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万书网,千万量级范文库任你选!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三号文库

《人类学是什么》读书笔记(大全)

说明:文章内容所见即所得,本站下载的DOCX文档与页面上展示的相同。如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客服QQ:4084380 发送本文地址给客服即可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本文地址:https://www.wanshu.net/fanwen/a3/350211.html

第一篇:《人类学是什么》读书笔记(大全)

读书笔记:人类学是什么

作者:王铭铭

第一章 人看人

要求人类学家从自身的文化中解放出来,这并不容易做到,因为我们容易把自幼习得的行为当作全人类都自然的、在各处都应有的。(弗兰兹.波亚士)

弗兰兹.波亚士(franz boas,或译博厄斯,1985-1942),德裔美籍人类学家,美国现代文化人类学家奠基人之一。波亚士致力于进化论历史观和种族主义的批评,提倡实地文化研究,崇尚文化相对主义,所著<种族、语言与文化》阐述了文化人类学的基本思路,《人类学与现代生活》,论述了人类学的品格及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

文化指的是将人类与动物区分开来的所有造物和特征

人类遗传学的发展,则使我们看到,全人类的基因是基本一致的,种族的差异是表面现象,不可能导致种族之间的智力、性格和文化的不同。

第二章 他者的目光

我们的学科让西方人开始理解到,只要在地球表面上还有一个种族或一个人群将被他作为研究对象来看待,他就不可能理解他自己的时候,它达到了成熟。只是到那时,人类学才得以肯定自己是一项使文艺复兴更趋完满并为之作出补偿的事业,从而使人道主义扩展为人性的标准。(克罗德.列维-特劳斯特)

克罗德.列维-特劳斯特(claude levi-strauss,1980—)法国结构人类学大师,20世纪人类学的集大成者。他主张从人群之间的交流来透视社会,为此他对亲属制度、神话、宗教展开广泛的探讨,为比较人类学提供了最精彩的范例。他著有《亲属制度的基本结构》、《结构人类学》和《神话学》等名著。

致力于人类学研究的学者都十分关心“别人的世界”。别人的世界可能指石器时代的世界,但更多的是指人类学家研究具体的人群时面对的不同于自己的文化,它在人类学中常被形容为大写的“他者”(other)。在研究不同民族的社会文化时,人类学家还十分强调区分主位(emic)和客位(etic)观察方法的区分。主位和客位法来源于语言学,原本分别指操某种语言的人对于自己语言中细微的语音区分,与外在于这种语言的人可能做的区分之间的差异。在人类学的方法中,主位的观点被延伸来代指被研究者(局内人)对自身文化的看法,客位的观点被延伸来代指一种研究态度:人类学家强调要从被研究者的观点出发来理解他们的文化,而且拒绝用我们自己的范畴将被研究的文化切割成零星的碎片。

文化的互为主体性指的是一种被人类学家视为天职的追求,这种追求要求人类学家通过亲身研究“非我族类”来反观自身,“推人及己”不是“推己及人”地对人的素质形成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解。我们老祖宗早就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这样一种常识成为一门学科的基础观念,却来之不易。

在英国,现代人类学的奠基人是马林诺夫斯基和布朗。

马林诺夫斯基 :

马林诺夫斯基是波兰人,来到英国人类学界,与进化论和传播论者都有过师承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逃了兵役,跑到特罗布里恩岛去做田野,在那里提炼除了最早的现代人类学的方法论。马林诺夫斯基的主要贡献是对作为人类学基本方法的民族志进行典范例证与系统阐述。马林诺夫斯基反对老一代人类学家坐在摇椅上玄想人类的历史,他认为,基于探险家、传教士和商人撰述的日记、报道和游记来做的人类学研究,属于道听途说:作为一种“文化科学”的人类学,必须经过亲身的观察,才能有自己的资料基础,才能避免本民族对他民族的文化的偏见。

读过马林诺夫斯基的《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一书的人,对于他的思路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他的研究说明一个重要的观点:对于非西方文化的研究,不能采取进化论宏观历史观念的臆断,而必须沉浸在当地生活得细微情节里,把握它的内容实质,以一个移情式的理解,来求知文化的本质。他指出,一个合格的人类学家,要先对地方文化进行深入考察,才能写出人类学的论著来。他强调,人类学加要参与当地人的生活,在一个严格定义的空间和时间的范围内,体验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思想境界,通过记录人的生活得方方面面,来展示不同文化如何满足人的普遍的基本需求、社会如何构成。

马林诺夫斯基的人类学是一种“实际的人类学”,与非实际的、模糊的、理想主义的人类学不同。这种人类学的创造性很大,对20世纪人类学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在马林诺夫斯基以前,很多西方人将非西方文化堪称古代奇风异俗的遗留。马林诺夫斯基人文这种看法站不住脚,他说要是人们亲自去体验非西方生活得话,就会承认所有的人类基本的需要是一致的,所有的人都要吃早饭,要跟人交往。我们到别的民族中去看的时候,不能孤立地看,要把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连在一起。同时又在考虑文化作为一种工具,是如何被人们创造出来满足他们自己的种种需要的。这种既考虑到整体又考虑到文化满足人的需要的看法,被成为“功能主义”。

马林诺夫斯基说自己的人类学是“浪漫的逃避”,他研究的小岛以前是西方探险家的乐园,而马林诺夫斯基则躲在这个很美的地方,做“桃花源式的人类学”。1942年,在他去世那年之前,他意识到自己的东西好像没有用,他当了老师,不得不告诉学生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

他在伦敦经济学院办了一个研讨会,里面出了一个学生,就是弗斯这位后来被认定为“英国人类学家之父”的人类学家,他通过个人的努力为人类学与政府的合作找到了途径,主张人类学应为改良文化之间的关系、殖民地的管理等作出贡献。

马林诺夫斯基和布朗生前有很多学术争论和私怨,但他对于人类学价值观的理解,布朗也是暗自赞同的。他们都反对进化论,崇尚一种将非西方文化堪称是活的文化而不是死的历史态度。

布朗

布朗自称自己的人类学是“比较社会性”,意思是说人类学是服务于社会理论建设和经验研究和比较研究。他读了很多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的很多书,相信社会科学的基本追求是做孜孜不倦的“概括”。如果说马林诺夫斯基的民族志有点以喋喋不休的故事为特征、以故事的寓言式启发为优点,那么,布朗则不满足于此,他要求民族志要以“理论概括”为目的,其最终的前景,是基于跨文化、跨社会的比较研究提出一般社会学理论。于是布朗强调“社会人类学=比较社会学”,他认为一个民族的生活情况的描述,不足以代替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这对西方社会学来说如此,对西方人类学来说也是如此,新的人类学必需综合两者,才能真正成为社会科学。

布朗的想法,在他的《社会人类学方法》一书里得到了较全面的表述,他的理论观点大致都来自于社会学家涂尔干讲的神圣是如何与世俗生活相互对应的、互为因果的。世俗在他看来就是社会,而神圣则是社会的集体表象。他关注的是涂尔干的那个问题:社会是怎样构造的?要看社会这座大厦是怎样建设起来的,就是要看社会的结构,如同看待楼房的结构一样。结构有一个形式,美国人叫“文化的模式”,英国任教“社会的形式”。布朗认为内部的结构决定了外观的表现,而内部的结构本身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各组成部分形成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这种看法叫“结构—功能主义”。一座房子不能没有地板、天花板、墙壁,它们之间的物理学关系就是布朗要看的结构—功能关系,而布朗的社会人类学,指的就是研究不同社会如何把这个大厦建起来的过程。属于他那一派的人类学家,喜欢看实在的结构,所以也喜欢研究可见得政治制度。

在同一时期,法国涂尔干学派的社会学也引申出了一种新的人类学。英法社会人类学都受到社会学大师涂尔干的影响,两国之间人类学只是和思想的交流很频繁。但是,法国式的人类学却走了一条与英国有所不同的道路。值得一提的现代法国学派奠基人,有葛兰言、莫斯两位。葛兰言和莫斯都与涂尔干有亲戚和师承关系。

葛兰言

葛兰言是个汉学专家,但他的雄心远远超越汉学,他想从中国资料看一般人类学家的做法、看一般社会理论的可能性。他的著作很多,最主要的创新,是提出结构人类学的基本说法,为法国结构主义提供了前提。葛兰言著作很多,其中尤其有名的那本叫做《古代中国的诗歌与节庆》,讨论了《诗经》这本书对人类学的启发。《诗经》分成风、雅、颂三个部分。大体来说,“风”是春天的节庆,“雅”是知识分子的吟唱,“颂”是宫廷里的颂歌。葛兰言认为这三个部分之间有一个互动和相互演绎的关系,这个关系也是一个过程,它展现了中国礼仪的起源在什么地方。《国风》是最古老的,雅、颂都来自于风。“风”是关于性关系的委婉表现,那么雅、颂代表的“礼”文化,完全来自于古代的男女关系与群体间交换的基本关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种对歌的关系是所有个人和个人、集团和集团之间关系最原始的,而不是涂尔干的社团。这种对歌的关系,再后来被发展成为“礼”,在法国则被理解为“社会”或“总体给予”。葛兰言认为,中华帝国的辉煌文明,就是通过改造原始乡野的交换而形成的。

莫斯

莫斯研究的面涉及很宽,但他的《礼物》最为有名。典型的“权钱交易”正好说明“礼物”关系的普遍意义。“礼物”关系的基本原理是,交易双方的关系不是物本身的价值的对等性,而是人与人的关系的对等性。像“权钱交易”这种行为,可以解释为以物质的东西来抹平政治地位的差异,从而促成人本身的交换。莫斯的整个研究表面,很难用理性和不理性来区分社会行为,人情这样的东西不是不理性,它是人们交往的原初基础。

莫斯的理论针对的好像是“古老的社会”,是古代希腊、罗马、印度、中国及现存的部落民族的同类现象。但他想从这些广播的知识里面汲取的教诲,除了“古老的社会”的制度和风俗以外,还有人际关系互惠性的普遍意义。他要指出的是,“礼物”的基本要点是,每个人在礼物交换中既有责任去送人家东西,也能拒绝礼物,有责任收取,不收会遭人嫌弃。

在现代人类学中,美国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些成就与来自欧洲的犹太人移民学者有着密切关系。美国人类学的教学核研究受到英国的影响比较大,但从内在的精神来说,美国人类学的深层结构,潜在着很多德国文化理论。

波亚士

波亚士是美国现代人类性的开创者,这位人类学家与英国式的社会人类学家摩尔根不一样,他的主张叫“历史具体主义”,顾名思义就是从具体事实来看历史的做法,它不注重法权制度的历史演变状况的研究,而推崇一种细致入微的人类学的描述与评论。

波亚士对德国传播伦还是有批评的,他强调,不能只看大的文明如果传播到世界边缘地区的过程,而应该像考古学家那样看日常生活的物品怎样分布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在语言学和文化理论方面也提出了一些看法,他注重文化的历史,注重从历史的具体时间和空间场景和延展开来的过程。从更高一层的理论看,历史具体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的看法是分不开的。波亚士不认为文化有一个绝对的价值,认为文化只要存在,就有它的意义。他认为,所谓人类普遍的东西,可能是西方学者自己的想象。其实,非西方的“土著”有他们一套对自己生活得看法,这些看法是相对于他们的具体生活而产生意义的,因而文化的相对性是普遍意义的。

第三章“离我远去”

现代人类学似乎还在于18世纪的哲学家们所喜欢的启蒙问题做斗争。不过,它的斗争对象已经转变成了欧洲扩张和文明的不到类似的狭隘的自我意识。确实,“文明”是西方哲学家们所发明出来的词汇,它当然指涉的是西方哲学家们自己的社会。在众多西方支配的叙述中,非西方土著人是作为一种新的、没有历史的人民而出现的。这意味着,他们自己的代理人消失了,随之他们的文化也消失了,接着欧洲人闯进了人文的原野之中(马歇尔.萨林斯)

马歇尔.萨林斯,最有影响力和创造力的美国人类学家之一,曾与新的进化论者为伍,主张多线进化的观点,后投入结构人类学,尤其在结构、历史和实践关系的研究中做出了巨大贡献,著《石器时代的经济》,为人类学提供了一个全面和富有理论冲击力的说嘛,后期的历史人类学著作集中考察文化接触的结构模式。

李亦园先生说了这么一段话:“人类学的研究工作有一大特色,那就是要到研究的地方去做深入的调查探索,无论是蛮荒异域还是穷乡僻壤都要住过一年半载,并美其曰叫‘参与观察’。因而李先生说,人类学家的生涯,与孤独寂寞分不开,人类学家要备尝田野的孤独寂寞,是因为田野工作引起的文化冲击和文化震撼。“经常使你终身难忘,刻骨铭心”。人类学加不仅要承受孤独寂寞和文化震撼,还会时不时陷入一种难以自拔的困境。马林诺夫斯基在自己的日记里,忠实的表达了作为一个平常人的困惑,他面对过的压抑、无聊、无所适从,也是其他人类学家面对过的。然而,从事实地研究的人类学家坚信,田野生涯的种种忧郁不是没有价值的,相反,它们正是特殊的人类学理解能力的发挥。

作为一个人类学家,要培养一种“离我远去”的能力,到一个自己不习惯的地方,体会人的生活面貌。所以,这里的“我”是“自己”。但不单指个人,而指人生活在其中的“自己的文化”。人类学加不像心里分析师那样,用自我剖析来“推己及人”;他们也不像哲学家那样,在自己的那海里营造一个思想的建筑来代表整个世纪。作为一个人类学家,首先要学习离开自己的技艺,让自己的习惯和思想暂时退让给他对一个遥远的世界的期望。在别的世界里体验世界的意义,获得“我”的经验,是现代人类学的一般特征。

人类学家离开自我的途径,有的是时间的隧道,有的是空间的距离。他们去的时间,是已经流逝的过去;他们去的空间,是一个“非我”的世界,“离我远去”的艺术,是一种思想生活。因而,人类学家不以肉身的离去为目的,他们带着自己的心灵,超越自己的文化,领略人如何可以使人同时又那么不一样。人类学家不一定要追求对遥远的文化的求索,不少人类学家也从事本土文化的研究。在本土研究中,“离我而去”的意思,转化为自己社会中司空见惯的生活方式形成的暂时陌生感,转化成一种第三者的眼光。它让我们能站在“客人”的角度来对待“主人”——我们本身。在这样的情形下,人类学家的肉身没有被自己搬运到别的世界中去,但他们的心灵却必须在一个远方寻找自我反观的目光,在一个想象或实在异域寻找他者对于“我”的意义。

什么是人类学的精神实质呢?我说,它就是这门学科要做到“离去之感”,而“离去之感”的发生过程,就是祛除民族中心主义世界观的过程。民族中心主义指的就是把本民族的文化价值当成全人类的价值、把本民族的精神当成全人类的精神、将自己的文化视为世界文明的最高成就的那种心态。民族中心主义有时与民族的自尊心相结合,但两者有根本的价值论差异。民族的自尊心对于很多民族来说是可以理解、可以弘扬。但民族中新中医指的不是民族的自尊心,而是一种将自己的价值强加在别人身上的观念形态。这种观念形态对别人的生活方式存在如此根深蒂固的偏见,以至于忘记了其他民族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存在理由,或忘记了“我们都是人”这个简单道理。

在近代以来的世界中,什么事最严重的民族中心主义?对于我们这个时代来说,最严重的民族中心主义,不幸与我们希望达到的“发达目标”构成了难以割舍的关系,这种新式的民族中心主义,就是被逐步衍生出来的“现代中心主义”,它是我们今天生活得世界的最大问题之一。我们知道,“现代性”这个概念,原来也是起源于西方民族中心主义的,它表达了欧洲近代以来形成的对于自己的近代文化的推崇,它的根源与进化的文化观一致。现代性将欧洲近代史当城市世界史的总体未来,将现代国家的预期混同为社会的现实,相信其他不同的文化传统只有接受或接近这种新的政治方式之后,才能够拥有“适者生存”的能力。

第二篇:《人类学是什么》读书笔记

《人类学是什么》读书笔记

读书散记:特纳说,我想

读书贵在体味阅读过程中某一瞬间对心灵的震撼。这一震撼不止来源于你的即时感悟,还取决于你读书时的周边环境、精神状态等多种因素。而当你读完一本书的时候,你的记录更多来源于理性的思考。我相信,人更多是感性的动物,书也是必须倾注真情实感去体味的对象。短短的一瞬间也许就会使人忘记很多事情,捧着手中这本人类学的经典《仪式过程》,我感到一阵恐惧,生怕我与人类学第一次触电中的每次震动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殆尽。所以,我决定,记下每一次翻看这本书时的领悟。也许杂乱,也许肤浅,但有谁能说

这积淀了我人生的尘埃没有价值呢?

07年10月11日周四 下午 图书馆

序中说:“特纳最为关注的就是有没有趣,好不好笑,开不开心。”

我想:很对我胃口。

特纳说:“对一个地方的人类学研究调查,不要将自己摆在一种研究者的位置,而且观察当地人的生活习俗也不是重点,最重要的是将自己变成当地人,站在当地人的角度去体验、去思考、去感受。”

我想:在学习英语时,是否也可以套用他所说的方法呢:不要将英语译成中文来理解,而是要把自己当作是一个母语就是英语的幼儿来学习。

特纳说:“这本著作所要产生的效果,就是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去体验书中所描述的内容。”

我想:凡尔纳正是如此吧。他的《地底旅行》虽然已经是许多年前看过的著作,但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现在却依然

存在,闭上眼睛,似乎就又能回到那个奇妙的地底世界。特纳所要达到的目标,不正是如此么?这让我不禁感叹:一本成功的人类学著作,首先要是一本文学名著,那么一位成功的人类学家,又要用多少时间与精力来积淀他的文化底蕴呢?

有人说:“特纳的著作的阅读群体广泛,远远超过人类学家这一范畴。”

我想:“一个真正的人类学家,所能阐述的思想及精神,不单单是表现在某一特定区域或某一类群体上,而是更要抓住整个人类的心。”

有人说:“他给人带来的震撼是在讨论会过程中所经历的时刻,而不是成果。”

我想:“真正伟大的事情,是在参与过程中所感受到的那一刹那心灵的感悟,而不是要如何去套用一种理论来解释某些过程。”

07年10月27日 周六麦当劳

特纳说:“当我们把这些头脑相对

简单的民族所持守的观念翻译成我们的语言的时候,往往会把我们自己的思想移植到他们的思想中去。”

我想:明白这句话太过容易,但我们却很难不这么做。举个例子:当你的母亲觉得天冷了要穿厚衣服时,她自己穿了,也会强迫你去穿,无论你的年纪多大,不是出于对你身体状况的了解,只是因为她觉得自己冷了,你也自然就冷了。

当然我并不赞同的一点就是:“头脑相对简单”是指哪方面的简单呢?对科技知识的掌握?我们的头脑的确比他们复杂。但若是对于一些最基本的事情、行为来说,他们的头脑比我们复杂的多。正如在人生中我们所认为的“理所应当”;如母爱,于他们来说思考的更多、更复杂、更深刻。我们这种“理所应当”的头脑是否存在某种方式上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作为“人”在“人性”上的低级呢?

特纳说:“在这些思想家之中,大

多数都采取了模棱两可得神学态度来解释,宗教现象是几种最为纷繁复杂甚至彼此矛盾的心理或社会因素的产物,从而否认宗教有超乎人类之外的起源。”

我想: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死亡”是个永恒的话题。人类对一切未知事物的恐惧来源于对死亡的恐惧,而正是由于对死亡的恐惧,才会去寻找或创造出一种事物例如“宗教”来

平复心中的恐惧。

特纳说:“我十分敬重摩尔根在我们这一学科中的伟大贡献和地位,但却不能苟同他在无意之间对其后辈的挑战,并试图证明,当代的人类学家由于已经拥有了优秀的概念工具,从而完全能够把‘无文字社会’中带有神秘色彩的宗教现象清楚地揭示出来。”

我想:人类是种傲慢的动物,伟大的学者更不例外。他们中的一些人写著作否定前人完全是为了可以创造一种独特的视角去树立自己的权威,而一些继续深入肯定前人的观点更是为了维护这

种权威,并创造这样一种权威——“没人比我更拥护他”。他们似乎无辜,却刻意巩固自己的地位。在一个社会里,“权威”无疑是对进步的桎梏,对文明的亵渎。我们依然愚昧,却总是试图让别人去揭穿这层愚昧,不断解释着我们愚昧的原因,却永远不会去打破它。这也是对文化研究的可怕之处。

特纳提出“仪式的象征意义”。

我的理解:对这一概念,我认为它太过复杂又太过简单,“简单”是指:我认为它指的是人某一瞬间的一个想法,并付诸于实践,正如我突然想到我用一中指弹着面前的杯子是在许愿一样。只不过我没有原始部落中一些权威人的权力,否则这也许就会成为一种现实,成为一种祈祷的仪式。“复杂”是指:对一种仪式的设置也许只是权威者心中一瞬间的思考,想法,即使被记录下来作为一种正规而普遍的仪式流程,也许当事人就会很快遗忘当时的想法、导致一种曲解或新解释。连本人都忘了的事情,我们还按照这样一种常规的理想化情况去调查研究,得到的结论是否也只是我们想当然的呢?

07年10月28日 火车上 清晨

特纳说:“对部落仪式的研究自然就是按一个宗旨:对在英属殖民地上如何与土著人建立持久关系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他认为,“在普遍的社会科学范畴内,人们已经开始广泛认识到,宗教信仰和宗教行为并不是对经济、政治以及社会关系得奇异怪诞的反映,而是远远超乎其上。”

我想:作者似乎是在用一种委婉的方式来表达、解释这种“超乎其上”。也可以理解为这样一种思想:不管就这一时期来说还是从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上来讲,西方社会价值观中对“原始部落”这种地区文化调查研究的迫切需求与日益关注根源于殖民的野心,称霸的思想,他们试图去深入了解那些他们所认为的未开化的群体以便更好地宣扬自己的思想,在观念上控制他们,进而在现实中

奴役他们。

特纳说:“如果陌生人能够怀着尊敬的心态看待他们的信仰,恩丹布人会毫不反感的展现自己的宗教行为”。

我想:这正好验证了这样一句话——即使你自己没有信仰,也要毫无偏见地去尊重任何人的信仰与行为。这不是一种公正的研究心态,更是一种为人的美德。此外,还说明这样一个事实:无论人类不同群体间的差异多大,性情如何,对善恶的感觉都是相通的,真实的善意总是能够相互传递,被人理解的。

特纳说:“一些调查者由于自身带着理论这个障碍布,总是对恩丹布的各种文化视而不见。”

我想:打个比方,会弹电子琴的人,和不会弹电子琴的人一起学钢琴,后者会更快更容易一些。也就是说,当我们进行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时,更应该将自己“清零”,客观的去看待一切。

特纳说:“正如其他母系社会一样,尽管社会位置是通过母系一方所决定,但权力还是掌握在男人的手里。”

我想:虽然恩丹布部落是母系氏族社会,但依就存在这样一个无法忽略的事实,这也可以证明这样一件事情:不管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女性被摆在什么样的地位,掌握着权力的永远都是男性。因此也让我一直存在的疑惑爆发出来: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现

象?是生理原因,亦或是长久以来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社会普遍思想?那这种思想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07年11月14日下午 雨

特纳说:“有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倾向:要么把社会规范之外的事物视为应当关注的对象,以维护最大范围内的已知群体的利益,要么就把这个异于常态的事物加以毁灭。”

我想:一种未知事物的诞生或是出现是人类联合起来的最佳时机,他们或是将它作为神,或是鬼,总会走向一个极端。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是人类的共性,当一个自己不了解的事物诞生时,即使

没有降生在自己家中,也会本能地去思考它的出现是否会对自己产生威胁,这种本能而且共有的畏惧心理就会让这些人自然地联合在一起。而这一未知事物的好坏固然有其本身特性的原因,也决不可忽视偶然事件的作用,即:如果这一事件发生时周围频繁有对他们来说是好事的情况发生,那么这一事物就为神,若恰好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就自然成为众矢之的的鬼了。

07年11月15日周四 上午

作者简言之:“东方是吉利的方向,是赐人予生命的方向。”

我想:我们可不可以说,无论一个民族、部落、或是社会群体,他们生活的环境如何,文明程度如何,宗教信仰如何,他们对某些自然现象具有共同的反映,这是否可以称为人类的先天本性。又或者是,对某些给人们身体上带来舒适的感觉的事物,使人们构造相似的人类产生自然的共鸣。

这也许可以解释东方的含义,但是

西方呢?也许可以理解为与生相对的则为死吧。但这种相反,对应的观点是否也是人的本性呢?产生这种相反的思维模式的共性,原因又何在呢?

07年11月26日周一 下午 晴

特纳说:“在恩丹布人对二重组合的概念的认知上,并不是指两个相似的事物,而是两个对立的事物。这样的两个事物之间所形成的,是紧张状态下的统一体。这两种紧张状态是由两种无法革除的力量或现实所构成的,这两种力量或现实相对立,而且无法和解,如果这些彼此关联,不能压制的力量同属于一个人类个体或群体,那么它们也能够构成强有力的统一体。”这种情况与马克思辩证统一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当对立的一方性质发生转化,变成另一方时,矛盾的双方还会产生其它对立情况,而恩丹布人的生态环境是持续稳定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在同一矛盾中并存,并且在对立的情况下为统一体提供框架和成分。这两方并不彼此摧毁,而是在某

种程度上彼此摧化。

我想:在这一问题上,我个人觉得作者的认识有些问题。马克思的矛盾统一观点完全适用于这一社会现象,也可以说恩丹布部落中的这一矛盾统一现象就是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理论在现实中的体现。作者认为,恩丹布人的稳定环境在发生相互转化催化,并不被此催毁,但我认为,在文中表述出的例如对从夫居的理解,本身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使一种母性为尊的思想在一方面丧失。这也自然可以理解为矛盾的一方转化为另一方。而新的矛盾,在此二者的内部也必然会产生,例如多胞胎等等。

07年11月27日 周二 晚上 图书馆

特纳说:“阈限有这样一种暗示:即如果没有身处低位的人,就不可能有身处高位的人,而身处高位的人必须要体验一下身处低位的滋味。”

我想:第一句话,是一种很朴素的阶级观,但第二句话存在着另一方面的

启示——真正优秀的管理者必须能够亲身感受一下员工的工作与生活环境才能更好的管理。

07年12月5日 周三 下午

作者说:“只要在一个社会层面上可以达到完全的平等,那么这种平等就会导致另一个社会层面上完全的不平等。”

我想:确实如此,虽然我不相信在一个社会层面上可以达到完全的平等,但如果即使做到了一大半,另一种不平等也会明显的显露出来。举个例子,相同职位的男女职员在工资上达到了平等,但发展机会也会不等,男女性在社会中有平等的权利找工作,退休的年龄却不平等。也就是说,只要有一种不平等的根本性因素存在,不论法律如何健全,思想如何进步,它都永远可以以一种方式存在。

当我将书合上的一霎那,有一种如释重负却又像身体里的某个部分被掏空的感觉。此时的我,回想不出书中的任

何内容,也根本没能弄清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但当我看着厚厚的笔记时,心一下子充得满满的:那一日日的阅读、一点点的记述,伴随着书翻过的厚度,慢慢堆积,似乎有作者伴我一起走过。那一刻,我释然了:也许是因为我的文化素养还不够,也许是因为我读得还不够认真,使我根本无法理清作者在书中表达的人类学观点。但此刻的我,却依然还能感受到在每次阅读它的某一瞬间给我带来的冲击与震撼,使我认真地去思考了一些曾经从未想过的问题:关于人生、关于社会,等等。

也许我真的不是个合格的人类学工兵,但我相信它所带给我的这渐渐累积的人生体悟,会成为我堆砌人生之墙过程中最坚固的泥浆。

第三篇:人类学读书笔记

读书散记:特纳说,我想

读书贵在体味阅读过程中某一瞬间对心灵的震撼。这一震撼不止来源于你的即时感悟,还取决于你读书时的周边环境、精神状态等多种因素。而当你读完一本书的时候,你的记录更多来源于理性的思考。我相信,人更多是感性的动物,书也是必须倾注真情实感去体味的对象。短短的一瞬间也许就会使人忘记很多事情,捧着手中这本人类学的经典《仪式过程》,我感到一阵恐惧,生怕我与人类学第一次触电中的每次震动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殆尽。所以,我决定,记下每一次翻看这本书时的领悟。也许杂乱,也许肤浅,但有谁能说这积淀了我人生的尘埃没有价值呢?

07年10月11日周四 下午 图书馆

序中说:“特纳最为关注的就是有没有趣,好不好笑,开不开心。”

我想:很对我胃口。

特纳说:“对一个地方的人类学研究调查,不要将自己摆在一种研究者的位置,而且观察当地人的生活习俗也不是重点,最重要的是将自己变成当地人,站在当地人的角度去体验、去思考、去感受。”

我想:在学习英语时,是否也可以套用他所说的方法呢:不要将英语译成中文来理解,而是要把自己当作是一个母语就是英语的幼儿来学习。

特纳说:“这本著作所要产生的效果,就是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去体验书中所描述的内容。”

我想:凡尔纳正是如此吧。他的《地底旅行》虽然已经是许多年前看过的著作,但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现在却依然存在,闭上眼睛,似乎就又能回到那个奇妙的地底世界。特纳所要达到的目标,不正是如此么?这让我不禁感叹:一本成功的人类学著作,首先要是一本文学名著,那么一位成功的人类学家,又要用多少时间与精力来积淀他的文化底蕴呢?

有人说:“特纳的著作的阅读群体广泛,远远超过人类学家这一范畴。”

我想:“一个真正的人类学家,所能阐述的思想及精神,不单单是表现在某一特定区域或某一类群体上,而是更要抓住整个人类的心。”

有人说:“他给人带来的震撼是在讨论会过程中所经历的时刻,而不是成果。”

我想:“真正伟大的事情,是在参与过程中所感受到的那一刹那心灵的感悟,而不是要如何去套用一种理论来解释某些过程。”

07年10月27日 周六麦当劳

特纳说:“当我们把这些头脑相对简单的民族所持守的观念翻译成我们的语言的时候,往往会把我们自己的思想移植到他们的思想中去。”

我想:明白这句话太过容易,但我们却很难不这么做。举个例子:当你的母亲觉得天冷了要穿厚衣服时,她自己穿了,也会强迫你去穿,无论你的年纪多大,不是出于对你身体状况的了解,只是因为她觉得自己冷了,你也自然就冷了。

当然我并不赞同的一点就是:“头脑相对简单”是指哪方面的简单呢?对科技知识的掌握?我们的头脑的确比他们复杂。但若是对于一些最基本的事情、行为来说,他们的头脑比我们复杂的多。正如在人生中我们所认为的“理所应当”;如母爱,于他们来说思考的更多、更复杂、更深刻。我们这种“理所应当”的头脑是否存在某种方式上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作为“人”在“人性”上的低级呢?

特纳说:“在这些思想家之中,大多数都采取了模棱两可得神学态度来解释,宗教现象是几种最为纷繁复杂甚至彼此矛盾的心理或社会因素的产物,从而否认宗教有超乎人类之外的起源。”

我想: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死亡”是个永恒的话题。人类对一切未知事物的恐惧来源于对死亡的恐惧,而正是由于对死亡的恐惧,才会去寻找或创造出一种事物例如“宗教”来

平复心中的恐惧。

特纳说:“我十分敬重摩尔根在我们这一学科中的伟大贡献和地位,但却不能苟同他在无意之间对其后辈的挑战,并试图证明,当代的人类学家由于已经拥有了优秀的概念工具,从而完全能够把‘无文字社会’中带有神秘色彩的宗教现象清楚地揭示出来。”

我想:人类是种傲慢的动物,伟大的学者更不例外。他们中的一些人写著作否定前人完全是为了可以创造一种独特的视角去树立自己的权威,而一些继续深入肯定前人的观点更是为了维护这种权威,并创造这样一种权威——“没人比我更拥护他”。他们似乎无辜,却刻意巩固自己的地位。在一个社会里,“权威”无疑是对进步的桎梏,对文明的亵渎。我们依然愚昧,却总是试图让别人去揭穿这层愚昧,不断解释着我们愚昧的原因,却永远不会去打破它。这也是对文化研究的可怕之处。

特纳提出“仪式的象征意义”。

我的理解:对这一概念,我认为它太过复杂又太过简单,“简单”是指:我认为它指的是人某一瞬间的一个想法,并付诸于实践,正如我突然想到我用一中指弹着面前的杯子是在许愿一样。只不过我没有原始部落中一些权威人的权力,否则这也许就会成为一种现实,成为一种祈祷的仪式。“复杂”是指:对一种仪式的设置也许只是权威者心中一瞬间的思考,想法,即使被记录下来作为一种正规而普遍的仪式流程,也许当事人就会很快遗忘当时的想法、导致一种曲解或新解释。连本人都忘了的事情,我们还按照这样一种常规的理想化情况去调查研究,得到的结论是否也只是我们想当然的呢?

07年10月28日 火车上 清晨

特纳说:“对部落仪式的研究自然就是按一个宗旨:对在英属殖民地上如何与土著人建立持久关系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他认为,“在普遍的社会科学范畴内,人们已经开始广泛认识到,宗教信仰和宗教行为并不是对经济、政治以及社会关系得奇异怪诞的反映,而是远远超乎其上。”

我想:作者似乎是在用一种委婉的方式来表达、解释这种“超乎其上”。也可以理解为这样一种思想:不管就这一时期来说还是从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上来讲,西方社会价值观中对“原始部落”这种地区文化调查研究的迫切需求与日益关注根源于殖民的野心,称霸的思想,他们试图去深入了解那些他们所认为的未开化的群体以便更好地宣扬自己的思想,在观念上控制他们,进而在现实中奴役他们。

特纳说:“如果陌生人能够怀着尊敬的心态看待他们的信仰,恩丹布人会毫不反感的展现自己的宗教行为”。

我想:这正好验证了这样一句话——即使你自己没有信仰,也要毫无偏见地去尊重任何人的信仰与行为。这不是一种公正的研究心态,更是一种为人的美德。此外,还说明这样一个事实:无论人类不同群体间的差异多大,性情如何,对善恶的感觉都是相通的,真实的善意总是能够相互传递,被人理解的。

特纳说:“一些调查者由于自身带着理论这个障碍布,总是对恩丹布的各种文化视而不见。”

我想:打个比方,会弹电子琴的人,和不会弹电子琴的人一起学钢琴,后者会更快更容易一些。也就是说,当我们进行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时,更应该将自己“清零”,客观的去看待一切。

特纳说:“正如其他母系社会一样,尽管社会位置是通过母系一方所决定,但权力还是掌握在男人的手里。”

我想:虽然恩丹布部落是母系氏族社会,但依就存在这样一个无法忽略的事实,这也可以证明这样一件事情:不管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女性被摆在什么样的地位,掌握着权力的永远都是男性。因此也让我一直存在的疑惑爆发出来: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现

象?是生理原因,亦或是长久以来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社会普遍思想?那这种思想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07年11月14日下午 雨

特纳说:“有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倾向:要么把社会规范之外的事物视为应当关注的对象,以维护最大范围内的已知群体的利益,要么就把这个异于常态的事物加以毁灭。”

我想:一种未知事物的诞生或是出现是人类联合起来的最佳时机,他们或是将它作为神,或是鬼,总会走向一个极端。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是人类的共性,当一个自己不了解的事物诞生时,即使没有降生在自己家中,也会本能地去思考它的出现是否会对自己产生威胁,这种本能而且共有的畏惧心理就会让这些人自然地联合在一起。而这一未知事物的好坏固然有其本身特性的原因,也决不可忽视偶然事件的作用,即:如果这一事件发生时周围频繁有对他们来说是好事的情况发生,那么这一事物就为神,若恰好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就自然成为众矢之的的鬼了。

07年11月15日周四 上午

作者简言之:“东方是吉利的方向,是赐人予生命的方向。”

我想:我们可不可以说,无论一个民族、部落、或是社会群体,他们生活的环境如何,文明程度如何,宗教信仰如何,他们对某些自然现象具有共同的反映,这是否可以称为人类的先天本性。又或者是,对某些给人们身体上带来舒适的感觉的事物,使人们构造相似的人类产生自然的共鸣。

这也许可以解释东方的含义,但是西方呢?也许可以理解为与生相对的则为死吧。但这种相反,对应的观点是否也是人的本性呢?产生这种相反的思维模式的共性,原因又何在呢?

07年11月26日周一 下午 晴

特纳说:“在恩丹布人对二重组合的概念的认知上,并不是指两个相似的事物,而是两个对立的事物。这样的两个事物之间所形成的,是紧张状态下的统一体。这两种紧张状态是由两种无法革除的力量或现实所构成的,这两种力量或现实相对立,而且无法和解,如果这些彼此关联,不能压制的力量同属于一个人类个体或群体,那么它们也能够构成强有力的统一体。”这种情况与马克思辩证统一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当对立的一方性质发生转化,变成另一方时,矛盾的双方还会产生其它对立情况,而恩丹布人的生态环境是持续稳定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在同一矛盾中并存,并且在对立的情况下为统一体提供框架和成分。这两方并不彼此摧毁,而是在某种程度上彼此摧化。

我想:在这一问题上,我个人觉得作者的认识有些问题。马克思的矛盾统一观点完全适用于这一社会现象,也可以说恩丹布部落中的这一矛盾统一现象就是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理论在现实中的体现。作者认为,恩丹布人的稳定环境在发生相互转化催化,并不被此催毁,但我认为,在文中表述出的例如对从夫居的理解,本身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使一种母性为尊的思想在一方面丧失。这也自然可以理解为矛盾的一方转化为另一方。而新的矛盾,在此二者的内部也必然会产生,例如多胞胎等等。

07年11月27日 周二 晚上 图书馆

特纳说:“阈限有这样一种暗示:即如果没有身处低位的人,就不可能有身处高位的人,而身处高位的人必须要体验一下身处低位的滋味。”

我想:第一句话,是一种很朴素的阶级观,但第二句话存在着另一方面的启示——真正优秀的管理者必须能够亲身感受一下员工的工作与生活环境才能更好的管理。

07年12月5日 周三 下午

作者说:“只要在一个社会层面上可以达到完全的平等,那么这种平等就会导致另一个社会层面上完全的不平等。”

我想:确实如此,虽然我不相信在一个社会层面上可以达到完全的平等,但如果即使做到了一大半,另一种不平等也会明显的显露出来。举个例子,相同职位的男女职员在工资上达到了平等,但发展机会也会不等,男女性在社会中有平等的权利找工作,退休的年龄却不平等。也就是说,只要有一种不平等的根本性因素存在,不论法律如何健全,思想如何进步,它都永远可以以一种方式存在。

当我将书合上的一霎那,有一种如释重负却又像身体里的某个部分被掏空的感觉。此时的我,回想不出书中的任何内容,也根本没能弄清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但当我看着厚厚的笔记时,心一下子充得满满的:那一日日的阅读、一点点的记述,伴随着书翻过的厚度,慢慢堆积,似乎有作者伴我一起走过。那一刻,我释然了:也许是因为我的文化素养还不够,也许是因为我读得还不够认真,使我根本无法理清作者在书中表达的人类学观点。但此刻的我,却依然还能感受到在每次阅读它的某一瞬间给我带来的冲击与震撼,使我认真地去思考了一些曾经从未想过的问题:关于人生、关于社会,等等。

也许我真的不是个合格的人类学工兵,但我相信它所带给我的这渐渐累积的人生体悟,会成为我堆砌人生之墙过程中最坚固的泥浆。

第四篇:人类学是什么

人类学中的人文世界

——读王铭铭《人类学是什么》

近年来随着人文社科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并了解人类学这一学科,诸如田野工作、亲属制度等人类学名词也让人耳熟能详。列维-施特劳斯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来表达他刚接触人类学时的兴奋心情:“我的思想从封闭的学究哲学的圈子逸出,在户外饱吸清新的气息,精神为之一震。像一个漫步于山间的城里人,我陶醉于广阔的天地,而我诧异的眼睛难能摄入富裕和繁多的情景。”这句话既表达了列维-施特劳斯对于人类学的喜爱,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人类学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学科。因此,刚刚接触人类学这一学科的人难免会觉得无从下手,而王铭铭老师的《人类学是什么》一书无异于是一把让人轻松步入人类学殿堂的钥匙。

一、关于《人类学是什么》

《人类学是什么》是《人文科学是什么》丛书中一本,是王铭铭老师应邀为所有爱好人类学的人编写的入门读物。王铭铭,毕业于厦门大学,后留学英国伦敦大学,获人类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著有《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逝去的繁荣》等。这本书始印于2024年,正值世纪之交。在新的世纪里,我们中华民族的现代化面临着极大的机遇,也同样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如何抓住机遇,怎样应对挑战这一难题摆在我们面前。而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就是设法使我们每一个人都获得全面的发展。我们已经走过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年代,现在的时代要求我们不仅要学习先进的自然科学知识,而且也要学习人文科学知识。

而人类学是一门注重体会和理解的学科,怎样避免铺陈把它的道理、规则、价值和技艺说清楚呢?“英国人类学家利奇曾在所著的《社会人类学》中,批评了一些人类学教材,说它们以昆虫学家采集蝴蝶标准的方式来讲述‘人’这个复杂的‘故事’。利奇的意思是说,要让人理解人类学,不能简单地罗列概念和事例,而应想法子让学生和爱好者感知学科的内在力量”(《人类学是什么》,P1)。而王铭铭老师也正是这么做的,在本书中他以明快、简洁的语言介绍了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象、内容以及人类学发展的历史等。

《人类学是什么》一书主要包括九个部分:人看人;他者的目光;“离我远去”;迈进人文世界;生活的节律;“天”的演化;看别人,看自己;人类学者的成年以及富有意义的洞察。并且,在每一部分的开头作者都用一个人类学大家的话语来总结这一章要讲的主要内容。

“人看人”这一部分主要讲了由于研究视角的不同促使研究问题的不断转变,进而人类学的研究对象逐渐分化,清晰。

人怎样成为人→文化中的人→一样的人,不同的文化→价值观。

“他者的目光”这一部分主要讲述了近代人类学和现代人类学的发展。说到了被人类学家视为天职的追求:文化的互为主体性,它要求人类学家通过研究“非我族类”来反观自身,“推人及己”不是“推己及人”的对人的素质形成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解释。

在“离我远去”中,作者讲到:“做一个人类学家,要培养一种‘离我远去’的能力,到一个自己不习惯的地方,体会人的生活的面貌。所以,这里的‘我’是‘自己’但不指单个人,而指人生活在其中的‘自己的文化’”。实际上,作者这里所说的“离我远去”的过程就是社会学研究中重要的价值中立的立场,就是

去除民族中心主义的过程。并且也提到了人类学最重要的研究方法:田野调查。

“迈进人文世界”则主要体现了整体和局部结合观点理解本土观念的研究方法。要知道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不能带有民族主义的和种族上好恶的观念去评价他人的文化。

“生活的节律”与“‘天’演化”这两部分分别从传统的和动态的两方面讲述了文化。而第七部分“看别人,看自己”则通过中国和法国的一些生活方式和信仰的对比,试图在一个被我们二元化了的“东西方世界体系”中寻找我们社会经验的不同与相似,从而揭示出我们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那种“焦虑”的可能理解。第八部分“人类学者的成年”则说“研究者必须要有一种新的观点和境界,就是研究者不但要把研究的对象看成身外之物,而且还要能利用自己是人这一特点,设身处地的去了解这个被研究的对象”(费孝通)。这就要求我们要善待他人的学问,做到“离我远去”,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和价值。第九部分“富有意义的洞察”则是对全书的一个总结,讲述了人类学中的人文主义、人类学的用途及人类学的中国化。

“《人类学是什么》这本书,要尽量表达相对性与普遍性的结合,要从一般的人类学出发,进入‘他者的目光’,再从‘他者的目光’进入生活方式的常识,从这些常识进入构成社会的原理,再转入学科在知识互惠中的意义,最后论述人类学的基本认识与价值”(P8)。

二、迈入人文世界(本书第四部分)

作者先引用了著名的女人类学家露西·本尼迪克特的一段话,意在说明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有不同的选择之路,我们要平等的看待每一种文化,不能以自己的价值观判断一种文化的好坏。作者分别从社会人类学、经济人类学、政治人类学以及宗教人类学的角度展开论述。

(一)、社会人类学——亲属制度研究

作者认为亲属制度是人类学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化遗产,具有多样性和文化差异,一般可以从亲属称谓和两性居住形式进行理解。那么怎么解释我们看到的不同的亲属制度呢?著名的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根据进化论的观点划分了社会结构演变的各个时期。而后来的亲属制度的研究采用了两种新的理论模式,一种是以英国人类学为特征的继嗣理论;另一种是以莫斯和葛兰言等法国结构主义者为先驱的法国学派的交换理论。

提到交换理论就不能不提到结构主义人类学的创始人之一——列维-施特劳斯。在《亲属制度的基本结构》一书中,他不仅论述了外婚制和乱伦禁忌的起源问题还说明了狭义交换和广义交换的问题。列维-施特劳斯认为,外婚制和乱伦禁忌,内婚制和交表婚各自代表“意识社会关系的两个阶段”。这次根本性的分离导致了两种可能的交换模式即狭义交换和广义交换。狭义交换在两个集团之间进行,而广义交换则在两个以上的集团之间进行。他认为,亲属制度的基本结构就是以交换妇女为根本的结构。《亲属制度的基本结构》用结构主义的方法对亲属制度进行了研究,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它也打破了人类学研究的田野工作的唯一方法,开创了人类学研究的新路径。

王铭铭老师也指出最近人类学对亲属制度的研究产生了反思。美国象征主义人类学家大卫·施奈德写作了《美国亲属制度》一书,他最后得出结论说,所谓的亲属制度的研究,不过是西方人发明出来的研究非西方人的手法,它本质上还是反映的是西方人社会中的继承和分配的观点。因此,人类学产生了亲属制度研究的第三种方法——本土观念的研究方法。本土观念的研究方法,正如格尔兹在一篇论文中提到的,重要的是要理解当地人怎样看待人。也就是露西·本尼迪克特说过的“文明从未像现在这样迫切的需要一批这样的个体,他们具有真正的文化意识,从而能够客观的,毫无畏惧的,从不以反唇相讥的态度看待别的部族之受社会调节与制约的行为”。

(二)、经济人类学——互惠、分配与交换

作者在书中说到,经济人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三项:生产方式的类型;交换的类型以及不同文化对“经济”的不同看法。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经济现象也是文化的现象,是人的关系的反映,因而,在考察经济现象时,不能简单的关注物质,而应关注物质的人格色彩,关注物质的文化意义。

波拉尼在《大转变》一书中把人类的交换概括为三种类型——互惠,再分配和市场交换。互惠是对称性的;再分配是集中性的;市场交换则是自足性的,是市场中“手”与“手”之间的相互运动。

关于互惠的研究当属马塞尔·莫斯的《礼物》一书。莫斯认为,人与人之间就是一种交换关系。礼物交换是一种是社会关系的意义体系,与注重利益获得的现代市场交换不同,礼物交换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面子”的互惠性。而中国人对“面子”是极为看重的,我们民间的“随礼”、“送礼”、“溜须”、“上油”等说明了中国人礼物交换的复杂性。作者认为正是由于中国人礼物交换的复杂性,说明我们不仅要看到礼物交换通常带有的莫斯所说的那种“总体赠予”和“人格交换”的特质,也应该看到实利交换的一面。

作者在本小节最后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常说的‘礼仪之邦’与民间送礼行为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笔者以为这个问题翟学伟的研究能给予一定程度上解答。翟学伟认为,在中国这样的情理社会中,人情交换不是一般性的交换,亲属和权力表面是在不同的范畴中,实际上却是在一个范畴中运作,人情和面子实际上是权力再生产的方式。

(三)、政治人类学——权力与权威

政治人类学在19世纪诸多关于社会形态演变和法权制度起源的论述中得到过零星的论述,其基本做法是将当时非西方的各种政治体制来与西方社会内部的非正式制度进行类比创造出一个阶段性的序列,将非西方各文化的政治面,当成西方政治体制的远古历史来研究。20世纪上半叶人类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反思的时代,开始反思近代以来的西方国家体制的“进化”带来的许多问题,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表现出来的国家中心主义和全权主义政治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政治人类学研究的另类的政治模式备受瞩目。

王老师认为,政治人类学家关注的是那些缺乏中央集权制度的社会,那些“无国家的社会”政治运行的基本逻辑与实践是一种“有秩序的无政府状态”。1940-1960年之间,政治人类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政治组织研究和权威形成研究。政治组织研究的翘楚是埃文思-普理查德,他在《努尔人》中提出了著名的裂变理论,但是在努尔人的社会中不存在权威。在权威形成的研究中利奇的贡献最大,他在《缅甸高地的政治制度》中,批评了功能主义有关政治的论述,认为这种理论过于重视稳定的政治制度,而忽略了不同政治制度之间的互动。他部分的采纳了马克思的矛盾观点,强调政治的动力正是来自于矛盾和斗争,强调权威的建构是政治动态的基本过程。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法国理论家福柯的权力理论在知识界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福柯间接的通过“文化的互为主体性”的反省达到了对现代性的批评。

作者认为,政治人类学关注的许多现象,涉及到权力与权威的观念与实践。这两个概念的主要差别是,前者强调未经公众承认的支配力,后者强调已被公众承认的支配力,二者的区别在于强制性与非强制性。而不同的文化中对于权力与权威的解释是不同的,我们不能简单的以自己的价值观作为判断,要深入不同的文化中进行有意义的探索。

(四)、宗教人类学——信仰、仪式与秩序

作者认为宗教人类学产生于不同民族对于不同的神力的想象。早期的人类学研究将宗教研究与人的自然知识的“进步史”联系起来,派生出“迷信”(巫术)、“宗教”和科学这个时间序列。马林诺夫斯基是其中的集大成者。在法国人类学界,社会学家涂尔干就认为,巫术是个人克服问题的工具,宗教是社会团聚的手段。同时涂尔干学派造就了新一代人类学家,使他们更加关注宗教仪式中社会构成的原理与过程,特别是凡·吉纳普和特纳的研究。

一个世纪以来的宗教人类学研究,受启发于宗教的社会观与伦理观,特别关注正规的宗教教派以外的宗教现象,并逐步将视野拓展到日常生活中去。人类学家认为,大到教会的朝拜,小到印尼的斗鸡仪式,都是在创建一种道德共同体,在表现着人对于秩序和混乱的判断和想象,处理着人间的社会问题。这也就是说,人类学家虽然知道宗教可能是对现实社会关系的“观念形态扭曲”,但他们也认为这种“扭曲”本身也服务于社会现实的建构。而宗教与社会的这种两可关系也是人类学家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三、《人文类型》与《人类学是什么》

在《人类学是什么》一书中,王铭铭老师对弗思的《人文类型》一书大加赞赏:“《人文类型》以最为简洁的语言,论述了一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如此多样的学科,为我们了解人类学提供了赏心悦目的绪论”,“他的作品总是耐人寻味的”。

弗思1901 年生于新西兰,在奥克兰读完大学后,到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师从马林诺夫斯基攻读人类学,是马氏的第一个博士,后来继承马氏的讲座,成为该校的教授,师徒二人使伦敦经济学院成为世界社会人类学重镇。弗思被称为英国“社会人类学之父”,并因在学术上的卓越贡献受封爵士爵位。1988 年, 费孝通先生根据弗思所赠的1975 年《人文类型》英文修订本,约请他人修订中文本,由商务印书馆出版,2024年列入华夏出版社“现代人类学经典译丛”再版。丛书其余四本为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 拉德克利夫·布朗的《社会人类学方法》和埃文斯·普里查德的《努尔人》。

《人文类型》也是人类学的入门书。在书中,弗思从学科内部对人类学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本书含导言及七章正文。正文大致可以这么分: 第一章“种族特征和心理差别”、第二章“人和自然”是对两种观点的否证,即决定人的思想和行为的,不是种族(人的生物性),不是自然环境(客观世界),而是文化或社会; 第三章“原始社会的劳动和财富”、第四章“社会结构的某些原则”、第五章“行为的规则”、第六章“合理的和不合理的信仰”,非严格但相对对应地介绍了社会人类学的研究内容,即经济人类学、亲属制度、政治人类学(法律制度)和宗教人类学;最后一章“人类学在现代生活中”论述了社会和文化的变迁以及应用人类学两个主题。

笔者以为,在《人类学是什么》中“人看人”对应《人文类型》中的第一章“种族特征和心理差别”;“迈进人文世界”对应第六章“合理的和不合理的信仰”;“生活的节律”对应第五章“行为的规则”;“富有意义的洞察”则对应

了最后一章。可见,王铭铭老师是循着弗思老先生的轨迹写的《人类学是什么》但是包含的内容也更丰富,其思路是按着中国人的习惯写的,所以可能对中国的读者来说,作为入门读物《人类学是什么》比《人文类型》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四、简短的结语

正如作者在本书最后说道的那样,人类学“这样一门学问教的不是怎样治理人,而是怎样理解人;教的不是怎样在社会中获得经济与政治的成功,而是怎样理解人的经济和政治追求;教的不是怎样相信一种宗教、一种教条、一套生活的规矩,而是怎样理解它们的特定的社会逻辑和宇宙观逻辑”。“人类学的信条是:一门对人最有帮助的学问,一般不是那种能使一个人支配另一个人、使一个人利用另一个人的技巧,一般不是追求权力和利益的手段,而是一种‘离我远去’的思想,这种思想没有直接可见的用途,却具有启迪人生、改良社会、陶冶情操、深化思想的力量”。

作为一门学科的入门书,作者没有用文字堆砌理论也没有长篇累牍的抽象概念,只是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平易近人的态度将关于人类学的各个方面向我们娓娓道来,给我们展示了人类学的无穷魅力。作者虽然是泛泛的向我们介绍有关人类学的方方面面,但是并不曾遗漏任何重要的东西。在书中作者不仅一一叙述了人类学的历史、理论和大家,还与中国相结合,让我们看到人类学的“中国心”。

到底什么是人类学,似乎永远没有完整的答案,但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人类学中来,人类学家也将不懈的进行研究,因为其研究对象——人类始终在变化着。

参考文献:

[1]王铭铭.人类学是什么[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24.[2]弗思.人文类型[M].费孝通译.北京: 华夏出版社,2024.[3]郑少雄.人类学家都是虚伪的做好人?——《人文类型》读后[J].西北民族研究,2024,01.[4]郭志超译.人类学是什么[J].原载美国人类学学会编《人类学是什么》,1982年版.[5]王铭铭主编.西方人类学名著提要[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24.

第五篇:文化人类学

人类学的分支

文化人类学(广义)包括 考古学 语言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狭义)/民族学 文化人类学的学科标志 方法 田野调查 对象 异文化 视角 他者的眼光 成果 民族志

田野调查(field work)(1)早期的人类学研究 ①非专业人士的贡献 ②安乐椅上的人类学家 如:泰勒《原始文化》 弗雷泽《金枝》

田野调查方法的确立

1883-1884年,美国现代人类学之父博厄斯在加拿大巴芬岛对爱斯基摩人进行了考察,之后又对北美印第安人做过多次调查;

1898-1899年,由英国学者哈登率领的剑桥大学考察队赴托雷斯海峡进行实地调查 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的最终确立应归功于英国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他从理论和技术上详细阐述了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原则,从而开创了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新纪元。到底什么是田野调查?

田野调查就是深入某人群聚居的地方(多以村落为主),学会当地的语言,待上不少于一个(农业或牧业)周期的居住时间;主要采取参与观察及深度访谈,真正的在与研究对象朝夕相处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和研究,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的研究方法。异文化

异文化不是研究者本身所源自和熟悉的文化,而是其它族群的文化。与异文化相对,本文化指研究者所源自的、长期生活于斯的本土的文化。他者(others)的眼光

“他者”既包括传统的原始的简单部落社会,也包括现代社会中的非主流文化和弱势群体。“他者”还包括作为不同于自己文化的“异文化”,或称文化意义上的“他者性”。早期人类学家试图解决本文化与异文化出现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评价问题,现代人类学却是在运用他文化和对他者的研究来反观、诠释与重构本文化。、民族志(ethnography)

民族志是田野工作的结果之一,是人类学的重要展示手段与形式。在民族志中,人类学学者要把他在田野中观察到的、感悟到的进行转述、分析和解释,最终书写出他所理解的某种文化呈献给读者。

民族志不是枯燥的数字和一堆毫无感情的资料,而是经过人类学家情感和视角过滤后的带有温度和趣味的故事。

文化人类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

(一)整体性

人类学关注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将其视为一个动态的整体,关注对其共时性和历史性的双重观察,做生物性与文化上的综合分析,以不断认识田野工作中的较小的区域社会与更大的人类社会的总体。

(二)文化相对性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特征、个性,在价值上都是平等的,不能用普遍、共同、绝对的标准去衡量一种文化的价值;每种文化都是该社会与其特定环境相调适的产物,只有理解了这一特定的环境,才能理解和评价该文化的结构和内容;要判别某一文化特质的优劣,必须视这一文化特质在整个文化体系中的作用而定。

(三)普同性(universalism)

人类学相信,地球上的所有人类都具有一致性与共同性,所有人种,无论肤色、民族,都属于同一物种,人人都是平等的同类。因此,人类在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上的共通性特征就成为人类学特别关注的普同性内涵,人类学力求在发现每一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独特性的同时,去发现:在什么方式上,人类是一个整体。

(四)适应(adaptation)

指人类通过改变生活方式的策略达成和自然与社会环境之和谐。这其中又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人们修正自然环境以适应自己的生存需要,一是人们修正自己的社会文化系统以适应环境。

适应的过程具有两个特征,就是保持和创造

(四)适应(adaptation)文化人类学的理论 古典进化论·传播论

古典进化论代表人物及观点

1、[德]阿道夫•巴斯蒂安——《历史上的人》(1)“本原概念”

认为人类有相同的心智过程,对相同的刺激产生相同的反应。人类心理的统一决定了人类文化的统一

(2)民族概念

每个民族自身会发展一定的思想,因而各有自己的文化模式或文化特征。(3)地理区域概念

每个民族文化有自己的分布区域,并受地理环境影响,反映了地方色彩。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的不同,加上有时经过传播,本原概念就形成为各个具体的民族概念。

2、[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1871年)(1)均变论

(2)文化遗存(survival(3)万物有灵论

3、[美]摩尔根—《古代社会》(1877年)

社会进化发展经历了蒙昧—野蛮—文明的三个主要阶段,这三者的划分是以技术发明为基础的,技术的发明与文化的进化模式相互联系。

4、[瑞士]巴霍芬

《母权论:根据古代世界的宗教和法权本质对古代世界的妇女统治的研究》 ★产翁制 传播论

(一)主要观点 所谓“传播”,指的是一个主体向外部的扩散,带有从中心向边缘的地位差异的色彩。在人类学中,它指文化或文化特质从一地流传到另一地的现象。

(二)代表人物

1、[德] 拉策尔《人类地理学》(1882-1891)

他根据古典进化论者巴斯蒂安的地理环境概念发展出了地理环境学说,或称人类地理学派。他认为,地理环境对个人以及通过个人对整个民族的体质和精神,还有各种社会现象起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同时,人类不是静止的动物,总是尽力向不受自然约束的一切地方扩散,从而各民族和文化在迁徙时互相接触,互相影响。因此,不考虑到运动性的人类学研究基础便是错误的。

2、两大阵营

(1)英国的埃及中心论——文化单源论 代表人物:史密斯、里弗斯、佩里

(2)德奥的文化圈论——文化多中心论 代表人物:格雷布纳、施密特 ★两大阵营的共同点

•相信传播是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认定文化采借多于发明

•认为不同文化间的相同性是许多文化圈相交的结果,由此,文化彼此相同的方面越多,说明发生过的历史关联的机会就愈多

•认为进化论忽略传播迁徙,并从传播角度重构人类文化史

(三)不足

将文化视为具体特质的积累,而不是整合的总体;随意对文化进行拆解及机械组合来解释文化,试图以此构建人类文化史,忽略了文化自身的主体和能动性。

(四)主要贡献

1、提出了收集民族志材料的系统方法,将田野工作确定为人类学资料收集的主要方式。积累了大量翔实的文化地理资料,为后来的跨文化比较留下了宝贵的原始依据

2、强调地理环境因素,关注发明和适应等文化过程,填补了早期进化论者所欠缺的对自然环境影响的重视。

3、启发了文化相对论的学科共识 文化人类学的年鉴学派& 功能主义 年鉴学派 莫斯

1、《礼物》(1923)

尽管从理论上讲送礼是自愿的,但它们源自对礼物接受者一方的期望。此外,虽然送礼也许并不期望有直接回报,但总有一种偿还因素,在给予者与接受者之间或者以更大礼物的形式,或者以不同形式的礼物,或者以对社会地位的某种其他方式的承认表现出来。功能主义

马林诺夫斯基·文化功能论 《西太平洋的航海者)•(1922)《原始社会的犯罪与习俗》•(1927)《原始社会的性与压抑》•(1927)《野蛮人的性生活》•(1929)《文化论)•(1936)《自由与文明》•(1944)《巫术、科学与宗教》•(1948)《性、文化和神话》•(1962)

2、研究案例——库拉(kula)

新几内亚东部和北部诸岛上的一种非常特殊的交换形态:交换的物品只有红贝壳项链和白贝壳手镯,分别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在岛民间循环交换;交换只在男人间进行,并伴随特别的仪式甚至巫术;从一般的意义上看,这两种物品不具有实用价值,但其质量的好坏却与名声、地位、荣誉和权力等密切相关联。这两种仅仅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每年交换一次,持续不断,结果构成一个大的交换圈,这就是“库拉”交换圈。拉德克里夫-布朗·结构-功能主义 ★田野经历

1906-1908年和1910-1913年安达曼群岛 1914年澳大利亚西部的土著部落 ★代表作

《安达曼岛人》(1922)

《澳大利亚部落的社会组织》(1931)《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1952)《社会人类学方法》(1958)

文化人类学的历史特殊论·文化人格学派 历史特殊论 主要观点

美国人类学之父博厄斯及其阵容强大的弟子在美国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理论学派,通常被称为‚历史特殊论学派‛,也被称为‚历史学派‛或‚历史文化学派‛,该学派盛行于20世纪20—40年代,强调对具体事实的描述和记录,在方法论上倾向于实证,提倡历史的方法,特别关注特定民族的文化历史和发展规律。博厄斯的“历史”研究

对进化论和传播论进行了深刻的批评,认为摩尔根和泰勒的比较法存在着三方面的缺陷:一是关于单线进化的假设;二是将现代社会视为进化遗留物的观念;三是在证据不足、标准不当的基础上对社会进行的分类。

文化区分析法:文化独立论

文化相对论 文化人格学派

露丝·本尼迪克特(美女)

1、《文化模式》

①‚日神型‛——祖尼人

②‚酒神型‛——克瓦基特尔人 ③‚妄想狂型‛——多布人

2、《菊与刀》

‚菊‛是日本皇室家徽,而‚刀‛是日本武士道文化的象征,两者合用来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 玛格丽特·米德

1、研究背景

人类的人格与行为到底是先天遗传的还是后天塑造的?

2、《萨摩亚人的成年》

在美国及西方国家普遍存在的男女青年在青春期经历的躁动、困惑和反抗等现象是不是人类所共有的?如果不是,那么是什么因素造成了西方社会的这种青春期躁动?

3、《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 通过对新几内亚境内三个毗邻而居、但相互间的性别角色规范却迥然相异的部落——阿拉佩什人、蒙杜古马人和德昌布利人的研究,证明:‚所谓男性和女性的特征并不依赖于生物学的性差异,相反,它是特定社会的文化条件的反映‛。文化人类学的新进化论·结构主义 新进化论——美国人类学的物质论 怀特·普遍进化论 ★代表作:《文化的科学》(1949)、《文化的进化》(1959)文化可以通过能量测算来计算其发展过程,能量的获取应被视为判断文化进化的标准;文化的进步意味着每人每年利用能量总量的增长或利用能量的技术效率的提高。C(culture)=E(energy)〃T(technology)斯图尔德·文化生态学

文化与生态环境密不可分,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相似的生态环境下会产生相似的文化形态,而世界上多种多样的文化及其发展历程正是因为世界上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环境所造成的 斯图尔德的多线进化论

提出了对人类文化史的新解释,将单线进化论与文化相对论两者有机结合,认为不同环境具有不同技术的群体可能会沿着不同的途径进化,正因为存在这种环境的差异,文化的进化才沿着不同的轨迹呈现出多线进化的态势。哈里斯·文化唯物论

将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学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发展出了文化唯物论。代表作: 《母牛、猪、战争和妖巫:人类文化之谜》 《好吃:食物与文化之谜》 结构主义人类学

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历时性和共时性 语言和言语

横组合和纵聚合 符号能指和所指 横组合与纵聚合

横组合关系‛是指句子中各成分间的关系;‚纵聚合关系‛指能够在句子中充当同样成分的一些词语。

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 《亲属制度的基本结构》•(1949)《忧郁的热带》•(1955)《结构人类学》•(1958)《图腾制度》•、《野性的思维》(1962)《神话学》•(1964-1971)

文化人类学的象征、符号人类学 特纳的仪式研究

同意象征是自然地代表具有类似性质的或在思想上或在实际上有关联的事物,但同时提出要对符号和象征加以区分——符号是一种已知事物的类似代表,而象征则是一种对未知事物的表达。因此,人类学家的任务就是透过这些符号揭示未知事物的含义,从而更为强调符号的实用意义,也更具体地探讨符号的用途,及符号到底如何在社会过程中作为积极力量被运作。代表作

《一个非洲社会的分裂与延续》(1957)《象征之林》(1967)

《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1969)

《戏剧、舞台与隐喻:人类社会的象征行为》(1974)玛丽·道格拉斯

结合了涂尔干和列维斯特劳斯的思想,将符号结构和社会结构并重,探讨分类这一深层次的思维结构与社会结构、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 代表作:《洁净与危险》(1966)格尔兹的阐释人类学 《爪哇的宗教》(1956)《文化的解释》(1973)

《尼加拉:十九世纪巴厘剧场国家》(1980)《地方性知识》(1983)早期的符号人类学研究立场

深受韦伯影响,致力于宗教研究;提出‚文化犹如意义之网‛,认为人是悬挂在由他们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文化便是这张‚意义之网‛,因而作为对文化的分析的人类学不是一种探索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一门寻求意义的阐释学科‛。后期的阐释人类学立场

受到不少美国思想家的影响而不再将文化视为象征与意义,而是‚文化犹如文本‛,人类学家的工作就是去诠释它。这种诠释是多层面的诠释(interpretation)而不是对于因果关系的解释(explanation)。

这使他与韦伯正式告别,成为美国人类学理论本土化的一个重要转折。马克思主义人类学 结构马克思主义

(1)文化被转化为‚意识形态‛,并在社会关系的再生产中扮演重要角色:一方面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将现存秩序合法化、调节经济基础中的冲突,以及将社会关系中的剥削和不平等的来源神秘化;另一方面,意识形态可以为任何阶级或群体所支配使用,从而使人成为意识形态的主体,而非受到操纵宰制的被动客体。案例:马达加斯加岛梅里纳人的割礼 政治经济学派

流行于20世纪70-80年代,代表人物有沃勒斯坦、法兰克和沃尔夫。其主要理论灵感来自政治社会学的‚世界体系理论‛和‚低度发展理论‛。他们认为,从16世纪以来,人类学研究的社会就再也不是独立于外部世界的村落和部族,而受到国家力量和资本主义制度等外来因素的充分渗透,这种渗透不仅仅是经济性的也是文化性的。因此,对非西方社会和文化的研究不能局限于对其传统社会文化模式的探讨,还必须考察这些模式被冲击、渗透、改造,甚至消灭的过程。田野调查

什么是田野调查?

田野调查就是深入某人群聚居的地方(多以村落为主),学会当地的语言,待上不少于一个(农业或牧业)周期的居住时间;主要采取参与观察及深度访谈,真正的在与研究对象朝夕相处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和研究,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的研究方法。过程研究

1、重访研究与回访研究

重访研究——研究者本人重访自己从前的调查点 例:费孝通三访江村

回访研究——后来的研究者回访前人的调查点

例:韦娜回访特罗布里恩德岛,弗里曼回访萨摩亚,《时空穿行——中国乡村人类学世纪回访》

米德—弗里曼之争(讨论题 重点)田野调查的定位

主位与客位(emic and etic)

人类学家马文〃哈里斯在其《文化唯物主义》一书中,最早将语言学家派克依据语音学中的音位和语音而创立的主位与客位这一对概念引入了人类学研究。人类学中的主位概念是指研究对象自己对事情的解释,强调从文化持有者的角度分析、理解文化;客位则是人类学调查者从自身出发对他者的文化做出的解释。这两种不同角度的研究路径会对同一文化现象得出不同的结论。例:公牛死亡率问题 讨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进入田野

(一)渠道

1、通过正式行政体制自上而下进入,一般是通过行政管理机构层层深入。

优点:能够得到地方管理者的认可和支持,从而容易获得管理者所掌握的相关资料。缺点:由于这种自上而下的方式,研究对象常常会对研究者的身份产生敬畏或者疑虑而掩饰甚至更改自己的一些表现和回答。

2、通过非正式渠道——个人关系进入

3、回归本土的家乡人类学方式 参与观察

要求研究者长时间的、全身心地参与到研究对象的日常和非日常生活中去,以当地人的角度观察并理解各种文化事象、人们的各种言行。要进行参与观察,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学会当地的语言从而能与当地人随意交流;在调查点居住较长时间——一般至少一年以便于参与当地人因季节周期变化的不同的生产活动、仪式和节庆;与当地人一样生活,跟当地人建立密切关系,真正了解他们的文化。参与观察的两大好处:

一是提高了田野调查收集的材料的质量和可信度。二是更有利于做出深入而切合实际的解释。参与观察的不足:

(1)需要投入大量时间,而且其中一部分的效率不是很高(2)人类学家不停地提问可能会招致当地人的反感(3)人类学家的出现有时可能会影响被观察者的行为

(4)要证明观察者的结论是否正确事实上不太可能,所以还必须辅以其他方法进行验证。访谈法 个人生活史

个人生活史是指研究者通过对报道人进行深度访谈,将报道人个人全部或部分的生活以口语或书写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回顾式叙述,它可以是报道人的早期经历也可是其当下的生活。文化的交流、传递与接触 语言符号的作用

语言是文化的核心部分,是所有符号系统的内核。专门的语言符号是一种信号,在其上已经附着了抽象意义,这些意义可以为同一语言共同体中所有成员所共享。语言是最为主要的中介,通过它我们彼此交换信息、请求、知识和价值,并将之传给下一代。濡化

从个体角度说,人类具有两种承继:一是生物性承继,即人类的繁衍与生存继续;一是人类有别于动物而独有的,即文化的习得与传承——濡化,其本质意义就是人的学习与教育,而这既包括正规的学校教育,也包括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什么是涵化(acculturation)涵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文化体系间由于持续接触和影响而造成的一方或双方发生的大规模文化变迁。涵化是人类学文化变迁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一种文化从其他文化中获得对新的生活条件的适应过程,是在过程中的文化传递、交流和整合。涵化现象的常见模式

1、同化(assimilation)指当一个族群进入另一个主流族群之中,外来文化适应主流文化,逐渐合并进支配性文化中,不再作为一个分开的文化单元而完全被另一种文化所代替。一般表现为,两个文化系统接触时,比较落后的文化自然地吸收先进文化的文化特质,以致完全丧失了自己的文化;还有的时候,是那些处于强势地位、统治地位的文化或出于文化偏见或出于政治需要强迫性地对其他弱势文化或者说附属文化强行同化,旨在消灭这类不同于己身的文化。

2、整合

指既保持了原有文化特征,又吸收异文化因素,把两种文化因素融为一体;也就是说,文化的各个部分不是毫不相关的特质混合的大杂烩,而是形成一个系统。这意味着从外部进入的新的东西必须重新阐释,给予意义并与接受方文化的意义相一致。

3、混合

指不同文化接触与交流过程中的文化混生状态。

4、分化/孤立

指拒绝接受异文化的传播,保持原有文化要素。当外来的文化强加给接受者时,后者并不情愿接受,因而只是表面上接受了,作为自己文化的一部分,而当外力撤退,那种被迫接受的新特质也随之而去。这种现象在殖民情况下是常见的。

5、边缘化

这一现象比较特殊,指的是既无意保持原有文化,又没有吸收异文化,处于两种文化的缝隙之间。文化中断

不同文化在接触过程中,除了出现彼此间的互相吸收、彼此整合,有时也会因多种原因而出现文化交流的中断现象。在对一个同质社会的濡化研究中,文化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在长时间获得了文化的期待与责任,文化中断则意味着文化期待和角色需求学习的非连续性;异质社全中的文化中断主要指文化间的交流活动遇到障碍或中止。族群& 民族 民族(nation)

(一)斯大林的“民族”观

1、“民族”的定义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民族识别的标准

民族特征 民族意愿 历史依据 就近认同

婚姻家庭亲属制度 功能: 性的满足

为繁衍后代提供适宜的条件 经济互助

保持社会群体的稳定增进不同群体间的联合 内婚制与外婚制

•内婚制和外婚制的概念是英国法律和人类学家麦克伦南在《原始婚姻》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内婚制是把婚姻对象严格限定在某一群体内部的婚姻禁令,即只准某一群体内部的人员通婚,严禁同群体外的成员通婚;

•外婚制是内婚制的对称,指只能在本人所属的一定社会集团以外选择配偶的婚姻制度。这种外婚制的社会集团,因不同的时代、民族、国家和地区而异。交表婚——男子娶舅父之女或娶姑母之女为妻

平表婚——男子与父亲兄弟的女儿或者母亲姐妹的女儿结婚 家庭 核心家庭

也称小家庭,是由夫妻和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主要包括两种基本的家庭关系:夫妇关系和亲子关系,具有性的、经济的、生育的、教育的和情感的等基本家庭功能。它对亲属网络的依赖性较小,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家庭中人际关系简单,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容易倾向平等。然而,家庭中人口和代际关系的简化也给家庭生活的相互支持和扶助带来问题,如赡养老人、抚育幼儿等。它在当代绝大多数社会中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主干家庭

当核心家庭的一位男性子嗣已婚,在亲子联结系列上的这一家庭结合就是主干家庭。因继嗣的需求,在行长子或幼子继承制的民族中,长子或幼子成家后仍旧留在父母家,而其他非嗣子女一结婚便独立出去,就属主干家庭类型。这种家庭是与嗣子单独继承制相结合的,通过如此反复,使作为制度体的家庭同家产一起按直系代代相传。宗族

①名称;②外婚;③单系共同祖先;④作为核心的性别——父系宗族为男性,母系宗族为女性;⑤所有或大多数成员之间相互交谈或指某个人时使用亲族称谓;⑥许多社会的宗族还有某种形式的公共财产;⑦某种程度的连带责任。这种在系谱上可向上追溯的、核心性别共同的单系祖先构造,在大多数人类学文献中称为宗族。亲属称谓

类分式 叙述式

人类学界通常采用美国人类学家默多克的亲属称谓制六法:夏威夷式、爱斯基摩式、易洛魁式、克罗式、奥马哈式、苏丹式,这种分类是根据平辈亲属称谓进行划分的,其称呼的复杂程度逐渐递增。政治·法律人类学

资源分为物质资源和观念资源

物质资源包括:人力资源 实在资源

观念资源包括:意识形态资源 象征资源 信息资源 政治组织类型:非集权型集权型 非集权型:队群 部落 集权型:酋邦 国家 宗教人类学 宗教的总体类型

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一书将中国宗教区分为:

1、制度性宗教

指具有严格的宗教组织、成员、仪式、经典和体系化教义的宗教类型,其宗教事务通常与一般的日常生活相分开。

2、分散(弥散)性宗教

其信仰活动扩散到日常生活之中,但没有形成严格的宗教组织,也没有明显的经典、体系化教义。泛灵信仰

对超自然存在和非人精灵的最为普遍的信仰之一是泛灵信仰,又译万物有灵论。这种信仰认为各种精灵使自然有了生命。这个概念是由泰勒发明的,他认为世间万物都有其灵魂;并相信泛灵信仰是最早的宗教。泛生信仰

马雷特对泰勒的泛灵论提出修正,认为原始人对非人格化的超自然力量的信仰先于万物有灵观念的产生。他把这种非人格力量的观念称为泛生信仰。“玛纳”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种,它本身并没有形状,但它可以显身出来。泛灵论与泛生论的不同在于:

•泛生论是巫术操作的观念基础,泛灵论是宗教信仰的观念基础 •前者是非人格化的,后者是人格化的。

不过,今天的大多数人类学家都同意,这两者没有先后之别,它们可同时产生,并存于同一社会或同一发展阶段。图腾崇拜 “图腾”本是北美印第安人语言中totem的音译,意为“他是我的一个亲属”和“他的标记”。原始人认为本氏族人都源于某种特定的物种,因此他们与该物种具有亲缘关系。于是,图腾信仰便与祖先崇拜发生了关系。在许多图腾神话中,认为自己的祖先就来源于某种动物或植物,或是与某种动物或植物发生过亲缘关系,于是某种动、植物便成了这个民族最古老的祖先。图腾与氏族的亲缘关系常常通过氏族起源神话和称呼体现出来。

祭司是专业的宗教中介,主要存在于规模较大的社会或相对复杂的社会文化体系里,扮演着神圣宗教知识的监护人角色,执行仪式、解释经典和教义,维持宗教传统。制度化的宗教一般都有祭司,如基督教的牧师,佛教的住持、道教的道长和伊斯兰教的阿訇

一般认为,“萨满”这个词起源于西伯利亚的通古斯语,指那些能够进入“出神”状态与精灵或鬼魂交流的人。然而,对什么是萨满教,人类学界存在狭义和广义两种观点。一种看法认为,萨满教在狩猎采集社会(尤其是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最为常见,是一种通过巫术控制超自然力量或通过与精灵世界的直接接触,对它加以控制来达到目的的宗教实践;另一种比较宽泛的观点则认为萨满教广泛分布于古代和当代的世界中,是一种流传广泛的地方性知识形式。

巫术的两个特征

1、相似律——模拟巫术

认为同因必同果,因此,通过模拟便能实现人们想做的事情,这种模拟活动就是模拟巫术。

2、接触律——接触巫术

认为两物体一经接触,在切断实际接触后,仍继续远距离地相互作用。因此,通过曾经与某人接触过的物体就可以对其本人施加影响,称为接触巫术。接触巫术最普通的例子就是一个人与其身体的某个部分的永久关系 仪式的特征

宗教仪式有几个特征使它区别于一般的行为:程式化、重复性和相对的一成不变。在某种意义上说,仪式是一种展演或文化戏剧,但仪式与戏剧又存在如下区别:首先,仪式不仅仅在重复一个程式或脚本,而是一种郑重其事的行为,承载了参与者身在其中的传统;其次,仪式的目的不是娱乐,而是通过展演达到一定的目的,发生某种转换;最后,更为重要的是,参与者处在转化和神圣的状态,而进入仪式状态的过程是一种“神圣化”的过程。生命仪式/通过仪式 生命仪式通常被称为通过仪式,指的是个人在某些生命过程中从一种社会身份转变为另一种社会身份,或从一个生命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时所举行的仪式。当一个人转变身份时,无论是年龄的变化还是其他变化,都可能带来不安和忧虑。这种变化还会带来相应的角色变化以及周围人们的新的期待。由于宗教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功能就在于帮助个体和群体消除忧虑和危机,因此一些与社会身份变化相关的仪式如出生、性成熟、婚姻、死亡都与宗教信仰紧密相关。强化仪式

强化仪式指的是确保已经存在和确立的秩序、价值、社会关联等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生老病死等原因而变得衰弱的宗教仪式。换言之,强化仪式是群体性(而非个人性)生活危机时期举办的仪式。群体性生活危机包括严重的天灾和人祸的威胁,只有在这时,强化仪式才会被组织起来,使受到扰乱的秩序和社会关系得到恢复,以减轻群体的危险。这种仪式的作用就是把人们团结起来,用集体行动和集体力量的乐观态度来代替恐惧和混乱。“强化”的意义

仪式强化秩序与价值观 仪式强化认同 仪式强化信仰

《人类学是什么》读书笔记(大全).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本类热门推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