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篮球计划总结二号文库
- 篮球计划总结二号文库
- 2024秋学校工作计划二号文库
- 市五小师德师风季度汇报材料二号文库
- 姜迪年中工作总结与汇报二号文库
- 春三年级数学下册 全一册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二号文库
- 机械与能源工程系监察部十月份工作总结二号文库
- 李宫信息化总结二号文库
- 少先队活动总结第二学期(大全)二号文库
- 乡镇党代会政府工作报告二号文库
- 出科小结 骨科二号文库
- 房上小学安全工作小结二号文库
- 小学上学期教研工作总结[五篇模版]二号文库
- 六年级语文总结二号文库
- 2024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总结(五篇范文)二号文库
- 县级学校老师辞职报告(共5篇)二号文库
- 显示器数据线的接法(推荐5篇)二号文库
- “课改教师讲课”竞赛听课小结二号文库
- 浅谈提升小学教师职业成就感的策略和方法二号文库
- 2024—13下语文科组总结5篇二号文库
- 大满镇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总结二号文库
- 淮南矿业集团劳动合同管理办法二号文库
- 三年级地方工作总结二号文库
- 2024—2024学年上学期体育工作总结(最终定稿)二号文库
- 中心校工作总结二号文库
- 教师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年9月二号文库
- 幼儿园教师培训主持词二号文库
- 高校教务处工作职责二号文库
- 小学英语教科研小结二号文库
第一篇:本文收集了一些评课记录中的一些语句也可以说是套话
本文收集了一些评课记录中的一些语句也可以说是套话。希望能给大家参考,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目标明确;
通过训练入手,让学生总结规律,教师评析,符合教学规律; „„老师:
.语言亲切自然,有亲和力。
.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学生参与欲望强烈。.突出了文言文复习特点,诵读和文言现象落实到位。.课堂容量大,学生接受知识多。
.课堂朴实,实实在在,没有任何玄虚。.注重文本教学,突出了文本与中考的链接。„„老师:
.目标设置合理,并且整节课紧紧围绕着当堂的目标来进行。.文言知识归纳全面,重视落实,让学生读文章的时候,每次都有目的有侧重点。.注重当堂知识的归纳总结和落实,讲解细致。.关注和中考的链接,关注学生的学以致用。.课堂容量很大,内容补充的很多。
.在课堂上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老师
.课堂容量大,节奏紧凑,让学生没有走神的机会 .拓展内容很多,紧密联系中考,又激发学生兴趣; .知识点讲解细; .注重知识的运用
.知识落实得好,阅读,圈划,详解,再读,迁移运用,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 分析细节,有针对性练习„„老师:
.实在。听„„老师的课,犹如自己就是他的学生,踏实而充实。.充实。课堂容量大,学生掌握东西多
轻松。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的轻松,内容掌握的扎实 扎实。知识点落实的扎实,课课与中考链接 高效。课堂有知识落实有当堂练习,落实得好,联系的实!
„„老师:
课堂容量大,既注重基础又注重拓展,与中考联系紧密,紧扣考考纲要求。具体而言,对文 言基础知识的落实、积累很到位。
对文章中重点的文言字词、特殊句式反复强调并注意归纳
总结,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
„„老师:
安排得当,由文言文的知识的反复落实到最突出特点的赏析,再到写作的生发。思路清晰 重点突出。
注重落实,如拓展翻译、拓展赏析,对重点反复强化。拓展最值得称道,也是本节课最大的亮点 „„老师:
环节非常明晰。并且环环相扣,有落实,有测验,有反馈,有巩固,有发展。课堂容量极大。紧紧围绕目标,夯基础,察学情,重延伸,重思考,倡讨论。课堂语言简练。语言虽然不多,但指示性极强,问题导向明确,点拨干净利落。链接中考实战。课堂针对性强,知识能力兼顾。小学数学评课常用语:
1.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能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实现。
2..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教师能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新的课程观认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新教材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教师能善于用教材去教,能依据课程标准,因时因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注重联系社会变革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做到重组教材,力求让学生经历探究学习的全过程。
4.教师能有效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教师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以探究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使接受与探究相辅相成,学生的学习境界更高,学习效果更好。
5..教师能合理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学生的即时评价具有发展性和激励性,.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既不形式化,又具体、诚恳。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能及时以恰当的方式指出纠正。
6.学生能够自学的内容,教师让学生自学;学生能够自己表达的,教师鼓励学生去表达;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做。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用起来了。
7.以新的课改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以自己的教学行为来诠释自己的教学思想。能有效的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8.教师的一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促成了知识的整合,体现了多元的价值取向,促进了学生认知的整体性发展。课上得很成功,给人耳目一新,无论比指导思想、课的设计都充分体现了新的理念,体现了数学学科的本质。
9.探究活动的设计,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新知,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留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10.不过早地出现结论,肯花时间让学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和体验的机会。
课上出现了教学内容泛化的现象,教材备受冷落,学科特有的价值没有被充分挖掘,学科味不浓。《 植树问题 》
综观整节课,在教学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关注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思维特点,注重教材重组,注意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体现教学设计的问题性和实效性,凸现课堂实效,让学生享受课堂的真实。
2、以解决问题为主线,探索多样化的解决途径和选择合理简便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享受课堂生成的空间。
3、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不再是教师什么,学生学什么,而是尊重学生,通过学生自主探索、互相交流完成自己知识体系的建构,让学生享受课堂主体的乐趣。在教学中,教师选取生活中的学生熟悉的事例,请学生设计一条路上植树的情况。根据学生反馈上来的情况进行分类,共三类:两端都种树、一端种树和两端都不种。在教师的引导中让学生探究,设境激趣,建立知识表象,使学生得到启迪,悟到方法。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舞台。“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该为生活服务。”在学生对植树问题的几种不同种法的基础上,教师开放课堂时空,让学生从挂灯笼、锯木头等问题,并通过课件让学生直观地认识生活中的许多事例看上去跟植树问题毫不相似,但是只要善于观察题中的数量关系,就明白它与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很相似,引导学生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
第二篇:听课评课套话
一、教学目的(体现目标意识)
1、教学目标全面、具体、明确、符合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
2、重点和难点的提出与处理得当,抓住了关键,能以简驾繁,所教知识准确
3、教学目标达成意识强,贯穿教学过程始终
3、教学目标达成意识强,贯穿教学过程始终
二、教学程序(体现主体意识)
1、教学思路清晰,课堂结构严谨,教学密度合理
2、面向全体,体现差异,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3、传授知识的量和训练能力的度适中,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4、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主动发展 5体现知识形成过程,结论由学生自悟与发现
三、教学方法(体现训练意识)
1、精讲精练,体现思维训练为重点,落实“双基”
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符合教材,学生和教师实际
3、教学信息多项交流,反馈及时,矫正奏效 4从实际出发,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四、情感教育(体现情感意识)
1、教学民主,师生平等,课堂气氛融洽和谐,培养创造新能力 重学生动机、兴趣、习惯、信心等非智力因素培养
六、教学效果(体现效率意识)
1、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效果好
2、学生会学,学习生动,课堂气氛活跃
3、信息量适度,学生负担合理,短时高效
从教学效果上分析
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达成。三是有效利用45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1能呈上启下,讲清教学目的。
2概念准确,讲授熟练,重点突出,难点分散。3教学方法灵活得当,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4 语言规范,语速适中,声音宏亮。5课程设计规范,板书工整,布局合理。
6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定位准确,体现职教特色。7治学严谨,既热爱学生又严格要求。教学资料齐全,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符合教学大纲。9教学方法、学术思想能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10不迟到不早退,遵守教学纪律。互动评课
本节课教学目的明确,目标比较定位,通过复习引入新课,善于运用学生已学过的知识进行过渡,比较合理的运用了教学方法方式,引起了新知识的深入。
训练比较扎实,题目的多样性使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效率,强化了思维灵活性,发展了学生的能力。不足之处:新授课内容所用时间较少,不同计算方法对比度不够,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课堂中提问要多问为什么? 1.我觉得这堂课上得比较成功,理由在于:(1)整堂课结构比较好,(2)练习的层次由易到难。
(3)从学生的发言和板演,看出效果比较好。2.作为数学老师,数学术语要准 3.值得探讨的问题
(1)计算课怎样把它上得活跃些,体现自主学习。(2)新教材怎样体现一些新的教学概念。
万老师这节课有很多优点:这节课上得比较扎实,效率比较高,教学目的比较明确,同时也抓住了教学的中心和重点,能够通过旧知创设新情境来拓展新知识,合理地选择了教学方法。
不足之处在于:“应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做”,比如在神算子的第二题填符号,应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填符号,运用了什么定律,给学生多一些说的机会,在处理神机妙算这一板块上,显得有点仓促,有点赶。优点:突出重点、难点,抓住教材,教学思路清晰,有条理性,教态亲切自然,在教学中能利用一般方法和简便方法进行对比,从而让学生自己得出简便的优点。存在的问题:
1.学生板演如果使用投影仪效果会更好,既方便教师讲评,也方便学生听讲。
2.在习题一神算子中的第二部分填符号,符号两字概念太广,不够严谨,最好能改为在括号内填上“>”“<”“=”
3.学生练习方式较单一,练习,板演、讲评,最好能在形式上有所变化。
整体感觉万老师这节课还是比较扎实,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具体表现在:
1.教学目标定位较为准确,能根据教材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程序来实现教学目标。2.能善于运用学生的知识基础展开教学活动,合理选择教学方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之上。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的运算定律和小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基础上展开的,可以说是一节新课,也可以说是一节旧课。说是新课就是要让学生明白整数的运算定律如何在小数加减法中运用,使计算简便;说是旧课只不过是前面所学过的知识的整合。因此,在教学中万老师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发现,运用类比、迁移的方法学习新知;同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充分给学生参与的机会,练习面广,训练量大,学生学得扎实、有效。在本课的教学中,万老师安排了在□里填上适当的数、下面的算式是否运用了运算定律,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进入快车道等四个层次的练习,共14道题,全班人人参与,人人都得到练习的机会,值得提倡。几点不足:
1.重点教学环节用时较少,显得不够透彻。在出示例题4后,教师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解答,由两位学生上台演板(一位按顺序计算,一位简便计算),这时老师只是进行了简单的比较(哪种方法简便),而没有针对算法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简便运算,为什么这样做就是简便运算以及简便运算有什么优点等,需要加强。
2.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不够到位。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为了简明教学,化静为动,成为促进教学的催化剂,同时要科学、符合生活。在课中,万老师为了演示4×50米接力制作了课件,就没有演示清楚、到位;在学生练习反馈时如果使用实物展台,效果会更好。
3.评价方式缺乏,课堂表现力要加强。在课堂当中,万老师对于学生的回答和板演都没有进行及时的评价,甚至没有听到老师一句对学生的赞美之词,这些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控课堂教学进程,要改进。
第三篇:评课记录
临江市新市小学 柳玉琴
2024年4月1日在全市教学工作会议上听了建国小学于静老师执教的《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只在于容貌,而在于为人类作出伟大的贡献,实现自己最高层次的人生价值。学生很不容易把握文章的线索和思路。于老师将“美丽”作为本课的切入点,以“美丽”带动学生纵观全文,引导学生理解“美丽”的深层含义。
1、由探求居里夫人的“形象”美到重点品读“精神” 之美,最后感悟她淡泊名利的“人格”之美,这样使人物形象不断凸显,“美丽”的含义逐步深化,环环相扣。
2、品读课文,解读美丽。由词到句,有句到段,词不离句,句不离段。于老师能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体会“美丽”,渗透学法。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找出文中“寻藤”的那句话,然后在把这句话放到语段中加深理解。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和句子,既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锻炼,阅读方法和阅读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发展。通过教师的引读等来明白居里对科学的执著追求和献身精神,着力点在于教给学生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另外能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对词语质疑、对难理解的句子质疑,这样,学生在循序渐进中巩固了质疑的能力。达到一个学以致用的目的,语文训练十分扎实有
效的。
3、思路清晰,脉络分明。整个教学流程连贯有序,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思维得到了发散训练,智力得到了发展。
4、渗透学法,深度思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我觉得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但是,它是有道理的。这节课在学法上,着力点在于教给学生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另外也是继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结合课文,于老师总结了抓住关键词语、结合背景资料、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这样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深度思考,从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另外,在课题中质疑、对词语质疑、对难理解的句子质疑,这样,学生在循序渐进中巩固了质疑的能力。
于教师深情有目的性的导读紧紧地牵引“情感”,总结时一次次的内容回扣,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不经意间,对居里夫人的敬佩之情自然地流淌出来,使对居里夫人的“美丽”能跨越百年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可以穿越历史,这份美丽是永恒的!升华了对“美丽”的认识,对“百年”的认识。水到渠
成的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可以说本节课于老师让学生亲近文本,与文本碰撞;走进主人公,与主人公交流,处处关注了课堂细节,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使得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带给我们老师的也是一次美的享受,心灵的洗
涤,值得我们去品味、去学习。
《跨越百年的美丽》评课稿
《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只在于容貌,而在于为人类作出伟大的贡献,实现自己最高层次的人生价值。学生很不容易把握文章的线索和思路。郎老师将“美丽”作为本课的切入点,以“美丽”带动学生纵观全文,引导学生理解“美丽”的深层含义。
1、导入自然,为居里夫人铺垫神圣的光环,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表扬学生让人感觉真实可信,确实达到鼓励学生的目的。有一学生朗读不佳,有不少同学窃笑之。老师的表扬很有艺术性,她说:“这位同学平实不敢发言,今天当着这么多老师的面,勇于举手,而且在读错的情况下,又勇于改正,别且在最后一次能够读得很好„„”她的表扬不向其他老师为了表扬而表扬,不过客观实际而滥发溢美之词,而是立足实际,发现学生的“亮点”,让被表扬的学生从心底感受到真正的鼓励,其他学生也心服口服。同学们能认同老师表扬价值。
3、由词到句,有句到段,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抓住重点词语“寻藤”,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找出文中“寻藤”的那句话,然后在把这句话放到语段中加深理解。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和句子,既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锻炼,阅读方法和阅读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4、抓住文中空白,发挥学生想象,进行练习说话,加深对课文主人公居里夫人的理解。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的工作。”老师巧妙地改为“她不管————————————,只是默默的工作。” 让学生进行练习说话,学生把居里夫人遇到的困难一一说了出来,对居里夫人有了立体感的认识。
5、思路清晰,脉络分明。整个教学流程连贯有序,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思维得到了发散训练,智力得到了发展。
6、渗透学法,深度思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我觉得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但是,它是有道理的。这节课在学法上,着力点在于教给学生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另外也是继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结合课文,我总结了抓住关键词语、结合背景资料、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这样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深度思考,从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另外,在课题中质疑、对词语质疑、对难理解的句子质疑,这样,学生在循序渐进中巩固了质疑的能力。
7、适时插入居里夫人“奖章玩具”的小故事,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居里夫人的故事。交流资料,共享资源显得自然而顺理成章,有效地进行了课外延伸,拓宽了语文的学习渠道。
8、老师的语言凝练优美,具有语言的艺术性,可见老师的文字功底极其深厚。
郎丰丹老师为我们提供了精彩的课例,她的语文素养、她的扎实教学,都是我所要学的。
总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让学生主动体验,在不断的参与过程中,主动性、创造性才能进入最优化的境界。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尊重学生的体验与情感的变化,始终把情感置于阅读的首位,把喜爱,兴趣当作阅读的入门向导。教师在学生的读读说说中,不断调动主题积极的个性化的阅读动力,使课堂书声朗朗,并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搭建了一座由理解到运用的桥梁,引导他们将课文内容与生活经验联系,大胆地展开联想,把学会的课内外知识活学活用,在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使语言积累内化为语言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自主、快乐地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一种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总结全文,点明、深化主题环节,教师以“看着这样果实累累、瓜果遍地的果园,你认为现在最高兴的人是谁?为什么?”引发孩子的思考,让他们体会“正是有了劳动,才有了这个瓜果遍地的迷人的秋色”。借此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激发他们热爱劳动、热爱秋天的情感!
第四篇:评课记录
授课教师:孙银枫
授课时间:2024年3月6日 授课地点:余姚三中高一(5)班 授课内容:《向心加速度 向心力》 主持:陈海良 点评专家:鲁鹏飞
听课人员:鲁鹏飞 赵仲华 胡家宝 褚佰荣 陈海良 陆娟芳 潘天竹 施柏迪 虞挺
一、主持人发言:
陈海良:首先,让我们对孙银枫老师为大家上了一节精彩的示范课表示感谢!今天的评课流程是:孙老师介绍教学设计的思路—互动交流—专家点评。
二、介绍教学设计的思路
孙银枫:首先感谢大家来听我的课,我针对今天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就如何备教材、备学生与大家交流几点看法:
1、备教材
备教材要分两次进行。第一次要对整节教材的结构进行分析,明确知识的学习层次;第二次要根据学生情况判断教材对所教班级学生的可行性。对于本节课,教材安排的是先让学生通过实验,说明物理在匀速圆周运动中有一个力指向圆心的,这个指向圆心的力就定义为向心力,然后再通过一个定性实验得出向心力大小的计算公式。但圆周运动向心力的实验结构复杂,而且精确度不高,不能直接从实验中得到计算公式。如果学生按照教材的结构进行学习,对概念的理解会模糊甚至不能理解,所以我判断教材的编写是不理想的,不利于学生学习,于是我重新调整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
2、备学生
对于备学生,我认为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备学生知识积累水平(基础),也就是充分考虑学生是否具备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因此我在前面平抛运动教学中就将加速度的求解公式应用到了曲线运动的分析中,在前面的教学中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伏笔”。另一方面,要备学生的学习能力。圆周运动加速度的推理涉及数学知识,如果班级学生数学基础较好,可以让学生自己推导,如果班级学生数学基础不好,就可以直接引导他们用数学知识进行推导,因为这个推导不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而仅仅是一个难点。圆周运动是高考的常考点,所以老师要有“高考”意识,从新课教学开始就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和形成的能力为高考服务。另外我还想谈谈两个观点: 第一、教无定法。只要有利于学生知识掌握的教学方法都可以尝试,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第二、把握整个高中乃至中学的教材。对于新教师来说,如何联系整个教材进行教学是大家感觉很困难的事。那么,怎样才能在设计教学时做到前后呼应?我想最有效的方法是多做题,静下心来多做一些高考模拟题,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从宏观和微观上熟悉教材。
这节课不足之处就是未能完成全部的课堂设计,没有时间进行知识巩固训练,这也告诉大家,在以后的课堂设计中要根据学生状况把握好教学内容。
三、互动交流:
赵仲华:听了孙老师的这节课,相信大家都受益匪浅,作为高一年轻老师不仅学会了如何教,还学会了如何备课。我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谈谈对这节课的一些体会:
1、巧妙地处理新概念。物理上的很多东西都是理想化的,无法表达或证明给学生知道,我们在很多时候都是直接告诉学生公式,经常说的话是:“由此可以得到”或“通过大量的实验可以证明”等,而孙老师处理新概念的方法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推导理解了物理表达式,印象也很深刻。
2、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孙老师经常使用鼓励性的语言,让人听得很舒服。而我们往往很少运用鼓励性的语言,直接问学生“是不是这样”或“是吧”。
3、知识严谨,语言表达很严密。通过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圆周运动加速度的产生,真正实现了新课改对学科的要求——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4、备课完整。孙老师根据多年经验,知道高考中学生容易犯认为圆周运动的产生是因为向心力的存在的错误,所以在受力分析时,帮助学生澄清学习中的误区,使学生在刚接受新知识时就建立正确的概念。在以后的物理学习中会出现很多的表达式,孙老师让学生自己推导表达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了基础。
潘天竹:自己在上课时,经常会觉得中间或整节课很松散,而孙老师上课节奏很紧凑,在这一方面我要多向优秀教师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施柏迪:与孙老师相比较,自己上课比较注重形式多样,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感兴趣,课堂气氛很活跃,但感觉很累。诚然,教学方式的差异与学生的特点有关,不同层次的学生就应该有不同的教法。听孙老师的课让人感到轻松,同时课堂又是饱满的。孙老师让学生通过逐步的数学推理得出物理的表达式,过程非常的严密、科学,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物理知识的严谨性。
四、专家点评 鲁鹏飞:首先,我要介绍这节课的设计背景,向心力、向心加速度是整个物理的重点和难点,这两个知识点足以考察一个物理老师的教学水平与能力。本节内容由直线运动转到曲线运动,知识跨度大,思维跳跃非常大,如果老师不采取比较好的教学措施和策略,是很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的。同时,这个知识点在高中物理的地位也十分重要,除了本章的知识以外,后面万有引力、电荷在电场、磁场的运动都涉及到这一知识点。同时,每年高考物理试题中涉及圆周运动的相关内容非常多。通过刚才的听课,我认为孙老师这节课完全达到了教学目标,甚至超额完成了教学任务。第二、这是一节原生态的物理课,一方面是因为这节课是第一次上,另一方面是这节课没有经过物理备课组的集体讨论。我听完课的第一个感受是:艺高人胆大。孙老师打破教材限制,用新的思路进行教学,并且取得显著效果。这也告诉年轻老师,要大胆创新,突破教材,实现有效的教学,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是需要长期磨练的。第二个感受是:课堂教学有层次,知识不断推进。孙老师首先复习了圆周运动的运动学知识,再利用前面加速度这一知识作铺垫,引入了圆周加速度,课题的引入自然,接下来孙老师利用PPT进行演示,让学生了解学习物理的思维方式。我认为课堂教学教的就是研究问题的方法,对学生来说,获得一种好的思维方式以及学会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孙老师把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作为本节课的重点,虽然不能立竿见影,如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思维就能得到不断的培养,学习能力自然会提高。
第三、难点突破有效。通过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真实感受圆周运动,让学生体验到形成圆周运动中向心力的来源,孙老师在这个内容上处理得相当有技巧。
第四、课堂很流畅。孙老师的教学过程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课堂设计体现了让学生体验知识的新课改理念核心,学生在课堂中从感知和理性上都充分体验到了知识。
第四、为所当为。这节课的知识非常难,不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讨。而孙老师勇敢地站出来,在关键时候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引领学生如何学习。新课改不仅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营造活跃的课堂,同时,也要求教师在某种情况下加强主导地位。
最后,这节课紧紧扣住了如何学习物理这一条主线来实施教学,值得年轻老师学习,大家要通过这节课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同时,受学校委托,让我在这里就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几个组成部分。青年教师专发展由教育、教学、教研三个层面组成。对年轻老师来讲,重点是教育和教学。
第二、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初期阶段。我认为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有三轮,一轮三年。第一轮是“雏形”,第二轮是“成形”,第三轮是“成熟”。第一轮是形成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习惯等的阶段。通过学习优秀教师、教学实践等途径实现第一轮“入格”的成长目标,从而在第二阶段形成有效的教学习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三、青年教师在第一轮教学阶段的特征。教学的前三年,是从“懵”— “蒙”—“了”变化的三年。第一年为备课、上课、命题、板书而“懵”,这是年轻老师都必须经历的磨练,只有坦然面对,才会得到提高、成长。
第四、青年教师第一轮教学必备的环节
1、教学实施的必备环节—“研、践、演、悟、摩”
①“研”。首先是研究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第二是研究高考考纲;第三是研读所教科目的高中教材;第四是要研究所教班级的学生;第五是研究优秀案例,我反对青年教师直接搬用别人的教案进行教学,但优秀教案能为你的备课提供思路;第五是研究方法;最后,必须要研究实验,能做的实验一定做,不能做的实验要创造条件做,因为理科的很多知识来自于实验,所以实验对理科老师来说是非常重要。
②“践”。即实践,也就是备课。在备课时要做到五备:备教案、备学案、备课件、备实验、备试讲。我提倡青年老师要手写教案,在手写教案时最好不要看课本、教材;接下来就是准备学生的学案;第三是制作课件,孙老师今天的课件并不美丽,但很实用,很多老师将大量的时间花在制作课件上,却忽略了其它的工作,我认为是本末倒置,课件的目的是有效节约教学时间,辅助教学。最后是试讲,教案写好后要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反复揣摩、修改。
③“演”。即课堂教学,在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监控,及时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必要的演练,切勿满堂灌。
④“悟”。即反思,青年教师要养成每节课后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并坚持写教学后记的习惯,若能坚持两三年,你就会获得更快的成长。
⑤“摩”。即观摩教学。
2、教学管理的必备环节
教学管理也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学生管理和自我管理。学生管理包含课堂、作业、自测、调查、分析等管理,同时还要进行自我管理,在自我管理中包含制定职业规划、做好自我定位、自我调节、自我约束。
以上几点是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的一些体会,如有不足请大家指出。谢谢各位!
五、主持人总结
陈海良:刚才孙老师所作的教学设计介绍,使我们认识到备教材、备学生是备课的两个基本点,也让我们认识到,教学成绩的取得是“功夫在课外”。希望所有老师能潜心教学,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有多位同事从不同角度就这节课谈了自己的看法,有深度,也可以感受到老师们用心听课、用心教学的态度。黄光明对孙老师的课进行了精练的点评,平实、切合实际,也对使大家有启发,更难得的是,黄主任为今天与大家的交流做了充分的准备,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就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谈了很多自己的认识,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去实践。
学校组织今天的示范课,是希望丰富校本教研活动内容,培养课堂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更多年轻老师向黄光明主任、孙覃老师这样的优秀教师学习,从他们身上学习经验,使自己更快更好地成长,希望大家能在平冈中学这个舞台上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才华,促进专业发展,为提高优化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作贡献。谢谢大家!
第五篇:评课记录
评课记录
二年级组
这周听了吕彩萍老师的公开课“10的认识”,我们认为优点有以下几点:
一、教态自然大方,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也轻松。
二、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回答问题积极。(教师课件出示尺子0---10刻度,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回答:
1、10前面有哪些数?
2、10在谁的后面?等一些问题,学生表现积极踊跃!)
三、动的环节非常好,通过游戏的形式既放松了心情、缓解了疲劳,有在玩的过程中加深了对10的分与合理解。
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是:
课件对教学没有起到很好的服务作用,多媒体课件的优点没有体现出来。(比如在讲10的分解时,要求把10个苹果分装在两个篮子里。可以课件出示一些苹果,让学生自己数出来是10个,然后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分这10个苹果的,再课件一一演示分装的过程,最后板书分解的结果,这样效果会更好。另外练习中的“小朋友套圈”等也可以用课件展示,一年级的学生积极性会更高,更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