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万书网,千万量级范文库任你选!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三号文库

时间和位移__导学案[优秀范文5篇]

说明:文章内容所见即所得,本站下载的DOCX文档与页面上展示的相同。如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客服QQ:4084380 发送本文地址给客服即可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本文地址:https://www.wanshu.net/fanwen/a3/142685.html

第一篇:时间和位移__导学案

创新部高一物理导学案(必修一)编号NO.2 编写:李真审核: 杨文发

时间和位移学案

使用日期学案主人 班级 小组 组内编号

【学习目标】

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含义以及它们的区别.

2.掌握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是矢量,知道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3.知道矢量、标量的概念,知道二者在计算时方法上的不同.

4.会用坐标及坐标变化来表示物体的位置和位移.

【学习重难点】

1.位移和路程的区别和联系.(重点)

2.标量和矢量在计算方法上的不同.(难点)

【自主学习】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

1.如果用一条数轴表示时间,则时刻t就是时间轴上的Δt就是时间轴上的。但是在日常语言中,我们用语比较混淆,大都不加区别地说成时间。如“时间还早”里的时间,就是;说“一堂课时间有45分钟”,则是指;因此我们在看书时要结合上下文正确理解。

2.时刻和时间间隔之间的联系: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即为。

请问:一个物体以半径为r的圆周做圆周运动,从a点出发,运动一周后回到a点,则这个物体的位移是多少?路程是多少?

a

三、矢量和标量

1.矢量:既有又有的物理量,如位移。

2.标量;只有没有的物理量,如路程,长度等。

3.运算法则:两个标量相加时遵从的法则,矢量相加的法则不同。

四、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画图

△ X = X2 – X3 4 5 x/mx/m ba

请问a图位移是多少?b图位移是多少?

【同步导学】

1.关于时刻与时间间隔

注意分清几个概念和说法:

(1)1s末,2s 末,3s末表示第1s末,第2s末,第3s末各时刻;

(2)1s内,2s 内,3s内表示从0~1 s,0~2s,0~3 s各段时间;

(3)第1s内,第2s内,第3s内分别表示0~1 s,1~2s,2~3 s各段时间,时间间隔都是1s;

(4)ns末与(n+1)s初为同一时刻。如右图示:

【合作探究1】

如图示时间轴,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表时刻,称第2s末或第3s初,也可称为2s 内

Bt2~ t3表时间,称第3s内

Ct0~ t2表时间间隔,称最初2s 内或第2s 内。

Dtn-1~tn表时间间隔,称第(n-1)s内

【合作探究2】

2.关于路程与位移

(1)一质点绕半径为R的圆运动一周,其位移大小为路程为,若运动7/4 周,位

移大小为,路程为,在运动过程中最大位移为,最小位移为。

(2)关于路程和位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和路程在大小上总是不相等,位移有方向,是矢量而路程无方向,是标量

B.两个质点通过的位移相同,它们所通过的路程不一定相等

C.位移取决于物体的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物体实际通过的路线

D.物体做直线运功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由于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故任何时候都不能说位移等于路程,只有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和位移的大小相等。

【合作探究2】

3.标量和矢量

一位同学从操场中心A出发,向北走了40 m,到达C点,然后又向东走了30 m,到达B点.用有向线段表明他第一次、第二次的位移和两次行走的合位移(即代表他的位置变化的最后结果的位移).三个位移的大小各是多少?

注:矢量运算法则与标量运算法则不同。

【当堂检测】

1.下面计时数据指的是时间的是()

A运动员跑完100m用了10sB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19时38分开播

C小丽吃完巧克力用了30sD某特快列车12时18分18秒

进站

2.如图1-2-2所示,物体沿着两个半径均为R的半圆弧由A点运动

到C点,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在此过程中,物体位移的大

小是,方向为,物体通过的路程为

3.⑴请在⑵该质点0~2s末的位移大小是,方向是.

⑶该质点在开始运动后s内位移数值最大.

⑷该质点在第s内位移数值最大,大小是,方向是

【课后反思】

1.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2. 你能区分位移和路程并知道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吗?

3. 怎样通过位置坐标来确定物体的位移?

质点做直线运动,位移为正时,一定在x轴正半轴运动吗?

【课后训练】

(必做1).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和路程在大小上总相等,只是位移有方向,是矢量,路程无方向,是标量

B.位移用来描述直线运动,路程用来描述曲线运动

C.位移取决于物体的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物体实际通过的路线

D.位移和路程是一回事

(必做2).一列火车从上海开往北京,下列叙述中,指时间的是()

A.火车在早上6点10分从上海出发

B.列车共运行了12小时

C.列车在9点45分到达中途的南京站

D.列车在南京停了10分钟

(必做3).如图所示,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半圆弧由A运动到C,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A.0,0

B.4R向西,2πR向东

D.4R向东,2πR

(必做4).小球从2m高度竖直落下,被水平地面竖直弹回,在1.2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多少?

C.4πR向东,4R

(拔高1).一位健身爱好者在广场上散步,从广场上的A点出发,向东走了30m到达B点,然后又向南走了40m到达C点,最后又向西走了60m到达D点做深呼吸运动。写出路程和位移。

(拔高2).如图所示,甲中,一根细长的弹簧系着一个小球,放在光滑的桌面上.手握小球把弹簧拉长,放手后小球便左右来回运动,B为小球向右到达的最远位置.小球向右经过中间位置O时开始计时,其经过各点的时刻如图乙所示.若测得OA=OC=7cm,AB=3 cm,则自0时刻开始:

甲乙

a.0.2 s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是________,方向向________,经过的路程是________.b,0.6 s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是________,方向向________,经过的路程是________.c.0.8 s内小球发生的位移是________,经过的路程是________.d.1.0 s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是________,方向向________,经过的路程是________.【能力提升】

8.一支队伍匀速前进,通讯兵从队尾赶到队前并又立即返回.当通讯兵回到队尾时,队伍已前进了200 m.在这个过程中,通讯兵的位移大小是()

A.400 mB.100 mC.200 mD.300 m

C.沿Ⅲ较大D.一样大

第二篇:时间和位移教学案(范文模版)

§1.2 时间和位移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位移、路程、时刻和时间间隔。

2.知道矢量和标量,知道位移是矢量。知道位移和路程的不同。3.知道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置及位移,并能利用直线坐标系的坐标和坐标变化来表示。

4、会用坐标表示时刻与时间、位置和位移及相关方向。

5、会用矢量表示和计算质点的位移,用标量表示路程。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位移和路程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标量和矢量在计算方法上的不同。

教与学师生互动

(一)新课导入 问题:

1、你上学的时候是什么时间离开家的?在路上用了多长时间?怎么走的?什么时间到校的?

2、你如何描述你上学的运动?(二)新课内容 1.时间和时刻

在你上述问题的回答中,所对应的是时刻,就是时间间隔。思考讨论:“前5s”“第3s”“第3s初”“第2s末”“第2个2s内” ⑴以上说法中哪些是时间?哪些是时刻?

⑵建立合适的时间轴,把这些时间或时刻表示在轴上。

⑶时间和时刻表示在时间轴上有什么不同? 小结:

1、如果建立一个时间轴,时刻用

表示,时间间隔是

之差,用

表示。

2、在实验室中常用秒表和打点计时器或频闪照相的方法来测量时间,其中打点计时器和频闪照相的方法可以测量很短的时间间隔。【课堂练习】课本P16第1题

2.路程和位移

思考讨论:如图示,甲乙丙三人都从A地到达了B地 ⑴什么是路程?他们走过的路程一样吗? ① y 什么是位移?他们走过的位移一样吗? B

② A

③ ⑵在图中表示出他们的位移。

⑶同一个运动中,路程和位移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O x

图1—2—2

⑷在生活中,什么时候我们关心路程?什么时候我们关心位移?举例说明。

小结:(1)路程:。路程不能描述质点的位置的变化,与 有关。路程 大小,方向。

(2)位移:位移用来表示 物理量,它是。位移 大小,方向,位移的大小与路径,仅由 决定。(3)位移大小与路程的比较:

(4)位移的单位、、【课堂练习】课本P16第2题

3.矢量和标量

(1)矢量: 叫做矢量。(2)标量: 叫做标量。思考讨论:

你学过的物理量中哪些是标量?哪些是矢量?

标量的运算遵从什么法则?举例说明。

矢量的运算法则和标量的运算法则一样吗?举例说明。

小结:矢量相加和标量相加遵从不同的法则。两个标量相加遵从 的法则。而矢量相加遵从平行四边形法则。练习:课本P13 思考与讨论

4.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思考讨论:课本xA=2m xB=5m,P14中图1.2-5中:A运动到B的位移为: ;B运动到A的位移为,这两个位移是否相同?为什么?

小结:在直线运动中,用 表示物体的位置,用 表示物体位移坐标差的正负表示

物体做直线运动,若物体在时刻t1处于“位置”x1,在时刻t2处于“位置”x2,那么,就是物体的“位移”。即 的变化量△x表示物体的位移。

【课堂练习】课本P16第4题

(三)小结:

本节学到的知识点:1、2、3、4、你学到的物理或数学方法

(四)课堂练习

1、在时间轴上标出下列时间: 第3s初、第5s末、第4s、前4s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很短的时间就是时刻 B、1min内有60个时刻

C、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表示时刻 D、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就是一段时间

3、如图,一个物体从A运动到B,初位置的坐标是xA=3 m,末位置的坐标是xB=-2 m,它位移是多少?

课后作业:

课本P14 第4题

第三篇:时间和位移教案

1.2 时间和位移

吴忠中学高一物理教研组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位移、路程、时刻和时间间隔。

2.知道矢量和标量,知道位移是矢量。知道位移和路程的不同。

3.知道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置及位移,并能利用直线坐标系的坐标和坐标变化来表示。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具体问题引出时间、时刻、位移、路程等概念,要使学生学会将抽象问题形象化化的处理方法。2.会用坐标表示时刻与时间、位置和位移及相关方向。3.会用矢量表示和计算质点的位移,用标量表示路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时间位移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与物理的关系,同时学会用科学的思维看待事实。2.养成良好的思考表述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位移和路程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矢量(位移)中正负号的物理意义。

三、教学方法: 比较与分类方法

四、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提问一个走读生,上学的时候是什么时间离开家的?在路上用了多长时间?怎么走的?什么时间到校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提出,要想清楚地描述物体运动情况,仅仅用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学习更多的物理量。(二)新课内容

一.时间间隔和时刻

在一开始学生的回答中得出概念,学生离家和到校所对应的是时刻概念,在路上所用的时间就是时间间隔,它等于两个时刻之差。

1、时刻:某一瞬时。

2、时间间隔:时间的长短,它等于两个时刻之差。

讨论:采用什么方法描述时间使它更直观?(数学方法:时间坐标轴)例1:见图2—1—1所示,建立了时间坐标轴

第6s末、第7s初

0 4 2 1 2 8 3 5 6 7

t/s 第4s

← → ← 前2s →

提问:(1)第4秒、前2秒、最后两秒在坐标轴上如何表示?

(2)第6秒末、第7秒末在坐标轴上如何表示? 注意:(1)在时间坐标轴中,时刻用点表示,时间间隔是两个时刻之差,用线段表示。

(2)第几秒表示一秒的时间间隔;

(3)表示时刻的关键词:初、末、时

表示时间的关键词:内、经历、历时。

(先让学生根据刚学习到的知识进行练习,然后教师随之进行补充讲解,加深学生对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认识)

拓展:在实验室中常用秒表和打点计时器或频闪照相的方法来测量时间,其中打点计时 器和频闪照相的方法可以测量很短的时间间隔。【课堂练习】练习册:

1、2 情景:展示中国西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在沙漠中,远眺不见边际,抬头不见飞鸟.沙漠中布满了100~200m高的沙丘.像大海的巨浪,人们把它称为“死亡之海”.

许多穿越这个沙漠的勇士常常迷路,甚至因此而丧生.归结他们失败的原因都是因为在沙漠中搞不清这样三个问题:我在哪里?我要去哪里?选哪条路线最佳?而这三个问题涉及三个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量:位置、位移、路程. 二.路程和位移

提问:(拿出中国地图)让学生思考:从北京到重庆,观察地图,你有哪些不同的选择?这些选择有何相同或不同之处?(从北京到重庆,可以乘汽车,也可以乘火车或飞机,还可以中途改变交通工具.)总结:选择的路线不同,运动轨迹不同,但就位置变动而言,都是从北京来到了重庆。

1、路程:轨迹的长度

(怎么走?)

所选择的途径可能很多

2、位移: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在哪儿?)

①大小(线段长)

②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3、联系:

单位:m, km;

物体做方向不变(单向)的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课堂练习】在标准的运动场上将要进行1 500米赛跑,上午9时20分50秒,发令枪响,某运动员从跑道上最内圈的起跑点出发,绕运动场跑了3圈多,到达终点,成绩是4分38秒.请根据上面的信息讨论以下问题,并注意题中有关时间、时刻、路程、位置变化的准确含义.

(1)该运动员从起跑点到达终点所花的时间是多少?(4分38秒)起跑和到达的时刻分别是多少?(上午9时20分50秒、上午9时25分28秒)

(2)该运动员跑过的路程是多少?(1 500米)他的位置变化如何?(起跑点到终点的连线)

导入:像位移这样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我们以前学过的物理量很多都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请同学们回忆并说给大家听听. 三.矢量和标量

(1)矢量:在物理学上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矢量。位移就是矢量。

(2)标量:在物理学上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标量。例如:时间、质量、温度、路程等都是标量。

[讨论与思考] 一位同学从操场中心A出发,向北走了40 m,到达C点,然后又向东走了30 m,到达B点.用有向线段表明他第一次、第二次的位移和两次行走的合位移(即代表他的位置变化的最后结果的位移).三个位移的大小各是多少?你能通过这个实例总结出矢量相加的法则吗?(第一次位移大小为40 m,第二次位移大小为30 m,两次行走的合位移大小为50 m.)(3)矢量相加和标量相加遵从不同的法则。两个标量运算遵从代数法则。而矢量 运算还要考虑方向。

四、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提出问题:我们怎样用数学的方法描述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如果物体做的是直线运动,运动中的某一时刻对应的是物体处在某一位置,如果是一段时间,对应的 是这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

如图所示,物体在时刻t1处于“位置”x1,在时刻t2运动到“位置”x2 那么(x2- x1)就是物体的“位移”,记为Δx =x2- x1

1、位置:坐标轴上的坐标(点),用位置坐标的变化量表示物体

2、位移:位置坐标的变化量,坐标轴上的一段有向线段。表达式:Δx =x2- x1

创设情景:在一维坐标系中,用正、负表示运动物体位移的方向.如图所示汽车A的位移为负值,B的位移则为正值.表明汽车B的位移方向为x轴正向,汽车A的位移方向为x轴负向.

(三)小结:

1、时间和时刻这两个概念是同学们很容易混淆的,同学们要掌握时间坐标轴.在时间轴上,用点表示时刻,用线段表示一段时间间隔.

2、位移和路程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位移是用来表示质点变动的,它的大小等于运动物体初、末位置间的距离,它的方向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是矢量;而路程是物体实际运动路径的长度,是标量.只有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其位移大小才和路程相等,除此以外,物体的位移的大小总是小于路程.

3、找位移的最好办法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间画有向线段.有向线段的方向就是位移的方向,有向线段的长度就是位移的大小.时刻对应位置,时间对应位移.在位置坐标轴上,用点来表示位置,用有向线段来表示位移.

(四)课后作业:

1、课本P14 第3题

2、课后探究

1、课本P14第4题

3、拓展: 变式训练

1、如图伏明霞跳水比赛,举双臂直体离开台面,在双手触及水面的过程中,回答以上问题?——目的是质点教学。

变式训练

2、请一位同学描述一下全过程位移如何变化?总结一下位移变化规律。

变式训练

3、运动的全过程中,哪个过程的位移最大?求出最大位移。那个过程的位移最小?求出最小位移?

(五)板书设计:

§1.2时间和位移

一.时间间隔和时刻

1、时刻:某一瞬时。

2、时间间隔:时间的长短,它等于两个时刻之差。注意:(1)在时间坐标轴中,时刻用点表示,时间间隔是两个时刻之差,用线段表示。(2)第几秒表示一秒的时间间隔;(3)表示时刻的关键词:初、末、时

表示时间的关键词:内、经历、历时。二.路程和位移

1、路程:轨迹的长度(怎么走?)

所选择的途径可能很多

2、位移: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在哪儿?)

①大小(线段长);

②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3、联系:

单位:m, km;

物体做方向不变(单向)的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三.矢量和标量

(1)矢量:在物理学上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矢量。位移就是矢量。

(2)标量:在物理学上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标量。例如:时间、质量、温度、路程等都是标量。

(3)矢量相加和标量相加遵从不同的法则。两个标量运算遵从代数法则。而矢量 运算还要考虑方向。

四、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1、位置:坐标轴上的坐标(点),用位置坐标的变化量表示物体

2、位移:位置坐标的变化量,坐标轴上的一段有向线段。表达式:Δx =x2- x1

(六)课后反思:

本节课用到的数学知识和方法:用数轴来表示时间轴和位移轴,在时间轴上,点表示时刻,线段表示时间间隔.要选计时起点(零时刻),计时起点前的时刻为负,计时起点后的时刻为正;在位移轴上,点表示某一时刻的位置,线段表示某段时间内的位移.要选位置参考点(位置零点),直线运动中,可选某一单一方向作为正方向,朝正方向离开参考点的位置都为正,朝负方向离开参考点的位置都为负.位移方向与规定方向相同时为正,相反时为负.标量遵从算术加法的法则,矢量遵从三角形定则(或平行四边形定则,以后会学到,不让学生知道).

第四篇:第二节 时间和位移(范文模版)

第2节 时间和位移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

2.理解位移的概念,了解路程与位移的区别.

3.知道标量和矢量,知道位移是矢量,时间、时刻和路程是标量. 4.能用数轴或一维直线坐标表示时刻和时间、位置和位移. 5.知道时刻与位置、时间与位移的对应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围绕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与交流,联系实际引出时间、时刻、位移、路程等,要使学生学会将抽象问题形象化的处理方法.

2.会用坐标表示时刻与时间、位置和位移及相关方向 3.会用矢量表示和计算质点位移,用标量表示路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时间位移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与物理的关系,同时学会用科学的思维看待事实. 2.通过用物理量表示质点不同时刻的不同位置,不同时间内的不同位移(或路程)的体验,领略物理方法的奥妙,体会科学的力量.

3.养成良好的思考表述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

4.从知识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思想中,培养同学们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位移和路程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标量和矢量在计算方法上的不同。

三、教学方法: 比较与分类方法

四、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提问一个走读生,上学的时候是什么时间离开家的?在路上用了多长时间?怎么走的?什么时间到校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提出,要想清楚地描述物体运动情况,仅仅用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学习更多的物理量。(二)新课内容 1.时间和时刻

在一开始学生的回答中,学生离家和到校所对应的是时刻概念,在路上所用的时间就是时间间隔,它等于两个时刻之差。

(1)如果建立一个表示时间的一维直线系,则在这个坐标系中,时刻用点表示,时间间隔是两个时刻之差,用线段表示。

例:见图2—1—1所示

第6s末、第7s初

0 4 2 1 2 8 3 5 6 7

t/s(2)要注意严格区分时间间隔(时间)和时刻。第4s 前2s → →← 秒末”←、“例如:“第6、“第7秒初”6 秒末”等指的都是时刻而不是时间。其中“第6

图1—2—1 秒末”、“第7秒初”指的是同一时刻,在时间轴上都是指t=6秒这一点;

“6秒末”在时间轴上指t=6s这一点。“第4秒内”、“前2秒内”都是指时间间隔。其中“第4秒内”就是“第4秒初”(或“第3秒末”)到“第4秒末”这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时间长度为1秒,在时间轴上指t=3 s到t=4 s两点间的时间间隔。

“前2秒内”就是“o时刻”到“2秒末”这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时间长度为2秒,在时间轴上指t=0 s到t=2 s两点间的时间间隔。

(3)在实验室中常用秒表和打点计时器或频闪照相的方法来测量时间,其中打点计时 器和频闪照相的方法可以测量很短的时间间隔。【课堂练习】课本P16第1题 2.路程和位移

(1)路程: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当物体从某位置A运动到另一位置B时,可以 沿不同的轨迹运动,如图1—2—2所示,走过不同的路程。路程不能描述质点的位置的变化,与运动路径有关。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某一

① 时间内路程等于零”表示这段时间物体静止。y

B

②(2)位移:位移用来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A 它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如图1—2—2中的有向线段AB。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位移③ 的大小与路径无关,仅由初、末位置决定。“某一时间内位移等于零”表示这段时间物体的初末位置相

O x 同,而不表示这段时间内物体静止。

图1—2—2(3)在任何情况下,位移的大小都不可能大于路程。当物体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4)位移的单位是“米(m)”,有时也用“千米(km)”或“厘米(cm)”。【课堂练习】课本P16第2题 3.矢量和标量

(1)矢量:在物理学上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矢量。位移就是矢量。

(2)标量:在物理学上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标量。例如:时间、质量、温度、路程等都是标量。

(3)矢量相加和标量相加遵从不同的法则。两个标量相加遵从算术加法的法则。而矢量 相加遵从平行四边形法则。

如: 从A点向北走了40m到C,再从C向东走了30m到D,则有向线段AC、CD和AD分别

D 表明第一次、第二次的位移和两次行走的合位移。如图1—2—3。C 第一次位移大小为40 m,第二次位移大小为30 m,两次行走的合位

移大小为50 m.

A 4.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在直线运动中,用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坐标的正负表示位置

在原点的哪一侧,坐标的数值表示位置到原点的距离;用坐标的变 化量表示物体位移坐标差的正负表示位移的方向与坐标轴正方向相 同还是相反,坐标差的数值表示位移的大小——位置移动的距离。

物体做直线运动,若物体在时刻t1处于“位置”x1,在时刻t2

图1—2—3 处于“位置”x2,那么,x2-x1就是物体的“位移”,记为△x=x2-x1。即初、末位置坐标的变化量△x表示物体的位移。

例如:物体从A到B,xA=2m xB=5m,△xAB=xB-xA=5-2=3m,从C→B,xC=6m,△xCB=xB-xC=5-6=-1m,负号表示位移的方向和规定的正方向相反,所以在直线运动中,矢量运算可化为代数运算,用正、负代表方向。

【课堂练习】课本P16第4题

(三)小结:

见上蓝字

(四)课后作业:

课本P14 问题与练习

第五篇:《时间和位移》教案

《时间和位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

2.理解位移的概念,了解路程与位移的区别。

3.知道标量和矢量,知道位移是矢量,时间、时刻和路程是标量。4.能用数轴或一维直线坐标表示时刻和时间、位置和位移。5.知道时刻与位置、时间与位移的对应关系。6.初步了解矢量与标量不同的运算法则。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具体问题引出时间、时刻、位移、路程等概念,要使学生学会将抽象问题形象化化的处理方法。

2.会用坐标表示时刻与时间、位置和位移及相关方向。3.会用矢量表示和计算质点的位移,用标量表示路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时间位移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与物理的关系,同时学会用科学的思维看待事实。

2.养成良好的思考表述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

【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时间与时刻。2.理解位移的概念,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

【教学过程】

导入

提问一个学生,上学的时候是什么时间离开家的?在路上用了多长时间?怎么走的?什么时间到校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提出,要想清楚地描述物体运动情况,仅仅用前面所学的内容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学习更多的物理量。(板书)新课教学

一、时间和时间间隔

师:我们经常会用“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来形容时间的飞逝,用“一寸光阴一寸金”来形容时间的宝贵,因为时间一去不复返。也就是说时间具有单向性,是不可逆的。(演示课件)因此,我们可以建立一维直线坐标来表示时间。物体的运动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法]路易.加迪等著的《文化与时间》中有这么一句话“由于运动,体现时间;通过运动,定义时间”。

我们天天在说时间,比如(课件演示)

1、早上第一节上课的时间是7:30;

2、每节课的时间是40分钟;

3、揭阳市区的公交车每天首班车时间是6:30;

4、某同学从家到一中所需时间是20分钟。这些时间表示义什么不同的含义呢? 生:有时刻和时间。

师:很好。常说的时间中有的表示某一瞬间即是时刻,有点表示一段时间,就是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时刻用一个点来表示,在此时间轴上的n就表示第n秒末。(课件演示)而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就表示为一条线段,是两个时刻之差。

师:下面请大家区别上面几个词是指时间间隔还是时刻,并在练习本上画出这些词在时间轴上的表示:第1秒末;第1秒;第2秒末;第2秒初;第2秒 生:(在练习本上画图)

师:我们来看这些词在时间轴上如何表示(演示课件)。再来区别“前2秒内”与“第2秒内”。(演示课件)

二、路程和位移

重新讨论提问学生的问题,问学生为什么不从另外一条路走?学生会很快回答另外一条路远,那么从不同的路径走就没有相同之处吗?当然有,那就是初始位置和末位置是相同的,所以为了准确描述这两种运动,就需要引入两个不同的概念。

师:从不同的路径走就没有相同之处吗? 生:有,初位置和末位置是相同的。师:很好。不同的路径表示什么不同? 生:路程不同。

师:但是初位置和末位置却是相同的。所以路程不能反应运动的某些本质(共同点),它的描述不够准确(方向)。为了准确描述运动,就需要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它既能反映位置变化的方向又能反映大小,这个物理量就是位移(板书)。位移就是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的符合是x,单位是m(板书)。任何一个物理量的引入都是必须的,是其他量所难以描述的。

比如上图,物体从A运动到B,不管沿着什么轨迹,它的位置变化都是一样的。我们可以用一条有方向的线段AB来表示位置变化,即是位移。

学习了路程和位移,你能说说这两个物理量的区别吗? 生:(思考并尝试作出回答)

师:(板书)从概念我们可以看到上: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1)位移表示质点位置的变化的物理量.路程则是表示质点通过的实际轨迹长度的物理量

(2)位移是矢量(即有大小又有方向)大小为有向线段的长度,方向为有向线段的方向

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3)位移与质点的运动路径无关,只与初位置、末位置有关.路程不仅与质点的初末位置有关,还与路径有关

三、矢量和标量

师: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许多物理量。这些物理量中有的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就是矢量。除了这节课学习的位移,我们还学过哪个物理量也是矢量呢? 生:力。

师:而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就是标量。除了位移,还有哪些标量呢? 生:质量、密度„„

师:矢量和标量的运算分别遵循什么法则呢?

生:平行四边形定则(三角形定则),算术加法则。

四、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师:要想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怎么办?

生:对于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可以用直线坐标系来描述。

在直线坐标系中,位置用点来描述,记为x=?;位移是位置的变化,记为Δx,Δx=xB-xA。

物理中矢量的正负不表示大小,只表示方向,当规定了正方向后,正值表示与正方向同向,负值表示与正方向反向。反之亦然。布置作业

完成《赢在课堂》本节练习

时间和位移__导学案[优秀范文5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本类热门推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