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万书网,千万量级范文库任你选!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三号文库

如何认识城乡协调发展

说明:文章内容所见即所得,本站下载的DOCX文档与页面上展示的相同。如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客服QQ:4084380 发送本文地址给客服即可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本文地址:https://www.wanshu.net/fanwen/a3/387965.html

第一篇:如何认识城乡协调发展

如何促使城乡协调发展?

1,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的30年间,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平衡发展战略,各种投资政策和财政支付转移明显地向边远和落后地区倾斜,然而效果不佳,付出的代价非常大.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来了一个大转变,从平衡发展战略转向不平衡发展战略,优先发展沿海地区,发展和开放的政策明显向沿海地区倾斜,使得沿海地区得以迅速发展起来,也迅速地拉大了沿海与内地的经济发展差距.从地区生产总值来看,2024年广东省为13626亿元,约相当于3个湖南(4639亿元)或10个贵州(1365亿元)或35个青海(390亿元).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来看,2024年浙江为20147亿元,3倍于江西(6678元),4倍于甘肃,5.6倍于贵州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中国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教授于20世纪30年代用一条简单的线条描述了中国自然地理,人口地理与经济地理分布的不平衡特点:从东北黑龙江省瑷珲县到西南云南省腾冲县之间,用一条近乎直线连接起来,把中国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西部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49.2%,人口却只有全国总人口的3.7%;东部面积占全国50.8%,而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6.3%.相应地,西部贫穷,东部富裕.“胡焕庸线”只是大体上形象地描述了幅员辽阔的中国东西部的地理分界.现今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划分主要是按照行政省区,辅之以经济发展水平,大体将中国划分为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这三大地带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由东向西呈递减阶梯状态.(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中,最高的广东达13625.9亿元,最低的西藏只有184.5亿元,广东是西藏的74.7倍.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指数(上年=100),最高的内蒙古有116.8,最低的云南为108.6,相差8.2.2024年地区工业总产值,前五位的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上海分别为21513.5亿元,18036.7亿元,15380亿元,12864.2亿元,10342.8亿元,后五位的西藏,青海,海南,宁夏,贵州分别只有21.4亿元,247.9亿元,333.5亿元,352.8亿元,977.6亿元,后五位都在1000亿元以下,前五位都在10000亿元以上.(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在改革开放以前,北方地区领先于南方地区;在改革开放前期,北方地区仍然领先于南方地区,而且差距进一步拉开.20世纪90年代以后,南方地区经济迅速崛起,人均GDP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7.2%,北方地区经济的领先地位受到动摇,南方地区后来居上,不仅在增长速度上超过北方地区,而且在人均GDP的绝对值上也超过了北方地区,其来势之猛烈,使南北地区间的静态不平衡差迅速拉大,而且存在着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享有“辽老大”美誉的辽宁省,近年来经济发展水平已降到全国第10位左右,黑龙江和吉林省的排名也逐步下降.(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城乡二元结构被视为造成中国城乡差别的主要因素,城乡差距的实质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比大大高于大多数国家(1.6:1)的水平,按照国际劳工组织1995年发表的36个国家的相关资料,城乡差距超过2:1的国家只有3个,中国便是其中之一.从绝对差距看,1978年农民年人均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相差209.8元,之后几乎每年都在扩大,1992年差距突破千元大关,达1242.6元,2024年达到4027.0元,2024年达到5850.0元.2,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2)区位条件

1978年以后,中国的改革开放采取了不平衡发展战略,使沿海地区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区位条件优越,中部地区同样也有一些大城市作依托,但在地理区位上与东部地区相比,其对外联系明显不如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区虽也开通了一些对外贸易口岸,但由于与中国西部接壤的国家,其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具有明显的优势,无力带动中国边疆地区的发展.另外,东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好,气候宜人,土壤肥沃,有利于开展较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和产业布局,而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特别是西北地区干旱严重,生态恶化,土地贫瘠,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较大.(3)制度因素

中国自1978年以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由于各地区体制转轨的程度不同,从而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般说来,一个地区的非国有化程度越高,计划控制能力就越弱,市场化程度也就越高.从表2-3可以看出,中国东部地区非国有经济的比重,发展速度和市场化程度都明显高于内地.(4)政策倾斜效应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给予沿海地区的倾斜政策,包括投资,财税,外资外贸,金融等方面,使得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在发展能力上产生了极大的差距.据有关资料统计,1985-1995年中国各地区实际利用外资1499.50亿美元,其中东部沿海地区实际利用外资达1309.56亿美元,占全国利用外资总额的87.3%,而中,西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分别为127.06亿美元和62.88亿美元,仅占全国利用外资总额的8.5%和4.2%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从表2-4中可以看出,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和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无论从绝对数还是所占比重在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分布状况是: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这种人力资源条件的差异,不仅导致了现有的发展差距,而且还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力资源条件将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3,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①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当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差距时,发展程度较好的地区就自然成为发展状态较差地区所效法的榜样,发达地区就会更加进一步发达,落后地区就会奋力追赶,从而形成你争我赶的整体经济发展的活力.②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区域的条件优势要素的差异形成的竞争优势的不同,各区域的经济主体可在各自的区域优势及其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寻找经济联合,如资源型优势与加工型优势的区际联合.③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区域经济发展中有了发达与落后的差异,才迫使落后地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向发达地区学习,从而加快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步伐.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来说,会产生一种“示范效应”,这种示范效应,使得落后地区在追赶发达地区进程中大大节省成本,少走弯路,从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4.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政策思路

(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各地区经济都应融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一国要有效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首先整合国内经济,提高国民经济的素质.只有实现国内经济的一体化,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因此,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各地区的共同发展,加强各区域之间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性.在区域经济发展

差距不能在短期内消弥时,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重点应是鼓励各区域之间加强经济联系,为各区域之间经济依赖性的增强创造软(制度等方面),硬(基础设施等方面)条件.(2)遵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继续允许和鼓励有优势的地区发展得更快,更好,以此引领全国经济发展.(3)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缓解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

第二篇: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关键在于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决定》对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许多重要举措。一是根据统筹城乡发展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提出要不断增加国家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国家将采取有效措施,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从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等方面,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农村金融要继续深化改革,不断改善服务,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逐步形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稳定资金来源。二是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的比重。这意味着农村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将成为各级政府建设的重点,在可预见的将来,将有较大幅度的改善和发展。特别是农村教育,到2024年,将实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免除学杂费,对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也将较快发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规模和水平将不断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也将加快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将不断扩大,到2024年,将在农村基本普及;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也将加快建设。三是为保障和增加农民福利,《决定》强调要逐步在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养老保险制度。这实际上是要求各级政府要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为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不下降,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快征地制度改革,从严控制征地规模,完善征地程序,提高补偿标准,探索确保农民现实利益和长期稳定收益的有效办法,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

第三篇:社会学论文 城乡协调发展

实施城乡协调发展政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班级:广告0801班学生姓名:徐梦磊

学号:0811100086

序号:

2内容摘要: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之间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城镇居民与农民权利和发展机会不平等,这些都加剧了城乡结构的失衡,使城乡关系遭到了严重扭曲。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城乡联系显著增强,城乡关系得到了明显改善,但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差距仍过分悬殊。目前,中国经济正飞速发展,如果继续将农民排斥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之外,中国城乡矛盾将更加突出和尖锐,严重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深化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赋予城乡居民平等的就业权、教育权和发展权,建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保障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推进。

关键词:城乡协调发展,结构调整

一、中国城乡差距的现状

虽然改革以来中国城乡关系逐步改善,但目前中国城乡差距仍过分悬殊,城乡发展失衡问题仍十分突出。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拉大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衡量城乡协调发展程度最主要的指标之一。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由迅速缩小到逐渐扩大,由逐渐扩大到逐渐缩小,再由逐渐缩小到加速扩大的变化过程。2024年以来,尽管高度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收入也确实得到了较快的增长,但是城乡居民家庭收入差距却仍呈持续扩大态势。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2024年为3.23:1,2024年降为3.21:1,2024年反而提升为3.22:1,2024年进一步提高为3.28:1,2024年更是达到3.33:1。显而易见,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经远远超过了国际上一般为1.5倍的现实和国际上公认的3倍警戒线。

(二)城乡社会发展悬殊

一是在教育方面。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农村人口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9.1%,远低于城市人口占65.4%的水平。农村人口主要由受过初中和小学教育的群体构成,城市人口主要由接受了高中及其以上教育的群体构成,这无疑是中国城乡之间最大的不平等。另外,农村教育力量过于薄弱。目前农村地区的学校无论规模,师资力量,硬件设施都相当匮乏和落后,与城市的教育水平相比差距不小。

二是在医疗方面。农村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薄弱,广大农民缺乏基本医疗保障,基本上处于自费医疗的状态。由于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资金严重不足,影响了计划免疫、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导致近年来部分地区儿童计划免疫任务不能完成等问题。农村中某些已经得到控制的地方病、传染病的发病率出现了反弹甚至死灰复燃。一些农村地区职业病和环境污染所致疾病明显上升,对农民健康造成新的威胁。由于缺乏医疗保障体系,农民的医疗费用大幅度上升,明显超过了农民的承受能力。目前,农民看不起病、因病致残、因病返贫的问题在贫困地区十分突出。

三是在社会保障方面。按享受社会保障的从业人员计算,农村的社会保障覆盖率只有3%,城乡社会保障覆盖率的比例为22:1,城乡人均社会保障费的比例为24:1。在养老保障方面,虽然已有近6000万农民投保,但效果很差。在扶贫救助方面,据民政部统计,2002年,农村仅有404万人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占应保人数的25%,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了2054万人,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与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相比,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还非常薄弱。在国家财政的支出中,只有少数用于农村社会救济;在农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上,国家基本没有承担责任。农村目前除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在小范围进行改革试点以外,其他社会保障项目基本上没有建立起来。

(三)土地征用制度对农民明显不公平,土地问题仍很突出

个人认为,土地问题是近些年来影响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土地历来都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最可靠的生活保障。农民承包土地的各项权利是农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但是,在如今工业化城镇化大规模快速推进的背景下,我们在以大规模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推进城镇化。城镇化的推进,是需要支付一定的发展成本的。但目前土地征用对农民的补偿过低,农民存在严重的利益损失。不仅如此,在土地征用问题上除了补偿过低外又出现了征地范围过宽,存在滥用土地征用权的问题。现在的征地项目早已远远超出“公共利益的需要”,“公共目的”的土地征用与商业目的土地征用混杂在一起,存在对土地征用权的滥用。目前很多地方通过低价从农民手里征得土地,再“以地生财”进行城镇开发建设。“土地是第二财政”等说法开始大行其道。由此形成了大量的无地无业无社会保障的所谓“三无农民”。

(四)城乡劳动者就业权利不平等

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进城农民与城市居民身份地位、就业、社会保障、享受公共服务等权利是不平等的。一是针对外出农民工的就业限制带有歧视性。一些城市仍沿用计划体制下劳动用工管理的办法,对企业使用农民工实行总量指标控制。二是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制度存在明显缺陷。在外来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当地政府城市发展规划和社会各种公共服务规划并没有考虑这部分的存在和需要,对这些人的管理费用也没有包括在政府的财政预算中,普遍的做法是依靠向外来人员收取各种费用。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农民工工资水平低,明显低于城镇原有职工的工资水平,同工不同酬现象严重,劳

动安全卫生保障条件差,没有基本的住房、医疗、失业、养老、工伤等社会保障,农民工严重透支生命,悲惨式增长现象普遍。

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

针对以上的城乡差距问题,个人认为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上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一)政府大幅度增加农民可以直接受益的资金投入比重

政府应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努力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向,大幅度增加农民直接可以收益的资金投入比重;改进政府农业投资管理体制,提高政府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可以效仿西方国家,建立对农民收入的直接补贴制度。

(二)加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切实改进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的差距

一是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要强化中央、省市级政府的支出责任,建立规范化的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逐步由中央和省级政府承担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二是加强政府对农村卫生的支持力度。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是政府的职能,应该通过建立专项农村卫生专项转移支付制度,保证落后地区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三是要坚持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导向,探索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总体思路是:坚持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导向,坚持分阶段、逐步完善的原则,坚持地区差异原则,加大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优先解决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的差距,最终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应从条件已基本成熟的经济发达地区,逐步推广到全国;先在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再逐步建立养老保险;必须从最需要保障的困难群体入手,逐步扩大保障范围。

(三)改革土地征占制度,依法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

土地征用既要保证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用地,又要给农民以公平的补偿。现行法律无法有效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需要有新的立法和政策。

1、严格界定动用国家征地权力的公共利益类型。政府只有为“公共目的”才动用强制性的征地权。政府不能利用国家的强制力专门为一般营利企业去取得土地。工商业等营利性用地只能通过购买获得。

2、对农民实行公平补偿。土地征用补偿的内容,包括地价补偿、地上物(土地改良物)补偿及其他补偿。中国并不是按土地的实际价格对失地农民进行补偿,而是按征用土地的原用途进行补偿,以征地前耕地若干年的产值为标准,征地补偿费明显偏低。为了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征地补偿必须以土地的市场价值为依据,实行公平补偿不能以侵害农民利益为代价降低建设成本。

3、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并为他们提供社会保障。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障,在保障资金筹集方面,应坚持政府、集体、个人共同出资的原则。在征用土地时,必须从土地出让金中拿出一部分,建立起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有条件的地区,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为失地农民建立起与城市地区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

4、要修改有关法律,保证在征用农民土地过程中,农民有充分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政府在提出用地申请时,先要进行公告,让土地权利人对其合理性和合法性提出质疑;在批准用地后,要再次公告,并就赔偿等问题与土地权利人进行协商,若有争议可以申诉和申请仲裁,裁决不成,可以向法院申诉或上诉。

(四)公正对待农民工,让进城农民融入城市

国家要尽快建立针对农民工的相关规章制度,切实保护好农民工的相关权益。

1、国家要尽快建立针对农民工的相关规章制度,规范化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各种准入限制,实行一视同仁,平等竞争。取消专门面向外出就业民工的就业证卡,简化农民外出就业手续。新的居民身份证管理条例已经颁布,要适时取消对外来人口实行的暂住证制度,实行暂住申报制度。清理整顿对外出或外来务工人员乱收费。

2、加大对农民工保障的投入,完善保障制度。保障农民工子女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要建立并完善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的工作制度和经费筹措保障机制。在公共卫生领域给民工市民待遇。要将无法享受到医疗保险的民工吸纳到城市医疗救助的范围内。要做好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的工作。参考文献

[1] 洪银兴,陈雯.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24,(4).[2] 韩俊.中国:由城乡分割走向城乡协调发展[J].中国软科学,2024,(3).[3] 吴晓华.加快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J].经济界,2024,(4).[4] 焦伟侠,陈俚君.关于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24,(1).

第四篇: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逐步形成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

(一)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

提升都市区和城市群功能。加强杭州、宁波、温州和金华—义乌都市区建设,集聚高端要素,发展高端产业,带动周边县市一体化发展,加快形成杭、甬、温三大都市圈和浙中城市群。杭州要充分发挥科教文化和休闲旅游等综合优势,建设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打造长三角重要的中心城市。宁波要发挥产业和沿海港口资源优势,推动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发展,建设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和能源原材料基地,打造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和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温州要发挥民营经济优势,建设以装备制造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商贸物流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基地、国家重要枢纽港和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成为连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城市。金华—义乌要发挥特色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优势,聚合发展主轴线,建设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和高技术产业基地,加快推动浙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带动浙西南乃至周边地区的发展。

做强省域中心城市。加快省域中心城市人口、要素和产业集聚,增强城市经济综合实力,优化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把区域中心城市培育成为综合服务功能完善、集聚辐射能力强的大城市,形成城市集群化发展的格局。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县级市培育成为区域中心城市。湖州要发挥临湖和生态优势,加快南太湖区域综合开发和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建设,打造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和连接中部地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嘉兴要发挥近沪和临湖、沿湾优势,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打造运河沿岸重要的港口城市和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绍兴要发挥历史文化和产业优势,建设长三角先进的工贸基地,打造江南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宜居城市。衢州要发挥对内开放门户和区域性交通枢纽作用,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和特色产业基地,打造浙闽赣皖四省边际中心城市。舟山要发挥海洋和港口资源优势,建设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打造大宗商品国际物流基地、现代海洋产业基地、国家级海洋科教基地和群岛型花园城市。台州要发挥民营经济和沿海港口优势,建设临港先进制造业基地、民营经济创新和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打造长三角南翼节点城市。丽水要发挥生态优势,建设绿色农产品、特色制造业基地和生态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打造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和浙西南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提高县城集聚能力。统筹城乡空间布局、基础设施、资源配置及综合配套改革,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县城人口集聚、产业集中和功能集成,完善“省管县”财政体制,进一步加强县(市)政府的社会和公共服务职能。全面推进扩权强县改革,提高县城集聚和辐射能力,推动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培育中心镇和小城市。坚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梯度发展的原则,分类引导和培育现代小城市、都市卫星城、专业特色镇和综合小城镇。突出中心镇的片区中心作用,引导周边乡镇组团式发展,促进中心镇的人口集聚、空间拓展、产业转型,提升中心镇生产、流通和生活的综合功能。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全面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建成一批管理水平高、集聚能力强、服务功能全的现代小城市。

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科学编制城市规划,加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集约节约利用城市土地,统筹地上地下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切实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加快建设省域城际轨道网络和综合交通枢纽,着力整治交通拥堵等“城市病”,推进“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改造,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全面推行“数字城管”和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健全城市公共服务。弘扬独具特色的城市人文精神,不断提高市民素质。

(二)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增强农民创业增收能力。深入实施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大力开展现代农业技术和农民务工技能培训。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农家乐、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大力发展乡村精品农业,推进特色专业村建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服务功能。

深入推进村庄整治建设。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构建农村生态人居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生态产业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按照生产要素集中、人居环境优良的要求,培育建设2500个左右的中心村。积极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推进连线成片村庄整治建设,力争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和

绿化等整治建设覆盖全省村庄。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对规划保留、尚未整治的10000个左右一般行政村的环境综合整治,保护文化特色村。加快农村住房改造建设,提高农村政策性住房保险水平。

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快乡镇、中心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支持供销社、信用社等机构在中心村建立网点,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向农村地区延伸服务,加快“千村千社便民工程”建设。深入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和广电惠民工程,继续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广电站和邮政所建设。全省绝大多数农民能够就近享受到文化、体育、卫生、培训、幼教、养老、通讯、邮政、气象等基本公共服务。

(三)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市化格局,引导人口、经济向适宜开发的区域集聚,保护农业和生态发展空间,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对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部分城市化地区要优化开发。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化地区要重点开发。对影响全省生态安全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发展农业条件较好的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经济地区,要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开发。对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要禁止开发。

实施差别化区域政策。根据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加快制定实施分类指导的财政、投资、产业、土地、环境等政策。进一步完善省级财政转移支付政策,逐年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域等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实行按主体功能区安排与按领域安排相结合的政府投资政策,按主体功能区安排的投资主要用于支持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的发展,按领域安排的投资要符合各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修改完善现行产业指导目录,明确不同主体功能区的鼓励、限制和禁止类产业。实行差别化土地管理政策,科学确定各类用地规模,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实行不同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环境标准。

完善考核评价办法。按照不同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各有侧重的绩效考核。优化开发区域要强化经济结构、科技创新、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评价。重点开发区域要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质量效益、节能减排和城市化等实行综合评价。生态经济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要突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以及粮食生产能力等方面的评价。禁止开发区域要全面评价自然文化资源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情况。

(四)促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

大力发展山区特色优势产业。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山区资源,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绿色食品加工和低碳环保产业。深入实施“兴林富民”工程,加快推进生态公益林建设、林分升值改造和林业产业化,建设富裕的生态屏障。积极发展乡村生态工业和来料加工业,大力发展森林、观光、运动、休闲、养生、民俗等乡村旅游,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致富门路。加快建设“山上浙江”,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加大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研究制定新一轮扶持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实施重点欠发达县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工程,进一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生态补偿力度,加快欠发达地区交通、水利、能源、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优先发展教育,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欠发达地区创业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小县大城”战略,促进人口“内聚外迁”,加快生态城镇建设。重点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海岛地区和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支持景宁加快建设成为全国畲族文化发展基地。

深入实施“山海协作”和结对帮扶工程。按照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原则,进一步完善山海协作机制,加快建设山海协作共建园区,深入开展发达地区市、县、乡对欠发达地区的三级对口合作帮扶,提高结对合作帮扶成效。重点支持对口欠发达地区改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设施条件。鼓励引导产业合理转移,合作共建生态产业园区。继续办好“义博会”山海协作专区,积极利用重大展会等各种平台支持欠发达地区开拓市场。

第五篇:城乡协调发展的问题及对策(DOC)

论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摘要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任务,十八届五中全会再次把“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作为增强发展协调性的重要内容。本文重在把握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和重大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详细分析城乡区域在基础设施和基础公共服务不协调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的任务,工业化、城镇化为根本途径,市场机制为基本手段,党和政府为统筹主体”的发展思路,提出构建劳动就业,收入分配,产业发展,社会保障,公共管理等五大体系的具体解决方案。

关键词:协调发展,经济,内涵,发展思路

I

目 录

一、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和意义.................................................1

(一)、城乡协调发展是保证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现实选择.........................1

(二)、城乡协调发展是根本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1

(三)、城乡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2

二、城乡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现状.........................................2

(一)、交通基础设施.........................................................2

(二)、水电基础设施.........................................................3

(三)、通讯基础设施.........................................................3

(四)、教育基础设施.........................................................3

1、师资力量方面...........................................................3

2、硬件设施投入方面.......................................................3

3、学生方面...............................................................4

4、教师福利待遇方面.......................................................4

(五)、医疗保障基础设施.....................................................4

1、保障对象区别对待.......................................................4

2、管理效率低.............................................................4

3、医疗资源配置不公平.....................................................5

4、参保受益面过窄.........................................................5

三、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5

(一)、经济层面.............................................................5

1、建立科学的经济一体化规划...............................................5

2、建设中心重点城市.......................................................5

3、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5

4、建设新型乡镇企业.......................................................6

(二)、社会层面.............................................................6

1、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6

2、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6

3、推进城乡就业劳动一体化.................................................6

4、推进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7

(三)、教育层面.............................................................7

1、加大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7

2、完善农村教育的管理体制.................................................7

3、建立城乡教育资源互动共享的运行机制.....................................7

(四)、医疗保障方面.........................................................7

1、拓展医保覆盖面.........................................................7

2、改革户籍制度...........................................................8

3、均衡配置医疗资源.......................................................8

4、加大政府投入...........................................................8

四、结束语.......................................................................8

II

一、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和意义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协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城乡协调发展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城乡协调发展经济,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同时解决“三农”问题,进一步带动我国九亿农民奔小康,走上富裕道路。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通过政策和体制的改革,协调城市和乡村,城市居民与农民的关系,把他们作为一个整体,共享社会基础设施和基本社会公共服务,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支撑城乡经济的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推动社会主义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农业虽然在我国经济产业中占的比例不大,但是作为一个拥有九亿农民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三农”问题是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覆盖人群要全面,如果到2024年我国在速度和总量上完成了小康社会目标,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就算不上真正的实现了小康社会目标。我们必须打破乡镇、农村、城乡之间的界限,不断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形成,保证我国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一)、城乡协调发展是保证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现实选择

我国城乡经济不平衡的现状主要表现为农民收入过低,其不仅难以满足其自身的生活需求,更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消费是带动经济发展的其中一个主要的动力,但农民因为收入过低,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直接影响到农村市场的发展,无力对城市和工业的发展提供支撑,进而影响到我国整体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城乡协调发展是根本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

“三农”问题一直以来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我国农民数量大,农村贫困人口多,而且农业又是我国经济的薄弱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农村是薄弱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突破点就在于 1

处理好“三农”问题,通过城镇协调一体化发展,兼顾农村,共同协同推进,实现工业带动农业,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富裕。正如总书记在一些重要会议上对“三农”问题做了重要的阐述和部署。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总书记深入阐述了健全城乡一体化机制问题,突出“食为政首”的战略布局,对农业农村的重点工作作了部署,对处理好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提出明确的要求和基本原则,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确保农产品的质量与品安全,解决“谁来种地”问题,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方面,他也做了全面阐述了“三农”工作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基本问题。如果不协调城乡发展,不仅“三农”问题得不到解决,城市的许多问题也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三)、城乡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协调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突破口,按照“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要求,精心谋划未来五年美好的蓝图,全力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努力形成多层次、全覆盖、互促互动,有机融合的发展格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核心就是全面。覆盖的人群要全面,涉及领域要全面。如果到2024年我国在总量上完成了目标,但城乡发展不协调,就算不上真正实现了目标。因此,城乡协调发展,既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二、城乡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现状

基础设施是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基础设施主要不仅包括公路、铁路、机构、通讯、水电、煤气等公共设施,而且包括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即“社会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各项事业的发展基础。

(一)、交通基础设施

我国城区上下班高峰期交通拥堵严重,乡村道路窄而且面损严重,经常可以看到大面积路面损坏却未及时修补。城乡道路规划良好,公路线路覆盖面广,农村道路覆盖面不及城区,农民群众出行虽然大有改观,但有的偏远地区道路少。农村公交、班车少,农民出行不便。

(二)、水电基础设施

城市水电采用网络管理,给市民带来便利。但农村供水电基础设施受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条件的制约,农村居民用水和用电状态仍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有的农村地区缺乏排水系统,农村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造成农村水资源污染的加剧,由于农村降水无法满足农村生产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开采地下水。由于农村水资源的缺乏,农村电网的建设运行落后于城市。许多农村电网仍是六七十年代的设备和线路老化严重,容易断线,线路与房屋、树枝、通讯线路等物体安全距离不够。农村电能损耗大,电价居高不下。农村普遍电压不稳定,用电可靠性差。

(三)、通讯基础设施

城市宽带网络、电话通信网、移动通信网和通信网覆盖全区。城市居民入网率高达百分之九十多,几乎每家每户都拥有计算机。但农村宽带、电话通信网等覆盖面低,有的偏远地区根本没有宽带和通讯网络,而且农民因为入网费用相对较高,所以宽带、通讯等入网率低。更因为经济的压力,农村拥有计算机数量很少,互联网发展滞后。

(四)、教育基础设施

1、师资力量方面

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没有一个优质的教师团队,许多优秀的教师资源拥向城市,从而影响了农村的教育质量。农村教师工作量大,一周基本上每天都有课,并且有的学校的老师代几个科目,还得完成每学期教育局布置的相关任务,繁重的工作量导致农村教师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考虑教学的质量,只能例行公事,完成任务,并且农村教师身心的疲惫导致许多教师都想调换个好环境,造成了优质教师的严重流失,师资力量薄弱造成教师工作量大,影响工作热情,进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2、硬件设施投入方面

目前,城乡学校教学质量软件上的资源相对是平等的,然而在硬件设施上,农村学校和城区的学校不可相提并论。许多农村学校没有媒体设备,农村学校几乎都不上音乐、体育课。因此,硬件设施的落后目前是农村教育的一个最普遍现状。

3、学生方面

由于农村经济压力,许多农村外出打工务工,把孩子留给年迈的父母照顾。但对于孩子的教育,他们的爷爷奶奶们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与教师的教育观点和方法有很大的差距。很多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一切责任就都是学校的了,根本不配合学校和教师去教育孩子。这些孩子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性格孤僻、偏执,难以沟通,严重影响到老师教育。

4、教师福利待遇方面

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教师福利待遇低。有的农村学校的教育基本没有福利待遇,导致教师的回报与付出不成正比,而且作为农村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和超负荷工作量也不是问题的根本,更重要的是要获得认可和尊重。各地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几乎没有,学校的基础设施及维修全靠学校自己承担,社会救助、投资办学体系在农村基本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学校根本没有能力给教师发放福利待遇。

(五)、医疗保障基础设施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能否解决好广大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从目前看来,农村医疗保障与城市相比较,还存在诸多问题。

1、保障对象区别对待

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障制度是按照居民的户籍属性来划分的,农业户口居民享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而城镇居民则享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二者在缴费基准、保障水平等方面有所不同,被人为地分割开来,形成两种相对独立的保障体系。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自己无权自由选择已有保障的类型,一切得以居民的户籍为标准。这种制度设计与我国快速的市场化、城市化格格不入。

2、管理效率低

我国现行医疗保障制度的管理模式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分管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卫生部门分管农村合作医疗,民政部门分管医疗救助,形成城乡分离,多头管理的格局。这种管理导致参保人员的保险关系难以调转续接,并且城乡医保管理中心未形成统一 4 的网络及信息的共享,导致许多信息不对等,甚至重复建立,严重影响到医疗保障的管理以及资源的浪费和工作效率的低下。

3、医疗资源配置不公平

城乡医疗资源配置不均,公平性缺失。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而农村的医疗资源则严重短缺。城市医疗资源过分集中造成资源闲置与浪费,农村医疗资源紧缺,医疗设施不全备,人才缺失,服务质量差,硬件环境建设无法满足农村居民的医疗需要,看病难的问题依然严峻。城乡居民在保障水平上的差异凸显出制度安排的重大缺陷,对农村居民而言,显然是极不公平的。

4、参保受益面过窄

由于农民信息获取渠道较少,加上国家政策宣传不力,导致许多农民对医疗保障认识不足,参保不积极。同时,筹资和保障水平总体不高,部分重病患者参保后个人负担仍然较重。

三、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经济层面

1、建立科学的经济一体化规划

要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科学的城乡经济一体化规划。只有合理规划了城市、乡镇和农村的经济,才能确保资金的合理利用,使城市规划真正成为指导和调控城乡建设和发展的有力手段和公共政策,保证了城乡之间的资源合理配置,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

2、建设中心重点城市

城市一体化的主要途径是“以城带农”,建立中心重点城市,加快建立以大城市为龙头,集中力量,以点带面,优势产业为支撑的城镇体系,着力推进城市经济的崛起,发挥重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城乡互动,区域协调发展。

3、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要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最主要的是发展农村经济。由于我国社会结构的多元化、公共投入等进一步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对资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就需要金融资金支持农业经济资金的需要。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可以帮助农民从金融机构以低利息借到资金来发展农村经济,5

进一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为农业生产和农民提供更多的保障。

4、建设新型乡镇企业

新型乡镇企业的建设,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农业产业优化为主线,以发展特色农产品为重点,以农产品加工业为核心,着力延伸产业链条,带动农业转型,抓好机遇,加快实现农业产业的转型,最终活跃农村市场并带动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二)、社会层面

1、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要加大对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和改造力度,以城市为中心区依托,逐步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向城乡结合部延伸,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在道路、能源、给排水、供热、垃圾、污水处理、电信、水电等设施方面的投入,逐步完善乡镇、农村的社会功能,切实地做到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提高农村建设质量,丰富农村生活。

2、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随着城乡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城乡之间的公共服务差距也日趋变大,特别是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险等方面的差距更为明显。加大对农村公共设施、社会保障、社会救助、文化教育等满足人民公共需求的投入,加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公共事业建设基金,扩大公共财政覆盖的范围。贯彻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调整财政扶持农业,农村发展的基金支出机构,统筹安排财力,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提高农村居民享受公共服务的水平。

3、推进城乡就业劳动一体化

城乡经济差距的扩大归根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没有活力,农村经济滞后发展导致农民收入低,所以要解决城乡差距,就必须得解决好农民的收入和就业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走向了城市劳动市场。为了城乡就业劳动一体化的建设,保障了农民劳动者同城市居民平等享有劳动权利和发展机会制度。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市场,同时要建立以职工教育为重点,以提高劳动力就业能力为目标,适应市场需求的职业培训体系,大力培育新型农民,6

不断地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提升就业水平,破除农民就业门槛的限制,实现城乡就业的平等化。

4、推进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

在农村的管理方面,要突出管理思想、管理体制、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的创新,形成适应于我国农村发展的要求的管理体系,打破城乡管理分割的现状,要建立包括户籍管理、劳动市场、资源配置、国民收入分配等国民待遇平等的政策。

(三)、教育层面

1、加大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

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教育的力度,并明确其在农村教育中所肩负的责任。一方面要增加省财政对农村教育的投资份额,特别是要加大城乡差异明显的城市财政倾斜。另一方面把农村教育投资主体从县级政府上移到省级政府。同时为了在地区和城乡之间进行统筹,城乡管理主体和投资主体都上升到省政府,保证政府对城乡投入力度的均衡。

2、完善农村教育的管理体制

依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城乡经济差距大,农村教育经费仅依靠县乡教育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分担责任,加大县级以上各级政府财政对农村教育经费投资主体责任,健全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机制。

3、建立城乡教育资源互动共享的运行机制

在我国教育运行机制方面,城乡教育应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进行思考,从改进农村教育做起,实现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与共同享用。要实现这一点,除依靠市场机制是不够的,还需要国家制定相应的政策来引导,使城乡教育资源能够实现效用最大化。

(四)、医疗保障方面

1、拓展医保覆盖面

政府需要扩大新农合的覆盖面,将所有农村居民纳入到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中来;并且要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解决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缺乏医疗保障的问题;还需要创新医疗保障制度,把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等特殊群体纳入到基本医疗保险的范围之内;此外,要确保大学 7

生这一新兴群体的医疗保障,做到应保尽保。同时,把基本医疗保险与其他商业保险有效结合起来,提高大学生的医疗保障水平。

2、改革户籍制度

城乡居民的身份平等是实现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的前提和基础。城乡二元化的户籍制度是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的体制性障碍。只有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实施弹性化、人性化的户籍政策,才能取消城乡居民在身份上的界限与差别,建立户随人转,以居住地、职业为基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放宽户籍条件限制可以保障居民对不同医保种类的自主选择权,从而实现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公平优先的价值取向。

3、均衡配置医疗资源

通过均衡配置城乡医疗资源,构建大病进医院、小病在社区的医疗保障新格局。城乡之间医疗设施与医务人员对口援建。城市大型医院通过向小城镇提供医疗设备,培训小城镇医疗人员,医学专家到城镇巡回治疗,从而实现城乡间医疗资源的平衡分配和共享。同时统一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建立对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资格进行一体化审批、管理与考核的医疗保障管理体制,整合管理资源、降低管理成本,克服多头管理的问题,实现城乡医疗资源的一体化管理。

4、加大政府投入

政府的医疗保障投入总费用偏低、个人的医疗支出比例偏高,已成为制约我国医疗保障城乡均衡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政府应当承担医疗保障的公共财政责任,逐步加大医疗保障的财政投入,尤其是要加大对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大学生等特殊群体医疗保障的财政投入。国家必须对农村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对困难区县、困难群众医疗保障的补助力度,做到应保尽保;建立针对农村医疗保障的长效财政预算增长机制,降低医疗救助门槛,提高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从而尽可能地缩小城乡医疗保障的差距。

四、结束语

在中国特色社会事业总体布局下,“协调”将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强大动力。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城乡协调发展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途径。8

通过对我国城乡差距现状做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解决城乡差距的相应对策,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健康发展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如何认识城乡协调发展.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本类热门推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