,力争2024年,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达到××亿元,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达到××亿元,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达到××亿元; 2024年培育形成一个××亿级电子信息集群、一个××亿级汽车及装备制造集群和××个千亿级集群,为打造××、××、××作出省会城市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汇报
产业聚集区建设工作汇报
一、规划调整进展情况
我县原有市级产业聚集区三个分别是:长垣县起重产业聚集区、卫材产业聚集区、新城产业聚集区。其中长垣起重产业聚集区已纳入省级规划,后经衔接,省有关部门同意对我县的产业聚集区进行整合,申报长垣县产业聚集区(含长垣起重工业园区)。调整草案如下:
1、布局设置、以城区远期规划为依托(起重园区已纳入城区总体规划),长垣县产业聚集区由南北两部分构成,南部为起重,含起重园区、参木及木岗,北部为新城工贸,含蒲东、蒲西。
2、规划面积:在土地规划修编时,将可调一般农田充分向聚集区周边集中。但为了保证本次申报成功,应遵循省政府产业聚集区的政策,整合后的长垣产业聚集区总面积暂定为40.8平方公里(含建成区,其中起重园区21.8平方公里,蒲西8平方公里,南蒲木岗4平方公里,参木4平方公里,蒲东3平方公里),聚集区所用一般农田外的剩余指标在本次规划区周边预留。
3、建设用地指标使用:省分配我县建设用地指标为7.5平方公里。建设用地指标要侧重用于城区建设和聚集区建设,暂提以下分配方案:起重园区1.5平方公里,蒲西0.7平方公里,蒲东0.6平方公里,参木0.7平方公里,木岗0.5平方公里,电厂0.8平方公里,合计为4.8平方公里,剩余指标及新争取到的用地指标放在城区建设使用。
4、规划修编工作:已选定河南省城市规划设计院,对我县产业聚集区规划进行修编,资料采集和经费协商已结束。计划4月27日将规划布局图报领导审定。
二、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情况
2024年计划修建、续建道路18条,计划完成总投资17672.35万.目前已完成道路建设2条,正在建设16条,累计完成投资2600万元;完成总投资3600万元、面积20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开工建设投资4000万元的园区第一初级中学,2024年计划完成投资2500万元;完成投资500万元的园区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完成投资450万元的参木安全饮水工程;开工建设投资8200万元的西客站项目和投资5000万元的汽车检测中心项目;开工建设投资500万元的新城工业区域绿化项目和投资600万元的联通信息开发建设项目。
三、招商引资情况
目前招商引资情况整体效果不明显。没有显著的进展。
四、项目建设情况
起重工业园区新入驻、开工建设企业8家,2024年计划完成总投资 万元,参木工业集聚区新入驻企业3家,2024 年计划完成投资 万元;新城工贸集聚区新入驻企业4家,2024年计划完成投资 万元。木岗产业集聚区新入驻企业 家,2024年计划完成投资 万元。
五、下一步的推进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由所辖地的乡(镇、办事处)负责,乡(镇)长、办事处主任为第一责任人,鉴于我县产业聚集区布点多,且多头管理,要组建强有力的产业集聚区建设协调推进机构和办事机构,明确任务,明确责任,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并抓好各项政策的落实,确保建设目标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二)加快产业集聚区的规划编制和报批。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地科学规划集聚区。对集聚区产业布局、功能定位及其市场趋势等要进行认真研究、充分论证,务必于5月底前完成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以及区域环评的编制。产业聚集区规划要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本规划相衔接,做到“三规”协调。
(三)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特别要加大道路、电力、信息、供水、排水、供气、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八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实现资源共享;按照节约、集约使用土地的原则,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和开发深度,大力建设标准化厂房,降低中小企业发展成本。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首先要根据我县的优势产业,进一步加强项目库建设,如我县的起重机械装备、卫材、汽车配件等项目,加大宣传力度,吸引客商前来投资兴业,力争多引进投资总量大、产业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龙头项目。其次要紧紧盯住沿海产业转移,承接好更多产业入驻产业集聚区,同时对引来的客商提供优质服务,使他们成为县(区)产业聚集园区的活广告和“金”字招牌,争取通过老客商引进新客商。第三,要大力实施“总部经济”和“回归经济”,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在外长垣籍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引导和鼓励他们到产业集聚区发展二、三产业。第四,对于世界500强或国际知名跨国公司和中国500强企业投资的生产性项目,紧盯不懈,具体政策特事特议特办。
(五)大力提升服务功能水平。按照产业类别和产业的关联性分区布局,实现工业逐步向集聚区集中,集聚区向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一是要承诺服务首问责任制,牢记“一切为了企业、为了企业一切”的理念,树立起尊重客商、尊重创业者的良好风尚,实现企业与服务机构的扁平化无缝对接。二是要健全落实好领导联系企业制度,及时解决集聚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三是严格执行“二十五天宁静日”和“五禁止、十不准”的规定,让企业放心投资、安心生产,促进集聚区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六)加大督查力度。继续坚持和完善产业集聚区建设进展情况季督查、通报制度。不定期召开各产业集聚区负责 人会议,听取汇报,总结经验和不足,研究解决问题。建立目标考核机制,考核结果全县通报。每月2日、17日各产业集聚区要将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新入驻企业及新上项目情况上报县发改委。
(七)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各产业集聚区要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平台、多层标准化厂房等项目的谋划力度,积极争取上级建设资金。每月2日、17日各产业集聚区要将争取上级资金情况上报县发改委。
第四篇:鲁山县产业集聚区建设情况
鲁山县产业集聚区建设情况
(二00一年四月 日)
2024年,对鲁山县产业集聚区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我们将严格按照省、市加快集聚区建设工作的具体要求,以赶超先进集聚区为目标,以鲁山县县委、县政府确立的“招商引资年”为契机,狠抓工作落实,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
一、鲁山县产业集聚区基本情况
鲁山县产业集聚区位于县城东北部,原规划面积为8.6平方公里,辐射区域13.8平方公里,发展空间22.5平方公里,分为南北两个区。南区以原有的五里堡工业区为依托,位于县城东部,主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电子、纺织、服装等产业;北区以原有的汇源工业区为依托,主要发展水泥、新型建材、耐火材料等非金属矿物制品产业。形成集生产科研、仓储物流于一体,具有地域特色和发展活力的综合型产业集聚区。
2024年建设目标: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达到4平方公里,比2024年增加0.8平方公里。累计完成投资总额30亿元。其中,工业项目投资完成22.6亿元;基础设施投资7.4亿元。区内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8亿元,利税2亿元。新增储备土地4200亩,使全区土地储备面积达到7700亩,从业人员达到1.2万人。截至目前,整个集聚区已建成企业7家,在建企业10家,拟入驻企业16家。
二、第一季度项目建设及第二季度计划投资情况 为赶超先进,我们加大项目投资力度,第一季度项目总投资达6.3亿元,占全年总计划的 31.7 %。完成工业项目投资4.5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2个,共投资4300万元(平顶山市亚方商砼有限公司、平顶山市贝纳尔有机无机复合肥料公司);完成基础设施及其它项目投资1.8亿元:其中投资6000万元完成振兴路、新兴路、中心路、轻工路、创业大道续建工作;投资1.2亿元完成标准化厂房、供水、排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第二季度计划完成总投资9.1亿元,其中:完成工业项目投资7亿元,计划新开工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7个(达昌机械、亿隆科技、万通通制造、富家坡耐材二期、唐保耐材二期、正大炭素三期、远宏炭素二期),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个(义乌舞吉兰服饰、江苏赛特集团),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1亿元。使上半年项目投资累计达到15.4亿元,占全年目标的51.3%。
三 存在的问题
一是北区规划不太合理,外部形象出不来。二是入驻大项目少,进度慢。三是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慢。四 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一是把抓发展的重点放在规划调整上。按照“三规合一”的要求和“三化”协调发展的思路,使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由 8.6平方公里扩展到27平方公里;整个集聚区划分为南北两大区。南区主要规划四大特色集群园区即:仓储物流园区、电子工业园区、医药制造园区、工艺品制造园区。北区以轻工路为界规划为两大特色集群园区即:轻工路以北为碳素耐材产业园区、轻工路以南为精密机械加工产业园区。这一切规划与调整的有关手续要尽快完成报批工作。对符合产业规划的项目尽快入驻六大特色集群园区,形成规模效应、集群效应。
二是把增后劲的重点放在搞好招商选资上
确定2024年为鲁山县招商引资年,成立了专门的招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鲁山县2024年招商引资考核办法,将招商引资内容和任务进行了分解,采取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办法,年终明确奖惩。县里派出由四大班子领导为队长的招商小分队,赴京津塘、海西、长三角、珠三角等地招商,同时成立五个招商联络工作站,进行驻地招商。目前,已与粤港澳集团签订了共建珠三角产业联盟鲁山产业园的协议,委托招商。同时,围绕产业集聚区内不同园区及其主导产业,进行专门招商、定向招商、以商招商,提高招商引资实效。2024年计划全年招选企业42家,投资60亿元,入驻产业集聚区25家。
三是把出形象的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按照“统筹推进、适度超前、突出重点”的原则,重点完善道路交通设施、供电通信设施、供排水和供气设施、标准化厂房以及公共服务设施,持续扩大基础设施覆盖范围,提高建设标准,增强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今年计划投资7.4亿元,开工建设振兴路、新兴路南段、经一路、纬三路、中州路、光明路,北区形成“三纵二横”,南区形成“三纵五横”的区内交通网络。全面提升集聚区整体能力,加快城镇一体化进程,同时,计划新增储备土地4200亩,加大运用BT模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为项目入驻提供有效空间和有力保障。
四是把提效益的重点放在项目入驻和服务上。进一步加强发展软环境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形成抓落实、重执行的工作机制,完善监督检查制度、责任追究制度。要求联席会议所有成员单位把“治庸治懒治散,提速提质提效”的整治成果具体落实到为企业服务的各项工作中去,从项目入驻到建成投产,提供全方位、“保姆式”优质服务,启动“特事特办”、“大事快办”、“要事急办”程序,全体工作人员不分节假日、不分上下班,全力为企业搞好服务,保证企业与周边群众“零接触”,为投资创业者谋求最广阔的发展空间。要紧盯投资10亿元的圣光投资集团保健器材科技园、投资36亿元的珠三角产业联盟(鲁山)产业园、投资3.5亿元义乌舞吉兰服饰等重点项目的落地和开工建设工作。力争通过几个大项目、好项目的带动,使集聚区的整体效益得到一个新的提升。计划到年底,4 使入驻企业达到25家,区内企业营业收入达到48亿元,实现利税2亿元。
第五篇: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汇报
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汇报
近年来,根据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市坚持把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加快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的重要举措,紧紧围绕“四集一转”要求,瞄准全省先进,拉高发展标杆,整合优质资源,突出创新机制、强化载体、破解瓶颈、融合互动四个着力点,产业集聚区建设呈现出“规模扩张快、入驻项目多、产业层次高、承载能力强”的良好发展势头,产业集聚综合效应日益显现。2024年,全市产业集聚区主要指标位居全省前四,产业集聚区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招商引资的主平台、产城融合的主纽带、吸纳就业的主渠道、民生改善的突破口。
一、快速增长、全面提升,产业集聚区建设成效显着
一是产业规模由小变大。2024年,我市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4.7亿元,较2024年增长208.1%,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56.7%,较2024年增长30.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980.6亿元,较2024年增长174.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54.6%,较2024年增长19.4个百分点;产业集聚区对全市工业的贡献率达到79.7%,较2024年提高21.4个百分点。
二是产业层次由低变高。先后实施瑞庆汽车61万台发动机、大江重工装备产业园等360个与优势主导产业关联度高、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项目,产业层次加速由“粗大笨”向“高精尖”转变。2024年,产业集聚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9家,占全市比重达到85.2%;规模以上主导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442亿元,占集聚区收入68%,较2024年增加660亿元。
三是产业布局由散变聚。企业集聚,2024年全市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91个,比2024年增加210家,占全市比重由2024年的16.5%提高至33.8%;项目集聚,2024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96个,占全市比重达73.4%,分别较2024年增长460%、44.2%。
四是支撑能力由弱变强。截止2024年底,全市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投入超200亿元,建成道路695公里、管网1350公里、标准化厂房550万平方米、电网390公里、变电站35座,建成区面积达110.7平方公里,较2024年新增60.84平方公里。
五是集约节约水平快速提升。2024年,入驻产业集聚区项目单位土地面积平均投资强度达到4200万元/公顷、平均产出达到6240万元/公顷,较2024年分别提高28%、31%;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能耗较2024下降15%以上。
六是产城融合步伐显着加快。截至2024年底,已启动村庄搬迁20个,新建安置小区15个,总规划建筑面积达559.4万平方米;全市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达到16.6万人,较2024年底增长7.5万人;安置失地农民就业3.8万人次,占失地农民总数的40.4%,年直接提高农民工资性总收入近20亿元。
二、科学谋划、勇于开拓,创造性开展产业集聚区工作
(一)坚持把加强领导、完善政策、强化考核作为坚强保障。在加强组织领导方面,成立******市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长任组长,常务副市长任副组长,成员单位包括发改、工信、财政等21家市直相关部门;对全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领导职数实施高规格配备,根据主要发展指标,对经济规模最大、发展迅猛的******、******市产业集聚区,按照“两个正县、两个副县”职数配备,对发展较好、速度较快的******县等产业集聚区,按照“一个正县和两个副县”职数配备。在完善政策支撑方面,按照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先后制定了《关于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指导意见》(焦发〔2024〕9号)、《关于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建设的补充意见》(焦发〔2024〕5号)和《关于印发******市产业集聚区发展考核办法的通知》(焦政办〔2024〕96号)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有力推动了集聚区又好又快发展。在强化考核方面,将指标考核纳入政府考核体系,市政府与各产业集聚区签订发展目标责任书,对完成指标的给予通报表扬;当年未完成目标的,对县市区和产业集聚区给予通报批评,所在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产业集聚区主要负责人向市委市政府做出书面检查。对连续两年完成建设目标的给予重奖,所在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产业集聚区主要负责人优先提拔重用;连续两年未完成建设目标的,所在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产业集聚区主要负责人降一级使用。
(二)坚持把培育主导产业集群作为主攻方向。按照“竞争力最强、成长性最好、关联度最高”的要求,科学编制了《******市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合理选择特色主导产业,突出龙头带动、链式发展。重点实施“21315”产业集群培育计划,培育了风神轮胎、中内配、多氟多等20个集群龙头企业,打造了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等10个特色产业链,实施了厦工机械配套产业园、格林沃特年产125万套汽车尾气净化器项目等300个主导产业培育重大项目,2024年底,全市各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接近1500亿元,形成了******汽车零部件、市工业现代化工等4个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和******装备制造、******市经济技术装备制造等8个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的产业集群。
(三)坚持把招大引强作为主要抓手。高度重视发挥产业集聚区招商引资的主平台作用,采取定向招商、图谱招商、大员招商等多种方式,深入开展大招商活动,取得了“一举应多变”、“一招求多效”的综合带动效应。一是定向招商,加强与世界500强、央企及行业龙头企业的对接,先后引进中国兵装、中国兵器、东风汽车等15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产业集聚区。******县产业集聚区邀请国家财政部、国资委领导和50余名央企高管,在京成功举办******对接央企活动,签约国药集团、中海油集团等6个项目,总投资156亿元,成为全省首家在北京举行对接央企活动的县,受到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并在2024年全省大招商电视电话会上作为全省两个先进县之一做典型发言。二是图谱招商,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制定产业链招商图谱,重点抓产业链条缺失环节,突出建链、补链、延链招商工作。******经济经技术产业集聚区围绕装备制造业产业链条延伸积极与厦工机械、奇瑞汽车等行业龙头产业合作,其中引进投资25亿元的年产61万套汽车发动机零部件项目从开工建设到第一台发动机成功下线,仅用232天,刷新了我国汽车发动机项目建设史上的纪录,创造了“奇瑞速度”,实现了“提升拓展”的新突破。三是大员招商,在全市实行招商引资党政“一把手”工程,市县各级主要领导亲力亲为,走在招商引资工作一线,做到重要招商活动亲自参加、重要客商亲自拜访、招商引资重大问题亲自解决,提高招商效率。******市委书记、市长先后8次赴上海谈判,促成了总投资45亿元的上海宝钢再制造项目成功落地,为******产业集聚区打造国家级再制造基地夯实了基础。
(四)坚持把促进节约集约作为本质要求。我市始终坚持“节约、循环、复合、紧凑”的发展理念,合理确定集聚区投资强度、建筑容积率和投入产出率等方面的标准,不断加强各地土地整理储备平台建设,充分挖掘存量土地潜力。******市产业集聚区“引企上山”破解瓶颈,把不适宜农业种植的山前荒坡地变成了省“十强”产业集聚区,仅此一项就节约耕地8000余亩;******市工业产业集聚区西部园区充分利用该区北部太行山脉,投入3亿多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修建道路10条,总长20公里,平整出土地5000多亩。******县产业集聚区在全县尚有2万余亩土地指标的情况下,严格贯彻国家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建设占地500亩的标准厂房,完成投资3.9亿元,建成标准厂房36栋,建筑面积共26万平方米,宁波凯元电器、大正新能源等32个项目先后入驻,较单独供地节约用地1600多亩。******、温县产业集聚区将投资强度提高到280万元/亩,对每一个项目均进行科学测算,严把土地征用关,确保了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
(五)坚持把体制机制改革作为创新动力。一是加强套合工作,因地制宜地理顺与所在乡镇的行政管理体制,******县于2024年9月在全省率先探索实行产业集聚区行政村代管体制,将产业集聚区发展建设区内5个行政村交由集聚区管委会代管,2024年8月,经省政府批准,******县成立龙泉街道办事处并与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合署办公,由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兼任龙泉党工委书记,集聚区规划范围内9个村所有涉及的人、财、物全部由产业集聚区管委会管理,所有项目落地由集聚区管委会直接协调土地征迁事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行政套合。二是落实“直通车”制度,按照“人员派驻制、流程内部化”的模式,推动职能部门向产业集聚区派驻人员。******县在产业集聚区成立行政服务中心,设置工商、税务、质监、环保、安监、金融、电力等18个办事服务窗口,将涉企审批事项全部纳入中心统一办理,做到“进一个门、办全部事”;同时,建立项目手续“免费代办制”,凡产业集聚区招商引资项目,所有工商、税务等审批事项,由行政服务中心免费代办,承诺时限,限时办结,真正让投资者享受到了“一站式”、“保姆式”服务。三是创新工作方法,******市集聚办建立“点、线、面”三位一体工作法,点即把握重点,将产业集聚区项目建设、规划调整、主导产业培育等重点工作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到人、跟踪督导。线即抓住主线,以强化服务意识为主线,建立对口服务制度,加强与相关责任部门沟通衔接,真正做到上下互通、部门联动。面即全面推进,统筹全面,协调推进全市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强力实行目标责任制、绩效考核制、对外公布制、工作台帐制四项制度,我市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典型做法得到了省政府的认可,省政府办公厅以《政府工作快报》转发。******市产业集聚区推行“一线工作法”,由市级领导负责在一线招商,职能部门负责在一线服务,产业集聚区管委会负责在一线解决问题,保障了重点项目的顺利引进、快速实施,东风集团汽车尾气净化器项目签约后,仅用一个月完成用地协调560亩、办理各项手续29项。
(六)坚持把要素平台建设作为重要支撑。在投融资平台建设方面。积极组建投融资机构,吸引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进驻,引导金融机构开发适合产业集聚区发展的融资担保产品。目前,我市9个产业集聚区拥有投融资公司18个,总注册资金26.7亿元,累计融资超50亿元,其中******市政府注资5亿元成立******市产业集聚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累计为产业集聚区建设融资超20亿元,有效地缓解了资金紧张问题。在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方面,我市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区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目前,产业集聚区拥有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62家,占全市总数的83.8%,比2024年增加36家。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面,重点推进保税、检验检测、环保、物流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市产业集聚区现已建成各类公共服务平台47个,综合配套能力得以全面提升,其中******市产业集聚区投资5.5亿元,建成了我省第二家公共保税中心--河南德众公共保税中心,中心具备保税存储,出口退税,转口贸易,国际采购、分拨、配送,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物流信息处理和咨询六大功能,并实现了当年规划、当年建设、当年开关运行,******市成为了全省首家拥有“通关口岸”和保税区功能平台的县(市)。在人力资源保障方面,创新方式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市把产业集聚区作为培养优秀干部的重要基地,面向全市公开选拔13名优秀科级干部到产业集聚区担当重任,其中硕士研究生7名,为集聚区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同时对高层次人才实施“保姆式”服务,积极解决户口、住房、待遇、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问题,吸引了一大批高端人才加入******产业集聚区发展。******县强力实施人才兴县战略,通过引进造纸专家姜丰伟,实现了“一个人才推动一个产业”的发展,目前******县产业集聚区已形成以江河纸业为龙头16家企业组成的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集群主营业务收入2024年突破50亿。
(七)坚持把协调联动作为重要推进手段。建立了由市政府有关领导负责、市直有关部门参加的产业集聚区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解决全市产业集聚区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市直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按照“重在培育、示范带动”的要求,在10个领域分别选择产业集聚区积极开展示范创建活动。市发展改委认真履行市产业集聚区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职责,明确发展目标,加强综合协调;统计局加强产业集聚区统计队伍建设,全面、准确反映各项指标完成情况,为产业集聚区工作快速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商务局以集聚区为平台,积极引导集聚区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打造全市对外开新高地;市重点办强化项目服务,将产业集聚区项目纳入市重点项目管理,优先配置要素资源,强化协调服务;国土局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集中用于集聚区建设;市工信、人社、科技、住建、质检、工商、税务、电力、通信等部门,也结合自身职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加大对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支持力度,全市上下形成了联动合作、打总体战的工作格局和强大工作合力。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直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持续求进为工作主基调,按照“四集一转”内涵要求,围绕省“四个一”产业集群培育工程,着力抓好“五个强化、两个完善”(强化产业集群培育、强化项目带动、强化规划引领、强化服务功能提升、强化节约集约发展和完善支持政策、完善体制机制),不断提升发展质量与效益,推动全市产业集聚区实现更大规模、更快速度、更高水平发展,力争到2024年全市产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接近万亿,为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提供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