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单位申请报告范本三号文库
- 现单位申请报告范本三号文库
- 申报文明和谐单位汇报材料三号文库
- 小学六年级作文复习资料三号文库
- 在校大学生塑造人格更重要 四辩三号文库
- 旅游营销中的世俗与人性三号文库
- 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思考三号文库
- 玉林师范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三号文库
- 市中医院人感染H7N9禽流感应急预案三号文库
- 动漫论证报告(推荐5篇)三号文库
- 供销社成立60周年征文选三号文库
- 经济工作会议典型发言三号文库
- 学会感恩演讲稿三号文库
- 区卫生人才工作汇报(五篇范例)三号文库
- 八年级下册政治复习提纲5篇三号文库
- 云南省2024年定向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集三号文库
- 2024年广播局人才工作总结三号文库
- 面对新形势抢抓新机遇推出新举措全力助推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新突破三号文库
- 阅读流年三号文库
- 人才科科长竞争上岗演讲稿三号文库
- 风投“围啃”鸭脖 周黑鸭着手上市三号文库
- 大学生干部人际交往三号文库
- 观陆犯焉识有感三号文库
- 人力资源之梯队人才建设三号文库
- 2024年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三号文库
- 关于廉洁从业的学习心得三号文库
- 在人才工作大会上的讲话三号文库
- 2024年2月金融统计数据三号文库
- 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调查报告三号文库
第一篇:美丽心灵读后感
人性之大美的赞歌
—观电影《美丽心灵》有感 乍看《美丽心灵》这部电影,没想到竟是一部真人真事的传奇故事,更没想到这是一部真实天才极富人性的剧情片。赏罢之后,不禁为其中透露出的温情的人性之美折服。
故事的原型是数学家小约翰.福布斯.纳什,小纳什从小就表现出了非凡的数学天赋,并于1974年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学习,进而研究数学。这个“来自远方的天才”没有上预备班,也没有富足的亲戚资助他进入“常青藤盟校”,甚至对优雅的社会交际都不屑一顾,他有的是对数学的由衷热爱以及探求真正有意义的理论。终于,一次偶然的灵感让他写出了关于博弈论的论文—竞争中的数学,把人们已经接受力一百五十年的亚当斯密的理论做了完全不同的解释。纳什的人生开始了第一次飞跃。后来纳什进入了麻省理工学院,一个好多美国人梦寐以求的理想之地。然而,生活的平淡让这位数学天才并不满意,直到神秘兮兮的威廉-帕彻招募他参加一个绝密的任务,破解敌人的密码。这虽是一个耗时劳神的工作,但他却特别喜欢其中的挑战性。从此,纳什的命运开始发生巨变。他被这项工作深深地迷住了,并最终迷失在这些无法抵御的错觉中,并且患上了令人可怕的妄想型精神分裂症。现在的纳什再也不是风度翩翩的数学天才了,而是一个整天沉溺在幻觉中,不修边幅的近乎疯狂的疯子了。这让他的妻子艾丽亚吓坏了,但这位坚强善良的妻子怀着对对坚贞不渝的爱情的承诺,一如既往地决定和可怜的丈夫与这场被认为是只能好转、无法治愈的疾病作斗争。处在病魔重压下的纳什要想恢复常态绝非易事,经历了无数困难后在妻子的坚强支持下纳什终于找回了最初的自己,并一如既往地继续进行着他的工作,并于1994年获得了诺贝尔奖。
这部电影情节并不曲折复杂,也没有什么特技效果刺激观众,更没有什么宏大的严肃的主题发人深省。就是这部看起来平平,不够刺激悬疑的自传性电影赢得了好多人的青睐,为什么呢?我想,这恐怕与其中折射出的人性之美不无关联。故事中的纳什虽然是数学天才,却也是一个具有美好心灵的普通人,艾丽亚更是像一位具有人性之美的圣母玛利亚,在纳什遭难的期间,她能不离不弃,根源于她内心的人性之美,纳什的神奇般的恢复,更是离不开多少次对人性之美的呼唤。所以,即使故事中没有特别感人的情节,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其中无意间透露的人性之美的赞歌。
现实中的人们,是不是缺乏了对人性美的追求呢?人性之美,是一种自然美,非物化的美,非功利的美,她不要求回报,不奢望收获,只是祈求人人都有一颗美丽的心灵。有一首歌这样说;“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而我更愿意相信,只要人人都保持自己的一份人性之美,人间处处都有美丽心灵。
第二篇:美丽心灵读后感
《美丽心灵》观后感
天才与精神疾病只一步之遥,有出色优势时要防止负面问题的出现,不能戴有色眼睛看待生活中患有各类疾病特别是精神疾病的人们,要学会理解包容别人,要培养阳光思维。特别是从事心理咨询的职业人员,要有崇高的使命感与责任心,进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藏身。
我认为这部电影之所以可以成为经典的心理电影,并且获得第74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女配角,第59届金球奖戏剧类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编剧8项大奖,其出彩之处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简要介绍。
首先是剧情方面。
《美丽心灵》是约翰-纳什教授生平的传记,或者说,一个真正的天才的故事。是的,约翰-纳什正是一个100%的天才,27岁获得博士学位,30岁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教授,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的平衡论(包括非合作博弈论)广泛应用于经济领域,开创了全球贸易的理论基础,博弈论的基本原理还被应用于化学和生物学领域。不幸的是伴随着他的成功,一种精神分裂症已经与它如影相随。他是一个事业的强者,却是现实生活中的弱者,不善交际,谈女朋友时往往出言不逊遭人侮辱与溪落。更严重的是思维和感觉出现障碍,身体有被植入异物感,在他的生活中出现了幻觉、幻听与幻想。当最初看到这些剧情简介时我没有信心看下去了。这样一个剧情固然感人或者煽情,但实话说有点点平淡无奇,类似的电影一抓一大把,比如《汪洋里的一条船》、《典子》,基本上看到开头就能猜到结尾,除了感动之外没什么感觉。我所猜到的情节是这样的:由于解密码工作过于复杂,纳什得了精神分裂症,而妻子和朋友们对他不离不弃,帮助他与疾病斗争,最终病情好转,在学校任教还获了诺奖,大团圆结局。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纳什或许是不幸的但是同时他也是幸运的!尽职尽责的医生们没有放弃他,挚爱的妻子没有放弃他,大学里的教授和学生没有放弃他,整个社会没有放弃他!
爱情上他是幸运的!在他已经患上精神病但不很严重时,美丽姑娘艾丽西娅出于美女爱英雄的情愫,接纳并爱上了纳什。在纳什发病并威胁到她的生命安全时,她把孩子送回娘家,自己不弃不离,她理解丈夫不愿意去精神病医院治疗的担心,把丈夫留在身边,在住家休养中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料,并顶住巨大的精神压力支撑着一个家庭走过忧患。这又是一曲爱情挽救生命与拯救健康的颂歌,这是美丽心灵最生动的诠释。为此,饰演妻子的女演员在该片获得四项奥斯卡大奖中占有其一:最佳女配角奖。
当纳什患病经常被幻觉引导,不自学地到自己所在学校普林斯顿大学讲学时,大学同事们给予了一个精神病人相当的包容与理解,配合纳什重新找回自我。影片后部,他的同行们在一个茶馆纷纷把自己的派克钢笔摆放在纳什的桌前,这是对一个科学科学家最尊贵的敬意,是对一个精神病人最温馨的抚慰,这也应该是美丽心灵的群芳谱吧。纳什生活在一个充满关爱与理解的家庭与大学校园里,这是精神病患者运用自己良好心理品质战胜疾病的客观条件。
纳什患病后,除了产生幻觉让他分不清生活中的真实与虚假外,庆幸他有一定自知力。在亲人的关怀与医院进行药物治疗、胰岛素注射和电休克疗法下,他自己始终有一个信念,要以自己的意志战胜心理或精神疾病。他没有破罐破摔、自暴自弃,始终配合治疗。直到老年,虽然这种分裂症没有得到根治,但他仍然坚强地治疗与生活,直到1994年获得经济学诺贝尔奖。应该说,纳什不管是事业上的成功,还是与病魔抗争,最终主要靠他自己。来自心灵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也许是编剧与导演给我们的深层启示。
影片取名为《美丽心灵》真是恰到好处。纳什有着一颗美丽的心灵,他为了承担家庭的重担,为了照顾儿子,为了满足妻子的需要,而停止了吃药。并在别人的嘲笑与医生的不赞同下,坚强地活着与心理疾病做斗争。他的心是洁净的,他的坚强意志使他的心灵得到美化。艾丽西娅是个美丽的天使,拥有着美丽的心灵,守护着她的爱人。面对得了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丈夫,面临受伤的威胁,抱着刚出生的儿子,她丝毫没有退缩,坚强地承担起了这个在风雨中摇曳的家。纳什的朋友阿芬问她:“你还撑得住吗?”她说:“有的时候我恨纳什,恨上帝。但每当看者纳什并告诉自己他是我的白马王子时,我便成了一个爱他的人,虽然这样的时候不多,但却足够了。”多么伟大的女人,至少也该是个了不起的女人。她是美丽的,她神圣的爱使她拥有一颗美丽的心灵。马丁-汉森等给予纳什帮助和鼓励及关怀的人都拥有一颗美丽心灵,他们用自己宽广并温暖的胸怀接纳了一个有着心理疾病的人。纳什、艾丽西娅、汉森等人都在用自己的爱架起了一座通往美丽心灵的桥梁。
其次从电影本身欣赏价值来看,《美丽心灵》无论是情节设计和拍摄手法都不落俗套,出乎观影人的预想。
而罗素的精湛演技也将纳什的内心世界演绎的极度逼真,不论从哪个角度看,本片都可以作为电影艺术的教学片。演绎精神病患者和酒鬼是有很大难度的,也是演技派演员的试金石。原因在于,精神病患者和酒鬼不是希特勒那样的人人公认的混球加坏蛋,他们首先是或者说本质上是无法控制自己的病人,所以,极端地表现他们令人厌恶的表象是无法令人信服的;另一方面,他们的所作所为的确给人们,特别是亲人和朋友带来直接的伤害,所以,过多地以同情的心态表现他们也是不准确的。在这样一个两难困境中,《美丽心灵》采用了首先以主观视角(即纳什的幻想、幻听等)进行描述,使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纳什幻想的世界,同时造成观众的错觉,以为那就是真实的情景。然后又重回客观视角(即纳什所处的真实环境),使观众恍然大悟,而又深深地同情纳什的遭遇。在这一过程中,罗素的领袖气质和忧郁神情有力地推动了情节发展和人物塑造。
影片另一独到之处在于,没有采用惯常的大量渲染亲人和朋友支持的表现手法,将重心放在罗素身上,借助罗素的个人魅力突出纳什面对困境的超凡勇气、超强意志力和超人智力。换句话说,本片完全可以更名为《坚强心灵》或《超人之精神病患者版》,这时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导演为啥选择罗素这样一个硬汉来演绎经济学家纳什。
有位名人说,世界上最难战胜的人是自己。我在无数次的亲身体验之后,不得不佩服这位哲人的先见之明是多么精准。人可以超越一切,却无法超越自己。但在看了《美丽心灵》之后,在体验了约翰•纳什博士痛苦而伟大的人生境遇之后,我不得不承认,人的精神和毅力是万能的!“精诚所致,金石为开”,这位唯一获得诺贝尔奖的精神分裂症科学家便战胜了自己,赢得了世上的最高胜利!他无比坚韧而美丽的心灵,为我们树立了一座永不动摇的丰碑!
第三篇:美丽心灵读后感
谈《美丽心灵》中蕴含的心理学知识
——电影《美丽心灵》观后感
很早以前就听说过《美丽心灵》这部电影,有人称它为心理学的不得不看的经典电影。但始终没有去看,因为以前也曾冲着名气去看过几部心理学的电影,但看后很失望,倒并不是说电影拍得很差,因为这些并不是我所喜欢的电影类型。首先,这些电影的制作往往不是非常精良,属于小成本影片。其次,电影的剧情往往非常夸张,如《爱德华大夫》里的男主角,看着类似两条痕迹就会做出夸张的恐惧表情。不是大惊失色就是打翻杯子,看着我会心打颤,不禁疑问“哪有这么多神经病”。看《美丽心灵》是在临床心理学的课堂上,虽然对这类电影并无太多期待,但还是打算认真去看,因为看后有观后感的作业。
令我惊喜的是电影的开始部分就抓住了我的心,因为它很像一部好莱坞关于超级英雄的电影,男主人工拥有超能力,可以随便破获敌国的情报,他身系美国的国家安全。而这正是我所喜欢的电影类型。可是一个问题也随之而来,这和心理学有什么关系吗?看到作者在大学做演讲这里,也并没有心理学内容出现。到突然出现一些神秘人抓住我们的主人公,我仍然选择“相信”我们的故事主人公,这些神秘人是来迫害他的。可是,随着剧情的深入,真象才开始一点点浮出水面。所有的中央情报局人员、秘密联络站、演讲时迫害他的人、男主人工的超能力等等都是虚幻的,是男主人工的幻觉。看到这里,我才恍然大悟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心理学电影——讲精神分裂症的电影。
电影里男主人公的精神分裂症状在旁人看来也许很不可思议。但是作为一个学过心理学的人来说,我们理解这并没有夸张。幻觉之所以称之为幻觉就在于它的虚幻性。男主角一直坚信不疑自己所经历的不是幻觉,而是真实的。幻觉的类型有多种,有些幻觉对于他人,对于社会没有危害,如我们的故事主人公。但很多精分患者存在的幻觉却是被害妄想等等具有伤害性的。在他们看来,很多人都要害自己。所以他会奋起自卫,结果往往是对无辜的他人进行伤害。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种引起社会问题的疾病,需要我们每个人擦亮眼睛进行鉴别。
另外一个令我震撼的是东西方人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的态度。电影里男主角周围的人似乎很理解也很同情他,并没有刻意的疏远和歧视。尤其是自己的妻子更是不离不弃,即使是自己的丈夫因为服用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导致身体出现缺陷,妻子也没有离开他。可是反观我们周围,对待精分患者更多的却是歧视和恐惧。如果谁家里有一个精分患者,那么都会传开“谁,谁,谁是神经病”,或对自家小孩子说“千万别到谁,谁,谁家里玩”„„可见,我们国内对精神分裂症并没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也缺乏相应的救助制度。在大街上经常会出现一些流浪人员。从这些流浪者的症状判断,其中有不少符合精神分裂的症状。记得变态心理学老师说过的精神病院见闻。很多精神分裂症患者痊愈以后,并没有办法离这里,因为社会和家庭的排斥。家里人也因为自家有这样一个人而觉得不光彩。所以很多患者痊愈以后不愿意离开精神病院,幸运的能留在这儿做一些简单的工作。而更多的是进入社会去苦苦融入。融入失败者甚至会自暴自弃,自杀或者走上犯罪道路。而我们的媒体也往往会在新闻标题背后加上“犯罪嫌疑人曾有精神病史”等等副标题。可见,在我国对于精神分裂患者的社会支持确实远远不够。
精神分裂症患者真的可以自愈吗?电影男主角虽然不属于完全的自我痊愈,但他能意识到自己处于病态是非常关键的。这样,他才能自觉接受治疗,努力战
胜病魔侵蚀。最后恍然大悟是因为发现自己幻觉多年的兄妹二人中的妹妹几年以来一直没有长大而选择相信了现实。但幻觉人物还是时时困扰着他。但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才是治疗的最好的开始,病人开始自助就会大大有利于病情的恢复。那么现实生活中的精分患者是否都能意识到自己想法离奇古怪呢?答案似乎并没有那么乐观,很多患者似乎终生生活在幻觉中。在我看来生活在幻觉中也并非一定是一件残忍的事情,幻觉也有美好的一面。许多人生活在幸福的幻觉中,如果有一天这个幻觉被打破,现实的残酷也未必是他所能承受得起的。
记得看过的一些武侠电影和电视剧,当一个人练功走火入魔之后也会沉浸于各种幻觉中,这似乎和精神分裂有许多类似的地方。许多人在幻觉中实现自我突破,最后练得一身绝世武功,如袁和平导演的《苏乞儿》,赵文卓饰演的苏灿在凭空臆造的武圣和长须翁的指点下最终练得绝世武艺。虽然电影是虚构的,但是不是一定没有道理呢?精分状态下的离奇想法难道真的可以给科学带来灵感吗?我坚信是有可能的。历史上许多疯癫的伟大人物虽然无法推测是否是精分,但创造的成就却比很多正常人大得多,例如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飞行家霍华德 休斯是很类似于强迫症的患者。那么精分患者为什么不可以呢?一切伟大的创造难道不是从荒诞不羁开始的吗?
同时,我也在思考,正如弗洛伊德的释梦理论,梦的素材来源于现实的改装、扭曲、愿望的难以达成。我们精分患者的幻觉素材来源于何处呢?是否也是来源于此呢!——现实片段的改装与重组。如《美丽心灵》男主角那样为中央情报局服务的幻觉是否来源于小时渴望成为情报专家等类似这样一个愿望的破灭呢?幻想的那对兄妹与自己亲密无间,是否又是因为自己对人际交往的渴望呢?这一点,似乎没有哪个专家特意做过相关研究,但我想其中一定是大有内容可做的。
虽然凭借自己目前的知识水平连鉴别精神分裂症都不够,但我对精神分裂症的知识依然是非常感兴趣的,希望有朝一日我能找到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治愈类似的疾病,让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日走上正常生活的轨道!但目前能做的除了好好学习相关知识之外,尽自己的努力让那些妖魔化精神分裂症的人了解精神分裂症,并从心底接纳他们。
第四篇:美丽心灵读后感
《美丽心灵》读后感
这是另一场比赛,今天终于可以挥舞胜利的棕榈枝 人类的爱心孕育了这一切,我们生活在其中
感受它的和善、快乐和柔弱
微风中,最平庸的小花给带给我无尽的沉思
眼泪不由得往下落
----华兹华斯《不朽的丰碑》 《美丽心灵》是一本关于一个真实天才的极富人性的书,这本书讲述了一个疯狂天才的真实故事。
众所周知,纳什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天才学者,在数学和经济学,尤其是二者的交叉点——博弈论方面为人类做出巨大的贡献。同时他又是一个深受精神分裂症折磨的病人,在学术生涯达到最鼎盛的时候患上被称为“精神癌症”的精神分裂症,而且一病就是整整三十年,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末,成为一个“游荡在范氏大楼里的普林斯顿幽灵”。
书的前半部分,为我们描述的是一个科学家实现价值的过程,天才的数学家约翰·纳什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很年轻时就作出惊人的数学发现,奠定了经济学中博弈论的数学基础,开始具有国际声誉。影片集中表现的是那种狂热,那种幻想,那份心中的爱国热情。他能从表象的数学公式中,发觉内在的联系。能从天空中的点点繁星中构建属于他和爱人的图形,这种本领注定他是个不平凡的人,拥有不平凡的人生轨迹。
书的后半部分,这样的科学家,竟然疯了,而且潜伏的那么长久。妻子的偶然发觉,开始了纳什的苦难。书中在表现纳什认识到一直以来为之奋斗的事业竟是虚幻所表现的茫然让我感动,那是一种怎样的折磨,或许人在这个时候会感到生命不再存在意义,如同一副全无活力的躯壳苟活于世,但是纳什没有这样做,依靠妻子的支持和那种对祖国,对科学的热爱,让他最终战胜了自己的另外一种世界。
纳什最终也没有摆脱幻觉的世界,但是他所热爱的人和事业给与他承认与帮助,给予了他全新的生活,让他可以在数学的世界里面遨游。或许这就是人的思维的一种真实,作为人,一个普通人谁又能彻底摆脱幻想的世界呢!只是没有纳什来得那么强烈!
纳仕的一生在失败、孤独、成功、迷茫、妄想、绝望中不断的轮回,年少的轻狂、孤独、聪明、失败,青年的成功,中年的痴狂,老年的平淡、宁静,注定了他不一般的人生经历。可是他一生的挚爱---艾丽西亚和身边的朋友对他却不离不弃,用爱去包容他,帮助他,最终成就了一名伟大的经济学家。
我想,纳什的“美丽心灵”在于,他战胜了自己。而这里还有另外一颗同样美丽的心灵,那就是他的妻子。在他生命里最艰难的时候,在他在自己构建的虚幻世界和现实世界痛苦徘徊的时候,他的妻子始终相信他能战胜这些,一直在他身边帮助他,最终用爱战胜了幻觉。
和艾利西亚一起创造这个奇迹的,还有纳什在普林斯顿的那些好友,那些卓越非凡的科学家。他们珍惜纳什的天赋就像珍惜自己的声誉一样,他们给予纳什的温暖和帮助,支撑着纳什在长达30年的患病之后,能够重获理智。
文中不时流露出的普林斯顿那种人文关怀的气息,是此书另一个感动我的地方,纳什患病后的大部分日子都是在普林斯顿度过,里面描写的点点滴滴我都很难相信是真的,然而我还是愿意相信,这样一个有着爱因斯坦、冯·诺伊曼等数学界顶级人物的校园里会发生这样的故事。大学有大爱,大师有大情。
这本书给我的东西太多,不只是对纳什这个传奇人物的了解,更是对于艾利西亚一种人格魅力的敬佩,对普林斯顿那种人文关怀精神的感动。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的心里充满着感动的温情,眼睛几次湿润,纳什无疑是不幸的,30年的重症精神分裂的折磨不是我们能体会的。纳什又是幸运的,他有着如此非凡的智力,这是上苍给予他的厚爱。他拥有着如此忠贞温暖的伴侣,和如此仁厚待他的同事朋友。
阅读此书,在各别章节是困难的,因为中间提到了好多数学和经济学的知识,但是这不妨碍我把握此书最主要的内涵,那就是关于爱,关于不离不弃,关于持久忍耐。
第五篇:《美丽心灵》读后感
《美丽心灵》读后感 15级护理2班-1506122-董飞
作为一部人物传记类的电影,《美丽心灵》很好的挖掘了人内心深处的一些隐秘的情感,并将心理学和人性学融入其中,很好的揭示了人的本性,并且深刻的分析了人对于欲望、爱、恐惧和环境的影响,并将这些东西具象化。这部电影的人物原形是诺贝尔奖得主,美国著名的数学家约翰·纳斯,这位天才数学家的传奇一生和非凡的人生经历引起了好莱坞的兴趣,把它搬上大银幕也是板上定钉的事了。
《美丽心灵》展现了一个天才的思想。纳斯最初给观众的印象是在普林斯顿大学的迎新招待会上,在纳斯的眼中,阳光透过玻璃杯和柠檬的影像,飘浮在空中,然后刚好与旁边一个学生的领带图案重合。纳斯微微一笑,对那个同学说:知道吗?我可以从数学的角度来解释你的领带有多么难看。这就是纳斯,西弗吉尼亚的天才,在他的思想中,数学似乎可以解释一切。他观察生活中的一切,并用数学公式和数学推理来表达生活中的一切。如橄榄球比赛、鸽子的活动周期、一个女人在追抢了她钱包的男人的表现等等,他那著名的博奕论的灵感就是来源于对酒吧里的男女社交活动的观察。透过写满公式的窗户,可以看到纳斯那若有所思的脸,在他眼中的世界是充满数字、逻辑和推理的理性世界,并且在他所理解的理性世界中孜孜不倦地追求。
与他在理性世界中的追求相反的是,他对现实生活的热情不大。影片的开始也通过一些片断表现了纳斯的个性。他生性孤僻,言语不多,拒绝社交,与其他同学的生活格格不入。无疑,纳斯的思想和情感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也许每个天才与凡人都是不一样的,他们有着自己的规律,在自己的规律里存活,天才与疯子,不论他是高贵的王子,还是绝世的天才,不论他是因病无意伤害家人的罪犯,还是在你看来是一个正常人却做着在你看来很滑稽的事,请尊重他。
看完电影发现这句“一个成功男人背后有一个女人,总有一个女人,一个成功的女人”一点不假。执着、坚持、独特,这些美好的励志元素在电影里司空见惯,如何让观众获得不一样的体验取决于电影主创功力的事。但本片更重要的是把人物和内心作为了主要的矛盾点,而这是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且容易忽略的问题。“被指是„精神病‟”的转折大大出乎人的意料,因为前面的一切剧情都是那么“一本正经”,使得短时间内我们还是相信约翰·纳斯先生的“一己之见”是正确的。人生总要经历各种苦难,对于如纳斯先生般的人,困难成就了他。正如他说的:妻子是成就他的唯一因素——即爱的力量。整部电影最后也按一种乐观的结局结束,始终如一的引人入胜,同时影片也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现代社会是重视科技、理性、思维的世界,我们常常忽略了情感。而纳斯的人生经历却表明仅仅是思想的美丽,并非真正人性的美丽。只有美好的情感才能使思想与心灵相融合,才能建构统一而美丽的心灵,这是值得我们深深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