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万书网,千万量级范文库任你选!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三号文库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

说明:文章内容所见即所得,本站下载的DOCX文档与页面上展示的相同。如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客服QQ:4084380 发送本文地址给客服即可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本文地址:https://www.wanshu.net/fanwen/a3/396187.html

第一篇: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

冀政〔2024〕58号

河北省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加快我省电子商务发展,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24〕2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一产抓特色、二产抓提升、三产抓拓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发挥比较优势,整合现有资源,强化政策支撑,壮大发展载体,加快普及应用,促进产业升级,带动区域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作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1优化布局。按照全省产业发展规划和生产、消费需求,推动大宗商品电子商务、特色产业电子商务以及服务消费电子商务的协调发展。

2产业联动。大力推进电子商务与传统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的融合,以电子商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电子商务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实现产业链条协同发展。

3强化应用。紧紧围绕电子商务应用重点领域,培育电子商务应用主体,深化骨干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发展面向中小企业和社会公众的电子商务,扩大电子商务应用范围和应用规模。

4增强辐射。壮大各类电子商务企业的市场覆盖功能,拓展电子商务交易范围,做到立足本省、覆盖全国、辐射全球。

5抓大扶强。重点支持一批发展基础好、经济实力强、市场潜力大的电子商务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整合相关资源,加快发展;重点支持骨干和示范企业做大作强,带动中小电子商务企业发展。

(三)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全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模与应用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电子商务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2万亿元,占全国比重提高到6%,网络购物达到1200亿元,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到8%。

全省扶持100家电子商务骨干企业;重点培育并命名授牌30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力争4至5家进入全国电子商务百强企业行列;打造6家全国或区域大宗商品电子商务平台;搭建30家县域特色产业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全省重点行业和特色产业的电子商务全覆盖。

创建并命名授牌15个以上省级电子商务产业示范基地,每个设区市至少建设1家电子商务产业示范基地;争取建成3至5家“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省级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与电子商务骨干企业的联网互动。支持推动石家庄市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二、明确重点行业和特色产业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任务

突出发展重点,优化产业布局,培育企业龙头。以重点行业、特色产业为主,全面推进商贸流通、对外贸易、农村经济、便民服务领域的电子商务;以服务于企业与企业之间交易的B2B模式为主,全面支持服务于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交易的B2C、消费者之间交易的C2C等各种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积极探索移动电子商务、融资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电子商务以及物联网等创新型电子商务。

(一)着力打造大宗商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围绕钢铁、煤炭、纺织、建材、农产品等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进大宗商品交易方式的升级换代。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信息发布、产品展示、价格指导、网上交易等服务功能,为大宗商品的网上交易提供规范、便捷、公正的第三方服务,建立全新的生产要素市场供应链体系,实现对商品及各种要素资源的有效配置,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重点推动煤炭、钢铁、铁矿石、纺织原料、农产品等大宗商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建设,完善交易服务体系,规范交易行为,提升平台运营水平,提高影响力和知名度,增强对大宗商品的控制力和话语权,力争建成若干个全国一流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二)大力提升县域特色产业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围绕产值在10亿元以上、具有县域特色的产业集群,鼓励产业集群骨干企业或第三方电子商务企业以产业链为基础,以供应链管理为重点,建设为产业链及上下游关联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平台,推动电子商务与产业集群融合,提高产业集群的市场反应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重点支持沙河玻璃、安平丝网、高阳纺织、孟村弯头、清河羊绒、辛集皮革、白沟箱包、曲阳雕塑、迁西板栗、肃宁裘皮等30个县域特色产业B2B、B2C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拓宽经营渠道,壮大县域经济,在全球范围内打响河北特色产业品牌。

(三)进一步扩大商贸流通业电子商务发展规模。鼓励商场超市、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创新经营模式,开展网络购物和网上批发交易,实现实体商店和网上商城有机结合,促进传统商贸流通方式向现代商贸流通方式转变,提高流通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重点推动大型综合商场、传统超市、仓储式卖场、特色集贸市场等一批网上交易平台建设,支持网上商城升级改造,拓宽营销渠道,提高经营规模和经济效益,刺激和拉动消费需求。

(四)下大力构建对外贸易电子商务网络。依托省级出口基地、综合性外贸公司和外贸加工骨干企业,积极搭建跨境贸易专业电子商务网络,与国内外知名外贸网站实现链接,展示产品,洽谈合作,开展网上国际贸易,开拓国际市场。

支持一批具有一定基础的外向型电子商务平台,完善功能,打造品牌,提高国际影响力。省级层面集中力量建设一个面向世界的综合外贸网站,同时支持建设一批特色和名优产品专业网站,多渠道拓展进出口业务,积极发展网上会展、网上跨境贸易,增加贸易机会,降低交易成本,开拓海外市场。

(五)强力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应用。加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覆盖县乡村的农村信息网络,培育扶持农村电子商务企业。加快建立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实施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多元化信息

服务,为企业和农户搭建网上交易平台。

重点支持涉农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整合供销社系统的经营与网络资源,建设大型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加快农业产业化基地信息化步伐,鼓励农村经纪人、种养大户、农业团体利用新农村商网等平台开展农产品网上购销。提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信息化水平,构建连接农家店、农产品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和日用品配送中心、农资流通企业的新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

(六)努力拓展电子商务便民服务领域。发展社区电子商务,整合购物、缴费、家政、社保、医疗保健等服务资源,构建便民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推进社区电子商务连锁超市建设,促进社区商务服务网络化。拓展移动电子商务应用领域,支持各类电子商务企业开展移动电子商务业务,不断创新消费模式,延伸交易网络,为百姓提供便捷服务。

(七)不断创新电子商务业务。大力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实施“智慧旅游”工程,完善“河北旅游虚拟体验系统”,支持旅游业开展网络营销、网上预订、网上支付等在线旅游业务,形成涵盖住宿、餐饮、购物、娱乐、交通等要素的一体化数字旅游综合信息服务体系。

积极推进电子银行、电子证券、电子保险和多样化电子金融服务,发展网上“金融超市”、民间融资电子商务、动产融资等金融业务。积极探索物流金融、网上融资等新模式。支持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建设,推动更多的非金融机构取得第三方支付牌照。

(八)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物流等相关配套产业。加快建设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配送体系,充分利用现有物流资源,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运输、配送、包装、加工等产业发展。广泛采用先进技术和装备,优化物流业务流程,提高物流业信息化水平。发挥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组合优势,在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同时,积极发展第四方物流,有效支撑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应用。

围绕电子商务,积极培育电子商务工程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工程监理、咨询服务和人才培训等服务企业,积极促进互联网接入、网上广告、网络安全等中介活动,加快推进网络运行产品和安全产品的产业化。

三、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电子商务工作协调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强对全省电子商务工作的协调和领导,研究和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建立健全覆盖省市县的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组织保障体系和工作机制,强化商务主管部门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宏观指导和监管作用,完善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研究制定扶持和鼓励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完善各级电子商务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加强政策引导和技术信息咨询服务。

(二)实施政策促进。研究制定我省电子商务投资支持和收费优惠政策,认真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简化电子商务企业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放宽市场准入;土地、水、电、通信、网络等资源配置向电子商务企业倾斜;各商业银行要积极为电子商务建设项目提供信贷支持;引导企业加大资金投入,使企业成为电子商务的投资和开发主体;鼓励引导社会资金进入电子商务领域,支持建立电子商务股权基金,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发挥政府投入的带动作用,省级财政每年在商贸流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电子商务重点项目建设,对业绩突出的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园区及企业的项目给予奖励。各市县要安排资金,支持本地电子商务企业加速发展。

(三)完善配套服务。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适用的电子商务应用技术和装备,加快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商务硬件和软件,建设河北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引导缺乏电子商务经验和技术的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外包获得电子商务专业服务。

加强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推动电子商务企业信用认证,严格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机制,规范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行为。加快建设在线支付体系,引导商业银行、银联等机构建设安全、快捷、方便的在线支付平台,完善在线资金清算,推动在线支付业规范化、标准化并与国际接轨。整合现有工业、商业、仓储和运输等企业物流信息资源,建立全省性物流信息网络。

(四)推动重组合作。鼓励省属大型国有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兼并重组,强强联合,形成经营优势。推动河北航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省出版集团、河北滨海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服务有限公司与省信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重组;引进国内外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开展合作,形成规模优势。引导电子商务产业与金融资本的深度融合,推动我省电子商务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打造产业龙头,做大做强电子商务。

(五)营造发展氛围。充分发挥省内主流媒体舆论导向作用,开辟专题、专栏,推介电子商务优秀网站和典型案例,加大宣传和普及电子商务知识力度,强化社会各界电子商务应用意识、信用意识、安全意识,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推动省内高等院校完善电子商务相关学科建设,鼓励社会教育机构参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级电子商务人才,建立电子商务专家智库,为我省电子商务发展与应用提供人才保障。

附件:“十二五”重点支持县域特色产业(30个)

2024年7月19日

附件

“十二五”重点支持县域特色产业(30个)

序号设区市县域特色产业简要情况2024年发展目标123石家庄市

(3个)辛集皮革年销售收入364亿元网上交易额30亿元赵县雪花梨年产量5亿公斤,年销售额30亿元网上交易额3亿元正定板材家具年销售额50亿元产值100亿元,网上交易额10亿元45张家口市

(2个)蔚县剪纸年产值4亿元网上交易额4000万元怀来葡萄酒年销售额30亿元,网上交易额3亿元产值50亿元,网上交易额10亿元67承德市

(2个)宽城绿色板栗年销售收入26亿元产值6亿元,网上交易额4亿元平泉食用菌年产值30亿元,网上交易额124亿元产值60亿元,网上交易额10亿元89秦皇岛市

(2个)昌黎葡萄酒年产值14亿元产值30亿元,网上交易额10亿元北戴河海鲜年产值194亿元网上交易额2024万元10111213唐山市

(4个)燕滦苹果年销售额35亿元,网上交易额21亿元销售额7亿元,网上交易额5亿元滦南钢锹年销售额10亿元销售额30亿元,网上交易额20亿元迁西板栗年销售额2亿元销售额6亿元,网上销售4亿元遵化食用菌年产值9亿元,网上交易额12亿元网上交易额5亿元1415廊坊市

(2个)香河家具年销售额240亿元,网上交易额100万元网上交易额1亿元文安胶合板年产值75亿元网上交易额5亿元16171819保定市

(4个)容城服装年产值8亿元,网上交易额5000万元网上交易额1亿元曲阳雕塑年产值10亿元,网上交易额5000万元网上交易额2亿元高阳纺织年产值130亿元,网上交易额10亿元网上交易额50亿元白沟箱包年产值130亿元网上交易额15亿元20212223沧州市

(4个)孟村弯头年产值184亿元,网上交易额31亿元网上交易额50亿元肃宁裘皮年产值75亿元网上交易额6亿元沧县小枣年产值10亿元,网上交易额2亿元网上交易额8亿元盐山管道年销售额50亿元网上交易额10亿元2425衡水市

(2个)枣强皮毛年销售额254亿元年产值500亿元,网上交易额125亿元安平丝网年销售额202亿元,网上交易额100亿元年产值500亿元,网上交易额200亿元262728邢台市

(3个)沙河玻璃年产值150亿元,网上交易额10亿元网上交易额50亿元临西轴承年销售额30亿元,网上交易额8亿元销售收入80亿元,网上交易额20亿元清河羊绒年产值120亿元,网上交易额8亿元销售收入250亿元,网上交易额30亿元2930邯郸市

(2个)鸡泽辣椒年产值28亿元,网上交易额26亿元网上交易额7亿元永年紧固件年产值196亿元网上交易额10亿元

第二篇: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完整版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完整版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

冀政〔2024〕58号

河北省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加快我省电子商务发展,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24〕2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一产抓特色、二产抓提升、三产抓拓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发挥比较优势,整合现有资源,强化政策支撑,壮大发展载体,加快普及应用,促进产业升级,带动区域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作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1优化布局。按照全省产业发展规划和生产、消费需求,推动大宗商品电子商务、特色产业电子商务以及服务消费电子商务的协调发展。

2产业联动。大力推进电子商务与传统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的融合,以电子商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电子商务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实现产业链条协同发展。

3强化应用。紧紧围绕电子商务应用重点领域,培育电子商务应用主体,深化骨干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发展面向中小企业和社会公众的电子商务,扩大电子商务应用范围和应用规模。

4增强辐射。壮大各类电子商务企业的市场覆盖功能,拓展电子商务交易范围,做到立足本省、覆盖全国、辐射全球。

5抓大扶强。重点支持一批发展基础好、经济实力强、市场潜力大的电子商务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整合相关资源,加快发展;重点支持骨干和示范企业做大作强,带动中小电子商务企业发展。

(三)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全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模与应用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电子商务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2万亿元,占全国比重提高到6%,网络购物达到1200亿元,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到8%。

全省扶持100家电子商务骨干企业;重点培育并命名授牌30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力争4至5家进入全国电子商务百强企业行列;打造6家全国或区域大宗商品电子商务平台;搭建30家县域特色产业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全省重点行业和特色产业的电子商务全覆盖。

创建并命名授牌15个以上省级电子商务产业示范基地,每个设区市至少建设1家电子商务产业示范基地;争取建成3至5家“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省级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与电子商务骨干企业的联网互动。支持推动石家庄市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二、明确重点行业和特色产业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任务

突出发展重点,优化产业布局,培育企业龙头。以重点行业、特色产业为主,全面推进商贸流通、对外贸易、农村经济、便民服务领域的电子商务;以服务于企业与企业之间交易的B2B模式为主,全面支持服务于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交易的B2C、消费者之间交易的C2C等各种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积极探索移动电子商务、融资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电子商务以及物联网等创新型电子商务。

(一)着力打造大宗商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围绕钢铁、煤炭、纺织、建材、农产品等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进大宗商品交易方式的升级换代。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信息发布、产品展示、价格指导、网上交易等服务功能,为大宗商品的网上交易提供规范、便捷、公正的第三方服务,建立全新的生产要素市场供应链体系,实现对商品及各种要素资源的有效配置,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重点推动煤炭、钢铁、铁矿石、纺织原料、农产品等大宗商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建设,完善交易服务体系,规范交易行为,提升平台运营水平,提高影响力和知名度,增强对大宗商品的控制力和话语权,力争建成若干个全国一流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二)大力提升县域特色产业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围绕产值在10亿元以上、具有县域特色的产业集群,鼓励产业集群骨干企业或第三方电子商务企业以产业链为基础,以供应链管理为重点,建设为产业链及上下游关联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平台,推动电子商务与产业集群融合,提高产业集群的市场反应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重点支持沙河玻璃、安平丝网、高阳纺织、孟村弯头、清河羊绒、辛集皮革、白沟箱包、曲阳雕塑、迁西板栗、肃宁裘皮等30个县域特色产业B2B、B2C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拓宽经营渠道,壮大县域经济,在全球范围内打响河北特色产业品牌。

(三)进一步扩大商贸流通业电子商务发展规模。鼓励商场超市、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创新经营模式,开展网络购物和网上批发交易,实现实体商店和网上商城有机结合,促进传统商贸流通方式向现代商贸流通方式转变,提高流通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重点推动大型综合商场、传统超市、仓储式卖场、特色集贸市场等一批网上交易平台建设,支持网上商城升级改造,拓宽营销渠道,提高经营规模和经济效益,刺激和拉动消费需求。

(四)下大力构建对外贸易电子商务网络。依托省级出口基地、综合性外贸公司和外贸加工骨干企业,积极搭建跨境贸易专业电子商务网络,与国内外知名外贸网站实现链接,展示产品,洽谈合作,开展网上国际贸易,开拓国际市场。

支持一批具有一定基础的外向型电子商务平台,完善功能,打造品牌,提高国际影响力。省级层面集中力量建设一个面向世界的综合外贸网站,同时支持建设一批特色和名优产品专业网站,多渠道拓展进出口业务,积极发展网上会展、网上跨境贸易,增加贸易机会,降低交易成本,开拓海外市场。

(五)强力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应用。加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覆盖县乡村的农村信息网络,培育扶持农村电子商务企业。加快建立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实施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多元化信息服务,为企业和农户搭建网上交易平台。

重点支持涉农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整合供销社系统的经营与网络资源,建设大型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加快农业产业化基地信息化步伐,鼓励农村经纪人、种养大户、农业团体利用新农村商网等平台开展农产品网上购销。提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信息化水平,构建连接农家店、农产品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和日用品配送中心、农资流通企业的新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

(六)努力拓展电子商务便民服务领域。发展社区电子商务,整合购物、缴费、家政、社保、医疗保健等服务资源,构建便民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推进社区电子商务连锁超市建设,促进社区商务服务网络化。拓展移动电子商务应用领域,支持各类电子商务企业开展移动电子商务业务,不断创新消费模式,延伸交易网络,为百姓提供便捷服务。

(七)不断创新电子商务业务。大力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实施“智慧旅游”工程,完善“河北旅游虚拟体验系统”,支持旅游业开展网络营销、网上预订、网上支付等在线旅游业务,形成涵盖住宿、餐饮、购物、娱乐、交通等要素的一体化数字旅游综合信息服务体系。

积极推进电子银行、电子证券、电子保险和多样化电子金融服务,发展网上“金融超市”、民间融资电子商务、动产融资等金融业务。积极探索物流金融、网上融资等新模式。支持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建设,推动更多的非金融机构取得第三方支付牌照。

(八)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物流等相关配套产业。加快建设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配送体系,充分利用现有物流资源,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运输、配送、包装、加工等产业发展。广泛采用先进技术和装备,优化物流业务流程,提高物流业信息化水平。发挥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组合优势,在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同时,积极发展第四方物流,有效支撑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应用。

围绕电子商务,积极培育电子商务工程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工程监理、咨询服务和人才培训等服务企业,积极促进互联网接入、网上广告、网络安全等中介活动,加快推进网络运行产品和安全产品的产业化。

三、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电子商务工作协调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强对全省电子商务工作的协调和领导,研究和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建立健全覆盖省市县的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组织保障体系和工作机制,强化商务主管部门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宏观指导和监管作用,完善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研究制定扶持和鼓励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完善各级电子商务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加强政策引导和技术信息咨询服务。

(二)实施政策促进。研究制定我省电子商务投资支持和收费优惠政策,认真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简化电子商务企业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放宽市场准入;土地、水、电、通信、网络等资源配置向电子商务企业倾斜;各商业银行要积极为电子商务建设项目提供信贷支持;引导企业加大资金投入,使企业成为电子商务的投资和开发主体;鼓励引导社会资金进入电子商务领域,支持建立电子商务股权基金,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发挥政府投入的带动作用,省级财政每年在商贸流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电子商务重点项目建设,对业绩突出的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园区及企业的项目给予奖励。各市县要安排资金,支持本地电子商务企业加速发展。

(三)完善配套服务。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适用的电子商务应用技术和装备,加快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商务硬件和软件,建设河北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引导缺乏电子商务经验和技术的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外包获得电子商务专业服务。

加强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推动电子商务企业信用认证,严格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机制,规范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行为。加快建设在线支付体系,引导商业银行、银联等机构建设安全、快捷、方便的在线支付平台,完善在线资金清算,推动在线支付业规范化、标准化并与国际接轨。整合现有工业、商业、仓储和运输等企业物流信息资源,建立全省性物流信息网络。

(四)推动重组合作。鼓励省属大型国有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兼并重组,强强联合,形成经营优势。推动河北航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省出版集团、河北滨海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服务有限公司与省信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重组;引进国内外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开展合作,形成规模优势。引导电子商务产业与金融资本的深度融合,推动我省电子商务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打造产业龙头,做大做强电子商务。

(五)营造发展氛围。充分发挥省内主流媒体舆论导向作用,开辟专题、专栏,推介电子商务优秀网站和典型案例,加大宣传和普及电子商务知识力度,强化社会各界电子商务应用意识、信用意识、安全意识,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推动省内高等院校完善电子商务相关学科建设,鼓励社会教育机构参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级电子商务人才,建立电子商务专家智库,为我省电子商务发展与应用提供人才保障。

附件:“十二五”重点支持县域特色产业(30个)

2024年7月19日

附件 “十二五”重点支持县域特色产业(30个)

序号设区市县域特色产业简要情况2024年发展目标123石家庄市

(3个)辛集皮革年销售收入364亿元网上交易额30亿元赵县雪花梨年产量5亿公斤,年销售额30亿元网上交易额3亿元正定板材家具年销售额50亿元产值100亿元,网上交易额10亿元45张家口市

(2个)蔚县剪纸年产值4亿元网上交易额4000万元怀来葡萄酒年销售额30亿元,网上交易额3亿元产值50亿元,网上交易额10亿元67承德市

(2个)宽城绿色板栗年销售收入26亿元产值6亿元,网上交易额4亿元平泉食用菌年产值30亿元,网上交易额124亿元产值60亿元,网上交易额10亿元89秦皇岛市

(2个)昌黎葡萄酒年产值14亿元产值30亿元,网上交易额10亿元北戴河海鲜年产值194亿元网上交易额2024万元10111213唐山市

(4个)燕滦苹果年销售额35亿元,网上交易额21亿元销售额7亿元,网上交易额5亿元滦南钢锹年销售额10亿元销售额30亿元,网上交易额20亿元迁西板栗年销售额2亿元销售额6亿元,网上销售4亿元遵化食用菌年产值9亿元,网上交易额12亿元网上交易额5亿元1415廊坊市

(2个)香河家具年销售额240亿元,网上交易额100万元网上交易额1亿元文安胶合板年产值75亿元网上交易额5亿元16171819保定市

(4个)容城服装年产值8亿元,网上交易额5000万元网上交易额1亿元曲阳雕塑年产值10亿元,网上交易额5000万元网上交易额2亿元高阳纺织年产值130亿元,网上交易额10亿元网上交易额50亿元白沟箱包年产值130亿元网上交易额15亿元20212223沧州市

(4个)孟村弯头年产值184亿元,网上交易额31亿元网上交易额50亿元肃宁裘皮年产值75亿元网上交易额6亿元沧县小枣年产值10亿元,网上交易额2亿元网上交易额8亿元盐山管道年销售额50亿元网上交易额10亿元2425衡水市

(2个)枣强皮毛年销售额254亿元年产值500亿元,网上交易额125亿元安平丝网年销售额202亿元,网上交易额100亿元年产值500亿元,网上交易额200亿元262728邢台市

(3个)沙河玻璃年产值150亿元,网上交易额10亿元网上交易额50亿元临西轴承年销售额30亿元,网上交易额8亿元销售收入80亿元,网上交易额20亿元清河羊绒年产值120亿元,网上交易额8亿元销售收入250亿元,网上交易额30亿元2930邯郸市

(2个)鸡泽辣椒年产值28亿元,网上交易额26亿元网上交易额7亿元永年紧固件年产值196亿元网上交易额10亿元

第三篇: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www.feisuxs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feisuxs/souask/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

发布部门: 河北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冀政[2024]1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1990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快发展林业的决定》发布以来,我省造林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事业发展较快。截止2024年底,全省有林地面积达到5483万亩,林木蓄积793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9.48%。林业的发展对防止和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降低洪涝灾害损失,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我省林业建设还存在资源总量少、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低、绿化任务艰巨、资金投入不足、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了进一步调动全省人民造林绿化和保护森林资源的积极性,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快林业发展,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调整造林绿化目标

1、以现代林业思想为指导,以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目标,以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以国家林业法律法规和林业政策为保障,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分类经营、分区突破,进一步加快造林绿化进程,最大限度地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全省分阶段造林绿化目标调整为:2024年有林地面积达到6500万亩,林木蓄积达到1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3%,“十五”期间每年新增有林地面积不低于200万亩;2024年有林地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www.feisuxs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feisuxs/souask/

面积达到7900万亩,林木蓄积达到1.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8%;到2024年有林地面积达到850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30%以上。分区域森林覆盖率目标调整为:山区、丘陵和承德坝上、张家口坝上、平原分别不低于50%、30%、20%、12%。城镇建成区的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

二、分类经营、分区突破

3、按照森林的用途和生产经营目的的不同,对森林实施分类经营,分类管理。以生产木材、果品、薪柴为主要目的的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由经营者根据市场需求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国家在资金、信贷、技术、信息、政策上给予必要的支持。以国土保安、改善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主要目的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其营造费用列入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和财政预算,按国家有关规定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国防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林、自然保护区林、坝上防风固沙林、山区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城镇周围防护林主干林带是我省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

4、根据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状况的不同,将全省分为坝上风沙治理区、冀西北及燕山山地水源保护区、太行山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区和平原高效林业建设区四个类型区域。针对各区特点,确定治理方向、建设目标、建设重点、治理模式和实现途径,分别进行综合治理。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要按照调整后的造林绿化目标和分类经营、分区突破原则,完善和修订各自的植树造林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组织实施。铁路、公路、城建、水利、矿山、农垦等部门编制的植树造林规划和计划,纳入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植树造林规划和计划管理。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www.feisuxs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feisuxs/souask/

三、稳定和完善林业政策,活化造林、营林机制

5、在林业“三定”中划定的自留山原则上不再变动;责任山已经完成绿化或正在按合同规定完成绿化的,也不再变动;承包合同到期后,承包者愿意继续承包经营的,应当续签合同,延长承包期;对已承包到期的经济林,要严格落实土地延包30年不变的政策;对没有按合同规定完成造林绿化任务的,或承包合同到期原经营者不愿继续承包经营的林地,由原所有权单位收回,另行发包或拍卖。对原经营者营造的林木应给予合理补偿,合同另有规定的,按合同规定执行。

6、鼓励各种经济成分参与林业开发,加快非公有制林业发展进程。经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拍卖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林地的使用权,也可以将其依法作价入股或者作为合资、合作造林、经营林木的出资、合作条件。最长期限可以达到50年。原林地承包经营者可以转让自己经营的森林、林木、林地的使用权,转让期限不得超过原承包期限减去承包经营者承包管理的期限。集体经济组织拍卖或转让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要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实行确定基数,竞标拍卖或转让的办法。经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国有林业经营单位可以拍卖或转让经营范围内的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经铁路、交通、水利、农垦等主管部门同意,土地主管部门审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铁路、公路、河流干渠、水库管理单位和国有农牧场可以拍卖、租赁或转让其所管理范围内林木和绿化用地的使用权。

7、集体或者个人购买或租赁林地、绿化用地使用权,用于开发林业生产的,集体或者个人对营造的林木享有所有权和收益权,对营造林木后新形成的耕地、草场优先享有使用权。营造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控制林木采伐,享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营造用材林的,在国务院批准的森林采伐限额指标内,自主确定采伐年限和采伐方式,但必须持有合法的采伐许可证。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www.feisuxs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feisuxs/souask/

8、集体或者个人承包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林地造林的,完成承包造林任务后,集体或者个人不愿继续经营的,或者无力继续经营的,可以自主组织造林营林联合体、股份合作社等,实行股份制经营。也可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出资收购集体或个人营造的林木,委托国有林业单位负责经营。也可以部分收购,实行国家、集体、个人股份制经营,把国家投入资金作为合资、合作经营林木的出资、合作条件。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股份制经营中的国家投资所得收益纳入同级财政收入,用于植树造林支出。

9、退耕还林要以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为基础,稳定已经建立的家庭承包关系,实行“谁承包、谁还林、谁受益、谁拥有林权”的政策。按照国家退耕还林(草)规划退耕还林的,执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024)24号)规定的各项政策;25度以上坡耕地的退耕还林工作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规划安排,2024年底前完成。各级人民政府要采取措施安排好退耕还林群众的生产生活。

10、国家重点造林工程项目推行项目法人负责制、项目工程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项目工程师技术负责制,提高造林面积核实率和造林保存率。工程造林可以实行项目资金报帐制,具体办法由省财政厅会同省林业局制定。

11、铁路和省级以上公路、河流干渠每侧应栽植宽度5一10米的绿化带,有条件的地区可加宽到10米以上;县乡道路每侧应栽植宽度3一5米的绿化带,有条件的地区可加宽到5米以上。新建工矿区和城镇生活小区规划的绿化面积应不低于工矿区和生活小区规划面积的35%。新建工程的绿化应当与所建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绿化经费列入工程建设概算。已有工程在原已绿化的基础上,参照上述标准提高绿化质量。铁路、交通、水利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完成铁路、公路、河流干渠占地范围内的绿化任务;林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完成铁路、公路、河流干渠占地范围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www.feisuxs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feisuxs/souask/

外的绿化带建设任务;建设部门负责组织完成工矿区和城镇生活小区的绿化任务,工矿区和生活小区建设单位以及城镇的机关、学校等单位是城镇绿化的责任单位。植树造林责任部门和责任单位的造林计划,经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下达,由各有关责任部门和单位组织实施。

12、各级人民政府绿化委员会要继续动员和组织适龄公民认真履行植树义务。鼓励有关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建立义务植树基地,营造各种类型的纪念林。在国有林地上建立百亩以上义务植树基地的单位,可以对义务植树形成的森林资源资产享有部分使用权。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后,可以在营造的林地内进行部分房屋、娱乐、休闲设施建设。对无故不履行植树义务的适龄公民或没有完成义务植树任务和谎报虚报绿化成绩的单位,由当地绿化委员会或其委托的部门按规定收缴绿化费,统一组织造林。

四、调整林业产业结构,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

13、各级人民政府要把调整林业产业结构纳入调整大农业产业结构的总体布局,合理安排农业、林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比例。坝上风沙治理区林牧并重,实行禁垦限牧,退耕还林(草),扩大林草植被,防止土地沙漠化。冀西北及燕山水源涵养区和太行山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区以林为主,在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大力营造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防护林,适当发展饲料林,采取退耕还林(草)、死封死禁、轮封轮牧、舍饲圈养、控制散放等措施,制止毁林开垦,合理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平原和沿海地区以农为主,严格保护基本农田,以路渠绿化和城镇周围绿化为骨架,大力营造农田防护林网,鼓励农民在适宜地区重点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和名优经济林基地,通过改变种植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经济效益。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www.feisuxs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feisuxs/souask/

14、按照分类经营、分区突破的原则和市场需求,合理调整林种、树种、品种结构,实现林业的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国家和省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面积不低于全省森林总面积的40%。其他林种的比例由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加强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力争到2024年,全省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达到5%以上。商品用材林以速生、丰产、优质、高效为目标,科学确定栽植树种、造林模式和林木采伐期;薪炭林和饲料林要按照农民群众烧柴和发展养殖业的需要进行合理布局。经济林要按照市场需求,科学布局,突出重点,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尽快形成主导产品和特色产业。在稳定生产能力的前提下,注重产品提质增效,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和新技术,制定和推广经济林管理标准和主要产品质量标准,实行标准化生产,追求最大经济效益。

15、运用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积极培育和发展支撑力大、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林果产品贮藏加工业、木材加工业、森林旅游业、林木种苗业和野生动物养殖业的龙头企业群体,推广公司(企业)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经营形式,带动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形成规模化生产,市场化经营。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商品流通规律,加强林果产品市场建设和调控,在建设和完善产地市场的同时,有重点地建设区域性交易市场。大力发展产销直挂、连锁经营、网上交易等新型营销方式,积极培育农民经纪人,发展代理商、批发商等中介组织,扩展销售渠道,促进产品销售。

五、加强林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

16、对林业生产建设中的重大科研和推广课题实行招标投标制度。围绕良种工程、生态林业工程、提质增效工程、设施栽培工程、森林保护工程、林业信息工程等重点课题组织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联合攻关。加强林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推广和普及先进技术和实用技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先进技术在适宜地区覆盖率和科技进步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组织开展林业基础性研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www.feisuxs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feisuxs/souask/

究和适用技术研究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组织开展林业与经济、林业与生态、林业与社会等社会林业的研究,唤起全社会对林业建设的重视。

17、鼓励和支持林业科技人员创办、领办、承包、租赁民营林业科技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推行林业技术资本化和林业科研单位按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分配制度。林业技术成果持有人以高新技术成果向企业入股,职务技术成果完成单位转让技术成果的,成果价值及分配方式按照《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事业单位按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分配试行意见的通知》(冀政办(2024)49号)执行。林业科技人员业余兼职所获得的收入,不涉及单位技术权益的归个人所有,涉及单位技术权益的根据与单位的有关协议确定各自的分配比例。单位组织科技人员深入林业生产一线进行技术服务和技术承包的,可以从所获收益中提取30%一45%的比例一次性分配给参加技术服务和技术承包的科技人员。

18、对长期在县级以下林业单位从事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并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在评定技术职称时应优先安排指标,注重工作实效,适当放宽学历、外语水平等评定条件。在选拔推荐享受国家和省特殊津贴的科技人员、中青年专家和科技人才时,优先考虑林业生产一线的科技人员。对在县级以下基层单位从事林业技术推广工作连续20年以上并取得突出成绩的林业科技人员,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以颁发林业科技推广荣誉证书和奖章,并给予一次性物质奖励。

六、为林业发展创造稳定宽松的外部环境

19、各级人民政府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要对林业用地和森林覆盖率目标要求进行统筹考虑,并按照森林法律法规规定进行森林、林木和林地权属登记,核发国家林业局统一监制的林权证。森林、林木和林地权属发生变更的,依法办理权属变更登记。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规划完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www.feisuxs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feisuxs/souask/

成退耕还林的,收回土地所有证和使用证,核发林权证。2024年底前,统一组织完成一次林权证登记和复核验证工作,结合林权证登记,把森林类型划分落实到山头地块,为国家出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做好准备。

20、各级人民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制度建设,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和林木蓄积的过量消耗。要积极调处林权纠纷,保护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和森林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尤其要注意保护承包造林大户的合法权益,千方百计地为他们解决林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未经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擅自改变国有林业单位的经营性质和隶属关系,不得随意变更国有林业单位的经营面积和界线,侵占国有林业单位使用的土地。利用森林资源组织开展旅游活动或者建立森林公园的,必须报经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各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及有关执法部门在林业执法过程中要切实维护林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各级人民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林业等执法部门要按照森林法律法规规定,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批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挖滥采野生植物、非法运输经营加工木材和野生动植物产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各级监察机关要对林业执法部门及执法人员的执法活动实施有效监督,对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造成森林资源损失的,要严肃查处,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21、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经济发展状况,逐年增加对林业的基本建设投资、财政预算内资金和信贷资金的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都要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林业建设投入。国家和省下拨的林业建设项目资金,各级人民政府要保证按时足额到位,国家和省的重点林业工程项目的配套资金,各级人民政府要保证落实。要切实加强林业建设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不得截留和挪用。对造林绿化、中幼龄林抚育、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国有林场多种经营、林果产品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www.feisuxs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feisuxs/souask/

贮藏加工、产业化经营等项目,在符合贷款条件的情况下,银行要对其进行长期贷款扶持,原则上3一5年,最长可延长到7年,各级政府也可以采取财政贴息的方式予以支持。

22、煤炭生产企业按吨煤0.1元的标准,石油生产企业按吨油1元的标准,非金属矿石和有色金属矿石企业按吨矿石0.1元的标准分别提取育林费,用于本系统或本单位植树造林。大中型水库结合工程管理和保护的需要,从收取的水费中安排相应的资金在库区范围内搞绿化。

23、落实对森林经营单位和个人的税费优惠政策。对经济林产品征收农业税或征收农业特产税,不得既征农业税又征农业特产税;在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对改劣换优的经济林3一5年内按规定免征税费;对国有林业单位以林区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生产加工的综合利用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办法;对国有林业单位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林业产品初加工业取得的所得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将水果、花卉、经济林苗木等园艺产品、原木、荆条和其他林产品的农业特产税税率调整为8%。城镇下岗职工到农村开发林业生产的,同时享受《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若干政策的通知》(冀政(1998)32号)规定的有关政策。

七、加强对林业建设的组织领导

24、继续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绿化目标责任制。省、设区市人民政府每年年初与设区市、县(区)人民政府签订绿化目标责任状,年终组织检查验收,把绿化目标责任完成情况列入政府行政领导考评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级人民政府所属林业、水利、交通、城建、农垦等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造林绿化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部门和单位造林绿化责任制,把部门和单位造林绿化责任制的完成情况列入部门领导考评的重要内容。继续推行领导办绿化点制度,对领导绿化点进行挂牌或竖立标志,加大投入,办成造林绿化的示范工程。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林业行政管理机构、林业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www.feisuxs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feisuxs/souask/

执法机构和林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建设,为加快林业发展提供组织保证。要定期组织森林资源调查,监测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变化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要加大对林业建设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林业建设的良好氛围。

第四篇: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

2024-9-1 0:0【大 中 小】【我要纠错】

发文单位:青岛市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24-9-1

执行日期:2024-9-1

各区、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为进一步加快我市电子商务的发展,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24]2号)精神,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把青岛建设成为全国重点中心城市和世界知名特色城市的目标,坚持政府引导、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服务于民,着力营造电子商务发展的良好环境,推广电子商务应用,把青岛建设成为配套设施全面、政策法规健全、服务特色鲜明的区域电子商务中心城市之一。

(二)发展目标。“十一五”期间,建立服务港口物流、外贸、旅游的区域性电子商务平台,推动全市优势产业向纵深发展。具体目标是:

在产业链中居于核心环节的各名牌企业全面开展企业间电子商务应用,通过成熟的电子商务技术,整合上下游关联企业,构成业务协同的全程供应链,实现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的融合与集成;大型零售企业供应链及集团内部均实行电子商务,并开通网上商城;60%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和商贸服务企业实现电子商务活动。企业能够运用电子商务平台降低上下游之间的过程管理成本,用集成制造系统共享管理数据,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

建立若干个面向广大社会用户,服务奥运,集网上支付、物流配送、身份认证为一体的综合性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使普通市民能够享受到以电子商务为基础的现代服务业所带来的便利。

中小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30%的中小企业有自己的网站,企业通过网络实现的交易额占总交易额的15%以上,出现若干个以行业为基础的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建立比较完备的电子商务应用政策措施,法制环境比较健全,初步建立结构合理的电子商务人才队伍,使我市成为区域性电子商务交易及支付中心。

二、工作任务

(一)开展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建设,促进我市重点领域电子商务的发展。充分发挥我市口岸优势,以港口信息资源为依托,建立物流信息及电子商务服务系统,集成码头、海关、船公司、箱站、货主、代理等相关航运单位的信息、数据,建设口岸物流信息平台,提高通关效率,实现青岛口岸物流“一站式服务”。

利用我市名牌企业众多的优势,推动各名牌骨干企业在做好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化的基础上,紧紧把握其在产业链中的核心优势,与产业链中的其他企业广泛开展企业间电子商务应用,实现上下游企业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的融合与集成。

选择100家不同行业的试点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在此基础上,评选全市十佳电子商务应用示范单位,推动试点企业的企业网站由宣传展示型向商务型转变,通过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的商务服务,逐步实现企业商务活动电子化。通过以点带面,带动全市各企业电子商务的深入发展,建成若干个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二)实施中小企业上网工程,推进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全面开展。在积极开展示范工程的同时,引导广大中小企业上网,使其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快捷、准确地获取市场、技术、金融、人才以及政策法规等方面的信息。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网上招商、网上产品交易会的运行机制,鼓励、组织各类企业积极参展,集中宣传展示我市中小企业的名牌、名企、名品以及我市的经济实力和产业优势,帮助中小企业产品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

(三)积极推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为相关行业和消费者提供电子商务服务。积极引导、支持、推进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重点是面向中小企业的行业性电子商务平台和面向社会服务的综合性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避免在电子商务应用中出现资源浪费、条块分割等现象,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和集约化经营。要加快建设现代物流、外贸、水产、纺织服装、化工等行业性电子商务平台,对企业实行一站式服务。同时,要积极建设面向社会服务的电子商务平台,为广大社会用户提供网上教育、网上医疗、网上购物、网上社区等服务。力争在2024年前,建设一到两个有影响的能够成为我市信息时代品牌标志的电子商务平台。通过产品、技术、服务的协调发展,形成电子商务各要素良性互动的格局,(四)加强电子商务的硬软支撑环境建设。建设完善、安全、快捷、方便的电子商务在线支付平台,大力推广使用银行卡、网上银行等在线支付工具;进一步完善在线资金清算体系,推动在线支付业务规范化、标准化并与国际接轨。建立健全安全认证体系,规范证书、认证机构管理;整合现有资源,完善安全认证基础设施,建设网络安全评测中心,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市场监管,规范在线交易行为,保障信息安全。充分利用港口、铁路、公路、民航、邮政、仓储、商业网点等现有物流资源,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现代物流基础设施与装备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发挥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整合优势,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推动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支持金融企业和第三方机构开展网上银行、在线支付应用服务;探索信用信息资源的共享机制,选择基础较好的在线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信用数据的动态采集、处理和交换;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及其支撑体系建设,实现各类产业链在信息平台上的高效互联及价值转化。

进一步加强我市电子商务软环境建设,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为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结合“信用青岛”的建设,通过举办诚信网站联盟等方式,建立电子商务信用认证体系。

(五)加强电子商务人才的使用与培养,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全面加强信息化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加快信息技术带头人的培养,逐步形成结构合理的电子商务研究、咨询、工程、监理、运营、服务等人才梯队。实施多层次的信息化人才教育培训计划,建立信息化人才培训体系和制度,广泛开展信息技术和信息能力教育宣传普及工作。同时,依托电子商务应用示范企业的资源,借助相关高校的力量,把青岛建成全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基地。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为加强电子商务发展的组织协调,建立由市信息产业局、经贸委、发改委、交委、财政局、工商局、外经贸局、旅游局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参加的青岛市电子商务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研究制定全市电子商务发展规划,解决电子商务发展中的有关问题。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信息产业局。

(二)规范市场发展。各有关部门要结合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的有利时机,抓紧制订我市电子商务管理办法和有关政策措施,进一步规范电子商务市场秩序,保障网上交易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努力创造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良好法治环境,维护企业和消费者权益。

(三)推动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加强网络化、系统化、社会化的服务体系建设,开展电子商务工程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咨询服务、工程监理等服务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统计和评价体系,推动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四)积极实施电子政务,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加强企业网上纳税、网上年检、网上申报等电子公共服务工作。充分利用网上招商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要不断扩大电子商务应用范围,鼓励政府部门通过互联网进行采购、招商、拍卖及召开视频会议等活动,推动电子商务的普及和深入发展。

(五)加强舆论引导。各有关部门要将宣传电子商务作为一项社会公益性宣传项目,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引导广大企业和消费者充分认识开展电子商务对提高社会信息化水平、促进经济发展的深远意义,努力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六)加快研究制定扶持政策。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外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有效经验,切实加强本市企业与国内外有关部门和机构的技术合作,推动区域经济的市场融合。对在电子商务发展和应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中介机构以及示范性电子商务项目,市政府将给予一定奖励。同时,通过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建立电子商务产业风险投资机制,鼓励面向电子商务产业的风险投资,支符合条件的电子商务企业到境外申请上市筹资。通过政策引导,促进我市电子商务在各个领域的协调发展。

二○○五年九月

青岛市人民政府

第五篇: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实施意见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实施意见

皖政〔2024〕33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24〕41号)精神,加快推进我省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依据《安徽省旅游条例》,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旅游业发展的人本化特质、多功能特点、开放性特征,把我省旅游业建设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着力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融合升级;着力扩大产业规模,加快培育旅游经济增长点;着力推进资源整合,促进全省旅游业协调发展;着力培育市场主体,增强旅游业核心竞争力;着力强化政策创新,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努力加快旅游强省建设,为安徽崛起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化相结合。健全政府引导旅游业科学发展的宏观机制,完善合理配置旅游资源的市场机制,全面构建政府引导、行业自律、社会力量参与的旅游发展机制。

坚持扩大规模与提升效益相结合。加快培育旅游市场主体,推进旅游重大项目建设,同时,推广技术创新和信息化应用,带动旅游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一方面,集中力量打造具有区域牵动力的旅游知名品牌、重点项目和精品线路,实现优势资源优先突破;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皖北旅游等,推动全省旅游区域协调发展。

坚持产业融合和资源整合相结合。加快推动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深度融合,积极拓展旅游新领域和发展旅游新业态,以产业融合带动资源整合。

坚持深化改革与开放合作相结合。深入推进旅游综合改革,化解旅游资源开发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扩大旅游业对外开放合作,吸引各类资本进入旅游产业各个环节,以改革开放促进旅游产业发展要素的集聚,激发旅游产业发展活力。

坚持依托资源和创意创新相结合。科学开发旅游资源,深度谋划旅游项目,大力促进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与现代科技、动漫创意的结合,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表现力和吸引力。

(三)发展目标。力争经过5年左右的发展,全省旅游接待总量和旅游总收入等综合指标进入中部领先、全国前十位次,实现旅游产品特色化、旅游市场多元化、旅游服务规范化、旅游要素配套化、旅游企业规模化、旅游设施现代化,基本建成旅游强省和全国一流旅游目的地。到2024年,全省接待入境游客达到500万人次、国内游客达到4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3000亿元以上,全省旅游消费相当于居民消费总量的10%以上,全省旅游业提供直接就业100万人以上,带动城乡间接就业500万人以上。

二、工作任务

(四)合理布局,促进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积极构建区域协调、城乡互动的旅游发展格局。加快建设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吸引高端游客,拓展入境市场,建成国际旅游胜地;重点发展以商务、科教、城市旅游和环巢湖生态休闲度假体验旅游等为特色的合肥经济圈旅游区,建成国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着力打造以文化创意为主打产品的皖北旅游区,建成苏鲁豫皖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加快发展长江黄金水道旅游带,辐射大别山旅游区和皖西南旅游区,建成面向长三角、联动武汉城市群、有全国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全面提升黄山、合肥、芜湖等旅游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县域旅游发展,推进长三角旅游发展一体化,建立健全与国内重点旅游省份、国际重点旅游客源地之间的发展合作机制。

(五)提升业态,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将旅游观光与休闲度假、体育健身、购物娱乐、商务活动结合起来,大力发展观光、生态、文化(文物)、乡村、森林、休闲度假、体育康健等旅游,规范发展高尔夫球场、大型主题公园,有序推进旅游度假区建设。实施精品旅游战略,构建徽文化、皖江城市、淮河风情、皖北历史文化四大旅游带。围绕“绿色、红色、古色、特色”,重点打造“世界遗产精品之旅”、“徽文化体验之旅”、“精彩皖江欢乐之旅”、“大别山锦绣山湖多彩之旅”、“环巢湖动感之旅”、“大琅琊飘逸之旅”、“淮河风情之旅”、“皖北养生之旅”等精品旅游线路。充分挖掘文化资源,打造旅游文化演艺精品。延伸旅游产业链,大力发展旅游装备品、旅游饭店用品和户外旅游用品制造业,定期举办旅游商品设计大赛,支持建设一批特色旅游商品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和购物场所。

(六)深化改革,完善旅游发展体制机制。逐步转变旅游行政管理及相关部门的管理方式,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标准等手段,推动旅游业科学发展。旅游资源实行一体化管理和开发,跨行政区域旅游景区由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明确管理主体,同一个景区在同一个规划指导规范下开发建设。依法积极稳妥地推进旅游景区经营权、管理权与所有权分离。探索建立旅游产权交易市场和旅游投融资平台。推动国有旅游企业加快建立以产权制度为核心,以股份制为主要实现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七)突出重点,推进旅游重大项目建设。加强旅游项目谋划,依托资源,突出创意,科学编制旅游项目。建立完善省、市、县三级旅游项目库,分级调度,逐级负责,推进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城乡建设要优先完善旅游项目基础配套设施,省重大项目建设规划要充分考虑旅游功能。组织实施全省旅游项目“5233”行动计划,“十二五”期间,在全省建设5亿元以上的重大旅游项目200个,实现旅

游项目投资总额3000亿元以上,2024年旅游总收入达到3000亿元。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支撑,着力打造世界遗产与徽文化游、九华山生态与佛教文化游、环巢湖休闲度假游、大别山彩色游、皖北楚风汉韵历史文化游等旅游产业集聚区。

(八)扶优扶强,壮大旅游市场主体。支持旅游企业兼并收购、合资合作、战略重组,引导旅游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鼓励旅游企业采取资本扩张、品牌输出、特许经营等方式,推进连锁、联合和集团化经营,实现旅游企业规模化、集团化、网络化发展。支持省属旅游企业整合国有旅游资产,扩大规模,提升效益。加大旅游业招商引资力度,支持中央、省属大型企业投资旅游业,鼓励和吸引各类资本进入旅游业各个环节。大力发展“专、精、特、新”中小旅游企业。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全省培育20个年经营收入超10亿元的旅游企业,2—3个年经营收入30—50亿元以上的大型旅游集团。

(九)强化促销,拓展旅游市场空间。积极推行“区域联动、部门联合、企业联手”的大旅游营销战略,建立政府整体形象宣传与企业产品促销统分结合的旅游宣传促销体系。省及各市、县要围绕重点旅游目的地、旅游线路做好整体形象策划和包装推介,推出特色鲜明的主题宣传口号。要充分发挥外事、商务、侨务、对台等对外宣传推广平台作用,借助文化(文物)、出版、电信、邮政等行业的传播载体,创新丰富旅游宣传形式。要针对旅游重点客源市场,综合利用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报刊等媒体,探索设立旅游咨询中心,多渠道提升旅游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十)优化环境,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建立健全旅游服务标准体系,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旅游监管体系、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旅游诚信体系和旅游投诉体系,完善旅游企业信誉等级评估、重大信息公告和违规记录公示制度。以信息化为主要途径,建立健全旅游信息服务平台,加快发展旅游电子商务,积极开展旅游在线服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构建旅游数据中心、呼叫中心,完善省旅游12301呼叫中心建设。探索发行区域旅游“一卡通”。建立旅游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完善旅游紧急救援和旅游保险体系。加强旅游质监机构建设,加强部门和区域联合执法。

(十一)完善网络,提升旅游交通服务水平。积极引进大型航空公司在我省设立基地,探索组建合资旅游航空公司。加快新增、加密国际和境外航线,大力发展与国内重要客源地之间的航空支线交通。加快省级红色旅游景区、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省级旅游重点项目连接交通干线的旅游公路建设。农村公路建设规划中,通往A级旅游景区的项目优先安排建设。发展城市旅游交通专线,推动区域旅游交通公交化。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要设置规范化的旅游指示牌,拓展高速公路服务区旅游服务功能。推进长江岸线旅游港建设。支持开展旅游包机、专列、游轮、游艇等业务。

三、保障措施

(十二)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旅游业发展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旅游领导机制和工作协调机制,加大对旅游业的政策、资金支持。加强旅游统计基础工作,完善旅游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旅游业主要发展指标纳入对市、县政府目标考核。每年召开一次全省旅游发展大会,至少召开一次省旅游指导委员会全体成员会议。旅游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旅游产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和管理。各相关部门要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形成推动旅游业加快发展的整体合力。

(十三)强化规划引领。将旅游基础设施和重点旅游项目纳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镇建设规划、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要为旅游业发展创造条件、留足空间。科学编制“十二五”全省旅游发展规划及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合肥经济圈旅游区、大别山旅游区、皖北旅游区和皖西南旅游区等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各市、县要在全省旅游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有序衔接、科学做好本地旅游发展规划。要严格按规划要求审批建设旅游项目。

(十四)加大政府投入。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旅游业发展的投入力度,省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逐年增加,到2024年不少于2亿元。各市要逐步扩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规模,有条件的县(市、区)要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十二五”期间,全省旅游基础设施投资增幅不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对组织旅游包机、旅游专列和一次性组织游客超500人来我省的旅游企业给予奖励。对评上全国5A级旅游景区的单位、荣获国家金星奖旅游饭店、进入全国“百强”旅行社、全国旅游商品大赛获奖企业等给予奖励。

(十五)落实税费优惠政策。新增规模以上旅游企业,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3年内用于支持企业发展。对纳税确有困难的亏损旅游企业,可按税收管理权限办理减免房产税。对小型微利旅游服务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企业所得税。旅游企业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在计征企业所得税时作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结转扣除。旅游商品生产企业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实行100%扣除的基础上,可以再按实际发生额的50%在企业所得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鼓励企业将安排职工旅游休闲作为奖励措施,相关费用可列入成本核算,并按规定税前扣除。旅游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符合所得税优惠目录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的,允许该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从企业应缴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结转抵免。旅游业用水、用气、用电价格与工业并轨同价。旅游饭店有线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不高于居民用户收费标准,按客房入住率收取。旅行社可以接受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委托,为有关公务活动提供交通、住宿、餐饮或者会务服务。

(十六)保障旅游业用地。优先安排纳入省旅游发展规划的重点旅游项目用地,对符合单独选址条件的重大旅游项目,用地计划由省统筹优先安排。乡村旅游项目确需建设用地的,各地应在用地计划中统筹安排。非政府单项投资1亿元以上的旅游项目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植被恢复费、配套费等规费可由受益地方政府按适当比例奖励项目单位,返还的植被恢复费应用于项目绿化和植被恢复建设。以租赁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土地租金可按年缴纳。

(十七)增强金融支持。充分发挥企业信用担保平台作用,加强旅游投融资平台建设。支持旅游企业采取项目特许权、运营权、旅游景区门票质押担保和收

费权融资等方式扩大融资规模。灵活运用贷款风险补偿、贴息、担保贴费和奖励补助等财政手段,引导信贷资金采取银团贷款、集合信托等方式支持重大旅游项目建设。鼓励金融机构探索开发适合旅游消费的金融产品,发展旅游保险。鼓励银行提高旅游企业整合重组的信贷授信额度和并购贷款额度,开办小额旅游按揭贷款业务,增强银行卡的旅游服务功能。旅游小企业小额担保贷款,额度在200万元以内的,由财政部门按照基准利率的50%给予贴息支持,贴息资金由省级财政和地方财政各负担一半。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进入资本市场,通过股票上市、企业债券、项目融资、产权置换等方式筹措资金。

(十八)加快人才培养。加强党政干部旅游法律和政策知识培训,将旅游产业发展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培训的内容。整合旅游教育资源,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完善旅游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实施全省旅游培训计划,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实施旅游企业家培养工程,重点加强旅游饭店、旅行社和景区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加快培养和引进旅游规划、策划、营销等专业人才。重视旅游智库建设,加强旅游培训国际交流合作。省财政每年安排的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及促进就业专项资金,可按规定用于旅游行业人才培训。

安徽省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四月二日

下载

本类热门推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