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实用11篇)其他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实用11篇)其他论文
- 老子论文摘要模板范文推荐5篇其他论文
- 甘蔗双高论文范文推荐5篇其他论文
- 舞蹈集体教学论文范文(优选23篇)其他论文
- 汉字语音应用论文范文(共28篇)其他论文
- 设备调试相关论文范文精选5篇其他论文
- 涉农整合论文范文烟草(必备5篇)其他论文
- 环境景观论文范文8篇其他论文
- 色彩静物讲课论文范文5篇其他论文
- 产权理论文献综述范文(通用16篇)其他论文
- 议论文范文初三800字左右(精选9篇)其他论文
- 答辩论文写了哪些范文通用22篇其他论文
- 关于数学建模论文范文精选28篇其他论文
- 综述类论文写作格式范文推荐39篇其他论文
- 英语论文内容模板范文通用9篇其他论文
- 药学论文的格式模板范文14篇其他论文
- 新闻宣传论文范文共17篇其他论文
- 林业论文范文通用12篇其他论文
- 液压系统设计论文范文6篇其他论文
- 药厂员工安全论文范文推荐32篇其他论文
- 音乐实践研究论文范文推荐41篇其他论文
- 论文大纲模板范文设计类(推荐6篇)其他论文
- 农村消防论文范文初中33篇其他论文
- 论文概念分析怎么写范文(共5篇)其他论文
- 法院学术论文范文精选11篇其他论文
- 语文议论文古文范文(实用23篇)其他论文
- 音乐2024字论文范文(通用6篇)其他论文
- 农业论文开题报告优秀范文8篇其他论文
学硕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第一篇
>一、研究目的
本文从探究交往能力理论三大功能,即陈述功能,意向表达功能和以言行事功能三个方面阐述交往能力理论应用于翻译主体间性问题的可行性。在实证分析方面选取《红楼梦》正册金陵十二钗判词的两个英译版,研究交往能力理论在翻译活动中所起到的作用。通过对具体实例的分析与比较,探讨翻译主体间性在翻译实践中如何通过交往能力得到体现。
>二、研究问题
本文对以下三个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研究问题 1,交往能力理论能否有效解决翻译主体间性相关问题?
研究问题 2,交往能力理论在翻译活动中所起到的作用?
研究问题 3,在个案翻译实践过程中翻译主体间性如何通过交往能力理论得到体现?
>三、研究内容
论文分为五个章节:
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研究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问题、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并对全文内容进行梳理。
第二章为理论框架及文献综述。首先,对本章涉及到的理论进行详细的介绍。从主体的产生到主体性的含义再到主体间性的特征都分别进行一一介绍,同时也介绍了哈贝马斯对该理论的贡献并对翻译主体间性的概念进行梳理并总结翻译主体间性的特征即差异性、同一性和建构性。接下来介绍和评析了普遍语用学视域中的哈贝马斯交往能力理论。介绍了普遍语用学的产生以及对哈贝马斯的交往能力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存在环境。本章还重点介绍了哈贝马斯的交往能力理论,就其内容和功能着重说明。其次,本章还对研究过程中涉及的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的总结和介绍,分别为翻译主体间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交往能力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章为研究方法,首先,介绍该研究的研究方法采用定性研究与实例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其次,本章论述了该研究的材料来源,具体论述为什么以《红楼梦》正册金陵十二钗判词的两个英译版本为研究材料,以及为什么选取杨宪益和霍克斯这两个英文译本。最后具体阐述了该研究的研究设计。
第四章为本论文的核心部分,基于交往能力理论的翻译主体间性的实践。
学硕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第二篇
>一、选题背景
常规刚性基础,即无隔振汽轮机基础,多釆用岛式布置,主厂房与基础下部分割开来,主要是为了减小设备运行时产生的振动对主厂房的影响。在常规基础所有柱顶与顶板连接处水平切断,在顶板与柱顶之间安装隔振器,这样就形成了岛式弹簧隔振基础,因为顶板与下部结构隔开,因此也没有必要将下部结构与主厂房分割开来。为了进一步优化结构布置和调整抗震性能,将隔振基础下部结构与主厂房连为一体,演变成联合布置的岛式弹賛隔振基础。既阻止了设备振动的传播,也隔断了地震波的传递,同时减小了下部结构的尺寸,并且可以减小基础的沉降,在不均勾沉降小于5mm的范围内,弹賛可自动调节受力状态;即使不均勾沉降超过5mm,可以通过在弹簧隔振器上下加调整塾片的方法来调整不均匆沉降,而且可省去较厚的基础垫层。由此看来,弹簧隔振基础不仅改善了抗震性能,而且在节约场地面积、改进工艺布置、降低造价等方面有巨大优势。刚度和质量大的常规基础虽然在主动隔振方面即防止汽轮发电机组的振动传递给下部结构效果尚可,但是在被动隔振方面即阻止地震波的传递方面不是很理想,这是因为汽轮机组属于高位布置,地震作用传递到汽轮发电机轴承上时存在放大作用。基础刚度越大,放大倍率越大。常规刚性基础的放大倍数一般为,而弹簧基础可降低到。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目前我国大力投资电力建设,电力建设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规模日益扩大,随着单机容量的不断增加,对汽轮机基础的振动要求也更加严格,而汽轮机基础的动力特性决定着电厂的安全运行,即良好的动力特性能有效的保证设备稳定运行,延长大修期,提高经济效益。目前,汽轮轮基础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对于这种规模超大、结构复杂的结构,现场试验是不现实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建立缩尺模型,通过模型基础的振动测试数据,预测原型基础的振动,从而对基础的抗震性能做出评价,在此基础上确定最佳设计方案。本课题以某汽轮发电机组基础为研宄对象,对其弹篑隔振基础的动力特性和抗震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做出了评价。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采用量纲分析法确定各物理量相似常数。首先需要确定几何相似常数和弹性模量相似常数,根据《建筑抗震试验方法规程》,框架试体与原型的比例可取原型结构的1/8,本模型按照规程采用1:8的比例建造,即几何相似常数为8。因为钢筋缩尺后直径过小导致施工难度加大,并且在模型试验中引起较大误差,所以只保证梁柱截面配筋率满足相似关系,故弹性模量相似常数为1,密度相似常数为1。
由于弹簧与结构不是同一种材料,如果还以几何尺寸来定义其相似比,则力学模型相似比就不能满足,因此次试验中忽略了弹簧的几何相似比,而是保证了力学相似比,即满足弹簧的刚度在整体模型相似关系中的刚度比为8:1。
该模型于北方工业大学建工实验中心完成,根据设计图纸及相似关系,模型按1:8的比例设计施工完成。模型采用的材料与原型完全相同,底板混凝土等级为C30,柱及顶板混凝土为C40。钢筋材料与原型相同,纵筋均采用HRB400钢筋。模型制作分四个阶段,依次是底板、柱与中间平台、弹賛隔振器安装、顶板。根据结构试验要求,在每次饶筑时预留至少三组标准立方体混凝土试块,所有试块在同等条件下养护28天后测得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根据实际强度计算出底板、柱及顶板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标准值分别为、模型中某些小的部位因施工困难可不饶筑,但必须在试验时加上或减去相应质量。试验前模型混凝土有足够的养护期(按28天强度)。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根据设计图纸及甲方提供的资料和场地条件,对该汽轮机组弹費隔振基础进行模型试验,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采用瞬态激振法对模型进行动力特性试验,获得基础的自振特性,包括振型、固有频率、阻尼比;
(2)对基础模型进行动刚度及隔振效率测试;
(3)对基础模型分别进行7度多遇地震、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拟动力试验,测得基础钢筋应变,基础地震加速度、位移、恢复力响应,裂缝幵展情况、层间位移角等。
学硕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第三篇
>一、论文题目
黑格尔历史哲学中的自由问题探讨
>二、专业
外国哲学
>三、研究意义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其书《论各民族的风俗与精神》中第一次用了“历史哲学”这一理论术语。它以哲学思维的方式去研究人类社会历史,进而研究反思历史演变规律和历史的意义,这也是历史哲学的重要研究意义。它使人类以一种历史意识的形态取代原有自然法的意识。然而,人们为什么要对“历史”产生这样孜孜不倦的兴趣呢?就是人们并不满足于对自己过去经历过的历史停留在莫名其妙的感觉中,人们为了在当下的行动中找到根据,总会去从过去的经历中找到行动根据的来源。所以说历史知识的价值就体现在于人的自我认识中:某种程度上说,人类经历过的历史能为人类能够做什么和将要做什么提供了指导和根据。对自我的认识与人性是同一的东西,而人对历史的认识也正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马克思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指出:十八世纪的个人是历史的结果,并非历史的起点。
史学研究的真正目的是关心那些真实地表现了人们在以往时代中的自我认识的历史事件,而非是简单地准确地记起、恢复各种仅仅作为事件的历史,而历史学家只有重新思想了那种创造了他们正在研究的事件的思想,他们才能理解那个事件。这就表明了历史研究与哲学探讨的相互促进的关系。一切历史研究最终都是为了解决当下的问题,过去的永存性就活动在当下之中。处于当代问题的视野中的历史学家,通过重做人的自我认识在过去曾经做过的事情而使这些过去的事情转化成作为当代人的精神财富的历史知识。
>四、创新之处
本文主要采用以下视角对论文进行撰写:
以黑格尔历史哲学中自由为研究重点对象,着重对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历史哲学中的自由问题进行研究,系统梳理哲学史上关于历史哲学中的自由问题。
就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中的自由问题”研究与当马克思的历史为主主义中的自由观进行结合,浅析以哲学思维对当下世界历史问题重新进行理解。
本文地撰写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文献方法:
1.把握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中的自由思想,需要通过对《历史哲学》文献的研究与理解,从而把握其哲学概念的意义。
2.研究其他哲学家原着,与黑格尔历史哲学思想进行比较研究,进而丰富文章内容。
3.对黑格尔历史哲学思想研究的二手资料进行吸收理解,了解对黑格尔历史学思想的研究现状。
分析方法:本文的研究目的是理清黑格尔历史哲学中的自由思想,并对马克思的影响。
逻辑方法:理解黑格尔整体哲学的精髓,并以逻辑的方式展开叙述,然后整理出黑格尔其历史哲学中的自由思想的原貌。
本文将黑格尔历史哲学中的自由的观点作为研究重点,在系统地理清黑格尔哲学理论构架的基础上。着重研究黑格尔思想中历史哲学中的自由问题,并对后人及其当下的影响。
>五、总结
黑格尔哲学是哲学发展中的重要阶段,其构建的哲学的庞大的体系可以说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巅峰,而其哲学思想中所蕴含的庞大的历史感对后世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起到关键作用。
可以看出,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下,历史哲学在从古希腊,近代启蒙和德国古典哲学时期不同的哲学时期影响下的历史哲学的命运,直到黑格尔在其最具特色也是其思想最为成熟时期的作品《历史哲学》中完整的叙述其历史哲学思想,黑格尔思想体系的精髓可以总结是其强大的辩证逻辑与历史的融合性,并且以古典哲学的方式,达到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于逻辑与历史的自由之中。
在当代全球一体化的当下,我们不得不重新面对全世界沟通融合的局势,而如何更好的在全球多元化中去寻找一个真正的契合点,我认为关注世界历史的发展,并且在不同文化背景中去寻找多民族共通点显得尤为关键。那么在西方强大政治文化背景下,更好的理解西方对世界历史的理解与趋势,就能更好的在全球化中争取优势并参与全球化构建。
当今世界格局下,我们应该为世界历史负责,尤其在世界局势紧张的地区,中国更应该作为一个大国,肩负自己的使命。而马克思唯物历史观会继续指引着我们前进。
>六、论文提纲
ABSTRACT
历史哲学的研究意义
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上的创新之处
1 黑格尔历史哲学及其自由问题产生的背景
历史哲学产生前史
历史哲学的产生及其发展
德国历史哲学的兴起及其对自由问题的探讨
2 黑格尔历史哲学中历史与自由的统一
黑格尔历史哲学概念界定与对自由的理解
黑格尔历史哲学概念界定
黑格尔对自由概念的理解
黑格尔历史哲学的基础
思想对客体性的第一种态度:朴素的抽象态度
思想对客体性的第二种态度:经验主义和批判哲学
思想对客体性的第三种态度:直接知识论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中实现自由
自由在历史中的实现
3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对马克思哲学的影响
黑格尔历史哲学的自由观思想对马克思现实自由观的思想的影响
马克思对黑格尔历史哲学中逻辑与历史统一的超越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学硕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第四篇
>一、课题的研究目标与内容
1.课题的研究目标
(1)以可编程控制器PLC为核心控制系统,对锅炉温度、压力、流量、汽包液位等参数进行控制。
(2)应用WinCC 建立锅炉运行的实时监控画面,并使监控画面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动态显示,阐述创建动态人机界面,实现过程监控的具体步骤。
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手段
1、通过对文献的检索查阅相关的技术资料,了解目前锅炉自动控制的发展现状,完成文献综述和相关外文资料的翻译工作。
3、本课题采用 PLC及WINCC组态软件对锅炉控制。选用西门子公司的S7-300PLC作为现场控制器,利用step7:进行锅炉运作程序编写。应用WinCC 建立锅炉运行的实时监控画面。
>三、毕业设计进度表
2月21日~2月27日 准备材料,开题答辩
2月28日~3月31日 PLC控制软件设计
4月1日~4月30日 WinCC监控组态软件设计
5月1日~5月14日 系统的统调
5月15日~5月28日 撰写论文
5月29日~6月2日 打印论文
6月6日~6月10日 毕业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
1 施仁.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_
2 何衍庆,俞金寿.工业生产过程控制.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_
3 求是科技.PLC应用开发技术与工程实践.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4 何衍庆.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技巧.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5 郑晟.现代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6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自动化与驱动集团.深入浅出西门子S7-300PLC.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_
7 廖常初. S7-300/400 PLC应用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_
8 钟肇燊等.西门子S7-300系列PLC及应用软件STEP7.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_
9 胡学林.可编程控制器教程(提高篇).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_
10 胡学林.可编程控制器教程(实训篇).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20_
11 胡学林.可编程控制器教程(基础篇).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_
12 苏昆哲.深入浅出西门子Wincc V6.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学硕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第五篇
硕士学位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格式及内容要求
i.封面(见附录一)
ii.正文
要求:按以下格式和内容要求撰写。
>一、选题内容、研究问题及研究的可行性
1、选题内容
要求:(1)分别用一、两句话完整地陈述选题内容,包括具体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视角。
(2)分别列出汉语和英语关键词(3-5个)。
2、研究问题
要求:(1)用问题形式提出文章要解答的具体问题。
(2)将问题按逻辑顺序排列。
3、研究的可行性
要求:(1)阐明研究者对选题的资料积累和条件准备等。
(2)阐明研究者对选题的认识和了解程度及突破方向。
>二、文献综述
要求:对相关选题已有国内外主要文献进行详细的综述和中肯的评价,挖掘现存的主要问题,主要内容包括:
(1)全面综述与研究相关国内外文献,先国外后国内,包括主要学派/研究者、代表性研究成果、代表性理论/观点、研究发展脉络。
(2)客观评价已有研究成果,具体指出已有研究的优点和缺点/不足,分析缺点/不足形成的原因。
(3)指明选题研究内容与已有研究成果之间的联系,即指明当前研究是对已有研究的扩展提升、应用推广、补充修正,还是对相同内容采用不同的研究视角或研究方法等。
>三、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1、理论基础
要求:(1)系统介绍与研究内容和视角有关的理论,包括理论产生的背景、理论的内涵和理论的代表性概念。
(2)较详细地阐明理论与研究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2、研究设计
要求:交代具体设计方案:受试的选择,研究工具,主要程序、数据收集等。
>四、研究预期成果、创新之处及其意义
1、预期成果
要求:简要陈述成果如结论、模式等的具体内容。
2、创新之处
要求:具体指明论文成果在哪些方面有创新或与众不同:是研究内容新、研究资料新、研究视角新、研究方法新,还是研究的结论新或深广度不同等。
3、价值或意义
要求:阐明成果的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即对翻译理论、翻译实践、翻译教学等方面的研究有何贡献、指导意义或实际价值。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
要求:(1)交待研究分几个部分,即分几章展开讨论。
(2)概括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六、论文框架
要求:(1)列出论文的详细提纲,内容应具体到三级标题。
(2)提供内容对应的英、汉两个提纲。
>七、研究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
1、重点难点
要求:指明具体的研究重点和难点。
2、解决方案
要求:(1)分析重点和难点形成的原因及对它们构成影响的因素。
(2)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八、研究计划和工作进度
要求:(1)制订具体的分阶段的研究计划,并指明每阶段的工作进度,内容包括资料收集、开题、初稿、二稿、三稿和终稿等。
(2)论文初稿原则上应于第三学期末(元月)完成,并提交导师审读;修改后,经导师签字同意,方可于第四学期的规定时间(三月)递交论文,参加盲审。
>九、参考文献
要求:(1)列出开题报告中提及的所有文献。
(2)列出论文研究中将要参考的能够反映该选题的最新与最权威的文献。
(3)参考文献以《中国翻译》的规范为准。
>十、其他
1、选题
要求:(1)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广泛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确定研究课题。
(2)选题要紧跟学科前沿与国际、国内主流杂志探讨的热点问题,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难易度恰当,可行性强。
(3)翻译硕士的学位论文主要以项目的形式为主,即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中外文本进行翻译,字数不少于10000字,并根据译文就翻译问题写出不少于5000字的研究报告。在开题时,研究生应选定并基本完成这10000字的翻译实践项目(如果选择实验报告或研究论文作为学位论文形式,开题时则不要求这10000字的翻译实践项目)。
2、研究框架
要求:(1)各级标题均应使用名词词组,措词简洁、明了,能体现自己的观点,体现思维的逻辑性和论述的连贯性。
(2)introduction(导论)部分应包括相关研究简介、研究基本思路及论文各章节主要内容;论文主体部分不得少于三章,须分别对文献述评、理论基础、研究设计、结论与讨论等主要内容进行充分论述;一级标题标明chapter1、chapter2等,二级标题依次标明、或、等。conclusion(结论)部分归纳总结该研究的主要发现、研究意义、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展望等。
学硕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第六篇
>选题的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流动人口大量增多。随着人口流动所带来的许多社会问题,尤其是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本文在研究了众多学者关于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法律保障的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对流动人口及受教育权的相关概念作了界定,并分析了我国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现状,得出完善受教育权益保障迫在眉睫。其次,分析了我国在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法律保障的建设成就及法律保障存在的漏洞或不足。再次,根据问题结合原因并借鉴国外经验对我国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法律保障提出建议。
2、研究意义
我国的流动人口是 20 世纪 80 年代中叶出现的,是在改革开放的国家政策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特有现象。流动人口尤其是流动民工群体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必然出现的特殊群体,也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从我国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保障现状分析出发,探究目前造成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缺损的原因,有利于明确我国当前面临的保障困境,探讨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问题的对策,促进受教育权益问题的解决。有助于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实现教育和社会的公平,并对维护我国社会的安定团结及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1、国内研究动态
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农民工大军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大批农民工涌入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以下是我国学者的主要观点:
陈信勇,蓝邓骏在《流动人口子女平等受教育权的应然与实然》一文指出当前流动人口子女权益缺损主要有几点表现:
1.入学条件遭受不公正对待。许多地区的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需要很多证明才能申请就读公办学校。虽然国家已经取消借读费,但是还有很多公办学校巧立名目征收类似于借读费的歧视性费用。
2.难以平等享有教育资源。我国基础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及教育资源地区分布不均造成流动人口子女与优质教育无缘。
3.民工子女学校成为歧视源头,并且遭遇义务教育根本价值强烈冲突。
4.由于流动人口的工作、居住的流动性使得子女学习过程不稳定从而导致教育质量下降。
李业春在《进城农民工子女受义务教育权法律保障机制研究》一文指出:
1.辍学和超龄上学现象严重。
2.多数流动人口子女只能就读农民工子女简易学校,学习条件特别简陋。
3.流动人口子女易产生不健康心理状态,影响对社会的认知,很难产生对社会的认同。
鹿文卿在《农民工随迁子女受教育保障研究》一文认为受教育权有缺损体现在受教育待遇上的多个不平等。
1.教育经费不足,根据_规定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经费的供给以流入地政府为主,流入地政府的财政直接影响到受教育权的实现。
2.教育及教学设施匮乏,多数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简陋,师资力量缺乏并且存在安全隐患。
3.参加教育及教学活动的不平等,流动人口子女容易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歧视而无法正常参加某些教学活动。
顾益民,张慧洁在《行政法语境下的流动人口受教育权保障》中通过行政法视野分析认为造成受教育权益缺损原因有:
1.县市等基层行政单位所承担的教育财政压力和行政责任与其政治经济和法律地位不成比例,负担沉重。
2.缺乏有限的行政监督行为和系统性的行政责任追究机制。教育行政责任人往往是基层县市级的教育管理者,责任追究中裁量空间过宽。
邬雪红,姜国平在《论我国流动儿童受义务教育权的司法保护》中详细分析了司法保护的诸多缺陷影响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问题的解决。
1.宪法不能进入普通司法程序作为法院判案的依据,不能通过宪法予以救济。
2.尚未建立宪法诉讼制度,有时只能通过民事诉讼的替代方式对受教育权予以保障。我国民事法律中没有对受教育权予以明确规定,民法理论上也没有关于受教育权的概念。
3.受教育权也很难通过行政诉讼救济。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限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和财产权的行政行为,侵犯公民受教育权的行政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而且只有当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特定相对人的受教育权时,行政相对人方可提起行政诉讼。
郑 风,李 娜在《论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法律保障的完善》中分析了法律保障的不足,认为:
1.我国对公民受教育权实现的程序性规定较少。
2. 法律体系存在内在矛盾并且与现实制度的不配套使受教育权利得不到实现。
3. 在教育法体系中,有关保障受教育权的部分比较单薄,对侵犯受教育权所负责任主体、法律责任、法律救济途径的规定还比较模糊。
顾倩在《论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保障》中认为需要扩展法律保障范围以及完善司法救济制度。
1.修改部分法规如《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并制定一部切实保护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法》。
2.增加行政诉讼救济途径并确立民事诉讼赔偿制度,当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权受到除行政机关和公立学校以外的平等民事主体侵犯时,应当追究侵权者的民事责任,认为应该建立宪法诉讼保障制度。
李业春在《进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法律保障机制研究》一文认为应该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制定《义务教育经费法》,保证教育经费的合理、足额的投入与使用。制定一部切实保护农民工子女受义务教育权的《农民工子女教育法》并完善《义务教育法》。
鹿文卿在《农民工随迁子女受教育保障研究》一文提出可以可以采用公益诉讼的救济方式,公民、社会团体及国家机关都可以作为原告,以“行政不作为”为诉因,以侵犯受教育权的主体为被告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流动人口子女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属于弱势群体,当个人诉求利益遇到困难时,国家应当提供一种公益诉讼以实现他们的诉求,维护他们的权利。
陈思琦在《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探析》中提出应该加强教育法规的可操作性并且制定《教育经费法》规范教育财政投入。增加中央财政对教育经费的总体投入及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完善各种教育经费监督机制,明确违反教育经费法的法律责任。逐步扩大对行政诉讼法中作为保护范围的“合法权益”的解释_,放宽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学硕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第七篇
摘要:
总而言之,在成高的古代文学教学中,适当融入地方历史文化内容,并加强动手动口实践环节,是有效提升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值得同行推广、采用。
关键词:地方历史文化;古代文学
>一、地方历史文化融入成高古代文学教学的思路
(一)编写地方历史文化读本,作为古代文学教材的重要补充
不同地域有各自的历史文化,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有不同的特点和特色。齐鲁大地,因为是先哲孔子和孟子的故乡,因他们而发轫的齐鲁文化闻名中外;位居我国西北的三秦大地,因为有了半坡遗址、秦始皇陵、兵马俑、昭陵、乾陵等古代遗迹而使三秦文化大放异彩;地处中原的洛阳、开封因有多朝立都而被国家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即便位处岭南一隅的桂林,也因为古代文化遗址众多、古代文人墨客来往者众多而位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既然各地都有各具特色且丰富多彩的地方历史文化,如能将其编写成地方历史文化读本,作为古代文学教材的重要补充,不仅能极大地拓展古代文学的外延,而且能极大地丰富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同时,还会进一步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习内容在学生的心目中更加可亲可近,从而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二)创新教学方法,变以课堂教学为主为课堂教学与实地参观并重
以前的成高教学很容易落入普高教育之俗套,即内容上以文学史及理论学习为主,方法上以课堂教学为主,全然不顾学校特点和学生实际,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为了扭转这样的局面,成高教学应大力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变以课堂教学为主为课堂教学与实地参观并重,着力加强教学的形象性、具体性,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以桂林为例,因为桂林拥有众多的文化遗存遗址(如甑皮岩遗址、兴安灵渠、独秀峰下东晋颜延之读书处、唐曹邺南溪山石刻、宋城墙、明王城等)。这些遗存遗迹反映了古代桂林灿烂的文化。它们大多位于市内或城郊,有的步行可达,有的骑自行车半小时可到,它们就在我们眼前或身边。在进行古代文学教学时,我们不妨把更多的时间从课堂搬到具体现实环境中,使教学从死板变活泼,从抽象到具象,使学生从昏昏入睡到兴趣盎然。如当我们学习到先秦文化的时候,不妨带学生到兴安灵渠进行文化参观,考察灵渠修建年代、修建的原理、修建的巨大历史意义等;当我们学习到东晋陶渊明的时候,不妨带学生参观独秀峰下颜延之读书岩,让学生了解当陶渊明“除荳麦苗稀”“戴月荷锄归”的时候,颜延之正在独秀峰下挑灯夜读的故事;当我们以愉快、轻松的心情欣赏李白的《朝辞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时候,我们不妨在学期考试结束以后带学生到漓江乘舟而下,体验一下当时的心情;当我们学习元杂剧的时候,我们不妨了解一下古代的桂林(乃至广西)有哪些戏曲形式,哪些已经消亡,哪些还在流传中,消亡了的“广西文场”有什么特点,是否还可以挖掘、整理,使之复活?还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桂林彩调”与“京剧”“昆曲”有什么不同?是否可以找出桂林彩调,如“黄三打鸟”或“三看亲”进行排练?等等。其实,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只要我们能与地方历史文化恰当结合起来,就能使课堂生动起来,形象起来,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深入实地考察,绘制地方古代文化文学地图
一个地方具有如此丰富的古代文化文学资源,如何让它们更具象更有效地保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呢?通过实地考察,绘制一个地方古代文化文学地图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桂林既然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文学遗迹遗存众多,我们不妨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进行大胆的改革,把过去那种以分析作家作品为主,变为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下到实地,分门别类地对文化文学遗迹或遗存登记或拍照,然后根据登记或拍照的情况,绘制一幅当地文化文学的实景地图,这样更能提高学生印象,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四)举办各种沙龙,让地方历史文化在我们的手中不断得到传扬与传承
在传统的成高教学中,举办沙龙真是少之又少的。这往往囿于一种观念:沙龙多数是普高才采用的一种学习与交流的方式,成高没有必要搞。其实不然,不管哪一类学校,都是可以搞沙龙的。作为成高来说,围绕地方历史文化,搞几次沙龙,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再以桂林为例,地方历史文化如此丰富、厚重,不妨举办以“桂林石刻”“桂林古代状元”“临桂词派”等为内容的沙龙,让学生搜集、研究这些文化现象的形式、内容、特点以及来龙去脉,从而加强学生对地方历史文化的认知,加强对地方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加强传承地方历史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地方当代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结语
总而言之,在成高的古代文学教学中,适当融入地方历史文化内容,并加强动手动口实践环节,是有效提升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值得同行推广、采用。
>参考文献
1.从文物保护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概念的扩大与保护方法的多样化赵中枢城市规划20_-10-09
2.文化景观研究的历史和发展趋向汤茂林,金其铭 人文地理1998-06-25
学硕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第八篇
>一. 简述
设计计划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研究的是如何保证设计的优良度和高效性,以及如何指导设计的展开。在设计需要科学计划这一概念已成为现代设计界共识的情况下,我国业界内部对设计计划学的认识与研究,还没有跟上设计发展需要的步伐。针对我国设计教育现状,本书将就该学科的教学方面,提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设计计划方法。以期为设计类学生深入理解设计,更好地掌握设计的方法提供必要的指导。
>二.学术价值分析
1。 选题依据
计划在今天已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大至国家事务,小至个人日常生活,社会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计划,各类大大小小的成功项目,很大程度上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导入,实施了相应的计划活动。计划学的兴起是知识经济时代资源整合化的大势所趋。而反映到艺术设计学的领域,我们可以发现,计划同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如何设计,如何保证优良的设计,这都需要科学的调查研究,需要精准的分析定位,需要详实的设计依据,需要合理的组织安排,这些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形式,风格的赋予层面的“设计”相异而相成的工作,就是设计计划的内容。而如何正确进行设计计划,存在着一个方法论的问题。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成为当前学术主流的大环境下,设计计划应该可以打通各设计专业间的藩篱,为取得成功的设计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上的支持。
在设计先进国家,对设计计划方面已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尤其在设计方法研究方面,已取得比较成熟的结果,出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如技术预测法,科学类比法,系统分析设计法,创造性设计法,逻辑设计法,信号分析法,相似设计法,模拟设计法,有限元法,优化设计法,可靠性设计法,动态分析设计法,模糊设计法等。这些方法侧重于不同的专业设计方向,而设计计划面临不同设计专业,更需要的是一种整合的灵活的解决问题的计划方法。这就需要我们针对计划自身的学科特点,从现有的成型的方法群中进行提炼,总结出一套适应现在情况的设计计划方法来。
2。 创新性及难度
本文将参考管理决策方法与相关设计方法研究的成果, 试图寻找一套对于我国设计师来说,明确可行的跨专业设计计划的方法体系。
本文致力于从简明实效的角度,为设计计划人员提供易于操控,而且便于和各个专业设计师进行沟通、交流的方法。要求该方法不仅对专业设计团队的计划环节有用,对个体设计人员的的设计工作也应具有指导作用。这就需要针对我国设计现状,从国内外各学科领域名目众多的相关方法中进行精心挑选,合理安排,科学综合的处理,创造出一套高效的计划方法来。虽然国外的相关成果业已成熟,但如何在众多不同侧重角度的方法中总结出理想的计划方法,需要我们对所有已知方法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同时明了我们设计各专业的工作规律,以期做到跨专业的有效性。
3。 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由于国际设计交流间的局限和我国设计界的特殊情况,尤其是国内设计教育上的某种封闭性和滞后性,我国业界对设计计划方法的认知尚不够深入,还缺乏一套完整的,在教学和实践中简明且易于操作的设计计划方法。经初步调查,当前学界内仅有的几本相关著作,也仅限于对西方某些设计方法与程序的简单的介绍,没有很专业地从计划的层面进行系统阐述,而市场上连篇累牍的相关书籍主要是从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方面着手,对设计类诸专业的设计计划,并不具备现实指导作用。所以亟待有这么一套专业性较强的设计计划方法及其论著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本书的出现将对设计计划这一门新兴学科,起到填补教学用书空白的作用。而从技术的'角度而言,本书的完成也有相当的可行性,在分院近几年来的设计策划课程的教学中,已为之积累了大量新鲜的实践性,经验性资料。而分院的教育架构,亦为这个跨专业的研究项目做好了充分的人力物力资源上的准备。
4.预期成果
本书预期字数为12万字,分为理论与方法两大版,仅阐述设计计划的相关内容,更重要是推出设计计划的概念与方法。所涉及范围主要包括管理学,决策学,认识论,方法论,创造学,心理学,行为组织学,人类学,社会学,设计学,史学等诸多学科领域,最终将完成一本集科学有效的方法程序,大量生动案例及实际操作指导于一身的,具有教学指导作用的专业书籍。现在本书工作已大致完成资料收集阶段任务,在下阶段三个月的时间内,我将就所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完成方法程序的完善工作。
>附一。 全书基本构架
设计有序———设计计划学方法研究
一. 思维的奥秘
1. 神奇教练的解决之道
2. 全脑运动———人脑思维的奥秘
3. 理性思维程序化
4. 日常生活中的思维程序
二.设计有序
1. 系统设计系统———浅析设计
2. 设计有序———设计计划学的兴起
a。 设计计划学的需要
b。 设计计划学的发展与前景
c。 设计计划学的角色
3. 设计计划方法论
4. Step to step———计划的展开(全书之重)
5. 一起来吧(具体案例)
6. 计划书
a. 操作方案书的要求
b. 实施方案书的要求
c. 计划书的构成
d. 计划书的表现技法
7. 十八般武器———计划工具介绍
三.计划从身边做起
a. 处处留心皆学问———以窥视来训练
b. 排除确信无疑的定论
c. 要有追根究底的精神
d. 培养有效运用分配时间的能力
>附二。 参考书目(仅列二十条)
1.《兰德决策—机遇预测与经营决策》/乔迪译著? —成都:天地出版社,20xx,10
2.《麦肯锡理念》/ [美] 埃森?拉塞尔 保罗?弗里嘉著;赵睿等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xx,4
6.《企划书实用手册》/ [日] 小泉俊一著;于大德译?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xx,
10.《企划训练入门》/ [日] 悴田进一著;李幸纹译? —台北:小知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3,11.
11.《设计过程与方法》/ [日]沈祝华,米海妹编著? —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5,10
47.《创意企划案》/小管著;?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xx,9
48.《新企划力:创意思考解决难题的六大能力》/ 郭泰著;?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xx,4
50.《创意企划案》/小管著;?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xx,9
学硕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第九篇
题目:煤矿防治水管理及预防措施
学 院:名称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选题目的:
煤矿水害是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五大灾害之一,其危害程度仅次于瓦斯,矿井水害问题历来是制约煤炭资源开发和影响煤炭企业安全的重要因素,一旦发生水害,不但会给生产单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职工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随着泉上煤矿矿井开采范围的延伸、生产能力的提高及开采深度的增加,其开采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将变得更为复杂,涌水量进一步增大,水害问题也更为突出,故需要对其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防治水措施等重新进行分析研究。同时,通过对理论知识与实际的结合运用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2、选题意义:
本论文着眼于矿井持续快速发展与安全生产的现状要求,运用水文地质学、、矿井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岩石学等课程的理论和方法,从充水水源、充水通道,矿井涌水量及其变化、水化学特征等方面对煤层底板灰岩承压水突水危险性进行分析研究。其研究成果,不仅可查明煤层底板水患影响程度,并对矿井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水措施,确保安全生产、提升矿井经济与社会效益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提纲)
(1)研究矿井主要地层、地质构造及其构造演化规律,查明影响矿井生产的各种水害地质因素。
(2)只有建立和形成规范的防治水技术管理秩序,才能有效地开展一系列防治水工作。
>三、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情况及其发展)
矿井突水严重威胁着矿井生产及工人安全,为此国内外专家对影响矿井突水因素和突水机理作了深入研究。这些研究总的来说,可归纳为两类,
一:以水压为主要因素,主要考虑承压含水层地下水力对隔水层的作用,如斯烈萨列夫理论、突水系数等;
二:以矿压为主要因素,试图通过研究顶底板隔水层和采动作用下的变形、破坏等特征来认识突水规律。
学硕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第十篇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经济增长一直是经济学家们十分关注的领域,如何实现一个国家生产力的进步和国民财富的增长并以此为基础推动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一直是近现代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经济增长也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特别是20xx年我国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之后,经济增长更是成为了国家和人民关注的焦点。根据经济学家们对推动经济的增长的因素进行的大量研究,归纳起来这些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市场机制的力量,依靠“看不见的手”进行内在的调节;二是政府的宏观调控的力量,依靠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来外在的促进经济的增长。
政府通过有效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弥补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的缺陷使经济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达到最优配置。税收作为重要的财政政策,不仅是政府组织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的手段,更是国家调控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的重要工具。税收是对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它同国民收入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可以说税收是国家在经济上的存在。税收与经济的关系是: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作用于经济,对经济起着调节器的作用。
立足于当前我国的情况,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随着我国税收制度的逐步完善,税收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税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对于税收与经济关系的研究,从近几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引起政府和人民的重视。1994年分税制改革之后,我国的税收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在1994年至20xx年这十五年间,税收收入增加了倍,而同期的GDP总量只增加了倍。税收收入十五年的年平均增长率高达,而同期GDP年平均增长仅为。20xx年全国税收收入高达77390亿元,较20xx年增长,增速明显快于GDP的增长。连续多年我国的税收收入出现了超经济增长现象,并且居高不下。如何认识和评价经济增长与税收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怎样看待税收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仅成为税收理论界富有争议的一个问题,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对象。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到底呈现怎样的关系?当前税收的过快增长是否对经济发展不利?如何确定合理的宏观税负水平?税制内部商品税类、所得税类、财产税类各自对经济增长产生多大的影响和冲击?如何实施税制内部结构的改革来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实现税收与经济增长的相协调?探究这些问题的答案,是本文主要研究的重点。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税收来源于经济增长,又反作用于经济增长,是调节经济平稳运行的杠杆,合理的税收负担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准确界定一定时期宏观税负,使其保持一个合理的水平对一国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分税制以来税收超GDP增长的怪现象引起了人们关于宏观税负是否过重的思考,而20xx年以来中国经济面临的种种困境更是将这一问题的讨论推向高潮。因此研究当前的宏观税负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就显得非常的必要和紧迫。
从税制结构上来看,结构性减税是当前税制改革的重要方针,如何进行结构性减税,如何合理的去改革商品税类、所得税类以及财产税类来达到对经济的冲击程度最小和正效应最大,是我国税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大部分的学者、专家都通过定性分析的方式对税制改革提出了政策建议,如何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定量分析去分析并提出改革意见也成为很有价值的一块研究领域。
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到底呈现怎样的关系?当前税收的过快增长是否对经济发展不利?如何确定合理的宏观税负水平?税制内部商品税类、所得税类、财产税类各自对经济增长产生多大的影响和冲击?如何实施税制内部结构的改革来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实现税收与经济增长的相协调?探究这些问题的答案,是本文主要研究的重点和主要目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于税收收入及税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合理宏观税负的确定,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一)国内研究现状
第一,针对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孙峥嵘、马颖(20xx)则在分析GDP中投资形成增加值以及累进税制变化的基础上得出了我国经济与税收依存度近年显著增强的结论并预测未来经济与税收的关系将愈加密切。毛翠英,杨抚生(20xx)运用回归数量分析方法对我国1994—20xx年后的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1994年以来,从总体来看,我国税收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高度相关;从增量分析,两者相关系较低。马拴友(20xx)对我国1979—1999年的有关数据,进行税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回归分析,得出结论,税收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影响,它对GDP的绝对影响为税收每增加1000元,GDP大约减少2300元。同期他又采用边际税率概念表示的税负,利用1994—1998年的统计资料,进行横截面回归,分析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区域经济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边际税率与经济增长负相关。郭庆旺(20xx)则从地区差异的角度研究这个问题,根据我国1995—20xx年的统计资料,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引入边际宏观税率,对我国各地区税收收入增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计量分析,得出结论,税收收入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将抑制经济增长。从全国整上看,边际宏观税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率将降低个百分点.同时,通过对我国东、中、西三地区进行分析获知,税收增长对不发达地区的经增长产生的不利影响高于发达地区。
与马拴友观点不同的是,刘普照(20xx)对我国1985—20xx年的有关数据,采用回归分析的分析方法,我国宏观税负变动趋势及其与经济增长关联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我国税收收入、政府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呈正相关的结论。
第二,对于当前的宏观
_颁布的《国家建筑钢结构产业“十五”计划和20xx年发展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到20xx年争取年全国建筑钢结构用钢量达到钢材总产量的6%左右。对于建筑钢结构行业来说,是十分难得的机遇。
同时,钢结构产品在我国已经经过了近60年的发展,近几年来,随着钢结构产需的急剧增加,行业的主导品牌已经形成,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钢结构需求将保持持续增长趋势。20xx年,我国钢结构行业用钢将已达到全国钢产量10%。从钢结构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全国钢结构企业达到3000多家,20xx年,全国钢结构市场规模达到亿元,20xx年全年市场规模将达4500亿元左右。东北地区的钢结构企业也发展的如火如荼,如吉林省的钢结构企业已从原来的几十家发展到如今的500多家。东北地区钢结构行业的竞争也日加激烈。所以,在如此激烈的钢结构市场竞争中,谁能赢得市场先机,谁就能在钢结构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翘楚!
学硕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第十一篇
>一、论文题目
非正式金融法律规制研究
>二、选题意义的研究
作为一种提供资金融通服务的金融形式,对其加以法律规制,既是现实问题,也是理论问题。30余年改革开放,非正式金融支持了中国民营经济的大力发展,缓解了农村地区资金的极度匮乏现象,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增长。然则,长期以来,非正式金融在中国是个颇有争议的议题。一方面,作为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果,其内生性推动了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间接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长期体制外循环对社会经济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影响了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甚至对正常的金融秩序造成影响。为此,我国政府对于非正式金融的“管制”是较严苛的,但效果并不明显。
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低迷,欧债危机持续不断,中国实体经济遭遇挫折、国内通胀压力不减、股市楼市财富效应暗淡的情况下,大量民间资金流向民间借贷行业有其必然性,借助民间借贷渠道,众多求贷无门的中小企业获得了宝贵的资金“输血”。但在实体经济盈利低下的情况下,巨额高息的民间借贷,无疑是“一剂饮鸩止渴的毒药”,浙江“跑路”潮恐是最好的实证。民间借贷如果演化为纯粹的资金炒作,没有实体经济做支撑,那只能是击鼓传花的游戏,风险终会爆发。面对如此现状,正视非正式金融成为必然,对其进行必要的法律规制是当务之急,近年来中央乃至地方相继对民间借贷这种非正式金融形式及其组织进行规范正是现实所迫,但就法律规范本身而言,目前对于非正式金融的规范位阶过低,多集中于部门规章与司法解释,这并不能解决中国面临的民间融资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非正式金融法律规制的必要性、比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有关非正式金融法律规制实践,提出中国非正式金融契约治理与监管并行的规制路径,通过监管边界的设定,具体设计中国非正式金融的法律规制,以希将非正式金融的风险控制在一个可承受范围内,并借此发挥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本文的理论意义在于变消极事后“管制”为积极“法律规制”和变“堵”为“疏”的理念以及监管边界设定的思路,全文贯穿着对非正式金融的宽容思想。文章创新之处在于将非正式金融的契约治理机制与适度监管结合起来,设定监管边界。
同时将司法系统长期以来在非正式金融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加以疏理,对于浙江省通过司法“试错”来反应非正式金融的创新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为司法介入非正式金融提供了路径依赖,即便是在现有非正式金融立法环境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地方司法的改革来适应非正式金融不断创新的路径也是可行的;司法可以第一位次的解决非正式金融纠纷,如民间借贷纠纷等。全文贯穿着实证分析方法,并在第四章中就契约治理机制的论述过程中,对于各种具体非正式金融行为的法律规制进行了具体论述,同时对于非正式金融的监管制度进行了初步构建。非正式金融的研究不仅对于中小企业融资、民间资本的投资渠道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同时对于中国金融法律制度的完善也具有一定意义,弥补了法学领域对于非正式金融法律规制系统研究的不足。
>三、课题的基本内容
30余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创造了世界经济史奇迹,其中民营经济对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则,民营经济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并不足以说明其在正规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其中企业数量占比为99%的中小企业,占GDP比重为,占全国新增产值比重为,占社会销售额比重为,占税收比重为,占出口总额比重为,占城镇就业岗位比重为75%左右。
但只有极小数的中小企业可以从正规银行类金融机构获取所需资金,如同所言,中国经济中最有活力的部分却缺失正规信贷,民营企业并没有直接受益于国有银行的信贷配置。同时,证券市场的门槛又将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拒之门外,在无法从正规金融系统融入资金的情况下,多数中小企业在创业初期、产能扩张期或者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选择了非正式金融。
与此同时,中国广大农村出现了资金逆向流出现象,农村信用社及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从农村吸收的存款,不断地输入到城市,如果农村信用社全部改制成商业银行,成为与大型商业银行类似的运营模式,可能会随着大型商业银行在农村的萎缩而逐渐缩容。面对此格局,在农村长期的金融体系中,非正式金融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民营经济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非正式金融,又如何陷入风波之中?非正式金融是否比正规金融体系更加脆弱,更易引发系统性风险,否则政府何以将绝大多数非正式金融视为非法,予以取缔而快之?基于一系列疑惑以及近年来民间借贷风波的发生,本文试图对非正式金融的法律规制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中国现有非正式金融法律规范进行疏理,并采取历史、经济、比较以及实证的分析方式探究我国非正式金融法律规制的现状,及我国民间借贷纠纷大规模发生、非法集资手段不断推陈出新、非金融企业间借贷不断地变相发展的制度动因,同时通过对境外有关非正式金融法律规制的实践经验进行疏理与比较,最终对我国非正式金融的法律规制路径进行思考。基于这一思路,全文的研究分为五章层层展开。
学硕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第十二篇
>1、选题意义和背景
研究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对门诊手术术前焦虑情况、围手术期血压和心率情况、术后晕厥发生情况及术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展门诊手术患者舒适护理提供科学依据。
2 研究的意义。
与整体护理的目的相一致。
舒适护理模式与整体护理模式相比较,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尽可能地降低患者不愉快的程度,保持最愉快的身心状态,从而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整体护理模式更加强调理论化,而舒适护理模式更实际、更直观、可操作性更强、更加个性化,如果将舒适护理模式与整体护理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整体护理内容将更加丰富地拓展,护理专业的发展方向将更明确,患者将更加受益。
舒适护理改变了护理理念。
传统的护理理念对患者的舒适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已经无法满足患者在舒适方面的需求。舒适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考虑细致周到,全面的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护理服务,以患者满意为工作重点,它要求护理人员从工作标准、工作流程的制定到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实施,都要以患者舒适为首要的操作原则。有研究显示,将舒适护理的理念进一步应用于临床,运用舒适护理模式在围手术期患者身上进行护理干预,保证了围手术期舒适护理的顺利实施,为患者术后康复创造了有利条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满意度。
舒适护理能多角度满足患者的需求。
舒适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从细微之处着眼,及时寻求舒适问题的方法,并加以解决,以满足患者的舒适需求。门诊手术室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模式,能够使患者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满足感和安全感,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促进术后康复;将术后患者处于平卧位、实施放松疗法等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恶心呕吐和疼痛感。
>2、论文综述/研究基础
1 国外研究进展。
南丁格尔曾强调病房的环境应清洁适宜,她的此种观点成为早期舒适护理萌芽;有关舒适护理的报道出现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Kolcaba在 1995 年提出舒适护理的定义,认为舒适护理是对护理艺术追求的体现,护理人员要将患者的舒适感受与基础护理及其研究充分地结合。舒适护理模式的应运而生,使护理领域开始有目的地将此模式进行应用和推广。
临终舒适研究。
某些医疗机构十分重视舒适护理,他们向癌症、临终患者提供舒适护理服务,并设置舒适护理病房(Comfort care uint),目的是对他们进行临终舒适关怀,如使用麻醉剂和镇痛药物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和呼吸困难,使临终患者处于较高的生活质量,不再痛苦而终;据夏威夷法律规定,患者有权选择临终时是否被复苏,患者可以在舒适的环境中安详的离世;大量患者和医生认为,患者在最后的日子里接受侵入性治疗,肯定会产生痛苦、恐惧心理,患者对临终舒适应具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医生也应协助授权。研究显示,现如今护理人员角色服务范围进一步得到拓展,不光要为临终患者做好舒适护理,还需帮助他们抉择临终方式。
舒适调整护理研究。
舒适护理的对象是所有有护理需求的患者。舒适护理模式的实施可提高患者在接受护理时的依从性,使患者主动参与到医疗护理活动中来。Kirchhoff指出舒适护理重点应该为能否够对患者提供恰到好处且合适的照护,希望将安慰疗法和治疗护理充分的融合,并调整至最佳状态,使患者处于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教育和支持都非常重要;Janice研究显示,对住院患者而言,为其创造舒适的环境是重要的护理工作,将患者置于明暗度、气味、声音、温湿度等适宜的感觉刺激的环境中,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而缺乏适当的刺激却容易引起患者厌倦及压抑,如向婴幼儿提供喜欢的玩具、活动的音乐盒等都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有帮助。
有研究指出,舒适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的舒适水平,又可以使患者主动参与其中,而一旦减少舒适护理容易引起患者身心失调。无论疾病治愈与否,护理人员均应积极向患者提供恰当的舒适护理措施,以缓解其焦虑、疼痛等不适症状。
2 国内研究进展。
以研究具体的舒适护理措施为主。
目前,虽然有关各种疾病的舒适护理报道较多,但是舒适护理是否可以作为一种护理模式,将其确立下来尚有待商榷,国内尚无关于住院患者舒适护理系统性研究的报道,关于舒适护理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处于初级阶段。罗珊、马凤婵针对患者的特点,将舒适护理模式运用于肾移植术后的患者中,将患者的主观意愿确立为护理人员为其实施护理工作的中心环节,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给予患者连续细致的护理,减轻了患者的不适及心理压力,增强了患者的舒适感,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至 ,使患者能够在身心、社会及精神等方面都感到满意,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李琳进行的关于呕吐患者的舒适护理研究,对其实施松弛疗法,让患者平卧,并调高病室内的温度至 17℃~18℃,略低于普通病室温度,综合应用各种舒适护理措施,可有效减轻患者因呕吐带来的痛苦感受。
建立舒适护理病房。
目前,某些疗养性质的医疗机构也非常关注舒适性服务的建设,对舒适性护理服务理念进行界定,对舒适性护理服务文化进行营造,对舒适性护理服务具体措施进行规范,建立了特需病房的基础上的舒适护理病房,以便向患者提供更好的舒适护理服务,满足患者的各项舒适需求。疗养性质的舒适护理服务与现在的医学模式转变相适应,充分展现了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创造出了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氛围,赢得了广大疗养人员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国内外大量研究显示,舒适护理已经有效地应用于广大的临床护理工作,而且呈现出范围逐渐扩大的趋势,但多数研究和应用均集中在对问题的质性描述方面,多集中于陈述关于通过舒适护理在各领域的具体实践,使患者处于最佳的舒适状态,意义显着,而设计缜密的量性研究研究很少,主观判断较多,过于形式化,无法为广大医务人员提供具有临床实践意义的循证医学依据;另外,目前对舒适护理的研究对象的选择多局限于患者身上,而护理人员作为与患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医疗护理服务的提供者,她们的舒适程度也将直接影响到医院舒适护理的开展,现阶段对护理人员自身进行的舒适研究的相关报道较少。总之,关于舒适护理服务还存在较多的空白,需要后续研究加以完善。
>3、参考文献
中文参考文献:
[1]白继荣.基础护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80-81.
[2]陈蓓敏,陈清.护理模式的实施现状与分析[J].护理研究.20_,21(4):1039-1041.
[3]陈霞.医学模式的发展对护理模式发展的影响[J].医学信息,20_,20(1):66-67.
[5]萧丰富.萧氏舒适护理模式[M].台湾:华杏出版社,1998:5.
[6]张宏.舒适护理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分册,20_,2(16):15-16.
[7]初秋英,古娜依.浅谈舒适护理[J].新疆中医药,20_,23(4):53-54.
[8]周艳,刘晓丹,李勤,等.舒适护理的人文底蕴[J].护理研究,20_,22(12):3105-3106.
[9]谢玉兰.舒适护理在化疗病房的实施体会[J].护理与康复,20_,8(20):1721-1722.
[10]魏天星.临床实施舒适护理的探讨[J].上海护理,20_,5(1):62-63.
[11]唐永云,乔昌秀,李丽.萧氏舒适护理模式[J].全科护理,20_,7(4):992-993.
学硕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第十三篇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
院(系):中文系
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题目:解析张爱玲小说的恐怖电影式镜头
指导教师:
20xx年xx月xx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1、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院、系审查后生效;
3、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1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xx年4月26日”或“20xx-04-26”。
4、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引注标准要参照(韩教字[20xx]53号)执行
1、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研究目的:
张爱玲与电影有过长期亲密的接触,在小说写作中创造性地化用了电影化技巧,使她的文字组合带有丰富的视像性和表现力。文本以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为切入口,对张爱玲中短篇小说出现的恐怖电影式镜头进行解析。试图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研究意义:
本文通过对张爱玲中短篇小说出现的恐怖电影式镜头进行解析,试图在体会张爱玲语言的“现代性”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1种独特的审美方式,从不同的视角解读张爱玲小说的表现手法。
2、本课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表现手法的研究主要从小说的电影画面感、电影造型、电影化技巧等角度切入,考察了张爱玲作品对电影艺术手法的借鉴技巧:
(1)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画面感:(何蓓)等;
(2)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造型:(何文茜)等;
(3)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何文茜);(申载春);(张江元);(屈雅红)等;
(4)研究张爱玲小说的死亡意识:李祥伟等
>国外研究现状:
海外研究对张爱玲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1957-1984年夏志清,唐文标等人对她作品的介绍与评述”“第2阶段1985年至今,辐射面波及北美等地的华文文学的影响研究分析和评价”。1995年9月后,她在美国辞世后,海外学者多运用西方现代文艺理论来剖析。
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
张爱玲的小说映照了1个阴阳不分、鬼气森森的世界,恐怖镜头繁复缤纷,在她的作品里以人拟鬼,她笔下的人物均飘荡在凄冷荒凉的宿命轨道上。本文尝试根据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从场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对张爱玲小说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研究、阐释。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根据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在学术界既有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从张爱玲小说、相关的研究书籍及其评论等出发,分析整理资料,从场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对张爱玲小说当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研究、阐释。
4、本课题的实行方案、进度及预期效果
方案、进度:
20xx年11月—20xx年2月初:收集资料。重读作品,确定论文题目,查阅相关资料。
20xx年2月—20xx年3月中旬:在老师的指导下,拟定写作提纲和开题报告。
学硕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第十四篇
>1.引言
中国有82%的人饮用浅井和江河水,其中水质污染严惩细菌超过卫生标准的占了75%,受到有机物污染的饮用水人口约亿。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自来水是安全卫生的。但是,因为水污染,如今的自来水已不能算是卫生的了。一项调查显示,在全世界自来水中,测出的化学污染物有2221种之多,其中有些确认为致癌物或促癌物。从自来水的饮用标准看,中国尚处于较低水平,自来水目前仅能采用沉淀、过滤、加氯消毒等方法,将江河水或地下水简单加工成可饮用水。自来水加氯可有效杀除病菌,同时也会产生较多的卤代烃化合物,这些含氯有机物的含量成倍增加,是引起人类患各种胃肠癌的最大根源。目前,城市污染的成分十分复杂,受污染的水域中除重金属外,还含有甚多农药、化肥、洗涤剂等有害残留物,即使是把自来水煮沸了,上述残留物仍驱之不去,而煮沸水中增加了有害物的浓度,降低了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溶解氧的含量,而且也使亚硝酸盐与三氯甲烷等致癌物增加,因此,饮用开水的安全系数也是不高的。据最新资料透露,目前中国主要大城市只有23%的居民饮用水符合卫生标准,小城镇和农村饮用水合格率更低。水污染防治当务之急,应确保饮用水合格。为此应加大水污染监控力度,设立供水水源地保护区。母亲河黄河1972年第一次断流,1997年断流226天,近700公里河床干涸。海河300条支流,无河不干,无河不臭。华北地下水严重超采,形成面积7万多平方公里的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地面下沉,海水入侵。全国668个城市中,有400多个供水不足,100多个严重缺水。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土地沙化速度上升到每年3400多平方公里。
更可怕的是,中国水资源总量还在下降。1997年总量为27855亿立方米,而20_年就降到24130亿立方米。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长江上游20多条河流平均萎缩了。世界自然基金会3月19日发表报告,将长度与水量均为世界第三的长江列入世界面临干涸的10条大河之一。水体污染影响工业生产、增大设备腐蚀、影响产品质量,甚至使生产不能进行下去。水的污染,又影响人民生活,破坏生态,直接危害人的健康,损害很大。目前,人们已意识到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来发展经济,这样的代价太大了。中国已提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的战略,对整治水域污染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
水污染处理有三种方法:物理法、化学法、生物降解法。
物理法:废水处理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废水中污染物的性质、组成、状态及对水质的要求。一般废水的处理方法大致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及生物法三大类。
利用物理作用处理、分离和回收废水中的污染物。例如用沉淀法除去水中相对密度大于1的悬浮颗粒的同时回收这些颗粒物;浮选法(或气浮法)可除去乳状油滴或相对密度近于1的悬浮物;过滤法可除去水中的悬浮颗粒;蒸发法用于浓缩废水中不挥发性的可溶性物质等[2]。
化学法:利用化学反应或物理化学作用回收可溶性废物或胶体物质,例如,中和法用于中和酸性或碱性废水;萃取法利用可溶性废物在两相中溶解度不同的“分配”,回收酚类、重金属等;氧化还原法用来除去废水中还原性或氧化性污染物,杀灭天然水体中的病原菌等[2]。
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生化作用处理污水中的有机物。例如,生物过滤法和活性污泥法用来处理生活污水或有机生产污水,使有机物转化降解成无机盐而得到净化[2]。
长期以来污水多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也是世界各国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生物处理流程,具有处理能力高,出水水质好的优点。
课题名称:三价盐氯化铝对活性污泥降解性能的影响
专业年级:××××级应用化工技术
成 员:×××
学硕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第十五篇
在学生学习上面刻苦勤奋是比不可缺的,在学习的时候总会面临一些问题,遇到难题不要退缩。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最主要的任务肯定是教书育人,能长远的促进教育事业,推动教育发展就需要不断地进步,下面为大家推荐20XX年数学教育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希望朋友们能够从中收获。
>一、问题的提出
在当今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流于形式、低效的甚至无效的课堂巡视还普遍存在着。在这种课堂上,当老师安排学生自学或者作业后,他们或者毫无目的地在学生之间转悠,只是为巡视这个环节走过场而已;或者只是以了解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进度,维持学习秩序为主,不给学生以任何指导;或者只是装模作样地侧身看看、听听,“身入”而不能“深入”;或者只是催促学生,“请同学们做快一点!”或者发现了学生的错误很不耐烦,“你怎么还不会!”在他们看来,课堂巡视就是为顺利地完成自己的教学而进行的。
针对以上现象,本人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巡视的有效性方面作了一定的思考,并将以下问题作为研究过程中需要分析与解决的问题:学生对课堂巡视的态度如何?如何让学生欢迎并主动配合教师共同完成好每次课堂巡视?如何在巡视中培优辅弱,提升优秀学生解决问题的深度与广度,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如何在巡视时指导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不同的课型,不同阶段的学生,我们应该如何预设不同的课堂巡视?如何根据巡视时的课堂生成来调整教学预设方案?又怎样通过巡视来促进师生的互动交流,更好地沟通师生感情,从而构建高效的精彩纷呈的数学课堂?
>二、问题的研究
(一).以生本教育理念引领研究过程
在开始进行课题研究的时候,我正在品读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我知道了生本教育就是“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全书贯穿了这一崭新理念;知道了生本教育所追求的教育理想是: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生本教育所追求的最高境界;知道了生本教育的价值取向就是“坚决地从师本教育转向生本教育,把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作为当前解决教育问题的最有效和最重要的策略。”我想,以上这些生本教育理念不正可以指导我对课题作深入地研究么。
(二).生本巡视与师本巡视的对比
在问题的提出中笔者所例举出的课堂巡视中的现象,便是典型的师本教育下的课堂巡视。很显然,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师本巡视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从根本上违背了“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生本教育观点。生本教育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巡视,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该在巡视时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细心地发现学生的错因,处理好课堂生成,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从而通过有效的课堂巡视构建高效的精彩纷呈的数学课堂,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服务。
(三).课堂巡视过程中学生的心理调查与分析
为了了解学生对数学课上老师进行课堂巡视的一些想法,以把握课堂巡视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状态,更好地在课堂巡视中为学生服务,我对所在学校中高年级全体学生采用无记名答卷的形式进行了一次调查,并对比较丰富的原始数据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1.在独立解答题目时,老师来到自己身边,有意露出作业本并希望老师指点的占,这些同学能从心理上能积极配合老师巡视;5%的学生根本不配合老师巡视,他们会立即盖住作业,怕老师看见;心理有点紧张,总感觉有点不自然的学生占;没什么感觉,自己照常解题,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的学生占。
分析:学生是否配合老师的巡视,这与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学习成绩有一定的联系,更与老师平时巡视时的态度或说明确点其实就是亲和程度及耐心有很大关系。
2.在老师巡视时,如果自己遇到了难解答的题目,你会怎样?举起手,请老师来指点的占;不敢举手,怕老师批评的占;不敢举手,怕同学笑话的占;空在那,先做其它题目的占。
分析:在独立解题时,遇到难题是常见的事,多数的同学能举手请老师指点,然而更多的学生选择空在那,积极主动的态度还欠缺。近十分之二的学生心理需要疏导,需要培养好问的精神。
3.在小组合作讨论时,希望老师到自己小组来只是听小组讨论的占;希望老师指导,并成为小组一员,参与讨论的占;要求老师到其他小组去,别影响自已小组的占5%。
分析:多数同学希望老师参与或指导自己小组进行讨论,说明学生很欢迎在小组合作时的老师巡视,同时也说明了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要进一步培养。
4.在课堂上自己进行相关操作时,希望老师到我身边来,看我操作的占;希望得到老师指导的占;怕老师发现自己操作中的错误,最好别来到自己身边的占。
分析:绝大多数学生希望老师在巡视时来指导自己进行操作,怕发现自己错误而不希望老师来巡视的也有少数同学,他们需要老师从正面多多引导。
在调查问卷给老师的建议一栏中,有些学生这样写到:老师应该一边巡视一边把发现的问题及时告诉全班同学,一边巡视一边讲课,这样全班同学的正确率就会提高;在巡视到学习差的学生身边时,如果发现他们有许多题目不会,请稍微指导一下就好,不要停留太多的时间,这样会浪费别人的时间,应该让更多同学都得到指导,不要让有些同学觉得老师对自己不够重视;老师,您在巡视时有时发现我的新颖解法,请向全班同学介绍;请老师课堂巡视时,应该到处都看看,不要单独站在哪个学生的身后,让这个同学感觉不安,好像自己的题目做错了一样,有时不知老师在身后,猛一回头,就被吓了一跳;老师在课堂巡视的次数不宜过多,如果过多会影响我们,会令我们过度紧张;我希望老师在巡视时发现我们的错误不要说出来,用手指点指点就行,这样我的自尊心就能得到很大满足。这些都是学生原始的话语,透视这些真实的表白,我们不难发现学生需要怎样的课堂巡视了。
(四).教学实践与课堂巡视的策略研究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采取相应的课堂巡视策略呢?笔者就自己具体的教学实例,作了以下研究:
1.推崇“走马赏花”
每堂课的时间十分有限,每次课堂巡视也只能以秒来计时。在这短暂的几十秒时间内,教师要捕捉到反馈信息,了解掌握学情,并迅速作出相关的教学举措,也就是说要有类似于“走马赏花”巡视效率。“走马观花”只注重速度,仅注视表面现象,忽略了问题的本质,“走马赏花”则需要教者敏锐的观察力,有效的分析与判断力,既能观察到所有的花情,又能欣赏到几朵别具一格、特艳的花,最终能快捷合理地调控好教学。
【案例】学习了百分数应用的第一个例题后,学生开始练习教材上的题目:六年级一班有48人,其中30人会游泳。会游泳的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我在巡视中发现,全班学生列式全部正确,可在计算30÷48时,全班多数学生都在草稿上列上了竖式30÷48进行计算,只有肖祝均、花明露两个同学是这样计算的:30÷48=5÷8=,他们两人没有用草稿,并且很快计算出来。
我知道,学生虽然已经学习了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互化,并且记熟了常见几个分数与小数、百分数的值,如1/2=,3/4=,3/5=,1/8=等,然而在平时的计算中却很少有同学主动运用这些结果让计算简便,尤其是在应用题的解答过程中,看来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真是势在必行。于是,我马上让这两朵“花”向全班介绍他们的算法,他俩的介绍得到其他同学热烈的掌声。
2.善于“容错借错”
生本教育所倡导的一种新错误观是:值得做的事,做得差一点也没有关系,这并不是说不应当做得完美,而是说允许有一段相当笨拙的学习过程,允许错误的出现。
也有人说“差错对于学习就像沙粒之于河蚌,起初是没法排斥,后来改变策略,分泌汁液来包容沙粒,反而培育出了珍珠。”我想,这对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正是一种很好的启示。面对课堂巡视时所发现学生无法避免的错误,我们首先也只能是包容,然后依靠学生之错,稍作点拨,顺水推舟,“容错借错”或许能柳暗花明,水到渠成。
【案例】一堂教学“用9的口诀求商”的研究课,学生在小组内编除法算式。
生1:8÷2;生2:9÷11;生3:54÷9;生4:3÷9
生4刚说完,其他三个学生都喊起来:“编错了!编错了!”生4难过地低下了头。
这时,旁听的老师轻轻地抚摸着生4的头说:“同学们,其实他很了不起,只是这道题要等到我们上六年级的时候才会做呢!”(同学们都很诧异,生4也慢慢抬起了头)
“谁能把3÷9这个算式的3重新换成一个数,使它成为一道我们目前能解决的除法算式?”
生1:把3换成27;生2:把3换成72
“如果3不动,怎样添上一个数,使它成为一道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