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万书网,千万量级范文库任你选!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三号文库

2024年公务员面试名言警句类题解析

说明:文章内容所见即所得,本站下载的DOCX文档与页面上展示的相同。如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客服QQ:4084380 发送本文地址给客服即可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本文地址:https://www.wanshu.net/fanwen/a3/135738.html

第一篇:2024年公务员面试名言警句类题解析

2024年公务员面试名言警句类题解析

理解能力在面试中不是作为单独一个要素提出来,并进行测评的。但是,理解能力是考生回答其他各类题型的基础,确实是考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我们在教学和面试实践中,还特别感到,名言警句类题型虽然测评的是综合分析能力,但对理解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故专门辟一讲予以讲授。

(一)名言警句矛盾类

名言警句矛盾类题目的主要特点是:题干中有两种及其以上观点,单独看,都非常有道理,放在一起,给人的感觉就是相互冲突,相互矛盾。这主要是考查考生辩证的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能力。

答题思路:三部曲

第一步,解析:用辩证法破题概括分析—— „„表面是对立的矛盾的相反的。但是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二者又是辩证统一的,有其内在的必然联系,说明了„„因此,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二步,结合:站在公务员角度去理解分析——在什么条件下应该A不应该B,在什么条件下应该B不应该A,为什么?

第三步,表态:表明自己对二者的观点——作为公务员应该怎样去践行这两句话。

例题: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有人说:在求职中骄傲使人进步,谦虚使人落后。你怎么看?

出题思路:智能性问题,分析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题目特点:两句话是对立的、相反的,二者肯定有内在联系点

答题思路:三步曲辩证法概括对事物的两面性分点论述

参考答案:

1.(解析)这两句话都有道理,尽管表面是矛盾的、对立的、相反的。但是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二者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从相反的结果共同说明了: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的,世界没有绝对真理。因此,要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结合)在工作、事业、学习以及为人处事等方面,应该戒骄戒躁、谦虚谨慎。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如果自高自大、自满自负、目中无人肯定要落后。

3.(表态)在求职中的骄傲是一种自信的表现,求职体现公平、竟争、择优的原则,竟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如果在求职中一味的谦逊、过分的谦虚,不敢展示自己的才华、才能、才智。得不到考官的认可,那么肯定要失败。当然也反对夸夸其谈、言过其实的作法。总之,我认为做人谦虚使人进步,做事自信使人成功。

(二)名言警句俗语类

这类题型,主要是选择一些耳熟能详的警句,通过考生的解读,考查分析归纳和逻辑思维能力。一般的名言俗语考生不会陌生,都会有话可说。即使不熟悉,可能对大家都是一样的,也不要紧张,按照既定的思路和模式去应对。

答题思路:三步曲

解题(是什么):解释分析名言警句的含义、寓意。

延伸(怎么看):这句话的现实意义,联系社会如何正确认识、看待和处理。表态(怎么做):站在公务员角度表态。主要是两方面内容:

——为什么要这样做,不能那样做。

——为什么很重要,关注两面性,不能走极端。

(三)分类与解题模板

练习题:

1.“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释文:孔子说:“政治

要本于人心,本于道德,无论哪个方面,无论你做什么,就像天上的星辰,围绕北极星运转

一样,须臾不可离开。”

2.无多事、无废事、庶几无事;不徇情、不矫情、乃能得情。(清.程祖洛)释:不做

多余的事,不怡误松懈该做的事,方能太平无事;不徇私情,不搞矫作虚伪的人情,才能得

到真正的感情。

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释:单单从纸面上了解得到的东西

总归是浅薄的,必须知道有些事要亲身参与、亲临实际。

4.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5.一指之穴,能涸千里之河;一脔之味,能败十世之德。(清·唐甄)释:一个指头大的漏洞,能流干涸了千里之河;贪婪一片细肉的味道,能败坏人们多年积成的道德。

6.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

7.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梅尧臣《雪梅》)

8.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班固《汉书•东方朔传》)

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日知录》)匹夫兴亡,天下有责

1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11.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

1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1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luán

第二篇:公务员面试名言警句

一、名言、警句的概述

名言:着名的言论或话语。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郑培民)。

警句:能够陈述深刻的道理,并且能够时刻给予我们提醒的简单的一句话,就叫做警句。如“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手莫伸,伸手必被捉”(陈毅)

二、名言警句的意义

一些人说的、写的、历史记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如“一滴水只有流入大海才会永不干涸”(雷锋),统称为名言警句。

只要是有教育意义的精练语句,都可以称为格言。格言是一个人的机智的精华,是众人汇成的睿智。聪明人的智慧,老年人的经验,都在格言里面。格言,可以作为人们行为规范的言简意赅的语句,如:“满招损,谦受益”(《宋史·吴玠传》);“权力未经监督,必然滋生腐败”(孟德斯鸠)。

古训是古代流传下来的、可以作为推测的话。例如:“少壮不努力,老大成伤悲”;“只要有恒心,铁杵磨成针”;“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其实,格言与谚语、名言、警句、箴言等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没有特别的使用禁忌。它们都能给人以启迪、警示、劝喻与教育。我们姑且不去辨析它们的特征、功用,我们只需打开知识的宝库把它们一一摄入囊中、烂记于心,我们主要的精力是把它们背诵、记忆下来,并懂得“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奥妙,准确、灵活地驾驭和运用它们,使我们的表达更贴切、更完美,使我们所陈之辞更有艺术性、更有感染力,使我们在今后的人际交往方面更通畅、更便捷、效果更佳。同时也凸现出我们公务员的文化内涵、整体素养,展示了公务员的儒雅风范。再者,从面试层面上讲,也会增强面试的语言表达能力,感染考官,增加了获取高分的可能性。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三、名言警句类的分类

一是,近代对世界的发展和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政治家、思想家所说的、对于年轻人的成长有激励作用或富含哲理的话。如:居里夫人说“持久的耐力造就成功”;温家宝总理在河南考查时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马克思说“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二是,古代的名言警句。我国古代哲人先贤们的至理名言,以儒家学派的最多。如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

大凡名言警句,都是人们在实践中对经验教训的提炼和总结,是文化精华的沉淀,对后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警戒作用。公务员面试题目中,用名言警句考查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生命价值的体悟;(2)对理想的界定和评价;(3)对公平正义的理解和判断;

(4)对人生目标实现过程中所要正确面对的因素的理解和评价;(5)对现实生活与工作的警示与借鉴。

第三篇:公务员面试名言警句汇总

公务员面试名言警句汇总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

2.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乱。--韩非子

3.不为重宝亏其命,故曰令贵于宝;不为爱人而枉其法,故曰法爱于人。--管仲

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5.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张衡

6.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孟德斯鸠

7.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8.谁把法律当儿戏,谁就必然亡于法律。--拜伦(英)

9.执行法比制定法更重要。--杰弗逊(美)

10.法律就是秩序,有良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2.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唐 李白

3.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6.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7.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明 于谦

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9.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10.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1.同心可断金,首要重然诺。--董必武

2.矢信矢忠,始终不渝。--孙中山

3.不负责任的,不能照办的教训多,则相信的人少。--鲁迅

4.志不行,顾禄位如锱铢;道不同,视富贵如土芥。--《宋史?隐逸列传》

5.不以誉喜,不以毁怒。--海瑞

6.少欲则心静,心静则事简。--明?薛宣《读书录》

7.欲淡则心虚,心虚则气清,气清则理明。--明 薛宣《读书录》

8.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乱。--韩非子

9.不为重宝亏其命,故曰令贵于宝;不为爱人而枉其法,故曰法爱于人。--管仲

1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1.科学实为兴国之第一事。--康有为《物质救国论》

2.必须培养科学的幼苗,撒播科学的种子。--陶行知

3.中国必须受科学的洗礼,方能适于生存。--陶行知《陶行知文集》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5.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孔子

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7.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

8.不创新,就死亡。--艾柯卡(美国著名企业家)

9.踩着别人脚步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自己的脚印。--爱因斯坦

10.科学赐予人类的最大礼物是什么呢?是使人类相信真理的力量。--康普顿(美国)

1.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家宝

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3.铁肩担道义。--李大钊

4.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陶行知

5.我们的责任是对人民负责。--毛泽东

6.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8.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唐)

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行不正,虽令不行。--《论语》

10.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胡锦涛

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2.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白居易《观刈麦》

3.要工作,要勤劳:劳作是最可靠的财富。--拉.封丹(法)

4.既然思想存在于劳动之中,人就要靠劳动而生存。--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

5.鞠躬尽粹,死而后已。--诸葛亮

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7.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的岗位。--雷锋

8.现代人最大的缺点,是对自己的职业缺乏爱心。--罗丹(法)

9.我们应当在不同的岗位上,随时奉献自己。--海塞(瑞士作家)

10.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义务,人生就是地狱--洛克菲勒(美国石油大王)

1.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2.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 颜渊》

3.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尚书 大禹谟》

4.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6.人聚则强,人散则弱。同心合意,庶几有成。--清 魏源

7.惟有具备强烈的合作精神的人,才能生存,创造文明。--泰戈尔(印度)

8.腹中天地宽,常有渡人船。--朱德《游七星岩》

9.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陈毅

10.对别人的意见要表示尊重。千万别说:“你错了。”--卡耐基(美)

一、名言、警句的概述

名言:著名的言论或话语。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郑培民)。

警句:能够陈述深刻的道理,并且能够时刻给予我们提醒的简单的一句话,就叫做警句。如“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手莫伸,伸手必被捉”(陈毅)

二、名言警句的意义

一些人说的、写的、历史记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如“一滴水只有流入大海才会永不干涸”(雷锋),统称为名言警句。

只要是有教育意义的精练语句,都可以称为格言。格言是一个人的机智的精华,是众人汇成的睿智。聪明人的智慧,老年人的经验,都在格言里面。格言,可以作为人们行为规范的言简意赅的语句,如:“满招损,谦受益”(《宋史?吴玠传》);“权力未经监督,必然滋生腐败”(孟德斯鸠)。

古训是古代流传下来的、可以作为推测的话。例如:“少壮不努力,老大成伤悲”;“只要有恒心,铁杵磨成针”;“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其实,格言与谚语、名言、警句、箴言等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没有特别的使用禁忌。它们都能给人以启迪、警示、劝喻与教育。我们姑且不去辨析它们的特征、功用,我们只需打开知识的宝库把它们一一摄入囊中、烂记于心,我们主要的精

力是把它们背诵、记忆下来,并懂得“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奥妙,准确、灵活地驾驭和运用它们,使我们的表达更贴切、更完美,使我们所陈之辞更有艺术性、更有感染力,使我们在今后的人际交往方面更通畅、更便捷、效果更佳。同时也凸现出我们公务员的文化内涵、整体素养,展示了公务员的儒雅风范。再者,从面试层面上讲,也会增强面试的语言表达能力,感染考官,增加了获取高分的可能性。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三、名言警句类的分类

一是,近代对世界的发展和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政治家、思想家所说的、对于年轻人的成长有激励作用或富含哲理的话。如:居里夫人说“持久的耐力造就成功”;温家宝总理在河南考查时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马克思说“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二是,古代的名言警句。我国古代哲人先贤们的至理名言,以儒家学派的最多。如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

大凡名言警句,都是人们在实践中对经验教训的提炼和总结,是文化精华的沉淀,对后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警戒作用。公务员面试题目中,用名言警句考查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生命价值的体悟;(2)对理想的界定和评价;(3)对公平正义的理解和判断;(4)对人生目标实现过程中所要正确面对的因素的理解和评价;(5)对现实生活与工作的警示与借鉴。

阅读本文的人还阅读了

河南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特点分析

第四篇:公务员面试名言警句

国家公务员面试紧张、激烈,同时竞争中也充满神秘和挑战。公务员面试考查的是考生良好的道德修养,扎实的工作能力,丰富的工作经验,全面的知识体系。想在公务员面试这短短的大约半个小时的时间里,在众多进入面试的优秀考生中脱颖而出,考生就一定要表现出色吸引考官的眼球。而大部分考生却因理不清头绪、抓不住重点、握不住方向,以至考场失利。国家公务员网专家指导考生,熟练、合理的使用名言警句可以使广大考生在面试中占尽先机,成功近在咫尺。

一、名言、警句的概述

名言:著名的言论或话语。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郑培民)。

警句:能够陈述深刻的道理,并且能够时刻给予我们提醒的简单的一句话,就叫做警句。如“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手莫伸,伸手必被捉”(陈毅)

二、名言警句的意义

一些人说的、写的、历史记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如“一滴水只有流入大海才会永不干涸”(雷锋),统称为名言警句。

只要是有教育意义的精练语句,都可以称为格言。格言是一个人的机智的精华,是众人汇成的睿智。聪明人的智慧,老年人的经验,都在格言里面。格言,可以作为人们行为规范的言简意赅的语句,如:“满招损,谦受益”(《宋史·吴玠传》);“权力未经监督,必然滋生****”(孟德斯鸠)。

古训是古代流传下来的、可以作为推测的话。例如:“少壮不努力,老大成伤悲”;“只要有恒心,铁杵磨成针”;“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其实,格言与谚语、名言、警句、箴言等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没有特别的使用禁忌。它们都能给人以启迪、警示、劝喻与教育。我们姑且不去辨析它们的特征、功用,我们只需打开知识的宝库把它们一一摄入囊中、烂记于心,我们主要的精力是把它们背诵、记忆下来,并懂得“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奥妙,准确、灵活地驾驭和运用它们,使我们的表达更贴切、更完美,使我们所陈之辞更有艺术性、更有感染力,使我们在今后的人际交往方面更通畅、更便捷、效果更佳。同时也凸现出我们公务员的文化内涵、整体素养,展示了公务员的儒雅风范。再者,从面试层面上讲,也会增强面试的语言表达能力,感染考官,增加了获取高分的可能性。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三、名言警句类的分类

一是,近代对世界的发展和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政治家、思想家所说的、对于年轻人的成长有激励作用或富含哲理的话。如:居里夫人说“持久的耐力造就成功”;******总理在河南考查时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马克思说“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二是,古代的名言警句。我国古代哲人先贤们的至理名言,以儒家学派的最多。如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

大凡名言警句,都是人们在实践中对经验教训的提炼和总结,是文化精华的沉淀,对后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警戒作用。公务员面试题目中,用名言警句考查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生命价值的体悟;(2)对理想的界定和评价;(3)对公平正义的理解和判断;(4)对人生目标实现过程中所要正确面对的因素的理解和评价;(5)对现实生活与工作的警示与借鉴。

第五篇:公务员面试名言警句

公务员面试名言警句

政府层面

群众篇

1.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群众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3.以民情验天心。——近代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 康有为

4.得土地易,得人心难。—— 元朝末期政治家,军事家 脱脱 《朱史·杨茼俸》

元·脱脱等《朱史·杨茼俸》。两句大意是:攻城掠地,“强力可得,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而要得到人心,使人心信服,进而得到人民的拥戴,则很困难。”宋宁宗时,北方金人控制区因闹灾荒,大批人投奔到南宋来,南宋守边官吏拒不接待还射杀他们。杨简针对此事说了选样的话,表现出杨筒重民、爱民的思想。

5.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 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 荀子 《荀子·议兵》

见《荀子·议兵》。兵要:用兵的要领。善附民:善于使人民靠拢自己。本句大意是:用兵的要领在于能使人民归附于自己,能取得民心。能否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在于能否取得人民的同情和支持,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道理在《左传》中就已讲得十分清楚。例如庄公十年齐鲁长勺之战,僖公廿八年晋楚城濮之战,僖公卅三年秦晋般之战等,都说明了这一道理。此句可用以说明用兵之道在于争取民心。6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 宋代教育家 程颐

7.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孟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 8.自古天下离合之势常系民心。—— 南宋爱国词人 辛弃疾 《美芹十论·观寡》 宋·辛弃疾《美芹十论 ? 观寡》自古以来国家统一分裂的局势,往往取决于民心。9.衣食以厚民生,礼义以养其心。—— 元代政治家、教育家 许衡

10.用兵以得民为先,安民乃能御侮。—— 《历代名贤经武粹语》 《历代名贤经武粹语》 《历代名贤经武粹语》得民:得到百姓拥护。安民:安定百姓。御侮:抵抗外敌欺侮。11.兵不能胜大患,不能合民心者也。—— 战国时期军事家 孙膑 《孙膑兵法》 12.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孟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 《孟子·离娄上》

战国·孟轲《孟子·离娄上》。就下:向低处流。走圹(kuàng况):圹同“旷”,向旷野跑。这几句大意是:百姓归向仁德的君主,犹如水向低处流,兽向旷野跑一样。水向低处流,兽向旷野跑,皆其本性使然;而人民向往仁德明君,也是由其求生存的本性所决定。作为君主,行仁政,爱百姓,那么百姓都会归服他,近处的安于国,远方的前来归服,若行暴政,民不得其安,则必然是为渊驱鱼,使百姓逃亡。几句通过形象的比喻说明政治道理,增强了说服力和感人力。

13.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春秋时期政治家,史称管子 管仲 《管子·牧民》

春秋·管仲《管子·牧民》。废:败坏。逆:背。这两句大意是:国家政事之所以兴旺,在于顺乎民心;国家政事之所以败坏,在于背乎民心。人民是组成国家的基础,国家的政事只有顺乎民心,符合人民的愿望,才能行得通,若背逆民心,不符合人民的愿望,就行不通。民心,决定着国家政事的兴废。这两句可用于论述国家施政不能违背凡民的愿望。14.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孟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

15.民心所归,大事可成;民心所离,立见灭亡。—— 清朝末期 陈天华

16.天下何以治?得民心而已!天下何以乱?失民心而已!—— 清代思想家 王韬 1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祖以时,然而早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孟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 《孟子·尽心下》

【译文】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神谷神其次,国君为轻。所以,得到民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做国君,得到国君欢心的做大夫。国君危害到土神谷神——国家,就改立国君。祭品丰盛,祭品洁净,祭扫按时举行,但仍然遭受旱灾水灾,那就改立土神谷神。【注释】社稷;社,土神。稷:谷神。古代帝王或诸侯建国时,都要立坛祭祀“社”、“稷”,所以,“社稷”又作为国家的代称。丘:众。牺牲:供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粢(zi):稷,粟米。粢盛既洁的意思是说,盛在祭器内的祭品已洁净了。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三国志·吴书·骆统传》)

权责篇

1.入则恳恳以尽忠,出则谦谦以自悔。——张养浩《为政忠告》

2.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黄石公《素书》

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4.为人臣者,以富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贾谊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6.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列夫·托尔斯泰

为政篇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孔子

2.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白居易

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4.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包拯

5.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朱熹

公正篇

1.一言正,天下定;一言倚,天下靡。——《艺文类聚》

2.公生明,偏生暗。——《荀子》

3.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孔子

4.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刘安

5.为政之道,莫若至公。——司马光

6.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王夫之(明末思想家)信念篇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立志要如山,行道要如水。不如山,不能坚定,不如水,不能曲达。——宣永光

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执法篇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

2.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三国演义》

3.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张居正

4.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明末思想家)5.执行法,比制定法更重要。——杰弗逊

诚信篇

1、鲁迅:诚信为人之本

2、刘向:人背信则名不达

3、韩非子:小信诚则大信立

4、墨子:言不信者,行不果

5、杰弗逊:诚实是智慧之书的第一章

6、《资治通鉴》: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

7、约·克拉克: 失去信用是一个人的最大损失。

8、杰罗尔德: 获取信用是要付出很高代价的。

9、约翰·雷: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都是长久之策

10、海涅: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11、孟子: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12、奥尔巴赫: 不相信任何人的人知道自己无信用。

13、薛瑄: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

14、莎士比亚: 诚实比起****会给你赢得更多的好处。

15、富兰克林:失足,你可能马上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

16、玉外纳: 一个人的信用和其钱柜里的钞票是成正比的。

改革篇

1、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邓小平)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邓小平)

3、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邓小平)

4、政治体制改革是全面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改革。(邓小平)

5、政治体制改革要坚持既坚决、又审慎的方针。决策一定要慎重,看到成功的可能性较大以后再下决心,但改革总要有一个期限,不能太迟。(邓小平)

6、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同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套、相适应,不搞政治体制改革必然会阻碍经济体制改革,拖经济发展的后腿。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越来越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邓小平)

7、不革新,是生存也为难的。(鲁迅)

8、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鲁迅)

9、变法则民智,变法则民强,变法则民生。(清·谭嗣同)

10、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斯于利民。(清·魏源)

1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

12、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唐·刘禹锡)

13、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清·梁启超)

14、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

15、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汉·杨雄)

16、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的永恒动力。(温家宝)创新篇

1、周虽旧邦,其命惟新。(诗经)

2、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周易·乾·文言》)

3、日新之谓盛德。(《周易·系辞上》)

4、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5、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不间断地更新又更新。

6、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汉·刘安)

7、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宋史·王安石列传》)

8、德贵日新。(康有为《论语注》卷九)

9、惟进取也故日新。(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10、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11、不日新者必日退。(程颢、程颐《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

12、为学须觉今是而昨非,日改月化,便是长进。(朱熹《朱子语类》卷八)

13、不断变革创新,就会充满青春活力;否则,就可能会变得僵化。(歌德)

14、创新是科学房屋的生命力。(阿西莫夫)个人层面

价值观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老是把自己当珍珠,就时常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路。——孔繁森

3.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大,为民则灵。——谚语

4.地位是脚下的台阶,而不是你的真正高度。——谚语

5.看不上自己地位的人肯定也配不上这种地位。——谚语

人生观

1.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 告子上》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

3.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

理想观

1.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李大钊

2.现实有了理想的指导才有前途,反过来,也必须从现实的努力中才能实现理想。——周恩来

3.光辉的理想像明净的水一样洗去我心灵上的尘垢。——巴金

4.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流沙河(当代诗人)职业道德

1.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管仲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3.官无虚名,职无废事。——曾巩(北宋散文家)坚持

1.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

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创新

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注释: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就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

2.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注释:天象的变化不必畏惧,祖宗的规矩不一定效法,人们的议论也不需要担心。)

3.天下之事,因循则无一事可为;奋然为之,亦未必难。——归有光(明代散文家)

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 专注

1.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鬼谷子·养志》

2.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礼记·大学》

3.目不能二视,耳不能二听,手不能二事。——董仲舒(西汉思想家、儒学家)

4.学必专静,而后能有成。——海瑞(明朝著名清官)协作

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 系辞上》

2.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孙权

3.人心齐,泰山移。——谚语

4.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谚语

5.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谚语

竞争

1.物竞天择势必至,不优则劣兮不兴则亡。——梁启超(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

2.人类要在竞争中求生存,便要奋斗。——孙中山

严谨

1.谨于言而慎于行。——《礼记·缁衣》

2.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道德经》

3.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韩非子(法家思想代表人物)

(注释:小心地对待容易的事,进而避开了难事;认真地填塞微小的漏,进而避免了大祸。)

4.慎重则必成,轻发则多败。——苏轼

(注释:谨慎从事,事情就必然成功;轻举妄动,事情多半会失败。)5.一事不谨,即贻四海之忧;一念不慎,即贻百年之患。——康熙

爱国

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2.愿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掊土。——李清照

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明代思想家)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6.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义务,是一种光荣 ——徐特立

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8.我不配做一盏灯,那就让我做一块木材吧。——巴金

9.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多有贡献。——白求恩

10.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管子》

11.有错误要逢人便讲,即可取得同志的监督帮助,又可以给同志们以借鉴。——周恩来

12.例外恰恰证明了规章的合理性。——拜伦

13.恪尽职守的精神比个人的声望更重要。——林肯

14.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白居易

15.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丘吉尔

15、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拉•封丹(法国寓言诗人)

16、莫三人而迷——《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17、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宋•范仲淹

18、权力失去监督是祸害,私欲失去控制是灾难。——当代

19、失去监督的权力,就像无舵的航船。——当代

20、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

21、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

22、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23、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24、轻诺必寡信。《老子》

25、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26、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2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28、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29、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30、制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从政有经,而令行为上。——《战国策》

31、祸莫大于无信。——傅玄

32、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宋•王安石

33、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字。——宋•朱熹

34、纸上得来终非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

35、言多变则不信,令频改则难从。——宋•欧阳修《准诏言事上书》

36、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丘吉尔

37、尽管责任有时使人厌烦,但不履行责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废物。——刘易斯

39、正党风要靠铁面倡廉,合民意更须无私执政。

40.奢侈总是跟随着淫乱,淫乱总是跟随着奢侈。—— 孟德斯鸠

41、要使一个人显示他的本质,叫他承担一种责任是最有效的办法。——毛姆

42、我们的地位向上升,我们的责任心就逐步加重。升得愈高,责任愈重。权力的扩大使责任加重。——雨果

43、责任就是对自己要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歌德

44、要使周围的一切都大放光彩,自己也应该像蜡烛那样燃烧。——高尔基

45、上天从没有赋予一个人任何权力,若非同时让他肩负相对的责任。——赭罗德•约翰逊

46、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要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什么。——约翰•肯尼迪

47、一心为公自会宠辱不惊,两袖清风始能正气凛然。

48、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诸葛亮

49、不折不扣的反腐倡廉,实实在在的勤政为民。

50、官职高一步,责任便大一步,忧勤便增一步。——明•吕坤

国家领导人名言

思想层面

1.习近平-----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抵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

2.习近平-----时刻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想干事,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为工作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忘我奉献。

3.习近平-----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4.温家宝-----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能让你坐在台上。

5.毛泽东-----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6.《十七大报告》-----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7.党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

8.胡锦涛-----群众利益无小事。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9.胡锦涛-----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2024.7.1,总书记胡锦涛和新上任书记处成员赶西柏坡考察学习,并郑重提出全党同志要牢记“两个务必”和“三个为民”。)

10.胡锦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还是2024年“七一”讲话,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原文是“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制度层面

1.习近平-----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2.《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九八〇年八月十八日)-----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

3.胡锦涛-----我们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

4.孟子-----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只有善德不足以处理国家的政务,只有法令不能够使之自己发生效力,意为治理国家必须把行善政与行法令结合。)监督层面

1.胡锦涛-----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2.温家宝-----公务员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必须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

3.习近平-----严守党纪国法,自觉做到秉公用权,不以权谋私,依法用权,不假公济私,廉洁用权,不贪污腐败。

4.王允-----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2024.3.4,温家宝在看望政协经济界,农业界委员时,引用汉代政论家王允 《论衡》中的一句话阐述其政治思想。)民生层面

3.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用户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习近平

4.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习近平

5.要群众信任,决不仅仅靠权力,更重要的是靠你的人格魅力和工作能力,靠你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本领。——习近平

安全篇

1.民生安全无小事。2.安全责任重于泰山。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2024年公务员面试名言警句类题解析.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本类热门推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