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万书网,千万量级范文库任你选!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二号文库

高三历史二轮专题测试:中国现代史专题训练2(推荐)

说明:文章内容所见即所得,本站下载的DOCX文档与页面上展示的相同。如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客服QQ:4084380 发送本文地址给客服即可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本文地址:https://www.wanshu.net/fanwen/a2/414570.html

第一篇:高三历史二轮专题测试:中国现代史专题训练2(推荐)

山东省青岛市第二中学2025届高三新课标历史二轮专项突破测试卷(含解析):中国现代史专题训练2

一、选择题

1.(2025年11月广西百所高中17题)1950年颁布的《土地改革法》第一条总则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表明土地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B.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C.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D.适应“一五”工业化需要

2.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邀请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典礼。同年12月,毛泽东会见斯诺时表示:“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图一)。1975年12月,毛泽东主席会见了福特总统及其夫人和女儿(图二)。从图一到图二的历史时期内,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外交活动有()

①中国释放出与美国和解的信息 ②中日邦交正常化

③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 ④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并且与美国正式建交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

3.(2025年11月福州市八县高二期中)歌曲 《 走进新时代 》 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引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歌词内容,分别对应了我们中共的三代领导人,以三代领导人为核心所形成的理论成果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下列的哪次会议确定的()

A.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 B.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C.遵义会议、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D.中共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六大 4.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许多春联折射出了历史的变迁,内容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判断以下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

①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②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③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①③② D.②①③

5.台湾诗人于光中的《乡愁》吟道:“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早日结束两岸分离局面,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下列哪份文件阐述了这一构想?()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 B.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C.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D.1984年《政府工作报告》

6.(2025年1月吉安市期末质检6题)下面两幅新闻照片,见证了国共两党领导人的两次历史性握手。这两次历史性握手之间相隔了多少年()

A.40年

B.50年

C.60年

D.70年

7.2025年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将在北京召开,至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走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创立于()

A.1949年 B.1954年 C.1956年 D.1958年

8. “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一是袁隆平。”袁隆平的突出贡献是

A.提出并参与863计划 B.以毕生经历投入核试验的研究 C.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 D参与“银河一号”计算机的研制

9.本世纪初, 加强了我国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合作,成为我国外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历史成果是()

A.发展与东南亚联盟友好关系 B.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经济活动 C.成立多方互赢的上海合作组织 D.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 10.(福建文综19题)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1.(2025年4月宣城二模17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5—2025年)》指出:“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以下教育思想或措施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①“有教无类” ②颁布《九年义务教育法》 ③“三个面向”思想 ④发展希望工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2.(2025年1月福师大附中高一期末29题)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并成功运用于对香港问题的解决。“一国两制”的核心问题是()A.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的社会制度不变 B.一个中国和祖国统一

C.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D.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以保留军队

13.(2025年上海高考历史)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

A.推行了土地改革 B.组织了人民公社 C.实施了“一五”计划 D.发动了“大跃进”

14.“八亿人口八个戏”反映了“十年**”对文化艺术的摧残,“八个戏”属于()A.歌剧

B.话剧

C.大型音乐剧

D.京剧 15.双百方针遭到破坏的根本原因是 A.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B.文化大革命的开展

C.左倾错误的影响 D.学术问题被当作政治问题看待

二、非选择题

16.(2025年4月天津市河北区一模12题)(20分)民主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实现国家统一、振兴中华而殚精竭虑的一生。

——胡锦涛《在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孙中山先生为争取近代中国的民主自由作出了哪些贡献和努力?(14分)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2)根据材料二,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建设成就。(4分)20世纪90年代,中共完善民主制度的典型做法是什么?(2分)

17.(2025年1月宁夏会考22题)材料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批准在广东、福建两省的个别地区建立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改革开放三十年》

材料二: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国家又把几个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已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开放体系。───《改革开放三十年》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我国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的名称。(4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1985年开辟的几个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名称(4分)(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2分)

中国现代史专题训练2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解析: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是1954年,与美国正式建交是1979年。D 从材料中可以直接读出中美和解的信息,中日邦建正常化是在1972年,也在这个时期内,故①②正确。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是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不在这个时间内,故③④错误。

3.B 4.A 5.D 解析:20世纪80年代,为实现国家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后写入了198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6.C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毛泽东与蒋介石重庆会谈是在1945年;而胡锦涛与连战北京会谈是在2025年,相隔整整60周年。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7.B 解析:1954年,中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8.C 9.C 解析:注意时期限制:本世纪初和国家条件限制:俄罗斯和中亚国家。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10.C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的时间“1984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扩大企业自主权。

11.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教育政策。题干材料主要强调教育要公平。而“三个面向”思想是教育的现代化主张,不符合题意,可排除③;“有教无类”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九年义务教育法》和希望工程有助于困难群体接受教育,故正确答案为C项

12.B 解析:简单识记。ACD均只涉及台湾而未提及香港、澳门。

13.C 解析:此题考察第6分册第18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内容。题干的材料在课文小字中出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开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体现为一五计划。

测量目标:历史知识/知道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评价;材料处理/提取图片、表格、文字等材料中提取的信息。考试内容: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化三改造”。分析:题干材料的主旨是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的经济状态是:重工业基础极其薄弱!那么为改变“这种状态”中国政府的举措是制定和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简称为“一化三改”的“一五计划”。14.D 解析:“八个戏”属于京剧样板戏。

15.C 解析:双百方针遭到破坏的根本原因是党的指导思想路线受到左倾错误的影响。

二、非选择题

16.(1)通过暴力方式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4分)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用法律形式否定了独裁专制的君权,赋予国民自由权利;(4分)面对北洋军阀的独裁复辟,领导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2分)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促进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4分)(2)中国共产党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并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行使权力。(4分)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2分)17.(1)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分)(2)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4分)(3)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或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2分)

第二篇: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提升训练(五)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提升训练

(五)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

班级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

1.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下列中国古代发明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宋代科技成就是

A.地动仪B.造纸术C.雕版印刷术D.指南针

2.被马克思誉为“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的我同古代重大科技发明成果是

①造纸术②火药③指南针④印刷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公元一千年前后到16世纪后期,我国下列文化现象在世界上地位反差最大的是

A.科学技术B.文学艺术C.哲学思想D.宗教文化

4.(09泰州二中期中)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传人欧洲,加快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步伐。“替宗教改革开路”的发明是()

A.指南针B.火药C.针灸疗法D.印刷术

5.(09南师附中调研)下列诗句,属于楚辞的是

A.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B.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C.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6.民国时期,爬长城、逛颐和园、去梅兰芳家是当时老外来中国最向往的三大传统项目。印度诗人泰戈尔,荷兰国王古斯塔夫,美国电影明星范朋克都去过梅家。梅兰芳是由于唱京剧而闻名于世。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它主要是由D

A.元杂剧发展而来的B.北京地区剧种演化而成的C.流行于北方的剧中融合而成的D.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7.孟玉楼丧夫后要改嫁,亲戚及乡邻都赞同,“少女嫩妇的,你拦着不教他嫁人,留着他做什么?”(据明中后期小说《金瓶梅》)你认为上述记载

①是当时人所写,可直接作为珍贵的史料使用

②不具备史料价值,因为小说不是社会真实反映

③去伪存真,考证无误后,可作为史料使用

A.①正确,②③错误B.②正确,①③错误

C.①③正确,②错误D.③正确,①②错误

8.鉴于社会上的孔子像多种多样、形象不一,甚至还有神化或丑化孔子形象的现象存在,中国孔子基金会决定征集“孔子像标准设计方案”,要求他的画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他最可能模仿的是:

A.顾恺之B.王维C.吴道子D.朱耷

9.以下文学作品创作风格属于现实主义的是

①《诗经》②“三吏”、“三别”③《西游记》④《红楼梦》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0.“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老天不肯辨清浊,好和呆没条道。善的人欺,贫的人笑,读书人都累倒。”这是什么文体

A诗经B楚辞C宋词D.元曲

11.(09浙江温州调研)《大众日报》在2025年11月8日刊登了一篇《关公何以战秦琼》的文章,说的是中央电视台“中国京剧研究生班十年汇报演出”的节日《蔺相如》(战国)中的布景道具问题。请你判断符合史实的是

A.蔺相如府中厅堂上悬挂着一幅山水画

B.厅堂楹联上有草书写的古诗

C.渑池会上秦王和赵王用青铜器皿喝洒

D.书写的古诗是杜牧的《泊秦淮》

12.(2025浙江文综卷,13)中国古代生产和科技在不断进步中,中外交流也十分频繁。下

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耕作技术大体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耦犁、一牛挽犁的发展过程

B.纺织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麻、丝、棉花

C.指南针在明清时期经由海路传入阿拉伯

D.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到西方

13.(09山东济南调研)右图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形象标识,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对

其解读正确的有

①是中国书法艺术

②体现了中国汉字象形特征

③反映了中国汉字由繁到简的演变趋势

④展示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结合A.①②④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4.(09姜堰中学期终)元代以来,中国绘画色彩由精丽转向清淡。王冕在《墨梅图》中题

写“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从中反映出

画家们对色彩的表意观念,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而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作品色彩

鲜明饱满,带有固有色的理想性描绘特点。导致上述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思想观念的不同B、政治体制的不同

C、绘画风格的不同D、经济形式的不同

15.(2025·皖南八校模拟)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第一集的片头展现了北宋都城汴京日常生

活的繁华景象,此片断取材于当时的一幅著名绘画,该幅画可能是()

A《女史箴图》B《步辇图》

C.《清明上河图》D.《送子天王图》

16.(09山东青岛调研)《清明上河图》以写实的手法记录了古代开封的繁荣景象。下列场

景中不可能在画中出现的是

A.娱乐场所瓦子表演昆曲《牡丹亭》B.小贩挑着烧饼担子沿街叫卖

C.文人骑马出游D.字画铺当街而设

17.(09兴化期中)下列文学作品,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①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②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

③杨柳岸晓风残月

④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8.(苏北四市一调)明清时期的文化与以往相比,具有新的特征。主要表现在①早期反封建的民主启蒙思想应运而生② 适应城市发展的世俗文学小说空前繁荣

③出现了鞭挞封建礼教和批判封建制度的文学作品

④开始把《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9.华丽的活动戏台上,京剧扮相的提线木偶,活灵活现地表现着戏剧舞台上传达的意境和

神韵。以下有关京剧产生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符合当时统治者的口味

②汉调、徽调合流并逐渐融人北京语汇

③艺术家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④“同光十三绝”的努力

A.②③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

20.江苏省作为教育部新课程试点地区,从2025年开始在20所中小学试点开设京剧课程。

学生在受到艺术熏陶的同时还可以增长一些历史知识,主要是因为京剧

A.是兼收其他剧种的长处而形成的B.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

C.继承了古代戏曲歌舞并重的传统

D.将唱、念、做、打有机结合二、非选择题

21.(09镇江三调)有学者认为:明代中叶以后,中国社会已经显露某些民主的、人文的近

代社会的熹微晨光,其在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某些表现就是它的背影。

材料一:明之中叶以后,即嘉靖前后,小说出现得很多,其中两大主流之一的是讲世情。„„

讲世情小说的原因,当然也离不开那时的社会状态。„„这种小说,大概都叙述些风流放纵的事,间于人间的悲欢离合之中,写炎凉的世态。最著名的是《金瓶梅》。„„

清代底小说之种类及其变化,比明朝比较的多,我现在可以分成四派来说。„„人情派,即

可以著名的《红楼梦》做代表。——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材料二:画上题诗的两幅明清时期的绘画作品

材料三:某校教师研习李贽思想的学习笔记

生活在明朝中后期的李贽对正统的思想进行了大胆的挑战。他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①,也就是说,“理”就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②。他在批判理学家的“天理”

“道心”的同时宣称“自私”是人的天性,他说:“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

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③”他所宣扬的自私在当时的背景下,显然具有反对“灭人欲”的维护个人利益的合理阶值④。他是独具个性的思想家,他的观点具有浓厚的反正统意识,开启了明清之际思想的活跃局面⑤。

材料四:某校教师研习城市发展史的学习笔记

明代中叶以后,手工业和商业繁盛,推动了工商业城市的兴盛,都市中的一些富商往往衣服屋字,穷极华靡,金钱珠宝,视为泥沙⑥。伴随商业的发展,苏州等地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的现象(《明神宗实录》卷361),这表明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至清朝苏州已经是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⑦。与之相随的是,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社会生活亦趋复杂丰富。

回答:

(1)在材料一中,鲁迅讨论的明代中叶以后的小说流派是什么?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概述这一小说流派的基本特点。

(2)材料二是充满士大夫情调的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这类绘画的艺术形式被称为什么?其基本特点是什么?

(3)材料三中,李贽的思想观点具有的最大特征是什么?在他生活的时代,思想界的主流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什么?

(4)综合材料一、二、三,明代中叶以后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的具有近代意义的思想文化倾向是什么?结合材料四,分析其出现的主要原因。

(5)材料三和材料四作为历史叙述,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评价和历史描述的综合运用。请在答案纸上选出与上述四种叙述类型相对应的带有下划线的文字序号。

22.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在《新史学》中称:“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I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

材料二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材料三金阊(今苏州城西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

——(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材料四 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之引证格言、历史无异。

——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瓦子”又名“瓦肆”,它指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

(3)材料二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剧种的形成?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

(4)在新史学理念的影响下,商人、戏曲及民间生活进入史学家的视野,这表明史学研究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提升训练

(五)参考答案

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

一、选择题

1——5DBADA6——10DDDAD11——15CCAAC16——20ACBCB

二、非选择题

2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综合运用的能力,题目跨度大、难度高。答题时审出每问的核心,要注意把材料和所学知识结合起来。

【答案】(1)人情派(世情小说)。描摹人生世情和当时的社会生活(世态炎凉、人间的悲欢离合)

(2)文人画。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或求抒情写意)。

(3)反正统意识。理学(或心学)。

(4)民主的、个性化的、世俗化的思想文化倾向(人文主义的、回归人性和人的生意识的思想文化倾向)。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

(5)历史史料:①③。史料解释:②。历史评价:④⑤。

历史描述:⑥⑦。

22.【解题分析】本题以戏曲艺术发展原因及功能组织材料,以社会生活史的内容探究史学研究的变化,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此类问题的解答注意结合所学知识并认真阅读材料,回答简洁条理即可。第(1)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和再现,可结合材料一中“东京”及所学知识判断。“瓦肆”指的是城市中的娱乐场所。第(2)题应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作答,注意从商业、城市、阶层等方面全面分析。第(3)题的第一问应注意材料中“花、雅两部”的别称;第二问可依据材料概括。材料三体现的是休闲娱乐功能,材料四体现的是社会教化功能。第(4)题可与题目引言中法国历史学家的话相呼应,综合理解作答。

参考答案:(1)城市中的娱乐演艺场所。

(2)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

(3)京剧。休闲娱乐功能,社会教化功能。

(4)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宽。

第三篇:2025-2025学年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计划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计划

高三历史组

为进一步搞好高三历史复习工作,充分利用最后一个学期的时间,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复习质量,努力提升学生的高考成绩,高三历史组全体教师根据高三文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上学期历次月考、统考暴露出来的问题及往届高三备考经验,特制定本学期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和解题能力为核心,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组的集体智慧和力量,扎实抓好专题教学,加强学法指导,坚持高效训练,力争我校在2025年高考中历史学科取得理想成绩,为我校文综整体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专题复习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深化和提高,通过合理设置专题,对历史知识进行新的整合,形成新的知识体系,与阶段特征相联系,总体上构建立体知识体系,依此为基础,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概括归纳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存在的问题

学生在一轮复习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基础知识记忆、回答问题的基本能力、知识体系的构建方面存在问题。我校高三文科共有6个教学班,文科学生基础较差。在上学期历次月考、统考中文科班学生在历史学科方面暴露了一系列问题,如:基础知识不牢固,知识迁移能力差,审题不清,缺乏解题方法,书写不够规范等。当然也反映了教师自身教学的问题,如:教学手段相对单一,课堂效率低下,对于新的教学方法、模式及理念缺乏学习和实践普遍性不够,课堂教学中的针对性不够,尤其是落实不到位。要想在2025年的高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我们任重而道远,学生基础需进一步加强,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三、专题复习基本思路

1.继续研究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

第一,形式小而灵活,视野宽阔;第二,注重对历史学科主体内容的考查,以史料创设新情境考查三维目标;第三,呈现出以“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和文明史观点”为核心内容的价值取向;第四,联系实际,不回避热点,具有强烈的时代感。2.提防专题复习容易出现的问题

一是专题划分不科学,大而空;

二是流于重复教学,只简单整合或概括,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三是过多注重教师讲解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讲与练脱节;

四是搞“题海战术”,“就事论事,就题论题”;

五是不能正确处理专题资料与课本的关系,“抓了专题丢了课本”。

四、专题复习策略

(一)巧设专题,注重梳理,形成新的知识网络

1.依托教材,对相关的基础知识重新梳理和整合,构建专题知识体系。2.构建问题体系,开拓思路。

3.把握专题特征,揭示历史发展规律。

科学确定专题,“以大划小”,大专题体现文明史观、整体史观、近代化史观等,小专题则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体现切口小、视野大、程度中、知识全的特,做到“以小见大”,实现从宏观到微观的整体思维过程,对提高复习效率大有益处。

(二)抓课本主干知识,夯实基础突出重点

“心中有书”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数”是指历史主干知识、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历史概念。在第二轮复习中,提高学生自觉读书的意识,引导学生掌握主干和重点。这一目的主要通过学案完成。二轮复习学案的编制首先应该立足于学情和考情,以考试说明为指导,教师对各种资料加以取舍、整合,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包括学生预习、课堂探究、课堂检测、课后练习等部分,通过课前的预习部分、课后练习部分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复习,梳理相关考点,抓课本夯基础。让学生具体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地图、插图、年表、查大事,树立时间观念。教师精讲、师生探究线索、阶段特征、概念、评价等,突出重点。

(三)讲练结合,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1.学生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基础知识掌握薄弱。

(2)不会利用试题给定的条件和要求审题,忽视试题设置的时空条件;忽视题目的设问要求,随意变更问题方向。(3)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较差,文字阅读能力较差;不能最大限度的获取和利用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2.解题能力训练应包括两个题型(单项选择题、材料问答题),四个重点环节(审题、解题思路、理论切入点、答题规范化)。

3.规范化要求

(1)形式上要段落化、提示化、序号化、整洁化。(2)答案内容上面全、点齐、话简。

(四)关注热点问题,注重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的联系

目前文科综合中的历史考试经常以热点、焦点、问题生成,隐性介入考查历史知识。要关注现实问题,但要突出历史学科特点,形成与之相关历史知识网络,而不是就热点而复习热点。如2025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等周年纪念热点问题。长效热点问题:全球化史观、现代化史观、整体化史观、多样化史观等。(1)国家统一,民族振兴是历史教学的始终热点话题。

(2)中国的“三农”问题为代表的民生问题,越来越受到世人关注,城乡差别、农民工问题、农村体制改革都需要认真对待。

(3)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规定,充分体现了国家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社会重视。

(五)注重专项训练

继续延续一模考试前的专项训练模式,针对选择题有效信息提取不全的问题、选择题事件、时间记忆不扎实的问题、非选择题审题不会利用关键词的问题、学生易错题、重点热点问题等,定时定量训练,集中突破,提高效果。

做到“五个必须”:(1)讲必练:克服随意性;(2)练必批: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3)批必评:讲解具有针对性;(4)评必纠:落实;(5)纠必查:内化为学生的能力。

(六)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

(1)固定时间集体备课,重点讨论:学情了解情况、总结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何解决?各教师对专题的理解和把握的方向,总结不同意见,形成整体思路。专题教学中出现的教学问题,解决措施?汇集各种高考信息,整合利用。落实学部各种规范化要求等。

(2)利用办公室集体办公的优势,随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突发问题,真正做到为学生解决各种后顾之忧,安心备考。

(七)明确专题梳理课课堂模式基本环节:

1.环节一:明确目标、把握考情——课标分解、命题点搜索,主要通过近三年新课标要求下的各省高考试题为例,精选不同的知识点,让学生通过题目切身感受高考的要求。通过以上各类高考题的总结,参考课标和《考试说明》,可以分析出:第一:高考考点:宗法制、分封制、始皇帝、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内阁、军机处、监察谏议制度、选官制度。第二:命题点:台湾国民党高层多次赴大陆拜祖归宗、清明节祭祀祖先等考查分封制、宗法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构建和谐社会对应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从文明史观角度认识中央集权制度、选官制度、监察制度,理解从专制人治到民主法治的发展。

2.环节二:构建整体网络,做到理清框架了然于胸,以学生自主梳理

为主,教师点拨。

3.环节三:主干知识系统化,纵向梳理、横向整合,把零星的知识串珠成链,以学生自主梳理、基础记忆为主。

4.环节四:重点问题明确化,教师点拨历史概念、阶段特征、发展规律、重难点问题、总结性问题。

5.环节五:热点命题情景化,利用所学知识贯通古今,扫描热点。

6.环节六:专题训练经典化,以近四年各地高考题、近两年各地高考模拟题为例,限时限量检测,归纳方法。

在课堂梳理过程中,始终把握“三放与三不放”。一放:放手学生练习;二放:学生动嘴讨论;三放:课堂师生交流。一不放:基础训练落实;二不放:认知冲突出现;三不放:即时生成问题

五、教学进度

第1周 一轮收尾巩固练习

第2-10周必修一、二、三综合通史复习第11、12周 选修一复习

第四篇:2025-2025学年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计划

2025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

1、巩固第一轮复习效果,进一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形成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

2、提高考试大纲要求的阅读、提炼、概括、分析、比较、迁移、阐述、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适应文综考试的要求。

3、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特别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练习,进一步引导学生规范答题。

二、复习措施

1、深入研究考纲及近年高考题目,把握高考命题趋向,做到复习有的放矢,增强复习的实效。

2、合理划分好专题。专题的划分既要考虑到知识点的完整性,又要兼顾到高考改革和新课程改革的方向。

3、备课组分工合作,集体备课,加强学习与交流。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专题复习应集全组之力,集体备课,各位老师应对照自己的任务安排,认真备课,在上课前三天拿出教案和试题。同时备课组内部多听课,多交流。

4、实施分层教学。A、B层次班级要求复习完全部专题,并且在A层次创新各种形式,加大培尖力度。C层次主要是让学生多看教材,扎扎实实搞完第一轮复习,选取几个重点专题讲述。

5、提高课堂效率,杜绝“满堂灌”。专题的知识梳理,不能由老师包办,要求学生紧扣教材,在老师的布置下,课前或课堂上完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规律性问题,得出结论,从而使基础巩固和能力培养同步进行。

6、加强综合备课组活动。在热点专题探讨、文综考试组题、学生情况分析、综合考试方法等方面加强与政治、地理备课组的合作。

7、加强文综考试方法的指导。

8、练习、考试合理安排。要精选题目,认真批改,细心总结分析,有针对性地讲解,提高练习、考试的效果。

9、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注重缓解学生压力,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加强对学生答题规范性的指导。

三、时间安排

3月26日——5月15日学科内专题复习5月15日——5月20日热点专题复习5月20日——6月初查缺补漏

四、学科内专题划分

1、民主与法制建设

2、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3、民族关系、国家统一与中国近代的半殖民地化

4、“三农”问题的历史沉思

5、手工业的发展与经济近代化

6、国共两党的发展历程及两党关系

7、中国的对外关系

8、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

9、城市化进程和区域经济

10、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11、和平与发展

12、中外科技、文化的发展历程

五、热点专题划分

1、区域经济发展(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西部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

2、农业税的免除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科学发展观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

4、祖国统一与台湾问题。

5、大国关系(中日关系)。

6、能源问题。

7、周年问题。

第五篇:高三历史组二轮复习计划

2025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计划

玉都中学高三历史备课组

一、复习目标

1、巩固第一轮复习效果,进一步夯实学生基础知识,使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

2、提高学生的阅读、提炼、概括、分析、比较、迁移、阐述、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适应考试的要求。

3、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特别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练习,进一步引导学生规范答题。

二、复习措施

1、深入研究考纲及近年高考题目,把握高考命题趋向,做到复习有的放矢,增强复习的实效。

2、合理划分好专题。专题的划分既要考虑到知识点的完整性,又要兼顾到高考改革和新课程改革的方向。

3、实施分层教学。重点学生要求复习完全部专题,并且创新各种形式,加大培尖力度。一般学生主要是让学生多看教材,扎扎实实复习基础知识,选取几个重点专题讲述。专题的知识梳理,不由老师包办,要求学生紧扣教材,在老师的布置下,课堂上完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规律性问题,得出结论,从而使基础巩固和能力培养同步进行。

4、课堂练习、考试合理安排。精选题目,认真批改,细心总结分析,有针对性地讲解,提高练习、考试的效果。

5、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注重缓解学生压力,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加强对学生答题规范性的指导。加强考试方法的指导。

三、时间安排

3月16日——5月15日学科内专题复习

5月15日——5月25日热点专题复习

5月25日——6月初查缺补漏

四、注意的问题

1.在看书的过程中要做到选择性,重点看自己的薄弱环节,要注意知识问题化,做到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相互联系。

2.老师讲解一般不再简单的重复知识,因此听课时要做好记录,对照记录仔细思考。

3.在做题过程中要做到严格要求,一次训练要有一点提高。

4.对以前做过的题目里面的错题,典型题认真反思,归纳犯错类型,在训练中要时刻提醒自己,争取尽快改正。

高三历史二轮专题测试:中国现代史专题训练2(推荐).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本类热门推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