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高考化学学科总结二号文库
- 2025年高考化学学科总结二号文库
- 医学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对策(5篇范例)二号文库
- 重庆市巴南区2025年公开招聘教师拟聘用人员公示二号文库
- 创先争优破解难题主题活动实施方案二号文库
- 推动学校工会工作创新发展思路(五篇材料)二号文库
- 中小学教师全员岗位职务远程培训总结二号文库
- 师德修养小结二号文库
- 2025-17上学期教研总结结二号文库
- 乡镇法律进校园活动方案二号文库
- 2024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全真模拟试卷-中大网校二号文库
- 师爱,师德之魂(演讲稿)二号文库
- 初中思品校本研修活动方案二号文库
- 裴卫东感悟二号文库
- 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总结报告二号文库
- 教研组教学教研工作总结二号文库
- 一年级第二学期英语第14周家庭作业二号文库
- 大班数学《好玩的立方体》二号文库
- 技术指导工作总结方案(五篇模版)二号文库
- 2025内部篮球赛活动总结二号文库
- 农技推广站2025年度工作总结二号文库
-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阶段性工作总结二号文库
- 小学毕业班家长会发言稿二号文库
- 五年级一班下学期健康教育总结二号文库
- 2025-2025教导计划二号文库
- 七年部工作总结二号文库
- 学校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总结二号文库
- 幼儿园教育改革情况总结二号文库
- 科研部总结二号文库
第一篇:特殊教育学模拟试卷与答案
模拟试卷
模拟试卷A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特殊儿童 早期干预 随班就读 个别化教育计划 听力障碍
二、判断改错(每小题4分,共40分)判断以下表述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不正确的,请在()内打“╳”。每题判断2分,修改2分
1、(╳)失神性发作称之为癫痫大发作。
2、(╳)肢体障碍就是指四肢残缺。
3、(╳)个体间的差异是指人的个性化。
4、(╳)智商低于70的儿童是智力障碍儿童。
5、(╳)特殊教育就是针对残疾儿童的教育。
6、(╳)视觉障碍的儿童通过放大镜进行学习。
7、(√)全纳教育应该在教育的过程中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
8、(√)发声障碍就是指嗓音障碍。
9、(╳)手语就是聋人常用的手势语。
10、(√)所有学习困难的儿童智力都是正常的。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特殊儿童义务教育的安置方式。
2、简述产生情绪障碍儿童的家庭因素。
3、简述生态学模式在特殊教育中的运用。
四、论述题(16分)
结合实际教学工作,举例说明自闭症儿童的特征。
模拟试卷B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特殊需要儿童 全纳教育
智力障碍(中国)手语 自闭症)内打
二、判断改错(每小题4分,共40分)判断以下表述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内打“√”,不正确的,请在()内打“╳”。每题判断2分,修改2分
1、()听觉障碍儿童由于听觉器官受损,势必造成哑。
2、()学习障碍的学生就是差生。
3、()脑瘫是病弱的一种表现。
4、()个体内的差异是指人的多样化。
5、()我国2025年第二次抽样调查残疾标准规定低视力的最佳矫正视力在0.05以上。
6、()语言障碍可分为语言发展迟缓、声音障碍和语流障碍。
7、()特殊教育就是要针对教育对象的个别差异开展教学。
8、()“兔子跑了”读成“肚子饱了”,这是构音障碍中的扭曲错误表现。
9、()语言发展迟滞就是指不会说话。
10、()随班就读就是在最少限制的环境中学习。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迪诺的特殊儿童的“瀑布式安置体系”。
2、简述随班就读原则。
3、简述听障儿童的感知特点。
四、论述题(16分)
结合实际教学工作,谈谈个别化教育计划的意义。
模拟试卷C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特殊教育 个别差异 视觉障碍 早期干预 手语
二、判断改错(每小题4分,共40分)判断以下表述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内打“√”,不正确的,请在()内打“╳”。每题判断2分,修改2分
1、()残疾人就是指心理、生理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的人。
2、()言语障碍包括构音障碍、失语症和发音障碍。
3、()视觉障碍的儿童通过放大镜进行学习。
4、()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弱智学生,每班以2人为宜。
5、()智商低于70的儿童是智力落后儿童。
6、()我国2025年第二次抽样调查残疾标准规定听力残疾一级,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81dBHL以上。
7、()癫痫是肢体障碍的一个类别。
8、()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都具有弥漫性不愉快心境或抑郁。
9、()学习障碍的学生就是差生。
10、()随班就读就是在最少限制的环境中学习。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资源教室方案的特点。
2、简述全纳教育的支持模式。
3、简述多动症的表现。
四、论述题(16分)
结合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谈谈你对我国特殊教育未来发展的建议。
模拟试卷D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特殊需要儿童 随班就读
智力障碍(美国2025年版)定向行走
个别化教育计划
二、判断改错(每小题4分,共40分)判断以下表述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内打“√”,不正确的,请在()内打“╳”。每题判断2分,修改2分
1、()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都具有弥漫性不愉快心境或抑郁。
2、()肢体障碍就是指四肢残缺。
3、()脑瘫是病弱的一种症状。
4、()个体间的差异是指人的多样化。
5、()根据听力损伤部位,可以将听觉障碍分为传音性听觉障碍和感音性听觉障碍。
6、()视觉障碍的儿童通过盲文进行学习。
7、()手语就是聋人常用的手势语。
8、()“兔子跑了”读成“肚子饱了”,这是构音障碍中的替代错误表现。
9、()学习障碍的学生就是差生。
10、()语言障碍包括构音障碍、失语症和发音障碍。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特殊教育发展方针。
2、简述多学科团队合作。
3、简述重度情绪障碍儿童的特征。
四、论述题(16分)
结合实际教学工作,谈谈如何在教育中关注特殊儿童的个别差异。
模拟试卷答案
模拟试卷A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特殊儿童:对于特殊儿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理解,是指与正常儿童在各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各类儿童。狭义的理解,专指残疾儿童,即身心发展上有 各种缺陷的儿童。
早期干预:指对学龄前有发展缺陷或有发展缺陷可能的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教育、保健、医疗、营养、心理咨询、社会服务及家长育儿指导等一系列服务的措施。
随班就读:是一种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对特殊学生实施教育的形式。它不是把特殊儿童简单地放在普通班里,而是要创造条件,为特殊儿童提供适宜的教育。
个别化教育计划:是指一份由学校与家长共同制定的针对学生个别需要的书面教育协定,它应记载学生的评定结果,该年度需提供的教育安置、相关服务及教学目标等。
听力障碍:是指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听力障碍,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及言语声,以致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
二、判断改错(每小题4分,共40分)判断以下表述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内打“√”,不正确的,请在()内打“╳”。每题判断2分,修改2分
1、(╳)失神性发作称之为癫痫大发作。
失神性发作称之为癫痫小发作。
2、(╳)肢体障碍就是指四肢残缺。
肢体障碍就是指四肢残缺及躯干麻痹。
3、(╳)个体间的差异是指人的个性化。
个体间的差异是指人的多样化。
4、(╳)智商低于70的儿童是智力障碍儿童。
智商低于70,且伴有适应行为障碍的儿童是智力障碍儿童。
5、(╳)特殊教育就是针对残疾儿童的教育。
特殊教育就是针对特殊儿童或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教育。
6、(╳)视觉障碍的儿童通过放大镜进行学习。
低视力儿童通过放大镜进行学习。
7、(√)全纳教育应该在教育的过程中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
8、(√)发声障碍就是指嗓音障碍。
9、(╳)手语就是聋人常用的手势语。
手语就是聋人常用的手势语和手指语。
10、(√)所有学习困难的儿童智力都是正常的。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特殊儿童义务教育的安置方式。
(1)特殊教育学校
指由政府、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的专门对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的机构。招收适合在校学习的义务教育阶段学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特殊教育学校的学制一般为九年一贯制。目前,大陆地区的特殊教育学校主要有三类:盲校、聋校和培智学校(辅读学校)。(2)特殊教育班
指在普通学校、儿童福利机构或者其他机构附设的残疾儿童、少年特殊教育班,招收义务教育阶段学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
(3)随班就读
指在特殊儿童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级里就读。
2、简述产生情绪障碍儿童的家庭因素。
许多专家倾向于将儿童、青少年的情绪与行为障碍主要归咎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因为儿童的行为模式受家庭的影响很大,其中较具影响作用的有:
家庭的自然结构。一般认为,家庭的自然结构是否完整,和儿童的情绪与行为有很大的关系,不完整的家庭对情绪与行为得发展非常不利。对儿童的正常发展而言,父母的作用缺一不可。研究表明,缺乏母爱,会使儿童心理上没有稳定感,产生情绪上的障碍,容易表现出孤独、冷淡、粗暴、内向等。
家庭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两个方面。(1)夫妻关系。夫妻关系和谐与否同儿童的情绪与行为发展有着至为重要的联系。夫妻关系紧张、夫妻之间发生冲突,一方面会使孩子感受到心理上的压力、情绪上的紧张,另一方面在不和谐的家庭中,孩子接触到的往往是烦恼、暴躁和不安,甚至是粗暴的行为表现,他们可能会对双亲或其中之一产生厌恶、反感,渐渐地表现出各种不良的行为。(2)亲子关系。亲子关系对儿童的成长尤其是早期过程有非常深刻的影响。亲子关系不融洽,儿童在情感上被忽视或对立起来,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父母的教育方式与态度。有的父母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对孩子过分控制,并顽固地坚持自己的一套,给孩子造成相当大的焦虑。据研究,儿童咬指甲癖及尿床等症状常常便是由焦虑所引起的一种情绪释放。有的父母对儿童过于顺从,过于保护,助长了儿童控制他人、藐视社会的欲望,可能会导致其行为失控、跋扈、反社会等倾向。还有一些父母不切实际地对孩子提出过高的希望与要求,无端增加儿童的心理负担,使他们经常处于紧张、焦虑的情绪之中。此外,父母的教育方式与态度不一致,也会使儿童感到无所适从,有的甚至引发孩子说谎、欺骗、离家出走等行为反应。
3、简述生态学模式在特殊教育中的运用。
生态学模式认为,个体是在真实的自然、社会环境中成长、发展的。个体的发展要受到环境中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一个复杂而又完整的系统。因此,应将特殊儿童置于现实的环境中考察,从他们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从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作用中进行。对特殊儿童的研究应注重个体对环境的双向适应性。因此,生态学的方法不仅仅致力于改善儿童的学习和行为本身,而且强调要改善儿童周围的环境。通常情况下,我们会自然而然地将一个特殊儿童的异常行为归结于他(她)的障碍,事实上,儿童所表现出的行为往往是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累积结果。来自家长、同伴、老师、邻居的态度和反应会直接影响儿童的发展与表现,例如,面对一个有沟通障碍的儿童,疏远的态度可能导致儿童进一步的障碍表现,而积极的、支持性的态度则可能有效地缓解儿童的沟通问题。在特殊儿童的教育中,家庭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特殊教育方案,尤其是特殊儿童的早期教育计划,都涉及到改变家庭环境,帮助家长学会有效的教养方式。
四、论述题(16分)
结合实际教学工作,举例说明自闭症儿童的特征。
自闭症儿童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往障碍;兴趣和行为异常。并举例进行说明。
模拟试卷B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特殊需要儿童:指因个体差异而有各种不同的特殊教育要求的儿童。这些要求涉及心理发展、身体发展、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长期或一定时间高于或低于正常儿童的要求。
全纳教育:全纳教育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学校必须无条件接收学区内所有儿童,并为这些儿童发展所需的教育提供必要的保障。
智力障碍(中国):智力残疾是指智力显著低于一般人水平,并伴有适应行为的障碍。此类残疾是由于神经系统结构、功能障碍,使个体活动和参与受到限制,需要环境提供全面、广泛、有限和间歇的支持。智力残疾包括在智力发育期间(18岁之前),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的精神发育不全或智力迟滞;或者智力发育成熟以后,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的智力损害或智力明显衰退。
手语:手语是手势语和手指语的统称。手势语是聋人利用手的动作和面部表情进行交往的一种表达系统,亦称手势表情语。手指语又称指语,是用指式(手指的格式变化)代表拼音字母,连接若干个指式,可以拼成任何的语言词句。
自闭症:自闭症是一种发展性障碍,这种障碍对言语性和非言语性的交流以及社会互动产生显著的影响,通常在3岁前症状已出现,并会对教育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判断改错(每小题4分,共40分)判断以下表述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内打“√”,不正确的,请在()内打“╳”。每题判断2分,修改2分
1、(╳)听觉障碍儿童由于听觉器官受损,势必造成哑。
听觉障碍儿童听觉器官受损,不一定造成哑。
2、(╳)学习障碍的学生就是差生。
学习障碍的学生不一定就是差生。
3、(╳)脑瘫是病弱的一种表现。
脑瘫是肢体障碍的一种表现。
4、(╳)个体内的差异是指人的多样化。
个体内的差异是指人的个性化。
5、(╳)我国2025年第二次抽样调查残疾标准规定低视力的最佳矫正视力在0.05以上。
我国2025年第二次抽样调查残疾标准规定低视力的最佳矫正视力在0.05至0。3之间。
6、(╳)语言障碍可分为语言发展迟缓、声音障碍和语流障碍。
语言障碍可分为语言发展迟缓、失语症。
7、(√)特殊教育就是要针对教育对象的个别差异开展教学。
8、(╳)“兔子跑了”读成“肚子饱了”,这是构音障碍中的扭曲错误表现。
“兔子跑了”读成“肚子饱了”,这是构音障碍中的替代错误表现。
9、(╳)语言发展迟滞就是指不会说话。
语言发展迟滞就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其言语发育落后于实际年龄的状态。
10、(√)随班就读就是在最少限制的环境中学习。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迪诺的特殊儿童的“瀑布式安置体系”。
对不同的特殊儿童来说,所需要的适当的教育安置环境有所不同,1970年,美国特殊教育专家迪诺(Eyelven Deno)提出了特殊儿童的“瀑布式安置体系”(cascade of services),这个体系由以下几种教学形式组成,即普通学校普通班级、普通学校普通班+额外的教学服务、资源教室、普通学校特殊班、特殊学校、寄宿制学校、在家或住院,这样的安置是按照儿童的障碍程度由轻到重,使儿童所受教育环境的限制由少到多。即通过教育安置的改变或调整,以适应儿童的教育需求。经过多年的实践,这种安置观念仍被广泛地接受。
2、简述随班就读原则。
随班就读的原则是:第一,就近入学。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应当就近入学。在城市和交通便利的地区,也可以相对集中在指定学校就读。第二,区(县)教育部门负责规划。区(县)教育部门应当把特殊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纳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展规划,并把任务落实到乡镇和学校,切实保证儿童按时入学。第三,学校接收服务区的儿童入学。普通学校应当依法接收本校服务范围内,能够在校学习的特殊儿童少年随班就读,不得拒绝。第四,改选适合的安置。随班就读、特殊教育班和特殊教育学校等是公立学校系统中特殊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教育安置形式。
3、简述听障儿童的感知特点。
听觉障碍儿童在感知事物时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知觉信息加工不完整、视觉的优势地位以及缺陷补偿三个方面。首先,知觉信息加工不完整。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直觉的完整性取决于感觉材料的丰富性。由于听觉刺激的缺损,听觉障碍儿童对复杂的事物和环境感知不完整,缺乏听觉信息加工,听觉障碍儿童的知觉信息更多地依赖视觉、触觉和动觉获得,不易形成视听结合的综合信息。这样,听觉障碍儿童知觉信息加工的整体性和理解性受到制约。其次,视觉的优势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各种感觉器官的机能状态都有可能发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当听觉丧失后,视觉在一定程度上在感知活动中处于优势地位。听觉障碍儿童进入学校后,一方面由于长期对视觉的以来和使用,视知觉经验丰富,另一方面通过专门的训练,他们的视觉补偿能力有了较大的发展。第三,缺陷补偿。听觉障碍儿童的视觉、触觉和动觉与正常儿童并无两样。由于听觉的丧失,听觉障碍儿童更多地借助视觉、触觉和动觉等感官来认识世界,并进行语言理解和语言交流。这些感官在听觉障碍儿童的生活中具有重要性,特别是视觉起了主要作用,很多人用“以目代耳”来强调视觉的缺陷补偿作用。
四、论述题(16分)
结合实际教学工作,谈谈个别化教育计划的意义。
第一,教育平等。教育权是一种基本的人权。1948年颁布的《世界人权宣言》第26条中,明确提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教育应当免费,至少在初级和义务阶段如此。初级教育应属于义务性质。”教育平等并非仅指入学机会的均等,使来自不同种族、家庭、不同能力水平的儿童均能享有平等的入学机会,而是更进一步重视教育过程的机会均等,努力使儿童接受一种最适合其发展的教育,这就意味着在教材、教法、课程以及评价方式等各个角度的权衡,因此,个别化教育计划有助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平等。
第二,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本质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需要、优势、弱势和已有的知识基础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不同的措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特殊教育对象由于障碍类别、障碍程度、发展过程以及所处环境等的诸多因素的不同,其身心发展水平表现出其较大特殊性和差异性。因此,教育、教学中要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特殊措施,以适应每个学生的需要。IEP根据不同特殊儿童的需要设计不同的教育方案,也根据该儿童的内在不同能力设计最适当的教学计划,以保证其得到最适当的发展,与此同时,IEP以具体的教学方案,针对儿童的个别需要,实现了个别化教学的目标。
第三,教育绩效责任。教育绩校责任是提升教育效能和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的手段之一。如何评价其“教育产出”,是一直以来令人困惑的问题。但无论如何,对于教育的管理者、投资人以及儿童的家长而言,他们都希望在教育经费的投入之后能够看到相应的教育成效,希望通过对教育方案的评定来评价并提升教育绩效。IEP保证了个别化教育计划的有效执行,能够为教师以及学校的工作成效提供评估的依据。IEP中包括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可以视为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目标,能够促进有效率,有组织的教学,使教学活动不致散漫无章,为教育绩效的评估提供了便利。
第四,家长参与。为使特殊儿童获得适当的教育,家长的参与极为重要。一方面,家长可以提供关于儿童发展的重要的信息,表达自己的意愿,另一方面,家长可以在参与的过程中更多地了解特殊儿童的能力与兴趣,另外,家长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介入特殊儿童的教育过程,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提升教育的效果。IEP方案非常重视家长的参与,包括儿童的评定、教学目标的制定、评价等等。通过个别化教育计划,家长、教师以及其他为学生提供服务的人员共同参与计划的制定与执行,彼此有了更多的沟通。
第五,融合教育。在IEP的制定与实施中,强调特殊儿童应尽可能具有与全体正常儿童共同学习的机会,且在最小受限制的环境下接受适当的教育。
第六,多学科参与。要为特殊儿童提供适当的教育,必须是多学科人员的通力合作,主要包括教育、医学、心理、社会等等,这种多学科合作的思想充分体现在IEP教育方案中。
总之,IEP是当前特殊教育重要观念的综合表现,以目标为导向,以实现教育计划均等为前提,以一体化为重点,以家长及专家参与为要件,以满足个别差异需要为目的,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措施。
意义有以上几点,但在阐述时要结合教学实际举例说明三或四点,不必面面俱到。
模拟试卷C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特殊教育:特殊教育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
个别差异:个别差异包括个体间差异和个体内差异。个体间差异是指不同个体之间智力﹑能力、个性、兴趣等心理特性方面的差异。个体内差异是指同一个体内部内在能力发展的不平衡。视觉障碍: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低下并且不能矫正或视野缩小,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视力残疾包括盲及低视力。
早期干预:是指对学龄前有发展缺陷或有发展缺陷可能的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教育、保健、医疗、营养、心理咨询、社会服务及家长育儿指导等一系列服务。
手语:手语是手势语和手指语的统称。手势语是聋人利用手的动作和面部表情进行交往的一种表达系统,亦称手势表情语。手指语又称指语,是用指式(手指的格式变化)代表拼音字母,连接若干个指式,可以拼成任何的语言词句。
二、判断改错(每小题4分,共40分)判断以下表述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内打“√”,不正确的,请在()内打“╳”。每题判断2分,修改2分
1、(╳)残疾人就是指心理、生理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的人。
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2、(╳)言语障碍包括构音障碍、失语症和发音障碍。
言语障碍包括构音障碍、语流障碍和发音障碍。
3、(╳)视觉障碍的儿童通过放大镜进行学习。
低视力儿童可以通过放大镜进行学习。
4、(╳)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弱智学生,每班以2人为宜。
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弱智学生,每班以1-2人为宜,最多不超过3人。
5、(╳)智商低于70的儿童是智力落后儿童。
智商低于70且伴有适应行为障碍的儿童是智力落后儿童。
6、(╳)我国2025年第二次抽样调查残疾标准规定听力残疾一级,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81dBHL以上。
我国2025年第二次抽样调查残疾标准规定听力残疾一级,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91dBHL以上。
7、(╳)癫痫是肢体障碍的一个类别。
癫痫是病弱的一个类别。
8、(╳)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都具有弥漫性不愉快心境或抑郁。
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不一定都具有弥漫性不愉快心境或抑郁。
9、(╳)学习障碍的学生就是差生。
学习障碍的学生不一定就是差生。
10、(√)随班就读就是在最少限制的环境中学习。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资源教室方案的特点。
资源教室方案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五点:一是资源教室方案是一种暂时性的支援教学。在连续性的教育服务设施中,资源教室的安置,通常是暂时性的,依据学生的个别需要及学习进步的情形进行适时的调整。二是资源教室强调个别化教学。资源教室根据特殊学生的长处和缺陷,拟定个别化教学计划,并着重个别指导或小组学习。三是资源教室具有预防功能。对于具有轻度学习障碍或行为问题的学生,在资源教室中及早地接受辅导,能预防问题向更严重的势态发展。四是资源教室具有统合功能。资源教室在为特殊学生提供服务时,是以学生的整体发展为主,而不只考虑学生残障的补偿。同时对特殊学生提供的服务,需要资源教师与普通教师、相关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家长共同商量决定,不能只由单方面决定。五是资源教室可以减少隔离与标记的不良影响。特殊学生在普通班与正常学生一起上课,并接受资源教室的辅导,这打破了传统的特殊教育分类,减少了标记与隔离。
2、简述全纳教育的支持模式。
巡回指导;资源中心;资源教室方案;合作学习模式等是常见的几种全纳教育支持模式。巡回指导是指组织专家队伍,从一个学校到另一个学校开展评估、提供咨询、提供材料,甚至做一些直接教学的活动。资源中心一般开展以下一些工作:行为评估、提供建议、为教师和家长提供咨询和支持、帮助教师专业发展、帮助家庭训练和家长对残疾的认识;提供特殊材料和设备;帮助寻找地区或国家层次的更专业的中心以及提供更大范围的服务;从事一些有限的直接教学。资源教室方案是一部分时间的支持性特殊教育设施,这种教育服务的提供,通常以普通教育一般的课程为基础,其服务对象为就读于普通班,而在学业或行为上需要特殊协助的学生,其目的是为学生及教师提供教学的支援,以便这些学生继续留在普通班,并在学业或情意方面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无需学生离开教室即可进行个别化教学的方法,它往往通过班级内的同伴指导,即融合班级中的合作学习来完成。
3、简述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儿童的症状表现多种多样,由于病因、年龄、性别、个性、病型、环境及教育等各种因素影响而年轻重不一,症状各异。常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集中困难
容易分心或注意力短暂、很难集中注意是多动儿童的常见特征。这类儿童比一般同龄儿童缺乏专注及贯彻到底的能力,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分心。轻者,对感兴趣的故事或电视等尚能集中注意听讲或观看;重者,对任何事物都不能引起注意,不能自始至终地做完任何一件事。
(2)活动过度
这类儿童似乎有一股用不完的精力,会不断地活动。活动过度通常始于幼儿早期,有的甚至从婴儿时期起就有过度活动。
(3)自控力差,社会适应不良
多动儿童缺乏自控能力,常对一些不愉快的刺激作出过分反应。他们的情绪不稳定,冲动任性,个性倔强,固执,急噪,似乎想要什么就非得到不可。他们喜欢与比自己年幼的儿童玩耍,表现幼稚,缺乏荣誉感,不辩是非,做事不考虑后果,只要不合心意,就会表现出捣乱的行为,有的会因此产生一些继发性的品行问题。
(4)学习困难
多动儿童的智力水平大都正常或接近正常,但普遍表现出学习困难。具体表现为:他们学习成绩低下,常常不及格;或是智力很好,但成绩忽上忽下,波动很大。
(5)动作协调困难
几乎有半数的多动儿童动作协调有问题。有的是平衡方面的问题,有的是手眼协调差。
四、论述题(16分)
结合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谈谈你对我国特殊教育未来发展的建议。
(一)生态学模式
随着对环境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入,特殊教育也愈来愈重视生态学的方法。传统的医学模式认为,个体的特殊性源于其内部的生理条件或疾病。
生态学模式认为,个体是在真实的自然、社会环境中成长、发展的。个体的发展要受到环境中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一个复杂而又完整的系统。因此,应将特殊儿童置于现实的环境中考察,从他们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从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作用中进行。对特殊儿童的研究应注重个体对环境的双向适应性。因此,生态学的方法不仅仅致力于改善儿童的学习和行为本身,而且强调要改善儿童周围的环境。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自然而然地将一个特殊儿童的异常行为归结于他(她)的障碍,事实上,儿童所表现出的行为往往是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累积结果。来自家长、同伴、老师、邻居的态度和反应会直接影响儿童的发展与表现,例如,面对一个有沟通障碍的儿童,疏远的态度可能导致儿童进一步的障碍表现,而积极的、支持性的态度则可能有效地缓解儿童的沟通问题。
(二)重视早期干预
早期干预是指对学龄前有发展缺陷或有发展缺陷可能的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教育、保健、医疗、营养、心理咨询、社会服务及家长育儿指导等一系列服务。其目的在于增进障碍婴幼儿生理、认知、语言以及社会能力等的发展,减轻障碍程度,减少社会依赖,同时,也能够减少儿童就学后对特殊教育与相关服务需求的程度,降低教育成本,增进家长照顾障碍儿童的知识和技能。
(三)重视个别化教育与转衔服务
为了更好地满足特殊儿童的需要,提升特殊教育的服务质量,各种个别化的教育与服务计划应运而生,常见的有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IFSP)、个别化教育计划(IEP)、个别化转衔计划(ITP)以及个别化书面的康复计划(IWRP)。各类计划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服务对象,因此,如何做到教育与服务的无缝衔接是值得重视的问题。转衔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IFSP 向IEP的转衔
IFSP的服务对象是学龄前儿童及其家庭,早期干预、咨询服务、家庭服务、幼儿教育的准备与衔接、医疗康复等相关服务的规划安排,需要与IEP相衔接。
2、IEP向IFSP的转衔
IDEA(1997)规定教育机构在学生未满14岁前,在障碍学生的IEP中说明并提供有关“转衔服务”,以帮助学生顺利成功地由学生生活时期过渡到社会生活阶段。转衔服务包括:中学后教育、职业训练、整合性的就业(含支持性就业)、成人与继续教育、成人服务、独立生活、或社区参与。这个阶段的转衔服务列ITP中。
3、ITP向IWRP的转衔
美国1992年“康复法修正案”(The 1992 Rehabilitation Act Amendment)规定障碍者经过资格审定后,由州政府或社区的康复机构与咨询师完成IWRP,提供有关综合性的职业辅导评估,工作习惯与工作技能训练,职业辅导,独立生活技能训练,以及工作安置服务。IWRP需要与ITP相衔接。
(四)特殊儿童教育安置以融合教育为主
特殊儿童进入普通教育机构采用融合的方式进行教育已经成为普遍认同的趋势,大多数特殊儿童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学校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支持。通过资源教室、特殊班等方式保证在普通学校就读的特殊儿童能够接受到适当的教育服务。为了适应融合教育的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在课程设置、教学策略以及教育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同时,施行融合教育的国家和地区也在师资培养、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大量的特殊教育教师进入普通学校的资源教室以及普通课堂,为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提供服务。
在推行融合教育的同时,专门的特殊教育学校依然存在,但其教育对象主要为障碍程度较为严重的以及多重残疾儿童。
(五)多学科团队合作 由于特殊儿童的诊断、评估与教育训练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因而多学科团队的服务逐渐成为特殊教育中的重要议题。多学科团队成员包括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学家、听力学家、心理咨询师、诊断和评估人员、职业治疗师、物理治疗师、康复训练师、学校社会工作者、言语病理学家等多学科人员,多学科团队成员可根据障碍儿童的具体教育需求和障碍情况进行调整。
(六)加强政府管理职能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逐渐加强了对特殊教育的管理和服务功能,主要表现在:立法和政策保障;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作,为保障特殊儿童教育的质量,政府建立了相关特殊教育管理体系,并通过合理的监督程序,保障政策和法规的运行。整个世界特殊教育发展趋势有以上几点,但可根据个人理解,对我国特殊教育发展进行建议,可以是以上的内容,也可以是其他的内容。
模拟试卷D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特殊需要儿童:指因个体差异而有各种不同的特殊教育要求的儿童,这些要求涉及心理发展、身体发展、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长期或一定时间高于或低于正常儿童的要求,不仅包括对某一发展中缺陷提出的要求,也包括对学习有影响的能力、社会因素等提出的要求。
随班就读:是一种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对特殊学生实施教育的形式。它不是把特殊儿童简单地放在普通班里,而是要创造条件,为特殊儿童提供适宜的教育。
智力障碍(美国2025年版):智力障碍是一种障碍,其特征是在智力功能以及适应性行为两个方面有显著限制,表现在概念、社会和实践性适应技能方面的落后;障碍发生在18岁以前。
定向行走:包括理解所在环境的方位并且在环境中安全并独立地移动身体的能力。定向是指视障者知道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去向以及通过与环境的信息交换达到自己所去的位置。行走包括安全、有效地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移动。
个别化教育计划:是指一份由学校与家长共同制定的针对学生个别需要的书面教育协定,它应记载学生的评定结果,该年度需提供的教育安置、相关服务及教学目标等。
二、判断改错(每小题4分,共40分)判断以下表述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内打“√”,不正确的,请在()内打“╳”。每题判断2分,修改2分
1、(╳)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都具有弥漫性不愉快心境或抑郁。
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不一定都具有弥漫性不愉快心境或抑郁。
2、(╳)肢体障碍就是指四肢残缺。
肢体障碍就是指四肢残缺和躯干麻痹。
3、(╳)脑瘫是病弱的一种症状。
脑瘫是肢体障碍的一种症状。
4、(√)个体间的差异是指人的多样化。
5、(╳)根据听力损伤部位,可以将听觉障碍分为传音性听觉障碍和感音性听觉障碍。
根据听力损伤部位,可以将听觉障碍分为传音性听觉障碍、感音性听觉障碍和混合型听觉障碍。
6、(╳)视觉障碍的儿童通过盲文进行学习。
全盲儿童通过盲文进行学习。
7、(╳)手语就是聋人常用的手势语。
手语就是聋人常用的手势语和手指语。
8、(√)“兔子跑了”读成“肚子饱了”,这是构音障碍中的替代错误表现。
9、(╳)学习障碍的学生就是差生。
学习障碍的学生不一定就是差生。
10、(╳)语言障碍包括构音障碍、失语症和发音障碍。
语言障碍包括语言发展迟缓、失语症。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特殊教育发展方针。
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重点的方针,着重发展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学前教育,逐步发展高级中等以上教育。
2、简述多学科团队合作。
由于特殊儿童的诊断、评估与教育训练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因而多学科团队的服务逐渐成为特殊教育中的重要议题。多学科团队成员包括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学家、听力学家、心理咨询师、诊断和评估人员、职业治疗师、物理治疗师、康复训练师、学校社会工作者、言语病理学家等多学科人员,此外,还包括地方以及学校的教育行政人员、工作协调人员、职业教育教师、教师助理、手语翻译以及其他相关的专业人员以及非专业人员。该团队能够提供医学和教育评估、心理咨询、语言矫治和机能康复指导、以及对家长和机构的康复指导对教师的教学指导职业教育就业指导等。
多学科团队成员可根据障碍儿童的具体教育需求和障碍情况进行调整。多学科团队工作方式可分为直接服务与间接服务两种类型。直接服务是团队成员直接进入教室配合教师的教学;间接方式则是将学生带离教室到专门的场所进行专门的教育训练。
3、简述重度情绪障碍儿童的特征。
重度及重度以上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常常伴有其他残疾,在症状表现上,有些特征有别于轻、中度患者。缺乏日常生活技能,他们在5岁甚至更大年龄时仍未掌握穿衣、吃饭、大小便、保持清洁等基本自理或日常生活技能,他们会表现出幼儿绝望的行为特征。感觉异常,他们看上去对周围刺激极不敏感,对一般儿童所能感受到的刺激似乎没有什么反应,有时会被误认为是听力障碍或视力障碍儿童。认知上的缺陷,存在明显的智力障碍,很难用一般的智力测验测得其真实智力。个别人智力尚可,甚至某些方面的能力优于正常儿童,但难以正常发挥。亲子关系冷漠,对待自己的父母,如同对待无生命的物体,与父母之间不存在交流。、语言发展滞后,语言学习上有困难,特别是在理解与表达上有问题,时常语无伦次,不合语法结构,有的只能鹦鹉学舌般地进行模仿,在语言交流上难以应对,常常答非所问。行为刻板。经常表现出刻板的、重复的行为。自伤与攻击,重度儿童会表现出各种自残行为,包括咬、抓、踢等方式来攻击他人而进行发泄。
四、论述题(16分)
结合实际教学工作,谈谈如何在教育中关注特殊儿童的个别差异。
首先介绍什么是个别差异,把概念阐述清楚,然后根据个别差异,如何在教育中针对特殊儿童的差异性进行个别化教育(可以举例说明),以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
第二篇:高等教育学模拟试卷+答案
高等教育学模拟试卷
(二)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高等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是:
A、专业性
B、基础性
C、中学后教育 D、通才教育
2、最早的中世纪大学是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和波隆那大学,还有:
A、雅典大学
B、亚历山大大学
C、哥廷根大学 D、巴黎大学
3、中国封建教育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是:
A、辟雍
B、稷下学宫
C、太学
D、泮宫
4、西方开创研究生教育先河的大学是:
A、柏林大学 B、哈勒大学
C、巴黎大学 D、波恩大学
5、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与功能的学校是:
A、京师同文馆
B、上海方言馆
C、北京大学
D、京师大学堂
6、高等教育活动的总方向是:
A、专业培养目标 B、高等教育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计划
7、确立我国高等教育目标的理论基础是: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学说 D、形式教育论
8、高等学校的基本教育单位是
A、学生班级 B、课程
C、专业
D、系科
9、在设置问题情境之后由学生自己去学习、探索的方法是:
A、暗示教学法 B、问题教学法
C、实验法
D、发现教学法
10、教师为配合讲授或谈话,向学生呈现幻灯、电视、电影的教学方法是
A、电化教学法 B、演示法
C、参观法
D、问答法
11、个别教学是教学的
A、辅助形式 B、基本组织形式
C、一般方法 D、特殊形式
12、高等学校职能的主要实现者是:
A、学校行政管理者
B、学校科研人员
C、学生
D、教师
13、教师进行科学研究的最重要阶段是:
A、确定选题和立项
B、研究实施
C、科研成果登记
D、科研成果推广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的时间是:
A、1985 B、1986
C、1993年
D、1995年
15、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是教师的:
A、教育教学权 B、科学研究权
C、管理学生权
D、民主管理权
16、我国教师聘任的主要形式由招聘、续聘、解聘及:
A、缓聘
B、辞聘
C、拒聘
D、受聘
17、高等学校管理的核心是 :
A、后勤管理 B、教学管理
C、课外活动管理 D、人的管理 18、1998年国家以法律的形式确立的高等学校领导体制是:
A、校长负责制
B、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
C、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D、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19、高等学校的活动可分为:
A、办学活动和管理活动
B、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
C、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
D、教学活动和社会服务
20、精英高等教育指一个国家高等学校在校人数占这个国家适龄人口的比例在:
A、15%以下 B、20%以下
C、25%以下
D、30%以下
21、国家计划到2025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A、15%
B、25%
C、20% D、30%
22、中世纪大学里占有至高地位的学科是
A、文学 B、法学
C、医学
D、神学
23、美国发展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先驱和典范是:
A、哈佛大学 B、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C、弗吉尼亚大学 D、耶鲁大学
24、规定高等教育发展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科技
25、制约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和结构的主要因素: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科技
二、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请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江西庐山的石鼓书院是中国古代的四大书院之一()
2、中世纪大学的特点是行会性、自治性、国际性。()
3、中世纪大学已有学位制度的雏形。
()
4、“莫利尔法案”是指1857年,英国国会议员贾斯丁 莫利尔提出的一项通过 增地建立农工学院的建议。
()
5、1898年清政府设立的京师大学堂不仅是全国的高等学府,也是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
6、蔡元培在北京大学的改革遵循思想自由原则,采取兼容并包主义()
7、1925年,民国政府颁布的《专门学校令》和《大学令》是中国最早的高等教育专门法规。
()
8、高等学校教材是指正式出版的教科书。
()
9、高等学校教学过程是教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
10、在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始终是直接的支配性力量。()
11、讲授法是一种满堂灌的方法,问答法是一种引导学生思考的方法。()
12、舒尔茨和贝克是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代表。
()
13、大学亚文化的基本特点是学术自由、文化创新、真理为上。
()
14、世界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主要有集权模式和分权模式。()
15、专门人才是只有某一方面才能的人,不包括通才。
()
三、简述题:(共4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简述高等学校的职能。
2、简述洪堡的高等教育思想。
3、简述科学研究在高等学校中的作用。
4、简述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5、高等学校教学方法有哪些特殊性?
四、论述题:(共2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我国高等学校教学应遵守哪些原则?联系专业实际详细论述其中2条或3条原则。
1、根据高校教师的劳动特点谈谈高校教师应具备哪些专业素质。
五、案例分析(共1题 18分)(略)
案例分析答题注意点:
首先,弄懂题意,概括指出该案例的主题;
其次,运用所学过的教学教育原理(主要是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或德育、班主任工作等)进行分析,该事例是符合或是违背了什么教育规律或原理;
再,指出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高等教育学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1分)
1、A
2、D
3、B
4、A
5、A
6、B
7、C
8、C
9、D
10、B
11、A
12、D
13、B
14、C
15、A
16、B
17、D
18、C
19、A 20、A
21、A
22、D
23、B
24、A
25、B
二、判断题:(共15题,每题1分,共15分)
1、错
2、对
3、对
4、错
5、对
6、对
7、错
8、错
9、错
10、错
11、错
12、对
13、对
14、错
15、错
三:简述题:(共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
1、答:¬、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职能,这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无论大学如何发展,此职能将永远存在。
-、发展科学的职能,此职能从洪堡和柏林大学开始,成为高等学校的第二职能。它体现在大学的研究活动上,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师资水平。
®、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职能,最早是在美国的高校中确立的,其主要途径有:人员培训、技术推广、专家咨询、图书仪器开放等。
2、答:¬、德国著名哲学家、语言学家洪堡从人文主义的理想出发,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一整套新的、具有现代意义的高等教育思想,发动和领导了对德国大学的一场广泛而深刻的改革,从而开创了高等教育史上的“洪堡时代”。
-、洪堡秉持“完人”教育目的观,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人去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去进行符合道德原则的行为”。高度强调大学中的哲学和语言学科教育,将它们列为各学科之首,其次还强调纯粹科学的教育,认为纯粹科学的抽象思维是精神训练的极好材料。反对在大学中进行任何有实用目的的职业性教育。
®、洪堡为建设新大学提出了两条原则:第一,教育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
第二,学术自由的原则。一是大学,要有自主性和独立性,办学不受任何权力制肘。二是学
者,要有思维自由和言论自由。三是教学过程,要有教学自由。
洪堡的思想在新建的柏林大学进行了成功的实践,并广泛传播,获得了世界性意义。
2、答:À科学研究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Á科学研究是提高师资水平的重要途径。
Â科学研究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Ã科学研究是学科发展的基础性措施。
Ä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Å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为社会服务的主要渠道。
3、答:备课的基本要求:首先要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弄清本学科的教学目的和具体章节的具体要求,了解教材体系和基本内容、结构、重点章节以及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其次,教师要注意广泛阅读和积累有关材料。由于教材反映的是编写时本学科的发展水平,一定时间后,难免有陈旧感。这就要求教师广泛阅读本专业的专著、学科杂志等资料,了解本学科、专业发展的最新动向,对教材内容作必要的补充,使学生感到有新意。最后,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进行备课并反映到教案中去。
4、答:高等学校教学方法是整个教学方法体系的一部分,它既具有一般教学方法共性,又具有体现高等学校教学特点的个性,它有三方面的特征,即师生共同控制信息传递、组成教学法的双方在整个体系中的比重发生较大变化、教学方法与研究方法的相互渗透和结合。
四、论述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答案要点:
1、答:教学原则是根据教学的目的和教学规律,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指定出来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它是成功地进行教学活动所必须依据的准则。
我国高校教学原则体系为: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原则、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独立性相结合的原则、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统一的原则、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博与专相结合的原则、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
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原则是指教师在引导学生获得高深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努力促进他们的智慧、才能得到发展。这条原则是教学发展性规律的反映,又是教育目的的要求和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学中,使学生掌握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发展能力是更好地掌握知识的前提条件,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明确高等学校培养能力的任务并在教学中切实完成。-、改革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教学。®、提倡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学习主动性、独立性相结合的原则是要求教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确保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与发展。它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双边活动的反映,它要求解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矛盾。贯彻这一原则要求:¬、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使学习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掌握学习和思考方法,探索创新。®、发扬民主,教学相长,造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勇于探求创新的能力。
举例(略)
2、答:高等学校教师的劳动特点为:高校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个体性与群体性。
高校教师素质是由教师专业化的内涵、高校教师的劳动特点决定的。
高校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表现在:¬、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师的专业情意。
高校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素质表现在:¬、政治方向和政治信念。-、职业道德素质: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严于律己和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和有集体主义精神等。(论述中注意联系自身实际。)
第三篇:《教育学》模拟试卷
《教育学》模拟试卷
(第一套)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l、教育学的研究对象______________。
2、关于教育起源问题在历史上有几种观点:_______、教育的生源起源说、_______、_______。
3、中小学教师的素质要求可以概括为:_______、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_______。
4、_______是全部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5、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6、1902年通过的“_______”学制、基本参照美国的学制,通常又称“_______”学制,这是旧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
7、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_______,在国外,启发式教学始于古希腊的_______。
9、_______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关键指标。
10、班主任争取家长配合,与家长联系的方式主要有_______、家长会、_______
二、不定项选择(将正确的答案题号填在横线上,共10分)
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_______的《大教学论》的发表为标志。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凯洛夫D苏霍姆林斯基
2、下列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特征的是()A.系统性B.制度性C.无阶级性D.等级性
3、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_______。A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B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 C毫无顾及地接受教育D能动地接受教育
4、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法是______。A、练习法B、实验法C、试验法D、实习法
5、与一般身体锻炼相比,学校体育更具有()A.随意性B.娱乐性C.自觉性D.系统性
6、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A.涂尔干B.卢梭C.赞科夫D.福禄倍尔
7、我国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_______。
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制C、现场教学D、启发式教学
8、“教学与发展”的思想是_______提出来的。A、赫尔巴特B、班斯基C、布鲁纳D、赞可夫
9、班主任的工作是从_______开始的。
A、评定学生操行B、教育个别学生C、了解和研究学生D、组建班集体
10、在校外活动中,教师处于_______。
A领导地位B启发指导地位C顾问地位D主导地位
三、判断并改错(10分)
1、校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
2、环境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总是积极的。
3、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也就有了教育学。
4、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
5、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对象既是教育主体,又是教育客体。
(第二套)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l、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大体上经历了-_____阶段、-_____阶段和_____阶段。
2、在整个学校教育活动中,教育目的的实现和教育任务的完成,主要是凭借_____实现的。
3、发现学习模式是_____提出的。
4、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是_____、_____和_____。
5、我国的专职教师大约在_____出现。
6、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组成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1902年通过了“_____学制”,它基本是参照_____的学制制订的,通常又称“_____”新学制,是旧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
8、教学过程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发展阶段。
9、好的测验都应当符合一定的要求,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等指标衡量测验的质量。
10、班主任要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即要发挥_____的骨干作用和抓好_____的转化工作。1l、学校咨询与辅导一般可分为、、问题预防与发展指导三种
二、不定项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括号内,每题1分,共10分)
1、教育目的指明了受教育者的()。
A发展方向B发展阶段C发展结果D发展进程
2、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思想品德教育工作B教学工作C校外活动D教师的培养工作
3、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有:()A顺序性和阶段性B稳定性和可变性C发展的不均衡性D个别差异性
4、下列哪些因素制约着教学内容的制定()。
A教育目的B生产力发展水平C儿童的年龄特征D教师实际水平
5、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A.生物起源说B.神话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
6、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
A《论语》B《理想国》C《学记》D《大教学论》
7、人民教师职业道德法的核心是()。
A热爱学生B为人师表C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D团结互助
8、从以下几种活动中,挑选出教学过程的活动()。A备课B排课表C批改作业D教研活动
9、课的类型是根据()来确定的。
A教学目的B课的具体任务C学科特点D教学内容
10、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电化教学B复式教学C课堂教学D现场教学
三、判断并改错(每题2分,共10分)
1、动物能哺育幼仔,因此在高等动物之间也有低级形式的教育。
2、教育必须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
3、形成技能、技巧是巩固知识的中心环节。
4、一个班级里几十个学生集合在一起,有了班级组织,就标志着班集体的形成。
5、读书法就是学生自己独立地阅读教材,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
(第三套)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学校美育的内容主要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
2、咨询的主要方法有:1)_____;2)_____;3)_____。
3、旧中国首次制订现代学制是_______年,称为_______学制。
4、课程结构最常见的结构形态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5、范例教学中范例的基本特征: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6、儿童从出生到青年期有三次身心发展的高峰,第一次是_______,第二次_______,第三次_____。
7、班主任是班集体内教育的_______,是联系学校和家庭社会的_______,是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_______。
8、备好课是对每个教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的一个检验,因此教师备课必须做好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三方面的工作。
9、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_______问题。是教育的依据和评判标准_______、_______ _______和_______。
10、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大体上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不定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以——的《大教学论》为标志的。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凯洛夫D苏霍姆林斯基
2、从以下几种活动中,挑选出教学过程的活动。A备课B排课表C批改作业D教研活动
3、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有。
A顺序性和阶段性B特殊认识过程C发展不均衡性D个别差异性
4、按教学的任务分,课的类型有 A谈话法B复习课C单一课D综合课
5、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
A孔子苏格拉底B孔子亚里斯多德C孟子柏拉图D朱喜苏格拉底
6、“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思想是提出来的。A赫尔巴特B布鲁纳C巴班斯基D赞可夫
7、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
A共同的奋斗目标B班主任的要求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D共同的活动
8、美育就是对学生进行。
A审美教育B五讲四美教育C美好生活教育D美好思想教育
9、“体者,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也。”这话是说的。A周恩来B毛泽东C蔡元培D王国维
10、一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三、判断并改错(每题2分,共10分)
1、教育学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其发展而发展的。
2、马戏团中的狗,在训兽员的精心培养教育下,智力得到发展,学会了十以内的加减法。
3、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
4、讲授法就是注入式教学。
5、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
《教育学》模拟试卷
(第一套)参考答案及要点
一、填空
1、教育问题
2、教育的神话起源说、教育的生源起源说、教育的心理起源说、教育的劳动的起源说
3、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职业道德素养
4、上课
5、遗传;环境;教育
6、壬戌;六、三、三
7、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8、孔子;苏格拉底
9、学生发展
10、家访;家长会;书面联系
二、不定项选择 lB 2C 3B 4D 5D 6A 7B 8D 9C 10B
三、判断并改错
1、错校外活动不是课堂教学的延续,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参加的活动。
2、错环境中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3、错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但是教育学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学校产生以后的产物。
4、错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说服的方法作用是很大的,但说服的方法不是万能的,不能“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必须辅以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5、正确。
(第二套)参考答案及要点
一、填空
1、萌芽、创立、发展
2、教学活动
3、布鲁纳
4、遗传、环境、教育
5、奴隶社会初期
6、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7、壬戌、美国、“六三.三”
8、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
9、实用性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
10、优秀生、差生
11、缺陷矫正早期干预
二、不定项选择 1AC 2B 3ABCD 4ABCD 5A 6C 7C 8A 9AB 10C
三、判断并改错
1、错。动物能哺育幼仔,是动物的本能,它不存在教育。
2、正确。
3、错。形成技能、技巧是运用知识的中心环节。
4、错。集体形成的条件是:①要有共同的奋斗目标;②要有健全的组织和积极分子骨干;③要有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班风;④开展有教育意义活动。仅仅有了班级组织,不能标志集体已经形成。
5、错。读书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阅读教材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而无教师指导的阅读只能是学生的自学法。
(第三套)参考答案及要点
一、填空题
1、自然美育、社会美育、艺术美育、教育美育
2、侧重调整情感的方法;侧重训练行为的方法;侧重改变认知的方法。3、1902、壬寅
4、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5、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
6、出生的第一年、六、七岁、青春期(14、5岁)
7、核心、纽带、具体执行者
8、钻研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
9、核心、出发点、归宿
10、萌芽阶段、创立阶段、发展阶段
二、不定项选择lB2C3AD4CD5A6C7A8A9BiOC
三、判断并改错
1、错。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不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
2、错。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在动物中不可能实施教育活动。所谓狗会“算术”,是狗经过训练而形成的条件反射。
3、正确。
4、错。在启发式教学思想指导下的讲授,是启发式教学,而在注入式教学思想指导下的讲授,则是注入式教学。
5、错。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说服的方法作用是很大的,但说服的方法不是万能的。不能“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必须辅以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四篇:《学前教育学》模拟试卷3及答案(wyh)
自考学前教育学模拟试卷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1分,共2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儿童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样品,如绘画、纸工、泥工样品,供儿童观察,模仿学习,该教师运用了()A.示范法 B.范例法 C.观察法 D.参观法
2.幼儿园在某一阶段内要达到的教育目标是幼儿园的()A.中期目标 B.近期目标 C.远期目标 D.活动目标
3.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午点等是保育,只有上课才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唯一途径,不注意利用各环节的教育价值,这种做法违反了()A.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原则 B.重视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原则 C.尊重儿童原则 D.实践性原则
4.为托儿所婴儿选择玩具和游戏材料的注意事项,正确的描述是()A.婴儿玩具应高档化
B.废旧材料如空纸盒、碎花布等不适合作为托儿所婴儿游戏材料 C.应根据婴儿年龄特点选择玩具 D.给婴儿选择的玩具越小越好
5.目前,我国幼儿园办园形式更加灵活,提供节假日临时收托孩子服务,早晚接送孩子服务,根据家长需要安排教师上下班时间等,主要是为了()A.幼儿园创收 B.补偿教育 C.增加幼儿园知名度 D.服务社会
6.儿童身高和体重增长最为迅速的时期是()A.出生的第一年 B.3-4岁 C.5-6岁 D.6-10岁
7.“玉不琢,不成器”说的是()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A.遗传因素 B.自然环境 C.社会环境和教育 D.生理成熟
8.卢梭教育理论体系中一个最基本的思想是()A.把儿童当作儿童来看待,把儿童看作教育中的一个积极因素 B.提出了“社会本位论”的儿童观 C.提出了“白板说” D.为儿童拟定了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教育大纲
9.皮亚杰把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按顺序依次是()A.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具体运算思维阶段 B.感知运动阶段、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C.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D.感知运动阶段、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 10.“儿童中心论”的倡导者是()A.蒙台梭利 B.杜威 C.维果斯基 D.加德纳
11.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被世人誉为“幼儿教育之父”的人是()A.裴斯泰洛齐 B.福禄培尔 C.卢梭 D.洛克
12.认为清末民初中国幼教机构存在三大弊病:“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提出幼儿教育应面向大众的教育家是()A.陶行知 B.陈鹤琴 C.张雪门 D.张宗麟
13.关于社区教育的特点,错误的说法是()A.是地方与民众办教育的一种新的教育管理制度 B.适应社区需要,服务社区 C.社区教育形式多样
D.社区教育面向该社区内的青少年及儿童
1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把学前教育的根本目标定位于()A.儿童平均发展 B.儿童全面和谐发展 C.创造力的培养 D.儿童智力的开发
15.幼儿的完整学习的概念是建立在()基础上的。A.蒙台梭利教学法 B.皮亚杰认知结构主义 C.戈尔曼的情感智力理论 D.加德纳的多元智力观 16.个体社会化是()A.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而然就形成的 B.由遗传素质决定的
C.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的 D.在社会而不是家庭中进行的
17.学前阶段美的启蒙重在培养儿童()A.美学的知识
B.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C.表现美的技能 D.审美动机
18.《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寄宿制幼儿园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A.1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D.3.5小时
19.不属于草原流动幼儿园特色的是()A.流动性 B.集中性 C.开放性 D.封闭性
20.在教育史上,提倡爱的教育和实施爱的教育典范的人是()A.福禄培尔 B.裴斯泰洛齐 C.洛克 D.皮亚杰
21.关于卢梭教育思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提出了行动教育研究
B.强调幼儿教育应当遵循自然的原则
C.认为教育要适合儿童天性的发展,保持儿童的天性 D.提倡“自然后果法” 22.关于学前儿童的教育,夸美纽斯()A.第一个承认游戏的教育价值 B.拟定了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教育大纲 C.强调母亲的教育作用 D.认为教学即生活
24.“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地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这种片面的观点突出强调的是()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A.遗传因素 B.生理成熟 C.环境和教育 D.先天因素
25.3岁以后,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是()A.直觉行动性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形式运算思维
26.世界上第一个承认游戏的教育价值,有系统地把游戏列入教育过程的教育家是()A.裴斯泰洛齐 B.卢梭 C.夸美纽斯 D.福禄倍尔
27.学前教育目标的核心应是()A.社会发展 B.儿童发展 C.学科发展 D.经济发展
28.最益于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方法是()A.角色扮演法 B.行动操练法 C.发泄法 D.表扬鼓励法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表演游戏:
2.完整幼儿教育:
3.儿童发展: 4.结构游戏:
5.榜样示范法:
6.家庭教育: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简述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
2.环境在儿童身心发展中具有什么作用?
3.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包括哪些内容?
4.简述社会经济与学前教育的关系。
5.简述现代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特点。
6.幼儿游戏的特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1.联系目前幼儿园实际,谈谈我国现代学前教育观的主要内容。
2.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园在实现双重任务的过程中遇到哪些方面的挑战?
试卷三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B、B、A、C、D、A、C、A、C、B、B、A、D、B、D、C、B、C、D、B、A、B、C、B、D、B、B、B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表演游戏:以想象和模仿通过扮演角色来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
2.完整幼儿教育:所谓“完整幼儿”的教育,是指幼儿整个自我观念的建立,旨在促进自我生物的、认知的、情感的和社会的成熟。
3.儿童发展:是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身体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4.结构游戏:利用积木、积塑、砂、泥等结构材料进行建构活动,创造性地表现现实生活游戏。5.榜样示范法:以正面人物的优良品德和模范行为影响幼儿的方法。
6.家庭教育 是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中自觉地、有意识的对子女进行的教育。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简述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
答:独立自主性原则;发展适宜性原则;保教结合原则;综合性原则;启蒙性原则;活动性原则。2.环境在儿童身心发展中具有什么作用?
答:环境是指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环境对儿童发展起重要作用:(1)母体环境对胎儿发展的影响;(2)环境对新生儿发展的影响;
(3)环境对学前儿童智力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影响。3.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包括哪些内容?
答: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包括接待、健康检查、晨间活动、作业教学活动、区域和游戏活动、点心和午餐、午睡、离园等八个环节。每一环节都有基本的保育任务和要求。4.简述社会经济与学前教育的关系。
(1)社会经济制约着学前教育。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与发展;学前教育的任务、手段、内容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学前教育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学前教育不仅可以从提高劳动力素质、培养人才的角度促进经济发展,而且还有自己独特的作用。学前教育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和工作,减轻家长养育幼小子女的负担。
5.简述现代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特点。
(1)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由于幼儿阶段身体的发育和机能的健全发展是其他一切发展的基础,因此,幼儿园教育把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放在首位。
(2)幼儿智力教育强调利用感官,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决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3)幼儿品德教育强调从情感教育人手,重视幼儿良好性格和习惯的培养。(4)幼儿美育,把培养幼儿感受美的美趣放在第一位,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6.幼儿游戏的特点
①游戏是幼儿自愿、自主的活动。幼儿从事游戏,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和愿望,由于游戏形式、材料和过程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使他们对游戏产生兴趣,主动去进行游戏。在游戏中,幼儿的各种活动几乎没有什么限制,他们可以自由地充分地活动,从中得到快乐并得到发展。②幼儿游戏具有趣味性。趣味性是游戏自身固有的特征,每种游戏都含有趣味性,正是游戏的这一特点,给幼儿的精神和身体带来舒适、愉快,使他们喜欢游戏。
③幼儿游戏具有虚构性。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真实的活动,具有明显的虚构性。④幼儿游戏具有社会性。幼儿并不是天生就会做游戏,游戏不是幼儿的本能活动,只有当他们的体力、智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才会做游戏。时代、文化、地区、习俗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会影响幼儿的游戏,幼儿的游戏归根到底是周围生活的反映。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联系目前幼儿园实际,谈谈我国现代学前教育观的主要内容。(1)儿童是学前教育的主体;
(2)因人而异地对儿童实施体、智、德、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教育;(3)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符合“发展适宜性”要求;(4)游戏是幼儿期的主导活动和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形式;(5)家园配合,协同发展;(分析说明略)。
2.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园在实现双重任务的过程中遇到哪些方面的挑战? 社会制度的性质决定了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的性质。我国幼儿园的性质是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同时为幼儿家长安心参加工作提供便利。
(1)幼儿园担负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要服务社会,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每一个幼儿都连接着一个或者几个家庭,因此幼儿园牵动了全社会。我国在推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幼儿园担负着更加重要的职责,要为“优生、优育、优教”起到保障作用,家长积极投身工作,安心事业。为家长服务是幼儿园的另外一大任务,幼儿园担负着满足家长需求和指导家长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责任,指导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正确进行家庭教育,和幼儿园协调配合共同教育好幼儿。幼儿园担负与社区、家庭交流和合作的重任,以促进各种教育形式相互沟通,形成教育合力,推动幼儿的健康成长。
(2)幼儿园担负教育幼儿的责任。
①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幼儿教育的任务是为幼儿基本素质的发展服务。幼儿教育的基础性就体现在为幼儿未来的发展提供全面的准备,开拓尽可能广阔的空间。
②尽早发现幼儿的身心障碍,进行早期治疗。对于个体生理的残疾和障碍,如能及时发现和治疗,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补救。因此,对于3~6岁这个特殊的教育群体,幼儿园担负着早期发现幼儿身心障碍的重要职责。
③对处境不利的幼儿进行补偿性教育,使广大幼儿接受平等的教育。21世纪推崇“教育人人平等”的理念,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幼儿园更应该坚持这一思想,保障每个幼儿的受教育权。
第五篇:特殊教育学
1.特殊教育;特殊教育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的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设备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人进行的旨在达到一般的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2.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在各个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各类儿童。
4.标记;标记,文字意思是标记、记号。特殊教育界称之为标名、贴标签、打烙印,指在特殊教育过程中依据各种标准对特殊儿童进行鉴定、诊断和分类,给他们身心诸方面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5.缺陷补偿;通过各种途径弥补、代偿损伤组织和器官的功能。
6.代偿 ;是一种生理现象,结构的破坏导致功能失常时,机体通过调整有关器官的功能、结构以代替和补偿,使肌体趋于新的平衡和协调7.康复;对患者的疾病及疾病造成的后果进行综合性的矫治8.最少受限制环境;美国1975年《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提出的安置残疾儿童教育的一项基本目标。核心是将限制残疾儿童接触健全学生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因素减少到最低程度。因此,残疾儿童的教育要尽可能的安排在与健全学生在一起的环境中进行。9.身体的回归主流;指特殊儿童的身体在其他非特殊儿童同一个学校的空间环境中的回归主流教学形式10.社会的回归主流;指在同一学校环境中的儿童之间有着相互交往和影响的回归主流教学形式11.教学的回归主流 ;是基于身体回归和社会回归而增长的,特殊儿童和其他学生同时接受同一学科的教学的回归主流形式12.听力残疾;听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听力丧失或听力减退,以致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的声音,难与他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往活动。13.视力残疾;视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不同程度的中心视力损失或视野缩小,而难以做到一般人所能从事的学习、工作或其他活动。
14.智力残疾;智力残疾,是指人的智力明显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并显示出适应行为的障碍 15.肢体残疾;因四肢残缺或四肢、躯干麻痹、畸形等,导致人体运动系统不同程度的功能丧失或功能障碍。16.病弱;患有疾病或体质差的人,包括患各种慢性病.急性病初愈.严重贫血.营养不良.发育落后.癫痫等17.学习困难;学习困难是指儿童由于学习上缺乏竞争能力、缺乏学习策略或认识过程中信息加工过程紊乱造成的了解、思维、表达、计算等主要学习方面的低能和学习成绩低下。18.言语与语言障碍;指的是由各种原因导致难与他人进行正常语言交往活动的言语或语言障碍。可分为言语障碍和语言障碍。19.情绪和行为障碍;是指一组在行为表现上与一般学生应有的行为有明显偏离,具有以下一种或多种影响教育的、明显而持续行为特点的学生20.超常儿童;是指那些在某些领域明显表现出高成就的儿童或少年学生,这些领域包括智力、创造力、艺术能力、领导能力和其他某一特定的学术领域的能力。21.“三环”天才概念说 ;指智力和才能高度发展,优异智力、创造力及良好的个性特征相互作用构成的统一体。1.试谈你对标记不同类型特殊儿童这一做法的认识。
优点;1.标记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对特殊儿童处置的指标,即希望特教专业人员能在普通学习环境中,提供相应的特教课程,使儿童能获得符合其特别需要的课程;2.标记可协助立法者集中注意力,在各类特殊儿童问题上,多制定法律以支持特殊教育计划;3.标记有助于从事障碍状况原因的研究;4.标记是教育统计、教育经费申请的基础;5.标记的存在便于专业人员之间的交流。缺点.1.错误的医学、教育学诊断,有潜在的危害性;2.标记与教育没有必然联系,却容易让人们产生思维定势,妨碍对特殊儿童的总体发展状况进行更客观、更全面的观察与分析;3.标记可能会使儿童产生自卑感或优越感,可能会给儿童造成永久性的心理创伤或心理满足;4.标记与多重残疾儿童的现实状况常常不吻合;5.标记是一种社会障碍,影响了人们的态度,使得人们用固定模式僵化的看待特殊儿童;6.标记更强调的是各类残障儿童学习困难的原因,使人们忽视学习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主动性;7.标记会妨碍残障儿童回归主流,造成人为的教育隔离,阻碍他们在更大范围内去适应社会生活;8.标记会使得教师过于保护、关心特殊儿童,过多地提供额外的帮助;9.导致皮格马利翁效应,易造成残障原因与结果恶性循环。1.分析比较三类残障儿童学校的培养目标。第一类听障儿童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聋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具有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具有健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培养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第二类视障儿童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视力残疾学生全面发展,尊重个性发展,开发各种潜能,补偿视觉缺陷,克服残疾带来的种种困难,适应现代生活需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依法维权;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残疾,具有乐观进取、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立志成才的精神、顽强的意志以及平等参与的公民意识;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学会交流与合作,初步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人生规划意识,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第三类智障儿童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社会文明进步要求,使智力残疾学生具有初步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初步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法制观念;具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具有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和适应生活、社会以及自我服务的技能;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公民。
2.分析比较三类残障儿童的新课程方案。
第一类听障儿童增设了历史与社会、科学(科学启蒙、生物、物理、化学)、外语、沟通与交往、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相关事项:1.争取配备合适的助听器2.注意将两种信号系统相结合 3.注意与培养听障儿童语言能力相结合。第二类视障儿童1.更需要有一个安全的环境,更需要得到人们的关爱;2.更需要得到人们的理解与尊重;3.更需要早期训练和早期教育;4.更需要进行生活技能和行走技能的训练第三类智障儿童 教学相关事项特殊需要:希望得到尊重,享受民主平等的教育;需要调整学习的内容、要求和方法。教育训练:智力训练。听说读写的训练。劳技训练3.论述前苏联到俄罗斯特殊教育目标的变化,并指出这一变化中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前俄罗斯;1.目标的变化;在特殊教育目标中强调了社会需要,虽然也有个人发展,但以社会需要为主;2.这种社会需要强调了阶级性和党性;3.目标是由执政党或通过法令规定;4.特殊教育目标以普通教育目标为蓝本,照顾到特殊儿童的特殊性,提出了补偿缺陷的特殊目标;5.从总目标到具体目标是一个完整的体系;6.总目标和具体目标随时间推移、社会发展而不断调整提法或修订某些重点和内容,但基本结构和根本内容没有变化。
俄罗斯 ;1.强调了特殊任务中的缺陷补偿和劳动教育;2.在各类特殊教育机构的特殊目标中强调了每类残疾的主要矛盾。哪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1)在教育目标中如何把社会发展需要和个性发展需要相结合?(2)在教育目标中如何把一般教育目标和特殊教育目标相结合?(3)“适应社会”、“康复”、“补偿”是我们公认的特殊教育目标,“职业适应”和“参加社会劳动”也是极重要的。但是这些工作目标放在这个目标中的什么位置?如何理解这些目标的内容?用什么手段、方法和途径达到这个目标?等都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