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笔记之路遥 《人生》(最终定稿)三号文库
- 国旗下讲话低碳环保2024.3.15三号文库
- 2024年传染病管理工作总结三号文库
- 商界领袖的人脉管理宝典[5篇材料]三号文库
- 关于预防青少年遭受性侵害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三号文库
- 《天狼》读书笔记三号文库
- 水毁工程修复情况汇报材料范文三号文库
- 2024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三号文库
- 读报感想三号文库
- 服装策划成功的4要素(全文5篇)三号文库
- 2024年湖南农业大学827作物学概论考研真题考研试题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5篇模版)三号文库
- 复兴路中国梦[范文模版]三号文库
- 工程资质挂靠合作协议三号文库
- 优秀学生代表在段考表彰大会上的发言三号文库
- 为进一步加快精神文明建设步伐三号文库
- 在2024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致辞三号文库
- 会议简报(精选)三号文库
- 2024年银企签约仪式上领导致辞(修改稿)范文三号文库
- 治安巡逻工作总结三号文库
- 关于落实党管人才要求大力推进人才战略的若干意见三号文库
- DV大赛策划书(自律委)三号文库
- %8c长廊“读书活动”主题资料策划设想三号文库
- 信用社工作计划三号文库
- 教师招聘考试《教师职业道德试题》三号文库
- 岳阳楼区202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分析5篇三号文库
- 区发展民营经济工作汇报材料[精选]三号文库
- 人才租赁的是与非三号文库
- 呼唤风声三号文库
- 面试思路三号文库
- xxx区2024年1-7月份经济运行分析(精选5篇)三号文库
第一篇:江南大学《民事诉讼法》第一次离线作业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24年上半年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民事诉讼法》第1章至第4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
一.判断题
1、民事诉讼是当事人为解决民事争议而采取的一种自力救济。(×)
2、诉讼标的就是指诉讼标的物。(×)
3、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并不意味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完全相同。(×)
4、诉讼上的法律事实是引起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原因。(√)
5、民事诉讼中的辩论只能通过口头形式进行。(×)
6、民事诉讼的处分原则,使当事人可以行使权利,也可放弃权利。(√)
7、民事诉讼中所有的案件都应当适用合议制。(×)
8、审判人员回避,由审判长决定。(√)
9、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也要公开宣判。(√)
10、起诉时对案件有管辖权的法院,其管辖是恒定的。(√)
二.单选题
1、下列案件,应当公开审理的是:(C)
A.甲因泄漏他人隐私而被起诉
B.某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乙辞职后,非法使用其所知道的商业秘密
C.17 岁的少年丙因侵权而被告上法庭
D.丁要求与其妻离婚,并申请不公开审理
2、合议庭在评议案件,如有意见分歧时,应当(B)
A.由审判长决定B.少数服从多数
C.报审判委员会决定D.报法院院长决定
3、支持起诉原则中,支持者是指(D)
A.亲属B.朋友C.单位领导D.企事业单位和机关、社会团体
4、人民陪审员应邀到人民法院执行审判职务时,期权利(B)
A.和书记员同等B.和审判长同等
C.和审判员同等D.其判断仅供参考
5、诉的构成要素包括诉讼当事人、诉讼标的和(C)
A.争议事项B.诉讼费用C.诉讼请求D.诉讼理由
6、如果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关于回避的决定不服,可以(C)
A.向作出决定的人民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请
B.向作出决定的人民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
C.向作出决定的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
D.先申请复议,不服复议决定再申诉解决
7、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高级人民法院管辖(B)第一审民事案件。
A.重大涉外的B.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C.认为应当由本院审理的D.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高级人民法院管辖的8、按照同一级人民法院的辖区划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的是(B)
A.裁定管辖B.级别管辖C.专属管辖D.地域管辖
9、由于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应由(B)
A.被告所在地法院B.不动产所在地法院
C.原告所在地法院D.当事人协议确定的法院
10、张某和薛某均为甲市人,双方在乙市登记结婚,后薛某在丙市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薛某服刑一年后张某将户口迁到丁市,欲起诉与尚在服刑的薛某离婚,对此案哪一个法院有管辖权?(D)
A.甲市B.乙市C.丙市D.丁市
三.多选题
1、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有(ABCE)
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C.当事人D.证人E.诉讼代理人
2、下列诉讼中,属于给付之诉的有(ABDE)
A.要求支付货款之诉B.要求停止侵权行为之诉C.要求拆除违章建筑之诉
D.要求解除收养关系之诉E.要求解除婚姻关系之诉
3、法院调解的基本原则是(ABDE)
A.公正B.及时C.自愿D.平等E.合法
4、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ABCDE)管辖
A.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B.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C.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
D.合同缔结地人民法院E.任意选择
5、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ABC)有管辖权
A.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B.侵权行为地人民法院C.侵权结果地人民法院
D.侵权人住所地人民法院E.前面四个选项的法院
四.名词解释
1、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是指民事诉讼法律、法规所调整的人民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存在的以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为内容的具体社会关系。
2、诉: 是基于一定的民事权利义务争议,一方当事人以另一方当事人为向对方,向特定的人民法院提出的进行审判的请求。
3、对等原则: 是指一国司法机关对他国公民、企业和组织的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他国司法机关可以对限制国公民、企业和组织的诉讼权利同样加以限制的原则。
4、管辖权异: 是指当事人认为受诉法院或受诉法院向其移送案件的法院对案件无管辖权时,而向受诉法院或受移送案件的法院提出的不服管辖的意见或主张。
五.简答题
1、简述诉的种类和要素。
答:诉的种类:.(1)给付之诉;(2)确认之诉;(3)形成之诉;(4)各种诉讼类型之间的关系。诉的要素即构成一个诉必须具备的因素。
2、民事检察监督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民事检察的范围,从现行法律的规定看仅是“生效的判决和部分裁定”;从检察机关的宪法地位考察包括任何公权力机关对民事法律的适用范围;从法理上评析:检察监督职能的发挥必须规范在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行使代表公共利益的国家公权力机关不正确实施国家民事法律,构成了民事检察监督的事实原因。民事检察权力运用是否正确依存于民事审判权力。民事检察监督的范围:在对象上,是代表公共利益的机关(包括事业单位和企业);在内容上,应当围绕民事法律在公权力机关的实施;在阶段上,包括诉前、诉中和诉后的任何阶段。
3、简述法院主管与仲裁机构主管的关系。
答:(1).或裁或审原则。民事诉讼与仲裁是两种并列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解决方式,对于一项民事争议,当事人一旦以协议的形式选择仲裁,则只能提起仲裁,而不能就该争议提起民事诉讼;
(2).如果仲裁争议无效,当事人可以将争议提交人民法院处理;
(3).当事人起诉时,任命法院在审查立案阶段发现当事人之间存在有效的仲裁协议,人民法院应当不予受理,而告知当事人提请仲裁;但是,如果当事人起诉时没有申明仲裁协议,人民法院受理后对方当事人也应诉答辩时,即使在诉讼过程中法院发现了仲裁协议,也应当继续审理。原告如果主张由仲裁协议的,人民法院仍然应当继续审理。注意,只有被告在首次开庭前向由法院主管的异议权,原告没有。
(4).仲裁委员会做出的仲裁裁决被撤销或者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可以就该争议向人民法院起诉。
六.论述题
试述我国民事诉讼的回避制度。
答: 回避制度,是指审判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遇有法律规定的回避情形时,退出对某一具体案件的审理或诉讼活动的制度。它是现代诉讼的基本制度之一,对保障司法公正与程序正义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我国,无论是立法界还是司法界,对该制度的重要性尚缺乏足够的认识,对该制度的相关理论亦缺少深入的研究,由此导致我国的现行回避制度存在诸多不足。
对于回避制度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是导致现行制度存在诸多不足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对其重要性必须有充分的认识。笔者认为有以下两方面:
1、确保司法公正。此乃设立回避制度的根本目的。任何案件都是由具体的法官审理的,而法官又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其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对案件作出裁判;另一方面,其又是社会中的一员,参与诸多社会交往,与社会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后者的存在使得法官可能与其审理的案件或当事人或当事人的亲属具有这样、那样的利害关系,从而使法官在裁判过程中不能居于中立地位,影响案件的公正处理。“任何人不能成为审判自己案件的法官”这一古老的法彦是对回避制度之重要意义最质朴的诠释。
2、确保裁判的公信力。如果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法官没有回避,即便是严格依法办案,因丧失了中立的形象,其做出的裁判仍会不可避免得受到这样或那样的质疑,这便大大影响了裁判结果在公众心目中的可信度,对司法的权威性的损害是不言而喻的。
七.案例分析
1、[案情]原告甲公司向人民法院起诉被告乙及丙公司。起诉状中称,被告乙原是其营销部经理,被丙公司高薪挖去,在丙公司负责市场推销工作。乙利用其在甲公司所掌握的商业秘密,将甲公司的销售与进货渠道几乎全部提供给了丙公司,甲公司因而损失严重,请求乙和丙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同时申请不公开审理,以避免商业秘密泄露于第三人
[问题]人民法院能否同意原告不公开审理的要求?为什么?
答:公开审判是审判民事案件的基本制度,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一般应公开审判,应当选期公布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以便群众旁听,记者采访和报道。但是涉及国家秘密或隐私的案件,不能公开审理。此外法律还规定,离婚案件或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本案中甲公司的销售及进货渠道,对甲公司的经营有重大关系,一旦公开,很可能使其损失进一步扩大。因此甲公司认为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申请不公开审理是合情合理的,也是符合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的,受诉人民法院应当同意原告不公开审理的要求。
2、[案情]a省的个体户姜某由b省的甲县运5吨化工原料到丙县,途经b省的甲、乙、丙三县交界时,化学原料外溢,污染了甲县村民王某、乙县李某和丙县张某的稻田,造成禾苗枯死。受害村民要求赔偿,但由于赔偿数额争议较大,未能达成协议。为此,甲县的王某首先向甲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甲县人民法院受理后,认为该案应由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于是将案件移送到姜某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与此同时,村民李某、张某也分别向自己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损失。乙县和丙县人民法院都认为对该案有管辖权,与a省姜某住所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就管辖问题发生争议,协商不成,a省姜某住所地的基层法院即向a省某中级人民法院报请指定管辖。
[问题]1.哪个法院对此案有管辖权? 2.甲县人民法院的移送是否正确? 3.a省基层人民法院报请指定管辖是否正确?
答:(1)甲县、乙县、丙县的人民法院和A省基层人民法院均有管辖权。因为本案是由侵权行为引起的诉讼,应适用《民事诉讼法》第29条的规定,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2)甲县人民法院的移送不正确。因为甲县人民法院对此案有管辖权,它不能以没有管辖权为由将案件移送其他法院。(3)A省基层人民法院报请A省某中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的做法不正确。根据《民事诉讼法》第37条的规定,管辖权发生争议时,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报请他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本案中,A省某中级人民法院并不是A省基层人民法院、B省甲、乙、丙县人民法院的共同上级法院,他们的共同上级法院应当是最高人民法院。
第二篇:江南大学《大学语文》上半年第一次作业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24年上半年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大学语文》第一章至第三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占5﹪)
1、《诗经》的传注很多,除了齐、鲁、韩“三家”外,还有毛亨、毛苌所传的《毛诗》,为属“古文诗”,东汉时立于学官。
2、屈原的浪漫主义思想、表现手法,及其香草美人的比喻,都为后世诗人所效法。
3、《史记》不但是一部伟大的史书,而且是中国史传文学的高峰,在史学和文学两方面都给后世以无可估量的影响。
4、中唐诗坛最负盛名两大诗派是新乐府诗派和“韩孟”诗派。
5、苏轼的诗融合各家,独标一格。其最突出的特色就是“以文为诗”,充分显示了宋诗成熟期的总体风貌。
二、选择题(每题1分。占6﹪)
1、《诗经》的篇章总数为(B)
A.300B.305C.311D.3062、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B)
A.《尚书》B.《春秋》C.《左传》D.《史记》
3、先秦诸子中提出仁政、王道的主张,强调民贵君轻,主张性善说,强调以仁义为核心的道德修养的思想家是(A)。
A.孟子B.孔子C.韩非子D.荀子
4、《诗经》中的“颂”包括(A)
A.《周颂》、《商颂》、《鲁颂》B.《卫颂》、《周颂》、《商颂》
C.《周颂》、《鲁颂》、《陈颂》D.《商颂》、《鲁颂》、《秦颂》
5、(A)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吴越春秋》
6、晚唐诗坛善于表达一种扑朔迷离而又精致婉转的感情,被称为“寄托深而措辞婉”的诗人是(B)
A.贾岛B.李商隐C.温庭筠D.姚合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占9﹪)
1、国风:《诗经》内容根据地域和乐调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即土风俗曲,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包括周南、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幽十五国风,共160篇。风诗多是民歌,多描写底层人民的生活和情感,内容丰富,是现代主义精神的最集中的体现。
2、《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司马迁认为系左丘明所著,实应是儒家学者们杂采各国史料及传闻编簨而成。其基本思想倾向是儒家,反映了春秋时期日益兴起的民本思想和重霸业而轻王道的思想。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此书在艺术上具有很高成就,叙事之工,文采之富,堪称先秦历史散文之最,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
3、边塞诗派:指盛唐时期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在唐代,投笔从戎,到边塞建功立业是唐代文人的普遍追求,故有众多作家从事边塞诗写作,促成了边塞诗的空前繁荣。“边塞诗派”主要以高适和岑参为代表。高适的边塞诗思想深刻,风骨遒劲,更富现代主义精神。岑参的边塞诗多写西北军旅生活、边塞风光及边地风情,风格壮丽恣肆,极具浪漫主义色彩。这一派的重要诗人还有王之涣、王昌龄、王翰等。
四、简答题(每题5分。占20﹪)
1、《诗经·蒹葭》的“伊人”形象。
答:诗本描写了一个秋天的早晨,芦苇上的露珠还不曾干,诗人来寻找“所谓伊人”。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绕,她好像藏身州岛之上始终可望不可即,所以诗中的男主人公所私募的伊人形象,是一个颇具象征意义和朦胧之美的美人形象。这个形象,抒发了诗人,即一个痴情的追求者对“伊人”深切思念、反复追求的挚爱之情和求之不得的惆怅之感。
2、写出出自《项羽本纪》的成语及其释义。
答:《项羽本纪》是《史记》中最精彩的一篇人物传纪。除成功刻画项羽的悲剧英雄形象外,还有不少故事成为后世经常引用的典故,如:
破釜沉舟:比喻下定决心不顾一切的干到底,即最后一搏之意。其出处是本文中的钜鹿之战:“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斧甄,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项庄舞剑: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不一致。后世也多以“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连用,其出处是本文中的鸿门宴:“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其出处是本文中的垓下之围:“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3、孟浩然在山水田园诗派中的地位。
答:孟浩然是盛唐山水诗的重要代表,和王维并称。孟浩然的诗虽远不如王维的诗的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他能首先抛开初唐应制和咏物诗歌创作的局限,开风气之先,对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的影响。它不仅在内容上将山水、田园与行旅等相结合,而且在艺术手法上
开拓创新。他不是将模山范水为尚,而是将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感情色彩融于景物之中,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形成冲淡自然而又不乏壮逸之气的艺术风格。如课程所选《秋登万山寄张五》诗中所写,“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情景交融,情因景而生,飘逸而真挚。
4、背诵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树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占20﹪)
1、分析杜甫《登高》一诗的艺术特点。
答:此诗的最大特点是通体对仗。
首联中“风急天高”和“渚青沙白”、“猿啸哀”和“鸟飞回”自成对比,十分工整,而且出句中的“风急”和“天高”,对句中的“渚清”和“沙白”又是句中自对,读来极富节奏感;加之首句入韵,又给人韵律悠长之感。其他如颔、颈、尾各联,也无不联联对仗,句句、字字和律。
律诗对仗较难,做到通体对仗更难。杜甫不但做到了通体对仗,句句精工整饬,而且如行云流水,毫无斧凿之痕,首尾好像“未尝有对”,胸腹好像“无意于对”。细细体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且8句结对,一气贯注,纵横恣肆,极尽变化之能事,深厚的感情和精严的诗律相融合。无怪乎胡应麟盛誉其为“旷代之作”。
2、分析刻画项羽形象的方法。
答:项羽的形象凛凛如生。这种狂飙突起式的英雄,天性贲张,无拘无束,一任性情,爱如春风,愤如烈火,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作者描写人物的主要手法有:
(1)以事件写人物,司马迁选择了钜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三件历史重大事件,在现项
羽一生中的三次成败关键时刻的言行,突出了他既鲜明又丰富的个性特征。
(2)细节描写。即常常用一些细微情态表现人物的精神个性,鸿门宴上,范增三次举玦示意,表现他要求项羽杀刘邦的急切,而项羽则是囿于“妇人之仁“而犹豫不决。
(3)场面描写。精彩的场面描写往往能创造人物的活动舞台,使读者有身历其境之感。钜鹿
之战的场面,有声有色,惊心动魄。鸿门宴的场面刀光剑影,明争暗斗。
(4)运用对比的手法。对比手法的妙用使人物的性格特点更加鲜明、突出,在表现项羽的性
格上,太史公更喜欢用对比手法表现,如钜鹿之战前,项羽的勇者无惧,宋义的胆小甚微 ;钜鹿之战后,项羽与刘邦对比,更是不断并反复出现。
六、作文(40﹪)
以《路就在脚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路就在脚下
只有踏过了千山万水,才能迎来柳暗花明,人生道路漫漫而艰难。多少次,我们在艰难困苦中挣扎;多少次我们又在挫折失意中沉沦。然而,我们只要坚定信心,放手一搏,总会找到一条光明的道路,通向理想的明天。因为,路就在我们的脚下,只要我们迈开步子,勇敢向前,总会踏出我们美好的人生。
眼前的艰难困苦,算得了什么呢?闯过去,你会发现此时的天空更加美丽。没有困难的生活算不了真正的生活,没有坎坷的人生道路便不算是真正的人生。因为生活因困难曲折而丰富多彩。从古至今,多少人皆因经历了曲折的人生道路而到达了成功的巅峰。举世闻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在经过了上千次失败,但他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积累经验,挺身向前,经过反复试验后终于发明了电灯;海伦·凯勒经过了无数病痛的折磨,经过了无数常人所难以忍受的痛苦后,依旧怀着一颗不屈的心,最后终于成为了世界著名的作家,并写出了震人心弦的巨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越王勾践饱尝了卧薪尝胆之苦,后来终于翻身灭了吴国„„也许,所有人都看到了他们风雨之后彩虹的绚烂,而有多少人能够体会到他们拼搏背后的辛酸?人生道路上,曲折总是不可避免的,只有我们面对逆境时,奋起拼搏,我们总会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留下深深的脚印。
人生道路,需要拼搏。要努力战胜使你沉沦许久的困难,去搬开“挫折“这块横在你人生路上的绊脚石。要知道,人生往往没有平坦的道路。青涩的果子,经过日晒雨淋之后才会变得甘甜可口,而平凡的人生,只有在经过奋力拼搏之后才能更加辉煌灿烂。“我要的不是我已经到手的东西,而是一种斗争的生活。”当托尔斯泰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一定知道拼搏的重要意义。在面对人生的失意中,不要气馁,不要放弃,去努力拼搏你理想中辉煌的天堂,去努力踩出一条属于你自己的道路。人生难免经受失败,只有在经过痛苦的砥砺之后,才会品尝到超然的快乐。
不要在人生的低谷中徘徊不前,要像高飞的雄鹰一样永远翱翔在无际的苍穹。懂得正确对待困难,懂得在跌倒中爬起,懂得努力的去拼搏,即使前面是悬崖,心中也会有一条宽敞的大路。让路上的绊脚石成为我们的垫脚石之后,你会发现,其实,路,就在我们的脚下!
第三篇:江南大学大作业
1、如何正确理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学校课程改革 ”,请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去分析。
答: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主题是实现有效教学、提高课堂质量。
新课程实施十年来,课堂教学改革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扎实推进,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和实质性的进展,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可以说,当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方面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和所受到的最强烈的批评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因此,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巩固课程改革成果、推进课程改革持续深化发展的关键。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提高质量和减轻负担被列入国家的战略教育主题。提高课堂有效性是解决这一战略主题的不二选择。各地教育教学改革都因此把重心聚焦于课堂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乃至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核心问题。
近几年来,徐州市教育局一直在践行学讲计划,目的就是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推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自学”“互学”“和学”“群学”学习能力,让学生“学进去讲出来”,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出发点,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教会学生学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我经过这几年的“学讲计划”课堂实验,教学效率有了显著提高,教师教的轻松愉快,学生学得积极高兴,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堂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在镇级、区级的质量抽测中,一直名列前茅,这就是课程改革取得成果。因此,学校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
2、如何正确理解“小班化教学是未来学校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方向”,请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去分析。
答:小班教育好处多,有利于教育与教学,是最理想的教学方式,可以做到人人见面,面批面改!小班教育是以促进青少年学生既全面又有个性的发展为目的,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践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等改革而形成的一种班级教学活动。教学中,老师辅导针对性强,细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真心与每一个学生交流,用心捕捉每一个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的给以鼓励和肯定,同时也能很快的发现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在小班中,学生能感觉到自己的重要,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班级文化的创建与班级日常的管理当中,每个班都有自己的格言目标,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责任、岗位、自主、自觉,健康成长。小班教育是优质教育,它是以高质量的教育效果为追求目标,他是素质教育最优秀的教育思想、教育过程和教育效果。传统的大班教学,在教学时间上,由于班额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减轻,能有大量时间来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作个别指导,在空间上,实行小班教学后,教师空间增大,能增加师生间、生生间交往的频率,教师的“照顾面”明显扩大,有更多的机会在教室内巡回,尤其是在作业辅导方面,能够“一对一”的进行面批,这有助于老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面向全体;在形式上,小班教学可以采取各种教学形式,照顾到班级中学生之间的差异,灵活掌握教学要求和进度,并及时调整教学结构,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农村小学的一位教师,执教的班级人数65人,深感人多的弊端,给教育教学带来很大影响,老师负担较重,课堂纪律难以维持,学生的习惯难以培养......这都是学生人数多造成的影响。由此可见,小班化教学是未来学校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方向。
第四篇:民事诉讼法2024年上半年第一次作业
复查测验提交: 2024年上半年第一次作业.内容用户
课程 民事诉讼法
测试 民事诉讼法2024年上半年第一次作业
已开始 18-5-2 上午10:04
已提交 18-6-16 下午5:30
状态 已完成分数 得 100 分,满分 100 分
已用时间 1087 小时 26 分钟。
说明
问题 1.得 10 分,满分 10 分
一.单项选择题
1、张某(女)经常被丈夫李某殴打虐待,张某几次萌生起诉的念头,但由于害怕丈夫更加变本加厉而不敢向法院起诉,邻居赵某很同情张某,想主动出来支持张某提起侵权诉讼。当地妇联和张某所在单位得知情况后,也表示愿意支持张某起诉,张某打算聘请律师王某作为诉讼代理人。则此案中,原告为()答案
所选答案:
A.张某
.问题 2.得 10 分,满分 10 分
2、甲起诉乙的合同纠纷,经一审、二审法院的审理,甲胜诉。乙申请再审,法院经审查决定再审。再审过程中,乙提出反诉。对此,法院应如何处理?()答案
所选答案:
D.就反诉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乙另行起诉
.问题 3.得 10 分,满分 10 分
3.民事诉讼中,原告申请撤诉,如果该行为有可能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人民法院可以裁定不准予撤诉。这是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中什么原则的内容的要求()答案
所选答案:
B.处分原则
.问题 4.得 10 分,满分 10 分
4、家在一航市的张某乘坐开来市客运集团的豪华大巴去散商县出差,途径武功市不幸发生车祸,张某死亡。现张某妻子刘某欲提起损害赔偿诉讼。下列那个法院可以受理()答案
所选答案:
C.开来市人民法院或武功市人民法院
.问题 5.得 10 分,满分 10 分
5、甲乙二人因房屋买卖产生纠纷,于是诉至该县人民法院,审理过程中甲发现审判员张某是乙的表妹,于是提出回避申请,法院决定回避后安排审判员王某代替张某继续审理。则该案已经经过的诉讼效力如何认定()答案
所选答案:
C.已经经过的诉讼程序有效,诉讼继续进行
.问题 6.得 10 分,满分 10 分
1、下列哪些选项正确地体现了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辩论原则()答案
所选答案:
A.辩论权的行使,不仅仅是在法庭辩论阶段,而且贯穿于诉讼全过程
B.未经法庭辩论和质证的证据,通常情况下不得作为法庭裁判的根据
D.当事人可以就案件的实体问题进行辩论,也可以就案件的程序问题进行辩论
.问题 7.得 10 分,满分 10 分
2、下列可以不制作调解书的案件有()答案
所选答案:
A.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
B.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
D.能够及时履行的案件
.问题 8.得 10 分,满分 10 分
3、我国《民事诉讼法》确立了民事诉讼的两审终审制,但也存在例外,包括()答案
所选答案:
A.认定财产无主案件
B.破产案件
C.选民资格案件
D.最高人民法院作为一审法院审理的案件
.问题 9.得 10 分,满分 10 分
4、有关陪审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答案
所选答案:
B.陪审员不得担任合议庭审判长
D.陪审员不可以参加第二审合议庭
.问题 10.得 10 分,满分 10 分
5、民事诉讼属于()答案
所选答案:
A.公法
C.程序法
.2024年6月16日 星期六 下午05时30分55秒 CST
←确定.
第五篇:《公共关系学》第一次离线作业
《公共关系学》第一次离线作业(1-6章)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1.公共关系
答,所谓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运用有效的传播手段,使自身适应公众的 需要,并使公众也适应组织发展需要的一种思想,政策和管理职能
2.报刊宣传运动 答,现代公共关系活动的前身是19世纪中叶在美国兴起的报刊宣传活动,即企业或一个组织为了本组织的利益,雇佣报刊宣传员、新闻代理人在报刊上进行的宣传活动,以此扩大影响。
3.揭丑运动
答:19世纪下半叶,美国的商品经济得到高度发展,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
走向了垄断。百来个经济巨头控制了美国的经济命脉,他们为了巩固这种垄断地 位,对内根本无视员工的利益,对外以损害公众利益作为赚钱的重要手段,奉行
所谓“只有我能发财,让公众利益见鬼去吧”的经营哲学,引起了社会公众舆论的强烈不满和抨击,出现了
2024多篇揭露实业界、传播界丑闻的文章,形成了近代美国史上著名的“揭丑运动”。
4.《有效的公共关系》
答:1952年美国著名学者斯科特·卡特里普和艾伦·森特合作出版了一本公共关系学方面的权威著作:《有效的公共关系》.在这本书中,他们提出了“双向对称”的公关模式,提出了“四步工作法”,成为公共关系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流程。
《有效的公共关系》被后人称为“公关的圣经”。
5.全员公关
答;全民公关是指在社会组织中所有工作人员都参与公关活动。简称“全员PR”,其意义是增强组织中全体人员的公关意识,促使他们更多地关心组织,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入手,把公关工作贯穿于组织的各项工作中,为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奠定基础。
6.同步心理
答;同步心理,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攀比心理,相同的社会阶层,在消费行为上有相互学习的倾向。
7.公共关系委员会
答:公共关系委员会是在公共关系部之上,是一个由组织最高领导人和各部 门负责人组成的公共关系委员会,这种模式为特大企业所采用,委员会的任务是
统筹本单位的各项公共关系工作,但不直接从事具体的公共关系工作,其优点是
可以使公共关系工作具有权威性,并能使组织各部门都来关心、支持、参与公共
关系工作,缺点是多了一个层次,使各种关系更复杂。
8.配额抽样法 答:
配额抽样法是一种不完全随机抽样法。盖洛普的试验证明,对于复杂的
社会问题,配额抽样法是一种准确率高,且省时、省力、省钱的好方法。配额抽 样的具体方法是:
在确定了调查对象的特征后,根据基础材料,按公众总体中具
有规定特征的人口比例,确定样本中各种特征的人数,再把这些人数分配给调查
员,请他们按照规定特征选择调查对象。
9.心理定势
答:心理定势是指,公众在受过去经验的影响,在生理和心理需要和所处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实现行为目标的心理准备状态。
10.首因效应
答;首因效应是在人的心里中,第一印象具有先入为主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具有持续影响人的认识活动的效应。
11.晕轮效应
答;晕轮效应是指公众从对象的某种特征推及对象的整体,“以偏概全”,从而产生美化或丑化对象的心理现象,这是一种心理定势。
12.刻板效应
答;刻板效应是指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事物对象的固定印象,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二、简答(每题6分)
1.什么是“公众”?简述公众的基本特点。
答;刻板效应是指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事物对象的固定印象,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2.简述艾维·李的公共关系思想。
答:艾维?李的公共关系思想是“向公众说真话”,和“公众必须迅速被告知”。
3.组织形象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答:所谓的组织形象是指组织在公众脑海里留下的印象及其他们对组织的评价。具体而言,组织形象应该包括:(1)产品形象。(2)员工形象。(3)机构形象。(4)管理形象。(5)企业文化形象。
4.公众的主要消费心理类型有哪些? 答:公众的消费心理类型大致包括九种:
(1)从俗心理,即入乡随俗,消费行为上的趋同心理。
(2)同步心理,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攀比心理,相同的社会阶层,在消费行为上有相互学习的倾向。
(3)求美心理,指人们在消费活动中追求美好事物的心理倾向。
(4)求名心理,指某些消费者希望借助名牌商品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的心理倾向。
(5)求异心理,这是与俗心理相反的一种心理现象,追求一种与社会流行不同的消费倾向。(6)好奇心理,指某些消费者对市场上不常见的产品的追求。(7)偏好心理,指某些消费者对某些特殊消费活动的执着追求。
(8)便利心理,指消费者主要从功能便利的角度选择商品的心理现象。(9)选价心理,指顾客在选择商品时,对价格的特殊关注
5.说明公共关系人员应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 答;公共关系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宣传推广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自我调节的控制能力.抽样调查法包括哪几种主要形式? 答;抽样调查法有以下几种:
1、简单随机抽样。
2、分层随机抽样。
3、分区多级抽样。
4、配额抽样。
7.访谈法包括哪些主要形式?
答;访谈法主要有个别访谈法、集体访谈法和电话调查法三种。
8.了解政府公众的心理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答:政府公众是国家机关的各类工作人员,是国家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执行者和监护者。了解政府公众的心理,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第一,执行政策的灵活性和原则性。政府公众起着对政策的监督、解释、执行等职
能。在执行时,有的原则性较强,比较死板;有的灵活性较强,活动余地较大。前者执
行政策、法规机械,不考虑特殊情况,也难以通融;后者则注重情面,善解人意,但也
容易犯错误。所以,组织对于与自己发生具体关系的这两类不同的政府公众,应采取不
同的对策。遇到前者应尽量循规蹈矩,遇到后者则可灵活多变。
第二,工作作风方面有果断性和细腻性的区别。政府公众在工作作风上,有的果断
利索,办事效率高,但有时难免草率;有的细腻耐心,办事认真,反复研究,但难免拖
拉。遇到前者时,要尽可能果断迅速处理问题;遇到后者时,则应尽可能细致、认真、以免出现漏洞,引起合作的不快。
第三,在工作态度上有消极和积极之分。
政府公众在工作态度上,有的积极主动的,且还能积极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寻找问题。遇到这类公众,组织的问题往往会立刻得
到解决。但有的则是缺乏主动性,遇事推诿,更不愿上门征求意见和了解情况。遇到这
类政府公众很难愉快合作。
第四,在物质利益方面的趋利性和避利性。政府公众一般都能秉公办事,拒绝物质
引诱,但也有个别人利欲熏心、以权谋私。对此,组织在与其交往时,应公正不阿,坚
持原则,但也要尽可能地不与他发生冲突,以免造成不应有的危害。
三、案例分析(每题8分)
第一题、阅读下面案例然后回答问题
1998年10月底,可口可乐公司出资78万元支持7800名湖北灾区小学生重返学堂。中国发生洪水后,可口可乐公司已经多次捐款捐物。当你听到那些孩子并不熟练地对记者说是解放军叔叔和可口可乐公司时,当你看到孩子们第一次喝到可口可乐的那种兴奋时,当你得知中国内地出新疆、宁夏外都有可口可乐捐建的希望小学,并且可口可乐助教助困行动已经包括了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是,你认为,可口可乐想的到底是什么?
可口可乐公司新任董事长艾华士在1998年访华时宣布,可口可乐将在已经向希望工程捐款1000万之后,在捐款500万,资助至少3万名洪水灾区的孩子和4000名其他地区的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对于中国人来说,可口可乐雪中送炭的形象大概会长久的驻留在他们心中。
据美国盖洛普公司的调查结果,可口可乐品牌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的认知程度已经达到81%,如果想长久地占据中国市场,他们恐怕只能从下一代身上打主意。可口可乐中国公司副总裁陆炳松对记者说,1993年他们开始资助中国的希望工程时,美国总部有很多人不理解,因为,希望工程资助的那些农村孩子也许五年、十年都未必有机会去喝一罐两三元的可口可乐,但是,可口可乐的人终于明白,今天的中国农村,将是明天具有巨大消费潜力的市场;今天得到他们资助得以受到教育的农村孩子,将是明天改变农村面貌的主流。可口可乐当然清楚,他们的消费者也是需要一个一个地培养的。可口可乐的老对手——百事可乐希望以“追星族”为年龄起点的“新一代”选择百事,但这些人未必会真的排斥伴随他们长大的可口可乐。如今,资助贫困地区、受灾儿童的方式,已经得到可可可乐总部认可,并且推广到非洲等地。对于可口可乐来说,中国发生的洪水,无疑又为他们提供了一次树立其商誉的机会。美国最新一期《财富》发志公布了全球最受称赞的25家企业排名,可口可乐公司居通用公司之后,列第二位。
请分析:可口可乐公司向灾区捐款增资的事件对其组织发展有何重大意义?
答:组织通过对社会的困难群体以不计报酬的捐赠方式,出资或全力支持某一项社会活动开展,这类活动的目的是提高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开展赞助活动是组织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一种表现,越来越多的组织认识到,自身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可口可乐公司捐助希望工程,孩子们长大成人以后,会记住 “可口可乐”,“可口可乐”的知名度将永久地保持。可口可乐公司的这一行动换来的是全社会的众口称誉。一个组织不论经营什么行业,都是社会整体的一部分。可口可乐公司作为全社会的一员,也有为社会尽义务,担责任的愿望,捐资助学这一善行赢得了社会的信任。
第二题、阅读下面案例然后回答问题
“青岛啤酒”在中国啤酒行业中算得上一个知名品牌。“青岛啤酒”在彭成峰接手之前,其实是一个已经在走下坡路的企业。因为当时“青岛啤酒”的市场定位于中高档市场,定位于海外市场,定位于国宴用酒,而忽视了普通老百姓这一消费市场。所以,“青岛啤酒”统统外销,在青岛市的销售很少,青岛市民想喝“青岛啤酒”,只有等逢年过节凭票购买。当然,这是以前的事情了。由于“青岛啤酒”放弃了山东这块市场,因此山东就逐渐出现了像“崂山啤酒”等几十家啤酒厂。几十家啤酒厂开始经营一两块多钱一瓶的低档啤酒,这些低档啤酒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以前高档啤酒只有“青岛啤酒”一家,没有一家啤酒厂能跟“青岛啤酒”相比。后来,国外的“加士柏”进来了,“百威”也进来了,价格与“青啤”差不多,加上有些中国人总觉得德国啤酒肯定好喝,美国啤酒肯定比中国啤酒好,“青岛啤酒”自己定位的那个市场逐渐出现竞争,受到巨大冲击。受到冲击以后,“青岛啤酒”的策略有了调整,决定回缩山东市场。结果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就收购了山东省十几家啤酒厂。所谓兼并只是把商标换成是“青岛啤酒”而已,然后把管理方法、流程和工艺交给兼并的厂家,流水线还是原来的。最终“青岛啤酒”并购“崂山啤酒”。与“崂山啤酒”的并购最艰难,因为在“青岛啤酒”没有参与竞争的情况下,“崂山啤酒”已经发展成一家很大的啤酒企业。“青岛啤酒”瞄准山东后,马上在青岛市推出了一款一块钱一瓶的啤酒,和“崂山啤酒”的价格一样。“崂山啤酒”因此受到巨大冲击。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品牌的问题。因为“青岛啤酒”有品牌,所以在回缩山东市场之后,它不需要做什么,就能够击垮很多竞争对手。而那些品牌不知名的企业在这个领域的竞争就会被淘汰出局。请运用公共关系学中的相关知识分析评点这一案例。
答:青岛啤酒利用公众的主要消费心理,进行市场定位,由中高档市场成功转型低端市场,成功运用组织形象设计,击垮很多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