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初级代谢论文范文优选5篇其他论文
- 植物初级代谢论文范文优选5篇其他论文
- 名著阅读小论文范文推荐21篇其他论文
- 女性表现特征论文范文共7篇其他论文
- 毕业论文前言范文参考共12篇其他论文
- 幼儿筷子训练论文范文推荐23篇其他论文
- 议论文优秀开头范文(共60篇)其他论文
- 纺织行业论文范文大全优选13篇其他论文
- 论文自我见解范文共8篇其他论文
- 毕业论文10000字范文大全(合集11篇)其他论文
- 老师毕业论文范文优选18篇其他论文
- 国家议论文通用范文精选20篇其他论文
- 论文优秀范文800字格式通用33篇其他论文
- 大学生论文范文3000字(精选13篇)其他论文
- 美育体育的论文范文精选17篇其他论文
- 星座文化论文精选范文大全优选5篇其他论文
- 冬奥议论文高中范文精选7篇其他论文
- 议论文写作模板范文优选45篇其他论文
- 议论文范文800字高中有分论点嘛(推荐42篇)其他论文
- 关于美术论文研究计划范文(共16篇)其他论文
- 博士毕业论文英文范文(精选6篇)其他论文
- 学术论文开题报告模板范文(汇总12篇)其他论文
- 影片设计论文怎么写范文推荐5篇其他论文
- 生物净化污水论文范文8篇其他论文
- 如何看待节约论文范文(实用20篇)其他论文
- 动物科学配种论文范文推荐16篇其他论文
- 种菜课题论文范文大全13篇其他论文
- 论文格式范文模板行距推荐9篇其他论文
- 本科写论文范文(热门38篇)其他论文
体育论文文献综述范文1
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时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当今世界范围经济和国力的竞争实质是科学技术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体育教学作为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部分,已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关于体育教育专业的研究概述
当前国外体育教育或体育专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呈现出: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存;课程设置基础性、综合性、多样性等特点。所以,随着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体育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广泛的重视。
>二、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管理方面的问题
课程开发、课程选择过于随意。在课程评估方面,尚未建立合理的评估工作程序。开设课程同开辟一个研究领域是不同的,有时一个问题就可以构成一个研究领域。
2、课程设置理念上的问题
(1)重传统,轻时尚。即重视传统的体育教学课程如中长跑、跨栏等田径类项目,忽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内容的引进。尤其是新项目,如健美操、瑜伽、体育舞蹈等项目的安排与研究。
(2)重形式,轻实用。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质就是课程设置的现代化,在我国,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校教学内容陈旧,实用性差,教学设备简陋,有的甚至流于形式,能真正同专业课程相联系并能应用于教学实践的更是少之又少。
(3)重技术,轻理论。即重视技术技能的传授,轻视基础学科的学习。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其根本原因在于其教育模式“重术轻学”,在课程设置上,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倾注于专业技术技能的学习上,基础理论和相关理论学习所占的分量较轻。
3、课程结构方面的问题
(1)在专业课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缺xx证。我国有的高校已提出“厚基础、宽口径、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改革方针,而将相近的专业合并起来构建课程体系是未来大学教育课程设置的大趋势。
(2)选修课在课程的设置上并未体现学科结构。课程体系本身缺乏内在的有机结构,有些选修课的设置牵强,随意性明显。综合课程和选修课尤其是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的选修课偏少,教师长期处于条块分割的体制之中,导致学生综合知识的欠缺。
>三、改革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现状,实现体育教育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树立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的创新观
体育教育的创新不单纯是理念的创新,更体现在办学的模式、教学管理、课程体系、传授方法等方面的创新。首先要带头在体育观念和体育行为上转变,加强自身的专业学习与知识的更新。再者,加快教材的科学化和适应性建设,教材应结合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使教材体系的实践性与知识性相结合,建立一套具有科学性和适应性的体育教育专业的教材体系。
2、调整课程类型结构,提升主干课程的作用
在高年级中开设自主型活动课和开放型综合课两种不同课型的试验。自主型活动课中教师仅进行专题讲座、组织技术辅导和考查,其他环节由学生自主性活动所替代。开放型综合课采用俱乐部制或协会制教学,在组织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的基本价值取向等方面是综合的。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所设的主干课要突出反映专业的特点。首先,师范特性显著。在培养体育教师的层次上可兼顾多级需要。其次,以专促能,学科交叉。在教学实践中,术课教学要求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一专长,对于非专项课,也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突出一专多能,以满足未来基层体育工作的多方面需要。
3、构建主副修制课程体系,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
目前的情况下,在保证主干专业课程的同时,可设立一个副修方向,让学生相对集中地学习某一学科门类的一些课程,如娱乐体育、体育保健康复和体育经营管理等副修方向。充分利用学校各专业的资源,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和个人的爱好。
在当前社会转型、高科技发展和全球化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改革朝向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主要从教学改革的内部因素出发,积极进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等方向的改革,促进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的持续发展。
体育论文文献综述范文2
1.产权性质与盈余管理
国外关于股权性质与盈余管理关系实证研究较少,由于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占绝大部分比例,因此这方面研究较丰富.我国学者普遍认为,国有上市公司的国有属性对盈余管理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刘凤委(20_)等研究认为,法人控股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显著高于国家控股上市公司,剔除盈余管理的影响后,二者间绩效并不存在差异[7].雷光勇、刘慧龙(20
06)认为,与其他性质股权上市公司比较而言,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身份如果是国有,其盈余管理程度较小[8].王敏慧(20_)等研究发现政府控制的企业与民营企业具有同样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但偏好的盈余管理方式存在差异[9].孙亮、刘春(20_)通过配对研究发现,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显著低于民营上市公司[10].薄仙慧(20_)等研究发现,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水平显著低于非国有上市公司,认为国有股权性质有利于公司治理的改善,降低盈余管理行为[11].刘大志(20_)以20_—20_年4000余个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所有权视角下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研究结果发现非国有上市公司的操控性应计利润显著高于国有上市公司水平[12].陶宝山(20_)以20_—20_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真实盈余管理的制度诱因,研究发现产权性质、区域治理环境会对真实盈余管理产生影响,国有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显著低于非国有上市公司[13].赖登凌(20_)研究发现:虽然非国有企业更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但国有企业具有更好的条件进行盈余管理,综合来看,产权性质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并不显著[14].
但也有学者在研究中认为国有企业盈余管理水平高于非国有企业,如张传虎(20_)选择20_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得出国有企业盈余管理程度显著高于非国有企业,且市场化指数与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即市场化指数越高、盈余管理程度越高,该结论与上述研究结果存在显著差异,该研究仅以1年的数据作为样本,其结论不具有普适性[15].
2.政府补贴与盈余管理
在早期研究中,我国学者对地方政府是否参与企业盈余管理曾存在争议.刘浩(20_)认为地方政府无法预测企业的配股时机,因此无法提前帮助上市公司达到配股业绩条件,因而不能说地方政府有协助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16].陈冬华(20_)则认为虽然地方政府不能预测某一个具体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需求,但地方政府的刚性补贴仍有利于盈余管理,所以不能排除地方政府帮助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17].龚小凤(20_)考察20_年非经常性损益标准的出台是否对地方政府参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有抑制作用,研究证明非经常性损益标准颁布使得政府补贴对企业配股资格的影响降低,但与此同时,政府补贴仍然对上市公司扭亏、防止“戴帽”起着重要作用[18].杨欢(20_)以20_—20_年全体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补贴收入是上市公司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被特别处理公司“摘帽”起到了一定作用[19].赵怡欣(201
盈余管理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制度环境、信息披露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文献综述为适合盈余管理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盈余管理什么意思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体育论文文献综述范文3
文献综述范文
文献是指有历史意义或研究价值的图书、期刊、典章。下面是我整理的文献综述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一、序言
伴随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市场更加开放,竞争日益激烈。相关领域(产业)不同程度、有条件、分步骤地放宽市场准入,大批外资企业涌入我国市场,参与市场竞争。
竞争力是市场竞争的产物。我国走市场竞争的道路不过20来年,企业竞争力的研究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是伴随市场竞争程度的不断深入,有关企业竞争力方面的研究愈发重要。企业竞争力研究对企业良性成长壮大至关重要,也是培育与提升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迄今为止,国内外众多学者和相关组织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颇多,从不同的角度和假设前提出发,在研究对象、评价方法等方面重塑竞争力内涵,构建竞争力评价指标及体系,分析企业的优劣势,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本文浏览、搜集有限的文献资料,通过综合、归纳、分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以求达到引导论文写作的目的。
二、关于竞争力的不同定义
从目前看,企业竞争力的概念(定义)各式各样,众说纷纭。研究方法、内容及侧重点也不尽相同。
刘晓斌在《零售企业竞争力定量评价分析》一文里通过综合能力论、生命论、功能论、状态论、机制论、素质论这不同研究角度和假设前提下的六方面得出零售企业竞争力的初步概念可以简单明了地归纳为:零售企业竞争力是零售企业在竞争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包括在服务、品牌和市场营销体现出来的外显竞争力,在经营能力、信息技术体现出来的内在竞争力,以及在企业文化、企业制度等方面体现出来的核心竞争力。
贾玉花在《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一文中通过美国《产业竞争力总统委员会报告》,世界经济论坛(WEF)1985、1994年《关于竞争力的报告》和日欧学者的比较研究等对企业竞争力归纳为:企业竞争力是指企业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通过配置或创造企业资源,在企业持续生存和发展方面所形成的比较能力。
这一概念体现了以下特征:
①企业竞争力最终体现在持续生存和发展能力上,即体现在企业的目标上。
②企业竞争力是个多层次含义的综合性范畴,不仅涉及到了企业内部要素结构和经营管理过程,而且涉及到企业的外部环境;不仅关系到了企业自身的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还关系到国家福利的多寡;不仅仅是静态的比较能力,更是动态的进化的发展能力。
③企业竞争力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即它是动态的产物,不是静态的结果。企业只有通过各种资源的配置,在战略规划,产品设计,市场营销,采购,生产,销售及管理过程中逐渐形成企业的竞争力。
④企业竞争力是一种比较能力。这种比较能力是以厂商的竞争为前提的。它存在三种类型:强势竞争力,均衡竞争力和弱势竞争力,是被评价企业与竞争对手之间竞争力的对比关系。
⑤企业竞争力是一个系统性概念。它是由市场指标来表征,由企业内部素质(信息、知识、创新能力、人力资本、企业文化等)来决定的。竞争力的强弱用单一指标是无法衡量的,需设计一套综合性指标体系,对其进行科学评价。
同时该文还比较得出:“企业竞争力”是从经济学角度进行研究的,特指企业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通过配置或创造企业资源,在企业持续生存和发展方面所形成的比较能力;“企业核心能力”更多地是从管理学的角度进行研究的,强调企业组织内部的学习、协调、凝聚功能。
从字面上来看,“企业竞争力”应当是较“企业核心能力”或“企业核心竞争力”含义更宽的概念,因为它不仅包括内部能力,还包括企业外部的'产品性能、价格或成本等方面的比较及由此形成的市场份额的重新划定能力。基于以上理由,可以用“企业竞争力”的概念统一“企业核心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或者把“企业核心能力”作为“企业竞争力”的一个组成部分,意在消除概念之争和促进理论研究的深化。
刘忠敏《企业竞争力评价及其应用研究》一文中对比狄昂照、吴明录、波特、钱德勒、普拉哈拉德等国内外学者和相关组织的研究成果认为,企业具备强势竞争力或竞争优势的根源在于企业的核心能力,同时认为企业竞争力是竞争力的形态之一,是指企业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通过配置或创造企业资源,能够持续地、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能力,主要体现占有市场、创造价值、持续发展等方面与其他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比较能力。
这一定义包括以下几层涵义:
①企业竞争力是以企业之间的竞争为前提的。
②企业竞争力概念本身并不能表明竞争力的强弱,因为竞争力是一种比较中的能力。
③企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占有市场的能力、创造价值和利润的能力,以及创新发展的能力。
④企业竞争力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
⑤企业竞争力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张晓文等在《企业竞争力的定量评价方法》中认为:企业竞争力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竞争主体,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能力资源、制度与机制及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使其内外资源有效整合与优化配置,呈现比竞争对手更具优势的良性循环态势,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张东风、杜纲的《现代零售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中认为:现代零售企业竞争力是指零售企业在不断整合供应链资源,提高效率,使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达到市场份额的扩展和成本被有效降低的能力。其主要体现在零售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顾客服务、关系营销、供应链管理、零售物流等方面。
三、关于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及其体系构建
刘晓斌在《零售企业竞争力定量评价分析》一文中运用层次分析法,把零售企业竞争力的评价因素和分析因素分成三部分,也即:
①基本要素(由外显竞争力、内在竞争力和制度竞争力组成),
②评价要素,即在基本要素的基础上,依据零售企业的特点,选取表示三个层次企业竞争力的要素,
③指标层,把各种评价要素的状态进一步细化,用评价指标来表现。
由此建立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由10个评价要素,31项评价指标构成。最后从整体、全局出发,对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其中,对竞争力指标体系中的定性与定量采用不同的赋值方法,建立模型,归属数据权重,比较分析所研究零售企业的竞争力状况。
张晓文等的《企业竞争力的定量评价方法》从系统理论的观点出发,构建了企业竞争力的函数关系式以及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从能力资源、能力制度与机制和能力状态三大方面外加环境因素构建竞争力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建立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11个评价要素,21项评价指标。
邵一明、钱敏《零售企业竞争力指标与评价模型》一文中以市场占有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信息技术水平、人力资本这五大方面内容来设计竞争力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以上及细分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根据零售企业竞争力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图。通过比较判别法确定及计算各项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并且运用综合模糊评价的思想将各指标转换成相应的分值,然后加权平均,得出总分,以此确定零售企业竞争力高低。从而转换成具体的公式,进而建立模型,结合数据,最终计算得到零售企业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即得出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为零售企业改善经营,抵制外资零售企业的强烈冲击,确立竞争的优势,缩短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黄河在《企业竞争力的评价及提升研究》一文中建立了以财务报表数据为主要依据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的显在争竞力进行评价,同时力图反映企业未来竞争能力的真实状况。该评价指标体系分12大类,包括企业规模、营运能力、经营安全能力、盈利能力、市场控制力、技术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力资本、企业文化、资本运营能力、跨国经营能力、环境协调能力。各大类下又有若干小指标,共58项。
黄河在设计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设置、评价准则,尤其是度量方法上遵循指数化原则。根据资产类和过程类的分类处理原则将58项指标分为六类,且按上述六类指标将各企业的每类指标内所含的具体指标的数值进行加总并求出平均值,从而便利相互间比较。再通过将每类指标各个被评企业的平均值加总然后再求出行业的平均值,以行业平均值作为标准参数同各企业的数值进行比较。最后分别用各个标准参数与各企业相对应的综合指标平均值相除,得出各企业六类指标相应的竞争力指数。评价体系建立及方法的运用关键在于权数的合理分配及方程的准确建立。
李飞、刘明葳的《中外大型零售企业竞争能力比较研究》将零售企业竞争力的内容分为作为竞争资源的核心层、作为核心能力的中间层以及作为竞争优势的表现层,而文中着重强调中间层竞争能力的比较,也是该文的一大核心支出,文中提及的中间层比较包括业态创新能力、店铺扩张能力、营销管理能力、成本控制能力、财务运作能力。
祝波、吕文俊的《商业零售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及模糊综合判断》把对商业零售企业的评价指标重点放在财务指标的数据上,通过企业的财务数据,计算企业的财务状况,从表面反映企业的竞争力状况。
祝波、吕文俊从企业的基本资源状况、经营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文化亲和力等主因素方面入手,衍生出包含人力资源状况、经营管理能力、营销服务能力、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等多项评价的零售企业竞争力的子因素,从而构建了零售企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体系,最后运用AHP方法,确定各层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对零售企业竞争力进行模糊判断,建立零售企业竞争力模糊综合判断模型,并运用层次分析法求解模型。
王桂根在《我国零售企业竞争力研究》一文中认为国内外的竞争力研究文献中,对零售企业竞争力测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企业总体层面上,大多偏重于定性分析,没有做出定量分析,缺乏直观性和实际应用意义,也很难为企业提升竞争力提供依据。
体育论文文献综述范文4
随着时代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观念的变化,人们对防病健身、养生保健越来越重视,而从生活中总结提炼并验证流传的中医养生尤显其重要意义。几千年中医对人们自身的养生措施研究至深,开拓至广,形成了令世界感叹的根深叶茂的养生学,它是一种在自然哲学指导下,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养生的文献浩若烟海,养生的思想包容了道、儒、佛、医、墨、法、兵、阴阳诸子百家,可以说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养生,古代又称“摄生”、“养性”、“卫生”等,是人们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达到维护身心健康、延长寿命的行为过程。中医防病健身有其独特之处,特别主张自己学会养生之道,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保健能力,正如《遵生八笺》中说:“我命在我,不在于天,昧用者夭,善用者延”。人的生老健病取决于自己的行为是否遵循自然规律养护身体。本文就叩掌与养生作粗浅探讨如下。
>1养生与中医心身相关的思想
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是“天人合一”、“天人一体”的关系,要健康长寿就应“道法自然”,人防病健身的关键就是顺应自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要健康就应顺应这个规律,“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正如《素问》:“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说明中医学非常强调适应四时,顺乎自然的保健养生原则。《灵枢·本神》:“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养生不仅要注重形体的保养,而且还要注重精神的保养,使得形体健壮和精神充沛,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历代养生家都重视精神情志的调摄,主张守神全角,保形全神。“神明则形安”以调神为第一要义,“守神而全角”就是从调神入手,通过保护和增强心理健康而促进形体健康,达到调神和强身的统一。中医养生有“动以养生,静以养神”之说,主张动静结合,形神共养,刚柔相济。“生命在于运动”是人所共知的保健格言,它说明运动能锻炼人体组织器官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防止早衰。“静净养神”,“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说明精神宁静,神气安和,恬淡寡欲,就可以真气调顺,益寿延年。中医学把人的正常状态看作是阴阳平衡、阴平阳秘的协调状态,疾病状态看作阴阳内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双方失去平衡的结果。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保持阴阳的动态平衡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原则,无论饮食起居、精神调摄还是自我锻炼、药物调养,均以阴阳协调为宗旨。早在《素问·四气调神论篇》即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疾病和早衰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体自身,一切有利于维护正气、抗御邪气的措施都能预防疾病和早衰,预防思想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历代医家强调摄生保养于患病之先,“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未病防病”,“既病防变”,“病后防复”,总之“防患于未然”。中医养生有其独特之处,重视以人为本,人是调养的中心,神是人之本。养生宜顺应自然规律,心身双修,阴平阳秘,药食并调,动静结合。
>2手掌与全身各脏器组织的关系
我国古典医学著作《黄帝内经》认为人体局部与整体是辨证统一的,每一个局部都与全身脏腑、经络、气血密切关联,通过观察人的体表,包括手的状况,就可以知道人体内部脏腑的情况。《丹溪心法》中所说的“有诸内者,必形诸外,以知其内脏,则知病矣。”《灵枢·形气脏腑病形篇》载道:“小肠病者……若寒甚,独肩上热,及小手指次之间热。”在《论衡·骨相论》中指出:“按骨节之法,察皮肤之理,以审人之性命,无不应者。”
现代医学认为,手掌是人体内各部器官的显示器,是一个人身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手作为外在肢体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与此同时,在触觉方面,手还担负着比任何皮肤区域都更丰富的感觉功能。
(1)手掌皮肤具有皮肤的一般功能,然而只有汗腺而无汗毛,手背温度与体表温度相仿,掌中温度则高于体表温度约0。2℃~℃,它是掌侧汗腺分泌的量度指标,与人的情绪有关,这也反映出手掌同内在生理机制的相关性。
(2)手掌皮下的血液循环极为丰富,微循环密集,使人体的大量生物电信息和非生物电信息在手掌中聚集。手掌中纹理由微血管和微循环控制的区域,由于供血和微循环调节不同,而发生形状的变化,细胞人分解代谢也受到影响,而发生表征局部的隆起和凹陷、发展和萎缩。
(3)手掌是末梢神经的集中区。古人云:十指连心。根据解剖发现,手指的神经直接连着大脑,说明手与脑、与心有着密切的关系。手掌皮肤的敏感度,远高于其他部位的皮肤,手部的触觉强于人体的其他部位,当我们接触并需要了解某一物体时,无论何人都将手作为工具。对冷热、软硬、干湿、涩滑的感觉比任何部位都细微。
(4)手部是经络穴位的集中区。
由于手上有六条经络通过,其心经、小肠经、心包经、三焦经都是以心脏为终点,所以中指、无名指、小指都与心脏密切相连。日本的额田原臣先生从事体育按摩多年,发现手上有47个反射区。韩国也曾出现过一个配有33个穴位的手穴位图。
>3叩掌方法与养生的作用
叩掌听之是一个简单的事,每个人都可随时随地做到,但其叩的方法与之我们平常不同,要五指张开,用力的去叩击,要叩到手掌发红发麻为止。因手掌与全身各脏腑的联系,所以叩掌可激发人体的正气,调理各脏腑的气血、阴阳,使之循环不息。
调理气血阴阳的平衡。气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同源,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的生成、输布功能正常,经遂的畅达,是维持生命的重要保障。调理气血是养生保健的核心,就是要着眼人体衰老、机能减退、气血衰少、血流不畅或经遂痹阻不通、病理产物阻滞气血等因素,保障气血生成与流通,使其达到濡养全身的作用。精气神是人身三宝,中医学对生命活动常以精气神合一,精气神互化,精气神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精化气,气生精,精气互化,精舍神,气生神,神又为精气之主宰,三者共存亡。所以,人体衰老与精气神的衰少息息相关,是中医养生保健的又一个重要方面,由于精气神活动是伴随五脏功能活动的,五脏藏精、舍神、主气化,调理五脏的阴阳气血,也就寓意着调理精气神。又由于神为精气之主宰,“失神者死,得神者生”(《灵枢·天年》),故养神尤为重要。“心藏神”(《素问·宣明五气论》),“心者,神之舍也”(《灵枢·大惑论》),调神多从心治。大凡神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之不足”(《景岳全书》)。《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其本。”所以,养生的根本目的就在于维护阴阳平衡,守之则健,失此即病。把人的各个环节的阴阳交互作用、消长变化处于协调、和谐状态视为健康,“阴阳平,则天地和而人气宁”。人防病健身的关键就是顺应自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要健康就应顺应这个规律,“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调理脏腑的平衡。随着现代生活的节奏不断的加快,由精神因素引起的身心疾病是当代社会人类普遍存在的多发病。中医学历来重视心理保健在养生中的作用。《灵枢·百病始生》说:“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喜伤心,忧伤肺,恐伤肾,怒伤肝,思伤脾。”《灵枢·本神》说,:“是故五脏主藏精者也,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可见五脏的一系列病变都可由于神不内守而引起。《杂病源流犀烛》说:“太上贵养神,其次才养形。”五脏以和为贵,六腑以通为用。因此,中医养生强调养心守神。叩掌可使人收心,守神,以达到“无恚嗔之心”,“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进入一种“宠辱皆忘”的恬儋境界,“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养生的根本应从“守神”做起。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积极的情绪的体验,能提高人的生活能力,增强人的精力与体力,并能驱使人去从事积极的生产活动;反之,消极的情绪体验会降低人的生活能力,减弱人的精力。现代医学还认为某些疾病如高血压、溃疡病及月经不调可能与情绪不良有直接的关系。
叩掌也是一种运动。《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古语曰“动则生,静则死”。可见生命在于运动。中医学对此也有精辟论述。《素问·汤液醪醴》有“微动四极(四肢)”以治疗水肿的办法。华佗创五禽戏。《诸病源候论》中颇多“养生导引法”,教人以运动来养生与治病。妙卜台秘要》:“劳动关节常令通畅,寻常有力,每食后行五百步,疲倦便止。”叩掌也是一种运动,可改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等的功能与结构,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对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生长壮老已是人生的自然规律,通过合理叩掌运动使得人体脏腑功能协调,阴阳气血平和,精气神合一,以延缓衰老,延长生命。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工作压力的加大,人口的老龄化,各种潜在的威胁和慢性疾病的增多,人们越来越重视养生,而叩掌方法简便易行,操作独特,其理论体系和应用与中医养生系系相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随着时代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叩掌之法将会得到发展推广,与其他中医养生之法一同服务于人类健康事业。
体育论文文献综述范文5
随着社会、经济、医学技术各方面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保健条件的改善,世界各国人口预期寿命快速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已经或者正在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随着老年人的增多,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注亦与日俱增,与老年人相关的研究层出不穷,成果卓著。而老年人的运动保健近年来尤其受到各方面学者尤其是老年人自身的关注和重视。但是由于诸如文化程度、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老年人在运动保健上存在很多误区,而这必定严重影响到老年人保健的效果。调查数据表明,我国老年人相对文化程度较低,这直接影响了我国老年人在健康知识的获取、理解及运动保健实际中的偏差甚至错误。探讨老年人运动保健中存在的常见误区,使老年人群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些误区,并在此基础上培养老年人构建相应科学合理的健康意识,是当前老年运动保健工作的重中之重。
老年人运动保健误区种类繁多,综合归纳较常见的误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1清晨是最佳锻炼时间
中国人受“一日之计在于晨”观念的影响,大部分爱锻炼的人都有晨练的习惯,但是清晨并不是中老年人理想的锻炼时间。一是植物在夜间吸氧,呼出二氧化碳。因此,树木多的地方,早晨集聚的二氧化碳较多;二是秋、冬、春三季的夜晚,近地面逆温层使大气处于稳定状态,污染物滞留在地表上方难以扩散;三是寒冷刺激身体可诱发血管痉挛,在原有病变基础上引发血管栓塞或梗死。另外,人体清晨血液很粘稠,增加了血管堵塞的危险性;因早晨是人体血压较高的时刻,是中风、梗死的多发时间。适宜老年人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为下午16∶00~17∶00左右最佳,次为晚饭后2 h~3 h。此时人体的适应能力和全身协调能力均较强尤其是心率、血压都较稳定,锻炼对身体有利。
>2夏练三伏,冬练三九
不少老年人能做到坚持运动,每日保质保量完成相应锻炼的内容,这固然是锻炼中应该的,但不应该过于机械,对于身体机能相对较弱的老年人来说,更应该考虑天气等外界环境对身体的影响,如“三伏”、“三九”这样的天气条件并不适合锻炼。三伏天的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和空气湿度大,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进行体力活动,出汗过多,体内的组织液和血液减少,血液浓度、黏度升高,易引发中暑、急性心肌梗死、脑血栓等疾病。三九天的气候特点是气温低、空气干燥,老年人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运动容易导致伤风、呼吸道疾病等。由此可见,在“三伏”、“三九”天气情况下,老年人不能进行较大强度的锻炼,而应以适度运动、静养身体为上策。
>3身体不胖不瘦不需要锻炼
身材看上去比较标准的一部分老年人,往往自以为身体健康,常常忽视了运动的重要性。专家指出,体重指数在正常范围内的人,身体成分或其他健康指标如血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骨密度等也可能不正常。而运动不仅仅只是针对身材的胖瘦,更重要的是身体的健康。对于体重指数正常而体脂成分不正常的老年人,锻炼可改变肌肉脂肪结构比,改善相应健康指标,提高身体各方面的机能。
>4经常干体力活无须锻炼
有些老年人特别是一些女性认为整天做家务,身体已经得到锻炼了,没有必要再参加体育锻炼。这种认识存在一定误区。虽然做家务有不少是体力劳动,如做饭、拖地等,但任何一种体力劳动都是仅局限于某些组织和器官的活动,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对人体整体锻炼效果并不全面和合理,特别是经常站立,非常容易患腰腿痛和下肢静脉曲张等。只有科学合理的体育运动才能够使身体各部位、各主要肌群、各大关节都得到全面而充分活动,同时心、肺、肾等脏器也才能得到较全面的锻炼。
>5餐后即运动
中国自古有云“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句话被很多老年人当成健身格言,奉若神明,严格遵守。此话其意不言自明,即指餐后多活动,有助于消化。然而从生理学的角度分析,这种说法不无偏颇之处。进食后,营养成分要经过消化吸收才能被身体所利用,这时消化系统血液循环加快。若饭后立即活动,会使骨骼肌血流量增加,骨骼肌的血流量加大,势必会减少胃肠道的血流量,从而影响消化功能。此外,老年人体弱多病者饭后立即运动,会由于重力作用加重胃部不适感,久之容易导致胃下垂等病症。所以饭后不但不要百步走,相反应休息片刻,然后才能进行一些强度相对较小诸如散步之类的活动。
我国老年人相对文化程度偏低,如上述运动保健方面误区较多,这决定了老年人应该更加加强健康意识的培养,构建科学的健康意识,为老年人的晚年健康生活提供保证。首先应该从健康的认识论层面培养老年人运动保健意识,只有从认识层面上提高,才能使老年人走出认识误区,享受真正的健康。其次应该从健康的文化层面培养老年人健康意识,加强老年人的文化培养,在满足老年人文化程度的提升的同时,可以使老年人容易接受和正确掌握运动保健知识,更多地了解危害健康的各种因素,主动采用正确合理的预防措施,有利于健康意识的合理构建。再次还应该从健康的经济层面培养老年人的健康意识,经济发展是保障居民健康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可以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运动场地、器械、服装等。另外,对老年人个体的培养教育,如有针对性地对老年人进行运动方面保健知识的培养,同样可为老年人健康意识的构建发挥巨大的作用。
老年人在我国人口总数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使我国广大老年人能够更健康快乐的生活,加强他们运动保健的知识,远离运动保健误区,让更多的老年人在运动中增进健康、体会愉悦必将成为我们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体育论文文献综述范文6
>一、课题意义
(包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学术价值在于中学生相比而言虽然在身体素质方面存在着相对的不足,但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比较积极,而且具有较强的体育运动趋向,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是他们进去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并且大多数非体育专业学生都能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他们身心良好的发展。
本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一种良好补充形式,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成体育课的延续,也是学生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必不可少的途径,经常进行体育活动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极大的发展,并使其身体素质和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最终达到终身体育的行为和习惯,同时它对加强人际交往,丰富课余文化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二、文献综述
(包括:1.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2.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和有待解决的问题3.本人对所查文献的评述等)
在我国,课外体育活动一直受到重视。1951年7月,政务院《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中规定:^v^学生每日体育、娱乐活动或生产劳动时间,除体育课及晨操或课间活动外,以1小时至1小时半为原则。^v^1954年颁布实施的《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进一步促进了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同年8月,^v^批转了教育部、国家体委、^v^《关于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和改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报告》,报告中要求学校体育面向广中学生,首先上好每周两节体育课,同时坚持做早操和课间操,安排好每周两次班级课外体育活动。在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基础上,适当组织学生参加运动竞赛,有条件的学校开始试行《青少年体育活动标准》。1979年10月,教育部和国家体委联合颁发了《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在总则中把指导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作为学校体育的任务,并把群众体育活动开展的状况,通过《国家体育活动标准》的人数、学生的健康状况等作为评定学校体育工作的标准。另外,还对课外体育活动作了具体规定。1982年,教育部又发出了《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活动的通知》。1992年2月,国家教委颁布实施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这一系列文件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确立了课外体育活动的地位和意义,促进了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长期以来众多的专家学者对课外体育活动这一课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中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问题尤为被重视。赵雄在《甘肃省庆阳市中小学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现状
调查及对策研究》中通过文献资料等方法,对甘肃省庆阳市中小学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等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任然存在体育场地和基材不足、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少、学校对学生体育活动管理不到位、体育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的问题。高龙在《西安市民办中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中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从学生每周参加体育活动时间情况、教师的师资力量、场地建设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论述了各种因素对于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影响。余海涛,薛俊在《广东肇庆市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中通过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肇庆市7所中学的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锻炼时间次数、参与动机、活动项目以及影响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肇庆市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是积极的;参加活动的动机和选择活动项目存在着性别差异性和多样性;而课外活动的时间少、缺少场地器材和适宜运动项目、学生身体素质差、以及学校领导的重视不够是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孔祥武、陈佩颖在《赤峰市红山区高中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分析》中对赤峰市高中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了调查,其研究结构表明:大多数学生对课余体育活动有兴趣,这是我们改善和促进中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的有利因素.
>三、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1.涪陵城区中学领导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
2.涪陵城区中学体育教学设施现状
3.涪陵城区中学体育师资现状
4.涪陵城区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现状和项目的开展
5.涪陵城区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利用学校图书馆和internet(cnki)全文数据库查阅了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章30余篇,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2.实地访谈法:根据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对涪陵区第一中学,涪陵区第九中学,涪陵区第二十中学,涪陵区实验中学,涪陵区第十八中学的部分领导和部分体育教师进行实地访谈。
3.问卷调查法:自行设计问卷,问卷所提问涉及涪陵区第一中学,涪陵区第九中学,涪陵区第二十中学,涪陵区实验中学,涪陵区第十八中学的相关领导、体育教师与学生。
4.数理统计法:对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
5.分析法:对获得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四、课题研究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确定研究课题。
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撰写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参加开题报告。
查阅文献资料,弄清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根据研究计划任务书确立的研究内容,在分析本课题研究现状基础上,撰写出论文提纲,提交指导老师审阅。
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提交指导老师审查。
第二阶段:——
文献综述。
撰写论文。
第三阶段:——
论文修改完善,定稿。
学生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完成论文答辩工作。
完善毕业论文各种档案材料。
体育论文文献综述范文7
中国农村学前教育问题文献综述
学前教育是指对尚未进入小学学习的儿童以科学的方法开发其智力的一种系统的教育。包括有计划的、系统的、科学的对幼儿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他们的大脑各部位功能逐渐发育完善,使幼儿变得更聪明。学前教育为儿童顺利进入小学学习作了积极地准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与义务教育的衔接过程中,学前教育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等原因,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差距相对较大,农村学前教育方面的存在的问题较多。近年来,农村教育作为农村发展的重要基础部分受到高度重视。但是,学前教育并不属于农村义务教育的范畴,处在一种边缘化和被忽视的尴尬境地,农村学前教育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将主要介绍目前关于我国农村学前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综述相关的文献。
一、我国农村学前教育面临的问题综述
1.农村学前教育机构的数量少,覆盖面不够;
在我国,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农村学前教育机构的设立一般缺乏资金、师资等各方面的支持,因此,农村学前教育机构存在数量少、覆盖面窄等问题。根据国家xxx公布的数据,20_―20_年出生人口分别为1702,1647,1599万,20_―20_年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分别为62.3%,60.9%,59.47%.由此可以计算20_―20_年农村出生人口大约分别为1060,1003,95l万,而作为三者之和,即20_年应该接受学前三年教育的农村幼儿合计大约为3014万。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_年我国农村幼儿园为64719所。班数(含学前班)为395172个,在园(班)幼儿为10478419人(但柳松,20_)。有数据明显看出,农村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的数量不足,不能满足当前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要求。辽宁省教育研究院的一项调查也说明了类似的问题,调查显示,该地区农村幼儿园覆盖率仅为29%,仍有的乡镇没有设立中心幼儿园。村幼儿园(班)的布局和数量远不能满足幼儿就近入园的需要(罗英智,李卓,20_)。
2.农村学前教育举办主体的困境;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举办一般是校办、民办为主,公立幼儿园较少。校办的方式即在当地的小学附设学前班,对即将进入小学学习的儿童进行启蒙教育。(教学论文 )这种方式一般存在没有专门、专业师资、经费的支持,教育的质量没有保证的问题。根据辽宁省教育研究院的调查,在调查地区公立幼儿园仅占,校办,民办(罗英智,李卓,20_)。大量校办、民办学前教育存在,但却而不能提供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服务,而公立的学前教育又未能及时的兴办。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实行村镇两级共同负责,村级负责兴办,镇进行管理。但是因为财力不足,这两级难以承担农村学前教育的责任。并且,学前教育虽是基础教育,但不属义务教育范畴,村镇两级并不负有学前教育上的法定责任(周芬芬,20_)。
3.农村学前教育经费缺乏;
农村学前教育的经费一半来自村镇两级,但是税费改革后,农村不再收取“三提五统”,农村学前教育没有了有限的经费来源。并且,在我国学前教育经费一直未列入各级教育经费财政预算(罗英智,李卓,20_)。1994年我国实行分分税制改革后,中央财政将税收大头拿去,却并未收回学前教育的责任(周芬芬,20_)。农村地区地方财政本来就紧张,保障地方义务教育尚且吃力,更没有财力去兴办学前教育了。
4.农村幼师的师资、待遇、素质等问题;
农村学前教育一般是民办或校办的方式,这样学前教育的师资就没法得到保障。在校班的学前班当中,学前教育的老师一般由小学老师代理,并没有专门幼师负责学前教育。民办学前教育则是为了追求利益,不去请具有专业资质、高水平的幼师(窦颖,20_)。同时在师资方面还存在专业师资缺乏,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李晓菲,20_)。学前教育不在义务教育的范围以内,缺乏经费支持,幼师的待遇缺乏保障。民办的幼儿园更是没有能力给幼师提供较好的待遇甚至是不愿提供较好的待遇。没有好的待遇、稳定的编制,自然也就不能吸引好的幼师资源服务于农村的学前教育(李英智,李卓,20_;窦颖,20_;唐婷婷,20_;李晓菲,20_;但柳松,20_)。
5.农村学前教育的观念意识方面的问题;
目前,农村地区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教育观念比较落后。多由不具备幼教资质的人员从事学前教育,家长对孩子学前教育成果的检验也仅仅局限于数数、识字等。幼教的理念方式落后,不符合科学的幼教方法,不能有效帮助儿童智力的开发。家长也没有较好的幼教意识,不注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忽视了家庭教育作为孩子学前教育重要一部分的存在(窦颖,20_;唐婷婷,20_)。
6.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中的问题;
农村学前教育存在诸多的问题,其中一部分就是管理上的问题。作为农村学前教育机构,很多都不具备科学管理的条件。没有专业的幼教管理人才,也没有建立起适合的管理制度。随着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学前教育,农村学前教育的管理水平、办园条件、服务水准已不能满足需要。同时,对幼儿教师的管理也不够规范。农村幼师数量较少,被重视程度较低,也没有形成一套管理体系。这样对幼师的管理就缺乏针对性、实效性。既不能有效的约束、监督幼师的工作,也不能充分的激励他们爱岗敬业,调动其积极性(罗英智,李卓,20_;李晓菲,20_)。
7.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对学前教育的冲击。
从20_年起,国家提出在农村进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进行农村学校的布局调整。随后,农村地区就开始了“撤点并校”,这使得很大一部分依附小学存在的学前教育被迫中止(周芬芬,20_)。同时,农村学前教育的民办形式又未有较好的发展,来填补这一空缺,就对农村学前教育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二、解决农村学前教育问题的'对策综述
1.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大力发展公立学前教育;
解决农村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投入是关键。国家要加大农村学前教育的支持,扩大资金投入,建立起公立的农村学前教育机构,以解决目前农村学前教育的问题。学前教育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政府应该逐步推行免费的学前教育,减轻农村居民的教育支出负担(唐婷婷,20_;罗英智,李卓,20_)。
2.建立健全农村学前教育管理监督机制;
在管理体制方面,可以推行“省统筹,县为主,县乡共管”的机制。要充分重视学前教育的农村基础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省一级要为全身农村学前教育制定发展规划,县一级要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农村的学前教育,县乡两级要共同承担管理监督的职能(罗英智,李卓,20_;窦颖,20_;唐婷婷,20_)。
3.合理规划,扩增农村学前教育机构;
对于农村学前教育机构的建设、开办,要进行科学的、合理的设计和规划。要充分结合儿童的特点,建立专业的农村学前教育机构。要逐步扩增农村学前教育机构的数量,扩大覆盖范围,以满足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需求(罗英智,李卓,20_;但柳松,20_)。
4.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幼儿教师队伍;
解决农村学前教育问题,师资问题十分的重要,建立其一支高素质的幼师队伍,并提供良好的工资福利待遇,吸引鼓励幼师到农村服务。加强对幼师的培训,提高其工作水平,完善幼师管理机制,有效的监督、激励幼师的工作(罗英智,李卓,20_;窦颖,20_;李晓菲,20_;但柳松,20_)。
5.实行幼小合办的模式。
基于农村学前教育依附于小学教育存在的现实,可以实行有效合办的模式。一方面,可以依托小学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的衔接,并且这一模式在农村地区具有较多的实践经验(周芬芬,20_)。
三、国外学前教育的问题及对策参照
在主要的发达国家,学前教育机构的举办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并不追求规模与效益。在法国、德国及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一方面积极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办理幼儿教育事业,另一方面,也注重增加国家对幼儿教育的投资;在办理方法上灵活多样,德国的“家长自办幼儿园”、英国的“学前游戏小组”、法国的“微型托儿所”等,美国的幼儿园办法更是多种多样,总之,世界各发达国家在学前教育办法方面并不寻求统一的规模,而是以各自的特色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国外学前教育机构也存在着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和城乡差别,各国也在致力于改变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落后的现象。最有影响的是美国的《开端教育计划》。该计划旨在向贫困家庭的3至5岁儿童(以3、4岁为主)与残疾幼儿免费提供学前教育、营养与保健。韩国近年来也在农村幼儿教育方面加大投资,由政府出资在农村办理农村幼儿园和公立幼儿园,发展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美国的农村学前教育水平低于全国水平,学前教育资源向城市倾斜,针对这些问题,美国发起了农村学校运动,补助弱势儿童。我们应当借鉴国外经验,发展我国农村学前事业(周芬芬,20_;李秀芳,曹能秀,20_)。
四、目前我国针对农村学前教育问题的政策走势展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_―20_年)》提出要“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组织实施“推进农村学前教育”重大项目,开展改革试点,这对全面促进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规划纲要》提出要,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水平,建立资助政策体系,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和贫困家庭儿童入园,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并把农村学前教育纳入了新农村建设规划(霍力岩,余海军,20_;刘占兰,20_)。
五、文献评述总结
关于农村学前教育问题的既有研究较多,一般都按照探究问题到提出措施的研究思路进行。这些研究一般都有不同的侧重,但较少有人进行系统的全面的研究,形成权威的研究观点。已经形成的某些观点关于简单化,没有找出问题的关键。大部分的研究都没能依托有效的调查而进行,缺乏数据资料的支撑。同时,由于缺乏实地调查研究,也就没有更深入的、细微的问题的研究。缺乏调查的研究大多只找到问题产生的表面原因,无法分析到本质问题,只是对现象的感性认知,而不能进行理性的、有说服力的研究。总而言之,目前的研究已经较全面的概括了农村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其中更深入、细致的问题仍需通过实地调查进行探究。对问题的分析需要运用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简单的感性的观点是缺乏说服力的。不但要提出研究观点,还要有科学的研究方法和丰富的调查数据的支撑。
参考文献:
[1].罗英智,李卓,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问题及其应对策略,学前教育研究,20_年第10期;
[2].窦颖,关于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百花园地,;
[3].唐婷婷,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今日南国,20_年第4期;
[4].李晓菲,农村学前教育师资的问题与研究,师德师资,中旬刊;
[5].但柳松,普及农村学前教育:挑战、机遇与策略,继续教育研究,20_年第3期;
[6].周芬芬,西部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出路,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7].李秀芳,曹能秀,美国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_年第3期;
[8].霍力岩,余海军,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_~20_年)》看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_年第10期;
[9].刘占兰,农村学前教育是未来十年发展的重点――《规划纲要》确定普及学前教育的重点与难点,学前教育研究,20_年第12期
[10].王雁,城乡二元结构与农村学前教育,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_年第4期。
体育论文文献综述范文8
>1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不良消费习惯
享受生活的奢靡消费习惯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消费习惯受到西方商业体育、体育运动明星的享乐奢靡生活的影响,或是在社会“物化”和拜金主义的潜移默化下,部分大学生的消费奢靡把追求享乐作为生活目标,这种全新的消费习惯已不能小视。使得这一部分大学生失去了学习奋斗的意志,浪费了青春毁掉了自己的未来。
虚荣盲目的攀比消费习惯
体育教育大学生由于虚荣心的驱使,在运动鞋、运动服饰、运动器材、运动饮品食物等方面,往往盲目追求名牌,不顾家庭经济能力。有甚者利用国家助学贷款将学费消费掉;还有将国家发放的贫困助学金用来满足自己的虚荣追求,购买运动名牌而不是用来解决自身的贫困问题。
标新立异的时尚消费习惯
部分体育专业大学生十分享受对于时尚的追求,面对社会上流行的时尚消费生活的引诱失去理智,不是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和商品的性价比来进行消费而是根据流行的喜好进行标新立异的时尚消费。高科技产品成为大学生追求标新立异的时尚消费的主要对象,还有追求夜生活的时尚消费也是大学生所追对象。
为搞关系的“人情消费”习惯
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人际人情消费过度,表现在消费项目不断增加、消费水平不断增高、消费比重不断扩大、消费金额不断膨胀,并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
>2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不良消费导致的危害心理
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作为社会纯消费群体,他们消费者父母的血汗钱来满足自己的学习休闲生活等,部分学生已经出现消费心理、行为同身份不相匹配的情况,折射出他们的不成熟不确定性,需要给予关注和引导。
(1)这些不良的消费习惯导致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胸无大志,精神颓废,学业荒疏,更忘记了自己所应肩负的社会责任。
(2)这些不良的消费习惯导致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产生强烈的自卑感,甚至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或行为问题。
(3)这些不良的消费习惯导致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消费欲望冲动和浮躁心理,出现了“符号主义”消费的特征。
(4)这些不良的消费习惯导致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背上沉重的“人情负担”,这种负担既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
>3引导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正常正确消费观念
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大学毕业后即将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而且大部分都要担任体育教师,这些不良的消费习惯和观念是“立德树人”的阻碍,是我国高等教育迫切解决的问题。
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形成正确消费观
利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引导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消费习惯。成为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日常规范、自觉奉行的理念信念,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虚荣攀比等不良风气的影响。
加强国情教育,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正确消费习惯要建立在对国情透彻的了解的基础上。虽然我国经济总量排世界第二,但是还有几千万人口尚未解决温饱问题,我国大学生还要成为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勤俭节约美德,抵制不良消费习惯的排头兵。
加强校风建设,营造积极向上校园文化
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和寝风形成的优秀的大学校园氛围,成为大学生抵制不良消费观念和行为形成勤俭节约消费习惯的主导作用。加强学校的校风建设端正大学生的人生目标,营造“端正人生目标,构建节约校园”的育人氛围,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
发挥家庭协同作用,形成健康的大环境
父母是大学生生活、学习和休闲费用的主要供给者,家庭是大学生消费开支的主要来源。家长首先要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要本着对社会、孩子负责的态度规范自己的消费行为,做出榜样;同时,对于孩子的消费,不是孩子要什么都无条件的满足,要适当的限制孩子的不合理消费,形成必要的生活约束,注意培养他们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好习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幸福观,在物质关怀的同时更要注重精神上的关怀。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艰苦朴素的消费习惯,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规范社会的舆论导向;创造勤俭节约的大学氛围,引导大学生优良的神会习惯;家长建立正确的培养子女的消费观,适当限制子女的消费需求,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共同管理引导。
体育论文文献综述范文9
>1、前言
摔跤:重竞技运动项目之一,是一项古老的竞技项目,两人徒手相搏,按一定的规则,以各种技术、技巧和方法摔倒对手。世界各国都有其民族特点的摔跤形式和方法。摔跤在我国凉山彝族所有传统体育运动中是一项最重要,也是最普遍的体育活动之一。特别是在火把节、春节和彝族年期间,摔跤更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
彝族摔跤是一种对抗性强的体育运动,特点是两人徙手进行搏斗,技术性很强,对运动素质的要求很高,通过学习和练习摔跤,能够发展人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素质,同时还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品质,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能够较大幅度地高人体的心肺功能,对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和各器官的工作能力大有益处。近几年来摔跤运动在彝族地区逐渐被淡化,同时掌握摔跤动作技术要领的人也越来越少,如果能在彝族地区学校来开展摔跤运动这门课程那么有利于推动摔跤运动在彝族地区的发展,能够提高彝族地区学校孩子的身体素质培养其意志品质,使得摔跤运动在彝族地区更好的传承发展下去,为我国培养更多的摔跤人才参加比赛。
本课题研究摔跤运动在彝族地区学校开展的可行性来说明摔跤运动课程的开设对彝族地区有积极的作用。
>2、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
深入到凉山彝族地区学校(哈土小学、洛古坡小学、马坪坝小学、马鞍小学)
了解当地的具体发展现状,并选取了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哈土小学的在校学生、教师、领导作为调查对象。
研究方法
文献法
通过大量查阅和收集彝族地区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等相关的文献资料,在广泛阅读和整理各类文献的基础上,基本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深入到彝族地区开展研究,最终得出真实的结果。
访谈法
询问哈土小学在校学生对摔跤运动课程的开设和对学习摔跤运动的看法,与学校体育教师共同探讨学生学习摔跤运动的积极作用,以及课程开设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和学校领导进行深一步的交流与讨论影响课程开设的因素,再提供一些建议与之参考。
>3彝族摔跤运动的主要特点
彝族各地摔跤技巧不同,规则各异
在彝族中摔跤能手非常受族人尊敬。因而,摔跤活动也开展得很广泛。各个地区的彝族都有自己规定的摔跤日期,大小凉山以及滇西的巍山、楚雄一带,以六月二十四、二十五日的火把节为主,还盛行在结婚典礼上举行摔跤活动。滇南的弥勒、路南主要在农历二三月摔跤。滇东的却在农历各月祭祀以后进行三天。其他还有在彝历年、元宵节、端阳节、中秋节进行摔跤的。云南彝族摔跤通常是从站立摔转化为跪撑摔的循环式,主要动作为抓住对方腰带,抱单腿、过背、夹臂翻、穿腿等,使对方双肩着地为胜,与国际自由式摔跤相近,只是不分体重组别,没有时间限制。四川凉山州彝族摔跤,则是双方先抱腰抓好,尔后再用肩、臂和腰动作将对方摔倒。运动员在场上三战两胜,败者退场,胜者再战。彝族摔跤不搞决赛,只要连续战胜两个以上不同对手,就给予奖励。胜两个,败于第三人的,当场奖红布一米,胜三人以上的,参加“挂红”仪式。每次摔跤结束时,大会将战胜三人以上者都集中在场内发奖。战胜对手最多的为“摔跤王”,在身上披挂缠裹约十米长的红布,称为“挂红”。别的优胜者,都按战胜对手多寡,分一至五等奖,以红布数米,分别“挂红”。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彝族摔跤运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是一种民族形式的体育项目,根据有关史料和文物记载,早在两千年前我国已有摔跤运动,同时摔跤运动也是奥运会曾经的项目之一,由于其特点是两人徒手靠技巧以及力量获取最后的胜利吸引了许多人去关注,而且很多少数民族(如:彝族、蒙古族等)将它作为了一种传统体育活动项目,是其节假日期间的必不可少的娱乐活动之一,特别是在彝族中这项运动是家喻户晓的,在每年火把节、彝族年和春节期间,摔跤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这项运动不仅是彝族的娱乐活动更是衡量彝族小伙身体素质以及力量的标准,每年最终的优胜者不仅能够“挂红”还将获得“摔跤王”的称号,所以摔跤运动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4彝族学校开设摔跤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学校摔跤课程开设有多种因素,政府的行政职能占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到当地政府部门以及体育局走访调查,并将在彝族学校开设摔跤课程相关事宜告知有关负责人,得到当地政府及体育局的一致认可,认为此举为传统的体育文化事业能够继续发扬下去,做出了正确的引导和宣传;其次,在彝族地区学校开设摔跤课程,有利于此项运动的稳定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会越来越频繁,文化也相互渗透和影响,有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彝族摔跤运动会会随之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为进一步保证各民族之间的正常的文化,经济和各方面的交流提供了重要保障。
学校领导及师生对摔跤课程开设的态度
通过深入到彝族地区学校的调查以及对哈土小学领导及师生的访谈进行了解,学校领导从多方面考虑了开课问题:由于哈土小学学校处于偏远的山区当中而且接收外来事物的信息较慢,学校总是走墨守成规的的路,几乎无创新理念,当讨论到摔跤课程的开设,学校领导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认为新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哈土小学学生身心的发展,打破了哈土小学长期以来传统单一、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模式,增加了学校课程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校校风的建设;学校的教师认为摔跤课程的开设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彝族地区学校学生之间的团结,能够推动彝族地区学校稳定的发展;由于哈土小学条件设施较为落后,平时同学们上体育课更多的是自娱自乐,大部分学生认为枯燥无味,少部分学生从小受家人的影响从而酷爱摔跤这项运动,当问到学生对摔跤课程开设的看法时,大部分学生都愿意学习,因为学生们平时上的体育课基本学不到东西,面对新课程的开设充满了好奇以及憧憬。因此,学校领导及师生对学校开设摔跤课程都有积极的态度。
学校的教学场地设施
通过实地考察,3所学校(哈土小学、洛古坡小学、马鞍小学)都位于山脚下,除了靠近城区的马坪坝小学有操场,其他学校校内没有完整的操场,更多的是泥巴地凹凸不平;通过访问和查阅资料摔跤场地应该是在平地上或者是在室内进行还要有一定的器材(如:安全垫等),如果遇上下雨等天气,坏天气将会影响正常教学,校内领导和教师经过讨论过后平时摔跤课程可在教室内进行,基本能够解决教学场地问题。
摔跤师资现状
经过对4所彝族学校(哈土小学、洛古坡小学、马坪坝小学、马鞍小学)的走访得知,学校的体育教师大多为彝族,从小受家族影响大都学习过摔跤,并且每所学校都有掌握摔跤运动技术的教师,个别教师还曾经参加过专业的摔跤比赛并取得不错的成绩,以上信息显示,学校已具备较为丰厚的摔跤师资力量,能够有力的推动此项运动在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发展,并为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摔跤师提供了交流平台,为更好的促进此项运动发展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5开设摔跤课程的积极影响
打破了没有体育考试的陋习
通过访谈了解到,哈土小学等学校从未有针对体育课的考试,摔跤课程的开设,打破了长期以来学校没有体育考试的陋习,增加了学校体育考试的项目;这也是评定学生身体素质合不合格的标准,也正因为有了考试,学生们对这门课程提高了重视程度,改变了哈土小学等彝族学校长期以来传统单一、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时增加了课堂的丰富性。
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和积极性
当前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联动反应敏锐时期,他们的求知欲望较为强烈,对新事物充满好奇,摔跤项目动作技术多,学生通过了解技术动作,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动作进行练习和使用,以便于更好的掌握技术要领,课程的开设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同时摔跤动作比较简单,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去进行训练,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另外,课程的结构比较合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从而激发学生的对体育课的兴趣和积极性。
能够丰富学校的校园文化生活
校园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场所,摔跤课程的开设,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有利于校园文化生活的发展,课程的开设不仅增强了学生强身健体意识,同时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校园生机勃勃,充满青春活力。其次,在校园内开展一系列关于摔跤的体育活动及赛事,有利于推动学校“全民体育活动”的发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能力,能引导学生心态积极向上、气质朝气蓬勃。摔跤课程的开设不仅促进了彝族地区校园稳定的发展更丰富了学校的校园文化生活。
>6结论和建议
通过深入到彝族地区调查并分析得出最终结论:彝族各地摔跤技巧不同,规则各异,同时这项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彝族学校开设摔跤这门课程,得到了当地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当地学校领导及师生的一致认可,学校的场地设施及师资现状基本能够达到课程的开设要求;开设摔跤课程有着积极地影响,打破了彝族学校没有体育考试的陋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和积极性,能够丰富学校的校园文化生活;综上所述,摔跤运动在彝族地区学校的开展对彝族地区有积极的作用,是可行的。
彝族地区相关者政府部门应尽早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如:协会等),加大对彝族地区扶持力度,为彝族地区学校开展关于摔跤项目提供政策、财力物力的支持,使彝族摔跤很好地得到继承和发展,进而推动彝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和民族团结。学校领导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严格把关,要求体育老师将摔跤这门课程在彝族地区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从而使得学生从小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
体育论文文献综述范文10
>一、什么是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二、撰写文献综述的目的
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学写综述的目的:
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法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
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进行学术研究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由选题。
>三、撰写文献综述的步骤
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1、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初次撰写文献综述,所选题目宜小些,这样查阅文献的数量相对较小,撰写时易于归纳整理,否则,题目选得过大,查阅文献花费的时间太多,影响实习,而且归纳整理困难,最后写出的综述大题小作或是文不对题。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有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
2、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
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文献内容讨论和分析)、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文献内容讨论和分析)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体育论文文献综述范文11
>关键词:体育论文
体育教学是提升学生身心素质的关键,也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高校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高校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综合性人才,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实力,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必须要实现对于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不断优化资源整合和重组,实现课程体系的重新完善,从而来让高校体育教育呈现更多的意义。
>1.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体系研究
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是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和形式。实现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体系构建,应该构建科学化的体育教学课程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多元性,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核心目标,关注人的进步和发展,不断地来对他们的个性和人格进行有效的鼓励和提升,促进个体的成长;构建健康的体育校园文化环境,以环境为依托来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并为学生的体育学习提供多方面的保障,推动教学效果延伸;实现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及延伸,应该充分地认识到体育教学的延伸意义,促进学生多维素质和各方面能力的全面提升,促进个人发展和进步,强化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达成;强化体育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地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实现教学相长,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型,助力教学效能提升。总的来说,高校体育教学应该是立体化、多元化的,在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应该立足于教学资源的整合,不断地促进课程体系建设,这样能够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热情,从而来更好地发挥高校体育教学的本质作用,为人才成长和发展创造有效的条件。
>2.高校体育教学资源整合及课程体系建设思路研究
>以协同创新为核心促进体育教学实践
以协同创新为核心促进体育教学实践,明确高校体育教育的本质和核心目标,为高校体育教育实现指明道路。必须要结合时代发展潮流和素质教育改革推进来合理优化教学方式,提升体育教学课程创新化的发展和进步。应该充分重视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赋予高校体育教学更多的使命感和时代性,善于从体育本身汲取营养,从而来更好地保证体育精神与个人人格培养的融合,在实现个人身体素质提升的同时来进一步地实现个人身心素质的强化,有效的促进高校人才的输出,从而打造出完善的高校体育育人机制。
>构建科学化的体育教育管理制度
构建科学化的体育教育管理制度,有效促进体育教学秩序的构建和稳固,从而来更好地提升体育教育质量和效果。第一,不断地加强对于体育教育的管理,包括体育课程设置、体育教学教材的设定、体育教学规划、体育教学方式等,实现对于体育教学的系统化管理。同时,还应该建立有效的体育教学工作管理制度,对于体育教育进行系统化的树立和管理,促进各个教育组织部门的密切配合。第二,打造完善的体育教育内容支撑,包括对于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研究、体育活动设置、体育选修课程的举办等,从而来不断地为体育教学质量提升提供有效支撑。比如可以通过打造开放式校选课程,为学生的体育学习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内容,提升他们的体育视野和体育素质。
>资源整合与重组,实现课程内容建构
资源整合与重组,实现课程内容建构。要想让高校体育教学课程产生更强的实践效果,就必须要善于对现有的体育课程和内容资源进行重组,从而让体育课程内容更加鲜活起来,这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第一,结合本校体育教学资源,来对优势课程进行优化重组,将本校的优势内容进行意义上的建构,从而来很好的构建专业化的体育教学内容集群,打造本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引领体育教学朝着健康化、多元化的方向迈进,为学生体育素质提升提供有效的基础;此外,还可以与其他高校进行合作,结合彼此的优势来对自身体育课程进行整合,打造富有特色的体育课程内容。第二,进一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实现体育教学跨学科教学研究,从而来不断地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对于体育教学来说,它与心理学、保健营养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内容都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因此可以将这些内容有机整合在一起,不断地带领教学体育教学朝向更加健康的方向迈进,从而有效的提升体育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体育论文文献综述范文12
随着新制度经济学派在经济学理论地位的奠定,通过制度分析比较不同国家经济增长,成为西方主流的分析框架.近年来,将制度分析纳入到会计、公司财务的研究体系中,特别是将新制度经济学结合到我国转型经济的特殊背景成为一大热点.制度环境最初由戴维斯和诺斯(Davis & North,1970)在研究制度变迁和美国经济增长时提出,他们把制度环境定义为“用来管理经济政治活动的一系列基本的政治、社会和法律基础规则”[3].贺琛(20_)等也认为制度环境是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与分配基础的基本政治、社会和法律基础规则,既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4].
国外研究制度环境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文献多聚焦于制度环境再到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研究的是不同国家制度环境下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Sari(20_)等以7个亚洲国家的公司为样本,从外部投资者权力、法律的执行、股权市场重要性和信息披露四个维度衡量投资者保护,考察投资者保护对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投资者保护越完善的国家,应计盈余管理越少,真实盈余管理越多[5].Enomoto (20_)等对 38 个国家上市公司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6].
国内对制度环境与盈余管理的研究角度则更加丰富,分别从产权性质、政府补贴、政府干预、政府监管等角度单独展开,也有将制度环境作为一个涵盖政府市场化进程、法治水平、政府干预程度、投资者保护制度等方面的综合概念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