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万书网,千万量级范文库任你选!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二号文库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初探

说明:文章内容所见即所得,本站下载的DOCX文档与页面上展示的相同。如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客服QQ:4084380 发送本文地址给客服即可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本文地址:https://www.wanshu.net/fanwen/a2/398293.html

第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初探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初探

人们常说,“知道如何提问就等于知道了如何教学”。教学离不开提问,提问是小学教师教学活动的核心构成部分,掌握了提问的方式就等于掌握了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动权。在当代,课堂提问仍然魅力不减。

1.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研究的必要性

“语文课是一曲动听的交响乐,提问则是这乐曲中最动人的旋律”。可见,没有提问的课堂是沉闷的,不会课堂提问的教师是不称职的教师。2025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因此,课堂没有问题,小学生就不可能养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不会提问题,小学课堂就难以走出接受学习和死记硬背的樊篱;教师提不出好问题,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任就难以落实。在培养学生会提问题的重任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其提问能力的培养更是不容忽视的。首先,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思维活动,使其主动投身于教学活动中去,并能意识到自己在活动中的位置,从而增强其学习的内驱力;其次,课堂提问有助于课堂上更好的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第三,课堂提问是教学信息反馈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可据此诊断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困难,评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而灵活调整课堂教学结构,起到师生互动协作的作用。再次,课堂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助于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顺利进行。

2.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误区

当前,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正席卷中华大地,以课程改革为契机推动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全面优化是小学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要完成这一历史性任务就不能忽视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方式的研究。然而,纵观课堂提问,还存在着种种纰漏。下面就从课堂提问的内容、方式、对象和评价结果几个方面谈一谈存在的一些误区。

2.1课堂提问的内容上的误区

2.1.1提问内容缺乏科学性,学生理解有歧义

提问内容合乎科学性,它包括提问要明确、具体;表达必须准确无误;用词要恰当,无歧义。例如,在《蝙蝠和雷达》一课中,在解释蝙蝠飞行原理时,若问:“蝙蝠在什么时候才能飞行?”部分学生答出:“在夜晚飞行。”这是再提问中用词不当造成的学生答错,其中的“时候”一词对学生的思维产生“答案必须和时间因子有关系”的暗示作用。如果改为“蝙蝠在什么条件下才能飞行?”学生的错误率就会大大降低。提问内容的科学性是学生获得正确认识的前提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否则会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模糊,产生负迁移,甚至形成错误认识。

2.1.2提问内容缺乏启发性,不能诱发学生积极思维

提问内容要具备启发性,它是指通过提问能诱发学生积极思维、联想而有所领悟的特性,它不但能使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能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当然,并非所有的提问都具有启发性,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才能提出高质量的有启发性的问题,否则只能做表面文章。我在顶岗实习中,明显感到自己的提问能力很有限,有时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表面上气氛热闹活跃,而学生的思维能力,却得不到真正的培养。总是会不自觉的提一些琐碎的、肤浅的、甚至是无聊的问题。什么“好不好”、“美不美”、“是不是”、“对不对”,等等,看起来实在搞启发式,实际上是“启”无“发”。师生之间一问一答,一问齐答,学生可以不动脑筋不作任何思考,像一架预先设计好程序的机器,这样的“答对如流”又有多少的意义和价值呢?

2.2课堂提问的方式的误区

2.2.1提问时缺乏循序性

提问要有循序性,它是指提问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入远、由简到繁的原则,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循序渐进的分析问题,掌握知识和技能。有些老师在上课时,没有提问循序性的意识,问题过难或过易,让学生不知从何答起。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这篇课文分别写了小蝌蚪“询问鲤鱼———错找乌龟———找对青蛙”的情节,小蝌蚪见到鲤鱼、乌龟、青蛙时它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呢?你觉得这是一群怎么样的小蝌蚪?这样层层导入,从小蝌蚪一次次的经历中去感受小蝌蚪情感,从而说出这是一群什么样的蝌蚪要比直接说更容易一些。

2.2.2提问时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

课堂提问时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如在学校初教部组织的04级顶岗实习中,我所带的班级是四年级,第一次上课太紧张,提出问题就希望有同学立刻回答,没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就把学生叫起来展示回答。这些突击式的提问,效果并不好,不但不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其能力,反而会使学生的学习只停留在识记的水平上,不能向更高层次发展。因此,提问时要坚持先亮出问题,稍后请学生回答,为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其语言组织能力提供必要的时间因子,切忌先“点兵点将”,后出示问题。

2.3课堂提问的对象选择上的误区

2.3.1选择提问对象带有随意性

由于缺乏对每个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课堂提问的对象选择很容易带有随意性。在上街区外国语小学的实习中,起初明显的感到初到班级,问题提出后,没有考虑到问题的难易程度,及学生的学习状况,随意的喊一下某学生回答,时常会造成这些结果:容易的问题由好学生回答,由于未能切入疑难点,学生答对如流,但是得不到思维训练,回答问题是积极性不高。疑难的问题由差学生回答,学生虽经努力思考,但仍答错,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后来我很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把问题按识记、理解、应用层次,由易到难设计成上、中、下三类,分别请好、中、差生回答,就能让所有学生都能“跳一跳、摘桃子”。使他们都能形成“我能学好,我能学得更好”的良好心理状态,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2.3.2选择提问对象带有惩罚性

在课堂教学中,有个别学生上课不能集中精力听课,而在发呆、打瞌睡,或者做小动作等,这引起了老师的不满。教师往往提一个简单的问题,来请该生回答,该生站起来之后,往往是茫然不知所措,甚至连教师提的是什么问题也未能搞清楚,怎么能回答出来呢?而教师明知该生答不出来,却还要留一段时间等他回答,此时,其他学生都注视着他,仿佛一个声音向他传来——“怎么,这么简单的问题还得不出来?”有的教师带有责问的口气再问一声“你刚才在干什么?”并不及时的请该生坐下来,该生的自尊心必然会受到伤害,接下来他能专心听讲吗?教师能采用旁打侧敲的方法,比如提问该生的同桌,发现提问他同座时也能给他一定的刺激,此时他会装着认真听讲的样子,教师看他同座的同时再适当的用眼神来暗示他,也能起到较好的提醒作用,有时也可以请他站起来再复述一个同座的回答。这样,该生能理解老师的用意,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爱护和尊重,会从内心发生感激之情,接下来便能认真的听讲。

2.4课堂提问的结果评价上的误区

2.4.1对学生的回答分析不足

在实习中初期,由于经验不足,课堂语言组织能力很有限,对学生的回答评价很空洞,仅是对与不对,是与不是,想不想看一看,美不美等,这些无意义的评价。实际上,注意分析和评价学生的回答,尤其是错误的回答,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忽视对学生回答的分析等于错过一次评价学生的机会,不正确的回答不仅表明学生还没有掌握这个内容,也反映了他们在学习上的具体困难,同时还为教师提供了分析错误答案的依据。

2.4.2对学生的回答鼓励不足

有时在课堂中,提问后,一位学生答不出或答错,还未请他坐下就急于叫另一位学生回答。这就挫伤了前面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产生“我不行”的心理。如能先请他坐下,并说:“再想想看,相信你离成功不远了。”该生受到鼓励后,会仍保持着“我能行”的心理去积极思考。对大对的同学也要及时的给予表扬肯定,如“不错,当初科学家就是这样分析出来的”,从而沟通了师生间情感交流,有助于课堂教学双边活动顺利的进行下去。

3.课堂提问的新视角

针对上述种种现象,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在内容、方式、对象和结果评价上都存在着种种的误区。内容上缺乏科学性、启发性,不能正确引导学生,诱发积极思维;方式上,还达不到层层深入、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积极有效的思维训练;在提问对象上不是缺乏理解,很随意,就是带有一定的惩罚性,没有达到提问的实际目的;最后在评价上不仅评价缺乏实质上的内容,还缺乏对学生的积极鼓励,不能有效地起到反馈信息的作用。为提高课堂教学管理机制和教师驾驭课堂、教材的能力,下面谈谈在语文课堂教学提问中的一些新思维、新做法,以求“抛砖引玉”:

3.1课堂提问重精

在语文课堂所提出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意义与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精”。苏联杰出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这就给教师提出了一个高标准要求:课堂提问不仅要讲求科学性,还要讲究艺术性。那么“精问”就指教师注重提问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精心设计和提炼一些富有启发性、情感性、变通性、挑战性,富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方向,扩大思考范围,提高思考层次。没有思考价值的“浅问题”不提,问题太浅,表面上学生对答如流,实际上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同样若是问题过难,超出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望“问”兴叹。也是不能达到目的的。如教学《小英雄雨来》一课的中心句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根据这个句子设问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作者为什么要多次强调这句话?通过这几个问题的探讨,学生能准确地把握雨来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深刻体会出作者的意图:即表现雨来是一个爱国的小英雄。这样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为核心,层层递进,不仅使学生对“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的理解达到全面准确,而且对课文的思路也有了清晰的把握。

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如何才能使提问“精炼”呢?我想教师只有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的认识结构,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巧妙使用,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让课堂风生水起!

3.2课堂提问重度

教师设计课堂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所提的问题应符合学生实际的认识水平和想象能力。《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课堂提问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度”,要善于在“度”的多层次中选择最佳切入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问的方式上要做到循序渐进的引导提问。

首先要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结合具体课文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置问题,其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思维量,只问“是”“非”对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衡量学生的知识质量都是不利的,在“是”与“非”的判断中必然有侥幸答对的,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存在有侥幸答对的心理,养成不愿积极思考的不良习惯。要使问题有一定难度需要注意三点:一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有的放矢;二要有新意,有一定的开放性,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自由发挥的空间,不要刻板僵化;三要有一点思维含量,一般直接在课本中可以找到答案的问题要少些,让学生经过思维加工后找到答案的问题多些。

其次要有一定的梯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提出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和学生认知心理特点的“阶梯式”或“分层式”的问题,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难易应各不相同,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最终抓住事物的本质。比如学习《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可以设置以下问题:

1、这个中国孩子是谁?

2、他发出了什么呼声?

3、这只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吗?

4、通过他的呼声你想到了什么?这几个问题就显出了一定的梯度,第1、2个问题比较容易,第3、4问题就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提问时就要注意由易到难,由浅入深。

最后提问要有一定的广度,“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这是大语文观,也是新课改所要求的。因此课堂提问也应该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而充分展开,不失时机的拓展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使学生学有所用,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运用知识和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比如在讲《新型玻璃》这篇课文时,首先让学生口头描绘一下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玻璃,然后与课文中写的新型玻璃进行比较,找出现有玻璃的的不足。

如何才能把握课堂提问这个度呢?“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这个比喻生动而准确地告诉我们: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开动大脑积极思考后获得正确的结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能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也会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课堂提问重情

从语文教学的对象上而言,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他们的情感也是非常丰富、特别的。提问既要重视知识点的落实,达到教学目的,又要注意提问的艺术性、情感性,从而实现情趣教学。所谓情趣教学,即激发情趣,兴趣盎然的教与学。目的是让老师有感情的教,学生有感情的学。

在教学内容上,首先要把握一篇课文的情感基调。我们知道“言为心声”,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把握一篇文章的思想感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感染学生。造成一种情感的传递,在课堂制造一种情感的氛围,以此来感化学生。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的钻研,善于发现其中掩藏的情感因素,细致的。例如一个典故,你可以就此讲一个故事,学生都喜欢故事。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就比空洞的字词有意思的多。对于文学常识,最好用自己的语言来讲授,不要用记忆性的思维来回忆,溶进自己的理解,感受。如同讲故事一样讲解,这样就有意思得多。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得轻松,愉快。

课堂提问一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程度、不同位置的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多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问题,如要求回答“是不是”或“对不对”的判别型、回答“是什么”或“怎么样”的描述型、回答“为什么”的分析型、回答“有什么异同”的比较型、回答“有哪些不同意见”的创造型,其中第一种主要针对差生,第二三种主要针对中等生,第四五种主要针对优等生。只有这样,才能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压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都能积极思考,参与教学过程,从而各有所获。使他们都能形成“我能学好,我盟学得更好”的良好心理状态,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为了避免选择问题对象时带有惩罚性,应切实注意以下三点:教师须具备良好的情绪自控修养,始终以平和的心态面向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努力营造课堂和谐的氛围,促使学生主动的学习。

3.4课堂提问重效

能够有效的课堂提问应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在真实、巧妙、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参与听、说、读、写的训练。可以说有效教学提问是教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评价教学效果的基本控制手段。

有效提问指向的阅读空间要大——激发自主阅读,注重整体把握。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这篇课文分别写了小蝌蚪“询问鲤鱼———错找乌龟———找对青蛙”的情节,三段内容写法大致相同,三位教师抓住语文对话,设计了下面三种不同的问题:A:同学们,现在你就是小蝌蚪,当你见到鲤鱼妈妈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B:仔细阅读三次对话,思考:小蝌蚪见到鲤鱼、乌龟、青蛙时它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呢?你觉得这是一群怎么样的小蝌蚪?

第一种问题设计指向的阅读范围是第二段内容,学生通过整段阅读可以感悟到小蝌蚪见到鲤鱼妈妈时,那份油然而生的思念妈妈的情感,感悟到小蝌蚪“迎上去”时的主动、有礼貌,或者有更多的感受。第二种问题设计指向的阅读范围就更大了,它需要学生仔细阅读全文,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与理解,才能得出结论。

有效提问指向的答案空间要大——关注多元反应,鼓励独特见解。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个体阅读中的理解、感悟、形象必然会有不同,因此阅读中的答案空间也应该是大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一旦打开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就会出现更新更好的答案。总之,教师的提问有较大的包容空间,学生的思绪才会放射出个性的耀眼光彩。

3.5课堂提问重评

教学评价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影响着教学效果。好的教学评价,能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心智,拓展学生思维,调动学生情感;能激活课堂教学气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要做好教学评价,首先是要确定好评价的主体,评价的主体可以分为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教师评价。

为了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学中,让每一位学生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环境中,充实自我,完善自己。他们虽然天真,但是对事物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看法、见解,也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欲望。当学生答完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己说一说对于这个问题回答的是否满意,满意在哪里,不满意又在哪里?从而使他们全面、公正在进行自我评价。在自评的基础上,应鼓励学生相互评价。教学中可以开展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在全班范围内对学生进行评价。如“你认为他答得怎样?”“好在哪里?”“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完善的,怎么改?”“如果是你,应该怎么答?”从而鼓励学生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在互评中求进步,促发展。

教师评价时,首先要肯定学生回答得“对不对”通常教师都应复述一篇完整的答案,不能用学生回答代替教师应做的工作,其次要评“好不好”,通常教师都要做出标准的示范。最后无论是赞赏还是批评,都应“对事不对人”。有的教师在学生回答之后,就让“坐下”并立即转入另一项活动,有的甚至不“请”其坐,使学生处尴尬境地,坐立不安,学生到底回答得对不对,好不好,只有教师自己知道。因此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保护学生答问题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小结

问题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心脏。问题是思维活动的起点,也是探求真理、创造发明的起点。有了问题才能引起思维,才能进行探索。“一堂好课往往起源于一个好问题,一个优秀学生往往也在于他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是一个会提问的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正确运用课堂提问技巧有助于积极开展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课堂提问现状中所出现的问题是可以消除的,只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地钻研教材和教学大纲,精心设计出每一个问题,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活跃课堂气氛,使师生间互动协作,达到情感交流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第二篇:浅谈小学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

[摘要]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探讨本学科自身规律以外,还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思维。而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艺术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提问是贯彻教学意图,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恰当的提问,对于准确了解教育对象,开发学生智力,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检查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语文课堂 课堂教学 课堂提问 提问艺术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是一项随语文教学活动发生就存在的教学技能艺术,这一领域的研究对语文教学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教师提问能起到设疑、解疑和反馈的作用,能指明方向、承上启下、启发思维和调节气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提问成为联系师生思维活动的纽带,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课堂提问具有很强的技巧性。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探究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课堂提问艺术,促使全体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显得更加重要。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一些误区然而,在现实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在实施课堂提问时并未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其作用并未充分发挥,进入了误区。主要表现在:

(一)陷入空洞浮泛的误区,使学生茫然失措。问题貌似宏大,但抽象空洞,使学生茫然失措,导致提问后的“冷场”和“卡壳”,达不到提问的目的。

(二)陷入形式主义的误区,使学生厌倦抗拒。卖弄花枪,玩花拳绣腿是教学之大忌。有人为哗众取宠,表现其改革精神,把课堂搞得分外热闹,但不讲求实效,这样的课堂提问,只能使学生产生厌倦甚至抗拒,因为它无助于认识的深化。

(三)陷入浮光掠影的误区,使学生浅尝辄止。这样的问题浮光掠影,学生都能不加思索地回答出来。一问一答,似乎体现了提问教学法,其实这样的发问不仅没有必要,反而有害,导致学生不探究问题实质,浅尝辄止,长此以往,就会出现思维萎缩。

(四)陷入单调直露的误码区,使学生思维僵化。这些提问的共同点就是过于单调直露,不给学生以思考的余地,按部就班地抛出一个个知识点,激不起学生思考的兴趣,容易使学生思维僵化。

(五)陷入惟我独尊的误区,剥夺学生的逆向思维,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千方百计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回答。如果学生的回答偏离了自己的思路,要么一声断喝,要么置之不理,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打击。

(六)提问思考时间过短,学生还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教师就让学生回答。

二、课堂提问的新视角 针对上述种种现象,提高课堂教学管理机制和教师驾驭课堂、教材的能力,确是当前语文教研的重要课题。下面谈谈我在语文课堂教学提问中的一些新思维、新做法,以求“抛砖引玉”:

(一)课堂提问重精苏联杰出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这就给教师提出了一个高标准要求:课堂提问不仅要讲求科学性,还要讲究艺术性。那么“精问”就指教师注重提问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精心设计和提炼一些富有启发性、情感性、变通性、挑战性,富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方向,扩大思考范围,提高思考层次。没有思考价值的“浅问题”不提,问题太浅,表面上学生对答如流,实际上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同样若是问题过难,超出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望“问”兴叹。也是不能达到目的的。如教学《小英雄雨来》一课的中心句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根据这个句子设问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作者为什么要多次强调这句话?通过这几个问题的探讨,学生能准确地把握雨来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深刻体会出作者的意图:即表现雨来是一个爱国的小英雄。这样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为核心,层层递进,不仅使学生对“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的理解达到全面准确,而且对课文的思路也有了清晰的把握。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如何才能使提问“精炼”呢?我想教师只有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的认识结构,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巧妙使用,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让课堂风生水起!

(二)课堂提问重度

教师设计课堂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所提的问题应符合学生实际的认识水平和想象能力。《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课堂提问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度”,要善于在“度”的多层次中选择最佳切入点。首先要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结合具体课文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置问题,其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思维量,而不能是简简单单的用“是”、“对”、或“不是”、“不对”来回答的问题,因为只问“是”“非”对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衡量学生的知识质量都是不利的,在“是”与“非”的判断中必然有侥幸答对的,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存在有侥幸答对的心理,养成不愿积极思考的不良习惯。要使问题有一定难度需要注意三点:一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有的放矢;二要有新意,有一定的开放性,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自由发挥的空间,不要刻板僵化;三要有一点思维含量,一般直接在课本中可以找到答案的问题要少些,让学生经过思维加工后找到答案的问题多些。其次要有一定的梯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提出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和学生认知心理特点的“阶梯式”或“分层式”的问题,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难易应各各不同,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巳知到未知,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最终抓住事物的本质。比如学习《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可以设置以下问题:

1、这个中国孩子是谁?

2、他发出了什么呼声?

3、这只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吗?

4、通过他的呼声你想到了什么?这几个问题就显出了一定的梯度,第1、2个问题比较容易,第3、4问题就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提问时就要注意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最后提问要有一定的广度,“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这是大语文观,也是新课改所要求的。因此课堂提问也应该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而充分展开,不失时机的拓展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使学生学有所用,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运用知识和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比如在讲《新型玻璃》这篇课文时,首先让学生口头描绘一下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玻璃,然后与课文中写的新型玻璃进行比较,找出现有玻璃的的不足。这种方法很值得提倡。对于课文的学习都应该提出一些有广度的问题。课堂提问一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程度、不同位置的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多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问题,如要求回答“是不是”或“对不对”的判别型、回答“是什么”或“怎么样”的描述型、回答“为什么”的分析型、回答“有什么异同”的比较型、回答“有哪些不同意见”的创造型,其中第一种主要针对差生,第二三种主要针对中等生,第四五种主要针对优等生。只有这样,才能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压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都能积极思考,参与教学过程,从而各有所获。那么,如何才能把握课堂提问这个度呢?有位教学家说得好:“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这个比喻生动而准确地告诉我们: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开动大脑积极思考后获得正确的结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能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也会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课堂提问重情

提问既要重视知识点的落实,达到教学目的,又要注意提问的艺术性、情感性,从而实现情趣教学。所谓情趣教学,即激发情趣,兴趣盎然的教与学。目的是让老师有感情的教,学生有感情的学。在教学内容上,首先要把握一篇课文的情感基调。我们知道“言为心声”,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一篇文章就像一个窗口,通过它可以洞察世态万象。因此把握一篇文章的思想感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把这种感情溶进到你的言语中,感染学生。造成一种情感的传递,在课堂制造一种情感的氛围,以此来感化学生。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的钻研,善于发现其中掩藏的情感因素,细致的。从而达到对自己的教学内容了然于胸,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能出能进。例如一个典故,文学常识,小到一个字,一个词语的讲解。教师要善于思考,善于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趣味因素。不可三言两语,轻描淡写的走过场。对于一个典故,你可以就此讲一个故事,学生都喜欢故事。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就比空洞的字词有意思的多。对于文学常识,教师最好用自己的语言来讲授,不要用记忆性的思维来回忆,溶进自己的理解,感受。如同讲故事一样讲解,这样就有意思得多,对于一些文学常识可以展开纵向或者横向的思维,不要因讲授知识而执意于此。就拿单个的字词来说吧,汉字是表意文字,是音,形,意的结合体。每一个汉字就是一个世界。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得轻松,愉快。

(四)课堂提问重效有效的课堂提问应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在真实、巧妙、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参与听、说、读、写的训练。可以说有效教学提问是教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评价教学效果的基本控制手段。有效提问指向的阅读空间要大——激发自主阅读,注重整体把握。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这篇课文分别写了小蝌蚪“询问鲤鱼———错找乌龟———找对青蛙”的情节,三段内容写法大致相同,三位教师抓住语文对话,设计了下面三种不同的问题:教师A: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问了什么?怎么问?鲤鱼又是怎么说的,说了什么?(第二、三次对话问题相仿,略)。教师B:同学们,现在你就是小蝌蚪,当你见到鲤鱼妈妈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教师C:仔细阅读三次对话,思考:小蝌蚪见到鲤鱼、乌龟、青蛙时它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呢?你觉得这是一群怎么样的小蝌蚪? 第一种问题的设计共有4个小问题。前两个问题指向的阅读范围都在第2句中,后两个问题指向的阅读范围都在第3句中。我们暂且不论这些问题的思考价值,就引向的阅读空间来说也实在很小,答案一目了然,学生无须深入阅读。第二种问题设计指向的阅读范围是第二段内容,学生通过整段阅读可以感悟到小蝌蚪见到鲤鱼妈妈时,那份油然而生的思念妈妈的情感,感悟到小蝌蚪“迎上去”时的主动、有礼貌,或者有更多的感受。第三种问题设计指向的阅读范围就更大了,它需要学生仔细阅读全文,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与理解,才能得出结论。由此我们想到,有效提问需要使问题保持一定的开放性,发散学生思维空间,摆脱单一的对话式问答。否则,提问不仅不能给教学带来生机,反而给课堂教学带来满堂问的干扰,挤占了学生读书、思考、练习的时间,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这样的提问是低效甚至无效的。有效提问指向的答案空间要大——关注多元反应,鼓励独特见解。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个体阅读中的理解、感悟、形象必然会有不同,因此阅读中的答案空间也应该是大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一旦打开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就会出现更新更好的答案。总之,教师的提问有较大的包容空间,学生的思绪才会放射出个性的耀眼光彩。

(五)课堂提问重评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问手段本身,能鼓励和督促学生对课程进行及时的消化,认真复习。提问的效果则又优化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回答对的,其原有的认知结构就得到了肯定和强化,回答不对的,就能及时调整改变有欠缺的认识结构。在整个提问的过程中,对回答好的每一句问话,教师、学生都伴随着进行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应的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都应公开进行评价。教学评价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影响着教学效果。好的教学评价,能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心智,拓展学生思维,调动学生情感;能激活课堂教学气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然而,在有些教师的课堂评价中,对学生的称赞表扬不绝于耳,无论是答了几个问题的,还是回答了几句话的,教师都几乎无一例外地翘起大拇指,称之“真好”“真棒”;或者兴师动众,一次次地要求全班学生掌声鼓励,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更为可怕的是,一些教师死守事先写好的教案,当学生的回答进入“教案的套路”后,教师抑制不住满心欢喜,又是夸奖,又是板书。反之则含糊其辞,不置可否,南郭先生气十足。这些简单化的课堂教学评价明显存在着赞赏多于引导,结果多于过程,封闭多于开放,模糊多于确定等诸多弊端,对学生有害无益。要做好教学评价,首先是要确定好评价的主体,评价的主体可以分为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教师评价。为了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学中,让每一位学生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环境中,充实自我,完善自己。他们虽然天真,但是对事物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看法、见解,也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欲望。当学生答完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己说一说对于这个问题回答的是否满意,满意在哪里,不满意又在哪里?从而使他们全面、公正在进行自我评价。在自评的基础上,应鼓励学生相互评价。教学中可以开展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在全班范围内对学生进行评价。如 “你认为他答得怎样?”“好在哪里?”“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完善的,怎么改?”“如果是你,应该怎么答?”从而鼓励学生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在互评中求进步,促发展。教师评价时,首先要肯定学生回答得“对不对”通常教师都应复述一篇完整的答案,不能用学生回答代替教师应做的工作,其次要评“好不好”,通常教师都要做出标准的示范。最后无论是赞赏还是批评,都应“对事不对人”。有的教师在学生回答之后,就让“坐下”并立即转入另一项活动,有的甚至不“请”其坐,使学生处尴尬境地,坐立不安,学生到底回答得对不对,好不好,只有教师自己知道。因此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保护学生答问题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应该做到:

1、以表扬为主。

2、鼓励求异。

3、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4、鼓励学生积极评价。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正确运用课堂提问技巧有助于积极开展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第三篇: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

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

(提 纲)

10秋教育管理 吴晓华 学号:445010222400

51提要:课堂提问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技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设计与运用恰到好处,可以开启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提问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本文试从四方面来阐述课堂提问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提高课堂提问艺术的策略及课堂提问的艺术“点子”。

一、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思维活动。

2、课堂提问有助于课堂上更好地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

3、课堂提问是教学信息反馈的主要途径之一。

4、课堂提问有助于师生双边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小学语文教学提问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课堂提问的认识存在误区。

(二)、教师的课堂提问在实践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设计问题时存在的问题。

2、教师提问时存在的问题。

(1)、问题过多。

(2)、提问的时机把握不到位。

(3)、提问的形式掌握不全面。

(4)、定向提问现象严重。

(5)、选择提问对象带有惩罚性。

3、提问结果评价时存在的问题。

(1)、对学生的回答分析不足。

(2)、对学生的回答鼓励不足。

三、提高教师课堂提问艺术的策略。

1、有的放矢,提问要“明”。

2、组合巧妙,提问要“精”。

3、激发思考,提问要“活”。

4、由浅入深,提问要重“度”。

5、激发情趣,提问要重“情”。

6、学有所获,提问要重“效”。

7、相互促进,提问要重“评”。

四、课堂提问的艺术“点子”。

1、抓住兴趣点提问。

2、抓住重点提问。

3、抓住难点提问。

4、抓住发散点提问。

5、抓住发散点提问。

6、抓住内容的重复点提问。

第四篇: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

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

课堂提问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式,是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的桥梁。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语文教师,十分注重课堂提问技巧。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高中语文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提问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间的提问,能加强互动性,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同时教育专家与学者指出:“语文教学并非是教师教会学生多少知识,而是学生学习时是否主动、积极思考,是否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且提问时是否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散发性思维,是否能掌握基础知识。”因此,语文教师要采用多样性的课堂提问方式,掌握课堂提问技巧,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有效学习与掌握知识。

一、抓住学生兴趣点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寻找学生的兴趣点所在,并充分抓住学生心理特点,依据教材提纲开展恰当的、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在进行课堂提问前,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生动、有趣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力,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如在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时,教师设置问题为:“本文只是一篇普通的说明文,但为什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教师应先要求学生通读全文,并进行分组讨论,小组交流后,推举小组代表进行发言,教师将学生们零散的答案进行归纳总结,同学生们共同交流看法,逐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进而得出准确答案。如此富有趣味的问题,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强化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实现高效性教学。

二、抓住学生好奇心

优秀教师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好奇心,并抓住学生好奇心,加以引导。结合多年实践教学经验,课堂提问中,学生因好奇所提出的问题,再被教师认可后,会主动、积极地开展实验与探索。因此课堂教学提问时,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好奇心,加大课堂悬念教学比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与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1]。例如对《六月,我们看海去》的教学,这篇作品是潘洗尘的处女座,也是成名作,通过作品的学习能看到作者及那个时代青年人的内心世界。课堂教学前一些学生提问:《六月,我们看海去》中“六月”是季节吗?还是代表什么?学生们对题目中“六月”充满好奇心。所以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并加以引导,向学生讲解。“六月”,有的人把六月比作青春,把青春比作诗歌。本文作者到底是把“六月”比作青春,还是“六月”单纯的就是一个季节,让我们一起去阅读文章,去寻找答案。这样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创新能力得以充分展现。

三、教师应注重提问方式,讲究提问艺术性

教师应重视提问技巧,讲究提问的艺术性。课堂提问时要强调问题的高深度,结合学生学习能力,由浅入深,合理把握提问难易度,开拓学生视野的同时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在开展语文教学时,教师应设定多样化的提问方式,同时鼓励学生以不同的提问方式提出问题,促使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对问题加以分析探究,强化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所以教师应熟练掌握课堂提问技巧,以便于灵活提问,增进师生沟通、交流及互动,实现教学目标[2]。教师采用的课堂提问方法主要如下:①诱导提问。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遇到问题及时提问,使学生体会阅读的乐趣。②开放提问。此类提问方法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例如学生第一遍阅读《金岳霖先生》后,教师提问:金先生的有趣表现在哪些方面?学习课文结束后,教师提问学生:你认为有趣的人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是怎样看待金先生的有“趣”的?教??注重课堂提问的开放性、差异性,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高中语文课堂提问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特点与教材内容选择适宜的提问方法,并充分发挥提问作用,为学生提供开放性平台,让学生自由地提问,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四、尊重主体,强调差异化

课堂提问环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发挥自身引导作用,这样学生才会主动思考问题,积极发言,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最大限度发挥课堂提问作用,显著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课堂提问要以学生为核心,教师发挥指导与引领作用,这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3]。同时教师还要分析学生整体语文学习水平,兼顾每一位学生,以实现学生间公平、公正竞争,促进语文教学的总体推进。课堂提问时,教师要对精彩的答案向全体学生展示,发挥示范作用,以带动所有学生参与语文学习,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结语

素质教育倡导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而课堂提问教学法的灵活应用,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依照语文教学素材、学生学习能力等,构建多样化的课堂提问方法,提高课堂提问的艺术性,促进学生高效学习。

参考文献:

[1]袁善来.新课标理念下开放式语文教学的必要性和策略[J].教育探索,2025,(08).[2]王雅平.精彩演绎,激活课堂――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教学设计分析[J].赤子(上中旬),2025,(24).[3]吴珊.关于高中语文教学提问策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分析[J].亚太教育,2025,(23).

第五篇:对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的几点做法

对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的几点做法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西方学者德加默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提问得好即教得好”。确实,在语文教学中,恰如其分的提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精妙设疑能“吹皱一池春水”。课堂提问运用得好,不但可以轻松地帮助学生融入课堂教学所创设的氛围之中,还可以激发他们探究问题的兴趣,激励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应该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循循善诱,让课堂风生水起,真正使学生情有所动,心有所感,神有所悟,从而促进学生对文本深刻地情感体验与积极思维,最终学会质疑问难,形成独特个性它既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组成部分,也是语文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一环。那什么样的课堂提问才是有效的,下面谈谈我在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几点做法。

一、抓住兴趣点提问

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聪颖,思维活跃,勇于探索事物的根源,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且容易接受,我们在设计问题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因素、知识结构等特点,适当考虑趣味性的必要,而且课堂的生动与活泼,很多时候是由问题的趣味性激发的,这也就是所谓的“四两拨千斤”。学生就像一池水,教师的提问便是投石激水,一些灵感火花往往就在这样的提问中产生。通过提问,学生讨论,寓教于乐,激发兴趣,把有些学生“要我学”的情绪迅速扭转过来,变成“我要学”的认知内驱力,从而消除了学生对学习的内心疲劳,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并能紧紧吸引学生注意力。比如我在教学《会走路的树》时,刚板书完课题后,我问学生:“树会走吗?”“不会。”“文中会走路的树指谁呢?为什么称驯鹿是会走路的树呢?赶快打开书自由地读一读吧。”这一问,立马激发起孩子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它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打开书读了起来,不一会儿,如林般的小手举了起来。“老师,会走路的树是指小驯鹿。因为小驯鹿头上的角跟树枝差不多,所以称之为会走路的树!”再比如我在上《狐假虎威》这一课时,我是这样提问的:你们见过老虎吗?它的脾气怎么样?“假如一只狐狸和一只老虎在一起,谁怕谁?谁吃掉谁呢?”不用问,当然狐狸怕老虎,老虎吃掉狸。“但是老师今天要讲的故事却是老虎听从狐狸的话,他非但不敢吃狐狸,反而觉得狐狸威风凛凛。你们说怪不怪?想知道是为什么吗?请打开课本《狐假虎威》。此时,教师的提问激起了学生思维内部的矛盾,学生学习的兴趣立即被激发出来,学习情绪高涨,能够主动去学。

二、把握住提问时机

在教学中,只有在最佳时机提问效果才最好。所谓最佳提问时机,就是当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状态的时候,此时,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对教师的提问能入耳入脑。最佳提问时机,既需要教师敏于捕捉、准于把握,也需要教师巧于引发、善于创设。因此要求教师熟悉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准确把握教学难点,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洞察学生心理,善于捕捉时机。提问启发,切中要害、循循善诱是关键。哪些地方学生易于产生疑惑?为什么会存有疑惑?如何旁敲侧击令其去疑解惑?比如我在教学《木兰从军》时,抓住朝廷下达了文书,而父亲年老多病,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此时木兰会怎么想?怎么做?让学生通过朗读、想像、表演等各种方式,明白木兰尊老爱幼、热爱祖国。当木兰凯旋归来时,换上心爱的女装时,我又问道,将士们此时会怎么想?怎么说?让学生多读、多想,更加敬佩花木兰,从而明白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再比如教学《詹天佑》一文,抓住课文的中心句是学习全文的关键,教师围绕中心句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全文的中心句是什么?“杰出”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课文围绕中心句写了哪些内容?重点写了什么?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詹天佑是杰出的工程师?詹天佑的爱国思想表现在哪里?以上设计的一系列问题,都是围绕全文的中心句引发的,首先让学生读懂中心句,初步明确课文的中心,然后弄清围绕中心句所写的内容,使学生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逻辑方面的训练,最后抓住关键词语,把握课文的中心。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初探.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本类热门推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