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班四月份工作小结二号文库
- 中班四月份工作小结二号文库
- 2024—2024学年度下学期教学工作总结二号文库
- 美丽的孔雀教案二号文库
- 刘志利工作总结二号文库
- 中心幼儿园师德考核实施方案_2二号文库
- 物业管理专业毕业实习指导书二号文库
- 关于举办第27届佛山市青少年(佛山市的)二号文库
- 学校各项规章管理制度(5篇范例)二号文库
- 高一通用技术备课组计划二号文库
- 中职教学目标二号文库
- 第十六届推普周活动总结二号文库
-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现状分析与改革二号文库
- 高级讲师二号文库
- 源潭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自评报告(共5篇)二号文库
- 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总结报告二号文库
- 临翔区职教中心兼职教师管理办法二号文库
- 家 访 体 会二号文库
- 注意事项二号文库
- 人社局总结二号文库
- 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开鲁二小科任教研大组工作小结二号文库
- 聚焦民望开拓创新奋力拼搏精彩绽放二号文库
- 新教师如何提升自己二号文库
- 12月混龄角色游戏:医院(推荐5篇)二号文库
- 幼儿园中班语言优秀教案:九只小猪旅行记二号文库
- 18年愚人节搞笑短信(模版)二号文库
- 2024年上半年吉林省全科学主治医师(初级职称)试题二号文库
- 自查自评报告二号文库
- 班主任要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二号文库
第一篇:浅析幼师专业声乐课教学
浅析幼师专业声乐课教学
摘要:声乐课是中职幼师专业中重要的技能课程,也是幼师教育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目标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演唱技能、技巧,还要掌握幼儿教师必备的声乐理论知识和具备课堂唱歌、欣赏、弹唱等内容的教学能力。因此,幼师的声乐教学必须选择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此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幼师专业;声乐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4)06(b)-0187-01
声乐课作为学前教育幼师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培养目标是构建音乐知识技能与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相结合的符合幼儿教育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让学生开口唱、能演唱、能弹唱。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声乐基本理论知识、正确的发声方法,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演唱技能和技巧。
声乐是音乐艺术中最易学为学生接受、喜爱、理解的一种艺术形式,是贯彻音乐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歌曲中的音乐形象建立在词、曲统一完整而又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只有充分发挥歌曲音乐形象的感染力,才能揭示歌曲的思想性、艺术性,使学生有感情地歌唱,并受到歌曲艺术形象的感染和教育。
声乐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唱歌知识和呼吸、发声、咬字、吐字等基本技能技巧,自然、圆润地发声和富有感情地齐唱或合唱、还能巩固和提高他们的视唱、听音等基本技能。唱歌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理、心理条件,注意保护学生变声期嗓音的发育与成长,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笔者在吸取他人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对幼师专业的声乐教学模式及内容应进行相应改革。总结了有以下几种切实可用的教学方法,供同行参考。
一、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在声乐课教学中应该因材施教。由于每一个人的声音条件都不一样,教师要认真鉴定学生的声部和声音类型,仔细研究学生的声音特点,制定教学计划与授课方案,并按照每个学生的特点,决定其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2)声乐教学中的因材施教,还表现在教师对学生耐心的启发诱导上,学生的个别差异,决定了教师在声乐教学中,必须注意将抽象的声乐理论与声音概念,用简单形象的比喻启发学生。
由此可见,在声乐教学中,把严格要求与循循善诱结合起来,营造一种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便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强烈的歌唱欲望。
二、歌唱得科学训练
王苏芬老师说过,“歌唱得科学训练”。的确,歌唱要有:
1)正确的歌唱姿势,正确的歌唱姿势,是良好歌唱发声的前提,是学习歌唱的第一步。在声乐教学中。要培养和训练学生建立正确、良好的歌唱姿势。正确、良好的唱歌姿势不仅是歌唱者良好的心态的表现,而且还关系到气息的运用。共鸣的调节以及歌唱的效果。
2)正确的呼吸方法,中职学生没有专业基础,呼吸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在整个声乐功能系列中,歌唱呼吸是最重要的一环,是整个歌唱建筑的基础,因此必须明确呼吸的重要性,重视练好歌唱呼吸的基本功。声音应建立在平稳而坚定的呼吸支持之上,可以自如地获得音色和音量的变化。
3)科学的发声方法,每一位歌唱者一定要充分理解和运用气息发声和气息控制的方法。打开喉咙,稳定喉头,是歌唱基本功训练的核心,这是歌唱者声乐技巧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之一,很多歌唱者声音上的毛病,多是由于歌唱时喉头不打开、不稳定造成的,而正确的喉头位置是协调呼吸器官的运动,获得稳定、流畅声音效果的关键。
4)恰当地运用好歌唱的共鸣,要使声音传得远,充满剧场,且圆润,优美动听,这是要经过专门训练的,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更是比较难掌握的课题。由于共鸣训练常常与其它发声基础要求分不开,因此要求歌唱者通过母音的转换,稳定喉头打开口腔,调节气息等手段,把声音振响在鼻咽腔以上的高位置头腔共鸣点上,来增大音量,扩展音域,美化音色,统一声区,使高、中、低三个声区的声音协调一致,天衣无缝,走动自如灵活。
三、注重声乐课的课堂教学
根据幼师学生声乐学习的目的和要求,以及教师的教学和学校声乐教学设施等现状,我们必须充分地利用声乐集体课,发挥声乐集体课的优势和潜力。声乐集体课就是把两三节声乐课连排,让每个学生增加三倍四倍的演唱时间,多个人一起上课,一个人唱,其他人听,老师指点大家进行评议对比,能让学生很快地区别好与差的声音形象,区分声音的优劣,能够帮助正确歌唱状态的形成。
在集体课的声乐教学中,有唱的也有听的,教师在纠正一个学生的毛病时,另外的学生也会从中受益。有时也可以一个人在教室里唱,其他人在外面听,让学生区别在室内室外的不同效果和声音穿透的能力。老师在纠正一个学生发音位置过低时,其他学生也就会思考从中获得高位置共鸣。纠正发音吐字上的问题时,他们彼此评估,也有所收获。这也是幼教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技能,要想培养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就必须培养她们标准的视听能力,这样她们才能胜任今后的教学任务。
四、分层教学,激发学生的潜能
所谓的声乐分层次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自身素质以及每个人对音乐的感受和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层次,分别制定教学目标,以此来完成声乐教学计划的教学方法。
学生在声乐学科的能力发展水平不平衡现象极为严重。尤其是中职学生的声乐基础更不均匀,每个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水平差参不齐,个体发展的差异十分明显。针对这种情况,合理的利用分层教学就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并且声乐课利用分层教学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够加强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
声乐是一门看不见,摸不着的,比较抽象,很难理解的一门学科,如果只靠老师耐心的教和学生刻苦努力的学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老师具有吸引人、感染人、生动形象化的语言来启发学生,进行联想,再加上老师准确的示范才能使学生准确地把握歌曲的艺术形象,掌握其技能技巧。又由于声音是时间性的艺术,也是零的艺术,它是多变的,今天唱得好,明天不一定唱得好。通过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使学生学会自己去分析、去掌握,便于他们课后的自习、练习。声乐教学是一门技术性与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学科。声乐的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各异,对象不同,方法灵活多变,解决问题的手段和途径各不相同。启发式教学法应用于声乐教学中,如同一把金钥匙,帮助同学们打开声乐殿堂的大门。
实践证明,以上的教学心得及教学方法是值得借鉴的,声乐学习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特别是对于中职幼师的学生来说上更需要具备恒心与毅力,对于声乐教师来说,则需要耐心,不懈努力,需要自觉地掌握和运用授课艺术,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水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本人也希望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能多为幼师教育事业做更多有益的尝试和贡献。
第二篇:浅析幼师专业声乐课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析幼师专业声乐课教学
作者:李裔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24年第17期
摘 要:声乐课是中职幼师专业中重要的技能课程,也是幼师教育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目标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演唱技能、技巧,还要掌握幼儿教师必备的声乐理论知识和具备课堂唱歌、欣赏、弹唱等内容的教学能力。因此,幼师的声乐教学必须选择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此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幼师专业 声乐课 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4)06(b)-0187-01
声乐课作为学前教育幼师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培养目标是构建音乐知识技能与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相结合的符合幼儿教育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让学生开口唱、能演唱、能弹唱。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声乐基本理论知识、正确的发声方法,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演唱技能和技巧。
声乐是音乐艺术中最易学为学生接受、喜爱、理解的一种艺术形式,是贯彻音乐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歌曲中的音乐形象建立在词、曲统一完整而又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只有充分发挥歌曲音乐形象的感染力,才能揭示歌曲的思想性、艺术性,使学生有感情地歌唱,并受到歌曲艺术形象的感染和教育。
声乐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唱歌知识和呼吸、发声、咬字、吐字等基本技能技巧,自然、圆润地发声和富有感情地齐唱或合唱、还能巩固和提高他们的视唱、听音等基本技能。唱歌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理、心理条件,注意保护学生变声期嗓音的发育与成长,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本人在吸取他人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对幼师专业的声乐教学模式及内容应进行相应改革。总结了有以下几种切实可用的教学方法,供同行参考。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在声乐课教学中应该因材施教。由于每一个人的声音条件都不一样,教师要认真鉴定学生的声部和声音类型,仔细研究学生的声音特点,制定教学计划与授课方案,并按照每个学生的特点,决定其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2)声乐教学中的因材施教,还表现在教师对学生耐心的启发诱导上,学生的个别差异,决定了教师在声乐教学中,必须注意将抽象的声乐理论与声音概念,用简单形象的比喻启发学生。
由此可见,在声乐教学中,把严格要求与循循善诱结合起来,营造一种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便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强烈的歌唱欲望。歌唱得科学训练
王苏芬老师说过,“歌唱得科学训练”。的确,歌唱要有:
(1)正确的歌唱姿势,正确的歌唱姿势,是良好歌唱发声的前提,是学习歌唱的第一步。在声乐教学中。要培养和训练学生建立正确、良好的歌唱姿势。正确、良好的唱歌姿势不仅是歌唱者良好的心态的表现,而且还关系到气息的运用。共鸣的调节以及歌唱的效果。
(2)正确的呼吸方法,中职学生没有专业基础,呼吸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在整个声乐功能系列中,歌唱呼吸是最重要的一环,是整个歌唱建筑的基础,因此必须明确呼吸的重要性,重视练好歌唱呼吸的基本功。声音应建立在平稳而坚定的呼吸支持之上,可以自如地获得音色和音量的变化。
(3)科学的发声方法,每一位歌唱者一定要充分理解和运用气息发声和气息控制的方法。打开喉咙,稳定喉头,是歌唱基本功训练的核心,这是歌唱者声乐技巧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之一,很多歌唱者声音上的毛病,多是由于歌唱时喉头不打开、不稳定造成的,而正确的喉头位置是协调呼吸器官的运动,获得稳定、流畅声音效果的关键。
(4)恰当地运用好歌唱的共鸣,要使声音传得远,充满剧场,且圆润,优美动听,这是要经过专门训练的,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更是比较难掌握的课题。由于共鸣训练常常与其它发声基础要求分不开,因此要求歌唱者通过母音的转换,稳定喉头打开口腔,调节气息等手段,把声音振响在鼻咽腔以上的高位置头腔共鸣点上,来增大音量,扩展音域,美化音色,统一声区,使高、中、低三个声区的声音协调一致,天衣无缝,走动自如灵活。注重声乐课的课堂教学
根据幼师学生声乐学习的目的和要求,以及教师的教学和学校声乐教学设施等现状,我们必须充分地利用声乐集体课,发挥声乐集体课的优势和潜力。声乐集体课就是把两三节声乐课连排,让每个学生增加三倍四倍的演唱时间,多个人一起上课,一个人唱,其他人听,老师指点大家进行评议对比,能让学生很快地区别好与差的声音形象,区分声音的优劣,能够帮助正确歌唱状态的形成。
在集体课的声乐教学中,有唱的也有听的,教师在纠正一个学生的毛病时,另外的学生也会从中受益。有时也可以一个人在教室里唱,其他人在外面听,让学生区别在室内室外的不同效果和声音穿透的能力。老师在纠正一个学生发音位置过低时,其他学生也就会思考从中获得高位置共鸣。纠正发音吐字上的问题时,他们彼此评估,也有所收获。这也是幼教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技能,要想培养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就必须培养她们标准的视听能力,这样她们才能胜任今后的教学任务。分层教学,激发学生的潜能
所谓的声乐分层次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自身素质以及每个人对音乐的感受和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层次,分别制定教学目标,以此来完成声乐教学计划的教学方法。
学生在声乐学科的能力发展水平不平衡现象极为严重。尤其是中职学生的声乐基础更不均匀,每个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水平差参不齐,个体发展的差异十分明显。针对这种情况,合理的利用分层教学就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并且声乐课利用分层教学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够加强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
声乐是一门看不见,摸不着的,比较抽象,很难理解的一门学科,如果只靠老师耐心的教和学生刻苦努力的学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老师具有吸引人、感染人、生动形象化的语言来启发学生,进行联想,再加上老师准确的示范才能使学生准确地把握歌曲的艺术形象,掌握其技能技巧。又由于声音是时间性的艺术,也是零的艺术,它是多变的,今天唱得好,明天不一定唱得好。通过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使学生学会自己去分析、去掌握,便于他们课后的自习、练习。声乐教学是一门技术性与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学科。声乐的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各异,对象不同,方法灵活多变,解决问题的手段和途径各不相同。启发式教学法应用于声乐教学中,如同一把金钥匙,帮助同学们打开声乐殿堂的大门。
第三篇:职业中学幼师声乐集体课教学探微
调研范文
【精品文档】
职业中学幼师声乐集体课教学探微
【摘 要】声乐课是幼师一门重要的基础课,但由于幼师课程设置的原因,声乐课目前大多以集体课的形式进行教学。如何利用这种教学方式成功地实施声乐集体课教学呢?除了一般意义上歌唱发声相关技能和知识的传授外,在教学上还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激发兴趣;(2)树立正确的声音观念;(3)选曲要适宜;(4)对学生要有客观、积极而灵活的评价。
【关键词】兴趣 声音观念 选曲 评价
声乐是音乐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以歌声为主要手段,表达人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声乐艺术的特点在于通过美好的声音、清晰的语言表达真实的情感,从而叩动听众的心弦,引起其情感的共鸣。这种美好的演唱效果来自于学习者科学的发声方法,刻苦的训练,更来自于声乐教师一对一的个别授课方式的精心指导,这种授课方式有利于教师针对每位学生的不同素质条件、基础程度、学习能力和存在的问题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更准确、更仔细、更直接、更有效地进行教学。但这种“一对一”的教类多、声乐课时少、幼师学生多等原因,所以长久以来幼师声乐课普遍采用集体课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演唱技能呢?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认为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 激发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强调寓教于乐。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特别感兴趣时他就会投入精力去研究、学习,积极的思维和良好的效率往往建立在浓厚的兴趣之上。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与高昂的情绪,我认为兴趣的培养才是学好声乐的前题。
二 树立正确的声音观念
歌唱发声观念除了一般意义上的概念外,还有声音观念。知识的概念如有关呼吸、发声、共鸣、语言的知识外,的乐器就是人体本身,歌唱的过程就是人体各有关器官相互协调工作的过程,但发声器官的具体运动又无法直观面对。
那么,如何树立正确的声音观念呢?首先,多让学生接触正确的“声音”,灌输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声音观念——自然统一、张驰有度。让学生多听优秀歌唱家的演唱。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也就是听觉艺术,没有声音表象的感觉和积累,当然无法树立正确的声音观念。只有听多了才能对正确的“声音”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更深层感觉到声音的美。其次,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正确的范唱。因为教师离学生最近,能及时给学生以具体的声音参照。
学生能在第一时间里听到正确的声音,及时找到方向并与之靠拢。然而模仿正是声乐学习初级阶段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美好声音的形象语言,激起学
唤起她们唱歌的欲望,使学生情绪饱满,感情充沛,从而激起她们歌唱的发声器官、呼吸肌肉的积极运动,在种状态下,歌唱的技巧易于被学生掌握和运用。再者,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了解自身的特性,在掌握科学的声音共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个性特色,唱出自己的音色。声乐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尤其在集体课内,但正确的声音还是会出现,即使是一个音、一句乐句也要及时对学生加以肯定、鼓励并继续强化,让学生记住自己发出的正确声音时身体各部分的感觉。在这样不断的练习和强化下,学生正确的声音观念就会慢慢地建立起来。
三 选曲要适宜
由于幼师班的学生在经过三年的学习后要走上幼教的工作岗位。而幼儿教师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少会用到所学的正统美声歌曲、大型创作型歌曲、艺术歌曲等,实际当中用的歌曲。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在幼师声乐教学的曲目选择上,除了要对一些初、中级美声、民歌、艺术歌曲等作品有一定的涉猎外,还应当针对今后的工作方向大量浏览实用型的声乐作品。
四 对学生要有客观、积极而灵活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表明了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认同,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体验到唱歌和学习带来的乐趣。反过来它又会影响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和态度。教师的评价包括对学生态度的评价,也可以是每个具体教学内容、环节的评价,也可以是整节课或者整体目标的评价。客观的评价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学习状况,了解学习程度,什么地方达到了预想的目标,什么地方还需要继续努力。积极的评价可以让学生增强自信心。声乐技巧的学习,需要学生很大的耐心和良好的心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学生就会更有兴趣学习,更有信心和勇气面对问题和困难。教学评价也要因人而异,灵活掌握,不同个性、气质类型的学生应给予不同的评价方式。但目的只有一个,让学生能够更积极地投入到声乐学习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总之,声乐集体教学既有它有利的一面,也有它不利的一面,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总结、不断研究,克服不利因素,积极调动有力因素开拓思维,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和谐快乐的集体教学中得到成长。
参考文献
[1]曾华青.浅谈幼师唱歌课的教学[J].南平师专学报,2024(01)
[2] 雷仰芹.浅谈声乐集体课教学[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03)
[3]王懿颖.幼儿音乐教育[C].北京: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24
[4]腾守尧.艺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
[5]吕晓红.如何使新生尽快建立正确的声音观念[J].音乐探索,2024(4)
[6]朱玉.谈音乐学院“一对一”小课堂教学形式的有效把握[J].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24
第四篇:幼师声乐模块教学的探索
幼师声乐模块教学的探索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改在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中不断延伸实施,使音乐教学发生了质的变化,但幼师专业的声乐教育却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音乐教育发展的新需求。鉴于此,就必须对幼师的声乐教学进行改革。模块式教学是将声乐学科的指导思想、学科知识、演唱技能及学习方法融为一体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适应现代教学的需求,为此本文对模块式教学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声乐 幼师专业 模块教学
【中图分类号】J61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4-3089(2024)11-0234-01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在课改的推动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音乐教育也发生了彻底性的改变,但从幼师专业院校来看,声乐教学模式却一直保留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基础训练-歌曲学习-情感处理,在教学中也是教师唱主角,学生仍处于被动学习中,这种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幼师教学的发展需求,脱离了现代教育,因此对于教学模式一定改变观念、改革模式、更新方法,才可以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的发挥和发展,适应现代教育需求。
一、模块式教改的基本思路
声乐课程教学应以“宽基础,活模块[1]”为改革思路,贯彻落实“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教学模式应当具有“专业设置的适应性、培养目标的实用性、教学方法的训练性和实践性”三大基本的特点。
采用“宽基础”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市场对人才的动态需求和稳定办学,通过相对职业群类的职业基础能力的分析来设置课程类型,使学生不仅能够灵活自主地择业,而且能够适应将来的转岗需要;采用“活模块”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教育质量和效益,保证鲜明的专业教学特色。“活”不仅表现在结构取舍上的灵活,而且反映在内容选择上的机动,更有意义的是在于满足学生因学生能力、学习兴趣、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而提出的特殊要求,还能消除由市场不规范、信息不全面以及角色主体错位等人为因素所带来的毕业生出路梗阻现象。专业设置的适应性可以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方向,做到人才以需定产、供需对路;培养目标的实用性可以确定本专业的培养规格与标准,明确本专业学生的应知应会,包括项目、内容、等级标准、培养措施和达成期限,进而做到按需培养、学用一致;教学方法的训练性和实践性可明确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和训练体系,强化教学实践环节,突出学生能力培养,力求缩短学生就业后的适应期,使他们一毕业就能上岗。这一思路,在教学工作的各个层次和环节上都能体现鲜明特色,构成幼师声乐教学特有的教学模式。
二、模块教学探索的具体措施
1.培养目标与教学形式的统一
以个别课教学与集体课教学相结合的声乐教学的模式,是根据音教专业教学资源、教学条件、学生技能与素质等实际情况,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思想,在培养目标与教学形式上,构成的统一整体。声乐个别课教学,是培养学生掌握声乐技能的主要途径;而声乐集体课教学,则是其有力补充和延伸。其中,声乐小组课教学以弥补声乐个别课教学中集体歌唱能力和艺术实践能力的不足为目的;合唱课教学是根据基础音乐教育的需要,以培养学生的歌唱实践能力、歌唱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声乐教学的形式;声乐基础理论课教学,是按培养音乐师资的要求,以丰富学生声乐基本理论、掌握声乐教学基本课论和原则为其目的的教学方式。它们之间,形成了声乐教学中互相联系又相对独立、互相制约又不能取代、互相弥补又缺一不可的教学整体[2]。作为教师,要通过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使自己的声乐演唱技能、音声乐知识及教学理论全方位发展,以适应声乐个别课教学与集体课教学两相结合的要求。声乐个别课与集体课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声乐教学的必然产物。
2.自主探究与合作参与
要结合幼师学生的专业特点,在研究新的课程标准、新教材的同时,还应更加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并创造性地用好新教材的同时,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实践,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体验艺术之美。音乐课程的特殊性,会使教学方式方法上有较大的转变,根据课程特点和现有的教学以及教师资源笔者认为,“模块结合”的教学思路,是能顺利开展多种教学模块的可行性方案。“模块结合”可在同一堂课内实施,也可设计为主题课堂、或是阶段性集中授课。
3.合理尝试学科综合,有效选择和整合使用现行教材
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艺术“家庭”的主要成员。无论在文化领域、艺术领域还是教育领域音乐都不是孤立的,它通常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密切相。音乐欣赏学习具有题材广、体裁多、容量大、方法灵活的特点。它丰富多彩,起着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的作用。“学科综合”在幼师声乐教学中合理运用,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更拓宽了学生的音乐欣赏视野。音乐与文学、音乐与舞蹈、音乐与心理学等等课程的整合与综合实施,不仅能丰富教学资源,而且能引起学生更大的兴趣。
4.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就业
技能学习是为了之后服务于社会,因此针对幼师专业的特点,就要始终提醒学生,要将自己定位在幼儿园教师身份上,始终要保持大方的仪表、亲切的谈吐。幼师声乐课教学不仅要强调声乐技能技巧的训练,还应该开发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更应该在声乐教学过程中突出“师范性”,体现师范教育的特点。学前教育声乐课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教育大纲中的内容进行大胆的改良,略去那些生硬、晦涩、应用范围小,甚至根本不会用到的理论性、技巧性知识点,将教学重点设在与师范相关的范围内,以培养优秀幼儿教师为首要目的来展开教学工作,目地是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充分激发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由浅入深,从简单到深刻,从书本到现实。在教学中,要创造机会带领学生深入基层幼儿园见习听课,并通过幼儿歌唱表演的观赏,学会分析幼儿心理,开展教学内容的组织和设计,通过师生间的讨论,增强学生对职业的认识和把握,为今后能够胜任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声乐课是幼师教学中的重要科目,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一定要与时俱进、适应现代教学的发展需求,不断进行教学模式和方法上的探索,才能从整体生提升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歌唱技巧和对音乐的鉴赏能力,促进了幼师声乐教育的发展,并在紧密结合教学改革目标的同时形成招生、教学、就业的良性循环,促进了学校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宏.幼师声乐课堂教学的策略与教学手段[J].中国校外教育,2024,S1:326.[2]李雪萍.幼师声乐教学的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24.
第五篇:职业学校幼师专业乐理课教学浅析
职业学校幼师专业乐理课教学浅析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职业技术学校徐金
511800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幼师专业乐理课程的教学作相应的分析和叙述,力求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开发智力,培养审美情操,并指导学生今后的音乐学习和工作实践,提高乐理课程教学水平。
关键词:乐理主导作用新音乐理论精讲多练
乐理课是职业学校幼师专业一门系统讲授有关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课程,是整个幼师专业在音乐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使初学音乐者获得理解音乐表现方法所必须的一般知识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其他音乐课程发展音乐才能,在专业上打下牢固的基础。随着国家对幼儿园教师的素质教育的日益重视,乐理课程已经成为了学好其它音乐理论的基础,也成为学习“演奏、演唱”的基础,对职业学校幼师专业的学生来说有着重要和积极的影响,因此,乐理课是搞好音乐教育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
一、乐理课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乐理课是整个职业学校幼师专业教学体系中第一门系统讲授有关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音乐共同基础课,是幼师专业各学科的共同专业基础课,在整个幼师专业教学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首先,乐理课是系统地理解并掌握音乐表现各要素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进行正规的乐理教学前,幼师专业的学生一般都或多或少的掌握了一些零星的基本乐理方面的知识,乐理的教学就是要在学生己有知识的基础上,使其到一个新高度。其次,乐理课为学习其它音乐课程打下巩固的理论基础。职业专业学校幼师专业的音乐课程可分为并列课程与后续课程两种,前者如视唱练习课,后者如钢琴,声乐,初级和声课,它们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在并列课程中,课程之间的相互配合有时会出现脱节现象。这是由于各种课程都有其自身的独立体系而造成的,然而这也是不可避免的,为了使课程间的配合相得益彰,在可能的条件下,也可以改变某些教学程序。在后续课程中,虽不存在相互问题,但对未能牢固地掌握基本乐理知识的学生,教师也难以使其在后续课程的学习中进行得顺利。例如:一个学生对调,调试,音级,拍子,和旋等知识全都没有掌握,又怎么可能学好和声等其它课程呢? 最后,乐理课能提高幼师专业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音乐才能,开发智力,培养审美情趣并通过教学开发智力,培养审美情趣,提高素质。
一、乐理课的教学方法和创新
1、注重教师主导作用的艺术
优秀的乐理课教师应该是一个全面发展型和多才多艺型的多面手,对其他音乐专业课程如声乐和乐器演奏也有全面的了解。首先,教师要有很高的普通话水平,讲课流利、顺畅,嗓音雄厚、干净,给学生以美感。其次,课堂讲解中要做到语言精练、到位、条例清晰,能综合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各种语言艺术来进行讲解,使讲解更加生动,更重要的还是用精彩的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气氛。使教与学都处于一种积极的协调的最佳状态。组织教学,也要注意方法方式,根据情况灵活应用。讲课时,内容充实,富有感情,有声有色,学生就可能听得津津有味,精神集中。各种教学形式交替进行,学生就可能学的比较放松。最后,尤其要注意在课堂上爆出良好、亲切的教学态度,并能根据教学内容有分寸地把握语言的声调,节奏抑扬顿挫、快慢有序,每个环节的语言都要衔接得巧妙得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都要围绕着教学目的来进行和及时根据教学现场的情况随时调整。例如:在讲节奏,节拍时,用列队行进中的整齐步伐来比喻节拍,用千变万化的鼓点来比喻节奏,突出了强弱和时间的概念。在拍子的分类中,根据“单”、“复”、“混合”、“交错”这些词的含义,来说明各种拍子的不同特点,学生就比较容易记住。这就是明确目的和掌握规律的优势。
2、融进新音乐理论,力求规范化和鲜明性
近年来,许多音乐学家在结合我国和民族的音乐及语言特点和职业学校幼师专业的学生实际,在传统音乐理论基础上对其进行了适当的修正和补充,这种新音乐理论既延续传统,又在各种理论问题的阐述上有所创新和提升,力求使概念更明确,更好地去指导实践。笔者就曾经在15春幼师4班尝试运用了“新音乐理论”指导教学,例如,关于单、复音程的划分,国内公开出版的教科书中大多写道:“八度以内的音程为单音程,超过八度的音程为复音程。”由于没有明确提出纯八度以内的音程为单音程,纯八度以外的音程包含增八度、倍增八度为复音程,因而给学生或自学者对“增八度转位不是减一度而是减八度”这个问题带来了理解上的障碍。根据复音程往往使用单音程的名称这一点来说,增八度实际上是增一度,增一度转位后当然就是减八度了,这自然符合了音程转位的规律原则“增变减、一变八”,在学生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乐理课教学内容的有机联系,力求各个章节条理缜密,富有逻辑性,避免概念模糊导致学生们一知半解。
3、充分构建“知”和“行”的桥梁
乐理课的教学侧重的是音乐基础理论知识,难免就有些枯燥和缺乏趣味性。此外,职业学校幼师专业的乐理课程也由于过于侧重理论学习,又不可避免的和侧重实用技巧学习和作品创造的其它课程产生脱节,从而造成幼师专业的学生就对乐理课程往往缺乏兴趣。针对这种情况,任课教师就要做到因势利导,一方面向学生申明乐理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另一方面,要采取多种措施,解决乐理课与实际脱钩的局面。首先,教师要设计和创新一些新颖独特和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具体内容教学上,要把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紧密连接起来,把丰富、充满活力的现实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例如:笔者曾经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适当的高歌一段名曲、奏响一首民乐,用歌曲和音乐来感染学生,营造轻松、生动的课堂环境和课堂氛围,而且这也更利于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此外,教师在讲授颤音、长休止号、散拍子、延长号等一系列乐理内容时用乐器进行有目的地、实际地示范,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容易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会更加持久。
4、精讲多练和解难释疑
教师在授课时,关键是要讲清楚和讲正确,决不能含糊其词,给学生留下一个似是而非的印象,对一些关键性问题,重点问题,难点,疑点,则要讲仔细和讲透彻,例如:讲大小调中的音程及和弦时,对自然大小调,和声大小调,就可以讲得深透些。对于旋律大小调就可以讲简单些。在自然大小调中,又要突出自然大调,因为自然大调是关键,是基础的基础,把自然大调中的音程,和弦讲透彻,自然小调就可以根据关系大小调的理论而讲明白了。关于和声小调的音程及和弦,则要抓住由于导音的变化所产生的和声调式的特性音程、抓住关键和重点,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此外,教师在释疑时,也要做到层次清楚和条理分明。例如:讲和弦的结构时,把音程结构标出,这样四种原位三和弦,四种常用的七和弦,从名称到结构,就一目了然。
总之,乐理课对于职业学校幼师专业的学生是最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会继续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应具备的基本乐理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 【1】于晓鸥,浅谈如何搞好基本乐理课的教学,《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4.【2】姚玉石,幼师乐理课教学改革思路的探索,《甘肃教育》,2024.【3】杨靖,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课教学改革浅析,《艺术科技》,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