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万书网,千万量级范文库任你选!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二号文库

论文:乡土音乐进课堂(优秀范文五篇)

说明:文章内容所见即所得,本站下载的DOCX文档与页面上展示的相同。如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客服QQ:4084380 发送本文地址给客服即可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本文地址:https://www.wanshu.net/fanwen/a2/349166.html

第一篇:论文:乡土音乐进课堂

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抢救保护、传承发扬连城乡土音乐艺术文化成就的构想

学校 :连城二中 姓名: 沈金玲

学科:音乐 2024-12-27

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

抢救保护、传承发扬连城乡土音乐艺术文化成就的构想

“让每一个学生会唱自己家乡的歌”,是一句再平白不过的话了,重视本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已成为近年来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当代社会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必须转移到音乐教育之中,学校是音乐文化传承的主阵地,音乐教师是音乐文化的“活性文本”。因此,建立民族音乐文化观念,加强音乐教育的民族音乐文化基础,也是音乐学术共同体应该共同关心的迫切任务。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教授谢嘉幸老师在他的文中指出:“音乐从来都被各民族视为是自己民族最宝贵的文化财富,一个民族音乐所内涵的情感和精神,往往就是这个民族的灵魂和思想,音乐是文化的灵魂,音乐是民族的血脉”。但是我们的青少年有多少人了解自己家乡的音乐?又有多少人会唱家乡的歌呢?

自从我国提出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观念,乡土音乐教学也成为音乐教育的一个热点。乡土音乐是地域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将自己的文化,历史以及对环境做出的反应等各种体验都凝聚在自己的语言内,也包含在音乐语言里,并经过代代相传,维系着整个民族群体生命的延续。

课程资源是我国在跨世纪的课程改革中提出来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依据世界当代课程理念形成的新认识。乡土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各国的中小学教学中都占有一定的地位,也是我国课程资源改革的最早着眼点之一。从2024年开始,龙岩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就开展了《闽西乡土音乐进课堂》的课题研究,本人有幸也参与了课题的研究及实验。

本文就如何抢救保护、传承发扬连城乡土音乐艺术文化成就谈谈自己的构想

(一)连城乡土音乐教育现状:

连城地处闽西山区。方言归属闽西客家语系。但由于地理环境、民族历史、生活习俗等因素,语言复杂,山前与山后都有差异,形成了客家方言体系中较为 2

独特的语言。作为最直接反映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的民间音乐,其个性也就随之而产生。由于历史的变迁,外来文化的流入,外来音乐和本地音乐相互溶合,久而久之形成连城民间音乐旋律上的独特风格。在连城县,地方艺术繁多。有连城童谣、提线木偶戏、客家山歌、十番音乐、闽西汉剧等。其中闽西客家十番音乐(连城县)、闽西汉剧(连城县)已成功申报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然而,随着多流行音乐的迅猛发展、网络音乐的大量传播、家庭多媒体视听设备的广泛普及的兴起,人们欣赏音乐的方式、途径、习惯都发生很大的变化。民间乡土音乐受到极大的冲击,一些民间音乐不断被边缘化,甚至有些民间音乐种类导致消亡。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丢失了乡韵悠扬的儿歌童谣,远离了充满故土情怀的乡间戏台。连城的孩子听不懂连城话、我们的学生念不出一段童谣、唱不出一首儿歌、没有完整看过一场传统戏剧、不了解当地民间传统习俗的现象普遍存在。从文化的角度来分析,我们的学生已经不能称为完整意义的客家人„„就此一现象而言,开展民间乡土音乐的教学研究与探索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连城乡土音乐资源开发的意义和可行性:

1、以本土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观念的指导,各地方言语调影响着当地的名歌,曲艺和戏曲的风格特色,而器乐又是在名歌戏曲等音乐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方言就被自然的带到音乐中来,方言语音是影响一个民族或地域文化成为整体性的主要因素,也影响着这个民族或地区的民俗活动的音乐,也投射出了这个地区文化上的统一性。

2、区域文化的发展与音乐教育相结合的保障。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启动以来,乡土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成为“热点”之一。本次基础教育改革努力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特别是制定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除国家课程以外,地方和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应占一定的比例,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编写的教学占教学总量的80%—85%,地方学校教学占教学总量的15%—20%。地方和学校音乐教育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

(三)乡土音乐教育的难点:

1、教师对乡土音乐知识的匮乏以及对乡土音乐传承理念的理解程度不一。大部分老师对于乡土音乐的重要性都持肯定态度,也认为乡土音乐可以培养学生热爱本地区的热情,但是关于传承什么,怎么传承,以及乡土音乐文化都包含哪些内容,大部分教师对此是很模糊的。

2、现有乡土音乐教材的不完善以及教学资源的匮乏。由于连城特有的地域性,造成了5里一方言的特殊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各地区不同的方言语调难以把握,原本生动传神的乡土音乐也因此变得枯燥无味。

3、学生对乡土音乐缺乏兴趣。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乡土音乐进课堂大多持支持的态度,但是在实际的学习中,教师却反映学生不愿意学习乡土音乐。原因主要有2个。第一,像其他地区的学生一样,连城中小学大部分学生感兴趣的是流行音乐,平时听的主要是流行音乐,所关注的也是以之有关的网站,学生在音乐生活中接触的传统音乐以及乡土音乐不多。音乐生活中传统音乐的缺失以及缺乏引导,使得学生对传统音乐乡土音乐缺乏兴趣。第二,学生对于乡土音乐接触很少,如果纯粹是教唱民歌,听一段乐曲,学生很难提起兴趣,更谈不上情感的体验了。

(四)乡土音乐资源在学校音乐课程中开发的途径:

一、校内资源开发

1、建设乡土音乐教材是系统音乐教学的保证。

为了更好的上好乡土音乐课,我们组织全校的音乐教师共同参与。通过查找资料,与民间艺人沟通交流,下乡采风等多种形式搜集整理了许多宝贵的材料,通过实践教学,整理成册,编写成教材,作为系统音乐教学的保证。

2、音乐教师是提高乡土音乐教学质量的关键。

(1)对学生展开调查,了解学生对本土音乐艺术的了解程度,摸清学生对本土音乐学习的态度及喜好的形式、内容,为教学内容的范围作出合理的选择。

(2)注重每个课时教学的研究:把课题实验真正落在课堂教学实处,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探索本地乡土音乐的教育研究。

(3)利用校园课间时间,开展乡土音乐艺术实践的各种学习表演活动;利用校园的广播、墙报等媒体,熏陶、宣传乡土音乐艺术。

二、校外资源开发

1、利用现有的乡土音乐资源:(1)收集相关的民间音乐音像、歌谱、文字。走访我县文化馆退休工作人员张江万,并从我县文化馆处收集了大量珍贵音像、歌谱、文字(2)利用我县春节期间多地将举行大型民俗文化活动,在此期间,向当地民间老艺人了解民俗活动中十番音乐的演奏技巧及各乡镇山歌的演唱形式,观看连城木偶剧团在本县城的下乡演出活动,延伸课堂学习空间。

2、利用网络资源 :当前的网络资源十分丰富,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考虑到网络资源的运用,把网站上大量分散的乡土音乐资源搜集起来进行有序化,规范化的加工整理,提供给广大教师和学生利用。例如刚刚获得第二届八省优秀客家山歌(广东东莞)邀请赛金奖的无伴奏、以连城方言演唱的原生态男女声小组唱《丰收谣》。

(五)把乡土音乐带进课堂:

1、以活动为主的教学方式

学校课外音乐活动是音乐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指导学校音乐课外活动是音乐教师的职责,要制定每学期的全校课外音乐活动计划,争取取得学校有关部门的配合。在活动设备、场地和经费上给予支持和保障。

2、多种形式相结合渗透的教学模式

音乐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教学,仅仅进行学科体系知识的教学是不能完成教学目标中对于学生人格的培养和情感的熏陶引导。音乐教学是情感的教学,在乡土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完成的目标除了对于乡土音乐相关知识的教学以外,更重要的是情感的体验以及乡土音乐文化的渗入教学,所以我们要采取审美体验、创作表演、采风收集、观摩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进行立体式的教学。

乡土音乐资源开发涉及到方方面面,从教师的观念转变到教材的建设,从教育部门的重视程度等到资源开发的资金政策上的保障,具体的实施还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只有相关的保障工作做好,才能够真正把乡土音乐资源开发落实到教学中。我们的音乐教育应该是一个开放系统,这一点是不会有人反对的,从文化的角度来看音乐,就象我们的语言发展一样,先学方言,再学普通话,再学外国语,音乐教育中也应该是先学乡土音乐,再学民族音乐,再了解外国音乐,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个学生拥有最优化的音乐素质结构。

第二篇:闽西乡土音乐进课堂课题研究报告[推荐]

《闽西乡土音乐进课堂》课题研究报告

龙岩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

谢荷香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拂着我市中小学校,新课程正在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并昭示其强大的生命力。本次基础教育改革努力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努力突出学生的发展,科学制定课程标准,努力以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努力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特别是制定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除国家课程以外,地方和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应占一定的比例,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编写的教学占教学总量的80%—85%,地方学校教学占教学总量的15%—20%。地方和学校音乐教育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也就是说,各地、各校可以编写地方的音乐乡土教材和本校音乐补充教材,供教学使用。

闽西乡土音乐文化在我省乃至我国的音乐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闽西客家十番音乐,2024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 物质文化遗产。新罗区民间音乐目前已有四大种类被列入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分别是:久负盛名、家喻户晓的采茶灯歌舞;独具特色的静板音乐;舒展悠扬的龙岩山歌;还有隆重盛大的适中盂兰盆节。龙岩新罗区的《采茶灯》歌舞、客家山歌《韭菜开花一管子心》、《风吹竹叶》等长期以来被编入国家中小学音乐教材。而闽西还拥有大量优秀的、丰富的民间音乐文化,还未被学习和了解,甚至面临失传。为此,探索我市民间乡土音乐文化进入课堂的有效途径,开拓新课程教学内容,把优秀的闽西民间音乐艺术引进课题,丰富课堂教学,让孩子们从小学习了解本乡土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文化,成为必要,因此,抢救保护、传承发扬闽西乡土音乐艺术文化成为我们课题实验的宗旨。

二、课题研究目标、内容、对象、方法、时间

㈠研究目标:探索符合新课程要求和实验学校实际的乡土音乐进课堂的有效途径。

1、培养学生了解、学习、热爱闽西本土音乐文化,开拓音乐课程资源,弘扬传承、普及发展民族民间音乐为目标,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让课堂教学更具生机和活力。

2、在了解欣赏学习本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发挥师生的创造潜能,开展创造性的学习、表演活动。加强学生对本土音乐实践的感受和体验,提高学生民族音乐素质。

3、促进音乐教师对本土音乐的热爱、学习和理解,提高音 乐教师对本土音乐的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促进音乐教师的专业成长。

㈡研究对象与内容:

本课题由市普教室和龙岩七中、永定三中、上杭城东小学、长汀二中共同承担。市普教室总负责,进行实验的策划、方案的设计、过程的调控、理论的指导等,龙岩七中、永定三中、上杭城东小学、长汀二中负责具体实施。

1、本课题实验学校为龙岩七中、永定三中七、八年级部分班级学生,上杭城东小学四年级以上部分班级学生,长汀二中高

一、高二部分班级学生。

2、研究内容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⑴让学生观赏听赏、学习了解、感受体验闽西本土优秀音乐文化艺术——龙岩山歌、采茶歌舞、客家山歌、竹板歌、童谣等丰富多彩的音乐形式作品,并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创编、表演等实践活动。

⑵进行音乐心理教育,提高学生学习本土音乐的自信心和享受成功的感受。激发学生学习本土音乐文化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发展。

⑶激发教师对本土音乐文化艺术学习的积极性,塑造学习型的音乐教师,探索本土音乐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有效方法和途径。㈢研究方法:

1、本课题实验采取多个子课题整体推进的方法,通过加强音乐素质教育管理,转变音乐教学观念,规范音乐教学行为,改变音乐教学行为和渗透音乐心理教育,来实现教学目标的整体优化。实验方法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结合采用观察法、教育调查法、教育统计法、对比等方法,各子课题均制定具体教学方法,确定实验班和相应的对照班,在综合分析、对比实验班和对照班结果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本课题设立4个子课题:龙岩七中子课题、永定三中子课题、上杭城东小学子课题、长汀二中子课题。㈣课题研究时间

2024年3月—2024年12月。

2024年3月—2024年7月为实验研究的准备阶段; 2024年9月—2024年10月为实施阶段; 2024年10—2024年12月为总结阶段。

三、课题实施过程

㈠组建课题实验机构,确定实验方案

1、成立组织机构:成立了由市普教室主任罗养贤,市普教室副主任赖文军、谢尔辉,市普教室教科室主任黄仁辉为课题总指导;龙岩市音乐家协会主席郑发祥为课题总顾问,龙岩市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赖国强、副理事长杨振华为课题顾问;成立了由市普教室音乐学科教研员谢荷香为课题组长,新罗区教师进修学校音乐教研员马继红为常务副组长 的课题实验机构。各子课题分别由龙岩七中、永定三中、上杭城东小学、长汀二中分管领导和新罗区教师进修学校、永定县教师进修学校、上杭县教师进修学校音乐教研员,长汀县教育局音乐教育干部担任子课题实验组组长。各子课题也成立了相应的实验机构,制定了工作职责,明确了各自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2、经过充分的酝酿准备和调查研讨,制定了总课题的实验方案,并分别制定了子课题的实验方案。

㈡明确课题意义,强化多方联动,创建自我学习,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平台。

1、明确课题意义,确定研究方向。

在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我们召开了课题组成员会议,市普教室领导在会上做了课题实验的动员报告,并如何做好课题实验提出指导性意见。市音乐教研员组织大家学习音乐新课程的有关教育教学理论,讨论“闽西乡土音乐进课堂”课题实施方案,布置课题研究具体工作,特别明确了课题研究对抢救保护、传承发扬闽西乡土音乐艺术文化,丰富新课程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民族音乐素质的重大深远意义。确定了四个子课题实验校的研究方向:龙岩七中以龙岩山歌、采茶歌舞等民间音乐形式为主要研究方向;永定三中以永定客家山歌、竹板歌等民间音乐形式为主要研究方向;上杭城东小学以上杭客家山歌等民间音乐形式为主要研究方向;长汀 二中以长汀客家山歌、十番锣鼓等民间音乐形式为主要研究方向。

2、多方联动,收集资料,“走出去、请进来”开展采风学习活动。

四个子课题点分别开展寻访家乡的民间音乐文化采风活动,发动老师、学生、家长等利用课余时间收集相关的民间音乐音像、歌谱、文字材料。走访百岁民间老人、收集了珍贵的文字、音响资料。利用节假日、双休日时间向文艺团体的老师学习,如:龙岩山歌剧团郭金香老师,永定山歌大王李天生等学习民间艺术技艺,了解民间音乐艺术的发源。提高教师的民间艺术素质。2024年5月,我们还组织各子课题点部分成员到上海、浙江两地学习观摩,开拓教师的视野,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在课题实验开展的几年间,省级教研活动、市级教研活动都单独给出名额,让课题组成员优先参加学习活动。在“走出去”学习的同时,他们把优秀民间艺人,文艺团体的老师请进校园,师生共同学习民间音乐艺术,直观的口手相授,心手相连的教学,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3、构建专业引领的平台 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在课题教研活动中,课题组分别聘请了课题总顾问龙岩市音乐家协会主席郑发祥,聘请了课题指导市普教室主任罗养贤,市普教室副主任赖文军、谢尔辉,市普教室教科室主任黄仁辉等为课题组成员开设专题讲座,就如何做好课题做 专门的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构建专业引领的平台,为课题研究提供专业的支持,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㈢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状况,选择教学内容

四个子课题分别跨越三个年龄段学生,龙岩七中、永定三中为七、八、九年级学生,上杭城东小学为四、五、六年级学生、长汀二中为高中学生,为此,课题的开展依据了三个学段学生的特点。四个子课题点首先分别开展了学生问卷调查活动,摸清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艺术了解的程度,摸透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艺术学习的态度,摸准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艺术喜好的形式、内容,让学生做好学习上的心理准备。每个子课题点根据课题研究实验的方向,并依据各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制定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乡土音乐进课堂的教学计划,选择与新课程教材相融和的恰当的教学内容,使《闽西乡土音乐进课堂》课题实验的开展成为新课程教学的补充,使新课程教学更加丰富和完美,使课题实验与新课程教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㈣以课题研究为平台,推进音乐新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学校音乐教育教学质量,探索乡土音乐进课堂的有效途径

1、以新课程教学理念为指导,推进新课程教学的发展,推动课题的正常开展

我们课题实验是以新课程教学理念为指导,探索乡土音乐进课堂的有效教学方式,为此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时时以新理念为准则。我们强调教师的民主平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学上要求采取: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学生学习上要求做到: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和实践练习的学习策略,使本土音乐艺术的学习逐步成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件趣事,由此使学生更加热爱音乐,更加爱上音乐课。

2、课题以子课题校教研组活动为中心,注重常规课堂教学的研究开展

各子课题校依据自己实验班的教学实际情况,有计划的开展教学活动,在子课题组长的带领下,做好每个实验阶段教学内容的选择,特别是注重每个课时教学的研究:对教学内容容量的把握,教学课型的定位、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时间的分配,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重难点问题的探讨,教学案例设计等都做细致的研究,把课题实验真正落实在课堂教学实处,通过不断的学习反思,由此探索本土音乐进课堂常态的、适合本土学生教学实际的、具有时效性的教学途径。

3、开展课题专题教学教研活动,共同研究、探索乡土音乐进课堂的有效途径,推动课题实验的良性发展。

三年来,总课题组组织开展了六次大型的课题现场教学教研活动。(2024年12月龙岩七中、2024年4月长汀二中、2024年10月龙岩七中、2024年5月上杭城东小学、2024年 12月永定三中、2024年4月长汀二中)龙岩七中的黄曼英、章哲老师,长汀二中的李春蓉、刘月舟、刘丽老师,上杭城东小学的谢飚英老师,永定三中的张洪、郑晓玲老师分别在教研活动中承担公开课教学。每次子课题教研活动,都凝聚着课题组全体成员的智慧与心血,任课的老师更是十分认真的对待公开教学实践活动,不断地研究设计教学案例,努力为课题教学活动提供一节优秀的、有特色的、有价值的研究课,每次的课题公开教学活动,成为课题活动中的重点和亮点,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实践和反思,积极探索着乡土音乐进课堂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课题教研活动的开展,有效推进了课题研究实验的良性发展。

4、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促进课题实验更加有效的开展

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学习,四个子课题实验校还积极开展课外的实践学习活动,组织兴趣小组,排演乡土音乐节目,如山歌表演唱、山歌联唱、采茶歌舞、器乐合奏等学生喜爱的节目,在课堂上,课间活动中,学校的晚会上,社区的活动中,市、县(市、区)的文艺汇演活动中参加表演和比赛,使课堂教学成果得以延伸和巩固。为学生提供发挥才能、表演展示的平台。从而有效地促进了课题实验的开展,课题实验的意义得以升华。

㈤以课题研究为平台,推进学校音乐文化艺术的建设,提升学校的文化内涵及办学特色。

课题实验研究的开展,从更深意义上说,推进了学校音乐文化艺术的建设,丰富了校园文化层次,使学生素质得到健康地全面地发展,学校的发展更具特色和艺术内涵。如龙岩七中的子课题实验也是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建设的主题之一。

四、课题研究成果与分析 ㈠学校的面貌有较大的变化

1、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很大提高

通过课题研究的开展,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很大提高,首先是通过学习本土音乐的技艺、收集本土音乐的音像 乐谱、积累了本土音乐的知识,提高了本土音乐的素质;二是为了把优秀的本土音乐引进课堂,教师对本土音乐形式和内容的选择甄别,无形中提高了对本土音乐的鉴赏力;三是通过对本土音乐进课堂方法和途径的积累探索,提高了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能力;四是三年多来课题实验的各种磨练,音乐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和理论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主要体现在:多位课题组成员在全国、省、市、区级的音乐教学比赛中获奖。上杭城东小学谢飚英老师在参加2024年全国首届新课程优秀课例评选活动中获三等奖;龙岩七中的章哲老师在福建省首届中学音乐优质课评选中获二等奖,在市第六届中学音乐优质课评选中获一等奖;上杭中都中学孔凡菊老师在市第六届中学音乐优质课评选中获一等奖;龙岩七中李烨翔老师在市第七届中学音乐优质课评选中获二等奖。三年多来课题组成员共撰写了《闽西乡土音乐进课堂》课题专题论文35 篇,其中黄曼英老师的论文《谈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运用》获福建省教育学会论文评选二等奖;章哲老师撰写的论文《山歌越唱越有味》获全国第四届教育创新与实践论坛征文三等奖,并收入汇编。案例《民间音乐之花在校园盛开》获龙岩市第六届中小学音乐教学案例一等奖;李烨翔老师的论文《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初探》获龙岩市教育学会论文评选 一等奖。

2、学生的素质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根据各子课题校实验的结果证明:《乡土音乐进课堂》课题实验的开展:

⑴弘扬传承了本土音乐文化,树立了学生热爱家乡音乐文化的自豪感

课题实验开展前,大部分学生对本土音乐漠然无知、接触甚少、甚至认为是“土老冒”的东西,喜欢本土音乐的学生少之又少、会唱、会演本土音乐的学生更是寥落星宸。课题实验开展后学生们对本土音乐文化所持的态度有了大幅度的转变,他们意识到本土音乐文化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之瑰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他们开始为能够接触、了解、学习、创造并拥有这样的民族音乐文化而深感自豪。如:龙岩七中课题实验开展后调查,有87.45%的学生希望把龙岩山歌传承下去。又如:长汀二中实验校对400多名学生的“乡土音乐进课堂”的问卷调查表明,98%的学生认同“音乐伴我成长,家乡的音调难以忘怀”。由此课题实验的开展,树立了学生热爱家乡音乐文化的自豪感,弘扬、传承了本土音乐文化。

⑵增长了知识、学习了技艺、培养了兴趣

如:龙岩七中课题实验开展后调查:会唱龙岩山歌的学生已经从之前的35.09%飞跃到了96.2%。同时,有96.36%的学生们会向周围的人宣传龙岩山歌。长汀二中课题实验后调查:89%的学生喜欢本土音乐;72%的学生能写出三至五种以上汀州民间艺术形式;78%的学生能完整演唱三至五首以上长汀山歌;实验证明课题实验开展后学生增长了本土音乐文化的知识、学习了本土音乐基本技艺,学生对乡土音乐的兴趣得到了培养,学习主动性得到加强,由此为学生终身 学习本土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⑶加强课外实践,学生享受了成功的喜悦

课题实验的开展,也为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丰富了色彩。各子课题组在把乡土音乐引进课堂的同时,课外还组织山歌、舞蹈、器乐等兴趣小组,不仅使课内教学学习得以延伸,而且加强了课外实践活动,乡土音乐技艺得到锻炼和强化,如:永定三中每天20分钟的课间文艺广场活动,为学生乡土音乐学习实践,提供了很好的锻炼和展示的平台,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一大特色和亮点。上杭城东小学学生的课外乡土音乐实践活动,县广播电台专门录制了一期广播节目,进行播放,并送省电台参赛,获得省二等奖。又如龙岩七中创作的山歌表演《民间音乐之花在校园盛开》,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本土音乐综合素质,此节目还荣获2024年龙岩市中学生文艺汇演一等奖和福建省第二届校园艺术节二等奖。学生在各种实践表演中,体验享受成功的喜悦和快乐,学习兴趣得到巩固,表现力得到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得到很好的树立。

3、推进了学校音乐文化艺术的建设,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内涵及办学特色。

课题实验的开展,活跃了学校音乐文化,无论是课堂教学、课间活动,还是课外实践活动,都丰富了内容、增加了形式、增添了特色,从整体上推进了学校音乐文化艺术的建设,学校艺术内涵更加丰厚,民族品位更加淳厚,办学特色更加独特。整个学校的文化内涵得到很大的提升。如:龙岩七中课题实验的开展后,学校音乐文化艺术活动更加丰富,因此2024年获得福建省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㈡课堂教学更具活力

1、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乡土音乐内容的渗入,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立体生动、丰富多彩,学生更加热爱音乐;

2、课堂教学形式更加多样:丰富的乡土音乐教学内容,必定带来更多的教学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喜闻乐见,更加爱上音乐课;

3、课堂教学的策略更加灵活:围绕乡土音乐内容而制定的因地制宜的、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课堂教学充满时效,学生学习更加轻松快乐;

4、学生学习更加热情主动:学习自己家乡的、身边的音乐,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学习便捷、具有亲切感,由此学习更热情主动;

5、课堂教学更具特色和生命力:乡土音乐的融入,使课题教学独具特色,而只有特色的事物永远充满生命力。㈢初步探索出闽西乡土音乐进课堂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1、积累了收集资料的经验;

2、积累了整理甄别资料的经验;

3、积累探索出收集资料法、主动探究法、模仿练习法、聆听欣赏法、感受体验法、观察发现法、对比总结法、实践表演法等有效的教学方法,把乡土音乐顺利地引进课堂;

4、积累了课题研究的经验:了解了课题研究的一系列程序和步骤,学会了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依照实际情况以及实验中不断生发的问题,调整实验方法、协调矛盾、解决问题、克服困难,使课题实验按既定的方案顺利前行。

5、提高了课题研究能力及教学实践能力

教师提高了教学研究的能力,加强了问题意识,反思的意识,特别体现在教学的综合处理能力,驾驭课堂的教学能力,课后的反思总结能力等方面都得到较大的加强。㈣初步建立了校本音乐教材

三年来,我们四个子课题校的师生各收集民族民间音乐曲调百余首,收集歌(乐)曲一本、收集音像带若干,我们总课题精选了一些最优秀的乐曲,汇编成一本优秀乡土音乐教材,这些校本音乐教材都是我们今后推广和开展乡土音乐教育、教学非常宝贵的资料。

㈤辐射、影响、推动着新课程教学的发展

课题的开展,影响和辐射了我市中小学校乡土音乐进课堂音乐教学不同程度的探索和开展。我们在各种市、区级教研活动中,宣传并号召开展乡土音乐进课堂的教学活动,实际上乡土音乐进课堂的教学活动不仅在我们四个子课题校开展,而且在我市中小学较大范围内得到开展,这种意识理念已逐渐深入音乐教师心中,并付诸在教学实践上,许多学校纷纷主动开展乡土音乐进课堂的教学活动,如龙岩一中、上杭一中、永定一中、长汀一中、武平实验中学、龙岩市松涛小学等学校都积极开展学校课题研究活动,成效显著。在我市近几年的教研活动中,乡土音乐教学题材的课,异彩纷呈。我市在福建省首届中小学音乐新课程现场教学比赛中,上杭一中邱国花老师教授的《客家山歌》一课,龙岩市松涛小学曾峰老师教授的《采茶扑蝶》一课,分别获得一等奖,曾峰老师教授的《采茶扑蝶》一课,还被选送参加2024年全国首届新课程优秀课例评选活动荣获二等奖,这些乡土音乐教学题材的课,新颖且富有特色,皆获得一致好评。由此 《闽西乡土音乐进课堂》课题开展所带来的成效以及价值和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具有适切性、可操作性、可推广性,将推动着我市音乐新课程教学向着更深层次发展。

五、课题研究之反思

1、课题实验的开展得到了市、县(区)、校各级领导的极大关心、支持和重视,但还是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活动的开展有局限性;

2、音乐教师本土音乐技艺的学习有待进一步加强,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3、对本土音乐作品素材的收集、甄别、整理是一项长期的宏大工程,必须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

4、在本土音乐教学上,还应从作品的形式内容上作更细致的学习研究和理解,才能使教学更加有的放矢;

5、课题实验的深远意义已不言而喻,而广泛的持久地开展下去更是任重道远,需要多方的合力。我们将期待着、努力着!

省级课题、市级重点课题 《闽西乡土音乐进课堂》课题组

执笔:谢荷香 二〇〇九年一月

第三篇:小器乐进课堂

东莞市小学器乐教学实践与思考----东华小学器乐进课堂子课题总结

[摘要] 分析我校的器乐进课堂研究的方向和实际特点,阐述课题研究的构想和实施的方法,说明和描述研究的过程以及各项准备工作、常规开展、向学具以外项目的拓展等情况;说明所取得的成绩,明确器乐进课堂在学校艺术教育中的目的及其重要性。

自2024年11月开始,经过几年的课题开展,得到了省教厅伍向平同志、市教研员黄文同志等领导的大力扶持和广大家长的支持。在学校领导的顶力支持下,我们音乐科组织成立了器乐教学实验小组,并参加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我国中小学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之《广东省中小学器乐教学现状分析与实验研究》子课题的研究,被指定为“广东省中小学器乐教学现状分析与实验研究”课题实验学校。历时五年的课题实验研究过程中,我组老师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分年级在各班的音乐课中渗透器乐教学,不断研究创新,基本构建出我校器乐进课堂教学模式。

一、我校器乐进课堂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实际特色:

器乐进课堂的学具乐器指口琴、竖笛、口风琴等旋律乐器,它还包括三角铁、小镲、指镲、串铃、碰铃、砂槌、铃鼓、双响筒、刮木等节奏乐器。我校在音乐课堂中渗透器乐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发育特征来进行的。

一、二年级学生适合学习节奏打击乐器。三至六年级学生学习口琴、竖笛、口风琴等旋律性、和声性乐器。其中口风琴以其音色优美、易学易用、携带方便等优点率先成为我校音乐课堂的首选学具乐器。口风琴它既保持了键盘乐器的特性,又吸取了吹奏乐器的特点,所以说它是一种能吹奏的键盘乐器。我校根据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和实用性在三至五年级音乐教学中渗透了口风琴的学习,一、二年级音乐课中渗透学具打击乐学习和口风琴触及乐理学习。

另外,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第五项明确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因此,器乐进课堂教学也应高度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器乐进课堂使学生在欣赏音乐和演唱歌曲之外,多了一个参加音乐艺术实践的机会。通过演奏美的音乐使学生的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得以完善,音乐情感更加丰富,从而培养了学生体验音乐的能力。而且通过学具乐器的齐奏、合奏、重奏、伴奏等艺术活动,又培养了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通过五年多的口风琴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器乐进课堂有利于学生提高其音乐文化素质,使学生能更好地感受、理解、表现、创造音乐。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口风琴教学激发了学生思维的多向性,促进眼、耳、口、手、足多种器官的协调发展,对发展学生的智力有积极作用。通过口风琴的学习、演奏实践,提高了学生视谱、视奏、视唱能力,加深了对音乐知识的理解。

二、课题研究的构想和实施的方法:

1、严格做好学具的引进把关。03年11月至今,每学年都会从三年级做为起始年级开展器乐教学。每年有1千多台口风琴投入教学。在学生跨入三年级时,会下发家长一封信即意向调查表,阐明课题的重要性和对小孩子的素质提高的帮助及品牌、自愿等原则,收集回校再下订单。资金及订单由学校总务处调控办理,班主任收费后直接交财务,音乐教师不过手,杜绝乱收费的嫌疑。活动资金入学校财务规划,专款专用。以发展器乐进课堂的研究及艺术教育。

2、定期会做“艺术科组学生品德进步调查表”发给家长,已得到家长的认同。每学期结尾会做第二课堂的验收,学校领导现场观摩各队的表演,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一种验证。

3、多提供机会给学生展示,多角度多途径渗透器乐教学。例如:家长会、主题班队会、歌咏比赛、第二课堂展示、庆祝六一联欢会、元旦联欢、少儿花会、来访观摩、教师节、高中的新生晚会、体育艺术节千人合奏等。

4、广泛宣传器乐教学的成效,赢得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家长会的发言多次提及器乐教学对学生辩证思维的促进和道德行为的培养,用事实、用成绩来证明器乐教学促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有比赛录像展播、证书展出、调查问卷、招生橱窗宣传、悬挂立项课题牌、学生学习心得体会作文展、校报专题刊登等。

5、校报设立“口风琴学习专栏》,每期都发表一篇相关文章。

6、学校、教师、学生三头抓,做到教学相长。开展器乐教学,在发展观上要统一认识,特别在课题研究上应投入一定的资金、人力、物力,努力创设优秀的软硬件环境。教师要明确器乐教学目的,系统地研究器乐教学理论,对器乐教学和常规教学的认识达成共识。不但知道器乐教学的特有效能,还应深刻认识以其促教、促进学生发展、培养音乐兴趣的重要性。

7、全方位、高标准配置器乐教学设施,为课题的开展提供保障。现拥有专业音乐教室12间、演出舞台2处,每个功能室都配有全套的教学仪器和多媒体设备。其中音乐教学钢琴13台,数码钢琴120台,口风琴4千多部,学具打击乐器13套,高档音响15套。这些配置完善的艺术功能室设备投入达800多万元。完善的文化艺术设施建设,为开展相关的器乐教学课题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学校拥有校园网、互联网24小时宽带接入,并为每位教师配备电脑,能够运用互联网、艺术教育资源开展相关研讨、学习国内外优秀教学理论,发布教育新成果。

8、细遴选,高要求组建德高艺馨的教师团队。器乐教学课题的成败,关键在教师。学校组建了包括校长在内的招聘领导小组集体遴选教坛精英。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都是考核的必达条件,本科、专科比例协调,学历达标100%,35岁以下青年师占95%以上,每学期定期组织基本功考核。

9、重视艺术教师的后期培训、整合,提高整体师资水平。学校采用多种学习方式对教师进行有关器乐教学理念在常规客堂中渗透的培训,加强教师业务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思想,使教师头脑中建立起全新的课堂教育理念。人人要会2种以上常规学具乐器(口风琴、竖笛)。例如:省、市组织的器乐教学培训我们每次都尽可能的全员出动,集体培训。还通过“结对子”、科组研讨、案例分析、说课比赛、课件比赛等活动,培养艺术教师的团结向上的精神。

10、在校长的亲自督导下,成立器乐进课堂课题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我任副组长,艺术骨干教师任组员,把器乐教学作为学校的工作重点来抓。力求做到“学年有计划,每学期有主题,活动有导向”,长计划、短安排,周密部署。

三、器乐进课堂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效 1、2024年3月在佛山市举行的“广东省第二届中小学生音乐课器乐教学研讨会”。卢长龙老师现场执教的课例《念故乡》以及肖刚老师指导的学具合奏乐队的合奏都获得了广东省中小学音乐课器乐教学评比一等奖;刘子彦老师撰写的论文《谈口风琴进课堂之发展深入》荣获广东省中小学音乐课器乐教学评比论文二等奖。

2、房静老师的论文《器乐进课堂的教学改革》市三等奖。

3、刘子彦老师的论文《谈口风琴进课堂之发展深入》市三等奖。

4、李维撰写《器乐进课堂杂谈》、《评器乐进课堂音乐课〈牧童〉》。卢长龙:《新课改下,浅谈乐器进课堂与音乐基本技能的结合》 肖刚:《让口风琴成为孩子最好的玩具》校三等奖

5、肖刚、卢长龙、刘子彦等因学具教学成绩突出获学校“记功”奖励。

四、器乐进课堂研究结语 器乐进课堂是更直观化的音乐教学,也是使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感受美的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更能促进学生的音乐基本技能的提高,更能有效的辅助音乐教学的进程,使二者有效的合二为一,体现了器乐的辐射性;更加要肯定的是器乐教学不是单纯的器乐教学,它对音乐教学有着促进改革和提高的作用。器乐教学的推广给我们的音乐注入了新的活力,对我们学生音乐技能的把握有更好的促进,给我们的校园生活带来了更多的欢乐。但是,器乐如何更好的引进课堂,去丰富音乐教学,我们的探索任重而道远,但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器乐将会得到更为广泛的推广,器乐将会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

东莞市东华小学课题组

2024年8月15日 窗体底端

第四篇:器乐进课堂

浅谈器乐演奏对学生学习音乐的帮助

音乐教学是一门艺术学科,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我们的音乐课就是发现美,鉴别美,表现美的过程。

美国曾对大学毕业生各不同工作年份作一类调查。结果显示 :参加工作20年以上的人认为艺术鉴赏最重要。可见艺术的重要 ,但好的艺术鉴赏力不是与生俱来 ,而是靠后天的培养,可见教育的巨大作用。如何学好音乐?这才是最值得探讨的问题。在诸多的音乐教学方式中,器乐教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的普通教育水平时,往往对器乐教学的普及与否作为一个重要标准。具了解,美国小学生学乐器(包括各种简易乐器)的比例几乎为100%,德国中小学生均有45%,而日本则从幼儿园到中学都组织学习。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指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器乐教学应与歌唱、鉴赏、创造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为此,器乐教学的重要性是学生为所学音乐知识的重要实践。

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在这一领域内,它为我们音乐教学提供了独特而令人高兴的音乐教育价值、效果的可能性。儿童们充满着喜悦的心情,在教师的指导下,一定能将这种可能性逐渐变成自己的东西。”这精辟的论述,道出了器乐教学的宝贵价值与意义。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关于器乐教学部分的表述是:器乐教学对于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说,器乐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途径之一。重视器乐教学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是现代音乐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器乐教学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相信所有的音乐教师都有高度的认识,关键是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运用,才能充分发挥器乐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功能。近年来我在教学中尝试以竖笛为学具进行器乐教学,下面谈谈我对器乐进课堂的几点思考。

一、明确器乐学习的目标

器乐教学的目标不是培养演奏家,而是通过器乐学习更好地理解音乐、提高音乐领悟力和审美力。教师是学习器乐的导师,不应是逼迫学生重复机械操作的监工。器乐教学一定要注意以科学的方法教会学生掌握乐器演奏技巧。竖笛教学要求学生学会触键方法,能灵活运用指法,能演奏不同节奏旋律,帮助理解音乐,准确地表达歌曲情绪。课堂教学中,器乐是作为学具来辅助学习的,通过器乐学习,帮助学生准确掌握重、难点。如旋律中的大跳音程、切分节奏、附点节奏,三连音等,可先用竖笛吹奏,学生对音准、节奏都熟练掌握后便能更快地学会歌曲,理解歌曲。欣赏音乐作品时,也可借助竖笛吹奏旋律片段,主题音乐,加深音

乐记忆,使学生理解作品的不同风格、情绪,深入理解音乐内涵。多声部合唱也可通过分声部唱、奏、合奏,使学生更快的掌握音准,体会和声效果,提高学习效率。通过竖笛辅助教学,可拓宽学生音乐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力和想象力,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二、诱导学生对器乐产生兴趣

要使学生主动学习,必须使他对学习产生兴趣。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学生以唱歌学习为主,对演奏乐器表现并不强烈。当然,很多是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部分高年级的男生进入变声期,唱歌的生理条件受到限制,单一的唱歌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增加器乐教学可以起到积极引导,扬长避短的作用。器乐一般具有鲜明的艺术性、情感性和技巧性,这些特性是诱导学生对器乐产生兴趣的重要原因。器乐进课堂首先要选择适合学生的乐器。教学中我使用的是竖笛,它具有固定音高、便于携带、容易吹奏等优点,因而容易引起学生对学习竖笛的兴趣。再通过多媒体手段欣赏多种形式的器乐曲,使学生领略到器乐曲的艺术魅力,学生学习器乐的兴趣就会得到提高。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才能保证学习的顺利进行。

三、建立学生对学习器乐的信心

由于器乐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枯燥感,如何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克服困难,激发学生内在情感和动机,不断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需要老师科学地引导。教学中老师应多作示范,每次练习要求要明确,解决重点问题。如第一课主要要求手形准确;第二课主要要求吹奏气息均匀,手指触键稳;第三课主要要求声音干净、连贯。切忌操之过急,要求过高,使学生产生畏惧情绪,初学阶段老师要注意选择简单、生动的乐曲,如“欢乐颂”,“伦敦桥”,“划船”等,从简单的原指法开始,逐步过渡到穿指、跨指的练习,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会基本方法,并会弹奏几首乐曲,能熟练表现乐曲情绪,使学生感觉器乐学习是有趣的,并为自己能演奏产生自豪感,增强学习的信心,保持浓厚的兴趣。只有逐步地解决演奏技巧,使学生对学习保持新鲜感,并多表扬鼓励学生的进步,发现学生的优点,才能建立起学生的学习信心,使学生保持积极的情绪投入学习。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有耐心,多辅导鼓励,挑选简单的曲目或段落让他们练习,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使全体学生都能共同进步,乐学,勤学。

四、重视培养学生使用乐器的良好习惯

课堂常规是教学中必要的一种约束力,其主要作用是在教师引导下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有秩序的条件下学到应学的东西,器乐教学尤其要重视课堂常规,养成良好习惯,否则学生容易把乐器当玩具,不听指挥,随意乱弹。因此,教师在学习乐器前一定要做好课堂常规教学,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乐器的良好习惯。对乐器的摆放、领用、归还有严格的要求,学生要严格执行。教师给每台琴固定编号,学生每次使用同一号码的琴,每次使用要做到轻拿轻放,使用完毕要排掉水气,检查笛孔的清洁,保管好自己使用的琴,有问题

及时向老师反映。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看老师指挥手势,按要求认真练习。如听到老师弹奏钢琴低音和弦要停止练习,保持精神的高度集中。只有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才能保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实践证明,器乐进课堂有助于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有利于拓展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从而达到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等效果。由于小学音乐课是综合性的审美教育,又采用了班级课堂教学形式,因此,选用的乐器应该是简易型的乐器。但是简易不等于简单,它既要易学易奏,又必须有一定的质量保证,符合音乐审美的需要和要求。例如在音色上要优美动听、在音质上要纯净悦耳、在发音上要绝对准确。此外,在制作上也要力求工艺精细,能够给学生一个美好的视觉形象。国家教委明文规定进课堂的乐器有口琴、竖笛、口风琴。其中口风琴以其音色优美、简单易学、携带方便、经济耐用等特点深受师生的青睐。

器乐进课堂意义极其重大。音乐的本身是科学;音乐的表现是艺术;音乐的功能是教育。“器乐进课堂”教学应积极实践,不断总结。通过器乐教学,为学生创造和提供展示艺术素质的舞台。如何加强器乐教学的研究和探索,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是我们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研究,真正的做到让器乐教学进入多彩的音乐课堂,让我所教的学生能够鉴赏艺术,拥有多彩的绚丽生活。

第五篇:中小学音乐课器乐进课堂初探

中小学音乐课器乐进课堂初探

樊彩霞、梁聪颖

中小学音乐课器乐进课堂,结合我们的教学实际,对此有些想法,与大家分享。

一.为什么要进行器乐进课堂教学?

1.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中规定:根据不同条件,选学常见的打击乐器、竖笛、口琴、口风琴、电子琴以及易学的民族乐器等。“鉴于大纲所之要求,我们现在使用的音乐教材安排了”“口风琴”和“竖笛”这两样乐器进入课堂。

2.为了坚决贯彻和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规定》和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精神,全面推荐艺术教育步伐,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强调以美育为主线,努力抓好学生的音乐感受、表现与鉴赏力,处理好“双基”与“审美”二者之间的关系,克服专业化训练与实用学习体系,降低知识难度,重在艺术实践活动、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器乐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一种重要实践方式,我们更是责无旁贷,积极实行认真教学。

3.依据美国当代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墨塞尔所言“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地体验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学习领域,这一领域内给我们提供了独特而令人高兴的音乐价值和效果的可能性,儿童们充满着喜悦的心情,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一定将这种可能性逐渐变成自己的东西。”墨塞尔先生对器乐教学深刻的认识,无疑对我们是一种很大的启发。我们借助器乐学习音乐,利用这些简单易学,且具有固定音高的乐器学习音乐,可以更好地拓展学生学习音乐的领域,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在这个阶段学习器乐的成功与否是次要的,我们主要看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参与音乐的乐趣和表现。

二.器乐教学如何与其他教学环节沟通? 总原则:(1)把“器乐”作为一种学具使用。(2)注意同唱歌、欣赏、识谱等教学内容协同起来。(3)注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一)唱 歌

乐器教学与唱歌教学最为常见的做法是:在歌曲学会后,让学生来吹奏旋律,为歌曲伴奏(吹主旋律),或者根据歌曲的难易程度选择直接依琴视奏旋律。另外我们还可以把乐器当作辅助学习的工具进行音乐教学。

(1)歌唱的呼吸训练:在口琴、竖笛的吹奏过程中,均离不开呼吸,这个呼吸的过程正好与我们的呼吸训练要求一致。试想用器乐完成一个带有连音线乐句的旋律,它要求在气息的掌控上如同歌唱的气息要求一样,气息比较深、平稳、流畅、呼吸自如等;你想歌唱的声音具有弹性、轻巧,正好又与我们吹奏中的吐音练习相吻合。(请全体教师体会一下)

(2)二部合唱的训练:在这个环节中,首先,我们可以用探索学习的方法进行学习,选择两个部分的学生分别吹奏第一、第二两个声部,另一部分学生聆听其和声效果,采取这种办法,①可以让学生体会和感受和声效果;②可以培养学生的内心和声感;③相互学习与鉴赏;其次,我们还可以选择一种同伴互助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即:同一个声部由唱和奏两部分学生合作完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和声织体感和培养学生之间的默契。(3)辅助歌唱教学:在歌唱教学中,我们时常回遇到诸如:音高、音准、节奏等难点,针对这些深奥、枯燥的学习与训练,如果我们借助学生手中的小“乐器”(口风琴、竖笛)辅助解决,那将使学生的学习呈现出活泼和有生机的势头,激发学生学习活动的原动力。例如:小学音乐教材《侗家儿童多快乐》是一首二部合唱歌曲,第一声部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飘逸舒展的旋律,第二声部是一个轻快、跳跃、富有弹性的旋律,节奏为密集型,前八后十六节奏,应该说这是合唱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如何解决呢?简述步骤:模击节奏(×××)→ 师生同奏(固定音)→ 学生自学(学生依节奏填谱)→ 师生合奏 → 学生尝试合奏。

谱例(合奏):

2—

1—

︱2

3— ︱ 6 —

621 2 ︱621 2︱62 12 ︱16 60︱365 6︱ 365 6︱

5—

︱ 3

︱ 36 56 ︱ 53 3 ︱

(4)视奏学习:当学生的器乐演奏自学能力达到了一定水平时,我们不妨多让学生做一些尝试性的视奏练习,调动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习原动力,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例如:(提供一些简单谱例供听者)

(二)听赏

听赏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更是我们整个音乐教学的关键。尤其是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更离不开听赏教学。传统的听赏教学模式是“初听→复听→ 讲解→分析→再复听”,那么在听赏教学中我们不妨运用器乐吹奏作品,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加深对音乐作品的记忆和理解,形成一种良好的体验桥梁。特别是一些简单、通俗的好民歌、名曲我们可以让指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学生真正在音乐的王国里遨游。例如:民族器乐合奏曲《采茶扑蝶》、《金蛇狂舞》;民(名)歌《欢乐颂》、《保卫黄河》、《卖报歌》、《故乡的亲人》、《摇篮曲》等

(三)其他

根据现行音乐教材的特点及编排情况,我们可以将器乐学习与读谱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结合起来,借助乐器有声响的特点,完成一些学生在学习中会感到枯燥无味的学习,比如节奏学习与创作、乐曲视唱与视奏、歌唱合唱与合奏等等。这样有助于我们的音乐教学,可以加深和理解音乐作品,提高学习积极性有着良好的帮助作用。

三.在“器乐教学”中,我们要注意的以下几个问题

(一)打击乐器

1.使用打击乐器时,应该动作规范、准确,指导无误。比如“碰铃”、“铃鼓” 和“铝片琴”。(出实物教师演示)

2.打击乐器的一些符号,表述要清楚,示范准确。比如:“铃鼓”的颤音符号认识及演奏方法(沙沙)、“双响筒”中低音点的演奏方法(咚哒)。

3.敲击打击乐器时,要注意声音传播的愉悦性,要与音乐作品的表现密切相关,起到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绝不能干扰到我们的听觉和破坏音乐作品的美好形象。

(二)合奏训练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学习中的循序渐进和探索性原则,不要急于求成,多让学生体验、感悟和探求学习方法,合奏的层次要清晰、和谐、愉悦和优美。教师的合奏指挥要动作准确、清晰、大方和掌控自如、表达清楚。总之,器乐教学在我们的中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不可低估的作用,它可以盘活音乐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创造能力、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最后,我送给大家一句话:我们要培养的是喜爱音乐的人,绝不是音乐家的人!

论文:乡土音乐进课堂(优秀范文五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本类热门推荐

热门文章