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贸英语》自学考试大纲三号文库
- 违反保密规定的整改报告三号文库
- 财税金融审计统计工作会讲话[范文模版]三号文库
- 今年世界红十字日主题(共5篇)三号文库
- 人防工程产权三号文库
- 局工作半年总结(含5篇)三号文库
- 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作用(5篇)三号文库
- 中秋节优秀作文三号文库
- 杜玉波——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几个问题三号文库
- 工程心理学 简答及论述三号文库
- 初三学期工作总结三号文库
- 镇人大代表述职报告改三号文库
- ××市发展民营经济问题的调查与思考三号文库
- 保安员楼层岗岗位职责三号文库
- 奠基仪式领导讲话三号文库
- 关于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体系的实施意见三号文库
- 关于人才强国战略问题三号文库
- 审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三号文库
- 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三号文库
- 地方人大公文和文秘工作[合集5篇]三号文库
- 牛头村调查报告三号文库
- 科技发展的利与弊三号文库
- 基层组织建设年半年小结(精选五篇)三号文库
- 经济发展态势半年工作总结三号文库
- 内江市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管理办法2024-8-21三号文库
- 初二暑假学习计划表三号文库
- 强化农资市场管理维护农民切身利益三号文库
- 实施人才强县战略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三号文库
- 人事局长在人才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三号文库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练习题及答案三号文库
第一篇:信管080108110123李星龙
暑期社会实践通讯报道
为宣扬“心系农村,振兴中华,关爱生命,共建和谐”为活动主题,我们进行了影响深远的大学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并采用政策宣讲、义务支教、“科·文·卫”知识座谈会、海报展览、社会调研、慰问五保户、医疗服务等方式,联系当地实际,在炎热的七月,走进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走出象牙之塔,融入坚实土地,贴近农民的心,感受耕耘的艰辛,收获的喜悦,把成长的根深深植入祖国的沃土,从而锻炼同学们的自主能力,团结互助精神,扩大社会接触面,提高学识技能,增强社会责任感,展示学子风采。
第二篇:李元龙
李元龙同志1956年6月出生在六合北部山区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8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村委会主任、镇司法办调解员、纪检干事和镇工业公司副经理。1999年3月,他服从组织安排,挑起了长庄村支部书记的重担。2024年3月,长庄村与大泉村合并,李元龙同志担任了合并后的大泉村支部书记。由于终年苦干,积劳成疾,2024年10月13日晚,李元龙晕倒在回家的路上,经诊断为胃癌晚期。在与病魔搏斗了10个多月后,2024年8月27日,终因医治无效不幸去世,年仅47岁。
李元龙当村支书4年多。4年里,这个十里八乡闻名的穷村,跨入了镇、区先进村行列;村里修起了电站,铺就了3.5公里的水泥路、4公里的石子路;全村1000多亩地成了“田成方、路成网、沟渠配套”的良田。而李元龙,也先后被评为市劳模和区优秀共产党员。
8月30日,得知李元龙的事迹后,市委书记罗志军立即作出批示:“南京争先进位,需要更多像李元龙同志这样的优秀党员领导干部作带头人!”
“他是个好人,心里装着咱村民„„好支书的故事哪说得完啊!”9月2日上午,记者来到大泉村时,村民们仍沉浸在深深的悲痛中。追忆,叙述,哽咽„„47岁戛然而止的生命,在村民们的记忆里,闪射着动人的光芒。
9月2日,李元龙家。堂屋右侧的桌上摆着李元龙的遗像,旁边有几条长木凳。整个家里,只有一台彩电是值些钱的家当。门前的院子里,一排沙沙作响的意杨树,伤感地看着李元龙骑了多年的自行车。车身锈迹斑斑,早已没了车刹,没了车铃。
这是一个清贫的家。为了让孩子上学,为了给李元龙治病,家里至今还欠着七八万元的债。可从李元龙生病开始,却有人络绎不绝地上门还债来了。这是怎么回事? 李元龙的妻子李平告诉记者,丈夫担任村支书,同时还兼着镇里的企管站副站长,每月的收入总也有千把块钱。没想到,他这几年的大部分收入,都用来给村民救急了。说着,李平拿出一张密密 1 麻麻的账单:“这是他养病时写给我看的,真没想到借出去的钱有这么多,加起来两三万啊!”
说到借钱,村民庞友的眼泪夺眶而出。前几年春耕时,庞友想买一头耕牛,可家里穷得丁当响,是李元龙设法为他搞来贷款,领他到集市上买回了牛,还为他垫付了3年的利息。“我对不起李支书„„一直到他去世,我还欠着他100块利息钱,我没脸见他啊„„”
村民林华翠借钱买了辆拖拉机,没钱还债,债主要把拖拉机开走,正好被李元龙碰上。他对债主说:“这样吧,你明天一早到我家来,我先代他还上。”后来林华翠去还钱时才得知,当时那1000元钱,是林华翠从别处借来给孩子作学费的。春天,村民林华洲没钱买稻种,眼看春耕成问题,又是李元龙自己掏钱买了几十斤稻种,送到林华洲家里„„
对自己,对家人,李元龙却是别人难以相信的“抠门”。李元龙的弟弟李元武开了家小店,有次村里接待客人,村干部在店里买了包烟,李元武拿着发票找李元龙审批。李元龙打开笔记本一一核对,没有找到记录,以为是弟弟贪图小利让别人揩了公家的油,差点和李元武打起来。“后来事情弄清楚了,他向我道歉说:‘兄弟啊,你哥我虽是村支书,可这村里的每一分钱都是集体的。桥归桥,路归路,账一定要算清啊。’我想想,他说得有道理,就算了。”李元武感慨地说。
今年,李平有一次忍不住问卧病的丈夫:“你借钱给人家,就是几千块也不让打个条子,万一人家不还怎么办?”李元龙回答妻子:“不会的,做人是以心换心,他们不会的。”
“老李啊,你临终还叫我别跟组织上提要求。你为什么对自己、对我们这么抠,对乡亲们倒这么大方?”看着遗像上李元龙坦诚的眼神,李平流着泪喃喃自语。“这是李支书惟一一次发火!”
和善,客气,是李元龙给所有村民的印象。“他骑着车在路上碰到村民,总是停下来,见年纪大的叫叔叔婶婶,见平辈的叫大哥大 2 姐,问问家里有啥不顺心的事,要帮忙不?客客气气。”村民们说。徐庄组组长刘家平告诉记者,“以前村干部下来,老百姓看见掉头就跑。没别的话,来收钱的!可是,李书记上任后的第3天就找到我,让我带他到组里挨家挨户跑一跑。这在从前可是没有过的。组里有几户人家实在困难,揭不开锅。他二话不说,到镇政府找民政,先给每家100斤米救急。当时大伙就说,这个支书做事踏实!” 对着村民,再苦再累,李元龙从来都是一张笑脸,没人见他对村民发火。大泉村地形狭长,最远的两处相距10里路。梅云组组长于洪海回忆起改造低产田、土地流转时的情景:当时人人要地、挑地,矛盾重重。李元龙饥一顿、饱一顿,骑着自行车在全村十个组之间来回奔波协调,最多的一天开了8个会。“有一天,李书记到我们组来开协调会,从中午12点一直开到晚上10点多。他可真是有耐心,不管村民说什么,他总是笑嘻嘻地解释。要是我,早就掉头走了。后来他跟我说,给村民做工作就得耐心,要多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想问题,不要来火。夜深了,我留他吃晚饭,他怎么也不肯,硬是骑着他那辆老破车上路了。他回家要骑近一个钟头呢。”
面对村民,李元龙有着大海般的肚量,然而大海也有风雷乍起的时候。“要说李书记发火,我见过一次。”崔山组组长于洪荣清楚地记得:2024年7月,组里有20亩稻田急需灌溉。只有打开泄洪通道,才能解燃眉之急。李元龙领着于洪荣3次找到灌区主任,可得到的回答总是“不行”。最后一次,李元龙火了,拍着桌子问:“为什么不行?抗旱如救火,那么多村民指望这稻子过活呢!我们共产党的干部不能不救老百姓的急!”他回头对于洪荣说:“你去把闸门砸开,责任我来担!”
“当好农民满意的村官”
“2024年12月7日。上午在县政法礼堂听了省委回书记、市委李书记的讲话,既受鼓舞又深感责任重大„„作为一名村支部书记感到肩上的担子太重了„„当好农民满意的村官。”这是记者在李元龙日记中看到的一段话。担任村支书的三年多时间里,李元龙认认真真记下了三大本日记。从这一千多个日子的记叙中,可以清楚地 3 看出他为村民做的每一件事。1999年3月,李元龙回到自己所在的长庄村当起了村支部书记。2024年3月,长庄村和附近的大泉村合并,成立新的大泉村,李元龙仍然担任村支书。不管是“长庄”还是“大泉”,都地处山区,长年受旱,吃水、行路,成了村里的难题。人均年收入不足2200元,村集体经济是个“空壳”,还欠了30多万元的债务。
怎么让群众富起来?李元龙寝食难安。村民李文兵家穷,又没什么技能。李元龙借给他500元钱让他养羊,连做羊圈的竹子都替他准备好,当年李文兵的收入就达到6000多元,成了村里的富裕户。李元龙经常对村民说:“靠种田是发不了家的,想致富,就要走出大泉去闯闯。”他四处奔走联系,前后介绍近千名村民到外地打工,每人月收入都超过千元。
他四处联系,筹集资金,修建电站,整理土地,想方设法还了18万元欠债。如今,全村的人均年收入已经达到4200元。
要上缴农业税,他一户一户苦口婆心地做工作,看到谁家有困难,他掏出自己的钱先垫上。真心换真心,村民们被感动了。此后,村里税收的上缴率在全镇始终第一。
„„一心为民的真诚举动,换来的是身后村民们的无限感佩与无尽思念:
徐庄组村民刘家平告诉记者:“每年灌溉期,看水都是最苦的活。以往,村里都让每家摊点钱,雇人日夜看水。我记得1998年,每亩田的放水费用自己要掏93元,到1999年,李支书将这个费用降到每亩35元。原来,他和村长阚和平把看水任务包了,日夜骑着自行车在田里跑,一干就是二十几天。别人家的秧都栽上了,他们家的秧苗,总是最后一个才栽好。” 黄涧组村民沈志强说:“李支书是个好人啊,他这一走,村里哪个不伤心、哪个能舍得啊!我们组里有对小兄妹,父母双亡,李支书不知跑了多少趟,帮两个小孩申请列进小五保。后来还送男孩去当兵,让小女娃在泉水上小学,学费全免。这全是李支书帮着办的。” 村民于洪荣:“前年抗旱期间,村里一条渠塌了,李支书带着我们 4 和村委会干部从下午5点一直抢修到夜里12点。他那时的身体已经不行了,可扛的麻袋比谁都多。修好后,他让我们回去休息,自己却带着几个干部守在渠道上„„在南京治病期间,我们几个村民组长去看望他,他对村里的事问长问短,特别提到了旧泵改造的事,一再叮嘱我们要把事办好„„我知道,他放心不下„„”
„„去年10月13日,李元龙晕倒在村里;几天后,在省人民医院被查出是胃癌晚期。
“他一直觉得自己能好。躺在床上时,他总对我说:‘哪天让他们领我到村上转转,看看乡亲们怎么样了。我还拿着工资呢,总这么躺着不是个事啊!’”说到这,妻子李平再一次泪如泉涌。“我说:‘元龙啊,你怎么就这么迂呢!你就不能为自己想想?’”
今年8月23日,阚和平和4名村组干部一起到李元龙家中看望他。没想到,他竟当即提议,就在他的病床前开个支部扩大会。为了不使李支书“扫兴”,几人就搬来板凳坐在李元龙床前。阚和平说,当时支部会的讨论一直进行了两个多小时,他们都怕李元龙的身体撑不住,几次提出“休会”。可李元龙说:“没事,我挺得住,村里有些债务的事,还得给你们交代一下,我不放心!”此时李元龙已生命垂危。借着这次特殊的支部会,阚和平轻轻凑到李元龙床前,说:“李书记,村里想给你补助2024元医药费和交通费。你看,你还有什么要求,尽管跟我说。”李元龙的声音微弱而坚定:“不用给我特殊补助,我不想再给组织添麻烦。”
8月27日,在与癌症抗争了10个半月后,李元龙与世长辞。好些天过去了,村民们都还在默默承受亲人离世般的悲痛。“当好村民满意的村官”——李元龙生前的愿望,在村民们悲伤追念的眼泪中得到了印证。
第三篇:补充协议(李星君)
补充协议
甲方:临沂市罗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乙方:李星君
鉴于:2024年8月12日,甲乙双方就甲方开发的溪水园16号楼102房(以下称该房)签订了《商品房预售合同》,总房款为2035885元,合同约定付款方式为分期付款。乙方已支付首期款1000000元,尾款1035885元双方约定由乙方于2024年8月31日前付清。为了保证该房尾款在约定日期内偿还完毕,甲乙双方在《商品房预售合同》的基础上,本着平等、自愿、公平、诚实守信的原则,签订本补充协议,以兹双方信守:
一、乙方有义务按照《商品房预售合同》的约定按期足额支付该房余款。如逾期偿还的,甲方有权收取违约金,同时有权解除合同,将该房另售,乙方有义务配合办理相关手续;如因乙方原因导致解除合同的相应手续无法办理的,本补充协议将作为到房产局办理解除备案的依据。
二、本补充协议作为《商品房预售合同》的一部分,与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本协议一式二份,双方各执一份,具同等效力。
三、本补充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自双方全部权利义务履行完毕之日起效力自行终止。
甲方:临沂市罗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乙方: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签约人:
签约日期:
第四篇:李龙作文
话题:取与舍
马嵬悲歌
微云起兮,云飞扬。天上,有一颗流星划过。
我掩面,泪已深。眼前的佳丽终究是化作了一团尘土。再没有了深夜里的琵琶独奏,没有了春霄的羽衣霓裳。寒冽的秋风打湿了我的双眼,我无奈,也无悔于这一次生死的决择。
一
那一年,牡丹红遍。
你本来可以安安静静地做我最宠爱儿子的王妃。但是一切,都在那一夜里,悄然无声地改变。
回眸一笑,你尽态极妍。堪绝千古的容颜让那三千佳丽黯然失色。没有矫作,没有瑕玼,你的银铃笑语不由地吹暖了我的心房,你的一举手,便挣起了我的整个宇宙。
我爱我的皇子寿王,我也爱你。当你被我送进尼姑庵,当你迈着绝世的步伐走进了我的后宫,一切,都已无可挽回。
牡丹花盛,洛阳红。悠远的长安传来历史的回响。我为了取得你,舍弃了父子义,后宫心。可是我无悔,真的。
二
作为一手打造开元盛世的君主,我固执地认为一切已经足够。一代明君,难道不能像寻常百姓一样,享受到真正的爱情了?一车车的鲜荔枝涌入皇宫,一次次地赐浴华清,我总是尽最大努力使你得到满足。
“长安回望乡成堆,山顶千层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长安的宫中留下了你的笔影,我也倍感幸福。
“春宵苦短月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宣政殿的大臣千呼万唤,我却无运于衷。
我放弃了成为千古一帝的机会,却留住了你的心。
三
直到那一天。喧天的金鼓震响了中国大地,茫茫的国土尸横遍野。仓皇的出奔让你带上了泪眼,我轻轻地举袖,拂去你眼角的一点黯然。
风亦雨,雨亦风,长夜无声,唯有流星划过天空。我轻轻地吟道,却不期泪水已肆意流淌:“环,我爱你,真的。”
掏出白练,一切已无可挽回。我爱你,可我也要大唐的江山。回马。遥望,我知道,再也不会有了那动人的容颜,再也不会有了霓裳的绝唱。二十年的恩恩爱爱从此断绝。挥手,别离,一切的一切,都在我这个注定终生最沉重的一晚,飘然远去。
我庆幸,这个天下终是姓李而不姓安;我沉痛,这一晚,我失去了爱情,也失去了成功。但我决不后悔。我放弃了你,却为千千万万的人留住了整个大唐的江山。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
——悼王勃
你出生于初唐之时。耳濡了华夏的灵光;名添于四杰之首,你目染了世人的景仰。当你凭栏一笑腑望着历史的山河,我看到了那一句话:腹有诗书气自华。
壮哉,子安!当你饱读诗书,上京求职,那一路的春风马蹄见证了你的辉煌。你狂放,你不羁,你平步青云,你光照历史。二十岁的年华即大放异彩,无数的诗篇挥洒着风发的意气。满腹的经纶幻化成笔尘的荡气,在文学的舞台上,奕奕生辉。
快哉,子安!笔下一点,就是历史的光辉;悠然一笔,就是千古的奇文。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不知感动了多少人的心灵,一曲“落霞与弧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引起了多少的向往。“闲云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你的少笔让世人回味;“渔舟唱晚,向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你的名句千古流传。旁征博引,谈笔风生,大笔一挥,壮哉子安!
悲哉,子安!一篇《滕王阁序》让天下为之动容,而你的凌云之气却冲不丰世俗的官场。一道令世人挥泪的檄文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却使你由一介意气风发的书生变成了一个令人叹惋的迁客。你一挥手,告别了一抹夕阳;一回身,离开了世人听官场。那一步迈得如此的坚定而自然,那一刻,我看到了文人之气、文人之魂。
于是,你南下。昔日的光浑掩盖不了失落的背景,孤寂的身影随着失意踏上了滕王阁。然而,我们看到的不是失落,不是怅惘。当你信手接过阎公手中的文房四宝,我们知道,一篇千古名作正在诞生。
畅哉,子安!幸哉,子安!绝哉,子安!文不加点,一气呵成。接过别人不敢接的笔,走过世人没有走过的路。八斗的才华在瞬间喷薄而出,足以使屈公仰视,子建失容。饱读的诗书让你有了无双的大气,一曲骈文铸成了举世的辉煌。
哀哉,子安!惜哉,子安!痛哉,子安!失足落水的不止是一个二十六岁年轻有为的文人,更是一个文坛上的奇迹,一代天骄的霸气,一世奇才的豪气,一国诗书的壮气!天,亦无颜,日,亦无光。那一刻,中华文学史之殇,足以使风云变色,举世纵容。
腹有诗书,气自华!呜呼子安,生死永别!再读《滕王阁序》,我挥泪写下: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尚飨!
第五篇:李晓龙 导师
李晓龙 导师
李晓龙先生拥有丰富的团队管理经验和培训经验,熟悉团队管理培训技能和沟通技巧,能将团队工作流程和沟通技巧融入到实际的培训中,使学员们感同身受;工作中有高度敬业精神和强力的责任感。李晓龙先生能够充分融入整个团队中,充分的调动参训人员的热情、善于倾听,能够准确理解他人的观点,整个培训能够给学员带来很深的触动,培训效果明显。
李晓龙先生曾担任湖北某日用品公司营销总监、义乌某百货贸易公司总经理、浙江大学EMBA总裁研修班金华教学点主任、义乌某拓展训练公司总经理等职位。曾在杭州、上海、重庆、宜昌…等多座城市进行培训,服务了浪莎集团、商城集团、太平洋人寿保险、平安保险、上海环贸科技、银泰百货、娜娇婷袜业、浙江凯信酒店、安利公司、天使汽车美容(国际)有限公司、香港煊业传媒、浙江正味食品、蜜蜂集团、广州亿动体育用品等五百多家团队,使这些团队凝聚力、执行力得到显著及持久的提升,令企业创造出卓越的业绩。
李晓龙先生的培训采用国际先进的互动体验式教学,把学习变成游戏,把游戏变成力量。根据企业的需求量身定做一套专业、系统的训练计划。通过各种心智体验式训练,最终使受训者调整状态,激发行动力,团队凝聚力增强,忠诚度更高,齐心协力、全力以赴开展工作,使业绩得以提升。
现为义乌领秀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培训总监、【卓越领秀智慧特训营】课程导师、高级拓展培训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