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万书网,千万量级范文库任你选!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一号文库

关于最有力量是信仰的专题党课讲稿(共5则范文)

说明:文章内容所见即所得,本站下载的DOCX文档与页面上展示的相同。如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客服QQ:4084380 发送本文地址给客服即可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本文地址:https://www.wanshu.net/fanwen/a1/370206.html

第一篇:关于最有力量是信仰的专题党课讲稿(共)

关于最有力量是信仰的专题党课讲稿范文

2024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不懈奋斗,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辉煌成就。在成就面前,我们不禁思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而这些思考都指向了一个根本性问题,就是信仰的力量。回顾我们党的百年历史,无数革命先烈怀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抛头颅、洒热血,为建立新中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新中国成立后,我们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入新时代,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信仰在工作生活中的指导作用,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重要作用。信仰,是人类社会最美好的字眼,是中国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号召全体党员“坚守崇高信仰,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因此,当前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把信仰作为根本遵循。

一、何谓信仰

(一)信仰的内涵

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并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它是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简单地讲,信仰就是我们工作生活的根本遵循。这一遵循是稳定的,相对不变的。也可以说,因为有了信仰,我们的工作、生活就有了目标和方向。

通过对比理想、信念、信仰这三个范畴的内涵,可以更好理解什么是信仰。第一,理想。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美好想象和希望,或对某事物臻于最完善境界的观念。相对于信仰而言,理想是一种比较初级的精神状态。那么,在其之上是什么?在理想的支撑下,我们会明确自己的信念,因此信念超越了理想。第二,信念。信念是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对某一问题信任或有信心的一种思想状态。那么,在理想、信念之上是否就是信仰了?我们以理想、信念为基础形成了自己的信仰,因此信仰是一种更高级的精神追求。第三,信仰。信仰是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其相信和敬仰。由此在一定程度上说,信仰统领理想和信念,是我们精神生活中最高级的状态,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二)信仰的类型

1.科学信仰

科学信仰既包括对科学的信仰,也包括对具有科学性知识的信仰。怎么理解?第一,我们有着坚持科学信仰的传统。在学校中,我们一直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工作生活中,也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这体现了我们坚持科学信仰的传统,同时也说明坚持科学信仰的传统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密不可分。

第二,我们有着坚持科学信仰的文化传统。比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儒家文化,告诉我们要遵守社会的规则规范,要靠拼搏、奋斗实现个人价值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们坚持科学信仰的文化传统。

第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科学信仰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一直秉承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战略思想。可以说,科学技术、科技创新在我们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由此,我们不能把科学信仰单纯地理解为对科技、对创新的一种信仰,它体现在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是我们内心中的一个传统。

2.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是指信奉某种宗教的人对自己所信仰的教理教义,由认同和崇拜而产生的坚定不移的信念以及全身心的皈依。在宗教问题上,我们要注意三个非常重要的原则:第一,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第二,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第三,不能在宗教活动场所以外进行宗教活动。宗教信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尽管社会上有宗教信仰的人相对较少,但宗教信仰带来的影响力不小,如果我们处理不好,就有可能引发文化冲突、民族矛盾,甚至会危害国家统一。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3.政治信仰

政治信仰是人们对既定的政治形态的认同,是对政治的终极关怀。它包括我们对政党及其理论、政策的一种认识和理解。当前及今后,我们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信仰,坚持共产主义的社会发展信仰,坚持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的政党信仰。这是政治信仰的基本要求。由此可见,政治信仰是我们今天交流的主题,是信仰力量的一个核心。

(三)信仰的实质

信仰是一种自我意识,就是人对自身的反思和确证,达到对自己区别于他人、他物的性质、地位、作用以及由此形成的与他人、他物关系的意识。同时,信仰作为一种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具有时间的向度,是指向未来的。因此我们也明确,信仰作为一种价值追求,同现实的关系不能不是一种否定性的关系,以否定性为媒介的关系。也就是说,通过信仰对现实的否定,使我们不断趋于信仰。用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认识:通过信仰的指导,通过自我否定,否定我们现实中很多不合理性,来实现自我发展。

二、信仰源自哪里

(一)信仰产生于现实

宗教信仰源自现实生活的苦难,是人对超人力量的恐惧和对理想状态的幻想。宗教信仰是信仰较为低级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产生的时间比较早,可以说,在人类社会刚出现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宗教萌芽。在原始社会,人类以群居状态生存,共同抵御来自自然界的种种威胁。但当自身无法克服这些困难时,我们就会产生宗教信仰,会把自己不具备的力量、不能实现的理想,诉诸宗教、诉诸神灵。所以说,宗教信仰产生于现实。我们对大自然的不理解,对自身认识的不深刻,对他物的妥协和屈服,形成了最初的宗教。但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对自身、对社会的认识不断深化,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宗教的力量。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我们在坚持唯物主义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唯心主义存在的合理性。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批判了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唯心主义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的错误。简单地讲,不管是旧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有它们的局限性和合理性。那么既然唯心主义有合理之处,我们为什么还要坚持唯物主义、批判唯心主义呢?因为,唯物主义为我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提供了思想武器,符合科学发展规律,同时自然科学发展也给唯物主义观点提供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明。但如果坚持唯心主义,则会导致我们的很多想法仅停留在空想上,没有转化为现实的合理路径。这进一步明确了我们坚持唯物主义、不主张把宗教信仰当作行为原则的原因。

总之,宗教信仰产生于所处的社会发展条件,而我们今天坚持正确的政治信仰也就是源于现实、源于我国社会发展成就和社会发展历史进程。所以说,信仰是我们通过对现实的思考、通过对理论的推理和加工而形成的一种精神状态。

(二)信仰发展于实践

这里,我们要讲一讲马克思,这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伟大的一生中都体现了信仰的力量。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信仰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和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长期革命实践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马克思毕业后担任《莱茵报》编辑期间遇到的现实问题,使其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马克思在大学期间,就把大部分的学习焦点放在哲学和历史上。步入社会后就在《莱茵报》做编辑,期间遇到了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颇为有名的“林木盗窃问题”。19世纪初,贫民为了填饱肚子到森林里捡拾枯枝、采摘野果。虽然有1826年《普鲁士刑法典》对擅自砍伐和盗窃树木行为的严厉处罚,但上述事件仍有增无减。面对这种社会形势,普鲁士统治者不是从社会制度层面寻找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反而出台了一个更严厉的法案,将人们在森林里捡拾枯枝、采摘野果和其他一些仅仅违反林木管理条例的行为也升格为盗窃犯罪,给予刑事处罚。对此,马克思写下《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一文,谴责普鲁士政府的做法,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森林立法观。普鲁士政府非常气愤,立刻查封了《莱茵报》。马克思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毫不后悔,相反,他更认清了政府的丑恶,也逐步意识到思想上的认识不足以改变现状,要通过革命推翻落后的社会制度,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在这一阶段,马克思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并在以后的人生中坚守这一信仰。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一直从事理论研究与革命工作,通过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解读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矛盾、经济危机,总结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所以说,在马克思的努力下,在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努力下,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信仰成就于事业

我们不能把信仰仅作为思想上、头脑中的一种精神追求,更要通过不断努力和拼搏,将信仰转化为造福老百姓、为国家做贡献的工作成就。我们举两个例子。

“雷锋传人”郭明义,198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被部队评为“学雷锋标兵”。从1996年担任采场公路管理员以来,每天提前2个小时上班,15年中累计献工15000多小时,工友们称他是“活雷锋”。他20年来献血6万毫升,是自身血量的10倍多。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却几乎一贫如洗。郭明义的实际行动和成绩体现了信仰的力量。只要坚持信仰,并持之以恒,就能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社会价值。

“守岛英雄”王继才,202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自1986年起,毅然担起守卫黄海前哨开山岛的重任。他和妻子以海岛为家、与艰苦为伴,坚持每天升起国旗,每天按时巡岛,护航标、写日志,与走私、偷渡等不法分子作斗争。2024年7月27日,王继才在执勤期间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王继才夫妇被评为全国“时代楷模”,王继才后被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坚守,体现了信仰的力量,实现了人生价值、社会价值。

三、信仰的意义

(一)信仰的意义

信仰的意义是什么?信仰有什么作用?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信仰?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刘小枫曾经这样阐述信仰,或许能够解答我们的疑问。刘小枫教授说:信仰就是毫无所惧地持有对生活的信赖感,就是在挚爱与希望受到现实否定时仍然持重挚爱与希望。它使人秉得一种超越性的心智力和感情素质,使人能超越存在的限定和伤害,进入神圣的自由空间,与此同时,又使人积极地、挚情地参与生活的更新,因为信仰也是对那种面临苦难、贫乏、痛苦、自弃而无动于衷的自由感的否定。

对于这段话,我理解有三层意思。第一,信仰是我们人生的目标与方向。信仰很抽象,好像很遥远,但通过我们对理想信念的深化、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可以慢慢地把握住。我们一旦有了信仰,生活就有了目标和方向,人生就有了明确的发展路径。

第二,信仰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前行的动力。通过信仰对现实的否定,我们可以克服现实中一些不合理的地方,这样才能趋向于信仰。也就是说,有了信仰,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就可以无须扬鞭自奋蹄。

第三,信仰使我们拥有一种自我超越的力量。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难,还有可能会出现一些错误和失误。怎么办?简单来讲一句话,就是要坚持信仰,实现自我超越。

总之,通过刘小枫教授的阐述,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信仰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

(二)信仰的养成那么,我们现在如何坚持信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所以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增强我们信仰的力量。

这里要明确一个基本观点,即信仰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丰富、发展起来的。注意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由人化文,通过人的劳动和实践,推动社会不断进步,人类文明不断发展;另一个是以文化人,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反过来又在提高人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推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同时也促进人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的不断进步。而人精神层面特别是信仰力量的提升,又推进了社会良性发展。

下面,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我们对信仰的养成做一个简单梳理。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人民服务”是我们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内容和精神动力。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人民立场,而人民立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这是一脉相承的。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在资本主义飞速发展和劳动人民生活贫困化的矛盾中产生。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而背后却体现出人道主义的缺失。面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劳苦大众,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所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明确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方向,并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为党的根本宗旨。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立足于社会发展实际,不断深化对信仰的理解和认识,从“五爱”,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再到党的十八大首次明确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12个词、24个字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为我们提出了基本规范和要求。现在,我们对信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仍在不断深化和拓展。

(三)信仰的作用

有了信仰,我们人生就有了目标和方向,就有了超越自我的力量,社会发展就有了重要支撑和重要引导。反之,我们个人、社会都会面临很严重的问题。2024年1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从这样一个高度去强调信仰的作用。

四、我们该如何坚持信仰

(一)坚定政治信仰

1985年,戈尔巴乔夫对苏联进行了震惊世界的大改革,并逐渐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最终导致苏联共产党亡党亡国。从历史上看,苏联共产党在只有20万党员时打败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政权;在200万党员时打败了德国法西斯,保卫了政权;在2024万党员时却自己打败了自己,失去了政权,其中教训要引起我们高度醒思。当时,正是由于苏联共产党放弃了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放弃了党的执政地位,才给了西方国家可乘之机,最终导致苏联解体。而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在叶利钦的领导下,从社会主义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这一转变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社会主义阵营瓦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谷。所以,坚定政治信仰,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

我们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自觉抵御各种错误思潮。那么,有哪些错误思潮需要我们高度警惕?“宪政民主”论,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制度;“普世价值”论,动摇我们党执政的思想理论基础;“公民社会”论,意图瓦解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新自由主义,企图改变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历史虚无主义,否定我们党的历史和新中国历史,甚至丑化、诋毁伟大领袖和英雄人物;消费主义,渴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并以此作为人生最高目的的价值观和消费观。

由此,政治信仰是一面旗帜,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对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定政治信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旁落,否则就会犯无可挽回的颠覆性错误。

(二)夯实理论信仰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我们理论信仰的根本遵循。那么,怎么正确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同志会见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主席、政府总理穆加贝时的谈话指出:“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1989年5月16日,邓小平同志会见戈尔巴乔夫时的谈话指出:“多年来,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

马克思去世以后一百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

那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以实现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经由后人不断创新而成的理论体系。这短短一句话所包含的内涵非常深刻。第一,马克思、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和奠基人。我们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就要从马克思、恩格斯发表的文章、著作中着手。第二,实现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第三,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创新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我们今天的马克思主义,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成的,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一步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则产生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一系列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的观点,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这些思想观点,在理论上有重大突破、重大创新、重大发展,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建设路径,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引。

综上而言,我们要夯实理论信仰,就要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三)明确行动信仰

明确行动信仰,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024年12月16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了“2024年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其中排在第五位的是“接诉即办”。“接诉即办”是xx12345市民服务热线推出的旨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基层服务机制。那为什么“接诉即办”能占据这么高的位次?因为它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一以贯之的传统。中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不可分割的关系。“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客观反映了古代先贤对民生问题的重视。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相继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些重要思想都把人民放在了核心的位置,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深化我们对人民的认识,体现了我们对民生问题的传承。

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落实群众标准。第一,群众观点,即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第二,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第三,群众标准,即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我们坚持群众观点,怎么坚持?走群众路线。然后,通过落实群众标准,判断我们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是否达到预期。可见,我们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说,以人民为中心的行动信仰,是我们党根本宗旨传承发展的新形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最后,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段重要讲话作为总结。2024年2月2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我们要继续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个重要讲话站位非常高,寓意也非常深刻。总之,我们要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第二篇:信仰力量党课讲稿

信仰的力量党课讲稿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信仰的力量党课讲稿》的内容,具体内容:信仰是人类特有的精神心理现象,是一定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集中体现,是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在我国,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最高要求,也是国家向学生传播共产主义理想的最重要途...信仰是人类特有的精神心理现象,是一定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集中体现,是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在我国,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最高要求,也是国家向学生传播共产主义理想的最重要途径。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各位党员同志:

大家好!很高兴在这里给大家讲授党课。讲课之前,先给大家讲一讲党课的重要意义。党课的重要意义在于为党组织培养、输送更多政治作风过硬、理论素质较强的优秀人才,教育我院学生党员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目标,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加强其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其思想政治理论素质,不仅要从思想上入党,更要从行动上真正入党。在这里,希望各位党员同学在上党课期间认真学习,不断丰富党的理论知识,为将来更好的为社会服务作好充分的知识储备。党课学习的意义重大,各位党员同学要把参加党课学习作为提高自己思想政治觉悟,锻炼党性的极好机会。下面我将从党的性质、党的指导思想,党的作风和党的基本路

线来进行此次的党课讲授。

1.党的性质

《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党章》对党的性质的规定,是我们党对自身清醒的界定,也是我们党对自己在中国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准确的定位。一个人特别是一个未来想有一番作为的年轻人,对自己也要有一个清楚的定位,究竟是选择为大多数人奋斗一生呢,还是选择仅仅为自己奋斗的一生?老子讲,死而不亡者寿;臧克家讲,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毛主席讲,为人民利益而死,重如泰山。年轻人,心怀天下,总要为这个国家做点什么,总要为人民贡献点什么。歌德说:“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我们热盼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早日实现,要使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中国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我们就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就应该选择全心全意为大多数人服务的政治组织,而在当代中国,这样的一个政治组织就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每一个共产党员,包括要求入党的同志首先应该弄清楚的问题,就是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性质的政党,与其他政党的区别,这是对党的性质认真学习,认真体会,这是对我们党根本认识的开始,一个科学的开始。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政治信仰都不清楚就要加入这个组织,不是投机者就是沽名钓誉之辈,也终将不为我们党接纳。

2.党的指导思想

党的中国共产党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始终以先进的科学的理论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1921 年中共一大,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1945 年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1997 年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2024 年中共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2024 年中共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进党章;2024 年中共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党章载明: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是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历史证明,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结合。它指引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随后,又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社会主义的胜利。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又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经验证明,只有这个理论才能真正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才能保证中国亿万人民完全实现民族振兴。实践证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切胜利,都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取得的,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伟大胜利。因此,无论是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党都必须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党的指导思想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理论的力量既可以坚定我们的政治立场,明辨是非,追随历史潮流,为人民建功立业;也可以提高我们自身的修养,提高我们的工作能力。古代先贤讲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今天我们的党员也要不断的学习体悟党的理论,要真信、真学、真懂,学以致用,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力量,走好人生路。

3.党的作风

工作作风是人们在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行为特点,是贯穿于工作过程中的一贯风格。党的群众路线,也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工作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工作作风说到底是一个世界观问题,是世界观的外在表现形式。

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工作作风呢?毛泽东同志在一九四五年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说:“我们的党从它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为基础的党,这是因为这个主义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最正确最革命的科学思想的结晶。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产生了新民主主义的整个历史阶段。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之下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地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当然,我们党的这种工作作风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密切联系群众,同群众商量办事的作风。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在工作上,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充分走群众路线。党在一切工作中,不搞命令主义,也不搞尾巴主义,因为

这些都是脱离群众和不相信群众的表现。在党内也要充分发扬民主,允许党员发表不同意见,对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在这个基础上,实行高度的集中,这才是好的工作作风,是无产阶级政党应有的马克思主义的工作作风。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当在自己的言论和行动中努力实践党的马克思主义的工作作风,遇事同群众商量,依靠群众,决不能我行我素,独断专行,不能对群众指手画脚,称王称霸。党和党员应有的工作作风,还包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办事认真、埋头苦干,处事果断、雷厉风行,一抓到底、善始善终等等。

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社会的中坚力量,应自觉承担起祖国未来建设的重任、不断完善自己。坚持有自己的做人底线:政治底线,用忠诚守卫;思想底线,用信念守卫;道德底线,用良心守卫;生活底线,用健康守卫;法纪底线,用荣誉守卫。要充分认识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的重要性,把适应时代要求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继承和发扬起来,用好的作风影响和团结广大人民群众。

4.党的基本路线

路线就是一种对规律的把握。有了正确的路线制定,中国共产党就可以坚实的走下去,一步一步地接近胜利,并且,不管环境有多么恶劣,也不管受到了多少阻扰,经历了多少艰辛,这个步伐都是不可遏制的。

党的十七大上,我们党进一步强调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性,又与时俱进把党的基本路线表述为: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毫不动摇的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即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又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今世界的深刻变化和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中牢牢站住了,站稳了,成为充满活力与生机的社会主义。

理想信念作为人生的精神支柱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青年大学生的理想如果设计在为个人谋利益的基础上,势必促成我们去搞所谓的个人奋斗,而这种奋斗一旦与社会要求相脱节,就很难实现。一己生命总是有局限的,小我只有融入大我,才能突破狭隘的格局。

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是每一个有理想的大学生应有的选择。真理、国家、民族、人民,激励了多少年轻人慨然前行。走过 90 多年,唯有继续把这样的信仰放在肩上,我们才能永远与青春同行,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

同志们,由于时间的限制,今天的党课就讲到这里,其实关于中国共产党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我今天所讲的仅仅是为大家的学习提

供一些参考资料,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也希望大家能够在课后继续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探讨。不足之处,还希望在座的同志们提出宝贵意见,以帮助我进一步完善,谢谢大家!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大法宝”的核心是党的建设。胡锦涛曾经指出:“大力保持党员、干部思想纯洁,加强思想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同志也发表文章指出,“保持思想纯洁,最重要的是保持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

可见,加强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使他们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核心和灵魂,也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核心和灵魂。这也是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题目《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

一、什么是理想信念?

信仰是什么?信,就是某种主张、主义或者宗教。仰,就是信服、景仰。信仰,就是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的信服和尊敬。从哲学的概念理解,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持有。就政党的本质来说,信仰就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政党之间的区别,根本在于信仰不同。我们共产党人的信仰是什么呢?马克思有一段阐述再精确不过,他这样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事业,那么,我们就不会被任何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做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

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这就是共产党人的信仰,把一个人自然的生命融入为整个人类的奋斗之中。我们的信仰还有一个简洁的说法:共产主义。

什么是理想?理想,就是对未来的预见和构想。只不过这种预见和构想是从现实出发的、有根据的、合理的,与空想、幻想不同。比如我们有的年轻党员老师,想去当一名深受学生喜爱,同时业务能力强的优秀教师,凭自己努力为学校争光,为学校争得荣誉,借以实现自己的价值,这就叫理想。因为这样的想法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而如果在座哪位说他真想再活 500 年,这就不是理想而是妄想了。

什么是信念?信念,其实是一种态度和看法,是对某种思想或者事物坚信不疑并且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这种坚信不疑的态度和看法绝非空穴来风,而是在一定的认识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也就是说信念这东西非常靠谱,非常管用。比如我们鼓励马拉松运动员常说的一句话: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这就是信念,这种心理暗示会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帮助运动员跑到终点,尽管他已经精疲力尽了,但信念在,梦想在,所以,他超越了自我。

明确了信仰、理想和信念的概念,再看看我们党的信仰、理想。我们党从建党那天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终极目标,从来没有改变过。因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历史和现实都证明马列主义是科学的、正确的,那我们为什么不坚持呢?

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满足两个条件才能实现:一是社会主义社会充

分发展,二是社会主义高度发达。当今中国还不具备这两个条件,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的理想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我们的共同理想。换言之,共产主义是我们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近期理想,两者一脉相承,阶段不同而已。所以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坚持共产主义。打个比方,假如把共产主义看作成熟稳重的壮年,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相当于意气风发的青年。

二、为什么要坚定理想信念?

1、坚定理想信念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基本要求。

保持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党的建设的核心问题。中国共产党能够成为一个拥有 13 亿人口的大国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广大党员生活在人民群众中间,群众往往会通过他们身边的共产党员的言行来对整个党进行评价。因此,我们的党员是否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能否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直接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2、坚定理想信念是时代对共产党员保持纯洁性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历史时期。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社会主义中国正在向世人展示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一个民主和谐、繁荣昌盛的小康社会正向中国走来。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各种思想、信息,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必将对人们产生一定的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

三、怎样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

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我认为概括起来讲就是四个“加强”。

1、加强思想建设。核心就是坚定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加强思想建设,对于各级党组织而言,一是教育引导,二是健全制度,三是强化监督。对于党员干部来说,一是领导带头,率先垂范,二是勤奋学习,学以致用,三是牢记宗旨,执政为民。对我们的教师来说,一是带头垂范,二是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并切实应用到教学中,三是牢记职责,一切为了学生。

2、加强理论武装。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站在时代的顶峰,就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思维。”同样,一个党员、干部要站在时代前列,也一刻离不开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要用什么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呢?要通过不断增强自己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我们坚守理想信念和精神家园就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3、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共产党人的党性是共产党人理想信念和精神家园的本质表现,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是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思想纯洁的重要保证。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第一途径是学习。列宁说过,学习,学习,再学习。除了学习,别无选择。作为党员、干部,最重要的是学习我们的特色理论。第二途径是实践。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是个祛除杂念、净化灵魂的锻造过程,完成这种过程,除了要刻苦学习,更重要的是到实践中去锻造,在实践中提高。向实践学,向群众学。第三途径就是积极主动地参加党内生活,自觉接受党组织的严格管理和其他党员的监督。作为党员,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自己是名共产党员;作为教师,我们更不能忘记我们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责任重大啊!

第三篇:信仰的力量专题党课讲稿

信仰的力量专题党课讲稿

同志们:

我今天给大家讲的题目叫信仰的力量。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来认识信仰的力量这个问题呢?我想先简要地回顾、概括一下中国共产党97年的光辉历程,给大家一个整体上的认识;然后从这97年历程中来挖掘、提炼信仰在我们党的成功过程中到底起什么作用。

大家知道,我们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今天,已经走过了97个春秋。我们党这95年的历程,根据党史教材,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21年开始到1949年的28年时间,我们称为革命时期;第二个阶段,从1949年到1978年的29年时间,我们称为建设时期;第三个阶段,就是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到现在,大致40年时间,我们称为改革开放时期。下面,我们就对我们党这95年的历史作一个简要的回顾。

第一个阶段:革命时期。大家知道,我们党在21年建党的时候全党只有53个党员。二大的时候,中共党员不到200人,195个人。二大以后,经过国共合作、北伐战争,我们的党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到27年4月,也就是我们的北伐战争打到长江流域的时候,已经发展到将近6万人,影响之大,所以才引起蒋介石决定发动“四·一二”政变,疯狂清党,大革命因此陷于失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开始进行武装斗争,建设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经过长征,最后开辟了陕北革命根据地,并迎接了抗日战争高潮的到来。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部队空前发展壮大,到45年8月日本投降的时候,全国党员达到了120万人,正规军达到了100万人,民兵100万人。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从1948年9月12到1949年1月31日)发动了辽沈、平津和淮海三大战役,与国民党进行了战略决战,到49年10月毛泽东宣布新中国成立。历史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我们简要回顾第一个阶段的历史。

那么第二个阶段,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从1949年到1978年,29年时间。应该讲,这段时间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一个比较曲折复杂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但对于这段历史,无论是党史学界,还是社会上对它的认识,都是有分歧的。有人说,中国共产党这29年,除了搞运动就搞运动,除了整人就整人,基本没干什么好事,甚至有人在网上用极端的语言评价毛泽东,说毛泽东这个人解放前是功高盖世,解放后是罪恶滔天。我们说,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而且是极端错误的。但你怎么来认识我们党在这29年的历史?这是应该向全党和全国人民讲清楚的一个大问题。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对历史的看法、对历史的态度问题,而且更重要的它是关乎到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关系到共产党能不能继续执政下去这个重大问题。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在国际共运史上有一个教训,那就是前苏联。前苏联在1986年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他对待苏共的历史,特别是对斯大林的历史基本上是否定的。按照当时戈尔巴乔夫和苏联一些媒体的观点,苏共在历史上除了搞运动,就是搞运动,除了搞肃反扩大化,就是搞肃反扩大化,基本没干什么好事;斯大林是个变态狂,是个神经质,是个暴君;列宁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媒体和领导人这样讲,那必然会影响到苏联的青年人对共产党的认识,所以到91年的时候,在苏共遇到危机的情况下,苏联的青年党员都是很麻木的看待苏联的危机,看待苏共的下台。这个教训是非常深刻的,对我们党很有启示。所以,我们对中共的历史,特别对这段历史,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去学习,怎么让青年人,包括身临其境的一些人,对这段历史有一个客观的、历史的、全面的看法,这是我们党的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认为,中国共产党在这29年间取得的成绩是主要的,成绩是主流,问题是支流。这是一个最起码的观点。那么,为什么说这29年的成绩是主要的?我们不妨看一看我们党在这一时期的重要建树。

从理论建设方面来看,我们党及其领导人经过长期的探索,形成了一系列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这些重要思想、重要观点,不仅在当时是正确的,一直到现在,我们党的许多重大政策、重大理论都是依据当年的理论观点而发展起来的。比如说,1956年9月党的八大提出的社会主要矛盾和文艺方针,到现在我们依然是坚持这样一种观点。大家都知道,科学发展观是胡锦涛(在2024年3月)提出来的一个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可我们看毛泽东在56年4月写的《论十大关系》,其中就讲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要处理好工业和农业、重工业和轻工业、经济建设和国防等十个方面的关系。那么,科学发展观与当年毛泽东讲的这十个关系有没有本质上的联系?我认为,它们在某些方面甚至都是一种传承的关系。可以这么讲,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十大关系基础之上的。再比如说,今天我们讲和谐社会、讲幸福感,可57年2月毛主席在《正处》里面谈到,我们向往的社会是什么情况呢?我记得其中有这么一段话:要创造既有民主又有自由,既有纪律又有个人心情舒畅这样一种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那么,当年主席讲的这个生动活泼的局面、心情舒畅的社会,与我们今天讲的和谐社会,讲的人民幸福感,是不是有相同的内在联系?我看没有本质区别吧。毛泽东在50年代的理论探索,他的思想价值在今天依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所以我们讲,这个时期党在理论上的建树是很大的。这是我们认为成绩是主要方面的第一个原因。

从政治建设方面来看,我们国家现在实行的根本政治制度,就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现在实现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等,都是我们党在50—60年代确立起来的。实践证明,这些制度符合我们中国的国情,对我们国家长治久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经济建设方面看,大家知道,咱们解放前用的生活用品,火柴不叫火柴,洋火;铁钉子,叫洋钉;自行车,叫洋车。为什么加上个洋字啊?用毛泽东的话讲,49年中国能造什么呢?能生产粮食,能生产布匹,能造铅笔,除此以外,我们连一架飞机、一辆汽车都生产不出来,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当时中国的工业基础、经济状况,可以这么讲,甚至不如印度,但是经过29年的建设和发展,我们初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成就。可能有人对此不以为然,那是因为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另外,在生活方面,在这29年间,我们用世界上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解决了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这是相当不容易的。并且我们初步形成一个低水平、广覆盖的分配制度和福利制度,这也是一个很大的成就。(比如说上学的问题。《沁园春》房:神州大地,房奴滔滔。祖孙三代,倾尽所有,欲与房价试比高。取钞票,清储蓄贷款,分外心焦。楼价如此虚高,逼无数白领竞折腰。惜秦皇汉武,闻所未闻,唐宗宋祖,紧捏腰包。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好蜗居蒙古包。俱往矣,数天价楼盘,还看今朝。)当时虽然生活不富裕,但也没有我们今天这样大的压力。

此外,我们还要看到,在这29年间,全党和全国人民有一种热气腾腾的、热火朝天的一种奋斗精神、进取精神,比如说大家都知道的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等;还有当时的社会风气(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们的精神状态(意气风发、斗志昂扬)。那些确实让我们称颂,让我们怀念。我想这些是绝不能否认的,应该传承下去。

总之,在这29年我们党取得的成就是主要的,这一点不容置疑;当然,在这29年间我们也犯了一些错误,甚至犯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那样严重的错误,这一点也不能回避。但我们必须看到,我们党犯错误,也能正视错误,并且有勇气能够改正错误,这一点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英明之处。也正是因为在这样一个基础上,才迎来我们党第三个阶段——改革开放时期。

第三个阶段,改革开放时期,从1978年到现在。这个时期虽然时间比较长,34年,但是离我们现在比较近,很多情况大家都了解,我就不展开说了。

那么,整个中共91年的历史,经历革命、建设和改革这么三个阶段,我们讲这些就是要回答一个问题,就是中共这91年到底是怎样走过的呢?她的成功秘密是什么呢?

港台观点说,中共运气好,你命好,你环境好,小鬼子不侵略中国,你共产党游击队能上来吗?苏联不给你提供经费,你共产党能活动起来吗?对这个观点你要一概驳斥,说一点没道理,好像也不是那么回事。你中共历史发展确实有机遇。“好风凭借力,送我入青云”。“西安事变”就是我们党扭转时局的枢纽。我们中共在发展的过程中也确实得到过苏联的帮助,否定这一点,你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但是中共的成功秘密,这些只能说是外部因素,最主要的还是内因。(当年美国给你国民党的援助还少吗?为什么飞机大炮没有打国小米加步枪?)毛主席讲过:“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那么这种内因是什么呢?我想因素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信仰的力量。当然这不是唯一的,但这是最重要的。

那么什么是信仰?信仰是对某种主义、宗教或者某个人极其相信和尊敬,这就是信仰。那我们共产党的信仰是什么呢?那就一句话,就是信马列主义。那么在此基础上,我们的理想是什么呢?那就是要实现共产主义,当今那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的信念是什么呢,就是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大家知道,信仰、信念和理想它主要是精神层面上的东西、意识方面的问题。从哲学角度讲,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所以理想也好,信念也罢,它的坚定性、它的正确性,会对一个人终生发展起到一个决定性的作用。关于这一点,我们从中共一大13个党代表的人生历程中,就可以窥见一斑。这段历史可能大家都比较熟悉,中共十三个党代表,他们最后的人生结局是不一样的,大致可分为这么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坚定的信仰、正确的信念、不懈的追求,使这个党代表从开始到最后实现了人生的完美,像毛泽东、董必武,解放以后成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也有一些人中间牺牲了,像山东代表邓恩铭、湖北代表陈潭秋、湖南代表何叔衡;山东王烬美为党工作积劳成疾,殉职了,这六个人的理想信念是正确的、是坚定的,他们为党做出巨大贡献,受到后人的敬仰。第二种情况,是信仰、信念不能始终如一,遇到困难、挫折就出现彷徨、动摇,甚至退党。当然情况是不一的,比如说李达和李汉俊,他们主要是与陈独秀个人意见不合才退党的,解放以后又回到党的怀抱;而包惠僧、刘仁静那就是对革命理想动摇了,对革命前途失望了,脱离党组织而成为脱派分子。这是第二种情况。第三种情况,那就是开始入党动机就不纯,是抱有个人目的加入共产党,所以遇到形势一紧张、一变化,立即脱离党组织,叛变投敌,像陈公博、周佛海,成了铁杆汉奸;而张国涛在长征途中另立中央,与党决裂,38年逃到武汉,投入了国民党特务集团,最后于70年代死于加拿大。那么这说明一个问题?信仰的坚定性、正确性是很重要的,如果稍微出现问题,那是影响人的一生的。这是从一大代表来说明这个问题。

另外,我们再看中共91年的各个历史阶段,也可以看到信仰的内动力,信仰的无形支撑作用。江泽民讲,我们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信仰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崇高的革命精神。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中国共产党就形成了几种有代表性的革命精神:第一种就是井冈山精神。大家知道,从27年10月到30年1月,毛泽东等人用两年多的时间,在井冈山地区开辟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并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精神——井冈山精神。那么井冈山精神它的内涵是什么呢?可以概括为这么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27年9月秋收起义失败以后,按原计划是继续攻打长沙,但主席审时度势,浏阳都没拿下,还打什么长沙呢?所以就违抗中央命令,把部队领到井冈山去了。为此,当时的临时党中央书记瞿秋白很不高兴,把毛泽东前委书记职务撤了。但是通讯员把命令传达错了,同时把党籍也给开除了。那毛泽东一看没招了,开除党籍,那就别当书记了,只当红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吧。后来才知道,中央没开除他党籍,只是撤销他职务。毛主席上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从而走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这是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是什么呢?顽强拼搏的奉献精神。“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在整个两年多的井冈山创建时期,红军牺牲的党员干部是多少呢?四万八千人,其中有名有姓的是一万五千七百四十四人。我前年去井冈山看到,有一个无字碑矗立在井冈山烈士陵园。这个无字碑是北京军区空军原副司令谭道宗将军个人掏腰包买的一块汉白玉送去的,要纪念那些无名烈士。在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无字碑除了这一块还有一块,那就是武则天的无字碑。历史功过由后人评说。第三个方面是什么呢?就是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人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尽管当时毛主席很乐观,但井冈山根据地毕竟是被国民党几十万大军始终包围着,生活非常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以林彪为首的一些青年军官就提出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意思就是说,不行就散伙。为此,毛主席于28年10月、28年11月和30年1月,先后发表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三篇光辉著作,全面系统地分析和阐述了在白色恐怖之下,在敌人统治的薄弱地区,中国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指出中国革命的高潮即将到来,说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说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说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婴儿。正是在毛主席这三篇光辉著作思想的鼓舞和指引下,广大红军指战员凭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艰苦奋斗,坚持斗争,终于形成了星火燎原之势。我想,这是我们谈到井冈山精神的一个科学内涵,要传承。在井冈山之后,我们党形成了第二种革命精神,那就是长征精神。严格地讲,长征精神是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使红军在江西失败,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在转移过程中,体现出的中国共产党在那种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凭借着坚定不移的信念和追求,最终取得了胜利。大家知道,红军两年长征时间越过15个省,30多条大河流,20多座大山脉,而且越过了海拔比较高的广袤的湿地和草原,甚至每天要行军50公里以上,每3天经历一次激烈的战斗,这在世界战争史上是少见的。而且这种牺牲是巨大的,整个红军从出发时候的8万多人,最后到延安的时候只剩下不到三万人。长征路上平均没到300米就倒下一名红军,如果没有一种坚定的追求是不可能到达陕北的。所以说,长征精神是共产党理想信念的一次最生动的体现。不仅在长征过程中,我们这种信念在起支撑作用,在这个时期,在白区、在敌后,共产党人也是凭借一种信念坚持下来,并取得了胜利。大家都知道陈毅,他在长征时被留在江西苏区打游击,坚持斗争。苏区被敌人占领后,他处于绝境。那陈毅在这种绝境下,一种心情描述就是说,我死后也要继续团结部下和敌人作战。这有陈毅的诗为证:“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十万旌旗斩阎罗。”像瞿秋白、方志敏、夏明翰等人都为中国革命英勇牺牲了。夏明翰在就义时向敌人豪迈地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大家看,这是一种何等坚定的革命信仰,这是一种何等火热的革命激情。这是我们谈到的长征精神。那长征以后我们到了延安,又形成了延安精神。延安精神也是我们共产党的一个信仰、信念和理想的最好的体现。何以见得?我设了延安三问。延安第一问,清贫的延安为什么会那么令人神往?大家知道,37年8月的时候,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开始的时候,蒋介石还给八路军提供一些被服、弹药,但从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提出防共、限共、反共,变积极抗日为消极抗日以后,特别是从41年1月皖南事变以后,不仅什么都不供了,而且对延安进行封锁。在这种情况下,延安是很困难的。所以,毛主席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发动了大生产运动。然而,无数热血青年却抛弃优越的家庭生活奔赴延安,包括江青、王光美,邓小平的夫人卓琳,都是这个时期到延安去的。为什么这些人抛弃优越的生活条件到延安?有这种向往呢?是什么力量支撑呢?我认为就是延安的文化、延安的空气、延安的政治环境,这是一问。第二问,为什么当时的延安在如此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共产党八路军能够坚持住,而且和敌人做殊死搏斗?蒋介石不讲吗,你共产党是咋上台的,你是游而不击,是陕北给你创造机会你发展起来的。事实如此吗?严格地讲,整个抗战时期,从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到38年10月广州陷落,这段时间,正面战场的主力是国民党,(38年3月台儿庄会战;38年6月武汉会战)他做的贡献大,但是从39年1月以后,共产党八路军越来越担负主要任务。我们看《亮剑》、看《雪豹》,我们共产党八路军作战是非常勇敢的,并不像台湾蒋介石讲的游而不击,扩充实力。这是第二问。第三问,为什么从37年7月到45年8月,八路军能够从3万人发展到100多万人,而且建立了全国大大小小的根据地19个,星罗棋布,但在众多的根据地里面就没有一个共产党八路军的干部割地称王的。那国民党能做到这一点吗?做不到。咱们部队分散以后,当时叫敌后武工队,发动群众、武装群众。(亮剑:李云龙。平安县城。赵家峪。赵政委。秀芹)蒋介石一看不错,他们也想搞敌后武工队,起名叫别动队,但是结果怎么样?他们的部队分散出去就完了,收不回来了,不是割地称王,就是叛国投敌了。什么原因?如果从一个组织来看,共产党八路军能够坚持住,是因为有着共同的理想、信念,用今天时髦的话讲,有一种共同的愿景。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民主革命时期最后一个精神就是西柏坡(48年3月—49年3月)精神,叫“两个务必”。那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呢?第一就是艰苦奋斗,第二就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西柏坡精神不仅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在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关于这个问题,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就不展开谈了。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形成了这些精神,那么到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直到改革开放,我们党还形成了很多精神,包括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等。那么这些都反映出什么呢?如果用毛主席的话讲,叫做“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凭借着这种信仰、信念,才走过这91年的历史,并且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邦”。所以在今天,我们应该在全党的范围内大力地弘扬、牢固地树立一种正确的信仰、坚定的追求,凭借这种信仰的力量来完成我们党未来的壮丽事业。

我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第四篇:党课思想汇报:信仰的力量

信仰如炬

——听《青年的宗教信仰》讲座有感

2024年5月24日,有幸听了北京科技大学的某某教授,为我们做的一次生动的党课讲座。结合教授的讲座,还有自己对青年宗教信仰的体会,简单谈谈我自己的一些看法。

在目前这个全球化时代中,人们讨论着经济、政治的转型,而导致青年人的信念和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动荡。在这样特殊的时期,我们更应该坚守住人生的信仰,拓宽人生的道路!在我们现阶段,从总体上看,当代高等学校的大学生思想状况主流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热爱祖国,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特别表现在热爱我们的党、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对我们党形成的基本纲领政策是认同的,在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的过程中,也表现了很高的热情,对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也是拥护的。但浮躁不实,急功近利,信仰危机在大学生中也存在着,信仰危机大大影响了青年学生的价值选择,对社会的影响也非常之大。一个没有坚定信仰的青年是不能坚定地承受住现实的挫折与打击的。

一个有信仰的人是高贵的,他们会为自己的信仰努力奋斗,不屈不挠地接受心灵的引领坚持人生正确的道路,这对于实现崇高的理想是至关重要的。而我们——青年大学生,代表着未来,代表着我们未来事业中的骨干,代表着未来事业中的栋梁之材。大学生要成为这个事业当中的管理者、领导者,成为这里边的骨干力量,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正如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所写的:“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青年学生担负着如此重要的任务,只有有着坚定的信仰的人才能完成这种任务,所以信仰对青年学生的重要性是不可估量的,有了坚定的信仰才会为信仰不懈地努力。

信仰,是一根脊梁,是一种支撑,是一个组织或阶层、一个社会或国家的成员团结奋进的精神支柱和不竭动力。信仰是人生的“主心骨”,它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起着精神支柱的作用。人不能没有信仰,没有信仰的生命就等于没有灵魂。为什么现在社会有这么多人要加入共产党,积极地向党组织靠拢,我觉得就是因为共产党有一个崇高的信仰。共产党人以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为最高信仰,这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崇高、最伟大的信仰。因为它以全人类的利益为最高利益,以人类的平等、自由、解放为最高追求。正是为了这一信仰,无数革命先辈用热血铺就一条英雄路,在为崇高理想的奋斗中成就了人生的伟业。尤其是在一个人处于极度艰难的情况下,信仰就越发显示出无穷的力量。革命先驱李大钊在敌人的绞刑架下慷慨陈词、痛斥敌人,夏明翰英勇就义前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不朽诗句,方志敏在敌人的威逼利诱面前坚贞不屈,写下“严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的铮铮誓言,就是因为他们深信“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纵观我国上世纪的历史风云,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老一辈的优秀共产党员们,选择信仰后坚守信仰,最终也取得了信仰的胜利。虽然今天,我们已远离硝烟烽火,远离那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时代,但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坚守共产主义信仰。一个没有信仰的人,正如一个没有灵魂的人,而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就会如一艘没有灯塔的渔船,不知走向何方。所以,身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要始终增强共产党人的纯洁性,在各自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尽心尽力。坚定信念,沿着前辈们的足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并最终走向共产主义。新时期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这个时期是发展的增长期,同时也是各种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每位中国共产党人都应当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不被物质消费所诱惑,警惕腐化、堕落的风险。

青年时期是意气风发的年纪,热情似火,不拘束缚。这是个美好而令人慕羡的年龄,却也是易于冲动﹑无措迷茫的阶段。不明白自己需要什么,为什么需要。而信仰便犹如一盏明灯,让每双眼眸都永葆清明。作为当代青年学生,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终身信仰﹑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点滴之行,扬君子之道义,是我们义不容辞的选择与方向。而为这一信仰前仆后继的先辈们,将永远值得后辈们铭记。而身为知识青年的我们,真心为明确并拥有这一伟大理想信仰而倍感自豪!

第五篇:信仰三问党课讲稿

信仰三问党课讲稿

百年历史,百年精神,从嘉兴南湖的小小红船,到如今驶向世界中心舞台的巍巍巨轮,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从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战争,无不诠释着信仰的力量,正是靠着这股力量,人民军队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可如今,随着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我们的青年身上出现了信仰缺失、精神弱化、价值观错位等现象,盲目追求高质量生活,忘记艰苦奋斗,骄娇二气滋生,信仰之根的养分逐渐流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信仰这个话题。

第一问:信仰为何物

(一)长征途中的半截皮带。

2024年10月21日习主席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讲:“长征胜利启示我们: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没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要取得长征胜利是不可想象的。”长征,被称为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在邓小平女儿问他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时候,他只说了三个字:跟着走!1936年7月,红四军从四川甘孜出发北上,这对大部分红四方面军战士来说已经是第三次过草地了,途径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行程过半粮食已尽,为了填饱肚子,战士们开始吃树皮和野草、牛皮、牛羊的骨髓,甚至把草鞋、枪带上的皮子、皮带烤焦煮熟充饥,有无数的红军战士是嘴里含着野菜光荣牺牲在草地上。红四方面军31军战士周国才,他所在的班只剩下7个人,班里其他战士的皮带已经被吃光了,只剩下他的唯一一条皮带(这条皮带是1934年红军在任合场战斗中缴获的战利品),他缓缓的把皮带拿出来,剪成一段一段放在水中煮,看着漂起来的皮带丝,就在剪到第一个扣眼时,他实在忍不住哭了:同志们,我不吃了,把它留下作个纪念吧,我们带着它去延安见毛主席。在随后的长征途中,周国才班里6位战友相继牺牲,随红四军胜利到达延安的只有他一人,为了纪念牺牲的战友,周国才在皮带背面烫上了

“长征记”三个字,并用红绸子把它包了起来,1975年,周国才将珍藏了几十年的半截皮带捐赠给了国家。25000里,2年,面临敌人的围堵,恶劣的环境,连续的行军,长期的断粮,饥饿、寒冷、掉队、死亡无时不在身边发生着,是什么支撑着他们走下去是什么坚定着他们铁心跟党走的如磐初心我想,这半截皮带已经给出了答案,这半截皮带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穿越了两万五千里征程、见证了矢志不渝的革命情怀,什么是信仰,这半截皮带就是信仰。

(二)延安窑洞中的不灭灯光。

陕北延安,革命的圣地,而延安的窑洞,是最革命的,被毛主席感慨为“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1935年,中央红军来到陕北,自此,陕北的天空被数以万计的小油灯点亮,作家路遥对小油灯是这样描述的,播火种啊,小油灯,红光闪闪照征程!千里草地灯映红,毛主席灯下写雄文!小油灯下起狂飙,小油灯下春雷滚;壮丽的诗篇灯下写,伟大的决策灯下定!五星红旗飘天上,祖国山河红彤彤!杨家岭的灯啊,为什么这样明因为它经历了革命的光辉历程,它永远亮在战士的心中。关于小油灯,还有这么一个故事,当年,美国记者斯特朗访问延安时,看到了这样的一幕,共产党的领导在思考问题时,把灯光捻小,挥笔写作时,才将灯光捻大,他在《北行漫记》里讲:

“共产党的负责干部,住着寒冷的窑洞,凭借着微弱的灯光,长时间工作,那里没有讲究的陈设,很少物质享受,但却住着头脑敏锐、思想深刻和具有世界眼光的人。”在这个油灯之下,毛主席胳膊得了关节炎、炭火烧着了棉鞋、熬干了无数盏油灯,用九天九夜写下了《论持久战》,在这油灯之下,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小油灯,在延安的窑洞中熠熠生辉,映照的是无数仁人志士的初心使命,如火炬、如灯塔,迸发的是信仰之光、真理之光,是胜利的曙光,也是解放全中国的黎明之光。13个春秋,紧急的战事,简陋的窑洞,微弱的灯光,是什么让毛主席孜孜不倦,废寝忘食是什么让无数有志青年向往追寻我想,这不灭灯光给出了答案,在这窑洞之中灯光之下,马克思主义迸射出万丈光芒,伟大的思想震撼世界,毛主席与黄土地、人民紧密相连,指明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方向,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什么是信仰,这不灭灯光就是信仰。

(三)身陷图圄中的三封遗书。

1928年3月20日,清晨,武汉汉口余记里刑场,共产党员夏明翰虽遍体鳞伤,却仍目光如炬,正义凛然,在挥笔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就义诗后,英勇就义,年仅28岁,这首诗,我们从懵懂开始,捧读至今,也激励着无数后来人为了“主义”英勇战斗。但是他写的三封遗书,大家可能鲜有耳闻,1921年,在毛泽东、何叔衡的介绍下,夏明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参与领导了人力车工人罢工斗争、参加了秋收起义,1928年3月18日,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入狱后,敌人对他进行了惨绝人寰的酷刑折磨,夏明翰知道自己生命即将结束,用敌人给他写

“自白书”的半截铅笔和纸,忍者剧痛,混着血泪,给亲人写了三封遗书,给母亲的信中写道:“亲爱的妈妈,别难过,别鸣咽,别让子规啼血蒙了眼,别用泪水送儿别人间。儿女不见妈妈两鬓白,但相信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他的母亲陈云凤以75岁高龄之躯为抗日将士奔走募捐,被人尊称为“潇湘女杰”。给妻子的信中写道:“抛头颅,洒热血,明翰早已视等闲。各取所需终有日,革命事业代代传。红珠留着相思念,赤云孤苦望成全。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他牺牲后,妻子郑家钧写下“不存白骨精神在,革命还有后来人”的祭夫诗,牢记丈夫嘱托,坚持革命,成为一名地下交通员。给大姐的信中写道:“我一生无遗憾,认定了共产主义这个为人类翻身解放造幸福的真理,就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三封遗书,满门忠烈,从富家少爷到革命烈士,在危难之时、酷刑面前,是什么让他义无反顾是什么让他慷慨赴死我想,这三封遗书已经给出了答案,这三封遗书诉说着主义的真谛、传播着革命的火种、散发着信仰的光芒,什么是信仰,这三封遗书就是信仰。

第二问:迷失在何处

有人说,信仰!我一直很在线啊,你看我方向不偏、工作不焉、我不犯错误,睡觉都敢开门,怎么就没信仰了看来大家对信仰存在一些误解,先问一问大家:面对苦累和舒服你会选择哪一个羡没羡慕过你体制外的朋友有没有过无欲无求的想法我想大家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不错,就是这些看似微小的“小事”,让我们的信仰逐渐迷失。下面我就带着大家一起看一看,我们的信仰到底迷失在何处

(一)讲实惠、向钱看的错误思想是透支信仰的“兴奋剂”。

穿上这身警服,我们必须要知道“我是谁,为了谁”。很多同志认为现在是21世纪了,以前的讲奉献、讲奋斗、讲坦诚已经过时了,也有人比较困惑,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一面接受单位正能量的引导,一面接受着网络世界“钱即一切”价值观的冲击,着实很纠结。在跟有的同志聊天时,就有人表示来警局主要是来挣工资的,再说了“靠身体赚钱不丢人”;有的认为这社会笑贫不笑娼,别管钱怎么来的,你就说好用不好用吧;有的同志干什么都要回报,没有实惠的事不愿意干,更想不出力、不费劲就把钱赚了。同志们,“警察”跟“赚钱”能画等号吗这样的信仰可取吗

(二)摆阔气、乱攀比的奢侈之风是阻碍信仰的“绊脚石”。

电影《大腕》中有一句经典台词:“不求最好,但求最贵”。当前我们的同志主体都是90后、95后,都是蜜罐里长大的一代,左右有“两大护法”,身后有“四大金刚”,混迹于酒吧夜场KTV,别的咱不敢说,在花钱上没服过谁;不管自己胖不胖,打肿脸也得追时尚!奋斗啥叫奋斗我只管享受,其他的交给身后;有的同志是“辛辛苦苦攒点钱,一次潇洒全花完”,认为不奢华就是失礼、不铺张浪费就会丢脸;同志们,难道敌人会因为你出手阔绰就不打你吗这样的信仰可取吗

(三)怕苦累、图舒服的享乐主义是磨灭信仰的“温柔乡”。

“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我们有很多同志不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却在网络世界里浴血奋战;有的身在军营心在外,花花世界我最爱,扣着手上的茧子,摸摸腰上的突出,看着脚上的血泡,怪自己当初脑子进的水太多,恨不得自扇耳光向自己谢罪,甚至用装病闹情绪来逃避训练;有的怀念那个晚上八点,华灯上,把自己打扮成最靓的仔,在酒吧里激情四射的日子。同志们,一块普通石头怎能跟忍受千刀万凿的佛像比呢这样的信仰可取吗

(四)不求功、不作为的处世哲学是摧毁信仰的“加速器”。

都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很多同志有自己的一套处世哲学,觉得自己活了20多年了,翅膀也挺硬了,知道的潜规则也不少,现在也算是八面玲珑,小有所成,比如“不干事就不会出事”,“干的少挨批评就少”,“现在干的好以后就没有上升空间了”等等,信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自己教育自己说:反正我不是最优秀的,何必那么较真呢。同志们,若以小利计,何必披征衣呀这样的信仰可取吗

(五)拉关系、走后门的投机心理是泯灭信仰的“催魂曲”。

伟大事业需要伟大奋斗,就在前段时间,我们组织的问卷调查中有这么一道题:在局里进步靠什么有几名同志就这么写,进步靠上级,办事靠关系,没有关系在哪都行不通;有的同志犯错误后,到处找人拉关系大行“摆平”之风;有的认为不讨好上级,就得挨收拾,讲究“犯错上点炮,批评不爆躁”;有的进局里先找老乡,拉关系,构建“关系网

”,喜欢圈圈子、划地域、建帮派,追求利益“双赢”。同志们,关系是进步的阶梯吗这样的信仰可取吗

(六)低格调、俗趣味的精神追求是吸食信仰的“海洛因”。

人的一身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进入了新时代,我们现在生活质量提高了,相对应的精神追求也丰富多彩了,有的喜欢在小说中幻想、在网络中邀游,有的同志习惯了觥筹交错的夜生活、沉溺于牌场赌局的暴富梦,流连于声色犬马的欢乐场,精神世界的高地受到了攻击,其实我们自己也知道这些追求不健康,但是在我们真正面对的时候,是不是一次次地以“小节无碍”原谅自己,以“下不为例”开脱自己,以“别人不知”放纵自己呢同志们,我们自己的精神高地到底需要谁来守护这样的信仰可取吗现在请大家想一想,我们有多少人是这样的状态,那个曾经立下铮铮誓言,以身许国,除暴安民的你哪去了你还觉得你的信仰很在线吗

第三问:寻找在何方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信仰不会从天而降,更不会凭空产生。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面对迷失的信仰,我们应该到哪去寻找怎样去重塑我们的信仰

(一)在共产主义中提炼信仰之味。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为真理而献身,是每一名中国共产党人一生不变的信仰。1936年,毛泽东在陕北的窑洞里对美国记者斯诺说,正是读了《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这三本书后,开始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信仰比糖甜。1920年春,深夜,浙江义乌分水塘村,一个小伙子在家里奋笔疾书,妈妈在外面喊:

“你吃粽子要加红糖水,吃了吗”他说:“吃了吃了,甜极了。”结果老太太进门一看,这个小伙子寸埋头写书,嘴上全是黑墨水。他旁边一碗红糖水,他没喝,把那个墨水给喝了。但是他浑然不觉,还说“够甜了够甜了”。这人是谁呢就是陈望道,101年前,年仅29岁的陈望道在浙江义乌的家里,在昏音的油灯下奋笔疾书,翻译了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奠定了思想和基础,陈望道来讲,他对《共产党宣言》的感觉完全替代了味觉,信仰的味道就是甜的,它比红糖更甜,正是在翻译《共产党宣言》的过程中,陈望道找到了甜蜜的信仰,一生从未放弃。

信仰重于命。1935年8月6日,江西南昌下沙窝,方志敏眼神坚毅,大义凛然,高呼万岁,泣血呐喊:“黑暗一定会消失,共产主义的光明未来一定会来到,美丽的未来是属于我们的!”英勇就义,时年36岁。面对敌人的百般诱降和严刑逼供,方志敏坚贞不屈,断然表示为革命而死,虽死犹荣,始终坚信主义比生命更重要!他的遗作《可爱的中国》广为流传,给无数中华儿女以巨大的精神鼓舞,“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这是他牺牲前留下的铮铮誓言,这信仰坚如磐石,这信仰让人无所畏惧,为这信仰可以慷慨赴死。

信仰高于天。1955年9月7日,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携妻子和两个孩子,从洛杉矶踏上“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船,跨越太平洋回到祖国的怀抱。从准备启程到正式站在祖国的领土上,足足用了五年,这五年里他遭到监禁、审讯、软禁、监视等迫害与折磨,当时的美海军部副部长金贝尔说:

“我宁愿枪毙他,也不许他回到共产党,回到中国,他太有价值了,不管在任何地方,都抵得上3到5个师的力量。”他在美国,有汽车、有洋房、有优厚的待遇,而他却义无反顾地放弃这些,一心只想回到当时还十分贫穷落后的中国,他在驶离美国的轮船上说“今后我将竭尽努力,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他用实际行动兑现了他的誓言,一生致力于“两弹一星”事业,把毕生所学都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和“火箭之王”。

(二)在伟大精神中汲取信仰之力。

每个时期都有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恰恰是今天的我们需要汲取的信仰之源,今天,我们学习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精神,从这些可贵的精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

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井冈山革命时期,国民党军队不仅对井冈山根据地在军事上进行“围剿”,更是在经济上进行严密封锁,妄图把红军饿死、困死在井冈山,但是井冈山军民并没有被艰难困苦打倒吓倒,他们吃红糙米、南瓜汤,自力更生搞经济建设,当时,在红军中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给大家看一个强烈的对比,1947年8月,蒋介石来到延安,他看到了一排排简陋的窑洞,潮湿、阴暗、狭小,他沉默不语许久,他无法洞悉窑洞的秘密,他无法理解党的领导人是如何在这里坚持下去的,是啊,他怎能理解呢,他永远也理解不了,因为他不懂共产党人的信仰为何物,最终,蒋介石在延安住了一个晚上,是最好的外交宾馆,宾馆里有洋瓷脸盆、澡盆、马桶、沙发、钢丝床,有数不尽的山珍海味,有专门的西餐厨师

……

长征精神——跟党走,得胜利。习总书记讲,“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长征,25000里,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穿越茫茫草地,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而完成这一壮举的是一支衣着褴褛、装备简陋的队伍,湘江战役、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这征途是红军用双脚丈量的,这河山是红军用献血铸就的,它是一种民族精神,是我们党之魂、军之魂、民族之魂。今天,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但和平发展的天空并非晴空万里,新的长征征途中正如当年一样山水重重、征途漫漫,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革命战士,必须以革命先辈为榜样,踩着先烈的足迹,坚定信仰信念,听党话,跟党走,为实现伟大的强军梦继续奋斗。

抗美援朝精神——为和平,死何惧。习主席强调“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战上甘岭,想到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合身堵枪眼的黄继光,慷慨赴死的杨根思,还有更多的无数无名先烈魂灭他乡,在朝鲜战场上,遍地是英雄,志愿军的冲锋号为什么成为美国士兵的睡梦他们始终不理解为什么中国士兵一听到冲锋号就总能激起昂扬斗志,也把它称之为

“迷一样的东方精神”。最近上映的电影《长津湖》火遍全网,长津湖战役作为整个抗美援朝战争的重要节点,意义非凡,彻底打掉了美军的傲慢、也击垮了敌人的信心,实际的战场比电影中要残酷无数倍,电影中有一句话让我振聋发聩,战士们说:“抗美援朝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我们的下一代就得打”,这是什么样的觉悟和信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那些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强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增强了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我们要始终牢记,祖国尚未完全统一,敌人始终虎视眈眈,作为人民警察,就要有“为了胜利一无所惜,除了胜利一无所求”的必胜精神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牺牲精神,时刻准备着。

(二)在工作实践中磨砺信仰之骨。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我们若凭信仰而战斗,就有双重的武装。”但信仰不是天生就有的,在我们工作中会有很多磨砺,而只有经历各种磨砺和考验,信仰才会更加坚定,才能在困境中英勇顽强,在危难时挺身而出。

翻开我们的党史,一大批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抛头颅、洒热血,用一腔热情谱写了一首首悲壮激昂的赞歌,为什么他们能够不怕牺牲、前仆后继就是因为他们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着执着的追求。新时代,我们生活在先烈们打下的江山、享受着各种福利待遇、头顶着先辈铸就的光环,决不能干“吃着党的饭,还砸着党的锅”的事,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确保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真正拧紧信仰“总开关”,握紧信仰“接力棒”,练就“金刚不坏”之身,筑牢“铜墙铁壁”之门。作为朝气蓬勃的新一代青年,我们要学传统、讲传统、爱传统,发扬优良传统,延续红色血脉,守好红色江山,决不能把我们自己的传家宝弄丢了、搞砸了。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信仰有形,在我们的脊梁里,信仰有根,在我们的血液里,信仰有魂,在我们的骨子里。有一首歌叫《不变的信仰》,歌词是这样唱的,一起与大家共勉“一身正气敢闯万里征途,两袖清风我把心灵守护……不变的信仰是旗帜飞舞,为人民服务是心灵归宿,淡泊名利坦荡情怀,为了实现中国梦想义无反顾。”

关于最有力量是信仰的专题党课讲稿(共5则范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本类热门推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