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万书网,千万量级范文库任你选!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一号文库

关于提升现代农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说明:文章内容所见即所得,本站下载的DOCX文档与页面上展示的相同。如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客服QQ:4084380 发送本文地址给客服即可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本文地址:https://www.wanshu.net/fanwen/a1/103985.html

加快推进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步伐

——关于提升现代农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全面提升现代农业核心竞争力,科学发展现代农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无疑是提升现代农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农产品加工业关联度大、涉及面广、带动力强,肩挑农业、工业两业,惠及农民增收、企业增利、财政增税三方,是实现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和农村经济飞跃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必须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增强农业竞争力。

一、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三农”政策,紧紧依托我市农产品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努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无论是加工规模、加工技术还是结构层次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为进一步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规模扩张比较迅速,主导产业初步形成。近年来,我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迅速。据统计,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共有工商注册企业186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6家。农产品加工业已由简单初加工,逐步转向分割、即食、休闲等多种形式精深加工,初步形成了面(米)粉加工、油料加工、银杏加工、饲料加工、畜禽加工等主导加工产业,呈现出骨干优势企业带动一批中小企业发展的良性态势,已成为我市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加工园区快速成长,集聚效应日益显现。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于2024年组建**市农产品加工园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两横五纵”的路网框架基本形成,日处理2万吨污水的污水处理系统工程投产试运营、5万吨粮食仓储项目工程主体完工、安置小区一期交付使用。良好的承载能力推动了雨润集团、广西参皇、江苏三零等3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相继落户,宇宸面粉、参皇饲料、百汇农发、同际木业等项目投产运营。园区“产城合一”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格局初步显现,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农产品加工集群和龙头企业带动型生产基地,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江苏省重点培育的中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对我市经济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三)科技研发工作主动,创新能力逐步提升。为发展我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农业、科技等部门主动与省农科院、南农大等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高位嫁接”,在粮油、银杏等农产品加工方面形成了一定的技术优势,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相继问世。江苏延令酒业有限公司和**市金桥银杏开发有限公司,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与科研院所结成技术合作伙伴并成立专门研究所,重点围绕食用、药用、美容、观赏等作用进行银杏深加工研发,广泛开展联合攻关、自主开发,提高了企业科技创新水平,增强了企业研发能力,目前已生产出具有保健功能的胶囊、酒类、固体饮料、茶等银杏精深加工产品。

(四)产品质量管理严格,名品名牌不断涌现。面对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严峻形势,我市相关职能部门不断加强农产品的质量检测、市场监管和品牌认证,产品质量逐步提高,名品名牌不断涌现。据统计,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已有中国名牌产品1个,江苏省著名商标3个,泰州市知名商标18个,13家企业通过了ISO9001和HACCP国际双认证,15家企业通过了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出口注册,形成了以“汇强、延令”为代表的银杏品牌、以“苏三零”为代表的粮油品牌、以“鸿鹰、参皇”为代表的畜禽品牌,尤其“苏三零”面粉和“银杏世宝”系列产品成为上海世博会“世界名特优产品展区”指定参展产品,更是对企业品牌和科技含量的高度认可。

(五)市场拓展稳步推进,出口创汇有所增加。随着加工水平和产品档次的逐渐提高,我市农产品开始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同步拓展。市政府专门成立**市名特优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主动与全国各大新型业态公司合作,并以此为载体赴全国各大中城市开展特色农产品的展示展销活动,向外推介我市农产品。各农产品加工企业在继续巩固国内市场份额的同时,积极开拓台湾、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外市场,形成了各具特色、相对完整的市场网络和营销队伍,市场占有力有所增强。2024年,全市农产品出口额实现4023万美元,较2024年增加了15%。

(六)产业链条日趋紧密,带动能力显著增强。为便于自身发展,我市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与专门从事种植、养殖、流通的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建立了“产、加、销”的互利合作关系,农业产业化链条日益密切。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订单”形式带动了包括16个高效农业园在内的多个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农民发展畜禽养殖和优质稻麦、果蔬、银杏等农业种植。据统计,全市各类农业生产订单面积达10万多亩,直接带动农户5万多户,安排当地农村劳动力8万多人就业,实现农民增收3.5亿元。加工企业和农户的“双赢”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势头不错,具有一定发展基础。但同发达地区比较起来,依然显得成效不够明显,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扶持力度不足。国家重视“三农”问题,连续多年下发农业1号文件,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了很好的宏观环境和政策支持。但是,我市目前还没有关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专项规划,尤其缺少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财政、金融、税收等专项政策,急需加以解决。譬如,企业所得税减免目前只惠及国家、省级龙头企业,而这些企业在我市农产品加工业中寥寥无几,覆盖面太窄。不少农产品加工企业对当地发展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显著,却难以得到企业所得税减免等政策优惠。

(二)精深加工不够。从目前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来看,产业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精加工度深、竞争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大都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而我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层次较低,精深加工企业较少,龙头企业屈指可数。据统计,我市2024年销售额过1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仅有6家。许多企业受资金、技术等因素影响,生产设备陈旧、工艺水平落后、产品质量不高、科技含量不足、市场竞争力较弱,甚至一些传统加工企业,只是小作坊式加工,限制了产品的更新换代,无法形成较强的产业集聚效应,制约了我市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融资渠道不畅。农产品加工业属于劳动和资金密集型产业,企业原料收购资金需求量大、占用时间长,这就使得农产品加工企业比工业企业要多筹集大量资金和承担高额利息。而我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多数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流动资金不足,急需资金周转。据调查,我市大型面粉加工企业——江苏宇宸面粉有限公司,2024年原料收购资金就达6亿多元,相当于该公司当年销售收入的60%,所需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的贷款支持。但由于国家银根紧缩,银行贷款“门槛”也随之抬高,再加之企业自身担保能力不足,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较难得到贷款支持,资金匮乏矛盾比较突出。

(四)科技支撑不强。长期以来,受农业重产前、轻产后意识的影响,大量科研力量和经费投入在农产品生产环节,影响了加工领域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尽管与全国各大科研院所实现了高位嫁接,我市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强烈渴求,产品无法形成区域特色品牌效应,传统产品多、特色品牌少,中低档产品多、名优产品少,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和终端产品少。很多市场前景较好的精深加工项目目前仍处于探索和研发阶段,加工转化能力低,既降低了产品的潜在价值,造成资源浪费,又不利于提升加工产业的技术水平,产业链条难以延长。

(五)利益联结不实。我市订单农业虽有了一定发展,但利益联结不够紧密,原料生产和加工需求相脱节的问题还普遍存在,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也只是结成低层次的利益合作伙伴,双方利益均无法得到切实保证,产业链条尚需进一步完善。农户尽管与企业签订了收购合同,但由于缺少相应的中介机构和运行管理机制,往往会出现卖给出高价者的违约现象,加工企业很被动。据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皇公司反映,农户的合同履约率一般在60%~70%,最高仅为86%,但凡收购季节一到,企业都要四处抢收原料,有时因原料不足被迫中断加工,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

三、推进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一)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为推进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明确主攻方向。要根据我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研究制定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构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效益显著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布局。制定规划时既要立足于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条件,将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又要注重适应市场需求,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多环节的转化增值,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还要注重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建议大力发展粮油精深加工,继续推进面粉等各类专用粮油产品和营养、经济、方便食品加工;着力发展“菜篮子”产品加工,重点推进畜禽、蔬菜产品精深加工;巩固发展传统特色产品加工,积极开发银杏深加工制品,放大“黄桥烧饼”等名特优品牌。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推进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一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政府应该在确保现有扶持力度的基础上,扩大扶持范围,增加扶持总量,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产品种养、加工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从支农资金、科技专项经费中划拨部分资金用于发展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对争取到国家和省市以上扶持的企业、项目、基地实行配套扶持政策,不断改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条件。二是给予企业金融支持。政府应根据现行产业政策和我市农产品加工业的自身特点,协调金融部门优先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尤其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农户收购农产品和完成国内外订单生产所需流动资金应积极予以支持,并视项目用途与实际需要,对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适当放宽担保抵押条件,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及时满足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消除企业发展瓶颈。三是发挥税收调节作用。政府可以通过给予税收优惠政策,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创造有利环境。建议对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引进技术和进口农产品加工设备,符合国家有关税收政策规定的,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对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初加工所得,免征3-5年企业所得税。

(三)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推进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打造强势主体。一是强力招商兴龙头。把农产品加工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之一,充分利用本地农产品资源丰富、成本低廉、交通便利、发展空间广阔等综合优势,紧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国内食品行业100强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投资动向,抓住当前部分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资本输出的机遇,主动贴进,跟踪洽谈,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投资体量大、科技含量高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二是扶优壮强育龙头。按照“扶大、扶强、扶优”的要求,选择若干家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从政策、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实行重点扶持,使之上规模、上水平。鼓励龙头企业申报自营出口权,努力改善出口企业的通关环境,帮助其解决报关、商检、退税、货运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对实力强、资信好的企业要加大授信额度,允许其以自有动产和商标、专利等无形资产质押贷款。三是启动民资建龙头。充分发挥民间资本优势,通过政策引导,宣传发动,引导社会工商资金投入农产品加工业,支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农户+基地”等合作方式,充分利用民资,实现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科技研发、生产加工、营销服务一体化经营。

(四)加快配套基地建设,为推进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建好“第一车间”。一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种养基地为依托,按照“突出特色建基地、围绕龙头建基地”的要求,制定和完善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规划,筛选并重点建立优质生猪、家禽、食用菌等一批农产品加工专用原料基地,满足农产品加工企业日益增长的原料需求。二是切实履行政府职能,抓好协调和服务,充分发挥扶持政策的推动作用,通过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鼓励企业、农户、中介组织等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基地建设,积极为企业和农户排忧解难。三是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机制,提高基地集中化程度,缓解原料供应分散与农产品集中加工的矛盾。在稳定现行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前提下,稳妥有序地推进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提高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建立稳固可靠的配套基地。

(五)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为推进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一是大力发展“订单农业”。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发展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长期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健康发展。二是引导兴办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积极支持龙头企业与农户联合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完善内部组织制度、民主管理制度和利益分配制度,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标准生产、统一收购加工、统一仓储物流。三是探索建立行业协会。积极引导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商会、协会等组织建立各种行业协会,实行行业自律,充分发挥其在技术开发、教育培训、价格协调、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切实保障行业内农户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六)着力推进科技进步,为推进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动力之源”。一是实施技术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充分利用现有各项优惠政策,增加技术创新投入,引进和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鼓励骨干企业通过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心,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逐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二是扎实抓好科技培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建立和完善各类科技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农业部门的主导作用,鼓励农技人员通过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技术入股等形式与加工企业、农户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把科技的创新和推广全面落实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三是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加快制定和完善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并实际应用到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中去,带动农户、基地和加工企业进行标准化生产,确保加工产品的质量安全,创造一批优势农产品和名牌产品。

关于提升现代农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本类热门推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