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万书网,千万量级范文库任你选!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三号文库

环境问题

说明:文章内容所见即所得,本站下载的DOCX文档与页面上展示的相同。如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客服QQ:4084380 发送本文地址给客服即可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本文地址:https://www.wanshu.net/fanwen/a3/330275.html

第一篇: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白种生活在寒区,日照时间短,所以皮肤白,天气寒冷,所以体毛较多,较长,空气含氧少,所以鼻梁高,黑种人则完全相反,黄种人介于二者之间 一:随着他们生活的环境和气候不同,影响到他们的肤色和适应坏境不同。二:不同的种族孕育出的混血儿。

人类不同肤色的形成,气候起了主导作用。黑种人形成于热带地区,黄种人形成于温带地区,白种人则形成于高纬度的寒带地区(如北欧寒冷地区)。

一般认为,在他们形成过程中,首先是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例如,在热带地区因阳光强烈,紫外线强,气温高,人的皮肤多为黑色,以抵挡强烈阳光的损害。鼻孔也较宽,便于散热。嘴唇也较厚。相反,在北欧,由于气候较寒冷,阳光稀弱,紫外线弱,因此人的皮肤一般颜色浅淡。这种较浅的肤色却易于吸收微弱的紫外线,有利于身体发育。鼻梁较高,鼻子孔道长,可以使吸入的冷空气预先“温暖一下”。同时还有人认为,现在黄种人的眼睛之所以有“风眼”(双眼皮),可能与亚洲中部风沙地带的气候有关。可见,早期人种特征的形成与环境的影响有很大关系。当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对人类机体的作用不断减弱。

另外,有人认为人种的形成和发展与遗传有一定关系例如,非洲人的皮肤是黑色,这种特征可以保持在他们的后代中,当他们迁移到美洲或其他洲时,仍然被遗传着。所以移居美洲的黑人,与其他黑人的体征相似,而与白人不同。

再者,血统的混合(杂婚)可以产生新的种族类型。人类各种族间的杂婚现象是很早以前就开始的,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影响种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乌拉尔人种就是黄种人和白种人混合而成的。据科学家研究,这种互婚现象起码可以追溯到古人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规模越来越扩大。

当然,在研究人种形成的原因时,还必须考虑到人的特殊性。人能进行生产劳动,形成了社会并且有创造文化的力,这些因素对人类体质特征的形成必然会发生作用。如人类配偶的选择,主要是由社会制度风俗习惯等文化因素决定的。人群的迁徙和人群之间的隔离程度,也是人种形成中应考虑的因素,而这些都与交通、经济条件和群体间的斗争等社会文化因素有关。因此,不能用单纯的自然原因来说明人种的形成。但可以肯定,在人种形成的早期阶段,以上一些自然因素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还必须指出,人种特征的差异主要是身体表面的现象,对于人的本质,对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对于人类的智力都没有太大影响。

第二篇:环境问题

城市化进程是随着工业化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乡村分散人口、劳动力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进行空间上的聚集而转为城市经济要素的过程,是社会前进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小城镇环境保护,是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小城镇环境保护,既是保护进小城镇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也是改善农村环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小城镇环境保护的根本任务,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发展生态产业,建设生态人居,提倡生态文明,更好地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使人们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目前小城镇建设已步入一个新时期,为贯彻中央关于加快小城镇发展战略,加快小城镇环保政策的前瞻性研究,笔者对湖北省宜城市开展小城镇环境保护现状进行了一些调研,并结合调查情况,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进一步推进小城镇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

主要问题

近年来,宜城市市委、市政府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要求,抢抓机遇,求实创新,以扩大内需为工作重点,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据统计,全市小城镇发展到22 个,比1995年增加10个;建成区面积61平方公里,比1990年扩大37平方公里;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41%,比1995年提高12个百分点。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宜城市小城镇的环保工作才刚刚起步,尽管收效明显,但与到2024年全省建制镇供水普及率达到90%;绿化覆盖率达到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4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6平方米;污水处理率达到20%;垃圾处理率达到40%等要求相距甚远,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1、环境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较普遍和严重。小城镇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乡镇企业。全市乡镇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涉及行业广、技术水平低、管理较为落后,加之治污投入少,生产中排放的污水、废渣大多未经处理,直接污染小城镇的生活环境和农业生态环境。二是小城镇生活污水、垃圾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大多数城镇没有完整的市政排水管网,污水收集系统存在明显缺陷,所有城镇仍然是清污合流,产生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大部分城镇的垃圾收集营运跟不上小城镇的发展,所有垃圾都是简单的堆集根本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以致造成二次及多次污染;有的小城镇垃圾没能及时收集转运,小风一起路上跑,大风一刮空中飘。三是面源污染日渐突出。化肥和农药的过量和不合理使用,畜禽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小城镇环境逐步恶化。塑料包装物和废弃农膜产生的“白色污染”,焚烧秸秆造成的大气污染等对小城镇及周边农村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四是监管不力。小城镇工业园区建设没有按照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有的园区乱设排污口,威胁饮用水安全;有的小城镇取消环保前置审批手续;有的地方不按照规定报批环评报告,“三同时”制度没有落实到位,加重了小城镇环境污染。

2、小城镇领导环保意识淡薄,重视经济发展指标,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多年来,环保工作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城市,而对小城镇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重视不够。尤其是乡镇政府对小城镇环境保护重要性认识不够,各项工作责任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有的领导强调“项目立镇”、“工业强镇”、“商业活镇”,但对“环境兴镇”缺乏足够的认识,盲目引进污染严重的生产技术,不考虑当地环境容量小,结果造成严重的污染而不得不停产;有的乡镇领导不惜一切代价修宽马路、建大广场等,一味追求政绩工程的建设,而对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自来水厂、垃圾处理场等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则重视不够。

3、环境规划滞后于小城镇的发展。大部分小城镇发展规划中没有将环境保护列入其中,有的既使列入其中,其内容大多过于简单,不具备可操作性和长远性。有些小城镇环境规划的实施,未与城建规划同等水平、同步进行。由于全市城镇规模普遍偏小,大多数小城镇没有进行环境功能分区,布局不合理,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混杂,“骑路建镇”现象比较普遍,土地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合理利用。有的乡镇在发展过程中,工厂、商店、住宅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些都是对城镇发展估计不足,没有规划所致。有的即使有规划,也没有很好地实施。较普遍的是规划没有环境建设硬指标,未能与较大范围的规划有机结合起来。

4、环保投入与环保工作需要不相应。经济比较好的小城镇虽然刚刚对环保有所投资,但远远还不够,而经济欠发达的城镇根本谈不上环保基础设施,有的即使勉强建了,如建起了水厂,也是运转经费无依靠,只是开开停停,或应付检查而已。环保投入资金瓶颈制约了全市环保行政执法能力建设,使环境监察和环境监测以及环境信息网络建设严重滞后。由于建设项目环保资金和达标治污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致使有些项目环保“三同时”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步实施,造成有些限期达标治理项目不能如期达标。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甚少,使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厂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的建设步履维艰。

5、小城镇环保机构不健全。小城镇环境管理一直是全市环境管理的薄弱环节,环保机构、技术、人员匮乏。而环保机构在很大程度上只能应付一些重大的环境问题,对控制和治理县域污染及乡镇污染往往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机构改革完成后,环保机构行使监管职能受到削弱,难以胜任基层环保工作。由于乡镇没有独立设置环保机构,难以对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的环保工作实施有效的监管。

对策建议

1、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面向决策者、面向企业、面向青少年、面向全社会,广泛宣传教育,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广泛开展增强环保意识和环境道德宣传、生态环境警示教育活动,宣传党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努力增强各级领导和小城镇居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积极性和责任感。将小城镇环境保护列入当地领导干部考核内容之一,强化小城镇领导干部的环保意识。通过定期公开发布环保信息和农产品质量信息,积极引导小城镇居民和广大农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2、加强对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的指导和实施的监督。环境主管部门要依照国务院审批的《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并应严格按照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部制定的《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试行)》要求,敦促各地编制与小城镇其他专业规划平行的环境规划,并在其他专业规划中有机渗透环境保护的内容。在规划编制过程中,不仅要根据当地生态环境特点,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设施的用地要求,与城镇建设发展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等相互补充和衔接,而且还要有具体的工程项目作为支撑。城镇重要地段、重要性建筑的规划设计,要进行公开的方案竞选并广泛听取市民意见。同时,应加强对小城镇环境规划实施的监督。严格执行小城镇“四线”,即红线(道路)、绿线(园林绿化、山体)、紫线(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蓝线(江河、湖泊、湿地)管制制度。

3、加快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小城镇特生活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步伐。研究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投融资和运营管理体制,走产业化和市场化的路子,鼓励民营企业投资环保。加快建立和完善小城镇污水处理和垃圾收费制度,逐步解决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经费问题。

4、切实抓好小城镇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工作。一是切实抓好水环境保护工作,加强小城镇供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设施建设与运营的管理,全面加强水质保护,重点加强乡镇饮用水源保护的力度。二是加强小城镇生态保护的分类指导与管理,深入开展优美乡镇创建活动。三是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洗生产,加快工业进园、村宅进区。四是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努力防治面源污染,着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五是特别要抓好江河流域的小城镇污染防治工作,提倡区域或相邻城镇共建共享污水处理及垃圾处理设施,以转变目前普遍存在的建不起、运营难的局面。五是推广切实可行、因地制宜的较低成本的污水处理技术。由于经济实力及技术手段的欠缺,一味地采用城市污水的处理体系显然是不现实的,必须针对农村地区的资源与环境条件,根据小城镇的特点,因地制宜的较低成本的污水处理技术,采用不同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来加强农村地区的水 环境保护与治理。

5、加强小城镇环保机构和队伍建设。应统一认识,协调各部门共同抓好城镇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工作,因地制宜,在具备一定经济条件下,在环保任务重的小城镇设立环保派出机构,配备工作人员,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和工作条件,加强业务培训,努力提高环境保护统一监管水平,逐步建成城乡一体化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系。

6、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坚决打击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运用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着力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建立环境保护问责制,依法追究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干扰环保执法的责任,逐步完善多部门联合办案制度。认真执行《环评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禁止新上污染项目,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对未按规定履行“环评”报批手续,而先建的项目,一律责令停止建设。对屡遭市民投诉超标排放污染物,严重污染河流的企业,该停产治理的一律停产治理,该关停的坚决予以关停;对擅自拆除或闲置废水处理设施的企业,要依法从重从严处理。

7、制定小城镇建设标准,严格奖惩制度。应制定出台综合的、统一的小城镇建设标准文件,使各地有较规范的执行、考核标准。坚持引导和限制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区别对待政策。建立小城镇环境保护补助专项基金和奖励基金,对小城镇建设中“有作为”、“不作为”和“乱作为”分别给予奖励和处罚,有效地促进和保障小城镇建设中的环境保护。

第三篇:环境问题

时事情况:

在北京举行的一次环保公益活动中,人们纷纷根据自身情况,提出诸如“一周少开一天车”、“不使用一次性产品”、“用专用购物袋购物”等个人环保承诺。一位小女孩问主持人:“看到河流被污染、烟囱冒黑烟去投诉,算不算自己的环保承诺?”这个问题引起大家的思考:公众参与环保,仅仅“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这就足够了吗? 据调查,近年来,随着公众环境意识不断提高,参与环保行动的人越来越多。不过,不少人更多的是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而对公共环境问题比较淡漠。比如,有些公共水域被企业污染,却没有人站出来投诉;因为怕垃圾异味影响自己,有些居民集体反对建立社区垃圾站„„这样一来,污染企业得以逍遥法外,社区垃圾无法处理,最后人人都是受害者。

社会观点1

有人认为,不必苛求公众是否环保,公共环境问题理应由政府职能部门处理和解决,个人环境问题可由公众自己去做,只要管好自己、维护好自己的环境利益就行。

有人认为,从我做起,通过改变个人行为,积小善为大善,使公共环境得以改变,这说明人们的环境责任感在增强。然而,如果把别人破坏环境看成是与自己无关的闲事,或者不问缘由就阻拦公共环境项目上马,自己的言行再环保,也不能说是环保意识达标。

社会观点2:

潘少军在人民日报文章指出:要改善公共环境,不仅要管理好自己,也应监督好别人;环境利益上的“小我”,也应服从环境利益上的“大我”。否则,个人环境改善的成果,也会因外界环境的恶化而被抵消或完全淹没。环保问题涉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入到社会的每个角落,需要公众的深度参与,有时甚至会牺牲一定的个人利益。环保从我做起,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体行为,公众参与环保,不仅要提高“小环境意识”,也应逐步树立“大环境意识”。承诺环保,不仅要完善自我,更要超越自我。

权威观点:

——李克强副总理在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成果应用座谈会上讲话指出:环境问题是重大民生问题。环境保护贯穿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两大领域,既是发展问题,也是民生问题。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改善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环境保护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也是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需要。在这个重大问题上,处理得好,就可以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的多赢;处理不好,就会引发群体性事件,甚至影响社会稳定。现在,环境污染威胁和危害群众健康的现象在一些地方还比较突出。环境已成为群众信访的热点领域。这说明,人民群众越来越把环境质量作为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对环境保护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期望越来越高,诉求越来越多。对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有效解决。

——温家宝总理在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保护环境是全民族的共同事业,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各级机关要带头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全社会做出表率。各类企业都要自觉遵守环境法规,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每个公民、每个家庭、每个单位、每个社区都要从自我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自觉参加环保活动。要大力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环保意识,弘扬环境文化,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第四篇:其他环境问题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家乡其他的环境问题,进一步了解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感受在美的环境中生活的快乐。

2、培养学生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环境问题的能力。

3、教育学生从小爱护自然环境,做环保小卫士。

二、预习学案:

1、教师搜集有关街心公园、社区娱乐场所等处环境的录像带以及有关图片,如学校全景图等。

2、课前调查本地环境污染的情况,搜集相关的信息,并做好调查访问记录。

三、导学案:

(一)、情景导入新课。

放录像

镜头一:校园全景图

镜头二:有关街心公园、社区娱乐场所等处环境的录像带以及有关图片片段。师:看了片段,你想说点什么?心情怎么样?(高兴,快乐,开心)

(二)、指导学生制定计划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垃圾、污水污染等,除了 这些还有哪些方面的环境问题呢?

1、教师展示图片

(1)出示课本图片

学生对照图片,找出图片中的污染源。

(2)展示教师搜集的有关环境污染的图片。

2、小组讨论,说说学学校周围的污染情况。如:乐港鸭厂、造纸厂、养猪场等。组长做好记录。

3、交流汇报,把问题归类

噪音污染:建筑噪音、汽笛声……

空气污染:汽车尾气、工厂烟囱排出的黑烟……

河水污染:乱倒垃圾、乱倒污水……

教师小结

4、选择问题,准备调查

5、确立活动小组

6、制定小组活动计划

(三)、交流展示计划,探究实践。

1、小组与小组之间交流

2、展示各小组制定的计划,评议、修改、确定调查计划

(四)、安排调查活动

教师强调活动注意事项。

四、课堂检测:

1、我们周围的污染源有哪一些?

2、为了保护环境,你想做些什么?

五、课后作业:写一份倡议书倡导大家增强环保意识。

第五篇:什么叫环境问题

结课作业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B09010405

陈晶晶 1.什么叫环境问题?它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发展的? 1.什么是环境问题?

概括地讲,环境问题是指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环境问题是目前世界人类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之一。环境问题是多方面的,但大致可分为两类: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由自然力引起的为原生环境问题,也称第一环境问题,如火山喷发、地震、洪涝、干旱、滑坡等等引起的环境问题。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生态系统破坏和环境污染,反过来又危机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为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包括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方面。目前人们所说的环境问题一般是指次生态问题。

生态破坏是指人类活动直接作用于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显著减少和结构显著改变,从而引起的环境问题,如过度放牧引起草原退化,滥采滥捕使珍惜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生产力下降,植被破坏引起水土流失等等。环境污染则指人类活动的副产品和废弃物进入物理环境后,对生态系统产生的一系列扰乱和侵害,特别是当由此引起的环境质量的恶化过来又影响人类自己的生活质量时。环境污染不仅包括物质造成的直接污染,如工业“三废”和生活“三废”,也包括由物质的物理性质和运动性质引起污染,如热污染、噪声污染、电磁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由环境污染还会衍生出许多环境效应,例如二氧化硫造成的大气污染,除了使大气环境质量下降,还会造成酸雨。

应当注意的是,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往往难以截然分开,它们之间常常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因果关系和相互作用。2.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

环境问题是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高,人口数量也迅速增长。人口的增长又反过来要求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如此循环作用,直至现代,环境问题发展到十分尖锐的地步。环境问题的历史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生态环境的早期破坏

此阶段从人类出现开始直到产业革命,跟后两个阶段相比,是一个漫长的时期。在该阶段,人类经历了从以采集狩猎为生的游牧生活到以耕种和养殖为生的定居生活的转变。随着种植、养殖和渔业的发展,人类社会开始第一次劳动大分工。人类从完全依赖大自然的恩赐转变到自觉利用土地、生物、陆地水体和海洋等自然资源。人类的生活资料有了较以前稳定得多的来源,人类的种群开始迅速扩大。人类社会需要更多的资源来扩大物质生产规模,便开始出现烧荒、垦荒、兴修水利工程等改造活动,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或沼泽化等问题。但此时的人类还意识不到这样做的长远后果,一些地区因而发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生态退化。较突出的例子是,古代经济发达的美索不达米亚,由于不合理的开垦和灌溉,后来变成了不毛之地;中国的黄河流域,曾经森林广布,土地肥沃,是文明的发源地,而西汉和东汉时期的两次大规模开垦,虽然促进了当时的农业发展,可是由于森林骤减,水源得不到涵养,造成水旱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土地日益贫瘠,给后代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但总的说来,这一阶段的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还是局部的,没有达到影响整个生物圈的程度。

(2)近代城市环境问题

此阶段从工业革命开始到八十年代发现南极上空的臭氧洞为止。工业革命(从农业占优势的经济向工业占优势的经济的迅速过渡称为工业革命)是世界史的一个新时期的起点,此后的环境问题也开始出现新的特点并日益复杂化和全球化。十八世纪后期欧洲的一系列发明和技术革新大大提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力,人类开始插上技术的翅膀,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开采和消耗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新技术使英国、欧洲和美国等地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先后进入工业化社会,并迅速向全世界蔓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别。工业化社会的特点是高度城市化。这一阶段的环境问题跟工业和城市同步发展。先是由于人口和工业密集,燃煤量和燃油量剧增,发达国家的城市饱受空气污染之苦,后来这些国家的城市周围又出现日益严重的水污染和垃圾污染,工业三废、汽车尾气更是加剧了这些污染公害的程度。在后来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发达国家普遍花大力气对这些城市环境问题进行治理,并把污染严重的工业搬到发展中国家,较好地解决了国内的环境污染问题。随着发达国家环境状况的改善,发展中国家却开始步发达国家的后尘,重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老路,城市环境问题有过之而无不及,同时伴随着严重的生态破坏。(3)当代环境问题阶段

从1984年英国科学家发现、1985年美国科学家证实南极上空出现的“臭氧洞”开始,人类环境问题发展到当代环境问题阶段。这一阶段环境问题的特征是,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征兆,目前这些征兆集中在酸雨、臭氧层破坏和全球变暖三大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上。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环境问题和生态破坏、一些国家的贫困化愈演愈烈,水资源短缺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发生,其他资源(包括能源)也相继出现将要耗竭的信号。这一切表明,生物圈这一生命支持系统对人类社会的支撑已接近它的极限。这还表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长远性。

环境问题已经愈演愈烈,像前段时间电影《2024》所描述的那样,虽然电影里显得很夸张,天崩地裂,还造出了个诺亚方舟,显得有些耸人听闻。但目前气候的变化,气候的怪异,足以说明地球环境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其破坏程度也足以引起我们人类的高度重视,不然2024真的早晚有一天会来临。

2.何谓生态平衡?生态平衡的因素有哪些?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内两个方面的稳定:一方面是生物种类(即生物、植物、微生物)的组成和数量比例相对稳定;另一方面是非生物环境(包括空气、阳光、水、土壤等)保持相对稳定。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比如,生物个体会不断发生更替,但总体上看系统保持稳定,生物数量没有剧烈变化。

生态系统一旦失去平衡,会发生非常严重的连锁性后果。例如,五十年代,我国曾发起把麻雀作为“四害”来消灭的运动。可是在大量捕杀了麻雀之后的几年里,却出现了严重的虫灾,使农业生产受到巨大的损失。后来科学家们发现,麻雀是吃害虫的好手。消灭了麻雀,害虫没有了天敌,就大肆繁殖起来、导致了虫灾发生、农田绝收一系列惨痛的后果。生态系统的平衡往往是大自然经过了很长时间才建立起来的动态平衡。一旦受到破坏,有些平衡就无法重建了,带来的恶果可能是人的努力无法弥补的。因此人类要尊重生态平衡,帮助维护这个平衡,而绝不要轻易去破坏它。

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很多,可归结为自然和人为两类因素。自然因素的影响,主要指自然环境在短时间内发生的剧烈变迁。如火山喷发、地震、山洪、海啸、泥石流和雷击电引发的森林火灾等。这种事件出现的频率并不高,在地理分布上有局限性和特定性。有些人为因素可能会加速这些事件的发生和加剧平衡破坏的程度。人为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加速自然变迁的各种行为如过度砍伐森林、破坏植被;过度开发水利资源(可引起地面沉降);对野生生物的滥捕、滥杀,导致生物种群减少、失调,自然生态生物结构改变等。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废弃物排放,农药、化肥施用可污染环境,不仅对人类健康及其后代发育直接带来严重危害,而且对生物种群的繁衍也带来影响。

3.何谓“温室效应”,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有哪些?全球气候变暖有哪些危害?

温度升温室效应(英文:Greenhouse effect),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已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关注。

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就是二氧化碳,还有氟氯烃(CFC〕、甲烷、低空臭氧、和氮氧化物气体等。

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

1、气候变得更暖和,冰川消融,海平面将升高,引起海岸滩涂湿地、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丧失,海岸侵蚀全球变暖的可怕后果,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等,从而造成海岸、河口、海湾自然生态环境失衡,给海岸带生态环境系统带来灾难。

2、水域面积增大。水分蒸发也更多了,雨季延长,水灾正变得越来越频繁。遭受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大,水库大坝寿命缩短。

3、水温升高可能会给南极半岛和北冰洋的冰雪融化。北极熊和海象将灭绝。

4、许多小岛将无影无踪;将感染疟疾等传染病......5、因为还有热力惯性的作用,现有的温室气体还将继续影响我们的生活。

6、温度升高,会影响人的生育,精子的活性随高而降低。

4.可持续发展观对人类传统发展理论的反思和创新主要表现在那几个方面?

自人类诞生以来,为了生存和发展,就要处理两大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人类的历史,可以说,就是处理这两大关系的历史。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既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反思的结果,也是对人与人的关系进行反思的结果,必然会促使人们对各个领域的各种问题进行反思,从而使一系列传统观念逐步获得更新。

1.1)在自然科学中,过去许多学科只单纯地从“自然”考虑问题,以人类以外的自然事物作为研究对象。可持续发展观使科学家们转换研究的出发点,对自己所从事的科学研究获得一种新的视角,达到一种新的认识和新的境界。例如,地球科学本是以认识地球为目的,以揭示地球自身的形成、组成、构造和演化的科学,现在则应把地球科学理解为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的科学,这就必然给2l世纪的地球科学带来新的机遇和活力。再如土壤学,过去主要研究土壤本身的组成和性质,如今着眼于可持续农业和人类的环境与资源,则需要研究土壤怎样参与全球的物质循环,探讨土壤圈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以及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使这一学科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新的拓展。又如地质科学也正在超越其传统的研究范围,开始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角度研究资源、环境等问题,就使地质科学获得了新的起点,面临着一系列新的研究任务。

2)在社会科学中,过去一些单纯地从“人”出发考虑的问题,需要改换成新的出发点。例如,伦理学本来是关于人的道德的科学,只讨论人际之间的道德行为,现在则需要扩大伦理观念,还要考虑人应该怎样善待自然,并把人的利益看作更大的生态系统利益的一部分,从而展现出伦理学研究的新视野,这样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过去,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都是单纯地从人的需要或人的利益出发的,现在则不仅考虑人的需要,同时还应该探讨怎样“满足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的需要”。事实上,如果不能满足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的需要,也不可能真正满足人的需要,特别是人的长远利益和长远需要。

3)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曾有一种误解,以为在人类社会的原始状态,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的。其实不然。那时,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十分低下,人类对自然缺乏科学的认识,人只能受制于自然,在自然灾害面前没有抗拒能力,对于各种疾病没有防治能力,人的生活是悲惨的,生命没有保障,死亡率很高,平均寿命不长,人口增长缓慢。以后,人类在与自然的抗争中,逐渐获得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人变得聪明能干起来,有了科学,有了技术,社会生产力逐步提高,人类增长了抵抗灾害和防治疾病的能力,死亡率降低,寿命延长。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加强,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社会经济发展获得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创造了日益丰富的物质财富和日益发达的人类文明。然而正当人们陶醉于人类能够征服自然、驾驭自然的时候,科学家们发现:人类已经严重地损害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意味着人是自然的奴隶或自然是人的奴隶的时代应该过去了,努力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友好和谐的关系的时代应该开始了。“生产力”,这是表述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或辞书中,过去都把生产力解释为: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并从自然界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这类的生产力定义已与可持续发展思想不相适应。人们正在讨论,应该把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能力作为生产力概念的重要内容,因而对生产力概念需要做出新的定义和解释。

4)历史的事实已向人们表明,当人与人之间,由于民族矛盾、宗教矛盾、阶级矛盾、资源矛盾等社会矛盾的尖锐化而导致这一部分人与那一部分人之间处于敌对的相互残杀的战争状态,只能对自然环境和资源造成严重的破坏。人们尚未忘记二十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后果,战争使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过几百年、几十年努力而取得的成就毁于一旦。不能想像在战争中,人与自然还能处于和谐之中。历史让人们认识到,人与人的和谐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前提和保证。《21世纪议程》倡导建立新型的全球伙伴关系,正是在总结人类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和保证。

2.可持续发展既要满足当代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满足他们需求的能力。这种“代际公正”是以“代内公正”为前提的。在同一代人中,不能建立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当一部分人为了自己的发展而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的时候,就难以顾及子孙后代的利益。只有实现了“代内公正”,即同代人之间能够公正和睦相处,才能共同促进可持续发展,以实现“代际公正”。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全球性概念。地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地球上的水域是相通的,大气环流不受国界阻挡,气候是全球动态现象,生态灾难不能人为划定疆界,空气污染并不滞留本国本地,会产生大范围的乃至全球性的后果,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要想“独善其身”是不可能的。而对于全球变化方面的大尺度科学研究课题,则难以在一国范围或一个区域内有效地进行研究,必须依赖于国际的合作与整合。

眼下,一方面,国际之间,正在加强合作,建立各种双边的或多边的战略伙伴关系;另一方面,在一些地区,在国与国之间,连“和平共处”、“互不侵犯”等五项原则都做不到,恐怖活动、战争行为频频发生,给人们带来死亡、灾难和贫穷。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建立新型的全球伙伴关系目前还只是一个美好的理想。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努力奋斗,为消灭残杀人类自身的种种愚蠢劣行而努力奋斗!

传统的发展观又称旧的、工业文明的发展观。是相对于新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而言的,它是指以经济增长为中心或仅仅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传统发展观认为,发展就是经济增长,财富、财富的增长是衡量社会发展的基本尺度,社会发展不过是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和把GDP做大做强。社会只要物质财富增加了,政治民主、文化发展、社会公正、教育进步等问题也随之自然而然地解决。这一发展观盛行于二次世界大战后至6O年代中后期,曾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社会发展的范式,由其所形成的发展模式一度成为经典的发展模式。从思维特征来看,传统发展观思维是线性的。而这一发展范式的形成又和近代以来建立的机械论认知图式是分不开的。

近代社会的认知图式是由伽利略、牛顿、培根、笛卡尔发展出来的。再由洛克、亚当斯密、达尔文将他扩展到生物、社会经济领域,这是一种机械论的认知图像,也称为还原论思维。它认为世界是由可以分割开来的大小不等的实体组成,这些实体之间由某些作用力来维系,较高等级实体的属性都能从组成较低等级实体的属性和相互作用中得到解释,他们都受某种决定论的支配,沿着单一轨迹进化。这种认知图像遵从的是一种简化还原原则,为了认识的方便,把复杂系统分解还原为简单系统,把复杂对象划分为一个个部件,用分析的方式,略去了对象中的很多因素,对对象只作局部的认识和近似的把握,认为认识局部就可以求得整体的认识。这种线性认识原则反映到社会发展问题上形成的是一种线性发展观。线性发展观认为,社会发展就是人类社会一诞生就预定向同一个固定方向由低级到高级的线性发展过程,社会发展也是一个单一的过程。任何社会都是同型的、相似的;同时,发展也是一个简单化的过程,复杂的社会发展只要抓住了几个主要要素的发展,就能解决发展的一切问题。在线性发展观看来,“发展是天然合理的”,发展是无限的,即只要是发展就比不发展好,发展快比发展慢好,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人类只需凭借科学技术的利剑就能取得一个个的胜利,就能一步步走向理想未来,而无需考虑如何同自然、环境的协同效应。经济增长发展观就是线性思维的典型表现。经济增长发展观把发展作了简单化和粗糙化处理,把发展的一些要素从社会系统中孤立出来,只注重某一要素的发展,而忽视了要素与要素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及其协调耦合,追求发展的单一性、至上性和无限性。尤其是二战以来,广大发展中国家国家选择了一条以经济增长为主的社会发展道路,强调实行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增长第一”的传统发展战略,人们把社会发展演绎成为一个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线性过程。的确,在这种发展观的指导下,部分发展中国家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增长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但以这种发展观为其指导产生的社会后果也逐渐显露,经济增长发展观并没有自动带来诸如实现平等、增加就业等社会目标的实现,相反,出现了环境污染、生态危机、道德失范等一系列问题,经济的发展导致了人的失落,出现了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尴尬情况。

显然,这种由牛顿等人所奠基的工业时代的线性观点,产生的是一种物质主义的价值,即不断地同大自然斗争和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它带来了人类今天物质生活的繁荣,但伴随着一个损害生态环境的熵增过程,从而把人类社会引向了某种灾变的分叉点,导致了当代社会发展的非持续性。到了2O世纪末的今天,人类社会的发展终于走向极限,摆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场决定人类命运的选择。导致全球性问题是与发展的线性思维分不开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思维理念,建立和确认新的价值准则、伦理规范,树立一种全新的发展思维方式。正如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指出,为了解决全球问题中成功地取得进步,我们需要发展新的思想方法、建立新的道德标准,当然也包括建立新的行为方式。3.从线性到非线性:可持续发展观实现的思维转变

伴随着人类社会面临全球性问题和发展困境日益突出,人们在全面批判反省传统发展观的基础上,发展观历经多次演变,最终产生了可持续发展观。在1987年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并把这一理论简单概括为:“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同时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种全新发展思想的确立,标志着人类在发展观念和发展理念上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它是对二战以后,甚至是l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所形成的传统发展观念及其后果进行深刻总结和彻底反思的结果。

相对于传统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之所以是一种新发展观。根本原因就在于可持续发展观是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来思考社会发展。从思维特征来看,可持续发展观的思维方式实际上与同时代非线性科学所提供了非线性思维是相一致的,即两者都揭示了世界的非线性本质。受非线性思维方式的影响,人们用非线性思维来思考社会发展问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可持续发展观产生了。它的提出,反映了人们对线性观点及其实践后果的深刻反思,是对传统线性发展观的辩证扬弃,预示着人类思考发展从线性思维走向非线性思维。

随着经典科学向现代科学的转变,还原论的思维方式受到了一连串的打击和挑战。2O世纪6O年代以来,以耗散结构理论为先导,协同学、超循环、混沌学、分形学等非线性科学的兴起,开创了一条真正摆脱机械论模式的途径,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图景以及当代科学家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使人们看到了一个更丰富而真实的世界。非线性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范式。非线性是相对于线性来说的。线性是变量与变量之间的正比例关系,在平面上为一条直线;而非线性在变量之间则没有线性的正比例直线关系,在平面中表现的是曲线。线性满足加和性原理,即部分之和等于整体;而非线性则不满足于加和性原理。非线性科学研究表明,客观事物是复杂的,自然界存在大量相互作用都是非线性的,线性作用只不过是在非线性作用一定条件下的近似,是非线性的特例,世界在本质上是非线性的。以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认识能力和认识手段的制约,往往把复杂事物加以简化,略去其中的一些次要因素,或者把复杂系统还原分解为低级的简单系统,在局部上求得问题的解决,即把非线性问题化为线性问题来处理。非线性科学揭示了这种观点及其方法的局限,主张以非线性观点来认识与处理事物,克服线性观点还原、简化的缺陷,从整体上、事物与环境的关联上动态把握事物变化的性质与规律,把复杂事物当作复杂事物来处理,重视事物中出现的偶然性、不确定性、随机性、无序性。社会发展是复杂的,从非线性观点来考察人类走过的历程,不仅可以对可持续发展提出的背景有更深的认识,而且由此还可以对社会发展作出更全面的描述,非线性思维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新的启示和思维基础。

传统发展观奉行的是一种简单、线性原则,把社会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而可持续发展观的思维基础是非线性的。可持续发展观把社会看作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系统,认为发展是经济、自然、社会大系统包括人在内的从低级向高级的动态发展过程。在可持续系统中,系统包含无限多个可变的要素,各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要素与环境之间不是独立的,而是具有非线性相互作用,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且这种相互作用对初始条件具有极大的敏感性,系统微小的变化就可能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初始条件对未来的影响是非加和的。正是以这种思维方式为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强调系统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强调发展的整体性、持续性,通过设立恰当的初始条件来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军事、生态等方面相互耦合和协调发展,注重系统的充分开放,以实现系统与外界不断的信息、能量、物质的交流,从外界引入负熵以保持系统发展的持续性,推动系统向有序或高级有序方向发展。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的发展是复杂系统的整体推进、不断优化的过程;强调人类在追求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权利的同时,也应当与自然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强调当代人在创造和追求今世发展与消费的时候,应努力做到使后代人与自己的机会平等。因此,就其实质而言,可持续发展观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实现指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利共生、协同进化和发展,即为了实现整个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而正是这种新的思维理念,构成了可持续发展观的深层内涵,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观得以实现的推动力和思想构架。5.人类应该怎样处理自身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是人类维护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这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两个方面,缺少一个就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是地球的表层,由空气、水和岩石(包括土壤)构成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在这三个圈的交汇处是生物生存的生物圈。这四个圈在太阳能的作用下,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使人类(生物)得以生存和发展。

据科学测定,人体血液中的60多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同地壳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十分相似。这表明人是环境的产物。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还表现在人体的物质和环境中的物质进行着交换的关系。比如,人体通过新陈代谢,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喝清洁的水,吃丰富的食物,来维持人体的发育、生长和遗传,这就使人体的物质和环境中的物质进行着交换。如果这种平衡关系破坏了,将会危害人体健康。

人类为了生存、发展,要向环境索取资源。早期,由于人口稀少,人类对环境没有什么明显影响和损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自然条件主宰着人类的命运。到了“刀耕火种”时代,人类为了养活自己并生存、发展下去,开始毁林开荒,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环境。于是,出现了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问题。但因当时生产力水平低,对环境的影响还不大。

到了产业革命时期,人类学会使用机器以后,生产力大大提高,对环境的影响也就增大了。到本世纪,人类利用、改造环境的能力空前提高,规模逐渐扩大,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据估算,现代农业获得的农产品可供养五十亿人口,而原始土地上光合作用产生的绿色植物及其供养的动物,只能供给一千万人的食物。由此可见,人类已在环境中逐渐处于主导地位。

但是,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随着出现在人类面前。大气严重污染,水的资源空前短缺,森林惨遭毁灭,可耕地不断减少,大批物种濒临灭绝,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处在危机之中。日益恶化的环境向人类提出:保护大自然,维持生态平衡是当今最紧迫的问题。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即人类当前的行为或目标要与整体的长远利益和命运相一致,人类的各种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必须有利于生存环境,并获得最大的效益;人类的活动能够源源不断地从环境中获得物质和能量,获得良好的生存环境和长久利益,能够健康地幸福地生存下去;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能够建立起一种相互补偿的良性关系,达到协调系统各要素的有机结合,互成一体;人类文化必须促进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必须促进人对自然界利用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建立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在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大工程中,人类的组织结构、知识结构必须健全,全民参与意识必须加强,主体的决策必须正确;人与环境的协调必须是全方位的协调,必须使人类一直处于地球的最大环境容量或承载量之内,必须一直处于最佳的生存环境状态之中。

人与自然环境是相辅相成的,环境给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不能心安理得地从环境中索取,还肆无忌惮地破坏,环境跟人一样也有承受力。超过了它的承受力,它也会发火,气候变化无常,夏天特别热,冬天特别冷,引发地震,雪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给人类的正常生活带来重重困难,给人类造成财产尤其是生命的种种损失,后果不堪设想,总之,人类从环境获取的同时必须也要保护环境。

环境问题.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本类热门推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