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万书网,千万量级范文库任你选!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三号文库

我国教师人格研究述评

说明:文章内容所见即所得,本站下载的DOCX文档与页面上展示的相同。如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客服QQ:4084380 发送本文地址给客服即可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本文地址:https://www.wanshu.net/fanwen/a3/392957.html

第一篇:我国教师人格研究述评

我国教师人格研究述评

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阴山燕 马娟

一、研究概况

笔者以近十年来我国学者关于教师人格的研究文献为分析文本,从研究方法、研究重点、研究内容及观点方面对国内已有教师人格的相关研究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总结和回顾,以期为今后教师人格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起点。

(一)研究方法

在教师人格研究中,我国学者比较侧重于理论层次,实证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在实证研究中,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测量工具主要是美国R.B.卡特尔编制的16PF问卷的修订本。例如,《福州高校青年教师人格特征的初步研究》(谢作栩,1994)①《对中小学教师个性状况的测试与分析》(耿向红,1998)②等。只有一篇《民办教师的艾森克人格问卷测查报告》(张军,1997)③是采用埃森克人格调查问卷,而吴安春(1996,1998)④⑤傅伟忠、瞿正方(2000)⑥的研究则是采用自编教师人格问卷。很少有研究使用了除问卷以外的其它研究方法,在检索到的资料中,仅有陆异、张逸民(1997)⑦的《中学教师个性心理特质现状分析》,采用了测量法、观察法和调查法。杨敏等(2001)⑧对优秀幼儿教师的人格特征研究,结合使用了访谈法。陈益、李伟(2000)⑨对小学教师人格特征和学生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运用了问卷法和教育生态学以及文献法。从总体上看,问卷调查使用频繁,质化研究相对较少。

(二)研究重点

当前教师人格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小学教师,而对幼儿教师和高校教师以及农村教师的研究较少。例如,耿向红是对北京市景山区115名小学教师的调查,傅伟忠、瞿正方是对上海浦东地区83名教师的调查,徐速、陈素平(2000)⑩是对温州市92名小学青年教师的研究,李伟(2001)⑾是对南京市小学教师的人格研究。只有谢作栩的《福州高校青年教师人格特征的初步研究》和周咏梅(1998)⑿的《高校女教师人格塑造初探》,是关于高校教师人格研究的。关于幼儿教师人格特征研究也只有:邢少颖、贾宏燕(2002)⒀的《关于优秀幼儿教师人格特征的研究》、左吉玉(1998)⒁的《青岛市幼儿教师人格特征初探》,杨敏等的《优秀幼儿教师人格特征研究》三篇,而专门的农村教师人格研究有张军所写的《民办教师的艾森克人格问卷测查报告》。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观点

我国学者关于教师人格的研究,主要关注六个方面的问题:教师人格的特点、教师人格的影响因素、教师人格问题、教师人格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以及教师人格的培养。

(一)教师人格的特点

我国学者普遍认为教师人格具有职业特殊性,且优于一般人员。左吉玉调查

了青岛市82名幼儿教师,并与华东师大心理系1989年修订的全国常模相比较,发现幼儿教师确实存在异于一般女性的人格特征。他们比一般女性较为热情、乐群外向;轻松兴奋、活泼健谈;冒险敢为;较女性化。吴素梅(2002)⒂对桂林、横县等地558名小学教师人格调查并与专业技术人员常模16PF比较发现,小学教师人格品质较优,多数人格因素品质优于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并具有教师职业角色的特点。谢作栩的研究也发现,高校青年教师人格品质高于一般水平。

教师的人格特点主要是由教师特殊的职业素质要求和职业活动决定的。一方面体现了社会对师范教育及师范生培养模式定型化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传统观念对教师职业角色具有较高的期望,认为教师应该具有为人师表、充满热情等优秀人格品质,正是这种传统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教师人格特征的形成。

(二)教师人格的影响因素

1.年龄因素的影响

耿向红的调查发现:年龄越大的教师情绪越稳定,能理智面对现实、做事尽职、当机立断、自律严谨。吴安春的调查也显示:教师的自信型人格特质和思考型人格特质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教师的自我型人格特质也有随年龄增长而加强的趋势。李伟的调查认为,中年教师和老年教师的人格特征差异不大,青年教师和中、老年教师差异较大。这也与吴安春对“中小学教师人格发展在成年期基本趋于稳定”的结论一致。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年龄是影响我国教师人格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青年教师与中老年教师在人格特征因素上存在较大差异,而中年以后教师人格则基本趋于稳定。

2.教龄因素的影响

谢作栩的研究表明,青年教师不同教龄组间的人格因素差异的项目较多,差异的程度也较大。其中,4~6年教龄组青年教师的敢为性和幻想性相对较弱,忧虑性较高。青年教师随着教龄的增长,逐步从敏感、感情用事偏向理智、重实际;从自由、激进偏向保守;从自立自强偏向随群附众。吴安春对小学教师的调查认为:不同教龄的教师,在自信型纬度和思考型纬度上差异显著。这可能是因为教龄较短的青年教师,经验积累少,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问题常常使他们感到缺乏自信心。吴安春对中学教师的人格研究表明,教龄是影响中学教师自信型、活泼型、自我型人格特质的重要因素。随着从教年限的增加,中学教师的自信型、活泼型人格特质表现出“强--弱--强”的曲线型发展趋势。

从以上研究看出,教龄也是影响教师人格特征的重要因素。教龄较短的教师比较激进、自由,随着教龄的增加,变得逐渐理智、重实际。所以在教师人格培养时,要注意教龄这一因素的差异,对不同教龄教师的人格培养的侧重点不同。3.性别因素的影响

对于性别对教师人格的影响,众多研究说法不一。陆异、张逸民对中学教师个性心理特质的分析表明,教师的个性特征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李伟(2001)、张军(1997)、耿向红(1998)等人的研究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在情绪方面,张军的调查认为,女性民办教师中情绪不稳定的人数相对较高,谢作栩、耿向红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谢作栩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调查还显示,高校青年男教师比女教师在有恒心、重实际、精明能干、有成就希望的人数较多。而耿向红对小学教师的调查结果则相反:女教师比男教师有恒负责,男教师比女教师权宜敷衍;女教师比男教师精明能干、世故;女教师比男教师自立自强,当机

立断,男教师比女教师依赖、随群。这说明性别因素对高校教师和小学教师人格的影响不同。另外,耿向红的研究显示,在思维方面小学男教师比女教师思维敏捷,特别是抽象思维能力强。但是吴安春对中小学教师人格的研究却与上述研究结果相反:性别因素对教师的人格特质不存在显著影响。

4.职称与学历因素的影响

国内学者对学历因素对教师人格的影响也存在异议。谢作栩的研究认为,高校青年教师不同学历组间的大多数人格因素无明显差异。吴安春的研究也表明,学历因素对中小学教师的人格特质没有显著影响。而李伟的调查却认为,不同学历的小学教师的人格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具有大专、本科学历的小学教师更富创造力,也更果敢,同时幻想性得分也高;而具有高中、中师学历的小学教师的有恒性显著高于具有大专、本科学历的小学教师;此外,具有本科学历的小学教师的敏感性得分最高。

职称因素对小学教师的自信型人格特质和思考型特质影响显著(P均小于0.005),而且也是影响中学教师安静型人格特质的重要因素(吴安春,1996)。社会地位高的教师更多地表现出内向、古板、喜欢安静与独处,精力不济,兴趣贫乏等特点。这可能是因为高职称的教师一般都是中年教师,他们的人格特征与中年人的心理特点有关。这也提示我们,关心、解决好教师的职称问题是对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培养教师优秀人格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三)教师人格存在的问题

1.人格缺陷

李伟的调查表明,少数教师在一些个性因素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其中情绪激动、急躁不安者占23.5%,孤独、冷漠者占17.4%,敷衍、缺乏责任感者占14.8%,思维迟钝、理解能力弱者占10.4%。陆异、张逸民在心理健康指数的诊断中发现,心理健康指数过低的人数占总数的4.5%。谢作栩的研究显示,高校青年教师的环境适应能力低于一般水平。这些实证调查也提示我们,应该加强对教师人格问题的预防与矫正,重视教师人格问题研究。

2.创造力水平不高

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的灵魂,创新人才必须由具有创新才能的教师来培养,教师创造性高低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但是我国目前教师的创造能力却令人担忧,耿向红的研究表明,教师在创造力个性因素方面普遍不高,均处于中等水平。李伟的研究认为,有27.4%的教师的创造力得分较低。而吴素梅也认为,小学教师知识面窄、抽象思考力弱,独立性差,创造性水平较低。因此,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目前刻不容缓的任务。

(四)教师人格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与早期研究得到相同的结论,即教师人格

⒃对学生发展有很大影响。例如陈益、李伟的研究表明。小学教师的某些人格特

征与学生成绩有着较高相关,而且它们之间的相关要高于小学教师的年龄、学历与学生学业成绩的相关。他还指出,兴奋性与学生的语文成绩呈显著相关,聪慧性、稳定性、实验性与学生数学成绩的相关达到显著水平。满其民⒄在《略论教师人格影响的教育价值》中谈到教师人格的教育价值包括:评价-激励价值,身价-陶冶价值,机智-启迪价值,威信-感染价值,态度-期望价值。

(五)优秀教师的人格研究

邢少颖、贾宏燕对山西省某市14所幼儿园教师的研究表明,优秀幼儿教师

与普通幼儿教师的聪慧性和有恒性在P<0.1水平上差异非常显著:独立性在P<0.5水平上差异显著。同时她们在专业成就能力、创造能力和在新环境中成长的能力均高于普通幼儿教师。杨敏等的调查也显示,优秀幼儿教师在有恒性、恃强性、稳定性、世故性、自律性上得分均高于一般幼儿教师。雷晓宁等(1999)⒅对三明地区中学优秀教师人格特征的调查认为,优秀教师和一般教师在有恒性、聪慧性、幻想性和紧张性四个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优秀教师有更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对学生更关心、负责;善于保持稳定的情绪;学习能力更强,富有才识;对人、对事总是心平气和,充满信心等。这些研究与韩进之(1989)⒆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优秀教师应具备的优良个性品质相一致。

(六)教师人格培养

近年来,我国关于教师人格培养的理论探讨很多。例如,周咏梅(1998)

⒇关于《高校女教师人格塑造初探》、周丽华《论教师人格及其养成--人文教

育和情感教育在教师人格养成中的作用》等一系列文章。尤其是青年教师刚刚踏入工作岗位,很多方面还不适应,容易出现人格问题,更应该加强青年教师的人格培养。正如徐速、陈素平(2000)在《小学青年教师人格特征初探》中指出的“小学青年教师还处于人格可塑性很强的时期,因此在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中,要引导青年教师在充分了解自己人格特征上进行自我教育,发展适合教师职业的良好的人格特征。”

虽然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关于教师人格培养的研究出现了较为繁荣的局面,但从总体上看还处于起步阶段。大量的研究局限在现状调查、理论探讨的层次。实践操作层面上的研究较少,专门针对教师人格问题而展开人格培养的实验干预研究并不多见。

注释:

①谢作栩:《福州高校青年教师人格特征的初步研究》,《心理科学》,1994年第5期。

②耿向红:《对中小学教师个性状况的测试与分析》,《中小学教师培训(小学版)》,1998年第6期。

③张军:《民办教师的艾森克人格问卷测查报告》,《青海师专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3期。

④吴安春:《教师人格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徐州师院学报》,1996年第1期。

⑤吴安春、曹树:《中学教师的人格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南京师大学报》,1998年第2期。

⑥傅伟忠、瞿正方:《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及其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第4期。

⑦陆异、张逸民:《中学教师个性心理特征现状分析》,《教育科学研究》,1997年第3期。

⑧杨敏等:《优秀幼儿教师人格特征研究》,《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⑨陈益、李伟:《小学教师人格特征和学生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南京师大学报》,2000年第4期。

⑩徐速、陈素平:《小学青年教师人格特征初探》,《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⑾李伟:《南京市七所小学教师人格特征的测试与分析》,《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⑿周咏梅:《高校女教师人格塑造初探》,《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3期。

⒀邢少颖、贾宏燕:《关于优秀幼儿教师人格特征的研究》,《学前教育研究》,2002年第1期。

⒁左吉玉:《青岛市幼儿教师人格特征初探》,《心理科学》,1998年第5期。

⒂吴素梅:《小学教师人格特征现状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第5期。

⒃陈益、李伟:《小学教师人格特征和学生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南京师大学报》,2000年第4期。

⒄满其民:《略论教师人格影响的教育价值》,《济宁师专学报》,1994年第2期。

⒅雷晓宁等:《三明地区中学优秀教师人格特征的调查研究》,《三明师专学报》,1999年第3期。

⒆韩进之:《教育心理学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565~570页。

⒇周丽华:《论教师人格及其养成》,《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年第2期。

上海教育科研2024年第4期

第二篇:2024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研究述评

2024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研究述评

陈震

(金融2班0907810230)

摘要: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条件。近年来我国经济在保持着高增长的同时也潜藏着许多不利因素。专家学者们对此不断研究探讨,从多角度提出改进措施,以期实现国家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协调发展。

关键词:经济增长问题建议述评

2024年来国际形势动荡变化,伴随着世界经济的跌宕起伏。特别是2024年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陷入经济衰退。我国经济虽然保持着增长势头,但总体来看增长速度趋于缓慢。历史经验证明,每次全球性金融危机过后,世界都会迎来新一轮的巨大经济调整,在此期间,世界经济可能将经历3-5年的调整期,进入一个较低速增长期。世界主要经济体在这段时间内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改进危机前的经济模式,以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广大学者对我国经济增长从结构、制度方面进行研究,并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了我国经济高度增长下潜藏的巨大隐患。同时立足国情,顺应时代潮流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本文即是将近年来对我国经济增长存在问题探讨和完善措施进行整理,述评如下:

1我国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

1.1经济增长与需求

投资、消费和出口被称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然而,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投资扩大和出口拉动,国内消费份额过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不平衡、不协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王一强(2024)指出,过度投资和内需不足正在催生经济泡沫,容易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引起通货膨胀、资产泡沫等负面效应,特别是房地产泡沫,浪费了大量社会资源和财富,形成经济隐患。同时,我国经济的增长高度依靠国际市场,对外贸易占经济的比重较高,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出口,使得我国经济难以避免地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 影响,而外贸顺差过大和国际收支盈余过多,还会造成国内资金流动性过剩,反过来又助长 了投资的高增长。因此,投资、消费和出口严重不平衡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必须对其结构占比加以调整。

任泽平和张宝军(2024)指出仅仅强调中国依赖外需或内需的一面缺乏客观公正的事实依据。他们研究发现,在需求主体方面中国以内需为主,在动力结构方面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具有双轮驱动的典型特征

1.2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

王一强(2024)撰文指出,我国农业基础薄弱,三农问题长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虽然我国工业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的产业仍占主导地位,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性失衡亟待解决;而相对于第一和第二产业,我国的服务业还比较薄弱,尚不能很好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

1.3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都有了大幅度增加,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也出现了收入差距过大、贫富悬殊的现象。高宏伟、王素莲(2024)以1978-2024年人均GDP与基尼系数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关于收入分配的库兹涅茨倒U曲线在我国是存在的,而且目前基本上处在倒U曲线的左侧部分,若不继续实施强有力的措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还会进一步反弹,库兹涅茨倒U曲线可能会再次上扬。

1.4 经济增长与创新

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最直接动力。王一强(2024)指出我国多年来一直强调的科技 自主创新,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停留在口号上,而没有落实到思想和行动上,没有形成创新文 化和创新精神。同时,科技投入不足,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还不突出。科学技术决定国家兴衰和民族命运,显然,缺乏科技创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不能再维持下去。

1.5 经济增长与制度性矛盾

随着改革的深入,一些制度性矛盾不断显现,已经成为经济进一步增长必须解决的问题。米建惠(2024)分析指出当前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制度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机构改革不到位,政府管的太宽、太细且对经济发展的服务性不够。(2)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备,存在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上学贵等诸多社会突出问题。同时我国的养老保险还将广大农民排除在外,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广大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3)经济制度需进一步完善,一方面,银行等金融机构改革不到位,另一方面,财税制度还未达到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水平。

1.6 经济增长与就业

经济持续增长和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运行的理想状态,也是世界各国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梁慧(2024)利用城镇登记失业率、对奥肯定律在中国的有效性进行回归分析,指出我国有效就业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体现了有效劳动的投入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源泉;但是经济增长却对于有效就业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究其原因,张燕(2024)提出我国产业发展与就业增长不一致的根源是由我国的投资结构所导致的,就业容 量大的部门所获得的投资量较小。

1.7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

我国的发展是粗放式的,经济快速增长与国内资源供给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李庆华, 邓萍萍, 宋琴(2024)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格兰杰因果分析法、基于VAR 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法与方差分解法对我国1989-2024 年期间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是导致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我国目前获得的经济增长中约有7%是环境要素贡献的,即经济增长的代价是环境污染,且这种是一种长期模式。然而环境污染为代价带来的经济增长却是短暂的,其动力很快就消失殆尽,环境污染将长期反作用于经济增长,制约经济的长期发展。

2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建议

对于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专家学者们在借鉴国外经济增长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当前国情,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综合来看,大多数方法最后都会与扩大内需相关,由此可见,优化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已成为广大学者的共识。

2.1 促进消费,拉动内需

目前,我国正处于消费结构加速升级换代的时期,扩大消费需求的潜力巨大,而关键在于增加居民收入。而增加居民收入可以通过完善收入分配和促进就业实现。

2.1.1完善收入分配

在西方经济发展实践中,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问题,不是依靠市场经济发展自然过渡到公平中去,而是通过政府和社会的积极干预,依靠法律和政策等手段,逐步使社会收入分配

转向公正。高宏伟、王素莲(2024)撰文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营造良好的收入分配法制环境。第二、规范垄断行业分配秩序。第三、改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体系。

此外王建(2024)在分析造成收入差距较大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用城市化突破分配难题。指出我国城市化应分成存量与增量这两个城市化阶段推进,并且必须以大都市圈为主导方向。

2.1.2促进就业

在我国,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降低失业率是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目标。张燕(2024)建议应该促进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发展,提升就业弹性。同时协调好科技进步与扩大就业的关系,发展提供较多就业机会的新产业。全倩倩、王诗卉、苗锐(2024)基于我国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提出当前我国必须加大教育投入,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育不同层次人才,将我国人口的数量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借以提高国民就业率。

2.2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我国当前经济中第一、二、三产业之间不平衡现状,要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协调三次产业的发展。米建惠(2024)指出我们一方面要控制消费工业的投资规模,降低我国经济单位能源消耗,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提高我国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翁媛媛、高汝熹(2024)建议我们必须务实地推进产业的升级和升值。产业升级不是一蹴而就的,政府一方面应看清产业升级的大趋势,另一方面应着眼于立足本地情况,为建立符合本地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而服务,不要盲目冲动地调高本地的产业结构。

2.3 破除经济发展中的制度性障碍

中国提了二十多年的经济转变到如今依然未转变过来,吴敬琏指出根本性症结在于存在“体制性障碍”。经济的发展最终离不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不转变,翁媛媛(2024)指出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必须破除以下四个方面的“体制性障碍”:第一,破除政府对土地、信贷等重要稀缺资源的配置权力这一障碍;第二,以GDP增长速度为主的政绩考核标准;第三,财税体系使得收入和支出都是生产型的增值税增长为主,重要公共服务的支出责任过度下移;第四,要素价格扭曲,特别是生产资料的价格扭曲鼓励资源浪费。

2.4 实行金融体系改革

金融体系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金融体系应进行改革以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马涛(2024)指出我们必须积极推动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向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转变。建立一个既能推动中国经济持续成长,又能有效分散经济成长所累积的风险,同时还能使居民享受经济成长的金融财富效应的现代金融体系,形成多种所有制、多种类型金融机构并存、共同竞争的局面,保证中国金融高效、安全、稳健地运行。

温辉、杨建清(2024)提出了一些中长期政策,包括(1)加快国有企业改革,重塑动员社会金融剩余的财政与金融渠道(2)大力发展消费信贷和商业保险,改善居民的消费环境(3)调整金融结构,完善资本市场(4)提高利率市场化水平,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2.5 协调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关系

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是不可取的,我国目前这种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改变,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李庆华, 邓萍萍, 宋琴(2024)建议通过一定的措施减少企业单位产出的污染强度,对污染排放导致的外部效应进行清晰界定,建立科学完善的资源、污染权市场交易机制,形成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良好的反馈机制,使两者实现长期、均

衡与持续发展。

肖攸(2024)认为我国目前当务之急是发展低碳经济,具体包括建设安全、健康的生态环境体系;构建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能力;建设节约高效的循环经济体系,营造和谐文明的社会进步体系,建设科学、高效的流域综合管理体系。

3小结

广大学者都意识到当前我国经济增长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研究重点也从要素投入转移到了结构和制度方面,更加注重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和资源环境效益的相关性。在国际大形势下,相信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研究会持续着重在扩大内需与产业结构升级与创新方面,同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之类的新型概念也会不断出现,研究也会逐渐深入。

参考文献:

[1] HUng-Gay Fung,Jau-Lian Jeng,Qingfeng Liu:Development of China’s Real Estate Market.[J],Chinese Economy,2024(1):71-92

[2]肖攸:关于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24(1):6-7

[3]高宏伟、王素莲: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关系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24(2):46-49

[4]张燕:论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和谐性[J].商业时代,2024(8):4-5

[5]王一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4(8):4-5

[6]任泽平、张宝军:我国经济增长模式比较:内需与外需[J].改革,2024(2):14-20

[7]米建惠: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趋缓的原因及对策探讨[J].商业时代,2024(20):6-7

[8]梁慧: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问题的关系研究[J].企业导报,2024(8):28

[9]刘梦: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4(3):14-16

[10]全倩倩、王诗卉、苗锐:我国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企业研究,2024(8):141-142

[11]王建:用城市化创造我国经济增长新动力[J].宏观经济管理,2024(2):19-26

[12]李庆华, 邓萍萍, 宋琴:中国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24(2):131-164

[13]翁媛媛、高汝熹: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分析及未来增长空间预测[J].经济学家,2024(8):65-74

[14]马涛:后经济时代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J].产权导刊,2024(2):26-28

[15] 温辉、杨建清:我国金融体系功能的演变与经济增长[J].经济纵横,2024(3):91-94

第三篇:我国体育明星崇拜现象研究述评(精选)

我国体育明星崇拜现象研究述评

摘 要:体育明星崇拜作为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具有心理学、社会学的双重属性。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发法回顾了国内体育明星崇拜内涵、成因、影响等方面研究,对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认为研究多为思辨性研究,缺乏实证性研究;缺少专业的体育明星崇拜测量量表;研究方法多文献法、思辨法,难以满足作为社会心理现象的研究对象的研究要求,研究方法和工具的不恰当导致了研究结果之间的较大差异;研究尚处于描述阶段,缺乏挖掘体育明星崇拜社会价值的研究。建议今后研究应多以实证性研究为主,对体育明星崇拜从心理学角度深入分析,探索青少年体育明星崇拜干预机制;研究重点应定性体育崇拜与体育明星崇拜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为理论研究指明方向;加强体育明星崇拜对青少年引导价值的挖掘,结合目前的校园足球活动,开展“偶像——榜样教育”的理论建设与实践工作,培养学生足球兴趣;制定专门体育明星崇拜量表。

关键词:体育明星;体育明星崇拜;述评

Review on Domestic Researches of Phenomena of Sports Star Worship Abstract: As a social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sports star worship has dual properties of psychology, sociology.By reviewing domestic sports star worship researches on connotation、causes、impacts and so on with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ry,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esearches.Thinking that studies have more speculative research than empirical research;Lacking of professional sports star worship measurement scale;Research methods with more literature、speculative research which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a research study of psychological phenomena, not suitable research methods and tools resulted in a large difference between studies;Research is still in its stage of description, lacking of researches on founding Social value of sports stars worship.Recommend that the future research should be more empirical research on sports star worship, analysis the phenomenon of sports stars worship from a psychological point of view depth, explore intervention mechanism of youth sports star worship;Research should focus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sports star worship and sports worship and their nature to indicate the direction of theoretical studies;Strengthen research on founding value of sports star worship to youth,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campus football activities, carry out works of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dol——Model Education”, to train students’ interest to football;Development specialized sports star worshiped table.Keywords: sports stars;sports star worship;Review

经济水平的提高、体育文化的传播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体育,全民健身计划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终身体育观念深入人心。体育运动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分,人们参与体育、欣赏竞技,为喜爱的体育明星加油助威,分享偶像胜利的喜悦。体育明星崇拜已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潮流。这一现象引起了我国体育工作者的关注,一些学者对体育明星崇的内涵、成因、现状以及影响等作了深入研究。本文拟运用文献法回顾我国体育明星崇拜现象研究成果,发现诸体育明星崇拜研究的不足之处,便于研究者参考。什么是体育明星崇拜

谈起体育明星崇拜就不免涉及另一问题:崇拜是什么?崇拜源于远古先民对自然的敬畏与恐惧。《现代汉语词典》中将崇拜解释为“尊崇敬拜”。英文“worship”意思与之类似,但是包含礼拜、礼拜仪式的解释,意味着对神明的礼敬。古人崇拜的对象是自然力量的化身——神明,这种崇拜反映了先民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人们通过各种仪式向神明表达崇拜之意,祈求远离痛苦与伤病。体育崇拜将人们崇拜的对象从天上拉到了人间。张本俊等人通过对古代奥运会祭祀诸神的内容和形式的考察发现体育明星崇拜现象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奥运会,古代奥运会作为祭祀宙斯的庆典活动,竞技胜利者被认为是“神灵附体”,代表了神的超自然力。冠军是神明的化身,人们对虚幻的神明的敬意借由对体育竞技获胜者的崇拜表达出来。

时代发展,思想枷锁被打破。人们认识到自然现象仅是自然现象,不再将运动竞技冠军看作是神灵的化身。但体育明星崇拜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概念是反映事物自身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与逻辑源点,概念的模糊易造成理论研究的困惑,有必要对体育明星、体育明星崇拜概念界定。什么是体育明星?有学者提出体育明星是政治、经济和社会三种维度建构的产物,是国家、市场和社会三者同构的客体化和工具化的对象。此观点基于社会学角度对体育明星的形成进行构建,对了解体育明星形成过程中国家、市场和社会因素的地位作用有重要意义,但是这种构建方式忽略了体育明星作为个体本身的人格特征魅力。马瑞、俞继英

[5]

[4]

[3]

[1]

[2]认为体育明星作为运动领域最耀眼的人,特指具有高超运动技艺,在社会生活中拥有一定知名度或号召力的运动员。王家新持不同态度,认为体育明星不仅仅是运动员。他将体育明星定义为在体育界表现突出,成就卓著,为大众瞩目的杰出人士,主要指运动员、教练员。诚然,教练员在竞技运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力突出的教练员的光辉甚至要胜过运动员,如郎平等。

目前,体育明星崇拜概念尚未界定。作为一种社会事实,青少年心理发展必将经历的心理事物,认可度较高的观点是体育明星崇拜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值得注意,除体育明星崇拜,有学者还提出体育崇拜,但是也未进行界定,而是将其与体育明星崇拜混用。笔者认为“体育”与“体育明星”的内涵、外延均不相同,分属两种不同事物,作为崇拜对象,两者概念不能混淆。对体育明星崇拜成因的研究

作为一种社会心理现象,体育明星崇拜具有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双重属性。国内学者对体育明星崇拜成因的分析主要从两个维度:社会维度和个体心理维度。较早对体育明星崇拜成因探讨的是邹克宁等人,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了体育明星崇拜形成的原因。认为:大众传播的飞速发展、体育明星代表某个俱乐部或者国家所带来的认同感和强大的集体凝聚力、体育明星创造的运动美、精神美以及观众与体育明星的情感共鸣是体育明星崇拜形成的主要原因[6]。较之过去,信息化的时代为体育明星崇拜现象的发展提供了便利,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急需重新树立国际形象而大力发展竞技体育事业,造就一大批为国家争得荣誉的世界级优秀运动员。这些运动员拥有精湛的技术,超高的竞技水平,代表着国家形象,他们在世界体坛的优异表现一改以往我国积弱的国际形象,诸多社会因素的作用,体育明星成为人们的崇拜对象。但是单从社会学角度不能完全解读体育明星崇拜的成因。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体育明星崇拜的产生有其个体心理因素。王灿等人对我国城市中学生体育明星崇拜的研究中发现中学生对体育明星的崇拜有其社会和文化背景,更有自身心理的需要。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逐渐从父母的养育式依恋中转移出来,转向对生命中重要人物的认同式依恋。在心理发展的过渡期,需要一种精神寄托来摆脱因迷茫而产生的信仰危机,崇拜心理为青少年找到寄托对象,对体育明星的认同式依恋就体现在其崇拜心理中。该研究仅对体育明星崇拜的心理因素进行思辨分析,并无实际数据和理论支撑。青少年自我确认、情感归属、团体接纳三

[7]方面的心理需要是体育明星崇拜的心理原因,体育明星崇拜的理想化过程应该是由表及里、由欣赏到认同的过程。根据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构成了人的自下而上的金字塔式需要层次结构模型。青少年对体育明星的崇拜正是基于其对团队归属感和自尊的需要形成。需要使青少年对体育明星加以崇拜,体育明星拼搏精神、所获得的成就等引起青少年自尊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对体育明星产生崇拜心理,作为学习榜样加以模仿崇拜——虽然这种榜样学习有时有些盲目——直到崇拜者满足自身自尊的需要或者找到自尊的替代事物。

我国对体育明星崇拜的研究始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主要集中于社会学领域。总体看,我国体育明星崇拜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因素和个体心理因素两种。社会因素包括大众传媒的媒介作用、国家的制度导向作用、体育明星本身的特征与社会价值等方面,心理因素则由青少年自身心理需要等因素构成。在社会学角度的研究中,研究方法与工具的使用限制了作为心理现象的体育明星崇拜成因研究的深度与准确性。在现有对体育明星崇拜成因的心理学角度探索中,大都是运用现有心理学理论对崇拜现象进行解释的思辨法、文献法,并无实证方面的研究,缺乏较为可靠的数据支撑。[8]3 对青少年体育明星崇拜情况的研究

体育明星崇拜具有突出的年龄性和过渡性特征。体育明星崇拜的队伍绝大多数是青、少年群体。青少年时期正是心理发展过渡期,这一时期个体有对自我进行确认的需要,体育明星的无疑成为青少年自我确认的重要投射对象。

众多研究中,潘一禾(2024)调查“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后发现有偶像的被调查者中崇拜体育明星的人数(23.3%)仅次于崇拜影视明星的人数(37.2%),两者都崇拜的人占39.5%。然而,李强、韩丁(2024)的“中学生偶像崇拜”研究中发现崇拜体育明星的中学生只占有偶像学生的16.3%,在姚计海、申继亮(2024)的研究中这一数字则更小,只有7.7%。通过对文章的考察,发现出现这一情况主要原因可能是抽样样本、研究范畴、多偶像类型的选择作用等方面存在差异造成。王灿(2024)等人将体育明星崇拜分为适度、中度和极度三个水平对我国城市中学生开展调查研究,发现有97%的中学生有自己喜欢的体育明星;绝大部分(91.7%)对偶像的崇拜处于适度和中度的有益范围;崇拜对象主要集中在篮球(20%)、足球(19%)和乒、羽项目(21%);运动员的技术、个性和精神(53%)是中学生选择崇拜对象的主要价值取向,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31%)崇拜体育明星是受同辈影响,因为从众而崇拜。在该研究中,抽样样本为北上广等国内一线城市中学生,是否能代表研究总体值得质疑,且在崇拜程度的划分上有待商榷。马瑞、俞继英(2024)对1152位青少年的调查发现有822人有崇拜的体育明星(71.4%),调查认为目前我国青少年对体育明星的崇拜以实质崇拜为主。这一观点主要是从青少年体育明星崇拜的价值取向出发,以特质为核心的社会认知取向为主,有利于青少年将偶像向榜样转化。

吕先波(2024)在对南昌市大学生的体育偶像崇拜现状研究得出大学生崇拜体育明星对媒体的选择依次为电视、网络、报纸和杂志;体育明星崇拜现象男生(35.8%)多于女生(15%)(U=21>U0.05=1.96,P﹤0.05);个人价值、个人品质、相貌、项目价值、社会价值是大学生崇拜体育明星最主要的原因;312份城市生源样本个体中崇拜体育明星的有113人(36.2%),250份乡村生源样本个体中崇拜体育明星的有27人(10.8%),具有极显著性差异。

[9]4 对体育明星崇拜影响研究 4.1 球场观众暴力现象

体育明星崇拜的影响最直观的表现莫过于“球场观众暴力”。球场观众暴力是指由观众在赛场内、外,以殴打、侮辱、破坏或者其他手段对他人造成身体、精神或财产上的损害,妨碍赛事的正常进行与组织管理,并造成一定后果的行为。石岩

[10]

等人研究发现,我国球场观众暴力有由场内向场外蔓延趋势,暴力主体趋于低龄化,暴力表现形式由最初向场内扔杂物、辱骂等转化为真实暴力对抗行为。对于球迷骚乱现象的成因,有研究认为球迷对崇拜球队的极度感情倾向是球迷骚乱发生的重要基础4.2 对体育文化的影响

体育明星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源于大众对体育明星的崇拜文化的发展有一定推动作用。于永慧

[13]

[12]

[11]。

。体育明星的价值对体育

等人以体育英雄崇拜为起点,阐述了体育英雄崇拜对体育文化的影响,认为体育英雄崇拜现象在对体育精神文化影响过程中无论是对体育英雄还是崇拜者都产生了积极和消极影响,对体育智能文化、物质文化以及制度文化的发展都有促进作用,对未来体育事业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体育明星某种意义上是国家的英雄,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英雄。体育英雄的塑造过程是体育文化的重要部分。体育明星崇拜对我国体育文化的繁荣有着重要影响。4.3 对青少年的影响

作为青少年心理发展所特有的心理“附属品”,体育明星崇拜普遍存在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过程,对青少年身心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马瑞、俞继英在以中学生为对象的研究中,通过对体育明星崇拜与非体育明星崇拜的学生的多方面对比,发现体育明星崇拜对青少年体育精神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认知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研究并未对体育明星崇拜与青少年体育行为关系进行探讨。根据埃利斯的ABC理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是诱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间接原因,直接原因其实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观念、信念B(Belief),观念B是造成事件A的直接原因。体育明星崇拜对青少年体育精神、观念有一定积极作用,体育观念的正向发展对其体育行为、体育参与也必然有积极影响,这为促进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培养运动兴趣提供了一定参考,亦引发对学校“偶像——榜样教育”的思考。“偶像——榜样教育”是一种独特的教育方式,学校通过利用学生对偶像的崇拜对学生进行诱导式教育,但是狂热崇拜的消极方面不得不使我们权衡利弊。有研究认为体育明星崇拜能促进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发展性功能,如有助于情感波动期维持它的相对稳定、在群体中得到相互认同等,但消极作用同样突出,表现在不良的崇拜心理易使青少年产生光环效应,对崇拜对象加以神话,从而导致青少年对其崇拜对象产生偶像迷恋,背离现实生活,阻碍个性和道德发展。

体育明星崇拜与中学生体育参与是研究的热点之一。在体育明星崇拜与青少年体育活动参与的研究中,马瑞与沈建华

[14]

[4]

发现体育明星对青少年体育运动开始、运动坚持、运动技能学习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青少年对崇拜对象的崇拜会投射到其所从事的运动项目,影响对锻炼项目的选择。对青少年体育参与的持续性也有一定作用,更能激发青少年运动技能学习的欲望。但值得注意一点,青少年体育明星崇拜与体育参与行为相互影响,到底是因为青少年因运动项目而喜爱体育明星,还是因崇拜体育明星从而促进了青少年体育参与动机,马瑞与沈建华未给出答案。高泳

[15]

对河南省新乡市和驻马店市的中学生进行研究后认为青少年对偶像的崇拜、模仿行为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其体育参与活动。而在王灿等人对北京、上海、广州、长沙四座城市中学生的研究中发现城市中学生的体育锻炼和自己喜欢的体育明星所从事的运动项目之间相关不大,该研究还发现体育明星对中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的激发有一定作用。上述两种研究结果的差异从样本选择上可以体现出部分原因。由此也可以看出不同生活水平、环境等因素对青少年体育参与都有影响。4.4 对体育明星自身影响

体育明星崇拜现象的主体是社会大众和体育明星,崇拜者对体育明星的信任和追随会激发他们继续攀登竞技高峰的信心和勇气,同时也会使他们为求胜利不择手段向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

[13]

。对偶像的过度崇拜会导致社会距离的产生,这种人与人之间内在的屏障对体育明星的生活作风、价值取5 对体育明星崇拜与学校教育关系研究

综合上述研究,体育明星崇拜主要存在于青少年时期,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有重要影响,对青少年体育意识的提高、锻炼兴趣的培养等有积极作用。那么是否能将体育明星崇拜融入学校体育乃至德育、智育中,以更好挖掘体育明星崇拜现象的潜在价值,更好地全面发展学生?陈相光[16]对此进行研究,认为偶像是人内心世界的最宝贵的情感寄托,大学教育者应认真考虑如何利用体育明星让学生找到自己的精神引擎,充分发挥体育明星的人文教育价值。体育明星不同于影视明星,他们的成功更多的是靠经年累月的苦训获得,在非常人所能企及的高强度训练水平长期坚持。体育明星具有顽强拼搏、不怕失败、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这些品质正是中华民族在过去所形成的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对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作用。有研究提出“学校体育明星”概念,“学校体育明星”是指将在校高水平运动员包装成“明星”以发挥其巨大的教育、引导作用

[17]

。该研究认为打造学校体育明星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与价值,并给出了打造学校体育明星的具体流程,对如何将体育明星崇拜与学校体育结合,挖掘体育明星的学校教育价值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上述研究虽然对将体育明星崇拜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大力追捧,但都未给出避免体育明星崇拜带来的不良影响的方法和措施。从研究与实践现状来看,将体育明星崇拜结合到学校教育情景的设想尚处于理论阶段,具体是否可行,能带来什么样的效果仍需深入探讨。

6总结与建议

综上所述,对体育明星崇拜内涵、成因、影响等方面研究进行总结。体育明星崇拜最初源于宗教崇拜,人们将对神灵的敬畏投射到竞技冠军身上加以崇拜,崇拜现象的产生具有社会学和心理学双重因素,体育明星崇拜具有过渡性和年龄性特征,崇拜主体为广大青少年,对青少年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作用,对体育文化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体育明星亦有影响。认为目前研究存在以下不足:体育崇拜与体育明星崇拜混用是概念界定问题的症结,有必要在区分内涵的基础上分清两者概念;研究多为思辨性研究,缺乏实证性研究;缺少专业的体育明星崇拜测量量表;研究方法多文献法、思辨法,难以满足作为社会心理现象的研究对象的研究要求,研究方法和工具的不恰当导致了研究结果之间的较大差异;研究尚处于描述阶段,缺乏挖掘体育明星崇拜社会价值的研究。针对矛盾,建议今后研究应多以实证性研究为主,对体育明星崇拜从心理学角度深入分析,探索青少年体育明星崇拜干预机制;研究重点应定性体育崇拜与体育明星崇拜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为理论研究指明方向;加强体育明星崇拜对青少年引导价值的挖掘,结合目前的校园足球活动,开展“偶像——榜样教育”的理论建设与实践工作;制定专门体育明星崇拜量表。参考文献:

[1] 李力研.体育崇拜的宗教启示[J].体育与科学,1988,13—16.[2] 张本俊等.角色神圣到世俗异化:体育明星崇拜变迁的动因与理性审视[J].体育与科学,2024,34(3):41—44.[3] 胡全柱,乔超.青少年体育明星崇拜的社会学分析———基于“国家-市场-社会”理论视角[J].体育与科学,2024,35(4):64—66.[4] 马瑞,俞继英.体育明星崇拜对我国青少年体育精神认知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4,34(4):11—14.[5] 王家新.体育明星价值的社会学审视[J].体育文化刊导,2024,53—55.[6] 邹克宁等.当代体育明星崇拜现象产生的原因及社会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7,(4):12—16.[7] 王灿等.角色神圣到世俗异化:体育明星崇拜变迁的动因与理性审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4,29(3):315—317.[8] 王玉清,赵溢洋.青少年体育明星崇拜透视[J].体育文化导刊,2024,61—62.[9] 岳晓东,严飞.青少年偶像崇拜系列综述

(一)[J].青年研究,2024,(3):9—14.[10] 石岩等.球场观众暴力的发展趋势、研究进展与遏制策略[J].体育科学,2024,27(1):24—40.[11] 刘晖,侯本华.球迷骚乱行为成因探析及管理对策[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24,20(2):91—92.[12] 黄延春.我国体育明星价值嬗变审视[J].体育文化刊导,2024,(2):148—150.[13] 于永慧等.浅论英雄崇拜对体育文化的影响[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4,(1):15—17.[14] 马瑞,沈建华.体育明星偶像崇拜与青少年体育活动参与研究[J].体育科研,2024,34(3):80—83.[15] 高泳.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4,37(2):33—38.[16] 陈相光.中国体育明星对大学生的影响及人文教育价值[J].体育学刊,2024,13(4):15—18.[17] 杨文运等.打造学校体育明星的价值与措施[J].体育学刊,2024,14(5):41—44.[18] 吕先波等.大学生明星偶像崇拜现象的调查与分析——与15位奥运、世界冠军对话后的思考[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5(4):139—141.[19] 王慧琳.大众传媒对大学生“运动明星崇拜”的影响[J].中国青年研究,2024,49—51.[20] 刘少华.大众文化时代的体育明星——以姚明为中心[J].体育文化导刊,2024,20—21.[21] 范宏旗.论体育崇拜[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34(增刊):99—100.[22] 岳晓东.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的异同分析[J].青年研究,1999,(7):1—9.[23] 赵红艳.体育崇拜的文化学释义[J].体育学刊,2024,16(3):23—25.[24] 李力研.体育崇拜的宗教启示[J].体育与科学,1988,13—16.[25] 尧义,庹清云.体育明星崇拜审视[J].体育文化导刊,2024,25—29.[26] 董世彪.体育明星的外延意义及形塑对策研究[J].体育与科学,2024,33(5):23—26.[27] 陈志明.体育明星对青少年产生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24,(23):206—208.[28] 赵霞.我国中小学生偶像崇拜调查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24,74—79.[29] 李强,韩丁.中学生偶像崇拜特征及其与自我评价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4,(3):23—26.[30] 曹守和,赵玉梅.“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提出的由来与涵义的演进[J].中国体育科技,2024,46(1):15—18.[31] 潘一禾.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调查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24,24—33.[32] 李强,韩丁.中学生偶像崇拜特征及其与自我评价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4,(3):23—26.[33] 姚计海,申继亮.中学生偶像崇拜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24,27(1):55—58.[34] 吕先波.江西省南昌市大学生对体育明星偶像崇拜现象的调查与分析[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24.

第四篇:当前我国城中村现象研究之简要述评

当前我国城中村现象研究之简要述评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的腾飞。不过,经济的过快发展,却由于和落后的管理体制的重重矛盾而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城中村就是我国其中一个特有的管理跟不上发展的现象。本文以国内众多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为基础,对其进行归纳评述,着重于寻找我国城中村产生的根源,探究其成因,研究当前城中村陷入的种种困境,并试图分析其出路,提出解决对策。希望能给今后我国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城中村;根源;作用与问题;改造

一. 城中村的内涵与根源

城中村是中国大陆地区城市化进程中所出现的一种特有现象。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间,诸如长三角、珠三角、沿海或省会城市等经济较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面积迅速扩张,城市周边的农村逐渐都被纳入城市的版图中,平矮旧房被高楼大厦所包围,形成了“都市里的村庄”。耕地被征用,农民转为居民后仍居住于原村落,但形成的居民区都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甚至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区域上虽说为城市的一部分,各种体制管理却保留着农村模式,由此成为了一个特殊的存在——城中村。

城中村是多方多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成因包括制度、经济、文化、政策等等。本文概括众多学者的研究内容,将从制度政策和经济利益两方面分析其产生根源。

(一)制度政策根源

多数学者持这一观点,即认为城乡二元制度是城中村形成和延续的制度根源。

刘梦琴认为城中村是制度意义的农村,城乡二元制度是城中村产生和延续最根本的原因。城中村是村庄因政府征地而“划入”了城市,但是依然实行农村体制,实质是在同一城市地域内城乡二元体制并存。并且她认为地方政府在过度追求城市扩张和土地财政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城中村的基础设施、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制度供给,而制度供给上的失衡加速了城中村的蔓延。

学者陈建军则从“村籍分配体制”入手,认为土地制度和集体经济管理体制相联系的“村籍”分配制度,使得村民保持村籍成为了其最直接的选择,因为“农改非”所带来的福利保障并没给村民带来太大诱惑,这使得城中村“形散神聚”,难以解构。此外,从我国现行土地管理制度来看,城市所有土地归国家所有,而城中村土地的使用权归村落集体所有,土地产权差异化无形地增加了城市建设统一开发管理的难度。不得不说,城中村问题的产生,归根结底源自于“城”和“村”协商机制的缺失,对城中村居民缺乏必要的尊重和交流体制。

(二)经济利益根源

相关主体利益的博弈和其中隐藏的巨大利益的驱动也是造成城中村这一产物难以简单改造的根源之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要产生城中村问题社会基础存在,在未来可预见的时间内城中村也将长期存在。

关于城中村的形成原因,学界的主流观点便认为是村民基于经济利益在有限的宅基地上无限加盖贴面楼、握手楼所致。学者崔艺红认为城中村是城市化背景下政府城市廉租房供应职能缺失的反映,由于我国人地矛盾本就突出,加上城市化过程中政府急功近利,征地无度,导致大量失地农民涌入城市。而地方政府多年来在住房保障制度建设方面进展缓慢,无法提供满足城市新移民需求的廉租房。另一方面,城中村不含地价与房地产商业利润的廉租出租屋却恰恰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其低廉的房租使大量底层民众聚居于此,同时又为城中村原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租金收益,如此一种“双赢”的结果,也导致城中村问题积重难返。

而在利益博弈方面,崔艺红认为城中村形成和发展所涉及的利益主体包括政府、村民、村集体和外来承租人。首先,对于当地政府而言,基于对改造城中村所需的巨大财政消耗和改造后村民出路的担忧,致使其对城中村缺乏治理意识;其次,对于村集体经济组织而言,追求村民福利的最大化和政绩最大化是其利益所在,而城中村宅基地所带来的不菲收益使其无意于管制村民乱建房屋,对城中村中基础设施建设也缺乏投资意愿;至于村民和外来承租人的想法,前文已有论述,不再赘述。

应该说,国内学者对于城中村的成因基本达成了共识,也较为客观地揭示了城中村产生的制度、经济根源。笔者认为除了从制度、经济方面研究形成城中村的根源外,还可从文化心理、历史因素等方面进行研究,另外,不仅要把握各种根源成因,还应注重它们之间的影响联系,更加综合地看待城中村现象的存在。

二. 城中村的作用与出现的问题表现

当前众多专家学者从各个学科领域出发,提出了城中村凸显的诸多问题和种种不和谐之处,更有甚者,已然将城中村看做是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对于这些观点,本文并非持反对态度,也非举双手赞成,只想在此处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必有其存在的合理之处和其价值。城中村能发展至如今地步,必有其原因,如若我们妄图简单消灭之,却忽略了更深层次促使其“成长”的因素,就将违背唯物主义中以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的观点。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充分认识到城中村的两面性,在看到其问题的同时也关注其功能作用。

(一)功能作用

刘梦琴认为城中村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功能,其存在具有历史合理性。张京祥等人也认为城中村在支撑我国快速而粗放的城市化过程中承担了重要的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孙林学者则对城中村的性质与作用进行了再思考,认识到城中村不是城市的毒瘤而是城市的伤口,需要用时间来进行愈合。概括起来,各位研究者对于城中村的作用认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可为村民提供收入 这点显而易见,城中村可从两方面为村民提供收入,一是村集体经济的分红,二就是房屋租金的收益。城中村的居民技能水平低、文化素质不高、社会竞争力小,在“农转非”过程中根本无法适应失去土地后的生活,但城中村却给他们带来了一条不错的生活出路,解决了他们的吃饭生存问题,减少了贫困人口的数量,这是其一大功劳。

2.可为外来人口提供廉租出租屋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务工人员从农村源源不断地涌入城市,对这部分低收入人群的居住安排,地方政府总是有意无意地忽视乃至漠视。政府在这一块区域的职能缺失却被城中村中低廉的出租屋所弥补了,是它们替政府安置了庞大的外来人口,并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其作用不可谓不大。

3.可为农民社会转型提供过渡平台

城中村作为一个很特殊的存在,充当了乡村和城市之间沟通桥梁的作用,作为城乡之间的缓冲地带,可以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一个接近于原本生活场所的地域,为农民工逐渐转型为城市人、在城市中寻找心灵慰藉提供一个绝佳的精神家园。

4.可以更加丰富城市的生活方式

陈建军学者研究了西方后工业化社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觉得现代城市生活方式仍存在诸多弊端和问题,而城中村那种城乡交融的生活方式使城市更加多元化的同时,恰好可以为其实现有益的补充,起到了一种“阴阳互补”的作用。

5.可以促进非正规就业环境的形成

非正规经济大量发展是城中村经济产业的重要特征,而其由于门槛层次较低、对技能水平要求不高成为外来打工人员的首选行业,对于解决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具有难以估量的作用。不可否认的是,近三十年来,非正规就业在我国城市就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政府应该充分重视其中蕴含的战略意义。

6.可以传承大量传统文化元素和历史遗迹

城市化的过程,是一个放弃传统,追求现代化的过程,虽然政府与不少有识之士都已意识到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便是继续保持传统文化,但在拆迁整改、把农村变为城市的过程中,难免会有许多珍贵的文化元素遭到破坏。孙林学者就认为城中村将成为保留传统文化、城市特色的最后一块自留地,保存反映当地传统文化特色的元素,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仍将是城中村的重要功能与作用。

(二)问题表现

城中村虽然有巨大的社会和经济功能,不过必须承认,城中村也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广大的学者和研究者们要改造城中村,都是源于其呈现的各种不利于社会发展的问题。

1.规划设计不合理,建筑杂乱无章 马晓茗认为城中村开发强度普遍过大,建筑密度过高,间距过小,形成了“贴面楼”、“握手楼”等景观,与城市布局格格不入,且楼房大多由居民自己请施工队建造,建筑质量不高,存在安全隐患。规划设计的不合理,造成了国有土地资产的流失,也妨碍了房地产市场的正常运行。

2.人口构成复杂,社会治安混乱 城中村里有着大量流动、分散的外来人口,而城中村内不健全的社区管理与特殊的人口结构,使其成为整个城市治安管理的薄弱环节。出租屋内往往藏污纳垢,恶性治安事件甚至违法活动不断,已成为各类刑事案件的重灾区。

3.基础公共设施相当缺乏

在刘梦琴看来,城中村公共设施严重不足,主要表现为:道路狭窄拥挤,电力、电讯、供水、煤气管道线路混乱,采光、通风、排水困难,公共活动场地和设施缺乏,环境卫生脏乱差,卫生状况极其堪忧,消防隐患极大。基础设施的缺失和不足无疑与政府的不作为有着很大的关系。

4.食利寄生现象 刘梦琴还认为城中村村民的租金收入和不菲的集体经济分红,滋生了一大批“食利阶层”,有数量的青年人因此固守现状,缺乏开拓进取精神,成为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二世祖”和自愿选择不就业的“主观剩余劳动力”。

5.社会边缘人群

城中村虽经受着城市文化的洗礼,却又保留着浓厚的农村文化氛围,村民文化程度不高,收入低微,虽说脱离了农业,但未被城市完全接纳,无归属感,就形成了独特的边缘性心理和边缘性人群。

综上所述,城中村具有实际意义的经济社会功能,有其存在的价值所在。然而,在众多研究人员中,却只有少量注意到了城中村的功能作用,固然,城中村的问题不少,但笔者认为凡事都需从正反两方面辩证统一地看待,在斥责城中村为“城市的毒瘤”之时,切不可忘却其做出的贡献,其历史合理性应该受到更多关注和论证,任何企图简单消灭、去除城中村的改造之路只能走近死胡同。

三. 城中村改造的难点分析和对策建议

研究问题最终是为了解决问题。城中村需要治理和改造,这点毋庸置疑。合理改造城中村,对于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社会的稳定、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不可轻视的意义。然而,显然城中村的改造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各专家学者也普遍认为这其中所遇的阻力不能小觑,蕴含的难点之多、之大需仔细思量斟酌。(一)难点分析

1.改造成本高,投资回报小

首先,乐建明、颜哲等人便认为改造城中村需要高昂的拆迁安置成本、广大的回迁安置面积,与之对应的却是其中可用于销售的面积小,投资回报小,导致房地产投资开发商鲜有涉足者。因而,他们把如何降低城中村改造成本,保证合理的投资回报率看做是城中村改造能否顺利推进的最大制约因素。

2.利益的协调

其次,张侠、赵德义等学者认为改造城中村牵涉到旧村居民、开发商与政府三方,这三方面是相辅相成,又是相互牵制的,因此就涉及到了一个利益的协调问题。他们认为,在改造过程中两方面的利益协调最为关键:一是资金来源,即如何合理确定开发商利润分成的问题;二是拆迁补偿,即如何合理补偿旧村居民、确保其切身利益得到保障的问题。张侠等人将此作为城中村改造工作的主要难点,笔者表示赞同。

3.土地安置难以管制

陈建军研究发现,在利益驱动下,部分城中村村干部联合开发商,私下圈地卖地,违法占用集体土地甚至农用地进行开发建设,违规面向社会销售,而部分城市居民置政府的消费警示不顾,贪图便宜,购买了上述得不到法律保护的房屋,使此现象愈演愈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推进。

4.村民的阻力问题

还有不少的研究者认为来自于城中村原村民的阻力也是阻碍城中村改造的重要因素。目前,城中村村民收入主要靠集体经济和出租屋租金,而在许多城市,改造后村民依旧要过着以出租收入为主的生活,没有实现其生存方式的转变,潜意识他们便会抵触改造。另外,村民的社会保障体制存在着很大缺陷,改造后大部分村民仍无法参保和享受城市居民待遇。这问题不解决,誓必将影响到村民参与改造的积极性,给改造工作带来不小的阻力。

(二)改造对策

针对城中村出现的问题和所呈现的各种改造难点,各位学者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的建议对策,笔者在此将其简单归纳为观念转变、政策制定、模式选择三方面。

1.观念转变

这里的转变观念包括两方,一方是以当地政府为代表的改造者,他们必须站在历史角度尊重城中村的客观存在及其价值,不能简单将城中村视为“贫民窟”,绝不可以抱着从物质空间上“消灭”、“清理”城中村的想法,一蹴而就的态度是不正确的,应该充分认识城中村产生的根源和其延续的可取性。另一方就是原城中村居民这些接受改造者,在改造过程中,不能单一地使用强制命令手段,还要注重村民思想观念的更新,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给村民灌输先进的城市文化,致力于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水平和技能水平,切实帮助他们彻底摆脱对土地和出租屋的依赖感,得到了村民的支持,改造工作将事半功倍,否则,不顾村民意愿,一切只会举步维艰。

2.政策制定

城中村问题的产生与体制上的缺漏有莫大关系,因此城中村的改造更需要政策的推动、扶持和保障。学者们提出了不少改造措施,有的基于如何消除城乡二元体制的差异和社会边缘性及阶层分异问题,强调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有的较关注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及建设景观等问题,还有的则强调公共政策的重要性,试图建立完善的城市管理体制和政策框架,从而加强城市整体管理。总而言之,政府或改造单位必须因地制宜,制定出各村改造的优惠政策,出台包括土地处置、村集体经济改制、社会保障体制一系列完备的配套政策规范,为改造城中村创造良好的、系统化的政策环境。

3.模式选择

在城中村改造模式选择上,学者们经过长久的研究,提出了三种模式:①以村民或村集体为改造主体的非市场化模式;②以政府为主导的半市场化模式;③以开发商为主导的市场化模式。三种模式各有特点,有利有弊,如何抉择应取决于当地城中村实际情况而行。

① 政府主导型

即政府在整个城中村改造中从立项、拆迁、安置、建设、监督、管理、协调等各个环节都发挥主导作用。但采用此模式时政府却难以做到保持资金平衡,还容易采取行政手段进行干涉,往往会损害村民利益,因此越来越少地出现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

② 村集体主导型

村民在政府指导与支持下,自筹资金,自行完成改造。该模式优点在于村民起主导作用,可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并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其意愿,且政府也能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更好地给予优惠和协助;缺陷是村民缺少开发建设经验,极易会因降低物质空间的改造品质而导致中途失败。该模式也只适用于村集体及村民筹资能力强,村规模较小的情况,并不普遍。

③ 开发商主导型

政府通过市场,引入竞争招标机制,吸引房地产开发商进行城中村改造。此模式的优势是开发商资金雄厚,开发经验丰富,既缓解了政府资金的局限性,又可避免行政力量的过多介入,减少官民冲突;不足的是,开发商利字当头,容易在改造过程中为追求经济利益而做出损害村民和城市利益的举动。因此,如若采用该模式,政府必须在其中扮演合理引导和严格控制的角色。

四. 结语

通过对众多专家学者观点的研究,笔者对城中村现象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写下这篇述评后,仍有些许启示想法不吐不快。

1.城中村的诞生有经济、文化、制度等多方面的因素,当我们从各个角度揭示城中村的成因时,应注意将各个根源相互联系论证,因为它们之间本就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只有用更综合地眼光看待这种种因素,才更能从本质上剖析城中村的成因。

2.在批判城中村所带来的各种各样社会问题的同时,不应忘记它的存在具有历史合理性。城中村的治安问题层出不穷,可同样,它的贡献作用不可缺少。应一分为二地看待每件事物,城中村也不例外,它具有两面性,在面对城中村时,应该关注到其背后的成因,真正理解广大村民的需求和制度的缺陷。只有做到这样,方可谈如何改造城中村,而非如何消灭城中村。

3.城中村的改造方法多种多样,出路也并非只有一条,前文只是给出了几种最主要的模式选择。如何取舍,取决于当地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即可,不能死守形式。另外,在改造之前、之后,还要做到有效管理城中村,一定要以人为本,将城中村村民的利益置于首位,切实保障其应有的合法权益,还应注意协调好政府、开发商、村民的关系,力求在共同努力下建设一个更美好的城市。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统筹考虑、综合发展,让我国的城中村改造真正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⑴吴迪,高鹏.“城中村”问题的国内理论研究进展[J].学术论坛,2024(12):114~119 ⑵刘梦琴.对城中村经济社会功能与问题的再认识[J].广东社会科学,2024(4):21~27 ⑶刘梦琴.城中村产生与延续机理的制度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2024(3):157~162 ⑷石迎军.城中村改造模式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24,19(1):206~207 ⑸张侠,赵德义,朱晓东,彭补拙.城中村改造中的利益关系分析与应对[J].经济地理,2024,26(3):496~499 ⑹孙林.对城中村性质与作用的再认识—以广州市为例[J].理论导刊,2024(1):69~71 ⑺张京祥,赵伟.二元规制环境中城中村发展及其意义的分析[J].2024(1)

⑻陈建军.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问题解读与对策研究—以山西太原市城中村改造为例[J].规划师,2024,26:62~65 ⑼崔艺红.城中村产生的经济根源[J].经济纵横,2024(9):45~47 ⑽仝德,冯长春.国内外城中村研究进展及展望[J].人文地理,2024,24(6):29~35 ⑾岳昭亭.城中村改造中政府引导的利益分配[D].西北大学,2024 ⑿周晓唯.“城中村”改造中制度安排的选择[J].生产力研究,2024(15):49~50 ⒀赵恒伯.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城中村改造问题及其出路[J].江西社会科学,2024(10):204~207 ⒁江金彦.“城中村”改造中的政府政策及其行为边界[J].生产力研究,2024(15):51~52 ⒂邵任薇.城中村改造中的政府角色扮演:安排者、监管者和协调者[J].城市发展研究,2024,17(12):125~128 ⒃乐建明,颜哲.城中村改造的几点思路[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24,27(2):95~99 ⒄王慧.城中村改造的法律困境与对策—以秦皇岛城中村改造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24,26(14):449~452 ⒅马晓茗.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问题探索[J].大家,2024(12):246~247 ⒆吴德意,邓婷.建设国际文化名城背景下城中村改造—以长沙市岳麓区为例[J].商品与质量,2024:31~32 ⒇刘英泽,王慧,赵艳芹,孟文静.城中村失地居民社会保障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24(21):371~374

第五篇: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研究述评

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研究述评

王银晖

(安阳工学院体育教学部 455000)

摘要:本文对于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损伤研究做出概括,对比国内外研究进展,找出其中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探讨网球运动损伤发生规律,以期能为我国网球运动的发展做出贡献。

随着世界网球运动的蓬勃发展,先进的训练方法的引进和频繁的国际交流促使我国网球运动员水平在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已涌现出了一批高水平青少年运动员,因此我国网球运动的前景非常广阔。但是目前我们面临最大的问题是由于训练方法应用不当和缺乏损伤防治意识而引起的伤病问题,再加上青少年运动员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某些运动员由于伤病原因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训练和比赛的正常进行。运动损伤的发生不仅会破坏运动训练的系统性,影响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的提高,还给运动员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巨大压力,同时也给国家带来极大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因此,如何降低甚至消除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生是关系到我国网球运动发展前途的重要问题,也是网球运动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1 青少年网球运动员损伤概况

青少年网球运动员是我国未来网球的希望,如何从长远利益出发对青少年运动员进行科学有效的训练是广大网球教练员和网球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关于运动训练的科学研究发展很快,许多新兴科学的方法手段运用于青少年网球训练,使青少年网球运动员成绩迅速得到提高。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网球运动员面临着这样一个尴尬的问题,很多网球运动员在青少年时期参加国际青少年网球比赛时都能拿到比较好的名次,和国外选手相比我国青少年选手的实力水平并不逊色,但是绝大部分运动员在步入成人比赛之后就不能再有所建树了。这和我国现阶段的训练体制有很大的关系,由于网球运动在我国开展时间相对较短,不少教练员急功近利,没有综合衡量青少年运动员现实情况,过分开发潜力,导致当前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训练中普遍存在着“成人化”、“简单化”的现象,训练偏重结果,对于如何保证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在高强度的比赛和训练中避免运动损伤发生方面考虑较少,它使得一批极具潜力的年轻优秀选手不是昙花一现就是出师未捷身先伤,饮恨赛场,过早结束了本该辉煌的运动生涯。国家培养一名优秀运动员需要巨大的投资,然而不科学的训练方法等往往造成伤病缠身,只能望“球”兴叹,造成人才利用率不高,给国家和个人造成了人力、物力、及时间上的巨大浪费。国际研究现状

当前,世界男子职业网球选手协会(ATP)和国际网球联合会为全世界各重大联赛配备了受过良好专业培训的物理治疗师和队医,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还为所有比赛的顶尖选手配备了合格的医生。但是对于非顶级选手以及青少年选手这方面做的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就此ITF运动医学委员会认为在学习研究有关网球运动员全面健康的问题领域应包括生理、营养、生物力学,设备的改进对运动员的影响,心理上的准备以及其他方面,比如时差反映、海拔高度、温度、湿度和非常年轻的运动员打网球的效果等。国际网球运动医学与科学领域经验丰富的专家讨论了各种各样的损伤问题:医疗主任David Altchek和美国戴维斯杯联赛医生撰写了网球运动中日益普遍的肩关节损伤处理方法;前医疗主任Hartmut Krahl和他来自艾森国际女子网球协会巡回赛的同事讨论了如何处理背部损伤问题;印第安纳波利斯国际女子网球协会巡回赛的医疗主任Arth Retting就手和腕损伤的处理方法陈述了他的观点;Scott Lynch讨论了膝、小腿、踝、足和肘的损伤问题;瑞典运动医学专家Per

A.F.H.Renstrom 在他主编的《运动损伤预防与治疗的临床实践》一书中对网球训练导致的运动损伤给出了一个概括性的总结,从素质、力学、训练、装备等几个方面给出了建议;另

外Michael Bergeron讨论了网球体能和营养方面的最新研究及在高温环境中比赛的危险性;前网球运动医学学会主席、现美国网球协会医疗委员会成员Ben Kibler讨论了年轻选手比赛过程中所面临的损伤及其他特殊问题,总结了网球运动损伤的病理生理学背景知识及损伤后如何使选手尽快重返赛场的康复原则。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的相关专家也对网球运动损伤做了一定的研究,如上海体育医院的林勇、上海体育科研所的忻鼎亮等撰写的《上海网球队运动员手腕损伤初探》一文中运用生物力学的方法,对上海网球队10名运动员正手击球时手腕活动度进行解析,并使用Cybcs-6000型等动肌力测试仪测试握拍手臂肌群力量。得出结果表明:击球时手腕活动度过大是手腕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前臂肌群力量相对不足是手腕损伤的另一原因。最后,作者提出了预防和治疗的建议;江苏网球队的周正早在1988年的《析网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一文中就对网球运动综合损伤问题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华中师范大学的栾丽霞等人在《大学生网球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中对体育院校网球专选大学生损伤的一般状况进行调查,得出大学生网球运动损伤多以关节扭伤为主,集中在人体的腕、肘、肩及踝关节。损伤的主要原因是技术动作错误和局部负担过重,同时提出了预防网球运动损伤的措施和建议;黄祁平等撰写的《基于网球训练中肘部韧带损伤机制的运动解剖学研究》详细论述了网球训练中肘关节损伤发病的解剖机制,为网球训练及网球肘的预防提供了参考;翁锡全等人在著作《2024年全国青少年集训队运动员身体机能调查》中对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各项身体生理生化指标做出了详细调查;最近对于网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系统研究是韩奇、王乐华等人在2024年做出的,他们在《关于我国现代网球运动损伤研究的状况分析》一文中对国内有关网球运动损伤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从而得出:网球运动损伤发生率很高,网球运动损伤的好发部位有腕、膝、踝、肘等部位,损伤的类型以肌肉拉伤和关节扭伤为主,针对损伤治疗的研究较多,但是在运动损伤的预防、运动损伤的原因、运动损伤的影响因素以及伤后处理的影响因素这些方面的研究较少或较为简单,很少从训练学的角度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这个研究虽然不是专门针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进行的,但对于我们研究青少年损伤机制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综合国内对青少年网球损伤的各种研究我发现,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大部分集中在网球肘的防治方面,虽然也有部分学者对于网球运动损伤作出了整体性的概括,如周全富,宋崇丽,孙福成等人撰写的《网球运动负荷特征的评定》,但针对国内训练条件下的青少年网球运动员损伤防治的研究很少。前景展望

目前,随着彭帅、李娜、郑洁等一批转入职业球员的优秀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取得了越来越多的名次,网球运动在国内的发展前景更加喜人。这些优秀运动员与世界接轨所带来的网球理念、先进训练方法更加刺激国内网球水平不断提高,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基础训练的重要性在我国体育界逐渐凸显。大家不单单把目光聚焦在那些取得成绩后光芒四射的优秀运动员身上,青少年运动员已经取得了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而且这种关注还在向着良性方面继续延续。然而,纵观我们现在已经取得的成果,还远远不能满足解决青少年网球运动员损伤问题的要求。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应该注重调查对象的长期性和广泛性,在借鉴国外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发展特点,综合调查探讨青少年运动员损伤发生情况,为预防损伤发生、提高运动员训练水平服务。

参考文献:

[1] 黄祁平,肖建忠,蒋桂凤.基于网球训练中肘部韧带损伤机制的运动解剖学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4(3):211-213

[2] 蒋伟浩1994年-2024年我国网球运动的科研发展现状与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03期

[3] 刘世军,张运亮.制约中国网球运动发展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4年,第02期

[4] 祝振军,王平.女子网球运动员足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J].辽宁体育科技2024年,第03期

[5]伦斯特伦(瑞典),徐国栋译.网球(运动医学与科学手册)[M].人民体育出版社.2024.8

[6]林勇,忻鼎亮.上海网球队运动员手腕损伤初探[J].体育科研 1997.3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王银晖(1982-),男,河南滑县人,安阳工学院体育教学部教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

我国教师人格研究述评.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本类热门推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