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万书网,千万量级范文库任你选!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一号文库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如何有效发挥妇联组织作用的调查研究

说明:文章内容所见即所得,本站下载的DOCX文档与页面上展示的相同。如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客服QQ:4084380 发送本文地址给客服即可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本文地址:https://www.wanshu.net/fanwen/a1/112779.html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如何有效发挥妇联组织作用的调查研究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如何有效发挥妇联组织作用的调查研究

近年来,**市妇联在推动妇女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实现妇女精准脱贫方面,按照农区抓产业、城镇抓就业的总体工作思路,分类施策。在农区通过大力开展妇女实用技术培训、培育妇女产业协会、合作社、经纪人等方式来推进。在城镇,引领转移进城妇女、无业妇女、下岗妇女的创业就业,成为城镇妇女脱贫致富的主要出路,也是妇联组织帮助城镇妇女实现精准脱贫的难点,为此,**市妇联以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如何有效发挥妇联组织作用为主题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情况

**作为**新兴工业城市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城市,农业比重小、农区人口少。相对来说,我市贫困人口较少,社会保障程度高。导致贫困的原因多样、多元需求叠加,既有富民产业培育滞后的问题,也有因病因学因灾致贫的问题。

截至20**年底,全市农区还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XXX人,其中女性为XXX人,占XX.X%,乌达区有XXX人,海勃湾区有XXX人,海南区有XXX人。在XXX名贫困女性中,其中有劳动能力的女性有XXX人,丧失或无劳动能力的女性有XXX人;文化程度文盲或半文盲的有XXX人,小学文化程度有XXX人,初中及以上的有XXX人;身体健康的有XXX人,患大病或长期受慢性病困扰的有XXX人,残疾妇女XXX人;18岁以下的女学生(包括学龄女童)有XXX人,18--60岁的有XXX人,60岁以上的老人有XXX人。

二、妇联组织在精准扶贫工作中配合政府所做的工作

(一)摸清底数。按照我市抓好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这个关键环节的要求,各级妇联组织首先做的是对三区贫困妇女的底数进行了再调研、再摸底,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开展了“回头看”工作,对建档立卡数据和信息进行了再核实、再完善,全面准确掌握贫困妇女人口基数、贫困程度、致贫原因及帮扶需求等基本信息,做到一户一本台账、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套帮扶措施。对贫困妇女的情况应做到了底数清、问题清、对策清、责任清、任务清。并按照不同致贫原因建立精准扶贫台帐,做到不漏掉一名贫困妇女,同时研究帮扶实招,确保精准扶贫落到实处。同时,走访驻农区及周边园区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类别、岗位要求、福利待遇、适合人群,对用人单位的用工需求进行调研摸底。

(二)广泛宣传。扶贫先扶志,全市各级妇联组织抓住春节慰问、“春风行动”、“三·八”维权周、寻找“最美家庭”(文明家庭)暨“十佳好媳妇”评选、“美丽乡村”和“美丽庭院”评比及“岗村结对”、部门包村、扶贫包联等活动的有利时机,以遍布全市各农区、社区的“妇女之家”活动阵地为平台,广泛宣传中央、**党委、市委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及重要举措、任务要求,大力宣传“四自”精神,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教育贫困妇女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同时,注重把扶贫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提升妇女素质,增强她们的生活自信心和自我发展能力,引领更多的妇女走出贫困。发挥妇联组织在文明家庭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增强“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意识,引导妇女思富求富。大力宣传妇女脱贫致富先进典型,激发贫困妇女求富裕求发展的内生动力,从“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实现“他扶”到“自立”的转变。通过驻村入户,走街串巷,主动与妇女群众交朋友,结穷亲,进一步摸清扶贫联系村妇女底数,对农区贫困妇女、剩余妇女劳动力的现状、结构比例和就业创业需求,按户建档,进行分类分析整理;并针对不同的家庭情况拿出针对性强的帮扶举措,切实把精准扶贫到户的新要求落实到位。做到“四必访”,即,有困难必访、有病痛必访、逢年过节必访、重大事项必访),切实让广大妇女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三)强化培训。改“输血”为“造血”,针对建档立卡的基础数据库中,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妇女,优先为其免费提供就业培训,大力开展手工编织、家政服务、保健推拿、化妆师等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贫困妇女群众的创业就业能力,并采取组织就业洽谈会、恳谈会和推荐就业相结合的方式,鼓励贫困妇女先就业再择业。同时,还要视妇女自身条件、发展意愿,区别情况。根据贫困人口就业意愿和培训需求和企业用工需求开展技能培训。鼓励有条件的年轻贫困劳动力学习一项专业技能,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对留守妇女,引导其参加家庭服务业培训,推荐其到经营规范的家庭服务企业就业。20**年,共为XXX名贫困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培训课程涉及保健按摩、月嫂、手工编织、养老护理等。**村妇委会采取理论授课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形式举办了共有XXX名农区妇女参加的手工编织创业培训班。三区妇联组织三区农区居民开展新型职业农牧民远程教育培训。培训主要分为线下和线上两部分开展。线上部分:镇、办、社区、村妇联利用微信群、朋友圈及微博等线上媒体,发布学习讯息及学习地址,用网络的便捷和快速来推广培训课程。线下部分:组织妇女群众到所在地“妇女之家”打开《北疆先锋》专题网页进行学习等两种方式进行。用好我市“三个基地”,根据不同情况,分类别、分层次开展免费培训,一是依托我市的两个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养殖发展有限公司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温室蔬菜基地,对有发展种养殖意愿的妇女开展养殖和蔬菜种植技术培训。20**年,共培训XXX名农区贫困妇女。二是依托我市全国巾帼家政服务培训示范基地--市妇幼保健院的巾帼家政实训基地开展月嫂、养老护理员、保姆等家政服务专业的培训;并对培训合格的学员,推荐到“巾帼家政服务公司”或我市家政协会的会员单位实现就业。三是依托我市女大学生创业基地,建立线上、线下两个平台。线下,对贫困妇女开展技能培训,搭建宣传营销平台;线上,发展产品展示、交流、洽谈和销售的电子商务平台。

(四)搭建平台。一方面,根据不同镇村的自然条件和产业基础,鼓励农区妇女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按照我市“一村一企、村企联动”的发展思路和“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基本原则,通过扶持发展符合地区实际的农家乐、葡萄酒庄、温室种植等生态高效特色产业,协调企业优先雇用农区贫困妇女,引导贫困妇女就地实现就业。鼓励女企业家与贫困妇女结对帮扶,发展各种形式的互助组、合作社,可采用“合作社+贫困户”、“女企协+贫困户”等扶贫模式,带动贫困妇女互助脱贫。另一方面,深入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工程,依托**湖黄金岸线,引导沿路沿线、沿河沿湖地带等,特色葡萄庄园群、高效农业示范园区、黄河湿地和特色瓜果种植、休闲娱乐农业园区等,支持有条件的贫困妇女大力发展以特色餐饮、绿色采摘、休闲旅游为主的小型农家乐,增加收入,提高贫困妇女的自我发展能力。

一是平台帮扶脱贫。根据人员求职意愿,组织用工企业灵活举办专场用工洽谈会,如海南区联合中联化工、海勃湾区联系源联巧手、桑德环卫、源联食品等企业现场招聘。20**年,共举办专场招聘活动5场,35家企业提供空缺岗位XXX个,入场人数1400余人次,达成就业意向协议900余人次(含非贫困人口)。

二是产业项目脱贫。结合产业发展,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就近雇佣贫困劳动力为产业工人,通过“公司+基地+技术+农户”的利益联结方式,实施科技扶贫项目,建立巩固科技示范基地,加强技术引导,培育主导产业,带动农区贫困妇女增收。

三是创业引导脱贫。积极推行“创业货款+创业培训”工作模式,为5名创业贫困人员提供项目开发、创业指导、贷款扶持“一条龙”服务。支持扶贫创业项目发展,海南区主动与当地葡萄种植企业对接,每年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XXX个,提供免租金大棚50栋,并免费提供技术支持。乌达区激发贫困户自主创业的潜力,通过创业培训、发放小额贷款,为贫困户提供创业扶持,先后有XXX名妇女走上了餐饮、美发等行业的创业之路。海勃湾区则是针对有意向发展种养殖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的贫困妇女,与中国邮储银行**分行合作实施金融扶贫富民工程,依托“小额农户贷款”和“惠农易贷”产品,为他们提供创业贷款,实现贫困妇女户自主创业,目前已为2户4人建档立卡贫困妇女户提供贷款担保。

四是岗位兜底脱贫。依托我市支持园林绿化、农村电子商务、社区管理、物业管理、家政服务等开发的公益性岗位,鼓励企业优先录用达到录用标准的贫困妇女,为就业困难妇女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建立实施“一人一策”长效援助帮扶机制,加大就业援助帮扶力度,通过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贫困人员XXX名,协调旅游业、种养殖业企业,开发扶贫岗位XXX个、园林养护岗位XXX个,季节性用工岗位XXX个。

五是合力促进脱贫。动员社会力量,重点救助我市“两癌”患病、患大病、或长期受慢性病困扰的贫困妇女,要做到精准帮扶、应救尽救,形成贫困妇女帮扶合力。加强与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志愿团队及慈善机构的联系,以家庭服务、权益维护、矛盾调解、亲子教育、就业培训等为主要内容,聚集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妇女儿童民生改善。

三、存在问题

(一)观念陈旧落后阻碍了妇女就业。一是缺乏主动脱贫意识,不愿接受新事物。“等、靠、要”思想严重,限制了农区妇女外出就业创业的积极性。二是守旧观念重,思想观念有待转变。“以农为本守家园”的保守观念及长期封闭的农区生活环境对大部分的农区妇女造成了思维和心理上的阻碍,依附男子生活、“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思想严重,不愿走出去就业。

(二)拖家带口影响了妇女就业。由于一些农区家庭中存在着男尊女卑观念,同时有些妇女在经济上不独立,并且传统观念认为,妇女所承担的责任仅限于照顾家庭,操持家务,尤其是农区中很多家庭,男劳力外出打工,家庭中老人的照顾、孩子的教育都由妇女承担,使许多农区妇女既没有就业的动力也没有就业的基础条件,致使妇女就业的主动性和客观条件不足。

(三)文化素质偏低束缚了妇女就业。文化技术素质偏低决定了妇女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农区妇女中“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的思想观念影响着学知识、学技术的主动性,但因部分农区妇女文化程度较低和技能单一,不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技能培训观念淡薄,无技能现象严重,市场就业竞争能力较弱,只能从事劳动收入低,劳动强度大的简单体力劳动。

四、建议与对策

(一)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转变观念。要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手机微信、网络等各种传媒,向农区妇女宣传党的政策和有关促进妇女就业创业的政策规定,宣传农区妇女就业创业的重要性。一方面要大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用正确的理论影响并促进农区妇女思想观念转变,帮助其消除“男主外、女主内”的陈旧观念,树立敢于拼搏,敢于创新的新观念,鼓励农区妇女走出家庭,认识世界,发展自我。另一方面也要大力宣传妇女在新农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要广泛宣传优秀妇女和创业创新女性的先进事迹,用身边生活中的事例去激励广大农区妇女,使她们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增强自主就业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二)认真开展各类培训活动,提升妇女素质。一是开展技能培训工作。联合劳动等相关部门大力开展好妇女技能培训工作,帮助广大失业待业妇女尽快掌握一技之长,逐步形成“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机制。二是大力开办女性创业培训班。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开展文化科技培训工作,学管理、营销等市场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类知识。通过培训,激励女性自强自立,增强创业意识和开拓精神。

(三)进一步优化服务,拓宽渠道。一是打造“家门口”项目实现农区妇女居家灵活就业。来料加工能够搭建农区妇女家门口的就业平台,对劳动技能和工作环境的要求相对较低,符合农区妇女就业技能偏低、不愿离家又迫切想赚钱的实际,能让留守妇女在不耽误农业生产和照顾家庭的同时实现增收致富。二是推进“美丽庭院”建设为农区妇女开辟新的致富途径。庭院经济让原本在家务农的家庭主妇通过勤劳的双手扮靓自家庭院,吸引了大量游客,改变了居民的思维观念,提高农村生活品质,帮助居民增收致富。结合工作实际,整合广大农区妇女的力量,广泛发动农区家庭妇女开展“洁化、序化、绿化、美化”家园活动,从而带动民宿、农家乐等“美丽庭院”向庭院经济转变,提高农区妇女经济收入。三是贫困帮扶,分类施策。根据致贫原因,分类施策,有劳动能力的。通过发展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引入产业项目,就近安排贫困妇女就业;根据市场需要,不定期举办实用性免费培训,并主动提供全方位的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一条龙就业服务;依托现有产业基地,打造就业孵化基地。对于因病致贫、因残致贫和因学致贫的,根据不同致贫原因,实施不同脱贫政策,帮助贫困户脱贫。

下载

本类热门推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