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万书网,千万量级范文库任你选!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二号文库

推进MS-EEPO有效教育工作总结(共5篇)

说明:文章内容所见即所得,本站下载的DOCX文档与页面上展示的相同。如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客服QQ:4084380 发送本文地址给客服即可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本文地址:https://www.wanshu.net/fanwen/a2/364109.html

第一篇:推进MS-EEPO有效教育工作总结

八步区仁义镇第一初级中学

推进MS-EEPO有效教育工作总结

2024年4月,我校被定为MS-EEPO有效教育模式试点学校,5月到八步区教育局参加培训以来,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我校积极开展MS-EEPO有效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 长:莫道顺 副组长:黄炎文

组 员:廖松海 魏宏稳

陈继成袁仲祯

罗义坤 陈明星 李碧浩

(二)组建MS-EEPO有效教学团队 组 长:莫道顺

副组长:黄炎文 廖松海

组 员:李春燕 陈桂兰 唐玲英 梁泽换 陈诗全 李 科 满凤香

何香萍 杨咪咪 陈秋琼 胡碧兰 覃上夏 易天亮 吕柳明 陈文艳

二、具体做法

1.加强培训学习,努力提高MS-EEPO操作系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我们上网查找资料,传阅下发的经验书籍,观看培训录像,开展学习讨论,以达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的共同提高。

2.加强实践。运用培训学习的知识,大胆开展MS-EEPO课堂教学实验,在实验中不断摸索、总结、提升。所有的实验班教师均以学生的学习方式训练为以及教师备课方式为基础,备课上课。

3.加强实验研讨交流。坚持每月开展一次MS-EEPO课堂教学实验研究课,每两周实验教师上交一篇图文结构I式教案,每次研究课后认真组织教师评课、交流探讨。为了少走弯路,我们还与铺门中学构建交流平台,开展校际交流活动,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4.添置教学需要的设施。微型卡、小卡和大卡、色笔、绳子夹子等必备教具,自9月以来学校都为实验班级免费提供,做好服务,保障供给。

5.积极开展MS-EEPO有效教学基本功竞赛,以赛促培。

三、取得成效

MS-EEPO有效教育模式的实验使用,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课堂氛围活跃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团队意识、合作交流意识和学生的表现力逐渐增强,学习方式也逐渐发生改变。与此同时,教师课堂掌控能力逐步提高,课堂教学更加有效,效果更加明显。

四、存在问题

1.由于刚接触MS-EEPO有效教育模式,对MS-EEPO系统理论知识了解、掌握较少,还不能很好地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尽管努力去做了,但效果与预计还有很大差距。

2.实验班的进度比非实验班的上课进度慢,期中、期末测试质量可能受影响。3.教师采用MS-EEPO有效教学方式还不够熟练,课堂掌控能力还有待提高,希望有更多机会得到名师指点。

五、下一步工作措施

1.继续加强培训学习,熟练掌握MS-EEPO操作规程,大胆实践,加快MS-EEPO有效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步伐。

2.坚持每月上2节研究课,实验老师每周上交一篇图文结构I式教案,认真组织每次研究课交流,以达共识。邀请区教育局领导、教研员到校指导教学工作。

3.进一步加强校际交流,取长补短。

4.加强实验班级、实验教师后勤服务,为实验教学创设良好氛围。

5.开展MS-EEPO有效教学模式校本培训,让非实验班提前介入MS-EEPO教学实验。

八步区仁义镇第一初级中学

二〇一三年十月十八日

第二篇:2024年信息化教育资源有效应用推进工作总结

2024年信息化教育资源有效应用推进工作总结

本学年,我们以《推进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资源有效应用实施方案》为指导,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应用信息化教育资源,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精心研究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变革的内涵,试着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优化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模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青铜峡市第六中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多媒体终端进教室已完全实现,36个教室全部安装了交互式电子白板。但是,由于受传统的一支笔、一本书、一张嘴、一块黑板教学观念影响,缺失专业引领和指导,教师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还处于以知识为中心的多媒体辅助教学阶段,白板只是书写载体的大变革,导致了信息化教育资源低效应用、课堂教学创新力不足。

经过一年的推进和实践,我们认识到引导教师在教学活动和管理、学生学习中有效运用信息化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信息化教育资源的效用,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是当前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任务,因此在信息资源的收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电教多媒体教学设计的撰写、学生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开发、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教师现代教育技能的培训、信息化教育环境下评价机制的转变等这些教育新机制已成为学校有效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重要举措。

学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成功经验:

信息化教育资源具有趣味性、直观性、多维性和艺术性的特点,它可以使传统的课堂由无形到有形、由无声到有声、由平面到立体、由静态到动态,它极大地拓宽了教学空间,增加了教学信息,能以多种形式沟通学生大脑中的感觉区、语言区,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速新世纪人才的培养。

转变教师观念,使教师教学过程中多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直观的刺激学生,提高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事半功倍、生动活泼地发展。经验一: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使用信息化教育资源手段的能力。

我们利用每周的教研活动时间,选择有关信息化教育资源主题,供教师们学习、培训。通过学习,老师们掌握了教育教学新技能,学会了运用教学新技术——信息化教育资源有效应用,从而调动全校教师主动参与信息化教育资源有效应用的推进,为推进献计献策,做到了把“学习──研究──实践──总结”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使推进工作自始至终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正常进行,为全校开展信息化教育资源有效应用的推进奠定了基础。

以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为切入点,着力抓好自治区推进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试点学校的各项工作,全面打造高效课堂。

针对安装在教室内的36块交互式电子白板,聘请专家对电子白板的主要功能、实际应用等进行了详细讲解和演示,将电子白板的互动性、便捷性、直观性、操作性、实用性通过实际的授课生动地呈现在老师面前。在示范课交流活动中,还派老师到吴忠市金银滩复兴中学参加了自治区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现场会,通过不同学段的示范课,全面展示了电子白板的各项功能,显示出白板在改进教学方式、扩充教学容量、增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面的巨大作用,增强了教师对电子白板应用的意识。

指导教师今后要不断提高现代技术应用的能力,积极把交互式电子白板真正应用到教学中,切实转变传统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校还成立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中心组,吸收白板应用效果好、操作熟练的教师做骨干,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

全面做好了白板硬件、软件的维护工作,自本学期开学初下大力气全面维护之后,36块白板在一学期的应用中没有发生过故障。

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定期召开业务学习、教学研讨会。使先进的教学经验得以交流。以集体备课和课题研究为龙头,多渠道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同时,在教师中注重以老教师传、帮、带,让新教师学、比、看,以老带新,以新促老,通过自学、函授等多渠道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为17名35岁以下青年教师选聘了导师,坚持常听课,多指导,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本学期累计有102人次的导师、领导、教研员听评17位青年教师上课达40节以上,为青年教师能够及早胜任教学,起了很好地帮助和指导作用。经验二:确定了推进思想,指导推进工作

1、目标:

(1)信息化教育资源的技术设施、管理和应用目标;

(2)通过信息化教育资源技术优化学科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2、途径方法:

(1)学科教育手段现代化:举行行之有效的学科教学现代化讲座,举行多媒体课件制作和学科教学大比武;参加青铜峡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技能比赛。指导教师做好各类竞赛的赛前工作,收集25份多媒体电教应用作品参加自治区课件、论文、教学设计、录像课比赛工作。

(2)活动课程手段现代化:将教育手段现代化广泛渗透到活动课程,如班队活动、科技活动和兴趣活动,利用我校广播中枢开展宣传教育,活跃校园文化等。

3、保障措施:

(1)现代化设备保障:我校已多方筹集资金发展信息化资源应用推进活动。进一步优化了信息化资源有效应用的环境。计划再新建2个多媒体计算机教室,计划装机107台,目前设备正在招标采购中。

(2)师资保障:本学期,教育体育局调整了我校的中层领导,为我校任命了1位计算机方面有建树的教务主任,加强对教师进行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技术培训。确保推进工作的顺利实施。7月初又从教研室抽调了1名信息技术教研员来校任课,并指导信息化资源应用推进工作。

(3)管理保障:机构管理正规化、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管理系统化。2024年中考信息课成绩,我校名列全市第二位。

经验三:构建了语文、数学及音乐、美术学科课堂教学结构实践模式

1、语文媒体控制教学结构模式

(1)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即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创设一定的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它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是对所从事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重要条件。学习兴趣与思维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天才的秘密在于强烈的兴趣和爱好,从而产生勤奋的热情,这是自我努力的动力。”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之一,就是“最初对学习的过程及外部活动更感兴趣,以后逐渐对学习内容以及需要独立思考的学习作业更感兴趣。”学生一旦有兴趣去学,那么就非常容易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信息化教育资源课件的最大好处就在于能创设生动形象的情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2)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参与探究法、双向互动 即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中的图片、声音和图象等引导学生探究出课文的学习方法,主动学习,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以有形导无形”,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观认为,充分利用声、光、电等多元因素辅之以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语文教学中贯彻这一素质教育思想,通过教师正确的指导,使学生自觉参与教学实践,才能实现语文教学改革向更深层次发展。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每个单元的课文都同属一类,学习它们的方法也基本相同。如果充分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教学手段,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探究出同一类课文的学习方法,就能大大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归还自由、想学会学

即放开手,让学生运用刚才所探究出来的学习方法进行自学、汇报。有研究表明,“心理安全”与“心理自由”是创新力形成的最重要的两个条件。当学生在学习中忽发奇想,如果讽刺挖苦他,学生就失去了言论上的心理安全与心理自由,他敢想敢说的创新欲望也就被淹没。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无拘无束地言论环境,把自主权还给孩子们,这也符合现代教育教学中“以人为本”的全新理念,让学生从“学会”逐渐“会学”,真正变“讲堂”为“学堂”,真正解放学生,让学生回归自然、返朴归真。(4)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总结拓展、授之以渔

即在新课结束之前,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展示本节课教学流程,回忆总结本课的学法,然后提示学生,今后遇到类似的文章都可以这样去学。这样,就等于交给了学生一把****,去开启智慧的大门,给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提供了学习方法并为之指明了方向。

2、数学媒体控制教学结构模式

(1)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指导学生自学(2)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发现(3)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引领小组合作(4)利用视频展示台,展示探究操作

3、音乐、美术媒体控制教学结构模式

(1)巧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有效参与探究活动。(2)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巧妙突破重难点,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经验四: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增大课堂容量,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新课程下的课堂,降低了知识的难度,扩展了知识面,靠传统的“一支笔、一本书、一张嘴、一块黑板”的教学手段显而易见是无法完成学习的。教师们要“多、快、好、省”地提高课堂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须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利用有限的时间,有效地增加课堂的容量,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经验五: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拓展思维空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①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②可以呈现大量的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验六: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有效应用”工作平台,进行技术合作,扩大信息交流。

学校由教务处具体负责推进信息化教育资源有效应用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基于“宁夏教研网”(www.feisuxs)搭建“推进信息化教育资源有效应用”工作平台(网站),建立青铜峡市第六中学主页,利用网站加强业务、技术和学习交流,建立支持团队,网站建立至今,全校101名教师已在网站主页上发表各类交流文章、经验总结、推进信息化心得886篇,为推进信息化教育资源有效应用工作提供了专业技术协作的支持。

今后,学校将全面实行推进信息化教育资源有效应用工作校长负责制,组建推进工作核心团队,加强对推进工作的组织与领导。切实发挥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的作用,以校本教研为载体,充分利用学校已有信息化教育资源,创设应用环境,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践问题为内容,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内涵,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组织学科教师开展基于信息化教育资源的教学设计、实践研究活动,总结、推广学校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的经验。逐步实现从“以知识为中心的多媒体辅助教学” 到“有效运用教育信息化资源、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深层次的学科整合,在总结“有效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经验基础上,再开展“基于网络资源、支持教与学方式改变”的推进工作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学校要积极探索新思路、新途径,力争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努力做到管理规范,课堂有效,使青铜峡市第六中学在发展中不断提升。

第三篇:推进有效工作工作总结

五汛镇第二中心小学

推进“有效教学”工作总结

2024

我校始终以课改为中心,以推进“有效教学”工作方案为主线开展工作。一年来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为使此项工作有序有效开展,特将本学年工作做一总结。

一、学理论,积蓄精华,促进成长

各学科教研组期初围绕《课程标准》、《学科教学建议》内容,组织老师开展学习讨论,将教研活动中的共同学习与课后自学相结合,并通过做练习题的方式自测掌握情况。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求教师们把《课表》《建议》中的要求落实到平时的工作中。定期重温《课程标准》《建议》,逐一比照反思,发现问题再在课堂教学中予以改进。这样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回归理论,反复地来回,使老师们受益匪浅。每位教师从教学实践层面更清楚地了解新课标的内容,更深刻地理解教学的性质、地位、理念及目标,领会其精神实质,正确把握了各学科教育的特点。

二、定主题,突破难点,优化课堂

语文教研组围绕两大主题“作文教学的实效性” “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展开研讨。与以往教研活动不同的是,提前告知听课教师上课课题,要求他们事先进行初备课,设计教学预案,这样在听课过程中就有了对比、评判、反思的基础,更趋深入。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长期以来,涉足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尽如人意。在教导处、教研组探讨下,朱海玲和徐丽利老师分别选取一个切入口展开研讨。如何在生活场景中选材? 施秀艳老师执教了《捕捉声音》---在习作中运用象声词,从联系生活认识象声词,了解作用,到合理运用象声词描写环境或事件,一气呵成。如何让三年级同学把握好作文起步?王海芹老师执教了《说说我自己》,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要把人物介绍清楚的方法是围绕具体的一件事,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来体现人物性格。执教者从实施层面反思教学方案设计是否可行、是否有效,同时进行教学策略,教学技能探讨,并对需研讨的其他教学方案进行推敲和修改。由于听课者已对教材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为达到同个教学目标,往往有不同的线索、途径,大家将自己的意见抛出来作为集体研讨的范本,在反复比较中提出的建议更有针对性。

这样在有效的教研活动中完成了对有效课堂教学的探讨,大家在表达感受、提出困惑、探讨对策的过程中,真正地进行着以团队互动、互助为基础的教学研究。

三、借课题,教、研并进,创新模式 1.合理建构,科学规划

把课题研究同教研活动紧密结合,确定每个年级组的教研组长为年段课题组长,在全校课题总负责人的领导下进行日常课题活动的开展和总结,这样的组织形式能充分发挥参与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课题研究真正落实到老师们平时的教学工作之中。通过观看专家讲座、自我研读、摘录、交流、沙龙等方式与方法,课题组成员一方面充实理论功底,引发自己的理性的思考;另一方面,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完善研究方案,及时对相关问题进行科学预设,确保实验的有效、持续开展。

2.教研并进,有效实施

行动研究是一线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主要方式和途径,也是课题研究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为了使研究落到实处,课题组立足教师的课堂教学,在明晰研究目标和任务的前提下,让教师结合自身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开展活动。把课题作为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促使一线教师高度关注自己的课堂,能从课堂中去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理论,带着理论去实践课堂,在课堂中实现教育教学课题的有效研究。

这一年,我校数学组在教师、教研组个体研究的基础上,还举行了几次较大规模的“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的专题研讨活动,我们对《一亿有多大》、《摆一摆 排一排》、《数字编码》、《打电话》、《摆一摆、想一想》等典型的“实践与综合应用”内容做了校级公开研讨,初步提炼出一些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模式。例如,我们发现《数字编码》《自行车中的数学》《打电话》等高年段的“实践与综合应用”内容就适合在一个大问题情境下引入,采取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经历从“生活问题——数学问题——实际应用”的数学建模过程;而《摆一摆,想一想》《营养配餐》等低年段的内容就适合于一种“在玩中学”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实践中体验。

正是借助了这一系列有主题的课题研究活动,我们将来源于一线老师的共性问题搬上了集体研讨的“舞台”,大家在“磨课活动”中各抒己见、积极参与、大胆质疑。尽管上课的只是个别老师,但是通过“磨课”取得收获的却是全体教师,这样以点代面地提升了全体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研能力。

3.内外引领,不断深化

为了让学校的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活动与课题研究紧密结合,互相渗透,对内,我们加强教师个体之间的经验总结和群体之中的讨论交流,强调日常反思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为了改善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教学改作负担重、备课研究忙应付的现象,这学期,尝试改革了以往一位教师独立备完整本教材的个体备课方式,试行了同年级组几位教师互相合作的分单元备课,每位老师都在通读全册教材的基础上有重点、有目标、精心地备完几个单元,然后与年级组的老师共享。单元合作备课要求每位教师除了在教案上注明自己的设计意图和教学反思外,还要求写出自己使用他人教案的一些感想和教学调整,定期在同年级组中进行讨论交流,努力构建起“以同伴互助为抓手、以形成有效的课堂为目的”的团队合作式的同年级教研组队伍。

对外,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我们加强学校同市、县各级兄弟学校之间的教学互动,通过开展跨区研讨、校校联谊、两地交流等教研活动,促进了学校间的信息沟通,各兄弟学校间相互取长补短,对各自所开展的课题活动都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四、一带多,勤于沟通,共同提高

探索新的沟通方式,以集体智慧带动个人提高。如组织教案、作业、练习题、特殊学生教育专题交流会,提供教师间互相学习的机会,把教师的个人工作融入集体评价中,集中团体智慧,对特殊学生实施针对性教育,使教师在集体中感受鞭策、感受鼓舞,感受责任。

如对课后作业有效设计的研究,精心设计课堂8分钟的书面练习。树立“弹性”意识,练习保证时效性、长期性、归纳性。建立可选择的“作业超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及兴趣,自由地选择,从而使他们通过不同度、不同量的练习各有收获,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各个学科成立由骨干教师组成的“智囊团”,组织青年教师定期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询问有关教育教学中的困惑,并整理成详尽的记录,分门别类列入答疑库中,便于今后查询借鉴。

五、存在问题 1.过程管理不够完善

规范、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关键,过程管理是教学管理的最日常手段。如能形成系列化的教学管理制度,必能使关注课堂教学常规和追求最大教学效益,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成为每位教师的自觉行为。

2.对话行为不够有针对性

部分教师存在对讲述的误用。课堂上讲述时间多,内容缺乏组织性、逻辑性,讲述不顾及学生原有知识经验。或把课堂作为教师个人表演的场所,有“教教案、走教案”现象,现场教学不顾及生成。

3.研讨交流对象不够广泛

“合作备课”制度试行以来,老师们普遍感觉备课的数量虽然减少,但是备课质量的要求却提高了很多,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当我们静下心来钻研教材、研究教学的时候,的确发现了许多来源于教学一线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除了和同年级的老师进行交流外,还应该和全校同学科的教师进行交流,往往不同学段出现的个体现象中就存在着教学中的共性问题,而这些问题也应该成为我们开展学校教研活动的主攻方向。

六、跟进措施

1.完善试行各项管理制度。继续实施特殊学生学习状况跟踪制度,及时提供支持性教育;完善并施行教师教学常规巡查制度、中期教学常规考查制度,以保证教学过程在有序中追求有效。

2.强化全面教学质量监控。建立教学质量过程性、诊断性和终结性评价监控分析制度,关注在常规检查中发现的薄弱班级,通过座谈、现场查看作业等手段及时了解存在的症结,提出改进措施,确保各班均衡发展。

3.建立健全有效运行机制。通过教导处阶段性检查、教师自我小结反思、教研组交流等途径,及时了解教学成果,诊断教学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建立健全“合作备课”交流研讨机制、教学过程记录,教学现状分析,教学问题诊断,教学质量预警与激励等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4.改革发展质量评价机制。完善评价方式,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估模式,关注教育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隐性效果,注重学习的初始化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改变以往的标准性评价方式,着重突出教学质量的发展性评价,以“多少学生得到什么”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提倡与学生原有基础做纵向比较,鼓励教师不放弃每一位学生。

第四篇:有效教育

“有效教育”是由中央教科所特聘研究员孟兆彬教授创建的教学方式。其核心是通过组织和参与过程,充分调动“听、看、讲、想、做、动、静”七个因素(环节),使教学过程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需求。其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有效教育”课堂教学的重要标准。其中:

一、“听”:指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既倾听老师讲的,也强化生生互听。提醒教师备课时反思:

(一)教师讲(教授)的内容与方法、质量如何;

(二)学生能否听的进去,是否理解?

二、“看”:指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具体指学生在一节课中,看到的教师创设的视觉情境,如:图像、视频、板书、教具、教学示范,以及教师的表情等所传递的可视信息等。提醒教师备课时反思:

(一)教师提供的素材内容的选择是否适当,质量如何,展示的方法与途径?

(二)学生能否看得懂,是否有教学价值。

三、“想”:指要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联想和想象能力。“想”,要有深度、有广度、有个性。这种思考与探究是基于教师所设置的问题情境所产生的。“想”是学生实现质变的转折点,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提醒教师备课时反思:

(一)教师提供的素材内容所创设的问题情景能否引起学生积极的思考?

(二)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与广度、层次与价值。

四、“讲”:指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能讲清所要表达的意思,对同桌讲,对小组成员讲,对全班同学讲。它可以是对于教师提出问题的回答,也可以是在听到看到教师的教学行为之后质疑的提问,还可以是经过思考与探究之后的感悟等。它是课堂教学质量的反馈。提醒教师备课时反思:

(一)学生所讲内容的层次与质量?

(二)学生讲的深度与价值,参与态度与情感?

五、“做”:指要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具体可指学生在课堂上的作业练习,是课堂教学的落实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课堂教学的质量。美术教学中的“做”不仅包括绘画、手工以及诸多的可操作的美术学习内容,甚至表演、交流和展示等都可纳入“做”的范畴。提醒教师备课时反思:

(一)教师所布置“做”的内容的价值与层次?

(二)学生做的兴趣与质量?

六、“动”:是指整节课中学生较为活跃的教学时段。既包括心动、手动、口动,也包含主动、被动,还含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提醒教师备课时反思:

(一)学生的心动、手动、口动是否主动、生动?

(二)有没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四)能否做到“动中有静”不盲从,有组织,有条理,忙而不乱。

七、“静”:是指整节课中学生较为冷静的教学时段。提醒教师备课时反思:

(一)看师生能否冷静的分析问题、用科学的态度处理问题,解决问题。(二)“静”不是死水一潭,是否做到“静中有动”在静中积极思考、勇于探究。

“动”与“静”作为一对矛盾的集合体,在课堂教学中交互出现,互为补充。“动”与“静”转换适当。“动”要达到调节情绪、互相交流、合作提高的目的。“静”也并并非死水一潭。该静要静,当动则动。

总之:上述七个教学环节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体现了整节课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仅仅顾及其中几个环节,不做整体分析研究,往往会顾此失彼。应在整个课堂教学大目标下整体把握,由单独的七个环节的改进提高,到正确调整好七环节间的相互关系。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提高教学研究的水平。

“新一轮课程改革宣告失败……”这是我在EEPO课改培训中听到的消息,心中很有些遗憾。就我自身的经历而言,可以说,我就是在上一轮课改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就真的要这样去否定上一轮的课程改革吗?上一轮课改的核心思想“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确让包括我在内的一大部分教师更新了观念、明确了目标。这应该是上一轮课改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承认上一轮课改是有其可取之处的。而今为什么把其推翻,而以EEPO有效教育取而代之呢,我进行了思考与比较。

1、教改的思想不一样。新课改过于理想化,过多否定了我们的传统教育,觉得“自家门前的不是风景”,过于推崇西方教育,脱离了我国的实际情况。EEPO的基本观点则是:把西方最擅长的个性、创造性与东方尤其是中国最擅长的知识性结合起来,并使之大众化。把博取众家之长的发展观发挥得淋漓尽致。

2、推广的渠道不一样。新课改走的是从城市向农村推进的道路,先从上海、北京等发达城市开始,结果发现很多东西倒了农村却实行不了:如教材、以及对师资的要求等等。而EEPO走的是以农村包围城市的做法,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80%的农村人口的泱泱大国来说,可以说解决了农村教育问题就是解决了全国的教育问题,而我们孟昭彬教授恰好就选用了这样一条实用主义的道路。

3、对教师成长的关注不一样。新课改在这方面确实采用了很大的力度对教师和教育管理者进行了培训,有国家级的万名骨干教师培训的园丁工程,依次下来还有省级、市级、区级的骨干教师培训,为什么教师的成长参差不齐呢?究其原因,其培训主要注重在理论的培训,少有实践的培训,操作性不强,导致许多教师还是穿新鞋走老路。而EEPO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教学体系,它涵盖了武大教育猜想所组成的理论范畴、八大技术方式所组成的操作范畴以及四大方法范畴,对课型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乃至备课听课记录方式都有详尽的指导和培训,让受训教师心中有数。

4、领导者的心态不一样。可以看到新课改中有些学校领导只是抱着通过教改做出学校特色以达到学校的“宣传”效应。而参与课改的教师,从课题的选择到开题论证从课题计划的制定到课题真正的展开,这应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学期甚至一个月、几天就能出来一个论文,可见教育的急功近利,这能做好学问做好课改吗?而在EEPO教改中,我们的创建人孟教授率先垂范,提出要善于放下我们的姿态,虚心向世界优秀文化学习,融贯东西方,优选其方法,形成方法和方法论群体。并从边远地区做起,从小地方做起,在长时间的实验过程中做到既大胆试验又进行及时调整,不断对过程进行优化,并把此轮改革实验时间定为二十年,可见其不急功近利的科学态度,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从以上四点的比较,读者不难看出,两种改革相比,我推崇的是EEPO方式,可以说其弥补了上一轮课改的不足,解决了上一轮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以往教改失败的原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方式,多少年来,高考这根指挥棒无时无刻不在左右着教改的命运,我们期待着更适合学生发展更适合时代需要的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方式和评价体系的出现。

第五篇:有效教育学习心得

学习“EEPO—— 有效教育”心得体会

古宜镇中心小学侯萍

11月21日,非常荣幸能够在本校听到有效教育县级专家吴沁玲老师的讲座,吴沁玲老师根据自己的教育研究实践提出了自己的教育思想、理论、观点和方法。听后有一种耳目一新、开阔视野、大受启发之感。

吴沁玲老师提出了“孟照彬的教育模式”,该教育模式的核心理念是继续了陶行知的实践与教育理论,把国际视野与本土视野相结合,深入课堂,将课堂研究作为自己研究的重心。

讲座是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介绍MS教育操作系统的基本方式中谈到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教师必须学会撑握3-5种的教学方式。其中“基本上课方式”——要素组合方式。指的是,把 “听、看、讲、想、做”这几种方式组合起来上课,效果最好。因为孟教授根据研究发现,教学方式只需要学生看来学习的,学生只能掌握20%;如果是以讲与听结合起来的方式教学,学生能掌握30%;讲、听、看三者结合起来,学生能掌握50%;讲、听、看、想结合起来教学,学生能掌握70%;而把讲、听、看、想、做结合起来,学生能掌握90%。特别是“想、做”这两种方式,属于开放性的、动态的方式,把它们同“听看讲”这样的静态方式结合起来,这正好体现了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做中学”的教育理念。也符合教育心理学中提出的,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在前15分钟最集中,老师们应充分利用这前15分钟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内容。那些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过于复杂情境的教学设计都是与规律相违背的,我们的教学课前预设应该是:导入环节——简单、有趣;探究新知

——做中学;复习巩固——动静结合。只要我们朝这样一个最佳教学模

式努力,谁还能说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吴沁玲老师应用“有效教育”教学方式给老师们解读了教学案例,对教师进行了具体操作的互动式培训。在学习过程中我体会到孟教授的“第六种教学方式”即“知识性—个性—创造性、互动—主动—能动”的前

瞻性和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有效性,在互动中体验到主动参与的乐趣和能

动性的提升。

“EEPO—— 有效教育”是一个集“学习方式——课型方式——评价方

式” 教育教学方法,三维一体的系统操作性,实用性强。它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符合新课改理念,强调课堂教学上的宏观

调控,师生、生生互动的实效性,讲究课堂资源的充分利用,注重学生

个性张扬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其操作系统包括:

一、学生学习方式,2、教师教学课型方式,3、教学评价方式

学生学习方式训练内容包括小组学习、团队合作、人力资源和教室资源

利用、约定与规则动静转换、一般性激励、学习的表达呈现、速度训练

(记忆、阅读、写作、记录、计算等速度训练)、社会实践体验等。

教师组织教学的课型方式包括许多种,这里介绍以下二种:

(1)要素组合方式

要素组合方式重点是关注看、讲、想、做、动、静以及各要素交换使用

等教学互动要素。

组合不同要素的不同组合排列效果不同。其教学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各

种感觉,顺应学生心理、生理特点,让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大大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学生单纯看,学习效果是20%,教师讲、学生听、看,学习效率只有30%,学生讲、听、看想结合,学习效果达50%,如果讲、听、看、想、动静转换,学习效果可达70%,如果各要素有机的巧妙组合运用,教学效果高达90%。

(2)“平台互动方式”,就是要抓住关键要素,然后构建多向度教学平台。

平台互动方式的主要流程是:筛选关键目标——构建多向度平台——交互——老师精讲(评+讲)。

所谓“关键要素”是指教学中关键的知识点、能力点、考点、方法、思维、创造、思品、合作等。

多向度是指不同渠道、不同途径、不同思路、不同方法、不同方式、不同个性表达等。一般地可以采用:问题——学生思考——学生做(一名学生上黑板)——教师点讲——下一个问题的流程。

通过有效教育的培训,我认为,有效教育将人们原来轻易不敢问津的高深繁杂的理论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课型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管理方式及技术方式,尝到了有效教育„化繁为简‟的妙处和甜头。

推进MS-EEPO有效教育工作总结(共5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本类热门推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