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发改委关于“围绕中心抓党建 促进经济快发展”的交流发言一号文库
- **医院关于加强医保监管工作的举措一号文库
- 2024年纪委书记在交警支队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仅供学习)一号文库
- 强化社矫监管力度 构建安全稳定环境一号文库
- 落实中小学“五项管理”专项督导工作方案一号文库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一号文库
- 支部发挥党建战斗堡垒作用情况说明一号文库
- 对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的几点做法一号文库
- 教育学单项选择100题答案一号文库
- 优秀党员代表在“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的发言(五篇范文)一号文库
- 县发改委关于“围绕中心抓党建 促进经济快发展”的交流发言一号文库
- 2025年县委组织部长在新任科级干部集体谈话会上的讲话一号文库
- 关于预防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致家长一封信一号文库
- 2025年暑期关注外来工子女成长实践报告一号文库
-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三节沉淀溶解平衡同步练习(含答案)一号文库
- 1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看拼音写词语(田字格) 可编辑一号文库
- 在交警支队2025年教育整顿动员会上的讲话(五篇材料)一号文库
- 2025年XX县城区学校公开选调教师实施方案一号文库
- 全县交通运输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八项重点领域整治实施方案一号文库
- 小学消防安全测试卷(含答案)一号文库
- 2024年XX街道春运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方案一号文库
- 2024创建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动员讲话一号文库
- 在揭牌仪式上的讲话一号文库
- 精心打造“一村一品” 助推乡村振兴一号文库
- 法治伴我成长一号文库
- 让愿作为能作为善作为的干部脱颖而出一号文库
- 作风专项整治实施方案一号文库
- 小学“灵动家园”班级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一号文库
- 德育党课讲稿:“童”心战“疫”,共克时艰一号文库
毫米的认识及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毫米的认识及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学生以前学过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并且掌握了测量物体的长度方法。本节课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新知。
1.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毫米产生的实际。
通过用直尺测量,使学生直观地体会到测量结果不是整厘米,就要寻找新的途径,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操作中,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了解毫米与厘米的关系。
通过找一找、测一测、说一说等一系列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取了毫米的有关知识,建立了毫米的长度观念,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潜能,达到了学习效果。
学习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2.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
学习重点
建立较为准确的“1毫米”的概念。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米尺。
学具准备:直尺一把、一枚1分硬币、一张银行借记卡、小棒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
案
学
案
达标检测
一、创设情境,揭示新课。(6分钟)
1.复习米和厘米,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米和1厘米各有多长。
2.估计数学书的长、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动手测量验证。
3.组织交流数学书的长、宽和厚不是整厘米,该用什么来表示呢?是用比厘米更小的单位——毫米。
4.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1.学生用手比划1米和1厘米的长度。
2.动手操作比划。
3.交流测量结果。
4.明确本节课的内容。
1.填一填。
1米=()厘米
100厘米=()米
9米=()厘米
400厘米=()米
5米=()厘米
答案:100
900
500
二、实践操作,动手测量数学书。
(25分钟)
1.建立“1毫米”的表象。
(1)指导学生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和厚,并估一估大约是多长。
(2)引导学生用教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高。
(3)引导学生测量时引出毫米。
2.探讨“1毫米”有多长。
(1)学生汇报1厘米的长度里有几个小格。
(2)课件展示:我们把尺子用放大镜放大,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任何一份也就是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3)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4)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到“毫米”作单位?
老师总结:长度或厚度为1毫米的物体有很多,如身份证的厚度、1分硬币的厚度、银行卡的厚度等。
3.思考:现在你觉得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老师板书:1厘米=10毫米
10毫米=1厘米
1.(1)学生思考、交流。
(2)小组讨论与书中的小朋友估计数值的差异。
(3)实际操作,当用厘米不能精确表达长度时,就需要一种新的长度单位。
2.(1)学生在尺上相互指指,并汇报:1厘米的长度里有10个小格。
(2)学生观察体会。
(3)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同桌用手比划其长度。
(4)学生举例。如身份证的厚度、1分硬币的厚度等。
3.明确:1厘米=10毫米,10毫米=1厘米。
2.数学游戏——考考你。
(1)2和3厘米之间是()毫米。
(2)4和5厘米之间是()毫米。
(3)2和6之间是()毫米。
(4)4和9之间是()毫米。
(5)1厘米=()毫米
2厘米=()毫米
10厘米=()毫米
30毫米=()厘米
答案:10
三、巩固练习。
(5分钟)
1.引导学生用直尺测量其它学具的长度。
(1)师生共同探究测量的结果。
(2)总结测量中应注意的问题。
2.做一做教材第22页第1、2题。
1.小组合作,动手测量学具的长度。
2.集体纠正。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4分钟)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自由谈一谈。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教师先让学生回忆1米和1厘米各有多长,接着让学生测量语文书,交流语文书的宽和厚不是整厘米,该用什么来表示呢?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接着引导学生建立毫米的表象。通过测量书的厚度引出1毫米有多长,建立毫米的概念。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等一系列的活动加深了对毫米的认识,最后引导学生认识直尺,得出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整节课效果好,学生兴趣浓厚。
教师点评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