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极财政政策下的通货膨胀风险研究经济论文
- 积极财政政策下的通货膨胀风险研究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学博士论文经济论文
- 在市场经济与改革开放下的中国出版业:变化、问题及前景经济论文
- 甘肃农业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经济论文
- 中国县域经济均衡发展浅探经济论文
- 浅析热经济学的发展及应用经济论文
- 美国对华贸易歧视政策及原因剖析经济论文
-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际货币合作(1)论文经济论文
- 浅析财政农业科技支出与粮食单产量动态关联经济论文
- 浅析中国国债管理制度的系统改革经济论文
- 关于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机制设计研究经济论文
- 试析新经济时代南京城市郊区化的动力机制研究经济论文
- 浅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经济论文
- 机制设计理论与中国经济问题经济论文
- 机制砂技术与经济效益论文经济论文
- 关于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机制的分析经济论文
- 出口退税机制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1)论文经济论文
- 如何解决油荒之道制造透明合理的价格机制经济论文
- WTO争端解决机制中非违反之诉适用要件的分析(1)论文经济论文
- 浅谈文化环境对我国企业国际市场营销的影响(1)论文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之应对(1)论文经济论文
- FDI是否降低了中国内资企业的出口竞争力经济论文
- 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理论思考(1)论文经济论文
- 北京奥运在培育科学的体育消费观念和行为中的作用与影响经济论文
- 浅谈制约我国市场经济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及应对措施经济论文
- 论经济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经济论文
- 论我国近年农产品贸易逆差的特点及对策(1)论文经济论文
- 入世五年:河南农产品贸易和农业生产(1)论文经济论文
论文关键词: 公共 产品 县乡 财政 公共财政 转移支付
论文摘要:我国现行财政体制的缺陷导致县乡财政困难,这是 农村 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重要原因。因而需要通过财政体制改革和公共财政体制的构建,理顺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加强县乡财政的实力,使其财权与事权相统一,以发挥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作用。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 社会 事业发展严重滞后,导致农民行路难、通讯难、就医难、上学难、饮水难、用电难等不良后果,制约了农村社会 经济 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是导致当前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原因。因而,增加和改善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应成为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在统筹城乡发展、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政策背景下,中央提出建设 社会主义 新农村的方针,加大了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政策力度。本文主要从财政体制改革的视角讨论增加和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
一、我国县乡财政困难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问题同时并存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城乡分离的二元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城镇实行由政府供给为主导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城市的公共产品完全由政府保障,并列入财政预算;而对农村的公共产品来说,政府投入很少,导致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农田 水利 和农村道路常年失修,农村公共卫生、基础 教育 、社会保障均十分落后,城乡差距日益扩大。 农村税费 改革后,乡镇财政自筹制度取消,县乡财政主要依赖 农业 税来应付日益庞大的财政支出,县乡财政更显困难,无力提供农村基本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而随着取消农业税改革的实施和落实,以农业为主的县乡财政失去了其主要收入来源,县乡财政尤其是大部分乡镇财政更加困难。
1.以 法律 形式明确各级政府在 农村 公共 产品供给中的职责范围。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一种从中央到省、市、县、乡镇政府的多级供给体制。其中,县乡政府作为国家 财政 体系的基础环节,直接为农村居民提供各种类型的公共产品。而农村公共产品构成上的层次性,决定了作为供给主体的各级政府间的责任划分:属于全国性的农村公共产品由中央政府承担,属于地方性的农村公共产品由地方政府承担,一些跨地区的公共项目和工程可由地方政府承担为主,中央一定程度上参与和协调。依据这一原则,诸如 环境 保护、大型 农业 基础设施建设、救灾救济、优抚安置、 社会 福利等项支出应由中央、省级政府承担,县级政府负责 管理 ,县乡政府承担具体事务;农村基础 教育 、基本医疗服务的支出应由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共同承担;县乡政府作为基层政权,主要承担本辖区范围的 行政 管理、社会治安和本区域内小型基础设施方面的支出责任。这种政府间职责的划分应以法律的形式加以明确,以杜绝上级政府下放事权的机会主义行为,防止增加县乡财政的负担。
2.大力培植以财产税为主体税源的县级财政 税收 体系。县级财政缺乏大宗、稳定的主体税源,是财政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省以下政府大宗收入是营业税,而从前景看,应注意发展不动产税,逐步形成省级以营业税为财源支柱、县级以财产税为财源支柱的格局。不动产税是最适合基层地方政府掌握的税种,是非常稳定的税源,只要地方政府一心一意优化 投资 环境,自己地界上的不动产就会不断升值,每隔3年至5年重新评估一次税基,地方政府的财源就会随着投资环境的改善而不断扩大,地方政府的职能和财源的培养便非常吻合,这正适应政府职能和财政职能调整的导向。我们应借鉴国外的经验,逐渐把不动产税调整为统一的房地产税来征收,同时考虑不同地段的因素并几年一次重评税基。这样,不动产税就会逐渐随 经济 发展而成为地方政府的一个支柱性的重要税源(贾康,白景明,202_),从而缓解基层政府的财力困境,为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提供保障。
3.建立规范化的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一是简并转移支付制度形式,规范专项拨款,逐步取消税收返还和体制补助,进一步加大均等化转移支付资金力度。1994年以来建立起的地方转移支付制度,尽管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地区间的财力差距,但并没有从根本上缓解基层财政的困难, 基础教育 等最基本的社会公共服务在各省内部也未实现“均等”。因此,应进一步增加均等化转移支付资金规模,确立均等化转移支付在地方政府间转移支付中的主体地位。二是进一步调整不合理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格局。将调整“既得利益”的资金用于均等化转移支付,有助于增强中央、省对下的调控力度,进一步缓解基层财政困难。三是建立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等专项性转移支付制度,解决在基础教育和公共卫生上的社会公共服务不平等问题。四是建立稳定的均等化转移支付资金,资金分配要高度重视解决县级财政困境问题。
4.改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程序和方式。传统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程序是“自上而下”的,这难免会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求失衡的现象。在建设农村公共财政体制过程中,推进农村基层 民主 制度建设,建立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表达机制,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程序由“自上而下”转变为“自下而上”是非常重要的。要实行乡、村两级政务公开、事务公开、 财务 公开,增加公共资源使用的透明度,定期向村民公布收支情况。此外,根据公共财政学说的一般理论,很多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的农村公共产品可采用政府与 市场 混合的方式提供。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条件下可提供有效的制度安排,动员社会资源进行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建立起以财政为主体、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比如,由政府和私人通过谈判的方式联合供给公共产品,这种公共产品通常可通过产权界定赋予私人部分收益权,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这样,有助于将投资于农村公共产品的各种积极因素调动起来。
参考文献:
[2]徐 超.财政约束条件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创新[J].财政与发展,202_,(6).
[3]李风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与制度创新[J].社会科学家,202_,(5).
[4]匡远配,汪三贵.中国农村公共产品研究综述[J].新疆农垦经济,202_,(11).
[5]郭家虎.财政合理分权与县乡财政解困[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2_,(9).
[6]陈纪瑜,赵合云.取消农业税后县乡基层财政体制亟待创新[J].财经理论与实践,202_,(7).
[7]许正中等,我国乡镇财政困难的成因及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2_,(2).
[8]贾 康,白景明.中国地方财政体制安排的基本思路[J]. 财政研究 ,202_,(8).
[9]姚 洋,杨 雷.制度供给失衡和中国财政分权的后果[J].战略与管理,202_,(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