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万书网,千万量级范文库任你选!

当前位置:首页 > 毕业论文 > 其他论文

毕业论文会计范文模板优选14篇

说明:文章内容所见即所得,本站下载的DOCX文档与页面上展示的相同。如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客服QQ:4084380 发送本文地址给客服即可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本文地址:https://www.wanshu.net/lunwen/a12/390357.html

毕业论文会计范文模板 第一篇

>1题要

>2会计人员职业基本道德的概述

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的内容

爱岗敬业,恪守职责

会计工作不仅是为会计内部管理部门、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政府管理部门提供重要的会计信息,而且还担负促进企业降低成本、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任务。因此,要求会计人员端正专业思想,明确服务宗旨,树立干一行、专一行、爱一行的良好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以高度的事业心做好本职工作。

熟悉法规,依法办事

国家的许多法律、法规,尤其是财经方面的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通常要通过会计工作来体现。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要履行核算和监督的职责,首先要认真学习和熟练掌握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做到在处理各项经济业务时知法依法,知章依章,依法把关守口,维护规章制度的严肃性、科学性和完整性。会计人员在履行职责中,要敢于并善于执行各种法律、规章,坚决按国家法律、法规严格审查各项财务收支,维护国家和投资者的利益,绝不能为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弄虚作假,营私舞弊。

客观公正,办事公道

客观公正、办事公道、实事求是是每个会计人员应该具备的职业品质。会计师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会计人员办事不公,会计信息失真,那么会计核算就毫无意义,不仅影响到微观管理,而且还影响到宏观决策。因此,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中,必须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客观公正的态度,完整、准确、如实地反映各项经济活动情况,不隐瞒歪曲,不弄虚作假,不搞假账真算、真账假算。

提高技能、不断专研

会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会计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其内涵十分丰富,知识面也相当宽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生活中出现了许多过去不曾遇到的新问题,必然使会计面临许多全新课题,会计理论、会计知识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因此,会计人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认真专研业务技能,精通现代科学技术、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管理技术,以适应会计工作的发展。

出谋划策,搞好服务

会计是对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并通过所提供的会计资料参与预测和决策,实行监督,旨在实现最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会计人员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单纯的记账、算账、报账的传统观念,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大胆革命,从会计工作的角度,对投入产出进行可行性论证,积极为领导出谋划策,参与单位的预测和决策,运用自己所掌握的会计信息就和会计方法,为改善单位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的作用

首先,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法规的辅助和补充,为会计法律制度的无法明文规定的方面做了重要的补充,其作用是其他会计制度无法替代的。会计法规只能对会计人员不得违法的行为作出规定,不会对他们如何爱岗敬业、提高技能、搞好服务等提出具体要求,但是如果会计人员缺乏爱岗敬业的热情和态度,没有必要的职业技能和服务意识,那么很难保证会计信息达到真实、完整的法定要求。

其次,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约束着会计人员,使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能够摆正立场,引导、规劝、制约会计人员树立良好的职业观念,遵守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从而达到规范会计行为的目的。

毕业论文会计范文模板 第二篇

>摘要:当前我国财务会计存在诸多问题,社会各界均提出了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观点,但受现实情况限制,管理会计不适合目前实证研究的导向,很多企业也并不愿意泄漏自身的重要信息,最终导致财务会计转型方面的研究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在实践工作中,财务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局限在众多的数据处理过程中,无法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财务服务,也几乎是丧失了提供创意决策的能力,因此企业领导者必须要认清当前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现实需求,以及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充分释放会计人员的工作潜能,从而降低劳动成本,提高工作人员处理信息和数据的服务能力,培养其决策能力,从根源上改善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本文基于以上论述,从国内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出现的问题出发,探讨了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路径,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财务转型;管理会计;问题;途径;思考

随着我国经济逐渐进入新常态,财务会计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会计人才也逐渐受到企业倚重,尤其是在企业全面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做好基层财务管理和大方向的战略决策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对管理型会计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这就要求企业完成传统财务工作人员朝管理型会计人才转型的工作,不仅要求具备记账、算账、核算的基本能力,而且还需具备资本运作、价值管理、风险管理、决策规划等多方面能力,从而体现出企业的社会价值,有效克服经济压力,把握经济新常态、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并适应市场竞争。如何实现核算型财务工作人员朝业务型、战略型、管理型财务人员的转变,并实现信息化财务共享服务,这些都是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一、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区别

与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的重心更多侧重于企业内部资源是否能被合理配置,力求让企业在各方面约束条件下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收益,满足内部管理和外部投资所需。二者在财务数据方面也有较大差异,财务会计所反映的均为历史财务信息,而管理会计则需要运用大量的预测数据为企业未来经营状况进行描述,从而用于决策支撑。

>二、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背景和意义

传统财务会计侧重于满足企业对外部信息的需要,所提供的数据信息频率多为一月一次,不仅时间滞后,且内容也比较浅薄,主要包括权益变动表、资产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等等,而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背景下,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更为敏感,尤其是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金融资本市场重组并购现象逐渐增多,因此企业更应该将财务数据信息积极贯彻到业务运营和决策管理方面,将外部挑战转化为发展机遇。此外,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国内企业参与海外市场角逐的趋势愈发明显,但当前世界经济整体复苏乏力,国内产业结构处于升级转型过程中,企业面临的转型风险和发展压力与日俱增,在此背景下,只有大力发展管理会计,抓好绩效评价、风险管理、战略决策等工作,才能增强企业价值创造力,促进企业经济稳步发展。

>三、当前财务会计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信息化和大数据给传统财务人员带来的影响

(二)会计成本核算问题

虽然目前很多企业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但核算工作仍然是一项繁琐的环节,如何准确核算成本并尽量节约成本是企业利益的保障,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心也在于成本,其中“显性”成本在于对企业人员的必要经费和薪酬进行核算,“隐性”成本则在于对企业部门数据的疏漏进行核算。在转型期间,大部分工作人员不适应对这两个成本性质进行区分管理,难以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三)财务会计与业务会计的矛盾冲突

会计工作的主要漏洞在于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数据核对出现差异,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会计工作脱离了业务范畴,无法履行决策职能,而业务人员在处理业务过程中,所能获得的信息和数据极为有限,且无法进行精细化的加工整理,二者之间缺乏有效合作,最终导致矛盾冲突,究其原因主要与员工能力差异、数据服务无法共享等因素有关,这类“隐性”成本的增加会给企业带来损失,此外,专业的会计核算人员没有意识到自身的管理职能,将工作重点局限于外界数据搜集上报、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等工作环节,自我潜能尚未被激发出来,无法有效辅助财务部门开展管理工作。

(四)财务会计职能问题

目前很多财务会计工作人员过于重视报表和上级xxx门数据反映工作,忽视了对大数据信息的预测、控制和分析工作,最终导致企业常常在经济效益评估、未来发展战略规划、现有条件下重要决策定夺等环节举棋不定,影响到企业经济转型和业务整改等重要工作。

>四、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思考

(一)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区分对待

财务会计能为管理会计提供数据和信息来源,对管理会计起到辅助作用,作为实际工作中的两个方面,二者各自独立又相互渗透,因此在开展具体工作时需根据资金运动、实际成本以及对实际利润的影响对二者进行区别对待,例如:①在开展具体工作时,可根据具体服务对象确定会计工作内容,财务会计面对的是企业外部,管理会计面对的是企业内部;②注意区分二者工作空间,避免职能交叉,财务会计工作空间为企业整体,通过编制合并报表来反映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管理会计则是整体和局部并重,在成本控制和决策规划方面侧重于企业整体,而绩效考核与评价方面则侧重于企业局部责任中心;③区分二者对企业人员的行为影响,财务会计多以确认、计量、传递财务信息为主,涉及到的人员管理行为较少,而管理会计则注重通过业绩报告和计量结果影响企业人员行为,激发其工作潜能;④区分二者时间跨度,财务会计工作时间固定,主要是按月、嫉妒、年度编制中期报告,而管理会计工作弹性和时间跨度较大,因管理者对财务信息需求不同而变动;⑤区分二者数据信息的精确度,财务会计对数据的精确度要求高,核算成本分配率时需保留五位小数点,力求真实准确,而管理会计则不求绝对精确,但要用到线性代数、统计概率论等方法来规划未来战略。

(二)推进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建设机制

企业需充分认识到管理会计人才的重要性,通过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和广泛社会招聘的途径引进大批人才,并不断推进在职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机制,一方面可通过淘汰式考核机制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可加强与行业内其他优秀企业的交流,在行业内组织企业共同针对管理会计工作进行实践研究,分享在人才队伍建设以及管理会计等方面的宝贵经验,通过互帮互助促进行业的长远发展。此外还需完善人才资格考试体系,推广CMA考试,并将管理会计专业知识内容作为必考知识点,突出人才评价的效果。

(三)完善财务管理组织架构

①财务功能的集中整合,企业可借助信息化技术,促进财务工作的标准化和集约化方向,让财务工作人员从繁杂的日常业务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数据分析、差异解释、风险管控等高价值回报的工作中;②财务向业务渗透,财务分析从面向结果转型为面向过程,财务人员可深入到企业业务运作当中参与规划的决策,并在财务管理中落实企业战略;③企业其他运营部门的人员也要纳入到管理会计的组织架构当中,并对管理会计的职能、方法、工作范围有清晰的了解,促进彼此之间的密切配合。

(四)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在信息技术支撑下,企业可针对自身特点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进行差异化设计,将具有共性的财务工作交给独立性较高的财务共享中心完成,将更多的精力专注于分析和利用会计信息,从而为企业财务战略的决策规划提供支持。例如在某畜牧集团有限公司的财务转型过程中,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风险管理时通过实时关注“两金”等高风险指标项目的相关经营状况变化,并及时掌握市场对瘦肉型商品猪、种猪的需求,将本企业和竞争企业的优劣数据输入财务系统进行量本利分析,结果发现市场逐渐向“公司+合同育肥+品牌”的趋势发展,且消费者对商品猪的质量要求逐渐增高,通过制定详细的分析报告和竞争战略规划,提出了“好种猪+好服务+好收益”的农商联合发展模式,计划用3~5年时间完善综合加工到优质猪肉品牌专卖连锁店的一系列计划,实现年销售收入超5亿的目标。

(五)规范核算体系

会计核算部门可通过财务软件自动生成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每月需备案留档以供后期查看,月末结束后上传至企业管理层,让其了解会计核算的日常数据和资产运行状况,利于开展下一阶段的运营工作;会计核算流程方面需根据企业具体核算科目特点建立最契合的会计核算体系,例如重视对“隐性”和“显性”成本的核算,忽略非重要信息,并突出决策辅助功能和管理会计对总体信息的反应功能;针对会计报表需尽量简化形式和内容,提高报表的实效性和实用性。

(六)做好财务共享和业财融合服务

①在电算化基础上利用软件系统将原本较为分散杂乱的财务处理与成本核算等业务进行标准化、集中化、规范化处理,为财务转型提供管理和信息基础,并通过企业内部财务系统实现资金流、报表数据、审计、税务等内容的集中处理和共享服务,确保所有数据信息在源头到加工的过程中严格遵循统一的标准,为财务融合和战略决策提供良好的价值导向。②开展业财融合服务,财务人员需深入到一线业务当中,利用财务共享服务提供的精准数据信息分析业务开展对财务的需求,对业务人员进行财务知识指导,从而不断提高其业务经营能力。③促进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战略深入落实到一线业务管理当中,严格执行预算要求,保证资金、税务、绩效、财务、成本等多方面的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五、结束语

财务转型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可通过区分对待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培养管理会计人员、完善组织架构等措施优化内部管理机制,并结合财务信息化建设、规范核算体系、促进财务共享和业财融合等措施契合市场与价值导向,实现企业财务转型,开源节流,从而提高企业效益。

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会计范文模板 第三篇

浅析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文摘要: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们对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并且加强。加强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真实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以及企业境治理的资金投入情况已经成为会计界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论文关键词: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会计信息

企业的经营活动是造成环境恶化不可推卸的原因之一,同时也把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推到风口浪尖。针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含义、原则、存在的问题,以及深度分析应对的对策,笔者进行以下具体分析。

一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含义及原则

(一)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含义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就是指以一定的信息载体公开企业环境会计方面的信息,披露的载体主要包括:内部会计报表附注、会计工作记录、年度财务报表、董事会报告及上市公司的招股说明书等。环境会计应披露的信息主要有:环境负债、环境成本、与环境成本和负债相关的特定会计政策、报表中确认的环境负债和成本的性质、与某一实体和其所在行业相关的环境问题的类型等等。

(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则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既要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规定,还要遵循客观性原则、定量定性相结合原则和强制自愿相结合原则。

1客观性原则

与环境会计有关的事项和普通的经济事项相比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这并不是说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不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只是环境会计信息的客观性特征没有财务会计以及其他会计那么严格,只是一种相对的客观性。企业提供的环境会计信息只要是真实的还有中立的,即使是相对的客观性,也一样是可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的。

2定量定性原则

现阶段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既要包括定量信息,又要包括定性信息。定量信息可以是以货币单位表示的信息,例如:企业每年用于污水处理的金额总数;也可以是以实物、技术、数据等指标表示的非货币信息,例如:污染物的排放量。对企业环境政策执行的描述信息就属于定性信息。由于价值计量有些复杂,有些信息难以定量计量,有的虽然可以定量计量,但信息获取的成本太高,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所以要定量和定性相结合。

3强制自愿相结合原则

目前,主要的大部分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依靠法律法规的强制性。然而,强制披露所涉及的企业及内容依然有限,披露的主体范围较窄,这样不利于社会公众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获取,不利于对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进行评价。因此,要加强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自愿性,将强制性和自愿性相结合,使该信息更切实、更规范地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二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自觉性差

一些企业没有具体形成环境责任意识,环境责任的道德理念尚未真正形成,对建立环境会计信息公开化的制度的重要意义比较缺乏认识,披露自觉性、主动性不强,能够准确、及时、自愿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企业少之又少。披露主要是依靠国家法规的强制力,在法规的要求下做出不完全的,有选择的披露,轻描淡写,避重就轻,对问题的分析与认识缺乏深度,提出的措施也不够全面,可操作性较差。企业是环境会计信息的主体,但是大部分却感觉不到对此信息的披露对自身有什么压力,有什么重要的影响,仍从短期目标出发,都是尽量降低环保投资和支出以求获得较高的利润。

(二)披露内容不全面,方式不规范

从披露内容来看,大部分企业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多并且具有自我赞扬的性质,强而且调公司在环境治理和保护中积极的一面,很少有披露自我谴责或者消极的环境信息,存在避重就轻的现象。对于哪些算是环境会计信息,哪些不属于环境会计信息,没有一个明确的分界线,对此问题界定非常模糊。所披露的环境政策等非货币性信息较多,但是货币性信息比较少,比如:环保投资。排污费、环境税和环保拨款及补贴。此外,多数企业披露的环境信息反映的是过去环境事项,如:绿化费、税收减免、环保认证和排污费。这些信息对企业经营产生的影响较小,实用性不强。

(三)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法规尚不健全

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相关的法律法规尚没有出台,也没有相应的环境会计准则。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比较没有实际内容。目前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企业主要是上市公司,从上市公司来看,一些文件提出了要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披露,但是很少去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提出具体要求和操作指导,并且这些规定仅针对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时做出要求,对于上市公司的定期财务报告却很少有关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具体要求,对于临时报告等其他形式的具体规定几乎没有,造成了企业对日常营业过程中的环境信息及时披露的缺陷。缺乏完整规范的、系统的环境会计规范,导致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较为凌乱、可比性较其他国家相比不强。

四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

(一)教育和监督相结合

企业主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意愿不强,总体披露情况不太理想。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要将大力进行教育和加强监督相结合,使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情况有所改善。政府部门要大力进行环保教育,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强化企业的环保意识。一方面,针对当前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不足的情况,政府部门应加大对环保费用的投入支出,加强宣传以及教育的力度。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定期组织企业的管理者进行关于环境方面知识的学习。

企业的管理者对企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让整个企业的环保意识提高,就必须重视对管理者的教育。此外,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员工要明白这样做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符合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不能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效益。企业的员工转变了意识思想,企业才能转变意识思想,才能提高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自觉性。

(二)规范披露内容和方式

在披露内容方面,可以在上市公告书、招股说明书、年度报告、中期报告和临时报告等文件中重点披露对企业未来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环境信息,比如环境诉讼和奖惩,还要多些与当前环境事项有关的数字去反映企业在环境治理方面的相关成本、费用等。披露内容既要包括环境财务方面信息,又要包括环境绩效方面信息。环境要素信息可以包含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收益和环境其他支出。环境业绩信息的内容可以主要体现在企业环境法规执行情况和环境质量情况。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一定要全面,对于那些不利于企业的消极的环境会计信息也一定要在相关文件中体现出来,切不可只是披露那些有利于企业形象的,否则,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全面性、客观性将是空谈。

(三)完善法律法规,健全披露制度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地位和作用,必须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使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有统一的标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可以分为三个具体的层次:强制性披露、自律性披露和自愿性披露。其中,强制性披露处于比较基础的位置。在现阶段,应该通过立法方式,制定要求企业强制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所承担的环境责任,统一核算对象和披露方式的法律法规。尽管我国已经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规和法制,但对于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多数是一些不具体笼统的规定。出台更多具体的、有效的法律法规去规范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十分必要的。这些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更加注重对披露内容和方式的具体要求。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产生的的必然产物,有其存在和发展的无限生命力的价值。虽然当前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还存在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自觉性差,披露内容不全面、方式不规范,财会人员业务素质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法规尚不健全,缺乏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审计等诸多问题,但是通过教育和监督相结合,规范披露内容和方式,培养环境会计专业人才,完善法律法规、健全披露制度,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审计体制等对策,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杨城.浅议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必要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_,(2):92.

2 陈雪辉.完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J].经济研究导刊,20_,(10):71-72.

3 冯银波.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及模式选择[J].商业会计,20_,(3):13-14.

4 陈亚成.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与对策[J].总裁,20_,(8):95.

5 苏珊.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_,(17):149-150.

6 高宗文.浅析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J].财政监督,20_,(4):34-35.

7 骆飞群.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及其对策[J].浙江金融,20_,(7):61-62.

8 张婧玲.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探析[J].绿色财会,20_,(4):50-52.

9 李燕萍.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及对策[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_,24(8):83-86.

毕业论文会计范文模板 第四篇

>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金融在自由化、创新化、国际化过程中,金融业会计风险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完善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本文以江西省某大型银行业金融机构为调查对象,在深入研究该行内部会计控制现状的基础上,洞察内部会计控制构建和执行的薄弱环节,旨在提出完善金融机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防范系统性资金风险、提高会计部门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会计控制;研究

>一、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内涵及研究意义

(一)内部会计控制的定义

内部会计控制的概念产生于制度控制阶段。1934年美国《证券交易法》最早提出了“内部会计控制”的概念。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内部会计控制可定义为实施控制的主体运用会计信息对资金运动进行的控制,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或基本职能,与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分析与评价一起成为财务管理的系统或全部职能。

(二)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含义

结合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特点,其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定义可表述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管理层为实现既定的财务计划目标和防范金融风险,会计人员(部门)通过财务法规、财务制度、财务定额、财务计划目标等对资金运动或日常财务活动、现金流转等进行指导、督促和约束,确保财务计划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本文将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内涵表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包括:一是防范经营风险;二是保障资产安全、会计记录的完整真实和经营环节的规范;三是为实现经营目标和经营效益提供合理保证。

(2)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主体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会计部门及运用会计信息对资金运动进行控制的其他有关决策部门、内审部门、监管当局和外部审计机构。

(3)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客体是其全部经营活动所涉及的资金运动。

(三)研究意义

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门,在国家经济和金融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支持地方经济建设方面也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不仅有助于保证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经营目标,也有助于其遵循法律和法规制度,保证会计财务信息可靠,减少意外损失,降低财务风险,提升自身信誉度。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对于加强其经营管理效益、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防范会计资金风险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

本文以江西某大型银行业金融机构为调查对象,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其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现状。

(一)内部会计控制环境方面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该金融机构内部会计控制环境总体较好,领导层较为重视,各项内控制度和措施落实较为到位。但调查问卷的作答情况也反映了部分单位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1.会计人员对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不少会计人员认为建设内部会计控制就是用条条框框束缚自己的手脚,不利于创新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重业务拓展,轻风险防范;重短期收益,轻长期发展;重外部监管,轻内控制度建设的现象。

2.内部控制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经营理念、营业制度以及依存于企业而存在的共同价值观念的组合。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会计控制的贯彻执行有赖于内部控制文化建设的支持和维护。调查显示,的人认为有良好的内控文化,的人认为有较好的内控文化,的人认为基本有内控文化,的人认为无内控文化。这说明在内部控制文化建设方面,该金融机构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另外,企业文化氛围形成的基础在于员工素质的提高,以及重视和加强对员工培训教育。然而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该金融机构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不够重视。新的会计规章制度实施时,有高达的人是通过自学来理解的。这可能会造成部分会计人员对新规章制度的理解有偏差,加大了会计业务的操作风险和资金损失风险。对于日常的会计业务培训,有的会计人员不能每年至少参加一次业务培训,有的会计人员要隔上三年以上才有一次培训机会。另一方面,该金融机构存在教育手段软化的问题,忽视对违规违法人员的硬性处罚教育,存在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有的会计人员指出所在单位会计人员违反规章制度时,不完全按规章制度处罚,负责人酌情处罚;有的会计人员指出不处罚,仅作口头警告。同时,内控工作激励机制较为缺乏,大多数金融机构没有采取有关的激励措施,调动不了管理层、内部审计部门、会计部门等参与者的积极性。

3.会计规章制度实施成效有待提高。会计规章制度是会计人员的业务操作准绳和至高法典,会计规章制度的实施效应直接影响着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程度。调查显示,关于当前的会计规章制度是否有冲突和矛盾,有1%的人认为是有矛盾的;当前的会计规章制度是否有盲区,有2%的人认为有盲区;从日常工作的角度看,当前的会计规章制度是否有不尽合理之处,有人认为不尽合理;当内部会计规章制度亟待完善时,是否及时修订,的人表示及时修订,并废止那些旧规章制度,有的人表示很少修订,现行很多规章制度已过时,许多做法仅按惯例来实施。从调查结果来看,该金融机构在执行上级行和本单位的会计规章制度与实际会计工作还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存在盲区或不尽合理之处,有些规章制度还亟待完善和修订。同时,会计人员对会计规章制度的遵守和执行的严肃性有待加强。

4.强制休假和岗位轮换制度执行有待加强。会计部门是直接接触财务资金的重要岗位,对会计人员实行强制休假和岗位轮换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内部控制措施。然而,由于金融机构会计部门工作任务重、人手偏紧,这项制度的执行往往不能落实。调查显示,的人表示所在单位严格执行了强制休假制度,的人表示一般实施,表示不大实施,表示不实施。对强制休假的统计表明,20_年没有休假的会计主管占比为11%,没有休假的一般会计人员占比为。同时,对会计岗位轮岗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会计人员轮岗的机会较少,在会计部门工作十年以上才有轮岗机会的人占比为。

(二)内部会计控制措施方面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该金融机构依法制定会计制度,建立会计控制系统的内控措施,能有效防范财务资金风险,以确保管理方针和经营目标的实现。但从问卷作答情况来看,部分单位存在会计业务活动授权制度和不相容会计岗位职责分离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等现象。

1.会计业务活动未严格执行授权控制。虽然目前绝大多数金融机构认识到实施内部会计控制措施对自身经营与风险防范的重要性,但由于对内部控制的理论认识不够全面,造成部分会计人员在日常业务操作中存在侥幸心理,疏于对控制措施的严格执行。

2.不相容会计岗位职责分离制度执行力度有待加强。不相容会计岗位职责分离制度是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项关键措施,能有效形成监督合力,防范会计风险。调查问卷中涉及的主要问题有:部分金融机构会计人员疏于对不相容会计岗位职责分离制度的执行,存在未经授权代班或代班混乱的现象,容易形成资金风险隐患。

(三)对会计处理的全过程监督力度不大

中国人民银行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要求对会计账务处理过程实施事前监督、事中审核和事后监督。但在部分金融机构会计实践中,监督制度执行得并不理想。事前监督和事中审核表面上做了,但执行得不严。还有很多金融机构没有事后监督,会计监督的职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另外,有些金融机构管理者疏于对会计工作的监督管理。

>三、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建议

(一)改善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环境

一是构建内部控制文化制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执行有赖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支持和维护。因此,在良好的企业文化基础上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才能使之成为人们的行为规范,得到有效地贯彻执行。二是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为保证会计人员规范操作,防范会计财务风险,充分调动会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对会计人员进行必要的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内部控制方式。具体方式可以体现在会计人员招聘、录用、考核和晋升等方面,以及推行会计管理责任制,即对从事会计管理工作的领导干部就其应负的职责实行责任制。

(二)加大内控措施实施效应

一是要强化会计核算的内部控制,使其准确及时地反映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遵循审慎的会计原则,确保账、表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对会计账务坚持账账、账据、账款、账表及内外账核对相符,同时根据制度要求对不同账务应采取每日核对或定期面对面勾对的办法,还要建立和完善外部对账制度,定期上门对账。二是会计部门应通过信息的甄别、传递和处理,监控各项业务操作,并重视事前的会计风险分析和预测,把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对会计账务处理的全过程要实行监督,即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三是创新内部会计控制手段,为确保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必须制定和执行各种标准的操作规程。如:建立完备的机房管理制度、建立日志自动监控记录等。

(三)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毕业论文会计范文模板 第五篇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范围也在逐渐增大,因此人们对国有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良好的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不仅可以为企业提升强大的市场竞争能力,同时是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依据。现阶段,我国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外部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而对企业财务会计的目标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本文就实现我国国有企业财务会计目标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分析,同时阐述了相关的应对措施,以优化企业管理,促进国有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会计目标;问题;对策

财务会计目标作为财务会计理论体系的根本,同时又是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对财务会计目标进行明确,才能够更好的建立会计实务与财务会计理论体系。由于国有企业并不是以盈利为唯一目的的特殊性企业,所以其必须密切监督财务会计行为与活动运行程序,进而实现财务会计目标,充分发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国有企业的健康、稳定、持久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企业财务会计目标决定着会计准则和会计实务,它不仅是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开端,同时又是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契合点。

因此,针对财务会计目标的研究不容小觑,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也在不断的呈上升趋势,通过不断与国际化社会的互动,我国经济已然在世界上取得了一定的地位。在20_年所倡导的经济转型,使得中国企业加快了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步伐,而这一发展方式的改进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经济危机的产生,使得世界经济发展也出现了不协调现象,一些经济弊端由此形成,因此,经济转型势在必行,而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其转型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目的是为扩大内部需求提供有力保障,并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的整体水平和升级结构,为满足经济发展的各项要求建立强大的会计体系,以此来适应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方向,同时为广大中小型企业以及大型企业中的投资者、供应商、客户、职工以及相关人员及时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对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极其重要。

>一、财务会计目标概述

目前,我国对于财务会计目标这一问题的探讨并未放松,在1969年美国财务会计学会曾发表了《基本财务会计理论说明》这一政策,因此,财务会计被定义为一个固定的信息系统。而这一信息系统的落实主要是明确有价值的信息,并为企业带来实用型的信息且具有非常重要意义所产生的信息系统。而我们所说的信息系统,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才能满足信息系统的需求,从而使这个信息系统达到真正的决策效果。十八世纪时期,国外对财务会计目标多数是以围绕决策和价值进行定义的,针对这一理论也产生了两大派系,既“决策有用学派”以及“受托责任学派”

>二、国有企业实现财务会计目标存在的现状问题分析

1.缺乏明确的财务会计工作目标定位

现阶段,我国财务会计部门颁布了一系列与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相关联的制度准则,这些制度的产生对各大企业财务会计的核算工作和财务报告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使得会计管理工作逐渐规范化、科学化以及合理化。例如,财政部门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等,其内容都制定了中小型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与财务报告的规范性,以此来加强中小型企业财务会计的管理工作。对于中小型企业财务会计目标的确定和实施,更有利于会计规范价值信息的决策以及正确选择会计方法程序,从而建立健全的财务会计目标理论体系。但目前由于大型国有企业与中小型国有企业间的规模、经济基础、组织结构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因此,两者间在会计信息方面的需求也有很大差别,这一问题的产生导致多数中小型国有企业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和定位,严重阻碍财务会计目标的实现。

2.缺乏健全的财务会计工作制度

大多数国有企业以股份公司和上市公司的财务会计目标作为自身发展的参考依据,并以此来制定一系列的财务会计制度和准则,但缺乏对股份公司与上市公司的理解。由于股份公司与上市公司的运行模式,包括资金运作、生产经营和管理等方面与国有企业的运行模式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果一味的按照股份公司和上市公司的财务会计目标作为发展动力,只会使得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断下降,导致国有企业无法健康、稳定且可持续发展。此外,国有企业缺乏高素质、高业务能力且专业的财务会计人员,这一现象的产生导致部分财务会计人员无视企业会计制度,因此,无法按照企业财会的规章制度来规范自身的行为,使得财务会计目标难以实现。

>三、国有企业实现财务会计目标对策研究

1.合理规划企业风险管理,避免经济风险的产生

多数国有企业在管理上只重视系统性的风险,却忽视了财务控制能力的重要性,这也是导致财务会计目标无法实现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国有企业一定要结合自身发展现状和实际情况,对系统性风险管理采取正确的防范措施,合理规划企业风险管理方针,以实现理想的企业管理效果。虽然企业的利率存在一定的升降趋势,但这一升降问题取决于中央银行,而国有企业的运行趋势仍处于有章可循的趋势中,也就是说国有企业虽然无法在相应的时间内解决利率上升或下降现象,但可以通过建立“政策研究室”来全面分析和跟踪当前的宏观经济状况,从而更好的了解和掌握当时的利率、汇率、经济增长等诸多方面的实际变化情况,以此利用投资、筹资以及利润分配等多元化的财务调配方式来防范企业系统性风险管理所产生的危害。

如人民币的利率处于下降趋势,国有企业可以采取借新债还旧债的方法进行成本节流;如人民币的利率处于上升趋势,外贸企业就可以利用外汇交易市场采取套期保值政策;如由于物价过高而产生的通货膨胀现象,国有企业就可以适当的调整债务比例,以削减货币的比重值;如因自然灾害产生严重的系统性风险,国有企业就必须要提高自身财力的整体预防水平,合理配置保险种类,以此来确保国有企业健康、持久发展。

2.建立健全的企业管理结构,降低企业经济损失

国有企业的主要管理结构包括外部管理体系与内部管理体系两大管理机制。但目前由于外部管理体系的建设尚未健全,又受到内部管理体系的约束,导致国有企业在实现财务会计目标的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问题的阻碍。因此,国有企业应针对这一现象结合自身管理结构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理手段,以降低企业不同程度上的经济损失。

首先,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一定要建立健全的企业管理结构来规范自身的长期行为;其次,国有企业还应构建专业的会计人才培养市场,以培养出高素质且经验丰富的职业人员,使其拥有一定的职业能力,为实现企业财务会计目标提供有力保障;最后,建立健全的激励体系,不仅随时检查和监督国有资产,同时为股东们的权益提供合法保障,有效防止股东们的利益受到损害,以此来进一步实现财务会计目标。

3.优化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工作效率

为了尽快实现国有企业财务会计的伟大目标,优化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工作效率极为重要。首先,应先从降低成本着手,国有企业一定要全方位研究对成本造成影响的各项活动,并严格控制不良因素产生的成本损失,以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包括日常所应用到的各类会计报表,企业应严格要求相关人员对报表的使用,这对降低成本有着很好的引导作用。

其次,要实施内部重组方法与内部创业方法,内部重组方法是指国有企业利用重组模式来简化自身的运作模式,这一方法的实施不仅及时提高组织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降低并协调成本,使得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强化和提升;而内部创业法是指国有企业对自身的实际情况与现有资源状况相结合,并对内部组织进行创新,以此来开发新产品和新市场。最后,实施激励方法,实际调查表明,在企业管理制度中,激励机制是企业管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工作过程中,采取激励方法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措施,合理设置激励政策,促进企业财务会计目标高效完成。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要想实现财务会计理想的目标,必须要重视财务会计目标所存在的诸多问题,详细分析各项问题并逐一解决问题。通过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合理设定目标范围,做出防范企业经济风险的有效方案,并建立健全的企业财务会计目标管理结构,以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只有不断对国有企业财务会计管理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进一步推动企业实现财务会计目标,从而全面发挥财务会计管理的职能,为国有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为国有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志英。国有企业实现财务会计目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_.

[2]胡马尔。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商情》,20_.

[3]刘xxx。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监督体制研究。《财会学习》,20_.

[4]肖丽娟,林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创新对策。《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_学术年会》,20_.

[5]王均伟。国有企业实现财务会计目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财会天地》,20_.

[6]杨红,熊军。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_,(12).

毕业论文会计范文模板 第六篇

>【摘要】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因素越来越多,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成为企业管理中越来越重要的内容。本文围绕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介绍了两者的概念以及两者的区别和联系,重点分析了企业强化内部控制,加强风险防范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一、相关概述

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正越来越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强化内部控制,有效管控企业风险对于提升企业科学化管理水平,有效规避企业运营中的不确定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我国,不少企业在管理中风险意识不强、风险管控工作不到位,正是由于风险管理的薄弱,常常致使企业日常运营受到影响,甚至面临困境。早在20_年,xxx就已经制定了相应的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指引的制定对于推动企业风险管理、建立完善企业风险长效管控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财政部也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企业风险评估的程序提出了具体要求。但是在实际管理中,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依旧存在着不少问题,同时对于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协调关系也难以理顺,制约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效率。

风险管理指的是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管理者对于可能会遇到的各种不确定及风险因素及时进行有效的识别、分析和评估,并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监督的整个过程,它要求企业以尽量低的成本来确保企业的运营安全,规避风险。

内部控制则是企业管理者以专业控制作为管理基础,依靠建立全面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确定关键控制点并通过流程的形式来直观地表达企业生产运营过程的一系列管理规范,以此来确保企业实现有效管理、防范风险。对企业来讲,企业内部控制包含了控制环境、控制活动、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监管控制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二、内部控制跟风险管理之间的区别及联系

内部控制跟风险管理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范畴,在企业实际的管理运营中,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都属于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

内部控制跟风险管理之间存在着区别,目标、作用以及环境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区别。风险管理的首要目标就是及时识别和发现企业风险,并防止风险对于企业正常生产运营的影响,而内部控制则是通过规范化操作,对目标的制定过程进行科学评价,通过事中及事后控制来确保企业目标的实施。风险管理注重风险防范,将机会风险作为资源加以转化利用,并避免风险对企业的影响,而内部控制强调企业的遵循性控制活动,防范管理层的决策风险。

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在组成要素上有着较大的重合,都包含了控制环境、控制活动、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监管控制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讲,内部控制跟风险管理之间具有不可分离的内在关联关系。

首先,内部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有效规避风险,假若企业风险不能够有效规避那么企业的内部控制效果就难以保障。同时,不管是企业风险管理还是企业内部控制,都需要企业全体人员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在实施的主体上两者是一致的,与此同时,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最终目的以及实施过程也是一直的。实施风险管理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内部控制的过程,两者之间有着协调一致性。

毕业论文会计范文模板 第七篇

摘 要:会计基础是财会专业的入门课程和核心课程。在教学中体现高职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体现高职课程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是新环境下高职教师对教学质量的不懈追求。要在教学中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做到找准课程定位、明确课程标准、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和在教学中努力创新和提高。

关键词:课程定位;课程标准;教学设计;创新;提高          

会计基础是财会专业的入门课程和核心课程。在教学中体现高职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体现高职课程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是新环境下高职教师对教学质量的不懈追求。如何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达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必须解决以下四方面的问题:

一、为什么开这门课———准确的课程定位               

找准会计基础的课程定位须从两方面入手:树立正确的课程理念;理清本课程与专业、职业及其他课程的关系。

1. 正确的课程理念                    

《会计基础》的课程目标直指就业要求,取得会计从业资格。因此本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实行“双证制”的人才培养要求,也就是说,会计专业的学生来学校学习,不是仅仅拿到毕业证就够了,更重要的是要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及更高的会计职称证书,只有取得了会计从业资格证,才能叩响会计职业的大门。

2. 本课程与专业、职业及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与专业、职业及其他课程的关系是怎样的呢?这就必须明确会计基础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会计资格考试体系中的位置。鉴于职业特点,会计专业在开设课程时应设置素质基础课、毕业论文职业基础课、会计职业课和职业拓展课,核心是会计职业课。会计职业课又分为三大部分:专业主干课、专业技能训练课和社会实践课。专业主干课共设 8 门,其中《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是取得会计从业资格必考科目,《财务会计ⅰ》《财务会计ⅱ》《成本会计》《经济法》《财务管理》是取得会计初级、中级必考的内容。专业技能训练课包括《会计基础综合实训》《企业会计综合实训、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是 8 门主干课的综合应用延伸、操作技能的强化训练和社会实践锻炼,是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和取得职业资格所必需的。

二、这门课教什么———明确的课程标准      &n会计毕业论文范文bsp;    

明确的课程标准是指要有明确的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明确的课程目标、明确的课程内容。

1. 明确的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会计基础课程标准有三个基本理念:(1)知识、能力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结合形成课程目标框架,将能力目标放在突出位置,体现课程的价值追求。(2)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从业资格课程考试大纲)直接衔接。(3)建立课程标准的更新机制。

2.明确的课程目标        

按就业导向、能力本位、“双证制”人才培养要求,本门课程的目标定位是:“使学生掌握会计基础知识及相应技能,能够进行会计基本操作和一般账务处理,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具体要求:(1)掌握会计基础知识及相应技能,包括:会计的概念、职能、对象、假设和基础;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会计等式与记账、会计凭证、账簿、财产清查、财务会计报告和会计档案管理等;(2)能够运用会计基础知识及相应技能进行会计基本操作和一般账务处理。会计基本操作,即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会计报表和会计档案管理的实务操作;一般账务处理,即单位主要经济业务事项的账务处理;(3)通过教学,使学生感悟会计的本质和意义,为会计职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升华打下良好的基础;(4)通过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基础科目的考试。

3.明确的课程内容           

会计基础课程内容依据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更新机制为若财政部发布的大纲内容或相关法律规定变动,教学内容应随之更新。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包括以下三部分:

(1) 会计从业资格必考内容       

包括会计基本概念、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会计等式与记账、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账务处理程序、代写论文财产清查、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档案、主要经济业务事项账务处理。此部分内容教学目标是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2) 职业能力训练必要的内容           

包括记账运用(以制造业的经济业务为例,包括资金筹集的核算、供应过程的核算、生产过程的核算、销售过程的核算和财务成果的核算)和账务处理程序综合应用(以制造业的经济业务为例,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的是训练职业能力。

(3) 其他内容        

包括成本计算和会计工作组织。成本计算的教学内容根据记账运用需要确定教学内容,会计工作组织部分旨在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衔接。

三、这门课怎么教———科学的教学设计         &n

bsp;       

要教好会计基础这门课,就必须贯彻本课程的基本理念,把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放在突出位置,遵循高职课程职业性(专业教学与职业融合)、实践性(教职业实践中实际要做的事)和开放性(固有内容的“打散”重组和更新,课与课之间相互渗透,知识技能向运用的延伸等)的要求,搞好教学设计。

1. 科学的教学思路            

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如下:教学内容组织采用排列组合思路:实施课程项目化教学。教学实施策略思路:遵循职教教学规律,坚持“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原则,采取“先讲后做先做后讲”和“温故知新”等多种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模式选择思路:继续探索、总结和完善“项目引导、任务驱动、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的思路:采取校本评价(学校根据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所进行的评价)和外考评价(参加由财政部门组织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两种评价办法。校本评价应采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多种评价形式,以促进教学。

2. 合理组会计毕业论文织教学内容               

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项目化教学设计,可设计三个大项目,每个项目各有侧重,组织不同的教学内容。项目一:××有限责任的会计核算。本项目为实账会计核算,采用真实的证账表操作。项目二:教材实例制造业的会计核算。本项目为实“例”会计核算,完成制造业的一个完整业务过程的核算。项目三: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基础》备考。本项目为实证会计综合,旨在为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做全面准备。

四、如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与时俱进,按需创新              

在会计基础基本技能的教学中,会有原始凭证的认识,记账凭证的填制,会计账簿的登记、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内容。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习原始凭证的内容时,由于资料相对缺乏,学生往往觉得很抽象;学习记账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报表的编制时,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又很耗时,效率低下。

现代信息技术的恰当运用,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学生不但能直接识别原始凭证,而且在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时,能做到教师在前面演示,学生跟着在下面动手实践,这样使教学变得直观、易懂、高效,可以说多媒体在证、账、表教学中的运用,让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

毕业论文会计范文模板 第八篇

浅析会计电算化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关键字:会计电算化 缺陷 对策和建议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业务中的简称。它是一个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替代部分由人工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处理分析和判断的过程,是一门融电子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信息科学,会计学为一体的学科。

会计电算化的不断推广,不但提高了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同时也增强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为企业实现全面现代化管理创造奠定了基础。但是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推广也给企业带来了与传统手工会计不同的风险,因此,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寻找适当的方法加以解决是会计电算化进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

一、在会计电算化实施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有:

(一)财务软件固有的风险可能会使会计信息的安全性,保密性受到威胁

人工会计系统的核算工作依靠职责分离、互相牵制、证帐表的钩稽关系等控制手段,从原始凭证、记帐凭证、明细帐、总帐到报表每一步都有记录并且有制单人、复核人、出纳签字、主管签章以示负责,步骤清晰,条理分明。

(二)给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难题

在手工会计系统中,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由过账到财务报表的编制,每一步都有文字记录,都有经手人签字,审计线索十分清楚。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顺查、逆查或抽查。但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传统的账簿没有了,绝大部分的文字记录消失了,肉眼可见的审计线索大大减少。导致审计人员在对人工记账阶段采用的审计方法(包括检查法、盘点法、观察法、查询及函证法、记算法、分析性复核法等)受到极大的制约甚至报废。在复核,审核等环节,财务人员采用电子签名形式(可能被人伪造)。即使发现重大舞弊,也不能像人工记账那样凭借墨迹和笔记,恰当的明确责任,落实到个人,做到权责分明。

(三)给档案管理带来了新的困扰

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原手工制作的会计凭证、会计账薄和会计报表等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档案,阳光体育论文则由计算机会计系统通过打印机规范打印保存或采用磁盘、光盘等磁质来保存。磁性存储介质具有的易损、易删、易改、易磁化,修改不留痕迹的特性。计算机硬件缺陷、软件设计错误、运行冲突、电脑病毒、黑客攻击、存放环境的不合格等,任何意外的发生都有可能造成磁盘中信息的丢失,丢失后又极难还原。

另外,现在市场上具备很完善的数据保密功能的软件较少。多数软件对其系统存在的各类数据文件未采取完善的保护措施,具备较好数据库知识的人,完全可绕开会计软件的各类控制措施,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直接读写这些数据库文件,甚至对文件中数据直接进行增删、修改,盗取,偷换等操作,使会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无法得到保证。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建立和完善会计电算化模式下的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内控环境

1. 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即对会计电算化权限严格控,凡上机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授权,并且只能在授权范围内进行操作。在进入系统时应当加一些诸如用户口令、声音监测、指纹辨认等检测手段和用户权限设置等限制手段,另外还可以考虑硬件加密、软件加密或把系统作在芯片上加密等机器保密措施和专门的管理制度,如专机专用、专室专用等。

2. 相互制约原则。即加强对电算化系统数据输入、处理、输出的控制,明确管理员、操作员、维护人员的职责范围,做到职责分离,相互牵制。

在记账过程中,保证制单人和审核人不能为同一人。管理员和维护人员对系统的操作时间,方式,内容等也应当详细记录在系统的“操作日志”中。

毕业论文会计范文模板 第九篇

>摘要

企业会计专业准则中规定了会计专业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会计专业确认和计量是以交易实现为前提的。如果仅仅以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属性,难以达到会计专业信息的质量要求,为了提高会计专业信息的有用性,向会计专业信息使用者提供更为有用的信息,就有必要采用其他计量属性,以弥补历史成本的缺陷。

>关键词:

计量属性,会计专业信息质量要求

一、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我国现行的会计专业核算都是遵循历史成本原则进行计量,在财务会计专业实务中,按历史成本计量资产是一条重要的基本原则,历史成本原则成为会计专业计量中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属性。但是是当价格明显变动时,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会影响会计专业信息质量求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原则。也才有了其他会计专业计量属性的运用。

二、现值计量属性的应用

运用现值计量属性主要应用于延期支付、延期收款以及资产减值等方面,延期收付具有融资的性质,延期收付的现值与合同上价款的差额计入财务费用,体现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专业信息质量要求。

(一)延期付款购买资产的计量

对购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情况下的会计专业处理做出了具体规定,要求企业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固定资产的成本。

(二)有弃置费用的固定资产计量

弃置费用通常是指企业根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国际公约等规定,所承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所确定的支出,对于特殊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如核电站核设施等的弃置和恢复环境义务。弃置费用是企业结束生存期后的一项支付,其现值比较,通常相差较大,需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

(三)融资租赁租入固定资产的计量

承租人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在租赁期开始日,应当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其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

(四)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

资产减值中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应当根据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因此,要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通常需要同时估计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和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五)金融资产的减值

准则要求企业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六)分期收款销售商品

准则要求企业采取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商品时,如果延期收取的货款具有融资性质,其实质是企业向购货方提供信贷,企业应当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金额。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通常应当按照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或商品现销价格计算确定。

(七)辞退福利等

辞退福利,是指企业由于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提出补偿建议的计划中给予职工的经济补偿。满足辞退福利确认条件、实质性辞退工作在一年内完成、但付款时间超过一年的辞退福利,以折现后的金额计量应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另外还有可转换公司债券分拆及预计负债中也会得到运用。

三、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

企业会计专业准则中, 投资 性房地产、资产减值准备、非货币xxx易、债务重组、金融资产等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更能体现相关性的会计专业信息质量要求。

(一)在金融资产计量中的运用

会计专业准则规定了金融资产的初始和后续计量均用公允价值。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人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如果公允价值发生了变动,则把其变动计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时调整该资产的账面价值;类似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也是采用公允价值,但其变动是计入资本公积。

(二)在投资性房地产中的运用。

企业会计专业准则 规定: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折旧、减值或土地使用权摊销价值直接反映在公允价值变动中。

(三)在长期股权投资中的运用

长期股权投资除了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账面价值法核算以外,在其他情况下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入账价值都是按公允价值入账。

1、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按照购买方为了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放弃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付出的对价与其入账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商誉。

2、如果是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入账。如果是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就按合同或协议的价格(合同或协议的价格不公允的除外)入账。

(四)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债务重组中的运用。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如下两个条件:一是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二是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则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四、重置成本就是按照现在购置或购置相同或相似的资产需要支付的现金进行计量,目前在资产评估工作中,大都采用重置成本的方法,因为它可以体现资产的现时价值,接近市场公允的价值。会计专业处理中在资产盘盈和无偿受赠的情况下,因为这些资产,历史成本不易取得,一般采用重置成本。

五、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后的金额。会计专业准则特别强调企业在实际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应当以取得的可靠证据为基础,并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

上述五种会计专业计量属性的运用,各有其优缺点,如可变现净值体现了稳健性的原则,反映了资产预期的实现能力。但它仅用于计划将来销售的资产或未来清偿既定的负债,无法适用于企业全部资产;重置成本法是现时成本的反映,增强了会计专业信息的有用性,但难以存在与原有资产完全吻合的重置成本;现值的优点表现为:第一,反映了资产的未来经济利益;第二,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第三,会计专业信息的决策相关性最强,最有利于财务决策,缺点表现为对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率和收益期限的预计,存在一定的主观因素;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有利于企业的资本保全,符合配比原则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提高财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但在不存在市场交易价格的情况下,这种会计专业计量是很难操作,有一定的主观性,难以实现价值计量的“公允”,也有可能成为管理当局操纵利润的合法工具。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企业会计专业准则.财政经济出版社,20_(2).

[2] 付爱军.对会计专业计量属性差异的探讨.财会研究,20_(4).

[3] 葛家澍,徐跃.会计专业计量属性的探讨.会计专业研究,20_(9).

毕业论文会计范文模板 第十篇

>摘要:

会计工作是企业运行的一个重要职位,税务的核算是会计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税务核算在企业事务中尤为重要。目前的企业会计制度必须要深度研究涉税事项,保证企业的合法运营。为了企业能够快速、平稳、合理的运营,对企业会计制度中涉税事项进行研究不仅意义重大,而且迫在眉睫。本文主要通过对企业会计制度和税务制度的研究,对两者的差异进行探讨,最后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

企业;会计制度;涉水事项

>研究前言

当今社会经济科技高速发展,各个行业的新理论规章制度层出不穷。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会计工作是企业运营的重点任务,税务核算是会计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从会计制度和税法的差异进项详细阐述,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差异

会计原则与税务制度

企业在核算税务的时候必须遵守会计制度的要求。税务核算大概可以总结为三个部分:生产经营成果核算、与国家财政交拨款核算、与合作单位资金来往核算。现在《企业会计制度》里面规定的核算原则部分与现行的税务制度不一致。

会计假设和税务制度

会计假设有四方面内容:货币计量的假设、持续经营的假设、会计分期的假设、会计主体的假设。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是依据会计主体在当会计过程中所得的所有收入减去税法范围内的开支后,按其净比例计算所征收。但是承包人是按承包期间纳税,会计期间和承包期间不一致就会产生差异。

会计方法和税务制度

复式记账是会计的一种方法,依据此方法,所有经济状况的发生都会引起会计因素的改变。由于资产交易和收益交易的处理方法不同,并且在制定税法时没有考虑复式记账的原理,导致税务结果不同。

会计政策与税务制度

会计政策是会计核算是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采纳的会计具体处理方法。新的制度给企业的余地越来越多,选择空间变大。

>二、会计实务与税务制度

捐赠支出

依据制度规定。捐赠的支出部分属于企业“营业外支出”范围。税法所规定的纳税人在公益性的捐赠,在年度纳税所得金额3%之中的范围,准予扣除;非公益性质的捐款和纳税人直接向受赠人的捐赠则不可以在扣税之前扣除。

罚款支

依据制度规定,企业的罚教支出计入“营业外支出”部分。依据税法,违背经营的金额和被没收财物的金额,各种税收的滞纳金、罚款,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都不得扣除。

或有事项

会计制度规定,或有事项是企业过去的事项或交易形成的,有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严谨确认或有事项,但是一般情况下,企业只是确认或有负债,而不会确认或有收益。企业一旦确认,就会增加企业的支出,减少了企业的利润,因此减少了国家税收。

>三、会计制度与税法不一致带来的问题

一般,因为会计制度和税法规定不同带来的问题一般分为以下三种:①因为税法和会计制度不一致,或者税法的更改落后于制度的改革等情况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的时候一般全额确认为企业成本费用,这样就会造成国家税收的减少。②征纳双方容易引起争论,而且难以解决。按照会计制度,企业可以或有事项进行确认或者负债,而企业并没有对此作出明确规定,这就容易引起争议。尤其是税法规定可做可不做的事,就难以仲裁。③会计制度规定合理合法,但是税法未确认的,影响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现如今企业会计制度赋予企业选择会计政策较大的空间,比如折旧政策、计提减值等。企业有权根据会计制度选择和制定企业的核算方法,但是企业一旦确定就不得再随意更改。在宏观上讲,有利于保护税本,增强企业的发展力量。但是企业根据会计制度规定核算的权益与税务核算的权益不一致的时,进行纳税调整就影响了企业的权益。

>四、解决方法

一般情况下,有以下两种解决方案:①企业制度与税法的规定能一致的应尽可能保持一致。国家财政分配的基本原则是处理好国家、企业、个人之见的利益,而这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对立统一的。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从长远角度来讲,国家和企业的利益应当尽量保持一致。在指定《企业会计制度》时,应该在不违背会计核算的原则下尽量和税法保持一致。②企业会计制度和税法之间可以保留必要的、少量的不一致。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收规范的对象和目标不一样,两者在会计处理的差异上并不会消除,因而调整纳税也是国际通用的做法。企业应该按照会计制度进行核算,在计算缴纳所得税时按照税法进行调整。如果不实行会计和税法相隔离,会计的“稳健”等若干原则将没有办法贯彻。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今企业的会计制度中,必须要对企业会计制度中涉税事项认真的分析研究,因此才能确保企业的合法经营。然而企业的会计制度中会计原则、方法、政策等与税务制度中的原则、方法、政策有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往往会导致企业运营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企业运营中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不仅会影响企业的发展还可能会因为税务问题导致企业的经济状况不佳。企业的会计制度的涉税事项关系重大,因此,在企业建立会计制度中,必须要着重对涉税事项进行考虑,才能确保企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崔英波.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_.

[2]王超.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_.

[3]滕曦.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的差异与协调[D].厦门大学,20_.

毕业论文会计范文模板 第十一篇

摘要: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对会计毕业论文指导采取的是导师制全程跟踪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指导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但是总体来说论文质量水平不高。毕业论文是实践教学中综合性环节,如何提高学生会计职业能力和自我综合素质,是指导管理的核心。而不只是单纯作为业务技能考核的一项任务。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毕业论文;指导

>一、会计专业毕业论文指导一般流程

高职学生学制三年,其中一般安排第六学期为校外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大多数院校对于会计专业毕业论文实施的是全程跟踪法。一般在第五学期末进行指定论文指导老师、写作前辅导、选题;在第六学期采用电话、邮件等指导方式指导学生进行论文写作,其中分阶段性检查指导跟踪指导最后是写作后总结(成绩评定和论文答辩)。

>二、高职会计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毕业论文质量不高,学生在此环节没有太多收获及提高,已失去其本身的意义。

(一)随意选题

为了降低学生选题难度,导师一般会指定一些题目,然后学生从中选择或自拟。但是普遍存在选题集中且理论性较强,毕业论文不能与实际工作问题结合,不关注专业动态题目陈旧等问题。其主要问题是学生根本没有想法,不会选题而随意选题,严重缺乏专业积累,理论水平不够。

(二)论文撰写能力有限

(三)对毕业论文重视程度不够

而绝大多数学生由于参加实习工作,相对于校园生活工作压力较大而无心写作。另一些学生没有认识和体会到毕业论文的意义所在,而认为其只是走形式,好坏一般都会过,态度不够认真。

(四)导师方面

学生毕业论文指导多数采取的是导师制。由于学生多,教师相对较少的客观情况致使,导师指导学生数量过多,根本无精力深入指导每位学生。主观方面,由于但毕业论文指导不参与期末考核及职称评定等问题从而被忽视,使论文指导停留于形式。

>三、加强会计专业毕业论文主要环节

(一)选题

题目是论文的关键。是否为企业生产、管理服务,以及是否能对所学知识加以应用,提高自身职业能力,是写论文的现实意义所在。1.实习一定时间后确定题目在第五学期末,导师可先让学生确定自己感兴趣的或是熟悉的研究方向。第六学期第一个月实习期间,结合专业、结合实习单位、结合实际问题,特别要关注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工作流程,财务核算、财务制度、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经过学生的认真实习,发现问题,分析思考,并且要向校外指导老师、有经验的同事和领导探讨,进行系统总结,从而和校内导师共同确定题目。2.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区别对待对于某些学校基础较差的同学可以用一个真实企业案例进行独立会计核算代替毕业论文,以检验其专业理论及会计技能掌握情况而更有意义。多数学校会计毕业实习存在专业不对口,也可以考虑毕业实习环节在校内进行业务核算代替毕业论文。与以往的会计综合实训不同的是,行业不再为工业或商业企业,而是服务业、建筑业等行业,使学生今后就业零距离,掌握的会计技能更实用化。3.对论文的形式可以多样化高职院校毕业论文目前管理类专业毕业设计形式均为毕业论文,高职类有所区别本科类,理论知识不够深入,研究方法不够多样,可以从理论性更偏向实用技能性题目,形式上可以不拘一格,如方案设计类、调研报告类、分析报告类。学生在实习工作中可以更多层次发现问题,通过论文研究解决问题,也是在职业能力范围内的,真正符合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要求。

(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撰写能力

经济管理类学生虽然多数是文科生,但本身写作水平不高,大学也很少有相关课程进行写作训练。开设相关课程或专题讲座,打好写作技能基础。如开设经济用应文写作选修课程。也可以开展论文写作讲座,介绍论文基本格式,如何拟定论文大纲等。另外每个班级也可以订阅一些会计方面的杂志、期刊等,丰富学生视野,同时也可以提高写作水平。专业课理论性教学中,教师要安排专业论题、讨论、撰写,每门课程结束后每位学生至少上交一篇课程论文,作为平时作业。每学期给学生一个会计主题,然后学生用PPT报告,演讲等形式汇报,由专业老师评审,评选,使学生平时积累写作基本功。

(三)提高学生自身专业素质

加强校内实践环节教学,加强专业基本技能掌握。同时,专业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本专业的学术期刊,聘请企业和社会专业专家进行学术前沿知识讲座。举行多种会计专业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与校外实习单位建立长期有效合作关系,进行认识性实习。认识性实习可以使学生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

(四)建立毕业论文双导师制

所谓双导师就是:企业的实习主管和学校的专业教师都作为论文的指导教师,这样可以结合实习主管的技术优势和学校教师丰富的知识,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由校外实践指导教师侧重工作实践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由校内专业教师偏向理论给予写作指导,总结知识和经验,从而提高论文量质量。

(五)建立论文质量评价小组

在进行论文质量评定时,必须要严格进行检测,以防止学生大肆抄袭、蒙混过关,提高导师责任心,重在质量而不是数量。从论文大纲到定稿整个指导过程中,要使用指导记录表,以记录学生论文进展情况。质量评估小组要在指定阶段进行检查,出现问题,及时纠正。另外,在传统导师评分、答辩小组评分外,还应加入校外单位评价环节,此环节由校外实践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管理人员组成,根据论文实际应用性,解决问题情况作出评分,以真正实现理论联系实际,有效提高校企合作,提高论文质量。

>四、结束语

毕业论文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只有教师把专业基础渗透在平日每一教学环节,学生在学习中一点一滴积累,把所学专业理论和技能综合运用到实践中,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并能够创新,在最终毕业时就能写出较高水平的文章。

参考文献:

[1]吴杰.高职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提升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_(4).

[2]黄嫦娇.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论文撰写环节的改革与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报,20_(20).

[3]黄秀华.高职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指导规划探讨[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_(8).

毕业论文会计范文模板 第十二篇

首先要感谢的是我最尊敬的论文指导老师。在本科论文协作期间的研究和学习中,老师以其严肃的研究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激励和感染了我,他谨慎的做事态度也将是我终身学习的榜样,他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从论文的选题到最终定稿完成,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四年来,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生活上予以关怀点拨,他以博大的胸襟包容我、鼓励我,让我感受到师生情谊的无私和伟大,在此谨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谢意! 感谢某某等同学,他们在这篇论文的完成过程中给予我很好的建议和极大的帮助,我至今铭记在心。另外,特别要感谢的是某同学,她在最繁忙的时候仍然肩负着班级工作,为同学们的顺利毕业付出了许多时间和心力。

毕业论文会计范文模板 第十三篇

摘要:改革开放xx年来,我国会计准则从无到有,从简单的几项准则到比较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在环境变化、事件处理和利益集团的博弈的推动下,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于20xx年出台了新企业会计准则,逐步实

毕业论文会计范文模板优选14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本类热门推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