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万书网,千万量级范文库任你选!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三号文库

浙江林业产业发展与趋势

说明:文章内容所见即所得,本站下载的DOCX文档与页面上展示的相同。如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客服QQ:4084380 发送本文地址给客服即可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本文地址:https://www.wanshu.net/fanwen/a3/366779.html

第一篇:浙江林业产业发展与趋势

浙江林业现状

浙江,“七山一水两分田”。全省土地总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现有林地面积9911.1万亩,森林覆盖率60.58%。全省53个林区县人口占全省人口的63%(3024万人),其中依托林业生活来源的有1706万人。森林面积中,乔木林410.07万公顷,竹林83.34万公顷,经济林107.95万公顷。目前我省林业产业总产值为3154.8亿元,同比增长25.5% ,位居全国前列。

进入新世纪,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关于全面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作出生态省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把浙江林业带入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全面推进“森林浙江”和生态文明建设。据浙江省林业厅与浙江农林大学的联合专题研究表明,浙江林业为177.49万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就业效应贡献率为5.21%。其中直接就业114.7万人,就业贡献率为3.4%;带动就业61.79万人,就业贡献率为1.81%。2024年数据统计表明,浙江省林业产业总产值为3154.8亿元。林业产业总产值中:第一产业产值657.3亿元,增加107.8亿元,增长20%;主要增加在营造林、花卉苗木和经济林产品的种植及采集,产值分别为35.1亿元、176.2亿元、370.2亿元,增加17.2亿元、35.2亿元、45.1亿元,增长96%、25%和14%。第二产业产值1900.8亿元,增加922亿元,增长94 %;主要增加在木竹藤棕苇制品制造、木竹藤家具、工艺品制造和木竹苇浆造纸,产值分别为605.7亿元、250亿元、138.8亿元和719.9亿元,增加113.3亿元、60.3亿元、13.4亿元、690.5亿元,增长23%、32%、11%、2348%。第三产业产值596.7亿元,增加160.9亿元,增长37 %;主要增加在森林旅游和林木相关产品批零贸易,产值分别为288.7亿元、274.2亿元,增加64.4亿元、94.8亿元,增长29%、53%。森林的经济功能,与森林产业发展、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与山区农民就业增收息息相关。通过森林经济价值的评估,给了我们多方面的启示。

第一,我省森林资源中蕴藏着巨大的资产价值量。全省森林资源资产总价值量高达3388亿元,若按50%的贷款抵押率计算,则可质押林业信贷近1700亿元,接近于2024年全省农村信用机构的农业贷款总额,表明我省森林的融资潜力巨大。截止2024年底,在全省各级林业部门登记和备案的森林、林木、林地流转

面积共计1386万亩,流转金额达213亿元,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金额共计65.5亿元,贷款农户12.33万户。因此至少还存在现阶段林权价值10倍的增值空间。至目前,通过林权抵押贷款,全省已累计变现30多亿元,使5万多农户获得生产资金,为林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后劲。

第二,我省的经济林和竹林体现出较高的经济价值。经济林、竹林分别以占森林面积17.9%和13.6%的比例,发挥出占39.6%和26.9%的经济价值,成为我省农民的主要林业收入来源。经济林单位面积价值为12.43万元/公顷、竹林为10.94万元/公顷,分别是乔木林的5.8倍和5.1倍。5年间,全省森林资源资产总价值量增加252.23亿元,平均每年增量50.45亿元。以竹林为例,资产增长最快,通过加大抚育和经营力度,实施提质增效、低产林改造工程等,5年增加105亿元,平均每年增加21亿元。

第三,森林资产价值为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作出重要贡献。2024年,全省森林资源资产总生产值647.46亿元,净生产值232.23亿元,按全省2024年的3282万农业人口计算,相当于增加农民人均年纯收入707元。这充分体现了森林在推动农民增收方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第四,浙江省以林业名特优新基地和森林食品基地建设为抓手,全省建设各类林业特色基地215个,面积217万亩。花卉苗木种植面积137万亩,年产值超66.9亿元。以木竹加工为主的林产加工业稳步发展,全省具有一定规模的林业龙头企业有300多家,形成了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带。浙江以丰富的森林景观资源为依托,大力开发森林旅游业和发展有林业特色的“农家乐”。目前全省省级以上森林公园已达95个,经营面积33.5万公顷,年接待游客超1600万人;有林业观光园区82个,年接待人数420万人次。据测算,森林旅游业经营收入达78亿元。

第五,发展森林碳汇:吸收并固定二氧化碳,缓解气候变暖。森林每生长出1立方米的蓄积量,平均要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出1.62吨氧气。单位面积森林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达到每公顷150.47吨。以云杉为例,一棵在30年内能吸收二氧化碳100公斤左右,而经过核证后的碳汇量是有经济价值的,这使得“植树”的价值重估。而以往,林农植树造林的价值仅仅体现在“退耕还林”补助,每亩仅200余元。随着林权制度改革推进和碳汇交易引入,按清洁发

展机制执行的造林项目,在植树造林中可以实现植树的工时收入、满30年后第一轮砍伐的分配收益、林地种植养殖项目收益和长达30年的“森林碳汇”交易收益。据全省“关注森林”会议介绍,近50年来,浙江平均气温升高近1.2℃,增温速率为0.24℃/10年,高于同期全国0.22℃/10年的水平。据预测,到2024年,浙江年平均气温将升高0.65℃至0.77℃,气候变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因此,浙江省林业“十二五”规划紧紧围绕应对气候变化,大力推进植树造林和森林抚育工作,加快提升森林固碳能力。

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省委周国富副书记指出当前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的龙型经济,关键要做大做强龙头,要大力发展壮大以农产品加工营销为重点的龙头企业,着力提高龙头企业的竞争力和带动力。因此,大力培育林业龙头企业,促进林业龙型经济发展是新时期我省加快林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促进林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抓手。据浙江省林业厅数据公布,我省现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林业龙头企业300多家,其中年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500万元以上的企业200多家。

2024年全省林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20多亿元,其中列入省局重点扶持的21家企业(含2家市场)实现销售收入46.45亿元、利税4.54亿元,出口创汇8160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7.86%、17.31%和18.26%。龙头企业的发展和壮大,离不开各级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如浙江康大实业有限公司、国厦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品华农林开发有限公司、东白山土特产开发有限公司等四家单位利用林业贷款7800万元,新建香榧、油茶示范基地5400亩,受益农户5200户,为社会创造工作岗位、安置就业人员182人,带动农民增收494万元。如信林担保既当“孵化器”,又当“助推器”,成功扶持我省林业龙头企业——德华兔宝宝装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A股(002043)在深交所上市。发行价格为每股4.98元,发行后总股本为1.22亿万股,可流通股本为4200万股,本次上市流通股本3360万股。上市几天来屡创新高,至5月18日收盘,股价达到

6.43元。如德清莫干山竹胶板厂投资4500万元,征地38亩,扩建年产100万平方米的双覆面竹胶清水模板项目建成投产。

我省林业龙头企业十分注重品牌创建,加强林产品的品牌宣传,努力提高知名度。根据浙江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2024年第1号、第2号公告,全省共有23

3个产品被评为2024年浙江名牌产品,其中有“兔宝宝”牌木质门等工业类林产品5个、“仙居杨梅”牌仙居杨梅等农业类林产品5个、枫桥香榧等浙江区域名牌5个。全省共有502个浙江名牌产品通过复评,其中有“鹦鹉”牌实木复合地板等工业类林产品14个、“森禾”牌花卉种苗等农业类林产品18个。至此,我省共有浙江名牌产品(林产品)130个。

“十一五”期间:重点生态工程顺利推进。目前我省林业产业总产值为3154.8亿元,比2024年同比增长25.5%,实现了从森林资源小省向林业产业大省的跨越,许多山区农民依靠林业走上了富裕的道路。2024年,浙江省政府决定从今年起,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实施为期5年的“森林浙江行动”。到2024年,全省森林覆盖率将稳定在61%以上,平原区林木覆盖率达18%以上,建成生态公益林4500万亩,建成现代林业园区300个,其中,综合区50个、主导产业示范区70个、特色精品园180个,按此目标,“十二五”期间我省将以占全国1%的土地面积,承担占全国9%的林木蓄积增量,这将是我省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为国家作出的一大贡献。“十二五”浙江林业发展将以森林生态、森林产业、森林文化三大体系为建设重点,以进一步深化林权制度配套改革为主线,以资源保护和科技创新为支撑,全面实现“森林浙江”的目标要求。

备注:以上所有数据都来源于浙江省林业厅。

第二篇:林业产业发展讲话稿

林业产业发展讲话稿

近几年来,在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州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全州生态林果基地建设初具规模;生态林果产品、俄色茶和林下产品等加工业发展昂首起步;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初见成效,林业产业在全州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当前,林业产业发展已经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加快推进的重要时期。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林业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对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一、分析当前我州林业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大致可以概括为“前景广、政策好、潜力大、困难多”。

所谓前景广,首先,发展林业产业是丰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质的需要。通过大力发展经济林种植,能够满足人们对生态林果的需要。通过大力发展林业加工业,能够满足人们对天然绿色林产品的需要。通过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能够满足人们回归自然、休闲娱乐的需要。其次,发展林业产业是巩固林业生态建设成果的需要。发展林业产业能推动森林培育、经营和保护,带动森林资源增长。林业的经济功能的充分发挥,能够极大地带动和促进生态、社会、文化功能的发挥。再次,发展林业产业是林农致富的需要。2024年,我州结合林业“两大工程”建设,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核桃、花椒、雪域俄色茶、林下经济等一批林业产业助农增收成效明显,农民从林业上获得的收入达到760元,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所谓政策好,从国家层面看,为了发展林业产业建设,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刺激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对林业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提供了广阔舞台。特别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以来,农村生产力得到进一步释放,林农投资林业的热情持续高涨。从省级层面看,近年来,省政府就加快林业生态建设先后出台了专门的政策文件,把发展林业产业作为加快富民强省的重要举措,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

所谓潜力大。一是资源潜力大,我州有丰富的物种资源和良好的光热条件,为林业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州林地总面积753.66万公顷,可利用沙地64.96万公顷,湿地88.8万公顷,活立木蓄积4.79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1.08%;有木本植物8000多种、陆生野生动物2400多种、野生植物3万多种,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甘孜州保护区总面积达410.76万公顷,占全州土地面积的近27%,占全省保护区总数的47%,拥有雄奇、险峻、原始、壮丽的自然生态景观,再加上大批保护区升级,保护区设施完善,进一步促进了甘孜藏族自治州作为康巴文化的发祥地和中心,生态、文化、休闲旅游业及关联产业的发展。二是市场潜力大,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由生存型的温饱消费向享受型、发展型的现代消费转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林业物质产品、生态产品和文化产品的需求日渐增大,居民更加重视对林产品的需求,尤其是对生态方面产品的需求,为林业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所谓困难多,一是重视不够。由于林业产业周期长,风 2 险大,比较效益低,林业产业还没有真正摆到应有位置,林业产业工作既无机构,又无人员,处于放任自流状态。二是投入不多。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并为此投入了巨额资金。但纳入国家重点工程的林业产业工程只有速丰林工程一项,且没有专项资金投入,而我州没有速丰林。三是基础不牢。产业基地是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但目前我州产业基地总量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随着林产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原材料供求矛盾将日益加剧。四是品质不高。产品附加值不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相对落后,知名品牌较少,企业经济效益普遍不高。五是规模不大。企业规模普遍不大,缺乏产业带动能力强的大型林产加工企业。

分析林业产业发展总的形势,可以说,机遇大于挑战,有利条件多于不利因素。我们从事林业产业工作的同志可以说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任重道远。因此,我们必须切实增强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准确把握形势,敏锐把握机遇,采取有力措施,逐步改变林业产业发展散、小、弱的局面,走出一条具有舞阳特色的林业产业发展之路,实现从“林业大州”到“林业强州”的根本性转变。

二、做好林业产业化工作的几点建议

我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自然条件差异明显,林业资源和林业产业发展条件不一致。发展林业产业,不仅要依靠市场合理配置发展的资源,还要强化政府行为,把握好产业发展的方向。必须统筹考虑林业的生态地位、自然资源、气候条件、经济发展基础、产业发展历史等诸多因素,特别是 必须始终把保护与发展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作为林业产业发展的首要前提来考虑。

(一)优化结构,提升林业产业的整体水平。林业产业结构调整要按照专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的方向,调整优化第一产业、壮大提升第二产业、培育完善第三产业,加快形成以生态林果培育为基础,以精深加工为重点,以市场体系建设为依托的林业产业新格局。一要调整优化林业产业基地。要结合实际,突出区域特色。加强无公害生态林果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名、特、优、新生态林果树种;种苗基地要坚持开发优良乡土树种和引进外地新品种相结合,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增加科技含量,提升质量和档次。二要壮大提升林产品加工业。首先加快发展以生态林果产品、俄色茶和林下产品为重点的精深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条,实现林产品加工多次增值。依托我州绿色天然的资源优势,将生态林果加工、林下产品贮藏保鲜列加工业项目建设的重点,逐步培育林业产业加工龙头企业。三要大力培育高原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切实加强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利用博大精深的康巴文化和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大力开发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森林生态旅游区,不断促进生态文化产业蓬勃向前发展。四要不断完善林产品的市场体系。围绕林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建立和完善生态林果产品、林下产品等区域化林产品销售市场和销售中心,扩展林产品销售渠道。

(二)突出重点,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和品牌产品。要在现有的林业企业中选择一些有发展潜力的骨干企业给予重点培养和扶持,使其尽快成为龙头企业。对一些市场销路好、发展潜力大的小型企业,通过联合、重组,逐步发展成为区域性龙头企业。引导分散的林产品加工企业向园区集结,形成产业集群,按照行业的标准化要求组织生产。要立足资源优势,在林产品精细深加工、果品深加工等方面扩大对外开放力度,鼓励外商投资,发展一批新的龙头企业。打造品牌是培育龙头企业的切入点,实施品牌战略是提高我州林业产业发展一项重要措施。对已经国家权威部门认可的林产品,尽快注册商标,巩固和保护品牌。要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采用国家行业标准组织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对上级命名的名优经济林示范基地、种苗基地等要发挥优势,扩大生产规模,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对具有地方特色,消费者认可的林产品,要加大开发力度,推行标准化生产,培育无公害果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逐步形成新的品牌。

(三)创新体制,增强林业产业发展的活力。要按照林业产业发展的重点,挖掘发展林业产业的资源,整合为开发项目,建立林业产业项目库,精心筛选一批项目对外招商,主动邀请金融部门、外商、有开发实力的单位和经营者对所选项目进行考察、论证,吸引外地客商来我州投资培育林果生产与加工基地。要通过多种形式招商引资、融资,发展林业 产业。

(四)落实政策,加大林业产业的扶持力度。我们将协调上级部门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加大对林业产业的扶持力度。国家、省下达我州的林业贴息贷款项目、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林业外资项目等投资主要用于林业产业的发展,并按规定落实好贴息和配套资金。二是加大财政支持。生态林果基地的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和优良种苗的开发推广等社会公益性建设投资列入财政预算。国家、省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结构调整和扶贫开发等财政支农资金,也将进一步加大对林业产业发展的投资比例。金融部门面向农民推行小额贷款,简化贷款手续。允许林业经营者以林木所有权、固定资产作抵押申请银行贷款。逐步建立和完善活立木流转机制,加速推进活立木流转。三是制定林业龙头企业的扶持优惠政策。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对纳入州级以上重点林业龙头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扶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有关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五)强化服务,为林业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我们要根据国家林业产业政策,扎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建立林业信息服务网络。设立专栏,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产、供、销、技术、人才、物资、政策等信息服务。二是逐步建立健全各类林产品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在政策宣传、技术推广、人员培训、信息交流、产品销售中的作用。三是指导林业行业协会完善内部章程和运行机制。加强行业自律,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促其健康发展。同时加强对林业产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全面提升林业产业的管理水平。四是切实加强对林业产业的宏观管理。成立专门的机构,明确专人负责林业产业的管理。加大对林业产业的支持力度,共同推进全州林业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同志们,加快发展林业产业是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意义重大,潜力巨大,任务艰巨,使命崇高。我们要以这次会议为新的起点,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州有关会议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服务,努力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步伐,为促进生态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第三篇:林业产业发展讲话稿

林业产业的发展

利用办

一、临桂县林业产业发展概况

2024年,我县围绕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优化林业产业结构这一主线,坚持一手抓生态建设,一手抓产业发展,全县林业发展得已大幅提升。据统计:2024年,全县林业产业总产值19.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8.9亿元,第二产业10.3亿元,第三产业2800万元。目前我县四个林业产业的情况:

一、林产化工方面:全县木材加工厂有280家,有一个木材市场(红日木材市场)和一个竹产业加工园区(南边山竹产业园),比较大的木材加工厂:木衣架厂10家,胶合板厂15家,其余为锯材和家俱,如阳光木业有限公司始建于2024年,是我县目前最大的木材加工企业,共投资500多万元,生产的“象山牌”高级环保型胶合板、细木工板、指接板,在2024年桂林市林博会上获得金奖。林产化工有2家,其中五通1家,会仙1家。

二、桂花苗木产业方面:到目前为止,我县桂花种植有7万多亩,其总产值达到6亿元,超过万亩桂花种植面积的乡镇有五通、两江、中庸等乡镇,形成了“国道321线、省道306线百里桂花长廊”,自然形成了五通桂花苗木集贸市场。

三、林业旅游方面:在旅游黄金通道国道321线两侧的义江缘、蝴蝶谷等景点,还有会仙湿地公园都发展得不错,取得了良好的收益。

四、野生动物利用方面:全县共发放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14家,品种有豪猪、野猪、竹鼠,现有两家养刺胸蛙申请市局审批。其中今年审批竹鼠驯养繁殖及经营利用有7家,这是我县林业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发展势头强劲,前景广阔。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县林业产业近年以来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制约产业发展的问题:一是林产品品种单一,市场竞争力差,没有形成自己的优势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基本没有,过分依赖来料加工、来料订单加工,企业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走出去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二是绝大部分林产企业自我造血能力差,没有自己的原材料基地,受区域资源限制影响较大,同时也给企业自身提升规模和进行的技术改造产生顾虑。三是绝大部分林产企业自有资金规模较小,融资能力较差,对金融部门的政策调整影响较大,没有足够的承受空间和能力。

三、可采取的措施

针对我县林业产业发展存在的上述问题,一是应加大对原料基地建设的扶持力度;二是要认真做好全县林产企业更加合理化的规划布局,按现有资源现状和交通条件进行调整;三是鼓励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并在资金和技术方面给予帮助,提供资金组织出外学习先进技术和经验等方式,以促进我县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今后的可以发展方向

一、桂花苗木产业方面:加强对桂花产业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制订和实施各项标准,规范行业秩序,加快桂花苗木市场的建设。围绕建设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示范园、品种园为一体的目标,重点建设国道321线“绿色花卉长廊”,可采取一次性规划,分实

施的办法有序推进临桂桂花产业的发展。以桂花为媒,结合现有景区,大力发展桂花特色文化旅游。以桂花为主线,把开发桂花文化与临桂新区的绿色生态资源、历史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开发、统一规划,打造临桂桂花特色旅游路线。同时,发展一系列以桂花为主题的经济产业,引进培育一批桂花生产(桂花香料)加工龙头产业。以桂花为主题,开发壮大桂花酒、桂花茶和桂花食品、桂花用品、桂花饰品等。让游客来到临桂能够赏桂花、游桂花、品桂花、饮桂花,使前来临桂的各方来客真切感受临桂桂花的美丽姿态和多彩文化。通过桂花搭台,经贸唱戏,招商引资,推进区域经济发展,通过发展以桂花为主导的产业来辐射带动相关产业的开发。坚持标准化种植,走“科学化管理+低成本运作+高质量标准化体系+规模化运作+完善营销渠道”之路,努力提高桂花质量与档次。成立桂林临桂桂花苗木发展千亩产业园基地,发展和建设成为广西乃至全国最大的桂花等苗木花卉的交易平台。通过以奖代补、项目扶持、简化租地办证程序和行政审批零收费等手段,大力引进有经济实力、市场前景、技术实力的桂花企业能人,建设核心示范区,打造桂花苗木工厂,不断培育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效应。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实行土地入股和订单生产,带动和吸引农民参与产业发展。鼓励农户、种植大户积极与龙头企业对接,实现价格联盟,市场共享。围绕桂花产业,积极引导现有企业开展资本经营和资金重组,发展集生产基地、科研开发、加工生产、市场营销于一体的桂花企业集团。

二、林产化工方面:做好加工园区的建设,建设产业集群,重点

扶持龙头企业。比如以全县20多万亩毛竹林为依托,引进发展以毛竹作为原料进行精深加工的龙头企业进入。也可选择一些可大力发展的除杉、松外乡土树种,做好规划布局,在适宜乡镇给予重点发展,调整林业产业结构,避免发展树种单一,形成产业充分发挥优势,提高林地的集约化经营程度。

三、林业旅游方面:通过国道321线临桂旅游黄金通道的作用,整合花卉、景点的相互联系,荟萃花木、花草、花果,云集花农、花商、花市,连贯义江缘、蝴蝶谷、十二滩漂流、莲花岛、红溪等旅游景点,形成一条绿意浓浓,果红花香,游人如织的风景线。通过会仙湿地公园的建设,发展相关产业,提升第三产业在林业产业中的比重,适机建设滩头森林公园。

四、野生动物利用方面:利用现有的人工养殖资源,壮大发展,组建养殖合作社,合作社可常年聘请养殖专家担当技术顾问,组建了一支技术管理骨干队伍,制定了技术管理统一、饲料管理统一、销售管理统一的“三个统一”制度,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策略,以及地头、现场交流的做法,举办专家讲座学习班,并针对不同季节、各种物候期开展技术讲座,提高养殖户的管理水平,做大做长产业,提升产品竟争力。

第四篇:林业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林业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林业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是云南省林业重点县,全省66个天保工程县之一,近年来,县紧紧抓住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两大工程的实施,坚持“生态立县”战略和“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林业发展思路,不断解放思想、锐意改革、狠抓落实,林业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全县森林资源概况

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州西北部,全县国土面积4997平方公里,共辖12个乡99个村民委126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万人。据二类资源调查统计,全县有林业用地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其中:集体林地面积万亩、国有林地面

积万亩,森林覆盖率%,活立木总蓄积万立方米。全县共实施森林管护面积万亩,世行造林13万亩,退耕还林万亩,天保公益林建设43万亩。境内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林木有76科197种,药类650种,菌类17种。

二、主要做法

准确定位,理清发展思路。始终把兴林富民作为现代林业发展的根本宗旨,大力加强林业产业建设。为做大做强核桃、红豆杉等林业产业,县委政府出台了《关于发展核桃和红豆杉产业的实施意见》和《县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发展核桃和红豆杉产业的实施办法》,为加快全县林业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与省林业科学院等科研单位建立科技支撑协作关系,编制了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理清了林业产业的发展思路,找准了发展目标,为林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找准产业,加快基地建设。立足实

际,经过多方论证,找准了林业产业发展的目标,明确了发展重点。一是大力发展红豆杉产业。与省林科院合作,在冲头林场云南红豆杉试验引种成功,并相继在全县范围内不同海拔培育种植,经省林科院专家认定:县是云南省人工种植红豆杉的最佳地域,长势良好,适宜推广种植。全县“十一五”期末,规划种植10万亩,现已建成人工种植红豆杉示范基地600亩,采穗圃基地200亩,种源库及苗圃50亩,示范推广种植3万余亩。二是大力发展核桃产业。建成本地泡核桃基地2万亩,引种和建设美国山核桃采穗圃50亩,示范苗圃50亩,示范推广基地建设1000亩,同时,根据州委、州政府的要求,全县从今年起三年内将发展32万亩核桃,今年发展万亩,现已完成基地作业设计并报请州林业局评审。三是大力发展膏桐产业。引进云南神宇有限责任公司到开发膏桐项目,规划种植30万亩,现完成种植3万亩,今年计划完成种植10万亩,目前已完成

基地作业设计。同时,根据全州木本油料基地建设座谈会精神,积极做好全县10万亩油茶基地建设前期工作。

立足优势,发展休闲林业。仅仅抓住普者黑旅游景区的辐射带动,大力发展休闲林业,努力拓展林业发展空间,实现林业战略性转变。一是组建林果科技示范园。在普者黑景区组建了林果科技示范园,建成了中华圣桃基地145亩、雁嘴蜜桃基地37亩、大枣基地32亩、马桑基地27亩、油桃基地65亩、红枣基地28亩、杨梅基地15亩,成为了集休闲、娱乐、旅游、餐饮等为一体的林果科技示范基地。二是包装打造农业科技示范园。今年2月上海—文山农业示范园整体移交县林业局管理后,为做大做强农业科技示范园,县林业局引进云南六大茶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组建了六山林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利用现有的条件,着力打造县高新技术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和休闲林业中心,通过引进新设备、消化新技术、转化新成果,将良种

引进、选育、繁殖推广和综合试验相结合,加强种质资源的保护,进一步加强林业科技培训、林木良种繁育、试验示范、林木良种推广销售、林业科技信息、产业辐射等林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经营。投资687万元完成了示范园的包装打造工作,共移植红豆杉大苗4000余株、秃杉大苗200株、玉兰大苗200株,育美国山核桃200万株、红豆杉32万株、秃杉万株。

拓宽渠道,开发林下养殖。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森工企业解困寻求出路,结合我县自然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合理利用林地和林下资源,在不破坏森林植被的原则下,充分发挥森林的综合效益,走以林养林、以短养长的发展路子。在冲头林场、清水江局、五林场等发展冻精改良黄牛养殖480头,发展黑山羊品种改良550头,在冲头林场试验养殖梅花鹿60只,鸵鸟28只,在普者黑林果示范园引进了38头野猪,45头香猪,165只雁鹅,5只孔

雀,为全县林业产业发展找到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子。

健全体系,种苗健康发展。全县已建成标准化示范苗圃4个,生产经营设施完备,技术力量充实,生产条件俱全,全县种苗花卉产业体系框架基本健全,年可出圃各类苗木万余株,除满足全县各类工程造林用苗和城市绿化用苗外,还可向外供给苗木。全县上半年完成育苗亩万株,其中:核桃万株,红豆杉400万株;西楠桦100万株,膏桐1000万株,秃杉660万株,旱冬瓜20万株,直杆桉87万株,黄莲木7万株。

招商引资,带动产业发展。为推进林业产业快速发展,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改革林业经营方式,扩大林业对外开放,坚持走“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路子。一是与汉德生物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组建县华杉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创办紫杉醇初级加工厂,年可加工红豆杉干枝叶600吨,可得初级产品5000公斤,销售收入1500万元。二是合理利用和开

发我县乡土松树种资源,引进外资,成立万安松香加工厂,年可加工生产松香500吨,销售收入450万元。三是9月引进广西富亿木业有限公司,创办木材加工企业,主要加工生产纸吉板、拼板,年可实现销售收入600万元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我县林业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起步晚,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总体上还处于“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的状况;林业产业结构尚未从观念、体制上突破木材生产为主的传统模式,林产加工业及休闲林业等二、三产业发展滞后,水平不高;林产资源精深加工及市场拓展环节薄弱,主要是产品开发创新能力差,技术装备水平低,以及市场体系建设滞后,缺乏超前性和开拓性,资源,产品及市场相互脱节;林业产业长期存在管理上条块分割,生产力要素配置不尽合理,低水平重复和无序竞争,难以形成产业发展合力;林产业的整体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不

协调,加速林产业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四、下步工作思路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要成立林业产业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县林业产业建设的领导,要在林业局专设产业办,核定人员编制,做好林业产业的发展规划和组织实施工作,进一步加强技术指导。在思想上要有新突破,把林业作为一个大的产业来抓,借国家政策大势,明确发展战略,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农民新的致富门路。通过政策宣传,典型引导,利益驱动,健全机构,激发全民投入林业产业的积极性,走规模化经营的路子。同时,通过逐级分解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将任务落实到地块,落实到单位、到人。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建立健全主要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项目挂钩制度、督查反馈制度、奖惩制度,以制度约束和推动林产业的发展。加强宣传和调研,树立典型,带动面上工作开展。

完善体系,加快发展。林业产业化

建设要向规模开发、集约经营方向发展。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农户”面向市场的经营管理机制,鼓励公司、企业结合林业工程的实施,建设原料基地,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国家、地方、公司、农户“多赢”的局面。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林果业发展目标,在项目规划上求突破,按大项目、大工程设计。鼓励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私营企业主从事林果业生产,逐步形成核桃、红豆杉、膏桐和油茶等为主体的林果业生产体系。同时,要以市场导向,生产大量优质,适销对路的产品。要积极开拓市场,主动出击,扩宽销售渠道,开展多形式的销售活动,努力提高我县林果产品的知名度。

完善机制,增加投入。鼓励多元化资金投入,形成国家、集体、个人和合资、合作,股份制等多元经济投入林业产业化建设的格局,按照谁承包、谁购苗、谁栽种、谁培管、谁所有的“五谁”管理机制,调动各方面投入的积极性。

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州林业产业化的建设项目投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

依靠科技,提高质量。加大科技兴林的力度,重点在开展新品种引进繁育,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及标准化、无公害、绿色和有机森林食品示范基地建设上下功夫,抓好林果产业技术培训工作,积极开展内引外联不断开发升级新产品,创造我县自已的林产品新品牌、新名牌

优化环境,抓好招商。积极发展木材加工业,尤其是精深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实现多次增值,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坚决避免低水平重复,做大做强现有加工企业,培育名牌产品和龙头企业。同时发展名特优新经济林、生态旅游及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等新兴产品产业,培育新的林业经济增长点。

第五篇:新疆油气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新疆油气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既是我国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也是国内重要的特色石化产业基地。新疆地域广阔,油气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资源量占全国的20%以上;目前已初步形成石油化工产业群,油气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亚欧大陆腹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独特的地缘、资源优势,以及能源和石化产业结构上与中亚诸国存在广泛的同构性和互补性,使新疆地区成为中国连接中亚国家能源产业合作的主力军。

中国与中亚加强油气资源合作,对于缓解自身能源供应压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新疆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全面发展和安定团结。在当前党和国家要求加快推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研究新疆油气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对促进新疆油气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新疆油气产业资源基础与发展现状

1.1 油气资源丰富

新疆发育有34个古生代与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沉积岩面积达97.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沉积岩总面积的1/5。面积大于1万平方公里的盆地有12个,占新疆盆地总面积的90%,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据全国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结果,新疆石油地质资源量234亿t,天然气地质资源量13万亿立方米,分别占全国的23.3%和21.5%,均居全国第一位。目前已形成的塔里木、准噶尔和吐哈三大油气区石油和天然气远景资源量分别为213亿t和11万亿立方米,分别占全国主要含油气盆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量的20%和32%,油气勘探开发具有较大的资源基础,是我国21世纪重要的油气生产战略接替区。

除常规油气资源外,新疆非常规油气资源也比较丰富。例如,近期在塔里木盆地库车深层和吐哈盆地山前带的致密储层气勘探以及准噶尔盆地的致密储层油勘探已获得重要发现,新疆致密储层油和气也具有一定的资源潜力。油砂和油页岩资源也比较丰富,但均处于勘探开发起步阶段。新疆低中阶煤发育,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具有较好的前景。

1.2 油气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2.1 油气勘探开发产业发展现状

新疆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之一,在我国油气产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常规油气的勘探开发正处于快速发展期,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程度很低,尚处于勘探开发初期阶段。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新疆共发现油气田86个,占全国已发现油气田总数的9.8%;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1.6亿t,占全国探明总储量的13.5%,仅次于黑龙江和山东省,居全国第三位;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5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9.5%,仅次于四川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居全国第三位。

目前,新疆的石油、天然气远景资源探明率均不高,分别为17.5%和10.8%,仍属于低勘探程度阶段,未来油气勘探开发潜力较大。1998-2024年,新疆石油、天然气年产量持续上升,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油气资源供应省区。新疆的石油产量总体呈平缓上升趋势,由1998年的1570万t增加到2024年的2570万t,占全国原油总产量的13.3%,居全国第三位;天然气年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增幅很大,由1998年的25.5亿立方米增加到2024年的250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总产量的26.6%,居全国第一位。新疆已成为中国名副其实的油气资源战略接替区。

1.2.2 油气化工产业发展现状

新疆油气化工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初步建设成为国内重要的特色石化产业基地。以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产地为中心,形成了以资源类型为特色的石油化工产业群,并逐步向周边地区辐射。

新疆的炼油与石化产业已建成以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为主、民营企业参与的各具特色的炼化产品生产区。近年来,独山子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和西气东输二线西段工程相继建成,石油石化产品与下游相关产业一体化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据统计,2024年新疆加工原油2190万t,生产乙烯119万t,分别占全国的5.5%和8.4%,已建成独山子、克拉玛依、乌鲁木齐、塔里木和塔河五大炼油化工基地。

此外,阿克苏大化肥等重点项目也正在建设中。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与多个国家接壤,除自身原油产量不断增长外,来自中亚地区的进口油气资源也将不断增长和多样化。因此,良好的油气发展前景必将为新疆石化产业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形成新疆石化产业特有的竞争优势。

2、新疆油气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技术需求

2.1 油气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024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新疆跨越式发展后,新疆地区能源大企业纷纷加大了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为加快新疆油气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与此同时,资源税改革政策的实施,增加了新疆的地方税收,为促进新疆油气开发利用创造了良好的企地友好氛围。虽然新疆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基础和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油气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主要体现在油气的勘探、开发和炼油加工等方面。

2.1.1 地质条件复杂、油气勘探开发难度大

新疆含油气盆地类型丰富、地质结构复杂、油气成藏条件相对复杂,油气的勘探与开发难度相对较大。主要难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地表条件复杂,油气勘探开发面临一些关键技术问题。

新疆含油气盆地多处于山前、黄土塬、大沙漠区,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分辨率低的矛盾未得到根本解决,不能完全满足圈闭准确落实、储层预测和流体分布预测的要求。

二是盆地类型丰富、地质结构复杂,受勘探程度和资料条件制约,对油气富集规律的认识还需深入,勘探周期长。三是新疆既有前陆冲断带,又有碳酸盐岩,也有深层碎屑岩和火山岩等勘探领域,勘探开发领域众多,目标也日趋复杂和隐蔽,存在“深、薄、低、隐、难”等地质风险。

四是油藏类型复杂,工程技术有待完善,在安全、周期、成本等方面存在较大压力。

五是部分油田储量品位较差、单井产量低,开发面临着较多的技术难题。

2.1.2 加工原油种类多、品质差,原油加工技术复杂,产品结构不尽合理,远离主要市场

新疆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特殊多样的含油气盆地,决定了炼厂加工原油种类多、加工难度大。目前新疆的炼厂多加工混合原油,主要包括北疆原油、南疆原油、吐哈原油、哈萨克斯坦原油和新疆油田风城稠油。不同类型原油性质差异较大,性质复杂,原油加工技术要求高,炼厂加工难度较大。

新疆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技术发展水平,决定了油气资源延伸利用程度低,产品结构不尽合理,远离主要市场。因此,新疆炼油化工行业的市场竞争力急待提高,需要采用先进技术开发高附加值产品,以获得更大利润;疆内油品与石化产品消费量低,大宗产品大量外运和远离市场成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有竞争力商品的制约因素。

新疆目前的炼化技术主要依靠引进,自主技术开发应用水平较低。炼油化工的技术研发基础总体比较薄弱,高新技术产品发展较为缓慢,这直接影响着新疆石化产业链的延伸和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2.2 油气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需求

在分析新疆油气勘探开发与炼油化工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未来油气、炼油化工“十二五”总体发展规划,参考油气行业勘探开发产业比例匹配关系,分析了实现新疆油气产业发展战略目标的技术实现途径。总体原则是加快发展、保持平衡、确保可持续发展,参照全国能源行业“十二五”总体规划与发展目标,优先设计、发展近5年与未来10年带动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科学技术,培植未来10-20年的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炼油化工特色技术、节能减排技术和油气产业相关配套技术,有效支撑新疆油气产业的发展。

2.2.1 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

要实现油气产业的发展目标,油气资源基础是第一位的。因此,在未来的10-20年,甚至相当长的时期内,要坚持突出油气资源的战略地位,不间断地开展各类油气资源的资源评价和油气成藏、分布规律与战略选区工作。

从技术上来讲,2024-2024年,要立足常规油气藏勘探开发领域,开展科技攻关。做到碳酸盐岩、火山岩等特殊岩性油气藏,碎屑岩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开发技术基本成熟;前陆冲断带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稠油SAGD热采和二次采油等技术不断完善;三次采油、稠油火烧油层开采、超深层油气藏高效勘探开发和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攻关见到明显成效。

2024-2024年,在坚持常规油气领域的勘探与开发的同时,积极拓展非常规油气领域。基本形成针对岩性地层、碳酸盐岩、火山岩和前陆冲断带四大领域成熟的勘探开发技术系列;三次采油、稠油火烧油层开采、超深层油气藏高效勘探开发和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并实现推广应用。

2.2.2 炼油化工关键技术

新疆炼化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进行装置扩能和升级改造,原油加工能力以及重、劣质原油加工能力得到提升,产品种类增加,产品质量也得以提高。但由于所加工原油种类增多、原油质量变化以及本地和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新疆炼化企业普遍面临加工原油种类多、品质差,油品质量差距大,石化新产品开发及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等关键问题的挑战。

为此,2024-2024年,发展和应用满足国Ⅳ标准的清洁汽柴油生产技术、高标号汽油生产技术、低凝柴油生产技术、高档润滑油基础油加氢技术、高档润滑油系列产品生产技术和稠油等劣质原油加工技术非常重要。这些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使聚烯烃专用料比例提高到40%,合成橡胶高端牌号比例大幅提高,炼油科技水平大幅提升。

2024-2024年,为使聚烯烃专用料比例提高到60%,合成橡胶高端牌号比例进一步提高,炼化科技水平进一步提升,应发展和应用满足国Ⅴ标准的清洁汽柴油、高档润滑油基础油加氢等生产成套技术,以及高档润滑油系列产品生产、稠油等劣质原油处理等技术。

2024-2024年,在形成中高档润滑油生产、石化新产品开发和特种高等级沥青等特色技术的基础上,基本形成烟气脱硫脱硝、低温热回收利用和炼化能量系统优化等节能减排技术,促进新疆油气产业“绿色、高效”发展。

2.2.3 油气产业配套技术 实现新疆油气产业发展目标的配套技术主要有油气储备关键技术和油气产业智能化、信息化技术。2024-2024年立足油气田勘探开发、炼油化工和油气储运等行业的标准化与信息化建设,初步形成油气上下游工业化体系的动态监测与自动化控制等配套技术;2024-2024年立足油气行业的智能化控制与决策系统建设,形成相关配套技术。

①油气储备关键技术。

油气资源储备分为地面与地下两种储备方式,地面储备技术要求低,而地下储备技术要求高。地面油气储备关键技术包括区域内油气储备量评价体系,油气高效混输技术,油气储罐设备制造、消防、监控和计量技术等。地下油气储备关键技术包括油气封存配套技术、油气库建设工程技术、油气资源快速动用高速开采配套技术和油气储备库高效管理配套技术等。

②油气产业智能化、信息化技术。

油气勘探开发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地质研究、勘查、钻井、测井、录井、试油、开采、勘察设计、油气田地面建设、井下作业、实时动态监测、数据传输、油田服务和系统管理等。随着现代化、数字化、信息化社会建设快速发展,油田建设也逐步进入现代化与信息化时代。油气产业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关键配套技术包括勘探、开发、储运、储备自动采集、自动传输、自动遥测、自动虚拟现实、智能完井、自动化控制和数据集成、智能判别、智能监测和智能决策等。

3、新疆油气产业发展方向与政策探讨

3.1 总体发展方向

基于新疆油气产业发展现状,未来的发展应立足于新疆自身丰富的油气资源和毗邻中亚—俄罗斯资源富集区的双重优势,因地制宜、统筹协调,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加快推进新疆油气产业跨越式发展。力争通过10-20年的时间,将新疆建成我国最大的油气生产基地、特色炼油化工基地、油气储备基地、工程技术服务基地和油气输送战略通道,初步形成“绿色、高效”的油气产业体系,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促进新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3.2 油气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新疆油气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通过10-20年的努力,将新疆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油气生产基地、特色炼油化工基地、工程技术服务基地和油气输送战略通道;促进新疆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实现新疆油气产业跨越式发展。

预计到2024年,新疆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之一,作用逐渐凸显,基本建成油气外输大通道。新疆地区油气当量产量达到6000万t,基本建成新疆“大庆”;跨国管道年进口油气当量6000万t左右;炼油能力达到3600万t/a,乙烯能力达到122万t/a。

预计到2024年,新疆油气资源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油气生产、加工基地和运输通道能力进一步提高。新疆地区油气当量产量超过7500万t;跨国管道年进口油气当量1亿t左右;炼油能力达到4000万t/a,乙烯能力保持122万t/a。预计到2024年,新疆油气资源进入大开发阶段,我国最大的油气生产基地、特色炼油化工基地和油气输送战略通道基本形成。新疆地区油气当量产量达到1亿t;跨国管道年进口油气当量达到1亿t;炼油能力达到5000万t/a,乙烯能力达到200万t/a。

3.3 油气产业发展政策探讨

从油气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出发,结合新疆油气产业发展现状,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供读者探讨。

①建议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能源协调委员会,统筹制定新疆油气发展总体规划。

依托在疆的油气企业,明确油气发展的基本原则、方向、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统筹油气生产与转换、工程技术服务保障基地建设与布局,统筹油气输送大通道建设与布局;加强对油气产业发展的支持、引导和服务,促进油气产业有序发展。

②建议出台相关鼓励政策和措施,促进新疆油气勘探开发。

激励各在疆企业把自身的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多做贡献。鼓励石油石化企业加强对新疆油气资源的勘查、评价和选区工作,加大勘探开发投入;对开发利用难度大和自然地理条件恶劣的油气项目实行税费减免政策;对油气大通道建设项目给予投融资、税费和用地等优惠政策;提高企业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投入应纳税额的扣除比例。

③建议进一步理顺油气资源利益分配关系,加快新疆油气资源开发相关税费改革。

如将资源税从价计征扩大到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品种,并视情况合理提高资源税率标准,加大税费地方留存比例,切实推进新疆油气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④建议设立“新疆油气发展科技攻关专项”。

以在疆油气勘探、开发和石化企业为主体,相关科研院所参加,加强新疆油气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强化重点示范区建设;出台鼓励政策和措施,引导企业加大对油气资源的科技投入,建设一批适应新疆油气资源独有特点的国家油气重点实验室和油气产业研发基地;充分利用新疆的油气资源优势,进行石油石化下游产业的深度开发,发展高附加值产品,扩大下游产业链,解决就业,推动终端消费。

4、结论

①新疆未来油气勘探开发潜力较大。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域广阔,油气资源十分丰富,资源量占全国的20%以上;油气资源探明率均不高,仍属于低勘探程度阶段;油气产量位居全国前列,是我国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之一。

②新疆除自身原油产量不断增长外,来自中亚地区的进口油气资源也将不断增长和多样化,为新疆石化产业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并形成新疆石化产业特有的竞争优势。

③新疆油气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大,但面临地质条件复杂、勘探开发难度大、原油加工技术复杂、产品结构不尽合理、远离主要市场等挑战。

④立足于新疆自身丰富的油气资源和毗邻中亚—俄罗斯资源富集区的双重优势,因地制宜、统筹协调,在相关政策支持下,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新疆有望建成我国最大的油气生产基地、特色炼油化工基地、油气储备基地、工程技术服务基地和油气输送战略通道,初步形成“绿色、高效”的油气产业体系。

浙江林业产业发展与趋势.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本类热门推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