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团委书记竞职演讲稿二号文库
- 学校团委书记竞职演讲稿二号文库
- “携手共进 友爱校园”社交能力拓展活动二号文库
- 丰乐街道2024年工作总结(定)二号文库
- 2024小学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二号文库
- 幼儿园小小班期末家长会发言稿二号文库
- 健康教育工作上半年总结范文合集二号文库
- 2024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教师教学总结二号文库
- 党代表任期制和党代会常任制工作总结暨2024年工作打算五篇范文二号文库
- 初级职称工程类述职报告二号文库
- 胜利初中三年课改总结二号文库
- 2024年上半年河南省口腔执业医师药理学: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考试题二号文库
- 2024预算报告二号文库
- 思想汇报(一)二号文库
- 教务处处长岗位职责二号文库
- 2024秋课题小结---赵官权二号文库
- 幼儿园小班健康说课稿 小花枕二号文库
- 标准化建设总结二号文库
- 年级组管理经验交流二号文库
- 教师暑期家访心得体会(熊)二号文库
- 评课通讯稿二号文库
- 2024年全国高考I卷优秀作文二号文库
- 2024江西教师招聘笔试真题及解析二号文库
- 献血志愿者服务队年会工作报告二号文库
- 武汉市普仁医院 副高申报评审通知二号文库
- 陈堡中心小学教导处工作总结二号文库
- 毕业班家长会发言(推荐阅读)二号文库
- 富林中学教学教研工作计划_春二号文库
- 2024年云南临沧学前教育特岗教师招聘真题试卷八(5篇)二号文库
第一篇:就业指导服务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大全)
就业指导服务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扩大,高职院校迅速发展,在扩招的形势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使本来就很严峻的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下 面介绍一下我系在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所面临的困难
(一)毕业生期望值过高、定位不准确
毕业生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之一。个别同学不愿从事与自己专业不对口的工作;不愿到中小型企业从事基础工作;不愿到经济不发达地区和外省地区就业和发展。个别同学甚至只把目标锁定在某一个城市。个别同学在通过单位的面试、复试后,选择了放弃,或者是已经在单位实习、试用了一段时间后又辞职,通过调查,发现出现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在于这部分同学认为“专业不对口,不能将专业知识学以致用或薪酬待遇不能满足个人要求”。
(二)部分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据部分企业反映,少数同学不愿到生产一线、怕三班倒、怕苦怕累,有的同学下厂几天就呆不下去了。这部分同学不仅给就业工作造成了重复推荐,增大了就业工作的难度,而且在企业中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还有一小部分毕业生缺乏自省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抗挫折能力较弱,在经历一两次求职失败后,便失去信心,牢骚满腹,未能及时进行自我反省和总结经验教训,造成了这部分学生就业的心理障碍。
(三)学生专业知识不够深厚,缺乏就业竞争力
根据我们对近几年毕业生就业质量追踪调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道德水平和敬业精神评价较高,而对毕业生专业知识和人文社会知识的评价较低,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的深厚与否,决定了学生能否在职业道路上厚积薄发、可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专业知识是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调查反映出了学生专业知识不够深厚,知识储备不充分,缺乏就业竞争力,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之一。
(四)专业需求不平衡,部分专业学生就业难
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根据市场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了所有高职院校的责任。但由于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及学校培养人才的时效性,出现了部分专业供大于求的状况,造成了部分专业就业难的问题。
二、所面临的问题(一)、就业指导的时间匆忙
当前,就业指导基本上是在最后一个学期进行,基本上属于毕业前的“临急抱佛脚”状态。这样的指导缺乏全程化,仅仅可以让学生提高面试技巧、了解就业、签约过程等方面有一定效果,但是对提高毕业生未来工作能力、规划职业生涯及进行创业教育等重要方面,几乎没有一点帮助。而且在这样紧凑指导时间段里,就业指导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为着眼点,并且缺乏现代社会的服务意识,缺乏紧扣市场竞争意识,缺乏面向社会需要。(二)、就业指导内容单调
就业指导内容十分单调,仅限于就业方针政策讲解、就业信息发布、择业方法、技巧指导等,且多采用报告会、讲座等形式进行,就是采取课堂教学也是大班制形式,效果不明显。这样的就业指导内容也根本满足不了高职毕业生对就业工作的各种需要。(三)、重视就业结果、轻视指导过程
由于学生的就业率关系到学校专业发展和学校办学声誉,所以对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视”,更多重视的是“就业率”这个结果,究其原因就是要向社会交代“数据”,而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具体“过程”考虑不多。因此,导致就业指导缺乏系统性、科学性等现象。(四)、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数量少、专业化缺乏
当前就业指导教师从数量来看很少,仅仅可以满足正常工作的需求,一般是由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和系辅导员组成的兼职队伍,而这些兼职人员由于行政事物务多,特别是学生工作千头万序,工作人员整天多在繁忙中度过,根本没法腾出过多的精力去研究学生的就业指导,此外,这些指导人员只凭借经验积累或相近专业背景开展工作,专业化水平不高,缺乏生动的案例分析,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二篇:农村金融服务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农村金融服务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发展直接影响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近年来,一些银行积极创新农村特色金融产品,改进金融服务,在破解农村“新三难”(存款难、取款难、贷款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尝试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繁荣农村经济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整体功能依然跟不上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其旺盛的服务需求存在着差距。
困难与问题
一、“三农”资金供求渠道狭窄,矛盾突出。
在农村正规金融体系中,有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邮政储蓄和村镇银行等机构。近年来,一些扎根农村的金融机构没有很好地服务“三农”,“偏农离农脱农”,把本不丰富的农村资金源源不断地“抽”往城市和其他回报率更高的领域,成为农村资金的“抽水机”。如农业银行的存款在缴存准备金和保底支付结算后基本上存,货款只局限于有一定规模和信誉的农业企业,每年净增额度很小。农村邮政储蓄网点吸收的资金全部上存,从农村流向了城市,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农村资金流向城市的“流水线”。村镇银行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网点少、功能弱,加上尚处在发展初期,无论是基础运营系统,还是在政策环境以及人才队伍等方面都面临不少制约。从而影响其吸收存款能力。只有农信社(商业银行、合作银行)一家才是真正和农民有直接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的核心机构。例如,我市农商行现有各项存
款余额3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0亿元,存贷款总量连续多年居武穴市各金融机构首位,对“三农”的支持度和贡献度均保持全市同行业第一。但仅仅靠农信社(商业银行、合作银行)是根本无法满足所有农民、农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的。因此,农村企业和农民的信贷要求不得不从“地下银行”高息拆借,民间借贷活动频繁,有的人为牟取暴利,对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民进行高利贷的发放。
二、金融机构分布不均衡,农村金融服务出现“盲区”。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撤并整合进城,农村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收缩现象比较突出。如今的城市,银行网点遍布大街小巷。生活在城市的人们或许不会想到许多偏远地区的农民想取钱、存款、汇钱,到最近的金融网点要花掉二、三十元的车费和半天时间,“存款难、取款难、贷款难”被称为“新三难”。虽然农村金融机构多,但真正服务“三农”的供给主体少。有资料显示,全国银行业机构网点约17.5万个,平均每万人1.34个,而农村银行网点仅2.7万个,平均每万人0.36个。全国平均每万人金融服务人数城市为43人,而县及县以下仅为11人,行政村平均不到1人。
我市情况也不容乐观,目前,农信社、邮政储蓄所、农业银行在行政村设置分社或储蓄所的更是微乎其微。以前,农信社的分支机构覆盖了广袤的农村,在下面设有分社和储蓄所,村村还设有代办点,那时农民办理业务真方便,因而被农民称为“家门口的银行”。但是随着乡镇合并,农信社出于自身经营成本核算、安全防范等因素的考虑,将下面的分社和代办点都撤完了,只剩下几个孤零零的乡镇服务
网点。农村边远地区金融服务体系功能缺位、真空等因素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日益突出。因此,金融网点收缩制约和影响了基础性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
三、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较为困难。
通常贷款都需要担保或抵押,而农民既无工资保障又无生产资料保障;既没有可以担保的物品,更缺乏可抵押品,加上农民最主要的财产土地和宅基地不能用于抵押融资,因此在抵押以及抵押后的处置上存在诸多困难,农户在发展生产中往往因缺少合适的抵押担保物品而无法得到货款,农民即使能贷到款,也只是一些小额贷款,通常在3000-5000元之间,而5000元以上的大额贷款很困难,而且贷款手续也过于繁琐复杂,农民贷款陷入困境。一些涉农中小企业抵押难、担保难也是不争的事实,加上个别企业借贷信用缺失,成为资金供给瓶颈。
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
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要以服务“三农”为根本方向,引导和规范银行增加对“三农”的信贷资金投放,防止弃乡进城和“去农化”倾向,将商业银行的资金重新吸引回到农村金融市场。要继续发挥农信社(商业银行、合作银行)支农主力军的作用,以信用社为主体,以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等为补充的金融覆盖县(市)、乡(镇)、行政村的“多位一
体”农村金融服务网。巩固和稳定农业银行分支机构,扩大基层的信贷权限,增强其融资能力。农发行在加强原有业务的同时,拓展对“三农”的服务范围,往农村综合开发、农村基础建设和扶贫等贷款业务发展。邮政储蓄银行尽快调整业务范围,彻底改变只吸不贷的现象,增强服务“三农”功能。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小型或微型农村金融组织,增加农村贷款,增强对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主体。同时,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引导、带动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只有如此,才能让金融机构由农村资金的“抽水机”变成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动机”。
二、加大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创新力度,构建支农、惠农、便农的绿色通道。
金融服务是民生所系,也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问题。随着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农村面貌日新月异,资金需求也不断扩大,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银行机构投身“三农”市场,进入农村金融服务领域,形成竞争创新的市场环境,尤其是被农民称为“自己的银行”、“身边的银行”的农村信用社,要有责任感、使命感、危机感。要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拓展自身的发展,在竞争中站稳农村金融主战场。广大农村是金融业发展的增长点,是金融业再上新台阶的广阔天地。农村金融机构当务之急是要加快重组盘活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多元化服务格局,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率先走好“服务”这步棋。
1、增设简易服务网点,单靠现在乡镇营业网点是难以满足农村企业和农民的需求,要因
地制宜,合理布局,对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山区和重点村设立简易服务网点,实行每月定时定点服务,为农民打开金融服务的方便之门。
2、创办“流动银行”。对深山僻壤、隔河渡水的农村,组织专班人员实行专车专人定期送金融服务下乡,延伸服务触角,变“等客上门”为“上门服务”,为农民提供流动的金融服务。
3、设立村级金融服务站。对地处山高谷深、人烟稀少的山村,可就地聘请村干部(或有诚信的商户)开展代办业务,安装转帐电话、POS机,让偏远地区农户在家门口就能方便办理各类涉农补贴资金支取、转帐汇款、小额取款、刷卡缴费、账户余额查询等金融服务。从而不断扩大服务范围,这个办法可覆盖所有边远山区行政村,以填补网点撤销后山区金融服务的空白,让更多的农民受惠。
4、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快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金融服务品种在农村推广,为农民、农村企业融资和支付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
金融服务是农村企业、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因此,实施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需要国家有力支持,农村山区、边远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农村金融服务成本高、亏损大、收益率低,政1府要为建立农民金融服务体系给予优惠政策,通过政策安排,合理补偿在支农业务的成本和损失。如:免征营业费、企业所得税,实行定向费用补贴,财政贴息和转移支付帮扶等措施,确保农村企业、农民都能享受到最基本的金融服务。
三、开拓农村信贷领域创新,着力解决农村企业和农民“贷款难”。农村金融机构要围绕“三农”“抵押担保难”和“贷款难”的问
题,有针对性的创新信贷产品,降低贷款门槛、简化贷款程序、缩短贷款时间,以适应新农村发展的需要。重点开展抵押担保制度、服务模式和方式的创新,按照“金额可大可小、利率可高可低、期限可长可短、押品可有可无”的原则,在程序可简、条件可调、成本可算、利率可浮、风险可控、责任可分的基础上,探索创新一系列更为快捷、方便的新型放贷模式,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可行性、便利性和透明度。
1、担保方式创新。①信誉担保贷款。凡国家干部、公务员、公办老师、社会知名人士;受到市级以上表彰的劳模、先进个人、文明户、科技户、种植户、养殖户、信用示范户、中*共**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直接给予最高授信且循环使用担保贷款。②股东担保贷款,因为股东对担保的企业和农户情况了然于心,对银行来说是“零风险”。③联保贷款,两个或两个以上诚信良好的商户联保的担保贷款。④实行担保公司担保贷款。⑤无抵押贷款,在“小额可控”的前提下,对无任何不良记录的农民可实行无抵押无担保贷款。
2、服务产品创新。为满足多元化的“三农”金融服务需求,积极探索开展林权、仓储、农户宅基地的使用权、农民土地、养殖户水域滩涂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有效方法,还可适时开办留守妇女、农民工、青年、大学生村官创业贷款和农村党员信贷直通车,推出联合贷款、联保贷款、社团贷款、龙头企业贷款等系列特色支农产品。同时拓展代理保险、代收代付、理财咨询等中间业务,帮助农民改进理财观念和消费观念。
3、企业融资创新。地方政1府应充分利用公信力,发挥主导作
用,解决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①提高农村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基金,增强担保实力,扩大担保范围。②积极尝试专用设备融资租赁业务,突破贷款担保方式约束。③积极稳妥推进农村中小企业联保贷款业务和存贷、房产土地等固定资产、专利权抵押业务和知识产权、股权等权利质押业务。
深化农村金融创新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是推动农村企业和农民创业创新的现实需要,也是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金融是撬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杠杆,没有发达的金融便没有发达的经济,没有发达的经济更没有发达的金融。因此,当务之急是要解决农村金融体系组织不全、支农有限、资金外流、服务不足、效率低下等问题,让金融普惠千乡万村、千家万户。
第三篇:企业发展面临问题困难专题调研报告
企业发展面临问题困难专题调研报告
根据中央和集团公司党组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查研究工作的相关要求,按照公司党委的统一部署,我于X日前往XX进行实地调研。现就调研基本情况向上级党委报告如下:
一、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
X日,我与党委委员XXX、XX赴某地进行调研,相关部门人员陪同。X分公司长期面临地区竞争激烈、发展空间有限的情况,但近年来经营稳步提升,干部员工干事创业面貌良好。调研组与分公司班子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基层员工开展座谈、访谈,了解分公司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X日,我与党委委员XX赴X分公司进行调研,综合线条相关人员陪同。近年来,X分公司一直处在竞争形势较为严峻的环境中,但在分公司一把手的带领下,全员共同努力,以党建促生产,以生产强党建,业绩持续增长,形成了奋发有为的良好氛围。X调研期间,我们考察了XX,与一线人员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实地了解新零售发展情况及存在的困难,并下沉X营销中心,通过召开座谈会的形式,与分公司班子成员及中层干部深入交流,并访谈了基层员工代表,收集一线的问题意见。
二、调查研究中发现的突出问题
本次调研共收集29条意见和建议,主要集中在发现了党建工作、员工发展和生产经营三个方面,具体而言:
(一)党建工作方面:一是党建规范化水平不足。通过总公司每年组织的党务工作认证培训,稳步提升了党建的规范化水平,但还有部分兼职党务工作者没有覆盖,造成各单位之间党务工作能力不均衡。二是党建人才储备不足。目前部分单位党务工作者多为兼职,专业性不足,总部对党建线条晋升通道规划不够清晰,导致部门员工不愿干党建,后备力量不足。三是党员发展名额不足。X公司党委始终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标准进行党员发展,但受发展名额限制,部分符合发展标准的积极分子难以及时入党,不利于党建工作延伸。
(二)员工发展方面:一是人才培养体系需要完善。职级调整办法还需进一步明确,员工晋升机制还需优化,对优秀员工的激励还不够,对一线员工的专业培训仍需加强。与各省分公司的人才交流不足,人才互通机制仍需探索。二是薪酬福利制度需要优化。在薪酬总盘相对固定的现状下,“保日常、促优秀”的激励原则需要更加突出,薪酬待遇不符预期带来的骨干员工流失现象有加剧趋势;如何做好“招得到人才,留得住人才”,已成为重要课题。
(三)生产经营工作方面:一是制度体系有待完善。还存在制度与基层生产现状不匹配,更新效率不高,示范引领作用不强,鼓励创新空间不足等问题。具体表现在:部分考核指标调整不及时、指标说明不到位;对于新政策、新模式,总公司指导作用不足;制度政策制定方面,调查研究不够深入,针对性不够强,导致在制度出台后出现了各种“不适应症状”。二是各线条业务流程有待优化。各业务流程仍存在着环节不清晰、信息传达壁垒的现象。例如XX的流程还需优化;部分关系到员工发展或利益的管理办法,传递不到位,导致基层员工不了解;XXX等领域的过程管控灵活性不足,对基层突发情况、特殊情况的响应效率还需提升,等等。
在调研发现问题的同时,基层员工也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建议,代表了基层的呼声,公司党委对广大关心公司发展,认真履职尽责的员工表示感谢。希望公司各级领导干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多倾听民意,不断提高对员工意见建议的重视程度。
三、对发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学习教育是根本、调查研究是途径、检视问题是关键、整改落实是目的。X公司体量大、覆盖广、各省分公司发展情况差异明显,实地调研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需要从调研中掌握实情、发现问题、找到对策,更要通过调研来验证问题解决的成效,这正是公司调研工作的初心。
本次调研发现的问题涉及各方各面,既有共性问题,又有个性问题,我认为可以用三个“意识不足”来概括。
一是担当意识不足。部分领导干部攻坚克难的意识不强,尤其是在当前较为严峻的经营形势下,局部还存在畏难、懈怠的情况,“等、靠、要”的错误思想在部分区域还不能彻底扭转,尚存在依赖既有资源、等待上级支持的现象,工作主动性仍需加强。面向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明显短板,“敢啃硬骨头”的勇气不够,有的干部“遇到问题绕着走”,怕失误、怕担责的情况还局部存在。
二是群众意识不足。对一线员工的心声,重视程度还需提升,基层向上反馈信息的通道还不够完善,解决问题的督办闭环机制还需优化。部分领导干部还存在“长官意识”,“调门高、指导少”的现象仍有发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整治力度还需进一步提升。扎根一线的作风建设还需加强,下基层调研广度、深度还不足,在制定政策、办法的过程中偶尔有“拍脑袋、一刀切”的问题,考虑一线实际不够。
三是创新意识不足。面对转型改革过程中重点领域、难点问题,“敢涉深水区”的勇气不够,开拓新业务的力度还需加强,对新模式带来的管理变革需求,部分领导干部仍旧循规蹈矩、不愿大胆尝试和探索,甚至局部存在“多干多错,不如不干”的不作为思想。少数领域、部分区域仍停留在依赖要素竞争的发展局面,对能力培育不够重视,面向融合发展的转型思维仍需培育。鼓励创新的氛围不够强烈,广大基层干部员工的创新能力需进一步挖掘,保护创业、容忍失误的机制亟待健全。
四、解决问题的思路举措
总书记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关键是要有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要坚持问题导向,真刀真枪解决问题、真抓实干破解难题。X公司正处在转型改革的关键时期,困难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机遇也前所未有。通过此次调研,我们有机会能更加真切的直面问题,有勇气、更有信心能解决问题。作为公司党委书记,我将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落实。
第一,用高质量党建促领企业发展。要严格按照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坚持学以致用,坚持以始为终,将初心和使命转化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担当,转化为勇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的责任担当,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完善人才队伍管理体系,构建灵活的激励机制,更多的挖掘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的干部员工,把担当作为,转化为经营发展的强大动力。要持续抓好“两个责任”落实,夯实廉洁风险防控体系,打造一支能打硬仗、清风正气的干部员工队伍。
第二,以一线为中心,补足转型发展短板。要进一步理顺制度流程,针对性的优化制度政策,满足基层不同的发展需求,并确保各项方针和政策能够层层落实,实现上通下达,确保信息传达到最后“一公里”。要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优化文风会风,统筹好各类调研、检查的广度、频度,为基层减负,力戒“机关作风”,加强对基层的指导,做到与一线共患难、同甘苦。要畅通基层反馈信息的渠道,构建问题覆盖广、解决效率高的督办机制,做到有求必应,下大力气解决好广大群众反馈的热点、难点问题。
第三,坚持创新为先,营造开拓进取的创业氛围。要敢于打破常规,勇于探索尝试,针对新业务发展、推进改革等领域带来的新管理课题,总公司部门要主动出谋划策,推动管理变革,支撑业务拓展,分公司要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力争突破。要建立健全保护创新的容错机制,落实好“三个区分开来”,为敢想敢干的干部员工撑腰。要发动最广大群众参与到创新工作中,通过劳动竞赛、最佳实践、技术创新激励等手段,让基层员工有途径、有意愿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融入企业发展,共享发展成果。
第四篇:乡镇政府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建议
乡镇政府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建议
丹凤县***镇党委
一、乡镇工作现状
一是权力小,责任大。乡镇虽小,其职能却包罗万象,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教育、卫生、招商引资、计划生育、社会治安、民生等都系于一身,无所不包。
二是任务型政府特色明显。县级80多个部门的工作最终都由乡镇政府来落实,可谓是“上边千头线,下面一针穿”,工作特点是“5+2”、“白+黑”,每年要签几十个责任状,一些主要责任在县里的工作也要让乡镇来承担,但权力归部门。
三是权责脱节型政府特色明显。乡镇政府不出台政策,只负责贯彻和落实,省、市、县都能指挥乡镇,乡镇政府对“七站八所”的指挥有限,职能部门把管理权限收上去了,责任放下来了,造成了乡镇职能的缺位。
二,困难和问题
(一)村级基础薄弱,产业发展较慢。我镇边远的12个村基础设施薄弱,基础设施需进一步加强,尤其并镇以来,个别村的基础设施处于无人管护状态,虽已进行如财政奖补公路、安全饮水工程等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但仍无法满足群众的所需,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镇农村各项事业
(八)职责难以明确。一是工作合力不足。由于人事、编制以及经费方面的原因,除了中心工作全部都干,其它工作单打一,或非专业人员顶替,没有形成正常的有分有合的运行局面。二是党政职能关系不够清晰。党委和政府的工作职能没有明显的界定,对党政的职责定位不清,形成了眉毛胡子一把抓,工作职能重叠、党政一把抓。三是乡镇缺乏执法权力。虽然正在大力提倡依法行政,但乡镇不是执法主体,很多乡镇干部却没有执法权,工作开展进退两难。
三、建议和对策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搞好乡镇工作,责任在党委,关键在领导,重点在落实。秉承“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执政理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切实增强乡镇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树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思想。乡镇干部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抵御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袭和干扰,切实转变乡镇机关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一切为群众服务,开拓创新,廉洁自律,勤政务实,苦干实干,带领群众早日奔上小康。
(二)搞好协调服务,发展农村经济。加快经济发展是解决乡镇工作难的根本途径。多组织乡镇干部要学习和掌握市场知识,配齐专业技术人员,围绕一家一户农民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搞好产前、产中、产后的信息、技术、资金、销售等全方位服务。发展特色农业,培植具有本地特色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扩大基础财源。
(三)密切干群关系,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乡镇工作主要就是面对农村、农业和农民,乡镇干部无论时间多紧,任务多重,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深入村组和间田地头,同农民讲政策,听农民心里话,帮农民办实事,体察群众的想法,倾听他们的意见。对农民群众拥护什么、反对什么、忧虑什么、盼望什么,领导干部应做到心中有数。干部心里有群众,群众心里才会有干部。
(四)加强乡镇队伍建设,保证满圆编制。保证每个编制岗位都有人,不要随意借调工作人员,即使调动,也要及时补缺,不能造成工作断带,形成工作责任不明确、不落实、推动不力的现象,如果兼职也要负担相应的补贴,提高兼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职能整合,保证责权利相一致。将职能比较接近的单位整合到一个部门,由一个分管领导牵头,如将国土、城镇整合到一个部门管理,将工商、食品药品整合到一个部门,固定办公场所、固定办公人员、固定职责,有分有合,从而推动工作有序健康开展。
(六)保障基层经费,提高农村干部待遇。按照编制下
第五篇: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县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新农村建设正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近年来,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取得明显成效,农民增收的同时,农村的劳动力也在大量流失,且在不断的扩大。目前,我县在家的农民绝大多数是中老年人,生产能力低下,新农村建设显得力不从心。群众普遍担心,一方面,农村年轻人都到外打工,不想回家种田,下一代长大后肯定也不会在家务农,十年、二十年后农村怎么办?另一方面,在家的农村青年农业知识、技能匮乏,现代农业生产也正面临“有人无田种”现象,今后新农村建设到底谁来做。
二、农民思想认识不到位,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不高。我县农民“随遇而安、小富即安”的思想较为严重,加之对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理解不够深刻,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政府的事,进行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主动配合不够,甚至因为看不到眼前的利益而反对,导致一些非常好的新农村建设项目落实起来非常困难。如:为防止农村环境污染而进行的秸杆还田,相当一部分农民认为对自己并无多大好处,仍然是我行我素采取就地焚烧,经常出现“田田冒烟,路人咳嗽”的现象,不仅污染了农村的环境,也不利于农作物的种植。
三、地方财力较弱,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不够。我县是一个丘陵小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方财政收入较低,2024年我县的地方一般财政收入仅2846万元,只能基本维持干部的工资。在县级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我县采取建设补助、部门帮扶、小额贷款及向上争取项目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打捆投入新农村建设,支持力度十分有限。近两年,我县多方筹集资金1330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复杂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作支持。从目前的情况看,仅靠我县政府投入和部门筹集的资金依然是杯水车薪,一些项目无法实施,严重影响了全县新农村建设的规模和速度,短时间内更无法保障新农村建设在全县范围内迅速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