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大表彰会讲话三号文库
- 人大表彰会讲话三号文库
- 中国人居环境奖申报和评选办法三号文库
- 六年级暑期辅导练习四三号文库
- 移动,联通,电信三号文库
- 公务员礼仪修养之办公礼仪规范7三号文库
- 三个一切三号文库
- 86-湖南省人民检察院(决定)三号文库
- 关于栓心留人机制初探三号文库
-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交通运输厅等四部门关于加快我省交通运输产业人才培养意见的通知(共5篇)三号文库
- 写在毕业之前三号文库
- 人防半年总结三号文库
- 幼儿园园长培训心得(一)三号文库
- 承办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的办法三号文库
- 关于开展2024年金融统计检查的总结报告范文合集三号文库
- 道德讲堂心得体会其一三号文库
- 第十八期人民调解工作思考与探索三号文库
- 审计署公布新型农村社保、城镇居民社保和城乡居民社保基金审计情况三号文库
- 新疆事业单位考试作文案例4三号文库
- 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咨询三号文库
-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2024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方案三号文库
- 春节给企业集团的贺信三号文库
- 在全市科技、教育、人才大会上的讲话五篇三号文库
- 三年区委考察工作总结三号文库
- 第七届人文风采节策划三号文库
- 市人防办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三号文库
- 如何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2三号文库
- 10月公安入党转正申请书三号文库
- 人防工程防护作用三号文库
第一篇:关于加强大学生跨文化教育培养国际通用型人才
加强大学生跨文化教育 培养国际通用型人才——大学生跨文化素质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许国彬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这不仅冲破了国界,而且还缩小了各国和各地的距离,使世界经济融为整体。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全球生产力的大发展、加速了世界经济增长,为少数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经济进一步国际化。在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思想多元化、信息网络化形势下,自然要求中国人才也要国际化。因此,中国人才培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包括人才素质、人才培养、人才管理、人才战略等方面。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影响行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而未来社会需要大批创造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协作型人才、国际通用型人才,其中的国际通用型人才将最受青睐和重用。因此,高校应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和确定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加强学生跨文化教育,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能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国际通用型人才。
一、国际通用型人才是当今人才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和国内经济的腾飞,中国必将成为一个国际大市场并向世界各国辐射,人才也会因此在国际间流动。外资的大量进入和人才流动的国际化,将使高层次人才和热门专业人才更加走俏,特别是对信息技术、财务、营销、人力资源、行政、外语外贸、工商管理、国际法、网络技术等人才需求将更为迫切。党政机关、各行各业也因国际交往的需要而大量需要国际通用型人才。这种形势,除要求社会用人部门在物质待遇、发展空间、情感投资等方面寻找对策外,还需要高校从战略高度进行应对、寻求培养国际通用型人才的模式和途径。
根据我们近年来对用人单位的了解,目前我国存在着人才国际化总体水平较低、尤其缺少国际通用型人才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缺乏懂国际惯例、熟悉WTO游戏规则的高级金融、商务、保险等经营管理人才;二是缺乏一大批取得国际化执业资格(如注册会计师等)的高级人才;三是缺乏一批熟练运用外语直接工作的人才;四是缺乏一批跨文化素质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强的人才。根据这种形势的变化来制定与实施人才战略是一件带有根本性的大事。因为.人才竞争不仅是个体、群体素质之争,更重要的总体谋划之争。对此,我们要通过组织的形式制定出有利于人才竞争取胜的制度和措施。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才的流动,我国人才的国际化程度与过去相比已有所提高,我国本土人才的国际化进程和高校培养国际通用型人才的步伐也明显加快。尽管如此,我国主要大城市高级人才与城市人口的比例仍然很低。据前几年的报道,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也只有0.51%,远远低于美国的1.64%、日本的4.97%、新加坡的1.56%。由于我国人才“国际化”水平较低、国际通用型人才奇缺.因而国内大城市纷纷从海内外引进国际通用型人才。据有关报刊报道,目前国内大城市重点开发的三大类人才中,包括具有跨文化素质和能力的外语外贸、信息技术、金融保险、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等人才。国内大城市还积极利用海外智力,重点瞄准海外著名高校、世界组织、跨国大企业、金融机构的高层次留学人员,从中引进一批具有高学历的、熟悉国际惯例的海外知名高级专家和教授。
中国目前在人才需求方面所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才的主要流向,从国有企事业--民营企业--外商合资企业--原本土外商独资企业--新进入的外商独资企业,最终成为国际通用型的人才;人才的地区流向,从贫困地区--较发达地区
--发达地区--中小城市--大中城市--核心城市,最后在国际社会中流动;加人世贸组织后所带来的就业机会中有很多是目前国内人才难以适应的,急需培养大批国际通用型人才,不然会有大量海外人才涌人、进而造成我国失业人数的增加;国际通用的职业资格证书将会成为时髦,企业将从目前对文凭的重视转变到对各种洋证书的重视;人才资源紧俏,现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而面临深入的改革;随着各类外商投资企业的纷纷进入,我国人才劳动力的价格从总体上肯定会大幅上扬,企业内的人才劳动力成本也将太大提高,而紧俏专业人才的价格必定会太大上涨;人才劳动力与一般劳动力的薪酬差距会真正拉开,全社会将真正领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含义;人才的跨区域流动将会不断加大,人才流动中的户籍限制将会逐渐被废除,出国签证更加方便;许多与国际接轨的法律和法规需要逐步建立和健全,熟悉和接受“国际化的市场游戏规则”成为工作之必需。
二、国际通用型人才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要求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国将更加深人、全面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国际竞争与合作需要一大批国际通用型人才。他们应具备以下几种与跨文化相关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1、具有外语应用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中国与国外经济文化交往不断增加,来华的跨国公司更多,到国外出差办事也是必然因此,外语将成为日常工作生活真正需要的基本具。人们不仅要学好外语,更要用好外语。除了努力提高外语的听、说、读、写、译实用能力外,还要有跨文化的知识。因为,国人在与外国人打交道时,自然要涉及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这就要求国人既要体现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又要有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理解和尊重别国文化,这样才能比较深人地交流沟通和融洽相处。广义的文化包含社会、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因此,跨文化沟通能力既要普遍关注世界时事,又要深入研究所从事领域的政治背景、政策内涵及发展趋势,把握全球经济走向,熟悉国际惯例和市场规则,善于抓住时机做出正确决策。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技能。
明理守信是国际通用型人才必备的素质,也是作为一个高素质人才最起码的社会责任和意识。专业基础扎实,了解本专业国内外发展趋势,熟悉本职工作,既懂技术又会管理;有敬业精神,对工作尽心尽责、兢兢业业、按章办事;对人热情友好、彬彬有礼、平易近人;具有效率观念,适应国际办事效率;强化质量意识,适应国际质量标准要求;提高服务意识,适应国际服务水平。
3、具有计算机应用和信息处理能力。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也是计算机广泛应用的时代。其基本特点是越来越多的人直接与信息打交道,与物质打交道的人则相对减少。因此,计算机应用和信息处理的能力应成为国际通用型人才的一种基本能力。
4、具有组织协调和开拓刨新能力。
在现代社会,任何一项工作的完成都离不开组织协调;各个国家以及各行各业要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上取胜,就要不断创新。因此,国际通用型人才要有全球的视野、开放的观念、国际的眼光和开拓创新的精神,能站在全球角度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够把握时代趋势并积极应变,能够抓住发展时机、重视时间价值,能够创造劳动最佳成果。
5、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良好的心理索质。
能正确认识国际竞争的激烈性,了解不同程度的竞争范围,把握未来竞争的动向。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掌握自我调节的技能,善于寻求他人的理解和支持。
6、具有强壮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
没有良好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就难以胜任工作。国际通用型人才的职业特点,要求其
必须始终保持身心最佳状态。因此,国际通用型人才的身心健康显得特别重要。
大学要使学生成为一名国际通用型人才,就必须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通过多种方式全面提高其跨文化的素质和能力。
三、国际通用型人才的培养途径和方法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体现是贸易自由化、生产国际化、金融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需要国际通用型人才,这为高校培养国际通用型人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条件。为此,高校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和途径来培养国际通用型人才:
1、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国际化程度,努力建设一支具有中外教育背景或跨学科知识结构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加强国际通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有中外教育背景和跨学科知识结构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为此,一方面可以重点调入和接收一些能直接运用外语授课的专业教师和具有专业教育或专业工作背景的外语教师;另一方面可以选送和鼓励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攻读专业学位或进修外语,以提高其相关专业知识水平或直接运用外语授课的能力。
2、因材施教,鼓励学生个性发展。
近年来,通过外语教学与专业教学的交叉融合,高校人才培养基本上形成了基础型、复合型、拓展型三种培养模式。基础型对全体学生进行“合格+特长”的专业训练.培养专业水平高、外语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如,英语专业开设专业方向或其他专业,加大英语教学课时。复合型实行“外语+专业、专业+外语”的主辅修制或非外语专业全英语教学。拓展型有双学位制、第二学士学位制、主修非通用语种+英语+辅修专业制,等等。各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三种模式,因材施教。
3、调整和开设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改革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目前,许多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形成了学科交叉、专业渗透的格局,其毕业生受到了社会的欢迎。总结这些成功经验,在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方面应当采取如下措施:大量引进国外原版教材,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开展全英教学或双语教学;实行专业、外语和计算机技能“三位一体”的复合型教学模式;根据形势发展、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来适时调整和修订教学计划,为国际通用型人才成长提供足够空间,如压缩总学时、调整总学分、增设选修课和实践课: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
4、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鼓励外国学校来我国高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
目前,许多高校与国(境)外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这些高校通过合作开展学术攻关、共同出版科研成果、交换教学和科研信息、交流教师和学生、互赠图书资料等,来引进和利用国(境)外的智力资源.追踪国外最新学科前沿、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成果、优化师资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其他高校可以学习借鉴这些经验和做法。例如,借用外国的高等教育资源,在某些专业进行中外双专业、双文凭试点;与外国高校合办“2+l”或“2+2”国际学士班、大学预科班和硕士博士研究生班等,圆更多有志青年的大学梦、留学梦,共同培养国际通用型人才;组织学生到国外的高校或基地开展教育实习,使学生能够有国外第二校园的经历、锻炼语言运用能力、增进对对象国的了解;利用外宾来访比较频繁的有利条件,组织相关专业学生参与接待和服务工作,锻炼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与国外高校举办国际性教育研讨会,让师生共同交流教育观念和方法、相互取长补短。
5、开展出国游学留学,学习和掌握国外先进管理、科学与技术。
让学生具有中外高等教育学习背景,是培养国际化人才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近年来,不少学生和高校在此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如,高校组织学生利用假期游学或通过校际交流进行短期留学;本科毕业生或高年级学生出国攻读硕士学位;部分进修生、插班生在国内高校学习扣3年后出国留学拿文凭:学校内部设立咨询服务机构,为学生留学提供咨
询和方便。其他高校可以在此方面加以借鉴推广。中国教育市场早已被西方国家看好,我国高校应当积极参与这方面的竞争。
摘自《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4年第一期
第二篇: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党和政府把握时代发展潮流,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所作出的战略决策,必将对国家的经济文化建设与发展以及社会全面进步产生重大的影响。当今世界,知识经济正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知识经济的核心在于创新,它强调劳动者的创新素质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因素,强调凭借创新发明和设计、凭借创造性观念和理论等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的水平和速度将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国际间综合国力的竞争也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创新人才数量和质量的竞争。教育在人才培养知识传播、知识创新及推动知识应用方面的基础作用决定了它在知识经济中的基础性在位。因此,深化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知识经济的必然要求。
一、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创新型的人才
尽管各国关于人才的社会标准不一,然而在对未来的人才素质的要求方面却具有很多共同点。未来的人才需要具有自主、独立、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他们敢于迎接挑战而不是保守和退缩。未来的人才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未来的人才应对人类、对他人有高度的责任感,对科学和真理有执着的追求。未来的人才应学会学习,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未来的人才应有丰富的个性,具备特长,适应多样化的未来社会。这些特征都是未来社会创新型人才所具备的。所以我们应积极创设环境和条件,充分引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以21世纪人才的标准来培养我们现在的中小学生,学校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转变教育观念,把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重要的目标,从根本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这是深化素质教育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我们必须一方面加强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认真落实国家新课程计划;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及当代最新科学、创造教育实验研究领域里所取得的最新成果,这样,才能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由注重传授知识的教学观转向注重学会学习的教学观
把人的认知活动作为全部教育活动的中心,把知识的传授和掌握作为整个教育活动的枢纽,以此来理解、要求、规定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这是传统教育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征。如果我们成功地摆脱了这些传统的束缚,如果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允许学生自由地交换意见,如果交换意见之后学生增强了对生活的领悟,如果学习者被引导走上自我教育的途径,简言之,如果学习者从学习对象变成了学习主体,教育的现代化才是可能的。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最重要的是确立以学生为主的教育观。在课堂中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知识,会学知识。21世纪新的学习观的主要内容是,学习越来越应成为学习者主动和由学习者推动的过程。学习总起来说有两种类型:一是维持性学习,其功能在于获得已有的知识、经验,以提高解决当前已经发生问题的能力;另一种是创新性学习其功能在于通过学习提高一个人发现、吸收新知识和新信息的能力。我认为,传统教育中重知识讲授的教学观无疑培养了大批善于进行维持性学习的学生。这种学习重视继承,重视获取现成知识和积累信息的能力,这在一定意义上是必不可少的。但这种学习已完全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而创新性学习主要是通过重建知识整体来促进学习者的思维,是以整体性思维为主的学习。对当代人来讲,更需要的是创新性学习。
三、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培养21世纪建设人才的需要 21世纪人类将进入多极化、多元化冲突的时代。我们要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迎接综合国力剧烈竞争的挑战;要在前进的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我们就必须花大力气培养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怎样培养跨世纪的人才教育理论家普遍认为,我们培养的跨世纪人才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素质,能够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人
才,能够参与全球性竞争与合作的人才,能够主动适应、积极推进甚至引导一系列社会变革的人才。这就是说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呈现为多层次、多规格、多样化的特点。为此,基础教育应遵循中小学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着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中小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阵地。宏观到素质教育的原则,微观到课堂教学的要求,都要靠学校去操作、去落实。实施素质教育是政府的责任。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对世纪之交的教育改革,既要以本地区的历史与现状为基础和出发点,同时也要进行多方面的比较研究,在国内外改革的大背景下研究本地区、本学校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在研究工作中,要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多角度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学科交叉综合,研究世纪之交素质教育问题。例如,在办学方向上,中小学要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障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培养的要求上,应使学生有基本的政治思想观点、基本的道判断能力、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生存的基本能力等。学校的管理上,既要维护中小学校的常规管理制度,又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健全新的管理制度。在队伍建设上,要注意提高校长和教师的素质。,要完善培养培训机制,提高校长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建立政策保障机制,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使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朝着更健康的方向迈进。县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应根据时代要求和学生的年龄心理发展规律制订素质教育的子目标及其具体实施措施,使素质教育具有可操作性,并具有特色。教育督导评估是促进中小学教育摆脱应试教育影响走向素质教育的有效机制。对中小学校进行督导评估,应注意遵循以下原则:即导向性原则、全面性原则、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原则、激励性原则等。督导评估要避免主观性、随意性。今后,我们在督导评估方面应做细致的工作,扎实而有成效地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培养各级各类建设人才。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是培养多层次、多规格、多样化人才的需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仅需要能够适应现代科学文化发展和新技术革命要求的教育、科学、医务、理论、文化、新闻、法律、外事、军事和党政工作人才,而且更需要数以亿计的工业、农牧业、商业筹备行各业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劳动者。素质教育就是为培养多层次、多规格、多样化人才打基础的教育。
四、素质教育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建立一支高度讲政治的教师队伍。无德无以为师,教师的政治思想会渗透到教育的全过程,它所起的作用是难以估量的。因此教师必须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必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处处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好思想、好品德、好作风为学生树立榜样。学高才能为师,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和业务技能要求更高了。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多方面、多层次人才为目标,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其得到和谐发展的教育。要从应试教育中走出来,就要摈弃传统,陈旧的教育观念,吸纳新的教育观念,遵循教育和教学规律,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并将其创造性地应用于教学实践。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同时,老师也要不断地更新知识,加强修养,提高业务能力。一个人的良好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培养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不公是提高学生素质的过程,也是提高老师素质的过程。只要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教育理念,努力钻研业务,敬业、爱生,为人师表,我们就一定能使自己成为高素质的教师,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五、更新教育教学思想,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
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学校尤其是老师的课堂教学来完成的,老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现代教师必须以素质教育为目标,更新教育教学思想,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
改变时间+汗水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能力为主线进行教学。做到传授知识和开发智力并重、教学与育人并重、教学与管理并重,做到转变教师角色、学生地位和教学手段。教师要做到讲授积极引导、学习认真指导,充分发挥个人的导航作用。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创新型教师。教育不只是教人求职、谋生的手段,还要给人改善人民生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教育必须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有较强的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此,教师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要注重智能的培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即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加强智力开发和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高学生灵活应变的能力。要摒弃过去单一型,学科理论型、模仿型的培养方式,而转向培养应用型、创造型和复合型的人才。在教学中要以创新意识和方法开展教学,并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做一个智慧型教师。
第三篇: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
调研提纲
一、调研背景
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24-2024年)》,高技能人才队伍发展目标是: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到2024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900万人。主要举措为: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统筹职业教育发展,整合利用现有各类职业教育培训资源,依托大型骨干企业(集团)、重点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建设一批示范性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促进技能人才评价多元化。制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办法。
当前,我省正处于“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在《关于统筹推进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立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目标,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高等职业院校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必须适应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深化校企合作,与行业企业共同研究确定高技能人才评价标准和培养方案,形成高技能人才培养和评价机制,才能真正发挥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功能。
二、调研目的
1、深入了解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了解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以及对职业院校所培养的高技能人才的质量评价;
2、探讨如何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
3、研究如何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制定高技能人才评价标准,形成行业企业、社会认同的高技能人才认证机制,构建广东特色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及评价体系;
4、探讨高职院校如何准确定位,全面深化校企合作,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建设校企共同参与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与企业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三、调研内容
1、对高技能人才的理解问题 ①高职院校对“高技能人才”概念本身的理解 ②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界定,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的来源有哪些?
③高技能人才应具备哪些最基本的要素。
2、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现状和基础能力如何? ①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措施有哪些?在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方面如何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
②高技能人才的评价标准是什么?如何对高技能人才的评价?
③学生毕业时获得高级工的数量和比例。
④学生毕业后三年内获得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数量和比例。
⑤高职院校有无大规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能力?高职院校有无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
3、当前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①政策方面的问题; ②设施设备方面的问题; ③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问题; ④校企合作方面的问题; ⑤师资队伍方面的问题; ⑥其他问题
4、如何打造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外部环境 ①财政投入; ②政策保障; ③舆论宣传; ④校企合作。⑤其他。
5、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如何建立
①如何借鉴德国“双元制”、英国“现代学徒制”的成功经验,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机制如何建立。包括培养过程如何规范、培养标准如何建立、评价标准如何确定等。
③高技能人才培养中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的实现形式和途径有哪些?如何更有效地整合学校、企业和社会资源,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④广东特色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和评价标准如何建立?应包含哪些关键内容。
⑤如何结合广东产业发展的特点,制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办法。
⑥如何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骨干企业的作用,由行业企业制定区域高技能人才评价标准,推进高技能人才认证制度。
第四篇: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
文章标题: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
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迎接新军事变革的挑战,实现我军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迫切需要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由于受培训定额、教学水平和生源质量等因素的制约,目前军事院校难以完全满足部队对人才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江泽民指出:“尽快走出军队干部由军队自己培养和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并举的路子。”“依
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不仅是解决军队人才急需、节省军队办院校投入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军队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带有方向性的重大政策。”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不仅能节约大量军费,有利于我军集中力量办好具有军队特色的高质量院校,而且能使我军及时吸收地方最新科研成果,提高军队院校培养人才的起点和质量,对于我军建设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军事教育与国民教育有许多相通之处
军事教育是建立在国民教育基础之上的军事专业教育,它是国民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江泽民指出:“军用与民用技术互相融合、转化的趋势正进一步发展,一些管理科学的方法既适用于地方也可运用于军队,基础知识更没有军民之分。军事教育和国民教育有许多相通之处。”
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来讲,民用技术和军事技术相互融合,彼此难分。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的信息革命,既是推动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的主导力量,也是引发新军事变革的直接动力。信息技术不仅广泛应用于民用领域,而且也渗透到军事领域的各个方面。美军在海湾战争中使用的F-15战斗机、“海尔法”反坦克导弹和“战斧”巡航导弹,均采用专用集成电路代替原来的标准逻辑电路,取得了显著效果。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等更是如此,被广泛地应用于民用和军用领域。这些科学技术知识,既是国民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军事教育的重要内容。
从管理科学的角度来讲,管理科学的方法既用于地方,也适用于军队。军队院校培养的是集管理、指挥等能力于一身的高素质人才,而社会生产中的许多方面也是以管理为基础的。作为管理的基础知识,如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学、管理学、行为科学等内容,既是国民教育的内容,又是军事教育的内容。
从高等教育的基础知识角度来讲,科学文化教育如哲学、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高等数学、运筹学、物理、计算机、外语、逻辑学、历史、地理、法学、社会学、电工基础、电子学、机械制图等,都是军事教育和国民教育共同拥有的内容。可以说,我军院校的基础教育与国民教育的基础教育是相一致的。依托国民高等基础教育培养军事人才是我军院校教育的必然选择。
长期以来,我军院校和地方高校一直执行着各自独立的教育体制。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军除少数专业技术干部由地方院校培养外,大部分专业技术干部和全部指挥干部都是由军队院校自己培养的。我军各类院校担负生长干部的文化知识教育和学历教育的任务过重,对我军院校教育资源消耗过大,以致影响了军事科学和军事专业教育的质量。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军队院校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相当一部分教育资源没有用到军事专业教育上去,而被一些基础教育所占用,造成了教育效益不高。因此,军队院校必须利用军事教育和国民教育相通之处,依托国民教育,走军地并举共同培养军事人才的路子。要实现基础教育与地方高校接轨,实行基础课教材通用;并将部分基础类课程和相近的专业类课程交由地方高校施训。这样,才能提高军队院校办学的效益和质量。
国民教育资源为培养军事人才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江泽民指出:“由于受培训定额、教学水平和生源质量等因素的制约,全军院校难以完全满足部队对人才的需求。而地方院校招生规模较大,学科专业齐全,课程体系完善,师资力量雄厚。这为我们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队人才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教育,特别是地方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为培养军事人才提供了丰厚的人才、信息和教育资源。全国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从1990年的6年迅速提高到8年。从人才资源来说,据统计,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普通高等院校1024所,教师人数已达40.45万人,其中教授为3.59万人,副教授为11.4万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学位的教师已占现有教师总数的28.2,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有1.55万人,占3.8。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是1260万,多于美国,相当于俄罗斯和欧洲在校大学生的总和。2024年夏,仅北京大学就有2600多名硕士、600多名博士毕业。2024年全国计划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约27万,人数比上年增长约35。我国国民素质的大幅度提高,为军队大批吸引人才奠定了基础。地方院校在基础理论教学上有着明显的优势,学科专业齐全,课程体系更为完备,师资力量雄厚,信息来源广泛,教学实验条件、图书馆条件等方面一般都有较强的实力
。一些院校已与国际教育接轨,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全国重点大学,许多学科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依托国民教育资源培养军事人才可以有效地弥补军队院校的不足,有利于尽快吸纳地方先进的科学理论、高科技知识,加快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步伐。
我军要完成“两个转变”,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大量高科技人才。军事院校培养人才的数量有限,不可能满足需要。特别是在信息时代,可以大量运用国民教育资源,为军队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现在,我军每年新增干部总数约4~6万,而科技干部就占需求量的40左右。如果全军1/3新增干部均从地方大学生中征召,也不超过2万,还不到每年地方大学应届毕业生的2。这充分说明,国民教育为我军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资源。
各国军队建设的实践表明,军队院校无法承担培养全部军事人才的任务,必须依靠国民教育体系。这主要表现在:军官的科学文化知识主要在地方院校打基础;相当一部分专业技术军官靠地方院校培养和输送;某些军队的继续教育和某些专业技术进修课程要在地方院校进行;军事院校的某些课程要请地方院校的教授、专家讲授。军队院校与地方院校合作培训军官,充分利用地方院校的资源优势,发展联合教育体制,培养军队所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军队院校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趋势。如:美军在400所大学院校里设立预备役军官训练团高级部,可直接向现役陆军、陆军国民警卫队和陆军后备队输送军官。美军根据军队建设需要,每年按计划向社会招募牧师、律师以及部分医生、工程师和科学家等,经训练后授予军衔。美军还经常选派军官上地方大学和院校接受高等教育,陆军军官可离职两年攻读高级学位。英军新任命的军官全部在地方大学受过高等教育,44所军事院校主要担负军官任职和晋升前的培训任务。日军把地方大学代培的学生叫贷费生(即由军方贷款支付学费的学生)。其对象为大学医科、理科和工科在校学生,代培军官占总数的13左右。韩国军队有35的新任军官来自设在地方大学的军事训练团。印军30的新任军官是地方普通高等院校获得学士学位的毕业生。
美国还通过训练娃娃兵,培养预备役人才。现在的美国社会正在掀起一股崇尚武力的热潮。2024年,布什政府推出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法案之后,军事化公立学校不断增多,现有3000多所公立学校都引入了初级预备役军官训练团计划。这项计划向青少年灌输尚武精神。美国国防部每年要在全国挑选50万名青少年进行训练。接受过初级预备役军官训练的学员中有一半最后选择了入伍。国防部奖励适龄的学员自动进入军队服役。其实早在1916年,美国国会就通过了《国防法》,授权军队在公立学校中培养预备役人才。初级预备役军官训练团计划在数十年中曾一度失去活力,直到1992年,当时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科林·鲍威尔在洛杉矶发生暴力冲突之后决定重新启动这一计划。而现在,五角大楼在公立学校中推行这一计划,是为了布什总统的反恐战争。美国国会以绝对多数批准在公立学校进行军事训练。被选中的学校有700多所。这些学校从军队那里得到资助并引进教官。学生们从11岁起接受军事训练,他们梦想成为电影中的那种英雄人物。
为了更有效的利用国民教育资源,我们要加大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的力度。一是扩大直接从地方院校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短期军事专业培训后,再分配到部队。二是军地联合办学培养军事人才。即在部分条件优越且专业对口的地方高校建立为军队定向培养人才的联合培训机制。应在部分地方大学设军官培训机构,借助地方院校科研成果丰富、师资力量雄厚的优势,充分利用国民教育资源的有利条件,培养部分后备军官,择优充实到军队的干部队伍中来。三是逐年加大军校招收地方应届高中毕业生的入学比例。四是实行基础课教育与地方高校接轨。军地院校基础课教材通用,部分基础类课程和相近专业类课程,如音乐、艺术、财务、医疗、体育等课程,由地方高校施训。
现在,利用国民教育资源培养军事人才的步子已经迈开,全国已有50余所普通高校与军队签订了人才培养协议,近万名优秀学子相继加入后备军官队伍,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代“国防生”。2024年,北大、清华等65所地方高校,在全国30多个省(区、市)招收国防生4000余名。北京军区依托5所地方高校已经选拔培养了近1000名人才,其中有60人已经毕业补充到部队建功立业。许多部队还选送部分在职干部到地方高校深造,如总参谋部2024年就选派了17名来自教学科研一线的业务骨干到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全国大中院校军事训练已基本普及,预备役学校在各地相继建立。但如何更好地利用国民教育资源培养军事人才,如何激励预备役学校的学员入伍,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并尽快使之法制化。
大批高文化素质的人才进入军队意义重大
江泽民指出:“大批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人才源源不断地进入军队,在军队这个大熔炉里锻炼成长,将会对军队建设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这对促进地方院校的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也具有重要意义。”
我军在吸收高文化素质的人才进入军队,有过成功的经验。战争年代,我军吸收了大量的知识分子,使干部队伍知识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而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早在1939年总政治部就要求各部队“大批地吸收纯洁的革命的知识分子参加基层工作。”1940年,毛泽东、朱德、王稼祥指示叶挺、陈毅等,要“大批收容知识分子,只要稍有革命积极性者,不问其社会出身如何,来者不拒,一概收留。”在全军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革命的知识青年成批地投入军队,在八路军中还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解放战争时期,各战略区更加重视吸收知识分子到军队工作。1949年仅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就招收了9000名知识青年参加军队工作,这对加速解放战争的进程,满足革命发展形势对军事人才的需求,具有重大的意义。建国后,在组建各技术军兵种和国防尖端技术部门时,为了解决军事人才队伍整体素质较低,不能适应国防建设发展需要这一难题,从地方高、中等院校接收了大批毕业生。1975年,邓小平明确提出要把教育训练工作提到战略高度来考虑,继续重视从地方高等院校接收毕业生工作。从1980年起,恢复了从地方大学毕业生中选拔人才的优良传统,开始有计划、成批量地接收地方大学毕业生入伍。1983年3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批转了国家计委、教育部、总参、总政《关于分配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到军队培养军政指挥干部的请示的通知》。从1983年起,连续三年从地方大学招收数千名大学毕业生,补充到基层军政指挥岗位工作。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吸收地方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到军队工作,决不是解决军队干部数量缺额的权宜之计,而是改善我军干部队伍结构,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长治之策,是通过人才战略工程推进我军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的百年大计。
在新的历史时期,大批高文化素质的人才进入军队,对我军的质量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开放式培养军事人才,是世界各国军事人才培养的一个趋势,也是我军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必须实行的一个带方向性的重大决策。据报道,美军自1980年以来,每年都有近45的新任命军官是从地方院校直接吸收的。我军要完成“两个转变”,实现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急需大批高素质军事人才。但是,我军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不仅与世界发达国家军队相比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而且与军队现代化建设需求之间的矛盾还在逐渐拉大,人才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军跨越式发展的“瓶颈”。如何实现我军人才队伍建设质的飞跃,成为当前军队建设的重大问题。目前,我军院校在培训体制、办学条件、生源环境、教学内容和手段等方面的现状,决定了军事院校培养的数量有限,短期内难以解决人才紧缺这个问题。为了迅速解决军事人才生长起点低与军队建设要求高的矛盾,尽快提高我军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结构,缩短与世界发达国家军队现代化的时间差,吸收大批高素质的地方人才进入军队,必将给我军人才队伍建设注入生机与活力,进而增强我军的战斗力。
依托国民教育培养人才,能够节省教育经费,提高军队院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人才培养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作保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军队武器装备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费用越来越高。美军审计局的一份报告说,美军陆军院校培养一名毕业生需要25万美元,而在地方大学后备军官训练团培养一名军官仅需要6万美元,是军事院校的四分之一。据总后勤部财务部1996年对全军院校经费投入的统计:目前军队院校培养一名本科生年均费用为2.59万元,4年总费用10.7万元。而地方大学培养一名本科生年均费用约1万多元,4年总费用4至6万元。如发放国防奖学金,接收一名学生年均0.5万元左右,4年为两万元左右,比军队培养每人可节省经费8万元。由于军队院校教育经费的投入是有限的,不可能满足全部需求。通过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大批的人才进入军队,可以有效地缓解财力不足的矛盾,把有限的经费花在刀刃上,提高军事教育投入的效益。
大批高文化素质的人才进入军队,对促进地方院校的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具有重要意义。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不仅可以使地方院校的教育资源得以充分利用,而且由于军队对人才的特殊要求,可以牵引地方院校教育向综合性方向进一步发展,从而促进教育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同时,有助于《兵役法》在高等院校的贯彻实施。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是生动实际的国防教育,有利于增强广大青年学生的国防观念,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自觉履行国防义务的意识。
《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来源于feisuxs,欢迎阅读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
第五篇: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摘要: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它的提出不仅是弘扬人的创新本性的需要,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体现了知识经济崛起的现代社会对创新性人才的呼唤。它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改革和教育内容的更新,而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定位,是带有全面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如何将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活动、持久、有效地开展下去,不断地为国家输送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是我们多年来一直努力地探讨、研究部断实践的重要课题。
目前科技创新教育比过去受到了重视,但是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如何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开展科技活动,在新形式下如何把课堂内的科技教育与科技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何使各类主体组织开展的科技活动系列化、有序化的面向全体学生?如何使科技活动有效地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养?如何进行有效地科技教师及辅导员培训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进一步的探讨、研究和解决。
关键字:创新教育、科技教育
所谓创新教育是指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的要求,有目的地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教育。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学会独立思考,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经济已见端倪,我们将面临人类历史上的又一次大飞跃--由工业化社会进入信息化社会。21世纪将是一个科技竞争的时代,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随着知识经济浪潮的到来,使知识创新成为未来社会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创新人才将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世界各国都致力于科技发展和科技后备人才的发掘和培养。国际教育界把21世纪定位“创造教育世纪”,“为创造而教”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的一大潮流。教育能否适应这一潮流,能否创新一种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培养和发展的良好环境,是否使学生迸发创新思想的火花,并且成为创新型人才,将是衡量教育成败的一个关键。
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国政府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以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不能只培养一些掌握死知识的“人才”,而应注重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格完善的、有个性和创造性的世纪人才的培养;传统教育是用僵化的同一模式去塑造千差万别的受教育者,即均衡教育。创造教育则是注重早期发现和培养有特长的科技幼苗,尊重其个性,发挥其特长优势,有利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且具有个性特长的创造型人才。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它的提出不仅是弘扬人的创新本性的需要,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体现了知识经济崛起的现代社会对创新性人才的呼唤。它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改革和教育内容的更新,而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定位,是带有全面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如何将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活动、持久、有效地开展下去,不断地为国家输送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是我们多年来一直努力地探讨、研究部断实践的重要课题。
其一,充分认识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面对知识经济的来临,科技素养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什么是“科学”?大多数中学生会这样回答:“科学是指先进的生产力”,“科学是神秘深奥的学问”。那什么是“科学素养”?“是天资”、“是勤奋”同学们五花八门的回答,说明他们对“科学”的概念由模糊而产生敬畏,最终走向疏远,说明我们队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匮乏,也说明科学精神在当今这个社会的缺席。所谓科学素养,是指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具备
科学精神和科学世界观,以及用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判断及处理各种事物的能力。
比如在教学生制作幻灯片时,同学面对功能强大的“PowerPoint”软件,不知如何下手,模仿的多,创新的少,制作出来的演示文稿,没有新意,在制作过程中也很少出现同学之间的交流与争论。这时,我为了培养学生有求新、求异的思想,有自己的设计风格,于是仔细观察学生作品中的创新闪光点,即使很少,也通过多媒体教学网,演示给大家看,并让他们说出思路,再让其他同学发表意见,并鼓励大家一起试一试。而被展示的学生得到我的表扬,高兴万分,创作越来越起劲,就这样,时间长了,学生创作的思想解放了,也愿意动手尝试了。学生们不仅认识到了动手操作、手脑结合的重要,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淡化了失败的感觉,体会到了大胆尝试就会成功的道理。其二,充分认识科技创新教育是一种超越式教育。
从价值观取向上审视,传统教育坚持的是“一追求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及其历史价值的昨天教育价值观”。我国的基础教育是从小学到中学,从中学步入大学,都是前人的经验。到大学生才学到老问题,硕士生才解决新问题,博士生解决难题,到博士后才发现问题。从这点可以看出,我们只是在发挥着一种“复制”前人的功能,并无深刻、内涵独特的创新意义可言。而科技创新教育坚持的是“以追求未来理想与成功为价值的明天教育观”,“创造”出不以“重复过去”为己任,不但能以批判的精神继承历史上的一切文明成果,从容自如地适应现存世界,而且能够以强大的创造才能主动积极地丰富、发展和超越历史和现实,从而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
其三,充分认识科技教育是一种主动性教育。
我国的现存教育,是脱胎于计划经济的教育。现存教育是在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考试、统一录取、统一分配、统一教材、统一教学方式的体制。一统化的教学内容,单一的教学方法,固定的教学模式,死硬的管理方式,使学生在教育活动中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高度受抑,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力低,创造力差,缺乏个性。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尤其是知识经济日益崛起的21世纪要求我们的教育从现代化的高度,培养具有开拓创新型的人才,教育对人的发展从而对社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大小,基础取决于它在多大程度上培养出主体性强的人,以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作为回应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呼唤的科技创新教育,必须重新调整现存教育目标,即社会培养既具相应的知识技能,又具有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竞争和合作精神,以及随机应变、办事能力强,工作效率高的人才。
其四,充分认识科技创新教育是一种健全人格的教育。
现在我们的应试教育存在教育弊端,它最大的危害就是变相“奴化”学生的人格,在这种教育的形式下,学生只是分数和书本的奴隶,个性很难充分舒展,思维不能健康发展,导致思想依附、灵魂萎缩。今天的老师和家长正在孜孜不倦地向孩子灌输“读好书、考高分、上好学校、有好前途”的理念。老师不间断地进行教学加压,家长为孩子联系形形色色的补习班培训班,小发明小制作之类的科技创新活动成了“不务正业”。学生成了应试教育的容器,而很少能真正感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这种对于考分的过度追求,使当代青少年正在失去对培养科技创新能力的兴趣。而科技创新教育则注重完善学生健康的人格,一方面注重德、智、体、美、劳教育在学生身心发展中的有机渗透,培养其崇高坚定地人生信念,坚忍不拔的奋斗志向,纯洁优秀的道德品质,超凡脱俗的审美理想,宽广渊博的文化素养和敏捷的生活技能;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从事未来创造工作所必备的独特精神品质,如坚持探索,不随大流的独立人格,标新立异、破除陈规的批评精神,不拘陈见,富于变通的灵活态度,博采众长,吸纳百川而又独树一帜的宽广胸襟。
目前科技创新教育比过去受到了重视,但是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如何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开展科技活动,在新形式下如何把课堂内的科技教育与科技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何使各类主体组织开展的科技活动系列化、有序化的面向全体学生?如何使科技活动有效地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养?如何进行有效地科技教师及辅导员培训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进一步的探讨、研究和解决:
其一,注重传授创新知识与培养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是以思维教育为主线、学习教育为主业、创新教育为主导的。其中思维教育又以创造性思维开发为核心,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教育只是作为创造性思维教育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求异、直觉等思维能力成为了课堂开展教学创新的主要任务。创新教育的学科课堂教学,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知识教育只是创新思维教育的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尤其是创造性的学习实践能力,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达到“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技能”三者统一,才能达到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主体意识和主动性,开发学生的创新智慧和创造潜能的创新教育的目的,也才能在知识和理论上,在方法和技能上,为课后的社会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二,注重建立创新情感与培养创新态度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必须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的学习兴趣为契机,必须以建立学生的健康的强烈的创新情感为中心。
教学活动可以理解为兴趣活动、情感活动、方法交流活动等三种形式。在平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实践的大课堂中,努力培养自己广泛的求知欲和交流欲。比如:走出课堂,了解生产和生活,激发学生的求知、求新欲望;结合课堂,联系学习和生活,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和交往能力;再深入社会,利用游乐和休假,广泛接触社会,开启学生关注社会新问题、关注人生的新情感大门。
其三,注重体验创新过程与掌握创新方法。
教学的全过程应该是方法交流的全过程,尤其是教学任务越繁重就越应该突出学习方法的交流。课堂开展创新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方法上有所创新,课堂再现或发现某种知识学习的全过程就是学生交流或学习某种学习方法的全过程,只有在教学过程的诸方面进行大胆的创新,才能真正让学生摸索到或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科技创新教育活动的外延很广,涉及面广,尤其是对科技创新教育活动的研究,限于人力物力等条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其他对科技创新教育的评价观念,对学生的能力大小很难以统一的标准进行量化考核,有待于进一步探讨。还有,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就于个体学生分析,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对学生的学习并不是立竿见影起作用的,有其个性特征或特殊原因,需作具体分析。
以发展的观点重视科技创新教育,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适应时代潮流的需要,是现代化教育的需要,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让我们以全新的教育观念,崭新的教育姿态迎接新时代的挑战,为培养适应四化建设的创新型人才而努力。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勤学好问。因为每个学生都蕴藏着无限的潜在创造力,教师正确的引导是关键所在。老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机会,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一些成功的体会,从而激发他们无限的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浅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创新王生
《现代教育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