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家堡小学部室标语三号文库
- 高家堡小学部室标语三号文库
- 2024年1-4月湖南省经济运行情况[5篇范文]三号文库
- 给公正一个机会——十二怒汉影评(模版)三号文库
- 六年级第三单元作文指导三号文库
- 市农村金融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三号文库
- 黑龙江大学2024级新生军训报道三号文库
- 人防宣传教育进社区活动安排[本站推荐]三号文库
- 如何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含5篇)三号文库
- 《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1(小文档整理)三号文库
- 《沙原隐泉》读后感三号文库
- 以人为本创新企业人才培养三号文库
- 写人作文教案三号文库
- 观专题片《基石》有感三号文库
- 人才选拔五项管理原则三号文库
- 人才培养与管理制度[范文]三号文库
- xx县年度考核工作汇报三号文库
- 理科生学什么专业出来后好就业三号文库
- 论完善维护人民警察合法权益的法律保障制度(推荐)三号文库
- 学习雷锋团日活动策划书8(共五篇)三号文库
- 和大家分享一个经典的财富故事三号文库
- 青年联谊会讲话三号文库
- 产业结构、投资结构(采访稿)三号文库
- 论文-有关生态环境保护三号文库
- 淮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4-2024年人才发展规划(全文5篇)三号文库
- 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三号文库
- 引荐担保书三号文库
- 哪些专业就业前景较好三号文库
- 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进一步做好全县人大工作三号文库
第一篇:党课考试补充
1、创先争优活动主要内容
创先争优活动,以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
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基本要求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成效明显,出色完成党章规定的基本任务,努力做到“五个好”:一是领导班子好。二是党员队伍好。三是工作机制好。四是工作业绩好。五是群众反映好。
优秀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是,模范履行党章规定的义务,努力做到“五带头”:一是带头学习提高。二是带头争创佳绩。三是带头服务群众。四是带头遵纪守法。五是带头弘扬正气。
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以人为本,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仅要满足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要满足精神文化需要。在满足生存需要的基础上,还要满足安全、享受和发展的需要。在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还要不断改善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的环境和条件。要关注全体人民的需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要不断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努力为人人都能成才创造良好环境和平等机会,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逐步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在教育、就业、收入、财产和发明创造等方面的合法权益。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什么?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认识上的重大飞跃,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要求,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健康安全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发展的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说到底,就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第二篇:党课复习题补充
19.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
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
20.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2.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需要上百年的时间。
26.2024年9月 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认为: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进一步研究和部署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2.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D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A.精神文化B.精神文明C.物质文明D.物质文化
15、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A。
A.战斗堡垒B.战斗集体C.先锋队D.基础阵地
17.党章规定,发展党员,必须经过A,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
A.党的支部讨论B.党的书记C.党的培训D.党的组织
20.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B的普通一员。
A.中国人民B.劳动人民C.工人阶级D.无产阶级
24.党的 C,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A.中央组织 B.地方组织C.基层组织D.全体党员
25.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B。
A.二大 B.七大C.十五大D.十六大
26.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B。
A.实现共产主义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C.集中力量发展经济D.大力建设“三个文明”
27.中国共产党是C的领导核心。
A.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B.工人阶级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四、判断题(判断对错并简述理由)
1.“组织上入党一时,思想上入党一世。”(对)// 思想上入党无止境。
2.共产党是工人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中最普通的一部分。(错)//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由工人阶级中的先进分子所组成的。
3.入党介绍人可以是预备党员,可以由申请入党人自己约请。(错)//介绍人必须是正式党员,由组织指定。
五、名词解释
3.共产主义: 是马恩创立的无产阶级革命学说;是人类社会上最美好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和最高理想。
六、简答题
2.为什么要坚持党员标准?
答:坚持党员标准关系到发展党员的质量;坚持党员标准关系到能否永葆党的先进性;坚持党员标准关系到党的形象和生命。
七、论述题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哪些原则?
答:和谐社会概念—就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2.什么是科学发展观?联系实际,请你谈谈对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的理解。
答:科学发展观—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基本要求:A、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发展是第一要义;B、要求以人为本,积极构建和谐社会;C、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协调可持续;D、提高执政党的能力,加强和改革党建;F、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中丰富和完善科学发展观。
联系实际,就某一点展开比较充分的论述。
第三篇:党课学习第四讲 补充材料
第四讲 补充材料
一、中国共产党党徽的含义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党旗由各级党组织模仿联共(布)党旗的式样自己制作。具体规格式样不尽相同。1942年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对中国共产党的党旗样式作出决定:“中共党旗样式宽阔为三与二之比,左角上有斧头镰刀,无五角星,委托中央办公厅制一批标准党旗,分发各主要机关。”这样,中国共产党第一批制式党旗随即在延安诞生。
当时制作的标准党旗为横120厘米,竖80厘米,左上角的中间(全旗四分之一处)为黄色镰刀、锤子,其直径为30厘米。旗裤为白色,宽6.5厘米。旗裤不包括在整个旗的尺度之内。红旗象征革命,镰刀、锤子为工农的劳动工具,象征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黄色象征光明。
根据实际需要,党旗可按比例放大或缩小。目前,党旗通常分1一5号5种规格,其尺寸分别为:1号:横388厘米,竖192厘米;2号:横240厘米,竖160厘米;3号:横192厘米,竖128厘米;4号:横144厘米,竖96厘米;5号:横96厘米,竖64厘米。
1996年9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旗党徽制作和使用的若干规定》。《规定》指出,党旗党徽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中国共产党党旗旗面为红色,旗面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的红旗。中国共产党党徽底色为红色,上有由黄色的锤子、镰刀交叉组成的图案。红色象征革命,黄色的锤子、镰刀代表工人和农民的劳动工具,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土改(土地革命运动)
土地改革运动是指新中国建立初期在新解放区开展的土地制度改革斗争。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
为了彻底实行土地改革,1950年1月24日,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开始在新解放区实行土改运动的准备工作。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讨论了新区土地制度改革。随后,刘少奇在一届政协全国委员会二次会议上,代表中共中央作了《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阐明了土地改革的重大意义和党的方针政策。
1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共中央决定,从1950年冬季开始,用两年半或三年左右的时间,根据各地区的不同情况,在全国分期分批地完成土地改革。并规定在开展土地改革运动之前,县以上的领导机关要选择少数地区进行典型试验,在做法上采取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分批开展。
从1950年冬季开始,一场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在新解放区农村广泛展开。在土地改革运动中,中共中央规定的土地改革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鉴于解放后的新情况,《土地改革法》将过去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此外,对小土地出租者也采取了保护的政策,不征收其出租的土地。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是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时,采取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为了深入地发动群众,各地政府都派出土改工作团深入农村,发动农民群众,建立农会,组织农民向封建地主阶级开展斗争,建立了城乡最广泛的反封建统一战线。在土改中,对于地主分子,除个别罪大恶极、民愤极大的予以镇压外,都分给一定数量的土地,让其在劳动中改造成为新人。
三、三反五反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各级政府机关、学校、团体、军队、党派中进行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运动(三反运动),以及在私营工商业者中进行的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运动(五反运动)。
1952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批准了关于结束“三反”的报告,“三反”运动宣告结束。“三反”运动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严重斗争,这场运动的胜利,有力地抵制了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对革命队伍的腐蚀,清除了干部队伍中的蜕化变质分子,教育和挽救了一批干部,提高了干部和广大人民的社会主义觉悟,增强了对资产阶级腐蚀的抵抗力,并在社会上树立了廉洁朴素的社会风尚。
四、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共产党在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政权后,进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平的社会主义革命。它主要包括三大改造,即对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彻底的变化。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所谓至少要100年才能完成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从这个时候开始算起。
五、四个坚持
邓小平的“四个坚持”
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四个现代化是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工业,农业,国防,科技的现代化 两者不能混淆的。
胡总书记七一讲话四个坚持
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始终保持党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任人唯贤、广纳人才,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不断增加新鲜血液,始终保持党的蓬勃活力;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正视并及时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
这“四个坚持”立足党的建设全局,从党的思想路线、群众路线、组织路线和从严治党四个方面,精辟概括了我们党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根本经验,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了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和优良作风,体现了我们党高度重视自身建设的一贯方针,是面向未来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是确保我们党永葆先进性和生机活力的根本保证。
第四篇:党课学习第五讲 补充材料
第五讲 补充材料
一、西柏坡
西柏坡是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一个普通山村,原本是一个只有百十来户的普通山村,距华北重镇石家庄90公里。1947年5月,中共中央工委选定这个地方,1948年5月,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移驻这里,使这个普通的山村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大决战,创建新中国的指挥中心。从此,西柏坡以其独特的贡献,载入中国革命史册,竖起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从西柏坡迁入北平。西柏坡主要建设有西柏坡纪念馆,是全国著名革命纪念地和中宣部命名的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1948年党中央、毛主席移驻西柏坡,在这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召开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
1973年2月26日,周恩来为西柏坡作了如下的题词评语:“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
西柏坡纪念馆,邓小平同志为其题写馆名。
1991年9月21日,江泽民总书记视察西柏坡,并题词:“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024年12月5日和6日,胡锦涛总书记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来到西柏坡,进行学习考察。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牢记毛泽东同志当年倡导的“两个务必”,首先从自身做起,并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为实现党的十六大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开拓进取、团结奋斗。
二、三个始终
“三个始终是”即:使我们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忠实代表,始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总体目标。
三、四个一定要
“四个一定要”即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要求,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一定要坚持党要管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解决好我们党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定要改革和完善党和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这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基本要求和整体思路。
四、四个坚定不移
2024年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了“四个坚定不移”的重要论断,全面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提出了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要求,从政治、思想和理论上为十七大的召开奠定了基础。“四个坚定不移”即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他说:“做到这四个坚定不移,对保持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大局,至关重要。”
五、八个坚持,八个反对
2024年9月,中国共产党为建立良好的党风,专门召开了十五届六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决定》针对目前党的作风建设中存在的比较突出和严重的问题,提出了“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纠正措施。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搬照抄、本本主义”;“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民主集中制,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全面、系统、深刻地理解和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理论体系,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科学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等重大问题,是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外交、统一战线、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创 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是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七、和谐号动车组
中国铁道部将所有引进国外技术、联合设计生产的CRH动车组车辆均命名为“和谐号”。通常用来指2024年4月18日起在中国铁路第六次提速调图后开行的CRH动车组列车。CRH为英文缩写,全名China Railways High-speed,中文意为“中国铁路高速”,是中国铁道部对中国高速铁路系统建立的品牌名称。中国铁路开行的CRH动车组已知有CRH1、CRH2,CRH3,CRH5等型。
第五篇:党课学习第三讲 补充材料
第三讲 补充材料
一、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英文:Communism)是一种政治信仰或社会状态,现今的共产主义奉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为基本思想。共产主义主张消灭私有产权,并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制度、没有国家和政府,并且进行集体生产的社会。共产主义设想未来的所有阶级社会将最终过渡成为共产主义的无阶级社会。二、三大差别
指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在私有制社会中表现为对立关系,如城市中工业资本家对体力雇佣劳动者和农民的剥削。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对立消失,但它们的差别仍然存在,如农业落后于工业,乡村落后于城市,体力劳动者在文化技术水平、劳动和生活条件等方面落后于脑力劳动者。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三大差别将逐步消失。
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市叶坪村谢家祠堂隆重召开。大会宣告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随后选举产生了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委员会主席和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会议结束后,谢氏宗祠被木板隔成了15个房间,作为会上成立的外交、军事、土地、内务、财政、教育、司法、劳动、工农检察9个部和国家政治保卫局的办公室。
从此,瑞金见证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第一个工农民主专政的新型国家政权形式的建设过程,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管理国家政权、学会治国安邦艺术宝贵的尝试,见证了18年后建立新中国的那次气势恢弘的伟大预演。
建政之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印发货币,颁布宪法、劳动法等法律,发展苏区经济、创办社会事业,指挥全国苏区工作。瑞金市党史专家刘良说,临时中央政府是中国共产党最初的执政尝试,“九部一局”的架构是共和国国家机构设置的雏形。党在中央苏区的实践,为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工农红军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央政府随之转移,不久后瑞金沦陷。四、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一个中心,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出这一概括。
(1)党的基本路线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而制定的,其内涵十分丰富,它包括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依靠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中心任务(经济建设)、政治保证(四项基本原则)、直接动力(改革)、外部条件(开放)、基本方针(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和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其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一个中心”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中心的确立,是在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科学总结的基础上作出的正确选择,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解决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3)“两个基本点”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第三,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政治保证。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坚定正确的方向,有团结稳定的环境,有统一的意志和行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是,我国旧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难以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我们只有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旧的体制实行根本性变革,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对外开放是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因此,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总之,改革开放是实现我国现阶段奋斗目标的必由之路。
(4)“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同时,必须在实际工作中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的关系: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经济建设是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经济建设是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
(3)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政治保证;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动力。
(4)“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它们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五、四有公民
所谓四有公民,就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养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以便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培育“四有”公民的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自觉追求,深刻地蕴含在2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实践中,成为我们党许多新论断、新思想提出和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点。面对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及其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我们必须从社会发展的新高度,全面理解邓小平“四有”公民理论的战略意义和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