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万书网,千万量级范文库任你选!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二号文库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团结之花、绽放异彩

说明:文章内容所见即所得,本站下载的DOCX文档与页面上展示的相同。如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客服QQ:4084380 发送本文地址给客服即可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本文地址:https://www.wanshu.net/fanwen/a2/366403.html

第一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团结之花、绽放异彩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团结之花、绽放异彩

近年来,我校始终牢牢把握“从孩子抓起”的要求,逐步探索“文化育人”、“环境育人”、“课堂育人”、“实践育人”、“游戏育人”的教育理念。在创建活动中,我校牢牢把握“促进民族团结,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主题,突出创建重点,形成了民族团结一家亲,提升文化素质强基础的良好氛围。

学校通过“结对”帮扶和主题活动,为师生学习交流创造条件。让校内教学经验丰富、业务理论水平高的骨干教师作为校本培训的师资力量,通过开展讲座传授课堂教学经验、示范课展示教学技能、座谈会交流教学心得等形式,让青年教师从中学习体会和感悟,发挥其辐射和示范作用。

加大以校风建设为主的依法治校、依规治教、依章治学的力度,把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作为民族团结的一项重点工程常抓不懈。把以德治校和以法治校相结合,无论是少数民族师生还是汉族师生,原则面前不照顾、不迁就,坚决克服各种不良现象,促团结、见实效的举措充分调动了各族教师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

不断拓展德育活动的领域,延伸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空间。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加深民族团结教育,加深学生及学生家长对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团结的理解、认识和把握。积极开展师生们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寓教于乐,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始终将民族团结创建活动贯穿于教育教学当中,并逐步推进“时事政治”进课堂。

如今,全校师生在学校大家庭中,和谐幸福,沐浴着民族团结的阳光雨露,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共同努力。

德令哈市平原小学 二0一六年五月二十五日

第二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以班级文化为引领,构建和谐育人环境

洋溪中学陈静

在新课程文化视野下,班级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全方位育人的一

个重要方面,已越来越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视,成为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育人环境的一项重要课题。因此,研究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对于我们农村中学教师来讲任重而道远。

古诗曰:“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和谐的山水使人流连忘返,和谐的音乐使人心旷神怡,和谐的班集体促人团结奋进。构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班集体”,能让班集体焕发出生命活力,让学生在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中自我教育、自我成长、自主发展,不断完善健全的人格。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以班级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为引领,构建和谐育人体系,营造和谐的育人氛围,尽可能让每个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自觉地接受教育,享受精神关怀的洗礼,快乐健康地成长。

古人云:“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遣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环境是一种教育力量。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有两个重要生活的地方,一个是家,一个是学校里的班集体。如果说,学生们在家中重要时间是用来吃饭、休息,那么学生们更多地倾注了自身活力的生活就是在班级中。班级是学生生活的重心,是知识的集散地,是人格的熏陶地,是才能的展示地。良好的班级文化对班集体建设和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具有极大的影响。

班级文化是指依托并通过班级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它反映的是班级这个特定的社会组织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渗透在班级一切活动中的东西。

班级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对学生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影响。我在班集体的构建中,重点将思想教育贯穿于整个文化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精神环境、活动环境之中,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功

1能,做到“春风化丝雨,润物细无声 ”。

一、班级布置,匠心独运——物质文化环境赏心悦目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 ”。整洁、明丽、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性情、陶冶情操,于无声处彰内涵,于细节处显氛围,给人以启迪教育。

1、精心设计,让班训充满思想

班训是对校训的诠释,是特定的教风与学风的注解,是学生言行的警示和忠告,它从定势心理、认可心理和强化心理出发,指明了班级的努力方向与行动准则,构成了教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学校的校训是:励志博学创新笃行。所以,开校初,结合我们班的实际情况、班级目标,我和我的孩子们通过民主班会,确定的我们班的班训:犯其至难,图其至远”。其意思是一个人敢于挖掘潜力,挑战极限,就能超越自我。用伟人毛泽东的话说就是:“无限风光在险峰。”

2、用心开垦,让园地展示风采

教室里的每一面墙壁都是会“说话”的。为了让我们生活的教室更具特色,我和孩子们可是费了好一番心思,我们的教室是这样布置的:在教室的后面,贴着班级成员经过共同奋斗而取得的奖状,在奖状的旁边贴着“太好了”,“我能行”,“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等句子,这些简单、朴素的话激励着学生,使他们树立自信心,引导他们铸就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在教室的左右两边则是“学习园地”与“光荣榜”,在洁白的墙壁上,“学习园地”与“光荣榜”就像两只大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这里是学生获取新知、陶冶情操、表现才能、显示心灵、展示青春风采的天地。

3、倾心掘取,让“宝藏”丰富心灵

教室一前一后有两块黑板,嵌在前面的一块由教师辛勤耕耘,传道授业的,而后面的一块则是孩子们施展才华,掘取知识的“宝藏”。黑板报,它以主题鲜明,内容针对性、可读性强而深受学生的喜爱。我们班充分利用这块宝藏,针对班情切合实际每期一主题,开学初,黑板报第一期的主题是“新学期寄语”表达班主任对同学的期望和勉励;教师节来了,“不忘恩师”为主题,感恩情怀为主线,表达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感谢;秋运会前夕,主题为“勇于拼搏”,鼓舞士气,激发集体荣誉感。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班级连续两次取得精神文明大奖,品尝着付出后收获秋果的喜悦,同学们又在黑板上写下“成功的背后”的故事„„以“恭贺新禧”为主题祝福新年祝福师友,以“我们是班级的主人”为主题激发主人翁意识激发班级责任感,以“学习雷锋”为主题,重温雷锋日记,体悟雷锋精神,回报社会„„

教室虽小,可它处处有宝,关键还要看我们如何利用。如果我们能使班级的各种物化的东西都体现班级的个性,都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和催人发奋向上的感觉,那么,班级文化也就如一位沉默而有风范的老师一样,起着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

二、欲修其身,必正其心———精神文化环境要滋润心田

班级的人际环境和集体舆论环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体现在班级师生的精神面貌、班风、学风、集体舆论、班级精神等方面,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深层次要求。好的班级人际环境和集体舆论环境。会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思想。

1、以爱为基点聚心

有人说:“一位班级管理不成功的班主任,其失败的理由可能会有一百条;而一百位优秀的班主任,其成功的经验肯定有一条,那就是热爱学生。”在班集体中,班主任更要寓“爱”于学生,以爱动其心,以爱导其行,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心理安全的环境,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教育氛围。

我们学校一位有经验的班主任经常说“当学生意识到班主任老师是真心爱护他关心他,为他操心时,无论你是耐心的帮助,还是严肃的批评甚至是必要的斥责,学生都会乐意接受。”亲其师,信其道,方能聚其心。

2、以“信心”为动力励志

搞好班级精神文化建设,还要让学生对班集体充满“信心”。学生的主要任务和在学校的主要活动是学习,要围绕这一主题确定班集体的努力方向。及时动员全班学生提出一个催人奋进的目标,让学生鼓起勇气、充满信心,向新的目标奋进。组织全班同学进行大讨论,制定具体的班级制度,号召学生用制度约束自己。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学生没有目标,他们往往缺乏兴趣和热情;而一旦让他们投入其中,他们自然表现出对事情的关切和热爱。

3、以“活动”为途径凝魂

心理学研究表明:不经过学生个人亲身经历和体验,要想把规范的道德准则变成学生的道德行为是不可能的。因此,我班在我校“每一个学生都有尊严,每个学生都可教导,每个学生都能成功”的办学理念引领下,双管齐下在班内精心设计各项比赛、文体娱乐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在动与静的结合中增强感性认识,在活动中唤醒自己、反思自己,在活动中丰富、积累自己的道德素养,在活动中感悟领会运用。如:预防违法犯罪的专题片让学生懂得警钟长鸣;“野炊”使学生明白自由是因为有了纪律;诚信考试签名活动,让学生懂得“诚信”的价值;“文明礼貌卡”的推行让校园处处充满了问候与温馨;既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更加强了纪律观念,磨练了行为规范。通过这一系列多彩的特色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认识、参与、体验各种德育活动的“过程”,让学生在过程中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齐心协力,奋力拼搏,充分展示了班级积极上进的精神风貌。绚丽多彩的活动,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和谐的班级精神在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中得到提升,得到发展。

通过对班级文化的建设,让我们的学生学习文化、传承文化、弘扬文化,让我们的班级、校园具有陶冶功能、规范功能、凝聚功能在研究课题的带动下,通过研究与实践探索,我们在班级文化建设上已取得一定的成效。

1、学生行为有了明确的向导

2、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3、增加了学校生活的吸引力

4、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通过对班级文化的建设,将文化融合于班级建设中,让学生的心灵为之浸润;将文化融合于生活氛围中,让学生的举止为之震动;将文化融合于人的发展中,让学生的素养为之熏陶。在文化的引领中彰显和谐的育人理念,在文化的传承中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在文化的发展中体现春风化雨式的“心”的“飞翔”!

第三篇: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白塘中心小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白塘中心小学位于莆田著名的二十四景之一的白塘湖畔,学校环境秀丽,设 施完善,下属共有小学十所,学生三千多人,教师二百余人,是一支拥有省、市、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为主体的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多年来在全体师生的共同 努力下,学校先后获得了“中国艺术教育特色单位”、“福建省农村示范学校”、“莆田市文明学校”、“涵江区素质教育合格学校”、“莆田市校务公开示范校” 等荣誉称号。学校确立了“以人为本、立德为重,素质为先”的办学理念,坚持 走“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的办学路子,学校坚持不懈地 推进校务公开工作,大大激发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力地推动我校 各项工作不断前进。为了实现学校德育先行的战略目标,我校领导与全体教师达 成共识,每年约投入5万多元专项资金,用于德育建设,并通过一系列新举措着 力构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系统管理平台,取得了可喜成就,具体做法如下:

二、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学校成立了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书记任组长,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由校少先队总辅导员,各班主任组成。

三、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1、进一步落实德育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坚持选拔思想政治修养好、业务水平高的教师作为德育课教师,落实课程标,准,保证授课时间,充分体现德育的首要地位。结合各年级德育教育的具体目标内容和要求,向学生进行系统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在各类优质课和教学能手评选中,将德育列为一项重要内容。倡导每一个教师都做德育工作者,形成教职工全员抓德育的良好氛围。

2、不断改进中小学德育课教学的方式和途径

采用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性学习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把传授 1 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寓教于乐,深入浅出、务求实效。积极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的实践教学活动,注重知行统一,做到活动前有要求、有准备,活动中能感受、能体验,活动后有总结、有提高,提高了课堂效率,保证了教育教学效果。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学活动之中,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咨询室、“悄悄话信箱”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开办家长学校,搭建沟通平台。

成立家长委员会,要求中小学校每学期至少向家长委员会通报一次工作情况和征求意见,家长委员会每年向学校推选一次“模范家长”。二是由家长学校向家长宣讲科学的育人方法。请专家或老师传授家庭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家长正确实施家庭教育工作。组织在家庭教育方面成绩突出的模范家长现身说法,为家长教育子女“支招”。向家长宣讲教育教学改革的理念和政策,了解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不同的功能和范围,明确家长育人职责。向家长宣讲法律法规,引导家长运用法律知道妥善处理发生在孩子们身上的问题。组织家长开展经验交流活动。通过相互交流、研讨,共同探索总结、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邀请家长参加学生集体活动。主要有主题班会、队活动课、文体娱乐活动、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组织家长评教活动。收据家长对教师的评议意见,及时向教师反馈,并列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学校评价教师的参考依据;学校或班主任向家长每学期组织通报1—2次教育教学情况,接受家长咨询;开展家访活动,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每学期上门家访至少一次;利用网络开办德育教育指导网站,引导老师、家长和学生参与交流;开通“老师热线”,为家长育人、学生成长答疑解惑;开展书信活动,如“老师、你辛苦了!”“爸爸(妈妈),我想对您 2 说”,“写给儿子(女儿)的信”等,相互沟通心灵,弥补长幼之间、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缺失。

五、用好德育载体,提供精神食粮。

1、借助德育阵地

为不断满足未成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多样性各学校组织学生参观不同的教育基地(爱国主义基地”、“德育基地”、“劳动实践基地”、“科学教育基地”、“乡村青少年宫”),让学生接受革命历史和传统教育;各校创新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育人,让每一株草木都会说话;有的学校尝试开设法制教育展室,开办校园模拟法庭。积极整合利用校内外一切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同时,’为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5000年文化,激励后人勤奋学习,学校不断地向广大少年儿童推出爱国主义教育和弘扬历史文化遗产的文化产品,每逢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学校都会举办展览,先后举办了《建 国六十一周年展》、《井冈山革命斗争展》、《历史的选择》、《红色诵读经典》等画展,使学校展览室、队活动室、图书馆成为少年儿童的第二课堂。对于来馆参观的学生,老师对学生尽量采取讲故事形式讲解,让小学生在听故事中体会意义,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有效地激励发了广大少年儿童热爱涵江、建设家乡的热情。

2、借助现代化有效载体

以满足未成年人文化需求为内容,学校定期向青少年推荐“新书榜”,引导学生多看书,看好书。通过实施“校校通”工程、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现网络进教室。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把学科教学与网络应用相结合,让学生上网查阅资料,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向学生开放网络阅览室(绿色网吧),让学生到推荐的网站上冲浪,通过网络向中小学生播放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反映祖国建设伟大成就的电影、电视片,让大量有用的信息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言行,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小学生中大力开展“读好书”、“唱红歌”和“优秀影片观后感”等竞赛评比活动,把德育要求变成小学生的具体活动。

六、深化德育活动体验

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经常组织开展中小学生“学英模,做好事,献爱心”活动,把温暖送给急需帮助的人群;组织开展“知恩、感恩、报恩”教育活动;鼓励中小学生为父母、长辈和有恩于自己的人做好事、尽孝心、报恩情:组织中小学学生观看“新闻联播”和丰富多彩的少儿节目,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组织开展“知荣辱、树新风、我行动”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校做好学生,在家做好孩子,在社会上做好公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聘请老革命、老干部、老学者组成德育演讲团,义务赴校宣讲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及十七大精神,结合亲身经历讲授革命传统故事,受到全体师生的热烈欢迎,已有3000多名师生接受教育。

七、强化普法教育

以加强法制教育,防止未成年人犯罪,帮助特殊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内容,组织开展了未成年人犯罪情况调研,聘请林笔煌同志(当地派出所民警)任本校法制副校长,针对学校实际,采取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图片展览等形式在全校开展普法宣传,使孩子们懂得哪些行为是违法的,哪些行为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对于有轻微违法违纪的未成年人组织干警和优秀教师进行一对一帮教,引导他们正视社会,放下包袱,争当生活的强者。

八、关注特殊群体共搭爱心桥

我校积极开展各类关爱活动,大力实施“春蕾计划”、“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帮助贫困女童、单亲家庭子女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发动社会力量资助“春蕾女童”和留守儿童,学校和乡镇政府通过“校家同创”网络系统建立了“留守孩”及档案,对他们实行教师重点帮扶结对制度、学生互动互帮制度、校家联系制度和“留守孩”与父母联系制度。这些制度的落实,使全校学生特别是留守(流儿童入学教育和流浪儿童、孤残儿童得到了及时而又特别的救助和关爱,受到广大群众的高度评价。积极开展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与国情教育、英雄人物和道德楷模教育活动;发挥维护保护优势,积极开展以《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 4 罪法》为依据的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青少年远离毒品行动”、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创建活动,积极推进青少年自我保护教育,规范青少年参与少年法庭陪审员制度,做好普法宣传和失足青少年帮教工作发挥实践育人优势,广泛开展学生实践教育、保护母亲河行动、敬老助残活动和少先队“雏行动”、“手拉手”、“希望工程”爱心助学等主题鲜明、时代性强、符合青少年特点的思想道德实践活动;发挥文化育人优势,充分发挥校内外阵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主渠道作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技文化、体育、娱乐等活动,举办音乐、美术、书法、电脑等夏令营培训班,积极吸引未成年人踊跃向团组织靠近,评选优秀少先队员等。通过与妇联联手,发挥指导和维护家庭教育工作优势,大力实施“明天工程”,聘请一批家教经验丰富的老妇女干部、老同志举办家教讲座,开展家庭教育调研和家庭知识宣传,把家庭教育的宣传工作向农村发展、向单亲家庭扩展;积极开展“争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活动,使“一切为了孩子的明天”在活动中得以体现;积极开展“放心工程’’活动,为外出务工家庭子女建立档案,进行结对帮扶,定期巡回家访,使一些寄住在祖辈、邻居、亲友家中的留守孩子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请求区委宣传部协调电视台和广播电台根据国家和省广电局《关于转播少儿频道的通知》精神,及时调整相关频道,在黄金时段向全区转播中央《少儿频道》,积极制作播出有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公益广告、电视节目、专题新闻,不断拓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宣传题材;严格控制渲染暴力、恐怖等内容的剧目,把部门节目在时间安排上调整到每晚十点以后,文化市场得到进一步净化。积极配合公安、文化和工商等部门联合开展以网吧为重点的文化市场专题整治和“扫黄打非”斗争,清理电视上不康健的影视节目和网络上淫秽色情的网站,对所有网吧进行重新审核登记,实行“两严两查”管理制度,即严格执行学校周边200米以内不得开设歌舞厅、网吧等营业性娱乐场所;严格实行上网登记“一证一卡”制度,严禁打击未成年人上网现象,部分网吧还积极推广绿色上网过滤软件,网吧管理取得明显效果。同时还建立了“人盯场所、责任到人”的监督机制,学校聘请20名退休教师为网吧经营场所监督员,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群众投诉。同时我校也配备 5 或聘用了治安保卫专职人员,加强学校治安保卫工作,校园周边环境和秩序较好,有效地维护了学校和社会稳定。

九、家校共建校社联姻硕果累累

实施“校家同创”、“校社联姻”的德育工程几年来,群众关注度高,社会反响好,广大群众和学生积极参与,全镇形成了关心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浓厚氛围。具体体现为:

1、学生思想道德表现明显好转。

与2024年6月采集的调查数据比对,一是在校学生未出现违法犯罪案件有违纪现象的学生明显下降。二是学生的学习行为更加端正。经常上网、迷恋网吧、玩游戏的学生明显减少。从不上网或偶尔上网的学生所占例有较大提高。上网看新闻、学习知识的人增多,聊天、玩游戏的学生明显减少。三是助人为乐、主动关心帮助别人的比例有一定提高。大部分学生在家能体量父母,帮助父母做家务。“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我校学生不仅积极捐款,而且主动与灾区同学联系并发送慰问信件或电子邮件,鼓励灾区同学树立战胜灾难的勇气。

2、学校德育工作明显加强。

学校德育活动进入规范化、制度化发展轨道;研究德育工作的氛围越来越浓;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已成为重点研究课题,我校重点培训心理健康学科教师;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到学生家中进行家访人次也明显增加;各校大都建立了校家通通讯平台,保证了学校与家长的畅通联系。

3、学生家庭教育状况不断改善。

积极参加家长学校培训的日益增多;重视子女教育的家长日益增多。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更加关心;能主动经常与学校联系的家长大幅度提高,尤其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提高幅大:家长教育子女方法逐步改进,当孩子犯错时,允许孩子发表意见、批评并教育或劝告孩子下次不要再犯的家长明显提高;家庭教育环境明显改善,69%的家庭主动为子女学习购买优秀书籍,鼓励子女读好书,添置电脑等学习设备。

4、学校与家庭关系更加和谐。

“校家同创”工程实施之前,很多家长从未接受过家庭教育知识及法律法规的培训,对有关知识和法律还不甚清楚,带来许多矛盾和问题,甚至直接影响学校和老师正常的教育工作。工程实施以来,家长与学校矛盾纠纷直线下降,学校与家庭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感增强,形成了校家合作育人的和谐氛围。未成年人“三结合”思想道德建设的改进和加强,大大推动了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基础教育十多年一直走在全区的前列,得到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

我校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相比,与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不少的差距,任重而道远。这

次省督查组到来我校进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督查,必将有助于推动我校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我们将以这次督查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

想道德建设,根据督查组提出的要求,认真整改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新局面。

涵江区白塘中心小学

2024年12月

第四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教学天地视角与理念

一、语文课堂形式发展对人文思想教育的共同要求

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它既是学习各门学科必须掌握的基础工具,又是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它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语文学科与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关系十分密切。在传统的语文课堂里,我们要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而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应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至于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效语文课堂,更要强调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语文教学要做到文道统一,以文载道,教文育人,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一贯思想。叶老先生曾多次强调、论述过语文教学与思想教育的关系问题:“把思想语言文字三项一贯训练,却是国文专责”,“易言之,教习某科为教学工作,熏陶善诱为教育工作,凡为教师,固宜教学与教育兼任之”。所以,无论在传统教育课程上还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崭新形势下,我们应发挥语文重要而独特的教育作用,既传道授业,又解惑释疑,更应做到文道统一,实现人文思想的渗透。

二、语文教学中人文思想渗透是必要的,不是无足轻重的

“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以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那么这种道德建设的基础在哪里?我想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学校的人文思想教育的实施,尤其是思想教育类学科,如语文、思想政治等课堂教育的渗透。因此,语文教育在以德治国的进程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它不是可有可无的,也不是无关紧要的,而是必要的。它在全民思想素质提高的实现中,扮演着重要的基础建设的角色。学生时代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对一个人一生的思想道德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可磨灭的影响。尽管学生步入社会之后会接受各种影响,不断调整他们的人生价值观,但他们参照的依据仍主要来源于学校教育中的人文思想标准。由此可知,人文思想渗透在教学中应该实行,而且具有可行性。任何一篇文章,都是思想内容和语文形式的统一体。马克思曾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斯大林也曾说“思想的真实性是表现在语言之中”。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思想内容决定语文形式。我们要抓住语言形式上、内容里的思想表现对学生加以教育引导,确保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思想渗透工作能顺利施行。

既然教学目标对人文思想渗透提出了如此高的要求,我们不得不担忧目前的工作开展情况。在升学压力与成绩评测的教学要求下,很多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并不能很好地处理教学与人文思想的关系,往往会出现重智轻德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对人文思想的渗透。尤其在一些教育资源相对比较缺乏,需要以成绩争取更好的条件的学校,人文思想渗透很容易遭到冷落甚至是抹杀。为此,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思想渗透应该具有紧迫性,而且势在必行,坚持不懈。

三、语文教学中人文思想渗透是自然的,不是尴尬生硬的

渗透,不是讲理,不是“填鸭”,更不是强迫。它应是自然的,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首先,我们教师应该以自身积极的思想品格影响学生。我们通常所提倡的“师德”,就是教师的人文思想力量。教师既教书又育人,这就要求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有传播知识的能力,将各种知识全面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在此基础上发展创新之外,还要有崇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具备完善的思想理念体系,能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些内容构筑了师德内涵的统一,缺一不可。著名教育家李镇西先生曾说:“所有学生都是爱老师的,关键是你能否感受到爱。爱不等于教育的全部,但教育不能没有爱。” 一个优秀教师身上散发的不单是渊博知识的魅力,更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对学生无比真挚的关爱。古语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一个教师思想品德不端正,没有积极高尚的人格,那么即使他学富五车,通晓各种知识,学生也不会听信他的教导,甚至会对教师的言行产生怀疑,那么他们就得不到正确的人文思想渗透教育了。如果有些学生连是非的分辨能力都缺乏的话,把这样的教师当作模仿的对象,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教师正确而积极的思想品格表率是人文思想渗透的前提,而这种身体力行的影响是无形的、自然的,来源于教师的一言一行。

其次,人文思想渗透的最高形式是学生崇高品德的主动形成。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经过耳濡目染的熏陶,潜移默化,水到渠成的结果。学生在教师的影响、引导下,能自觉地对所学习的文本进行分析、挖掘,从个人的感受上升到一种理性的认识,为建构优秀的思想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想北平》的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感受作者对北平的深深的思念和热爱,联系自身的情况,激发起对家乡、对祖国的赞美和热爱。这种思想的形成不是老师告诉他们的,而是他们主动思考的结果。就像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四颗糖”的赏识教育案例一样,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自觉地认识问题,发现积极因素,这样的效果绝不是简单的说教方式所能达到的。

四、语文教学中人文思想渗透是全面的,不是片面肤浅的

人文思想渗透是一个长期而深刻的过程,所包含的对象、层次、内容都具有全面性,在教学过程中要避免管窥蠡测,沾沾自喜,也要避免流于形式,浮于表面。

其一,人文思想渗透的学生范围是全面的。教育是面向所有的学生,人文思想渗透更是如此。我们不是为了培养几个典型或者优秀的例子,也不单要树立这方面的榜样,更要注意把人文思想渗透落实到每个学生的身上,每个学生都能从中得到教育和启示,让参与课堂学习的所有人都得到思想的提升。假如在一篇文章的学习中,有部分学生能够达到人文思想教育的目标,但也有部分学生没有得到思想的启发,那么这个课堂教学显然是不完整的,也是不成功的。所以我们在语文课堂的教学设计中,应该兼顾所有学生的需求,能够使人文思想渗透覆盖全部的学习参与者。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我们在努力使我们的学生在友谊和同志情感的基础上,在尊重每个真诚的人所具有的一切真正的人性的基础上,建立具有高尚道德的美的关系。”

其二,人文思想渗透涉及的语文教学内容是全面的。无论是诗歌鉴赏、古文研习,还是阅读开展、作文教育等,都是我们进行人文思想渗透工作的载体。教师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加以引导,深入挖掘。诗歌中呈现的爱国思想、积极进取、乐观豁达等,古文里闪耀的先哲的人性光辉、优秀人格等,阅读作文中对为人处世、美好理想的思考与追求等,方方面面,都是渗透的重要渠道。吕叔湘先生认为作文教学需“情理兼顾”,正是很好的文道统一的实例。

五、语文教学与人文思想渗透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语文教学与人文思想渗透两者是不可割裂的,它们既能水乳交融,浑然一体,也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学生语文阅读视野的开阔、语文素养的提升、文化氛围的浓厚都能促成思想境界的提高和良好品德的养成,而良好思想体系的形成,也能反作用于语文学习,促进其对知识的进一步追求和对科学文化的研究探索。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和语文训练材料中,都有一定思想道德内容的范文,教育学生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这些内容包括:爱国守纪、勤奋刻苦、坚韧宽容、文明谦敬、无私奉献、执着追求、明辨是非、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与高尚思想境界的形成。品格一旦形成,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追求也会随之提高,学习能力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在语文教学与人文思想渗透中当然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我们也应在既有的研究基础上再发展创新,使两者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以到达文道统一的最终归宿。

参考资料:

1.任苏民《叶圣陶教育改革思想研究》,苏州大学出版社。

2.李镇西《爱心与教育》,文化艺术出版社。

3.〔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

第五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记湖南省消防总队医院烧伤科

这里没有硝烟,但却是“战场”;这里的生活紧张,却充满了笑声。在这新的二十一世纪,省消防总队医院烧伤科全体医护人员正以饱满的热情,努力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精神,牢记消防部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现着自己飞跃的梦想。

烧伤科是一个特殊的“战场”,她不在“火场”的第一线,却体会着火热带来的痛苦。这里没有白天与黑夜,没有双休日与节假日。病人的要求就是我们的命令,病房就是我们的家,病人的疾苦就是我们的苦,减轻病人的痛苦就是我们的快乐。二00二年以来,烧伤科共收治各类烧伤病人五百六十余人,烧伤科全体医护人员舍小家为病房,白班加班达630天,晚班加班达540人次,平时加班达270人次。多少个日日夜夜,他们将青春在这里奉献,无怨无悔。“每逢佳节倍思亲”,又是一个中秋佳节到来,他们也想与老家的父母团聚,但这样的机会太少了,每当节日来临,他们坚守病房,尤其是病房护士长,连续六年春节未回家,而是与病友一起度过春节。多少次,她一心扑在工作上,来回于“病房、消毒室、手术室”,曾经心爱的男友也因不能理解她的业余时间太少离她而去,痛心之余,她仍执着地奋斗在这“脏、臭、累”的烧伤科病房,把自己的心酸与泪水偷偷地 1

藏在心底。谁不想有花前月下,然而,这里的年轻人,少了许许多多的温馨、浪漫,陪伴他们的是一个又一个的不眠之夜。

烧伤病人是一类特殊的外伤病人,有着许许多多的复杂的社会背景与心理障碍,大多数烧伤病人经济困难,无钱治病。多少次,病房医护人员为病人捐款捐物达万余元,许多烧伤病人承受不了毁灭性损害带来的打击,欲轻生,我们的医护人员守于床旁、促膝谈心、精心治疗、耐心开导,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生活的不幸,重扬生活的风帆。

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和一名军人,减轻病人的痛苦就是我们最大的快乐。2024年7月24日,家住长沙市荣湾镇红泥山66号的小朋友周宇康,全身多处开水烫伤,在家中用“土药方”治疗半月余,导致伤处感染,持续高烧不退,血象达二万三千之高,诊断为:全身多处开水烫伤32%深Ⅱº、败血症。病情危重。病危就是命令,全科动员,患儿重症监护,一切紧张而有条不紊地进行,清理伤口、输液、心电监护。一阵阵恶臭味,熏不走我们的医护人员,反而他们脱下口罩贴近观察,闻一闻创面的气味以协助创面感染的诊断。一个多星期的病危期,夜深人静的时候,病房却灯火通明,两组医生护士轮流守候,小儿反复高烧,有时甚至达41ºC,神志模糊。在强有力的合理治疗措施下,通过我们这帮年轻人的“耐心、精心、细心”治疗,小宇康逐渐转危为安,患儿的父母亲、爷爷多次跪倒在我们的面前,感谢我们将小宇康当作自己的亲儿子一样关心照顾,我们全体医护人员扶起老爷爷齐声道:“老爷爷这怎么使得,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消防部队应有的职责啊!”。经过二十多天的精心治疗,小宇康康复出院了,他的父母手捧着锦旗和感谢信以乡村老百姓独有的纯朴再次跪倒在大伙面前:“感谢你们给了宇康第二次生命!”我们以军人庄严的军礼回报他们。二十多天里,我们的脸上虽然多了些斑点,我们的眼角多了一道黑圈,但是病人恢复了健康就是我们最大的快乐,小宇康又活蹦乱跳地跑出病房的那一刻,大家都含泪笑了。

发生在烧伤科病房的点点滴滴,无不凝聚着大家的汗水与辛劳。2024年8月16日晚4时,病房值班电话铃声响破夜色的宁静:“我家孩子被烧伤了,你们能过来接救我们吗?”,放下电话,值班医生、护士立即通知其他人员奔赴望城县东方红镇,原来是一个因脑溢血瘫痪7年之久的小伙子,叫张强,被火烧伤面、颈、胸部达10%,均为Ⅲº烧伤。家庭由于疾病的长期拖累,家里的经济状况已是举步为艰,但杨医生仍毫不犹豫地将他拉回烧伤科病房,救人要紧,资金我们可以帮他想办法多方筹集,到病房后,我们一方面积极治疗,一方面与当地民政部门联系,与多家电视台联系,以求四方支援。在李德华副主任医师的带领下,医生们精心换药,护士们为他抹身、洗头、精心护理。求生欲望强烈的张强经7年卧床,虽体质虚弱,终于还是战胜病魔;出院时的张强虽仍然坐在轮椅上,但他脸上挂上了灿烂的笑容,两行泪水饱含着对革命军人无限感激之情。病房的兄弟姐妹也流下了泪水,张强,好人一生平安!

和英雄相比,我们的辛苦不值一提,无数面锦旗,无数份感谢信已是对我们的最大肯定。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服务质量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消防医院烧伤科的全体医护人员正在辛勤忙碌,滋润着经受痛苦的病人„„

湖南省消防总队医院二00二年九月二十四日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团结之花、绽放异彩.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本类热门推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