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x镇半年人才工作总结(最终定稿)三号文库
- 新春感谢信--给合作方(精选多篇)三号文库
- 用工荒大全三号文库
- 金棕榈影院会员生日PARTY狂欢夜三号文库
- 学校领导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庆祝会上的贺词三号文库
- 东软企业文化在人才招聘的落实[五篇材料]三号文库
- 工程硕士自然辩证法思考题(样例5)三号文库
- 扎下镇历届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概述三号文库
- 敢于张德江在中国人才发展论坛致辞时强调三号文库
- 《超级演说家》刘媛媛夺冠演讲稿精彩片段三号文库
- 黄冈市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技术推广人才中长期规划三号文库
- 镇创建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广东省示范镇2024年工作计划三号文库
- 县政府换届选举工作报告三号文库
- 浅谈如何加强和改进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三号文库
- 大学生求职三号文库
- 初中生保护水资源建议书三号文库
- 教育心理学试题第三部分三号文库
- 论党的群众路线心得体会三号文库
- 原著导读作业要求(共五则范文)三号文库
- 在全县下半年现场观摩会议上的讲话三号文库
- 感悟人生作文原创高分作文(精选合集)三号文库
- 人际交往中的礼仪(推荐五篇)三号文库
- 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三号文库
- 银行职工入党思想汇报三号文库
- 【作文】高考作文成功的必由之路三号文库
- 乡党委书记赵晓远同志在柳河乡乡选区人大代表述职评议会上的讲话(五篇范文)三号文库
- 人事局招聘人才工作总结三号文库
- 天津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情况三号文库
- 破除贪腐“隐身术”(推荐五篇)三号文库
- 用工荒大全三号文库
第一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践行党的宗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践行党的宗旨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集中全党智慧,代表人民利益,全面分析了形
势和任务,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社会和谐是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
证。《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这一重要观点的提出,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最
高标准,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
来衡量一切决策,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发
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
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使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只有这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才能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获得不竭的动力源泉。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党一切
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由党的性
质决定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以无产阶级为基础的,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必
然要坚持全心全意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我们党是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
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必须把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15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郑重宣布:“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
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1]P45八十多年前,党的一大通过的党纲开宗明义
地表明我们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是为整个人类的彻底解放而奋
斗的,是代表着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的。
邓小平同志说:“中国共产党的含意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个共产党员的最高准绳。”[2]P257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思
想。党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党不
仅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而且在党章中把它规定为
共产党员必须履行的任务,把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衡量合格
党员的根本标准。所以每个共产党员必须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全心全意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这是共产党员党性的最高表现。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成为执政党,党的地位、所处环境和历史使命发生重大变化,党的先进性就体现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上,体现在如何把人民赋予的权力更好地用来为人民服务上。这是我们党全部奋斗的根本目的。这一目的决定了我们党在执政过程中必须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不断使人民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的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路线、方针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党80多年历史的基本实践。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我们党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立党为公、革命为民,制定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纲领。经过前赴后继的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了反动阶级统治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取得了巨大成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扰乱反正,把党和国家的工作要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一历史性的变化,也是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出的抉择。20多年来,我们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都是在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总之,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历史。80多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靠的就是在实际行动中表现了自己大公无私的品格和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精神,从而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和信赖,这是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在新的世纪里,中国共产党只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领导中国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新时期党风建设的关键问题党能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仅取决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还取决于党的作风。人民群众看我们党是不是代表他们的根本利益,最直观的就是看我们的党风,就是看身边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而当前有些党员干部背离了党的宗旨,严重损害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如果不加强党风建设,就会使我们的党失去力量源泉,失去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我们党对这一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始终是清醒的。当前,我们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要着眼于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就要把“三个代表”的要求,把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落实到从严治党中去,落实到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去。只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搞好党风建设,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才能真正地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才会取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支持和信任,才能真正嬴得民心。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实现新世纪发展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我们党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始终给人民群众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然而在新的国内外形势的影响下,某些党员背离了党的宗旨,把个人利益顶在头顶上,把人民的利益踩在脚底下。虽然他们是极少数,却从反面说明,能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确实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二、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认真实践“三个代表”,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要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实践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党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在做每一项工作时,都要注意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我们只有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方能引导人民群众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奋斗。每个党员都必须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与群众同甘共苦,自觉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忘我工作。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行,都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关心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基础还比较薄弱,相当一部分群众在生产生活中还有不少困难。我们要充分认识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着力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和谐。
2.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甘为人民公仆在共产党人看来,权力既是一种责任,又是一种义务。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绝不能用来为个人谋取私利。然而,确有少数党员干部,淡化了党的宗旨,经不起权力、地位、金钱、美色的考验,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成谋取私利的手段。于是,滥用人民赋予的权力,甚至成为人民的罪人。从陈希同、胡长清、成克杰、王怀忠等案件看,无一不是因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而严重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
党员领导干部,人民赋予的权力越大,职位越高,责任也就越大,就更应该勤勤恳恳地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恪尽职守,廉洁奉公,身体力行“三个代表”,努力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树立正确的人民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坚决破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官本位”意识,实现从官本位到“民本位”的转变。
3.发扬奉献精神、牺牲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在任何时侯,共产党员都要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当个人利益同人民的利益发生矛盾时,要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利益。绝不能以牺牲人民的利益为代价去换取个人利益。这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在每一个共产党员身上的具体体现。要具有一种牺牲精神、奉献精神。当前,我们正在全力推进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我们这个底子薄弱的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极为艰苦的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尤其需要党员干部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要具有一种牺牲精神、奉献精神,在各自岗位上自强不息,带头挑重担。这样的党员、这样的干部才会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4.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为了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就要进行认真学习、刻苦的学习。首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当前,特别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共产党员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够懂得和掌握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牢固树立起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形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自觉做到时刻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其次,要认真学习各种有用的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共产党员树立了共产主义信念,有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愿望,还必须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我国正处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日新月异。不广泛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最终就要被时代所淘汰。因此,党员干部要不断拓宽知识面,真正用知识把自己武装起来,用自己的才智服务于民。
5.正确处理好党群和干群关系江泽民同志曾指出:“领导同群众之间发生了矛盾,领导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解决矛盾的主要责任也在领导。”[3]P642可见,干群关系改善的关键在干部,干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以及利益格局的调整,一些深层次矛盾日渐显露,干群关系在一些地方出现了紧张的局面。干群矛盾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领导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部分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廉洁形象不佳造成的。有些干部思想素质不高,工作水平低,群众观念差;有些干部贪图享受,以权谋私,腐化堕落,严重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在群众中失去了威信,削弱了干群关系、党群关系。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党群关系,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而严峻的课题。党的领导干部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牢固地树立起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努力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总之,国以民为本,党以民为基。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我们党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的事业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不可能取得任何胜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构建不起来。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民心所向,是党的事业成败的关键,所以在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上,我们必须居安思危,要有忧患意识,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观,进一步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使我们党始终成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努力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为了人民,和谐社会的建设更需要依靠人民。人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力量,人民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真正主人。我们要认真查找影响本地区本部门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找准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切实有效的政策,一个一个加以解决,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效真正体现到为群众排忧解难上来,体现到实现和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上来。只有这样,中国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9
[3]、江泽民.在广东省高州市领导干部三讲教育会议上的讲话.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4
第二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在不久的将来必将成为全球化学品最大的消费品市场;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人均资源量不足,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转变,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21世纪我国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将更加严峻。面对总体环境日益恶化,人均资源日益匮乏的不利局面,如何应贯彻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成为重中之重,然而绿色化学化工科学与技术正是解决这些重大问题,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非常关键的科学与技术,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绿色化学化工科学和技术,此方法是对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原则很好的体现。虽然我国在化学工业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但是石油化工仍然是污染大户,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和化学原料制品制造业废水排放量位居第一,废气排放量接近全国废气排放总量的10%,烟尘、粉尘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也位居前列。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势在必行。中国虽然地大物博,矿产丰富,但因人口众多,从人均资源情况可以看出,我国资源并不占比较优势。我国人多地少,急剧增加的人口只会增加环境的负荷,加剧资源、能源的枯竭,加剧资源的供需矛盾。事实上,某些传统的产业及一些地方正低效地耗费着国家资源,一方面产生严重的环境损害,另一方面会导致资源的短缺。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应当是一个人与自然相协调、有利于人类世代发展的过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要求我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企业的社会责任之一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勇于承担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责任和义务,实现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平衡。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实现企业的经济与社会目标,推动社会健康、协调、持续发展。我国很多化工企业已深切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不断加大环境保护的投资力度。只有企业在实现自身生产的同时,绷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弦才能实现人与社会和谐相处,建设美好的家园。
第三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舞台。有差异,但未必有冲突,更精确地说,正因为有差异,所以才可以不冲突。这种对差异的积极的、建设性的或者说非冲突化的处理,正是中国自古以来所推崇的“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理想社会的核心构想,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从方法论意义上看,这种极具智慧的解决方案就是保持差异与和谐之间的张力,寻求两者间的平衡点,以此促成个体有最大作为、社会得到最佳整合这样一种充满活力的局面,从而,最大限度地争取经济活力与社会稳定的并存和互补。为了保持差异与和谐之间“必要的张力”,需要以制度性安排来调整市场在利益分配上的失衡。差异说到底是利益的差异,和谐自然包含对利益的协调。不在利益分配制度上对市场自发机制采取一定的弥补,就不可能引导和影响差异的走势,追求和谐社会的努力就很难产生效果,和谐社会就没有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也将被虚拟化。具有自发性质又获得了经济上主导地位的市场体制,客观上为掌握各种经济—社会资源的个人或群体提供了发挥自身优势的机会,因此,当前迫切需要搭建建设性的政策架构,由国家制定公共政策和发展社会事业,发挥政府作为各种利益群体中介人和协调人的作用,通过立法和行政等方式,促使社会财富适度转移,扭转差异扩大的趋势,缓和利益矛盾,争取适度差异基础上的社会和谐。有差异必有矛盾,有矛盾难免发生冲突。差异基础上的和谐,不需要绝对排除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和谐社会不是没有冲突的社会,而是冲突被良性化、制度化了的社会。除了由国家或政府担任中介人,采取直接介入的方式之外,还可以采取法律的,社会的等不同方式,借助明确的规则约束,让不同的利益群体通过体制化的平台,如集体协商或谈判机制等,直接沟通乃至博弈,从中产生能够为各群体所接受的利益分配格局。经过制度化、无害化和建设化的处理,可以有效利用冲突的激活效应,同时又可避免由冲突所带来的破坏性后果,实现差异基础上的社会和谐。无论差异还是和谐,它们都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个人或群体对差异与和谐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差异与和谐的实际效应。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在承认个体或群体间的差异、承认不同个体或群体的基本权利和权益的基础上,对已经存在的差异格局作出合理、合情的解说。和谐社会需要利益协调,但利益协调也是有限度的。一切现存的秩序都需要合理化的过程,需要经过一个解说而被相关方接受和认可的过程。只有综合发挥利益协调、良性冲突和合理解说的作用,才能够在利益分化和差异的基础上,实现认知层面和现实层面的社会和谐。在这一点上,执政党的研究工作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实践过程,也是一个理论过程。
第四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背景材料
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一重大问题,提出“要不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和谐社会是指整个社会处于顺和、协调、稳定的状态。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基于对自己执政经验进行全面总结和对国际经验进行深刻反思,在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执政理念的一次升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2、2024年2月19日,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开班式上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3、政协江苏省第九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指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江苏,必须把构建和谐社会与推进三大文明建设作为“四位一体”的任务,贯穿于“两个率先”的始终,努力建设一个经济发达、政治清明、文化繁荣、法制健全、社会安定、生态良好的和谐社会,建设一个充满活力、公平正义、团结共处、谅解宽容、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和谐社会。江苏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人的全面发展追求体现到各方面工作中去,使每一个公民在履行社会义务和责任的同时,享有法定的权利、合理的收益、均等的机会和司法的正义,不因地域差异遭受歧视,不因教育差异受到压抑,不因收入差异被社会冷漠。要妥善协调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理顺群众情绪,调解社会矛盾,形成良好的人际环境。
江苏省长梁保华作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4年主要工作目标之一就是要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富民步伐。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统筹兼顾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切实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大力推进法治江苏、平安江苏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知识链接 政治常识
①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要充分发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本力量的作用,又要鼓励和支持其他社会阶层人员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②国家职能。履行政治职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确保社会稳定。履行文化职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
③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④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各级国家机关应以人民利益为本,要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⑤我国的公民与国家是和谐统一的关系。国家要依法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同时,公民应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⑥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执政能力建设,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⑦“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要大力发展三生产力、发展经济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物质保障,要用先进文化为社会主义和谐发展提供精神支撑,要用和谐的生态自然环境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自然支撑。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
⑧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高度重视和关心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团结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
经济常识
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为社会主义和谐发展提供社会物质保障。
②、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五个统筹”。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中央与地方、人与自然等关系。
③、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达到共同富裕。在分配上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逐步理顺收入分配秩序,缩小贫富差别,尽可能地实现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
④、提高劳动者素质,积极扩大就业,改善就业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⑤、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缩小城乡和地区差距,减少贫困
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制度涉及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要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保障人民的生存和发展,保证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下降并逐步提高,使人们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⑦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哲学常识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同时要重视正确意识的作用。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当前社会存在许多不和谐现象的基础上提出的,并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② 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③ 物是普遍联系的,这就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和谐社会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要正确处理好三个文明建设的关系。
④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敢于矛盾、揭露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既要看到经济社会发展,又要注重自然、生态环境与人的全面发展。
⑤ 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提出了要建立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⑥ 认识应该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表明了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认识上的质的飞跃,是一种理论创新。
⑦ 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这就要求我们在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建设“和谐社会”需要“人民各尽其能”体现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各得其所”体现了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⑧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这就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群众的利益而奋斗。“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社会”就体现了人民群众不仅是历史的创造者,而且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三、专题训练
简答题
1、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把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2024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请从经济学的角度谈谈怎样构建“和谐社会”?
答:(1)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实现经济发展与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
(2)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关注弱势群体,尽可能地实现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
(3)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步伐,普遍保证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下降并逐步提高,使人们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4)积极扩大就业,切实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说明:如从其它角度答题,只要言之有理且符合题意可同样给分。)
辨析题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答:(1)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因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既要充分发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根本力量的作用,又要鼓励和支持其他社会各方面人员为经济发展积极贡献力量;既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先富群体的发展活力,又要高度重视和支持欠发达地区、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的发展愿望。
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妥善协调利益关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⑦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和健全社会预警体系,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进一步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题中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是不全面的。
论述题
3、材料一:《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指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材料二:我国目前人均GDP超过了1000美元,基尼系数超过0.4的国际警戒标准。根据国际经验,这一时期是社会问题多发期、社会最不稳定期。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建设“和谐社会”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答:(1)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正是针对我们目前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基尼系数超过0.4这一深刻变化的实际提出的,体现了主观和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体和部分是相辅相成的,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具有全新的功能,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这就要求我们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要求我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体现了上述道理。
(3)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的统一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和谐就是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统一、协调,和谐社会要求自然界内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诸多要素实现均衡、稳定、有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这是矛盾的统一性第一种情形的体现;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处于这一时期的发展中国家,可能有两种前途:一种是进入“黄金发展时期”,另一种进入“矛盾凸显时期”,即各种矛盾激化,经济社会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和倒退,为了避免第二种情况,就必须建设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和谐社会,体现了促进矛盾双方向有利的方面转化,这是矛盾统一性第二种情形的体现。
(4)认识应该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表明了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认识上的质的飞跃,是一种理论创新。
(5)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这就要求我们在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建设“和谐社会”需要“人民各尽其能”体现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各得其所”体现了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6)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这就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群众的利益而奋斗。“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社会”就体现了人民群众不仅是历史的创造者,而且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如果回答主要矛盾或其他的原理,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适当给分)
4、材料一: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的核心是“和为贵”。与传统社会相比,当下社会的“不同”多起来了,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行为模式、不同的利益诉求等等。然而,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正是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
材料二:利益分配不光是危害社会和谐的最突出问题。在国际上,拉美国家的现代化模式之所以受到质疑,就是因为GDP增长过程中伴随着巨大的贫富落差,由此导致人际对立对抗、社会动荡**。“拉美陷阱”是一面镜子,我们应以此为鉴。材料三: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命题。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这表明,党和国家在继续坚持效率优先原则的同时,将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1)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矛盾分析的方法?
(2)选用问题(1)中的某一方法,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3)结合材料二、三,运用经济常识说明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扩大的意义。答:(1)体现了两分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等矛盾分析的方法。
(2)如: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既要看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绩,又不能忽视存在的问题;既要在全社会树立共同理想,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又应该允许个人有不同的具体的价值选择。和而不同,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
再如:矛盾特殊性的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反对不管时间、地点、条件变化的简单化做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反对照抄、照搬别国的经验;必须注意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团结。
又如: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合理兼顾效率与公平。当前,应重点解决好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3)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扩大有利于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更好地贯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五篇:《浅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浅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依据
和谐社会作为多方面、多层次与广范围的系统工程,无疑需要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多方面的协调、和谐与深入发展。要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为基点,妥善协调好经济社会结构变动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各方面的社会矛盾,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一个长期稳定和谐的环境。构建和谐社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而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证,二者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一、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更好的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和谐的社会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它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进而推动经济建设更快更好地发展。
(一)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经济是基础,构建和谐社会,根本的还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不是凭空想象,也不是刻意求新,而是有着坚实的经济社会的基础。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物质经济基础。202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接近21万亿元人民币,比1952年增长了331倍,是同期世界年均增长速度的两倍以上。经过50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告别了短缺经济,基本解决了世界近1/5人口的温饱问题和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
如果没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建设和发展上取得的成果,没有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不可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命题。构建和谐社会既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从经济发展来看,随着经济总量增加,由短缺经济转向相对过剩经济,经济发展从最大限度地增加供给,转向更大程度地满足需求,着力于实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和谐发展。从社会基础来看,由于个人财富的增加和私人财产的形成,并且受到法律制度的有效保护,以财产为基础的社会诉求更倾向于经济稳定与社会和谐。要真正实现和谐,必须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生产决定分配与消费,发展是硬道理,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原理。只有进一步发展,增大生产力总量,才能给解决矛盾留下更大的回旋余地,也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社会和谐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如果社会不和谐,人们就会感到不公平,就会产生不满情绪,社会就不会安定。就会像中国历史上不断上演的通过暴力对抗的形式来实现对存量的重新划分,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巨大的破坏。显然,和谐社会是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社会的秩序才可能稳定。也只有在社会稳定的基础上,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才可能得到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至2024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正在向人均3000美元的新目标迈进。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快速发展的数字
指标掩盖了一些不容小视的问题,这些问题正影响着社会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建立。如:局部地区形成的以GDP为中心单方面追求经济增长,为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而导致大量资源被掠夺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发挥作用越来越突出的情况下,必须实事求是的承认,经济增长和质量的不和谐已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人与自然的不和谐表现在资源消耗与浪费严重,在我国单位产出的能耗和资源消耗水平明显高于国际先进水平,火电供电耗高22.5%,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可比能耗高21%,水泥综合能耗高45%,乙烯综合能耗高3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改造自然,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要科学的、有远见的开发利用自然,而不是盲目的、鼠目寸光的将自然视为可以任人宰割的对象。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实现经济全面、持续、健康发展。人与社会是相辅相成的,和谐社会是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社会建设的主体,社会的有序、稳定与和谐为人的生活劳动与发展提供有利环境。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违背社会规律,按主观意识办事,必然会受到惩罚。
因此要想继续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着手解决经济社会不和谐问题,想方设法协调各种社会矛盾,平衡利益关系,使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普遍地享受发展的成果,愉快地创造和生活,共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可以说和谐社会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社会的和谐,也谈不上经济的健康发展。[论-文-网 LunWenNet]
二、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经济发展的对策
构建和谐社会应从经济发展和谐入手,要协调内部各个方面的关系,使得彼此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经济发展进程要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一)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目前,我国虽初步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制,但在很多方面还不完善、不规范,市场经济体制公平、公正的效用没有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全国统一的大市场还没能建立起来,地方垄断盛行使市场竞争难以做到公平导致产品供需严重失衡,拉大了地区间经济利益差距。市场价格机制的不完善,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的长期存在拉大了城乡间的收入差距,而工业中上下游产业产品间价格的剪刀差拉大了上下游产业间从业人员的收入差距,部分垄断行业的高收入也拉大了与其它行业从业人员间的收入差距。市场法制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仍较严重,近年来我国社会中不断出现的假冒伪劣产品,对公有财产的掠夺和侵占,地方保护主义的盛行、权力参与分配、血泪工厂对工人的残酷剥削等等,既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扭曲了资源的配置,也加大了社会不和谐的因素。
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首先,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严厉打击各种地方保护主义,加强商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使各地区的市场主体在公平的环境下充分自由的竞争,以发展本地区经济,缩小区域间的差距。其次,必须尽快完善市场价格机制,取消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以缩小城乡差距;促使上下游产业间产品形成合理的交换价格,以缩小上下游产业间的收入差距;对垄断行业征收垄断利润税,并逐步放开竞争,以缩小行业收入差距。最后,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严格依法行事,保证市场主体在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中的起点公平和过程的规则公平。
(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条主线,也是构建和谐社会重中之重的任务。加快经济结构调整,首先,要协调产业发展的关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强农业基础,重视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间题。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其次,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发挥它们对经济整体发展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加快用高新技术与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提高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再次,要通过资产重组,着力培育和发展一批竞争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增强关键行业和领域的控制力,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
(三)建立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制度
和谐社会必须确定按贡献分配的基本原则,在生产劳动领域要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既要保证不同性质的劳动投入得到不同的报酬,又要保证同工同酬。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职工的收入分配,应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收入,要确保各地政府制定的最低工资线得到执行。在国民收入再分配环节,调整,社会就不会安定。就会像中国历史上不断上演的通过暴力对抗的形式来实现对存量的重新划分,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巨大的破坏。显然,和谐社会是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社会的秩序才可能稳定。也只有在社会稳定的基础上,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才可能得到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至2024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正在向人均3000美元的新目标迈进。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快速发展的数字指标掩盖了一些不容小视的问题,这些问题正影响着社会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建立。如:局部地区形成的以GDP为中心单方面追求经济增长,为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而导致大量资源被掠夺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发挥作用越来越突出的情况下,必须实事求是的承认,经济增长和质量的不和谐已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人与自然的不和谐表现在资源消耗与浪费严重,在我国单位产出的能耗和资源消耗水平明显高于国际先进水平,火电供电耗高22.5%,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可比能耗高21%,水泥综合能耗高45%,乙烯综合能耗高3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改造自然,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要科学的、有远见的开发利用自然,而不是盲目的、鼠目寸光的将自然视为可以任人宰割的对象。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实现经济全面、持续、健康发展。人与社会是相辅相成的,和谐社会是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社会建设的主体,社会的有序、稳定与和谐为人的生活劳动与发展提供有利环境。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违背社会规律,按主观意识办事,必然会受到惩罚。
因此要想继续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着手解决经济社会不和谐问题,想方设法协调各种社会矛盾,平衡利益关系,使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普遍地享受发展的成果,愉快地创造和生活,共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可以说和谐社会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社会的和谐,也谈不上经济的健康发展。[论-文-网 LunWenNet]
二、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经济发展的对策
构建和谐社会应从经济发展和谐入手,要协调内部各个方面的关系,使得彼此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经济发展进程要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一)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目前,我国虽初步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制,但在很多方面还不完善、不规范,市场经济体制公平、公正的效用没有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全国统一的大市场还没能建立起来,地方垄断盛行使市场竞争难以做到公平导致产品供需严重失衡,拉大了地区间经济利益差距。市场价格机制的不完善,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的长期存在拉大了城乡间的收入差距,而工业中上下游产业产品间价格的剪刀差拉大了上下游产业间从业人员的收入差距,部分垄断行业的高收入也拉大了与其它行业从业人员间的收入差距。市场法制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仍较严重,近年来我国社会中不断出现的假冒伪劣产品,对公有财产的掠夺和侵占,地方保护主义的盛行、权力参与分配、血泪工厂对工人的残酷剥削等等,既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扭曲了资源的配置,也加大了社会不和谐的因素。
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首先,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严厉打击各种地方保护主义,加强商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使各地区的市场主体在公平的环境下充分自由的竞争,以发展本地区经济,缩小区域间的差距。其次,必须尽快完善市场价格机制,取消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以缩小城乡差距;促使上下游产业间产品形成合理的交换价格,以缩小上下游产业间的收入差距;对垄断行业征收垄断利润税,并逐步放开竞争,以缩小行业收入差距。最后,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严格依法行事,保证市场主体在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中的起点公平和过程的规则公平。
(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条主线,也是构建和谐社会重中之重的任务。加快经济结构调整,首先,要协调产业发展的关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强农业基础,重视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间题。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其次,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发挥它们对经济整体发展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加快用高新技术与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提高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再次,要通过资产重组,着力培育和发展一批竞争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增强关键行业和领域的控制力,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
(三)建立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制度
和谐社会必须确定按贡献分配的基本原则,在生产劳动领域要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既要保证不同性质的劳动投入得到不同的报酬,又要保证同工同酬。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职工的收入分配,应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收入,要确保各地政府制定的最低工资线得到执行。在国民收入再分配环节,调整不同阶层的利益结构,调节好社会
成员之间的收人差距,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既要扩大开支,提高满足广大群众共同需要的水平和社会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又要强调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鼓励勤劳致富,保护投资者以及高级人才的合法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促进各收入阶层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在收入调节方面,加强和规范国家对企业的税收征管,尽可能减少企业偷税、漏税现象;限制垄断行业过高收入;建立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建立健全公共财政制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支持和扶助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众;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实现税负公平,对高收入者应实行重点监控。如果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社会改革举措使某些群体的利益受到损害,要制定合理的补偿原则,确保每个主体在追求自己利益的时候,不损害其他主体的利益,特别不能以牺牲弱势群体的利益来维护强势群体的利益。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以往我国的传统工业主要是高投入、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率的。三高一低。型产业,不符合资源形势的要求和循环经济理念。在改造。三高一低。产业的时候,要根据循环经济的评价原则,从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发展内部资源循环利用,采用高效率的设备、工艺,从源头上杜绝资源浪费;督促企业使用污染物综合处理设备,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强制企业尤其是家电、汽车、计算机等电子、机械行业,回收其废弃产品,以达到资源的高效利用,从而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