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XX实验学校2024-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美术组工作总结二号文库
- XXX实验学校2024-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美术组工作总结二号文库
- 2024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专用(普通心理学 )(共5篇)二号文库
- 二楼层值日情况反馈(第四周)二号文库
- 理解媒介融合——研究生课程学习资料二号文库
- 幼儿园 小三班 2024年度班务总结二号文库
- 第一课 光影之旅(范文)二号文库
- 关于深入开展2024年创先争优公开承诺工作的指导意见二号文库
- 在2024年表彰会上的发言二号文库
- 企业实习总结报告二号文库
- 2024秋季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方案(全文5篇)二号文库
- 做生命保镖,当环保标兵二号文库
- 漫谈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的撰写二号文库
- 班主任第一学期工作总结二号文库
- 我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二号文库
- 幼儿园中班美工教案走进未来的森林二号文库
- 天津博物馆观后感二号文库
- 小学新课程实施工作总结5篇二号文库
- 中一班工作计划——改二号文库
- 中外服美邦国际赴美带薪实习项目简介二号文库
- 2024年学校工作会议讲话稿范文二号文库
- 教学总结初二下2024.1.5(精选)二号文库
- 爱国主题班会教案二号文库
- 西京学院学生社团联合会雨花石文学社第六届征文大赛活动总结二号文库
- 铜陵学院大学生SYB创业培训及实训基地工作综述二号文库
- 井冈山旅游接站(接机)导游词二号文库
- 2024春季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二号文库
- 2024年云南省保山学前教育特岗招聘考前习题九5篇范文二号文库
- 邵东大队上半年工作总结二号文库
- 森林消防安全心得体会6篇二号文库
第一篇:发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优势积极促进扶贫事业科学发展
发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优势 积极促进扶贫事业科学发展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先后召开扶贫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新一轮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意义重大。人社部门将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深刻领会乐际书记和正永省长重要讲话,认真履行职能,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全力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
一、落实政策措施,积极促进扶贫开发工作科学发展
省人社厅紧紧围绕《陕西省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24—2024年)》的目标要求,始终把扶贫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不断加大扶贫工作力度,着力构建多渠道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的政策体系。
(一)就业促进扶贫,努力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
一是充分发挥政策优势促进就业。及时出台促进困难群体就业的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扩大政策覆盖范围,逐步提高政策标准,积极落实政策补贴资金。十年来,先后安置就业困难人员37.87万人,兑现社保、培训、公益性岗位等各类补贴121.62亿元,下拨就业资金145.77亿元。二是扎实开展劳务交流转移就业。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创业五年规划,积极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引导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鼓励回乡创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十年来,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400余万人次,创造经济收入2398.2亿元。三是积极推动创业促就业工作。大力实施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全省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73.6亿元,直接扶持就业19.6万人,带动就业48.7万人;加大创业就业培训力度,完成创业培训22万人,就业培训 160万人。四是大力实施技能扶贫助学计划。印发了《陕西省实施技能扶贫助学计划的意见》,扶助贫困家庭子女和生活困难的人员上技校、学技能。截至目前,共下拨技能扶贫助学资金12.99亿元,资助贫困学生90.16万人次。
(二)社会保障扶贫,切实改善群众生活条件
一是大力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宝鸡市开展了试点,率先在全国创立了“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独具特色的制度模式,全面启动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基本实现了制度全覆盖。全省参保人数已达1536.8万人,其中领取养老金人数为313.7万人。二是稳步推进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制定出台了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意见,把被征地农民就业纳入就业再就业整体规划并享受相应扶持政策。目前,全省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覆盖人数已达69.94万人,26.14 万人参加了各类就业培训,11.78万人实现了就业。三是扎实开展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工作。认真贯彻省政府推进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落户意见,牵头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文件,推动重点群体在城镇落户,保障进城农民在就业培训、社会保险等方面的利益。截至目前,全省共办理农村居民进城落户167万人。
(三)人才开发扶贫,积极促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
一是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坚持把扶贫与扶智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大力实施了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配合实施了“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贫困地区服务,努力改变基层农村人才队伍结构。全省共为98个县区2024个乡镇输送高校毕业生10864人,有效缓解我省农村基层人才极度匮乏的矛盾,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二是积极引导专业技术人才服务基层。实行工资倾斜政策,不断调整提高农村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待遇水平;建立职称评审导向机制,把在农村基层一线工作的经历作为评定职称的重要条件;积极开展专业技术人才下基层活动,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扶贫开发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形成了依靠扶贫事业聚集优秀人才,依靠优秀人才推进扶贫事业的生动局面。三是围绕基层需求开展引智服务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引智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围绕粮食、果业、畜牧、蔬菜四大产业,大力引进国外优良品种,推广先进技术和理念,支持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贯彻纲要精神,不断推进扶贫工作发展新跨越
今后,省人社厅将认真贯彻落实《陕西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24-2024年)》精神,按照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加强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建设,加快贫困地区健康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一是继续实施“人人技能工程”。落实国家助学金政策,加大技能扶贫助学计划实施力度,重点加强对贫困家庭初高中毕业后未升学、未就业的新生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实施“贫困农民进城落户培训工程”,加强对贫困家庭青壮年劳动力就业实用技能培训,实现顺利转移、稳定就业。
二是进一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继续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工作,不断扩大参保覆盖面。继续完善医疗保险各项制度,加快推进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建设。配合省政府山区移民安置工程,加大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工作力度,确保完成到“十二五”末进城落户600万人的任务。
三是加大人才扶贫工作力度。继续深入实施振兴计划,切实提升输送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集中精力建设一支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能力强的农村基层人才队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到贫困地区服务,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加大引智扶贫工作力度,围绕省委省政府重点工程,合理配置引智资源,使引智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四是继续扎实做好“两联一包”定点扶贫工作。2024年,我们针对包扶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发展规划,确定扶贫项目,先后筹措扶贫资金近40万元。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增强做好扶贫工作的主动性和紧迫感,以推进劳动力转移为重点,切实帮助群众创收增收。
五是积极探索建立扶贫工作新机制。完善优惠政策,每年拿出一定比例从在学生村官、西部计划志愿者、特岗教师等服务基层人员中定向招录公务员,对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有突出成绩的村干部按有关规定优先考录为公务员。强化扶贫干部队伍建设,把贫困地区领导干部和县以上扶贫部门的干部培训纳入党政干部培训规划,将扶贫开发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培训的重要内容。
第二篇:积极发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职能作用
积极发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职能作用
努力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全省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承担着以促进就业、维护劳动者权益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核心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主体。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一、切实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摆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突出位置
社会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核心是群众工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的全部工作都围绕“人”来开展,工作范围涉及千家万户,服务对象千差万别,牵一发而动全身,直接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一项基础性、根本性的工作,在党委和政府的总体布局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是推进社会建设的“重头”。社会建设是社会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领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着力点。党的十七大确立了社会建设“五有”目标,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其中,三个“有”属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职责。“十二五”规划更加重视改善民生,更加重视发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职能作用,首次提出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并对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推动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等,做出具体部署、设定约束性目标,如,五年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超过7%;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在直接服务民生建设的同时,还要为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责提供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发展社会事业提供广泛人才支持。
(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是加强社会管理的“源头”。社会管理,源头治理最重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既是群众表达诉求、维护自身权益最集中的领域之一,也是从源头上减少、化解社会管理矛盾风险的最重要关口之一。随着人民群众对民生问题诉求的全面升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正处于矛盾多发易发期。既有体制转轨遗留的企业军转干部维稳、特殊群体纳入社保统筹、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差距问题,也有就业形势严峻、劳资矛盾增多、收入分配不合理等带来的新问题,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已成为劳动关系和社会管理领域的重大课题。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方面的突出利益问题,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和谐因素,提高全民的幸福指数,夯实社会管理的群众基础。
(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龙头”。创新社会管理,是适应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展变化,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的必然要求。从原来的“单位人”管理到现在的“社会人”管理,以及新兴阶层群体不断出现、利益诉求日趋多样等,使传统的社会管理方式面临严峻挑战,产生诸多“不适应”,并首先集中反映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例如,人口自由流动择业要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项制度相互衔接,管
理服务实现互联,切实维护人们在城乡流动和发生身份转换时的有关权益;就业方式多样化要求改革原来针对城镇稳定就业职工设计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以最大限度地保护灵活人员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权益;人口老龄化要求加快解决老年居民保障制度缺失问题等等。社会管理基础的新变化,迫切要求与人关系最密切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及时回应并率先创新。
二、认真总结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经验
“十一五”时期,特别是实行大部门体制改革组建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全省人社系统在服务民生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和经验。
一是坚持民生优先。新厅组建后,及时研究提出了民生建设和人才建设“两翼并举”,就业、社保和人事工作“三位一体”的总体思路,牢固确立了民生优先的指导思想。在促进就业方面,报请省政府出台劳务经济、人力资源市场、技工教育事业和小额担保贷款等四个三年规划,建立了政府主导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民生实事的机制。在推进社保体系建设方面,制定实施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完善制度、规范管理“三步走”规划,建立了村干部、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开展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二是注重解决民本。坚持城乡统筹,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成功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由“十五”末的17万人增加到了2024年的29.3万人,累计新增就业人数123.8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年均保持在8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省劳务输转人数和劳务收入由2024年的425.9万人、256.3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516.89万人、468.33亿元,圆满完成了三年翻番的目标。充分发挥小额担保贷款支持创业带动就业的作用,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84.3亿元,直接扶持21.6万人创业,带动吸纳43.4万人实现就业再就业。
三是多方汇聚民力。创新管理方式,延伸服务范围,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引领作用,从65万专业技术人才中评选出943名领军人才,率先启动并评审出405名正高级工程师。将农民、农民工、非公组织人才纳入职称评聘范围,已评出了8000多名农村实用人才。选拔4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认真做好2700多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管理服务退役金的发放及调整工作,制定小额担保贷款等优惠政策支持他们创业;经批准设立流动人才中心党委,加强3000多名流动党员人才的管理服务,确保他们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管理,在全国设立14个驻外劳务管理机构进行跟踪服务,召开优秀务工人员表彰会,引导他们做守法诚信、爱岗敬业的典型。
四是努力促进民和。认真解决特殊困难群体的利益问题,营造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十一五”期间累计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9.2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9.8万人、36756户零就业家庭就业40928人。妥善安置3838名纯农(牧)户零就业家庭毕业生就业。先后解决了26.37万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问题,解决了
6.52万老工伤的工伤保险问题,解决了4.45万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问题。出台了解决城镇国有企业原“五七工、家属工”养老保险问题的意见。已有34个县市、557万农业人口纳入新农保试点范围。截至2024年底,全省城镇五项社会保险综合参保人数达到1207万人(次),70万企业退休(职)人员中已有68万纳入社会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到97%,纳入社区管理的达到75%。适时提高全省最低工资标准,连续7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77%和54%。
五是积极维护民权。加强劳动执法监察,全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全省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89.82%,其中国有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100%。大力开展打击黑中介、查处非法用工、追讨农民工欠薪等专项执法活动,为23万农民工清欠工资1280多万元。深入实施农民工权益保障工程,确保农民工劳动有合同、工资有保障、伤病有保险、维权有渠道。依托驻外劳务管理机构,积极协调解决外出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支付、参加社会保险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供计生服务和法律援助。截至2024底,全省有6.49万名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有35.02万名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
三、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具有很强的群众性和社会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既是人社部门履行职责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社部门承担的重要社会责任。全省人社系统要紧紧围绕跨越式发展的奋斗目标,切实把改善民生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全面提高服务保障水平。
(一)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保持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优化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努力把就业优先的目标落到实处。统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努力在产业结构升级、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和旅游业中扩大就业容量。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深入开展全民创业带动就业活动,增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市场配置和基层就业相统一的就业政策,继续实施就业民生工程,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的基础性配置作用,促进劳动者有序流动和充分就业。
(二)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新农保试点范围,到期末基本实现全覆盖。适时制定实施城镇非就业居民的养老保障制度。继续解决体制转轨的历史遗留问题,重点将原“家属工、五七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大农民工、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工作力度。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逐步缩小相关群体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待遇差距。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经办管理服务水平,加强社会保障基层服务平台建设和信息网络建设,积极推广应用社会保障卡。经过努力,力争“十二五”末使社会保障受益人群覆盖城乡全体居民。
(三)有序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形成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收入分配格局。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建立健全公职人员激励保障机制。坚持扩大就业增加劳动收入,促进机会公平,让城乡劳动者从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加强以“两后生”为重点的农民技能培训,大力扶持农民创业就业,促进
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的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增加一线职工工资收入,从制度上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通过努力,进一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为实现“十二五”时期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2%的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四)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积极发展和谐劳动关系。适应劳动关系领域出现的新变化新特征,加快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纠纷调处机制、监察执法机制和诉求表达机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加强调解仲裁机构实体化和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争议处理效能。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建立统筹城乡、主动预防的监管体系,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三方协调机制的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互利共赢机制。
(五)深入推进人才强省战略,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供人才支撑。认真实施全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以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整体性全方位开发人才资源,支持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加强公务员队伍作风和能力建设,进一步强化公务员的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不断提高公务员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务服务职责的能力,特别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更好地推动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转变不适应事业单位发展的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好更多的公共服务;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六)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建立市县两级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着力构建县及县以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网络。加快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步伐,建立覆盖城乡各类人群、联接各级服务平台的信息网络,不断提高就业、社保和人事人才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公共服务组织和保障机制建设,确保工作有人手、办公有场所、服务有手段,使城乡居民都能够平等享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
第三篇:发挥统战工作优势,促进教育科学发展
发挥统战工作优势,促进教育科学发展
——宁阳县教育系统统战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
大家好!欢迎莅临我县教育系统检查指导工作。
宁阳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32所,在校生81108人,幼儿园103所,在园幼儿20687人。教职工8559人,其中党外知识分子4552人,占总数的53.2%。
近年来,宁阳县教育局以实施“凝心聚力”工程为重点,以创建全省教育工作示范县为抓手,注重发挥统战工作的优势和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了全县教育科学发展。教育系统党员干部与党外知识分子、各界人士荣辱与共,协同作战,攻坚克难,先后被省教育厅命名为“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学前教育先进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县”、“教育督导先进集体”,连年被评为 “泰安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泰安市统战工作先进单位”。2024年12月1日,顺利通过“山东省教育工作示范县”验收。现将我县教育系统开展统战工作汇报如下:
一、把握政策,营造氛围,形成统战工作强大合力
一方面加强学习,不断增强做好教育系统统战工作的能力和水平。通过中心组学习、党员教育培训、座谈会、辅导报告等各种形式,认真学习领会市、县统战部下发的《关于加强基层统战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统战信息、宣传、调研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切实提高各级党组织对新形势下做好统战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形成支持统战工作的良好格局。另一方面加强宣传,营造统战工作浓厚氛围。在广大教职工和中小学中积极开展统战思想宣传教育,使统战思 想进学校、进课堂、进社区。将每年4月份定为统战宣传月,大力宣传统战工作先进典型。建立统战联络员、信息员队伍,做好统战信息的收集和对外宣传报道工作,加强与各民主党派的沟通和联系,充分调动民主党派和党外知识分子参与教育改革和推动教育发展的积极性。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切实把统战工作落到实处
夯实基础,创建“大统战网络”。一方面健全组织,加强领导。教育局党委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各县直学校书记、有关科室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工作,听取汇报,解决统战工作中的问题。各学校党支部成立了统战工作领导小组,选配了统战联络员,实现了工作网络“无缝隙、全覆盖”。另一方面加强统战工作责任目标考核。将统战工作列入教育工作责任目标考核内容,与教育教学工作同步部署、同步实施、同步检查考核、同步奖惩。三是落实统战工作责任。建立了以局党委副书记和学校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局统战科长和各单位党务干部为具体责任人的统战工作责任追究制。
规范运作,构建统战工作的长效机制。一方面,加强工作指导,明确目标要求。教育局党委制定下发了《宁阳县教育局关于加强新形势下统战工作的意见》和《2024年统战工作要点》,明确提出教育系统统战工作的任务、重点和要求。另一方面,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统战工作制度,下发至各科室、各学校,对统战工作作出统一规范。目前,我们已先后建立了统战工作会议、理论学习、调查研究、党委成员联系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党员同党外人士联谊等8项制度。
内强素质,提高统战干部队伍素质。注重加强对统战干部的培养、教育、交流,通过举办业务学习、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辅导报告会和专题交流等活动,提高了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建 2 设了一支高素质、负责任、业务强的统战干部队伍。目前,教育系统统战干部达60余人。
三、发挥优势,彰显特色,确保统战工作取得成效
大胆培养使用党外干部。教育局党委认真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坚持精心培养、充分信任、大胆使用的原则,积极吸收党外干部参加部分党内活动,大力支持、协助民主党派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领导班子建设,建立健全党外知识分子和党外后备干部档案,注重加强培养使用。从政治上、组织上关心统战对象,把他们作为促进我县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从知识分子中选拔优秀干部,推荐年轻有为、具有发展潜力的党外人士参加上级部门的业务培训。将责任心强、肯干事、能干事的党外人士,选拔到局机关及各学校中层以上岗位,并兼职做好党外人士的物色培养、举荐和考察工作,为党外人士发挥聪明才智提供广阔的舞台,给他们干成事创造条件。近年来有16名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被推选为县以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33人担任县直学校中层正职以上干部,1人被评为特级教师,有35人被评为县级以上优秀教师,14人获得泰山名师、泰山教坛英才、泰山教学新星等荣誉称号。
为民主党派成员建言献策搭建平台。坚持和落实好民主协商会、座谈会、情况通报会等制度,建立健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制度,经常与统战对象交流、沟通,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积极支持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为各项改革发展出谋献策。积极组织民主党派参与全县教育重点课题的调研,邀请他们为教育规划、招生改革、教师聘任、干部制度改革、治理教育乱收费等热点问题进行监督。教育局党委对他们就教育工作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处理并反馈。去年一年,共收到非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建议提案21件,价值较高的意见和建议100余条。
实施“凝心聚力工程”,共促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一是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通过统战人员,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广泛吸引外资、融纳民资发展教育。二是广泛开展捐资助学活动。教育局成立了慈善分会教育基金会,开展了“慈善一日捐”、“爱心一日捐”等活动,在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帮包特困生活动中,民主党派成员和党外干部捐款达2.5万元。台胞王荣兴先生及家人捐资160万元在东庄、泗店、伏山镇兴建了三处明德希望小学,按照省规范化学校标准设计建设,服务于10个自然村,服务总人口8000余人。明德希望小学的建成使用,大大改善了我县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使农村的孩子真正享受到了与城市孩子一样的良好教育,得到了广大师生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三是积极组织统战成员广泛开展公益活动。动员组织统战成员发挥自身的特点和辐射作用,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让他们在本职岗位上发光发热,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宁阳实验高中书法教师王庆利,潜心书法教学,精心培养书法专业学生。今年高考,他所教的学生有20人被高等院校本科专业录取,其中有4人专业成绩位居曲师大书法专业前10名。今年,有36人次参与了送课下乡活动,共为农村教师执教观摩课170余节,作讲座36场次,赢得了广大农村师生的称赞。同时,开展城乡学校支教活动,城区教师统战人员到农村学校支教18人,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在创建教育示范县的攻坚战中,包括非党知识分子在内的全县广大教师,积极投身到创建工作中,服从大局、维护大局,困难面前不低头,压力面前不弯腰,想方设法破解资金难题,开动脑筋化解燃眉之急,党内外同志同甘共苦、协同作战,解决了一个个工作难题,创造了无数个工作奇迹,实现了省级教育示范县一次性验收成功使我县的教育工作跨入全省先进行列。
今后,教育局将以这次检查为契机,进一步加大统战工作力度,凝心聚力,为全县教育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谢谢。
第四篇:积极发挥统战优势
积极发挥统战优势服务民营经济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统战工作正在由以政治领域为主向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多领域拓展,工作内容也正在由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向发挥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延伸。民营经济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它的发展关系到整体经济发展大局,街道统战工作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街道统战工作事关基层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其地位作用日益重要和突出。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新形势下的街道统战工作,这是当前摆在我们每位统战干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在新时期的发挥基层统战工作,引导民营经济积极应对金融危机,走出困境,实现平稳快速可持续发展,是当前街道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针对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如何发挥统一战线优势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提出以下几点认识。
一、基层民营经济目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先后出台一系列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发展过程中,民营经济也遇到了一定困难和问题,特别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显得更加突出。
1、民营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一些企业反映,他们获得相关政务信息的渠道还不够畅通,不能及时了解和
掌握国家法律法规和地方规章制度,一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往往落实不到位,反馈不灵敏,甚至流于形式。一些政府职能部门服务意识淡薄,有的干部工作只会照抄照搬上级文件规定,不会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受部门利益的驱使,重收费、轻管理,重罚款、轻教育,以及乱摊派等现象仍有一定程度的存在,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企业家反映自己经常忙于跟职能部门打交道、跑关系而耗费精力。
2、民营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有待进一步增强。民营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普遍起步较低,多选择技术要求不高且劳动密集型的行业,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原材料、能源、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消耗严重。民营企业同行业之间为抢夺市场,往往容易展开恶性竞争,导致特色产业规模不大、质量不高、品牌不响。同时,大部分民营企业尚未摆脱家族化经营模式,管理体制严重落后于企业规模发展,制约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3、民营经济代表人士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文化水平比较低。许多民营企业家缺乏有效的知识培训,对市场经济知识、现代企业管理知识、法律知识还比较缺乏。二是缺乏创新意识和全局观念。有很大部分企业家安于现状,缺乏一种创大业的精神。尤其是在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一些企业家对宏观经济发展无法作出全局性的思考与判断,既不能采取正确应对措施,更不能做到危中找机。
二、发挥统一战线优势,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 服务经济建设,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是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职能。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遭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大背景下,基层统一战线更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努力推动民营经济平稳健康快速发展,为我市全面实施“竞争力提升”转型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1、发挥统一战线职能优势,为民营经济发展凝心聚力。一是加强政策宣传,提振发展信心。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宣传,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要积极宣传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宏观政策导向,依托统一战线大讲堂,邀请有关专家、教授适时举办各类讲座。二是凝聚各方力量,服务经济发展。充分调动起一切统战资源、动员起一切统战力量,以“服务企业、服务基层”为重点,在政策扶持、提高效能、优化服务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高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开展企业统战,增强企业合力。在民营企业建立统战工作机构,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工作切入点,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和统战对象特点,开展“结对帮扶”、“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抓好统战对象的教育培训和各类联谊工作,增强企业凝聚力和战斗力。
2、发挥统一战线政治优势,为民营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广大统战成员具有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政治优势。一是增强统战成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要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和优势,引导他们围绕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和转型发展战略,通过提案、议案、座谈会等形式,特别是在自主创新、产业转型、优化结构、节能环保、协调发展等方面,抓住一些具有战略性的关键问题,通过深入调研、积极探索提出真知灼见,为民营经济发展广建良言、广集群智、广聚众力。二是开辟建言献策绿色通道。统战系统各部门要畅通信息渠道,建立信息“直通车”,加强信息报送工作。特别是要做好民营经济人士信息收集工作,及时反映情况,把统一战线各界人士意见建议分门别类,报送上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3、发挥统一战线人才优势,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素有人才库、智囊团之称,能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一是着力提升党外人才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能力。开展统战资源大排查工作,及时发现党外人才,建立人才库。积极创新培训模式,更好地为民营经济发展服务。打造一支具有较强的政治把握能力、创新发展能力的民营企业家队伍。二是充分发挥党外人才的作用。鼓励和帮助建立行业协会和社团组织,建立健全服务机制,组织优秀的党外专家、学者和技术骨干,深入企业生产车间,主动帮助民营企业家解决经济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企业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市场信息、职工培训等方面提供智力服务,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助推企业转型升级,促进民营经济全面发展。
第五篇:发挥机关职能 促进科学发展
云南沾益:发挥机关职能
促进科学发展
————沾益县县直机关党组织立足本职创先争优
沾益县有8个机关党委,12个机关党总支、66个机关党支部,1463名机关党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全县各县直机关党组织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三创三争”目标,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服务大局、政治引领、凝聚人心、促进发展”作用,积极实施“固本强基、珠源先锋、富民强县”三项工程,倡导广大机关党员干部模范践行“三个一”要求,强力推进了全县经济、政治、社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服务大局,履职尽责创先进。全县各县直机关党组织按照县委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安排部署和目标要求,紧紧围绕创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示范县、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省级文明城市”目标,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引导基层党组织履职尽责创先进,党员干部立足岗位争优秀,把创先争优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体现在促进当前各项中心工作上。全县政法系统党组织以推进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为契机,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坚持“抓早、抓小”,重点关注群众上访比较突出的问题和影响社会稳定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化解不和谐因素。落实好“以案定补”、“以奖代补”措施,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建立健全人民调解、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