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纪语文教研总结二号文库
- 三年纪语文教研总结二号文库
-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总结(五篇范文)二号文库
- 青年教师企业实践总结(伍)[精选多篇]二号文库
- 值周工作小结二号文库
- 教师怎样与家长沟通二号文库
-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二号文库
- 创建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工作小结二号文库
- 活动名称创意点子王二号文库
- 新教师如何介绍自己(全文5篇)二号文库
- 纯资本运作的真相二号文库
- 高二七班学风建设策划书五篇二号文库
- 高三年级高考百日挑战应战书(本站推荐)二号文库
- 高二一期历史备课组工作总结二号文库
- 2024至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二号文库
- 小学副校长述职述廉述德报告二号文库
- 物理教研组总结1二号文库
- 福建省2024年上半年一级公共营养师专业能力考试题二号文库
- 梅川中学领导教师家访活动方案二号文库
- 巨野县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纪实(推荐五篇)二号文库
- 2024年春季开学工作会议主持词二号文库
- 省市领导检查指导我校技能鉴定工作二号文库
- 土校集中学习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二号文库
- 学习档案管理二号文库
- 2024-2024学年度(下学期)初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二号文库
- 研修总结与反思二号文库
- 2024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总结[合集5篇]二号文库
- 礼仪社团申请书二号文库
- 留守儿童计划二号文库
第一篇:教育回眸七
教育回眸七:农民业余高小班
供稿者:张耿忠
上级为了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决定成立农民业余高小班,招收村里的初小毕业生继续学习。1952年南宫城西即苏村片成立了三所农民业余高小。即杜水、南便和南杜。杜水的教师是赵寿之,南便的教师是高华坤,南杜的教师是我。由苏村片的业教总校长孟瑞亭领导我们。我在的南杜业校的校舍是原地主的大客厅、三间瓦房报厦、房子很阔气。学生有三、四十人,多是小学毕业后在村里的青年男女。这些学生来自周围好几个村,除南杜以外还有周庄、潘庄、东九宫等村的。读的书是农民业余高小课本。学习科目主要是语文、数学。规定每天上课学习两小时,夏天多是在午休时间,不忙时就整晌学,有些学生晚上还跟我学珠算。虽然每天学两小时,我也坚持了在学校吃住,自己生火做饭。村里还有一所小学,当时小学的教师是刘方中(本村)和尹连淼。村里还有一个扫盲班,教师是张彦昌(张九宫人)。村里这三个学校有事时需要找村里联系就找村里的校董刘书亭,后来是华山斌帮助解决。当时村里的支书是朱大秋,村主任是朱良才。我参加村里的党组织活动。
我们这个业高班的学生学习情绪很高涨,经过学习后有些人出去参加了工作,如周庄的周彦强在邯钢担任了中层领导干部,南杜的刘顺言在邯郸工作常给我来信,孟繁恩在天津工作。潘庄马庄克在南宫工作等等。这个学校培养了一些人。
苏村片的这三个业高班,一年半以后上级又叫停办了。停办后把我分到苏村完小任教。
2024年1月8日
第二篇:经典教育十年回眸- -
经典教育十年回眸--
1.一份紧急呼吁2.教学实验研究3.儿童经典诵读4.大学经典导修
参考阅读:李开复给李岚清副总理的一封信httpArticlesLetterTo_PriministerLi.htm
经典教育十年回眸
刘克苏
2024-9-25(载《科学时报》20041014B2今日书谈)
1.一份紧急呼吁
十年是一个概数:我国近来兴起的经典教育,运行到现在(2024),有十年左右了。
较早的一个重大行动,简称为016号提案,是1995年由九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上提出来的。这九位老人是赵朴初先生,冰心前辈,曹禺先生,夏衍先生,叶至善先生,启功先生,吴冷西先生,陈荒煤先生,张志公先生。提案的名称为《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
《呼吁》一开头就振聋发聩:我国文化之悠久及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罕有其匹的连续性,形成一条从未枯竭、从未中断的长河,但时至今日,这条长河却在某些方面面临中断的危险,此可能中断的方面是代代累积,构成我民族文化重要内容的各类古代典籍的研究和继承,不可讳言,目前我们一代人的古典学科基础已远不如上一代人之深厚,继我们而起的青年一代则更无起码的古典基础可言,多数人甚至对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的典籍连看也看不懂了。
焦急万分的老人接着大声疾呼:构成我们民族文化的这一方面是我们的民族智慧、民族心灵的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也是几千年来维护我民族屡经重大灾难而始终不解体的坚强纽带;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任此文化遗产在下一代消失,我们将成为历史罪人、民族罪人......,挽救的办法是尽快建立幼年古典学校。
九位老人认为,仅就师资而言,目前能担负起古典学科教学工作的人已经不多了,而且大多年逾花甲、甚至更老。马上采取行动,还可集中一部份力量勉强对付,再过十年八年,恐怕这样的古典专科学校,想办也办不起来了。
《呼吁》得到国家教委的重视和批复。随后在1998年,北京圣陶实验学校在北京市委和教委的关怀下正式成立。王志远先生、刘荫芳女士承担了建校的使命。
2.教学实验研究
与此同时,台湾的经典教育已经开展了多年,和大陆的相关交流也在进行中。其实,由台中师范学院王财贵博士潜心研究实验的经典诵读活动,起始时间还要更早,王博士从自己的家庭经典教育实验走向学校和社会经典教育的转折点,也许可以大致划定在1994年。几年之中,台湾的经典诵读儿童就达到了百万规模。随后,王博士一年一度的大陆演讲之行渐成惯例,大陆和台湾如歌如潮的经典诵读之声,有如年年必刮的强劲台风一样阵阵袭来。不久,南怀瑾先生领导的香港国际文教基金会也参与进来了。
为了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揭示儿童经典诵读活动所采取的学习方法的科学性,1998年9月至1999年6月期间,香港国际文教基金会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合作进行了《儿童诵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与潜能开发》的相关实验研究,并发表了实验研究报告。报告的结论是乐观的:儿童诵读经典可以明显、快速地增加识字量;经典诵读可以使儿童在记忆的广度和理解方面有显著性的提高;经典诵读有助于提高儿童的注意力;诵读经典有助于儿童人格成长。
报告认为,实验引起了反思:过去的许多观点和做法都错了。实验发现,目前的教育学和心理学,对儿童心智潜能的许多理论假设和估计有很大的不足,从而造成许多观念和做法上的失误。比如,实验中发现相差4岁的幼儿熟练背诵一段文字所需的时间几乎是一样的,幼儿园中班儿童的识字能力超过了幼儿园大班的识字能力;幼儿识字的方法,和目前学校教学的方法有很大的不同;幼儿是通过听老师读某个字的声音,同时观看这个字的形状来认识这个字,不用理解这个字的含义;在儿童的心智结构中,背诵被成人认为‘艰涩难懂'的文章,与背诵浅显易懂的儿歌是同一种意义的活动,难与易只是成人自己的成见;幼儿可以在无意识状态中‘自动'识字,完全可以不按照传统习字的教育方法‘主动'认字,越是在低龄阶段,听和看的能力对帮助识字越有帮助。以上这些现象,很多是研究者始料不及的,有的甚至大大超出了研究者原有的想象。
另外,实验还发现:儿童之所以能够通过每天15-20分钟的时间轻松、简单的诵读经典,就能够在识字量、注意力、记忆力、人格等方面全方位地提高,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教材是‘高度浓缩又相互关联的智能思想体系'。这套经典教材在词汇方面是大量的,在语言内容方面是高度紧凑浓缩的,包括大量对人生、世界、乃至神秘宇宙的智能思考,和为人之道的论述,是古人真实深远的生命体验。但在文字的组合时,却多用简练的短句,读起来有一种轻松有趣的音韵感。
3.儿童经典诵读
如果说016号提案侧重于从小开始培养中华古典文化的专业队伍,那么王财贵博士的着意点则重在全民经典文化素质教育的普及。二者的共同点都在于采用了古已有之且行之有效的经典诵读之法。这种方法被概括为小朋友,跟我念的六字真言,极大地促进了经典诵读的普及,因为它解决了经典诵读的一个大瓶颈:师资紧缺。像北京圣陶学校这样的古典文化专业人才培育机构,基础也是经典诵读,然后才可能延请高水准的专家教授开讲座、搞辅导。但是,对于全国绝大部分地区来说,无法具备北京圣陶学校这样的条件,按照九位老人的初衷,也没有必要把全国每个学校都办成古典文化专业学校,因此,普及性的经典诵读就自然流行起来了。
大量教师和家长以前都不免担心:自己经典文化素养不够,如何担当得起儿童经典诵读的指导重任呢?但是数年、十年的经验证明,这种担心是可以通过方法的改善而逐步消除或者减
弱的。这种方法,第一就是重在诵读,不重讲解;第二就是老师和家长以学生的身份加入经典诵读的行列,和孩子们一起接受经典教育,一起诵读,一起领悟,一起探讨,共同成长。在经典研究方面的著名学者中,长期以来盛行的坦诚交流、不定一尊的学风,也非常有利于营造一种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良好氛围,而不急于确定经典教育的标准教材、标准释义、标准答案。许多老师和家长都体会到:通过推广儿童经典诵读,自己的经典文化素养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其成效和收获常常出乎自己的预料。
良好的学风保证了活动的健康开展。数年之中,我国大陆有数百万儿童参与了经典诵读活动,分布在北京、上海、天津、合肥、马鞍山、蚌埠、怀宁、福州、厦门、武汉、荆州、长沙、娄底、郴州、西安、太原、广州、深圳、温州、杭州、南京、徐州、苏州、常州、江阴、成都、重庆、济南、济宁、曲阜、淄博、临沂、烟台、平原、邹平、郑州、商丘、昆明、玉溪、桂林、南宁、哈尔滨、佳木斯、齐齐哈尔、大庆、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兰州、包头、呼和浩特、赤峰、锡林浩特、南昌、沈阳、锦州、大连、盘锦、石家庄、沧州、廊坊、承德、澄海、广州、惠州、湛江、北海、中山、佛山、顺德、莆田等百十个城市,台湾、香港也有一百多万儿童参与,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泰国、德国等海外十数个国家也有若干人数。中央电视台1、4、7频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诸多省市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重要媒体相继报道了活动的进展,法国、日本等国的重要媒体也有过报道。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工商学院、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台湾台中师范学院等海内外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也积极介入了儿童经典诵读活动的推广。
4.大学经典导修
在推进儿童经典诵读活动的同时,成人的经典导读导修也一直在进行。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翻译课的余小华先生,和王志远先生是多年好友。志远先生在圣陶学校推进儿童经典诵读,小华先生在外国语大学开展大学生经典导读,都有好些年了。小华先生在教授翻译课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大学生的翻译水平长期以来难以提高,一个重要原因是经典文化素质不够。于是他就在课堂上引入经典诵读导读,每节课讲十几分钟的中国古代经典原文,要求大学生课外背诵。几年下来,成效显著。他的教学经验正在为国内诸多大学所借鉴。山东工商学院最近成立的公共管理学院,正在启动一个全面的经典导修教学方案,目标是以经典导修为核心,在经典诵读、探究式学习、人生历练的基础上,全面开展大学生人格培养、智慧开启、人生修炼和民族精神培育。
去年(2024)的一件大事,是在11月上旬,有海峡两岸三地中国人文学界的著名学者,具有深厚文化修养的科学家,各高校有关负责人,以及全国各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相关人士200多人汇聚南京,在东南大学举办中国人文教育高层论坛。会议通过高层研讨和名家演讲,积极探究中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新思路、新途径、新形式,推动其向更深层次发展。论坛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等机构发起,透过文化经典与人文教育的主题,对中国高等学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进行了多层次、多方位、多途径的探讨,引导当代大学生多读、勤思、善悟,特别是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化经典著作,弘扬民族精神,陶冶道德情怀,培养高尚品格。论坛发布了《关于在高等院校开展文化经典阅读活动的倡议书》。进入2024年,出现了一些新动向。比如9-10月期间,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和北京四海儿童经典导读教育中心合作举办的孔子文化月,形成了大学生经典学习和儿童经典诵读的一次大联动。
十年磨一剑。经典教育的黄金时代正在到来。
第三篇:回眸
当我们都老了的时候 终于、你回眸 我又看到了你 一如年轻时忧伤
首先我觉得回忆是痛苦的,它让人在过去的时光里越陷越深,而越来越淡忘的往事对回忆的人来说也是极其残忍的。可是我不断地在回忆往事,控制不住,也不知道何时该停下脚步。我总是在写以前的故事,并在那些故事里哀伤,所以对于眼前发生的事情,很少能感觉到美好。因为我总觉得,美好的东西在经过时间的沉淀后才能凸显出真善美,感情亦是如此。一见钟情也好,日久生情也罢,所有痛苦的、深刻的,甚至惊天动地的,都会在时间的流沙河里一层层涤荡,最后剩下一小抹轻雾一样薄薄的忧伤,留在回忆里。我的高中就是这样。
高中的母校是美丽的,不像大学里偌大的面积却显突兀的风景,也不像初中简单的几间教室,它有着成行成片的树木,有着现代与80年代形成强烈对比的建筑。红红火火的月季花园总是在5月惹人情怀,400米的操场上留下了许许多多人的脚印。春天梨花淡雅、桃花浓艳,夏天柳絮漫天、合欢谢落一地,秋天白杨在风中摇落着树叶,而雪在每年冬天总会到来。德化楼前种着几棵特别的花木,不知道名字,春天的时候硕大洁白的花朵常常让我想起木棉。至于旁边那两丛竹林,春天看不出生长,夏天才会抽新出绿。母校遍地种着北方校园比较常见的三叶草,而流传的四叶草幸福的话题也让很多女生乐此不疲地在草丛里寻找。你会为初冬在学校某个角落意外地发现一株含苞的月季而欣喜,你也会为初春在自己班级的卫生区里没有杨树掉落那种毛绒绒的东西而庆幸。我的母校就是这样。
我是怀着憧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了高中生活。入学和《三重门》里林雨翔的区中没什么不同,先领生活用品、安排宿舍,下午两点半开班会。班会的主要内容是排座位,按照高中女前男后的经典模式,然后依照身高从小到大顺序开来。这种模式在抑制男女生交往过密上是无可厚非的,在高中那种普遍存在压抑的生活下,很多时候会想有一个可以倾诉并能获得安慰的对象,情感在丝丝的变化中谁也不知道会转向哪里。而对于将要走上教育下一代岗位的我来说,也感觉到正确引导学生认清青春的小悸动和爱情并专注于学习,是多么艰巨的任务。不知道那时候我是幸运还是不幸,我遇见了很多朋友,我们以我最喜欢的方式——在纸上写下迷惘与痛苦,而我却也深陷于此不能自拔。写到这里,想起了我的同桌——邱明明,他心细、也有着强大的内心,时常给我拨云见日的释怀。我是个内心十分弱小的人,高一主动跟李老师说做化学课代表和504的宿舍长已经是最大的表现。在内心强烈的自卑与表现欲的斗争中,高中这个相对自由的舞台还是给了我一个展示文采的机会,同时收获了对我来说犹如救命稻草的自信,这些自信也激励着我一直写到现在。如今,我已不记得谁先赞叹了我的文采,也记不清赵小眼表扬的第一篇范文,但是那些善良的、包容我任性和做作的人们,谢谢。
前几天和仙子说到那两毛钱,其实八年前我就想过再相逢时说起这话题,只是没想到会等这么久,也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还能相遇在路上、还有机会说。高中仙子表现出的清新的文采以及爱说爱笑同时又腼腆、可爱的性格很招人喜欢,我也喜欢。所以某年某月某日在信誉楼的路口遇见他们,错愕中羡慕他们的幸福,然后想起仙子那年暑假问我借明晓溪的一本小说,我却在几天前送给了她的他„„
在那个路口也遇见过陈松和李雪,回忆就是这样把人带到过去的时光的。对于缺少集体荣誉感的我来说,对班级的热爱和关注远远不够,同学的时候没多少交流,毕业后聚会也不积极,在群上又很少发言,与集体已经渐行渐远。只是忽然有一天梦里重现高中课堂,左边马东亮睡着觉,月饼抬着头认真听讲,前面李康、张志诚、王晓,右边张彩云„„醒来后许多感觉逐渐清晰起来:早自习前李老师站在门口拉着长长的脸守着迟到的学生;陈老师瞪着眼珠子讲课,每次学生在路上问好,他总点一下头,并回道“哎,你好!”;老罗慢条斯里的说话,在高考前最后一节课给我们总结高考几大攻略;王胜胜的牛仔、岳桂香的认真啰嗦、赵小眼的身材、吴老师的衣着、和岳桂香一样啰嗦的老郑„„三年里,这些老师的特点深深地印在脑海。
我想我在追忆一种感觉,夏天张金龙和李健经常一起去校长室东面的自来水打凉水,有时候还会躺在那片草地上望着天空、说着心事;星期天中午我常在逸夫楼东面的报刊栏和小院那徘徊一阵,怀念或者忧伤。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想念的一种感觉,也许是爱情,也许只是寂寞,也许是自己走过的某段路、看见的小风景,或者是夜晚想的心事,这些感觉在某个孤独、顾影自怜的时刻会把自己感动,眼泪潸然。
高中我没有认真学习,在学习上没什么深刻的事,所以对姜梅、李昕、刘丽娜、兰月金、胡臣森这类刻苦工读型的学生羡慕不已。那些无法逼迫自己读书的日子犹如梦魇,反复缠绕的痛苦、良心的折磨、自我否定,在这个深渊里挣扎着、垂死着。我想我终究是幸运的,有那么多朋友一路陪我度过,在每一个艰难的关口,每一个黑暗的时刻,给我鼓励、给我温暖。去年冬天和长明在QQ上有一次长长的对话,说了许多遥远的过去,许多事情是这样,面对面和电话里没办法说出口,隔着电脑、隔着文字,人们就坦然得多。他说自己爱上学、不爱学习,我也是,我只是喜欢在学校呆着的感觉,所以当有大学同学说,如果能回到高中一定怎么怎么样、考哪个高校时,我想自己最好也就是今天这个样子吧?
仙子说,假如现在所有经历的是一场梦,醒来后还坐在高中的课堂上,同桌摇着自己的胳膊,让赶紧听课。无数次听过这个假设,初中、高中、大学,听惯了,麻木了,没有感觉了。可是有一天我梦见了,岳桂香激动时上身前探、下巴上扬、唾沫零星飞,无奈时右手按着讲桌,左手托一下眼镜中间的支架。毕业五年了,仙子跟我讲话的表情和语气,陈松松发怒时的眼神,刘帅180度空中转身上篮,邱明明睡眼朦胧河马般的脸,这些印象在不知道珍惜的时候却悄悄地在记忆里已经根深蒂固。记忆是个美好的东西,一些不用刻意去记的事情很多年后你自己都惊讶居然会如此清晰。我不是个记忆力很好的人,我只是喜欢写下自己的故事、写下对故事的感情。
那几张女生写阿一的日记截图在给我新奇和意外之余,让我意识到每个人的高中都有美好的故事,只是我在炫耀,而别人却低调。这些年我啰嗦地讲着自己的故事,却没有想明白这些故事讲给谁听?感动谁?我有点茫然。但是有时候朋友感动于我写的某一小段,又特别开心。迷茫是每个人每个阶段或多或少都存在的,譬如高中出现的友情和爱情、爱情与学习、朋友与恋人,大学的爱情与婚姻、爱情和面包。时至今日,我也会觉得自己中学时有多可笑,在父母苦心经营的优越环境下不认真学习,却和同学三三两两的在一起谈人生、谈某刻莫名涌上来的忧伤。想像一下,有一天我有这么两个学生,没事谈谈文学、说说小心事,还整天伤感得不行„„ 可是做了那么多可笑的傻事,父母和师长却给了我极大的包容和理解,让我以自己的节奏慢慢醒来。当然我没有后悔认识那些朋友,我怎么会后悔呢?我每天都看着逸夫楼的那间教室,每次路过小院心中某个沉睡的角落就会苏醒;已经八年了,我还在写着。
张金龙最怀念母校的操场,有一段时间晚饭后我们经常去哪儿发发牢骚、吐吐郁闷。毕了业我们去盐山了,李亚惠送我们上车时感叹了那条出村的路,张说“不知道有没有400米”,上车后张解释到,一次在操场上李说——真希望这条路没有尽头,于是他们又走了一圈。夜晚的操场上有许多恋爱的,我看见过别人,别人也看见过我;大课间操场上有许多美女,李健、我、张最关注赵朝阳,她像一只骄傲的孔雀,耀眼、美丽;周一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我每次都认真的看国歌奏完时国旗有没有升到顶端,而史主任的纪律训话和学生的国旗下讲话从来没有认真听过;由于高一学广播体操时经常偷偷去玩,“青春的活力”最难的那一节一直没学会,所以每当做到那儿就看着主席台上的领操。
校园里有几棵特别特别粗、特别特别高的杨树,操场周围也有,我喜欢站在下面抬头看,或者我喜欢想像自己站在下面抬头看。但是师院却没有这样的树,也没有被树木遮住阴凉的道路,好失望。记忆里肯定会有学校西边的书店、花园北边的话吧和取信的。我觉得李昕周一到周五拿信是个好活儿,手里总拿着大家的期盼;话吧可以用水票打电话,毕业前我把剩下的水票拿去讲电话了;学校好像是某天下午两节课后卖水票,每次我都买很多,那样阿姨会送一个皮筋;经常在书店买《燕赵》和《篮球先锋报》,徐如晗买《武侠》,他还会站那看小说,直到老板轰才走,不过《三少爷的剑》还是被他无耻的看完了„„
唉,写到哪了。
说说月考吧。每月一次的班级排名和全校排名总是让人压力很大,不过最难堪的是月考排考场,大家遇见了都互相问:哪个考场啊?德化楼还是逸夫楼?我最好的一次考场在6班还是7班,好的时候就在我们班,差不多的时候在15班或16班,大多数情况下都得去逸夫楼。所以我们这一届对逸夫楼没什么好感,它基本的功能是作每次月考差生的考场。我倒是喜欢月考晚自习,书都搬走了、第二天考完也会放假,可以狠狠地聊天。可是每次成绩单发下来,看着老徐、李雪、刘艳月、马东驴变态的成绩,总是让我不爽很多天,这“很多天”过去后就好多了。看看小说、杂志,写写信,还要提防别被老师抓着,当然现在知道老师确实为了我们好,为了N年后才能明白的我们。我买过很多小说,在书店、书摊、邮局,正版的、盗版的一堆言情,有的我爱看,有的别人爱看,徐如晗还经常借去给他们班女生。幸好那个年代没有“同志”这个关系,要不我和徐、和张真说不清了,那个年代真好啊,他们请我吃饭的时候我想这么感慨到。
那个年代手机和网络在校园里也没这么普及和流行,许多小事和感情都通过传纸条和写信,回忆走到这里忽然写不下去了,脑袋就像美国大片里的电脑飞快地刷着屏、刷新出一串串数据,它们和回忆有关。关于纸条和信的故事在《当时惘然》里写了太多,毕业后我和朋友也特别怀念,我们怀念的还有很多,以至于大学前两年一直沉浸在高中的写作中,就像复习时看到有风吹过日月广场上的垂柳就会想起习习,总是有那么一刻会突然想起他们。那些年他们也给我发过这样想念的短信,打过这样的电话,写过这样的日记。张给《当时惘然》的序把我写哭了,大概相当于知交在酒桌上一斤白酒后的痛诉衷肠,他的字就是酒,喝了的人会哭。
高中那一页在大学时光的浸染下早已经泛黄了,伸出手已经够不到了,可是某次月考李老师给我们学第一排某考生吐痰并用脚使劲擦干净的动作有多恶心,那个逗得我们哈哈大笑的场面仿佛刚刚发生,我也还坐在人群里跟着大家一起笑;她还讲着前几届某个学生说很怀念她的“2B、4D”,她还念着自己给运动会写的日记、给我们发着糖;她总把“玲、伟、燕”的儿话音念得特别重,她总在讲考题时对学生堆里蹦出的错误的答案说到——去你的„„
午休后男厕所外面的窗户那儿站着刚洗完脸的张志诚,或者李康,或者任军,表情严肃的看着窗外,手还不停地甩着水;女生那边或张金玲,或张伟伟;班门口的朱姐要么在睡,要么在照镜子,冬天还总是很生气、嗓门很大地叫进出的同学把门关上;课间总能看见张伟伟低着头在张喜征那儿轻声地说着话,罗腾飞却永远在沉睡;老徐激烈地和任军争吵着问题,庄梦彤、徐振云在大声喝斥着王晓,李康懊恼地拍着头,鲁金玲、李雪、赵月在作文中散发着文采„„
有时候我会看着窗外扑天盖地的扬花,有时候看着锅炉房的烟囱里冒出浓浓的黑烟,有时候冬天忽然就下起了大雪,雪花在窗户上乱飞。每当烟囱冒烟的时候,老老师就说以前学校到处都落满了灰,刚买的烧饼放桌子上如厕回来就黑了;岳桂香讲N2+H2→NH3化学平衡的时候,解释加高烟囱其实对平衡和大气污染的影响并没有效果。赵小眼允许我们自习的时候看《读者》和《青年文摘》,每次拿到杂志我都在目录里翻雪小禅、叶倾城、张悦然、蝶舞沧海的文章,然后才去看别的内容。那时候新版红楼还在热火朝天的举办着“红楼梦中人”的选秀,她表示支持老版时脸上的微笑还那么熟悉。去年在我的蛊惑下吴把新红楼看了,在悄悄过去的几年里,姚笛、白冰、蒋梦婕也红遍了大江南北„„
是不是许多东西都变了?回不去了?闭上眼、深陷在黑暗里,想再感受一下那个座位的温度,感受那个状态下的生活。比如冬天的某一日,早上5点45艰巨地醒来,冰冷的水洗过脸、刷完牙,在宿舍通过德化楼的路上,金星就在东方黎明前的上空。6点10分的早自习在没睡醒的哈欠和发呆中开始了,7点钟还要在千军万马中杀出一条血路,才能抢到一口饭吃。回来了还要继续排队上厕所,先看别人上,然后别人看着自己上,排到坏位置还要小心别被隔壁喷到水。第一节课昏昏沉沉的过去了,第二节精神刚一振在大课间里又睡蒙了,于是第三节课稀里糊涂的也过去了,第四节在兴奋的放学和预备抢饭中过得有些焦急,但是在大家精确的读秒中铃声响了。因为有徐如晗在前面打饭,我不紧不慢的走在路上、看着那些狂奔的人们(我形容他们为脱僵的野狗)。吃完饭我们沿着花园、阅览室、校长室、小院散步,然后回班睡午觉。睡得口水横流,书掉了一地,胳膊酸了、脖子疼了、大腿麻了,醒了赶紧偷偷把口水擦干,捡起书,使劲拍大腿;厕所外的窗户那儿,张、李、任甩着手上的水、看着窗外。下午前两节英语课选择发呆或者看杂志,第三节认真听,第四节自习发呆、预备抢饭。晚饭后照上面路线转一圈,晚自习英语老师会发英语周报或者放卓别林和憨豆,剩下的两节自习在偶尔飞来的纸条和趴在桌子上郁闷的中,或快或慢,或轻松或煎熬地过去了。22点15关宿舍门,在操场上溜达到10分,上床、聊天,熄灯、睡觉。
这一天就这么过去了,三年高中就这么过去了。
在三年还没完全过去的时候,赵月转学了,郑文博转学了,赵鹏转学了,马腾转学了„„转学的还有很多人,高考时只剩下了56个。有人走了还回来过,比如赵月;有人走了就再也没见过。
我总是不停地使用着省略号,因为不知道写到哪里该是终止。我很怀念,虽然在那些发呆和郁闷的日子里,深切地感受到不思上进和堕落的变态与痛苦,感受时光一丝丝穿肠而过的悲哀,可是我仍然很怀念。工作了,也许尝尽生活的辛酸后,还能想起辛弃疾的那首《丑奴儿》——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少年已不在,故事被人遗忘,新词变旧词,那些年的“愁”也变作陈年心事,欲说还休。感受着年华易逝、流水不回,在李商隐的《锦瑟》里化成蝴蝶,在回忆的光路里缓慢地飞着、飞着„„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024年8月
第四篇:经典回眸
经典回眸
再看《傲慢与偏见》
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是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无论是从小说在当时引起的轰动效应,还是到如今已经改编成电影并且不断重新翻拍的新作品,毫无疑问,人们对简奥斯丁的作品的喜爱程度是有增无减的。
奥斯丁1775年出生于英国的乡村小镇,接触的基本上是牧师、中小地主,所以她关注的是乡村小镇恬静的生活,并没有接触特别多的社会矛盾。奥斯丁细致入微的观察,深刻地刻画了18世纪英国人的生活状态,她幽默而辛辣的笔触道尽了当时人们为了金钱而结婚的丑陋习俗,在那个时代她就提出了为爱情而结婚的观念。她的代表作品除了《傲慢与偏见》外,还有《理智与情感》《爱玛》《诺桑觉寺》《劝导》等。
今天我们来看看《傲慢与偏见》带给我们的至纯至善的爱情。
贝奈特家有五个女儿,对于一个有着五个女儿的乡村家庭而言,母亲最大的希望就是把他们嫁出去。城里的宾利先生买下了乡村的一处别墅准备小住,在一次舞会上对贝奈特家的大女儿简·贝纳特一见钟情,门第观念阻碍着这对相爱的男女。宾利的姐姐卡罗琳并不赞成他们在一起,横加阻止,宾利的好朋友达西也误认为贝内特夫人势力,因此两个相爱的年轻人渐行渐远。在这次舞会上,小女儿丽琪认识了宾利先生的好朋友达西,在邀请达西跳舞无望后,误认为达西傲慢无理,在心里引起厌恶。此后一段时间两对年轻人再没有交集。
在当时的社会里,父亲过世后家里若没有男孩,家里的财产将被自己家的男性远亲继承,而丽琪被父亲的远亲科林斯看重,科林斯想将丽琪娶回,一来完成自己的终身大事,二来也可以让贝内特家的财产有所归依。可是丽琪拒绝了科林斯的求婚,对于她而言,没有什么比为了金钱和利益而在一起的婚姻更不齿的了,可是丽琪的好朋友夏绿蒂却因为年纪和想要稳定的家而和科林斯结合,丽琪在去看望婚后的夏绿蒂时,意外到访达西的姨妈的住所,并遇到达西,误以为达西是拆散姐姐和宾利的罪魁祸首。在达西向她表白之际,恶语中伤,本来一场求爱的场景,被丽琪与达西的争吵而弄的硝烟弥漫。事后达西像丽琪道歉,并写信给她道明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此时的丽琪才知道事情的真相,带着懊悔回到了家中。
第二年夏天,丽琪随舅母一起来到达西在彭伯立的庄园,看到达西的妹妹温柔而美丽,达西的保姆对达西评价甚高,她才知道自己之前的认识是多么的浅显无知,更加惭愧。后来达西帮丽琪解决了在当时看来败坏家风的莉迪亚和维克汉姆的私奔事件,又促成了简和宾利,功德无量。虽然中途达西的姨妈凯瑟琳夫人严加指责,还是还是没能阻挡达西对丽琪再次表白的决心,好事多磨,终于,这对恋人得到了父母亲人的祝福,幸福地在一起。
在这里,简·奥斯丁描写了19世纪英国乡村的生活状态,《傲慢与偏见》是她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题材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的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小说在当时因为行销有限并未引起轰动,直至几十年后才逐渐被人们接受,到现在变成经久不衰的经典作品。《傲慢与偏见》这部作品几经再版,电影版本也层出不穷,现今留存的有四个版本:Celia Bannerman和Lewis Fiander的BBC第四个改编版;Cyril Coke导演版本;Simon Langto导演Colin Firth主演的版本;Keria Knightley主演的版本。
无论是阅读原著,还是观看影片,《傲慢与偏见》都将是大家一个不错的选择。所以,如果有闲暇时间,不妨找一个下午,安静的感受这部经典带给我们的美好。
第五篇:教育教学工作亮点回眸
学校2024年教育教学工作亮点回眸
同志们,2024年秋学期,学校以深入开展“四提升四打造”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强化精细管理,提升教学质量为中心,着力提升综合素质,全面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效益,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现将学校2024年秋学期教育教学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德育与安全卫生工作。本学期,政教处与年级组在全校推行星级管理,为广大同学尽快进入人生发展的快车道进行了有益尝试。同时,在全校开展以勤俭教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而开展感恩教育以及各年级家长会的召开,融洽了家长与学校、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增进了师生感情,并为学校省优秀家长学校和市和谐校园的创建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学校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认真开展安全常规教育,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班会、集队集会以及“珍爱生命,远离黑车”等专题讲座进行法制与安全知识教育,将安全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认真开展晨午检、传染性重大疾病的预防和学校师生交通的安全保卫工作。本学年,全体师生中无重大安全卫生责任事故发生。
今后,建议政教处、安保处进一步加强常规管理与安全卫生教育,多开展星级班级、宿舍评比活动,使我们的校园环境更为整洁大方,学生的文明习惯再上新台阶。
教学工作。乘着学校2024中考再创佳绩的东风,秋学期开学以来,广大教师立足课堂主阵地,积极开展有效教学,追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而学校邀请常州市勤业中学来校传经送宝,更为我们再次聚焦常态课堂,激励广大教师努力打造高效课堂创设了交流平台。
在阳光体育的大背景下,学校于10月中旬成功举办了第53届田
径运动会。为保证学生在校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进入冬季后,学校组织学生在大课间进行跑操、跳绳、踢毽子等活动。而在市中学生“阳光伙伴集体绑腿跑”比赛、区中学生篮球赛、区中小学生运动会和区中学生武术操以及区第十三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比赛中,学校认真组织训练与参赛,先后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今后,建议教务处进一步严肃工作纪律,强化过程管理,将教学六认真工作进行细化与量化,并能够真正做到奖勤罚懒,人尽其才,以求创造出桂中教学工作新的辉煌。
教科研工作。教科室积极组织优秀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已有严长江、蔡杰、董正山、唐婵芬、俞祖华、仇同宇、王久安、施习冲等人在市、区级优质课比赛中获奖。还定期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业务培训,积极推进新课改。要求每位教师撰写教学心得体会,在此基础上,积极撰写高质量的论文,今年教师累计在市级及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40多篇。今后,建议教科室在校本教研以及学校课题申报方面要做足文章,力争多出成果。
此外,学校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电脑制作大赛、省青少年书法竞赛、省中学生作文大赛、市中学生“阳光伙伴集体绑腿跑”比赛、市中学生英语阅读竞赛、区中学生口语竞赛、区中学生篮球赛、区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获得省、市、区一等奖5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若干。
教育宣传与信息工作。2024年秋学期,办公室报送新闻信息近30条,《新民晚报》、《凤凰资讯报》、《盐阜大众报》、盐城广播电视台、《都市文化报》、《沿海〃城市》杂志、《亭湖报》、《亭湖教育》等多家媒体对学校的办学成绩进行了宣传报道,学校还充分利用学校网站等多种途径大力宣传学校。与之同时,学校认真组织,圆满完成了
党报党刊及教育报刊的征订以及上级其它交办任务。建议办公室今后在宣传学校发展方面要拓宽思路,要在主流媒体多出精品文章。
后勤服务工作。学校认真落实区局下达的招商引资和勤工俭学任务,拓宽渠道,开源节流,确保指标的圆满完成。财务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的监督职能,实行校园阳光财务。大宗物品和工程,实行招投标制度,杜绝人情,从根源上确保了进货关和工程质量关。学校政教处、总务处、安保处联合定期对校园安全、食品卫生安全进行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一年来,学校负重奋进,在争取上级领导支持的同时,多方筹措资金,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新教学楼、塑胶跑道等项目的成功立项与即将新建,将为学校的跨越发展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后,建议后勤部门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与节约意识,为学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回顾2024,可圈可点之处颇多,而这一切成绩的取得,凝聚了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凝结了全校师生员工的智慧和汗水。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全体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
最后,祝愿我们桂英中学龙年事业发展更辉煌!祝愿同志们新春愉快、工作顺利、阖家幸福、万事如意!并通过你们转达学校对你们家人的良好祝愿与新春祝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