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科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时练母爱的力量一号文库
- 2024年度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整改方案一号文库
- 三年级下册音乐学案第六单元八只小鹅|苏少版一号文库
- 劳动开创未来 奋斗成就梦想_劳动节宣讲稿(五篇材料)一号文库
- 老师,再爱我一次一号文库
- 培育基业长青的“百年老店”-品牌建设一号文库
- 领导干部在全市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上的发言[推荐阅读]一号文库
- 关于集中开展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情况报告一号文库
- 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共同的家》同步练习(II )卷一号文库
- 4.《诗经两首》练习—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含答案)一号文库
- 创星级平安单位申报文稿一号文库
-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开幕词(5篇范文)一号文库
- 二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6.余数的除法 人教新版(2024秋)(含答案)一号文库
- 改革开放史专题党课仅供学习一号文库
- 党员四个合格党课讲稿[推荐5篇]一号文库
- 七一部队党课讲稿:把忠诚镌刻在岗位上(5篇范例)一号文库
- 专题民主生活会个人检视剖析材料(精选合集)一号文库
- 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辅导党课——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一号文库
-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日积月累)一号文库
- 集团公司党风廉政建宣传月党课讲党课讲稿坚定理想信念 永葆廉洁政治本色一号文库
- 市产业扶贫工作情况报告一号文库
- 强化“四种力”破解“两张皮”全力促进党建和业务的深度融合一号文库
- XX县林业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工作方案一号文库
- 银行关于金融服务支持农村地区乡村振兴成果报告一号文库
- 卫生检查通报9一号文库
- 经典的初中奥数训练题一号文库
- 员工绩效考核办法一号文库
- 在全县脱贫攻坚暨乡村振兴发展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定稿)一号文库
- 竞争上岗推荐工作动员会讲稿一号文库
- 政教副校长职责一号文库
中心学校校长专题讲座:作业管理应遵循的要求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作业管理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厘清了在作业问题上教师、学生和家长各自的角色定位,明确了学校与家庭的责任边界,对落实作业管理提出了具体保障措施,为中小学作业管理提供了基本遵循。
一是把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作为提高作业质量的突破口。
作业具有检验学习效果、巩固所学知识、促进应用拓展、发现“盲区”改进教学的功能,为达到不同目的,需要进行不同的作业设计。
教师布置作业,看似是一项常规而简单的工作,实则是充满创造性的活动。教师只有吃透课标和教材,深刻认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程教学改革理念,以学生的“学”而非教师的“教”为出发点,才能设计出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作业,通过布置少而精的作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设计作业、编题命题的能力,是体现教师专业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是把作业研究作为学校教研工作的重点。
很多学校认为作业问题没啥可研究的,不重视,或者直接拷贝某某名校的课外辅导材料给学生布置作业,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每个学校的校情、学情不同,直接照搬照抄别人的东西可能造成“水土不服”或“消化不良”。
学校应该把作业设计作为一个重要的教研方向,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教师们集体研究,分工协作,以一个单元、一个学段、一个学期或学年为时间单位,系统化选编、改编、创编具有校本特色的作业,根据学生的学情确定作业的难度与数量,必要时还可以依据因材施教的理念来布置个性化作业。
不同学科的备课组或教研组,应该集体研讨,探索最符合本学科特点、最能体现本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作业。
学校可通过设置研究课题、给予经费支持和奖励等方式,引导教师统筹课堂作业、课后作业与课堂教学,进行系统化、一体化研究,通过作业发现学生在知识掌握、理解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作业反馈为依据,改进教学内容设置及课堂教学方式。
三是鼓励教师创新作业形式,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转变育人方式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问题,育人方式变革要求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从学科割裂走向学科整合,从静态知识传授走向实践教学,从被动听讲学习走向自主探究学习。
与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STEM综合性学习等学习方式相适应,作业的布置也应该创新形式,避免简单机械的重复训练。
为此,首先,在作业类型上要多样化,比如小课题研究、艺术赏析、体育锻炼、社会实践、职业体验、创意制作等都可以成为作业,特别是要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
其次,在内容上要注重贴近生活,尽量将知识嵌入生活情境或学科探索情境,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次,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准确掌握学情,将统一作业与个性化作业相结合,鼓励教师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布置分层作业,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作业分析、诊断、批改和讲评,这样不仅能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师批改作业的负担,还能提高辅导的针对性,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四是家校协同,共同落实作业管理相关要求。
家庭和学校是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环境,学生很多作业是放学后或双休日在家完成的,同时多数家长给孩子报了课外辅导班,课外培训机构也会布置作业。
要切实避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建立家校协同机制,一方面学校在布置作业方面,要做好年级组、学科组、同一班级任课老师等各层面的协调,做好各学科作业比例结构的统筹安排。教师布置作业要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出发,有大局观、整体观。
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班级微信群、“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将《通知》传达给家长,还可以通过家委会、“家长学校”等通道,向家长宣讲当前课程教学改革现状及学校的办学理念,家校达成共识、形成合力,把作业管理的相关要求落到实处,既充分发挥作业温故知新、发现问题、改进教学的功能,又为学生的睡眠、体育锻炼和课外阅读腾出时间,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全面发展。
五是改进考试命题,通过评价改革引导作业减量、增质、转型。
中小学生的作业,不可避免要受到考试,特别是中考和高考的影响。
要改变当下大量刷题、重复训练以提高熟练程度的不良倾向,必须从考试命题上下功夫,为作业设计、作业布置树立正确导向。
《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指出:“中考试题命制要注重考查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要结合不同学科特点,合理设置试题结构,减少机械性、记忆型试题比例,提高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的比例,积极探索跨学科命题,提高试题情境设计水平。”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亦指出,高考应该考查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这“四层”知识,素质教育的评价维度体现在高考命题中,就是要考查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中考和高考命题改革趋势为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中小学的期中期末考试和平时测验的命题,也应该从考查知识走向考查能力和考查素养,进而带动作业减量、增质、转型。
事实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发现,死记硬背、“题型+套路+大量重复练习”的模式不灵了,作业设计和作业布置不进行相应的改革,只会事倍功半,甚至做无用功。
只有牵住考试命题这个“牛鼻子”,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前一些学校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问题,将作业管理的十条要求贯彻落地。
当然,从长远看,我们还要提倡综合评价,通过综合评价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仅要完成日常教学的各类小作业,更要完成好素质教育的大作业。
摘自教育部官网文章《以作业管理促进教学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