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万书网,千万量级范文库任你选!

当前位置:首页 > 毕业论文 > 其他论文

情志学论文范文精选7篇

说明:文章内容所见即所得,本站下载的DOCX文档与页面上展示的相同。如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客服QQ:4084380 发送本文地址给客服即可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本文地址:https://www.wanshu.net/lunwen/a12/387938.html

情志学论文范文 第一篇

综上所述,“情”与“志”,通常合称为情志.但在人的心理活动的产生、发展中,具体来说则对应着不同的心理过程、心理发展阶段.其中情主于内,志趋向于外,由此会对人身体产生着不同的影响.情是内心兴动的根源,而志是连接心念、情绪变化与外在行为活动的桥梁,是“情”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因此“情”与“志”,在疾病的发展和转归之中就发挥出了不同的作用.而通过对病人心理活动的探察,也可以判断疾病深入的程度,进而对症进行相应的心理治疗配合药物治疗.综上所述,“情”与“志”的辨析对于临床上的辨证论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丽萍, 武丽, 唐红珍等.现代中医情志学[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_:21-28.

[2] 胡霜, xxx宁, 张伯华等. 中医心理学[M]. 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20_:39.

情志学论文范文 第二篇

古代文献对情的认识

《说文 心部》训解:“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中国古代的“情”字,大多表示情感、情绪的意思.在先秦礼乐思想的学理背景下,情被看作与生俱来的自然本性[3].

在《荀子 正名》中说:“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强调人之本性,在应对外在事物时候而自然产生的内在的情绪变化.《礼记 礼运》中说:“何谓认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为能.”孙希旦《礼记集解》注疏曰:“情对有七,而喜也,爱也,皆欲之别也,怒也,哀也,俱也,皆恶之别也.故情七而欲恶可以该之.

故曰欲恶人之大端也.” 但在古代有时也以“志”来表达人的情感、情绪.如在《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所说“使志无怒”、“使志安宁”等,其中的“志”都表达着情绪的意思.

综上所述,在古代文献中认识的“情”,是人之本性的自然反应,经过外在一定的刺激引发而产生的内在的心理变化,表现为喜怒哀忧悲恐惊等情绪,不需要经过后天学习就能具备.“情”产生之时,并没有演化为外在的行动,仍主要是停留在人心中内在的心理变化.

古代文献对志的认识

《说文 心部》训解:“志,意也.”在《灵枢 本神》中提到“意之所存谓之志”.

其中说明“志”是心意存留下来而形成的心理趋向,可称之为志向.

在《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记载着“民有好恶喜怒哀乐,等是故审则宜类,以制六志.”杜预注:“为礼仪制好恶喜怒哀乐六志,使不过节”.从中看出《礼记》中对志的认识是高于情的,认为志是在自然本能、本性之上加上了礼乐的思想而形成的意向,能够制约人的行为,引导人向善、向正发展.志是礼所规定主导的人的价值指向,也正是郭简《性自命出》所讨论的“定志”的问题,充分证明先秦时期人们所认为的“志”是属于后天教化道德的范畴,而不属于与生俱来的自然天性[3].荀子认为“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也说明了“志”是在“知”的基础上形成的,“知”不仅仅包括着先天本性的认知,更有着经过后天学习中接受的认识.由此可见,“是”行动之前产生的有理性的心理活动.从中可以看出,“志”与“情”的含义是不完全对等的,在文献中使用之时则是要进行区别.

志,有着志向和意志的含义.志向是在外在事物的影响下内心有念动,心念存留下来形成心意,心意演化为志向,则形成了对于某些目标的追求,近而会引导外在行动上的具体实施.《心理学大辞典》中提出:“意志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 克服困难, 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此外,还有着心志的说法.心志,对人的言语、行动有着主导的作用.

由上可见,“志”是不属于先天本能的,不是自然本性的反应,而是在人之本性的基础上,接受到了后天的教育,形成了一定的思想趋向,在与外在事物相合之时产生出来的意愿、志向等,由此可以引导外在的行动,通过内在之志,提供行为的动力,从而使得人为了目标而有了努力,最后达至目标实现的结果.这相当于现代心理学意志过程的目的执行阶段,即经动机斗争而确定奋斗目标去执行的过程[4].所由志所引导的行为活动,并不是情绪应激之下产生的躯体性反应,而是对明确目标进行的有方向性的努力的行动.综上所述,志是连接内在心理活动与外在行为活动的一个桥梁,起到衔接的作用.

情志学论文范文 第三篇

概念的比较

在《现代中医情志学》[1] 中认为“情志”是在脑神的调控下,五脏精气变动而产生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以情感(情绪)为主体兼顾认识、意志过程,具有体验、生理和行为等变化的多维结构心理现象.

情,有着情感、情绪之义.现代心理学认为,情感和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其中由生理需要是否获得满足所引起的较低级的、简单的体验称为情绪;由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所引起的高级且复杂的体验称为情感[5].志,主要为意志之义,即自觉地确定目标,然后根据目标需要决定、调控自己的行为、情志,努力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与心理产生过程的对应

人的心理活动的产生是一个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认识过程,包括从感觉到思维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阶段,接触事物之后有了一定的思维过程;第二个阶段,是情感的产生过程,即人们对于客观事物表示自己态度的过程,内在有喜、怒、忧、思、悲等情绪的产生;第三个阶段是意志的形成过程,即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以超越障碍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

对应人心理的产生过程,所谓“情”是在第二个阶段中出现的,即在第一个阶段认识过程的基础上,内心有怒、忧、思、悲等情绪的产生.比如当看到与自己兴趣相合的事物之时,认识到这个事物是心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而在此基础上,内在产生出高兴,喜欢的情绪变化,为“情”的产生,所对应的就是心理活动的第二个阶段.而当心里喜欢起这个事物.而之后想要得到这个事物,开始对这个事物的追求,并在一定的努力之后满足了目标,之后的一系列心理活动乃至联系外在的行为活动则是属于着“志”的范畴由上可见,情与志分别对应的是心理过程的不同阶段,情主要对应的即是第二个阶段中的情感过程,情绪体验过程,而志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个阶段,即为意志过程,即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且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在志的形成之后,直接引导出来追求目标的行为过程了,不再是内在的心理变化,而是发展演化出了与外在的联系,通过外在的事物来满足内心的欲求.

在疾病中发挥作用的比较

在《素问 举痛论》中说:“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思虑过度则耗伤心脾,脾主运化,气机运转失常则郁结于中焦,属于七情中的“思”,在临床上相应的疾病则多见气滞或者由气滞而导致的痰凝、血瘀等症状.此时病因在于体内,耗伤人体正气.

此时如果患者将抑郁的情绪宣泄出来,对于引发抑郁的人或事进产生宣泄的意志和愿望,从而引导外在行为活动的产生,表现针对于人或事情有着语言和行动的实施,从而满足自己内在的心理趋向.即是由情而转志的过程.此时疾病由内发展于外.

所以在疾病的产生、发展过程中,“情”多积聚于内,引起体内气机不调,多有气滞血瘀痰凝等郁证的症状出现,而志多表现于外,使得心中郁火之情绪宣泄出来,针对人或者事情表达出自己的意向,理想等以征求他人的认可,甚至为了目标的满足会有一些过激行为的出现,多有气虚、气乱等症状的出现.在心理疾病来说,“情”淤积于内,则更容易导致抑郁症或者癫狂证的出现,而如果是由“志”向外有了进一步的发泄,则是对内里心理障碍的进一步缓解,对于心理问题的解决有着帮助的作用.

情志学论文范文 第四篇

[摘要] 祖国医学认为,情志因素与疾病发生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情志活动属于心理活动,从中医理论来说,是五脏对外界事物的一种能动反映,是各脏腑机能活动的一种表现。不同的情志变化,产生不同形式的气机逆乱,气机逆乱导致津液运行失常而生痰瘀。虽然传统的七情学说蕴含着有效防治经验,但它本身带有的先天性缺陷使它无法满足时代要求和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七情学说需要适应时代要求,建立一个与时俱进的情志辨证体系。

[关键词] 情志;脏腑;辨证;病症

[中图分类号] R2-0[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_)03(c)-067-02

祖国医学理论将人的心理活动称之为心神,“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神的活动是由“五神”、“五志”表现的。所谓五神指神、魄、魂、意、志,为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五脏又生五志,“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由五志生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1]。

1 情志与五脏的关系

情志活动,是人体的精神意识对外界事物的反应。情志证候,是指由于精神刺激过于强烈或过于持久,人体不能调节适应,导致神气失常,脏腑、气血功能紊乱所表现出的证候。情志活动的产生,必须以五脏精气作为物质基础,情志活动是各脏腑机能活动的一种表现。当内外情景触动时,先是脏腑有感,然后表现于外在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所以只有在脏腑气血功能正常的情况下,人的情志活动才能正常,才能表现出正常的情感。

2 情志失调所导致的疾病证候

情志为病,具有先伤神、后伤脏,先伤气、后伤形的特点,即情志为病应有精神情志方面异常的症状,同时可有脏腑气机失常的症状。而七情内伤,气机逆乱,又可化生痰瘀。

情志失调影响气机逆乱

不同的情志变化,对内脏有不同的影响,会产生不同形式的气机逆乱,如《素问・举痛论》[2]说: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等。其具体表现[3]:

喜症喜笑不休,心神不安,精神涣散,甚则语无伦次,举止失常,脉缓等。喜证的辨证依据是,有导致喜悦的情志因素存在,以喜笑不休、精神涣散等为主要表现。

怒证烦躁多怒,胸胁胀闷,头胀头痛,面红目赤,眩晕,甚至发狂、昏厥,舌红苔黄,脉弦劲有力。怒证的辨证依据是,有导致愤怒的情志因素存在,以烦躁易怒、胸胁胀闷、面赤头痛等为主要表现。

忧思证情志抑郁,忧愁不乐,胸闷胁胀,善太息,失眠多梦,头昏健忘,心悸,倦怠乏力,腹胀,脉沉弦等。忧思证的辨证依据是,有导致忧思的情志因素存在,以情绪忧愁不乐、失眠多梦等为主要表现。

悲恐证喜悲善哭,精神萎靡,疲乏少力,面色惨淡;恐惧不安,心悸失眠,常被恶梦惊醒,或为滑精、阳痿等。悲恐证的辨证依据是,有导致悲恐的情志因素存在,以情绪悲哀或恐惧、胆怯易惊等为主要表现。

七情内伤,气机逆乱,津液运行失常而生痰瘀

七情损伤使脏腑气机逆乱,进一步影响津液输布和血液运行,而化生郁痰;又可因情志失调,五志化火,炼液成痰。痰邪形成后,可随气机升降,无处不到。痰阻在肺则咳,阻在胃则呕,阻在心则悸,阻在肠则泻,阻在四肢则痹等。

3 情志的自身缺陷

情志是中医学对情绪包括情感的特有称谓。情绪是目前国际医学、心理学界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美国心理学家利柏称:“人类在经历了两个艰难的生存和技术时代后,当今已步入情绪时代,人们是带着情绪去认识世界和研究人类自身的。” 时代要求医学、心理学对情绪在生命活动和疾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并做出系统回答。传统的七情学说蕴含着中医学对情志与健康,尤其与疾病关系的深刻认识和有效防治经验,但它本身带有的先天性缺陷使它无法满足时代要求和发挥应有的作用。

七情学说形成于两千余年前的封建社会,它有关情志与疾病关系的认识、经验不能反映当今社会的变化,已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七情学说理论薄弱,概念含糊,缺乏对情志本质和情志生命价值的理论认识,无法满足时代对情志理论的需求。

4 建立与时俱进的情志辨证体系

由上面的阐述得出结论,七情学说需要适应时代要求,实现自身飞跃,建立与时俱进的情志辨证体系,有关其设想如下:

情志种类及其分类

情绪科学研究进展证明:人类包括高级哺乳动物的情志丰富多样,七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主要的情志有哪些,如何对种类繁多的情志作出准确的、科学的分类,将是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

情志理论

中医情志学的理论是什么,还仅仅是七情分属五脏的五志五脏论吗?这显然是不够的!提出新的科学假说和理论,是建立情志辨证体系的重要任务。

情志发展与分化

七情学说对此少有论及,而情志随同人生经历变化,由幼儿的简单情志逐步发展分化为成人丰富的情感活动,对情志活动有初步、整体性认识后,探索情志的发展分化过程及其规律,是不可或缺的内容。

情志生理

情志与脏腑的关系仍然是核心的问题,情志分属于五脏,还是由一脏所主,五脏或一脏是如何主持情志活动及其变化的?这远非是哲学猜测或前人阐发的文章所能回答出来的。因此,需要我们应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大量严谨的科学实验,一步一步地探索和揭示脏腑主持情志活动的具体机制。

情志病理

主要研究情志致病的条件、方式和损伤脏腑的规律,探索情志病证的病理生理微观机制,为情志病证的防治提供理论,提供知识基础。而古代的文献资料对此仅具有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任艳,魏艳丽,李红梅,等.浅谈情志因素与疾病发生的关系[J].甘肃中医,20_,20(11):3-4.

[2]郭霭春.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朱文峰.中医诊断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收稿日期:20_-12-28)

情志学论文范文 第五篇

在中医学中有“七情五志”,七情即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五志则为怒喜思忧恐.五志的说法源于《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所说“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悲”、“肾在志为恐”等理论.现代中医情志学认为七情归属于五脏而为五志,分别在五脏各自的生理基础和生理变化之上产生出的五种情绪变化.在《类经 疾病类》中说:“世有所谓七情者,即本经之五志也”叶天士医案中也记载着:“七情致损,五志内伤,情志之郁,药难霍然.”

中医“情志”概念,与现代心理学中“情绪”概念相类似,是以情绪为主体而又包含了情感、意识以及认知等活动的复杂心理现象[1].通常的情绪理论认为,情绪是多成分的复合过程,情绪有内在体验,外显行为和生理激活三种成分,其中的“内在体验”是情绪的心理实体,外显行为就是言行、目光等行为学表现,而生理激活则为唤起一系列生理学改变后表现出来的血压、心率等躯体性应激反应,即情绪应激可引起心理性、躯体性和行为性反应[1].

由此可见,“情志”一词,不单纯指“情”(情绪、情感),而是包含“情、知”等在内的以“情”为主的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总称[2].现代中医心理学对于情志的认识,是将情、志二者结合起来使用,既是代表着内在的情绪体验,情感经历,更是包含着认知,乃至外在行为等过程.因此,现在将情绪、情感、意志、志向等融合为一个笼统的概念而称为“情志”.

情志学论文范文 第六篇

editor by fengchunfu

情志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历来都被人们所重视。中医理论认为:“哀乐失时,殃咎必至。”这说明人的情绪因素、心态状况与疾病的形成、发展、趋变、转归有着密切联系,而且对人生理、心理之偏倚、衰蜕、变异也有一定影响。情志过盛或偏倚将有碍生理调节,致使人体脏腑阴阳失调,气血功能紊乱,心理失去平衡,从而诱发疾病,或促使疾病逆转、变异。

从中医理论上来讲,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变化,亦称“七情”。其中怒、喜、思、忧、恐为五志,五志与五脏有着密切的维系:怒属肝,喜属心,思属脾,忧(悲)属肺,恐属肾。若情志不节,过则伤脏,从而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情志伤肝,怒伤肝,怒气直接影响着肝。一个人发怒的时候,气往上冲。大家可能都有过一些经验,遇到令人愤怒事情的时候,会觉得血往上涌。有心脑血管方面疾病的人就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发怒。怒的时候一下子气血突然往上冲,会导致一些不良的后果。《黄帝内经》上讲,肝脏是藏血的,发怒的时候直接影响到肝脏,肝血、气血往上冲往上涌。这时人非常危险,有的就会脑出血。“喜胜怒”,恼怒的时候想一些开心的事就能平息怒气。

情志伤心。喜可使气血流通、肌肉放松,益于消除机体疲劳,使人心情舒畅。但欢喜太过,则损伤心气。气血突然急剧涌动,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破裂。如《淮南子・原道训》曰:“大喜坠慢”。阳损使心气动,心气动则精神散而邪气升,出现心悸、失眠、健忘、老年痴呆等。《儒林外史》中描写范进年老中举,由于悲喜交集,忽发狂疾的故事,是典型喜伤心的病例。因此日常生活中要防止“大喜、过喜”。可以在大喜的时候想自己在追求得到过程中的担惊和害怕:万一失败了会怎么样呢?因为“恐能抑制喜”。真正的原因是,每一种情志产生所需要的化学物质是不同的,而两种化学物质当中有彼此中和与平衡的成分。

情志伤肺。忧(悲)则伤肺,若过度悲泣,过后会出现周身倦怠、气短乏力等肺气不足的症状,长期下去会严重损伤肺的功能。忧和悲是与肺密切牵连的情志,人在强烈悲哀时,可伤及肺,出现干咳、气短、咳血、音哑及呼吸频率改变,消化功能受损之症。《红楼梦》中,多愁善感、悲忧伤身的林黛玉,就是很好的病例。忧愁的时候要多想一些开心的事,所谓“喜胜忧”就是这个道理。

情志伤脾胃。中医认为:“思则气结”,大脑由于思虑过度,使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消化液分泌减少,出现食欲不振、纳呆食少、形容憔悴、气短、神疲力乏、郁闷不舒等。当思念过度时,会出现茶不思饭不想的现象,“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就说明了这一点。“怒能抑制思”,当我们思虑过度时,可以想怎样发愤图强,就会避免出现思虑伤脾的情况。

情志伤肾。惊恐可干扰神经系统,出现耳鸣、耳聋、头晕目眩、阳痿,甚至可以致人死亡。在生活中,通过恐吓的语言或恐怖的场景而把人吓死的事例,是很多的,最典型的该是《三国演义》中张飞“当阳桥前一声吼,喝断桥梁水倒流”,吓死了曹操的一员大将夏侯杰。可见,“恐则气下”的危险性。而“思能制恐”,比如汶川大地震中,很多人被埋压了好几天,当时的恐惧是可想而知的,但恐惧最后的平和与消失,是因为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思念自己的亲人或寄希望于救援人员来解救自己。思念这种情绪最后与恐惧中和了。

了解了情志与脏腑的关联后,相信大家都会为身心健康很好地去调适自己的情绪。其实,中医所讲的“情志病”也就是西医所说的“心理性疾病”或专家所言的“心因性疾病”。人们不易走出心理这一关。同样得癌症的两个人,一样的治疗,有人能活好多年仍健在,而有人则很快一命呜呼。有人想不明白,其实这就是心理因素所起的作用啊。惧怕癌症的人,因为没有战胜病魔的勇气而被“吓死”了,而心态好的人,对癌症有一种“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反而存活得久。可见心理因素关乎到人的命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癌症患者应摆脱病人角色,尽可能减轻精神压抑和心理负荷,培养良好的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情志失调除了容易导致妇科常见病如月经不调、子宫肌瘤、乳腺癌等和肝脏方面的疾病外,亦会加重“消渴”即糖尿病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情志因素所起的重要作用,是近数十年来中外学者所公认的。因伴随着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心理压力,会引起某些应激激素分泌大量增加,如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胰升血糖素及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这些激素都是升高血糖的激素,也是胰岛素的对抗激素;这些激素的增加,势必加重糖尿病的病情。情绪对心血管疾病中的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律失常以及血脂、血液流变影响较大。抑郁症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可见,健康不是单纯的躯体健康,还应是情志、精神、社会适应三方面均处于完美和谐的状态。而情志则是健康的关键及三方面相互融洽、调节、制约的纽带。我们不能再忽略情志对健康的影响。

情志学论文范文 第七篇

【摘要】 奔豚为古病名,多认为其发病与情志关系密切。 现代 医家借鉴古人 治疗 奔豚的理、法、方、药,结合辨病论治、辨证论治的 方法 ,治疗精神分裂症、神经官能症、抑郁症等当代情志病,效果显著。笔者从发病机理和症状二个方面对奔豚与情志病进行比较 研究 ,发现有许多相近之处,认为奔豚与神志病都以脏腑功能失调为发病基础,与肝肾关系尤为密切,情志致心气内虚作为诱发因素,内外相引,而发奔豚上冲心,故而临床表现以气起自少腹,上冲胸咽,其状若奔豚为特征的情志病,即可按奔豚证辨治。

【关键词】 奔豚 情志病 关系

奔豚为古病名,又名贲豚、奔豚气。最早见于《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后《难经·五十六难》列为五积之一,属肾之积。症见有气从少腹上冲胸脘、咽喉,发时痛苦剧烈或有腹痛,或往来寒热,病延日久,可见喘逆、骨痿、少气等症。多认为其发病与情志关系密切。现代医家借鉴古人治疗奔豚的理、法、方、药,结合辨病论治、辨证论治的方法,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神经官能症、抑郁症等当代情志病,每获良效[1~3],究其原因,奔豚与情志病在发病机理和症状方面有许多相近之处。

情志病的发生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

心藏神,在志为喜;肝藏魂,在志为怒;肺藏魄,在志为忧;脾藏意,在志为思;肾藏志,在志为恐。这些情志活动是以脏腑精气作为物质基础的,而情志活动又是脏腑精气的外在表现,脏腑功能的正常是情志活动正常的保障。情志活动又反作用于脏腑功能,当人情志过激时,可损伤心神,因心主神明,情志之变必先 影响 到心;惊则气乱,恐则气下,而致气机紊乱,脏腑功能失常,则邪容易乘虚而入,产生诸种病证。

奔豚的发生与情志密切相关

文献 中早已有关于情志引发奔豚的记载。《金匮要略·奔豚气病》篇载:“奔豚病……,皆从惊恐得之。” 至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云:“夫奔豚气者,肾之积气,起于惊恐忧思所生,若惊恐则伤神,心藏神也;忧思则伤志,肾藏志也。神伤志动,气积于肾而上下游走,如豚之奔,故曰奔豚。其气乘心,若心中踊踊如车所惊,如人所恐,五脏不定,饮食辄呕,气满胸中,狂痴不定,妄言妄见,此惊恐奔豚之状。”

奔豚的发生亦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

脏腑功能失调是奔豚发生的病理基础,多由肾脏阴寒之气上逆或肝经气火冲逆所致。

肾气奔豚《难经·五十六难》云:“肾之积名曰奔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气,何以言之?脾病传肾,肾当传心,心以夏适王,王不受邪,肾复欲还脾,脾不肯受,故留结为积。”知奔豚发于肾。《金匮要略·奔豚气病》篇第3条:“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主之。”此条乃误汗肾气乘外寒而引发奔豚,汗出过多而阳气受伤,寒邪从针处侵入,阴寒内盛,上凌心阳以致气从少腹上冲,直至心下。其病机有关心肾两经,当内外并治,外用灸法,温经散寒,内服桂枝加桂汤,调和阴阳,以降逆气。其他 文献 记载还有《医宗金鉴》:“烧针即温针也……加针之时,心既惊虚,所以肾水阴邪之气从少腹上冲于心,若豚之奔也。先灸核上各一壮者,外祛其寒邪,继与桂枝加桂汤者,内伐其肾邪也。”《金匮要略论注》:“此言太阳余邪未尽,而加奔豚,兼又核起者,立内外两治之法也。……奈烧针则惊发其奔豚之气,所以气从少腹上至心。……故以桂枝汤主太阳之邪,加桂以伐奔豚之气。而赤核则另灸,以从外治之法,庶为两得耳。”《金匮要略心典》:“此肾气乘外寒而动发为奔豚者。发汗后烧针复汗,阳气重伤,于是外寒从针孔而入通于肾,肾气乘外寒而上冲于心,故须灸其核上,以杜再入之邪,而以桂枝汤外解寒邪,加桂以泄肾气也。”《金匮玉函经二注》:“奔豚,北方肾邪也。烧针令汗,纵不合法,与少阴何与而作奔豚?盖太阳相与表里也。针处被寒,核起而赤,吾知前此之邪未散,而后此之邪复。”

肝气奔豚仲景论治:“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 因为惊恐恼怒而致肝气郁结,化热上冲,故见气上冲胸、腹痛;肝与胆相表里,肝郁则少阳之气不和,故见往来寒热,是肝气奔豚的特征。治宜奔豚汤养血平肝,和胃降逆。方中重用甘李根皮,据《别录》记载:李根皮大寒。主消渴,止心烦逆,奔豚气。葛根、黄芩清火平肝,芍药、甘草缓急止痛,半夏、生姜和胃降逆,当归、川芎养血调肝。

其他文献记载还有《金匮要略浅注》:“此言奔豚由肝郁而发者,当以奔豚汤平肝气而去客邪也。第此为客邪立法;若肝脏本病发作,以乌梅丸为神剂,此即《金匮》之正面处,寻出底面也。”《金匮要略浅注补正》:“盖谓肝主风,风为阳邪,肝风生火而上逆,则为火逆之奔逐也。”《金匮要略心典》:“此奔逐气之发于肝郁者。往来寒热,肝脏有邪,而气通于少阳也。肝欲散,以姜、夏、生葛散之;肝苦急,以甘草缓之;芎、归、芍药理其血;黄芩、李根下其气。桂、苓为奔豚之药,而不用者,病不由肾发也。”

奔豚与神志病都以脏腑功能失调为发病基础,与肝肾关系尤为密切。情志之变使其心气内虚作为诱发因素,内外相引,而发奔豚上冲心,故而临床表现以气起自少腹,上冲胸咽,其状若奔豚为特征的情志病即可按奔豚证辨治。

【 参考 文献】

1 张秀梅,樊蔚虹.奔豚病证治[j].

情志学论文范文精选7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本类热门推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