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万书网,千万量级范文库任你选!

当前位置:首页 > 毕业论文 > 经济论文

关于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机制设计研究

说明:文章内容所见即所得,本站下载的DOCX文档与页面上展示的相同。如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客服QQ:4084380 发送本文地址给客服即可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本文地址:https://www.wanshu.net/lunwen/a1/96816.html

论文 关键词:区域创新资源 整合 实现机制

论文摘要:创新资源整合对于提高创新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区域创新资源及其整合的概念入手,基于资源整合的三大驱动力量——市场、政府和社会的视角,详细论证了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实现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政策建议。

1引言

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地区 经济 、社会和谐可持续 发展 的重要推动力,而要实现“有效配置”,“整合”是首要基础。202_年科技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在实施原则中“整合”与“共享”被明确为平台建设的主线。在科技部的指导下,各地区不同程度先后启动了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并已取得良好成效。然而,我国科技资源共享建设启动时间不长,总体尚处于探索阶段,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推进必然会面临资源整合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其主要表现是整合难、共享难。这个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 企业 的创新、高校和科研机构成果的转化,而且直接造成了创新资源的闲置、重复购置和浪费,进而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如何充分有效整合已有创新资源、形成高效的创新资源体系、提高创新资源配置效力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国内外学者对创新资源的配置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现有的 文献 资料看,由于科技资源是创新资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者们对创新资源配置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科技资源的研究。国外关于创新资源配置的研究目前主要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展开的,他们对宏观层面的科技资源配置研究主要是基于国家视角来进行的,其主要研究方向是关于宏观科技资源配置的比较研究和关于在科技资源配置中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的研究,并且认为,国家进行科技资源配置主要是通过科技政策和科技计划来实施的;他们对微观层面的研究主要是关于企业的研发资源配置来展开的,而在区域层面上的相关研究则比较少见。国内对创新资源整合的研究尽管涉及到了国家层面、区域层面和企业层面,但主要以国家层面的研究为主,对区域层面的研究散见于有关文献中。其主要代表性的理论是:谭清美认为,为了有效配置创新资源,必须建立区域创新资源共享 网络 系统…;吴建南等将科技资源整合模式划分为大学资源开放模式、孵化器整合资源模式、行业资源集聚模式以及政府下设中介机构整合资源模式;乔冬梅和杨舰等提出了利用区域科技计划整合中央与地方科技资源的具体措施;张文霞和李正风等(202_)探讨了利用地方科技投入指南来整合科技资源的制度性途径;刘丹鹤和杨舰认为科技资源的整合模式有官产学研联盟模式、技四种。本文从资源整合的三大驱动力量——市场、政府和社会的角度详细论证了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实现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简单的结论和建议。

2区域创新资源及其整合的内涵

区域创新资源是指区域内人们为进行创新活动所需要和可利用的各种资源,是创新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带动区域经济超越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创新经济要素、制度要素和社会要素的总和。。。区域创新资源从其内容上可分为创新人力资源、创新物力资源、创新财力资源、创新信息资源以及创新制度资源等。从其内容特点以及相互作用关系的角度将区域创新资源分为基础性核心创新资源和整体功能性创新资源两大类。基础性核心创新资源包括创新人力资源、创新财力资源和创新信息资源,他们是创新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处于核心地位;整体功能性创新资源主要是创新制度资源等,他们对基础性核心创新资源要素进行调整与配置。

本文主要研究基础性核心创新资源的整合问题。区域创新资源整合是指在充分发挥市场这种无形力量配置资源作用的同时,通过人们对创新机制和创新环境进行有意识的理性设计和培育,促进区域内不同创新资源的高效结合、激发这些资源形成系统的创新力量从而提高创新绩效的各种活动。创新资源整合是创新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是创新资源配置的高级形态。整合并不等同于兼并,也不同于物理上的合并,而是互通有无,相互补充与完善,实现双赢或多赢的一种联合。创新资源整合一方面应使已有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应使各类资源相互补充,通过系统集成产生更大的效力,使各类资源拥有方实现高效合作与资源共享。

3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系统

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系统的结构由区域创新资源整合主体、区域创新资源整合客体和区域创新资源整合驱动力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调控管理主体、研发执行主体和创新服务主体构成了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主体。调控管理主体是各级政府职能管理部门,它对创新资源的整合进行系统的计划、调控和管理;研发执行主体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组成,它们是创新活动的主体,处于创新资源整合的运行层次上,在创新资源整合系统中分配着创新资源要素,从事着研究开发和应用创新成果的活动;而各种创新服务中介机构作为调控管理主体和研发执行主体的桥梁和纽带构成了创新服务主体,对区域创新资源整合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客体主要包括创新人力资源、创新财力资源、创新物力资源和创新信息资源四大部分,是区域创新资源整合主体作用的对象。创新人力资源要素在各类创新资源要素中最具能动性、创造性,因此处于中心地位;创新财力资源要素是从事创新活动必不可少的资源要素,为创新活动提供财力支持;创新物力资源要素是从事创新活动的硬件基础,为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科研基础设施、仪器设备、实验室、中试基地以及工程研究中心等物质资源的支持;创新信息资源对于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以知识形态的方式为创新人力资源提供各种科技文献、期刊、专利、光盘数据库等信息资源。

市场、政府、社会等构成了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系统的三大驱动力量。市场在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整合的自组织机制,但由于创新活动具有外部性的特征会导致市场失灵,从而这种自组织机制须在有效的制度和文化引导、规范下才能不断发展完善;政府政策是在人们从事创新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的,对创新活动的有序进行起到了规范、引导作用,有效的政策供给决定了创新活动的发展方向,并对创新人力资源要素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加以规范和引导、对创新活动的环境加以塑造,从而有利于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社会文化作为一种自发的社会秩序和各种非政府组织一道共同对行为主体和行为方式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引导性的作用。

在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系统中,创新资源整合主体在市场、政府和社会三种驱动力的协同作用下,促成了创新资源整合机制的形成,实现了整合主体对整合客体即各类区域创新资源的高效整合,提高区域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提升了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4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机制设计

从经济学研究的稀缺资源配置理论出发,新古典学派强调市场对资源的完善配置;凯恩斯学派强调国家的干预能有效弥补市场失灵;马克思指出:“权力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文化发展¨。”从而可见市场、政府和社会构成了资源的三大驱动力量。区域创新资源作为一种稀缺性资源同其他的资源一样同样存在着这三种驱动力量,这三种驱动力量的协同作用促成了创新资源整合机制的形成,使得区域创新资源整合进程顺利推进。

4.1市场机制

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市场机制是指通过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等多种机制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协同运作,根据多元化利益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而进行的自愿交易和竞争。这个运作过程总是以新的结构的边际利润的提高实现对每一利益主体的激励,从而实现了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市场化运作u。同时,由于创新资源整合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从而使政府与社会对其整合过程中的介入与干预成为了必然。关于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市场机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认识:

(1)区域创新人力资源的市场整合机制

区域创新人力资源的市场整合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价格机制,主要指人力资源的工资机制,这是创新人力资源整合的核心机制;二是竞争机制,主要指双向选择机制和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机制。这种市场整合机制遵循优胜劣汰的市场 规律 ,有利于形成创新人力资源整合的良性循环机制,有利于激励人们不断进行学习、促使其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充分发挥创新人力资源要素的潜力。不过为了更好地进行人力资源的整合,政府政策的投入和有利的文化环境的培育就成为了一种必要的选择。

(2)区域创新财力资源的市场整合机制

区域创新财力资源的市场整合机制主要指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即风险投资机制。创新财力资源要素市场为创新资源整合提供了广泛的资金供给平台,一方面有利于降低单一主体投资的高风险性,另一方面有利于资金利用的最优化。但是风险投资市场的存在并发挥作用,有赖于市场自身配置机制的完善与有效的制度供给和文化环境的培育。

(3)区域创新物力资源的市场整合机制

在区域创新物力资源要素市场上,市场为创新物力资源提供了交易的场所和环境。在市场供求机制的作用下,通过创新物力资源要素的市场配置,有效地减少了创新物力资源要素的重复购置等浪费现象,有利于创新活动经费的节约,提高了创新物力资源要素的资源使用率、流动性与共享性。不过这种机制作用发挥的前提是建立完善的组织基础与有效的制度供给。

(4)区域创新信息资源的市场整合机制

区域创新信息资源的市场整合机制主要表现在价格机制与供求机制的相互作用上。在创新信息资源要素市场上,通过这两种机制的相互作用可对供需双方行为进行调节:对于市场前景比较好的成果,市场的需求就比较旺盛,产品价格就比较高,从而导致满足相应需求的供给行为发生。但是,由于创新信息资源要素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从而使制度与文化的规范与引导成为提高创新资源整合效率的必需方式。

4.2政府机制

由于创新活动自身具有正的外部性、非排他性、信息不对称等特征,从而导致了在区域创新资源整合过程中市场失灵现象的存在。为有效地整合各种创新资源,解决公共资源建设和市场无效的问题,保证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有序进行,政府必须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致力于创新资源整合的秩序和制度环境的建设。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政府调节机制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1)有效的保证机制

区域创新资源整合有效的制度供给有利于创新资源的高效整合。政府要通过制定 法律 、法规,建立市场秩序和规则,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以保护知识产权,协调不同利益主体的关系。应通过特殊政策分散和降低创新风险,提高创新的成功率,设定有效的保证机制,使各种创新资源得到充分的共享和合作,提高创新资源的利用率。

(2) 科学 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为了使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系统有条不紊地、有规则和有秩序地健康运行,应构建科学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而激励与约束机制构建的基础是产权的市场化,明晰的产权使各个利益主体能够按照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判断、处理事物,合理地决定其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的比例,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创新资源拥有者参与整合的积极性,形成长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同时,政府对各参与方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如:税收优惠、利率优惠、奖励与补贴等,这也是促进区域创新资源整合进程的必不可少的激励手段。

(3)完善的利益协调机制

利益是推动资源拥有各方合作与共享的根本原因,区域创新资源整合过程中各个主体合作与共享的核心问题就是利益分配问题。合作各方要求平等参与,按照收入多少分享利益承担风险,通过“合作”与“协同”来共享整体利益,但是在许多情况下,整体利益和个体利益是存在一定冲突的。这就需要政府建立相应的利益协调与补偿机制来平衡整合过程中各个参与主体的利益,否则,利益受损方就会退出合作共享关系。因此,对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有效运作,需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利益协调补偿机制,即合作各方在平等、互利、协作的前提下,实现各种创新资源的高效流动与共享。 (4)良好的公共服务机制

在推进区域创新资源整合进程中,政府的主要作用应体现在对创新环境与创新机制公共服务的培育上,构建良好的公共服务机制对于创新资源整合的进行是至关重要的。具体说来,政府应完善各类物质基础设施,进行创新资源整合的平台建设(主要是物质资源共享平台和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对具有公共性质的研究(如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进行投资,对重要的关键性的科技攻关项目进行投资,构建 科学 有效的创新评价体系,提供必要的调控管理服务等措施培育和优化创新机制和创新环境。

4.3社会机制

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社会机制是指社会文化以及各种非政府组织对区域创新资源整合进程的推进作用。在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系统中,文化作为一种自发的社会秩序对行为主体的行为方式起着一种引导性的作用和规范性的作用。称其有着引导性的作用是指社会文化可对行为主体的行为方式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行为沿着已经形成的文化配置机制进行;称其有着规范性的作用是指社会文化是一种自发形成的社会秩序,可以像社会规则那样对行为主体的行为有一种自我强制性的规约。

区域创新资源整合进程中社会文化的引导性作用主要体现为对创新人力资源的引导上。一个具有高度社会互动的良性文化价值体系的存在为创新资源的整合提供了确定的动力,有利于减少在整合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激发合作各方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整合效率。区域创新资源整合进程中社会文化的规范性作用主要体现为对行为主体的制约上。我们知道,市场是一系列契约的集合,其运作是建立在刚性契约之上的,由于契约的签订总是不完全的,因而保障市场的正常运行离不开习俗、伦理道德和思想观念等社会文化方面的制约。而我国创新资源整合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这就决定了社会文化在创新资源整合进程中需要发挥重要的作用。

各种非政府组织在区域创新资源整合进程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们可以为创新资源的整合提供资金、技术等的支持,它们往往是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协调行为最终导致各种创新资源流动和共享的重要推动力之一。要引导非政府组织在整合进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必须在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一是要给予社会组织在其 法律 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自主活动以完成组织目标的自由,不应当干预其正当的具体事物,避免限制其积极性;二是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支持,可通过经费支持、舆论宣传、表彰鼓励、政策优惠等途径引导社会组织发挥其积极的推动作用。

区域创新资源整合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可能由单一的机制得以实现,必然要求各种机制相互配合、分工协作,实际操作中可采取政府宏观政策引导和规范下的市场化运作机制进行区域创新资源的高效整合。

5简单的结论及建议

(1)完善制度保障系统

政策调控、法规保障和技术支持,是实现创新资源整合共享的基本保证与前提。要加强创新资源利用与共享的法律法规建设,按照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和管理规范的原则,健全平台建设与运行的绩效考核机制、共享监管机制和人才评价机制,形成科学的组织管理模式和有效的运行机制。建立合作共享机制,对不同来源的资源实行不同的运行机制,对政府资助产出的国有科学数据采取“完全与开放”数据共享政策和公益性共享机制,科学研究人员以及社会各个阶层人员均可以以不高于工本费的费用,以最方便的方式、无歧视地得到数据,政府为促进他们使用数据提供技术培洲资助;而对私有科学数据采取自由竞争政策和市场化共亨机制,同时,国家通过税收进行调节和控制。

(2)建立健全创新资源共享平台

创新资源的整合共享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组织基础之上,创新资源共享平台是在创新资源整合系统中,利用 现代 信息术手段,运用共建、共享的模式建立起来的,从事创新资源的加工、重新组合、编码、发布和提供查询以及相关服务的开放式服务系统,主要包括平台共享 网络 体系和平台管理服务体系两个部分。共享网络体系是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对外查询的开放式界面,负责提供可共享的创新资源的相关信息如共享资源的主要内容、数量、用途、使用费和获取途径等,使各资源需求主体能够快速、便捷地获取并使用共享资源。管理服务体系主要负责对平台进行管理维护、资源更新,以不断提升共享平台创新资源的总量与质量,从而使平台更好地为创新资源的整合服务。政府还可利用数据作为导向和驱动,把全社会各个阶层都带进平台中来,让每一位公民在数据流动过程中和数据应用过程中把他们的才华和内在价值充分挖掘出来,从而最大化地实现各种创新资源的利用率。

(3)着重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

人才资源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推动者,也是其他各种创新资源要素的使用者,对于充分发挥创新资源的内在价值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要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创新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机制,充分发挥人才的潜力。可以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人才的整合:一是针对特殊重要的科研任务,组织来自不同单位(高校、科研机构和 企业 )的高水平的科研人员,形成一新的合作群体,在一定时期内集中完成任务;二是通过建立高效的人才激励机制促使科技人才人一个机构流向另一个机构或科研项目组织,从而促使知识和技术的流动、扩散和应用。

(4)构建协调稳定的资金投入体系

创新资源整合的过程是各部门协调合作的过程,共享资源的配置建设不仅需要统筹规划,而且需要有协调一致的财政投入机制作为保障。应在政府预算中建立长期、稳定和足额的专项资金用于创新资源整合的基础性关键环节上。另外,创新资源整合的投入应拓宽融资渠道,广泛吸收民间资本,引导社会投资,多渠道、全方位地增加资金投入,力争在政府引导下努力建立以社会资本为主体的多元化风险投资机制,这有利于发挥创新财力资源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对区域创新资源整合提供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保证整合的顺畅推进。

(5)塑造良好的资源共享文化氛围

创新资源的整合要把塑造共享文化氛围,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作为重要的社会基础。文化是属于意识形态的东西,能在创新资源共享的过程中产生相当大的能动作用,尤其是会对系统的组织方式和创新主体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多数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的科技资源本质上属于国家所有,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的人员仅作为资源的管理者而存在。但长期以来,他们却容易把国家所有视为部门所有、单位所有,甚至资源管理者个人所有,导致许多研究所、研究室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机构与机构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缺乏大跨度、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创新资源共享意识较差。这就迫切要求当前应塑造一种资源共享的文化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合作各方都能认识到创新资源共享的重要性,自觉地成为资源共享主体,使其共享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激发。

(6)培育完善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在创新资源整合的服务实践中,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完善举足轻重。在创新资源整合过程中,科技中介服务不可或缺,它不仅是各类创新资源集成与扩散的桥梁与纽带,同时还是促进科技知识快速产生和转移的“催化剂”和“胶合剂”。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由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组织管理系统和法律法规政策三个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在该体系中,中介机构是主体,其他两个是主体的支持和保障。当前应大力培育和 发展 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重点发展提供技术支援的中介机构如生产力促进中心以及企业孵化器等、提供技术信息咨询服务的中介机构如技术市场等、提供资金的中介机构如各种研发与合作基金等。要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和各类社会团体在中介服务机构中的重要作用,引导中介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7)加强产学研合作

产学研合作通常指以企业为于专术需求方,与以科研院所或高等学校为技术供给方之M的合作,是一种科技 经济 一体化的运行模式。企业、高校、科研饥构的合作开发有利于降低研发的成本,减少潜在的风险,可以实现“双赢”的局面;在合作的过程中,合作各方产生协同效应,各方的资源优势得到了充分利用。因此,应强化产、学、研之间资源的联动,要采用多种形式组建一批行业性或区域性的科技创新中心,促进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的联合研究机构的建立。要特别重视鼓励企业与企业之问的合作研究开发活动,探索企业共同出资建立行业技术开发组织。要研究制定有关政策,鼓励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共建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和专业人才培养,在一些综合性问题上进行合作,从而使各种创新资源得以整合。

关于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机制设计研究.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本类热门推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