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万书网,千万量级范文库任你选!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三号文库

关于人生感悟的文章:人生如茶

说明:文章内容所见即所得,本站下载的DOCX文档与页面上展示的相同。如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客服QQ:4084380 发送本文地址给客服即可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本文地址:https://www.wanshu.net/fanwen/a3/371040.html

第一篇:关于人生感悟的文章:人生如茶

关于人生感悟的文章:人生如茶

作者/宋凌君

相传有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慕名来到千年古刹普济寺,抱怨自己命运不济,心灰意冷,请求大师指点迷津。大师释圆并没有立即反应,而是沏了两杯“铁观音”茶。第一杯用的是温水沏泡。茶叶虽是茗茶,但经久不闻茶香,无法人口。第二杯,同样的茶叶,用沸水反复浇注,清香扑鼻,沁人心脾。直到这时,释圆才解释道:施主请看,同是铁观音,为什么茶味迥异?用水不同,则茶叶的沉浮就不一样。温水沏茶,茶叶漂浮水上,怎会散发清香?沸水沏茶,反复几次,茶叶沉沉浮浮,才释放出四溢芳香。一席话,说得年轻人茅塞顿开,回去后发奋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终于事业有成。

沏茶的水可能是热的、温的,甚至是冷的。水温的变化决定了茶的味道。这即是饮茶的艺术,又是生活的艺术,更是人生的艺术。同理,水的不同形态变化,也象征了不同的人生状态。假如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的温度是o℃以下,那么他的状态就是冰。他的整个人生世界也就不过双脚站立的狭隘之地。假如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抱着平常的心态,那么他就是一掬常态下的水。他能奔流人海。假如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是100℃的炽热,那么他就会变成水蒸气,化作云雾飞翔。他不仅拥有大地,还能拥有天空。他的世界广阔而高远。

人生如同沏茶。水温够了茶自香,水温不够难人味。那么如何提升人生的水温呢?

信念坚定是动力。人生之旅,举步维艰。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都在所难免。我们应像河水一样,虽然路径弯弯曲曲,但流淌向前的目标始终不变。遇见小石块冲过去,遇见大石头,迂回绕个弯,另辟一条路。挫折和苦难对于强者来说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来说则是万丈深渊。(范文网 www.feisuxs)战胜它,需要我们积蓄力量,清除羁绊,把挫折当成成长的动力,把失败作为开拓的起点。任何时候,不消极、不悲观、不抛弃、不放弃,坚定信念。相信:挫折和苦难都是暂时的。在尚未付出努力之前,每一个人的水都不可能是沸腾的,也都不可能沏出散发诱人香味的茶来。当你执著地坚持把那一壶水加热到足够高时,就能摆脱失意,享受成功的快乐。正如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努力勤奋是捷径。假如将捷径理解为一蹦而就的话,成功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假如将捷径理解为达到成功最短的距离,那么,捷径一定是勤奋,即脚踏实地的奋斗和扎扎实实的努力。经过困苦的煎熬,岁月的浸泡,人生的那杯茶才能够清香四溢。这是对勤劳的肯定,这是就付出的回报。就像具有传奇色彩的美国前国务卿赖斯,从一个备受歧视的黑人妇女成为享誉全球的外交家,是因为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辛劳。要想肚别人优秀,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勤奋与成功昃相辅相成的。踏实做人,努力奋斗,收获的必将是灿烂的未来。

增强实力是硬道理。如果自己的能力水平不够,达不到应有的层次,要想事事成功,人生圆满,自然很难。我们要做一条容纳百川、奔腾不息的河。使自己的能量之水与流动的知识长河相连,保持其活力和动力。“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知识也有保质期,能力素质尚需不断发展提高,才能与时俱进。否则就像一潭死水终会走向腐化。提高实力的最有效方法就是与时俱进的理念,不断更新的知识储备,趔硬的基本功,非同一般的本领。

水温够了茶自香,功夫到了自然成。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实现质变。人生如茶!

作者单位:辽宁省朝阳市第四中学

第二篇:人生如茶,感悟人生

人生如茶,感悟人生

人生如水,说的是人生活的一种境界,而人生如茶,我主要想说的是人生活的一种方式,也就是人生应该如何活法。

把人生比做茶,这是对人生的参禅,也是我对人生的感悟。大家知道,一个人喝茶时间久了,才能真正品出茶的滋味;一个人经历多了,便会悟出许多人生滋味。我去大理旅游时,导游曾经向我介绍过当地人的茶道,说是云南大理白族有喝三道茶的习俗,它的独特风味是一苦、二甜、三淡。

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在品茶呢?青年时期,我们要吃苦耐劳,努力开拓,可以说是喝的是第一首苦茶;中年时期,我们要有所作为,收获成果,喝得应该是一道甜茶;到了老年时期,我们就必须要心态平和,悠然自乐,喝得就是一道淡茶。这既是人生的三个阶段,也是人生的三重境界。

我有时就在想,品茗的过程真得就和人生的过程一样。我们在少年时期,人性初显,无忧无虑,生活的是淡淡的淳味,就像涩且轻的茶一样;青年时期,风华正茂,血气方刚,充满梦想,生活的是艳亮而有色彩,如同新茶一样清香而色艳;壮年时期,事业展开,人性养成,祛除了浮躁,趋于稳定,又保持了色彩和活力;中年时期,人已成熟,心气平稳,但风韵犹存且又不失雅致,是最有品味的阶段;老年时期,世事洞明,名利已远,趋于淡薄又安于清闲。如果你能像品茶一样对待生活,活得就是一种实在,人生如茶,重要的是你对茶道的悟性,也就是对生活的感悟。即使同一品种的茶,不同的人去泡、去品,也会得出不同的滋味,即使其是同道茶,每一泡的滋味也是不尽相同的。就像许多同时代、同年龄、受过同样程度的教育,甚至同一种生存环境下,人们的生存状况、发展程度、取得的成就、生活的幸福感存在差异一样。悟性的深浅决定差异的大小。聪明只决定生存能力,智慧才决定生存质量。

生活既复杂又简单,关键是你如何就感受,去品味。我们常常说一人有一个人的活法,其实就是讲的这个道理。我们常常感叹人生苦短,那你就珍惜每道茶的品尝,品出你自己的滋味,品出你自己的人生。不管你品出什么滋味,那都是自己的人生,别人无法替代。

第三篇:人生如茶

人生如茶,人的成长需要磨练

常言道:“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似乎已成老生常谈,但行动和言语有时是不相一致的。当你的成绩单上出现“红灯”,或是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你的心中是否除了沮丧,别的一无所有?你是否意识到这失败之中有孕育着成功的种子呢!对此,每个人的回答肯定不一样!在此颇有必要谈谈:失败是成功之母。

世上少有一帆风顺的事,而失败却随时会有,否则,那些“发明家”、“文学巨人”的美名岂不轻易地落到每个人的头上去了?综观历史,那些出类拔萃的伟人之所以会取得成功,正是因为他们能正确对待失败,从失败中获取教益,从而踢开失败这块绊脚石,踏上了成功的大道,比如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生的成功不计其数,—生的失败更是不计其数。他曾为一项发明经历了八千次失败的实验,他却并不以为这是个浪费,而是说:“我为什么要沮丧呢?这八千次失败至少使我明白了这八千个实验是行不通的。”这就是爱迪生对待失败的态度。他每每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从而取得—项项建立在无数次失败基础之上的发明成果。失败固然会给人带来痛苦,但也能使人有所收获;它既向我们指出工作中的错误缺点,又启发我们逐步走向成功。失败既是针对成功的否定,又是成功的基础,也就是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然而,在现实中成功并不是失败的积累,而是对失败的总结与超越。如不认识这一点,就会导致“失败越多越成功”的荒谬结论。比如数学上有名的平行公理,从它问世以来,一直遭到人们的怀疑。几千年来,无数数学家致力于求证平行公理,但却都失败了。数学家波里埃终身从事平行公理的证明却毫无成就,最终在绝望中痛苦地死去。正当这个问题像无底洞—般吞噬着人们的智慧而不给予任何回报时,罗巴切夫斯基在经过七年求证而毫无结果时,找出了失败的原因。罗巴切夫斯基在屡次失败之后,总结分析了失败的前因后果,从本质上认识了这一问题,从而取得了成功。由此可见,“失败是成功之母”是一条客观规律,但真要把失败向成功转化由可能变为现实,还必须经过不断的探索和科学的分析,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指导今后的工作,这样才算没有“白白”地失败。

年轻人在工作中容易失败,也容易灰心,因此,我们只有牢记“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一名言,树立起坚定的自信心,才能从失望中看见希望,从失败走向成功。

“失败是成功之母”不仅应当成为我们喜爱的一句格言,更重要的是要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从失败中获益,从勤奋中崛起,这就是有志青年的成才道路。

一位屡屡失意的青年人去请教得道高僧,高僧拿了两只装有茶叶的杯子,用开水冲了一杯,让青年人喝,青年人觉得一点香味也没有;高僧又用沸水冲了另一杯,没冲满,只见茶叶在杯子里上上下下的沉浮着,一会儿,一丝清香从杯中缓缓飘出,,,高僧这样加了三次水,茶叶在杯子里一次比一次沉浮的厉害,于是,青年人闻到了沁人心脾的芳香——茶叶经历多次的沸水浸泡,终于绽放了芳香!

茶香阵阵

“燕,这次考试的第一名又该是你吧!”梅说。我笑了笑,不作声。“常海燕,660分,第十二名!”老师尖锐的声音刺入我的耳朵。“十二名”,听错了吗?没错啊!我瘫软在座位上。怎么只考了这么多啊?瞬间,我像一只正在无际飞翔的雄鹰,被猎人射中一般,急速下落,坠入万丈深渊。瞬间,生活变得如此黯淡无光,眼前的一切都是灰暗的。瞬间……

我踏着沉重的步子,向家走去。一路上,脑子里充满着无数个“十二名”,这样的成绩怎么向父母交代呢?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整体劳作,把生活的希望全都寄托在我的身上。可是,我?

推开门,院子里静悄悄的,只见爷爷坐在院子里静静地喝茶。“回来啦,累不……”还没等爷爷说完,我就回房去了。

不一会儿,爷爷进来了,他在我桌边放了一杯茶,说:“是不是考试没有考好啊?别去想了,喝口茶。”说着,将茶递给我。

我喝了一口。瞬间,一股苦涩的味道充满我的口腔,像千军万马奔腾,一直冲进鼻腔和咽喉,我皱紧了眉头,强咽下去。

“这是什么,这么苦?”

“苦丁茶,喜欢吗?”

我摇摇头。爷爷不作声。

又是一个瞬间,嘴里顿时弥漫了一股清香,一阵甘甜,就像刹那间盛开的花朵,散发出香气。接着这种味道散步到我的全身,拨开了埋在心头的那层阴霾,重新见到了阳光。

“感受到了吗?”爷爷说。

我点点头,又摇摇头。爷爷语重心长地说:“生活中不是每件事都是顺利的,有许多事情是先苦后甜的。就像这苦丁茶一样,常人都认为它异常苦涩,其实只要你细细品味,在这苦涩之后就是甘甜啊!”听完爷爷的话,我恍然大悟。这次考试我失败了,失败固然是苦涩的,但这正是对我的磨练。只有经历风雨,才知道彩虹的美丽。

桌上苦丁茶还冒着热气,散发着阵阵茶香,在我的心头萦绕着!

总评:这篇文章叙事生动具体,小作者从喝苦丁茶中领悟到人生的哲理:只有经历风雨,才知道彩虹的美丽。文章注重描写,既有细腻的心理描写,又有简洁的语言描写,这使得文章更具感染力。全文前后对比,相互照应,结构严谨。

(指导简评:张加龙)

心理描写细腻,生动地表现了自己考试失败后的沮丧,也为下文的叙述作铺垫。

语言描写简洁而到位。

与前文形成对比,为揭示主题蓄势。

揭示主题,发人深省。

怎得梅花扑鼻香

“若非一番彻骨寒,哪得梅花扑鼻香。”

所有的悲伤,总会留下一丝欢乐的线索;所有的遗憾,总会留下一处完美的角落。在历史的长河中,史册的记载下,总有几颗耀眼的银星闪烁的炫目光彩,昭示着自古英雄多磨难的气节。

遨游过浩瀚沧海,怀抱过巫山云雨,才明白真爱的烙印是执著坚忍受。在君主的不解下,在宫刑的折磨中,一代史官著成了世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问这部无韵之离骚的传世巨作从何而来,是磨炼,是坚持。

一身正气冲宵汉,著成青史照尘寰。——司马迁 跋涉过沧沧大海,云翔过茫茫足迹,才明白壮志的名字是豪气肝云。饱览山川秀景,踏遍祖国河山,为报祖国,献出满腔热忱,最终敌不过身跳汩罗江的下场,江边为谁写悲歌,为谁咏悲情,还不是他——一位浪漫的爱国主义诗人;一位壮志凌云,豪气肝云的一代伟人,为我们留下了千古绝唱,前无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离骚》。

万顷重湖悲去国,一江千古属斯人。——屈原

身在官场,心忧天下,他登临过巍巍巅峰,探寻过幽幽深壑,明白了“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道理,慨叹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唱。看,一位身穿素衣,在岳阳楼上登临远眺的词人,他,看到了“衔远山,吞长江”的大气磅礴;瞧到了“岸止汀兰,郁郁青青”的纤细灵动。忧愁发奋,在磨炼中成长,造就了中国历史上不朽的勋章。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范仲淹 如果没有浪涛的无畏击打暗礁,又哪来韧如盘石的嶙峋峭壁;如果没有无畏无惧,敢于攀登的人,迄今又会有谁能登上世界最高峰;如果没有荆棘的道路,人世的险恶,又哪来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明珠,又怎得梅花扑鼻香。

只有经历千锤万凿的磨炼,才能煅造出奇迹的力量。历史记录着,人们总结着,你我创造着。

闻,不远处暗香浮动着。

读这篇作文,是一种高品味享受:情感的佳肴,语言的美宴,正所谓“秀色可餐”——

作文依据“磨炼”这一主题,巧妙地取材于历史,选择三位光彩耀眼的人物来写作。他们受尽磨难,却为后人留下传奇的事迹,经小作者的高度凝练概括,再次点燃人们的感动,引发我们对人生的长长思考,从而对“磨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小作者利用自己对历史人物的熟悉,对语言的驾驭,将这篇文章谱成一曲节奏明快、韵味悠长的诗。

结构上的首尾圆合,更使作文锦上添花,开头以一句歌词来照应题目,引出“梅花”这种耐苦寒的意象,使“磨炼”的主题有了依托之处,然后用一段妙不可言的提示语,吸引我们随小作者翻开史册,回顾历史中的脊梁人物,而每位人物事迹概括完后,都有两句意蕴深厚的诗作结,然后将这位人物牵出。结尾两段意味深长,先扣紧主题,点明主旨,然后遥遥呼应开头的歌词,巧妙化用“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句,含蓄地表明了对自己,对现代人的期望。

磨炼像一首歌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题记 磨炼像一首歌,一首千古绝唱,亘古不变的歌。《孟子》中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可见,古人对磨炼就有了很深的认识。需要担大任者,必先磨炼,如一块材质颇佳的生铁,在雄雄烈火中锤打,冶炼。百炼终

成好钢,勿须在意苦难。“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磨炼如歌,如一曲烈火雄心的壮志之歌。

磨炼像一首歌,一首婉约清丽、耐人寻味的歌。“诗圣”杜甫,被尊称为“圣”,何哉?他饱受苦难,饱经磨炼,饱尝人间疾苦。他有“下笔如有神”的才学,虽仕途不畅;他有爱国爱民的志操,虽然壮志未酬;他有幸福美好的家庭,然中年丧子,家破人亡。面对种种磨难,他兼济天下,吟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仁心壮志。杜子美笔看磨炼,他用自身的人生经历,把磨炼谱写成了一曲感人肺腑、耐人回味的歌。也因此,他被后人所景仰,流芳千古。

磨炼像一首歌,一首百折不挠、积极向上的歌。“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中华人民饱受苦难,尝尽欺凌,但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是不会就这样而压垮的。我们把磨炼当成一首歌,一首奋进之歌。“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炮火,前进,前进,前进。”终于,我们历经磨炼,凤凰涅槃。

茶叶需经多次沸水的浸泡,才会绽入芳香;生铁需经反反复复地锤打,才会百炼成钢;幼鹰需要多次折断双翅,才能展翅飞翔;创造需要反复失败重来,才会梦想成真„„

如果说人生如茶,需要磨炼,那磨炼就像一首歌,一首陪伴一生的歌,一首通向成功之门的歌,一首亘有古不变的,百折不挠的歌,一首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的歌。

磨炼像一首歌,让歌声陪伴度过每一个春秋。在文中,小作者先放眼经典,精心引用孟子的哲语,向我们诠释了“磨炼”的含义;又放眼文史,巧妙选取爱国诗人杜甫的素材,使“磨炼”的精神有了可靠的载体;然后将目光探向祖国的历史与今天,在诉说中,喜悦中,将“磨炼”的意义引向深远。

对于比喻和排比的修辞,各种成语,小作者信手拈来而无丝毫矫饰,能依据语境精心选择语言来烘托气势,读来琅琅上口别有韵味,特别是对杜甫精神的歌颂,极富感染力。

排比行文的结构方式精巧别致,开头先以标识“磨炼”主题的两句诗作题记,正文排比有致,每段分别以不同的语调唱响“磨炼”这首歌,最后扣住中心,总结歌的主旋律,并在结尾将主题深化,提出自己的希望。这种文章结构极具美感。此外,在作文近结尾处,小作者借用命题要求中关于冲茶的材料来扣题,但又不是死板挪用,而是将歌与茶巧妙融合,于是这茶香伴着歌韵,使文章的主题更鲜明生动起来。

雨后现彩虹

“人生路上甜苦与喜忧,要与你分得所有,曾经难免跌倒和等候„„阳光总在风雨后,雨后有彩虹,风风雨雨都接受„„”

一首激昂的歌曲打断了我的沉思,把它们划成了一幕又一幕„„

一岁时:在一个宽敞的院子里,一对青年夫妇在耐心地教孩子走路。孩子一次次跌倒,听见的是哇哇的哭声;慢慢地,孩子能学如何到达爸爸妈妈的身边,学会了迈步走路。那个孩子便是我。

五岁时:早上,父母叫孩子起床、吃饭上学。孩子拿着书包迟迟不肯走,因为她怕到学校后会受欺负。妈妈耐心地鼓励她去;放学后,孩子哭着回家向父母哭诉,便父母教导她要学会适应。后来,孩子产再哭着回来,交了很多朋友。那孩子便是我。

十岁时:天灰蒙蒙,小女孩拿着一张卷子,一脸忧愁,站在门口,轻轻地敲响了门。开门的是女孩的母亲。女孩把试卷给母亲看,低着头。母亲望了不及格的试卷并没有生气,只是语重心长地开导教育她。之后,女孩不再忧愁,更加地努力了。之后的考试都次次优秀。那个女孩便是我。

十五岁时:一节体育课,教师跳马鞍。大家都跳得极其轻松,轮到最后一位胖女生跳了,一纵身没有跳过,而且马鞍也断了一条腿。招来了一群人的讥笑,让女生无地自空。老师开导她别灰心,只要掌握要领,坚持地练下去,一定会成功。女生明白了,更加刻苦地训练„„又一节体育课,同样是跳马鞍,女孩轻松地跳过了,引来了大家敬佩的目光与赞叹。那女生便是我。

十六岁时„„ 十七岁时„„ 二十岁时„„

岁月在流逝,年龄在增长。我们一路伴着无数的磨难与挫折,在人生的路上行走,不知撒下了多少汗水,这样收获了多少果实,留下了多少的辉煌„„

“阳光总在风雨后„„”歌声又在我的耳边响起。望望窗外,小鸟欢叫,树儿摇曳,小草含笑„„

这篇作文看着新鲜,读着轻松,品着味甘,在选材方面,本文选取的是极平常亲切的生活素材,可以说我们每个同学都会经历相同或相似的事件,但这些小事件,经小作者的巧笔穿连,就变成一串闪光的珍珠链:小时候,学习走路的一次次摔倒,初次入学,面对陌生的惴惴不安,长成少年后考试的失败,活动中的失败,受到的嘲笑都是艰苦磨炼……,作者按年龄段撷取闪光的珍珠,而穿起这条珍珠链的彩线就是“磨炼”这个主题。

在构思方面,小作者根据自己的选材,采取档案形式来记录从小到大的一次次磨炼,使各段内容排列有致,从每段段首的年龄提示中,我们醒目地看到小作者的成长,这种成长又不是以年为单位,而是以成长转折点为标志。在精心记录了四个成长过程中的磨炼之后,又用省略号带出了将来,也引发读者对今后将要面对的磨炼的想象。首尾呼应,并且皆与作文题目相对应,这也是作文亮点之一。

珍珠·钻石·我 当我们惊叹华美硕大的珍珠时,谁?会想起它原先是一粒毫不起眼的沙粒;当我们感慨于璀灿华目的钻石时,谁?会想到它原先是一块平平常常的金刚石;当我们攀上知识、人生的高峰时,又有谁?了解成功之后的汗水与努力。——题记

珍珠

有粒毫不起眼的沙粒想变成一颗巨大的珍珠,上帝答应了它的要求,但是沙粒必须要经过生与死的磨炼才能变成珍珠。

沙粒答应了,它被一个贝牡吞进了肚子里。沙粒处于无边的黑暗之中,粘糊的乳汁磨擦着它的身体,沙粒如烈火般难熬。阳光、河水、小草伙伴一去不复返。沙粒觉得自己在改变,在改变,在变大,在变滑„„

无数个日日夜夜过去了,沙粒终于长大了,有一天他被一个渔人拾了起来。后来沙粒被放置到了博物馆,大家都在惊叹它,赞美它,但沙粒没有骄傲。上帝又来了,他问:“沙粒,现在你已经变成珍珠了,开始时你想过放弃吗?”

“没有,我既然选择了磨炼,就应该坚持走下去。”珍珠平静地说。

于是这个世界上出现了无数珍珠。

钻石

暗黄的灯下,一位老者正在粉未飘尘中工作着,一锤一锤,尖刀下的石块顿时火星四放射,变成飘浮的烟尘。无数次磨打,无数飘浮的粉未,一颗耀眼的宝石孕育而生,成为无价之宝,但老人却老了,工具也磨损了。老人用几十年的时光磨炼了一块石头,一块终于在火星中诞生的石头——钻石。

夜深了,窗外是万家灯火。时钟悠长地敲了十二下,一个身影还在奋笔疾书。桌子边的稿纸已经堆成了小山,累了,倦了,喝一口苦茶,提提神,接着干。几十个日日夜夜,只为一朝中考,点缀无悔的青春。

珍珠、钻石的珍贵,是超脱肉体的财富。生命的珍贵,是经历无数磨炼,是毅力与坚强的共鸣,同样伟大与神奇!

贝牡造就了珍珠,老者造就钻石,生活磨炼造就了我。磨炼有境,孤独磨炼英雄,拼搏造就强者!

作文精心选取了两种人们熟悉的贵重物品——珍珠、钻石,以它们的培育打磨过程来诠释“磨炼”的含义,然后自然牵出磨炼的真正主角——人。对于珍珠,小作者采用童话式,想象编写出威力无边的上帝与渺小的沙粒,让他们对话,让沙粒感受磨炼的痛苦;对于钻石,则非常别致地添加一位老者,描述他辛苦打磨的过程;对于“我”,则只选取灯下奋笔这一个生动画面来描写,手中一杯苦茶,使人品到苦中氤氲的醇香。作者的这种构思使内容生动感人。

“磨炼”这个词,在小作者的心目中神圣而庄严,所以他笔下淌出的话语也是落地有声,如题记三个“谁”字,以及紧跟后面的问号,有力地震醒我们的思考;再如“磨炼有境,孤独磨炼英雄,拼搏造就强者!”这句话铿锵有力,激发了我们的斗志。

作文以三个并列的名词,用间隔号隔开来作标题,正文便以乐章的形式,依次描述题目中的三个主角,这种行文方式使文章具有了整体美感,给阅卷者以外观的审美享受。

致司马迁的一封信

尊敬的司马迁先生:

您好!

吾久仰您大名,终掩饰不了心中澎湃。于是提笔写下此书,请恕吾冒昧,望细读。

今中国和平,统一大业指日可待。当代学生家庭幸福,学业风顺,生活美满。殊不知“磨炼”为何物?故欲用您的经历,以启莘莘学子,不知可否? 话说当年,李陵将军被迫投降。上至皇帝朝臣,下达平民百姓皆不理解!您一句:“吾臣为李陵将军开罪!”引来皇帝勃然大怒。如果李陵将军知此事必当重谢于您!可您,却为些受了宫刑。

这是您的第一次磨炼。但,您虽身受宫刑,却在精神上更为发奋图强,渴望从文学方面“会当凌绝项,一览众山小”。于是乎,您撰写《史记》,日夜伏案写作。此时,在您心中有一信念:吾将此书而垂名千古。十多个春夏秋冬过去了,您枕边的《史记》已从当初那薄如蝉翼的一简变为如今足有几十厘米之高的上百张简。您笑了,您认为您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成功了!可是,您却不知磨炼却还在您身边魂牵梦萦。

在一夜之间,那几百张初稿不翼而飞。第二天清晨,您翻遍整个寒舍,但那稿子还是不见踪影。

痛!发自心底的痛。您已白鬓苍苍„„ 这是您的第二次磨炼。世人悉知,您已身心疲惫。皆认为您将绝望,将放弃。但是,您没有。纵天下人无欲而您有欲!春花雪月再次伴您走过十多个年头!三千万字又将跃然简上。积上次教训,此次您下笔如有神。终于,您的心血没有白费。《史记》,这部记传着人类历史传奇的书籍,它使历史绽放光彩。司马迁――一个人类历史的伟人!

第三次磨炼后,终于,您笑了,真正地笑――

“磨炼”在您身上真正体现了它的意义。人生,没有磨炼的人生将永远无法散发香气!

祝:在天国永享安康!

懂得磨炼的当代学生

2024年6月15日 在内容上,小作者饱蘸真情之笔,有条理地将司马迁的三次磨炼经历写出,再现一位正直、坦诚的史官形象,更再现了司马迁艰苦撰写《史记》的曲折过程,这不仅是身体劳累的磨炼,更是心志的磨炼,如果没有顽强的意志,如何能在身残心累的情况下经得住文稿丢失的打击,这些生动描述,极震撼人心,能引起读者情感共鸣。

文章采用第二人称的写法,拉近了我们与司马迁的时空距离,一声声“您”字的呼喊,让我们从中看到一张憔悴却又坚毅的脸,看到一个残疾却又伟岸的身

影。紧紧围绕中心,将叙述与抒情表达方式巧妙结合,使“磨炼”这个主题有效突显。

书信体,是非常有利于抒情的一种文体,对于这个严肃的命题,小作者能放开思维,根据自己的抒情专长采用书信体来写作,无疑是非常明智的,信文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景仰中,暗含作者对自己和他人磨炼意志的激励之情,这种抒情方式亲切自然,易让人接受。

词海听愁

磨炼,成就了文人骚客的旷古哀愁。而愁,造就了乱世中最靓丽的风景。从那“灯火阑珊处”踱步而来的,是谁?她望穿秋水,“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是啊,她愁,战乱烽火,成为了她的最痛,赵李两相爱,最终化作了雾里花,水中月。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本为虚化作实,凄惨悱恻,委婉清丽,抚袖长叹,绝尘而去。

易安啊易安,你的愁不着笔墨都力透纸背,千年哀情,至今怅叹,你饱受磨难,倍受磨炼,一生坎坷飘零,可这却成就了你――宋代婉约派的女掌门人,一颗耀眼的明珠。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一个在古,一个在今;一个既死,一个仍存。可我懂你,满腔爱国热血无处抛散,一身浩然正气却天地可鉴。“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生飘然羁旅”你的愁热情激昂,音调高扬,却有时也不免饮撙长息,黯然神伤,许多的不如意,诸多的不顺畅,都令你倍受煎熬,十分困拢。

可是,陆放翁,你却成为了豪迈爱国的有力代表,在宋代词坛上雄踞一席之地。赤诚之心,历来为人所称道。

文人们习惯凭栏而望,回首自己飘泊不堪的一生,回望自己旧情哀念。“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阑桡”这是惜别之愁,而这愁,却磨砺了朋友之间自古真挚的友谊。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是相思之愁,而这愁,却印鉴了爱情饱经磨难后的纯洁依旧。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这是爱国之愁。而这愁,却显现了爱国名将受佞臣诬蔑,饱受煎熬却依旧保有一颗赤诚之心不变的高尚节操。花落复有花开,春去复有春归,日落复有日出。宇宙人生的自然哲理,全然蕴于此景之间。人生需要磨炼,纵然会有愁绪飘然不定,哀思不断即景而生,可这,却能成就人生的靓丽的风景。

词海听愁,不生愁却感慨多,成长路上,相信自己,在磨炼之中煅造出自己辉煌的人生。

本文的小作者别出心裁,居然将“愁”字作为自己抒写的主题,乍一看题目,真的有离题之嫌,再看题记——“磨炼,成就了文人骚客的旷古哀愁。而愁,造 8

就了乱世中最靓丽的风景。”这一语不禁令人拍案叫绝。“愁”是一种心理折磨,不也正是一种磨炼么?它磨炼出了千古华篇。

作者利用自己对宋词及作者历史背景的熟悉,笔墨轻点,洋洋洒洒,那些或清丽婉约,或愁肠百结,或豪情万丈的诗句,随小作者的慨叹,配合默契地流诸笔端,使整篇文字读起来如行云流水。

那么作者究竟如何将“愁”与“磨炼”相融合的呢?你看近结尾处:“人生需要磨炼,纵然会有愁绪飘然不定,哀思不断即景而生,可这,却能成就人生的靓丽的风景。”这由“愁”坳“磨炼”的过渡之语,以及结尾的点睛之笔,无不扣紧“磨炼”这个话题,将上文内容完美收束。

第四篇:人生如茶

人生如茶

作者:翟向军

人生就像一杯茶,茶有不同的品种与滋味,茶因水而舞重生,水因茶而醉清香。更多时候我们品的不止是茶,还有你我的人生。

时光易逝,不经意间,年轮已悄悄地为我的脸上增添上了淡淡的岁月印迹,增添了流年的风霜。看着镜中的容颜,留恋着内心的太多不舍,蓦然回首,我人已将步入中年。

渐渐地我明白了高处不胜寒,无力挽狂澜的世事沧桑与无奈,于是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笑看世事繁华,淡定人生心态,不求不可取,不求不可得,随遇而安,诸事顺其自然,学会感恩,无憾我心的做人,做事,不再奢望浮华。

曾经的我少不更事,总是天真认为时间会等我们,容许我们从头再来,弥补人生缺憾,岂不知时光一去不再复返。数年的平淡生活,堆积成了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感动着我的生命与心灵,日子在不经意间悄悄远行,而我的人生就在希望与失望中蜕变。

经历了诸多坎坷,我才真实的感觉到:只有脚踏实地平平淡淡才是真。人到中年的我就好似一杯甘醇浓厚的红茶,上有老,下有小,责任背满了身。却又好似一杯苦丁茶,苦到可以流出眼泪,可是喝到最后就是香甜。转为缕缕清香。现在的我,喜欢独处时坐在夕阳里,沏一壶茶,悠然品茗,安放自己疲惫的心,让灵魂随茶香袅袅升腾。原来,人生如茶。苦如茶,香亦如茶。茶亦如人生,沉浮之间全在一瓢饮,丝丝幽香冲淡浮尘,沉淀思绪,品味人生。

人生如茶,浓淡皆宜;岁月如歌,静心以对。

《夏之幻想》 作者:翟向军

夏,终于来了,一抹初阳,透过玻璃窗,淡淡地照在书桌上,虽已没了温度,内心依然欢喜着,它和我气息相绕,温柔契合。

落日余晖…… 洒了一地的明媚,微风轻飏,繁衍了满地的苍翠,窗帘上的流苏,飘动着,此刻的最美……

静静地,笔端铺一纸春秋,雕刻一树琼花,擎一束暖阳,越过似水岚烟,将淡淡花香,植入明媚心田,携着千娇百媚的浪漫夏日,抵达梦想的国度。

此时,细细地体会,那清幽深处…… 最真最美的瞬间。花香氤氲,蝶舞翩跹。夏日时光清浅,无处不是水云间……

第五篇:人生如茶

人生如茶

茶乃宇宙天地万物之精华,茶字乃草木之中有一人,寓意人与自然的充分和谐;泡茶要用采自山上之茶叶和取自江河湖泉之水冲泡而成,一杯茶里,有山有水有自然,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茶道和儒家传统文化充分结合,盖碗意天、茶杯意人、茶盏意地,乃易经中天地人三才,寓含道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喝茶因为有清心寡欲的功效,备受沙门释子的青睐,茶也在禅宗文化的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禅宗把禅理和茶理进行了充分的融合,创立了茶道,实现了茶禅一味,六度万行,“遇水舍己,而成茶饮,是为布施;叶蕴茶香,犹如戒香,是为持戒;忍蒸炒酵,受挤压揉,是为忍辱;除懒去惰,醒神益思,是为精进;和敬清寂,茶味一如,是为禅定;行方便法,济人无数,是为智慧”。

茶与中国文化充分融合之后,也成为了儒家文人士大夫、佛门高僧、道家高士须臾不可离的伴侣。贾平凹说得好,“吃茶是品格的表现,是情操的表现,是在浑浊世事中清醒的表现。”一杯清茗在手,往往让人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烦恼,忘记了一切,闲看庭前花开花落,任天上云卷云舒,手挥五弦,目送归鸿,游心太虚,俯仰自得,何等逍遥自在的境界。“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熙宁九年,苏东坡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望江南.登超然台作》这首千古名词,将自己的一腔愁绪都寄托在了煮茶喝茶之中。

禅宗有很多吃茶公案,唐代从谂禅师,人称赵州和尚,一日,寺里来了个新和尚。新和尚来拜见,赵州和尚问:“你来过这里吗?”“来过。”“吃茶去。”新和尚连忙改口:“没来过。”“吃茶去。”赵州和尚仍是这句话。在一旁的院主不解,上前问:“怎么来过这里,叫他吃茶去,没来过这里,也叫他吃茶去?”赵州和尚对院主说:“吃茶去”。

这便是千古禅林法语“吃茶去”的来历。《五灯会元》记:“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饭后三碗茶。”《景德传灯录》记:“晨起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佛前礼拜,归下去打睡了。起来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东事西事,上堂吃饭了洗漱,漱洗了吃茶,吃茶了东事西事。”本分事接人,洗钵吃茶,指看庭前柏树子;平常心是道,添砖盖瓦,瞻依殿里法王尊。赵州禅师以吃茶公案指引学人,度驴度马,度尽众生,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近人赵朴初题诗吟咏此典:“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青青翠竹,皆为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茶如女人,聪明的女人不仅汲取茶汤里的天地之精华,也摄取茶所具有的素俭、和谐、平和、清净、淡泊之精神,为自己的心灵和精神美容。花茶如少女,娉娉婷婷,豆蔻梢头二月初,吃在嘴里,满嘴清香而略带青涩;绿茶如少妇,浓郁芬香风骚妩媚,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柔媚入骨而回味无穷;老年女人如白茶,味淡如水却清香天然,看破红尘不惊不澜,和光同尘淡然若定,唯留淡淡清香于人间。品茶如品女人,初品如碧玉破瓜,“碧玉破瓜时,郎为情颠倒,感郎不羞郎,回首就郎抱,”欲说还羞,欲说还羞;再品如贵妃出浴,惊艳无比,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又早东升,恰似嫦娥离月宫。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三品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四品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而杨柳岸晓风残月,寒蝉已凄切。品茶用禅宗清原惟信大师的“看山看水三境界”来比喻也甚是恰当,初品“老夫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再品“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出,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三品“而今得个休歇处,依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小小一杯茶,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茶之道鲜也。

品茶,品山品水品人生,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初品“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再品“中年听雨江舟上,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三品“老年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亮。”品茶可以品出《锁麟囊》中薛湘灵的否极泰来,“这才是今生难预料,不想团圆在今朝”;《武家坡》中王宝钏的苦尽甘来,“谢罢万岁龙恩典,今日才得凤衣穿”;《牡丹亭》中杜丽娘的寂寞无奈,“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予断井残垣”;可以品出“浩浩乎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然。飘飘乎遗世独立,虚化而登仙”的愉悦;也可以品出“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的豪迈”;更可以品出“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天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的凄凉。”种种人生,样样心思,都沉淀在云雾缭绕的一杯茶中。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茶乃君子,具有八德。一为康。茶能增进健康,延年益寿;二为乐。茶能增进快乐,如沐春风;三为甘。茶如甘露,甘润人生;四为香。百味凝春,茶香自溢;五为和。茶蕴太和之气,固本扶元,和而不同; 六为清。茶语清心,心旷神怡;七为敬。茶本时辰草,客为座上宾;八为美。茶是天生尤物,能赋予美感享受。

天生神物,圣人则之。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茶乃阳,水乃阴,一阴一阳之谓道。茶之德可用《易经》中的谦卦来比拟。谦:地山谦,亨,君子有终。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庄子说天下沉浊不可与庄语,红楼梦里妙玉烹茶用旧年蠲的雨水已嫌不够清冽,而要用埋藏五年的梅花上的雪水才算陈年寒冽。乾隆下江南游览金山寺,观长江来往船只,问高僧法磐,一天过往多少船只,法磐说只有两条,一为名,一为利,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茶乃天生神物,其无言无说、无示无识而又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座中又有谁能知?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茶如《诗经.卫风.硕人》中的卫姜,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又如曹子建笔下的洛神,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皓齿内鲜,明眸善睐;亦如《诗经》中之伊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桌上茶杯,雾气缭绕,见兰子胡诌,而笑曰:“君虽然说了那么多茶的优点,但还是没有充分了解她,您所说的都是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其实青青翠竹皆为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山河大地皆露法王身,鸟语蝉噪都是广长舌。一花一叶、一草一木皆为神物,何则唯有茶叶乃神物乎?君若能与茶相知,云在青天水在瓶,何不携之游于广莫之野,无何有之乡,逍遥寝卧与参天大树下,彷徨无为乎其侧呢?何必如西子捧心,强作呻吟呢?

余汗颜,乃强曰:“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茶莞尔一笑,默然不语。兰子叹曰:“得友如此,夫复何憾!愿为门下走狗,六合之外,存而不论;六合之内,论而不议。与君相视而笑,逍遥而游,莫逆相交,终此一生!

关于人生感悟的文章:人生如茶.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本类热门推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