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自我叙事二号文库
- 教师自我叙事二号文库
- 在XX县第四期青年干部培训班结业典礼上的讲话二号文库
- 引智办工作总结二号文库
- 西昌小学示范家长学校自评报告二号文库
- 2024-2024上学期金厂小学科研总结(五篇模版)二号文库
- 班主任寒假家访总结记录二号文库
- 会展策划与组织二号文库
- 高中政治 1.1.1《生活处处有哲学》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二号文库
- 闽职改职称评审文件二号文库
- 研修感悟新二号文库
- 2024----2024学年下学期教研工作计划二号文库
- 为了心中那份爱 师德演讲稿二号文库
- 山西教师招聘《物质的分类》说课稿二号文库
- 幼儿园老师师德承诺书1二号文库
- 兰海高速公路张家寺服务区设计总结[模版]二号文库
- 《高中地理教师实习总结》二号文库
- 07、校园足球活动工作总结(三年)二号文库
- 五年级双班主任工作心得二号文库
- 早操出勤总结书二号文库
-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中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二号文库
- 2024年秋季幼儿园教研工作计划 两篇二号文库
- 2024年第一季度安全工作总结二号文库
- 个人校本研修阶段总结(5篇模版)二号文库
- 如何培养学生的最佳学习心态二号文库
- 幼儿园教师实习总结二号文库
- 幼儿园教师讲故事比赛方案二号文库
- 七年级备课组工作总结二号文库
- 教育叙事研究二号文库
第一篇:第六单元备课总结
高庄镇中心小学二年级语文 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总结
集体备课是教师合作研究的有效形式。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我们二年级语文组的5位老师扎扎实实、卓有成效的开展着集体备课工作,在诸多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本次集体备课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备课教案应简练而精当
1、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应对每一节课如何进行组织、引导、和指导仔细加以考虑,在头脑中形成很深的印象。但没有写得过于细致,只要把教学的思路加以设计即可,在课堂上真正给学生自主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感受得到自主发展空间的宽大,教师随着学生的“学路”来定“教路”。教学中,教师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与调控,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学习方向发展。这样,学生才“显得”是学习的真正的主体。
2、我们组5位老师,大家的年龄层次不同,教学经验不同,但是这恰恰成为了我们组的优势,中年教师会将他们的教学经验毫无保留的告诉我年轻教师,年轻教师则更多的是让这个小组更具活力,不时的灌输一些新思想。这样我们经常针对一篇课文,哪怕就是一个小问题而展开激烈的讨论,每一次月考以后我们都会拿出试卷坐到一起分析试卷的出题理念,哪一题错误率偏高,哪个班级考差了,教师忽视了哪个方面等等,这样的讨论在我们组经常可以看到,我们一起讨论,力求共同进步。
二、备课应多研究教材和学生(1)全面认识教材。
a、从字词句着手,把握思想内容,明确中心。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一般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不能多中心,有的文章要写两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事情,都要反映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就要通过读来确定,不能或干脆定两个中心。教师反复研读课文,抓准了中心思想,才能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从而受到思想教育。
b、理清课文的行文线索。我们老师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把作者行文的线索搞得清清楚楚,既要分清段落层次,又要搞清楚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把这些搞清楚了,教学才会得心应手。
对于教学的中介——教材和学习的主体——学生来说,教师备课如不做到心中有数,因地制宜,那么,课堂教学是教师的“独角戏”,出发点定位于“我应该怎样讲”,而不是考虑“学生怎样学”的问题。一节课下来,教师把提前设计好的教案背下来即认为是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也不能随学生的“学情”而变化。对于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地处理带有极强的主观色彩。
三、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1、对于优等和有潜力的学生,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仍旧有待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还要进一步挖掘培养,整体的语文成绩还需在上台阶。
2、差生的问题一直是困绕我们的难点问题,他们的成绩仍旧不尽人意,努力提高他们的及格率,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四、以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新课标的出台对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尤其是本学期我们备课组继续加强了对语文新课标的理论学习,使老师们进一步明确了新课标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指导。还学习了一些其他教育教学理论,鼓励教师大量阅读教育书籍,切实改变教育观念,以此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开阔教师教学思路的极好途径。通过这项工作,不仅可以准备出一节内容丰富、教法新颖的好课,而且可以使备课人各抒己见,互相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水平。
2、深入课堂研究,优化课堂教学:集体备课的第一个环节就是由主备课人选定课题,主备课人的任务是首先熟悉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书写教案初稿,并作好充分准备发表全面观点。同时预先通知各个成员,每个参加者本着积极参与的精神,充分挖掘和分析教材,并通过各种手段搜集各种有用信息,在备教材、备教法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为发言作好充分准备。
2024年12月5日
第二篇:语文第六单元备课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材围绕:“关爱他人”这个主题,选编了一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识字6”选了几组词语的反义关系,与本组课文内容有一定联系。故事《窗前的气球》,让学生懂得对别人要时时关心的道理;故事《假如》,让培养学生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故事《日记两则》、让学生懂得关心有困难的人,培养写日记的兴;《古诗两首》,让学生想象古诗所表现的情景,体会诗人的忧伤之情。
二、教学目标
1、会认47个生字,会写50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对话,分角色朗读课文。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情谊。懂得珍惜友情,获得美好的人生体验,培养爱心。
三、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的含义和道理。
3、激发、调动学生写话的兴趣和愿望,把自己要说的话有条理地连起来并写出来。
四、课时安排:
识字6
2课时 窗前的气球
2课时 假如
2课时 日记两则
2课时 古诗两首
2课时 语文园地
4课时
识字6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9个生字。
2、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
3、在识字,朗读的过程中,陶冶美好的情操,树立关爱他人的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识字学习、流利地朗读学习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为主学习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讲一讲平时看到的认为美的或丑恶现象的小例子。
2、引导归纳,谈话导入
二、朗读课文
1、小组内初读感知
⑴自读课文,组内圈出生字学一学
⑵朗读展示,把自己最喜欢的内容读给同伴听。正音,评议
⑶引读课文感受词语的意思及反义词的特点
2、小组之间再读入情
(1)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2)讲讲身边助人为乐的人和事。
(3)朗读单元引言
三、小组比赛学习生字
1、小黑板出示相关词语,认读正音
2、小组自学要求认识的字
(1)组内自学生字的拼音并互相指读
(2)组内学习生字的笔顺并书空,不会的或拿不准的做标记(3)交流识字经验,发现识字方法
3、教师教学学生不准确的笔顺的生字
四、熟读课文,巩固识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复习字词
1、抽读词语卡片,评议纠正
2、多种形式读词语
3、读其他生字
4、组词,扩展说话
二、诵读课文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课文。
1、同桌读
2、自由选择伙伴读
3、读给伙伴听
4、自己小声读边读边品位课文的思想和韵味
三、指导写字
1、结合范写,观察字形
2、描红,临写
3、展示,评议,四、扩展活动
收集反义词,试着组成几句对子。教学反思:
窗前的气球
教学目标:
1.认识“科、亚”等7个生字,会写“户、亚”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会用“可爱的”、“高兴地”说句子。
3.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情谊。
4.懂得珍惜友情,获得美好的人生体验,培养爱心。课前准备:课件、识字卡片、关爱他人的图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并揭题
(一)师:你们从图片中看到了什么?《爱心》让我们的心中怀着那份浓浓的爱,进入今天的课文学习。
(二)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跟写会写的字。齐读课题。
(三)师:窗前的气球代表着怎么样的爱呢?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静听。
(二)组内学生自读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圈出认识的生字。
(三)生字识记
1.出示生字卡片,利用拼音读准字音。
2.选其中的几个生字,给它们组组词。
3.你觉得哪个字最好记?你是怎样记住的?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4.你觉得哪个字最难记?想办法记住它,然后告诉全班同学。
5.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同桌互抽识字卡片认记;听音辨字;换境认记等)
三.再读课文,初步理解
(一)在认识生字的基础上快速、轻声读课文,将课文读通顺。
(二)挑选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一段读给大家听,请同学帮你评一评。
(三)男、女生接读课文,读完后简单讲讲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一)出示生字新词,认读巩固。
(二)学生观察各个生字,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生字说说,写这个字应注意些什么。
老师相机点拨,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户:独体字,点在竖中线上,方框要写得扁,最后一笔竖撇要立起来。
亚:中间是两竖,两边的点和撇要向上。
周:中间的上面是“土”,不是“士”。
病:介绍病字旁的写法:一点居中央,一横略上扬,一撇长长的,一点低着头,一提向上方。
(三)学生跟写、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
(一)出示课后习题“读读写写”中的句子,齐读。
(二)比较“可爱的”、“高兴地”:“的”、“地”读音相同,字不一样,“的”后跟的一般是东西,“地”后跟的一般是动作。
(三)联系生活,选择“可爱的”或“高兴地”说一句话。
(四)把句子写下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二、小组合作、探讨
问题:科利亚为什么不能和小伙伴玩耍?他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窗前的气球代表什么? 小组学习方法:
1.小组内自由读课文找答案 2.小组内总结
3.把找到的答案读给组内成员听 4.小组展示:
三、教师点拨:
(一)体会“孤单、寂寞”
1.请你细细地读这两段话,文章中的哪一句话让你深切地感受到了科利亚的“孤单、寂寞”呢?找出句子读一读。
2.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填空:科利亚想到以前课余、午休时_______,_________,而现在_______,所以他感到孤单、寂寞。
(指名多生回答,拓宽学生视野,在联系中深刻体会“孤单、寂寞”。)
3.师生接读第二段。
(二)音乐渲染,感情朗读
1.病中的科利亚是那么地孤单、寂寞,那就请你自己先读读这两段话,把他的孤单、寂寞表达出来吧!
2.指名两生配乐读。
3.配乐齐读。
(三)观察插图,体会心情的转变
就在科利亚感觉真没意思的时候,忽然,一只红气球出现在他的窗前,他仔细一看,然后心情一下子好了许多。(出示图片)
1、能看着图片中科利亚的表情,来说说此时他的心情吗?(板书:高兴、快乐)
2.交流。
出示填空:因为科利亚知道(看见)
______________,所以他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许多。(指名多生回答,从不同角度理解心情变化的原因)
3.科利亚猜对了吗?这会不会只是一只偶然飘过他窗前的气球呢?
四人小组讨论,在文章中找依据。
交流。
出示填空:窗前的气球______________,代表着_____________。
学生交流,并上台板书。
5.教师依据学生的板书,进行激情小结,升华情感。
6.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朗读三——五段,体会科利亚的高兴心情。
四.编写小诗,积淀情感
(一)编写诗歌,归纳课文内容
1.(出示小诗)四人小组合作编写
病房有个_________,谁也不能_______。
躺____,望_____,________想回家。
科利亚,别难过,你的同学有办法。
________,飘来啦,祝你_______________!
2.小组汇报交流
(二)出示完整小诗,全体学生感情朗读
病房有个科利亚,谁也不能来看他。
静静躺,呆呆望,孤孤单单想回家。
科利亚,别难过,你的同学有办法。
红气球,飘来啦,祝你快快康复早回家!
(三)总结升华,情感深化
有了同学们的问候和祝福,有了那只可爱的气球的陪伴,相信科利亚一定能早日回到大家的身边。
五.拓展性作业
(一)如果你是科利亚的同学,你还会想出什么办法去探望他?
(二)课后和你的小伙伴一起演一演这个感人的故事。
(三)在你的身上,一定也发生过类似很感人的事,和老师、同学说一说吧!教学反思:
小朋友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同学团结友爱的快乐,也体会到了同学友谊的珍贵。让我们都来关爱他人,献出爱心,使我们的集体永远成为一个温暖的家!
假如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写课文的8个字,字书写美观。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展开想象仿写句子,培养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启发学生爱他人、关爱环境。“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的朗读要随感情读出变化来感悟课文。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动画,导入课题。
1故事导入课题:讲述神笔马良的故事。
马良得到神笔后他用神笔为老百姓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会做些什么呢?
2、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歌,是有关马良神笔的。你们想知道课文中的小女孩用他的神笔干什么吗?
3、板书课题:《
23、假如》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
2、同桌相互学习生字的读音、字形、结构。
3、检查学生学习生字情况。(利用不同形式认读)
4、巩固学生识字。(课件出示水果树,每种水果里藏有生字。)
三、小组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组内齐读课文。
3、组内互读课文。(接龙式读)
4、教师范读,让学生体会课文的感情基调。
四、复习要写的字,指导书写
1、复习步骤:记住字音,认识字型,扩词,用词说话
2、小组交流。
A、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B、哪个字容易写错?哪个字不容易写好?
3、指导书写,教师范写,注意重点的提示
4、评议学生的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认读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二、再读课文,感悟语言。
1、指名学生读课文。(接龙读)
2、假如有一支马良的神笔,诗中的小朋友要实现哪些愿望?
3、分组学习
A、课文用三节写了作者的三个愿望,你最喜欢哪个小节?在组内读一读。B、在这一小节中,你读懂了什么?小组交流。C、你认为这一小节中哪个句子,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4、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
5、交流自学情况、感悟句子
A、你最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B、扩展说话:我要给——(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课件出示句子)
7、感情朗读课文。
想一想:“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几次?朗读时应该怎样读?(课件出示: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A、读懂了你喜欢的小节,你觉得该用怎样的语气把他读好?B、多种形式朗读。C、说说你在读的过程中有什么体会。
三、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1、选出你最喜欢的一节背下来
2、同桌相互读读背背。
四、扩展活动
小组讨论:课文中最后一段没有说为谁画什么,你能仿照课文发挥想象。“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写出你的愿望,像课文里的小诗歌一样。回家在把你写的愿望画出来。
板书设计:
太阳
23、假如
画 谷粒
一双好腿
„„ 教学反思:
本课利用多种形式朗读,在朗读中充分调动学生对本文的感悟,在读通、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体现合作意识,从而达到陶冶学生情感、人格的目的。日记两则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规范写日记的格式。
4、懂得关心有困难的人;继续培养写日记的兴趣。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在地图上找贵州所在地,了解那的一些情况。
2、准备生字卡和相应的一些课件。
教学时间
本课教学需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己读课文划出自然段。
三、再读课文,认识生字。
(常规读文识字法)
四、流利读文,熟识生字。
五、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六、巩固生字,写字指导。
1、巩固13 个生字。
2、指导书写8个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小组内自读自悟,探究发现,朗读深悟。
1、自读自悟,自己有什么发现。
2、把自己的发现与感悟,与小组同学交流。
3、小组汇报,点播导思,感悟朗读。
(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汇报
1、“我”做了什么梦?梦想成真了吗?
2、“我”的梦没实现的心情读出来。
3、引导体会二则日记,“我”的心情并指导朗读,并相机出示课件,帮助感悟。)
4、朗读全文,体会感情。
三、延伸拓展
1、出示日记格式,规范日记写法。
2、指导学生按正确格式写日记。
3、组织学生准备展示自己的日记。
四、板书设计
日记两则
我
梦想白纱裙—妈妈不给买—不让妈妈买
(喜欢)
(生气)
(高兴)教学反思:
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关心有困难的人,也了解了日记的格式,并激发了学生的写日记热情。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偶鬓衰六个生字,了解古诗大意。
能力目标:理解领悟诗意,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情感目标:想象古诗所表现的情景,体会作者忧伤之情。教学重难点:
了解大意,把握作者的思乡之情,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㈠谈话导入,据题质疑
1、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一首古诗叫《咏柳》,你还能背下来吗?(指名背再齐背)(课件)
2、介绍背景。(出示课件)
你们还记得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对,他是诗人贺知章,他以写七绝为见长。他一生仕途顺利,直到八十六岁才告老还乡,在离开京城时,文武百官都来送行,直到城门外,唐玄宗还亲自写诗送行,真够风光荣耀。当他以一个普通老人的面貌回到阔别了五十年的故乡时,又是一番怎样的场景呢?
3、揭示题目:
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回乡偶书》。(师板书课题)
4、据题质疑:
⑴理解“偶书”,这里的“偶”“书”各是什么意思?
⑵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师根据学生所提问题,进行副板书,并梳理归纳)㈡自主合作,初步感知
师:自由读诗,边读边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或者你读懂了什么?
⒈生自学,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
⒉检查反馈:(课件)
⑴①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师生纠正②齐读生字新词。
⑵①指名读诗②范读(出示课件),生画节奏
③分组读诗④齐读古诗
㈢细读品味,感悟理解
⒈学习第一句(课件)(出示第一二行)
(1)指名读。
(2)点击重点词语:少小、老大、乡音、无改、鬓毛衰
引导学生边观察插图边说意思(板书:少小、老大、音无改、鬓毛衰)
(3)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自己试讲,再讲给同桌听,最后全班交流)
(4)师归纳,生质疑:
师:学了这两行诗,你有什么要问的?
生1:为什么几十年后作者还回到家乡来?
生2:这时他的心情如何?
(以上问题让其他生来回答)
(5)师:看来同学们不仅会读,还会思考。那么你们能“从乡音无改”与“鬓毛衰”这两个词中体会到什么?
(6)指导朗读: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作者,在阔别多年后又返回到养育了自己的家乡与故乡的人们团聚,想到家乡人民的热烈欢迎、盛情款待的情景时一定会兴奋不已。现在谁能用读出作者此时的喜悦心情?(指名读、齐读)
(7)总结学法: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生试讲,师概括:抓住重点字词,联系上下文或观察插图,理解诗意。)现在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来自学第三四行诗句。
⒉学习第二句:(课件出示第三四行)(1)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
(2)学生运用自学,再集体交流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两行诗的?
生:(试说:我是抓住„„。师补充口头提问:客在这里指谁?[结合看图]何处是什么意思?谁再来说说?)
师:幻想当时的情景,你认为儿童会说些什么呢?
生:(略)
师:你能想像出作者当时的心情吗?(无奈、忧伤)
谁能通过朗读来表达这种感情?
(3)指导朗读古诗
3、串讲诗意,体会情感:
⑴谁能用自己的话把全诗的意思讲一讲?
(指名讲,同桌互讲,全班交流)
⑵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什么?(板书:思乡)
⑶小结:是啊,“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诗人少小时离开家乡,年纪老了才得以重返家乡,离开家乡久了,一切都可以改变,惟有“乡音无改”,这无改的乡音里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同时又有淡淡的忧伤,那么我们就带着对家乡的思念,怀着淡淡的忧伤读一读这首诗。
⑷指导朗读。(试读、指名读、齐读、试背。)
4、挖掘课程,欣赏佳作
同学们,贺知章回到故乡后,面对熟悉的情和景,他一共写了两首《回乡偶书》。刚才我们学习的是第一首,现在请同学习们欣赏第二首,一起与作者体会回到家乡的那种感受。
(出示课件,师诵读: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㈣表演想象,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学得真起劲,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诗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想象
试着将《回乡偶书》编成故事,再与同伴合作演一演。(提示:如果你是贺知章,离开家乡几十年之后,回到自己的家乡,你当时的心情会怎样?你当时看到的、听到的和你想象中的一样吗?)
1、(1)分角色试练表演。(2)指定小组在班上展示表演。⑶师模仿“记者”,采访“贺知章”。
师:同学今天学的真不错,那么其他同学学了这首古诗后还有什么收获?(生谈)
2、齐背古诗,并边背边想象情景。
㈤示范指导,培养习惯
1、让生找出本诗的生字,并看看要怎么正确书写。
2、出示课件中的生字书写顺序,师边讲解。
3、学生试写(每个生字各写2个),师巡视,生写后互检。
三、自主选择,培养能力。(任选一题)
师:同学们,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我们都完成了,现在我们到作业超市去逛逛,然后你们选拔自己喜欢的题目作为课后的练习题。
1.背诵并默写古诗。
2.为《回乡偶书》完成一幅诗配画。
3、自编故事,再与伙伴交流。
2024年4月14日(8周四上午)
反思:
1、渗透学法:从扶到半扶,学会自学。
2、创设情境:激发想像,融入诗境。
3、开发课程:立足课程,拓展延伸。
4、理解表演:引导合作,再现诗意。
5、尊重个性: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
在古诗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手段,孩子们会感到“易”“趣”“活”,课堂上不在是那种没完没了的单调重复的各种习题和可有可无的乏味的回答,学生的,视野、思想也不被禁锢在小小的教室里,通过表演,诗中那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感人的情景及耐人寻味的情感,都会深深地印到学生的脑海里。
爱表演是学生的天性。学生要表演,首先要熟读课文内容,深入理解课文语言;其次要展开想象的翅膀,设计表演过程。因此,课堂表演能促进学生正确理解并灵活运用课文语言,是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有效方法。语文园地六
教学要求
1、发现汉字结构特点。
2、发现多音字、形同音不同的特点。
3、积累词组。
4、学会填标点。
5、朗读儿歌。
6、口语交际。
7、才艺展示。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发现多音字、形同音不同的特点。
2、感受情境,填写标点。
3、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献爱心的思想与行动。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爱的奉献》的歌曲磁带,画面。
课时划分:
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识别字形
1、出示生字,学生拼读,朗读词语。
2、教师引导:大致理解词义。
3、学生仿照例子写一写。
4、教师擂台读
5、学生结合此特点想想还有哪些熟字是这种构字特点。
6、汇报小组讨论结果。
7、教师出示生字,学生分一分。
二、我会填
1、学生读句子,并拼读要填写的字。
2、学生填写教师指正。
3、引导学生说说:多音字的特点。
4、说说哪些是多音字?
5、教师小结。
三、课堂回顾:
1、学生朗读生字词,说说特点。
2、朗读句子,举例。
第二课时
一、读读记记。
1、先自读词语,找出不认识的字。
2、理解词语,引导学生多想多说。
3、小组读,全班读。
二、我会填
1、学生试读句子,体会语气。
2、请学生读,大家指正。
3、请学生说还有哪些表达可以用问号。
4、请学生说说还有哪些表达可以用感叹号。
5、同桌之间试用问的语气和感叹的语气对话。
三、我会读
1、结合字音,学生自读。
2、分组朗读短文。
3、同学们理解:藤和瓜为什么很好?
4、看图朗读。
5、想象情景朗读。
6、看课文插图朗读。边读边表演。
7、教师与学生一起读。
8、同学们说一小段话,交流评比。
9、教师引导,学了短文后的想法。
第三课时
一、游戏导入,深入感受
1、让学生扮演盲人,然后让他们说说看不见有多么不方便。
2、让学生扮演残疾人,让他们说说生活是多么痛苦。
3、小组讨论,我们和残疾人相比有哪些优势。
4、汇报结果,教师总结。
二、想想说说
1、谈谈自己在路上会看见有哪些残疾人,有哪些行动的不便。
2、出示图片,想想如果你看见了,会怎么做?
3、教师引导指正,大家评论。
4、残疾人还会遇到哪些困难,你会怎样帮助他们?
三、实际演练
让一位学生扮演盲人过马路,另一位同学给他帮助,把说的和做的表演出来。
四、提出倡议。
第四课时
一、歌曲跟唱
1、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学生跟唱。
2、学生感受歌曲意境。
二、认读歌词
1、教师出示歌词。
2、学生试着读一读,教师指正。
三、展示日记
1、学生朗读自己的日记。
2、大家评一评日记写的好不好。
四、意境升华
1、合唱歌曲,谈谈你的感想。
2、我们在生活中、学习中该怎样做,举例说说。
第三篇:第六单元备课(新)
22、卖火柴的小女孩 备:5.6 授: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会写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和理解生字所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了解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情感目标: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1.从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关注小女孩的命运。体会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的效果。2.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自主阅读、合作交流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
大家听过《皇帝的新装》这个故事吧,你能简单介绍故事内容吗? 安徒生是作者。
二、谈话导入
1.在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笔下,有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大年夜却有家难归,在寒冷的街头卖火柴。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那个风雪交加的大年夜。
2.板书课题。
三、新授
(一)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简单地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先叙述大年夜,天下着雪,又黑又冷,小女孩还在街上卖火柴;接着,小女孩为了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象;最后讲小女孩被冻死了。)
3.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把课文分成三段。
(二)创设情境,唤起对小女孩深切的同情
1.仔细品读课文,试着走进作者和小女孩的心灵世界。认真听老师读课文的第一部分,然后说一说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来读读这部分内容,小女孩目前的处境是怎样的,在文中空白处写一写。
3.结合具体的语句汇报
非常寒冷;非常饥饿--光着头赤着脚;只好赤着脚走路,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蜷着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
人情冷漠,痛苦孤独--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分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
4.找生试着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请同学结合自己的感受来评价,并提建议。再自由读这部分,感受小女孩的可怜。
5.如果你是小女孩,你现在最需要什么?(温暖、食物、疼爱等)可是,她又冷又饿,有家又不敢回,除了旧围裙里的火柴,一无所有。
四、巩固练习:写会本课生字词语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体会到了小女孩命运的悲惨。五、六、作业布置:把课文读熟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出示重点词语,不同形式的认读。
二、导课
小女孩在寒冷的大年夜最需要温暖、食物、疼爱„„女孩的命运会有转机吗?
三、新授
(一)学习“擦火柴”部分
1、轻声读小女孩擦燃火柴的部分,把你最受感动的地方画下来,并写一写自己的感觉。
2.以汇报的方式,感受女孩的命运的悲惨。
(如,在擦燃火柴美好的幻象中,感受到女孩现实生活的残酷:小女孩特别寒冷,渴望温暖,就幻想到了大火炉;特别饥饿,渴望食物,就幻想到了烤鹅;现实中孤独,渴望亲人的疼爱,就幻想到去世的奶奶。)
现实与幻想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幻想的越美好,越是衬托出了现实的悲凉,让人越发感觉到女孩命运的悲惨。
3.选择让你感动的段落,有感情地读给小组同学听。
(二)围绕中心,提出疑问
1.在别人幸福地欢度新年的时候,女孩却悄无声息地冻死在街头。让我们读读课文的最后两部分,提出问题。
2.出示: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学生可能质疑:多么美丽的东西指什么东西?为什么会看到?怎样看到的?两个“幸福”是什么含义,小女孩真的得到幸福了吗?
(三)感情朗读,体会“幸福”
1.她曾经看到过哪些美丽的东西,使她感到幸福,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的第二部分,画出来。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大火炉 烤鹅 圣诞树 奶奶
3.观看表现美丽幻想的动画片,找生朗读,感受女孩虚幻的幸福。4.选择你认为女孩看到会感觉最幸福的部分,练习朗读,把它的美丽与美好读出来。
(四)感情朗读,体会现实
1.火柴再温暖,再明亮,带来的幻觉再幸福,总是要消失的。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出示句子: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这时候,火柴又灭了。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成了在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有一颗星星落下来了,在天空中划出了一道细长的红光。
2.交流:现实的残酷,女孩命运的悲惨。
3.比较句子:(1)啊,哪怕是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2)她又擦了一根。(3)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4)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
体会:女孩由开始的不敢到敢,从抽出一根到后来的抽出一把,表现出了她对美好生活的迫切渴望。而这种美好,只有在虚假的幻想才能得到满足。所以,“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在死亡中,在另一个世界中,女孩终于摆脱了现实的残酷。
4.配乐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两段。
四、课堂小结:
本文用对比的写法,使女孩美好的幻想与残酷的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对照,让我们对女孩悲惨的命运有了深切的同情;详细的刻画,女孩的外貌、衣着和动作,深刻地写出了女孩的可怜;合理的想象,种种的“美好”,实际是那样平常与普通,对女孩来说却可望而不可及;悲剧的结局。这篇童话让我们感动。
五、巩固练习:
读完这个感人的童话,我们一定有许多话想对那个可怜的小女孩说。请同学们先来读一首9岁儿童刘倩倩的诗歌《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再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六、布置作业:课外阅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作品。
安徒生是世界著名的丹麦童话作家,一生为孩子们撰写了168篇童话,他的作品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100多年过去了,仍在世界各国流行。《坚定的锡兵》《拇指姑娘》《皇帝的新装》《人鱼公主》等,你读过了吗?
板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丹麦 安徒生)美好的幻觉
残酷的现实
23凡卡 备:5.7
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生字,能正确读写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叙述、信、回忆穿插来写、苦乐对比的表达效果,体会课文结尾“梦”的含义。
思维情感目标:体会凡卡悲惨的命运,有明确的是非观念。
教学重点: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的苦难生活,通过凡卡的神态动作联想,了解凡卡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和凡卡的回忆交叉在一起,同时交替使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这种复杂的穿插和变化人称的写法是学习上的难点。
教学方法:读书自悟 合作讨论 教学用具:课件 课 型:新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1.俄国的伟大作家契诃夫的《凡卡》写于1886年,当时正是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诃夫家的小杂货店里有两个小学 徒,就常受他父亲的虐待。他自小了解学徒生活,也同情小学徒的不幸命运,所以《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旧俄时代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按要求自读课文。(1)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画出文中出现的人名及人物的身份。
(3)将凡卡写信的段落标记出来。(3.8.10.11.12.15自然段)(4)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凡卡。2.检查自读情况。
三、感受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
1.快速默读课文,从凡卡的信里找出哪些段落是写他的学徒生活的。(8.11.15自然段)
2.轻声读第8.15自然段,说一说凡卡在老板家里受到哪些虐待,画一画有关的词句。
3.结合词句,汇报交流。
(1)挨打:结合挨打时的动作--“揪、拖、揍、戳”;工具--老板“拿皮带”“拿楦头”老板娘“捞起青鱼”;程度--“昏倒”,来体会他们对9岁的小凡卡肆意随便地殴打,毫无人性地对待。
(2)挨饿:结合“简直没有”“一点儿”“一点儿”来想凡卡一天到晚饥肠辘辘,可能饿到什么程度的表现。
(3)挨困:结合“一„„就„„只好”来体会凡卡即使在过道里也无法好好睡一觉,可能会困得怎样。
小结:凡卡在老板家里忍受着非人的折磨,吃不饱睡不好,还要挨打。联想他每天会怎样生活,没人的时候凡卡会怎样做(如,偷偷地哭,想念爷爷,伤痕累累,捡东西吃等。)所以,凡卡才说“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4.自由读,说说你从感叹号和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无法忍受、绝望、哀求等心情。)展开想象,把静止的省略号变成实在的生活内容。如:凡卡还受了哪些折磨?还可能怎样请求爷爷?
5.练习把凡卡的悲惨的生活和对爷爷倾诉的情绪通过朗读表达出来。6.快速浏览第11自然段,说说你的发现。(莫斯科,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
四、巩固练习:写本课生字。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
六、作业布置:熟练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感受凡卡“美好”的乡村生活
1.这篇课文除了写信,还写了什么。(还写凡卡对乡村生活的回忆。这些内容放在写信中间,就是插叙。)
2.快速默读,找到与乡村生活有关的段落,作出标记。
3.读一读,说说爷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有感情朗读4.5自然段。4.结合具体语段,来说说乡村生活给凡卡留下了怎样的印象。(1)家乡美丽的夜景。(2)守夜和砍圣诞树。5仔细探究,乡村生活真的是美好幸福的吗?
爷爷已经65岁还要给老爷家守夜,只能睡在大厨房里;守夜时要挨冻,砍圣诞树时爷孙俩都要“冻僵”了,体会到他们的生活是非常贫困劳累的。否则,爷爷也不会把他唯一的孙子送到城里去做学徒。在小凡卡的心里却如此美好,正是因为他现在的学徒生活太悲惨了,已经到了他无法忍受的程度。
二、讨论写法的作用
1.加入插叙部分,更加衬托出了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和他迫切要回到爷爷身边的心情。
2.小说除了运用插叙,还采取了哪些方法,使我们如此感动?
在文中找到几处细腻传神的细节描写,来体会其真实具体,给人印象深刻,有身临其境之感。
三、自学结尾,体会表达的特点
1.找找哪些地方是细节描写,说说细节描写的作用。
2.美好的梦与残酷的现实形成了对比,让人对凡卡悲惨的命运产生了更深的同情,更加愤恨造成这种命运的社会制度。3.讨论:凡卡的梦会实现吗,为什么?
四、课堂小结:
作者叙述凡卡在莫斯科学徒生活的悲惨,使我们深深同情他的悲惨命运,更加痛恨那个吃人的黑暗社会。
五、巩固练习:
指名读凡卡的联想,围绕凡卡的联想,提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凡卡联想起什么事?为什么会想起这些?)
六、作业布置:
契诃夫是与莫泊桑齐名的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的创作活动是从短篇幽默作品开始的,其中《变色龙》、《套中人》还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建议同学们课外阅读《契诃夫短篇小说选》。板书设计:
凡卡(俄 契诃夫)
学徒生活悲惨 乡村生活“美好” 渴望得到关爱 心愿无法实现
鲁滨孙漂流记 备:5.8 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鲁滨孙漂流记》的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通过讨论、摘抄或写心得体会的形式,开展交流活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2.了解《鲁滨孙漂流记》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起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思维情感目标:体会鲁滨孙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生活态度。教学重点难点:
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方法:朗读法 教学准备:课文插图,文字片段。课 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插图)仔细观察人物,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他就是《鲁滨孙漂流记》中的主人公。
2.简介作品,激发起阅读梗概的兴趣。
二、阅读梗概,了解主要内容
1.快速默读梗概部分,了解这部世界名著的主要内容。
2.交流这部小说的大意。(主要写了遇难荒岛的鲁滨孙与自然斗争,以顽强的意志生存了下来,还收留了一个野人,取名叫做星期五,把他训成了忠实的奴仆。28年后,他救了一艘叛变船只的船长,回到英国。)
三、浅显探讨小说
1.再次默读梗概,概括一下鲁滨孙在荒岛上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
(1)住──用木头和船帆搭了一个简易的帐蓬。(2)吃──打猎、捕鱼,畜养山羊,种粮食。
(3)安全-防御。(4)孤独-救助“星期五”。
2.鲁滨孙在荒岛上创造了生存的奇迹,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勇敢坚毅,乐观积极,靠智慧解决困难等。)
四、阅读精彩片段
1.浏览精彩片段,在表达上与梗概相比有什么不同
2.快速默读,了解主要内容。(主要写了鲁宾逊在绝境中的心理活动过程,用理智战胜失望,改善生活。)3.感悟精神光辉
(1)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鲁滨孙精神”的内容,有感情地读一读。(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这种精神。(出示“我”的幸与不幸。男生读“坏处”,女生读“好处”;老师读“坏处”,全体同学齐读“好处”,并将其中的“你”改成“我”,形成对话朗读。)
(3)结合整个片段内容,试着用“从„„中,我感受到鲁滨孙是„„的人”来说一句话。
(如,一个不屈服命运的人,面对命运弃他于孤岛,能及时调整心态,努力 改变不幸的命运;一个善于调整心态的人,他经历了三次心态调整,逐步解决了生存问题、生活问题及如何获得有意义的问题;一个不怕孤独的人,他一猫狗为伴,以记日记来排遣寂寞,活得充实;一个以苦为乐的人,岛上物质贫乏,生活条件艰苦,他仍不断自我安慰,尽量改善生活;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面对不幸,他没有失去生活的信心,而热情地投入到实在的生活中去。)(4)出示并齐读:“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
五、拓展延伸
1.如果让你选课文中的一句话作为座右铭,你会选哪一句,为什么? 2.面对人生困境,鲁滨逊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在西方,“鲁滨孙”已经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读了这部小说,老师想到了海明威的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请谈谈你阅读本文的启示,写一句话送给你的朋友或自己共勉。
3.鲁滨孙在荒岛上还遇到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回到英国后,又是怎样成了一个百万富翁的,请同学们课下找到原著读一读。可以准备向别人提出问题,或摘录有意思的句子,也可以画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或者写一写读书体会,为班级读书会作好准备。
六、课堂小结:
在当今的社会中,只要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掌握的知识,不向恶劣的环境低头,不轻言放弃,就能克服任何困难。
学了这两篇文章,老师深有感触,千言万语就化作一句话与大家共勉:“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七、巩固练习:
鲁滨孙现在“漂流”到了同学身边,假如你是一名记者,你会采访他 哪些问题?只限问一个问题呢?
八、作业布置:同学间互相讲讲鲁滨孙漂流记中发生的故事。板书设计:
遇到的困难 吃
住 安全
鲁滨孙漂流记
怎样战胜
打猎、捕鱼、畜样养活山羊、种小麦搭简陋帐篷
插杨柳桩、分养羊群、救“星期五”
25汤姆·索亚历险记 备:5.9
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初步了解汤姆·索亚的历险经历,感知他的性格特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了解汤姆·索亚的历险经历,感知他的性格特点,激发起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思维情感目标:了解汤姆·索亚的历险经历,感知他的性格特点。教学重难点: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法 教学用具:课件 课 型:新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
1.今天,我们要阅读的是一部美国的长篇小说,认识一个叫汤姆·索亚的小男孩(出示插图),他惊心动魄的历险连大人都称羡不已。(板书课题)这部书是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马克·吐温擅长使用幽默和讽刺,对后来的美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他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大里程碑。
2.贪玩、渴望冒险,不喜欢被约束,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在这部小说中,汤姆·索亚的天性得到充分发挥。让我们来看看他为我们实现了怎样的梦想。
二、阅读梗概,了解主要内容
1.快速浏览梗概,说说这部小说主要写了什么。(小说描写了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作出了种种冒险经历。)
2.在汤姆这些冒险的经历中,你觉得最惊险的是什么?(如,半夜到墓地去试胆量,亲眼目睹凶杀案;三个人到杰克逊岛上过无拘无束地“海盗生活”;鬼屋寻宝;山洞迷路等。)
三、浅显探讨小说
1.你觉得这部小说值得一读吗,为什么?2.在梗概中,汤姆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四、阅读精彩片段
1.快速浏览精彩片段,具体描写的是梗概中的哪部分内容。
2.画出文中共出现了几个人物,与梗概相对照,哪些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3.在这段历险中,你对汤姆又有了怎样的认识。乐观勇敢、足智多谋、有爱心、顽皮、喜欢冒险 4摘抄你认为精彩的语段。
五、课堂小结:
在历险中,你对汤姆有了怎样的认识。
(结合具体的内容来简单说一说:如,是个乐观勇敢的孩子,当山洞中迷路,贝琪绝望时,三次探路,最终找到通道;是个足智多谋的孩子,在已经迷路的情况下利用风筝线探路;是个有爱心的孩子,恢复后即看望朋友哈克;是个顽皮的孩子,讲精彩历险过程,还不忘夸张地吹嘘一番;是个喜欢冒险的孩子,当有人问他是否还想再到那个山洞走一趟时,他说自己不会在意的。)
六、巩固练习:
小说第二章中有关出让刷墙权的那段描写充分展现出汤姆具有杰出的领导才能。本不知不觉地自愿成了汤姆的“俘虏”,他不仅替汤姆刷墙,而且为了能刷上墙,连自己的苹果也赔上了。当孩子们抢着刷墙时,汤姆却暗自高兴。汤姆是个多种角色的复合,他身上还有着各种各样的性格特征,也许有着你的影子。请同学们课下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七、作业:
查找资料,了解作家马克·吐温;阅读小说,标记好你认为最有趣的段落,结合对汤姆的认识写一篇心得体会,也可以摘录精彩句段,准备参加班级读书会。
板书设计:
25、汤姆.索亚历险记
1、半夜里墓地练胆
2、杰克逊岛当海盗
3、鬼屋寻宝
4、墨客托儿山洞迷路
5、再次洞中寻宝
汤姆的性格:贪玩、渴望冒险,不喜欢被约束
回顾·拓展六 备:5.16 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积累文学作品中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从中悟到阅读文学作品要善于积累的读书方法。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读外国文学作品,二是通过交流学习一些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
思维情感目标:了解几个外国作家的故事,体会他们语言的幽默和巧妙。教学重难点:积累文学作品中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学习一些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体会他们语言的幽默和巧妙。教学方法:引导体会、读书自悟 教学用具: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课 型:练习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交流平台)
一、导语:这一段时间我们比较深入地阅读了外国文学名著,了解了名著中的性格鲜明的人物,今天我们就开一个小型读书交流会。
二、从四个方面交流:
1.交流外国名著及名著中的人物,可以说说读了什么名著,简介名著内容,交流读后感受,可以介绍名著中印象深刻的人物。2.交流读中国名著和外国名著不同的感受。
3.交流阅读外国名著和长篇的方法、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困难的方法。4.交流怎样做读书笔记:摘录充满哲理和智慧的话语、摘录优美的片段,写梗概等方法做读书笔记。
三、巩固练习:回顾课文内容。
三、课堂总结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平均每天就有十多个未成年人因为天灾人祸而提前结束春天般的生命。在灾难面前,生命显得如此脆弱。但是,很多灾难的背后,我们又会痛切地感到,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多点求生意识、求生技能,也许,很多人还是可以逃出死亡。让我们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吧!
四、作业布置: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日积月累
一、自读文学大师智慧的话语。边读边试着理解句子的意思。
二、说说打动自己的句子,并试着说说自己的感悟。
三、背诵句子。
四、交流自己阅读外国作品积累的值得记忆的句子。
五、简要介绍几部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的内容,鼓励学生阅读这些作品。飞鸟集:泰戈尔代表作之一, 也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诗集之一, 它包括300余首清丽的小诗。白昼和黑夜、溪流和海洋、自由和背叛, 都在泰戈尔的笔下合二为一, 短小的语句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引领世人探寻真理和智慧的源泉。
玉米人:伊龙大地是土著印第安人世世代代主活繁衍的地方,林木蓊郁,莽莽苍苍。山下的皮希古伊利托村里住着几十户拉迪诺人其(即西班牙人和印第安人的混血种人)。他们计划放火烧山,种植玉米,出售玉米。这完全违反了印第安人的传统观念。当地印第安人认为,人是玉米做的,卖玉米就是出卖自己的子孙。围绕着种玉米发生了一个离奇的故事。
老人与海:一个精神沮丧的老渔人,在他对职业的自豪感的支持之下,冒险远航至墨西哥湾流并在那里钓住了一条该水域中从未见过的最大的马林鱼。他孤零零地、在因奋力叉住这条大鱼而耗尽了力气之后,被迫投入一场和一群海盗似的鲨鱼的绝望的搏斗之中,结果是那些鲨鱼只给他留下了猎获物的一具骨架。
趣味语文
一、读几则小故事,想想趣在哪里?
二、分别就三则小故事交流。
1.《巧问巧答》巧在什么地方?你能把问号和感叹号变成语言吗? 2.《一个逗号》说明了什么?(作家创作的严肃和认真)3.《文豪和蚊子》马克·吐温的话巧妙在哪?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日积月累》和《趣味语文》,同学们收获的很多。
作业布置:背过这些名人名言。
第四篇:第六单元复习备课
第六单元复习备课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自折不挠”这个主题精心编排了四篇课文:即《天火之迷》、《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诺贝尔》和《滴水穿石的启示》。从内容上来看,这四篇课文所涉及的主要人物有:富兰克林、谈迁、诺贝尔、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所选人物涵盖了古今中外。所先人物有科学家、学家、医药学家、发明家、画家。他们都是名人,都是成功人士。在他们身上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具有百折不挠、滴水穿石的精神。这就是成功的秘诀。从体裁上来看,前三篇文章以记叙为主,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情刻画人物的形象,通过阅读感受人物的精神,懂得一定的道理。后一篇论说稍重,通过具体的事例,阐明作者的观点。我们除了感情滴水穿石的精神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这种叙议结合的方法,并进行类似的习作练习,如写读后感。
《习作六》是根据图画,想象并编写故事。练习6的语文与生活是看一段话然后读感受。诵读与积累是分角色朗读一篇童话。健康小顾问是一个比较适膈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
二、单元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分析
(一)、单元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风筝实验”的过程。
2、学会本单元的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字只要求会认读。
3、能用“不足为奇”、“欣喜若狂”造句,积累本单元所学的成语。
4、学会默读,读中感悟,以读代讲。通过多形式地读,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明理,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学习“不折不挠”的精神。
5、能针对周围同学的健康状况,进行一次口语交际,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6、能展开丰富的想象,看图写故事:内容要有独创性,鼓励学生凭借生活经验的积淀,想象图画后面空白处的情景。
(二)、单元重难点分析
1、《天火之迷》的难点在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风筝实验”的过程。
2、《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难点在于引领学生跨越时空的界限,展开想象,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3、《诺贝尔》的重点是体会诺贝你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然历经失败、病苦,但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4、《滴水穿石的启示》的重点在于感悟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学习这种持之以恒,“滴水穿石”的可贵精神。
三、篇目分析及教学设计
《天火之迷》一课讲述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暴的秘密,不惜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冒着危险进行“风筝实验”的故事,表现了富兰克林在科学研究中的勇气和决心,说明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大胆试验,就可能揭开大自然的奥秘。
课文以雷暴之谜——实验揭秘——创造发明,构成全文脉络,重点在于中间。在教学实验揭秘这部分内容时,应先让学生充分诵读课文,理清作者在写实验揭秘这部分内容时,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衙写什么。交流后学生会找出先写富兰克林对雷暴的观察,再写大胆推测,最后通过风筝实验这三个层次揭开雷暴的秘密。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体会富兰林克林对于观察的细致全面,推测时的勇气勇敢。风筝实验中表现出的严肃认真,一比不苟,勇敢无畏,敢于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一这学习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抓住课文的关键词复述风筝实验这部分的内容。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在进行本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时,我着重从以下两方面乎手,1、应该凭借课文中叙写的谈迁遭受厄运。但未被厄运打垮而编成《国榷》的具体材料,从谈迁的身上,汲取精神力量,促进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贯穿这一主题的教学时,主要是让学生能在读中感悟,联系生活实际,谈经验,说教训,学榜样,树雄心,乐观向上,积极进取。比如在学到谈迁面对多年的心血转眼间化为乌有,遭受这一厄运时,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有没有经历过这种事情,又是如何克服的?从谈迁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2、体会运用数字的表达效果。在这一环节中主要是让学生联系课后练习的第4题,让学生找几处这样的例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诺贝尔》一课记叙了诺贝你发明炸药的艰难过程,表现了他热爱科学,热爱人类的无私奉献精神。
在进行本篇课文的教学时,我接以下的思路进行:首先,由诺贝你授奖仪式的由来,以及诺贝尔奖的特殊性,在使学生初步感知诺贝你伟大的同时,引发心中的疑问:为什么要举行诺贝尔授奖仪式?随后,以步步深入的读为主,了解诺诺贝你发明炸药的艰辛过程,使诺贝尔比生奋发求索永不气馁的精神在学生心田上烙印迹。最后,通过再读,回应课文的开头,知道诺贝你奖的由来,同时在心目中树立起诺贝尔的高大形象。
《滴水穿石的启示》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课文,通过与“滴水穿石”的自然奇观给予人们的启示,告诉人们只有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成就实现理想。
本篇课文是以“自然奇观的启示——正反论证——提出希望,收束全篇”为结构。因此在教本课时,我按以下思路进行:先谈奇石,探寻其成因;再谈名人,找寻其足迹;后谈启迪,激发其动力。学完本篇课文后,在学生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把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写下来,即写读后感。
《习作6》看图续编故事,先让学生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弄清每幅图的意思,然后刘学生猜一猜,议一议,这只大猫就要捉到燕子了,情况十分紧急,你们能猜出事情的结果吗?学生讨论事情的结果。最后让学生各自写作,表达体验。
《习作6》语文与生活本题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让学生了解美国莱特兄弟是世界上首次驾驶飞机成功飞行的人,并理解哥哥所说的话的含义。第二部分的教学让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的航天器,了解它们的作用、外形,再让学生把名称和图连线。
诵读与积累《浪花礁石》教学时,先让学生反复读几遍短文,边读边体会情感的变化。(如:礁石:暴跳如雷——狂妄自大——少气无力,自叹不如;浪花始终是自信的、平和的、执着的),最后小组内分角色练习朗读。
《口语交际》中的话题是健康小顾问,课前先要求学生观察同学中有无不良生活习惯,再通过书报上网、询问等方法搜集相关资料。在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然后设计交际情境,健康小顾问登场,在其讲述了健康的重要性以后,开始接受大家的咨询;最后教师再进行评价,选出最佳小顾问。
第五篇:第六单元整组备课
第六单元整组备课
---陈凤彩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掌握20以内的大小和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
教材先教学数11~20各数,然后教学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最后出现一些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口算练习。
二、学情分析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因此,本单元教材特别注重使学生通过操作进行学习。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个位”,初步了解进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写11~20各数。
3.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是教学的重点
2、会区分“几个”和“第几”
3、掌握5以内的组成。
4、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计算4以内数的加法。
5、理解减法的含义,知道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6、“0”的含义,加减法“0”的使用及运算
2.教学难点 1、1——5的书写是教学的难点。
2、认识符号“=、>、<”,会正确的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五、课时安排
1——5的认识
3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4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