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万书网,千万量级范文库任你选!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二号文库

课题研究中期经验总结材料

说明:文章内容所见即所得,本站下载的DOCX文档与页面上展示的相同。如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客服QQ:4084380 发送本文地址给客服即可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本文地址:https://www.wanshu.net/fanwen/a2/390848.html

第一篇:课题研究中期经验总结材料

《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经验材料

我校《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区级课题已有二年多的时间,现将自开题以来我们所做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

提升理念

课题申报之初,课题组成员的理念基础不一,参与的热情也不一,为了统一思想,提高研究的有效性和指向性,我们除了成立领导小组,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以外,我们还决定尽快提升课题组成员的理念水平,提高对研究的认识和研究的执行力。

我们先后学习《建构主义思想解读》、《高效课堂22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老版及2024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解读》(老版及2024年版)、《打造高效课堂——与武汉名师面对面》、《向魏书生学什么》、《教师最需要什么——中外教育家给教师最有价值的建议》、《名校长访谈:蔡林森与先学后教》等书籍,我们主要采取会议集中学习,印发材料分头学习和互相传阅学习的方式。通过学习,课题组成员理解了新课标的理念,知道了名家的做法,提升了理论水平,明确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为我校课题组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打了坚实的基础。

1人人都能获《义务教育数学学课程标准》(2024年版)中有:○2教学活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的得到不同的发展。○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主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③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理念的学习后,课题组成员明白: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体,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主体,教师的作用重在引导与点拨。课堂教学的效率不单需要教师的设计和准备,更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在此基调上,课题组成员冷静地思考当前我校数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和突破口,找寻最佳的解决方案。

在《向魏书生学什么》一书中,课题组成员发现教育家魏书生非常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一石激起千层浪”,课题组成员在月议会中热议“我校学生学习能力”的话题。经讨论交流后,发现学生学习能力差,学习方法不对头是阻碍学生数学成绩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于是我们决定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指导,适时提出学习数学的“三宝”加“两习”。三宝就是“听”、“练”、“思”。听,就是上课认真听讲;练,就是课后的作业与练习;思,就是学生自我的反思与领悟。两习就是“预习”加“复习”,预习能明确听课的指向性,能加快课堂的节奏;复习能更进一步巩固课堂学习的成果。学习数学不单靠做题,认真听讲,主动反思,提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课题组成员一致决定在实施“有效教学”前,必须先给学生学习方法,为学生主动学习找到“有效武器”。

二、依托课堂

探索模式

课题研究伊始,我们发放近200份调查问卷,调查我校学生数学 学习的情况,深入了解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抓住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要方面。经过收集和整理报告数据,我们决定从课堂教学入手,既要改变教师教授的方式,又要引导和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

2024年春,我们将课题组成员分成4个研究小组,全面研究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和试卷评讲课的课型与模式,4个研究小组分别上研究课,进行新模式的探索。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和摸索后,我们又发现了人员分散、方向不

一、任务不明、特点不突出等一系列的问题,最终新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还是没能推出来。

我们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模式到底应该是怎样的?这个问题曾一度困扰着我们,在认真学习华中师范大学陈佑清教授《国内著名课堂教学改革经验分析》一文和查阅国外《未来课堂:颠倒的教室》相关资料后,我们发现:

1、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中,学生学在先,教师教在后,整节课学生学占30分钟左右,教师教占15分钟左右。课堂上真正落实了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次序上出现了“先学后教”的重大变革。

2、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模式中,学生先预习后展示,教师必要时点拨和提升。学习学的时间35分钟左右,教师教占10分钟左右。组织形式上以小组合作为主。课堂呈现“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的特点,该校强制规定教师讲授时间必须控制10分钟以内。

3、美国“可汗学院”和“颠倒教室”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晚上 看视频自学,白天课堂上教师再进行答疑解惑,主要进行一对一的辅导。此模式中,教师不再进行面对面的新知讲授,由学生听声音、看视频自学完成,教师主要任务是答疑,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纵观以上模式,我们不难发现,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十分重视学生的自学能力,先学后教能彻底解放教师,放手让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教师真正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组织者的角色。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经过摸索和研讨,2024年我们大胆地提出了“双自双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双自,就是指导学生的自学、自主;双导,就是教师的引导和主导。即在教学中让学生自主的学习,自学在先,教师讲授在后。虽然还时间与学生,但教师们是课堂的主导者,不能让学生泛泛而学,听之任之。教师必须进行整体的掌控和引导。基本教学环节为自学——讨论——尝试——点拨——反思——作业。

三、夯实常规 落实备课

从2024年秋起,我们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将科研与教研结合,以科研带动教研,以教研推动科研。七年级的数学教学,以教导主任蔡友华为核心、在备课组长徐勤平的带领下,大力推进数学课堂的教改,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

1、加强集体备课 七年级数学组间周一次教学研讨活动,尤其是每学期的第一次活动,将学期的教学内容按章节分配到人,定期碰头和研讨,明确教学重点、难点,研究教学措施,按“双自双导”模式,统一内容,统一环节,统一进度,让每名教师从熟悉“双自双导” 模式到深入理解和实践模式的每一步,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从构建新模式到完善新模式。

2、向45分钟要效率

科研的作用在于引导和优化常规教学,它的最终作用必体现在课堂效率的提高上。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教学生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其次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能力。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和努力,我校七年级学生的数学成绩已有所提高,平均分期末考试的排名期中排名上了5个名次。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1、课题组成员的理论水平不一,对新的理念和新的模式认识不足,少数成员参与的热情显得不足。

2、课题组成员的集中研讨不够,“单打独斗”式的研究过多,合作与研讨的深度有待加强。

3、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成果质量有待提升,虽然至今已有几本论文集和反思集,但文章的质量还不够高,发表或获奖的还不多。

4、“双自双导”模式暂时在新授课中可以展开,但对于复习课,习题课和试卷评讲课中就如何实施?

5、“双自双导”模式下,如何多层次、多角度对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评价?

五、取得的成果

自研究开展以来,我们分别在2024年秋和2024年秋两次进行了课题研究成果的收集与整理工作,目前已整理出论文集2册、教案集 2册和反思集1册,并有3节课堂实录,有十余篇研究论文获区级评奖,一篇刊登在《成才》(市级)上,另有一篇刊登在《初中数学教与学》(省级)上。

在“课内比教学”的活动中,课题组成员纷纷上研究课,竞相展示课题研究的理念和做法,在校比武课的活动中,课题组成员有10人次获得校内优秀奖。2024年秋,在区教科室来我校课题研究检查活动中,课题组成员徐勤平老师按新模式上了一节《等式的性质》的展示课,受到了听课教师和来校专家的好评,并获得区级“优秀研究课”的表彰。

一年多以来我校课题研究按计划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目前“双自双导”的教学模式已受到了区教科室和教研室的关注和肯定,但我们知道课题的研究还处于中期研究阶段,新模式还有待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的实践和完善,我们将按计划继续深入的展开研究工作,争取能取得更大的突破和成绩!

第二篇:课题研究经验总结

课题研究经验总结

课题研究工作已经进行了将近一年学期了。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课题组首先讨论了当前体育课的状况,对以前的体育教学进行了回顾和分析,讨论结果是,我们在以往的教学往往只是让学生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只要学生玩得开心高兴就行了,不重视运动负荷的安排,因此,我们课题组通过查询资料,上网学习,专题培训等方法,在一年来的不断努力下,在几个月的教学和研究过程中,我们全组老师都积极地进行围绕着课题开展各项研究活动,从备课、上课、体育课外活动等方面入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现将本阶段工作进行总结。

一、合理安排每节课的教材和确定课的任务

认真备好没一节体育课,写好教学设计,备课做到了心中有数,在安排教材内容时,我们合理搭配不同性质、不同负荷、适宜数量的教材。运动量大和运动量小的练习交替安排,如强度较小的各种姿势的走,队列队形教学与强度较大的跑,跳跃、投掷或竞争游戏等内容组合。合理安排学生体育课的密度,尤其是学生的练习密度。确定任务时新教的知识、技能我们做到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且必须富有趣味性。

二、合理的掌控与调节运动负荷

在教学中我们根据人体生理机能能力活动变化规律和心理变化规律、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以及器械、气候等合理确定课的运动负荷曲线。对运动负荷总的要求是从逐步上升到一定程度,保持一段相对平稳,然后再逐步下降到相对安静。但由于影响生理负荷的各种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因而每节课的运动负荷曲线就要视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而合理确定。不管采用哪一种模式,运动负荷总的调节策略应是高低结合,动静交替。如课的基本部分的前半部分是集中练习立定跳远,孩子初步掌握动作后,可结合快速奔跑加两次立定跳远约1.5分钟,后半部分就可安排运动强度较小的由走组成的平衡游戏。

三、灵活运用教法

我们在教学中做到了精讲多练,使学生的练习密度在课的总密度中占最大的比例。另外我们做到讲练结合。为了加大学生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可多采用同时练习法、鱼贯练习法、循环练习法等方法。还可增加学生练习的次数,扩大其活动范围,增加障碍物,提高练习难度。反之,如学生的运动负荷已较大,则应通过缩短其练习的时间和距离,变同时练习为分组轮流练习或相互观摩,改变练习的内容,缩小活动的范围,减少障碍物等手段来降低学生的运动负荷。

在各个年级,我们尽量多地采用游戏的形式来组织体育课,但所选的体育游戏或游戏形式绝不仅是娱乐性的,而应是针对性强,为体育教学服务。以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提高练习的效果,还可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和集体责任感、荣誉感。

组织措施也是影响学生运动负荷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使一切组织措施都紧紧围绕教学目的任务。教师要充分利用时间,合理组织和调动队伍,避免让学生过多排队等待和变换队形,竞赛性游戏应分组较多,以增加学生活动的机会和激发其参与意识,避免学生因等待时间太长而产生厌烦情绪和注意的分散。为了有效利用时间,应尽量避免采用让学生纯静止休息的方法,而应巧妙地把教师的讲解、示范、交代任务、评价、学生分组观摩等时间同时作为学生的休息时间。

四、充分利用场地、器械

在体育场地上,我校还达不到正常标准,但我们最大限度地提高场地利用率,多采用分组活动和分散活动。如器械不够,采用分组轮换型或循环练习型等形式,以加大学生的练习密度。

以上是我对“体育教学中学法与教法改革试验研究”的课题研究的阶段总结,我们的研究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但我们坚信,在上级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我们将不断的总结经验,积累材料,把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做的更好。

第三篇: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高校学生党支部党建带团建的共建模式探究——以

经管学院本科11级学生党支部为例

中期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其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而繁重,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需求均发生新的变化,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本矛盾没有改变。这“变”与“不变”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词”,这也为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党同共青团组织关系的积极而有效互动提出了崭新课题。

而高等院校是先进青年的聚集地,是塑造团员青年健全人

格、崇高品格的主阵地。优化设计高校党建带团建的实现路径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增强高校共青团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实现团员青年自由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推进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既是目前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措施,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共青团建设的关键。党团组织之间的共同使命和特殊关系,决定了共青团的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党的建设的同时,必须重视抓好团的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建带团建”工作,是新时期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内在要求,是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的具体体现,是巩固党的青年群众基础、为党赢得青年、赢得未来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党对共青团的领导的具体方式。因此,加强党建带团建工作无论是对于党的自身建设,对共青团组织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研究目标

1、探索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搭建党建带团建良好结合的工作平台;

3、研究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实施方法;

4、建立有效的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评价体系。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充分利用互连网查阅最新的研究成果及实践经验,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及技术保障。

2、行动研究法:通过党建团建工作平台的搭建,利用党支部红色1+

1、基层党组织立项等活动与团支部的团日活动结合,并将组织生活和党团交流会结合等形式来摸索、总结有效的党建带团建机制模式。

3、寻求学院党建负责老师指导。

四、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24.3----2024.4)

2024年3—4月:搜集资料、阅读文献、确定选题,为开展研究做前期准备;

(二)消化阶段:(2024.5----2024.12)

1、在确立研究目标和主要问题后,结合相关文献,设计课题框架;

2、共建活动的开展:以红色1+

1、基层党组织立项以及团日活动为活动载体,展开共建活动,并在实践中总结、交流、摸索、改进共建机制。

3、设计问卷,对活动效果进行反馈、总结。

(三)深入访谈和实地调研阶段(2024.1——2024.4)

2024年1月:印制并发放调查问卷,针对广大党员和党支部、团员和团支部进行调研,整理分析相关数据;

2024年2月:汇集材料,整理调研分析成果,撰写研究报告; 2024年3月前:在刊物上发表1篇论文。

(四)、实践阶段

在我校东凌经济管理学院尝试新的做法,设计新途径的方案,并广泛征求意见进行论证;

(五)、总结阶段

形成调查问卷,撰写调研报告。

五、中期研究成果

(一)、已取得成果

2024年3月至10月进行了该课题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研究。半年过去了,课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1、通过文献的查阅分析,了解课题的国内研究现状如下: 张振华在《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当议》中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做好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高校党组织和团组织必须明确并做到以下四点:第一,“带”是关键,以带促建。高校党组织要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三个方面指导和帮助团组织搞好团的建设。第二,“建”是核心,党团共建。高校党组织要带动团组织从队伍、制度和阵地三个方面主动加强自身建设。第三,服务是根本,以服务促建设。高校团组织应坚持代表青年,服务青年,以服务促建设。第四,创新是灵魂,以创新求发展。通过抓基层、抓典型、抓机制三项举措来创新带建工作。

孟立、余吉莲在《高校党建带团建制度体系当议》中提出,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以学生党支部为基础,建立教育、实施、考核激励“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严格把关,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李易玲、吴爱邦在《论建构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模式》中

阐述了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关键在于“带”,即党组织通过思想上带、组织上带、队伍上带、作风上带、阵地上带,并在这几方面进行大力建设,提高团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高琳、刘刚则从做好带建工作关键在于形成一套有效机制的角度在《高校党建带团建机制探究》中详细阐述了党建带团建的五种机制:加强党校与团校的衔接机制、建立“党带团联系人”机制、形成党团活动的有机结合机制、形成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校园文化的融合机制、建立以作风建设为核心的党建带团建的保 障机制。

综上所述,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根本在“建”,关键在“带”,研究中多以“带”的内容为主,如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进行共建工作,工作的及时性很大,然而缺乏一套长期的完善机制和评价体系,因此本课题将探讨完善、长效的共建机制作为主要研究方向。

2、携手支部,在实践中探索、交流总结

2024年5月至10月,以经管本科11级党支部为主体,携手11级经济、管理、工商类党支部结合团支部团日活动赴新街口社区开展红色1+1活动、基层党组织立项活动等,以实践活动为契合点,突出课题的研究主题“带”,突破原有党团生硬的结合方式,在发挥了团员的战斗作用同时,更加强了党团的交流,让党员团员共同在实践中学习,为课题的调研提供了实践基础。

3、关于“建”的研究

所谓“建”,即思想建设、理论建设、作风建设,为此我们支部在开展支部组织生活、党员发展会,我们积极邀请积极分子参加,并确立“签到”、“考核”制度。鉴于团支部的主体成员都是积极分子,所以将理论建设交流会也作为积极分子学习的重要平台,将日常表现作为其考核依据。这将为课题对“如何建立长

期有效的共建机制”的研究提供实践基础。

(二)、下一阶段拟完成目标

1、对实践活动进行总结;

2、设计并发放调查问卷,对活动效果反馈进行分析研究;

3、将“带”和“建”的模式进行肉体实化,得出研究成果;

4、整理成果,形成结题论文。

第四篇: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课题名称:农村小学后勤精细化管理的研究 课题类别:校级课题 承担单位: 课题负责人:

开始时间:2024年9月 结题时间:2024年7月

2024年9月,我课题组申报的校级课题《农村小学后勤精细化管理的研究》获得学校立项审批,2024年10月开题。

在开题讨论会上,与会学校领导一致认为,市场经济时代变化万千,学校的后勤工作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本课题的选题针对性强,无论从大环境的复杂性,还是当前后勤管理的困难性,都证明了该课题的研究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明显的现实意义;课题方案的设计具体细致,价值性强,有独到的创新之处;方案对核心概念的界定较为准确;课题研究的目标与设计科学合理;研究中重点探索的几个问题既具有前瞻性,又符合学校后勤工作的实际。

从开始课题研究以来,学校领导一直高度重视,刘校长曾多次亲临第一线,认真指导工作,使各项研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各位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积极性也很高,课题组活动时,能按较好地完成课题组的相关任务。第一、二阶段的目标初步得到了现实性的落实。为了加强课题的过程管理,提高课题组研究的水平和效益,增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使课题组研究步入更科学、规范、高效的轨道,进一步落实课题研究,以便为课题的总结

评估做准备,现将我们在前期研究过程中的一些做法与完成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1、健全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难成方圆。没有健全而又适合于本校实际的规章制度作保证,就难以实现精细化的管理。所以,课题组研究制定出全面具体、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制度能否做到行之有效,它首先必须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如学校环境卫生管理,学校先要根据上级卫生部门的要求,制定出适合学校实际的制度。在这个制度的基础上,学校要制定出具体的细则,再根据学校需要确定岗位,最后按岗设人。制度具体,责任落实到人,使学校后勤工作依章办事、有章可循。这样,学校的管理就形成一个从上到下、由点到面的全方位的管理网络。先后学校出台了《学校食堂从业人员聘用及管理制度》、《学校食堂食品原材料采购验收及索证索票制度》、《学校食堂食品加工管理制度》、《学校食堂陪餐制度》、《学校食堂留样制度》、《学生营养餐试餐制度》、《营养改善计划信息公开制度》、《营养改善计划成本核算制度》、《餐饮具消毒杀菌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财产管理制度》、《物资采购制度》、《固定资产入库查验登记制度》、《固定资产报废处置制度》、《物品使用领取制度》、《饮用水水质监测制度》、《浴室使用管理制度》、《学生宿舍管理制度》、《卫生公约》、《节约水电制度》等管理制度。

2、优化育人环境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必然要受环境的耳濡目染。催人奋进的环境,能激励人进取;腐败颓废的环境,能诱使人腐化、甚至堕落。因此,教育环境历来为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所重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环境对人才成长的影响作用。学校学生既要受社会大环境的感染,又要受校内小环境的熏陶,而且这种熏陶更直接,其影响和作用力更大。因此,优化育人环境,充分利用和开发环境的育人功能,对于新形势下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为此,我们在本课题实施的起始阶段,就着手改造和完善我们的校园环境建设。经过一学期的努力,现在的两河镇中心小学校园文化气息浓厚,营造了富有特色的文化氛围,充分体现了学校的文化底蕴,基本实现了“校园无闲处,处处教育人”的环境育人场所,彰显了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

3、提高后勤服务水平

要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我们感到后勤工作必须有“四性”;一是要注意超前性。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其必须先行一步,超前准备。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注意根据学校整体工作计划,教育教学工作过程的转换以及时令季节的变化,提前安排后勤工作,调动人力、物力、财力,做到服务工作主动及时。二是要增强预见性,常规性的后勤工作可以超前准备,而对一些非常规性的工作,就需要我们多动脑筋,注意观察,未雨绸缪,尽可能多一点“先见之明”。三是要考虑周密性。后勤工作直接关系到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直接影响到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转,因此要做到周密细致。四是要注意教育性。学校是育人的地方,学校一切工作人员都是教育工作者,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育人,后勤部门一切工作都必须用育人这把标尺来衡量。为此,课题组在师生、干群中开展问卷调查,不断提升后勤服务水平。

二、前期研究的初步成效

自课题立项研究以来,课题组教师的教育观念有了很大变化。

1、后勤管理工作尤为突出的:环境布置、卫生打扫、水电维修、校舍维护,桌椅门窗维修、伙食供应、食品卫生、校园安全、学生住宿、物品采购及供应、绿化养护等等。件件都是不起眼的琐碎小事,而这些繁杂小事如不认真对待或不及时处理,小到影响教学环境或某一方面、某些人或某个人,大到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甚至还会造成大的事故或隐患。所以必须认真细致地对待每个细节,在细字上下功夫。通过对在精细化管理方面的讨论,本组统一了认识,明确了责任。达成了以下共识:

“细”必须健全管理制度。做任何事都必须行之有据,按章办事,有规可依,后勤服务作为一项基础性和保障性的工作是学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好、做细这方面的工作必须健全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制度本身就是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俗话说“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只有想得细、想得全,才能做得到位。

2、“实”是对管理者以严格要求。“实”是好的管理者起码的工作作风,没有踏实的作风和踏实工作是不能做好学校后勤服务工作的。怎样才能体现管理者踏实的工作作风呢?首先是时间保证,管理者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抓好工作、检查工作。其次是行动,管理者应身体力行,做好表率,要经常深入第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再就是周密的工作计划,管理者应制订好详实可行的计划,分阶段实施计划。更重要的还应经常反思自己的工作,不断总结自己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算得上是一名工作作风踏实的管理者。

3、在总务后勤管理工作中,对各岗位的工作人员明确责任,严格要求是必须的,同时也要提倡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更要激发他们为教育教学、科研服务和服务育人的热情。克服和消除在学校中低人一等的现

象。管理者应切实认真关心他们的学习、工作和待遇。在学校中往往对总务后勤人员不够重视,待遇低下。各级各类的教学活动给教师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每年的职称评定让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认可,教坛新秀、中青年骨干、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劳动模范等等称号的授予让教师的职业生涯充满追求并体现人生价值,而总务后勤工作繁杂琐碎,或不为人知,或不为人愿为,其价值、其绩效难以显现,或滞后显现,或要在其他部门以及其他教师、学生身上显现,往往“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让人感觉总务后勤工作既崇高、伟大,又不乏悲壮色彩。因此,总务后勤管理首先是对后勤员工的人心管理,通过人心管理来激发人的潜能。对员工的管理应该在感情上尊重他们,信任他们和理解他们。在此基础上实施目标激励、岗位激励、信任激励、荣誉激励和情感激励,以此来激发其工作热情,发挥其潜能,促进专业成长,提高工作效率。

三、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几点思考

1、学校后勤精细化管理不仅仅只是后勤人员来执行,要全校师生参与管理、监督、实践,才能出成效。

2、长期以来,后勤人员除管理人员外,炊事员、零时工都是附近农村的农民工,由于学校经费有限,工资相对较低,且一般雇佣的人员年龄偏大,技术技能较差,加之农民工的思想素质、工作纪律性普遍不高,对所担负的工作完成起来比较吃力,工作态度消极:认为是伺候人的事,低人一等,对待工作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缺乏主人翁精神,管理人员常常是苦口婆心的做炊事人员的思想工作,但收获不大。加之个别人员年龄偏大,工作质量不高,难以胜任当前信息化的后勤服务工作。

四、后期工作思路和操作方法

后期研究工作重点和操作方法,主要针对本学期研究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1、首先,加强课题组与课题领导小组的联系,做到集思广益,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对课题研究中涉及到的问题,进行探讨,以争取共同完成课题研究的目标。

2、每位课题组成员要有学习、实践、研究的热情,能够参与研究而就不要把研究当作负担。要有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有明确的目标,并能找出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提倡合作的精神,能够为课题组研究的课题不断深入努力做贡献。

3、在课题方案的引领下,参研人员要明确自己的课题研究相关工作,并在研究过程中,及时总结、详细记录典型案例,补齐应上交的相关研究资料。

总之,课题研究以来,我们遇到的困难很多,我们的认识和收获是零碎和片面的,但是我们有信心和决心,我们一定要在学校课题研究领导小组指导下,集中精力,在专题性研究方面有所突破,争取在后期有更大的收获。

课题组 2024年3月

第五篇:课题研究中期总结报告

《农村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研究》

中期工作总结

梁湖乡岷州小学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现行的写作以命题作文占绝大多数,从写作内容到写作技法都给了学生极大的约束,造成学生写作兴趣不浓厚。

(2)训练文体单一,使作文变成脱离社会需要的教学。学生体会不到写文章的社会价值和交际作用,认为写文章只是完成功课的需要,只是为了获得一个好分数。

(3)从作文现象来看,学生虚假作文的现象还很严重,“造文”现象还较普遍。从文中所反映的学生认识生活的水平与能力还较弱;从作文教学过程来看,教学过程与学生生活脱节。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国外:中小学作文训练也一直强调“丰富生活体验”。世界发达国家美国,更是将作文引进生活,教师不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可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思考和准备,作文命题也以关注人生和学生未来发展为导向,追求真实与实用。

2.国内:

(1)意识不强,脱离生活实际,脱离学生实际的陈旧作文观。我国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作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始终没有跳出“为作文而作文”的怪圈。(2)观念落后,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陈旧教师角色观一直以来“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职责,教师成为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递者。在人们的观念中,教师是真理的化身,是教育的主宰者,学生是待教育、待发展的,而教师就仅仅是使学生进步、发展的实施者,自身的人格水平、知识水平不值得重视,忽视了“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是学生个性的塑造者”,也就忽视了教师本身对学生的影响。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作文的喜爱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老师的熏陶感染。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农村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旨在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入手,多角度、多层面地选题立意,鼓励学生自由地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出来;学生通过生活经历、情感体验、思想认识来捕捉习作素材。这样,既培养学生主动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又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动地做到“我手写我口”、“我笔写我心”,从而促使学生的习作水平不断地提高。

生活作文意味着将学习的形式化为生命的活动,作文的过程也就自然演变为心灵体验生活的成长历程。当体验的痛苦和欢乐倾注笔下时,作文不再仅是运用语言的学习过程,更是审视生活,反思自己的心灵思辨过程。我进行农村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试图从“生活化”的角度来优化作文教学,赋作文教学以生活的灵性,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三、研究目标

(一)总目标:生活是作文之源,作文不能离开生活而独立存在,作文要为生活所用。通过课题研究,最终使学生学会交际,能够参与社会表达。

(二)具体目标

1.促进作文教学的优化。通过研究与实践,构建“生活化”作文教学内容的新体系,逐步探索生活化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构建师生互动的、生活化、活动化的作文教学新模式,总结出生活化作文教学策略的理论与操作性结论。

2.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通过研究和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作文的: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及时地以“我手写我心”,高效达到小学生作文训练要求,提高学生描写生活和表达思想的能力;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理论探索

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当前教学新理论,努力吸取各种教育思想的优势。学习各种教学方法,借鉴各种教学模式,融各种教学方法于生活化教学策略。要通过读书看报、外出学习,特别要利用网络信息,吸收前沿的教育理论和思想,汲取各种教育实践的营养。更新观念,开阔眼界,把作文生活化策略置于教育观念的改造的系统中来观照,放到育人的高度来考察(着眼于人的发展,适应于社会的发展),把作文教学生活化研究放到语文教学整体改革的环境中来实践。不断总结,勤于反思,在“行—知—行”的反复探索中逐渐总结出规律性认识。

(二)作文教学内容生活化研究

学生作文内容应该也必须是学生生活内容的反映,学生的写作才是兴趣盎然而不枯燥乏味的,我们结合农村小学生的特点研究作文教学生活化,要从生活出发,构建作文教学内容系列。

(三)作文教学过程生活化研究

农村小学作文生活化的教学要体现在作文指导、作文评讲、作文评改上,作文教学过程是在作文生活化策略理论指导下,融作文内容生活化策略和作文训练生活化策略于一体的。

五、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一)准备阶段:(2024年3月—2024年5月)筹建课题组,制定课题实施方案,明确所有成员研究内容的分工和职责,建立各项规章制度。

(二)2024年9月—2024年1月,为课题的实施阶段。我们正在按照研究方案的要求和步骤,有计划地组织实施课题研究工作。边研究,边开展活动,边整理资料,提炼经验,总结工作中的不足,为下一步结题做好准备。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措施

(一)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加强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理论学习。在理论学习和研究过程中,要树立教师的生活教育思想,并且要遵循生活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谐性原则。同时,教师更新观念,开阔眼界,把作文教学生活化策略置于教育观念改造的系统中来比较,放到育人的高度来考察(着眼于人的发展,适应于社会的发展),把作文生活化策略放到语文教学整体改革的环境中来实践。

(二)探索作文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

1.以观察为基本方法,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是作文训练的前提、基础和重要条件,只有引导学生观察,才能从生活中获得写作素材,写起文章来内容有血有肉,真实感人。我们从实验中获得,学生只有认真地观察,深刻地认识了事物后,才会使自己的情感与之产生共鸣,从而写出一篇好文章。

2.以教材为依托陶行知先生说:“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这句话强调了实践对于获取知识和创新的指导意义。在生活中实践,锻炼习作能力,提高习作水平,是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

七、主要成效与思考(一)课题研究初见成效

1.教师方面:通过研究和实验,促进了我校教师的教育科研理论水平不断提高。科学的实践需要科学的理论作支撑,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始终把理论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在 一起,不断地研究,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总结,教师们撰写了有一定质量的研究论文。

2.学生方面:作文要为生活所用,每一次作文都有对象,达到交际的目的。作文是为了学生学会交际,参与社会的表达所用,只有在生活学习,作文才有话可写。通过课题研究,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二)尚待解决的问题

1.教师主观问题:小学教师由于工作头绪多、课务繁重,研究条件和研究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而且教师对教育科研方面的基础知识比较匮乏,能力极不平衡,所以其研究工作常常在低水平上重复。如何提高研究水平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与积累存在问题。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如果让他们把生活中的经历写成作文,他们对材料的筛选还没有恰当的方法。

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正处于研究阶段,在研究中还有许多理论、实践问题需要研讨、解决,迫切希望得到各级领导、专家的支持和指导。

课题研究中期经验总结材料.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本类热门推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