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政府工作总结三号文库
- 市政府工作总结三号文库
- 一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人民币3教学反思 苏教版三号文库
- 在县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结束时的讲话 (范文大全)三号文库
- 地方人大工作经验交流三号文库
- 融资申请书三号文库
- 就业信息及相关网站(精选5篇)三号文库
- 刘大铭三号文库
- 如何实现资源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号文库
- 区人大常委会与“一府两院”联系办法三号文库
- 投资科总结4.4(5篇)三号文库
- 在市委一届四次全委会议上的总结讲话三号文库
- 《突破自我》读后感三号文库
- 争创“平安家庭”十劝歌三号文库
- 浅谈增强人大意识(★)三号文库
- 2024年5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三号文库
- 2024上半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分析三号文库
- 关于开展全区第四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工作的通知三号文库
- 赤壁赋三号文库
- 高一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B)三号文库
- 楚州区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三号文库
- 在2024开学升旗仪式上的讲话三号文库
- 七上英语作文总结三号文库
- 团队文化演讲稿(合集5篇)三号文库
- 法治理念演讲稿—坚定信念保方向无悔青春铸忠诚三号文库
- 歌舞青春英语演讲串词(5篇)三号文库
- 2024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每日一练试题(7.21)三号文库
- 在市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最终5篇)三号文库
- 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2024复习大纲三号文库
第一篇:现代区域经济
XX县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XX县位于黄河三角洲南部,濒临渤海莱州湾,地处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带和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位置。全县辖8个乡镇、2个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人口49万,面积1138平方公里,是孙武出生地、吕剧发祥地、齐笔原产地,孙武文化、古齐文化、吕剧文化源远流长。近年来,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深入对接黄河三角洲开发国家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三次产业”联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202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77.3亿元,增长17.3%;地方财政收入18.6亿元,增长29.1%。综合实力在全省30强和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的位次稳步前移,连续进入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入闱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并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优秀示范县、中国棉纺织名城、全省对外开放先进县、山东省金融生态安全示范县、省纺织印染名城等多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一、XX县工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XX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关键抓投入”的总体思路,加快推行新型工业化,按照“产业链接、企业集聚、主业突出、特色鲜明”的发展方向,大力推进工业和信息化的融合,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壮大产 1
业集群,凸显放大效应,培育壮大了造纸、化工、橡胶轮胎、纺织、机电、农副产品加工六大优势主导产业。2024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53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372.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350.5亿元、利税163.5亿元、利润1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9%、25.5%、24.6%、25%。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达到142家,过10亿元企业达到27家,过百亿元企业2家,有3家企业进入中国企业500强,6家企业入闱山东省100强、工业100强和制造业100强。全县形成了年生产加工机制纸200万吨、油品1070万吨、橡胶轮胎8072万条、纺织170万纱锭、刹车片3440万套、粮食蔬菜及肉类85万吨的能力,成为全球最大的新闻纸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橡胶轮胎生产和出口基地、全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和摩擦材料研发制造基地、全国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以及山东省橡胶轮胎出口安全监管示范区。
二、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一)橡胶轮胎产业
我县橡胶轮胎产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初以生产橡胶管为主,后来生产斜交胎,近年来,我县陆续出台《关于进一步提高全县橡胶轮胎工业发展水平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不断实施子午胎产业突破,围绕产业链上项目,规模快速膨胀,产业迅速升级,成为全县工业的第二大主导产业,形成了以橡胶轮胎为中心,集天然胶种植、钢丝帘线、轮胎帘子布、橡胶助剂、轮胎模具、轮胎机械、轮胎胶囊、炭黑为一体的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形成了包括全钢子午胎、半钢子午胎、高性能半钢子午胎、工程
子午胎、工程巨胎在内的产品体系。目前,我县轮胎综合生产能力达到8072万条,其中子午胎生产能力占全国的比重约19%,占全省约45%。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山东省著名商标9个,山东省名牌产品9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个,拥有行业研究院、行业质量检验监测中心、物流中心以及橡胶轮胎行业协会,橡胶轮胎及相关企业165家,总资产达到21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到43家,代表企业为兴源集团、金宇轮胎公司、恒丰集团、盛泰集团、永泰集团、永盛集团等。2024年我县橡胶轮胎行业积极克服经济危机以及美国“特保案”等不利影响,以产品研发不断开拓市场,在危机中实现逆势上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同比分别增长42.1%、54.7%、61.6%。2024年7月份,全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工作会议在我县召开,省委常委、副省长王军民出席会议并对我县产业集群发展给予充分肯定,我县橡胶轮胎产业集群被命名为全省首批中小企业产业集群。
(二)机电产业
XX县机电产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自2024年开始快速发展,产品类别由原来单一的刹车片增加到制动器总成、车轮、轴承、后桥齿轮、特种车辆、模具、金属铸件、抽油机、减速机等几十种,规模以上企业由一家发展到27家,形成了以信义集团、鸿亦机械公司、信义汇丰公司、金山汽配公司、荣邦汽配公司等为主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以盛泰车轮公司、贝特尔车轮公司、奥戈瑞车轮公司、正顺车轮公司、正宇车轮公司、盛泰集团德通车轮公司为主的车轮生产,以金泰集团轮胎模具、硫化机、铸造、减速机生产,万通模具公司的轮胎模具生产,巨能液压机械公司的液压机械生产,石油机械公司的石油机械生产等为主的机械加工制造,以蒙德金马为主的特种车辆制造等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目前,拥有国家级博士科研工作站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拥有国家驰名商标1个,山东省著名商标2个,山东省名牌产品4个。
(三)纺织产业
XX县纺织产业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纺、织、印染以及家纺后整理等产业门类相对齐全的重点产业,形成了以大海集团、澳亚纺织、昊龙集团、半球纺织等企业集团为骨干的产业集群,2024年被命名为“山东省纺织印染名城”,2024年被命名为“中国棉纺织名城”,是全国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拥有东华大学纺织学院XX纺织印染工业技术研究院和纺织印染协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上市公司1家,山东省著名商标1个,山东省名牌产品3个。
(四)化工产业
XX县化工产业起步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通过不断加大投资力度,扩大生产规模、优化产品结构、提升科技含量,拉长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了以石油化工产品和有机化学产品为主的产品体系,形成了以正和集团、华星集团为代表的石油化工行业,以金岭集团、盐化公司为代表的盐化工,以东方华龙公司、圣光集团、瑞特公司为代表的精细化工三大产业体系。
目前原油加工达能力到430万吨,油品综合加工能力达到1470万吨,烧碱25万吨,甲烷氯化物25万吨,有机硅12万吨,苯胺6万吨、环氧丙烷20万吨,拥有规模以上企业77家,总资产达230亿元,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2024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31亿元,同比增长45.1%,实现利税41亿元、利润2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8.2%、68%。目前拥有山东省著名商标5个,山东省名牌产品7个。
(五)农副产品加工产业
XX县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全县共拥有耕地73万亩,拥有经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认证的有机蔬菜基地2140亩、绿色蔬菜基地6万亩、无公害蔬菜10万亩,全县拥有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63户,其中,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省级10家。主要依托绿色基地、种、养、加、储、运、销彼此关联,采取龙头+基地+农户+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农产品、畜产品、果蔬产品等主要农副产品的深加工。目前,主要产品涉及小麦粉、饲料、食用植物油、肉制品、果蔬片等,形成了以半球面粉公司为代表的面粉生产、以华誉集团、光聚集团为代表的养殖、孵化、肉制品深加工、以驰中集团为代表的驴肉、果蔬生产。目前拥有规模以上生产企业20家,总资产达33.1亿元,拥有职工6500多名,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国家免检产品2个,山东省著名商标5个,山东名牌产品6个。
造纸产业:目前拥有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现有总资产150亿元,年产机制纸200万吨,其中新闻纸产能达到120万吨,是全球最大的高档新闻纸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华泰集团目前拥有全国造纸行业首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实验室和“泰山学者”四大科研平台,是中国造纸行业中唯一一家获三项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企业,2024年被评为“山东省改革开放30年功勋企业”、“山东省节能突出贡献企业”,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华泰集团节能减排工作时,对华泰集团吨纸耗水8立方米,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第二篇:打造现代职业教育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这次有幸参加职业教育活动周,感觉太兴奋、太有趣、太震撼了!”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梁冰冰用三个“太”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活动中,她负责向参观者讲解模拟动车的操作。“从中我可以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可以了解到许多先进的技术,亲眼目睹柳州职业教育发展取得的成果,我感到很自豪。”梁冰冰说。
近年来,为了实现“建广西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更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柳州市注重顶层设计,不断加大投入,出台得力措施,走出了一条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建设现代化学校
“我们学校有18个实训基地,各种教学仪器设备非常先进,这里的学习环境真的很不错。”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张金福说。两年前,他本来打算外出打工,但看到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的招生宣传后,便决定到这所学校就读。“现在看来,我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张金福告诉记者,他在学校的生活既充实又快乐,充实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各种各样的校内活动、校际活动,让他每天都在收获新知的快乐中度过。“园区的各种条件都很好,而且几个学校是集中在一起的,许多资源可以共享,各校学生可以进行多元互动,打破了学校间的界限。”张金福说。
“职业教育现代化,首先是硬件设施现代化。我们一定要让学生享受到优越的办学条件,学习先进的技术,培养开阔的视野,养成创新的意识,以适应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柳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姚尹意如是说。
建成广西首个现代化职业教育园区,是柳州市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2024年,根据“一心两城、沿江发展、重点向东”的城市发展战略,柳州市提出“科学规划、适度超前、分步实施、资源共享”的思路,启动了职教园区建设项目。2024年10月,该项目一期工程完成建设并交付使用,总投资28亿多元,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柳州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等4所院校整体搬迁入驻,园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5万人。
如今,该项目二期工程正如火如荼地推进。未来,该园区将建成南部“三产”实训共享区、中部共享区、北部工业实训区3个分区。南部“三产”实训共享区主营酒店餐饮,为第三产业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场所;中部共享区在建项目有图文信息中心、文化艺术中心等,为学生提供文化服务;北部实训区以实习工厂建设为主,按照引企入园、合作共建的思路,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训机会。下一步,柳州市还将投入10亿元,在园区内建设占地136亩的“广西(柳州)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为师生创设更为优越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对于未入驻职教园区的职业学校,尤其是县级职业学校,柳州市端平“一碗水”,在加大职教园区建设力度的同时,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其他职业学校的发展。
“在市里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学校近几年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校园越变越漂亮,还添置了一批教学设备、实训设备,一改过去设备陈旧、环境脏乱的面貌。我们相信,我们学校的未来会更加美好。”融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谢建才说。
开门办学,融通教育
“以前我們学校只有中餐烹饪课,不久前新开了西餐烹饪课。”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潘慧玲告诉记者,“现在,人们越来越喜欢吃西餐,市场对相关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我们便增设了这一课程。市场需求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指路灯’,职业教育必须‘开门办学’,面向市场培养人才。”
所谓“开门办学”,包含几层意思:一是职业学校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需育人;二是打破职业学校间的“壁垒”,进行集团化办学;三是加强与高职、本科院校的合作,实现融通办学。近年来,柳州市始终坚持“开门办学”的思路,按照“统筹规划,自主落实”的原则,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统一目标、统一要求,同时将相关权力下放到学校,让学校自主制定工作方案、工作思路和工作时间表,做到“同步而不同调”。
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当下,校企合作是增强职业教育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为了深化校企合作,柳州市根据《广西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提出校企间除了进行专业教学上的合作,还应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构建“技能培训+文化渗透”的合作模式。“校企合作给我们增加了很多实训机会,让我们提前感受企业的工作和文化氛围,为我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基础。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县里的学生来说,能早些接触企业对我们今后的发展十分有利。”三江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裴雪强说。
集团化办学、融通办学是柳州市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另外两种途径。在集团化办学方面,该市将工作自主权下放到各校,由学校根据专业设计、育人目标等自主组团,如柳州市交通学校就参与了多个教育集团,有广西汽车产业职业教育集团、柳州汽车技术人才培养培训职业教育集团和北部湾交通职业教育集团,由此打破了地域的局限,形成广泛的集团化效应。在融通办学方面,柳州市坚守中高职衔接、中职与本科院校联合办学两大“战线”,鼓励高职院校在中职学校设立“中专部”“分校”或“教学点”,探索中端技术技能人才“五年一贯制”培养模式,同时成立5个专业工作室,不断深化“3+4”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合作办学试点工作。
“开门办学”极大地提高了柳州市各职业院校的办学吸引力,促使当地越来越多学生愿意接受职业教育,仅2024年,该市市属中职学校便招收全日制学生1.2万多人、非全日制学生3 000多人,同比增长10%以上。
“现在,职业学校办得越来越好,很多人都改变了过去‘成绩不好才读中专’的看法。我以后还想升到本科院校继续深造呢。”柳州市交通学校学生覃俊源对记者说。
城乡职校“一体化”
“自从和市二职校结成帮扶对子之后,我们有了更好的发展前景。”融水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杨世超说。2024年,柳州市提出“帮扶共发展,推进城乡职校一体化”的思路,随后该校与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结成对子。在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的帮助下,该校建成了标准叉车司机训练场地,开展叉车司机农民工培训19期,共培训480多人。“现在,叉车司机培训已经成为我校的一大亮点,广受群众欢迎。”杨世超校长自豪地说。
发挥城市职业学校的师资、专业等方面的优势,辐射带动县级职业学校发展,从而形成城乡职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是柳州市提出的职业教育发展新目标。“县级职业学校因为地域、师资、专业等方面的限制,发展相对缓慢。城乡职校结对帮扶能将城市职业学校的优势资源输送到县级职业学校,促使县级职业学校进行改革,获得发展。”柳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潘旭阳说。
为了推进结对帮扶工作,柳州市制定了《柳州市深入推进城乡职校一体化工作办法》,为结对帮扶工作开通“绿色通道”,不断加大資金投入,支持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在鹿寨县设立分院,支持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在柳江县建设分校区,支持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与三江、融安、柳城等地的职业学校签订对口支援协议,助力县级职业学校完成综合改革,提升整体实力。
“我们有很多机会到市一职校学习,不仅学到了许多新技术,还和市一职校的同学结下了深厚情谊。我以前只想着毕业后到广东打工,现在跟市一职校的同学认识后,我的眼界开阔了,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新定位。我打算继续深造学习,用更多的知识和技术来提升自己。”三江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裴雪强说。
结对帮扶同样促进了市区职业学校的发展,柳州市交通学校教师罗柳健对此颇有感触。他说,他们学校不仅与市内的县级职业学校结对,还与来宾市象州职业技术学校、河池市罗城职业技术学校等学校开展结对帮扶工作。“我跟这些学校的老师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发现了许多新问题、学到了许多新技术,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更深的领悟。”罗柳健说。
现代化,国际化
“学校的很多课程都按照企业需求进行设计,我们先在学校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然后到企业进行实训操作。这样的学习方式,一改过去理论学习单一枯燥的局面,既轻松有趣又很实用,能让我们及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柳州市第二职业学校学生张金福向记者解释道。
姚尹意局长指出:“现代学徒制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是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的有效载体。”2024年8月,柳州市成为全国首批(17个)、广西惟一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地区。2024年,该市编印了《柳州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柳州市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提出围绕现代物流、汽车商务、汽车技术、轨道交通等,通过现代学徒制培养一批“现代工匠”。
目前,柳州城市职业学校、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等17所中职学校均已开展现代学徒制改革,与各大企业联合开展“按需设计专业,按需培养人才”工作。试点学校学生分层次接受教育:第一学年以理论学习为主,每学年安排3—4次企业实习;第二学年则均分理论学习和企业实习时间,二者交替进行;第三学年以企业实习和社会体验为主,鼓励学生走出学校,走上社会。
“现代学徒制改革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好处,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实践机会,能够较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对老师来说,这也是一次成长的机会,老师可以走进生产一线,了解学生和企业所需,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教师陆珈璐说。
当然,柳州市并未止步于此,而是将目光放得更长远,瞄准了国际市场,促使职业学校走出国门,打造“高精尖”的职业教育。2024年1月,该市与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签署合作备忘录,在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中德(柳州)AHK职业培训中心,成为全国第5个与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签署合作备忘录的城市。该市还投入2 050万元,支持智能制造等5个专业集群实施国际化教学,服务上汽通用五菱印尼项目、柳工海外项目,实现学校随企业走出国门的目标。
此外,柳州市还通过政策扶持,鼓励有条件的职业学校将分校、分院开到东南亚各国,或与国外职业学校联合办学,不断打造柳州职业教育国际化品牌。“只有走出去才知道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只有走出去才能以国际化的眼光规划学校的发展,只有走出去才能更好地服务国家经济的发展。国际化是柳州职业教育升级发展的必由之路。”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校长覃海波如是说。
柳州市职业教育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学技术到柳州,好就业在柳州”的品牌效应。如今,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实施,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进程加快,广西在全国对外开放大格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迫切需要大批国际化人才。“我市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不断深化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同时,继续坚持开放办学,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我们相信,柳州职业教育未来大有可为!”姚尹意局长信心满满地说。
第三篇:潢川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视角下的潢川
潢川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南依大别山,北临淮河,地处豫、鄂、皖三省的连接地带,东距合肥227公里、南离武汉223公里、北至郑州413公里、西抵西安696公里,为豫东南重要的交通枢纽与物流中心。“十一五 ”期间,潢川经济发展较快,但总体经济水平仍然不高。潢川在政治上属于河南省,但在经济上受安徽、武汉的影响很大。信阳潢川似乎夹在河南湖北之间,经济受郑州,武汉经济的排挤。这也是信阳潢川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吧。区域地理
潢川县城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名城,一水东流,城分南北,两桥相连,独具一格。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区域优势进一步凸现。京九铁路、宁西铁路及规划中的衡(水)潢(川)铁路,G45大广高速、G40沪陕高速,国道G312干线、国道G106干线,京
九、乌沪两条光缆和西气东输两条支线均经过潢川,形成了五个黄金“十字交叉”,使潢川县具有沟通南北、承东启西的独特交通通讯中枢条件。
潢川地处大别山侧洪积扇向淮北平原过渡地带,属合肥-潢川盆地,地质结构属淮阳古陆边缘的一部分,地貌为剥蚀侵蚀类型,地势南高北低,略向东北倾斜。境内淮凤岗、七里岗、黄寺岗与寨河、潢河、白露河、春河 “三岗四河”相间分布,淮河沿县北侧东流,将全县地貌分为三个类型:南部为低山丘陵,面积占11.4%;中北部为垄岗,面积占65.7%;沿河为平原洼地,面积占22.9%。
资源
潢川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丰裕,四季分明,盛产稻米、小麦、油菜、红麻、水产、畜禽、花卉、茶叶等。特色农业甲鱼年产35万公斤,有“甲鱼王国”之称;樱桃谷鸭养殖量达2400万只,居亚洲第—;花卉面积5万多亩,有200多个属类,是全国花木示范基地县和国家授牌的“花木之乡”。
潢川水资源充足。水资源年均总量73.47亿立方米,地表径流占7.9%、地下水占1.3%、过境水占87.9%
交通
潢川区位优势独特,交通通讯发达。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的“黄金”地带。公路国道G312、G106线,沪陕高速公路G40和大广高速公路G45分别在县城交汇,县际交通便利,离豫南大部,分县区均在1.5小时公路车程内。
铁路
潢川是河南7个重要铁路枢纽中唯一的县。宁西铁路、京九铁路两条国家铁路交汇于此,为潢川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和基础。潢川火车站现为武汉铁路局麻城车务段下辖的国家二等车站。
经济地理
区域中心城市。优化城区空间结构,依托一河(潢河)两路(京九大道、工业大道),推进开发区、产业聚集区、城市拓展区“三区”充分融合。推进“潢光一体化”,沿京九大道往南、潢河往上,规划建设城市新区,充分彰显水城花乡城市个性特色,提升城市品位。特色产业基地。提升“鳖、鸭、花、猪”等传统特色产业,把畜禽肉类综合加工、优质粮油精深加工、水产品加工、饮料制造等四大产业培育成上规模、具特色、有品牌的区域特色产业,加快发展新型建材、木材加工、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积极培育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使潢川在“十二五”时期发展成为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并举的特色产业基地。
商贸物流集散地。立足潢川商贸优势,加快物流产业发展,建设物流园区。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优势,优化提升各类专业市场,建设世博时代广场为代表的中心商务区,完善城乡商贸网络,增强辐射能力,把潢川建成区域商贸集散地。
和谐宜居地。以提高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为着力点,加快推进城镇化。坚持绿色发展,培育低碳经济,在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基础上,持续促进生态与发展的有机结合,生态与生活的有机结合,全力打造和谐、生态、宜居城市。
经济发展
202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84.58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61亿元,增长7.9%;第二产业增加值30.76亿元,增长18.6%;第三产业增加值26.21亿元,增长18.6%。三次产业结构为32.6:36.4:31,初步形成的“二一三”格局得到进一步巩固。全县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616元,约折合1500美元。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46.18亿元,增长18.1%,占全县经济总量的比重由上年的52.9%提高到54.6%
2024年,潢川完成生产总值94.8亿元,同上年相比,增长12.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3.2亿元,增长3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82元,增长17%;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4796元,增长1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2亿元,增长13.3%;直接利用外资604万美元,增长31%,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市名列前茅
2024年,华英集团和黄国粮业入选全省食品工业30强,河南潢绣集团入选全省建材工业30强,荣丰纺织公司入选全省纺织服装行业30强,河南甾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入选全省生物医药行业20强。
产业布局
食品加工区:位于县城西部潢川县产业集聚区内,规划面积10.6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畜禽加工、水产加工和生物医药产业,配套发展电子制造、纺织服装等产业,形成链条相对完善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
现代物流区:位于县城东部潢川经济开发区内,总面积5.9平方公里。以火车站物流园区、民营工业园与潢川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依托,重点发展粮油加工、仓储、石油、粮食、建材、物流配送等产业,形成现代物流集聚区。在集聚区北部辅助发展粮油加工、绿色饮料、新型建材等工业。
中心商务商业区:位于中心城区,包括城南区和城北区两部分,主要为城市的行政办公、居住、商务商业区,重点发展商贸、餐饮、住宿、文化、教育、医疗、金融、房地产等服务业。
文化休闲旅游区:从京九大道到潢川站高速路口两侧为重点,以卜塔集、白店为主的南部地区,充分挖掘人文、山水和花木等旅游资源,规划建设文化休闲娱乐设施,重点发展历史文化、旅游、观光、餐饮、娱乐等休闲业,形成花木生产、交易和休闲娱乐集聚区。河南省第九行政督察区
现代高效农业区:县城东部和北部的广大乡镇,形成现代高效农业区,重点发展优质水稻、优质小麦、畜禽养殖、水产养殖、花木等现代高效农业。华英工业园区:它围绕河南华英禽业集团生产基地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区。华英集团是一家以肉鸭、肉鸡加工为主的大型禽类食品加工企业,是河南省63家重点工业企业、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全国食品工业百强企业、全国食品安全示范企业、全国1948家大型工业企业之一的上市公司,拥有祖代鸭场1个,父母代种鸭场5个,父母代种鸡场2个,大型养殖基地36个,饲料厂4个,鸭加工厂生产线7条,鸡加工生产线1条,熟食加工生产线1条,羽绒加工生产线2条,具备年屠宰加工樱桃谷鸭7000万只,肉鸡2024万只,熟食10000吨,羽绒5000吨,饲料46万吨的生
产能力,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鸭加工企业。华英集团“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在当地广为推广,已辐射带动3万余农户10万余人脱贫致富奔上了小康。
张集羽饰工业园区:以张集乡张集村为中心,利用3-5年时间规划建设羽饰产业园,积极开发羽毛加工业及丝线、模具、粘胶、包装等相关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建成全国最大的羽毛工艺品加工基地。
产业结构
农业:继续促进科技农业、服务农业和生态农业等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合理规划,提升农业的生态、服务、观光、示范功能。
工业:重点发展以畜禽加工为核心,粮油加工、水产加工、绿色饮料制造为重点的食品加工业。加快发展新型建材、木材加工、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积极培育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大力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羽饰制品加工等特色产业。
未来发展状况
1、潢光一体化新城
潢光新城位于潢川、光山两县县城之间,为潢光一体化前期主要工程,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其中潢川24平方公里、光山76平方公里。该项工作是市政府为推进区域跨越式发展和加快实现城镇一体化建设而确定的。意在尽快实现两县产业、市场、基础设施、投资环境“四个一体化”和推进两县“六个衔接”。力争“十二五”末,使潢光初步形成基础设施共建、产业互补、资源共享、功能协调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以轻工、商贸为主的生态宜居复合型城市。
2、实现相向发展,推进空间对接。
按照“五大复合”理念,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加快编制潢光一体化发展建设总体规划、区域控制性规划等规划,加强功能性组团建设,加快城市用地功能布局、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多方面的统一规划建设,重点做好潢河两岸集景观、休闲、居住、商业、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综合片区、万亩花卉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密切空间联系,实现相向发展,推进空间对接。
3、加快通道建设,推进城区对接。
完善两城间铁路、高速公路和国道路网建设,加快推进潢光路、滨河大道等快速通道建设,加强供排水、电、气、暖、通讯等地下管网建设,优化通道沿线加工业、现代物流业、商住、文化和生态建设布局,推进城区对接。
4、统筹产业布局,推进产业对接。
结合两县实际,合理产业定位,优化产业布局,重点推进潢光产业带建设,加快推进潢川西部工业集聚区、东部经济技术集聚区建设,重点做好王岗高科技示范园、食品工业集聚区等园区建设,着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食品加工、花卉产业、特色养殖等产业,逐步实现两县的产业对接。
5、加强生态共建,推进生态对接。
构建生态共建机制,加快建设两县城之间主要干道两侧绿色走廊,规划建设潢河两岸生态景观带,着力建设大型主题广场和主题公园项目,着力发展都市型农业、观光农业和花卉产业等产业,强化潢河、南大河等流域综合治理,实现生态协调共建,推进生态对接。思考
潢川地理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资源丰富,但为何经济水平不是很高?潢川缺乏工业企业,主要靠农业支撑经济。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受地理区域影响,潢川处于河南最南边,和湖北武汉,安徽合肥离得很近。在政治上归属河南,在经济上受合肥,武汉影响很大,经济受郑州、武汉夹击。这些应该都是潢川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
第四篇: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
—打造中国新区域经济
摘要: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越来越快,区域性经济组织和区域金融体系在推进贸易自由化方面可以起到互相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区域已经形成了以香港-深圳-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圈、以江浙沪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圈三大经济圈,圈际间和圈内各城市间的竞争与协作并存的态势日趋显现,竞争的态势要求各个经济区域尽快确立金融中心城市、完成新形势下的金融体系的创新过程,以更好地促进和协调经济的发展。
一、区域经济与金融体系的关系说明
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与区域金融体系的发展水平制下,金融体系依附于经济结构,当金融发展水平日益提高,金融体系对经济结构的升级和发展就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决定作用,尤其在社会经济的转型期,高效率的金融体系可以通过融资效率的提升促使经济结构合理化。
金融体系是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有机整体。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是城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一个地区动员储蓄、吸纳并配置资本的能力和效率提升。金融体系作为资金的融通体系已经成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环境因素,决定着一个城市动员储蓄、吸纳并配置资本的能力与效率。随着金融开放步伐和金融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金融体系竞争力在城市或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将更加突出。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看法是,金融体系本身可能是一个“整盒”。但实际上,金融体系是由一个个功能模块组成的,当采用拆解金融体系的方法来审视区域金融体系效率的时候,通常会注意到的问题是关于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协调问题。在金融行业中,国际间的大型金融机构已经在考虑把多方面发展的金融机构逐步整合,形成一个金融控股体系,由一个统一的管理集团来划分职能部门、协调利益冲突。对国家和地区而言,这样的思路也是有效的,事实表明,国际上各个先进国家宏观金融体系的各个模块正在出现相互融合的趋势,通过模块间的资金流动成为体系内流动的方式来提升融资效率。
二、金融中心形成与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模式
金融中心是指金融机构集中、金融市场发达、金融信息灵敏、金融设施先进、金融服务高效的中心城市,是资金集散地和金融交易清算地,其金融影响遍及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或全球。金融中心按照功能分类可分为:功能性金融中心和名义金融中心,本文所研究的金融中心专指功能性金融中心。
(一)金融中心发展的一般过程。金融中心的发展具有高度的规律性,里德(Reed,1981)将其归纳为五个阶段,这5个阶段又构成一个腹地范围的等级体系,每一阶段的中心相应地服务于:①直接腹地,②腹地外更大的区域,③整个国家,④邻近国家和政治属地,⑤全球范围。这5个阶段对应着不同级别的金融中心:地方性金融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国家性金融中心、国际区域性金融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这5个等级的金融中心,体现了金融中心发展的一般过程。
(二)金融中心的形成与发展的一般模式。根据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展经济学家提出的 需求反应与供给引导金融体系理论,一个地区或国家的金融体系的产生有两种路径:一是需求反应,一是供给引导。与其相对应,金融中心的形成与发展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自然渐进模式和政府推进模式。
1.自然渐进模式,是指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取决于经济的发展。由于经济的增长产 生了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适应于这种需求而相应地发生变化,金融制度和法规也随之完善,同时该地区的经济又借助于金融的有利条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对金融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最终导致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
以自然渐进模式形成和发展的金融中心,是市场经济长期自由发展的结果。它的形 成和发展的“原动力”来自于经济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是相伴相随、亦步亦趋的。这种形成模式一般产生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如伦敦和纽约。由于发展过程的曲折性和不确定性,这种形成与发展模式缺乏时间效率。
2.政府推进模式,是指在经济发展尚未达到特定水平的情况下,通过政府部门的人为 设计、强力支持而形成的金融中心。超前形成和发展的金融中心为本地经济创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以刺激本地经济的发展,对本地经济的发展起到先导作用。
以政府推进模式形成和发展的金融中心,是国家或地区有意识构建的结果。其“源动力”来自于政府的推动作用。这种模式一般发生在二次大战后的新兴工业国家或地区,最典型的如新加坡。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金融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政府着眼于金融中心的建设以带动经济发展,是政府推进模式产生的根本原因。这种模式对于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在较短时间内发展和繁荣本国或地区的金融、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影响金融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决定因素
经济与金融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金融中心形成的内在动力。但是“金融中心是指这样一些城市和地区,它们凭借优越的经济、政治、时区和地理条件,以及先进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能够为众多金融机构提供品种繁多的金融交易和中介服务,并成为全球性、国家性或区域性资金集散和金融交易清算地”(王力、黄育华,2024)。所以一个城市能最终成为金融中心,发挥金融中心的作用还取决于中心城市的基础设施水平和区位优势等外在条件。
本文将影响金融中心形成的因素概括为两个方面、四种因素。两个方面,即金融中心
形成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条件。发达的经济、金融是金融中心形成的前提条件,经济与金融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金融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动力。发达的基础设施和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是金融中心形成必备的外在条件。四种因素是:经济发达、金融发展、基础设施、区位优势。
(一)经济发达。从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可以看出,一个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是促 进这个地区金融中心形成的“原动力”。金融中心是随着经济中心的形成而形成的。金融中心也是经济中心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中心是一定区域内经济活动比较集中的城市,当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发展形成以某一地区为中心以后,一方面从生产领域游离出大量的货币资金需要寻求投资的场所,另一方面,生产和流通又需要大量的货币资金,这就产生了对金融的需求,从而促使金融中心的形成。只有一个地区经济稳定发展,才能确保金融中心有稳定的金融交易和资金流动需求。
(二)金融发展。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心城市金融发展的最终结果。中心城市的金 融发展体现在:①具有健全的金融体制,包括金融法律体系、金融监督机制、竞争机制、金融风险防范机制;②一定的金融规模,金融机构大量聚集、强大的资金供给、充足的金融人才;③高效的金融效率,包括金融业资产效率、金融资产周转率、资本流动速度、证券市场筹资额等。此外稳定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金融环境是中心城市金融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金融中心得以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基础设施。发达的通讯设施和交通设施是金融中心的必备条件。具备收集、交换、重组和解释信息的能力是金融中心最根本的特征。其能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心城市基础设施的发达水平。基础设施包括:通讯设施和对外交通设施。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大量的金融交易可以通过无形的网络完成。发达的网络通讯设施使得金融机构之间、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不同地区的金融中心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信息的传送与反馈更加灵敏。拥有便利的交通设施,有利于跨国公司、外国金融机构和金融入才在该地的聚集,拥有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本地商业贸易中心的形成,从而衍生出来旺盛的金融交易需求。
(四)区位优势。区位优势是指地理优势和政治优势。地理优势,包括交通地位和时区条 件。世界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其大多位于大型经济体的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纽约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依赖于纽约。的交通地位和信息优势。因为纽约是从欧洲通向美国大部分内陆的便捷通道。时区条件也是金融中心形成的又一重要因素,通过不同时区金融中心工作时间的重叠,可以使全球金融服务24小时不间断,以满足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需要。政治优势,目前分布在世界上的各大洲的全球性和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约有40多个,大部分都是所在国的首都,其中在国际金融中心中约2/3是首都,在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中约有1/2是首都,在国内金融中心中约4/5是首都。首都是一国的政治中心,凭借着稳固的政治基础,会对经济、金融的发展产生很强的影响力(王力、黄育华,2024)。
四、区域金融中心形成潜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前关于金融中心的评价指标体系大多是关于国际金融中心的,有关区域金融中心的比较少见。我国学者倪鹏飞从城市竞争力的角度建立的城市金融中心定位指标体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不同级别的金融中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着高度的规律性。区域金融中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服从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同时,也有着自己的特点。本文借鉴我国学者胡坚提出的国际金融中心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并结合以上分析,依据针对性、系统性、层次性、可获性等原则建立区域金融中心形成潜力的评估指标体系。本文选取的综合指标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综合潜力;第二层次,四大影响要素。第三层次,33个基本指标。
五、我国区域金融中心的划分
(一)样本城市的选取。样本城市的选取原则:①能说明问题。②具有区域代表性。根据 一般经验,具有形成金融中心潜力的城市主要是一些具有竞争力的区域中心城市。本文依据金融中心形成的影响因素,结合2024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的研究成果,选取最具有竞争力的43个城市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和比较是比较合理的。
(二)方法的选取。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使每一层次指标得分均由下一层指标综合而成,从而构造出各层综合函数。采用在多指标量化合成方面有较好效果的主成分分析法,确定综合函数中的权重。然后再算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得分。并根据综合得分绘制雷塔图。
(三)区域金融中心划分。区域金融中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相对于其周边地区(金融 辐射范围内)金融功能的聚集。所以本文在我国区域金融中心的划分过程中,在考虑到某样本城市在该地区相对的重要位置的同时,依据各样本城市的综合得分和各级指标得分为划分标准,对43个样本城市进行了划分。
北京、上海的各级指标和综合得分在全国范围内占有绝对优势,已有实力成为全国性的金融中心;天津可以构建为华北地区的金融中心,并以北京为中心构建为大北京金融中心圈;广州、深圳可以构建为华南地区的金融中心,并以香港为中心,以广州、深圳为两翼构建为珠江三角洲金融中心圈;南京构建为苏皖地区的金融中心,杭州可以构建为浙江地区的金融中心,并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和杭州为两翼,可以构建为长江三角洲金融中心圈;济南、青岛共同构建为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金融中心;沈阳、大连可以共同构建为东北地区的金融中心;成都、重庆可以共同构建为西南地区的金融中心;武汉构建成中部地区的金融中心;西安可以构建为西北地区的金融中心的;厦门可以构建为闽台地区的金融中心。
六、构建我国区域金融中心的四种模式
不同城市的经济、金融实力,基础设施建设和区位优势各不相同,所以各中心城市在构
建区域金融中心过程中应根据各自的优势,充分发挥区域特色。本文依据评价结果,结合各中心城市在全国范围内和区域范围内的相对位置,提出四种构建模式。
(一)盯住型构建模式。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天津在地理位置上分别与香港、上海、北京比邻,又与之有着密切的经济、金融方面的往来。香港目标定位于全球性的金融中心,北京、上海目标定位于国际区域金融中心。这种定位决定了香港、上海、北京金融中心的地位,它们更多地将作为国际金融市场向国内市场延伸的传导枢纽和国内金融市场发展的引导中心。香港、上海、北京金融中心的强大不仅不会影响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天津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而且,还会为其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提供业务和管理上的种种支撑和引导。而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天津作为区域金融中心恰恰是香港、上海、北京金融中心的补充,并成为它向内辐射的支点之一。所以,其区域金融中心的构建应盯住香港、北京、上海金融中心的发展过程。
(二)分工合作型构建模式。沈阳和大连,成都和重庆,济南和青岛在其区域范围内各项 指标得分接近,说明都具有在该区域内构建为金融中心的潜力。由于构建金融中心对中心城市经济的直接促进作用和潜在的巨大利益,势必导致区域内各中心城市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势必造成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等问题。恶意的竞争还将减缓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所以本文提出沈阳和大连,成都和重庆,济南和青岛在区域金融中心的构建上应该采取合作分工型构建模式。在构建区域金融中心这一目标上,只要各中心城市合理分工,而不是恶性竞争,完全有携手合作的可能。
(三)政府适度主导型构建模式。武汉是中部的交通要道,有较好的区位优势,而且有一 定的经济基础和金融基础。综合得分及各级指标得分在全国范围内靠前,在中部地区绝对领先。但是武汉在构建区域金融中心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缺乏全国性或区域性的有形资本市场、金融机构总部数量较少。弥补以上的不足单靠经济体自身的发展和完善是缺乏效率的。所以,武汉在构建区域金融中心的过程中,应采取政府适度主导型模式,即政府适度控制并影响金融市场,在市场自发和政府扶持的合力推进下,把武汉构建成中部地区的金融中心。
(四)政府扶持型构建模式。西安作为西北地区的龙头城市,是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但 是在全国范围来看,综合得分及各级指标得分较低,经济、金融的发展水平都落后于其它地区。西安在构建为西北地区的金融中心的过程中,明显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约束。所以,由于经济水平发展缓慢,金融需求与供给不足,导致其金融体系不完善,金融功能不全,只有通过国家政策的倾斜、地方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扶持,通过政策性金融体系的扶植来承担融资职能,并待条件成熟后发展其它金融形式,最终促进西安作为西北地区金融中心的形成。
第五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起源与本质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自古以来就在劳动人民的思维中存在,“积谷防饥”、”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等最朴素的劳动人民生活方式都从不同程度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但在过去漫长的人类历史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人类文明尤其是科学技术水平比较落后,人类的数量也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人类所带来的消耗与破坏,地球生态系统尚可承受,因而这一问题在那时并未为世人所关注。直到工业革命后,人类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创造和掌握了众多征服大自然及向大自然索取财富的技术和工具,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大大加强了,与此同时也为世界带来了从前无法预见的危机。人地系统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尖锐矛盾,这些矛盾严重威胁到人类长远的生存和发展,从而也大大唤醒了人类的忧患意识,促进了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探索及其思想体系的形成。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处理自身与环境关系过程中所提出来的一种新战略,在80年代初为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以来,不同国家各个学科领域的科学家纷纷从自然、社会、经济、科技等方面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和主张。其中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所提出的概念最具代表性,也广为人们所接受。这次大会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是能满足人们当前需要,但同时不会损害下一代人生存、发展需要的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思想本身具有及其丰富和深刻的本质。
2.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比一般经济指标系统的范畴更加宽泛,包括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三个方面及其相互关联的影响。
(1)环境指标
环境指标是指反映人类生存环境压力变化或状态变化的指标系统。主要包括环境压力指标系统和环境效应指标系统等部分。
(2)可持续性的判断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以归纳出判断可持续性的四条标准: ①污染物或废弃物的排放是否超过了环境系统的容量和承载能力;②对可更新资源的利用是否超过资源的再生速率;③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是否超过了其他资本形成对其的替代速率;④ 收入是否随时间的推移可持续地增加。(3)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一些公认的单项指标和指标集能够较为有效地应用于可持续发展的衡量。这些单项的指标和指标集一般不能被某一特定国家或地区直接应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通常是根据实际情况, 从这些单项指标或指标集中选择相应的一组指标来构建与自身目前可利用资源紧密联系的指标体系, 以便切实有效地衡量本国或本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进程。目前, 国际上尚未形成对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一致的系统性认识和理解。
下面介绍衡量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单项指标和指标集
①生态足迹或生态占用空间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也称生态占用空间, 是生态经济学家近年来提出的用于测度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状况的方法。它通过跟踪人类利用的大多数消费品和产生的大部分废弃物, 估算生产和维持消费的资源所需要的生物性生产土地或海洋面积。该方法根据不同尺度的消费确定其生态占有空间, 并与其实际可利用的生态承载力进行比较, 以此测度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状况以及衡量某个区域经济发展是否在其生态承载力范围内。
②21世纪议程的衡量指标集21 世纪议程衡量指标集的内容是基于1992 年里约协议中《21世纪议程》的相关章节内容而确定的。
③“压力-状态-响应”指标体系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使用的“压力-状态-响应”指标体系是基于下列的一种因果关系而建立的,即人类活动改变自然资源数量和状态,对环境产生压力;社会通过环境、经济等政策对这些变化和压力进行响应,形成了包括问题预测、政策形成、监测和评估的反馈环。“压力-状态-响应”指标体系揭示了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一种线性关系。
④“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指标体系欧洲环境组织开发的“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指标体系的特点是较详细地描述了资源环境问题的起源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及其动态机制。
二.区域可持续发展 1.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关于区域范围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区际可持续发展的联系, 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学科。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下列鲜明特征。
(1).区域可持续发展强调区域各组成部分之间在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相互依赖及由此构成的有机结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能力正是建立在这种结构基础之上。这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结构及由此形成的实施能力,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与一般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主要区别所在。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好、需求高,通常基本形成或接近于形成较为完善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结构,其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能力较强;落后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薄、需求低,往往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可持续发展结构,其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能力也较弱。
(2).区域可持续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区域自组织和路径问题。区域可持续发展讲求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由于区域结构的存在,区域内任何经济社会活动通过区域结构的联系网络将其影响遍及区域各处。因此,根据区域的结构特点对可持续发展的一般理论和模式在区域层面上加以运用,根据不同区情选择适宜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和可持续发展的区域自组织,制定、组织和实施不同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非常重要。
(3).区域可持续发展强调区域之间,即区际可持续发展的联系。区域可持续发展不能孤立地研究某个区域内部的资源环境承载和配置问题,而应该在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和互相流通的区际整体中去研究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和配置问题。
(4).区域可持续发展强调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管理。由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区域自组织和差别路径的特征,区域之间可持续发展的不平衡也就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现象。不仅区域可持续发展自身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有效的政策支撑,而且区域可持续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解决更离不开政府强而有力的政策措施。因此,区域可持续发展必须强调政策和管理的研究。
2.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研究内容
区域发展中不可持续性问题的根源在于经济问题,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在本质上是经济如何发展的问题。因此,区域可持续发展主要探讨的是,在总体可持续性最优的目标下,区域可持续战略与经济增长的双赢问题。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1).区域形成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一方面,应该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辩证地探讨和总结区域形成的历史条件和带来的不可持续问题。另一方面,应充分认识到,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一样,与区域结构呈现出相互影响的函数关系。人类前进的步伐走到今天,应该在总结以往区域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新一轮的区域形成和发展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理念。
(2).如何安排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自组织能力在不同区域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多种模式,应该选择适合于区情的可持续发展路径。这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
(3).区际可持续发展的联系和统一区域之间,即区际的可持续发展是密切相关和相互影响的。区际可持续发展的联系和统一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方面。其目的是通过充分协调,发挥各区域的不同优势,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效益,实现最优的整体可持续发展。
(4).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和政策包括不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和模式, 区际可持续发展的协调与管理等内容。这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
3.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新趋势
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相一致,区域可持续发展呈现出新的发展特征。虽然全球化作为一个词汇早已存在,但通常认为是美国学者Levitt于1985年首先将全球化作为一个经济学概念提出来的。全球化可理解为经济活动的地理范围不断扩大和跨界相互渗透不断深化的过程,表现为区域经济活动和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相互联系与依赖性的空前增强,各国、各地区通过商品、劳务贸易、生产要素流动等方式越来越密切地整合、联结在一起。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联系和影响如下。
(1)贸易扩张经济全球化的最显著特点和最直接的表现是包含贸易快速增长和贸易自由化两方面内容的贸易扩张。贸易扩张已经从传统的商品贸易领域遍及技术、金融、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1997年全球贸易总额为6.7万亿美元,预计到2024年全球贸易总额将达到16.6万亿美元。各国和各地区的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贸易成为联系区域经济的重要纽带,特别是服务贸易得到迅速增长。1986~1995年,全球服务贸易的年增长率为12.5%,1996年服务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比重已超过20%。服务贸易量及比重的显著提高,对区域经济体系重建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资本流动国际或区际对外直接投资(FDI)已经成为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部分。在投资自由化的鼓励下,各国、各地区间资本流动规模迅速扩大。1996年国际直接投资总额为3600亿美元,1999年国际直接投资达到8440亿美元。其中,流入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额为6360亿美元,流入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额为2024亿美元。直接投资在全世界范围内充分利用有利资源和生产要素,降低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的作用,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影响是深远的。
(3)生产要素有效配置生产要素包括资本、资源、劳动、技术、管理等。信息化技术发展、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和金融服务网络的完善,极大地促进了资本要素的流动速度和流动量。全球范围内资本要素的流动量远远超过全球的贸易量, 并有力地带动和促进了其他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有效配置,提升了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争夺高品质的资本和自然资源要素已经成为区域或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4)技术进步以信息和通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浪潮降低了区域间运输、通讯等成本,使区域经济活动的交易费用大幅减少,加快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也加深了区域之间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影响和联系。一方面,技术进步使得信息产品在全球区域贸易中的比重增加。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又直接推动了服务贸易的迅速增长,促进了区域经济体系和结构的优化。同时,技术进步也大大推进了生产要素的流动和有效配置。这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
(5)社会价值、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的全球化融合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传统的可持续发展价值取向,通过全球化进程得到广泛传播和相互促进。其中,既有主流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下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也有东方古老优秀文化传统下的可持续发展意识。生活方式的全球化也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消费理念和模式在不同区域间的共同倡导。
(6)区域一体化与全球化相伴而产生的是区域一体化,即区域化合作不断加强的倾向。区域一体化是全球化进程的一个重要阶梯,是全球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各国各地区应对全球化挑战的一个重要手段。随着区域一体化进程的推进, 区域内国家和地区相互之间的经贸关系快速发展,内部经济上的依存度不断增加,不同区域集团的迅速形成和壮大,导致区际分工的进一步调整和区域经济格局的进一步重构。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一体化发展更加迅速。目前,全球各种形式的区域经济组织已有100多个,共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这些区域经济组织已覆盖了全球大部分地区。国内的区域一体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唐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长江流域地区、粤港澳地区等区域经济联合体已见雏形。各个区域经济组织内部都不同程度地实行了一系列旨在推进经济共同发展的政策,特别是在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上也进行了深入的协调。这实质上是全球化制度在区域范围内的具体表现。区域一体化特征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对最终实现全国和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4.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1).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不平衡加剧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改变了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平衡增长模式,投资重点开始集中在了经济效益好、见效快的地区,充分调动了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促进了我国区域经济的空前高涨,增强了区域经济自组织和发展能力,宏观整体经济效益得到大幅提高。同时,也伴随着发展空间比例失调,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加剧。目前,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经济增长速度上的差距呈不断扩大的态势,造成三大地带经济总量的差距不断扩大,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也在不断拉大。这种区际间差距的加大,严重影响了区域之间可持续发展的协调与平衡。经济落后地区财政更加困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所需资金更加短缺,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个别地区甚至陷入不可持续的恶性的循环。
(2).忽视资源环境约束条件,弱化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能力
区域经济自组织的积极性,一方面调动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地方政府追求和保护地方利益的问题。发达地区为保护在经济发展中的领先地位,落后地区为一步跨出贫困的恶性循环,竞相在加工工业等少数几个利润大、周期短的相同领域展开激烈竞争,盲目引进、盲目配套、重复建设,区际分工弱化,区域之间产业结构趋同严重。这种忽视区域资源环境约束条件的做法,必然导致资源不能优化配置,整体生产要素效率和经济效益下降,弱化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能力。(3).区域之间摩擦加剧
在给地方放权让利的同时,没有及时建立约束这些权力和利益的有效机制,造成地方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未能受到一定的约束和限制,出现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的“以邻为壑”,争夺原材料的“资源大战”等。地方保护主义盛行使区域可持续发展处于“囚徒困境”的边缘。
(4).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地方的主动性不高
中央政府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区域层面上经常不能正确地贯彻、落实,造成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区域变异和偏差。同时,地方政府经常寻找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空隙来谋求地方利益。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在区域中经常出现扭曲和作用失效。
三.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
1.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定量分析(1).环境影响公式
艾里奇和康芒纳(1971)最早进行了环境与发展的定性和定量关系的研究,提出了环境影响公式:I = PAT。式中,I(impact)为发展而产生的对资源环境的压力;P(population)为人口数量;A(affluence)为人均资源消耗水平T(technology)为现有技术对环境的破坏程度。环境影响公式指出,人类发展对环境和资源的主要影响因子是人口数量、消费水平和技术能力。人口增长、消费增长和技术能力不足,都会增加发展的环境资源的压力。环境影响公式从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上,阐述了传统发展模式导致环境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改变发展方向的政策意义,为可持续发展理论转化为政策提供了基本依据和途径。根据环境影响公式的三个因子的变动情况可以具体地判断发展对环境的总体影响。康芒纳对美国1946年以来污染增长原因进行分析后指出:人口增长的对数是污染增长对数的12%~20%;财富增长的对数是污染增长对数的1%~5%;技术因素的对数是污染增长对数的80%~85%。因此,美国大部分急剧增长的污染来自生产技术的变化。这说明了技术变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机制。艾里奇等人认为:每个人的行为都可以对环境影响公式中的三个因子,特别是消费和技术因子产生影响,消费者的集体选择更可以强化这种影响。例如,注重节制生育的责任可以影响人口因子P,多吃蔬菜少吃牛肉或减少能源的使用可以影响资源因子A,驾驶节油汽车可以影响资源因子A和技术因子T。
(2).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美国的Arrow和Costanza(1996)提出著名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如图12-1所示。通过环境压力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变化,进一步阐述环境与发展随时间而变化的关系。
①在工业化初期,一般是重化工业阶段和人均GDP低于4000美元之时。由于人口增长、消费增长和粗放的产业技术,环境影响由小增大呈现正的增长,发展的可持续程度不断下降。
②在工业化中后期,一般是有加工业阶段和人均GDP在4000~10000美元之时。由于人口逐渐平衡、消费逐渐平衡和产业技术逐渐集约化,环境影响由正增长逐渐趋于零增长。
③在后工业化时期,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后将出现人口减少、消费软化和产业技术的非物质化,环境影响将由大到小呈现负的增长,从而使发展的可持续程度得到增强。世界银行的Munasinghe(1995)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描绘了区域处理资源环境与发展关系的三种不同途径。①不顾忌库兹涅茨曲线原理的途径。这样的工业化增长将会加速环境与资源的恶化,导致发展的可持续程度迅速下降, 资源环境退化的峰值不断攀高,甚至超出生态不可逆的阈值。②考虑库兹涅茨曲线原理的途径,避免增加资源环境退化的速度和峰值。这样的工业化进程要求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推进资源有效利用和环境无害化的技术和政策措施。③对区域资源环境影响较小的库兹涅茨曲线途径。这样的经济增长主要是在区域人口、消费、技术、政策等进行全面社会变革的条件下取得的,对区域资源环境的破坏可降至最低程度,区域可持续发展程度得到大幅提高。
2.区域未来环境与发展关系的三种展望(1).传统发展模式
传统发展模式的基本纲要是:区域经济一如既往地继续增长,同时采取污染控制措施来缓解环境压力。如果以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发展,设环境影响公式I=PAT中的人均资源消耗水平A为1990年基数的5~10倍,人口P为1990年的2~4倍, 技术对环境的破坏程度T是1990年的1~2倍,则这种模式的发展产生的环境压力将是1990年水平的10~80倍,所导致的环境压力的增加是惊人的。如果以较低的经济增长速度发展,仍然以1990年为基准,A为3.05~6.1倍,P为1.64倍,T为50%,则这种模式的发展产生的环境压力I为2.5~5.0倍,所导致的环境压力的增加仍然较高。可见,传统发展模式下,即使采取污染控制措施,仍无法有效缓解发展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2).技术推进模式
技术推进指的是在保持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通过技术变革提高资源的生产率,保证环境压力的增加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技术推进模式所依靠的主要是技术层面的改进与提升,这要比仅仅采取污染控制措施高出一个档次。以1990年为基准,通过技术变革提高资源的生产率,使T =0.2 %(洛文斯《四倍跃进》),A 为3倍, P为2倍。这种发展模式的结果是环境压力I=1.2%。此时,应该是不会产生不可逆的环境破坏的问题,但是这种模式对提高资源生产率的技术变革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技术推进模式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的重要意义,应该让技术因素发挥尽可能大的生态效率。这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进程尤为重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也是基于这样的原则和思路提出的。
(3).全面变革模式
全面变革是指在区域人口、生产、消费等各个领域进行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全面变革,全面变革模式是涉及可持续发展的所有层面的整体的模式转变。在这种发展模式下(米斯都《超越极限》,1992),以1990年为基准,当A=40%,P为1.54倍,T=10%时,发展对环境的影响I是1990年的6%。这被认为是可持续发展社会的一个理想方案。3.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区域发展的必然选择
(1).区域振兴过程中的资源环境压力环境影响公式指出,人类发展对环境和资源的主要影响因子是人口数量、消费水平和技术能力。从三大影响因子的分析可知,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如果沿着现行的传统型轨道前进,未来的资源环境压力势必将不断增大。从人口总量来看,未来我国全区域的人口仍将呈刚性增长。2024年人口接近15亿后才可能基本稳定下来,然后逐渐下降。届时,人口要比现在至少多出2亿人。同时,现代化进程在客观上要求提高城市化的水平,城市人口规模将迅速扩大,即至少要有足够的城市人口增量来实现城市化。这两方面都将导致对区域资源环境的需求增大。2024年我国人口的36%被划归为城市人口,另外在许多大城市约有20%的临时的国内移民。与此同时,世界上发达地区的11.9亿人口中有75.4%为城市人口;不发达地区的48.7亿人口中有40.4%为城市人口。相比之下,我国的城市人口与城市化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区域,尤其是城市的资源环境压力会更强。从消费水平上看,按照小康发展目标,人均GDP到2024年要达到12777元, 到2024年要达到23851元。假定区域一直保持年平均5%~7%的经济增长率, 到2024年时人均GDP将可能达到34000元,即4000美元左右。按惯例,即使达到人均4000美元的GDP水平,区域社会经济仍将基本上是以物质性消费为主要特征的。根据环境影响公式的计算,区域人口以物质性消费为基本构成的生活水平提高,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至少增加3倍,与上述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相结合,未来30年对资源供给和环境容量的压力将至少达到现在的4~5倍。从技术和体制上看,以目前区域对集约化技术的常规式应用和累进式促进的进展,恐怕难以切实应对区域消费水平和人口对资源环境需求压力的迅速增加。在可持续发展经济制度和其他领域绿色变革方面的欠缺,也制约了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的技术能力和体制能力影响作用的发挥。
(2).降低区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对我国未来发展中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变化情况,近年来有两种较有代表性的展望。
①较为保守的估计
牛文元(1999)认为,我国的环境与发展曲线需要到2024年以后才会出现转折。其主要观点是,中国必须经历人口的零增长(2024年后达到)和资源能源消费的零增长(2024年后达到)两个过程,最终达至生态环境退化的零增长之后,才能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发生转折,进而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②较为乐观的估计认为我国在2024年左右可以改变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如果战略措施适当,应该有可能尽早使区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发生转折。
(3).主动型的战略思路
协调解决区域发展与资源环境问题的方法应该是:不局限于片面地就资源环境而论资源环境,通过区域发展模式的变革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整合性的考量, 以主动的姿态去面对发展中的资源环境问题,强调更多地改变现存发展模式中的不可持续方面,善于从各个方面避免发展中的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向双赢式战略的转变。
4.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1)科学的发展理念
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环境和谐三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了科学的发展理念。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发展,也称为新的发展三角形,体现了人类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的跨越。对我国的区域发展而言,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当然是发展。不发展就不能改变区域经济社会落后的面貌,而且落后状况本身也会产生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我国大部分区域在生态环境方面是先天比较脆弱的,其有效的生态空间更是有限。由于近代以来人口增长的压力,生态破坏和退化不断加重。许多工业基础比较好的地区在计划经济年代同时又是跃进式失调增长和发展决策失误的重灾区,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和环境污染更为加剧,支撑发展的环境承载能力已经接近极限。因此,在21世纪新的区域发展进程中,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非常重要,这是选择科学的发展道路和模式的前提。为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还应该上升到世界观的层面,建立与可持续发展相对应的公平的发展伦理,从而使新的科学发展理念能够内在化为区域社会成员的基本意识,指导人们的选择和行动。当每一个局部主体在发展中都追求各自的利益最大化时,这样发展的结果很可能是整体和长远的发展利益遭到破坏;当每个局部主体都从整体和长远的利益来考虑,适当地节制各自对利益最大化的欲求,则发展的结果反而是每个局部主体都获得了较好的发展回报。(2).成熟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①人口对策。人口对策的基本精神是节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根据土地承载力研究提供的数据,我国区域要实现未来的人口控制指标还有一定难度,而且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需要加大提高人口素质工作的力度。在区域实施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人口素质普遍提高的重要性。人口素质的提高可以将庞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本,有效地减少人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增加人对环境的正面影响。因此,教育和人力资本投入应该成为区域走向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
②资源对策。资源对策的基本精神应该是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节约强调的是在源头上减少资源的使用数量, 在发展中尽可能地推行节约资源和减资源化。高效利用强调的是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我国单位GNP的能耗是日本的11倍多,是美国的4.5倍,是印度的2.5倍。这说明我国的差距很大,同时也说明改进、提高的余地很大。在当前资源浪费比较严重的情况下,节约资源措施的潜力和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程度也会较大。
③环境对策。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是从源头上主动地预防环境问题对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中,环境保护只是服务于增长目标的工具, 必然导致边发展、边污染、边破坏,结果往往是破坏多治理少、破坏程度超过发展程度、局部有所改善而整体恶化。根据《中国生态问题报告》的分析,我国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水平约占GNP的14%,已接近国际上通行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占GNP年均损失范围8%~15%的最高点。即使从传统发展模式的角度看, 我国当前的发展都是环境代价相当大的。我国区域的工业化发展与发达国家曾走过的工业化进程的基础条件有很大不同,我国没有发达国家工业化发展时拥有的较为丰富的生态环境容量, 同时也不具备发达国家目前所拥有的资金技术条件。因此,中国特色的区域发展必须避开西方传统发展模式的“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以尽可能少的环境代价实现区域的发展和振兴。
④减资源型的经济体系。减资源型的经济体系的突出特征是从经济机制上贯彻节约和高效地使用资源的原则,形成与高度消耗资源的传统经济系统不同的资源组合与配置方式。⑤绿色导向的科技能力。资源节约型的经济体系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手段支持。因此,以绿色为导向的科学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的重要组成和支撑。绿色导向的科学技术体系应该重点从三个方面进行建构:a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大多数高新技术具有高效低耗的特点,比如信息技术、能源技术、材料技术、生物技术、海洋技术等,发展高新技术不仅可以从高效低耗方面改造传统产业,而且高新技术本身的产业化也能够有效地降低区域发展进程中产业序列演进的资源环境代价。b研发适合国情、区情的适用技术发达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结构不一定适用于我国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振兴。我们必须研究、开发和引进与本地区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的技术。c具有重要意义的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技术环保技术和循环经济技术是人类遵循自然界的生态原理对技术结构发展的一次变革,它不同于传统的生产技术和消费技术,是通过把生产和生活废弃物还原利用或妥当处置,将传统工业过程生态化的一种技术。环保技术和循环经济技术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科技体系中意义能与高新技术相提并论的重要内容,许多环保技术和循环经济技术本身就是高新技术。环保技术和循环经济技术是区域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科技体系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发展环保技术和循环经济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能高度融合资源环境与发展,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增长都有贡献的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产业,是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的一个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
⑥共识的社会机制。政府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量。政府的宏观调控和身体力行是有效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实践的基本保障。由于我国现阶段经济不够发达,人民生活水平也不够高,尚不具备类似于发达国家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内生性地产生可持续发展意识的社会基础。因此,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求各级领导者能理解和领会其中的实质和内涵,充分认识到区域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和本地区发展的深刻意义,发挥政府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带动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⑦企业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必须落实在发展上,企业是区域发展的经济细胞。只有企业做到了内部经济性和外部经济性的协调和统一,区域可持续发展才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保证。企业应该合理地追求经济利润,实现经济效益的最优化,同时要约束自己的外部不经济影响,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相适应。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实践的一个突出特色是在市场经济并不壮大和成熟的条件下与市场经济建设同时进行。这给可持续发展中的我国企业提出了更富有挑战性的要求。一方面,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绿色程度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必须寻求适合可持续发展的经营之路;另一方面,我国企业今天面对的资源环境条件远不及发达国家企业在其发展之初的条件。我国企业只有现在就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考虑, 强调技术创新,加强现代化经营管理,通过现代化经营管理和技术创新实现在减少负面外部影响约束下的利润最大化,真正提高企业在新形势下的国际和国内市场的综合竞争力,实现企业的永续经营。
⑧社会公众参与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群众基础。政府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建立以社会公众参与为主要特征的群众基础。社会公众参与的群众基础一旦建立并发展壮大,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就有了由下而上的、自然滋生的、内生性的持久动力。政府应该展开有规模、有力度、全民性、经常性的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宣传教育,把人们对理想的追求和对事业的热爱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机地融合。对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而言,人民的精神状态、民族意识、群体观念、伦理道德、社会风尚、社会目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等都是可持续发展的极其重要的因素。社会公众参与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区域可持续发展社会公众参与有以下几个主要途径:a自我约束行动。社会个人或团体在控制人口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方面的自我约束行动。b信息公开。使公众能够基于更充分的信息作出选择,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实践。c公众听证制度。在涉及资源环境的重大决策时要进行公众听证。这不仅能提高决策的合理性,而且能借此有效地促进公众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提高。d尝试以公众参与的方式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