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万书网,千万量级范文库任你选!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三号文库

金融学论文

说明:文章内容所见即所得,本站下载的DOCX文档与页面上展示的相同。如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客服QQ:4084380 发送本文地址给客服即可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本文地址:https://www.wanshu.net/fanwen/a3/390049.html

第一篇:金融学论文

姓名:XXX

学好:XXXXXX

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论人民币汇率升值

我们都知道,2024年9月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持续时间达半年之久,然而,除了人民币以外,其他国家的货币都对美元贬值。现在回过头来看,人民币的汇率不但不降,反而升了上去。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先来讨论它的原因。

首先,从国内来讲:无论从何种角度看,经济增长状况始终是决定一国货币价值的根本因素。其次是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缺陷。从理论上来看,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反映的是市场的供求关系。但从现在实行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来看,由于存在着两个突出的特点,即银行结售汇的强制性与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封闭性,导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缺陷,从而使人民币汇率基本上体现的是政府意志,而非市场供求关系,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市场汇率。这其中实施的人民币强制性结售汇制度限制了出口企业和居民个人外汇留存,抑制了外汇需求,造成虚假的“供”大于“求”,使人民币汇率难以反映市场实际供求状况。强制性结售汇制度是在担心人民币贬值时出台的,在有升值预期时,这种制度会导致外汇储备的被动增加,强化升值的压力。进而造成了一种不对称的外汇管理体制,从而加剧了人民币汇率的上升。

然后,国际这一方面,总所周知,外汇市场的形成与国际贸易和投资是分不开的,国际收支是一国对外经济活动中的各种收支的总和。在浮动汇率制下,市场供求决定汇率的变动,随着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我国的经常项目顺差近年来保持着较高的水平,这就潜地里形成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还有人民币汇率与我国货币供应量大体上成正相关。我国一直推行的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政策是鼓励出口、限制进口、以出口增长带动经济发展,大大促进了经常项目顺差的产生。同时我国实行鼓励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使我国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热点地区。跨国公司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大举在我国建立生产基地,形成了较大的资本净流入。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外投资者不但可以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更看好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因此,外商投资大幅增加。由于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人民币资金相当紧张,外资进入又多,所以出现了明显的外汇供大于求,造成人民币升值趋势。除了这些因素以外,也有其他的。如:人民币尚未成为完全可兑换货币,这种状况,必然抑制外汇需求的增长,加剧外汇市场的供大于求,拉动人民币汇率走高。

对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它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

首先是政策方面,它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由于人民币汇率面临升值压力,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迫使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大量买进外汇,从而使以外汇占款的形式投放的基础货币相应增加。从表面上来看,货币供应量在持续增长,但供应结构的差异却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除此之外,它还会导致资源的重新配置,因此必然产生连带的利益格局变动和利益格局的协调,面对这种情况,只能用政策来进行调整。因此,一旦人民币汇率升值或体制变革,则相应的政策调整是非常可能出现的。而政策调整所涉及的范围,不但有金融政策,还会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和其它的政策领域。对此,企业必须有所了解,因为今天所享受的政策,明天未必会持续。

其次是产业方面,如果人民币汇率升值,则进口环节比较舒服,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可以用同样的价钱买到更多的产品;相较之下,出口环节则相对受限,以出口产品为主的企业要注意,自身产品的价格可能会相对上升,产品竞争力方面必须要有其它的应对作法。不过,对于出口企业而言,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那些进口原材料,加工后再出口的企业,人民币汇率升值,其影响就不会很大,因为人民币汇率升值已经降低了进口商品价格,也降低了以进口原材料为主的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降低部分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惠及国内消费者。而且很多出口企业实际是“两头在外”企业。需要指出的是,从人民币汇率调整的前景来看,未来有条件的企业应该坚持“走出去”的方向,人民币升值已经为企业的对外投资提供了货币基础,充分利用这样的货币基础,有助于企业未来经营成功,在这方面,日本企业已经提供了相当多的经验。

第三是资本市场,这个方面会涉及到很多问题,如果单以股票市场来看,由于人民币汇率升值,以人民币定价的股票相对于投资而言,价格会相形提高,因此并不有利。但与此同时,以外汇定价的股票,如B股等,因美元或港币的价格相对于人民币贬值,股价会有所便宜,投资价值就会相对上升。不过,从人民币汇率升值有很大可能将表现为一种趋势性的状态来看,外资也很可能因看好升值导致的边际利润,而加大投资筹码,这样一来,对股票市场就将表现为是一种利好。

第四是居民消费,由于中国城乡居民的大部分境内消费都是用人民币购买的中国制造产品,因此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并不大,或是说基本不受影响。但中国居民的境外消费,因为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会相对扩大,有利于中国居民的出境购物。很显然,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中,最大的受益者将是港澳地区。而对于那些持有外汇资产的人士而言,一种以往表现并不强烈的问题将会出现,那就是汇率风险。而为了规避风险,预计各种货币交易的民间需求将会上升。

第五是银行业,这个行业面临的问题非常复杂,一方面是银行内部的治理结构面临很大的挑战,一方面是市场风险加大。有博取人民币升值套利的资金流入,就有在人民币升值之后的资金流出,只是规模还不好估计。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中国经济依然可以保持强劲增长的状态,则人民币升值前景将会持续,这种情况下,资金流出的规模将不会很大。此外,由于人民币汇率升值以及导致的震动,银行货币交易的风险敞口可能导致各种问题发生,这种问题,考验的就是银行内部的风险控制体系及其能力了。

面对这把双刃剑,我国应迅速采取应对措施。

一、坚定不移地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在金融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情况下,汇率变动对一国经济的重要影响日益显著,而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根本所在,因此,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意义不仅在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而且也是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必然选择。例如,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实现就是需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以稳定为基础,人民币汇率调控目标可由盯住美元转为盯住一篮子货币。采取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方式,有助于淡化市场对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关注程度,稳定我国对美元区、欧元区和日元区的贸易条件。当市场供求关系与篮子货币计算出的目标汇率有差异时,甚至方向不一致时,必须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进行调整。

二、在当前形势下,我国不但要控制外汇储备规模,使其保持在稳定的水平上之外,而且要管理好外汇储备,利用好外汇储备,提高外汇储备运营效率,合理选择外汇储备的货币结构和资产结构,注重对外汇储备的风险管理,进而创造最佳的外汇储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将储备转化为投资、将资金转化为资本的新机制。

三、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币最终将成为完全可兑换货币,而且将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经济持续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国际收支状况良好,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这与人民币非自由兑换货币的现状极不相称。因此,我国应推进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进程。

四、实事求是地来看,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存在着许多缺陷:汇率的形成机制缺失、汇率缺乏灵活性或弹性、汇率的调整缺乏准确依据、维持现行汇率制度的成本较大、加入WTO后汇率市场化的压力增大。这就需要我们对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改革。而人民币汇

率制度改革应当把握以下基本原则:真正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管理的方式和手段多样化、适当扩大汇率的浮动区间。

五、制定和完善配套政策。出口退税政策是与外贸出口关联度比较大的税收政策,与其它财政政策相比,退税的政策效应发挥较为迅速和明显。退税的增加实际上相当于人民币汇率的贬值,退税减少则相当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我国可采取调整出口退税的措施来抵消人民币汇率升值造成的负面影响。

六、培育企业的风险意识。长期以来,我国的政府部门和企业已习惯于固定汇率,习惯于汇率稳定的经营环境。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长期以来习惯于依靠本币贬值刺激出口的粗放型经营方式,而不是通过加强管理、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来提高效益提高了出口竞争力。从目前形势看,这种认识和心理准备已经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现实,根本不可能应对金融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针对目前国内相当多的公司企业对汇率制度与汇率风险的影响认识不足或了解甚少的状况,应组织有关部门开展研究和宣传普及工作,帮助公司企业培训人员和制定新的发展战略,使企业能够适应新的形势。

最后,我想说的是,无论人民币汇率怎样变化,只要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警惕国际资本的动向,就可以安然地度过这一时期。

第二篇:金融学论文

金融学心得体会

姓名:彭岑

学号:

学院: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 0086820

1金融学心得体会

这个暑假通过对《金融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是我对金融的概念、范畴以及金融机构等平常比较生疏的概念有了很好的理解。同时也让我对国内外的金融现状有了更透彻、明了的认知。

对于金融,每个人的认识是不大相同的,近年来有一种理解,即认为“金融”仅指资本市场,仅指资本市场的微观运行机制。

其实,金融学是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在经济生活中,信用和货币流通处于不可分割状态。因此金融学的基本内容是:把信用和货币流通紧密联系在一起,研究它们本身的运动规律和它们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它们与其他经济范畴的相互制约关系。

信用活动与货币流通紧密联系构成金融活动,是近代资本经济发展起来以后的事情。在自然经济占优势的条件下,信用形式是高利贷,与之同时存在的主要是金属货币的流通。金属货币的铸造权通常是由政府所垄断,这时信用与货币流通之间的联系只分别涉及信用活动与货币流通的一部分;就整体来说,它们则是各自独立发展的。当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来后,现代银行产生了,银行成为国民经济中信用活动的中心,并在信用活动的基础上发行银行券和组织转帐结算。银行券的流通和转帐结算的开展,逐步代替并最终完全排除了金属铸币的流通。这样,流通中货币数量的变化则由银行信用的扩张或紧缩来调节,货币的运动则与信用关系中债权、债务的转移和消长结合在一起,并终于形成了现代的金融活动。

金融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最早形成于西方,叫“货币银行学”。近代中国的金融学是从西方介绍来的。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后,“货币信用学”的名称逐渐被广泛采用。这时,开始注意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下的金融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一些理论问题加以探讨,如:人民币的性质问题,货币流通规律问题,社会主义银行的作用问题,财政收支、信贷收支和物资供求平衡问题,等等。不过,总的说,在这期间,金融学没有受到重视。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金融学建设进入了新阶段,一方面结合实际重新研究和阐明马克思主义的金融学说,另一方面则扭转了完全排斥西方当代金融学的倾向,并展开了对它们的研究和评介;同时,随着经济生活中金融活动作用的日益增强,金融学科受到了广泛的重视;这就为以中国实际为背景的金融学创造了迅速发展的有利条件。

金融学研究的内容极其丰富。它不仅限于金融理论方面的研究,还包括金融史、金融学说史、当代东西方各派金融学说,以及对各国金融体制、金融政策的分别研究和比较研究,信托、保险等理论也在金融学的研究范围内。

金融学是从经济学分化出来的、研究资金融通的学科。传统的金融学研究领域大致有两个方向:宏观层面的金融市场运行理论和微观层面的公司投资理论。其主要研究分支包括:金融市场学、公司金融学、金融工程学、金融经济学、投资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财政学、保险学等等。

数学、物理和工程学方法在金融学中被广泛应用,阐述金融思想的工具从日常语言发展到数理语言,具有了理论的精神与抽象将物理和应用数学应用于金融模型的高峰期,比如使用差分、偏微分方程和随机积分等数学工具描述股票走势、收益率曲线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走入股市,开始自己的投资生涯。熟悉股市的朋友一定都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巴菲特致股东的一封信

每年的3月,很多人都在期盼的沃伦·巴菲特《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信》。2024也是如此,如期而至。这类信一直都以平和亲切的行文和智慧幽默著称。在2024的巴菲特式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他坦承:2024年,收入净下滑115亿美元。是44年来表现最糟糕的一年。他说:到(2024年)年底,各类投资者均遭惨重损失,经济前景困惑,犹如被丢进一场羽毛球比赛的小鸟。他一度认为,未来油价远高于当前40至50美元水平的可能性很大;但到目前为止,他完全错了。他用了一个网球术语:“非受迫性失误”来形容自己的错误。这老头亏了那么多,还跟没事的一样,幽默了自己一把。接着老头继续发挥自己说话的风格,他表示:信贷的崩溃,让政府把“所有的都押上了”。他担心:在不远的未来,大量的资金注入带来的通货膨胀的冲击。他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让大家都在一条船上呢?不过,老头仍然保持了固有的乐观。一个在投资行业做了50年的人,他有这个本事,也有这个本钱。

看完这个故事,我们不得不感慨股市的变幻莫测.即使像巴菲特这样有丰富经验的人仍然会犯下重大投资错误,让自己损失惨重。说到本质,毕竟我们是人,而且永远也不会修炼成神,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资本市场中,每个人都会犯错误,此乃世间之常态,本无可厚非,但我认为必需引起人们注意的是当人们犯错误以后不同人的反应。在巴菲特的信中,我们很明显的可以感到他发自内心的谦逊,他的反思,以及他对市场的尊重。在这个全世界最有资本为自己的投资业绩而骄傲的人身上,我们感受到的更多的是一种平和的心态。然而,再看看我们身边的很多人,牛市中赚了钱就把功劳归于自身,兴奋不已;而熊市中赔了钱又会把责任推卸给政府或市场本身,牢骚满腹;总而言之,就是自己是最棒的,完全不尊重市场。这种投资者,确切的说应该是投机者的最终结局大家都很清楚,那就是一路赔钱最后伤心离场。我希望大家后要持有一种好的心态,有专业的知识,而不是盲目信从,培养对身边信息高度敏感的习惯,并且最重要的是对股票有真正的兴趣,这样你才能够在股市游刃有余。

对金融的学习带给我的影响是深可切久远的,也是我更清楚的认识到金融在社会中的前景,便于我更扎实的在金融这条路上走下去。

第三篇:金融学论文(标准格式)

人民币国际化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分析

(金融学)

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学号:

姓名:

授课教师姓名:

论文提交日期:2024年10月27日

学期:2024-2024-

1人民币国际化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呈现奇迹般快速增长。据报道,目前中国的经济实力位居世界第二,增长速度已达世界首位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和对外开放的程度进一步扩大,我国的国际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人民币国际化成为历史的必然。本文主要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给我们国家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并对如何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作了简单探讨。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挑战、机遇、策略

货币国际化是指一种货币在发行过境外被使用和持有,该货币不仅可以在该国居民间交易使用,也是货币发行国居民与非居民交易的重要货币。一种货币要想成为国际货币,其至少要能成为国内外居民提供价值储藏、交易媒介和记账单位的功能。

人民币国际化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段时期的发展。可以说我国已经开始了这个过程,但离完全的人民币国际化还有很大一段距离,并且在之前我国也面临经济能否保持可持续发展,资本项目尚未实现可自由兑换,金融市场尚不发达且开放度不够,以银行为核心的金融体系国际化程度较低等各种问题,但是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效应进行深入的先期研究和分析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任何的经济现象都具有两面性,同样,对我国经济发展来说,人民币国际化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因此我们应以辩证的目光来看这件事情。

一、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机遇

1.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打破目前由美元主导世界货币市场的格局,即打破美国的霸权货币体系。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后,国际上将会减少对美元的依赖,风险将会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可以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如果人民币能够成为国际间普遍接受的支付、结算、投资和储藏手段,那么就说明人民币具有高于其他货币的地位,因此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就是人民币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过程。而一国货币国际化的过程,也是该国国际地位逐渐提高的过程。使中国早日跨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增强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人民币国际化后,中国就拥有了一种世界货币的发型和调节权,对全球经济活动的影响和发言权也将随之增加,届时通过参与更多的国际事务和多边协商,我国将最终顺利实现和平崛起。同时,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可以改变目前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减少国际货币体制对中国的不利影响。

2.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中国获得国际铸币税收益。是先人民币国际化后最直接、最大的收益是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铸币税是指货币发行者凭借发行货币的特权所获得的纸币发行面额与纸币发行成本之间的差额。在本国发行纸币,铸币税收入是取之于本国用之于本国,而发行国际货币则相当于从别国征收铸币税,这种收

益基本是无成本的。

3.人民币国际化以后,就意味着在我国的对外贸易和非贸易中直接用人民币支付和结算,而不必再动用外汇对外支付,可以节省汇兑成本以及降低使用其他货币面临的汇率风险,是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不再受到外汇的制约。目前我国拥有数额较大的外汇储备,实际是相当于对外国政府的巨额无偿贷款。同时还要承担通货膨胀税,人民币国际化后,特别是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后,不仅可以减少外汇储备的持有量,从而减少为管理巨额外汇储备所支付的成本,而且还可以减少因使用外汇引起的财富流失,为中国利用资金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4.人民币国际化后,势必会成为国际储备货币,这样的话,人民币海外需求将迅速增加,这也促进了金融工具的创新以及人民币品衍生市场的发展,一方面,境外出口商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以及进行人民币融资需要人民币远期利率互换等衍生工具进行风险对冲操作。另一方面,中国对大宗商品的需求也迫切需要人民币对大宗商品进行定价解决流动性限制,二者必须有充分广度和深度的商品期货期权市场的支持。人民币国际化后,更有利于中资银行研发新产品,拓展新业务。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不足千种,而世界上货币住到国家的金融产品都多达几千种,美国甚至超过1万种。因此中资银行在这方面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

5.人民币国际化还可以促进国内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以适应国际市场变化的需要,我们知道,人民币要实现国际化是应具备一定条件的,条件之一就是我国企业要建立起能够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的现代企业制度,而现代企业制度能够不断营造全新的企业经营和管理机制,是企业不断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因此,人民币国际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及企业的外向化发展机密联系,它可以促进企业不断的深化改革,加快向海外发展的进程。

二、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挑战

1.人民币国际化会使货币政策的调控难度加大,影响调控的效果。货币政策是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而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必须建立在资本的国际自由流动和汇率制度的稳定之上,根据克格曼的“三角形”假说,一国若选择了这两个目标则必须放弃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即人民币国际化后,一方面由于经济的开放性,资本流动、国外经济、货币替代等因素会影响国内货币需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工具,从而影响到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市场上将流通一定量的人民币,而这些人民币的流动会消弱中央银行对国内人民币的控制能力,从而影响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实施效果。

2.人民币国际化会对金融稳定产生一定影响。人民币国际化一个直接的结果就是中国经济开放程度逐渐扩大,且与外部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同时国内的经济也将不可避免的遭受外部经济的冲击。主要表现有:扰乱我国的金融市场,削弱央行对经济金融的控制权,甚至妨碍到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并影响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效果。也将会给国际投资者创造逃离的机会,刺激短期投机性资本的流动。国际投机者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借入人民币,并在本国外汇市场上集中抛售,以打压人民币汇率并赚取巨额收益。

3.人民币国际化有可能引起国内经济的通货膨胀。当人民币国际化实现以后,人民币将作为国际经济贸易中经常使用的计价、支付和储备手段,并由此引发国际上对人民币的需求量大幅度提高,在大量人民币需求的推动下,我国人民币的发行量有极大的可能会大幅增加,从而导致国内的通货膨胀。

4.人民币国际化会使人民币现金管理和监测的难度加大。人民币国际化后,将会面临境外人民币现金需求和流通监测难度较大这个问题,而这个问题则会导致央行对人民币现金管理难度的增加。同时,人民币现金的跨境流动也有可能会加强一些非法活动的出现,如走私、赌博等。而伴随这些非法活动出现的不正常的人民币现金跨境流动,一来会影响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而来则会增加反假币、反洗钱工作的困难。

5.人民币国际化作为本国货币和作为国际货币的两种只能有时候会发生冲突。人民币国际化后,人民币与金融之间一体化程度将加强,这样,国内的货币政策将面临更加严重的“内外均衡的冲突”问题。将会是我国的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矛盾加剧,并使内外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将是我国国际收支调节成本过大而调节无力。国际储备货币发行过不时发现在实施国内货币政策是会受到国外本币持有额“突出”的钳制。例如,美国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当其经济生活中出现通货膨胀时,采用提高利率的货币政策进行调节,结果境外美元回流,国内美元增加,货币政策失效,当国内通货紧缩时,采取降低利率的政策,结果美元外流,国内货币减少,货币政策失效。

6.人民币国际化后中国企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人民币国际化后,会出现企业出口收汇市人民币、进口付汇也是人民币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是进出口核销制度出现操作性困难。这是因为可能会存在人民币来源混淆的情况,特别是多次转汇后支付渠道与国内支付混淆时,会出现如何界定资金是否来自境外的问题。这些都会对我国企业的海外经营和发展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应引起我国政府和企业部门的高度重视。

三、结论:人民币国际化机遇大于挑战

从长远利益看,人民币国际化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利益总体上远远大于其成本。美元、欧元等货币的国际化现实说明,拥有国际货币发行权,就意味着将制定或修改国际事务处理规则方面的巨大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

但是从前面所言来看,在人民币实现国际化的过程中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对于积极的方面,我们应该多加利用,而对于消极的部分,既然有些情况可以预见并且必然发生,就应该对这些因素都加以考虑,努力将消极的影响降到最低。既然人民币国际化存在两面性,那么,在人民币已经迈上国际化征程的今天,客观认识人民币国际化的这些利弊,才能未雨绸缪。

参考文献:

[1]李晓,丁一兵.亚洲的超越.当代中国出版社.2024

[2]聂利君.货币国际化问题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24

[3]刘力臻,徐奇渊.人民币国际化探索.人民出版社.2024

[4]陈树生:汇率理论与汇率政策研究。2024.[5]常青.金融危机下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探讨.国际经贸.2024第16期.[6]张浩.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分析.经济纵横.2024第3期.[7]刘曙光:东亚货币合作的前景与中国作用。国际经济合作,2024.

第四篇:金融学论文参考选题

参考论文题目(可从下列题目中选,也可自拟论文题目)

1.关于公共财政与市场机制关系问题的研究

2.论公共财政的职能与作用

3.关于公共产品的研究

4.关于政府干预与政府失灵的研究

5.公共定价研究

6.关于混合产品的研究

7.关于我国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的分析

8.论我国财政支出的规模与结构

9.关于财政支出中公平与效率原则的研究

10.关于财政支出的效益分析

11.关于我国财政投资性支出的分析

12.我国当前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研究

13.对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的分析和研究

14.关于我国的教育支出结构研究

15.关于税收支出的研究

16.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

17.论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与管理

18.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考

19.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

20.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1.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22.关于积极财政政策的研究

23.关于加强国债管理的研究

24.关于政府采购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5.关于国债规模问题的分析

26.关于国债市场的研究

27.关于财政补贴改革的研究

28.关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研究

29.我国宏观调控中的货币与财政政策差异分析

30.论财政对我国目前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

31.完善我国公平收入分配保障机制的财政政策研究

32.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财政政策

33.论公共财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34.关于政府非税收入的研究

35.中国财政史若干问题的借鉴作用

36.论财政政策与产业政策、工资政策、国际收支政策关系的协调

37.关于财政赤字规模的研究

38.关于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影响

39.关于财政宏观调控问题的分析

40.关于我国就业与再就业的财政政策研究

41.解决“三农”问题的财政对策分析

42.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对策

43.环境保护的公共财税政策研究

44.地方政府间的分税制研究

45.稳健财政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46.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思考

47.稳健财政政策研究

48.进一步深化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方式改革的思考

49.我国现行政府预算编制方法评价及完善思路

50.探索国库集中收付,促进财政良性循环

51.进一步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

52.加强政府预算执行管理的现实意义及应注意的问题

53.关于提高我国政府预算管理法制化水平的思考

54.深化我国预算外资金管理改革的对策思考

55.构建以公共财政为基础的财政预算管理体制

56.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

57.建立完善的预算监督制度的措施

58.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的政策建议

59.政府采购制度研究

60.完善国家预算法的思考

61.关于预算原则的实践问题

62.关于我国税款流失的问题分析

63.关于税制改革的研究

64.关于加强税收征管的研究

65.关于税收筹划的研究

66.企业税收筹划的战略研究

67.关于完善出口退税制度的研究

68.关于征收社会保障税的研究

69.关于避税与反避税的研究

70.关于征收物业税的研究

71.关于规范税法执法问题的探讨

72.税收负担分析

73.税收效应分析

74.最适商品课税理论分析

75.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的公共财政政策研究

76.论商品税对个人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77.我国财政分权的特征与改革取向

78.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79.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财政对策

80.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81.公共支出管理中的预算审计研究

82.财政管理体制演进与创新研究

83.关于政府收费的理论分析

84.义务教育需解决的财政问题与政策建议

85.农村义务教育解困的财政体制思考

86.关于我国国债政策的取向研究

87.完善县乡财政体制的探讨

88.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的问题研究

89.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分析与探索

90.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分析

91.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92.完善对农民直接补助制度的问题研究

93.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思考

94.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研究

95.完善我国财政教育投入体制的思考

96.地方财政风险问题及对策研究

97.我国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研究

98.部门综合预算的编制方法研究

99.乡村负债问题与对策研究

100.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选择

101.养老保险制度的财政风险分析

102.政府债务与积极债务政策研究

103.免征农业税后的农民负担分析

104.建立突发性公共事务财政投入体系的对策研究

105.论WTO框架下我国海关税收征管的改革方向106.中国转移支付制度:现状、问题和改革建议

107.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政府责任定位研究108.关于财政政策调控国债市场风险的研究109.刺激国内消费需求增长的财政政策效应分析110.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111.我国目前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112.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与完善研究

113.关于财政就业支出的政策研究

114.关于突发事件的财政对策研究

115.关于精细化财政管理的研究

116.完善政府收费制度的研究

117.发展现代化农业的财政对策研究118.关于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研究

119.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120.规范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的研究

121.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财政对策研究

122.关于我国税式支出的现状与改进对策研究123.关于税收中性问题的研究

124.关于国债的经济效应研究

125.关于国际重复征税及其减除的对策研究126.关于我国外债情况的现状及对策研究127.关于财政赤字的经济效应分析

128.关于我国分税制体制的运行情况及改革建议129.我国目前财产税的现状及改革建议130.关于农村税费改革的研究

第五篇:金融学小论文

浅谈“限购令”对通货膨胀的抑制作用

随着近年来楼市的越来越热,房价越来越高,普通工薪阶层的人民大众只能望房兴叹的情况,随之而来的是人民群众对高房价的越来越多的不满,国家运用其行政力量发出一道“限购令”。此举一出引起社会各个不同利益群体的强烈反响,对于限购令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各种看法褒贬不一。我个人还是认为,限购政策对我们国家的通货膨胀还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下面我就从两个方面来简单的说一下我的观点。

一、限购政策能冻结之前投资在房地产市场中的流动性资金,减弱货币供给的流通速

度。限购政策使那些原来有能力,有资金,有意愿炒房的人都没有条件去购置更多的房产,整个房地产市场的活跃度下降,总交易量下降,投资者投资在其中的资金收不回来,冻结在那些还没有卖出的房产中,使整个市场中的流通中的货币减少。从货币供给的流动性来分析就是M1/M2是趋于变小,表明广义货币供给量中的准货币比重上升。货币供给的流动性减弱,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进而可以对我国的通货膨胀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另外,也可以防止进入方式的资金的迅速大规模的撤离,加剧由楼市的泡沫给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限购政策可以减弱房地产市场的巨大利润带来的杠杆作用,从而减少货

币乘数。房地产行业设计各行各业,而且存在较大的利润,投资者把通过炒房所获得的利润再投资到另外的行业,放大了货币乘数。所以说房地产市场就好比一个杠杆,使市场中流通着的总货币量增加,增加了经济的流动性。限购政策使这种交易强制减少,同样也减少了其对货币乘数的效应,所以,实际货币的流动性减弱,从而抑制通货膨胀。

综上,我国的限购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抑制通货膨胀的正面的积极的作用。

金融学论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本类热门推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