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万书网,千万量级范文库任你选!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二号文库

汇报文稿4.7

说明:文章内容所见即所得,本站下载的DOCX文档与页面上展示的相同。如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客服QQ:4084380 发送本文地址给客服即可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本文地址:https://www.wanshu.net/fanwen/a2/344840.html

第一篇:汇报文稿4.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海洋强国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

2024年3月25日上午,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张文杰教授作客“一校两院”大讲堂,围绕“国际形势变化对我国海上安全的挑战”作专题报告。王元新校院长主持。

张文杰教授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深入发展,全球安全形势总体趋向缓和,和平发展是时代主流,但是我国仍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安全领域尤其是海上安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从战略高度和理论视角,解读了目前我国海上安全面临的严峻挑战及其原因,结合自身研究成果,对如何应对海上安全问题提出几点意见。报告内容丰富、分析深刻,开阔了大家的视野,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与使命意识。同时也让我们深切感受了国防教育的魅力。下面,我就听课内容做如下简要汇报:

张文杰教授重点介绍了以下三个问题:

首先,运用大量详实的案例,介绍我国海上安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海域被瓜分、资源被掠夺、权益被损害、海上通道被分控。

进入21世纪,一种新的地缘政治观点开始出现,认为人类的未来不在于陆地而在于海洋,21世纪是海洋世纪,因此,谁控制了太平洋,谁就控制了整个世界。

中国有1.8万多公里的大陆海岸线,是一个海洋大国,但是我国却不是一个海洋强国。当前,我国与周边8个国家存在着海域划界问题,与5个国家之间有着岛礁归属争议。

我国海域被分割、岛屿被侵占、海洋资源被非法掠夺的情况比较严重。海岛问题、海上划界问题、海洋资源开发问题,是当今中国海洋安全的三大问题。而这三大问题相互联系,并相互制约,其中海岛问题是基础、海上划界问题是前提、海洋资源开发是目的。从这三方面来看,我国海洋国土安全的形势不容乐观。除了渤海是中国毫无争议的内海外,中国与所有的8个海上邻国在黄海、东海、南海都存在海上划界问题,近些年来,与这些国家的海洋领土纠纷不断。

中国周边的海上邻国,纷纷采取实际控制、国内立法、国际联盟等多种手段,试图将侵犯中国海洋权益的行为事实化、合法化和国际化。

最明显的例子的是,南海周边的菲律宾国会通过《海洋基线法案》,将中国的黄岩岛和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划为“所属岛屿”,越南提交《外大陆架划界案》,声称对中国的西沙和南沙群岛享受主权。马来西亚和越南联合提交提案,申请区域涉及中国南沙群岛。马来西亚总理甚至亲自登陆南沙群岛的弹丸礁和光星仔礁,宣示“主权”。

海岛问题是根本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一个海岛的主权归属可以决定这个岛周围以200海里为半径的海域的主权和主权权益的归属。一个很小的岛礁,从法理上讲,可以主张43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因此,在海上划界中,海岛是最直接、最基本的划界基础,海岛是海洋上最重要的领土标志和主权归属象征。

也正因此,有些处于关键地理位置的岛屿往往引发争议,甚至在无人岛上发展“地盘”试图实现“先占”,或甚至将礁石说成岛屿。

例如,钓鱼岛就是这样一个关键的无人岛,是当前困扰中日关系发展的大问题之一。如果日本占有钓鱼列岛,并且以此为基础划分东海的专属经济区范围,将会多占去7到20万平方公里海域。

三大海域划界复杂棘手

黄海归中国管辖海域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由于周边国家在划界原则上与中国持不同立场,约7.3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存在争议。

东海的岛礁数量占全国的60%以上,在东海应归中国管辖的约56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中,日本与中国重叠海域面积约21万平方公里。上个世纪60年代末以来,由于在东海海域发现了巨大的海底石油蕴藏,东海海洋权益问题突现出来。

而南海划界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涉及国家最多、情况最为复杂的争端之一。

南沙海域共由230余个岛屿,从各国实际控制的50个岛、礁、滩、中,我国仅占8个。周边国家已将我国8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划入其势力范围。且非法钻井几千口、石油开采量达4000万吨以上。从区域上来看,越南基本上控制了南沙西部海域;菲律宾基本上控制了南沙东北部海域;马来西亚基本上控制了南沙西南部海域。

近期以来,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插手,南海问题国际化的倾向日益凸显。同时日本在南沙海域安全问题上与美国遥相呼应,积极配合。南沙海上安全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资源争夺战越来越复杂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岛屿或划界争端持续未解,其根本原因在于争议海域的主权和资源问题。仅以南海为例,南海诸岛是东亚与大洋州的“海上通道”和“空中走廊”,除渔业资源外,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油气资源。据有关专家推测,在南海中国传统海疆线内的油气总储量约为420亿吨。

近年来,尽管南海周边邻国虽一再表示“不采取使问题复杂化”的行动,但从未停止对中国南海诸岛领土主权和南沙海洋权益的侵犯。比如,一些邻国在南沙群岛扩建各种军用、民用设施,吸引俄、英、日、澳、法、美等国合作勘探、开发南海油气资源,并瞄准了其人文资源,以优惠政策鼓励南沙群岛的开发、旅游或移民等。日本更是牢牢盯着东海资源,并加速发展海洋资源勘探开采等技术。总体而言,中国的海岛及海洋权益正遭受严重威胁,中国的海上安全正面临着严峻形势。

除此之外,我国的海洋通道也被分控。

整个中国近海海域,如黄海、东海、南海,都是半封闭的海域。在这样的海洋地理环境下,中国不能直接通达大洋,无论是东出太平洋,还是南下大洋洲,西向印度洋,都必须克服西太平洋岛弧所形成的天然地理障碍。

这一特定的海洋地理环境在二战后被美国所关注和利用,依托太平洋岛弧这一特定的海洋地理环境,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美国提出并实施了慑亚洲大陆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岛链”战略。这一战略由三条岛链构成。

第一岛链” —— 北起日本列岛、中接台湾岛,南至菲律宾。这里最关键的是台湾!它位于“第一岛链”的中间,具有极特殊的战略地位,掌握了台湾岛就能有效地扼控东海与南海间的咽喉战略通道

“第二岛链” —— 北起日本列岛,中接马里亚纳群岛、(含美国关岛)南至加罗林群岛。

其中,关岛是第二岛链的核心,美国将关岛建设为军事基地之岛,各种军事设施占全岛面积的1/4。

“第三岛链”主要由夏威夷群岛群岛组成。对于美国而言,夏威夷群岛既是美国本土的防御前哨,又是支援亚太美军的战略后方。三大岛链层层包围了中国大陆!

近年来,美国不断强化“岛链”,面对恶劣的环境,如何“突围”克服海洋地理上的约束、特别是冲破美国“岛链”战略的束缚,对中国是一个非常现实、严峻的问题。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统一是中国打破三大岛链,特别是第一岛链对中国束缚的最核心的战略选择。同时,还提出要做到立体侦查,分控兵力。

其次,张文杰教授分析了产生海上困窘的原因

1、海洋战略缺失,海洋意识缺乏

2、海洋资源丰富,纷纷抢夺资源

3、中国崛起的困局

4、某些大国出手搅局 美国为重返亚太重提前做准备

我国海上争端不断,是世界上海上权益受到侵犯最多的国家,正是由于海洋战略缺失,海洋意识淡薄,才造成今天中国海洋困窘的局面。

中华上下5000年的文明史沉淀了丰富的海洋文化。[1]据考证,古代新石器时期百越人最早发明发明了水上运载工具---筏。进一步发展到木帆船、车船、战船。同时利用船只进行运粮食、捕鱼、远航、打仗等。从秦朝开始,就已经远洋航行,并开始外贸交易。[2]秦汉时期孕育的“海上丝绸之路”、唐宋时期频繁的海上贸易和文化交流、明朝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壮举等都充分而深刻的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强烈的海洋意识和中国海洋文化的久远变迁与辉煌历史。后来,清朝政府延续了明朝中后期的“海禁政策”,致使中国海洋事业、航海技术、对外交流受到很大限制,进而人民的海洋意识就逐渐淡薄了。

从世界历史中可以发现:人类现代文明史就是一部海洋文化史。西班牙、荷兰、意大利、英国、法国、苏联、美国等世界大国的辉煌历史、经济腾飞和文艺复兴,都首先得益于航海科技的进步和海洋事业的发展。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近现代历史舞台上的世界性大国,几乎都是海洋强国,是海洋文化和海洋战略成就了一个又一个世纪性大国。回顾世界历史,我们可以得出:高度发达的海洋文化和开明高超的海洋战略可以成就一个具有人类文明影响力和全球主导权 的世界性大国,经略海洋是世界强国的共同国家发展战略。例如:2500年前古希腊海洋学者狄米斯托克利的预言: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这个预言一直以来都被许多国家的政治家反复强调。15世纪英国雷莱爵士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谁就可以控制了世界的财富,最后也就控制了世界本身。马汉从大量的历史事实中概括出一条结论:“所有帝国的兴衰,决定性的因素在于是否控制了海洋。”[4]马克思也如是说:“对于一种地域性蚕食体制来说,陆地是足够的;对于一种世界性侵略体制来说,水域就成为不可缺少的了。”[5] 孙中山曾经也指出“国家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

翻开一部中国近代史,我们会惊奇而痛苦地发现,中国近代屈辱绝大多数都是来自于海洋。据不完全统计,自鸦片战争后的百余年间,西方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达84次,入侵舰艇达1860多艘次,入侵兵力达47万人。回顾不幸的近代历史,我们不难看到:外敌的不断入侵、特别是来自海上的外敌入侵,成为中华民族历史灾难的直接根源。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也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频频得手的历史。究其原因呢?主要是因为海洋文化缺失:中国近代统治集团和国民大众海洋意识淡薄。

在此张文杰教授举例说明。1988年春节前夕,越南人胡说南沙是他们的领土,动用舰船和武装部队,发起抢占南沙岛礁的狂潮,企图侵吞中国这块神圣的领土。这场战争以越南的失败而告终。越南被打败后,反过头来,立马又回过头来抢占了我大量的岛礁!因此,这场海上的较量,被后来称为,我军战术上是胜利了,但是战略上确是失败的。

第二,我国海洋资源丰富,不但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也让一些无赖国家垂涎不已,并到此挑衅,企图在我国境内分得一杯羹。

张文杰教授以东海和南海为例,说明此问题。

东海作为中国的三大边缘海之一,含有丰富的海底资源。春晓油气田位于“东海西湖凹陷区域”,占地面积达2.2万平方公里,探明的天然气储量达700亿立方米以上。

这些丰富的海底资源对临近的日本来说无异于一块靠近嘴边的肥肉。据日本的考察,这些海域中埋藏着足够日本消耗320年的锰、1300年的钴、100年的镍、100年的天然气以及其他矿物资源和渔业资源,这些资源足以使日本从天然资源贫乏国家摇身一变为“天然资源大国”。于是日本以该地区大规模开采会导致“吸管”效应为由,阻挠“春晓油田”的开发。

南海是我国四大海域中最大、最深、自然资源最为丰富的海区。

我国南海油气资源储量丰富,初步统计石油地质储量大致在550亿吨,约占中国总资源总量的1/3。南海油气资源可开发价值超过20万亿元人民币。堪称第二个波斯湾。

南海丰富的油气资源,致使世界各国竞相掠夺,导致南海的油气田呈现国际化态势。周边国家则以招标的形式和西方的石油公司合作,在南沙海域钻探1000多口油气井。周边国家每年从南海开采5000万吨以上的石油,相当于我国大庆油田的年产量。其中受益最多的是越南,越南每年从南海获取近千万吨石油,借此由石油进口国转变为盈余国。

现实利益加上历史因素,使南海陷入了六国七方的争夺中。(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和中国台湾)越南、菲律宾、文莱、马

来西亚等国不顾中国政府的严正抗议,纷纷对南海的部分岛屿进行占领,并开始油气开采。

第三,也可以说是中国崛起的困局,就好比美国的一个系列电视剧,“成长的烦恼”,是中国对全世界的诉求--请放心,我的崛起是和平的;但是有人不甘心,要遏制,甚至不排除用武力遏制。对中国而言,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第四,产生海上困窘的原因在于某些大国出手搅局。例如美国在背后唆使一些国家在海上安全为我国造成困扰,其目的就是为了重返亚太寻找机会。

最后,张文杰教授,结合自身研究成果,对如何应对海上安全问题提出几点意见。

第一,把握大方向

和平和发展仍然是世界的主流方向。我们的和平发展进程不能被打断,同时,我们要与周边国家一致对外,限制发展中国家间的军备竞赛。

第二,明晰海洋战略

要强国,必经略海洋。中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要制定明确的海洋战略。(1)把开发海洋作为整体发展中的重要战略

(2)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逐渐从海洋商业文明发展到海洋工业明文(3)从西部大开发战略延伸到海洋开发战略

(4)军事上,做到近海防御、远海防卫、经略南海、突破两洋

第三,敢于硬碰硬

在这里,张教授谈到捍卫国家核心利益,重点强调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保持中国海洋空间完整无损与公海通道的畅通无阻。大国崛起不能被压力所逼退。

第四,善打组合拳

“在周边国家纷纷觊觎中国岛屿和管辖海域的背景下,设立三沙市,组建政权、包括警备区等机构,加强对南海海域及诸岛行政管理和开发,维护南海主权,对周边有不良企图的国家形成威慑。”

对周边国家及某些大国的的违法行为提出外交抗议申明,在法理上据理力争。在军事上,固化我们已有的成果,保持军事压力、争取岛屿主权,开发春晓油田,并做好海域合作开发工作。

第二篇:汇报文稿

演讲稿

1.设计模式起到关键性决定因素。

2.良好的设计能触动人的觉悟,洗涤人的灵魂,任何美好的事物构建都离不开有机、有氧结构、及恰到好处的粉饰。良好的:建设模式+投资模式+设计模式+管理模式=共享

创造

价值

住房政策:

3.住房政策经历了货币政策、商品化、市场化的演变。脱颖而出的构建模式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中国人口密度的增加,土地资源的不缺乏,加大了住房的供应需求,住房供应链的衍生,如何在众多的项目中推出自己的优势,无疑,设计成为了至关重要的助推力与武器。

地产样板房五大特性: 1.独特非独立 2.针对性 3.展示性兼实用性 4.煽动性 5.特色性

硬装分析:建筑造型类似把手枪,通透无壁的硬装空间拉大了格局、轮廊与画面感。

极简的线条,钻石的切割面,灯光的体现成为硬装空间的形态演绎。我想在午后的阳光下,会是一幅美妙的风景线,油画似的风景发散式的组合体现,强烈的现代感 设计在这个空间展现的一览无余。

软装透析:极简的空间,软装成为品质的呈现,与亮点,简约而又不简单的设计手法,维合整个空间体态。色调上的暖色处理,强化室内的气氛,促进购买者的融洽交流与商务签订。造型上极简的线条与硬装相互呼应构造和谐发展,促进设计效果沉稳大气的最大化,延续贯穿在空间每一处艺术的生命力---自然、绿色、健康、生态的有机的趋势潮流。-----一森林 一未来《新概念》

艺术气质:

售楼部软装设计构筑一个以绿色、自然、健康、生态为主题的这样一种氛围,使客户在进入售楼部软装设计的第一时刻就能深刻的体会到项目的总体气质以及项目的独特卖点。

设计理念:

售楼处秉承当代、印象、都市、的设计形式核心理念融汇贯穿于空间,形成与其攻略方向,品质人文、定位人群、美学基础、硬装辅助等相互和谐与统一.生活方式:

增值体现1.雕塑艺术品的艺术气息增值效应,增加空间附加值及营销价值体现和人文气质,有效的扩大售楼部的品质定位与美好生活的构建。

增值体现2.----主题---意境---格调—定位---战略—目的2.软装设计的画龙点睛作用,不是锦上添花的辅助功能而是卖点上的诉求,卖房子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购置房子,而是置家梦想、生活方式的选择构造。主题风格式的的演绎呈现,举一反三的折射效果,烘托软装的强势视觉效果。良好的理念激活空间精神,舒适的生活方式彰显别样文艺情怀。设计手段不仅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力还是搭建健康生活的养身之道。愚人求境不求心,智者求心,兼顾境。物随心转,境由心生。环境的塑造突破了商业价值的物超所值效益体现,艺术气息价值的营销体现。直接有效的提升了住房的需求购买率.及销售武器。形成最终目的.

第三篇:汇报文稿

2024年3月25日上午,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张文杰教授作客“一校两院”大讲堂,围绕“国际形势变化对我国海上安全的挑战”作专题报告。王元新校院长主持。

张文杰教授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深入发展,全球安全形势总体趋向缓和,和平发展是时代主流,但是我国仍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安全领域尤其是海上安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从战略高度和理论视角,解读了目前我国海上安全面临的严峻挑战及其原因,结合自身研究成果,对如何应对海上安全问题提出几点意见。报告内容丰富、分析深刻,开阔了大家的视野,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与使命意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海上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和战略性,同时也让我们深切感受了国防教育的魅力。下面,我就听课内容做如下简要汇报:

张文杰教授重点介绍了以下三个问题:

首先,详实的介绍我国海上安全所面临的问题,并运用大量详实的案例

海域被瓜分、资源被掠夺、权益被损害、海上通道被分控。

进入21世纪,一种新的地缘政治观点开始出现,认为人类的未来不在于陆地而在于海洋,21世纪是海洋世纪,世界的地缘政治中心将从大西洋地区转移到太平洋地区,组成太平洋共同体的国家将替代欧美轴心,成为世界政治和经济中心。因此,谁控制了太平洋,谁就控制了整个世界。21世纪是“太平洋世纪”!

中国有1.8万多公里的大陆海岸线,是一个海洋大国,但是我国却不是一个海洋强国。当前,我国与周边8个国家存在着海域划界问题,与5个国家之间有着岛礁归属争议。

我国海域被分割、岛屿被侵占、海洋资源被非法掠夺的情况比较严重。海岛问题、海上划界问题、海洋资源开发问题,是当今中国海洋安全的三大问题。而这三大问题相互联系,并相互制约,其中海岛问题是基础、海上划界问题是前提、海洋资源开发是目的。从这三方面来看,我国海洋国土安全的形势不容乐观。

除了渤海是中国毫无争议的内海外,中国与所有的8个海上邻国在黄海、东海、南海都存在海上划界问题,近些年来,与这些国家的海洋领土纠纷不断。

中国周边的海上邻国,纷纷采取实际控制、国内立法、国际联盟等多种手段,试图将侵犯中国海洋权益的行为事实化、合法化和国际化。

最明显的例子的是,南海周边的菲律宾国会通过《海洋基线法案》,将中国的黄岩岛和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划为“所属岛屿”,越南提交《外大陆架划界案》,声称对中国的西沙和南沙群岛享受主权。马来西亚和越南联合提交提案,申请区域涉及中国南沙群岛。马来西亚总理甚至亲自登陆南沙群岛的弹丸礁和光星仔礁,宣示“主权”。

与此同时,域外势力介入南海问题成为这一区域的新变化。2024年,美国高调重返东南亚,印度海军舰队在南海巡航期间,与新加坡、越南、日本和韩国海军举行联合军演。南海周边一些国家还邀请美国、日本、英国、意大利等国的石油公司进入海南区域勘探作业,力图使南海问题国际化。这些域外势力的介入,使十分复杂的南海问题更加错综复杂。

海岛问题是根本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一个海岛的主权归属可以决定这个岛周围以200海里为半径的海域的主权和主权权益的归属。一个很小的岛礁,从法理上讲,可以主张43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因此,在海上划界中,海岛是最直接、最基本的划界基础,海岛是海洋上最重要的领土标志和主权归属象征。

也正因此,有些处于关键地理位置的岛屿往往引发争议,甚至在无人岛上发展“地盘”试图实现“先占”,或甚至将礁石说成岛屿。

例如,钓鱼岛就是这样一个关键的无人岛,是当前困扰中日关系发展的大问题之一。如果日本占有钓鱼列岛,并且以此为基础划分东海的专属经济区范围,将会多占去7到20万平方公里海域。

三大海域划界复杂棘手

黄海归中国管辖海域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由于周边国家在划界原则上与中国持不同立场,约7.3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存在争议。

东海的岛礁数量占全国的60%以上,在东海应归中国管辖的约56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中,日本与中国重叠海域面积约21万平方公里。上个世纪60年代末以来,由于在东海海域发现了巨大的海底石油蕴藏,东海海洋权益问题突现出来。尽管2024年中日“东海大陆架渔业协定”生效,双方在有序管理渔业资源方面达成了初步共识,但东海岛屿归属和海域划界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中国主张的根据自然延伸的原则来划分东海大陆架是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规定的。而日本方面则主张采用所谓“中间线”来划分。由于两国原则立场上存在重大分歧,划分东海海域疆界成为一个在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复杂棘手的问题。

而南海划界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涉及国家最多、情况最为复杂的争端之一。

南沙争端目前已形成了“六国七方”的复杂格局,包括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和中国台湾。南沙海域共由230余个岛屿,从各国实际控制的50个岛、礁、滩、中,我国仅占8个。周边国家已将我主张的8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划入其势力范围。且非法钻井几千口、石油开采量达4000万吨以上。从区域上来看,越南基本上控制了南沙西部海域;菲律宾基本上控制了南沙东北部海域;马来西亚基本上控制了南沙西南部海域。

近期以来,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插手,南海问题国际化的倾向日益凸显。根据中国海洋行政执法公报显示,近年来美海军电子情

报侦察船频繁出现在我东海和南海海域。同时日本在南沙海域安全问题上与美国遥相呼应,积极配合。南沙海上安全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资源争夺战越来越复杂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岛屿或划界争端持续未解,其根本原因在于争议海域的主权和资源问题。仅以南海为例,南海诸岛是东亚与大洋州的“海上通道”和“空中走廊”,除渔业资源外,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油气资源。据有关专家推测,在南海中国传统海疆线内的油气总储量约为420亿吨。

近年来,尽管南海周边邻国虽一再表示“不采取使问题复杂化”的行动,但从未停止对中国南海诸岛领土主权和南沙海洋权益的侵犯。比如,一些邻国在南沙群岛扩建各种军用、民用设施,吸引俄、英、日、澳、法、美等国合作勘探、开发南海油气资源,并瞄准了其人文资源,以优惠政策鼓励南沙群岛的开发、旅游或移民等。日本更是牢牢盯着东海资源,并加速发展海洋资源勘探开采等技术。总体而言,中国的海岛及海洋权益正遭受严重威胁,中国的海上安全正面临着严峻形势。

中国有1.8万多公里的大陆海岸线,似乎有很好的条件成为一个海洋大国,其实条件并不优越。地理上,中国大陆为西太平洋岛弧所包围。

整个中国近海海域,如黄海、东海、南海,都是半封闭的海域。在这样的海洋地理环境下,中国不能直接通达大洋,无论是东出太平洋,还是南下大洋洲,西向印度洋,都必须克服西太平洋岛弧所形成的天然地理障碍。

这一特定的海洋地理环境在二战后被追求全球霸权的超级大国美国所关注和利用,对中国所构成的地缘政治挑战则更为棘手!

依托西太平洋岛弧这一特定的海洋地理环境,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美国提出并实施了旨在围堵、威慑亚洲大陆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岛链”战略。这一战略由三条岛链构成。

第一岛链” —— 北起日本列岛、琉球群岛,中接台湾岛,南至菲律宾。这里最关键的是台湾!它位于“第一岛链”的中间,具有极特殊的战略地位,掌握了台湾岛就能有效地扼控东海与南海间的咽喉战略通道

“第二岛链” —— 北起日本列岛,经小笠原群岛、马里亚纳群岛、雅浦群岛、帛琉群岛,延至哈马黑拉马等岛群。

其中,马里亚纳群岛为美国在西太平洋密克罗尼西亚的一个岛群,地处亚洲大陆至澳大利亚大陆航线的中途,是美洲通往西太平洋的海空交通枢纽,战略地位重要。关岛是马里亚纳群岛中最大、最南端的岛屿,陆地面积549平方千米。美将关岛建设为军事基地之岛,各种军事设施占全岛面积的1/3。

“第三岛链”主要由夏威夷群岛群岛组成。对于美国而言,夏威夷群岛既是美国本土的防御前哨,又是支援亚太美军的战略后方。三大岛链层层包围了中国大陆!

美国的“岛链战略”虽因冷战而起,但未随冷战结束而消失,相反,近年来,美国在不断强化“岛链”,如“重新定义”美日同盟关系,“重返”东南亚,在关岛扩建军事设施等。美国还与印度建立全球伙伴关系,企图把这条位于西太平洋的岛链向西延伸到印度洋。面对海洋地缘政治环境的劣势,如何“突围”—克服海洋地理上的约束、特别是冲破美国“岛链”战略的束缚,对中国是一个非常现实、严峻的问题。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统一是中国打破三大岛链,特别是第一岛链对中国束缚的最核心的战略选择。台湾岛位于“第一岛链”的中央,在整个“第一岛链”中起着承上启下、中间枢纽的重要作用。台湾是中国大陆的天然门户,是祖先留给中国大陆的理想出海口。只要台湾在手,中国东出太平洋就豁然开朗,第一岛链的封锁自然就被打破。仅与台湾统一还不够,中国无疑需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蓝水海军!

奉行睦邻友好与推进区域合作才是中国应对“岛链”困境的必由之道。中国需要在岛链国家中寻找到坚定的盟友,至少也要确保这些岛链国家不全是中国的对手。中国应倡导、推动和参与区域合作,首

先是把位于第一岛链的东亚国家纳入一个共同市场,并以此为起点推进泛太平洋合作,进而把整个西太平洋岛弧建设成为一个和平之弧、合作之弧、繁荣之弧、文化传播之弧,那么,中国将真正能够雄踞世界的东方、太平洋的西岸!

其次,张文杰教授分析了产生海上困窘的原因

1、海洋战略缺失,海洋意识缺乏

2、海洋资源丰富,纷纷抢夺资源

3、中国崛起的困局

4、某些大国出手搅局 美国为重返亚太重提前做准备

我国海上争端不断,是世界上海上权益受到侵犯最多的国家,正是由于海洋战略缺失,海洋意识淡薄,才造成今天中国海洋困窘的局面。

中华上下5000年的文明史沉淀了丰富的海洋文化。[1]据考证,古代新石器时期百越人最早发明发明了水上运载工具---筏。进一步发展到木帆船、车船、战船。从建造的材料、体积、强度、技术都一步步提高了。同时利用船只进行运粮食、捕鱼、远航、打仗等。从对船的制造到运用船,从秦朝开始,就已经远洋航行,从最初的岛屿延伸到其他国家,并开始外贸交易。[2]秦汉时期孕育的“海上丝绸之路”、唐宋时期频繁的海上贸易和文化交流、明朝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壮举等都充分而深刻的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强烈的海洋意识和中国海洋文化的久远变迁与辉煌历史。后来,清朝政府延续了明朝中后期的“海禁政策”,致使中国海洋事业、航海技术、对外交

流受到很大限制,进而人民的海洋意识就逐渐淡薄了。

从世界历史中可以发现:人类现代文明史就是一部海洋文化史。西班牙、荷兰、意大利、英国、法国、苏联、美国等世界大国的辉煌历史、经济腾飞和文艺复兴,都首先得益于航海科技的进步和海洋事业的发展,并由此形成各自与众不同的海洋文化风格和现象,并将这种文化迅速传播到世界众多国家,促使世界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技、外交等国际或区域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现代文明的发展进程。与此同时,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近现代历史舞台上的世界性大国,几乎都是海洋强国,是海洋文化和海洋战略成就了一个又一个世纪性大国。回顾世界历史,我们可以得出:高度发达的海洋文化和开明高超的海洋战略可以成就一个具有人类文明影响力和全球主导权的世界性大国,经略海洋是世界强国的共同国家发展战略。这也是众多世界先辈名人共同思考的强国与海洋的关系。例如:2500年前古希腊海洋学者狄米斯托克利的预言: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这个预言一直以来都被许多国家的政治家反复强调。15世纪英国雷莱爵士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谁就可以控制了世界的财富,最后也就控制了世界本身。马汉从大量的历史事实中概括出一条结论:“所有帝国的兴衰,决定性的因素在于是否控制了海洋。”[4]马克思也如是说:“对于一种地域性蚕食体制来说,陆地是足够的;对于一种世界性侵略体制来说,水域就成为不可缺少的了。”[5] 孙中山曾经也指出“国家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

翻开一部中国近代史,我们会惊奇而痛苦地发现,中国近代屈辱绝大多数都是来自于海洋。据不完全统计,自鸦片战争后的百余年间,西方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达84次,入侵舰艇达1860多艘次,入侵兵力达47万人。中国由一个完全独立的封建主权国家逐步沦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黑暗深渊。回顾不幸的近代历史,我们不难看到:外敌的不断入侵、特别是来自海上的外敌入侵,成为中华民族历史灾难的直接根源。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也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频频得手的历史。[6]究其原因呢?主要是因为海洋文化缺失:中国近代统治集团和国民大众海洋意识淡薄。以甲午海战为例,中国近代海军的起步并不迟于日本,当时完全具有与日本海军同等崛起的历史机遇,并且军舰实力也旗鼓相当。但可惜的是,中国的封建统治集团和国民大众没有海权意识,没有为争夺海权而发展海军的意识,以致一败涂地、丧权辱国。

以1988年413海战为例,1988年春节前夕,越南人胡说南沙是他们的领土,动用舰船和武装部队,发起抢占南沙岛礁的狂潮,企图侵吞中国这块神圣的领土。这场战争以越南的失败而告终。越南海军彻底溃败。登陆舰被打沉,运输舰1艘重伤搁浅,1艘带伤逃跑了。值得一提的是整个战斗期间,我军只有人员受伤,无人牺牲。

我们没有乘胜追击,占领全部的岛礁,越南被打败后,反过头来,立马又回过头来抢占了我大量的岛礁!因此,这场海上的较量,被后来称为,我军战术上是胜利了,但是战略上确是失败的。

第二,我国海洋资源丰富,不但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也让一些

无赖国家垂涎不已,并到此挑衅,企图在我国境内分得一杯羹。

张文杰教授以东海和南海为例,说明此问题。

东海为中国的三大边缘海之一,泛指中国东部长江口外的大片海域,面积70余万平方公里。在东海划界问题上,中国历来主张按照大陆架自然延伸的原则,以冲绳海槽划分中日两国的专属经济区,日本则坚持按中间线原则划分。而这条所谓的“中间线”纯粹是日本单方面提出来的,中方对此一贯持“不承认、不接受”的态度和立场。

春晓油气田所在的位置被业内称为“东海西湖凹陷区域”。整个作业区块占地面积2.2万平方公里,除春晓外,还包括平湖、残雪、断桥和天外天等油气田,探明的天然气储量达700亿立方米以上。中国在东海的油气勘探工作始于上世纪70年代,1995年在春晓地区试钻探成功。2024年9月19日,位于我国东海的一个钻井平台点火成功,春晓油气田进入正式生产,日处理天然气910万立方米。当年年底,海上油气田所产天然气在宁波北仑登陆,并入城市天然气管网。

2024年5月日本提出,由于春晓气田距日中中间线仅5公里,在该地区的大规模开采会导致“吸管效应”,日方利益会受到损害,要求中国停止开发。经过数年十几轮谈判,于2024年达成所谓“6.18共识”:双方同意在实现有关海域划界前的过渡期间,在不损害双方各自法律立场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在东海选定适当的区域迈出共同开发第一步。但由于双方对共识的解释不同,日本更强化了无理阻挠“春晓”开发的行为。

南海是我国四大海域中最大、最深、自然资源最为丰富的海区。

自古以来,南海便是东西方交流的主要通道,因此,南海还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南海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所有通过南海的空中和海上航线基本上都要经过南海南沙群岛,地理位置极其优越。从传统安全的地缘政治视角看,占领了南沙群岛,等于直接或间接控制了从马六甲海峡到曰本,从新加坡到香港,从广东到马尼拉,甚至从东亚到西亚,非洲到欧洲的大多数海上通道。如此优越的战略地理位置在传统安全框架中举足轻重,区域内外势力的安全利益交会于此势必使争夺控制权的竟争加剧。

我国南海油气资源储量丰富,初步统计石油地质储量大致在550亿吨,约占中国总资源总量的1/3。南海油气资源可开发价值超过20万亿元人民币。堪称第二个波斯湾。

南海丰富的油气资源,致使世界各国竞相掠夺,导致南海的油气田呈现国际化态势。周边国家则以招标的形式和西方的石油公司合作,在南沙海域钻探1000多口油气井,做了126万公里的地震测线,查明了油气资源量为268亿吨,找到了97个油田,75个气田。周边国家每年从南海开采5000万吨以上的石油,相当于我国大庆油田的年产量。其中受益最多的是越南,越南每年从南海获取近千万吨石油,借此由石油进口国转变为盈余国。

现实利益加上历史因素,使南海陷入了六国七方的争夺中。(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和中国台湾)越南、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等国不顾中国政府的严正抗议,纷纷对

南海的部分岛屿进行占领,并开始油气开采。

第三,也可以说是中国崛起的困局,就好比美国的一个系列电视剧,“成长的烦恼”,是中国对全世界的诉求--请放心,我的崛起是和平的;但是有人不甘心,要遏制,甚至不排除用武力遏制。对中国而言,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第四,产生海上困窘的原因在于某些大国出手搅局。例如美国在背后唆使一些国家在海上安全为我国造成困扰,其目的就是为了重返亚太寻找机会。

最后,张文杰教授,结合自身研究成果,对如何应对海上安全问题提出几点意见。

第一,把握大方向

和平和发展任然是世界的主流方向。我们的和平发展进程不能被打断,同时,我们要与周边国家一致对外,限制发展中国家间的军备竞赛。

第二,明晰海洋战略

“要强国,必经略海洋;要强军,必提振海军”。中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要制定明确的海洋战略。(1)把开发海洋作为整体发展中的重要战略

(2)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逐渐从海洋商业文明发展到海洋工业明文

(3)从西部大开发战略延伸到海洋开发战略

(4)军事上,做到近海防御、远海防未、经略南海、突破两洋

第三,敢于硬碰硬

在这里,张教授谈到捍卫国家核心利益,重点强调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保持中国海洋空间完整无损与公海通道的畅通无阻。大国崛起不能被压力所逼退。

第四,善打组合拳 1.成立三沙市,重组中国海警

2.敢于开发资源(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维权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3.法理上据理力争(在国际舞台上,通过外交抗议申明,在法理上据理力争)4.联合国军事斗争 4.联合国军事斗争

“在周边国家纷纷觊觎中国岛屿和管辖海域的背景下,设立三沙市,组建政权、包括警备区等机构,加强对南海海域及诸岛行政管理和开发,维护南海主权,对周边有不良企图的国家形成威慑。” 对周边国家及某些大国的的违法行为提出外交抗议申明,在法理上据理力争。

在军事上,固化我们已有的成果,保持军事压力 开发春晓油田,争取岛屿主权,海域划界及海域合作开发。

第四篇:专业剖析汇报文稿

初等教育(文)专业剖析汇报文稿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下面由我给大家做初等教育(文科)专业的剖析汇报,请批评指正。我的汇报分四个部分:

一、专业简介,二专业建设分析,三、存在问题,四改进措施。下面我给大家做详细汇报。

一、初等教育(文科)专业简介

初等教育(文科)是我院开设最早的专业之一,自2024年原乾县师范与彬县师范设立“小学语文教育大专班”以来,我们共培养了七届毕业生,累计毕业学生1120人,这些学生毕业后大都就业于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岗位上,还有一部分就业与企事业文秘办公岗位。现在我专业在校生348人。

我们的办学理念是:以育人为宗旨,以强化职业素质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培养高素质的文科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建设分析

1专业建设定位

我先介绍一下专业设置的背景。首先,师范专业是我院开设最早的专业之一,我们有60年师范办学的经验,多年我们为咸阳以及陕西省的基础教育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其次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农村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各小学需要高素质的教学和管理人才。

再就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人事制度的改革以及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各企事业单位需要大量的文笔办公和新闻宣传院

我们设立初等教育(文科)是为了适应基础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专业定位:初等教育(文科)是立足咸阳,面向陕西以及我国偏远地区基础教育以及全国企事业文秘宣传岗位培养能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能够在企事业单位进行文秘办公和新闻宣传的高素质综合性应用人才的人文教育专业。

2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

(1)初等教育(文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能、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理论以及新闻学、秘书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能够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办公与新闻宣传工作的高素质文科应用型人才。

(2)对学生的素质要求

思想道德素质要求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端正的态度和健全的人格,有良好的品德和顽强的意志。

专业文化素质要求学生具备大学专科以上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具有文史哲等文化知识,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新闻学、秘书学的基本知识。

职业技能素质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具有良好的的职业适应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

(3)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定位

注重拓宽专业知识结构,在课程体系中我们在注重汉语言文学知识教学的同时,还重视学生人文道德知识、新闻宣传知识、社会科学知识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文秘写作知识的学习,拓宽了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

强化应用能力培养,根据当代人才市场对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我们强化四能人才的培养,即培养能教学、能管理、能写作、能进行文秘宣传的四种职业能力 1的复合型人才,从而强化了初等教育(文科)学生的能力训练。

发展多元综合素质,我们在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力的同时,还利用我系独特的教育资源,还加强学生计算机使用能力、英语识读能力和文学创作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了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4)人才培养模式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围绕“初等教育(文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市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大改革和创新力度。在学生学习和实习期间,我们把理论学习、现场见习和岗位实习有机结合,努力做到”教、学、做“的有机统一,形成了理论奠基——活动训练——实习强化——反馈提高“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具体的讲,首先引导学生进行扎实的汉语言文学理论知识学习,为学生从事专业能力训练和岗位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训练,例如诗文朗读、普通话演讲文学创作、文学评论、书法比赛、课件制作等活动,使学生把专业理论知识用于实践活动中,从而形成一种能力,然后再通过见习、实习,让学生到小学岗位或文秘办公岗位去,进行教学和社会实践,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最后实习结束后,返校进行总结、分析得失,查漏补缺,总结提高。运用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角色转换快,适应能力强。

3课程体系

根据初等教育(文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及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我们确立了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1)课程整合本专业的课程有必修可、选修课、活动课和实践课四大块组成。必修课分公共必修和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分公共选修和专业选修课,活动课包括普通话演讲、读书笔会、文学创作、口才辩论等活动,实践课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新闻采编、文秘实习和社会调查等。

这些课程的组合突出了主体地位,突出了学生的实践参与,突出了学生能力的培养,突出了本专业的专业特色。

(2)课程内容: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法、写作。

(3)课程体系改革

初等教育(文科)专业原本开设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由于适应面窄,学生就业单一,为了扩大招生,拓宽就业渠道,促进本专业的发展,我们加快了传统专业的改造,将原来的专业调整为三个方向,及小学语文教育、新闻采编和文秘办公。早原来汉语言文学的基础上,增设新闻学和秘书学两门核心课程,同时加大了专业选修课,由原来的3门调整为6门,调整后的课程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增强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具备语文教学、新闻宣传、文秘办公、文学创作等方面的能力。

(4)教学方法改革

我们大力改革旧的教学模式,特别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落后模式,倡导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强调能力训练,突出三个结合,及把教师引导和学生自学相结合,把课内教学和课外阅读相结合,把理论教学和见习实习相结合。积极采用启发教学、互动教学、情景教学、和活动竞赛等教学方法。

并且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以活动促教学教学。学生社团有:普通话演讲协会、新叶文学社、中华文明大讲堂,书航书法协会。

4教学条件

(1)本专业的教学团队:队伍力量充足、团队结构合理 学术水平高,不乏优秀人才

(2)校内外实习基地人才培养质量

(1)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学生参加各种奖赛获奖情况

(2)专升本成绩突出

取得的教师资格证

(3)社会声誉(这一部分PPT展示)

6本专业的特色

初等教育(文科)专业在整合院乾县师范和彬县师范等四校的人文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又积极借助省市作协的力量,并多方吸纳现代企业文化、传媒文化的领域的精英,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构建融通教育、文秘、新闻、写作等于一体的新型人才培养结构,以学生能够在学校或社会双向就业能力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四能的文科人才为目标,完善课程教学体系,加强质量监控。已经彰显出教学力量雄厚、教学管理科学、培养目标明确、课程结构合理、教材体系健全、教法学法配套、人才质量优良、社会适应性强等特点。目前,我们正在打造以培养小学教师为主,兼顾新闻采编、文秘办公等高级文科职业人才培养的教育新品牌。

三、存在问题

1、音乐、美术、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课程需要加强,需要有关系部支持。

2、工科学生有实训课,而我系学生的基本功训练未纳入课表,学生基本功训练不够系统与规范

3科研方面,关于教学方法的研究不够深入.4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进一步优化。

四、改进措施

(1)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立足陕西,面向市场,根据基础教育和企事业文化单位对文科人才的需求,积极探索初等教育文科专业人才的最佳培养途径,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2)改革课程教学体系,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围绕学生就业,不断调整和更新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使学生学有所用,学能实用。

(3)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思想水平高,业务精良、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双师型高素质教师队伍。

(4)完善实习实训措施一是建设办公自动化模拟实验室,二是建设微格教室,是文科专业学生的能力训练更具情景性、真实性。

(5)建设一批精品课程,课程的质量影响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我们计划要将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建成我愿的精品课程,以提升本专业的教学水平。

(6)把初等教育(文科)专业建成我院重点专业,使本专业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高、职业适应能力强,每年就业前景好。

结束语:初等教育(文科)专业是我院开办最早的的专业,它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有丰富的办学经验。目前,我们改革的方案已经确定,创新的思路已经形成 只要我们精诚团结,努力奋斗,我们坚信初等教育专业将进一步彰显出它最具魅力的特色。

我的汇报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五篇:博士复试汇报文稿

汇报文稿

各位老师:

下午好,我叫张亭,来自武汉大学,很荣幸今天有机会在这里向各位老师汇报我现有的研究成果和未来的研究计划。

首先请容许我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来自湖南岳阳,2024-2024年就读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会计学专业;2024年放弃保研选择考研,进入武汉大学攻读企业管理专业硕士学位。

一开始并没有想到自己会继续读博士,所以选择了换专业,希望塑造一个复合的知识背景来增加自己的就业机会。并且在校期间,一方面去增加自己的实习经历,包括去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当审计助理;去浦发银行武昌支行当客户经理助理;和导师一起做交通银行湖北分行的战略咨询与规划项目等;另一方面就是考资格证书,包括CPA考试,现在只剩下一门没有考了,还有就是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证券从业资格证书、期货从业资格证书等等。

直到2024年10月份的时候,我当时的一篇论文被《管理评论》收录,导师觉得我出成果比较有效率,建议我考虑可以考虑跟他读博士,于是我年后放弃浦发银行实习,开始考虑这件事。后来我决定不在武大直博,而是选择考西交大的博士,不久也就很幸运地联系到了田老师,包括后来参加了黄院长带团队去武大宣讲面试。

下面我对我研究生期间撰写和发表的论文进行一个简单的汇报。包括毕业论文,研究生期间总共写了四篇文章,两篇已经发表,两篇在投稿中。第一篇发表在《管理评论》,题目是《中国MBA教育改革背景下的项目全景图:基于Co-plot分析》;第二篇发表在《科学学研究》,题目是《后发国家研发投入的影响因素分析——知识产权保护的调节作用》;第三篇文章题目是《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顶尖MBA项目全景图:基于Co-plot分析》,其实这是我写的第一篇论文,在管理评论终审时编辑提出对中国问题的针对性不强,要我们再修改,其实我当时正在写《中国MBA教育改革背景下的项目全景图:基于Co-plot分析》这篇文章,导师要我直接作为修改稿,于是很快就收录了,而第一篇文章也就搁置了。去年我导师去美国进修学习,他和同事探讨了这篇文章,觉得还有有价值,于是就翻译出来了,现在在投稿中。第四篇文章就是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产品空间的动态演化与优势产业组合升级路径选择研究》,导师要求我正在整理小论文,准备投稿《中国工业经济》或者《南开管理评论》。下面对我文章的多内容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

第一篇文章,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商学院存在信用危机的背景下对美国顶尖商学院MBA项目课程结构的一个研究。从战略群组理论的视角,将商学院异质性的课程结构看出各自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来探索各个商学院的竞争优势以及各自的特色。运用Co-plot和图法,构建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顶尖商学院MBA项目的全景图,并探索课程结构的变化。

第二篇文章,也就是被《管理评论》收录的文章,是在第一篇文章的基础上针对中国的研究,在中国MBA项目改革的背景下探索各个院校MBA项目的特色与各自的竞争优势,构建了中国MBA项目的全景图,并且与改革前的课程结构进行对比,探索改革的深度与广度;与美国现阶段课程结构进行对比,探索改革的国际化进程,从而为中国MBA项目本土化与国家化的发展提供对应的建议。

第三篇文章是我和舍友合作的一篇文章,也有吴老师的一些指导,文章最后收录在《科学学研究》。文章主要是探索了知识产权保护对后发国家研发投入的影响。并且在分析知识存量、金融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对研发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对研发投入方向和大小的影响。可以看到我的研究模型,在研究模型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我的六个研究假设,并且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第四篇文章就是我的学位论文了,题目是《产品空间的动态演化与优势产业组合路径选择研究》,是基于导师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课题的研究。主要探索的问题是国家如何参与竞争,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来源,以及如何从产品空间理论的角度探索优势产业组合升级路径的选择问题。文章主体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实现产品空间的动态演化,对比分析不同期间的产品空间的形态;第二个部分是对典型国家产品空间的竞争力进行比较案例研究;第三个部分是从产品空间理论的角度探索优势产业组合路径的选择,是遵循比较优势的“渐进式发展”,还是偏离比较优势的“跨越式发展”。我们借助STATA,以及STATA中的MATA编程实现数据的计算与整理,然后借助UCINET社会网络工具实现产品空间的可视化。最后得出了我们相应的结果,如PPT所示:包括传统的产品空间与新型的产品空间、中国、印度、美国、德国的产品空间、中国与传统的制造大国德国、美国的制造业竞争力比较分析,以及从产品空间理论角度对优势产业组合路径选择的实证分析。

接下来我主要谈一下我的未来的研究计划。其实对于未来的研究计划,我现在还不是特别的明确,我知道田老师主要是研究财务管理方向的。我本科是会计学专业,虽然说研究生期间有上财务会计方向的课程,并且马上快完成CPA考试了,但是我毕竟这三年主要是战略管理研究方向,所以对财务会计方向的前沿研究还有追踪较少,还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

所以,下面我主要结合我自己关注的几个方面简单的谈一下。首先,是内部控制方面的研究,或者说是管理会计的研究。我看到2024年11期的《会计研究》中《会计研究前沿评述与展望》一文中提到,现有的研究主题中有关资本市场的财务管理研究显著增长,研究方法多元化,而管理会计与政府会计的研究有待较强。而我本科毕业论文是研究的内部控制等级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我看到田老师也有做这方面的研究,或许这是我们未来一个可以探索的方向,其次,是我看到会计系李留闯博士、齐保垒博士、田高良教授和香港科技大学的张国昌教授合作,西安交通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的原创性研究论文“The Contagion Effect of Low-quality Audits at the Level ofInpidual Auditors”已被国际顶级期刊The Accounting Review接受并将于2024年11月发表。之前我也关注过低质量审计的传染效应这个问题,The Accounting Review在2024年和2024年发表过有关两篇又关低质量审计传染效应有关的两篇文章,我觉得也蛮有意思的。比如:低质量审计的传染效应,以及低质量审计传染效应的经济后果、还有就是不同制度环境下的审计质量的研究,我觉得都挺有意思的。

但是,如果我有机会进入我们西安交通大学来学习,未来具体的研究方向还是有待和田老师商量。我觉得不管是确定研究哪一个方向,对经典理论的学习与掌握、研究方法的学习都是必须的。因为之前有三年英文文献的阅读训练,所以我打算在开学之前The accounting review、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这三本主要的权威期刊的文章进行大量的阅读,同时也包括国内的一些期刊,如《会计研究》《审计研究》等,通过对文献的阅读增加自己的知识积累。最后,谢谢各位老师,请各位老师多多批评指正!谢谢老师!

汇报文稿4.7.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本类热门推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