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万书网,千万量级范文库任你选!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二号文库

抓师资、建机制、促区域——特殊教育学校管理发展设想

说明:文章内容所见即所得,本站下载的DOCX文档与页面上展示的相同。如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客服QQ:4084380 发送本文地址给客服即可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本文地址:https://www.wanshu.net/fanwen/a2/354426.html

第一篇:抓师资、建机制、促区域——特殊教育学校管理发展设想

建模式、抓师资、促机制

——特殊教育学校管理发展设想

“特殊教育”这个名词虽然听了很久,但真正去思考也就半年多点的时间。去年8月正式接任海珠区启能学校校长,从一名普通小学的校长到特殊教育培智类学校的校长。面对这所从1993年开办至今已有20年,有九年级,120多名学生,近60名教职工的培智类学校,又一个全新的开始,也是工作生涯中第四次新的挑战。

海珠区启能学校近几年,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爱下进入了转型期,教师队伍由看护式教学向康复辅导专业型发展;教育教学及管理模式由普通教育模式向专业型的医教结合的特教模式转变。学校设立的有感统知动组、语训组、自闭症组和情绪行为组,有针对性的对孩子们进行动作康复、语言治疗、心理辅导、自闭干预训练、职业训练。课堂模式也因各个孩子的实际和训练的需要,采取了班级、小组分层互动,个别训练补偿缺陷相结合的康复辅导。除此之外,学校还承担着区内智障儿童康复训练指导中心和区随班就读指导中心的工作。近几年,启能学校在众多专家乃至台湾和海外的专家的指导下,引入了个别化教育(IEP)专项课程,已初具成效。做为广州市IEP专项的第二梯队,已尝试并逐步常规化的针对孩子进行一系列个别化评量研判(包括孩子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运动能力、动作能力、感知觉能力、生活适应等方面),个别化教育计划的设立及实施到主题教学的统整活动。整体的框架已基本搭建。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方方面面的问题接踵而至。特别是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出台的很多有关特殊教育的文件,文件的出台更加明确的特殊教育的发展的方向,但具体的操作和相应的政策法规还相互束缚着。

而目前启能学校面临的问题有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如何面对现实与发展的问题;第二层面是资源的整合与合理配置问题;第三个层面是模式的探索与凸显特色的问题。而这三个层面不是三个步骤,而是三个并驾齐驱的马车。做为个人思考,这三个层面的问题是我校在目前的转型关键期,和未来几年办学方向面临的主要问题。身为一校之长,如何运用现有的政策,找准重点、突破点,寻求发展之路是关键。

结合半年多的思考和这次北师大特教校长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初步确定以“构建适合本地的校内运行模式;狠抓师资队伍的建设;促进建立区域性网络的运作机制”为核心的发展设想。

一、构建学校教育教学运行模式,立足本地创特色,面向国际求发展。

在普通学校,校内的运行模式已由上到下形成了基本模式,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评价机制等等已确立。虽然各个地区有些差别,也在不断进行着改革创新,但万变不离其根本。

而在特殊教育学校,经过了几十年的运作,已否定了以降低普通学校的课程标准的运行模式。近几年引入了海外特殊教育的先进理念,如医教结合、个别化教育计划(IEP)、融合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也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水土不服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所以也不能只是拿来主义,必须结合地区实际建立适合本地需求的特殊教育学校运行模式。

二、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目前,特殊教育不尽人意的地方,除了相关的政策和社会观念等问题,而最最重要的是人的问题,特殊教育的专业人才稀缺。早十年前,很多地方都是将普通学校教不了的教师放到了特殊学校。近几年,特殊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认识到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问题,而且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要求不亚于普通学校教师的专业要求。然而现有的特殊教育教师的整体水平远远达不到。如何加强特殊教育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水平,已成为发展特殊教育重中之重的问题。

明确师资队伍架构,学校才能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骨干教师和专业领军人。教师才有明确的发展目标。

1、培养教师首先要明确需要什么教师,需要什么教师也必须有学校运行模式的前提。在普通学校,需要什么教师已由课程标准确定,语文、数学、英语……等教师,需要多少教师由课程实施确定,每周语文几节,确定语文老师要多少;每周数学几节,确定数学老师要多少……。

2、每个专业要建立相应的人才架构,如构建“1·2·4”模式的教师专业队伍,每个专业领域都有1名专家型教师、2名专业型教师、4名骨干型教师。学校可根据各专业的发展情况确定本校的特色课程或主体课程。同时鼓励教师多专业发展,一专多能成为特殊教育复合型教师。

3、建全培训机制,提供培训平台,全面调动教师,进而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骨干教师和专业领军人。

三、促进建立区域性特殊教育网络的运作机制,逐步走向融合。

目前,各地区的特殊教育学校除承担本校入学儿童的教育教学及补偿性康复治疗,还承担区域内同类型特殊儿童康复训练指导中心和区域内随班就读的指导中心的工作。然而,在普通学校的任职经历清楚的知道,普通学校校长普遍对特殊教育的不理解;有随班就读生的教师无相应的特殊教育专业知识,而且人员不稳定;再就是受编制和人员配备的限制,没有人力和精力专门实施针对性的教育。进而导致随班就读成了随班就坐。这些孩子应该得到的,也能得到的教育,而没有得到。得到的只是被边缘化、被放弃、被歧视。

作为区域内随班就读的指导中心,应力促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部门统一整合教师资源,同时,可以考虑在现有的政策下,充分利用政策的空间,增加师资力量。借鉴“双学籍制”或将特殊儿童统一编入特殊教育学校,进而增加教师编制统一管理、统一培训。再根据各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情况进行合理配置。使特殊教育学校成为区域内特殊教育教师的资源中心、为特殊儿童提供教育教学的资源中心。

其次,增加了特殊教育教师的队伍,可以根据特殊教育的规律在区域内建立具有一定权威的研判、评价和审核等机构。进而建立区域内的特殊教育体系,为大融合教育奠定基础。

2024年4月

撰于北师大特教校长高研班

第二篇:抓特色管理 促学校发展

抓特色管理

促学校发展

——对中和镇中心小学学校特色管理的认识与思考

【摘要】学校的管理体制决定着学校发展的水平以及学校办学的特色。对于山区农村小学来说,我们只有注重好以学校为办学主体的校本管理,才能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办出自己的特色。本文结合中和镇中心小学学校管理实际就山区特色学校的管理建设试作以下三个方面的阐述:学校特色管理的前提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学校特色管理的基础是校长的独特办学思想,学校特色管理的关键是培养具有特长的优秀师资,并对上述三个方面加以展开分别论述,以期摸索出一条能促进山区农村小学发展的特色管理新路。

【关键词】特色管理 人事改革 独特办学 特长师资

新的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它的来临,意味着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将成为经济发展最基本的资源和生产最基本的要素。人才和知识、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不大

教师聘任工作是农村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近两年来,中和镇中心小学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坚持把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相对稳定、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促进全镇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是严格教师编制管理,严把教师入口关,全面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和教师准入制度;其次是通过深化中和镇中小学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引入教师激励机制,按照“按需设岗,平等竞争,择优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将全校教职工分为教学人员、后勤人员两个部分,建立一个岗位职责明确,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的用人机制。通过教师聘任制度改革,逐步实现了学校人事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中和镇中心小学如今的教师队伍竞争明显加剧,教师的压力变大了,积极性提高了,活力增强了,随之带来的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这靠的是竞争机制的引入,靠的是教师聘任制的全面推行。

2、严格合同管理,科学实施考核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是实施聘用合同制改革的重要基础。聘任合同是实行聘任制的一个载体,要通过签订聘任合同,确立聘任双方之间的聘任关系,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将公开、公平、公正的聘任新机制落到实处。农村小学要从实际出发,合理确定教师的工作量,制订规范的岗位聘任条件和标准,完善在个人自评的基础上,学校领

步完善教师交流制度,促进教师合理流动。建立教师流动机制,有利于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促进师资力量均衡分布。完善教师交流制度,首先要认真落实促进和引导教师交流的政策,一是落实国家规定的对农村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小学教师津贴、补贴政策;二是建立城镇农村小学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期制度;三是城镇农村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务,应有在农村小学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四是适当提高农村小学中高级教师职务岗位比例,为农村小学教师晋升中高级职务创造条件。其次要重点组织好三个层次的交流工作,一是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引导鼓励城镇教师和其他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到农村小学任教;二是地方教育部门要组织建立区域内城乡“校对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促进区域内教师的流动和学习;三是在教育对口支援计划中增加选派城镇教师到农村小学任教、农村小学教师到城镇接受培训的数量。目前,中和镇中心小学正在积极探索促进教师合理流动的有效机制,实行强制性规定与鼓励性措施相结合的办法,明确规定将教师是否在边远山区小学任教作为评聘职务和表彰奖励的条件之一,同等条件下要予以优先考虑。

二、校长的独特办学思想是学校特色管理的基础

校长是学校发展的规划者、设计师,除了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教育方针外,还必须有明确的治校思路。比如,学校以什么优势见长,如何增强学校的办学吸引力,依靠何种特色

2、始终能够保持一个建设性和创造性的头脑

一流的校长既有识别机遇的敏感性,又有捕捉发展机遇的胆识。教育必须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教育管理模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具有动态特征,教育管理整体思路必须从学校实际出发,随时调整,与时俱进。教育实践管理必须具有超越意识,即思考矛盾必须超常,安排工作必须超前,具体事物必须超脱。

3、有人格的影响力,思想的辐射力,道德的感召力,威信的穿透力

校长的核心作用是靠他的办学思想体现的,不是单纯靠权力。我们的工作不能仅仅按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去做。当然,这里所指的不是说不要规矩,不要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跟在思想后面的。

4、坚持与时俱进,善于把当前各种先进的教育思想转化为办学思想与实践

办学思想就是校长把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办学主张和学校实际情况相结合,包括学校定位、发展目标、工作方针和行动策略等。

中和镇中心小学自新领导上任之日起便建立健全了各职能机构,各机构负责人依据自己的职责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变过去的“以人治教”为“依法治教”、“以德治教”,加强了中心小学领导、各完小领导、全镇教师的法律学习、政

大胆启用有特长的教师挑大梁。启用的班主任如果有音乐特长,这个班就可能是个音乐特色班;班主任有舞蹈特长,很可能是个舞蹈特色班;班主任有体育特长,这个班就可能成为体育特色班。

1、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政治思想素质

只有加强师德建设,才能使教师具有爱国爱民、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才能使教师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在教育教学中做出成绩,使学生健康成长。为了加强师德建设,中和镇中心小学不仅经常组织广大教师学习《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政策法规,组织教师学习时事政治,了解当前国际国内学校教育的形势和变化,从思想上紧跟时代,开拓创新,还聘请镇司法所的同志作为各完小的法律顾问,帮助处理一些与师生有关的法律问题,给师生进行法律知识讲座,从而提高了师生的法律意识。在此基础上,中心小学领导成员经常下乡检查,从检查中发现问题,防微杜渐,对症下药地进行指导和教育。并且,制定了师德“一票否决制”,对有违师德的教师进行处罚,从而提高了教师的思想水平。两年来,全镇小学有多位教师被评为镇以上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先进教育工作者。

2、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建设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要善于营造民主和谐、健康向上、崇尚学习的组织氛围,让教师的工作和学习不可分割地

武”、数学教师说课比赛、语文教师优质课竞赛等,通过系列活动,不仅丰富了广大教师的课外文化生活,对提高广大教师的文化业务素质也起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⑵大力抓好教研、教改活动

“常规打基础,教改求出路”,只有加强教改教研,才能使教育出成绩、出成果。“中心教研组”对全镇小学的科研活动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落实。两年来,“中心教研组”不仅给每个学科制定了教研专题,抓好镇级公开课的质量,使其同时具备示范性与指导性,并且要求每个教师自定一个教改专题,做到有计划、有内容、有实验报告、有总结,各校每周固定时间进行教育教学交流,研究课堂教学结构模式,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使教育、教学互相渗透,相得益彰。在抓好课堂教学改革方面,要求课堂教学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量为中心”这一原则,提倡“减负增效”,创设乐学氛围。为使中心小学这一教改策略得到落实,每次举办公开课,“中心教研组”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有专人负责课前指导、课后总结分析,并要求听课教师人人都写听后记、人人发表意见、认真评课,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使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落实,从而达到既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又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⑶抓好学科水平测试和各种竞赛

教师的业务素质,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心理,学生的

励或公开发表。

为了抓好后港镇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和镇中心小学除了按照分工各施其责外,还敢于放权,让具体负责中心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务主任和各片区教研组长放开手脚进行教育教学的管理与督促工作,并在人力、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因此,在人事安排上,中心小学排除一切阻力,坚持“工作能力弱的不要、思想水平不高的不要、不会协调人际关系的不要”的用人原则,在师资方面不断充实中心小学的力量,使中心小学成为思想较硬、工作能力较强、心胸较宽广的具有战斗力的集体,使教师能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成为全镇教师的榜样。其次是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加强对师生的管理,并且在制度的规范下,中心小学的教师们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并且在中心小学领导的直接指导下,把教师的研究成果随时展示给全镇小学教师,以供全镇教师学习、模仿、借鉴。

总之,对于一所山区农村学校来说,学校特色管理的形成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上面所述之外,还必须达到全体教职工的共识,得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认同和指导,取得学生家长的配合与帮助,得到社会的协作与支持,还要加强舆论宣传,只有目标一致,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氛围,才能形成特色,也只有形成了特色,才能最终促进学校的发展。

314-《以人为本《注重队伍建设

第三篇:抓师德建设促学校发展

·抓师德建设促学校发展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重要谈话中,科学地分析了国际形势和我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高瞻远瞩地指明了新世纪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并强调指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这为师德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学校作为直接实施教育工作场所,在当前进行的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实施创新教育,关键在于加强师德建设,在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正如陈至立在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所说“师德修养不仅直接关系到教师队伍建设,而且直接影响受教育者,影响全社会,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因此,师德建设是当前教育发展的核心,我校坚持把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来抓。

近几年来,我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面向未来,注重教师队伍的素质提高,注重师德建设工作的经常性、针对性、实际性、渗透性和主动性,形成了“三全”(全员、全程、全控)的师德建设体系。学校在师德建设上取得了良好成效,也促进了我校的发展。近年来,我校先后获得海宁市学生行为规范达标学校,嘉兴市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达标学校等多项荣誉,连续十七年被海宁市评为文明单位,并成为海宁市农村中学中首家嘉兴市级文明单位。那么,如何抓好师德建设,我们认为:

一、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优化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素质的优劣,决定着教育工作的成败,影响学校的发展。而我校教师队伍存在“二多一少”的现象,即年轻老师多,新老师多,有丰富教学经验又有现代教育理念的人少,加上今天的社会是高速发展的社会,所带来的一些负面的社会问题往往又会波及到整个校园。这就给我们的师德建设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了适应教育在新形式下的发展需求,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着力培养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强,职业道德水平高的教师队伍。

1、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建设,提高群体素质。

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除了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还必须要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努力增强师德信念和师德修养。教师对职业道德一旦形成了一种发自内心的认识,具有了强烈的责任心和坚定的信念,他主观上就会坚定不移地、满腔热情地对教育、对学生尽好自己最大的义务,尽好自己应尽的职责。他也能够在实践中创造性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和才华,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因此,我们认为,抓师德建设,先要抓思想建设。先从思想上建设好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学校的师德建设也就会水到渠成。

为提高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我校每周安排教师进行集中学习,以邓小平理论,江泽民的三个代表和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武装教师的头脑,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在新形势下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应当树立怎样的教育教学观、建立起什么样的新型师生关系等问题是现代教育中敏感又有争议的问题,我校就上面几点组织全体教职工进行座谈、讨论,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观念。今年,我校还专门举办“师德工作培训班”,加强对教师的思想建设。种种举措,使得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能以学生为主体,并顺利完成了向学生传授知识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两项任务;逐步建立起了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促进了教学发展,近几年来,我校学生中考情况各项指标均在海宁市农村中学中名列前茅。不少外乡镇的学生也纷纷慕名转到我校就读。

2、加强对年青老师,特别是年青班主任的指导和培训。

随着学校的发展,近年来,我校教师队伍不断年轻化,年青教师占了学校教师队伍的近80%。毫无疑问,他们是学校长远发展的主要力量,也是学校师德建设的重要对象。学校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级的好坏,班级工作离不开班主任,年青班主任的顺利成长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为了帮助年青教师尽快成长,我校采取以老带新“结对子”、“一帮一”的方式,选择有威望的老教师在实践“传、帮、带”,以他们的高尚师德、敬业精神和丰富经验来感染和指导年青教师,特别是年青班主任。同时,学校还经常性的组织年青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学习,上公开课,外出听课取经等活动,帮助他们迅速成长起来。

3、树立典范,实现群体创优。

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全员性的职业道德建设,要坚持正面教育,榜样激励。树立先进典型,宣传优秀教师事迹,在广大教师中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风气,使抽象的价值观和师德规范条文变得具体化、形象化,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来不断推进师德建设工作开展。我校把培养、推荐、选拔先进教师作为常规工作,坚持长抓不懈,典型示范。每年,我们经常性的进行各种类型的师德研讨会,各教研组的学习会,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学校定期评选优质课等一系列活动,使得一批批的年轻骨干教师脱颖而出。他们的典范作用使得我校师德建设深入人心,优秀教师队伍也不断壮大。

上学期,我校一位家境贫寒的初三学生,父亲遇交通事故不幸身亡,精神受到沉重打击,上学也因经济上的原因而举步维艰。在得知消息后,班主任用慈母般的爱心让位同学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并通过学校向全休师生发出倡议,大家纷纷献出爱心,帮他度过了难关。她耐心细致的关爱和教育,使这位濒临绝望的学生不仅重新鼓起了对生活和学习的勇气,还取得了学习上的进步,并顺利完成了学业。此事在全校上下和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推动了我校的师德建设。

在加强学校典范教育的同时,我校还组织教师到参观兄弟学校参观学习,听取魏书生等全国优秀教师的师德报告会,作为学习的榜样,有力地推进我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整体提高。

4、完善师德考评制度。

为完善师德考评制度,加强师德工作的领导,学校以党支部为核心,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团总支书记为副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班主任工作规范条例》等为依据,根据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工作业绩,每学年对全体教师进行师德考评,做到有理有据、赏罚分明,使师德建设工作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二、拓展师德建设的途径,开展经常性,全方位的师德建设活动。1、以养成习惯教育为基础。

站在学生的角度,他们很容易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一言一行。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的林崇德教授也认为:“教师身教的效果往往优于言教的效果。”教师如果把良好的师德表现养成了自身的一种行为和习惯,其言谈举止,潜移默化的作用就是对学生最好一种教育。因而,培养教师良好的师德,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养成教师良好的习惯开始,从一点一滴抓起。

我校把培养教师良好的教学行为规范和习惯作为师德建设工作的基本任务来抓。从教师的教学能力、出勤管理、行为举止、仪表着装等方面入手,倡导教师“教有教法、坐有坐相、行有行规、言有言范”。同时,结合学校领导的言传身教和教师的自我教育,使得良好的师德表现在校园中蔚然成风,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2001年国庆前夕,我校初二(5)班两位学生在钱塘江里救人不留名的事情就在校园内和社会上被人们广为传颂,10月19日的《海宁日报》也就此事进行了报道。

2、以课堂教学和班会课为弘扬师德的主要阵地。

课堂教学和班会课是教师对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渠道,也是教师弘扬师德的主要阵地。我们引导教师在教学中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探索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寓于课堂的学科教学中去的方法,寻找好的“切入点”和“结合点”,结合案例分析,结合实际分析,结合社会热点透析,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同样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阵地的班会课,在实际当中,有时会因种种原因演变为“自习课”。其实,班会课的有否设置,利用情况的好坏,对班级的进步和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师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教师用良好师德去影响学生思想的好机会,为了让班会课开展的主题鲜明、内容充实、形式活泼、富有意义,我们计划在下学期各班推出一个观摩主题班会,互相学习、促进。

2、建立渠道,收集反馈信息。

抓好师德建设,大力弘扬师德,两者是一个互动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抓好师德建设,还得要作好信息的反馈工作。

为了及时地收集我校师德建设的反馈信息,我们经常组织教师家访,以便教师和家长能面对面的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学校、对教师的意见和看法。从今年开始,我们学校积极组织参加“万名家长评学校,万名

第四篇:抓规范管理,促学校全面发展

抓规范管理,促进学校全面发展

双田中心小学位于乐平市北部,共辖14所村完小,5个教学点;二千五百多名学生,教师174人。近年来,学校一直秉承“抓常规管理,促质量提升;抓规范管理,促学校发展”的教育理念,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爱教、爱学,乐教、乐学、博学善思”为指导方向;以师生的成长、学校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团结进取,务实求真。

学校注重在管理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努力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平台,教师的综合素质不断增强。近年来,教师在参加各级教学业务竞赛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全市小学现场教学设计竞赛中,有四人荣获一等奖,两人荣获二等奖,在全市首届语文素养大赛中有一人荣获一等奖,在全省录像课比赛中有一人荣获一等奖,一人荣获二等奖。同时学校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学生在素质教育中不断的成长,使学生得到了全面发展。在全市小学生朗读比赛中,有两人获一等奖,三人获二等奖,在“新蕾杯”知识竞赛中,获团体二等奖、在四、五年级数学学科竞赛中,有六人获奖„„。

学校积极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实施了一系列惠师工程,让教师感受到了学校大家庭的温馨,工作积极性倍增。学校还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改造校园环境,改善办学条件。双田中心小学的全体师生正携手并肩与学校共成长、同发展。

第五篇:特殊教育管理中师资专业化探讨论文

摘要:当前,教师专业化的思想已经成为潮流,在此思想的推动下,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问题也是越来越得到重视。文章将教师专业化的特殊教特点以及教师专业化一般概念综合起来,并且在这个基础上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特殊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分别是恪守职业道德、掌握科学系统的知识、具有充分的专业自主权以及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对当今我国特殊教师师资培养的目标及模式,还有在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专业化的角度进行了审视,并且提出了几点相应的政策,分别是完善培养目标、增强课程实用性、课程分流和分层、加强培养行动研究能力等等。

关键词:专业化;特殊教育教师;特教师资培养

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教育的有效性。因此,在教育发展和改革进程中对师资的培养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当代教育研究中主要的思潮之一就是教师专业化。虽然对于教师专业化的可行性还有很多人持怀疑态度,但是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市场需求已经由普及转变成提高质量,所以,为了普及教育而扩招的很多教师,并不具备专业化教师的素质。那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要制定统一规范的从业标准,实行教师职业专业化以及教师执照上岗。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特殊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在目前特殊教育的起步比较晚,开展师资培养也比较晚,但是在我国落实特殊教育发展规划中,建设一支高质量、高数量的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就是一个关键措施。

一、课程分层

应当分出层次来进行特教师资的培养,要根据障碍类型在特殊教育公共课的基础上在分出更加细化的专业课程,这样可以将课程的可操作性及针对性都很好地增强。公共课室所有学生都应该学习的,但是在一段时间以后就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分流,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细化的一些专业进行跟深入的学习,从而培养实际工作的重要能力。对于分类问题也是存在争议的,有些人认为分类会造成专业范围狭窄,在学生中出现不了解的情况就会无所适从,即使是了解的多么细致也会在实际教学中遇到很多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所表达的就是希望特殊教育教师能够具有解决所有特殊问题的能力。但是,我们要了解,有很多方面都包含在儿童的身心发展的范围中,不可能有人能够深入了解所有方面,追求广度的情况下就要牺牲深度。那么教师在没有专长的情况下,可能对所有问题都无所适从。相反教师如果某种障碍类型十分精通就可以负责这方面的教育,在发现其他方面需要时,就可以对别的教师进行求助,通过合作和资源共享的方式来实现全纳教育。试想一下,一个团队才能完成的特殊儿童教育,一个教师怎么可能完成。此外,不论对某方面了解的多么深入还是会遇到问题,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不能因为这一点就认为学习已有知识的意义是不大的。当然,根据传统意义上对儿童的标签来分类并不是我们所强调的分类原则,应该是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方面或者障碍类型来进行分类。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美国就已经针对某种障碍开设特教师资的培养课程。

二、培养研究能力

行动研究是教育行动实验者在真实的教育教学中进行的研究,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教育的一些实际问题,行动研究被认为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教育活动客观化的重要途径。在某种程度上,特殊教育教师更需要培养能力还有行动研究的意识。第一,教师因为儿童特殊教育各种不同的需要,可能随时遇到新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探索、研究的能力就很难正确自如的应对。所以,教会教师在实践中发现创造新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培训课程中最急需进行的工作。特殊教育教师通过行动研究对于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不断的反思和调整,并且提升教育活动的科学性,最后时限专业知识的持续进步。第二,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的进行,除了个体素质的提升之外,社会的尊重和认同对于特殊教育事业也是非常重要及必要的。所以,俄日了提高这一项崇高事业的声望和地位,就需要社会各界民众,特殊教育教师,特别是特殊儿童的家长一起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实用性的增强

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实际的工作能力是通过一定的实地训练形成的,而不是仅仅由理论知识转化而成的。特殊教育教师为什么要冠上特殊这两个字,就是因为所面对的学生都是一些身心发展的某一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的儿童,这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适当的教育策略就是教师的重要任务,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是专业化的基础和依据。所以,一定要把对实践能力的重视体现在培养特教师资的课程中,要以实用性为原则来安排课程的内容,还要保证实践课的一定比例。总之,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的任务很重,要走的路也很远。在这个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及时对师资的培养,必须要把课程设置进行完善,培养健全的体制,明晰培养的目标,这样才能使教师的素质达到专业化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丁勇,陈岳.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目标、课程与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24,(01).[2]申仁洪.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特殊教育师资培养范式转变[J].中国特殊教育,2024,(04).

下载

本类热门推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